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专业特色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5:54

中医学专业特色

中医学专业特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中医学专业 特色教育

近年来,我校中医学专业蓬勃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中医学专业人才,我校积极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这一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我校中医学专业校企合作特色教育的提出背景、培养模式,总结了我校中医学专业校企合作特色教育的意义,旨在为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一、我校中医学专业校企合作特色教育提出背景

五千年来,中医药学为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繁衍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人早就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训诫。中医药以其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在我国拥有很高的群众基础而被普遍认可,其临床疗效和学术思想正为世界所关注。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目标,为中医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中医学专业人才缺口巨大,健康服务相关产业中医药人才需求增加;然中医学专业人才总体水平参差不齐,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中医学专业人才欠缺。中医教育是中医事业传承发展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为连接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中间体。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索中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提高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高等中医院校来说刻不容缓。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

二、我校中医学专业校企合作特色教育的培养模式

1.双向选择,组建班级。我校先后与多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或健康服务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开展多个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方向班。中医学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就业意向等,报名参加相关的特色教育方向班。学校老师与企业专家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组织面试。结合学生的面试情况及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确定各方向班的入选名单。

2.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方向班的学生在校期间,完全执行中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特色培训。各个方向班的理论与实践部分的内容是由学校老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培养,同时各方向班还组织不同的素质拓展活动。学年结束,根据学生的各项综合成绩评比,给予成绩优异的学生奖励。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如有意向加入企业,企业将优先录取。

3.顶岗实习,自主就业。加入校企合作方向班的学生,在第三学年顶岗实习的时候,可以选择全部临床实习模式,亦可以选择临床、企业模式,即实习期的后3个月到企业相关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更深入地感受企业、了解企业。而实习期结束后,学生可以选择留在企业工作,也可以选择其他工作。

三、我校中医学专业校企合作特色教育的意义

1.对于学校来讲,校企合作办学,有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或健康服务相关企业的专家参与,有利于高职中医学专业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可以根据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或健康服务相关企业的实际情况创造实践教学环境,组织学生业余时间到企业学习与实践;校企共同开展编写特色教材、科研等工作,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对于行业企业来讲,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同研发特色教材、开展科研等,可能促使行业企业的理念等发生改变,提升企业的科研水平或产品研发力;企业专家在授课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吸引大批的优秀学生选择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被相关企业留用,成为相关企业发展的坚实力量。

3.对于学生来讲,在学习中医学专业课程的同时,参与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方向班,可以学习更多的不同方向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与实践,强化相关的专业技能;通过特色教育方向班的学习及到企业的顶岗实习,更深入地感受企业文化,同时可以拓宽就业渠道,等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行业企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1]。在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2]。而高职中医学专业,通过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优化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更精准化、职业化、规范化。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我们需要不断总结以前的经验,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以促进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中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鹏、张久臻、郭爱东等.推进产学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J].现代教育论丛,2012.1-2:40-42.

中医学专业特色范文第2篇

1.1高考志愿填报许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是听从家长或老师的意见与安排,一些学生是根据高考分数做出的专业选择,还有一些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而录取的,所以这些学生的专业选择完全是被动的。即便有些学生是自主选择的专业,但由于高考前学习压力大、时间紧,所以也未能较详细地了解所报考专业的情况和专业所在高校的情况,更没有深入思考自己所选专业的特点和前景。这种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和对所读专业认识的片面性,使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丧失兴趣或感到迷茫,失去学习目标和进取心,对所学专业信心不足,甚至产生动摇,萌生转专业思想。

1.2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经济体制的变更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给当代中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给学生的专业思想带来了正、负两面的影响。正面影响有:逐渐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崭新的价值观;确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注重实验与临床能力培养等。负面影响有:终身从事中医临床医生的职业观念被打破,使得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一专多能的技能。另外,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红包、回扣等不良社会风气对中医学专业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

1.3就业前景复杂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有调查显示78%的学生表示热爱并且毕业后想要从事中医药相关行业。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而中医学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的增长却未能与之相适应。并且,目前医院招聘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学历要求很高,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就显得更为困难。复杂的就业影响因素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处于“毕业就等于失业”窘境,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学生对中医学专业的前途产生质疑,从而对专业产生动摇。

1.4学习的适应困难进入大学之后,学生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必须及时、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否则,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学习上就会陷入被动、感到力不从心。其外,由于大学的学习主要以自学为主,学生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而中学阶段的学习主要依赖教师,从而导致大学新生对大学的学习方法存在适应困难。这些不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学生就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专业情绪和专业思想问题。

1.5中医学专业的理论和学科特征中医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维的基础之上,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而形成的,其理论体系独特,具有文学性、史学性和哲学性。另外,由于中医学理论是由无数个医家不断修正、补充、完善而发展起来的,思维与经验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其理论有社会科学的特征,其应用有自然科学的特征,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其思维具有抽象性、实用具有经验性。中医学专业的理论和学科特征,使得中医学的专业教育与高中数、理、化的基础教育的思维方法与知识结构截然不同。很多中医学专业学生并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和知识,在入学后也没有完成转变观念并融入到中医特殊的学习氛围中,加上目前的中医教育往往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普遍对中医理论、概念感到茫然和困惑,对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难以接受,时常感到中医逻辑的深奥凌乱和脱离实际。带着对中医理论半信半疑,甚至根本无法接受的思想被动地接受中医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1.6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模式目前中医学专业教育均采用现代课堂教学的模式,与传统“师带徒”模式相比较,其更趋向理论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但其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其“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限制了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也导致了中医学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使得学生认为现在的专业教学与就业后的工作实际联系不密切,不能有效地传授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此外,目前的中医学专业教学中,西医学课程约占总学时的1/3-2/5,使得相关中医古典医籍的学时不够,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中、西医学的交叉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学习,甚至产生中医学不科学的想法,厌恶中医,妨碍对中医学的深入学习。

