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学生主体地位”的反思

时间:2022-02-18 08:12:02

新课改视域下“学生主体地位”的反思

摘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本文论述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内涵,特征以及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 学生 主体地位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

学生主体地位,就是把学生作为接受和加工信息的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不断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并获得自身主体性实现的主体。

从教学过程分析有三个基本要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学生;被认识的客体――客观世界;促进主体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和课程。

二、学生主体地位的特征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具有四种主要特征:第一,能动性。是指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认识客观世界,并获得自身主体性的不断完善。第二,独立性。教学过程中凡属在教师科学组织下,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动眼、动口特别是动脑而独立完成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诱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研究。第三,创造性。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探究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活动成果的内在需求和意向。第四,发展性。是指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自我,都具备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以促使自我主体性的不断实现。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最终归宿,偏离了发展性,教学就失去了生命力。

三、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1)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观

新课改中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充分发动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充当主人翁角色,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转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应该实现如下改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所谓“授人以鱼”还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如何在当今巨大的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工具,以及怎么样整理、处理信息知识的能力;?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制定学生讨论主题和规则,应该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来,并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方向,使他们得出有效的结论;?成为学生人生的指导者。教师应该在学生的人生道路的抉择中充当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的人,一个有道德准则的人;?作为学科的研究者。现代社会要求的教师人才,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教学事务上,而应该具备对自己本学科的开发研究能力,进而不断创新,由原来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在当今迅猛发展的社会中,各种信息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不失时机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断充实自己大脑新知识,来承担起当前日益要求较高的教学。

新课改后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由以前的“教师主体地位”向“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根本的变革,着重尊重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着重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为目的,这个成为了我们今天教学的总出发点和归宿。

我认为应该实现三大转变:?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培养相结合。在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着重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让他们树立起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辩证统一起来,而不是形而上地割裂开。在课堂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课堂中有一个内在的“我”的参与,而不是作为旁观者;?遵守“让一切学生发展,绝不抛弃一个学生”的原则。对于优等生应该关注,但是对于成绩偏差的劣等生更应该关注,随时倾听他们的心声,找他们谈话,给予支持和鼓励。

我认为新课改下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应具备以下几点内容:?注重引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手操作能力,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宽松学习氛围,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积累丰富的知识的基础上,适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实现认识的进一步飞跃;?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在启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还必须适当的给予学生逻辑训练,才能让学生养成缜密而又有条理的思维习惯。?注重鼓励学生的敢于求异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得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

(4)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要转变传统的课程资源观

教师可以从生活中自身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体验、网络中的素材等方面取得教学资源,坚持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现实实例,以“学生为本”,实现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经验有效的结合,构造一副完整的课程图画。

结合“以生为本”的理念,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生的千差万别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学生是一个思想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适时整合他们的思想资源;?善于引用学生掌握的信息。当今社会信息量非常丰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家庭、社会等途径获得各种信息,我们可以充分吸收利用起来,进而丰富我们的课堂;?善于发挥学生多种多样的探究成果。在讨论过程中,及时归纳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把它作为自己课堂中讲解的一个有效方法,能够提高教学效益,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实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众望所归,新课改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自身,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随时自我反思,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理念精神,落实到教学中的点滴小事中,不断推进自身课堂改革,使我们的课堂适应于时代的要求,服务于我们的学生们。

参考文献:

[1]黄明光.《课改新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M].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周鸿敏,彭小明.《“新课改”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J].江西教育科研,2005,(1)

作者简介:李玉,女,1985-4-6,湖南特教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教师.

上一篇:从教学运行的角度浅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