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学习

时间:2022-07-07 05:30:28

创新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学习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能促进学生张开理想的翅膀,通过师生的平等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动探究,在心情愉悦中,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发展创新;初中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27-01

学校既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又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动机。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持久的动力,学校必须营造好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大环境,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各种潜在的有利于成长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习的效率。

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母机,是育人的原种场。基础教育就是从基本道德、基本知识、基本学习方法、基本能力到基本技能诸方面为培养人才打下坚定的基础。教育就是塑造人的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天性得到发展;在促使其学习知识、拓展思路的同时,还必须培养他们创新性的个性,创新性的思维和创新性的实践能力。

学校形成发展的校园文化,是学生教师共同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它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学生在学习知识氛围浓厚的环境里就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深入到学习知识的状态中,且能在短时间内转化为个人资本。有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可以这样说,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养成良好习惯的内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是一种苦役。没有兴趣,就缺乏智慧和灵感。无数事实证明,青少年时代形成的兴趣往往为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任教者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学生的个人兴趣,力促他们把与学习创新思维无关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促进创新性思维的轨道上来,加快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根据学生兴趣形成的特点,我们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教出超越教材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努力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明确学习的目的,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拓展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开辟广阔的天地。

教育心理学指出,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生动的对象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多媒体与互联网集生动、直观的特点,正顺应了初中生的学习认知心理,越来越赢得师生的青睐。我们既要看到它丰富和提升了人们的主体精神,使人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打破了国界,超越了时空,人们的个性、创新能力以及人的交往方式都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形态表现出来,也要看到过时的、落后的、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对青少年无益的东西随之而来。信息时代为人的主体发展,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广阔舞台的同时,又使人类陷入了新的发展困境。在互联网中,娱乐是百无禁忌的,人们可以毫无担忧地"为所欲为",虽然都是"虚拟"的作为,但由于毫无顾忌,也就却缺失了人类娱乐的精神价值和方向。网络媒体上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江湖世界"的模拟重现,那些不负责任的网络字画,随着在网上诞生的新的文学形式显现出来,而涉世未深思想单纯的青少年,很容易成为那充满动感且具有诱惑力画面的俘虏,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面对这一现状,我们教师只有与其家庭联系,营造好强大的校园文化网络,引导初中生合理消费,把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我们教师的初中教育教学,必须在课堂内外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重视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营造好的学风校风,把校园环境建设成一部主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我们任课教师要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中,在我们熟知的领域中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除了在校内关注学生,我们还要与其家长联系,共同发现发展他们正当的特长,促其思维与想象充分展开,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弘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实验证明,青少年在学校和家里总是感到心情愉快、充实,学习的兴趣就浓厚,记忆的效果就比较好;反之则不然。学者还发现,不愉快的情绪也是造成疲倦的原因之一,而兴奋、愉快、有兴趣、克服了困难等都能收到抗疲倦的效果。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课堂内外鼓励初中生参加各种活动,分别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转移到学习上,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自信心。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差异性,重视对女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他们消除"女生的智力不如男生"的自卑心理,引导她们的明白差异,发展特长,取长补短。对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我们设法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查找原因,注意发挥自我长处,扬长避短,寻找学习兴趣,促进素质提高。

我们一线教师要深入研读教育心理学,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争取涉猎更广泛的知识,尤其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施教过程中,我们要用教育心理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知识,根据学生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最佳方法进行教学。在认真总结自身教育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又适合当地学情的路子来对学生施教。不管在课堂,还是课外活动,我们使用的语言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于启发性。同时保持语言的节奏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驱除学生的疲劳感,使学生经常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早已认识了的东西。但是这些人类积累下来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几乎都是他们所不知道的。他们该如何学习,怎样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引导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时具有"发现者"的心理状态。重视启发诱导学生能够象科学家那样研究与发现其规律,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学生用自己的眼看、用自己的手摸、用自己的脑思考,这就是创新性的思维活动。他们自己观察、思考、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得来的知识,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得解题思路与方法,这就是发现与创新。教师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揭示出他们的不注意的问题,引导他们探索、研究与发现,引导他们把课内探究所得,发现的问题,迁移到课外,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下一篇:《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