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与戏曲的关系

时间:2022-10-22 03:19:38

浅谈舞蹈与戏曲的关系

【摘要】舞蹈与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在历史长廊中互相改良,在不断发展中相互促进,同时又保持了各自的艺术特征。舞蹈作为戏曲艺术的源泉,将丰富的内涵和血液注入戏曲中;戏曲将舞蹈的特色进行了融合和传承,并形成了自我的表演模式,对传统中国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舞蹈与戏曲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分析二者的共性和互相作用,同时探讨了戏曲舞蹈对于中国艺术文化的影响,为艺术发展增加了新的能量。

【关键词】舞蹈,戏曲,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就是一种全能的载歌载舞表现形式。“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歌咏之,歌咏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可清楚的表明这二者的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在音乐、舞蹈这些多元化艺术成分的基础上,才形成了这种将对话和动作作为表现特征的戏剧样式。它诞生在封建社会,成长在封建社会后期,这样的历史背景也让其产生了深厚的传统民间艺术风格。这正是以生活的现实作为戏剧呈现的形态,更好的保存着属于民族的文化特征。就如唐朝歌舞 是宋元戏的前身,让其更好的传承这一艺术精华一样,戏曲是融合了各种艺术构建的全新模式。而作为戏曲重要因素构成的舞蹈,在其中更发挥着作用。

几乎所有的传统戏曲都会通过以舞蹈美解释舞台行动和戏剧逻辑的特点铺叙生活,人们常习惯将这种贯穿的美学称为“做”和“打”。舞蹈与戏曲作为两种艺术形式表现手段各异:戏曲主要依靠演员的“唱、念、做、打”来塑造角色,而舞蹈则是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来完成塑造角色的任务。作为视觉性艺术的首要表现,从美学角度出发,依据表情、动作、构图这三大要素,通过音乐有节奏地、有组织地将肢体语言美化,表情达意。这种含蓄的、空灵的情感表达,使得舞蹈艺术具有更加朦胧的色彩。而综合性的戏曲艺术,集结了几乎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门类,将音乐、声乐、魔术、武术、杂技、美术、刺绣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身,集“艺术之大成”,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形式表演,令人嗔目结舌,赞叹不已。

一.舞蹈与戏曲的同一性

1.舞蹈与戏曲均源于民间

戏曲从古至今作为百姓生活的组成部分,与民间风情风俗、相伴是其重要的特点。因此,对老百姓而言,听戏更是一种娱乐情怀。这就决定了戏曲的文化特征在民间体现的更为鲜明和集中;而每个民族在舞蹈中的动作、形态、步调也源于其相应的民族文化,吸取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比如丝绸之路位于新疆,所以在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至今还存在这西域乐舞。这也从侧面揭示了二者源于民间,源于生活的一大特点。

2.舞蹈与戏曲都有情感的表现

我们常将情感定义为心里层面上对外界刺激进行一种肯定或者否定的反应,作为舞蹈和戏曲二者的主流元素,情感处处存在。《乐律全书?吕律精义》讲:“诗咏言,歌言志,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内心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这说明最初舞蹈是由内心强烈情感而产生的情感冲动的一种表现,而戏曲具有一定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戏在舞中,舞中有戏,戏中有舞,戏舞交融”,为了更好地展现剧情,更不能空穴来风,理应将“情感“合理表现出来。

二.舞蹈与戏曲的相互作用

1.舞蹈是戏曲的重要表现手段

舞蹈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不论是古典戏曲还是现代创作,都可扑捉到舞蹈的身影,演绎别样的灵动。或继承、或创新,都是舞在戏中最好的体现。中国戏曲早在宋代就有了注重场面和烘托情节的“女弟子队”,不但拂袖展绸,漫舞轻歌,而且还添加歌功颂德的“致语”或歌唱。即现在所谓的“队舞”。而在戏曲与舞蹈的长期磨合发展中,也创作了许多成功的作品,将舞蹈元素与戏曲紧密结合呈现在舞台上,使得舞蹈在戏曲中发挥着别样的风采。当今戏曲对人物的要求提出了精致、精美、精湛的更高要求,不仅止于观赏和美学功能。如著名的现代京剧,由谢平安先生导演的《华子良》,其中有一段主人公送情报途中,下山倍跟踪的戏。这段就充分的将京剧与舞蹈的表演相结合,更好的体现了二者的功能特点。

2.戏曲让舞蹈更具表现力与表演成分

戏曲可以说是舞蹈的亲密伙伴。每个乐剧在创作之初,由于作者的性格、喜好不同,对艺术形象会存在态度和感受是的差别。而舞蹈作为一种灵动的动作艺术,最初更多的是用外在肢体模拟和假想生活情境。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将表演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相结合,将戏曲中抒发感情的高潮部分巧妙的加载进舞蹈,在抒情的基础上带入了很强的戏剧感,满足客观需要,更全方位的展现人物形象。舞蹈的初学者往往注重通过身体及脚部动作表达自我情感,但在后期对于舞者的表情要求更高,通过喜怒哀乐等多种眼神增加整个舞蹈的表现张力。这和戏曲中强调的理解力、想象力也是相同的。舞蹈作为肢体表演,但却像没有灵魂的思想者,而我们也可以发现,戏曲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成分,将原本传达的一种思想无限放大并夸张呈现,通过外在表现深入其中。将戏曲带入舞蹈,把感情注入表演里,从内到外的展现这种艺术的深刻美丽,形体、表现力与肢体的融合,让舞者通过学习戏曲的训练模式进行适当改良并运用到舞蹈中,更好的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加舞蹈艺术的活力与真实性。

三.舞蹈与戏曲的结合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政治格局的转变,戏曲对日渐衰败的舞蹈汲取养分,在保留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吸收改进,经过漫长的艺术长河形成了又一艺术遗产――戏曲舞蹈。作为承载着中国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种依托,戏曲舞蹈圆润、含蓄又协调,无疑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戏曲舞蹈源于昆曲――一种奠基中国戏曲开端、决定现代戏曲舞蹈发展方向的艺术模式,众所周知的京剧表演也是对于昆曲的一种行为衍生;其次,由于中国古典舞蹈自古就不断与民族文化相互碰撞,植根并依附着农耕文明而前进,所以说这一艺术形态更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化的融合;再次,作为呈现时空特征的舞蹈与戏曲民族宇宙观的结合产物,戏曲舞蹈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时空观,必然体现着特定时段的文化背景;最后,这二种动态的设计与结合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不仅在舞蹈的自律上,更在戏剧动态的表现上与时俱进,均将戏曲舞蹈的功能化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总结

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关系。中国的戏曲与舞蹈,虽说不属于同一类的艺术领域,却构成艺术必不可少的两种不同文化表现。舞蹈主要依靠演员的肢体表演进行角色的塑造,戏曲依附着舞蹈形成并发展,同时又对传统舞蹈产生一定影响,更好的提高了舞蹈艺术的感染力。与此同时,因为历史的渊源及艺术表现的某种需要,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不断融合渗透,开创出“戏曲舞蹈”这一承前启后的全新艺术产物,对戏曲与舞蹈的艺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浅析初中英语后进生转化途径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