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3-07-04 16:44:57

中医学常识

中医学常识范文第1篇

一、针对学生的迷惑不解适时切入

《最后一片叶子》是鲁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讲读课文,是美国杰出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爱的故事:主人公琼西因肺炎而失去生活的勇气,老画家贝尔门为拯救琼西冒着风雨作画,也患上了肺炎,二天后离世。虽然许多同学能够理解情节,体会欧・亨利小说的戏剧性的结尾,但多少有些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夸张,因为根据他们掌握的医学知识,肺炎应属常见病、多发病,不会在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就让人死亡。如果教师不能结合西方医学史概貌性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家的医疗水平,就无法有效说服学生,使学生对作品的艺术真实性发生质疑。

二、引入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深入浅出讲解

1.结合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旁征博引

在各类卫生中等职业学校中均开设有《内科学》《药物学》和《护理学基础》等课程,其中《内科学》教材中设有“肺炎”一章,介绍了肺炎的致病因素、诊断、治疗、愈后。语文教师如果有相关医学知识,就可以在授课时采用讨论法、辩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琼西所患的肺炎展开探讨,通过质疑、论证大体可推测琼西所患肺炎为肺炎球菌所致的细菌性肺炎,因为当时青霉素还没有问世,只能以口服或肌注解热镇痛药,做对症治疗。使学生们认识到在小说作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肺炎的确是一种难治之症。

2.提示学生留意文章细节,自觉用医学知识进行验证

从小说的叙述中可以知道,主人公琼西是在11月羁患肺炎的,肺炎这个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悄悄地游荡”,已经“击倒几十个受害者”说明了琼西是在医院以外的地方感染肺炎,而且琼西是一个“身子单薄,被加利福尼亚的西风刮得没有血色的弱女子”。说明琼西身体抵抗力低下,属易感人群,这些叙述符合细菌性肺炎的致病特点。老画家贝尔门因嗜酒如命,又淋雨、受寒、疲劳也患上肺炎,最终不治身亡,说明这些因素都是细菌性肺炎的诱发或加重因素。小说中有医生“把体温表里的水银柱甩下去”这一细节,提示当时体温表已用于临床,测量体温成为诊断依据之一。

3.归纳串联,揭示潜在的治疗方法

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先以提问的方式,将含有相同知识要素的问题归纳串联在一起,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琼西患肺炎后,固执地将自己的生命同常青藤的枯叶联系在一起,并且坚信只要枯叶掉下一片,自己的生命就会减少一份,叶子掉光了,自己的生命也就终结了?为什么贝尔门要用自己生命描画出一片永不会脱落的叶子?为什么室友苏先痛哭、后佯装无事的吹口哨?为什么医生会强调写生、男友、美食?然后,令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再做补充、纠正和引导。通过以上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一一心理暗示。教师再简要介绍心理暗示的定义、作用,使学生们相信,在疾病过程中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三、教学体会

在语文教学中穿插医药常识的做法,虽然教学效果良好,但对教师要求较高,这要求卫校、护校以及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医药专业的语文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有跨学科进行研究的学术功底。对于知识单一、陈旧的教师难以胜任。各科教师往往强调本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忽视渗透性,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相互孤立而不是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

合理引用,避免出现偏差,如果过分重视专业知识的讲述,则把语文教学异化为专业课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始终坚持听、说、读、写基本功的训练,着眼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引入只能服从、服务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顾此失彼,本末倒置。

中医学常识范文第2篇

中医基础学是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学科,是学习中医学,针灸学,骨伤学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由于是学习中医的入门学科,其内容广泛,种类繁多,无论是教师讲述,还是学生理解都深感费力。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祖国的中医药事业,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本人介绍如下几个教学事例

事例一:学生李某,家庭环境优越,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一般社会生活常识了解不多。

中医基础学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学科,用生活小常识来启蒙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好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李某进行一些小常识的总结,加强与其的相互沟通。

例如:在讲解阴阳概念的理解时,先从阳光的向背来讨论,再从温度的高低入手,再次从昼夜的交替阐述,最后在这些常识的基础上,使张某对于阴阳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刻。

提炼方法:联系常识,加强沟通。

事例二:学生张某,学习刻苦努力,常废寝忘食,但成绩不佳。

中医基础学的许多内容相似,又都需要记忆。但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而是在一定的了解内容,适当扩展的前提下,来记忆的。针对张某的特点,教授其在先阅读,再对比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方法。

在这样的图表法的基础上,张某对于津液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提炼方法:注重讲解,对比记忆。

