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员的腿功训练

时间:2022-08-25 12:33:07

戏曲演员的腿功训练

腿功,在戏曲舞台表演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入校学艺,首先接触的最重要的课程就是腿功课,是艺校的基础课。然而这门功课,自始至终,不知多少代了,都没有规范的教材和科学的课程设置,一直是按老艺人一代一代的口传心授进行教学。我从事腿功教学几十年了,现将自己长期从事腿功教学的切身体验初步总结如后,希望得到专家和同仁的指教,以期对整体的艺术教育有所帮助。

(一)要学生认识腿功教学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

戏曲界有句行话:说书的凭嘴,演戏的凭腿。有的人把腿功喻为通向戏曲表演艺术宝库的金钥匙,也有的人把腿功比作树木的根基,根深才能叶茂。纵观戏曲舞台,演员一出台,从亮相,台步,到一招一式,一戳一站,无不与腿上功夫有关。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讲究走如龙,跑如风,站如虎,轻如蝶,美如凤,要做到这些,全在于腿功。在许多传统戏中,演员就是玩腿功。一些长靠武生戏,如《挑滑车》、《铁龙山》、《火烧裴元庆》等戏起霸的三蹁腿,经跨腿控制蹁至180度在额前划一圈〈即蹁月亮门儿〉;短打武生戏如《武文华》在桌子上的三起三落朝天蹬,《白水滩》耍棍前的三踢腿,《林冲夜奔》、《锤》等戏中的走边,枪架子的探海、踹燕、控腿旁腿、斜腿、商羊腿180度等,就是靠腿上的功夫。在《三岔口》一戏中,刘利华同任堂惠在黑夜中的武打对峙,两人同时搬起桌子,桌腿砸伤刘利华脚。因桌子砸伤了脚,而演员表演的跳跌门槛,没有扎实过硬的腿上功夫是完成不了的。《芦花荡》中的张飞,为了表现其凶悍勇猛,一个跨腿转身360度踹燕变身180度成探海,再跨腿踢腿、撕扎、魁星提斗、亮相,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全是腿上的功夫。《扈家庄》一戏中的王英,因其个子小,在舞台上演员用矮步,还要踢腿,打飞脚,翻扑滚打,更见其腿上的功夫。就是一些文戏演员,也得走台步跑圆场,这也得有腿功。演员学戏得讲精、气、神,腿功连其筋骨,若站的不稳,脚底下不轻,走动无力,还谈什么精、气、神呢?

正因为腿功在戏曲表演中有这样重要的作用,过去凡是成名的演员,无不重视腿功。有位表演艺术家讲,她在当学生时代,为了练腿功,跑圆场,在冬天给外边地上泼上水,让其结成冰,早上一起床,给腿上绑上沙袋,穿上厚底靴〈练功鞋〉就在冰上练踢腿,跑圆场,走台步,可见苦功下到何种程度!河北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已是50多岁的人,每天仍坚持练功,所以她演的《林冲夜奔》、《劈山救母》、《钟馗嫁妹》等戏,脚底下轻、飘,动作技巧干净利落,戏迷无不叫绝。秦腔老艺人王辅生,70多岁的人了,演《看女》无论跑圆场,屁股坐、椅子盘坐,仍是那样的潇洒自如,这都是从小练好了腿上功夫的缘故。

(二)腿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般艺术学校,腿功课在教学上按老艺人一代又一代口传心授的教学路子走,而在课程安排上则是按普通学校路子走,这样,就产生了教学方法上的不科学性和课时安排上的不实际性。

先说教学方法上的不科学性。腿功就是练腿上的功夫,按戏曲对腿功所要求的要领规范,踢腿必须要落地轻,有爆发力,有速度,有力量,笔直,勾脚。特别是笔直腿、勾脚面,要求演员穿着厚底靴子,把腿笔直勾脚踢上去,脚尖必须在额头之下。比如过去二郎神的戏,演员脚踢上去,必须把靴子尖上沾的一只眼睛贴在额头上。更有甚者如川剧踢腿贴胡须,这功夫的确了得。但要练到这个地步,就需了解与人体结构有关的一些问题。因为一般人的腿,比从臀部到头顶的距离要长出20――25公分。要做到脚踢额头,就需要拔长膝盖骨下的韧带,俗称拔筋。如何拔筋?老办法就是死压,硬搬,坐老虎橙,用绳子吊腿,其结果,使许多学生在功夫上了腿的同时,却落了个“O”型腿或蹶屁股的毛病。

