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专业人才“政行企校”协同培养模式探讨

时间:2022-04-19 05:16:44

高职汽车专业人才“政行企校”协同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通过分析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指出其局限性,并阐述了“政行企校”协同培养人才的必要性,探讨四方联合育人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政行企校;专业课程;顶岗实习

“互联网+”时代,预示着汽车行业又一轮新的变革,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高职院校必须依靠更有效的教育模式来培养高素质的汽车专业人才。

一、“政行企校”协同培养的背景

1.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传统模式

(1)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

针对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目前大多高职院校汽车专业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学实施过程中无明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分,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专职教师多为大学汽车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基本无企业工作经历,这也导致了大多数教师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欠缺、理论教学能力较强而实践教学能力薄弱,这也是目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最难解决而又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

(2)毕业前的顶岗实习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将“顶岗实习”作为汽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毕业前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完成在岗工人的工作,以达到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由于时间的限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以3~6个月的短期顶岗实习模式进行培养,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缺乏针对性的学习,只能熟悉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及一些初级操作,加之有的实习岗位专业对口性不强,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得不到根本性的提升。

(3)职业技能考证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把“职业技能考证”培养模式引入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取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以顺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职业技能考证”培养模式的推广,使在校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型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发挥自己的作用。

(4)成立“订单班”

汽车专业分支比较多,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营销、新能源汽车等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领域有所不同,因此,很多院校针对不同企业开设了“订单班”。“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区域经济服务为宗旨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赢”,这使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不到高素质人才的“矛盾”得到了缓解。

2.“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内涵

“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即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四方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促进,共同实施人才教育。

二、“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成功的保障

1.运行机制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完善的运行机制是“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成功的保障,比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和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行业协会发挥其引导组织功能,企业配合工学交替、学校应对传统教学方式受到的冲击,这些问题都需要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做保障。

2.各方驱动

目前我国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多种模式,但究其本质都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往往只能是“唱独角戏”,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多方合作的内在驱动力不够。各方驱动是保障“政行企校”成功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是“政府驱动”。可借助政府的“统筹力”,由政府引导合作,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二是“行业驱动”。积极引入行业的“标准力”,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使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岗位职业标准有效对接。三是“企业驱动”。紧紧瞄准企业的“内需力”,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办学协议,可开办“订单班”“定向班”,驱动校企深度融合。四是“学校驱动”。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及就业质量,彰显学校的“品牌力”,不断增强办学吸引力,激发企业参与学校办学的热情。

三、“政行企校”协同培养人才模式探索

1.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通过政府给予行业搭桥、企业支援,政行企校联合共建实训基地,并对行业外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开放。学校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引进专业实训设备,并且将其运用于企业实际生产中,学校从实际生产过程中掌握汽车企业的需求,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也能获得技术、人才和专业设备等支持。

2.共同开发教学资源

四方联合参与课改,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制定完备的教学方案,并将课程教学系统化、模块化,共同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企业案例、考核方法等,并将行业标准融入课堂。

3.搭建社会服务平台

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其核心在于能力培养。高职院校车修专业办学定位应当凸显地方特色以及社会需求。“政行企校”需四方错位扬优,联合建立培训和行业职业资格鉴定基地,开发培训资源,共同搭建社会服务平台,面向企业等开办定向班和培训班。

参考文献:

[1]贺定修,涂用军,黄玲青.高职“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27).

[2]张怡跃.基于政、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项目名称:“政行企校”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研究――以高职汽车营销专业为例。项目编号:ZJGA201419(2014年省职教学会重点课题)。项目负责人:李蓉。

作者简介:胡春红,1984年出生,女,汉族,四川德阳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教师,讲师,主要从事汽车运用工程教学研究。

上一篇:浅议同侪互评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 下一篇:新媒体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