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范文

时间:2024-04-19 09:55:35

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

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篇1

近日,中心按照公司党委晋昆烟党〔2012〕4号文件要求,组织各部门进行了深刻的领会、学习,期间我认真研读了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同志在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和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三个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活动的通知》,对“三个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有了深入了解。

“三个核心价值观”是在全市人民中倡导和践行“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的城市核心价值观;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忠诚、为民、务实、卓越、廉洁”的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践行“公、廉、严、能、信”的核心价值观。

其实,太原市委提倡的“三个核心价值观”与我们提倡的烟草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烟草行业的具体体现。“两个至上”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是烟草企业管理上水平的基础,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不可置否的客观事实。核心价值观制度化与企业管理上水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个至上”的制度化,是企业管理的方向指南,只有制度的具体执行,才能保证“两个至上”精神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使企业管理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展开。有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企业管理活动,势必会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企业管理坚持高举“两个至上”的旗帜,把“两个至上”作为衡量烟草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标准,企业管理的境界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管理的水平自然会在执行“两个至上”核心价值观制度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各级烟草企业,一定要注意下功夫抓好“两个至上”核心价值观制度化的建设工作,把核心价值观的宣贯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制度的执行,使烟草行业“两个至上”核心价值观成为统领企业管理各个领域和层面的灵魂。懂得和学会这一策略和方法,企业管理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激发巨大的创新活力,实现新的跨越式进步。

我作为营销中心品牌管理部的一员、一名党员,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活动过程的具体工作入手,解决实践活动的实际问题。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自修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中心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篇2

——"三严三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数学学院 13级本科生党支部 林辉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阐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三严三实"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

"三严三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党员提出了做人做事的标准。以党员干部为领头羊,带领全体党员甚至是所有人民,从实际出发,出谋策划,一切方针政策符合实际情况,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创造经得起人民考研的成绩;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这是让每个公民具备"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的前提,党员带头干,公民自然会向党靠拢,自然而然就"爱国"了。个人价值准则达标了,党领导人民自然就容易了,这时候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要坚持用权为民,"将权力关进笼子里";要遵纪守法、为政清廉、心中有法。整个社会才能在"法治"前提下,追求"自由",坚持"平等",对一切行为作出"公正"的判断。社会价值取向正确,人民当家作主,人人讲文明,人人都和谐,国家进一步繁荣富强。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学习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三严"以什么为标准,"三实"以什么为准则,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都是为了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都是为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说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目标。

"三严三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相辅相成,而且一脉相承,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二者都是在当代中国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下提出来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二者的精神实质是一样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把学习教育放在首位,着眼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观念,两者都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二者的目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中国梦",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奋斗。

当代大学生,践行"三严三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道远。第一,加强政治理论以及各方面技能知识的学习,争取在大学期间提高党性修养,提高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第二,胸怀理想信念,个人理想仅仅是第一步,在向第一步迈进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确自己的社会理想,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第三,严于律己、脚踏实地,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篇3

第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指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在长期的警务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公安职业特色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共同意识。这种共同意识具有阶级性、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公安职业特性。包含以下内容:第一,鲜明的政治和社会责任;第二,强烈的团体意识;第三,正确的激励原则;第四,坚定的理想和追求;第五,可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一、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和过程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公安机关广泛倡导,精心培育,反复锤炼;需要系统规划,长期努力,从点滴做起。有如下七个方面:

第一,灌输教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不会在公安警务实践中自然而然地产生,自然离不开教育。灌输教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

第二,实践养成。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它要求每个民警在警务管理和各项社会活动中,时时注重良好精神风貌的养成,要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寓精神培育于细微之中。比如:开展“爱民月”活动、“警民共建”活动以及反对特权思想,纠正公安行业不正之风活动、反腐倡廉活动等,都可以增强民警爱民和纪律作风意识,强化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

第三,榜样示范。公安英模和先进群体无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能使民警在无形中感到有形,学有样子,赶有目标。济南交警、漳州110、本溪市公安局、天津消防、哈尔滨东莱派出所……这些先进群体都有以一心为民、热情服务的公仆意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和从严治警、严格执法的工作态度,其产生的效应,远远超过了他们工作的意义。

