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系统·精微

时间:2022-05-18 12:49:51

创新·系统·精微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2-0176-03

民族关系是当今世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关系,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多民族国家在民族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社会问题。今天,人类已经跨入了21世纪,这是一个社会各领域激烈嬗变的时代。其中民族关系问题在这种动荡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变得更加复杂。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民族关系更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的问题,民族关系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我国多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以,从国内国际形势来看,如何认识和处理各种各样的民族关系问题显得十分的必要和紧迫,急需系统科学的理论来加以指导。金炳镐教授著的《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成果,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通论》)就是站在这一历史新起点上,透析时代巨变,把握时代精神,关注国内实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工作基础上形成的一部论著。该书秉承了金老师一贯风格,创新性始终是其著作的亮点。纵览全书,就内容与结构综合起来看,《通论》的“坐标意识”特别强,纵横两个向度分寸适当。在纵向上,主要从理论体系的构建上体现出逻辑关系紧凑的系统性,而从横向上看,我们始终能够感受到其中各个部分理论的精微。

一、创新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的创新,也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力的创生。孜孜不倦、锐意创新始终是金老师的学术追求方式之一。金老师是民族理论界的大师,其“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精神在界内对学人品格影响极广,自身的著作无一不是其孜孜不倦、锐意创新的结果。创新一直是金老师学术上的态度与实践。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著《民族理论通论》开始,他的这种基于厚积薄发特点上的大气的创新精神就已形成。而今天我们所评析的这本《民族关系理论通论》更是把其创新精神贯穿于整个著作之中,体现在内容和结构的各个方面。所以,创新便成为了这本《通论》的一大特点。

首先,从选题上看,“民族关系理论通论”这样的提法,第一次将民族关系相关研究提升到理论系统的高度。正如金老师在“后记”里所说,中国民族理论学术界对民族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但还没有系统阐述民族关系理论体系的教科书和专著。而《通论》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其二,从整个内容结构看,《通论》的体例新颖。这本书不仅可以当作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同时可以是一本学术底蕴深厚的专业论著。其中有理论建构的一般基础性知识的探索,也有专门的研究性问题的阐述与分析。比如,绪论和第十、十一、十二章,作者探讨了民族关系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以及民族关系调控与民族关系调控机制及其完善问题;在附录部分还收录了《通论》的教学大纲,对各个章节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梳理。这些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为了体现“民族关系理论”的完整性,为了实现《通论》的教科书形式的普及作用。而同时,其它章节如分析民族交往、民族关系内涵和特点、民族关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等,又充分体现出以专业基础知识为研究对象的高质量研究专著的特点。这种教材与研究专著两种风格同时出现在一本著作里,是十分具有创见的。一方面,作为初学者来说,可以对民族关系理论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而另一方面,对于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则可以从这些相关方面的高质量论述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参考知识。除上述两个方面外,《通论》在研究的内容及其论证上都处处充满创新,这也是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得以体现、理论魅力得以彰显之所以。

二、系统

逻辑严密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系统性就是《通论》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全书55万字,共分十三章,另外还有附录部分。整个著作的结构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民族实体――第三章民族交往――第四章民族矛盾――第五章民族关系内涵――第六章民族关系类型――第七章民族关系特点――第八章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第九章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第十章民族关系调控――第十一章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第十二章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完善――第十三章民族关系调控与民族平等和谐、发展繁荣――附录一《民族理论通论》(教学大纲)――附录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关系――附录四民族关系研究论文索引。从这个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论》的体系是比较完整的,其中逻辑关联性极强,内容也十分的丰富全面,关于这些基本问题的探讨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关系理论的总体构架与理论体系。从各章节的内容来看,也各自具有逻辑十分严密的系统性。第一章绪论部分,分别介绍了民族关系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回答了一个系统理论必须要回答的基础性问题,同时还就民族关系研究概况进行了必要的综述,使我们读后能够很快地了解到在此之前的所有民族关系研究情况,对民族关系理论的基本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解。第二章,论民族实体一般问题,这是探讨民族关系必须要弄清楚的基础性问题,该部分从民族概念谈起,进而分析了民族的产生、民族的基本特征、基本属性、基本结构、基本素质,以及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基本规律和民族消亡的条件与一般规律。第三章,关于民族交往的论述,主要就民族交往及其类型、民族交往的性质与内容、民族交往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民族交往的发展及其结果。第四章,从民族矛盾的含义论起,进一步探讨民族矛盾的表现形式、民族矛盾的产生原因、民族矛盾的类型、民族矛盾发展过程。第五章,在论及民族关系内涵时,《通论》从民族关系的含义人手,进而探讨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基本内容和基本特质,还进一步论及民族关系过程。第六章,在探讨民族关系类型时,主要论及了国际和国内的民族关系以及民族聚居与散居地区的民族关系。第七章,在探讨民族关系特点时,主要围绕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民族关系与阶级和国家的关系、民族关系的特点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等问题展开。第八章,在论及民族关系影响因素时,《通论》不仅探讨民族自身因素,还从综合全面的角度出发,论及了影响民族关系的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国际因素,并探讨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因素。第九章,在探讨民族关系发展规律时,主要就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条件、基本轨迹、基本状况和基本趋势等问题展开研究,并进一步具体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问题。第十章,在论及民族关系调控时,不仅探讨了其含义,还就其类型、原则、政策和措施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第十一章,在论及民族关系调控机制时,既分析了民族关系调控机制及其建立和运行问题,还分析了其宏观与微观调控机制、正作用与反作用调控机制、政策与法律调控机制以及社会协调控制机制。第十二章,论述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完善,主要从民族政策完善、民族法制建设、社会环境建设、工作机构建设和工作人员培训 等方面展开研究,从民族关系可能涉及的多个方面展开讨论。第十三章,探讨的问题是“民族关系调控与民族平等和谐、发展繁荣”,该部分不仅论述了民族关系调控是民族平等的前提因素,是民族和谐的前提条件,还进一步分析论证民族关系调控是民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条件,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条件。从上述十三个章节的具体研究内容来看,各章的内容都有相对较为完善的论证逻辑,涉及了各章必须要涉及的方方面面。这十三章的主要论题与附录部分构成的框架结构,再与各章节具体内容联系在一起,我们很明显地看出了《通论》的“坐标”构架,这些纵横两个向度上的内容,共同构成了民族关系理论的严密体系。

