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故事范文

时间:2023-12-09 14:41:09

中华成语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篇1

变成语故事为英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因,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基础。基于此,学校立足外语特色实际,开设“I Stories”课程,出版《中华成语故事绘本》教材,开展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培育提供了丰富资源。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很多内容,但这些概念都比较抽象,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都比较远,不要说用英语了,就是母语理解起来也很不易。因此,只有采用情景化、故事化等方式,化抽象深刻的思想为具体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才能使学生主动接受,最终落实到日常行动中。鉴于此,我们邀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闫雅萍、张喜华、满颖等老师,结合小学生实情,选择了90个经典的成语故事,将之逐一翻译成地道的英语。学校还请来专业人员,给每一个成语故事都配上了形象生动的图片。最终,《中华成语故事英语绘本》教材得以出版,这套教材符合学生认知需要,深受学生喜爱。我们依托这套《中华成语故事英语绘本》教材,在全校开设了“I Stories”课程(中华成语故事英语绘本课程)。I Stories,I是成语idioms的首写字母,又和“爱”发音相似,这样一词双关,既表达了原意“成语故事”,又有“我与爱”的内涵。

融成语故事于课程

1.融成语故事于常规课程

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学生英语实际水平,每学期每个年级选择学习4到5个故事,平均每月学完1个故事,力争6年下来能学50个故事。同时,我们也对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低年级听故事,中年级读故事,高年级讲故事。至于如何开展故事的学习,学校没有统一要求,而是让教师和学生依据教学进度自己决定。有的是学完一个单元之后集中学习,有的是利用每节课前的5分钟分散学习,有的是在每节课结束前的5分钟学习。

2.融成语故事于英语戏剧课程

众所周知,戏剧教育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除具有审美功能外,还具有教育功能。戏剧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此外,学生通过对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的掌握,提高了对生活的感知,培养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校将《中华成语故事英语绘本》融入到英语戏剧课程中,丰富和拓展了英语戏剧课程的内容。目前,英语戏剧课程题材分三类: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学生身边的故事以及世界文学经典故事,形成了中外名篇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经典改编与师生原创相结合、现实生活与科幻童话相结合的多样题材。

化成语故事于育人

中华成语故事篇2

关键词:讲故事;文体;传统叙事;文化身份

汤婷婷无疑是自70年代后期以来华裔美国作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位。她的《女勇士》、《中国佬》和《孙行者》荣获美国各类文学大奖,使其在美国作家中享有盛誉。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她通过运用多种文体、讲故事、中国传统叙事手法,将现代西方叙事策略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手法兼收并蓄,将寓言故事与通俗故事揉为一体,互为言说,自由转换,并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寓言化,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一传统中国小说的叙述结构

虽然生长在美国,汤亭亭不可能摆脱从父母那里承继来的中国血统和中国文化传统。她对中国的了解和体验,建立在母亲给她讲的中国故事传说之上。此外,汤亭亭还曾读过英语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中国神话故事、李白、杜甫诗选等。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汤亭亭在作品中也借用了传统中国小说的结构形式来描述华裔在美国的生活,抒写华人的英雄业绩,重建华裔历史,追寻美国华裔的身份和位置。

《中国佬》巧妙地戏仿中国小说的特殊结构模式,质疑和颠覆了貌似客观的官方历史的权威,从而实现了对华裔历史的重构。此书共有六个主体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小标题1,“中国来的父亲”;2,“檀香山的曾祖父”;3,“内华达山脉中的祖父”;4,“造就更多的美国人”;5,“美国父亲”;6“在越南的弟弟”。在这六个主体故事之间,还穿插了十二个轶闻插曲式的小故事。有的来自中西文学作品,有的是神话传说,有的是新闻报道,有的是史实,也有作者自撰的故事。她有意将典故、历史、轶事、新闻等传说故事与主体部分的现实故事并置在一起,书写出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代又一代华裔移民的事迹。她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叙事结构,把情节不相联系的几个故事排列在一起,在叙述中颠覆华裔男性在美国主流社会的负面形象,重塑美国华裔历史,重拾美国华裔破

碎、丢失的文化身份。

二讲故事

口头文学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因其表演性和社会性,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在影响人的行为与文化传播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代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移民妇女移民美国后,她们对自我的认同面临重重危机。为缓解移民生活的压力,一些中国移民妇女会以保持中国文化习惯的方式,如品尝中国美食、讲故事等,在精神上安慰自己。她们希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灌输给孩子。“讲故事”是第一代华裔美国妇女的生存策略,她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给自己建立一个精神的家园,想象中国,也构筑梦想。

在创作中,汤亭亭有意识地在她的作品中使用“讲故事”的叙述策略,借以表达自己双重文化背景中华裔文化之本。她的作品注重语言的表演性打破了西方文学传统中体裁与叙事媒介的界限。正如她在其访谈录中所说的那样,汤亭亭煞费苦心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为了在肯定多元文化的同时,不断追溯过去中寻找自己的身份,努力缓和两种不同文化带来的冲突与对立。“这些是讲故事者的故事…是华裔美国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位作家,我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我的书中真正的人,我尽力准确地去叙述他们,我讲述他们对自己的虚构。”

立足于多元文化的同时,汤亭亭从女性视角出发,试图溶解两性的不和谐因素,肯定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在她的成名作—《女勇士》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交替出现却又相互对立的叙述者。母亲与女儿以“讲故事”为武器进行斗争,母亲要用故事来教育女儿成长。母亲是一个派生出来的叙述者,她讲的故事千奇百怪;无名姑姑的故事、花木兰的传说、自己求学的经历、各种鬼怪故事……女儿边听,边重述,母亲讲的故事变得面目全非。“白虎山学道”中。母亲叙述的故事的现实层面视角是,母亲讲述中国的神话和传说故事;而“我”叙述故事的现实层面视角则是:身处现实世界的“我”讲述神话或传说世界中的“我”的故事,即虚构自己的故事。显然“我”在虚构姑姑故事时,渗透了现代女性的经验,与母亲讲述的故事相抗衡,从而消解了母亲故事中传递男权话语的功能,构建了华裔女性的自我话语权和文化身份。