第四,环境渗透。通过各种宣传渠道,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反复宣传在公安机关中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和先进典型,造成一种良好的客观气氛和浓厚的环境;通过人际环境,在民警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每个民警生活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感到轻松愉快。

第五,活动熏陶。通过诸如:“树立良好形象,争做优秀警官”的演讲比赛、“警营之春卡拉ok比赛”、“警事技能大练兵大考核大比武”等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熏陶和培养民警的群体意识。

第六,形象塑造。民警的素质决定民警的形象,素质是形象的构成和升华,是塑造形象的根本出路。要提高民警的形象,必须强化民警的政治、思想、业务、文化和身体素质,向素质要形象。同时通过各种仪式、征求意见会、公益活动等树立民警的良好形象,并通过形象化的东西激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第七,制度保障。公安机关领导制度、管理制度、业务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等都要充分体现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因此,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应当把树立民警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科学发展价值观作为民警人生的定位;把民警道德的自律作为民警的行为规范;把以人为本、群体合和、修己爱人、自强不息等优秀文化熏陶作为民警深远的人格模塑。

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提炼

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篇4

关于“尽责”。“尽责”就是尽心尽力,履行职责。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都需要一份事业作为谋生的依托。虽然各行各业创造的价值不尽相同,但要想有所成就都少不了一颗对岗位尽职尽责的决心。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词,作为爱国敬业精神的典型词,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懂得,即使你身处的岗位平凡普通,即使你享受的待遇低人一等,即使你所在的环境不如人意。但是不抱怨,不气馁,不计较得失和名誉,始终忠于本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永远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干好每一件事,终有一天你将会成就非凡。比如同志,23岁到工作,30多年如一日,勤勉敬业、无私奉献,在档案室的一方小小天地里,始终践行着“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进步”的理念,为的档案工作尽心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的事迹人人称颂,他是我们整个人民的骄傲,也是我们实现个人价值的榜样和模范。

关于“尚德”。“尚德”就是崇尚道德,追求善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令世人敬仰和崇拜,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无不感到自豪和骄傲。在社会加速转型的当下,人心奸诈者的确大有人在,行善受骗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但这并没有冲淡人们对美德的渴望和崇尚,“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告诉我们,先要把人做好,否则一切都是扯淡。我们提倡“善美”,鄙弃“八耻”。敬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刚正不阿都应时刻铭记,在遇到弱者时出手相助,在对待长辈时满怀孝心,在挫折难关面前勇于承担、在享受幸福生活时心存感恩,只有做到心中无愧、一身正气才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最基本的准则。

关于“倡廉”。“倡廉”就是反对腐败,倡导廉政。端正党风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很多人认为,反腐倡廉是高级干部的事情,自己一无权二无钱,与自己无关,殊不知任何一个人堕落与腐败的行为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步放松了警惕之心与律已之心,把个人利益的追求错误地放在了第一位以致到最后的腐化堕落。千里堤坝溃于蚁穴。因此,每一个公职人员,无论职务大小,都应该做到自重、自尊、自省、自警,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思想上筑起一道永不倒塌的廉政防腐巨墙。

关于“致和”。“致和”就是实现和解,达到和谐。和谐,最重要的是妥善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凡事都要心平气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以谅解的心情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人、团结人,竭力用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化解各种矛盾,实现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解。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团结友爱气氛的大家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普遍和谐的大环境。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团结一致相互扶持,为创造和谐美好的添砖加瓦,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篇5

关键词: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27-03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价值本质。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在增强社会认同,凝心聚力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奠定着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是国家制度赖以立足与发展的灵魂[1]。高等学校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成为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公民多个层面,其教育的路径也是多元的,那么,从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践行优化三个维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不失为一个循序渐进,逐层递进的模式。理论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基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践行优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三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深化理论研究,提升理论认知

