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和谐人伦关系的构建

时间:2022-06-27 08:48:45

城镇化中和谐人伦关系的构建

作者简介: 陈慧茹(1989-),女,新疆塔城市人,汉族,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摘 要: 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对“人”的关注不够,使人的发展与城镇化的物质建设和空间扩展不相适应,导致了一系列人伦关系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城镇化中的人伦关系现状,并针对如何构建城镇化中的和谐人伦关系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人伦关系;和谐人伦关系构建

一、城镇化中的人伦关系

城镇化中的人伦关系,是指在城镇化这一系统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成为人口的集聚地,不仅包含原有城市人口,还包含进城的农村人口以及由其他城市流入的人口,人伦关系由过去相对单纯的群体内关系转向多群体、多阶层、多方面的复杂关系。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伦关系日益成为影响与制约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城镇化中人伦关系表现

(一)人伦关系紊乱,破坏城镇化过程中的人伦关系基础

进入近代以后,古代中国以五伦为主的人伦关系与近代社会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人伦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了相应变化。当前社会中,君臣关系早已消亡;夫妻关系随着离婚现象的普遍变得不再稳固;兄弟一伦随着核心家庭的兴盛逐渐减弱;朋友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经受着“义”与“利”的考验;师生关系、邻里关系也随着混凝土的隔离逐渐淡化。人伦关系紊乱,就建立不起良好的人伦关系坐标,和谐人伦关系的构建就缺乏相应的基础。

(二)城乡制度壁垒,割裂城镇化中的人伦关系

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至今的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就业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等从制度层面上造成城乡之间、本土与异地之间的分割,阻碍了城乡人口的融合;城乡资源的公平自由流动和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还没有完全形成,割裂了城镇化中的人伦关系,既制约城镇化建设释放人口红利,又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官民矛盾加剧,影响良好人伦关系构建

良好的官民关系是城镇化建设中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得以正常实施的保障。然而,由于政务信息不透明、政绩考核指标偏差、政府是单独利益体以及政府官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在城镇化的建设中出现缺位与越位并存、GDP“挂帅”、漠视民众利益、与民争利以及官员腐败等现象,政府的一些重大举措没能在官民之间达成共识,民众的呼声得不到回应,民生状况没有相应改善,导致民众对政府、对社会的认同感降低,政府公信力减弱,影响官民之间的关系,甚至引致官民矛盾,阻碍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

(四)群体利益分化,人伦关系阶层化

城镇化时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以及政策、体制的不完善,各利益主体间存在是否得益、得益多少、得益先后的差异,围绕利益问题,各个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增加。同时,各群体和阶层对社会资源的支配能力和范围存在差别,尤其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上存在差别,阻碍了群体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造成不同群体之间的敌视和争利现象,使人伦关系阶层化和群体化。

(五)公民社会缺位,人伦关系范围狭窄

在公民社会中,人们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目标组织在一起,面对问题时容易达成共识和形成集体行动,不仅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交际范围,而且体现出一种高度的公民参与意识。在目前的城镇化过程中,由于政策对非政府组织成立的条件限制,制约了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来自物质经济方面的压力过大,使人们无暇顾及工作之外的公民社会活动;城镇化建设的独户楼体造型,使原本开放的乡村生活圈变得封闭,邻里交往减少;公民素质参差不齐,公民意识薄弱,难以形成广泛的公民社会基础。因此,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人伦关系主要局限在家庭和工作组织中,人伦关系范围狭窄。

三、构建和谐人伦关系的意义

(一)和谐的人伦关系有利于释放城镇化建设中的人口红利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城市发展过程,需要城镇化中的各主体、各群体、各阶层之间通力合作、和谐共荣。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释放城镇化中的人口红利,使各群体、各阶层都能成为城镇化建设的有生力量。

(二)和谐的人伦关系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人伦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关键方面。在城镇化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良好人伦关系营造的社会氛围进行发展建设,一方面要更加重视“人”在城镇化中的作用,为和谐人伦关系的构建创造条件。

四、构建城镇化中的和谐人伦关系

城镇化建设关涉到各主体间的复杂人伦关系,在构建和谐的人伦关系时,既要注重从普遍性上满足社会的整体性需求,又要注意对特殊群体和个别阶层特别关切,注重从公平、公正的角度为和谐人伦关系的构建扫除障碍。

(一)加大宣传教育,构建人伦观念基础

和谐人伦关系的构建要树立能够正确引导人们行为的人伦观念,宣传传统人伦观念中有现实意义的内容,使传统的社会美德得以延续和发展;对当今在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冲击下形成的人伦观念持辩证态度。通过政府表彰、社会宣传、媒体熏陶、学校教育、家庭培养、个人学习的方式,传播和提倡优良的人伦观念,为城镇化建设中和人伦关系构建提供人伦观念基础。

(二)破除政策壁垒,促进城乡融合

城市空间的扩张和城市人口的集聚是城镇化建设的两大要义,城郊农村土地及农村人口是城镇化建设重点改造和转化的方面,完成好制度、处理好农村人口的安置工作,是关系到城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农民及其利益为重,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口准入条件,使农民变成“城里人”;建立全国性的劳务信息网络,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信息服务;完善务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为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平等、优越的教育环境;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人口享受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只有切实保障农村人口的利益,消除农村人口的后顾之忧,才能为城乡人口之间的沟通和融合搭建桥梁,进而构建良好的人伦关系。

(三)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改善官民关系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要实现社会权力的归位,政府、市场、社会各司其职,改善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现象;实现由优于经济目标向优于社会目标的转变; 解决好城镇化中出现的失业、收入差距、城乡分割、社会弱势群体保障、腐败等问题;加大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及基础设施投入,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建立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建立社会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倾听群众声音,回馈群众诉求、满足群众合理需求。

(四)提高公民素质,促进公民社会发展

制约公民社会发展的主要有两个因素,其一是公民素质问题,其二是政府观念问题。要培育公民意识,加强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政府在处理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方面要及时转变执政理念,放宽非政府组织的成立条件,鼓励和支持民间团体的发展,促进公民社会的壮大。

(五)注重弱势群体利益维护,构建和谐人伦关系

城镇化进程中有一些人利益受损,一些人后得益,一些人得益少,这些人便是城镇化建设中的弱势群体。在城镇化的建设中,政府要在教育制度、资源配置、社会保障、就业机制、税收机制等方面向弱势群体倾斜。弱势群体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有利于弱化弱势群体与既得利益者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伦关系。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行政执法中的临时工现象评析 下一篇:谈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