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效率研究

时间:2022-05-03 01:58:50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效率研究

摘要:通过DEA方法对中国境内16家财险公司2006―2008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及规模报酬形态分别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相比外资公司,中资公司在规模效率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而在纯技术效率方面所占的优势则不太明显。最后,从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两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财险公司;DEA;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中图分类号:F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58-02

自从1980 年中国全面恢复国内财险业务以来,中国财险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保费收入和财险公司的总资产规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其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人寿保险,财险业的保费收入在保险业整体保费收入中的比重也逐年下降。财险公司发展遭遇瓶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经营效率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国外对财险公司效率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在国际上财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分析流传较广,且多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用这种非参数方法对财险公司效率进行研究时,不必估计前沿生产函数中的参数。另外这种衡量相对效率的方法要求决策单元具有同样的生产过程及投入和产出,所以当这些企业的生产过程、投入和产出越相似,结果就越有说服力。因此,本文采用DEA方法深入研究中国财险公司的经营效率。

一、DEA 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模型简介

DEA 使用数学规划模型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和输出的“部门”(即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 DMU)间的相对有效性。该理论把生产技术固定条件下的各种投入和产出所形成的集合称为“生产可能集”;把其中能使产出最大的投入组合的集合称为效率前沿;所有生产可能集最佳的组合点所形成的边界线就称为包络线。如果企业的投入产出组合落在效率前沿面上则称该企业是有效率的,其相对效率值是1,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决策单元无法减少投入,或增加产出;若企业的投入产出组合落在效率前沿面内,则称该企业是无效率的,这一决策单元为无效率的单元,它的效率值介于0 和1 之间,表示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投入,或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产出。DEA的基本模型有规模报酬不变模型(CRS)和规模报酬可变模型(VRS)两种。

CRS 模型得出的效率值是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其模型表述如下:

min Z

s.t.xλ+s=Zx

yλ-t=y

S≥0,t≥0, λ≥0,j=1,2,…,n ①

技术效率的经济意义是如果以样本公司中处于效率前沿面上的公司为标准,第j家公司在保持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实际所需要的投入比例。1-Z就是第j家公司投入中被浪费掉的比例,这一被浪费的投入完全可以人为地减少,从而使样本公司达到技术有效。

在CRS模型基础上,Banker、Charnes 和Cooper在1984 年又提出了测算纯技术效率的规模报酬可变(VRS)模型:

min Z

s.t.xλ+s=Zx

yλ-t=y

λ=1

S?叟0,t?叟0,λ?叟0,j=1,2,…,n

通过CRS 模型可以技术效率(TE),通过VRS模型下可以得到纯技术效率(PTE),进而得到规模效率(SE),即SE=TE/PTE,同时,由CRS模型下λ的大小,可以判断决策单元的规模报酬情况。

二、基于DEA 的中国财险公司的效率测算与分析

(一)样本及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截至2008年底,中国保险市场上正式登记的财险公司共有47 家,本文选择了16家具有代表性的财险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这16 家公司的资产总额及保费收入均占到了国内财险业的90%以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中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以及《中国保险信息系统》。

本文结合中国财险公司数据可获得性和财险业务的具体特点,选取劳动力投入人数(X),资本投入(X)以及费用支出总额(X)作为研究的投入指标,其中劳动力投入人数是当年公司全体员工人数,资本投入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来表示,费用支出采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手续费与营业费用之和来作为费用支出总额。

在产出指标的选取上,本文采用保险业务收入(Y)和投资收入(Y),其中保险业务收入等于保费收入加上分入保费减去分出保费,此外,以投资收益与利息收入之和来代表投资收入。

(二)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效率测算与分析

本文将根据前文所列的投入产出指标与相关DEA 模型,利用Lindo 软件测算中国16家财险公司从2006―2008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限于篇幅,本文测算结果从略,具体分析如下:

