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活动式教学模式及其有效性操作策略

时间:2022-10-08 11:01:46

思想品德课活动式教学模式及其有效性操作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县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活动体验――活动探究――活动感悟――活动升华”的思想品德活动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地教学效果。

一、思想品德活动式教学模式的涵义及其教学结构流程

1.活动式教学强调“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学生在体验、探究、感悟中达到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化、外显和升华,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2.“活动体验――活动探究――活动感悟――活动升华”为思想品德活动式教学模式,其教学结构流程如下:

二、思想品德活动式教学的有效性操作策略

1.要树立活动目标化、活动观点化意识,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观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活动环节很多,教师“为活动而活动”,学生疲于奔命,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实际上远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

2.要树立活动生活化意识,努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主题,广泛融入社会生活,如模拟表演、热点评议、纪念日专题演讲、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主动参与平台,从而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3.要树立活动问题化意识,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问题是创新的开端,问题探究是活动化教学的核心环节。进行问题探究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方式可灵活多样,同桌、前后桌或以小组为单位均可。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不要等待,要真正关注学生,要主动深入到各讨论小组中去,了解他们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合作的效果。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

4.要树立活动情感化意识,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自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师要在细心、耐心地观察、发现学生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为学生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强调德育的落脚点,结合学生的品德实际,进行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活动中震撼学生的心灵,构建情感化课堂。

总之,“活动体验――活动探究――活动感悟――活动升华”的思想品德活动式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授课艺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又有利于学生做到了“动脑、动手、动口和动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极大地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使思想品德课“旧貌换新颜”!

上一篇: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有感 下一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