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时代广播剧的现状及出路

时间:2022-07-17 04:56:57

多媒体时代广播剧的现状及出路

【摘要】广播剧具有教育、认识、审美、欣赏等多重功能,随着手机、网络、移动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多媒体的出现,广播剧面临严峻生存困境和发展瓶颈,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多媒体时代,广播剧如何走出低谷是广播工作者必须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广播剧;现状;出路

广播剧是把声音世界中的人声、音响效果和音乐三种因素作为表现手段创造听觉形象,借助听众的想象、联想能力,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广播剧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大众传媒还相对匮乏的年代,广播剧随着电波走进千家万户,以它独特的艺术感染力震撼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乏的精神食粮。

一、广播剧辉煌的发展历程

1933年1月20日,中国最早的广播剧是《恐怖的回忆》,该剧由上海电台亚美公司制作,在亚美广播公司组织募捐支援抗日前线将士的活动中播出,对激发广大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起到了一定作用。1950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纪念“二七”铁路大罢工,制作了反映铁路工人修复铁路支援国家建设的广播剧《一万块夹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播出的第一部广播剧。1955年以后,广播剧处于上升时期,先后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剧目。如广播剧《黎明的河边》《皇帝的新装》《杜十娘》《红岩》《两幅油画》《山谷红霞》等。1978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了“”后的第一部原创广播剧《二泉映月》。随之而来的是湖南电台制作的广播剧《瓜儿为什么这样甜》,吉林电台制作的广播剧《响铃公主》。1996年2月6日,将广播剧列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这对提高广播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全国每年生产的广播剧大约在2000部左右,全国广播剧生产态势呈现出中央、省、市、县多级媒体齐头并进的局面,上个世纪90年代广播剧登上了历史峰巅。尽管广播剧很动听、艺术性很强,曾震撼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可是随着多媒体扑面而来,广播剧不可避免地滑向低谷。

二、广播剧现状

1.理论研究不足

目前从全国范围看,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广播剧创作理论专著,近年来虽然有一些理论文章,也都散见于各地的报刊杂志,真正形成体系、形成专集的还未见到。大部分从事广播剧艺术创作人员只是凭着感觉和经验去创作,这样势必造成广播剧艺术长期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水平上。

2.剧本来源枯竭

广播剧水准优劣质量高低,虽然一方面看演员的演绎,一方面看后期渲染,但最关键的是看剧本,故事情节才是吸引听众的关键。剧本来源一是原创,二是改编。原创二字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作者长期观察、体验、沉入生活,深切、紧张甚至是痛苦地思考的结果。改编,是广播剧剧本一种有益的补充和丰富。但是,无论是原创还是改编,都需要作家、剧作家开动脑筋、深入生活、花费一定的时日才能完成的。现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作家、剧作家很少有创作广播剧的,原因是创作一集广播剧还不及创作一集电视剧报酬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广播剧的使用价值低于它的劳动价值。剧本如果由编辑改编或者编辑自己创作,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改编后的剧本数量、质量也很难有保障。

3.广播剧种类单一,缺乏新意

目前电台播出的广播剧主要是说书式的广播剧,内容比较老套,欠缺时代感。相比之下,以动画或游戏的附属故事所制作的广播剧和情景喜剧式广播剧则比较匮乏,可听性受到影响。

4.播出时间有限

黄金播出时段逐渐被其他节目取代。广播剧原本是广播文艺的“龙头”品种,是广播文艺大餐的一道“主菜”。但是,目前很多文艺广播中广播剧节目占据的播出时段大多是午间或是夜间,而早间及晚间黄金时段则让位于有利于创收的其他节目。5.录制设备落后目前全国市地州盟台所使用的录音设备大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的老旧设备,远远达不到现如今制作广播剧艺术质量指标要求,不能充分体现广播剧听觉艺术的特点,再好的剧本,再强大的演员阵容,制作硬件缺乏层次感、空间感,广播剧不可能创造出高品位的艺术精品。

三、多媒体时代广播剧的出路

多媒体市场化的今天,广播剧需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戏剧表现形式,丰富题材、样式、内容,以“轻快、时尚、亲民”的面貌出现。同时,广播剧需要与市场接轨,需要一个播出推广的平台,让新时代的受众有机会接触广播剧喜爱广播剧。

1.树立精品意识

广播剧精品创作必须在坚持精品意识的前题下,勤于探索,精于制作,讴歌时代精华,影响大众精神。在树立广播剧精品意识方面,营口台近几年来做了有益的尝试,获得很好的效果。2013年录制了受到省委宣传部和营口市委高度重视的广播剧《诚信人家》,该剧讲述的是营口地区东部山区金屯村村民张凤毕开出租车的儿子张福正驾车肇事,造成三死一伤。法院依法判决张凤毕家承担全部责任。张凤毕变卖了所有家产,又向亲戚朋友借钱,终于,在法院规定之日的前一天,将13万元钱交到了法院执行庭。卖掉了房子的张凤毕带领家人来到自家承包的荒山,一住就是九年。张家卖房子、借钱赔偿受害者、举家垦荒山种果树还债的事儿感动了交警、学生、军人和市民,营口市文明办和营口驻军、学生在迷镇山北坡种下3000多棵果树,建起了一片“诚信林”。

2.加强广播剧人才队伍建设

剧本是广播剧的核心。首先要有计划组织作者体验生活,参加广播剧评选、研讨等学术活动。其次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业余作者,有意培养有一定创作潜力的业余人才,充实到广播剧创作队伍中来。另外,演员队伍除了要与文艺界联手,更应注重业余演员的发现和培养。营口台录制的广播剧《女兵红柳》《警民情》《大过年》,演员全部由我台播音员主持人担任。这样既锻炼提高了广播剧的演播队伍,积蓄了广播剧演员的后备力量,也减少了制作广播剧的成本。

3.坚持市场运作的走向

广播剧不应只是停留在电台制作和播出节目的范畴内,而应与其他艺术作品一样走市场化道路。以听众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广播剧的生产,推出一批政治内容健康、艺术感染力强、听众喜闻乐听的作品,让市场来支配广播剧的制作生产,从而带动广告和创收。

4.广播剧与新媒体融合,走网络化道路

网络可以说是千家万户的必需品,广播剧可以利用网络方便、快捷、利用率高等特点来为自身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网络广播不受传统广播覆盖范围、地域等限制,可以超越更广阔的地理空间,只要打开网络都可以随时收听。广播剧走网络化道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让听众参与剧情的发展,配上文字和音乐,开辟一条新型的网络广播剧之路。

作者:李树勇 单位:营口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浅析小学音乐兴趣教学 下一篇:小学音乐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