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节目要有地方特色

时间:2022-07-11 06:34:10

戏曲节目要有地方特色

在中国电视的起步阶段,戏曲曾一度占据荧屏的半壁江山,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戏曲艺术如今已快被挤出主流艺术市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精髓?作为肩扛地方戏曲传播普及重任的地方电视台和戏曲工作者,就要学习地域文化,深入了解当地戏曲的特点,多制作一些喜闻乐见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戏,通过各种活泼清新的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

1.以地方戏为主,兼顾其他剧种,打造精品栏目。以淄博为例,淄博历史上是齐国故都,拥有五区三县和四百多万人口,长期以来在齐鲁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想象丰富、意象瑰丽,更具儒家文化气息的地方文化。人们喜爱的剧种除了京剧、越剧和黄梅戏以外,还有山东土生土长的剧种――吕剧。吕剧在淄博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借年》、《借亲》、《小姑贤》等脍炙人口的名剧皆是根据当地实事改编,“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农村唱吕剧,人人会一口”。另外还有五音戏,聊斋俚曲,和鹧鸪戏。五音戏的《王小赶脚》、《豆花飘香》较为出名;聊斋俚曲已经很少听到了;鹧鸪戏是为纪念姜太公,模仿鹧鸪鸟的叫声而形成的古老的原生态的剧种,一些剧目,比如《姜子牙》、《管仲》在当地经久不衰。淄博电视台以吕剧为主打品牌,其他地区的剧种兼顾,重视挖掘地方小戏来进行栏目定位,不但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还起到了保护鹧鸪戏这种颇具地方特色的小剧种的目的。

2.走进戏曲队伍,贴近戏迷生活。据统计,淄博来自基层的戏曲队伍有一百多支,其中淄川、桓台和周村的不少乡镇都是有名的“戏窝子”。在桓台还出现了一支家庭剧团,以家庭成员为主,编排身边事,演绎身边人,每年光为节日、庆典、集会等活动演出达到了三百多场。正如评弹是在酒肆书场的,昆曲是在园林亭台的,吕剧就是在乡镇土台的,更加贴近民间。近年来,淄博电视台和一些戏曲工作者致力走进戏曲队伍,了解戏迷的心声,设置了《梨园纪事》,《本期票友》,将镜头直接对准了村里的戏班子和戏迷,跟随他们新编剧目,送戏下乡,共同参加票友活动,制作了《莲花山下戏曲情》、《戏曲声声满村庄》等专题节目,深受戏迷欢迎,形成了一种浓厚的乡土味道,在一定程度上为繁荣地方戏曲做出了贡献。

3.要有清新活泼的形式和风格。要强调戏曲的认识、审美、娱乐、教育功能,使自己的节目融知识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体。这一点,安徽台的《相约花戏楼》的做法就值得借鉴。他们将栏目形式设置为歌舞、专题片、戏曲欣赏等,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展开,将戏曲文化知识和艺术欣赏巧妙地穿插在节目过程中,融竞技性、知识性和欣赏性为一体,力争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笔者认为,戏曲的最大功能是娱乐功能,戏曲艺术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娱乐大众的功能居功至伟。东方卫视的《非常有戏》,从“戏”的角度看新意不多,从娱乐的角度则令观众兴趣盎然。此外,一些反串节目也很吸引眼球,著名主持人周涛、鞠萍、孙晓梅、刘璐在2001年春节文艺晚会上与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联袂演出豫剧《百岁挂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不悖传统戏曲形式的基础上,这种以娱乐作为传承文化的做法应该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此外,作为地方台办戏曲节目,与中央台、省台等大台相比,不具备采访名家的条件,但是特有的地域沃土孕育着许多具有戏曲艺术潜质的戏迷,让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节目中来也是增强吸引力的一个方法。有条件时,还应“借脑”,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联手创办好节目,使节目更具亲和力。

除去以上三点,电视戏曲在服务好老观众的同时,还应努力争取新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他们应该是戏曲艺术传承的中坚力量。汪曾祺对于戏曲的发展问题曾经担忧过,戏曲的观众老了,老一代的观众快要退出剧场,也快要退出这个世界了,戏曲需要青年观众,但是青年爱看戏曲的很少。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传统的曲目虽然很优秀,但古人的生活已经离他们非常遥远了,这就需要呼唤更多更优秀的新剧和新的戏剧形式出来。如《说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等,就很为青年观众所喜欢和接受。

作为电视工作者,除了在戏曲革新方面下工夫外,还要做些更加实际的工作,比如戏曲艺术如何电视化,戏曲频道如何专业化等专业问题,戏曲节目如何走入校园,戏曲节目如何从娃娃做起等社会问题,从而认真地履行自己所肩负的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媒体责任。

(作者单位:淄博电视台)

上一篇:老龄节目发展策略 下一篇:网络互动如何效力传统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