1.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提升理论的接受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意识形态、行为文化的综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确立内在价值信念并使之转化为现实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理论认知的推动,离不开全社会民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可。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与理论接受度就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二是理论的普适性与可释性;三是理论内在逻辑性与外部统摄性。解决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深入研究核心价值观24个字是否已经完全涵盖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否还有进一步凝聚、提炼、丰富的可能,其内在逻辑和外部统摄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高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地位上可分为核心层、拓展层、延伸层,从内容性质上可分为价值层、知识层、素养层[2]。那么在高等学校的范围内,这些层次如何划分,具体内容如何,这都是需要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只有将这些彻底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提升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才能奠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坚实基础。

2.探寻大学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提升理论的适应域

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研究核心价值观内涵和外延的同时还要探寻大学精神的实质,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落实到大学的本体上,促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大学精神内涵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李传刚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大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融汇着多种社会先进文化与精神特质之结果。它存在于‘大学人’的理想信念并见之于他们的言行举止、教学实践以及各种物质载体之中。不仅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还包括服务精神。”[3]而刘亚敏将大学精神进一步上升到“形而上学”的层面,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立足于本性,在自由地实现内在超越的过程中所凝聚、体现出来的特质和风貌,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4]。从以上的研究角度来看不难得出结论,大学精神在本质、功能、具象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更加驮佑攵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相比则政治倾向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因此,在二者之间探寻契合点就成为在高等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核心价值观适应域的必要过程。

3.加强实证研究,提升理论的实践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使人们对其认知、认同再到实践的过程,教育的目标是使内在信念转化为现实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遵循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般规律。理论来源于实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具体实践,经实践总结、理论研究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此同时,理论又高于实践,具有超实践性。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5]。理论的超实践性使理论与现实具有了距离。因此,来源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的核心价值观理论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时,便与高等学校教育现实存在了距离。这种距离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如果不能通过实证研究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只能停留在知识灌输层面,而无法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将其转化为价值信念,更遑论践行了。综合以上认知,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解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问题,加强核心价值观实践指导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下行”到高等教育的实际中来。

二、完善内化机制,提升价值认同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共有和共享,并最终将其作为价值共识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6]。价值认同模式可以分为盲目认同、诱导认同、强制认同和自觉认同等四种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不是盲目认同也不是诱导式、强制式认同而是建立在主动基础上的自觉认同[1]。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持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之间的协调统一,如何在个体价值观多元性的基础上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要完善内化机制,提升价值认同水平。

1.建立教育学习机制

理论学习既是加强理论认知的基础手段也是提升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但要真正达到通过理论学习促进理论认知与价值认同的预期效果,则需要构建完善而有效的学习机制。理论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完善理论学习机制,一是要科学地设置学习内容,依据高等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干部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符合其需要与成长规律的理论学习内容;二是要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与时间,理论学习注重效果,而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因此,在确保不影响教师、学生、管理干部工作与生活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理论学习计划与时间才能达到理论学习的效果;三是明确学习方向,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学习方向也会随之有所调整,不能教师、学生、管理干部“一刀切”,使理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与方向性;四是丰富理论学习形式,创新理论学习的载体,摆脱理论学习只依靠理论讲授这一单一形式,多为教育对象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来强化理论学习。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学习机制才能确保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

2.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认同过程仅仅依靠学习是不够的,长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会给受教育主体带来倦怠情绪,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可能产生的倦怠情绪化解,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在高校中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于受教育主体在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成效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受教育主体适当的精神与物质奖励,逐渐形成正反馈循环。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要尽量做到科学化、具体化、准确化,针对不同的受教育主体,将理论学习成果与实践效果相结合,综合各方面因素,形成为大多数人所信服且合理规范的考核机制。在考核后的激励机制中需要以情感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的目标。

3.建立宣传引导机制

高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大学精神外显的大学文化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而包含校风、学风、教风的大学文化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财富,良好的大学文化对于身处其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人员在思想价值观的形成上将起到强大的引导作用。以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对高校全体成员所起到的宣传引导作用将不可估量。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需要有意识地利用大学文化的这方面功能,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良好氛围,进而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广泛的价值认同,为进一步践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践行体系,促进行为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认知、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最终要实现的是社会群体在实践行为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践行不能完全依靠人们的自觉自愿,尤其是在高校这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历史使命的地方更需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体系,积极促进高校受教育主体的行为优化。

