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3 14:26:18

中考地理学习计划

中考地理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一、培养学生重视学习地理的意识

行为是由意识决定,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首先要从培养学生重视地理学习的意识开始。(1)教师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地理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手段,从地理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各个方面去说明地理学习重要性;(2)采用迂回宣传的战术引起学生对地理的重视。如果光是地理教师讲地理的重要性,学生不一定是全信,因为他们都有一种看法:哪个教师都是说自己的学科是最主要。但是如果由第三者来讲它的重要性,会更有说服力,例如,由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师,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甚至利用某些往届学生、家长的现身说法等会使学生更加相信;(3)结合学生的切身利益;(4)营造一个学习地理好的氛围,教师除了在课堂要用生动的言语、活生生的例子、多种教学方式去营造好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受到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热情。

二、树立教师的威信,争取学生的配合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功。现在很多学生的学习带有一定的情绪,认为哪一个老师比较有威信,就喜欢上那一科,那一科也学得努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争取学生配合尤为重要,而学生肯不肯配合老师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信不信任教师。因此,要想较好地调动学生,教师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较高威信。首先教师自己要有这个意识,然后做好以下几点:(1)做好自我包装和推销,将自己辉煌介绍给学生;(2)上好第一节课,争取第一印象;(3)任何时候跟学生说话无论眼神、表情、语气和身体动作都要充满自信和果敢,要给学生肯定唯一的回答,不能模棱两可,犹豫不决;(4)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说到底教师最终还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征服学生;(5)借助他人来树立自己的威信,通过领导、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甚至高年级学生的介绍和赞扬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当老师通过努力获得了学生信服,他们的情绪和学习自然就会被老师调动起来。

三、课堂教学要严谨规范,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威信树立起来后,还要求老师课堂教学要严谨规范,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做到:(1)导入新课不能拐弯抹角,导入新课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导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尽快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应根据新课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导入语言及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2)课堂教学,是教与学两个方面和谐地活动来实现的。教师绝不能在课堂上抛开学生和课本唱独角戏,从上课到下课,自己一讲到底,以显示其对教材的熟练程度。这样做一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把学生读书、做练习的时间挤到了课外;三是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钻研课本的习惯,把课文学深学透,将地理课的教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3)板书不能杂乱无章。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是知识的重点、要点。文字板书要层次分明,新课尽量采用提纲式板书,少用括号式、结构式板书。

四、加强教法探索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热情并不算太难,难的是长时间地维持这种学习热情,尤其是认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成绩没有提高的话,热情很难维持下去。相反,如果教师的教学得法,学生的学习得法,那么学生学起来就相对轻松,学习的效果就好,学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快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就可以长时间地维持下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法探索和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调动学生学好地理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教学上应该通过丰富的语言艺术、生动感性的实例,深入浅出,突出重点、难点,注意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各种直观教具进行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向45分钟要质量,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包括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如何选参考书,如何掌握学习各个环节的学习技巧(阅读技巧、记忆方法、概括知识的方法、向老师提问的技巧等)等方面。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主动、轻松、针对性强,学习效果自然大大提高,积极性也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实践证明,上述四个方面对提高课堂教学是有效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中考地理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三物理 知识复习 四个策略

送走了又一届初中毕业生,终于静下心来,反思梳理自己作为物理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大脑里渐渐形成了一些清晰的思路。学生初三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意味着接受义务教育时间的结束,面临的将是各种不同的选择:或升入高中继续文化学习;或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一技之长;或走向社会谋生创业等。故此时的心态各异,自然影响到学习态度和学习的各个环节。要想提高初三物理知识的复习效率,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四个策略:

一、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越是临近中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及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探究方法就越关注:认为对今后继续学习和工作生活有用的就愿意学,无用或不适合的就会放弃。作为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的价值:第一,生活中不可缺少,例如家用电器的安装与维修等;第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如利用物体的沉浮条件进行农业选种、利用漂浮原理造船、利用流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制造飞机等;第三,物理学科同时也是学习生物、地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如物理知识中温度高、密度小的气体上升,由密度大的气体来填补就形成了风,对解答地理学中季风的形成非常适宜;第四,物理一般是以实践为主,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探究获得知识,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复习,可以进一步掌握更多的探究方法,提高探究实验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使学生学有目标

