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考物理复习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3-19 03:17:03

【前言】对中考物理复习的几点建议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要更加重视基础 就普遍情况来看,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习题偏多、偏难的现象,复习中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原因主要是教师、学生担心在考试时难题过不了关,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以往大量的抽样观察与分析看,大多数优秀学生的失分都是在一些简单基本题上,平时学习...

对中考物理复习的几点建议

一、关于全省统一命题

2009年中考江苏对物理学科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实际上是结合中考进行的一次调研活动.其目的一是就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一次全省性的质量分析,不进行任何排名、评比活动;二是就教学及考试命题中执行课程标准的情况进行分析,使今后的教学和考试命题更加规范.

这次全省统一命题,对同学们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是因为,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已经发现,前几年的教学和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超标”现象,即某些知识和能力要求偏高,一部分试题不太切合学生实际.对于已发现的这些问题,在这次命题时将会加以控制,杜绝明显“超标”现象.有关部门公布的“命题基本思路”,明确规定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的比例控制在7∶2∶1左右,全卷的难度控制在0.7左右,即全体平均分为70分左右.因此,总体的知识性难度与以往相比将会有所下降.

二、关于复习几点建议

以上所说,是希望同学们在心理上踏实一些,并不意味着学习可以放松,相信同学们也绝不会有这种念头.根据我的理解,以及对以往同学们学习情况的观察,我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要更加重视基础

就普遍情况来看,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习题偏多、偏难的现象,复习中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原因主要是教师、学生担心在考试时难题过不了关,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以往大量的抽样观察与分析看,大多数优秀学生的失分都是在一些简单基本题上,平时学习相对差一些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我一直提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基础上,其实这里有两笔账是很容易算的:

第一,不论是各地区自己命题,还是全省统一命题,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的比例,一般都控制在6∶3∶1或7∶2∶1左右,其中较难题只占10%这是一致的,何况对“较难题”的尺度把握将进一步持谨慎态度.哪怕10%的较难题完全丢分,只要把握住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总分就不会低到哪儿去.

第二,没有对基本问题的理解,没有对基本题的熟练掌握,要想攻克难题也是不可能的,只凭记忆和条件反射对付难题是靠不住的,一旦有变化就会束手无策.同时,只盯住难题,就会严重耗费掌握基本题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只能是基本的没有落实,较难的也没有真正搞懂.有些同学学得很辛苦,分数却总是考得很低,被难题搞得越来越糊涂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同学可能会说:老师就给我们讲难的、让我们做难的,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我们也在不断提醒老师),但也要注意到,有相当多的同学在复习时瞧不起简单基础题,或者干脆不做,或者草草了事,做错了则以“粗心大意”作辩解.我多次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如图1所示电路中,R1=1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4V.求:(1)电源电压;(2)R2的阻值.

类似这样的题目,总复习时老师不太愿意给学生做,一是认为不新、太传统了;二是认为太简单,学生肯定没问题;很多同学也对自己有过于自信的估计.其实,如果真正做一做这样的题,情况会是怎样的呢?不少同学错得连自己都不敢相信.

这肯定是平常所认为的简单基本题,如果细细分析一下,我认为它是综合性很强的基本题,题干简洁,能直接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这道题涉及的基本知识点很多,例如:必须知道这是串联电路;必须知道串联电路上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必须能灵活运用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式.现在我换一种方式考考你,请你指出下面这种解答的错误并加以纠正:

(1)电源电压是4V.

(2)由R=■=■=20Ω,得

R2=20Ω-10Ω=10Ω.

全省统一命题,在依据课程标准上将会进一步规范,会将“突出基础”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如果试题的难度降了,考试由难度的较量转化为“双基”的较量,而你的学习仍然没有将“双基”当回事,那么就难免出现“题目不难而分数不高”的情况.

2.要重视知识联系的广泛性、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知识难度不大,不等于问题难度不大;问题难度不大,不等于你的解答不会出问题.在这里,根据我从以往考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给同学们三点提醒:

一是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可能与多个物理知识相联系,即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分析、解答.例如,图2表示了用扳手拧螺丝的两个情景.我们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题,比如:

(1)由实践知道,用图(b)的方式比用图(a)的方式,更容易将螺丝松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这是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角度命题的.

(2)由实践知道,用图(b)的方式比用图(a)方式,更容易将螺丝松开.如果从杠杆的角度分析原因,图(b)与图(a)的不同点是:

.

这是从“动力臂大小与省力、费力的关系”角度命题的.比较贴切的答案应当是“(b)的动力臂比(a)大”.而不少同学回答成“(b)比(a)省力”.这是没有注意到从“原因”的角度回答,而是从“结果”的角度回答.

(3)由实践知道,用图(b)的方式比用图(a)的方式,更容易将螺丝松开.请你说出这一现象涉及到的物理知识:①;②.

题目有两空,实际上就是上面两道题的合并.但是缺少了“力的作用效果”和“从杠杆的角度”的明确提示,因而难度加大了,需要同学们自己将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并运用简洁、贴切的语言表达.

(4)还可以在以上三道题的前面加上一个问题:根据你的实践,要松开螺丝,手用力的动作应当是(选填“推”或“拉”).

这就增加了一个与具体实践相联系的问题.如果你真有实践,并且有所注意,那就没有问题,否则就不能有把握地回答,只能依靠瞎猜.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希望同学注意类似的问题.

3.要更加重视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次统一命题的指导思想中也特别作了“实验探究不少于30%”的比例要求.实验探究不光要注意整体,还要关注一些方法性、技术性的问题.未来实验探究的命题,要体现“不做实验不行,一般应付做做也不行”的方向,即,既要动手也要动脑,要力求做到不但“知什么”,还要懂得“为什么”.这里举两道中考题为例.

例1利用图3的器材(水任意取),探究“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即物体漂浮的条件.

(1)使用测量仪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N,量筒的分度值是ml.

(2)现围绕主要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①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

②在质量约为几克的小塑料瓶中放入适量的螺丝钉,使它能浮在水面上.

问题:小塑料瓶本身就能浮在水面,而实验时为什么还要放入适量的螺丝钉呢?请说明“放入适量螺丝钉”的好处:.

③测出放有螺丝钉的小塑料瓶的重力G.

④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小塑料瓶放到量筒中,稳定时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V2;则小塑料瓶所受浮力的表达式是.

⑤比较小塑料瓶所受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实验时放入适量的螺丝钉,原因就在于:小塑料瓶本身能浮在水面,但它很轻,水面的上升不明显,不便于测量排开水的体积(读取量筒的读数),这是一个实验操作技术的细节问题.

例2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

(1)图4是实验电路图,图上的圆圈表示电表,请在圆圈内填入相应的字母.

(2)某实验小组通过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部分记录见上表.若电压表示数为2.50V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5所示,请你填写表格中的两个空格.

(3)老师看了该小组的记录,提示说:你们注意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这个现象吗?通过交流,其他小组也都有类似现象: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有误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

(选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

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有关,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了证实.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希望大家特别注意问题(3).这是象征性地考查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并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什么说是象征性的?因为,在“告诉学生”、“强化训练”为主的教学中,同学们早已“记得”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了.但是,如果真的让你自己思考,你会怎么思考?或者,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前者数据上的差异就是误差,而后者数据上的差异就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呢?有没有由此思考和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呢?

最后,希望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踏踏实实地做好中考复习,祝大家都取得好成绩.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中考物理命题专家)

上一篇:力、热压轴题 下一篇:感谢弯道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