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视域下的人的现代化发展理路

时间:2022-06-30 04:35:11

公民社会视域下的人的现代化发展理路

[摘 要]公民社会包含多重涵义,它主要是一种社会形态,一种社会治理模式所蕴含的精神。社会现代化包括社会结构、政治、经济、文化、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等多个层面,而人的现代化是其最终归宿和目的,人的现代化包含价值和实践两个维度,公民社会本身的结构及其所蕴含的平等、民主、自由、仁爱、责任、宽容、竞争等精神与人的现代化理念相辅相成,公民社会的建构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人的异化,促成人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民;公民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023 ― 03

一、问题的提出:人的现代化发展维度及困境

社会学家认为,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概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与社会现代化相辅相成。英格尔斯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现代化社会与非现代化社会之间的分界标准,并通过大量的实证材料列举了十四种现代化的人的基本特征,解释人们从具有传统人格转变成具有现代人格的过程,认为现代性精神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又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结果。“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由传统人向现代化人的转变,是与现代文明、现代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即以素质提高、人格重塑、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转型为主要内涵的人的自身的现代化。”①人的现代化包含价值和实践两个维度,也是人的现代化过程本质要义。从价值层面讲,人的现代化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现代化的终极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类的彻底解放和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价值关怀。恩格斯曾言:“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制度,这个制度讲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自由。”②人的现代化就是完成人类从“野兽”到“天使”的转变,完成对人自身及现实的终极超越,实现人自身的发展及自我完善。同时,人的现代化也是一个实践性的概念,需要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实现。现代化的人并不是抽象的、理想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从历史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人既是现实的人,又是具有现代化内容和素质的人,这也即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实践维度。人的现代化中的“人”是“不是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下的活动着”③的人。现实的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不断创造着新的实践主体。现代化的“人”与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人的现代化凸显的是人的主体性、开放性、功利性和批判性,现代化的人的价值与实践特性给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从现实表征看,所谓人的现代化,说到底就是适应现代实践发展需要的人的主体能力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然而现实的“人”所表现偏狭性及理性社会发展中人的不断异化却给人的现代化带来不少困境与挑战。这些困境与挑战集中表现为人的主体性迷失和对功利性的迷恋。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对“我是谁”这个在许多人看来早已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产生了怀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人们对现代性的怀疑态度也在不断的加剧,这种怀疑态度从根本上暴露了现代社会发展非人性的一面,传统对理性和实用主义的崇拜不在成为不变的神话。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了一个理想的现代化的社会,也没有产生出英格尔斯意义上的现代化的人。“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它有效的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即要求从尚可忍受的、有好处的和舒适的生活中摆脱出来的需要,同时他容忍富裕社会的破坏力量和抑制功能。”①因而在现代社会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路径去破解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困境与挑战,公民社会理论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的视角和实践路径。

二、公民社会与人的现代化的内在关联

社会学意义上的“公民”所包含的是一种与国家共存,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社会观念。公民社会的特征表现为:个人主义、多元主义、的公开化和公共领域的开放性、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生活、法治、社会自治。从内容上看,公民社会是介于家庭、国家、市场之间的一个空间,它不完全是私人的,也不属于国家和市场。公民社会的含义及其构成本身就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它所呈现的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目标,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手段,对于推进整个社会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民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社会现代化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会,因而公民社会是人的现代化生成和实践的不可或缺的场域。

(一)人的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

主体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直接产物。“人的现代化意味着集体和共同体不再被看成是第一位的东西,个人不仅仅是社会的产品,而是把个人放在首位,强调个人独立于他人的重要性,主体意识的增强使个人间的理性关系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和奴役关系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②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属性,它是指人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所有问题上,都试图发表自己的见解,彰显自己的个性。自我主体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一部分,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传统同质性的社会中,个人之间没有分化,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人的行动受群体意识的支配,个性淹没在集体意识中。强调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发挥,资本主义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以人为本位、歌颂人的价值等观念在弘扬人的主体性,解放人的思想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之成为资产阶级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公民社会也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公民社会是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意识得到发挥和尊重的社会,这得益于公民社会组织的基本原则---自治原则。在自治社会中,人们根据自己的观点做出判断和决定,在自愿、互惠的基础上开展社会活动。因而,在公民社会,人的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可以得到发扬和历练,为人的现代化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基础

“公民意识是指一定国度的公民关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总称。包括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社会基本规范的感知、情绪、信念、看法、观点、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自觉、自律、自我体验或自我把握;还包括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自我价值、自我道德的评判,对实现自身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所取手段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群体的情感、依恋、感应和对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心理的意向。”③所谓人的现代化就是人要有自觉而健全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理念,如政治参与、责任、仁爱、自律、宽容、竞争等意识,公民社会是人具有充分的公民意识及公民理念的社会,只有具备了公民意识,人的现代化也才具有实现的可能。在公民社会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非政治的、非盈利的,这会使人们更容易合作,培育人的互信、温和、谅解、宽容等品性。同时,公民意识的具备离不开公民教育,建立开放、畅通的现代教育体制,对于培养人的现代人格品质,实现人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三)公民社会为人们生活赋予终极关怀