再说课时安排上的不实际性。腿功练习讲究早功,即早上起床不吃饭先练功。但学校安排是早上起床先吃饭后练功,这很不科学。还有课时安排上的弊病,练习腿功必须坚持连续性和持久性,而学校一年两个长假(寒暑假),再加上每周练习五天,休息两天,有时还可能遇上法定假日放假,这样就难保持训练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学生周一来上课,先得恢复周六周日失散的功力,特别是寒暑假后,一开学就得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用来恢复功力。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练习腿功,既不科学,也上功很慢,为腿功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给学生造成了不少痛苦。

(三)我对腿功教学改革的尝试

腿功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安排问题,是办学体制所决定的,需要有关管理部门结合教学实际加以改革。但对教学干枯性和不科学性,我在多年的腿功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过去老艺人进行腿功教学,主要是死扳腿,劈叉,吊腿。这样既痛苦又干枯,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我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看录像,用活生生的形象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腿功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及一些表演艺术家如何重视腿的训练(如放裴艳玲的《劈山救母》、《林冲夜奔》录像),同时结合录像表演再给学生介绍表演艺术家裴艳玲是如何练腿功的。二是把腿功练习的一些基本动作,像体操、舞蹈一样加以编排,放上音乐,使学生训练时感到不干枯。三是把腿功游戏化,比如玩斗鸡,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单腿独立,保持身体平衡,控制能力;玩二牛顶仗,就是让学生练拔筋的功夫。采取这些训练方法使学生在自觉自愿、生动活泼中练习了腿功,既不感到干枯,又减少了痛苦。当然,这些只是一些辅助训练的手段。更重要的还是从人体结构上进行科学的腿功训练。

戏曲腿功教学的不科学性,在于违背了人体结构特征而进行强制训练,其结果必然增加了学生的痛苦,甚至造成学生形体变态的恶果,直接影响了学生骨骼的正常发育。因此,我在腿功教学中,在坚持戏曲腿功训练规范要领的前提下,借鉴吸取了舞蹈(地面训练)和艺术体操练习腿功的科学方法。

舞蹈的踢腿,用的是开胯、以大腿带动小腿的方法,比较科学。因为,胯是腿的根基、总开关,根基活了,开关打开了,腿自然就活了。但是,舞蹈对腿功的规范要领与戏曲有不同之处,舞蹈对腿要求是舒展,笔直,因而就没有戏曲踢腿的爆发力、力量和速度。要增强力量和速度,就必须拔筋,勾脚。所以,我在戏曲腿功教学中,就是从开胯着手,先动根基,让学生先开胯,再在开胯的基础上,逐步地通过扳腿、贴墙压腿等训练,去拉长韧带拔开筋这样训练,既减少了学生练腿功的痛苦,又缩短了学生的上功时间,达到了戏曲腿功教学的要求规范,并且绝不会使学生因训练腿功落下“O”型腿或蹶屁股的体态。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就是脚踢到额头之下这一问题。对此,我认为不要过于苛求,应因人而异,顺其自然,只要踢腿有力量,有速度,腿笔直,勾脚面,还是照样好看的。有的戏要求演员掌握踢眼睛、踢胡须的绝技,这可以选一些身长腿短的学生(有一些人体长和腿长相差不大)加以培养,这样做无论对人对戏都更合适一些。

多年来,从我手中培养出了好几班学生,没有一个因练腿功而落了个“O”型腿和蹶屁股体态的。以2000级学生为例,第一学期仅用了13周就使学生腿软度达到了80%以上。

腿功教学,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改进,愿我们从事戏曲腿功教学的老师们共同探讨、互相学习,使戏曲腿功教学更科学,更有趣味,收效更大。

上一篇:谈戏曲毯子功及其训练 下一篇:“首届陕西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奖大赛”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