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研究进展

时间:2022-07-18 03:02:44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针灸;视神经萎缩;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6.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3-0065-03

视神经萎缩(Opecatrophy)是外侧膝状体以前的前视路系统因各种疾病所造成的视神经纤维和(或)神经节细胞的病理损害。目前,对于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中医多采用血府逐瘀汤类活血化瘀的方法,西医主张使用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C片等维生素类神经营养剂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现就近十年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单纯针刺治疗

赖新生教授[1]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强调针刺眼部穴位时应有柔和而较长时间的得气和针感,并提出成人承泣、上睛明进针需达1.2~1.3寸深才有效,且用自创的经验效穴上睛明,疗效更佳,更安全。阙冬梅等[2]取球后、睛明、承泣、风池、太冲、光明为基本方,对照组采取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灵龟八法按来诊时辰选择双侧穴位针刺治疗。采取提插和捻转法行针,得气后均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2组均为每日针刺1次,连针10d后间隔1d,1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说明灵龟八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优于单纯辨证取穴。李小玉等[3]主穴取睛明、球后、攒竹、阳白、承泣、合谷,配穴取四白、上天柱、曲池、太冲、光明,眶区深刺1~1.5寸,轻捻针柄,刺入后留针30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6~9个疗程,总有效率达86.8%。年龄小、病程短者,疗效较好。石湘兰[4]取睛明、球后、攒竹为主穴,睛明、球后以至人眼球酸胀及突出感为度,不留针,余穴辨证施治,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停3d后行第2个疗程,平均疗程1~2个月。总有效率为84.8%。本组病例所收治患者皆为经中、西药物治疗无效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方法治疗视神经萎缩比单纯采用药物疗效要好。

2综合针刺治疗

2.1电针孙河等[5]主穴选百会、风池、球后、太阳、睛明,配穴选肝俞、行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取主穴、配穴各3~5个,将G-6805型电麻仪正极连主穴,负极连配穴,虚证行疏波1.5Hz,实证行密波20Hz,每月1次,10d为1个疗程,休息1d,一般治疗3~5个疗程。结果视力好转74只眼(占77.08%),此研究结果显示电针可提高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视力。张文敏等[6]采用电针结合TDP治疗视神经萎缩106例,分2组取穴,第1组取晴明、太阳、瞳子、风池、养老、肝俞、丰隆、三阴交,第2组取球后、阳白、鱼腰、完骨、合谷、肾俞、足三里、光明。2组穴位交替针刺,针刺眼周穴位时以针感扩至眼球为佳,阳白及太阳透针均上电针,眼部盖上敷料后加TDP照射。每日1次,留针30min,10次为1个疗程,休息5d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2~6个疗程,总有效率为89.6%。

2.2耳针杨海燕[7]用丹栀逍遥散合耳穴贴压治疗视神经萎缩,耳压穴位取眼、目、肝、脾、肾、皮质下、内分泌,用王不留行贴于阳性反应点处,手指按压,使耳部有发热胀感。每日4~6次,每次5min,3d换药1次,左右耳交替,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单纯服用西药维脑路通、肌苷、地巴唑、维生素B1。从视力变化分析,治疗组有效率为79.3%,对照组为44.89%;从视野变化分析,治疗组有效率为61.9%,对照组为22.6%,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张怀国[8]采用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疗视神经萎缩,用一次性采血针或三棱针,在耳尖穴直刺1.5mm深,挤出30~40滴血,15例患者施治1~7次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此法操作简便,见效迅速,效果持久。于兆先等[9]在中药归脾汤、六味地黄汤合五子衍宗汤、复明地黄汤加减治疗的基础上用赵成荣氏耳穴压迫法,主穴选双侧眼、肝,配穴选双侧神门、肾上腺,使用“闪烁增视仪”针灸笔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15min,30d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86.3%,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的80%,并且用“闪烁增视仪”针灸笔针刺耳穴操作简便。