1.尊重践行主体,发挥能动作用

在高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体包括了高校的全体成员,他们是践行的主体。这个主体一般意义上讲包含了教师、学生、教辅人员,这是根据角色的不同进行的划分,还可以根据年龄、学历、来源等多个方面进行划分。也就是说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构成是复杂的、多元的。在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就需要认真分析其不同群体的需求,尊重他们处于践行主体的地位,深入分析他们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逐渐掌握他们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满足主体的需求,又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2.拓展实践方法,优化教育效果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到实践优化进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往往容易出现实践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况。这种形式主义不仅起不到行为优化的作用,反而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优化需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方法,优化教育效果。高校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落实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达到“知”“行”相统一。与此同时,要对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进行抑制和批评,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尚行为予以宣扬和褒奖。实践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保障教育实践取得效果的重要途径。

3.创新实践载体,扩大教育范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有效的载体。在当前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载体建设上除了要运用社会实践、课堂、论坛、报告、研讨等传统载体外还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采用更为创新的网络媒体及“微”平台,将看似枯燥的理论转化为更加生活化,内容更易接受及更便捷的方式融入受教育主体的学习工作生活践中去,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范围。实践载体的创新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行动中来,教育范围的扩大又会形成群体效应,进一步促进实践效果的巩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18.

[2]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李传刚.中国大学精神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刘亚敏.大学精神谈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5]孙正聿.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09-11-24.

[6]毛晓华.推进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正确途径[J].光明日报,2013-05-04.

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大学生;高校;培育践行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内核。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开始深入探讨。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任务的确立到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经历较长时间,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研究讨论,终于在2012年11月,中共十报告中以"三个倡导"的形式明确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5月4日,去北京大学看望广大师生,与北大的师生们进行了亲切座谈,并发表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本次讲话一步强调了在青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它给在校青年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成为新时期号召、引领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培育核心价值观,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宣言书。

一、青年大学生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完成在高校青年大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如何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成为关键。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胸怀大志,以振兴中华和报效祖国为己任;就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最新时政动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要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没有对相关理论的透彻掌握和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就会成为迷失方向的航船,不知所趋。

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原文研读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将这些体系所凝练概括成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青年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新时期大学生,在完成了学习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这一前提任务之后,下一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成为关键,因为我们读书、求知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指导实践上来,实现以"知"指导"行",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坚持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才能正确引导我们实现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深层次目标。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讲,高校是一个"立德树人"的地方,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沃土。因此青年大学生首先要"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德者,本也""德为才之帅"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所包涵的优秀德育精神资源为指导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品性纯朴、道德高尚、有良好情操的新时期好青年。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在"德"的指引下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在校青年大学生来讲就是要搞好学习,因为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要通过刻苦努力地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青年大学生必须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过硬本领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本职工作,切实做好抓好,争做新时期优秀大学生。"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引导自己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取得良好的成绩,为将来走向社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后,要"积水成河"、"积跬步至千里",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一点一滴的实践中。青年大学生要实现个人价值、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就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恒心,我们不仅要高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口号,更要将其精神和灵魂落实到自己点滴的行动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在实践中才能闪现其价值,才能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才能更好地起到宣传教育作用。高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作为青年大学生,在高校校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做到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地参与到诸如"光盘行动"、"节约用水、不要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等校园实践活动中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丰富精神财富,并以之指导学习工作生活实践,将自己锻炼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必将"一马当先"!

三、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内容和社会宝贵精神财富的集中凝练概括,是全体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培育和践行的精神、理念,青年大学生作要坚定不移地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者、弘扬者和实践者,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宁先圣,石新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党史文苑,2008(11)下41-42

[2] 李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问题[J].《理论探索》,2007-03

[3]肖庶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办法.管理观察,2008(7)

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篇7

一、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一)诚信是金,是垦区的立业之本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当前,垦区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诚信作为基本准则,视诚信为垦区的核心竞争力和“金名片”。要讲求个人诚信、企业诚信、产品诚信,以诚信立垦,努力为社会奉献放心、安全、健康的粮食和食品,努力把诚信的北大荒人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务实是根,是垦区实施“三步走”战略的前提

