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德育有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04-05 01:39:10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德育有效性的思考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当前新课改形式下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强德育工作并注重实效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找到正确地选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新形式下应关注的重要教育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 德育工作 学校教育

一、新课改形势下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从我国多年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可知,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过程中,德育工作取得过很大的成就,有过很好的成绩。而在新时期新形式下,社会问题更复杂。面临的情况更难繁琐,小学生受社会的影响加大,家庭、社会、报刊等方方面面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德育工作步履维艰,实效性的实现更是充满困难。面对难题我们更要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评估考核指标不断细化,增加德育课内容和课时数。但是,我们的德育实效低下依然存在,就其原因。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联系实际面对困难考虑现在德育工作的要求,才能找到合适的德育方式。

德育是一种教育活动,也要受现实生活制约,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新时期市场经济的新环境赋予人们主体意识。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加强了,更加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意识。社会的这些大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独立的人格的实现,推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滞后性的情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还不尽完善,在利益的驱使下,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也会对校园中的学生有影响,小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在成长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其分辨对错的能力还不尽完善,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任重道远。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克服、消解负面影响,使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正确,又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提升道德水平,建立高尚完美的人格。

同时在当前学校里普遍存在着只重智育课程忽视德育课的情况,过分重视以分数高低作为评定学生优劣的标准,成绩好,才是好学生。教育的“育人”功能被淡化,德育工作处于被动地位,现在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虽然德育课程增多,课时也有增加,但实效性却难以实现,课程设置的单一容易使学生对德育课提不起兴趣,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神,对德育考试只是应付了事,这样难以达到德育课的实际要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德育的这般处境,是应试教育的失败,忽略了教育在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作用,只注重程式化的宣讲难以达到实效的实现。没有充分发挥德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思想道德的弱化不利于学生身心的成长,抗压能力减弱,在价值取向、情绪控制、自律上会产生教育的缺失,有的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

在教师素质方面,社会追求多元化,教师的思想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冲击,事业心、责任感、献身精神等思想波动。许多教师也忽视德育工作,认为于自己没有太多关系,并且目前的老师的评定奖励制度,会使教师容易只顾钻研学问。而不顾思想教育的实效,更谈不上思想品德的培养,缺乏教学热情。并且德育工作难以量化,教学实效难实现,对教师的素质和品德有很高要求,教师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许多学生。

二、新形式下德育有效性的实现

新的改革条件下,学校德育正在逐步受到重视,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观念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人文意识蕴含着价值观念内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内涵、扩大外延。明确德育目标,把握整体的教育方向,加强德育工作要综合系统考虑工作,围绕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去具体安排,联系实际解决德育的有效性问题,作出适合本地本校的教育方案,调整工作方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总结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按照这些要求和相应标准去开展教学工作,这也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

加强知识教育,为德育做好准备,在进行各科教学的同时进行德教育,不但效果好而且有效率,既借鉴了发达国家德育的好的成果。也继承了中国的优良德育传统,真是一举两得。学校教师也应转变教育观念,把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要以教师神圣职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教学中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把德育渗透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全方位的开展德育工作,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奖励鼓励优秀教师的教学,注意树立榜样的作用,在教师问交流先进的经验,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对老师的高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系统在思想道德教学中的作用。

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联系实际,以日常的教学生活为载体渗透式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去。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学生们自发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机会,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参与者,不管是否是德育老师都应该参与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的教育工作中来。改变过去只是德育教师一人孤立进行思想道德教学的教育模式,鼓励教师与学生互动,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多多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讨论交流提高道德修养的认识,老师同学在交流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经过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得出的结论,比老师单独说教强加给他们的结论更容易被学生普遍接受。而正确的结论是一致的。但经过学生们动脑筋总结出来的自主教育比被动的听说教所产生的效果好得多,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加强学校的心里咨询服务,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咨询的方式进行疏导式教育,也是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现在学生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小小的心灵需要良好的疏导和指引。学校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提高心理辅导师的素质,贴近同学。把咨询引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之中,通过各种方式如:与学生谈心交流、给学生进行心理测评、进行心理治疗等,学生进行心里疏导,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情感认识,给学生在解决在学习问题、生活各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良好的建议,及时化解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不快,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校园环境中学习成长。

三、结语

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道德的重要性要时刻牢记,借鉴国外先进的德育成果,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细致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师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对历史老师的要求 下一篇: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探究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