1.7中医西医化倾向目前中医出现了较明显的西医化倾向,即以“西医的模式”来指导中医临床与科研。在临床方面,用西医的疾病诊断取代中医辨病辨证,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用药,治疗上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等;在科研方面,过分强调新药研发而忽视中医基础和理论研究,这些都影响了中医学特色的发挥和中医药疗效的体现,导致中医学专业学生对中医的科学性和治病防病能力产生怀疑,对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信念产生动摇。

2加强中医学专业思想教育的对策

针对中医学专业思想教育的影响因素,作为中医药院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在加强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方面,可采取以下对策:

2.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中医学专业的认识中医学专业新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对中医学专业的背景、性质、学科特点、行业前景以及中医临床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要求等情况并不了解,而新生入学时往往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大学充满热情和激情。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以宣讲、讨论、交流、看电影、看录像、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开展“名师启航活动”,邀请中医学专业知名教授及学科带头人进行中医学专业的背景、性质、学科特点、行业前景等情况介绍,通过名师的人格魅力和引导教育,感染和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科学地制订个人发展规划,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医学专业,激发学生潜在的专业兴趣、爱好和学习热情;开启“学长导航行动”。组织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进行有关学习和生活的交流,通过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为大学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邀请杰出校友畅谈工作感受、就业心得等方法;在中医学专业大一新生中开设中医学“专业导论课”或“学科导论课”,系统地介绍中医学学科、专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使大学新生一入校就清楚中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以及明确大学5年应该学好哪些知识,从而方便学生调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明确学习方向。此外,还应着重学习、领会医学誓言、白求恩精神等,使学生真正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含义,对中医学执著追求,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2.2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部分大学新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情况,表现在生活方式、自理能力、学习方法、师生关系、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针对新生中存在的困惑和不适应情况,应通过开展“新生大学生活适应”主题班会、新老生交流会、新生心理讲座、大学生人际关系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方式,通过开设“大学生发展导论”和“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等素质教育课程,结合高中与大学学生学习、生活的区别,引导学生尽快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针对大学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应通过新老生交流会、专业教师讲授等方法,向学生介绍大学的教学和学习特点,并根据大学各门课程特点,开展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逐步摸索出与自己学习状况、基础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管理支配时间,学会应用工具书、图书馆等条件自学,从被动学习方法向主动学习方法过渡。

2.3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医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其人文特征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一定的人文修养,才能掌握其思维方法和精髓,从而形成稳固的中医专业思想。

2.2.1增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孙思邈认为:“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二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提倡医者涉猎群书。中医学专业教育如果只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则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过于狭窄,后劲不足,难以成为行业佼佼者。因此,中医药院校要优化课程设置,逐步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地位,增设古代哲学、自然辩证法、古典文学等课程,使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渗透,并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老子》、《周易》、《道德经》等,提高其人文素养。

2.2.2强化中医四大经典学习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的基础和精髓,包含了许多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和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历代医家都对四大经典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保证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中医院校必须强化中医四大经典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中医学专业思想。

2.2.3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药文化是学习中医理论的基础入门课程,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通过开展中医文化知识相关讲座,制作和宣讲《中医药文化常识》手册,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朗诵”活动,成立专业兴趣小组,组织医院见习等活动,营造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对中医学专业的兴趣和增强学好中医的信心。笔者采用上述方法,营造了中医学专业大一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稳定的专业思想。经统计分析,该年级278名学生大一学年期末平均成绩将近80分,不及格率仅为1.31%,相对于本专业往年大一年级,成绩明显提高,不及格率明显下降;学生专业思想较为稳定,未出现申请转专业的学生。

2.4改善中医学教学方法和模式

2.4.1调整课程设置中医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方面的内容。中医学教育应按照其学科特点和知识结构体系来设置课程,力争使所设置的课程能较全面、完整地反映中医特点、特色及其优势,加强中医基础及经典课程的学习。掌握好中、西课程的比例以及西医课程开设的时机。对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首要的应当是掌握中医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必要的西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的学习应该安排在中医教育的后半个阶段,这样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2.4.2改善中医学教学模式针对目前中医学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导致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可通过尽早安排学生进入临床见习的方法,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感受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作用和效果,感知中医名家的临床魅力,在近距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我们通过组织中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到医院见习这种“早临床”活动以及组织中医学专业学生从一年级至四年级全程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多次、反复进入临床见习和实习这种“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活动,促进了学生对中医临床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中医的信心,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和专业技能,从而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

2.4.3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效果中医来源于实践,优势在于临床疗效。只有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才能培养出中医思维。要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就要让他们有机会实践中医,感悟中医,真切体会中医的神奇疗效,从而对中医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现代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专业教学,要严抓临床实践,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通过规范临床实习管理办法、增强临床带教意识、改进带教方法、改革出科考试等方式强化中医技能培养,提高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中医学专业思想教育是中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关系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中医科学的振兴,因此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深入研究,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使学生认同和接受中医,从根本上巩固学生的中医专业思想,培养真正热爱中医、献身中医事业的高素质人才。

中医学专业特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非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05-02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中医药院校新兴专业应运而生,如我校陆续开设了公共管理、医院管理、法学、医学英语等非医学专业。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毕业后的工作大多数都与医疗相关,这就要求该类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学知识背景[1]。因此,在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都开设了一些概论类中医课程,使该类专业学生在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中医学知识。《中医学基础概论》为我校针对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整合而成,分上下两部。该课程建设的目标,即通过合理精选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等,为非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结构较为完整、合理的中医学知识框架,使其能够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对中医学基础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以后工作有所裨益。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课程的具体化[2]。目前所使用的《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是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的内容组合而成,编制时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删除了一些重复的部分,但四门课程基本还保留原课程的基本框架结构。但由于篇幅所限,很多篇章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缩写,使得该教材成了四门基础课的缩写版,这就造成了该门课程知识点繁多,内容庞杂,几乎涵盖了四门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数有限,讲课时教师不能缩减授课内容,对于很多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无时间深入展开。对于学生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既要理解和掌握大量生疏拗口的术语,又要了解或掌握各种中医理论的内涵、特点、功能等,加之老师没有时间就一些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到困难吃力,并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根据非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结合非医专业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更为适合的教学大纲和修订特色教材,成为非医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该课程开设已近十年,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的思索,对该课程在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提出一些探索性建议。