事例三:学生李某,上课认真听讲,但课后总结归纳能力较差。

中医基础学的脏象学说,条目林立,内容繁多。学生课后总结整理起来困难重重。在了解了李某的问题后,采用分清主次,重点突出的方式。

例如:在讲解脏腑生理功能时,对于五脏的生理功能进行多课时的重点讲解,与此同时对于六腑的生理功能在主要讲解的基础上,尽量体现出与五脏之间的差别。这样李某就可以了解到学习内容的主次之分了。

提炼方法:脏腑功能分清主次。

事例四:学生王某,聪明伶俐,迷恋网络,但上进心极强。

中医基础学中的个别章节,因为其内容简单枯燥,教师即使费尽心思也收效甚微。知道王某的情况下,与其沟通后,在结合其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不单单使王某提高了学习兴趣,对于其他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经络的讲解采用电化教学,用网络上特有的动态人体经络图进行教授。在学生的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炼方法:网络互动,直观明了。

综上,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中医基础学的教学方法四点:一联系常识,加强沟通。二注重讲解,对比记忆。三脏腑功能分清主次。四网络互动(电化教学)直观明了。

中医学常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医学生;中医学态度;中医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5.23.096

1 方法

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为中国医科大学已经修完中医学课程的大三年级学生,涉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等医学相关专业。问卷由14道选择题构成,涉及内容包括对《中医学》课程的态度,对中医药及中医针灸等技艺的态度,对中医学课程设置的意见,对中医学应用状况,以及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问卷共发出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将数据录入SPSS 13.0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对待该课程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80%同学对待该课程态度认真,觉得中医学知识很奇妙,觉得与西医知识相辅相成,互为裨益。有21人认为中医学课程十分重要,是医学生所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对以后职业发展和个人保健调理有益处,但少部分同学认为课程考试内容简单,不予重视。

2.2 学生对中医发展前景的推测

通过对中医现状和发展前景的调查中,63%同学认为中医现状不理想是由于国家硬实力及宣传力度不够,国家文化影响力不足,而认为西医更加有效制约中医发展和中医传扬方式单一的同学各占23%,90%以上同学对中医未来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表示中医身为国粹定有重现辉煌的一天,极少部分认为中医地位会持续衰落直至为人遗忘。

2.3 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及收获

在中医基础知识的调查中,93%对五行相克的中医常识掌握清楚,而仅40%的同学了解具体某些病症的中药处置方式。80%以上同学表示在接触中医知识后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有了进一步了解。部分同学表示会通过课堂以外的方式增加中医知识的涉猎,其中40%的同学通过网络学习,23%以电视广播媒体方式学习,10%通过图书馆进一步深入探究,极少数同学通过其他方式学习。

2.4 学生对中医学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应用中医学的情况调查,75%的同学表示有意向尝试但却没有过经历,22%的同学表示曾经看过中医,并一定程度地改善了体质。极少部分同学觉得中医毫无用处,没试过也不愿尝试中医方法。

3 分析

3.1 学生对该课程态度比较积极,超出预想结果

超过60%的同学对中医课程对待态度认真,少部分甚至认为中医课程较西医专业课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尤其重视。在翻阅往期文献研究可见,或因中国经济硬实力的崛起和中医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改革,西医学生对于中医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尤其课程中充满传奇色彩和传统智慧的中医药小典故,在抓住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将中医学博大精深的知识灌输给了同学,但由于学校对于中医学的重视程度较弱,导致考试内容较为简单,对同学的约束力减弱,使部分同学对该课程缺乏认真的态度。

3.2 同学对中医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多数认为中医现状是由于政府宣传不力造成

中医经过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演进积淀,早已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生病求医的主要方式之一,虽然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侵袭影响,以及中国暂时的经济落后,政府对于中医宣传形式单一和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共同导致中医的发展近况大不如前,但随着21世纪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进一步加剧,政府的扶植以及国人对中医的认同和不懈传扬,中医在当代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定会更加光明。

3.3 学生对中医了解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从调查中对于该课程核心的抽查结果来看,仅极少数同学可以几乎全部掌握,大部分同学只掌握中医的部分基础常识。造成此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授课老师教授内容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书本内容,极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心得方法,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同学学习热情不高,对中医知识了解不足以致学生对中医态度不够认真,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中医课程重视不足,考试内容轻松简单,课堂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学生放松对自己中医知识的提高。

