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有感

时间:2022-04-08 07:03:39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有感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操作体系,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权力、公正、隐私等公民基本概念,培养具有爱国、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的合格公民。所谓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其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调查分析、研究问题等活动。研究的必须是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也就是本地本社区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以及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有关政策法规。也就是说,学生思考、研究的必须是社会公共问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是依靠和参与公共决策的。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有六个步骤:1.观察社区中存在的公共问题及相关的公共政策;2.由学生讨论确定班级合作研究的问题;3.分工合作,收集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4.共同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5.报告方案,展示成果,邀请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开展听证活动,将行动方案提交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6.总结(反思)活动过程。

公民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将眼光投入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中,从社会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学生需要了解社会、采访相关部门人员,记录、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汇总后进行分析、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每一个步骤都在锻炼、教会学生怎样深入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这一切,单靠书本是无法给予学生的。

2009年4至5月份,我校开展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指导老师,我和学生一起投入了整个活动的研究、调查。在与学生合作、协调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很多收获,我们也得到了不少启示。

通过这次的活动学生学会了很多:1.增长各种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海州的历史文化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了解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保护意识。2.学会多渠道查询资料。学生为了完成课题,需要许许多多相关资料。因此为了得到资料,学生会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以前不曾用过的方法,而且扩展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3.学会团结、分工协作。课题的完成是全班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完成课题,全班同学分工协作,分成不同小组,完成不同任务,同学愿意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共同把自己任务完成好。而与他人合作进行工作本身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4.掌握基本与人交往的技巧。在活动中,学生避免不了与相关部门的领导、负责人、普通市民、不同年龄性别、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态度的人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得克服种种困难,从而提高了交往的能力。5.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一天的学习任务很重,他们要挤出时间,搭进周末,争分夺秒的收集、整理资料、制作展板、准备发言稿,经常是中午不能休息,晚上忙到深夜,非常辛苦。虽然很苦,但他们做每一件事都认真对待,因此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有所提高。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一个人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当每个人在生存的环境中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而这正是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最好诠释。

上一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师生健康心理的影响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活动式教学模式及其有效性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