一、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也是贯穿应用中医理论、诊法、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思维方法,体现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基础概论》包含的中医学最重要的四门基础课程,也正是理、法、方、药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建议打破原有四门课程的界限,将所有知识点重新整合,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注重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得整本教材的内容沿着一条主线贯穿下来,显现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具体讲,可在总论中重点介绍中医学的特色,以及中医临证的特殊思维方法,然后按照: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学说,法――中医的特色诊法和辩证论治方法,方――体现治法的经典方剂,药――构成方剂的常用药物,组织归纳全书内容。在编写过程中要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与主线关联度不大的内容该删除的就删除,该简单介绍就简单,对于一些核心的理论与知识点,尽量详尽介绍,但也要考虑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论述要通俗易懂,不要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加强不同课程知识点的融合,体现整体优势

在确定整本教材主线的情况下,我们要反复琢磨教材内容,对涉及的四门基础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和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对具体知识点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合理比例,将相邻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糅合在一起。中医学理论自成一体,其各部分内容常相互佐证或互释,在论述某一基本理论时往往要涉及后面章节的内容,甚至是中药学、方剂学或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例如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则会涉及藏象、诊断、治则、药物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为多章节知识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但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印证关系,也为内容的整合设置了难度。因此,我们在融合相关教学内容时,应该打破以前的章节框架结构,重新梳理整合各知识点内容,每个知识点只保留核心内容,而其他相关的或外延性的内容,分散到其他相关章节。如上面提到的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可以从阴阳五行学说中删除,而在藏象、诊断、治则等章节编写中,体现该学说对各部分的指导作用。如此整合不仅可以避免各章节之间内容的重复,简化教学内容,而且加强了相关章节之间的联系,显示了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也使教学实施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三、把握中医学的精髓,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

中医学是祖国的传统医学,至今仍以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独立于世界传统医学之林。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较多地运用哲学思辩,甚至直接借用哲学原理阐述医学现象。因此作为中医学概论课程,不仅仅在于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中医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的思维方式,自觉运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看待生命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和把握中医学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精髓。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中要彰显中医学的学术特征,在不同章节内容设计时,注意渗透中医“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辩证论治”等基本观点,注重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引用,使得全书显示出浓郁的中医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受到独特的中医文化、中医思维等熏陶,最终能够感悟中医,喜欢中医。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非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教材编写和教案制定上进行探索和改革,从非医学专业的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中医学独特的思维逻辑关系,精练浓缩中医学基础知识,优化知识框架结构,编写一本高度融合的、专门针对非医学专业的综合性中医教材,将有利于非医学专业学生获得良好的中医学背景知识,对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沈耿,万文成,覃星奎,谢海燕.中医院校非医学专业开设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82-83.

中医学专业特色范文第4篇

当前,“办什么样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中医药人才”已成为各中医药院校迫切回答和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反思中医药高等教育现状以院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学术争鸣、中医理论没有突破、中医药传统特色优势衰减等弊端。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

(1)在招生取向上,中医专业应招理科考生,还是文科考生?现在主要是招理科考生。中医学特点是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哲学思辨能力。目前中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薄弱,文史哲和“四大经典”著作教学并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中医学习脱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大多数学生中医基础文化严重缺乏,文化底蕴不足,往往难以深入学习和把握中医学的精髓和真谛。

(2)在课程设置上,应多设中医课程还是多设西医课程,两者各应占多大的比例?现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医特色不够突出,西医课程比重偏大,中医课程课时不足,两者约为1:1,且中医课程仅总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约1200学时。中医教育西医化,甚至有的以西代中,中医院校实际上已成为中西医结合院校。中西医各有其宏大的理论体系,本科5年学好中医已经很难,何况两者都要学,结果是顾此失彼,严重影响学生对中医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中医不精,西医不通”,成为中医院校毕业生的特征。

(3)在教学流程上,入学后应先开中医基础课,还是中医基础课与西医基础课同时开?现在中医基础课与西医基础课同时开课,违背了学科知识结构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思维方式相互抵触,扰乱了学生的思维,甚至有些西医授课老师对初学者灌输中医不科学的思想,严重影响学习中医的信心和效率。如此,加之就业压力的增大,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已有很多不相信中医,甚至出现了学历层次越高,越不相信中医的反常现象。

2.中医药学科的特点与教育的特殊性

中医药学植根并孕育于丰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吸取古代哲学、天文、地理、气象、植物等科学的优秀成果,形成了人文与科学相统一并体现东方文化底蕴和思维方式的知识体系。其学科内涵是以医学知识为主体,以调整生命状态为目的,具有多学科交叉,复杂性的学科特点。但中国传统文化素有重人文轻自然的显著特色,面对人体生理和疾病规律等生命现象,中国历代医学家采用中国特有的人文形式进行描述和阐释。如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阴阳”、“五行”等哲学范畴成为构建中医学说体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则成为贯穿中医学说体系的核心思想和理念。正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和思想理论的指导和渗透,才形成了中医学以‘气’为核心概括和描述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以阴阳五行作为构建人体生理病理、诊疗治疗体系的基本模型,以“天人合一”思想指导,确立了宏观整体和功能态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传统医学结束非系统的自发发展阶段,完成了医学学科体系的建立。

