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发展

时间:2022-04-24 04:38:35

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发展

地 点:北京国子监敬一亭

时 间:3月27日下午2点

参 会 者: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委会副主任贾邦、北京汉潮大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辉、悠视网CEO李竹、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管理公司总经理民、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副总裁肖劲松、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周庆山、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闫明昭

主 持 人:《创意世界》主编 张丹

主持人:今天是个好日子,由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委会与《创意世界》杂志共同举办的“雍和创新大家谈”活动正式开始了。我代表活动的主办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来自北京汉潮大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中关村雍和航星园、悠视网、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北京大学等机构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在北京国子监敬一亭集聚一堂,以“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发展”为主题,对孵化器这个源于对科技企业在发展初期进行扶持的一种形式,在当今时代如何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再度发挥它的扶持功能进行探讨。请来自文化创意产业理论及实践第一线的各位嘉宾敞开思想,畅所欲言。

首先请本活动的主办方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委会副主任贾邦介绍一下雍和园管委会在孵化器方面的工作的情况。

“物业管理”要向“为产业服务”转型

过去的孵化器特指对科技产业的扶持,而我们今天交流的更多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的建设内容。东城区在这方面一直有所尝试,我们提出了建设“胡同里的创意工厂”,实际上建的就是为中小型文化企业服务的孵化器。对此,我们为每个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都搭建了服务平台,政府也给予了整个服务平台的建设资金,同时也希望这些胡同里的创意工厂的物业管理者逐渐由物业管理向为产业服务转型。

2010年,在《东城区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里,提出了对入区发展的文化创意企业采用奖励、匹配、补贴、资助等方式,给予资金扶持。我要强调的是,说道文化孵化器、科技孵化器的内涵有很大的不同。文化企业本身就涉及多个政策领域,相比科技领域还分散,所以文化孵化器要发展,需要了解的内容更多。这就需要我们大家来集思广益,碰撞出新的内容,新的理念。

孵化器的服务不是简简单单地出租房屋

我先介绍一下汉潮大成。北京汉潮大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硅谷投资置业建立的高科技园区。瀚海硅谷科技园旨在打造一个中美交流的平台,它的运营思路是建立中关村人才特区的海外基地。作为中关村延伸到国外的“触角”,中关村瀚海硅谷科技园将引导和帮助海外高端人才尤其是海外留学人才归国创业,对海外人才进行预孵化,为中关村示范区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它将成为宣传中关村的一个品牌窗口,把海外特别是美国的人才、技术、资金吸引到中关村,吸引到瀚海智业,吸引到雍和园。

作为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的模式其实是提供一种科技服务,但这种科技服务不简简单单是出租房屋。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其精力大部分还是放在产品的研发与技术的研究上,前期的工商注册、审计、政策引导、管理咨询到后续服务等等工作往往无暇顾及,而这些都是孵化器可以为其提供的服务。另外,孵化器可以直接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但投资的项目,孵化器会有一个判断和分析,比如我们就会找潜力较好、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企业来进行投资和孵化。

要做专业的而不是泛泛的孵化器

孵化器是相对公益的一个平台,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支持,这不是指支持孵化器本身,而是支持企业,给我们的企业一个好的创业环境。现在孵化器的概念与10年前的差异非常大,尤其是金融资本的环境,整个产业链已经逐渐成熟。现在非常明确的一个现象是,创业已经成为热潮。其原因:一是金融环境的改变,二是移动互联网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它们降低了创业的门槛,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或者是其他一些产品的一个非常好的产生价值的渠道。

我的建议是做专业的孵化器,不是泛泛的孵化器。所以,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的孵化器就应该成为我们的切入点,在此方面集聚资源,给予支持和专业的服务。此外,孵化器必须要有专业的配套。孵化器里必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基本的管理,这里包括场地、物业、工商税务等一条龙的服务。创业企业都很小,精力不足,特别需要政府给予这方面的支持;其次,对专业的孵化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第三,孵化器中完全可以有些创业训练的机构,在商业模式、产品方向等等都可以给大家进行创业辅导,这会大大增加创业者存活的可能性,减少其走弯路的概率;第四,要有相关的天使投资基金的配合。我认为专业的孵化器是个方向,再加上以上4点,孵化器完全能够在三五年之内形成比较大的规模。

抓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生态

航星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规划为信息与创意产业集聚区。90年代末,我们和诺基亚、西门子搞合作,发展“诺基亚和平里工业园”。入住的企业不多,就十几家,但是企业规模都很大,而且上市公司比重很大。

航星园的经验是以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来带动园区成长,比如航星园内已经入驻的光线传媒。我们也正在和诺基亚高层进行一个“携手共建软件园”的项目讨论。诺基亚提出了“从3000到300到30”的计划,即每年找到3000个项目负责人带领3000个创业项目,然后帮助他们成立300家公司,培育出30家具有中国影响力的企业。

航星园的规模较小,我们能做的就是把龙头企业在一个产业方向上去升华。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这些大企业需要自己的供应商,也需要有小企业围绕在它的身边,这样才能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出于这个目的,我们从去年开始做孵化器。我们不局限于当房东,也希望能当股东。