三糅合多种文体

汤亭亭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在备受推崇的同时也引来了多方面的争议。而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其体裁,主要围绕它是自传,神话改写还是小说体展开。实际上,汤亭亭作品体裁杂糅了各种文体,她的作品融汇神话、传奇、历史、自传等多种体裁,贯穿着作者与叙事者交叉而又分离的沉思、回忆和想象,无论在表现内容或形式方面都显现出对文类的跨越性。汤亭亭正是试图通过自己的这种杂化叙述,既在读者那里复活自己祖先辉煌的过去和失却的记忆,从而也为个人和她所属群体的新身份证实。

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就彻底打破了时空顺序和线形叙事模式。小说中有两位叙述者和两种叙事视角:一个是“母亲”,另一个是“我”。因此可以说,母女俩是这部作品的共同完成者。虽然一部自传必然要涉及到作者之外的人物,但是从其结构和内容上看,必须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此外,《女勇士》一书展现给读者的完全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书中虽然有许多史的成分,从中可以考证一些确实发生过的事实和历史人物,但在“我”的外部世界中,只有少数的公共场所和历史事件是从汤亭亭的生平中可以辨认得出的。

其次,《女勇士》还可以被看作是汤亭亭的自传。《女勇士》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别人为叙述中心展开叙述,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成功地描写“我”作为一个美国华裔女性,在中美文化夹缝中艰辛的成长过程。小说中的五个故事虽然各有自己的叙述重心,但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对作者的成长经历起着重要影响。女性主题成为联结五个不同故事的主线。每一个故事都为成长过程中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女性角色模式,从整体来看,真正的中心还是作者自己,表现了作者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缝隙中挣扎、质疑、寻找自身位置的奋斗过程。

结语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汤亭亭作品的叙事策略呈现出多种特点,而且受到越来越多批评家和华裔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汤亭亭运用多种叙述策略,试图通过追溯华裔文学叙事方式的根源,突显华裔族性,表述华裔情感,构建华裔多元文化身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华裔作家叙事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当今全球文化的并存与逐步融合中真正在美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领域中去提升华裔文学的地位。

参考文献

[1]KayBonetti.AnInterviewwithMaxineHongKingston:ConversationswithMaxineHongKingston.Mississippi:UniversityPressofMississippi.1998:37.

[2]汤亭亭.女勇士.李建波.陆承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3]汤亭亭.孙行者.赵伏柱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中华成语故事篇3

关键词:国际视野 原版阅读 跨文化意识 中西贯通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130-01

1 引言

全球化时代的国民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拥有全球视野。我们需要洞悉全球化的态势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民能力建设。(鲁子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条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指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英语课程标准,2011)

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

2 现状

由于受传统的统编教材资源限制,对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局限性很大,说教式为主,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跨文化教育浮于表面,缺乏深刻内涵,跨文化意识培养一直是困扰我们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的问题。

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美国语言学教授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我国外语教育专家龚亚夫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能使学习者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文化。(龚亚夫,2009)

4 解决方案――文化导入

英语新课程标准标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总之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基本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文化离开了语言也很难存在,有些文化形式本身就是靠语言来表现的,如文学。

以上可以看出要想与目的语(英语)国家的人交流,就得有交流的内涵,就得学习讲英语的国家的文化,作为第二外语,我们不可能出国学习,因此读原版故事,了解英语及其文化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也就是文化导入。

文化导入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积累有关异国文化的知识;其二是培养跨文化意识。

5 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内容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2009年开始,我们引入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典范英语》(Good English)原《牛津阅读树》(Oxford Reading Tree)系列阅读故事。它是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家喻户晓、享誉世界的英国学生学习母语的材料。这套阅读材料极具人文内涵和教育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就人文教育方面,我们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内容如下:

5.1整理出所读故事的主流文化内容,指导学生吸取西方文化精髓

(1)关爱家人、体谅、包容他人的教育。

如《Mum’s Birthday Surprise》、《Jungle Shorts》、《The Unluckiness Monster》和《Here Comes Trouble》等故事引导学生关爱家人,自我悦纳,自我认可,相信成长,勇于改变,丑小鸭总会变成大天鹅;同时启发学生对于他人要尊重、悦纳,不歧视,不嘲笑。

(2)名人励志故事――榜样教育。

如《典范英语》7的《The King of Football》、《Arctic Hero》、《My Friend, Mandela》等励志故事使他们懂得前进的道路没有坦途,要坚持不懈才会成功。

(3)科幻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教育。

《Oh,Otto》、《Micro the Metal Dog》、《The Ultimate Trainers》、《Petey》等故事,通过科学幻想的形式,引导学生和主人公一起去体会、去经历一些异想天开的事情,迎合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幻想的思维特点。读故事,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产生很多的思考,使他们学习很多人生的哲理。

5.2尊重差异,悦纳、理解他人的文化

在阅读原版故事的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学会比较我们中华民族的与之相通的文化和我们独有的民族文化精华,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精华,吸取西方文化精髓,达到学贯中西。

6 跨文化意识培养方法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外国文化,教师们采取了引导学生发现、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

课前:制定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他们主动发现英语故事里的文化精华。

课中:(1)设计个人展示活动,比如坐“热椅子”,回答同学的问题,体验角色的内涵。

(2)小组活动:讨论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起因、预测故事发展的结局等等,会很好的产生文化碰撞,增加文化理解。

课后:通过让学生写读后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了解《典范英语》故事的文化现象。

7 效果

坚持阅读原版故事,并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交际能力大大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内:在外教课上,学生和外教和谐相处,积极配合活动,交流顺畅。

(2)对外交流时,学生表现的大气、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语言使用得体,流畅,使外宾很震撼,给外宾留下深刻印象。

8 结语

导入原版资源进行教学是有效的使学生既学习英语、又懂

得这种文化的有效手段,是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做世界公民的有效手段,是使学生传承中华文明并吸取西方文化精华,学贯中西,做跨文化交际使者的有效途径,值得我们继续坚持并推广。

参考文献:

[1]龚亚夫.重构基础英语教育英语教学的理念[A].