1.综合情况。从总体来看,2006―2008年,中国财险公司技术效率保持了较好的水平,中资公司的平均技术效率均保持在0.9 以上,而外资公司一直保持在0.8 ~0.9 之间。从各年技术效率平均值来看,2006 年,中资公司要比外资公司高7%以上,而2007年和2008年,中资公司比外资公司高10%以上,中资公司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外资公司。

2.各年度情况分析。2006年,技术有效的财险公司数有6 家,分别为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和大众、东京海上、三井住友和三星。中资公司中,太保财险的技术无效是由于规模无效所造成的,并且它处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说明它的生产规模过于庞大。同样,华泰财产的技术无效率也是因为费用支出过于庞大造成的。华安虽然也处于规模无效状态,但它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它的生产规模过小,没能达到规模经济要求。外资公司中,丰泰的技术无效而纯技术有效,说明它的技术有效仅仅由规模无效引起,并且它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应该适当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有效。

2007 年,技术有效的财险公司数有9 家。中资公司中,天安处于技术无效状态,并且它处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说明它的生产规模过于庞大。外资公司中,美亚公司处于规模无效状态,并且处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说明它们的生产规模过大,进一步分析可知,它们应该从削减费用支出和减少人员投入两方面入手来缩小规模以达到规模有效。

2008 年,技术有效的财险公司数有8 家。中华联合和大众两家公司处于技术无效状态,并且它们都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它们的生产规模过小。外资公司中,美亚、东京海上、皇家太阳和三井住友四家公司都处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说明它们可以通过缩小规模来达到规模有效。

三、关于提升中国财险公司效率的思考

财险公司效率不仅是财险公司自身经营绩效的体现,也是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的外在反映。由于财险公司效率的提升涉及到财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财险公司市场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身不是独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并相互影响的,因此,本论文分别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中国财险公司效率提升的途径。

1.合理扩大规模。规模不佳是中国不少财险公司都存在的问题,多数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对于保险收入规模较大、经营区域较多的大保险公司,要有效地控制其规模,而对于中小保险公司,应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形成竞争优势,继而适时合理地扩大经营规模。

2.提高内部信息处理效率。财险公司的内部信息处理流程,包括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传递;通过加强电子化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保证数据采集、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为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促进财险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渗透融合,从而开发全新的财险产品和财险服务。同时加大中国财险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设技术先进、容易维护管理和安全性能高的财险计算机网络。

3.建立完善服务体系。转变财险公司经营策略,树立客户至上的思想,以信息服务为手段,提高财险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随着市场竞争的全方位展开,财险信息化的目标开始转变为支持外部的市场竞争,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客户、分析客户,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4.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财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技术,关键是人才,基础是培训和教育。财险公司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单有硬件设备的配置仍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确立智能型与复合型的人才观是财险公司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和经营效率的根本保证之一。

5.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在分配机制或者说激励机制上,实行工资总额与经营效益挂钩,分支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效益情况,确定工资的发放水平,使员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和业务发展水平及企业经营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求平衡。建立长期利益挂钩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员工的利益随着在公司工作年限的增长而增长,员工的收入逐年增加,还可以给员工提高住房公积金等,在目前大幅度提高员工收入有困难的情况下,给员工一种对未来收入和未来利益的承诺,也是一种激励员工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Cummins.J.D., Mary A.Weiss. Analyzing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Using Frontier Efficiency Methods. 1998.

[2]Cummins.J.D., Hongmin Zi. Comparsion of Frontier Efficiency Methods: An Application to the U.S.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Jour

nal of Producivity Analysis,1998.

[3]侯晋,朱磊.中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非寿险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4,(4).

[4]潘正彦.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实证分析[J].改革,2004,(1).

[5]恽敏,李心丹.基于DEA方法的保险公司效率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3,(3).

上一篇:农村贫困地区民办学校应试现象的思考 下一篇:金融社会学视角下的国有银行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