孵化器需要模式创新

孵化器发展到现在有一定问题存在。全国大大小小这么多孵化器的存在,能够真正起到作用的有多少,这要打个问号。应该说,传统孵化器曾经起到了一定作用,而现阶段我们需要转变新的模式,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特殊性要求孵化器的建设要改变传统的模式。比如文化企业资产评估的问题,而文化产品怎样通过版权认定其资产,同样是目前比较困惑的问题。

我们的孵化器缺乏专业性,没有服务链,这是孵化器达不成预想目的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孵化器上的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孵化器缺乏资源整合的能力。

举个例子,新加坡裕廊工业园采取公司总部统一招商策略,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即“复制”。这种策略的主要特点是:拥有高度的营销自;为跨国公司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如新加坡首创的“一站式”服务。现在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而我们恰恰缺乏一种有效的盈利模式、服务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可以在全世界去复制,去运营更多的园区,以带动产业链。

孵化器要成为实践育人的基地

我们现在遇到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好时机,而且也遇上了文化大发展的好机遇,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这可能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好机遇。在此方面,不光是企业要使劲儿,大学更要紧密地与孵化器相结合,高等教育不能与社会脱节。

今年九部委下发的文件中讲道,今后大学要加强实践育人,这就是说以后高等学校的教育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状,大学生要有更多的时间要去社会上实习、实践,而硕士生的培养也要重实践,重创意,重能力。我们的大学今后应该建立大量的实习实训基地,院系和企业建立平台,邀请企业家走进校园。

人才和产业是孵化器的两大要素

围绕创意产业园区的孵化功能,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人才和产业。人才和产业就像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人才是产业的源动力,而产业为人才提供了舞台和空间。

从人才这个角度来看:首先,闭环集聚。我们要集聚顶级的教育资源,这是吸引高端人才的一个条件,再通过高端人才的集聚来驱动优秀产业资源的集聚,而优秀产业资源的集聚反过来又有反哺作用。第二,战略先导。我们在做人才集聚时,要有区域的发展规划方向,围绕这个方向,配置资源。第三,创意互动。产业也好园区也好,一个基本的功能是去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主题的大覆盖面的活动。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创意是创意产业的灵魂,而创意来自灵感,而灵感一定是来自碰撞,所以每一次活动的交流都可以成为思想与创意的盛宴。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起到塑造品牌,提升影响力,集聚人气的作用。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产业孵化对园区来讲,其核心应放在构建具有紧密关联的集群环境上,即围绕特定的产业主题,构建产业链,发动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以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为例,我们落成在雍和园这个版权产业基地中,带动了超过60多家企业入驻雍和园,这就是产业集群的概念。对于企业来讲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对于园区来说也需要旗舰企业的带动影响,这就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必然。

媒体提问

提问一:请问李总对东城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哪些比较好的建议?

李竹: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就是渠道,我们国家每年有70%的电视剧生产出来后没有办法在电视台播出,就是因为没有播出渠道,有了视频网站之后,大家开始做自制剧,互联网成了一个新的播出渠道。我相信未来,视频网站可能就会跟电视台差不多。所以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传播渠道市场化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就能找到我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症结。

20世纪是以专利为核心的技术经济时代,21世纪是创意经济的时代,而版权是创意经济的核心。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发展迅速,但是文化创意产业里这些支柱性产业,影视、游戏、动画等等都缺乏相应的渠道。我建议把文化创意产业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即是说要针对所有依托互联网渠道进行发行的这一类文化创意产业去做专业孵化器。

提问二:北京东城区做了很多有特色的产业园区,比如“胡同里的创意园区”。政府在扶持创意产业园区方面有哪些政策,显现出怎样的效果?

贾邦: 2007年以后,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们提出建设“胡同里的创意工厂”。北京东城区的老胡同里有很多旧工厂存在,如何让这些旧工厂进行产业置换,更好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我们尝试要通过建设示范基地,逐渐让旧工厂里入驻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

东城区现在认定了10家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各具特色,我们为旧工厂的产业转型找到了一条出路。这些示范基地60%都是由原先的工业企业自己来转型运营,这样不仅是找到一条产业转型的出路,而且还能继续锻炼这些企业原先自己的队伍,这是核心。

提问三:科技企业的孵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请问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方面有没有好的经验案例?

周庆山:在此,我想解释一下,当今社会里,科技与文化不会区别得像以前那样明显,他们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会相互作用、影响。比如苹果公司、微软公司,他们一开始都属于科技公司,发展到后来加入了娱乐、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有了创意。

另外,知识产权应该是文化创意园区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有自主创意,而不能把国外的东西拿过来照搬。在此方面,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我们在文化发展当中要结合中国文化元素和本土化特色,走差异化道路,加强知识产权产业链的打造。知识产权是我们原来比较薄弱的地方,知识产权做好了,盈利模式也就有了,要让知识产权成为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

上一篇:Windows 8是未来的 下一篇:“坏好学生”的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