学好物理知识是师生的共同心愿,但是,一个班或一个年级的学生,其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和能力、已有经验都有很大差异;就学生个体而言,对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以及适应中考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很清楚,感到有些茫然;越来越逼近的中考和各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又会使他们心里充满焦虑和不安等。基于上述原因,作为物理教师,应细心帮助学生分析自我,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能力有一个科学定位;指导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从现在到毕业的每节课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什么知识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并在对应的时间里复习对应的知识时引进近年与之对应的有一定梯度的中考题,使学生学得明白、学有所获,了解感悟中考,进而不怕并勇于参加中考。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复习有目标、不紧张、有所获、很充实,以此来提高复习效率。

三、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复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悦感

初中物理知识的获得,一般都是从生活实践中收集客观现象,而后有针对性地设计试验,对实验现象有目的地观察和如实记录,再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物理知识在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对物理现象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例如:初三学生都知道地球周围及其空间的一切物体,如果缺少支撑和悬拉,都会向地上落,地球周围及其空间的物理,似乎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的作用,物体质量越大,这个力似乎也越大。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设计实验进行探索。这样,第一能使学生确信所学知识的正确性;第二,能缩短进行探究的时间;第三,能解开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探究不明而感到困惑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极大的愉悦感,产生对后续物理知识复习的渴望。这样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复习,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用科学的变式训练复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情感

多年来,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知识,都是比较稳定的知识群,呈现方式很有规律性。特别是新教材对新知识的探究方法非常科学,知识的总体呈现成梯度状上升,局部探究又出现波浪和跨度。这种安排要求复习时应重视基础,严格依据教材进行。而学生对这种复习方法很容易疲倦和厌恶。为此,若把教材上的知识挪列位置,变换探究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笔者在引导学生复习滑轮组机械效率时,设计了这样一道变式题:某班学生利用如图所示(图略)的装置完成“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后,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小组钩码重G(N)动滑轮重G1(N)拉力F(N)机械效率(%)

10.50.40.3547.6

20.50.40.3843.9

310.60.6253.8

410.80.7146.9

520.60.9868.0

620.81.0662.9

请同学们对照表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相同,提起的钩码重量也相同,测量的机械效率却不同,产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2)实验现象中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3)请同学们再分析上表,就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说出自己的建议。

此变式,学生看到后首先感到新奇,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情感。问题(1)引导学生找到了定量和变量,教给了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的方法,并且在解决了问题(1)的基础上,对于问题(2)、(3),学生就会迎刃而解。此变式还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了化难为易的解题思路。

教无定法,能够提高初三物理知识复习效率的方法很多。上述文字只是自己的一面之词,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中考地理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培养学生观察和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听的位置,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枯燥,一些学习方式都是被动的模仿,如此学习方式和内容上都是比较单一的,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校本课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学会观察并且提高地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运用能力,让学生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城乡规划”时,学到“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这一小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自己生活的城镇的布局结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布局图,然后进行分析观察,明确其中的优缺点。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实践任务的分配,让学生自己来规划和设计一些城镇的布局结构,可以先观察一些城镇的整体结构,接下来就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分析,本着合理实用的原则来进行设计,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野外观察,组织开展野外求生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地形地貌的观察来了解自己的路线,通过对周围环境、地形以及水源的观察分析完成整个求生过程,在这一活动中考验了学生许多方面的地理知识,学生要懂得如何在野外判别方向,还要掌握正确的方向,快速的解决突发问题,完成最终的任务。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思维能力。地理是一门需要理性思维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实际的学习内容来进行创新和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当遇到不一样的想法时,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鼓励学生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意见大胆的描述出来,教师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新颖的观念,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学习选址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工厂来让学生设计选址的问题,工业选址也是地理学习中常涉及到的一类问题,并不是说选择一块合适的空间就完成了选址,选址要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同时还要对当地的环境以及附近居民的生活进行考虑,不能为了工业生产的需要而破坏当地的环境以及生态平衡,同时尽量要选择远离人们生活的地方,对于附近的河流走向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在河流的上游,那么工业生产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污水,如果污染了河流就会影响下游人们的用水安全,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学生在选址的时候,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考虑问题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对于学生提出的新奇想法教师要尽量的去听取,听一听学生提出这样想法的真正原因,如果可行的话就可以帮助学生来完善这一想法,使其变得切实可行,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想法的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是非常正常的,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中,对于班级中出现的基础非常差的学生,一般都是采取放弃的教学模式,并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这些学生的身上,任其自由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太负责任的。在校本课程中,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在课堂中,在学习基本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同深度的教育。给学生制定不一样的学习内容和计划,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对于能力稍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在内容的讲解上就应该更加的详细具体,对基础知识重点分析,巩固学生的基础,以此来获得能力上的提升。另外,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有选择的来完成,根据自身能力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类型,适当的进行能力上的挑战和提升,这不仅能够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还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另外还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按照因材施教的方式来教学,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中考地理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设计开放式的项目学习课题是由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特征决定的。一个班约有学生50名,可分成6~8项目学习小组,若对全班学生提出针对某一具体对象的测量要求,不但任务比较单一,而且会出现重复研究和结果相似的情况。设计“测量”驱动的开放式项目学习课题,让学生自主提出他们感兴趣的测量对象,以《测量XXX》为课题展开研究,既激发了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热情,又锻炼和考查了学生确定研究对象的能力,还使该项目学习的内容丰富起来,使学生在最后的项目学习成果交流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解三角形的方法及其运用,获得更加全面的解三角形知识。