三、精微

精微,是金老师论著的共性特征。这反映出了金老师深厚的理论底蕴,也是金老师独具匠心的体现,《通论》在很多地方都开了理论研究的历史先河。在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往往较多于宏观上去分析。而金老师却是尽可能从中观和微观或准微观的角度去研究,从而也就体现出“精微”的特点,使人读之有利于对基础理论的深刻领悟。民族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历史和现实相互交织的问题,因此也就决定了民族关系理论的复杂性。在《通论》里,我们可以看到金老师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比较研究的方法等等,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金老师还用到了抽象与归纳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并具有一定开创性地应用了结构分析方法,这在人文社科的研究中一般是不常用的,而金老师却大胆引用,并成功地证明了这种研究方法的独特有效性。同时,《通论》所体现出理论精微的特点也与金老师独特的视角不无关系。在《通论》里几乎每一章节都是经过严密细致地论证的。关于《通论》中理论精微的特点,我们简单例举几个地方进行阐述。比如,在第一章绪论部分,第一节探讨民族关系的研究对象,金老师从民族关系事象入手,并进一步引用结构对比研究的方法论证了民族关系过程,他将“民族与社会”,“民族与民族关系”进行关联性结构对比研究,认为民族关系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过程,是民族之间交往中必然发生的社会现象,因而它是动态的过程,民族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进行民族交往;民族交往中必然发生权益分配为核心的民族矛盾;民族矛盾状态构成民族之间关系状态,其核心内容是为了民族的利益、权利和发展;民族过程通过民族的历史过程、社会过程、繁衍过程表现出来,也通过民族交往过程、民族矛盾过程表现出来,因而民族关系是民族的历史关系、社会关系、种群关系的统一;民族关系过程具有民族性、社会性、族际性统一的特性。另外,还比如在探讨“民族实体”时,金老师具体探讨了民族的基本属性、结构、素质等,并且在论证过程中引入了结构图示的方式,如本章节中的“民族属性与民族实体图表”、“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关系表”和“民族属性与民族发展图表”。类似的图表结构分析还有后面章节中的“民族交往形式图”以及“民族关系调控机制图解”等等。这些都是《通论》中的创新性应用,一在这种结构图表分析下,使得民族关系理论显得更加的精微,而在这种精微的研究中给读者的则是更加清晰的认识,金老师做到了理论的精深而不晦涩。《通论》的许多论述,使我们可深刻感知这种理论精微的特点,比如,“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民族矛盾有着‘度’的差异,根据其激烈程度或显现程度可以分为民族隔阂、民族不和、民族纠纷、民族冲突、民族对立、民族战争等。这是一个双向的升级或缓和的序列,由民族隔阂、民族不和到民族纷争,再到民族冲突及民族战争,构成了一个民族矛盾逐步升级的序列;相反,又逆向形成了一个民族矛盾逐步缓和的序列。在现实中,并不都是各种民族矛盾形式同时存在,有时也会出现民族矛盾升级中的‘跳跃’或缓和中的‘骤降’。这与制约民族矛盾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有关。”类似的论述在《通论》中是很多的,则可以想见该书的理论贡献。

捧读《通论》,如饮苦茶,苦中有味,时久而甘。该书中的“创新”、“系统”和“精微”的特点足见著作的价值与魅力,《通论》无疑是民族关系理论研究走向成熟的奠基之作和重要标志,它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缺,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而且,《通论》不仅是研究专著,而其育人的范本作用更显可贵,为正在孜孜求学的研究生、本科生理论学习提供了保证。从著作之后的附录部分,我们便可读出金老师的良苦用心。总之,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学界的专家,《通论》都是值得一读的。著作中体现出金老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和处处隐现的学术胸怀,也是值得思考和尊敬的。

上一篇:安顺屯堡与安顺屯堡人 下一篇: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