[2]庄智象(主编)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中华成语故事篇4

《世说新语》是汉末人物品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于魏晋时期作品《语林》、《郭子》、《名士传》等书的。看了《世说新语》就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逸事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了。也可以说它是一部魏晋风流故事集,从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世说新语》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世说新语》中每则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读起来有如今日读的极短篇小说,故事有首尾及高潮迭起的情节。其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断,但言记言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如实地记载当时口语,不加雕饰,因此有些话不很好懂但是言简意赅,很能传达人人物特征。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反映出有时如同口语,但是意味隽永物的个性特点。

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如“曹操捉刀”时的描写。

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比如淝水之战时谢安的沉着和朝中大臣们的惊慌。还有,桓温伏甲设宴,广请朝士,想借机除去谢安、王坦之。王坦之惊恐万分,谢安却“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

名与利往往是人的动心之处,举例来说,管宁和华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园里翻土种菜,他们看到地上翻出一块金子管宁毫不动心,把黄金当作平常的瓦石一样的挥锄耕耘。华歆却把金子拾在手中看了一看,才又丢弃。

有一次,两人曾经共同读书,一位做官的人乘车而过,十分热闹。管宁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心慕虚荣,搁下书本,跑到门外去观看。于是管宁拿刀割断草席,分开而坐,向他说:「你并不是我的朋友啊!华歆为了一时的名和利,而失去他原有的德行,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

我觉得华歆不应为名和利所动心,他应该多学习管宁,不为名和利所动心。管宁就好象王戎,因为王戎的父亲王浑所曾经任官过的州郡,由于感激他的德义,怀念他的恩泽德惠,于是相偕的致送赙仪达数百万,此时王浑已死,故由他的儿子王戎所收,但王戎完全不接受,如果是华歆的话就却不是如此。

《世说新语》是一部反映魏晋时代文人风貌,体现时代特征的笔记小说,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带表作品。它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包括我也很喜欢。

能写出这样好的作品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刘义庆。

《世说新语》通行本为六卷,三十六篇。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很多吧!

《世说新语》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片段,但词简意明,颇能表达人物的个性特点。淡淡的几笔,就能把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真是妙不可言啊!

《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朴素的散文,有的几乎如口语一般。在晋宋人的文章也颇具特色,因此一来使人们喜欢阅读,其中不少故事。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2《世说新语》是汉末人物品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于魏晋时期作品《语林》、《郭子》、《名士传》等书的。看了《世说新语》就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逸事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了。也可以说它是一部魏晋风流故事集,从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冯友兰的一句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来衡量的。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的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任诞,简傲,种种人格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如《德行》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通过与华歆的对比,赞扬管宁淡泊名利。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有德行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情绪这方面,德行较不好的人常会以它个人的情绪为中心,心情好时大家没事,心情不好时大家得遭殃,古时就有一位不管快乐或失意,都不会表现于自己的情绪上,那个人就是稽康,王戎说我和稽康在一起相处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他高兴或者生气的表情。人通常得到一个不好的东西,或遇到对自己有害的东西都会闪而避之,但是有的人得到这一个东西,或者遇到这个东西也不是闪而避之。而倒霉反而还一点不会被那样东西所波及到。瘐亮的坐骑中,有一匹叫的卢的凶马,有人劝告他派人牵去卖掉,瘐亮回答说:“卖它一定会有人买它,但这样又会害了别人;哪里可把对自己有害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呢?从前孙叔敖杀了两头蛇,就是因为不让后人看见,从此他就成为古人乐于传颂的佳话,我效法他不也是合理的吗?”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涉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的人物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王戎有好李,卖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了16个字,就写出了王戎贪婪吝啬的本性。

从另一方面谈,《世说新语》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由于魏晋之际品评人物重视仪容辞采的风气较汉末更甚,所以位高名重的官僚,也往往凭只言片语和某个细节来论定一个人的优劣,或据此而援引这个人入官,如“雅量”记载王王旬做桓温的主簿,桓温想提拔他。有一次故意突然骑马冲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这种测验人的方法上是奇特的,从此得出是“公辅器”的结论,尤其荒唐。又“文学”篇王衍问阮修:“老庄与圣教同异?”阮回答说:“将无同。”王衍很赏识这“将无同”三个字,即请阮修为椽。这就是著名的“三语椽”的故事。这两个例子足证明当时重容止,言谈的风气之盛。

在虚无、厌世的思想基础上,魏晋士大夫都消极、颓废,或乖僻、放荡,时时流露出生死无常,叹老嗟伤的感慨,饮酒浇愁和养生服药,也成为一种风尚。《世说新语》从很多方面写下了这些内容。“任诞”篇说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及时一杯酒”;“言语”篇记桓温因见旧时种的柳树长大,哀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而流泪,即足以反映当时士大夫的没落、灰色的人生观。此外,《世说新语》还记叙了一些人的优良品质,如荀巨伯的重义轻生救护朋友,周处为民除害、勇于悔过等。全是有意义的小故事。对魏晋统治阶级的凶残、丑恶、奢侈等也做了具体的描述。这些内容可以为研究历史做参考。

《世说新语》是非常具有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且练习世说新语读后感的写作。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3《世说新语》是刘墉写的一本关于教育的秘籍,这本书他从孩子诞生前,父母该怎么决定教育的方法、规划孩子的未来,到孩子出事之后,如何跟孩子互动、开发孩子的潜能。在这本书里,他的一些独到的教育方法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以下是书中的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1、“虎姑婆”长什么样子?