完成这一项目需要涉及如下学科内容:

1.这是一个有关测量的项目学习,需要解三角形工具,项目作品之一是得出测量对象的抽象公式,涉及高中数学学科的有关内容。

2.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方案的不同,还会涉及物理学科(如速度、加速度、光线的性质等),地理学科(如太阳的位置、经度、纬度等)等其他学科。

3.本项目学习的作品之一是完成一份关于《测量XXX》的项目学习报告,并面向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汇报总结,涉及到语文学科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等相关内容。

4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任务过程中要接触到计算机和手机等电子工具,还要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因此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二、项目目标

1.通过不可及物体的有关测量问题,使学生了解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解三角形的基本工具及其简单的应用。

2.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

3.在测量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在完成项目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预计四周时间完成,学生在每周占用两节课时间进行统一学习和交流,其余项目学习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1.驱动问题:

若你对无法接触到的物体的长度、高度或距离感兴趣,该如何测量它?

[导语]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高、远、长、宽等词来形容物体给我们的印象,如高高的摩天大楼、宽宽的河流、长长的列车、离得很远的两座山峰等。在数学上,用数字精确地刻画出这些物体给我们的空间感觉。就涉及到对相应的长度、高度或距离的测量问题。如果你想知道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在牵引国旗上升的绳子上做一些标记,然后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和同学们一起去爬山,在半山腰的你如何告诉已经在山顶凉亭休息的同学你距离他们有多远呢?类似于这样的情形,请你和你的项目小组成员一起研究:在生活中要解决你所感兴趣但无法接触到的物体的长度、高度或距离的问题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具备哪些基本奈件?

3.评价方案

(1)总体设想:采取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传统评价与创新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以对学生的项目学习阶段作品为评价主线,一周一评。这样的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项目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3)评价设计:

设计原则:①简:一目了然好参照;②实:切实可行,贴近学习;③易:容易操作,方便评价;④导:具备引导教育作用。

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评价,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对项目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学生填写调查表格,教师根据学生的填写内容对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项目作品的评价,采用由教师或者师生根据预先制订好的评分细则对照进行等级评价的形式。最后一周,对学生项目学习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学生将项目学习作品全部完成之后,教师综合分析出每个学生和小组的评价结果,设定一些奖项,召开一个项目学结表彰会。

四、项目实施过程

本项目学习活动预计四周完成,实际六周完成,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学生期中考试停了一周时间,赶上端午节放假停了一周,而学生正好利用这两周时间完善项目学习的相关项目作品和准备一些活动过程的影像素材。其余四周时间里,项目学习活动基本按照预定的项目学习实施计划完成。具体的实施过程见下面的流程图。

五、项目成果

高中数学项目学习成果要体现出数学从实际生活中来又反作用于实际生活的应用价值,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课程理念之一。