3.中医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与发展

中医学专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创新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初创阶段,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目标经过数次调整,1956年卫生部和高教部规定中医学院的方针、任务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有计划的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体魄健全的,掌握中医知识及医疗技术,并具有现代医学专业基本知识的高级中医人才”。1959年首次提出了中医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经过劳动锻炼,体魄健全,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并且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的高级中医师。”这一培养目标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在某些培养要求上有所变化,但培养中医师的目标没有改变。1978年卫生部颁发了《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了中医专业培养目标为:“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又红又专、身体健康的中医师。业务具体要求为系统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医理、法、方、药防治常见病,并对疑难病、急重症基本上能够辨证施治;学习一定的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整理研究祖国医学遗产的能力,为充实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1982年卫生部在衡阳召开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高等中医教育必须坚持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办学方向。其后,卫生部在《关于调整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针灸、中药专业教学计划的通知》中确定,中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又红又专的中医师。业务具体要求系统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学习一些必要的西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较熟练和准确地应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对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对一些常见的急重症进行一般处理,为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打下基础;具有一定古汉语基础,能较顺利地阅读中医古代文献;学习一门外国语,借助辞典阅读本专业书刊。”到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了中医学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其一,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事业的初步合格的中医师、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其二,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较为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中医传承能力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交流,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其三,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有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安全、有效、有道德地M行医疗活动的能力;其四,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总的培养目标要求更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逐步趋向国际医学生的教育标准要求,更能体现中医药学学科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中医学专业特色范文第5篇

中医思维能力的形成,必须以扎实的中医基本功为基础。按照中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施教,中医学知识、理论以“够用”为度,强化基本实践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备对急、难、重症病人的初步诊断及处理的能力。为此,在高职中医学专业教改过程中,设计并实施“521能力工程”作为对本专业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即要求学生熟练掌握50种常见单一或相兼脉象的特征及主病,200种中药的功效和主治病证,100种农村、基层常见病证的中西医诊断与处置,100个方剂的组成、功效及应用,100个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手法,100首民间土单验方的适应证。

2采取“双导师制教学”,实施个性化中医思维培养

“校院一体、双导师制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中医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结合中医学自身特点,在现代院校教育基础上,融入传统中医师承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互为补充。学生从入校开始,除要完成正常中医高职教育所要求的学习内容以外,同时在附属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骨干医生中,为其选配临床指导教师,让学生在跟师实践过程中,零距离感受带教老师的职业道德、临床技能和学术魅力,一对一实施个性化培养,提升中医思维能力和临证悟性;尽早接受医院环境熏陶,潜移默化地受到专业实践教育;尽早与患者接触,通过亲眼目睹患者的痛苦,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其刻苦训练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增强感性认识,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诊治技术水平,有效缩短学生临床实习期的岗位适应时间,提高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岗位需求相对接。

3结合课程特点,凸显中医思维特色

在中医专业基础课、临床课教学中,要善于结合不同课程特征,加强中医思维方法教学,学会用中医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思维、类比思维、整体思维,中医诊断学的辨证思维、司外揣内思维,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课程的形象思维、中和思维,重视农村常用草药、单验方的介绍,突出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疾病、心理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代谢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3]。围绕教学内容,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可设计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容,用中医思维方法去分析讨论问题,提高中医思维综合运用能力。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中医思维运用能力

(1)连贯性病案教学。高职中医学专业的专业技能培养,最终应与今后顺利通过国家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和较强临床能力相对应,其中病案教学是必要的环节。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收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一定复杂度的病案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训使用,形成连贯性的中医案例教学体系,系统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应用能力。中医基础类课程通过简单病案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特色思维和方法,逐步形成中医思维方式,学会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理解中医学理论,培养中医专业兴趣;临床课通过案例分析,边学边练,学生从最初的思维程式化模仿,逐渐过渡到娴熟运用,循序渐进,其临床诊疗水平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并萌发出新的思维。(2)系统性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教学医院,通过实验实训课、实践技能强化训练、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环节,开展临床综合实训课程,融教学做一体,实行项目驱动、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编写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制定各门专业课程操作技能考核项目及标准。课终对各门专业课程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并将成绩按30%~80%计入总分。(3)台阶递进式病历书写训练。病历书写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也是训练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直接关乎到毕业生临床工作能力。对学生分阶段从处方书写、门诊病历到专科病历、完整病历等各种医疗文书进行强化训练。一年级完成处方书写,熟悉门诊病历书写;二年级掌握门诊病历书写;三年级通过临床实习完成10份完整病历,要求甲级病历80%以上。(4)反复临床实践。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能力,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5],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双导师制教学、课间见习、暑期见习及毕业实习等一切临床实践教学环节,由浅入深,不断强化中医思维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从了解中医,到感悟中医、领略中医,直至学会中医。

5传承中医文化,建立系统中医思维模式

中医学是在浓厚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科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在校学生是在现代科学知识环境下成长的,经过严格的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依托学校地处医圣故里的人文优势,以传承与创新中医文化为切入点,营造科学严谨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中医文化底蕴,让学生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领略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传承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读懂医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加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课程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逐步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分两个阶段开设中医思维方法课,低年级以中医思维基本知识为主,高年级加强中医思维综合训练,从而形成系统的中医思维体系。

6多元化学生成绩评价,加强中医思维方法运用的考核

围绕高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改革学生成绩评价办法,建立多元化、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加强对中医专业基本功考核、中医思维方法运用考核、学习态度考核等,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修正教与学的方法、内容;终结性评价主要采用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等形式,加大中医思维能力考核内容;毕业综合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7体会

以能力为本位,凸显中医思维能力培养,设计并实施“521能力工程”,提升毕业生专业基本能力和发展潜力;以“校院一体,双导师制教学”改革为重点,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互为补充,渗透中医思维方法的个性化教学,改革高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连贯性病案教学、系统性临床实训、台阶递进式病历训练、反复临床实践,实现专业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在实践中提升学生中医思维能力,强化实践育人。通过本项目推广实施,提高了中医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中医基本功扎实,能够熟练运用中医思维方法和手段处理农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岗位适应时间明显缩短。

