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及相关政策选择

时间:2022-06-24 09:45:18

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及相关政策选择

摘 要:2011年4月CPI同比增长5.3%,通胀压力之下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着中国扩内需以求发展的道路。本文着重分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通过对凯恩斯和马克思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回顾,从高储蓄率的产生原因以及对低储蓄人群的现状分析出发,揭示了当前中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并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发掘潜在消费人群,创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有效需求不足 高储蓄率 非高储蓄人群 以人为本

一、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所谓有效需求,包含有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两层意思。西方社会关于有效需求理论的系统阐述最早来自于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当中,凯恩斯从两个方面分别定义了有效需求的概念。

从商品的价格与总供求角度来看,商品的有效需求是指在技术、资源与成本(生产要素的成本)不变的条件下,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均衡状态的图形表示,可由社会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由厂商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可知,当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两者处于均衡状态时,厂商既不缩小生产规模,裁减工人,也不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工人,商品的总供给价格由总需求价格决定。而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函数以及生产函数,建立起了总供求与就业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均衡价格与劳动供求的函数关系可以得到一个充分就业量,也就是充分就业水平,进而由总量生产函数得出,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中的产量是由就业水平来决定的。

从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角度来看,有效需求是指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均衡需求。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将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类,而从供给方面看,国民收入又等于消费和储蓄。因此,当投资等于储蓄的时候,就实现了经济的均衡,有效需求决定了国民收入。

国民经济的均衡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此时国民收入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全部转化为社会需求。但是当国民收入发生漏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并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之时,就会出现资源的闲置和经济的萎缩。

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提出了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理论,即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问题。而这三大心理倾向的产生来源于不确定预期。由于不确定性,人们通常并不会把全部收入用于消费,这就造成了消费增长速度总是低于收入增长速度。随着总收入的增大,总收入与消费总量之间的差距也在增大,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低。所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呈现递减趋势,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投资的增加会带来成本的上升以及由于产量增加带来的产品价格的下降,这些都会导致预期利润率下降,减少人们对投资的信心,从而降低投资,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凯恩斯将人们以现金形式来保存财富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以此构成了对流动性的偏好。利息可看作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这种流动偏好的机会成本,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程度越高,则放弃持有的意愿也就越低,利息相对而言也就越高;同时利息率也受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货币供给量越多,则利息率越低。由于人们总愿意或多或少地持有一部分现金,这种对流动性的偏好便使得利息率有一个最低限,此时就算货币供给量再怎么增大,利息率也不会再降低。随着预期利润率下降,当利润率低于利息率的时候就没有人愿意投资了。

二、马克思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马克思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之上,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他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主要以社会再生产体系为核心,在资本积累与循环、社会再生产以及利润率下降等理论当中均有体现,并直接指出了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失调直接导致供需结构上的比例失调,使得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出现问题,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具体来看,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一面生产出少数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一方面生产出一无所有的劳动者。由于市场经济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家不考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盲目扩大生产能力。而社会上大多数人因生产资料缺乏、收入较低等原因而导致消费不足。生产扩大过程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方面使得资本积累的绝对量增加,另一方面使得可变劳动量相对减少,剩余劳动相对增加,引起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大,并使得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与社会生产的扩大相比日益缩小,于是出现了商品生产相对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的过剩。市场上商品大量积压,而劳动者无力购买,这直接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失调,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全社会的生产过剩,进而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依然存在,资本家的生产目的必然是对于剩余价值的追逐。资本家以逐利为目的的生产要求利润的完全实现,它不断生产着资本家与劳动者的两极分化,重复着以上过程,也就必然导致全社会“生产相对过剩”而劳动人员有需求的支付能力不足的局面。

三、中国当前的有效(消费)需求状况

(一)高储蓄率的背后

在我国,居民储蓄主要表现为银行存款。2009年和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银行存款总额分别达到了26万亿和30万亿,增长幅度在15%以上,远远超过我国同期GDP的增速。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储蓄率过高的问题,高储蓄率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反映了需求方面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方面的不足,居民消费与储蓄比例的失调。

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局面与高储蓄率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现阶段的基尼系数已逼近0.47,贫富差距的拉大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加剧,使得大量财富集中在一部分人手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相对低收入人数。相对低收入的群体,除了较为传统的定义,即群体中个人的收入相比自身以前有较大增长,但横向来看,较之于少数的高收入人群差距明显以外,还出现了新的定义,即自身收入较高而由于生活成本过高,导致收入显得相对较低的人群。随着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这种相对的低收入人群不断增加,带来有消费需求而无消费能力的现象加剧,整体消费率低,抑制了总需求的增加。

对未来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也是高储蓄率的原因之一。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存在着保障范围过窄,保障项目不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的存在,迫使居民选择抑制消费而选择储蓄。加之近期金融海啸的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信心不足,谨慎动机增大,导致储蓄的迅速增加。

传统文化和消费习惯是影响中国人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国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勤俭节约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大多数中国人提倡有钱才花,并在收入中习惯性地留下一部分存储起来。因此,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货币收入得到了较大的增大,但储蓄率依然在快速增长。