本项目的主要成果为:学生在驱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完成对研究对象的测量,得出了解决不可及物体的有关度量的测量方案,这一成果在学生的项目作品《项目学习报告》中完整呈现。除此之外,在目标对象测量完成之后,学生进一步挖掘该项目学习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科学应用价值,拓展出每一个项目学习小组针对本组项目学习的自主项目成果。学生的自主项目学习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项目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回顾与反思,提炼出项目学习的收获和感悟。

2.对项目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抽象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3.将项目学习测量的有关数据反馈给现实生活中的社区居民或生产部门,发挥其社会价值;将项目学习成果打包成一个产品,发挥其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六、项目反思

1.项目实施经验。

通过这次项目学习实践,获得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终为始。项目学习并不是给学生一个任务,放手让他们去完成就可以了。无论旧的教学方式还是项目学习,都是在教师熟悉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分析清楚教学重难点以及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关键的基础上,设计出详细的教学实施方案,只不过项目学习的设计范围从原来的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拓展至一周,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由此可见,项目学习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2)课标引领。初次采用项目学习,教师往往会遇到毫无头绪、不知所措的状况。如何确立一个合适的项目?如何制订项目学习目标?如何创设一个能够引领整个项目学习过程的驱动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在课程标准中找到。认真研读课标,从中寻找适合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部分,倒推拓展成一个可执行的项目任务,是确立项目,制订项目学习目标,设计项目学习驱动问题的捷径。

(3)作品先行。如果一下子爬到山顶比较困难的话,在山腰处设置一个休息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与传统的课堂相比,项目学习的过程要长得多。为了让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解决驱动问题的项目学习任务中,我们要围绕驱动问题设计出项目学习过程中里程碑式的阶段性作品,将学生完成项目学习任务的过程分解成完成A段性项目作品的过程。与此同时,在项目学习结束时,学生只需将已完成的一个个项目学习作品加以整合,就可以形成整个项目学习的最终作品。项目作品的先行设计,可以使项目学习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能够让学生避免做无用功,每一步都踏在实处,始终走在完成项目任务的道路上。

(4)评价推进。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希望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学生也渴望自己的学习被关注,于是,评价就有了双向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作用。评价可以作为项目学习活动推进的强大动力。与最后阶段才给出所有学习过程的评价相比,对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每一个阶段的作品,教师给出及时的评价,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①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实施项目的情况,便于针对性地对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

②教师通过评价的积极引导与暗示,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项目学习活动进行调整和监控。

③及时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2.对跨学科、跨课程的思考。

通过实施这个项目,我们对高中数学项目学习的跨学科情况有了初步的体会:

(1)一科为主,其他为辅。高中数学项目学习要以高中数学学科为主进行设计,在完成具有明显数学特征的项目任务过程中,涉及到任何学科的知识,学生都可以请教相应学科的教师或通过图书和网络自主学习。以《测量高空飞行的飞机的高度》为例,这个项目学习的开展以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主。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要开展考察实际生活环境、进行实地测量、组内协同、分工合作、组外交流、展示报告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其中测量本身是物理学科的基本技能。文字、图像、表格的处理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撰写学习计划、学习报告以及对公式推导讲解,发表自己的感悟与观点等又涉及语文中的写作和语言表达。

(2)从小到大,由易到难。项目任务可大可小,对于初次进行项目学习的教师和学生,要先从小的好做的项目中积累经验,然后再逐渐向更加综合的跨度大的项目学习进行过渡。选择《测量x××》这种在一个月内就能结束的小型项目的优点如下:

①学习任务容易完成,学生更易获得成就感,利于激发学生持续开展项目学习的热情。

②学习周期短,学生易将注意力集中到项目学习中去,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③解决问题时所需资源少,小组成员数量不多,利于锻炼学生协调、分工、合作的团队学习能力。

3.课标之内,课堂之外。

在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的框架下,项目学习可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有益补充。一方面,传统的四十五分钟课堂在时间上不足以使学生深入去做项目;另一方面,项目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需要学生去课堂之外考察、调研、实践。由此可见,项目学习不但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上一篇:初二上册地理总结范文 下一篇:地理知识初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