中医学专业特色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医院校 预防医学 本科生 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32-01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河南中医学院在全国中医院校中率先开办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面对新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我们在该专业本科生的学风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本文的回顾,希望为以后更好地完善工作内容和方法引发思考。

1 通过进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的教育,使中医预防本科生具备稳定的专业思想、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的学习态度

1.1 中医院校设置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是国家政策的导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中,探索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的途径和方法。这给中医院校进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结合中国传统医学,开展群体性疾病的防治及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1.2 中医院校进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人口、健康及公共卫生是当今世界各国需要面对及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随着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疾病的传播、控制和预防成为全球所共同面对的难题。广泛存在的食品安全、饮用水污染、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等方面也给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预防医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2003年SRAS疫情后,教育部向全国高校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预防医学相关课程教学的通知》(教电[2003]190号,特急)文件,使预防医学教育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院校开展预防医学相关专业的教育,将传统的中医药学的优势内容充实进现代的预防医学,有利于预防医学人才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完善,也更符合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需求。

2 通过突出中医学优势、优化课程体系,使本科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效果

2.1 学业中融入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体系

我国传统中医药源远流长,“治未病”体系较为完备。《周易・系辞》中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唐代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代朱丹溪提出“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这些形成了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基本框架,经历代医家的完善,不断地得到继承、发展和广泛应用。

2.2 关注中医药的发展,增强学习动力

我国传统中医药应用广泛,深入民心,效果明显。经过长期的临床试验验证,中医药在sars等传染病和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过程中疗效确切。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治结合、简便验廉、用药安全的作用特点和特色。

西方医学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的转变,逐渐接近于中医学人体-自然-社会心理模式,使人们认识到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与未来医学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国内外开始重新审视并日益重视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

2.3 基于中医院校的优势,完善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以现代预防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医预防医学思想,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优化,初步建立起了富有中医院校特色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进程安排。课程体系结构包括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大类,由五个模块组成,即公共基础课、资格考试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医学临床课和中医特色课。教学进程安排为前两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中医特色课。第三、四年主要学习资格考试课和医学临床课程,并进行临床实习。第五年主要进行专业方向课的学习和专业实习。专业课程体系特点鲜明,在课程体系中开设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养生学等课程,并在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课程中加入了中医学的内容。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临床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实际工作能力和现场调查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中、西医学防治疾病的思想,拓展了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1]。

3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规范的服务管理,创建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纪律和学习方法

3.1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服务引导教育管理体系

重视学生工作队伍的培养。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合情合规地处理学生日常事务,为学生服好务;完善日常管理、实习教学管理、奖贷困补、组织发展等规章制度,做好宣传引导,创建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

3.2 开展丰富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通过大学生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学习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前景,制定学习规划;开展专业相关学习竞赛,提升学习氛围;征订各类有益报刊杂志,丰富学生视野;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学生生活学习及科研创作等。

3.3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本,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基于此,我们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组建教学督导团,教学大奖赛,师生论坛,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师传道授业能力和人格内涵的完善,从而更加有效引导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中医学专业特色范文第7篇

滨江学院中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基层医疗机构的需要,具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在基层缺少先进仪器设备情况下,对急、难、重症具有初步的处理能力;能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预防、医疗、康复、保健以及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实践性中医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基层医疗卫生特色,如基层医学教育、全科医学概论、康复医学、社区医学等;在能力与技能培养上,着重中医适宜技术的训练,比如小儿推拿治疗腹泻技术,小儿捏脊法防治感冒等。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及其内涵,既有利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综合提高,又有利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一培养目标,实施全方位过程管理。

2专业建设的初步实践

2.1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公共课和国家执业医师(中医学)必考课程为基础,突出不同能力模块培养的专业课设置特点,真正实现“厚基础,大平台,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开设“农村定向班”,课程设置上体现出基层医疗卫生特色,在能力与技能培养上,加强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基本临床技能的训练,特别是注重提高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提高在基层缺少先进仪器设备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2.2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突出中医学特色教育在教学方法研究方面,积极推进中医学与现代教育方法学的融合,鼓励教师在临床教学中多采用“床边教学”与中医PBL教学。目前中医专业的临床带教已经颇具特色,有专门设置的PBL教室,主干课程均开展了PBL教学,自主编写的教案质量明显提高[2]。利用学校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开辟视频教学栏目,实现网上自测、网上师生互动、教师网上备课等。

2.3加强实验室与教学基地建设,保障学生中医能力的培养在现有实验室、教学基地平台之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中医特色教学实验室建设,确保前期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学校附属医院的有利条件,借助部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完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设内容,保证舌诊、脉诊、针灸以及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科室专业临床技能的培训。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强化临床操作技术培养和基层适宜技术培训;加强床边考核、临床技能考核、中医适宜技术考核等,不断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4完善成绩评价体系,强化过程管理根据培养实践性、高素质人才目标的要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中医临证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实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定体系;实施推广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与“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并自主设计具有中医特色的评估量表[5]。

3专业特色逐步形成

3.1依托校本部优势,实施错层发展立足实际,依托校本部中医学专业优势,培养目标侧重于“应用型实践性”,有别于校本部的中医专业,即专业理论素养方面强于高职高专而实践教学比重又多于普通本科。

3.2前期趋同、后期分化,彰显个性化培养构建“平台+模块”教学体系,实行弹性、灵活的课程设置,实现“一个专业招进来,三个方向走出去”,设中医临床、中医骨伤、农村定向班;农村定向班体现基层医疗卫生特色。

3.3注重临床能力培养,突出中医特色教育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要求,注重中医适宜技术的训练,尤其是一些传统的中医疗法项目,比如小儿推拿治疗腹泻技术,小儿捏脊法防治感冒等,适应基层的需要。