记得小时候,我就听过“虎姑婆”的故事,当小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大人们总爱说“再不听话虎姑婆该来咬你手指了!”可是,你知道“虎姑婆”长什么样子吗?答案肯定不是一样的。作者说“为什么一个虎姑婆可以让我们从小孩时代记忆一辈子,而且每个人心里的虎姑婆都不一样,啃手指的声音可好像能在耳边响?答案很简单:因为想象!”

每个人的想象是不一样的,为什么都在呼吁我们要看书,因为在看书的过程中会对书中的人物、事物、事件进行充分的想象,使我们的想象力充分得到发挥。如果给我们一个虎姑婆的动画片,里面有个虎姑婆,还有虎姑婆啃手指的画面和声音,我们看过就知道:哦,原来虎姑婆那样啊,啃手指的声音是那样啊。就用不着想象了。什么都是现成的,那我们的思维与想象岂不是会越来越懒,就跟机器一样时间长不用就会生锈了。

所以,在想象力还没有生锈前,让我们多读读书吧!让它们快速的运转起来。

2、人生光明面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的挫折,但是要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挫折,书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台北有一个由三位盲人组成的乐团,每个人都笑容满面。一个说他最幸运,因为他是后来才失明的,所以他看过世界时什么样子。另一个说他也幸运,因为虽然看不见东西,却能感觉光线,所以不算完全失明。第三个说他虽然从小就瞎了,可是也不错,因为反正不知道看得见是怎么样的,既然不曾拥有,也就不觉得失去了。说完,三个人就唱起歌来。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快乐呢?因为他们由正面看事,即使一般人看来是负面的,他们也有正面思考。还有两位高龄逝世的老人,其中过的很富裕的那位老太太,临终躺在病床上,对每个去探望的人怨,怨伤痛、怨丈夫早死。过得十分辛苦的老太太,却一直到死都感恩,说:“我真好命啊!丈夫早死,还能活到今天,而且儿孙都来看我,多好命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因为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一个生活在总由负面看事的家庭,而另一个从小就长在宽容的环境。

所以,身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如果对学生用正面的语气说话,教育他们从正面看事,譬如:孩子天凉没有关窗,不要说:“你想冻死啊?”或“为什么不把窗子关上?”而应该讲:“把窗子关上吧!免得着凉”。孩子爬到危险的地方,别喊:“你想摔死啊?”而说:“快点下来。”孩子考五十分,如果对他说:“你居然有一半不会,没有前途了!”换成“你能考五十分,表示还会一半,再加一点力,多十分,就及格了,试试看,下次考好一点。”收到的效果会是一样的吗?

让我们教学生从正面思考吧,总存感恩的心,总在失望中带有希望,总在跌倒时,想想休息一下,能跑得更快、飞的更高。我想这样正面思考的人生态度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也会对我们的人生有所改变的!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4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眼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寺》。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任诞》

王徽之因兴而行,又因兴而返,不为目的所羁绊,好似那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

徽之曰:“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古人所说“不为外物所役”,王徽之做到了。目的是何物?是实质的,是人们所想达到无法理解了。的,可这个东西在王徽之眼里还不及那突发的诗兴来得重要。因兴而去,兴尽而归,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件事若是安排在赶了一夜路,已站在目的地门前的大前提下,这就让世俗里的人

古人尚不能解,那么放在现代呢?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里,整天忙着挣钱的人们是不会白费力气做这件毫无实质收获的事。制定一个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不达目的善不罢休,这就是现今以物质至上的观点。但我们换个角度看,效率、结果固然重要,可我们真正获得的东西是从过程中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欢笑,有哭泣,有感动,有无奈,也许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们乐在其中,品味了苦尽甘来,比起最后那个干巴巴的目的,这个过程真的是浪漫得多。

而相较于王徽之那个时代,现今社会要复杂得多。金钱、权利、地位、荣誉,人们追求地更多,同时所羁绊的东西也会更多。人们被这些东西绑起来了,只能缩手缩脚的活于世中。

再说说如我一样的学生吧,对一个穷书生,一个身无长物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该是一件单纯的事情,可有哪个学生会为了学习而学习呢?种种外界因素让我们的身心疲惫不堪,只为得到那一纸成绩单,可真正学到的又有多少东西呢?

学习变得不再单纯,强烈的目的性,它早已变得是面目全非了。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每个人都可以给它来上那么一下。

中国的高考制度,在家长,老师,学校“齐心协力”下,成功的把学习死死的绑在了那单调的阿拉伯数字上。学习不再是我们自己的了,他变得似乎与每个人都有关联,老师、家长的期望,学校的升学率,这些都与我们的学习紧紧相连。在我们身上背负得越多,最后的目的也就越重要,这就像是层层的堡垒,我们被它困住了。

那么何时我们的心灵与肉体才能得到释放?其实答案可以是:随时。我们虽不能改变社会现状,但生活与学习的心境是由自己支配的。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自我解放,在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快乐,那么即使不能做到王徽之那么洒脱,也可以让心灵得到休憩与释放。

有句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得到也许不是满足,不得到也许并非就不能满足,是否自我感到满足,只有自己知道。放开心扉吧,让我们飞得更远。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5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社会上从此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尽管王朗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但当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却想抛弃协助的那个人,所以,华歆的品德是远在王朗之上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像王朗一样的错误呢?以这个故事为例,在开始时如果华歆和王朗在开始时没有携带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可能会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华歆和王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一点生存下来的希望了。

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答应了别人某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如果你拒绝他,他可能会受到损失。但要是你在中途忽然停止,呢么他的损失会更大。

中华成语故事篇5

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优秀范文   见微知著乎?以偏概全也!三国之管宁,避乱世于草莽,身布衣以终老;华歆,登高堂至宰辅,为高官传清誉。

  “割席断交”这个故事,世人耳熟能详,讲得即为管宁与华歆的故事。现常被用来表示,不能够与志向不相同的人结交为朋友。

  故事中,管宁见了金子“挥锄与瓦石不异”,世人褒赞有佳。而华歆拾起来,明白是一块金子

  后也随手抛弃,不也体现了他不在乎钱财吗?世人又何为贬损?何来“志不一样道不合”之说?又两人同席温书,见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华歆之所以出去看热闹,也只能说明他读书注意力不集中,大概也并不能够确切地评判他的人生志趣吧。

  管宁、华歆、炳原皆为三国名士,有“一龙”之称。华歆是龙头,炳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管宁与华歆又为同窗交好,既是朋友,管宁又怎会只因为好朋友出去看了一下热闹就闹绝交,这难免让人在看文章时引起怀疑。是管宁的“小题大作”?抑或是世人的“以偏概全”之说?