(二)非高储蓄人群的有效需求不足

总量上的居民储蓄过高,并不代表每个居民都拥有较多的储蓄。实际上,由于贫富差距的加剧,大多数人并没有较多的储蓄,他们可被称之为非高储蓄人群,因而其消费能力也极为有限。

农村人群是非高储蓄人群的代表之一。我国农村正在经历新的变革,但基础依然薄弱,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农业经济体制、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以及发展方式落后,农村人口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水平极低,这些都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200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为13786元,而农村居民仅为4140元。两极分化严重,且收入差距逐年拉大。低收入人群的居民收入主要用于中低档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对于高档物品和一些精神物质的消费无力直接阻碍了其消费的扩大与升级。

城市青年亦是新兴非高储蓄人群的典型代表。青年人口向大城市的涌进导致“北漂”、“海漂”现象的出现。不同于农村人口,这些毕业于各大高校的青年人拥有更多的教育背景,大多也有一技之长,他们多可以经过数年的奋斗,达到一定的高度,是潜在的消费人群。只是当前青年人在大城市中生存面临的生活压力巨大。各种生存问题,如就业、医疗保险以及住房等矛盾突出,收入的绝大部分仍仅限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过高的房价从现实以及心理两方面影响到奋斗中的年轻人,从而影响到社会生产与经济的发展。在他们身上,需求与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相较于农村人口来讲,可能更为突出。

社会公平的缺失所带来的不平等造成原有的低收入人群难以实现收入的较大增长。公平存在于机会与结果之中,机会的公平有助于实现结果的公平,扭转已然存在的结果不公,并能从心理上促使人们进行改进。因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机会的公平更显重要。由于我国当前政治及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长期以来优势群体的垄断或优势地位难以撼动,并在其既得利益的条件下继续加大与低收入人群的贫富差距。而低收入人群却难以打破利益所有者的优势地位,难以进入局内,改变原有的资源配置不公、地区差异显著等问题,导致低收入的局面长期难以改观,因而消费需求也就极为有限。

四、相关政策选择

近几年来,关于弱势群体利益受侵的事件不断发生,涉及到住房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问题。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从凯恩斯和马克思的相关理论中可得到相关启示。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从民生问题入手,通过措施,从心理上解决人的后顾之忧,尽量消除不确性预期的负面影响;从宏观上入手,寻求生产与需求比例和结构上的统筹,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除了传统的低收入弱势群体,如农村人口、农民工以外,还应关注到城市青年人口。相比前两者而言,城市青年人口应定义为相对低收入人群。尽管该群体货币收入也许不低,但是由于生活成本太高,生活压力过大,储蓄不多,有意愿的需求与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应提高对此人群的关注度,在各项政策,如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予以一定倾斜。而对该人群的生存现状的进一步深掘,以及对其生存问题的解决,亦有利于为社会整体收入差距的缩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至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

(二)应从消除阻碍个人发展的外部因素入手,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创造公平而良好的外部环境

1.解决先天性的资源不均的问题。先天性资源不均主要存在于所在地区的地区性资源不均,包括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等等。地区差异的存在,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各地有所不同。针对不同地区,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情况,平衡财政投入,在解决好基本生存问题的前提下,着力发展有当地特色的经济行为。同时注意与周围地区的统筹发展,相互带动,以长补短,各有所用。

2. 后天性的不均主要是机会不平等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必要的层面上,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优势地位,提供公平竞争的整体环境,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规范良好的运行秩序。机会的公平也存在于人民生活的层面之上,体现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应着力发现与打破就业、医疗以及教育等过程中存在的机会不公的问题。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不良因素,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总体上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对于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区,应扩大教育投入在当地财政支出中的相对比例,同时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在地区间的流动。应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过程中,特别注意调节过高收入,并取缔非法收入。打破经营垄断,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三)继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特别应注意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土地的稀缺性及其虚拟资本性质使得人们想要利用土权益进行获利的意愿高涨;加之银行资金过快向房地产行业集中,房地产行业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例过高,房地产业在投机需求的推动下,产生大量泡沫,房价居高不下。高房价与有需求的无力购房者之间形成巨大落差,抑制了居民的有效需求。因此,应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以及大城市平民买房难的问题,引导和鼓励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加大对房地产市场中的中低价产品的建造,使房地产市场为民生而非投机服务,从而通过扩大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来扩大内需的目的。

(四)解决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还应特别注意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开拓农村市场

总之,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解决,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是一致的,需要以人为本,从对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关怀出发,注重公平,着力解决教育、就业、住房以及医疗等基本的民生问题,以释放潜在的消费人群与消费能力,从而达到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八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8.6.

[2]陈龙,乔晶. 浅析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及其启示[J].江

西社会科学,2002(2).

[3]王璐.马克思和凯恩斯的比较:有效需求问题探源[J].

上海 财经大学学报,2006(6).

[4]王洪涛.浅议马克思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J].商丘师范

学院学报,2001(1).

[5]唐艳辉. 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探讨[J].

生产力研究,2009(10).

[6]李晓莉. 谈金融危机背景下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J].重

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7]孙里. 中国储蓄率高增长的理性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8]毛勇,余新民,殷保兵. 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判定

及预控机制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09(2).

上一篇:浅谈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认识 下一篇: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