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的反思

时间:2022-03-11 05:37:20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2年9月江苏省南京市整体进入课改实验区,全部实施新教材以来,已经四年的时间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在课程改革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1、课程改革是在现有的基础教育之上进行的,设备是原来的设备,教师还是原来的教师。有的教师虽然清楚新课程的要求,但在操作中无论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还是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处理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到老路上去,仍然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

2、部分教师有走极端的倾向,不考虑内容的需要,片面追求学生的活动,认为在教学中活动了,就是搞课改,对重点的知识内容不强化,不反馈,一堂课下来,问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生却无可作答。

3、部分教师仍然在教教材,被教科书左右,而不是以教材为载体,进行教学。陷在教材的字里行间而不能自拔。

4、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小组讨论时教师多数是等待、是观望,不能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缺乏良好的教学导向和教学机智。

就新课改的感悟,我对参与新教材教学的三位老师进行了访谈。

二、研究的过程

1、张一心老师:58岁,教龄38年,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中学高级,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问:您从教三十多年,您觉得教材变革有什么优点?答:它最大的优点在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问:请举个例子。答:现在上语文课时,背景知识和作者的介绍等都是让学生课前去收集资料,课上由学生汇报介绍,这样比学生被动地听老师讲效果要显著。比如有一个综合活动“桥”,学生分小组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图片,连我自己看了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多桥。同学们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共享,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兴趣也更高了。问:那你觉得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什么不足的方面?答:考试与教学脱节。学生平时学得挺积极的,但复习时,为了取得好成绩我们不得不又回到以前的老方法,感觉有点前功尽弃。问:学生在课改前后,成绩有没有明显的改变?答:没有一个科学的比较标准,从学生的实际语文应用水平来看,我觉得变化不大。

2、许燕老师:女,34岁,教龄14年,年轻的数学教学骨干,参加了省、市各级的新教材培训。

问:数学在这次课改中改变最大的是什么?答:新课改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在总体上降低了难度,目的是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得到发展。问:那么新教材内容有变化吗?答: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很实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问: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怎样?答:我觉得有些知识和概念的处理上有点模糊,老师在处理上比较困难。问:难度降低了,好玩了,我们学校的学生是不是觉得容易了?答:不是的。新的教材对生活阅历丰富的学生更有利。我们的学生知识面不够宽,新教材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也许对于好学校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材更适合。问:教学与考试脱节吗?答:应该说考试要比日常的教学难多了。

3、张秀华老师:女,40岁,教龄20年,政治教研组组长。

问:政治课一直以来比较枯燥,新的教材在这方面有何改进?答:新的政治教材叫思想品德,原本的大道理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故事、讨论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改变了以往政治课在学生心中枯燥严肃的形象。问:政治课的学习还需要死记硬背吗?答:不需要。新的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考试都是开卷的。问:新教材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有没有困难?答:有。让学生既讨论,又分析,时间不太好把握。

三、研究的初步结论

1、新课程催生了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新教材构建了新的编写体系,按照学习领域和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

2、新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行为。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逐渐在发生变化。由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变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初一数学讲到”棋盘上的学问”、”24点游戏”等内容时,引导学生自己找资料进行研究,不少学生还写出了小论文。地理课引导学生自制地球仪、绘制学校平面图、设计旅游方案等。“漫游语文世界”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鉴别错别字及不规范用语,评选最好的广告词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鉴赏性的统一。新课程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相同内容的一节课,教无定法。

3、新课程引发了新的学习方式。

本次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文科教学中,学生在激情导入、鼓励质疑、讲座合作等办法的调动下,学语文,用语文。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得到赏识和鼓励,锻炼了从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4、新课程推进了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四、存在的问题

在访谈中我发现,教材中大的改动使教师有些不适应,特别是教材与我们现在的学生的实际素质有一定差距。此外现行的评价制度与课改不配套,从而使新教材的优势不能切实地显现出来。我觉得要想使课改落到实处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与提高。教师的知识和教学观念对教师的课程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应让广大教师真正了解教材改革的思路,并使其在实践中完成观念的转变,按照新教材的要求来实施教学过程。

(2)进一步完成评价方式的变革。当前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对新教材的测评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了。

由于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此次访谈活动可能达不到特别深入的程度,但访谈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必须完成自身课程观和教学观的变革,这已成为目前教材改革的紧迫课题。

上一篇:数学新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探究 下一篇:初三――那永恒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