  的确,轩冕象征权利尊贵。由于社会时代的.因素,魏晋时期文人普遍崇尚清谈,一部分文人尤显得特立独行,守着“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傲世姿态,远离世俗,归隐山林。如此,管宁成就了超逸之名,华歆畅达仕途反而流俗。管宁成为了正面的道德品行典范,华歆注定要遭受士人的不屑。

  然而,管宁饱读诗书后明白了世情,从而选取全身远祸,还乡做了隐士,与华歆的满腹经纶用于经天纬地,施民以惠政,究竟孰浊孰清?据记载,华歆不仅仅为官清廉,而且为政清明,颇有治国安邦的高策良谋。且功就之时,他不计前嫌,不萦私怀,屡荐昔日故友管宁出仕,大有让位以贤之高态,实在让人感佩。华歆如此德才兼备之人,后世的声誉却一向因“割席”而受累,着实令人扼腕!

  两件很小的事情,足见士大夫品评他人与约束自我的尺度之严。见微知著,确有可取一面,但仅因小事就武断绝交,认定华歆对财富、官禄心向往之,未免以偏概全。管宁因朋友一二细节不贴合自我做人标准,便断然与其绝交,未免苛求于人。须知:

  守一身之清固然可嘉,然忍浊染身,辟世之清,更堪一表!

  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优秀范文

  读完《世说新语》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第一》的一四和四五篇。这两篇都是讲“孝”,但完全是两种风格。

  一四讲的是王祥的继母很恨他,他却爱继母,当王祥得知继母恨他时,他竟然求继母处死自己。我认为这种孝,太过头了,一个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是因为继母恨自己,仅仅为了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未来,这还算是“孝”吗?王祥的继母如果没有醒悟过来呢?这世界上又会少一个智者吗?要是天下所有的人都变成这样,得有多少人不明不白地死去啊。而且,继母已经暗中派人去砍他了,这么一个恶人,敢在她面前请求处死自己,是很有可能被处死的。那时,这个所谓有孝心的人,岂不是成为一个很做作的、会被后人笑话的人了吗?

  相反,我认为四五才是真正的“孝”,不过头的“孝”。

  故事讲的是陈遗的母亲喜欢吃锅底焦饭,他任职州郡主簿时,常带一只口袋,把焦饭放在里面,回家送给母亲。后来,他被迫去打仗,那几斗焦饭来不及送回家,就带到军队里去了。但是,好多兵在战败时饿死了,只有陈遗靠着焦饭活了下来。陈遗把送给母亲的焦饭在战败时吃了,这是对的,不然他怎么活下去。但有些人会认为这样是“不孝”,我很不理解。我认为,如果陈遗硬是要把饭给母亲,就很做作,像王祥一样。吃了那些饭,既能让别人知道他很孝顺,又能使自己活下来,这不是很好吗?何必像王祥一样做作?这才是“孝”。

  我很赞赏陈遗的“孝”,不喜欢王祥过头的“孝”。这就是我对“孝”的看法。

  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优秀范文

  暑假期间,我喜欢上了一本名叫《世说新语》的书,我被里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的魅力所吸引,简短的文字,蕴含了无穷知识,它让我眼界大开。

  《世说新语》记述了魏晋人物言谈轶事,它是一本笔记小说。里面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等等,一共有一千多则。多以人物评论、做人道理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为主。

  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雅量第六”中的一则小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只有七岁名叫王戎的小朋友,他曾经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大家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了很多果,把树枝都压弯了,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有人问他,他回答道:“树在路边,又结了这么多的果子却没人摘,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李子一尝,果然是苦的。当我读这则故事,读到前半部分时,第一反应是,王戎怎么这么笨,有这么多的果子,为什么就不愿去摘呢?整则故事读完的时候,我要为王戎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点赞。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多思考,不要被眼睛所见的“迷惑”。可以根据事物的现象思考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看完这则小故事,不由的让我想起了发生在三年级暑假期间的一个故事。爸爸出差从海南回来,带回了一个大大的菠萝蜜。我初见菠萝蜜时,只见它浑身长满了小疙瘩,又粗又长,像个长满“青春痘”的大冬瓜。我边看边摇头,爸爸见我对它充满了“敌意”。他告诉我,别看它长的丑,它的味道却特别的鲜美。我头摇的像拨浪鼓,嘴巴里一直说着:我不要吃,不要吃,真的不要吃。可当爸爸打开它后,我的味蕾瞬间被空气中弥漫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吸引了。后来,我尝了一口,便从此爱上了它。是呀,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千万不能光凭着外表或是现象,就急着去下结论,一定要去深入了解,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时,一句话,也蕴含着大道理。在“轻诋第二十六”中有这样一则: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意思是:过去人们评论韩康伯说:“胳膊肘粗壮,但是没有什么刚气、骨头。它从人的体格外貌上去轻视诋毁别人,其实这是很不礼貌的一种行为。”这则小故事警世我们,千万不要从一个的外型体貌上评论他人。这样不但让别人“受伤”,也降低了自己的品行。生活学习中,一定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检查自己的不足,学会取长补短,让自己更优秀!