3.4 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应用不足

从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应用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同学对中医的治疗效果在心里表示认同,但由于中医传承方式繁复,中医师数量稀少又水平参差不齐,大量非专业中医学者为个人利益,在中医知识并未掌握完全情况下就开业行医,导致中医口碑丧失,以及中医地位下降之后随之而来的中医院建设资金不足,再加上中医自古以来管理经营理念的落后和国家并没有相应的支持措施等种种原因,造成中医的应用范围急剧缩减,但由于学生在学校对中医学了解的过程中,逐步开始认同这种传统的医学形式,而使同学们都有意向尝试中医技术。

4 解决措施

虽然学生对于中医学课程态度较为认真,但增加该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态度的进一步改善更有益处。

4.1 适当提高考核标准

在不增加学生实际负担的基础上达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首先要减少基础知识的考查,增加对学生观点态度的考查;其次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一些分组讨论,锻炼同学的创造力,便于同学对当堂内容的消化吸收和加深对于知识的领会程度,并将讨论表现以一定比例计入最后的总成绩。基础知识考查量不变的基础上,增加同学们对于中医临床知识的考查,避免同学们由于机械性的死记硬背而忘记真正中医应用时所需的知识,同时增加中医学科的趣味性。将分组讨论的表现计入总成绩也可以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对课堂效果的提高有较大作用,增加课堂的多样化。

4.2 丰富课堂形式

虽然目前的教学形式已不再是完全以老师的讲解为主,但还是存在形式过于单调的问题,其中在老师为主导的切脉针灸等活动中,虽然有些革新但也被指出效果不够明显,并不能真正使学生对这方面内容掌握得更加透彻。以老师和学生互相交替教学和讨论安排课堂内容更为合理,教室在大致教授一部分主要理论知识内容后,其余的时间则交给学生自由讨论或由老师提问,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的主动性,由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渐过渡为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最后,由于中医学药方玄妙,药物的相生相克各有不同,所以可以由老师提出病症,留给学生自己编写药方,在编写药方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于特地病症的理解,还使学生对各味中药的原理属性了解更深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 对课堂教授内容的建设

在平时教课内容中,应尽量增加一些老师在中医临床中的所遇到的病例,在病例中,每种病症生动具体,老师由于亲身接触病例,对其印象更加深刻,教授来未也更得心应手,在回忆的过程中,一些小的细节自然映入眼帘,一来避免了教学中的遗漏,二来病例的真实性更能吸引同学们的眼球,增加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中脱离出来,仿佛身为一名中医师,增加同学的职业认同感,真正从心里接纳中医这门学科。

5 结论

中医学常识范文第4篇

1.1学生对该课程态度比较积极,超出预想结果超过60%的同学对中医课程对待态度认真,少部分甚至认为中医课程较西医专业课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尤其重视。在翻阅往期文献研究可见,或因中国经济硬实力的崛起和中医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改革,西医学生对于中医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尤其课程中充满传奇色彩和传统智慧的中医药小典故,在抓住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将中医学博大精深的知识灌输给了同学,但由于学校对于中医学的重视程度较弱,导致考试内容较为简单,对同学的约束力减弱,使部分同学对该课程缺乏认真的态度。

1.2同学对中医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多数认为中医现状是由于政府宣传不力造成中医经过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演进积淀,早已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生病求医的主要方式之一,虽然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侵袭影响,以及中国暂时的经济落后,政府对于中医宣传形式单一和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共同导致中医的发展近况大不如前,但随着21世纪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进一步加剧,政府的扶植以及国人对中医的认同和不懈传扬,中医在当代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定会更加光明。

1.3学生对中医了解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从调查中对于该课程核心的抽查结果来看,仅极少数同学可以几乎全部掌握,大部分同学只掌握中医的部分基础常识。造成此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授课老师教授内容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书本内容,极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心得方法,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同学学习热情不高,对中医知识了解不足以致学生对中医态度不够认真,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中医课程重视不足,考试内容轻松简单,课堂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学生放松对自己中医知识的提高。

1.4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应用不足从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应用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同学对中医的治疗效果在心里表示认同,但由于中医传承方式繁复,中医师数量稀少又水平参差不齐,大量非专业中医学者为个人利益,在中医知识并未掌握完全情况下就开业行医,导致中医口碑丧失,以及中医地位下降之后随之而来的中医院建设资金不足,再加上中医自古以来管理经营理念的落后和国家并没有相应的支持措施等种种原因,造成中医的应用范围急剧缩减,但由于学生在学校对中医学了解的过程中,逐步开始认同这种传统的医学形式,而使同学们都有意向尝试中医技术。