3.4建立“双导师制”,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每一名学生配备理论课程导师和临床课程导师。理论课程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对医学理论的学习,临床课程导师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目的在于既注重夯实前期基础理论,又强化后期临床实践。

3.5拓展第二课堂,建立与就业单位的无缝对接加强小学期的实践教学工作,增设“关爱病人”为主题的专业公益劳动、“感知医学”为主题的临床教学见习和“感知医药卫生国情”为主题的社区医疗实践等,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进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实践训练,实现与就业单位的无缝对接。

4思考与体会

滨江学院的中医学专业自2012年起成为滨江学院的校级重点专业,本着错位发展与分层发展的理念,与校本部的中医专业形成互补优势,实施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战略,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实践性中医人才。过硬的培养质量,保障了就业率,滨江学院中医专业每年向基层医疗机构输送近100名毕业生,就业率近90%。对用人单位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专业知识获得“好”和“较好”评价的占98.8%,业务能力获得“好”和“较好”评价的占93.4%。毕业生中不少已经成为医疗单位的业务骨干,为临床医疗和中医药的传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医学专业特色范文第8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71

以农村、基层客观需求为依据,对高专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开展研究,准确定位能力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加符合中医学自身要求和发展规律,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中医人才。

研究背景

中医高专既属高等职业教育,又有中医教育特点,这就要求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既应符合职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还要考虑能发挥中医药的学科特色,更要符合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实际需求;既要按照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将能力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同时,又要着力训练其中医思维能力,体现中医学丰富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维特色,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专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旨在顺应时代需求、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中医人才成长缓慢及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社会适应能力低等问题[1],对完善高等中医教育结构,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专中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研究

通过近年来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及农村基层的实地走访,发现对主要以农村医疗卫生单位、城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要就业面向的中医专科人才,其知识结构要求全科型,其能力要求依次为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能力、预防与养生保健能力、护理与康复治疗能力、急症重症处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疑难杂症的处理能力、从事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中药炮制、中药识别能力、心理治疗及常用护理技术等,在专科专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擅长则更受基层群众的欢迎。

中医人才“能力”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为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行业培养具备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和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具有运用理、法、方、药诊治疾病的应用能力以及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能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

能力目标: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掌握中医的思维方法,具备运用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以及现代医学基本知识诊治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具备运用中医伤科学、社区急症与急救、外科操作技能等知识处理一般危重急症的应急处理能力;具备临床护理、药物配方、预防接种和卫生保健等一般知识和常用技能;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写、读、说、译能力,并能借助医学辞典阅读专业书刊的能力;具备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相关知识,能适应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继续接受再教育的能力。

中医人才“能力”培养具体内容

基本专业能力:按照中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施教,中医学知识、理论以“够用”为度,强化基本实践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备对急、难、重症患者的初步诊断及处理的能力。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于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教学并重的基本思路,培养能中能西的现代中医人才。中医学专业是面向基层、社区培养人才,而在乡镇医院及村卫生所从事医疗工作的从业人员,在能中能西的同时,尚应具有预防防与养生保健能力、护理与康复治疗能力以及一定的中药炮制、鉴定能力等,对其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更趋全科型。

中医思维能力:中医学是医学和哲学的统一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元气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维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思维方法。在诊疗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对人体整体机能调节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其针对的是患病的人,而不局限于疾病本身,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整体思维、辨证论治思维、形象思维、“和”思维、抽象思维、司外揣内思维、经验再现思维、模糊判断思维、历代医家创造性思维等思维方法独取特色[2],是当今中医大学生在传承与弘扬祖国医学过程中,必备的思维品质。

中医文化素养:依托学校的人文优势,以传承与创新中医文化为切入点,营造科学严谨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中医文化底蕴,让学生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领略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体悟苍生大医的成长历程,传承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读懂医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继续学习能力: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学期间不断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为今后工作当中不断获取学科新知识、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和水平奠定基础。要具备扎实的古汉语基础,能够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具备熟练阅读医学专业外文资料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相关医学文献检索的能力;具有积极地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中医创新能力: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与实践。中医创新在面对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存在前所未有的机遇[3],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体系,加强古医籍中的中医药知识、方法、技术的挖掘、整理与升华,加强民间单验方搜集与研究。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善于抓着机遇,在传承的同时,不断推进中医创新。

讨 论

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对高专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开展研究,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以期人才培养内容更符合中医学自身要求和发展规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 冯汉镛.中医理论与临床脱节刍议[J].医学与哲学,1996,16(8):40.

2 郭延东.中医思维及其发展趋势[J].江苏中医药,2009(9):6-7.

中医学专业特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一、中医学毕业生当前就业现状分析

在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从历年医学专业的就业率来看,大多数情况下医学专业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均位居于各专业后三位,而中医学更低,在2006年竟排在所有专业就业的倒数第二位。从就业率排名不难看出,中医学就业面临的形式异常严峻。笔者认为,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供求关系的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水平的日益加快,人们更倾向于西医的便利和疗效,而中医的弊端则日益暴露出来,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习惯相矛盾,并且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逊于西医。于是近几年来,西医大行其道,而中医则日渐衰落。各地的市级县级中医院要么勉强度日,要么名为中医实为西医治疗,这样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大幅下降。而另一方面,中医专业的招生规模却没有明显的减少,不仅中医学院校在招生,中医学院校的其它医学院校同样也在招收中医学专业学生。如此一来更加重了供大于求的局面。[1]

2.教育体制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设立中医学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中医学本身却没有采取相应的改变,仍然倾向于临床学科,忽视了基础学科的教育。另外,大批的中医学学生采取升学就业来逃避当前的就业压力,意图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其结果使中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更趋于狭窄。此外,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医学院校一味的追究招生规模,不惜用各种手段来完成招生指标,导致有大量的报考非医学方向的生源调剂到中医学专业,其中大部分人实际上对中医完全没有兴趣。造成大量多余人才的浪费,从而形成就业压力。[2]