“务实”是北大荒人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要实现“三步走”百年垦区的宏伟目标,垦区各行业、各单位就要牢固树立务实理念,立足本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树立强烈的跨越发展意识,不等不靠,攻坚克难,一门心思,一股劲头,一干到底。

(三)创新是泉,是垦区发展的活力所在

“创新”是北大荒事业发展的活力所在。依靠着不断的创新,垦区不断进行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以稻治涝”战略,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全面提升了垦区现代农业的支撑能力。北大荒创造了与世界比肩的劳动生产率,垦区农业劳均生产粮食近40吨,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劳均生产粮食水平。

(四)卓越是峰,是巩固提升垦区地位和作用的需要

“卓越”是峰,是北大荒农垦事业发展壮大的最高价值追求和目标指向。垦区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排头兵”,赢得了中央领导、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充分肯定,这是北大荒人不断追求卓越的结果。垦区人民必须以追求卓越的精神,肩负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不断提高粮食产能,努力建设成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够应付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二、加强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加强对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深刻领会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与北大荒精神的一脉相承,理解北大荒精神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是自觉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应该利用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垦区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用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武装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头脑,形成思想共识。垦区的各级党委中心组、基层党校、干部学校都可以成为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阵地,应该通过学习日、党课、学习会、报告会、讲坛、广播电视讲座、板报、墙报等多种形式学习,并不断探索新的学习途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干部,还应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深入学习,在学习中,应该注重实效,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应该引导干部职工有意识地用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去指导工作和生活的实践,只有通过这种扎实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使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入心入脑,做到人人都能熟记于心,见诸行动。

在学习的基础上,还应该经常性地围绕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开展各种调研活动,干部应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才能查找到工作中不适应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环节,充分的调研,才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表现。在调研的同时,应该组织干部撰写心得体会或者理论文章,这些,为深入学习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积累必要的文献资料。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选拔理论素质高、语言功底好的同志,组成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研讨组、宣讲组,根据实际情况,建设起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和宣讲队伍,扩大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面。

对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不应该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还要注重结合,把学习和弘扬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打造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

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影响教育下,在个体成长经历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一种,也必须通过各种方式逐步建立,打造教育载体,是关键的环节。

(一)文化载体

文化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将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以文化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使垦区的职工群众自觉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要以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为载体,把学习和弘扬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产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达到指导人们的生产实践,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的目的,并将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传递下去。

(二)文艺载体

文艺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培育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随着垦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文艺活动不断丰富,我们要坚持一个理念,即文艺一定要坚守包括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在内的正确价值观,在这一前提下,要创作一批反映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文艺、文化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人们的精神情感,升华人生境界。要把学习教育活动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各基层单位开展的其他活动相结合,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推动垦区跨越发展的动力。

(三)实践载体

这里所说的实践载体,就是要使各种先优评比,如要广泛宣传“道德模范”、我“评议身边的好人好事”、“十佳公仆”等活动,作为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培养先进典型,深入挖掘、培养先进典型,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培育的典型要尽可能地“草根化”,只有那些群众身边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典型,才能更好地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形成覆盖各个层次的典型群。这样,才能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增强人们学习和弘扬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在垦区上下营造学习典型、争当典型、自觉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四、积极用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

实践是人们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的最终目的。属于意识范畴的价值观,只有经过实践的不断锤炼,才能逐步得到升华,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在垦区艰苦卓绝的实践中,从北大荒精神中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当今垦区的主流价值取向。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从实践中来,更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升华。

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既需要宣传灌输,也需要实践养成。培养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无形的意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那么,如何才能让相对抽象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我们的实践中呢?这就要求我们拓展思路,深入挖掘教育资源,让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有抓手。

其实,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就蕴涵着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三八”、“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庆日举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能够使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充分地融入到实践中去。比如,在学生中间开展争当优秀少先队员、在青年中间开展杰出青年评比、在妇女中间开展三八红旗手、在党员中间开展模范党员评比等实践活动,完全能够引导人们自觉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

垦区的各级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引导党员干部以各种方式开展对照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找差距活动,让垦区的党员干部养成自觉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辐射带动周围的群众,从而形成人人都用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的良好氛围。