2解决措施

虽然学生对于中医学课程态度较为认真,但增加该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态度的进一步改善更有益处。

2.1适当提高考核标准在不增加学生实际负担的基础上达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首先要减少基础知识的考查,增加对学生观点态度的考查;其次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一些分组讨论,锻炼同学的创造力,便于同学对当堂内容的消化吸收和加深对于知识的领会程度,并将讨论表现以一定比例计入最后的总成绩。基础知识考查量不变的基础上,增加同学们对于中医临床知识的考查,避免同学们由于机械性的死记硬背而忘记真正中医应用时所需的知识,同时增加中医学科的趣味性。将分组讨论的表现计入总成绩也可以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对课堂效果的提高有较大作用,增加课堂的多样化。

2.2丰富课堂形式虽然目前的教学形式已不再是完全以老师的讲解为主,但还是存在形式过于单调的问题,其中在老师为主导的切脉针灸等活动中,虽然有些革新但也被指出效果不够明显,并不能真正使学生对这方面内容掌握得更加透彻。以老师和学生互相交替教学和讨论安排课堂内容更为合理,教室在大致教授一部分主要理论知识内容后,其余的时间则交给学生自由讨论或由老师提问,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的主动性,由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渐过渡为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最后,由于中医学药方玄妙,药物的相生相克各有不同,所以可以由老师提出病症,留给学生自己编写药方,在编写药方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于特地病症的理解,还使学生对各味中药的原理属性了解更深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对课堂教授内容的建设在平时教课内容中,应尽量增加一些老师在中医临床中的所遇到的病例,在病例中,每种病症生动具体,老师由于亲身接触病例,对其印象更加深刻,教授起来也更得心应手,在回忆的过程中,一些小的细节自然映入眼帘,一来避免了教学中的遗漏,二来病例的真实性更能吸引同学们的眼球,增加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中脱离出来,仿佛身为一名中医师,增加同学的职业认同感,真正从心里接纳中医这门学科。

3结论

在现今社会对于中医学的不断重视,中医学不仅作为一门医学更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标签,代表着古中国人的传统智慧,随着西医学生对中医态度的转变,科学合理地完善课程设置,可以更有效地增加中医在医学界的认同度,相信中医崛起就在不远的将来。

中医学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学 教学方法 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52-02

中医学作为我们祖国的传统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逐步形成了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法,至今,中医以其简便、应验、低价的特点在我国卫生保健事业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医学生,理应掌握祖国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适应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对卫生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

目前,在西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主要是以西医学为主的现代医学,中医课时的安排是相当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为学生开启一扇探索祖国医学宝库的大门,是中医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在此提出,与同道共探讨。

1 端正态度,正确认识中医学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有关中医“落后论、淘汰论”和“不科学论”等思想,这必然会使学生对中医药学产生怀疑的态度,因此在中医教学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首要任务。中医药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临床经验日积月累,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向学生展示中医药理论的博大精深,体现其历史与医学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指出中医药学的薄弱环节以及面临的困惑,如在客观化指标、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1],从而引导学生客观、辩证的认识中医药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2 分析教材与学情,准确把握定位

岳美中认为“中医是一门艰深的科学,易学而难精。医生也绝不是泛泛地认得几味药,记得几个方就是中医。”对于非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学习现代医学的同时,了解祖国医学的渊源、历史传统,熟悉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基本理论、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成就,为今后从事医学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重在了解,对学生不能要求过高过深,只要求他们熟悉简单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病治疗方法,了解中药的作用及组方原则和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围绕以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为核心的生理与病理;以六气、七情为主的病因与预防;以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为中心的诊法与治则;以及基本的中药、方剂理论等,引导学生步入中医药学的殿堂[2]。

3 讲好开篇,激发学习兴趣

通常绪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是以概述、简介的形式出现,一般都不作为学习的重点,但在中医学的教学中绪论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它会形成学生对中医药学的第一印象,讲得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讲解时可以医学发展的历史轴线为纲,详略得当地向学生讲述中国医学史:如汉末之前的四大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神农氏尝百草著成《神农本草经》,扁鹊切脉断生死被誉为神医,华佗自制麻沸散行剖腹手术堪为外科鼻祖,张仲景勤求古训、拯救生灵而为医圣;金元四大家开创了中医学术争鸣的新局面;李时珍赴深山、访千家、三易其稿而著成《本草纲目》;明清温病学派开拓创新、使温病学自成体系。这一幅幅生动的医史画卷向学生展示出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历史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医学的探索欲望,为今后学习中医学做好心理准备[3]。