二、中医学的特点及社会价值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曾掀起了一股“废医热潮”,但中医前进的脚步并未停止,而是相继涌现了范文虎、陆仲安、曹颖甫等名医。要全面、深刻的认识中医学,必然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理解、透彻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诊疗经验、临床思维等,也才能做好学术继承、理论教学工作。笔者认为,从根本意义上来讲,中医学可以被视为一种生命哲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前瞻性和指导性

现代医学模式已渐渐由原先的“生物模式”转移成“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说明现代医学逐渐重视环境和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这正证明了中医“天人合一”的前瞻性和正确性。“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自然息息相关。只有人体气血调和,才能保持“平人”无病的状态,反之,则人体气血逆乱、百病丛生。因此中医的治疗,不是为了影响或者改变脏腑的内部结构,而是为了恢复其所储蓄的精微物质,回复脏腑之间阴阳气血的平衡。[3]

2.中医讲究针对性

不管中医或者西医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配伍应用,并运用多种炮制方法减毒增效。中药的使用强调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如北方寒冷,人多肌肤紧密,使用麻黄等发汗药时就要比南方人剂量大;久劳、久病之人体质虚弱,用药剂量就要小一些,不能男女老幼一概而论。中医选药重视道地药材的运用,正是为“仁”之体现。[4]

3.中医提倡以人为本

中医学倡导以人为本,提倡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贯通联络内外上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体内受到某种刺激使脏腑功能发生异常变化时,便可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反映于相应的体表部位。这种辩证方法以不破坏对象的整体性为前提,侧重于从综合辩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疾病的内外联系,符合客观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辩证风格,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这也正是它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的合理内核。

三、深化中医学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目前高职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任务重,教学课时少,讲解快,学生理解难,中西医结合贯通差,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般高职院校的《中医学》教材几乎囊括了中医学领域从基础理论到临床的全部内容,而教学课时大多限制在60-70之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辩证论治讲到中药方剂、针灸推拿,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确实很困难。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我们教学培养的目标是什么?与高等中医院校不同,他不是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而是让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现代医学的同时,了解中医学的渊源、历史传统与成绩;熟悉中医学的特点、简单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病治疗方法、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成就,为今后从事医学事业打下基础。[5]

1.合理设置中医学课程

从中医药学本身的价值、医学发展的前景、党的中医政策以及国情来看,高职院校同样有对学生进行祖国医药学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中医学课程统一为必修课,以提高师生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同时建议中医学课程的安排应在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内、外、儿科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后再开设为宜,这样有益于中医学的融会贯通。另外,高职院校的中医学教学既要有充足的课堂教学时数,又要保证一定时数的临床实习,使学生深入中医临床第一线,亲身验证中医药的良好疗效及临床价值,使他们对中医学产生兴趣和学习欲望。[6]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使西医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有助于在宏观和微观对照中,形成自身的医学观,培养创新能力。就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层次而言,根据学生的特点,从西医对中医的需要程度考虑,目标应定位在给学生以中医思维方法的启示,使其在今后从事西医和科研时开拓思路,具有以中医知识来补充西医之不足的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治病防病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7]

3.重视临床教学模式

中医学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临床中体会到中医药的疗效,才会对中医学有兴趣,只有在临床接触问题,才会逐渐学会应用中医药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讲授理论课四周后,就应安排学生见习,使学生熟悉前面的讲课内容。例如,讲到八纲辨证时,安排典型的感冒患者给学生看,让学生深刻体会表证和里证的区别。讲到脏腑相互关系时,则选择心脾两虚型失眠病人讲述,给予归脾丸治疗,并让下周见习时观察复诊时的疗效。重视学生早临床、多临床,有助于提高中医学的教学效果。[8]

结论: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与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医学共同承担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任务。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我国国情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面对当代教育新形式和医学发展的新趋势,[9]教师必须顺应潮流,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努力推进我国中医学教学的改革,以培养与就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医疗人才,更好地适应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10]

参考文献:

[1] 李德双.五年制一贯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6)

[2] 王花.高职高专院校中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3)

[3] 董霄,张诗军,陈泽雄,林佑武.关于高职院校中医学教学模式改进的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2,16(10)

[4] 詹秀菊,刘秀峰.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医学教学模式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

[5] 杜永平,夏天,王宗仁.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课教学的改革实践【J】.中医教育,2007,26(1)

[6] 石君杰,莹.浅谈中医学教学改革【J】.光敏中医,2009,24(2)

[7] 简亚平.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改革【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

[8] 吴岳,董克礼.《中医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合理优化.中医药导报,2007,13(1)

[9] 张前进.高职院校中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

中医学专业特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医认证 专门用途英语 教学实践

一、中医学专业认证和中医英语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医学专业认证是国家教育部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对中医学教育状况进行全面客观“诊断”、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中医学教育改革方向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校中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认证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中医药国际化和全球化。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世界各国不仅逐渐得到认同和欢迎,而且已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医英语人才的缺乏,中医药尚未得到西方各国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要促进中医药产业在世界各国的健康蓬勃发展,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交际应用能力的医学英语人才势在必行。

二、对中医英语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只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英语竞赛成绩获奖率。并把它们看成是衡量英语教育成败的标准。单一认同英语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忽视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和人文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片面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开设一些专业方向课程而忽视了语言基本功训练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中医院校片面追求过级率和获奖率是对中医学本身的特点和对外语教育的特点认知模糊所造成的。一方面,中医学从专业上来讲,被认为是“国粹”,不需要用英语去检索搜集文献资料和拓宽专业知识。学生工作以后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学不学英语对中医专业的学生影响不大。另一方面,模糊了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素质性。外语教育培养学生汲取国外信息和交流信息,扩大视野,吸纳世界优秀的文化科技成果。如果仅仅把英语看成一门工具是培养不出来上述能力的。