五、媒体应营造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北大荒开发建设6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以党报党刊为核心,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重要手段的多门类、多层次的新闻信息媒体系统,形成了具有鲜明垦区特色的新闻舆论事业,这是我们垦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垦区实施三步走百年发展战略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的强大导向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垦区的媒体,要把宣传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并贯穿于宣传的始终,采取各种形式,利用有效载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垦区的各大媒体都应该加强对本单位的新闻工作者进行培训,引导从业人员深入学习弘扬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时代内涵。

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媒体应该宣传垦区内学习和弘扬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形成强大声势和浓厚舆论氛围。《北大荒日报》、农垦电视台和垦区各个分局、农场的电视台,应该成为宣传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黄金时段和重要版面,开辟专题、专栏,大力宣传北大荒核心价值观,通过播发公益广告、滚动字幕条幅等,形成舆论宣传强势。要搞好动态性、经验性和典型性的活动报道。要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占领宣传高地。

在注重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应该不断以网络等新兴媒体为载体,宣传北大荒核心价值观。通过北大荒网、中国农垦北大荒网、以及垦区各级网络媒体都要开辟专栏专题,加大发稿力度,开展网上评论,放大宣传效应。

垦区的主流媒体是宣传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但不应该是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的全部,垦区从上到下,都应该不断开辟新的宣传阵地,延伸宣传战线。比如,将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内容悬挂于办公室、阅览室、主要街道、标志性建筑,通过树立永久性宣传牌、宣传标语,可以让垦区广大人民群众对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耳濡目染,熟知能详。法律大集、职工技能培训,都可以成为宣传北大荒精神的形式。

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养成,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将成为垦区每一名职工的行为准则。

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篇8

党的十吹响了新时代奋进的号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面详备地提出了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容、方法、规划和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党的十报告中强调指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如何立足本职工作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一)坚定信念,明确指导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始终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华民族积淀深厚的优秀思想文化及精神世界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净化灵魂走向卓越的重要图解,我们应当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但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在工作、生活中体现,要真学、真信、真用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坚定信念,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坚定信念,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在实践中坚定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不动摇。

(二)加强学习,持之以恒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需要,每位党员都要注重遵循学习规律,立足个人,积极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一是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不断更新学习党的知识和党建理论;只有熟练地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才能透过现象抓本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二是学习方法的灵活性。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党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拓展创新学习的内容、方式、载体、渠道、平台、阵地,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加强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学习教育网络,建立健全学习型党组织。

三是学习目的的实践性。学习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实践,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务求实效。每位党员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工作技巧,推动本职岗位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三)提高素质,凝聚力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弘扬,国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判断是非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的原则与标准,它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生命之魂,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不仅具有凝聚民心、引领社会文化思潮的功能,也具有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功能。因此,要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不仅要重视学习和提高自身理论素养,而且要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塑造自身的人格形象,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有踏实肯干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刚正不阿的人格品行。在任何情况下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摒弃个人主义的影响,摆脱名利的束缚,勤政廉洁,在“廉”字上练内功,在“勤”字上下苦功,在”慎”字上常清醒,人人讲公德、知荣辱、明礼仪、守诚信、有爱心、做奉献、促和谐,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效仿榜样,近朱者赤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向各类先进人物学习,从他们身上找到具体的学习切入点,潜移默化。

学习英雄人物。英雄人物是我们的楷模,我们要向各种英雄人物学习。

学习道德模范。从2007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全国道德模范,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五类,到2013年,已评选表彰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这些道德模范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身边典型。要向本地、本单位的先进模范人物学习,让我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五)积极实践,促进转化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体融入到日常工作、生产、生活之中,外化于行,转化为实际行动。

融入六大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政策、制度,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体制机制。

融入执法司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落实到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追求和行动。

融入规章制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各个行业、社会各方面要结合各自职能,建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规章制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制度化。融入行为规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行为准则之中,使之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融入文明创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个人谋幸福、为社会促和谐、为国家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融入优良家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优良家风的培育和践行之中。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成年人的人格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好的家风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正面影响,不好的家风则会对孩子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每个家庭都应该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优良家风。

上一篇:社会医疗保险参保方式范文 下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的价值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