  《世说新语》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读它。它不但让我们能快速了解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时代精神和各种历史知识,它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指引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它还培养我们对古文的阅读兴趣。

  爱上它——《世说新语》很容易。

中华成语故事篇6

【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喜福会》;叙述声音;话语权威

《喜福会》是华裔女作家谭恩美1989年出版的成名处女作,小说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曾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达9个月之久,该书深受读者喜爱,并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华裔文学热,作者谭恩美也在美国主流经典文学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看,谭恩美小说中的华裔女性人物已经掌握了“话语权威”,为了实现这种权威,作者运用了多种叙事策略并采用了独特的叙述声音来建构女性自我权威。

本文主要根据苏珊兰瑟提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相关理论来分析这部作品如何通过叙述声音的运作策略来抵制、颠覆男性权威,并建构女性自我权威。

一、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运作策略:叙述声音

在叙事学者眼中,“声音”通常指叙事中的叙述者,以区别于叙事中的作者和非叙述性人物。而在女性主义者看来,“声音”表达了以女性为中心的观点和见解,成为女性拥有社会身份的重要标志,意味着女性个人或群体作为实体的话语存在。两种理论对于同一概念所阐释的指向是不同的。苏珊・S.兰瑟认为女性文本中的叙述声音既是叙述形式的研究对象,也是社会身份的体现。在兰瑟看来,通过文本产生出来的叙述声音去研究女性作家在女性文本中所采取的叙事策略,有利于强调性别差异,追求女性自我权威。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一书中,强调了叙述声音对于建构话语权威理论的重要性。探讨通过叙述声音的运作策略来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有利于女性通过文本建立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威,正如兰瑟在书中引用伊里盖蕾所言“有了声音(voix)便有了路(voie)可走”。

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中提出了三种叙述声音模式:作者型叙述声音模式,个人型叙述声音模式和集体型叙述声音模式。在《虚构的权威》一书中,兰瑟把作者型叙述声音定义为:“一种‘异故事的’、集体的并具有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兰瑟认为这种叙述有两种优势:一是在作者型叙述声音模式中,文本对(隐含)作者和集体的,异故事的主述者无意做标记性引入,这时,叙述者等同作者,受述者等同读者,这样,叙述声音更易承载社会权威。这种划等号的常规做法使得作者声音在各叙述形式中占有优先的地位。”二是作者型叙述者存在于虚构世界之外,并且不必具有性别特征,所以更容易逃避男性权威的威胁。个人型叙述声音是指那些有意讲述自己故事的叙述者,也即热奈特所说的“自身故事”的叙述。集体型叙述声音是女性主义叙事学的首创,集体型叙述声音表达了一种群体的共同声音,或者表达了各种声音的集合。兰瑟把集体型叙述声音分为三种表现形式:某叙述者代某群体发言的“单言”形式,复数主语“我们”叙述的“共言”形式和群体中的个人轮流发言的“轮言”形式。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风格和创作手法都体现出女性主义叙事学叙述声音的特征,读者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使用个人型叙述声音和集体型叙述声音的感染力。

二、《喜福会》中的叙述声音

在男性中心的社会里,女性长期处于沉默和失语的状态,丧失了自己的声音和言说的权利,生活在美国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华裔女性更是处在这种边缘的边缘。《喜福会》发出的是指向颠覆父权制社会和西方白人中心的“声音”,作者选定了特定的叙述声音,以表达其意识形态的内涵。

在《喜福会》中,作者采用了个人型叙述和集体型叙述相结合的叙述方式,集体型叙述声音是当代女性作家尤其是少数族裔作家常采用的一种叙事手法,旨在通过这种多重叙述声音来表现少数族裔女性追求性别、种族和文化的艰难的历程。在《喜福会》中,集体型叙述声音是显而易见的,作品由十六个故事组成,整体结构分为四个独立的单元,分别由母亲们和女儿们轮流叙述,谭恩美通过对“轮言”形式的灵活运用,使男性角色退居幕后,使得男性声音集体缺失,建立了女性集体叙述声音,从而成功建立了女性叙述的话语权威。在作品中,四个母亲和四个女儿可以看作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化群体,在每个部分这个群体个人轮流发言,虽然她们的“自身故事”各异,但是她们代表了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和身份,这种“轮言”形式使每个叙述者保持距离,又使得主题达到反复呈现的效果。八位女性集体讲述,这种“单言”的形式汇成一种“共言”的力量,一种集体言说的力量,让她们代表华裔女性集体发言,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为处于中国传统父权压迫和白人歧视下的女性正名,用华人自身的故事反击美国主流社会的偏见,破除美国社会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三位母亲的集体言说代表了华裔群体背后的苦难历史以及动人的母女关系,表现了对男权主义的颠覆和女性主体经验的延伸,为华裔女性这个边缘群体起到了很好的代言效果,母亲们也在讲述中树立了自己的叙事权威。

除了采用了集体型的叙述声音,作者还采用了个人型的叙述声音,在兰瑟看来,个人型叙述声音指的是故事的叙述者和主人公为同一人的第一人称叙述。《喜福会》中的虽然讲的是各自的自身故事,却又彼此相联系,都是由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内心世界得以展露,并借小说中的人物之口对其他人物进行描述,而作者隐退到文本背后,缩短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获得较高的真实感。如在描写四岁的映映落水太湖的场景时,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以映映四岁孩童的口吻描述了她落水时的恐惧与孤独,这种叙述方式使叙述者与人物合二为一,内容均为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使读者深入人物内心,令读者觉得真实可信。在个人型的叙述声音发言中,个人从各自的观察视角出发,叙述难免受到时空和认知的限制,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作者安排了不同的叙述者讲述不同的内容和片段,使得叙述符合她们的身份和认知,也使叙述更为完整。个人型的叙述声音使得多角度描写成为可能,也使读者深入人物内心去窥探,不仅扩展了小说的内容,也使读者融入人物的故事中,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女性主义叙述声音的意义在于强调性别差异,追求女性自我权威,《喜福会》中的个人型叙述声音和集体型叙述声音的轮言形式为女性打破沉默提供了发言的机会,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对男性中心和西方中心的反叛,揭示了男性中心和西方白人中心下的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及这些女性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坚强、独立和自我认同之路的,从而对男性中心和西方中心进行挑战、颠覆和解构。作为华裔女性主体意识的表露,作者塑造的这些女性形象彻底颠覆了长期被歪曲的华裔女性形象,她们坚强独立的处世哲学和性格正成为新一代美国华裔女性声音的代表。

【参考文献】

[1]苏珊・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事声音[M].黄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等,译.上海译文出版,2006.