Flowerdew和 Peacock(2001)曾指出:英语已成为国际上各学科研究成果、科技文献和学术交流的国际通用语,不管这所大学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还是母语,只要不想与国际学术社会隔离,一个合格的本科大学生都必须有能力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前沿最新发展。在中医英语教学中,中医学科知识的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获得和积累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更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所以,对中医英语的认识要放在国际视野的层面上,不能仅仅认为它仅仅是中国特色或者中医的东西。

三、专门用途英语

大学英语语言教学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大学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大学通用英语被称作传统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它的教学是“以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其主要教学内容,其教学水平的检验通常定位在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上”。它针对性不强,也不能满足人们用英语开展某些特殊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是一N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服务性教学”(Pobinson, 1989),具体地说,它是以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指导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她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大学通用英语相比,专门用途英语更有满足特定行业或职业需要的方向性。经受过良好ESP培养的学生在将来从事的职业和领域里,比那些只接受过EGP教育的学生能更准确,更有效胜任工作。

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学校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能力,并未他们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作为ESP的一个分支,中医英语教学目的是经过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之后,继续巩固和不断提高英语的语言能力,掌握中医英语的基本特点和表达习惯,搜集中医专业的文献资料,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用英语从事医学的学习研究、实践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促进行业的发展。

四、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英语教学实践研究与探索

1.课程设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也有着它特殊目的和特殊用途,其课程设计就要考虑学生的特殊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课程设计活动。这一点和《方案》是一致的。一般中医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形成了大一大二实施大学英语学习的的局面,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能力,三四年级开设与中医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在语言基本知识不牢靠,就很难消化和吸收中医英语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英语类课程的开设就仅仅是用中文翻译中医基础知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就被忽略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深入开展,很多中医院校不断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不断修改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已达到教学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课程设置还是存在许多代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只开设了一或两个学期,学生只能入门,却无法深入、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医学院校的英语专业就是一边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和文化人文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两者不能有机结合,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本科阶段无法打下扎实的基础,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更不利于研究生阶段的医学英语的相关学习。

(2)课程设置缺乏目的性。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对特定领域的英语技能的需求,而不是将专门用途英语和双语教学混为一谈或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大同小异。在设置中医英语类课程的时候,很多老师和高校的行政人员没有意识到中医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特定领域英语技能需要,即在中医诊疗领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阅读外文期刊了解国内外中医发展动态的一种技能和能力,而是将中医英语仅仅作为一种中医和英语的简单结合,通过中医英语的学习让学生们掌握点基本的术语和表达法就可以了。他们会将一些实用的必修课设置成选修课或是缩短中医专业英语学习的学时。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学生要么觉得课程枯燥不实用,缺乏重点,要么觉得学时太短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因此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

(3)课程设置时间分布不合理。专门用途英语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特定领域内的语言技能,特色在于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中医领域内的语言技能,其特点就是将英语语言与中医专业知识的结合。很多医学院校在本科阶段前两年设置了体系完整的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到了大三、大四面临着考研、找工作和写论文等问题,没有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因此作为重点的中医英语只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在学习量剧增,就业压力打的情况下进行中医英语的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根据《方案》的要求: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院系必须注重课程计划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体现加强基础、提高能力素质、发展个性的原则。医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要注意学时的足够,课程的连贯性;学时的设置要考虑师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分类,分阶段进行教学。笔者赞同中医英语的分阶段教学,但是在课程设计上不要那么泾渭分明,大一大二亦可以开设基础英语和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可以开设中医英语口语、听说和简单中医知识的英语阅读之类的课程。学校可以开设《医学英语视听说》《外国医学影视经典赏析》等医学英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三大四可以多开设些中医类英语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文献检索和归纳整理的能力。比如《医学英语词汇解析》《医学论文写作》等课程。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基础大一大二的学习,不仅扎实英语基础,对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有个大致的了解,培养对中医英语的兴趣。到大三大四接触到中医英语的时候不会感觉突兀不适应。中医英语在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就业升学实施循序渐进分层次培养和分级教学。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达到培养“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知识和交际应用能力”这个总目标,实现《方案》里面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2.师资。从教师层面上来说,我国中医院校从事医学英语的老师,大多数是英语专业毕业。在医学院校他们承担着繁重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医学知识缺乏,进修经历有限。在中医英语的教学中自认医学知识缺乏,实际教学中讲授语言多于鞯葜幸叫畔。学生在学习中医英语的过程中学而不获,挫伤了学生学习中医英语的积极性。其实,与大学英语教学相比,中医英语在教学内容上有其特殊性,但是两者都是在提高英语学习者获取信息知识的水平,满足学习的需要。所以,对于教授大学英语的教师,不必要像医学专业教师那样系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方法在一般用途中医英语的教学中更为重要,更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效果。

根据《方案》要求,近三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订了《师资队伍“十二五”规划》,为教师的培训设立专项基金,为教师进修、学习、交流培训提供保障,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英语老师通过培训巩固英语基础、积累中医学科专业知识,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中医英语之路。

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是因为目前对其研究和认识不是太深刻,存在很多误区。英语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存在一定的误区。结合广西中医学大学中医认证为背景,从课程设计、师资和教学三个教学实践方面研究和探索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中医专业培养目标,促进教学管理者和医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中医学科知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网络平台,促进中医教材质和量的提高、中医知识的普及、把握中医发展方向。中医英语的发展能促进中医药对外贸易和交流,传播中医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许谨,孙宏.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述评[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82-484.

[2]赵跃君.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9-10.

[3]徐育年,孙晓玲,侯建人.医学英语教学的评估理论和指标[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0-22.

[4]杨怀远.根据社会需求发展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48-49.

上一篇:互联网技术革新范文 下一篇:农产品运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