4 借助现代医学,阐述中医理论

中医学的形成发展特点决定了其理论的抽象性,加之其文字专业性强、术语多,对于初学中医的学生来说,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中医教学应尽可能通俗易懂,教学过程中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用以解释中医基础理论,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经过研究初步阐明了肾阴虚和肾阳虚本质上与机体皮质醇量的高低相关;热证时在病人和动物模型中发现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的排出量亦有明显增多,而寒证则相反[2];中医血瘀与现代医学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之间的关系[4]等,这样生动具体的成绩和实例,会使学生感受到中医学的奥妙和神奇,从而提高他们探索中医理论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且开阔了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5 突破传统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理论授课方法,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显得枯燥乏味,如果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1)注重启发引导,加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中医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强,在授课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以提示,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新知识。如在详细讲解了生理功能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相应的病理变化,从而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开展自学讨论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于相对较易理解的内容如病因中的六淫和中药的煎服方法等,由学生分组自学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在课堂讲解,互相提问,取长补短,最后由教师对重点、难点予以总结,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中医术语的运用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的直观性。中医理论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又加上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得师生都感到乏味至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件中适当配以形象的插图、临床的实例图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医理论的直观性;而对于中医四诊和针灸学的有关内容还可利用教学录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中,尤其是面临严峻生存挑战的形势下,中医教学必须要顺应时代要求,摆脱单调而乏味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符合时代特征,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尚华,童瑶,徐竹林.论中医现代化思想在中医教学全过程中的贯穿[J].中医教育,2003,22(5):36-37.

[2] 吴水盛.中医教学要具有时代特色[J].中医教育,1999,18(4):32-34.

[3] 马玉兰.浅谈西医院校中医基本常识教学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38-1640.

中医学常识范文第6篇

中医学的发展,始终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不断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比如适时吸取了天文历法、地理物候、阴阳五行及人文清理等,将这些知识和理论与人体的调控与认知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这套理论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医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当前的中医本科生教育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对于中医本科生教育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提高其运用中医理论的能力。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医理论的形成根植于这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的文化之中,尤其是深受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经常可见到阴阳五行等理论,比如《黄帝内经》就充分吸收了哲学学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种强调宏观整体、平衡和谐及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如果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学生无法培养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在西医学理论不断冲击中医学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真正了解并掌握传统中医理论的内涵、思维方式和运用方法。

1.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中医根底

中医本科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逐步打牢学生的中医学理论功底。由于中医学是从传统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医课程的内容就显得晦涩难懂,尤其是刚刚接触中医学课程的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望而却步。为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根据中医理论的特点,并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两者相互融合,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在这样的中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毫无疑问,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了传统文化,才能对中医的深刻内涵加深了解。

1.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风尚

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仅要重视中医学理论的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学生医德风尚的培养,将医技与医德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市场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医患关系日渐紧张,加强学生医德教育势在必行。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主张“仁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而中医理论受其影响,同样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理论,认为“医乃仁术”,对医德的重视,可见一斑。因此,在当前的中医学本科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医德的教育,将“术”与“德”充分结合起来。由于学习中医学的本科生大都是理科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所以更加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了解古代社会的民族心理、道德观念等,然后更深刻地理解“医乃仁术”的含义,逐步提高自己的医德风尚。

2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中医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上文中主要介绍了加强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而为了更好在本科生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可遵循“激发兴趣打牢基础促进学习”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采取的方式有雕塑,并配以文字说明,通过的雕塑和文字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悬壶济世的名医,可将这些医德高尚名医的经典名句展示出来;打造中医传统文化历史长廊,集中展示我国古代中医学的成就,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建立中医传统文化网站,将有关中医理论的古典书籍、文化常识和视频资料等上传共享,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途径。通过上述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优化课程设置,逐步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

中医本科生从小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很少接触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对于本科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优化课程设置,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模式,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读懂深奥晦涩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典籍。当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各个中医院校均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开设了经典名著、古代散文等课程,但是从专业课程设置来说,传统文化课程仍然相对较少。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古典文学、哲学、训诂及音律等方面,根据中医学理论的特点,应着重加强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古典哲学思维的培养,逐步提高文史哲课程比例,使学生了解古代的道德伦理、逻辑及人文素养,充分了解和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精华和精髓。

2.3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专业课的教授效果

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除了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之外,还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就是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在讲解阴阳五行、精气等学说时,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取象思维”模式,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远取诸物体,近取诸身”的认识方法,学会从千奇百态和变化莫测的现象、事物中思考事物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向学生讲述一些名家名医的事迹,主要是他们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经历,使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一言一行均干系重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热情,而且还能够提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3结语