[3]陈研.实现叙述声音的权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读谭恩美的作品[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

中华成语故事篇7

难忘的一次生日聚会

一转眼我都上六年级了,要小学毕业了,正好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打算和同学们聚会一下。

今天早上,我早早地就起了床,邀请了几位同学一起在公园给我过生日。可我最担心得还是李坤鹏,能否出席我的聚会。因为:李坤鹏前几天,把我舅舅从广州寄给我的一本《中华成语故事大全》弄丢了。为这件事我俩还发生了不愉快。这时,几位同学来到我家,打断我的思绪。向我走来,纷纷把生日礼物送给了我。有同学送得是精致的笔记本;有同学送得是有趣的玩具;还有同学送得是好看的故事书……我十分高兴,提上蛋糕和饮料,带着他们来到了公园的凉亭。开始过生日了。这时,一位同学说道:“咦?李坤鹏呢?”别的同学说道:“他肯定不来了,我们开始吧!”我没有反对。同学们帮我插上蜡烛点上火,当我闭上眼睛默默许愿时。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我睁开眼一看原来是李坤鹏。这时李坤鹏把我叫到了一旁,对我说:“对不起,上次把你的《中华成语故事大全》弄丢了。给!这是你的生日礼物,祝你生日快乐。”说完便把手上的一个生日礼盒,递给了我。我打开一看,里面有两本书:《中华成语故事大全》和《中华谚语故事大全》。我便问道:“这本书这地方不是买不到么?你在哪买的?”他说:“这两本书是我爸爸出差时我让他给我买的。”我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谢谢你的生日礼物!”这时,其他同学都鼓起了掌说:“欢迎李坤鹏参加聚会。”……后面,我们有说有笑,有的同学对我说祝福话语;有的同学和杯饮料;还有的同学竟然把蛋糕往我脸上抹。这次的生日聚会,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今天的生日聚会,我不但得到了同学们的祝福,又得到了一份真挚的友谊!

中华成语故事篇8

【关键词】《活着》;叙事;苦难;生存策略

余华早期的作品充斥着血腥、暴力和死亡等一系列人与世界的残忍和黑暗现象,而且人物与情节的设置也常常有悖于常理,给读者以晦涩难懂的感觉。“浓烈恣肆地暴露和渲染苦难,使余华成为八十年代之后中国文学界的一位极具诱惑力也非常令人困惑的作家。” [1]然而小说《活着》的发表却让读者感觉到余华对于世界、人生、现实和生命的冷漠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余华以平实的语言将主人公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展现得淋漓尽致,亲人的相继死去,战争、灾难、动乱、贫穷、饥饿等等一系列的生存威胁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小人物在面对困境与苦难时的乐观和隐忍。

一、双重结构的叙事安排

余华将小说《活着》的叙述分为两个部分,主体部分是福贵用朴实的语言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而不断引出福贵对往事回忆的则是另一位叙述者,一位起到了串场作用的“采风人”。这种双重叙事的结构,巧妙地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对于自己人生的回顾和一个知识分子对于历史背景的重述相互叠加,使得故事本身更加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承担着故事引出者身份的“采风人”,在每次引出福贵的讲述后便退居成为一个用心聆听的读者,又在每一个故事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每一次关于死亡的叙述的关键时刻迅速地跳出来,企图在情感上对读者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也为接下来的叙述做出铺垫。这种不断的“现身”虽然对故事的连贯性来说是一种打断,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苦难带给读者的极度紧张和压抑的情绪,使整个叙述节奏出现了起伏和变化。这种在苦难叙述过程中的有意打断,让读者在回归现实的短暂过程中保持独立的思考,从而从情节中脱离出来对生活进行一种反观。间离化的处理方式既可以使已叙述的苦难被强调,让读者对福贵内心的巨大悲痛感同身受,也可以缓解读者的情绪,进而对即将发生的故事产生期待。由于福贵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亲人相继死去的故事,这种叙事的循环也因此显得并不乏味了。从另一个叙述层面看,余华选择让福贵自己来讲述所经历的苦难与亲人的死亡,其实是想要以一种不介入的方式来呈现主人公苦难的一生,这样的苦难就更加纯粹和深刻了。“也就是在苦难人生的呈现过程中拆除我们的文学作品习见的那道理智和道德防线,让苦难以苦难的方式而不是以经过种种解释包装过的形态,不加节制地呈现出来。” [2]余华将极致的苦难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却在叙事过程中将知性主体和道德主体抽离,从而避免了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对这种苦难做出解释与评判。正如余华在《活着》的日文版自序中说到的:“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的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 [3]所以,对于福贵的不幸遭际,作者余华只是将一种无以名状的情感通过平面化的叙述展现出来,让苦难以本真的状态给读者留下直观的震撼。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余华的这种自我讲述的安排,使读者与主人公福贵间的距离拉近了,人们在同情他的苦难遭遇时,也默认了对于他过往所做的混账事的原谅。余华在《活着》中借福贵之口,以最质朴的语言和最平静的语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苦难的故事,这种平实的叙述语言更容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也正是这平静的叙述让我们看到了在沉重的苦难面前,福贵的那份从容与淡定。整部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展开,双重叙事结构的设置使得两个叙述者的叙述在过去和当前相互转换,“既使得主人公福贵人生经历中的那种苦难感在过去与当下的对比中不断地被消解,同时也使文本产生了一种多维对话结构。” [4] 留给了读者更大的空间去感同身受,也使得这份苦难和福贵的“活下来”更具震撼力。