2.3穴位注射高丹红等[10]注射穴位取阳白、承泣、太阳、攒竹、鱼腰、球后、睛明、瞳子,每天2穴为一组注射眼氨肽注射液,10~14d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口服中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补益肝肾,开窍明目。结果显效22例(35只眼),有效15例(26只眼),无效3例(4只眼)。说明眼周穴位注射氨肽注射液配合口服中药治疗视神经萎缩有较好疗效。景连喜等[11]在麻醉后以电按摩器伸至视神经眶内段按摩视神经3~5min,球后注射血管扩张药血栓通针或葛根素针。206只眼经治疗l~4次后视力及视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有效率为84.8%,证明电按摩联合球后注射血管扩张药对视神经患者有效。张宏等[12]针刺主穴眼三针(睛明、承泣、上明)采用轻捻缓进针法,配穴平补平泻,穴位注射取双侧肝俞、肾俞交替注射黄芪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每次1mL,每次2穴,每周5次,3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6%,说明眼三针为主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肯定。宋志燕[13]采用太阳、风池、肾俞、球后注射复方樟柳碱,隔日1次或2次,穴位交替进行,14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0.65%,优于单纯常规中西药口服治疗的73.39%。龙德森等[14]用当归注射液、麝香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各0.5mL混合后作球后常规注射,前5d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10d。经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1.16%,提示球后注射中药针剂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确切。

3针药结合治疗

孙河等[15]取主穴承泣、球后、百会、太阳、风池、行间、三阴交、视区,配穴足三里、合谷、足光明等。每次行针后,在两侧风池穴和行间穴通电,以加大针刺的刺激量,留针20~30min,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配合中药通窍明目1号方和西药神经营养剂、B族维生素治疗。总有效率达92.3%,说明针药结合疗法对视神经萎缩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戴红波等[16]采用对照组口服西药复合维生素B片、肌苷片、腺苷、B1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选择双侧穴位针刺治疗,主穴取睛明、球后、攒竹、阳白、承泣、合谷,配穴取四白、上天柱、曲池、太冲、光明,眶区深刺1~1.5寸,轻捻针柄,留针30min。所有患者治疗10d为1个疗程,一般6~9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经统计学处理,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通过以上这些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确切,取穴以球后、睛明、承泣、攒竹、鱼腰、太阳等局部穴位为主,同时配合风池、太冲、光明、合谷、肝俞、丰隆、足三里、三阴交等远部穴位,手法多采用平补平泻,或补、泻法相结合。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取得良好的疗效,多主张采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此法疗效更好,更快,故发展前景最好。此外,寻找新的更加安全有效的穴位,或改进针刺方法或改变时间的选取也是现在的突破方向。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可望是成为多学科综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存在两点不足。(一)观察指标不统一。每个实验的参照标准不一致,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眼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临床矫正视力等多种参照标准,很难评判各种疗法间的疗效差异。(二)缺乏盲法对照。所有的临床报道均没有明确的盲法对照,没有设立假针针刺组,没有说明实验者、治疗师、数据整理者是否是不同的人,以保证实验客观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林少贞.赖新生教授治疗视神经萎缩经验[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7):1~2.

[2]阙冬梅,彭崇信.灵龟八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视神经萎缩25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2):43~44.

[3]李小玉,张虹,仝警安,等.针刺治疗儿童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21~22.

[4]石湘兰.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3,24(3):45.

[5]孙河,黄春娟,张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电针治疗的统计学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4):26~28.

[6]张文敏,谢辉.电针结合TDP治疗视神经萎缩106例[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1):63~64.

[7]杨海燕.丹栀逍遥散合耳穴贴压治疗视神经萎缩51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3,44(1):28~29.

[8]张怀国.耳尖穴点刺放血可治眼疾[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7):644.

[9]于兆先,于一中.针刺耳穴配合中药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2(2):28.

[10]高丹红,高萍.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4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9,17(1):9.

[11]景连喜,石玉恒,冯建玲,等.电按摩联合球后注射血管扩张剂治疗视神经萎缩[J].国际眼科杂志,2007,7(3):837~839.

[12]张宏,靳瑞,张家维,等.眼三针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74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2,34(7):42~43.

[13]宋志燕.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8):518~519.

[14]龙德森,龙素娟,龙瑞娟.球后注射中药针剂治疗视神经萎缩24例[J].中医研究,2001,14(4):42.

[15]孙河,王玉斌.针药并用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13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6):11~12.

[16]戴红波,刘允爱,夏燕,等.视神经萎缩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J].临床医学,2009,1(8):85~86.

[17]张雅林.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4):661~662.

[18]孙慧悦.针药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36例58眼[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330~331.

[19]陈武,詹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06,6(4):60~61.

[20]马冰松,马雪松,芦苇.综合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28例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1):168.

[21]田永远.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32例[J].河南中医,2007,27(7):54.

(收稿日期:2010-10-11)

上一篇:不同加工工艺对余甘子粉活性成分影响的比较研... 下一篇:近5年蜂胶在医学领域的实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