人的现代化不仅仅是人的现代性品格成熟的过程,也包括人如何提升自身的生活内涵,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应对社会现代化过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等过程。韦伯认为,科层制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像一个“铁笼”一样笼罩着人们的生活,人的主体性、个性、积极性都被埋没与消解。哈贝马斯用“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来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受到经济领域的金钱逻辑和政治领域的权力逻辑的侵犯,再加上大众文化的商业化,人们的生活世界及意义世界萎缩了。相对于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而言,公民社会是一个休闲领域、文化领域,这一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意义,对于陶冶人的情操,缓解现代人的精神压力有巨大的作用。这些领域包括宗教、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等,它们可以提高人的心灵的真、善、美、知、情、意,为人们生活提供终极关怀。正如托克维尔所说:“一个民主国家的居民,如果没有为政治目标而结社的权利和要求,其自主性就会很有危险,但他们可以在长时间内保持他们的财富和知识。但如果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集体行动的习惯,文明本身就处于危险之中。”所以托克维尔非常注重文学沙龙、酒馆、书局、闲暇爱好协会等的重要性。这也即是公民社会所具备的效应。

三、 公民社会的建构:人的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现代化的人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的指出“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发展”取决于“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以及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①三个前提条件。就经济前提而言,经济的发展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从公民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早期的公民社会就是指独立于政治国家的市场领域,也称作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决于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与契约关系,同时古典公民社会所确立的“天赋人权”、“社会自主”的前提性概念促成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近代黑格尔所阐述的市民社会就是被商品经济联系起来的社会,可以说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民社会。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把市民社会规定为“物质交往关系”,从而超越了黑格尔的“需要的体系”,认为市民社会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独立于建立在其上的政治国家及其附属物。尽管现代公民社会理论将公民社会看成是相对与家庭、国家、市场的社会第三领域,但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公民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生产力的高度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基础的极大丰富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也可充分体现现代化人的功利特性,市场经济发展所倡导的的公平诚信的交换原则也为人的现代化提供生成空间。然而即便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社会的全面生成提供经济根基,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并不必然公民社会的建立,在某些后发现代化国家,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努力非但没有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反而导致动荡和专制政治与市场经济的畸形结合”②,出现社会价值观的紊乱,人们出现了严重社会认同危机,因而建立与公民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认为人类的一些交往行为都需从真实有效开始,因而诚信应该成为认知交往的理性前提,平等观念应该成为伦理道德建设的基础。此外,罗尔斯认为经济学的效率原则并不能反应道德上的要求,因而树立正义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认同价值原则显得尤为必要,以此来破除义利之困,抛弃经济上的功利至上原则,真正着眼于社会的公平正义与长治久安。现代公民也是法治的公民,现代公民社会也应该是个法治文明的社会。哈贝马斯特别强调公共领域对国家政治权威的制衡,认为“任何公正的社会都必须为其公民赢得某些权利,以保证他们参与形成良好法律的话语过程”③,公民社会如果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保护,其建立和维持将是比较困难的。最后,开放的政治民主环境及社会文化批判环境也是公民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在经济发展、公民社会价值体系重构、开放的政治社会环境条件下,公民社会的发展才会具有根基与活力,在此基础上的人的现代化才会具有充分的空间与场域。在我国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今天的以人为本的人的现代化过程,人的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社会现代化的实质、关键和终极目标也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要在根本意义上实现这一目标,建立公民社会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的选择路径之一。

〔参 考 文 献〕

〔1〕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05).

〔2〕阿列克斯.英格尔斯,等.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胡蕊.公民社会视域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探讨,2005,(03).

〔4〕吴忠民,刘祖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5〕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及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01).〔责任编辑:张 港〕

The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 human modernization in the sight of civil society

Hetao,Liuxia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Humanities,Chongqing,402247)

Abstract: Civil society contains multiple meanings, it is mainly a kind of social form,a kind of social governance model which contains the spirit.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ety includes social structure,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people's value idea and the behavior way,and human modernization is its final destination and purpose.Human's modernization includes two dimensions of value and practice.The structure of civil society itself and its spirit of equality, democracy, freedom, benevolence,responsibility, tolerance, competition complement the philosophy for the human modernization each other.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society has a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solving the alienation of modern society people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modernization.

Keywords:Civil; civil society; modernization; human modernization

上一篇:《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齐齐哈尔市流动儿童健康服务状况调查研究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