二、苦难和对抗苦难的隐忍

贯穿于小说《活着》的最主要情节就是福贵身边亲人的不断死亡,这种重复性的表现方式,将苦难的主题进行了积累和深化。正是在这一次次重复发生的对于死亡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宿命的不可抗力。爹娘、有庆、凤霞、家珍、二喜和苦根的相继死去使这个八口之家只剩下福贵孤单一人,换言之,福贵才是这一切悲剧至始至终的承受者。余华笔下的苦难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苦难,是一种本源性质的苦难,这种苦难的发生似乎没有任何先兆,也不需要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作为人生命中的一种必然而存在。当自己最亲的人一个个地离开时,死亡对于福贵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和可怕了,然而死亡却迟迟不愿降临到他的头上,只是让他活受这生的悲哀,让他承受比死更加残忍的折磨。从福贵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叙述中,我们通常会被他生活中接踵而至的苦难和打击所震撼,会对他一生的遭际抱有深深的同情,在我们看来他是最有权力去抱怨命运不公,去指责社会不义的。然而面对生活的苦难和命运的捉弄,福贵选择的不是抱怨,不是自暴自弃,而是隐忍地活着,以达观、超然的处世态度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多多少少的困难和挫折,抱怨和咒骂往往是最简单但却最无效的做法,隐忍和释然才是最有力量也最需要勇气的,活下去才是对一切困难最好的“反抗”方式。正如余华在《活着》韩文版自序中提到的:“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5]福贵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靠种地过活的小人物,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草根似的人物却让我们看到了人的力量在与不可抗拒的宿命力量的无声对抗中,是多么的坚韧和伟大。无论是家财散尽后的穷困潦倒,还是被拉壮丁时的九死一生,亦或是亲人们接连死去的种种噩耗,都足以将福贵置于最深的苦难和最大的折磨之中。然而福贵却没有被命运击垮,没有对这不公的命运发出丝毫怨言,没有对苦难抱半点儿侥幸的心理,只是达观、平静、隐忍地面对苦难,以顽强的忍耐性和对活着永不熄灭的渴望在这个充斥着苦难的故事里活了下来。

除了主人公福贵,我们还可以看到苦难与其他人的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久经战场的老全,最后竟是被流弹击中而毙命的;赢光了福贵家产的龙二,却也因为不肯交出福贵家的老宅而被枪毙;从战场回来的春生,尽管做了县长,却也难逃被批斗的厄运,难逃死亡的威胁……余华是要告诉我们苦难是人生的一个部分,是无法逃避的。无论腰缠万贯还是身无分文,无论身居高位还是平头百姓,只要是活着就会有苦难,苦难虽不是人生的全部,却也是人生绝不可能缺席的一个部分。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了苦难与煎熬,只是来得或早或晚、或多或少罢了。我们都无法逃避苦难,区别只在于我们是被它打败还是将它击垮,(下转第6页)

(上接第4页)是不是敢于为了活着而活着。正因为这种苦难的必然存在,所以活着的意义便不再是金钱或地位,而在于活着本身,只有活着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当生活历经过沧桑与变故的洗礼,只剩下迟暮的福贵和他那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你会发现这个倔强的老人其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他虽不是英雄,却从未被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所打败。“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6]执着地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就是一种“高尚”,因为那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和隐忍。这种“活着”虽不能多么地有所作为,但却是极具力量的。

三、文本形式下的苦难故事

以文字为手段来描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决定了文学作品的模糊性,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就不再是固定的和单一的了。作者以自己的想法来塑造文学形象,读者却不可能百分百地按照作者的写作思维来解读作品,而是在接受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上的不同则源于每个读者的知识结构、成长环境以及人生阅历等多方面的差异。这种多元化的理解正是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性的体现,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来源之一。文字为读者留足了想象的余地,读者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对于一个情节的理解和对于一个人物的喜爱或厌恶。特别在心理描写方面,语言文字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文学文本的另一个优越性就在于它可以反复地被阅读,如果读者对于某一个情节或作者的某一种表现手法感到不理解,大可以反过头来重新阅读。这样一来作者的巧思才不会变得事倍功半,影响了本该有的表达。

每一种艺术形式的优势背后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学文本也是如此。首先是它的模糊性与多义性虽然可以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发生误读现象,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影响作品的整个导向作用和原本的价值所在。其次,语言文字的描写使得情节与人物的表现不具直观性,只能够靠想象来理解,可能会打消一部分读者阅读的积极性。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由于语言文字极大的“宽容度”,许多作家会故意在表现手法上使用一些技巧,而这种略带炫技色彩的表达,往往会使作品的整个结构或是一些情节的描写反而让人费解,造成晦涩难懂的结果。然而无法否认的是这种文学的表达方式仿佛一个丰盈的艺术宝库,为其它不同的艺术形式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回归到小说《活着》,余华用极为质朴的语言和巧妙的叙事安排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关于“苦难和活着”的故事,在我们叹息与感动的同时引发深深的思考,而这正是语言文字和文本阅读的魅力所在。我们随着余华的讲述,陪着福贵回忆往事,和他一同经历家道中落;一同感受亲人们的死亡带给他的悲痛心情;一同在退守、忍耐中坚韧地活下来。由于小说可以反复地被阅读,所以余华所使用的双重叙事结构和倒叙的手法丝毫没有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反而起到了特殊的表达效果,正体现了语言文字无以比拟的优越性。余华简单的叙述和描写,却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头脑中将小说中的一幅幅画面再现出来。当然,也因为语言文字的多义性,读者在理解《活着》所要表达的主题时也会出现不同。一部分读者认为福贵在苦难中隐忍地活着是一种生存力量的体现,另一部分读者则认为这种只是隐忍而不去反抗的活着是毫无意义的。每个人的思维和价值观不同造成理解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可能会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出现偏差,这也是语言文字这种单纯的艺术形式在表达上的局限性所在。

【参考文献】

[1][2]吴义勤.余华研究资料[C].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97,100.

[3][5]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6,4.

[4]胡国威.论《活着》的叙事艺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09.

上一篇:拯救地球范文 下一篇:地无遗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