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薄弱环节

时间:2022-07-12 12:34:35

【前言】新课改的薄弱环节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虽然,成立了由国家到学校的各级培训机构,然而现实培训中,培训的内容大多是专家的高深理论,缺乏与现实的联系,让教师们感觉空洞无用。培训的形式是传统单调的听报告,缺少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讨论互动和参观学习。培训结果的验收采用考试的形式,有的学校更为滑稽...

作为试点省份,山东省新课改已进行了一轮。笔者走访了一些市重点、县重点、普通高中的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发现新课改的结果与我们的理想相去甚远,专家创设的美好蓝图已被涂画得面目全非,不能不让人感到沮丧。由此我们不禁要问:新课改究竟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一、教学资源短缺

从我们走访的几所学校得知,有的高中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没有得到上级财政一分钱的拨款,有的学校收的学费还要上交地方财政一部分。近三年并没有因为进行新课改,上级财政就拔付一部分款项来支持课改。这让我们大吃一惊。教学经费的严重不足,教学物质设备(如图书、实验器材、音体美器材、教室等)供应不足,直接导致图书馆无法正常开放,实验只能由教师在讲台上做一下演示,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综合课程和校本课程因缺少经费无法开展;教师外出开会学习进修,能不去就不去,实在是必须要去的,只好派个代表参加。以上种种局面的存在,必将妨碍教育的正常发展,降低教育功能的发挥程度,无法保证正常教学开支,使得我们的新课改不得不在低水准的层面进行,根本谈不上进一步的快速发展。

二、新课程培训走过场

高中新课程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让所有的参与者和相关人员理解、认同新课程,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改革氛围,使得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得到顺利和可持续的推进。因此,高中新课程的培训是新课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成立了由国家到学校的各级培训机构,然而现实培训中,培训的内容大多是专家的高深理论,缺乏与现实的联系,让教师们感觉空洞无用。培训的形式是传统单调的听报告,缺少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讨论互动和参观学习。培训结果的验收采用考试的形式,有的学校更为滑稽的是考前就把答案发给教师,允许教师带着答案和有关培训材料进考场。

这样的培训能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吗?

三、课程实施走样

新的课程表既是新课程的一种产物,也是新课程面向学生的一种标志。它是理想课程变成现实课程在中介,可以集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精神。

然而,现实中却是“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程”。上面是一个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和一个高三理科班的课程表。

由上述两表看出:(1)学生难以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2)随意增加课时,对照新课标除体育外任何一科的课时都多于国家的规定,星期六上课,一周达到40多课时;(3)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校本课程均未开设;(4)全班同学选修的课程一致;(5)全校只有“行政班”而无根据自己兴趣和需要所设的“教学班”;(6)课程表规定得非常细致,学生在校的所有时间都由“课程表”来支配,“课程表”异化为“扣身表”,如下午放学本来应该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但校方唯恐学生不会安排或出乱子,设置一些“课程”来扣住学生的“身”。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每一个学生设计课程,课程要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课程应体现选择性等现代课程理念都成为了无法变成现实的课程口号。

四、高考是依然课程评价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高校招生数量的有限,“高考改变命运”观念的根深蒂固,国人对高考特别关注的习惯,评价地方政府一个重要指标是高考升学的人数,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的高低是升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人数,评价一个班级是升入211工程高校的升学率,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考的是有多少有效分,评价一个学生优劣是高考的分数。任何一位行政官员、校长、教师、学生都不敢视高考为儿戏,高考必然地成为课程评价的唯一标准。学校评估体系、教师评估体系、学生评估体系全部简化为“高考”。为了高考,依经济的原则,有的学校只开设高考考试的科目,不考的一概不设。以山东省高考语文为例,高考设两个选做题,第一个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个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于是全校统一准备选做第一题或第二题,统一选修的课程,针对另一题的课程一概不选。至于社会实践课程、校本课程一律不开设。有的学校设置了两套课程表,一套学生用的,一套供上级检查用的。有的学校设置了校本课程,但只有文本供上级检查,根本没有开设。

高考成了教学的目的与归宿,然而现实的高考改革严重滞后于课程改革。在考试内容方面,与以前比有些进步,但对学生的动手实践力和创新思维的关注依然不够。在考试形式方面,纸笔测验是考试的唯一形式,一考定终身。在招生录取方面,只是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与原来相同按120%提档,没有扩大投档的比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推荐性评语、特长、成长记录袋等在高考中所占的份量微乎其微,因此,过程评价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对新课改总结回顾,我们不禁想起辛亥革命的意义――“了帝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新课改的观念已被社会各界所认可。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取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一丝不苟地做好新课改培训,不再是走过场,高考变革与新课改实现无缝对接,发挥高考在新课改中所能起到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改善现有的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让完全按新课改精神去实施课程成为一种自觉,让新课改的蓝图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新区高级中学)

上一篇:课程改革:理想与现实 下一篇:从壮志满怀到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