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事业面临的新任务

时间:2022-05-24 11:51:46

文化教育事业面临的新任务

摘要:作为一个长期生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我,深切地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一直处于整体进步的趋势,特别是近些年国家不断致力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随着相应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使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与过去相比,可以说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跨越。但针对个别落后地区,少数民族教育情况依然令人堪忧,贫困的经济只是阻碍他们教育发展的外显性因素,而落后的思想意识确是教育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新问题总是会接踵而至,就目前文教事业建设中的问题,我以学术论文的形势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小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我,对于这些新变化,新发展,我感同身受,同时也深刻体会到教育对于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文化教育建设;新任务

一、教育关乎我国命运

(一)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关系着一个孩子的未来,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孩子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所以教育就是一件大事,是我国坚持的大计,近几年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新的政策改变了一些突出的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国家对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教育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被赋予更加深远的意义,我国坚持教育兴国方针不动摇,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建设社会主义科学教育文化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设面向普通大众的文化事业“。文化”这一名词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我们在面对文化一词时往往想到的是理论知识,想到的是一个人从小到大接受了怎样的学校教育或者是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文凭,而中国目前出现的国民素质问题则说明了提升人民的道德素质迫在眉睫。尤其是孩子,一个孩子日后的道德修养与社会这个大环境是紧密联系的。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性格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见正确的人生观对于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至关重要。所以社会基层文化事业的建设是必要的,尤其是面对少年儿童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学校教育的新变化

学校在一个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也有好多学校开设了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如爱国教育课程,这样的课程使爱我中华的进步思想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对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的着眼点并不在学校,而在于社会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浅析为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的重要性。无可厚非在每个地区都有基层组织,由基层组织牵头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一定会吸引很多普通大众,比如以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题材创作的文艺节目就会受到人们的好评。很显然,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就是其中很有潜力的文化建设项目,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指政府主导、国家和社会兴办、面向社会、面向公众、不以盈利为目的、在社区施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区和谐文化的一项社会事业,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需要政府有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经济的持续投入,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我们要大力发展道德教育事业和科学文化事业,就必须紧紧抓住面向普通大众的公益性教育和面向高校的针对性教育,二者互为补充。

二、目前的教育事业又呈现出新趋势

(一)大众教育

大众教育既是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国家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必然选择。个人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个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通过教育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因此,个人,社会,国家成为紧密联系的命运共同体。

(二)终身教育

学无止尽,任何成功的得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成长与发展,就必须不断了解,不断学习。终身终身教育这一理念的提出使教育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是这么多年教育体质改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身教育思潮虽出现不久,却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三、新的启示新的征程

我们作为当代青年肩负起祖国复兴的历史重任,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任何时候都不能因暂时的困难而向任何人任何事妥协,要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意气用事。我们始终要保持头脑的清醒,正确认识社会,认识家庭,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地为理想而奋斗,弘扬拼搏精神,把自己锻炼成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一代青年,这样才不会辜负国家对于我们的期望和学校对于我们的培养,我们才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老师与父母的引导之下,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不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张娜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龙彬.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

[2]黄福佳.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

[3]陆国栋,祝宏辉.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与路径选择———以新疆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1,(9).

[4]白润生,张娴.我国少数民族报业改革发展之路[J].当代传播,2004,(28).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上一篇:基于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