目前,不少的本科院校均开设了中医学理论专业,对于中医本科生人才的培养,不能单纯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还需要加强对其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中医学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有助于深刻了解中医发展的历程。而为了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人才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渗透传统文化、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中医学常识范文第7篇

医学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的,从我国传统的中医学到现在的中西医结合,无不反映出医学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发展的道理。我国传统的中医学认为,医术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自身的经验。而现在迅速发展起来的西医,则更注重团队的合作,每一位医师都有自身擅长的一方面,但是现在的疾病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每一种疾病都能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照本宣科。

而现今的时代又稍有不同,现今是网络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去相关的网站查阅相关的医学信息。除去那些对患者极为不利的“伪专家、伪科学”,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如何判断网上的医学知识正确与否呢?还是要借助一定的医学软件,才能保证患者所获取医学信息是正确可信的。

智能医学大全简介

智能医学大全是一款医生和患者都可以使用并查询的辅医学诊断软件。软件收录的医学信息是从医学教科书和医院的医师从业经验中总结得出的,基本能正确地反应疾病的概况。在这款软件中不仅仅有西医、中医,还有中西医结合及针灸、检验等方面的一些信息(见左图),它的好处在于即使不懂医学的人也能使用,可以对自身的疾病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该软件对使用者的电脑技术及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只要会一些基本的操作就能正确的使用。

这款软件不仅适用于广大的患者,也同样适用于临床的医师。临床工作中,在这款软件的帮助下,医师可以查询与之相关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对于一些诊断较为模糊的疾病,也可以在这款软件的帮助之下逐一进行排除诊断。而且可以方便医生课下对更多疾病进行了解和认知。笔者对该软件中的一些疾病诊断与专业医学书籍进行过部分的对照,基本要点比较全面,诊断也较为明确。而患者也可以按照医师的诊断,参照该软件上的信息,可以了解到许多当时无法理解的问题,而且可以从上面的资料当中学会一些基本的常识。

使用中基本经验总结

下面来谈谈对这款软件使用的一些基本经验。

首先在登录界面输入密码123,即可进入该软件。该软件中含有西医大全、中医大全、针灸、检验、中医名著等等。而在疾病的诊断中,我较多的使用西医大全。西医模块中有疾病的诊断、药物及手术等方面的基本医学信息,一些在实际操作中较为模糊的问题可以参照模块中的信息作出判断。另外,由于临床工作中涉及到的药品种类与数量都过于繁杂,医生不可能完全记住所有的药品作用及副作用,在药品上不太明确的问题亦可以参照软件中收录的药品信息。

该软件的涵盖面不仅仅是西医,也有中医。可以对中医有兴趣的用户提供一定的参考。笔者参照该软件上的针灸学模块,以同身寸方法取穴,并在对应的穴位上按摩,也可以达到部分中医中所讲的酸麻胀痛的得气之说。并且该软件上有数量庞大的医学书籍,涵盖面相当广泛,即使不懂中医学的人参照软件的资源也可以对中医学略知一二。

中医学常识范文第8篇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女| 25岁(1986年3月23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2年1个月]

公 司:XX医院

行 业:医疗/护理/卫生

职 位:中医科医生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中医学

学 校:福建中医药大学

自我评价

临床诊治杂病的经验较为丰富,对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都熟练掌握,掌握针灸理疗的方法和技巧,能熟练运用中医按摩手法,为顾客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在中医营养学方面也有所研究,能够为病人的日后康复提出饮食方面的建议。工作态度认真,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积极上进,希望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医疗/护理/卫生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医生

工作经验

2010/4—至今:XX医院[ 2年1个月]

所属行业: 医疗/护理/卫生

内科 中医科医生

1、负责对常见病的独立诊断和治疗;

2、负责搜集、整理古今的临床案例;

3、负责带领和培训实习生;

4、负责写各类中医报告与研究分析报告;

5、负责与病患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避免矛盾。

---------------------------------------------------------------------

2009/3—2010/3:XX中医院[ 1年]

所属行业: 医疗/护理/卫生

门诊 中医科医生

1、负责中医门诊诊疗;

2、负责针灸理疗工作;

3、负责患者的回访与跟踪,保证理疗效果,增强患者的信任;

4、兼职撰写中医科普文章,普及中医养生理论。

---------------------------------------------------------------------

2008/7--2009 /2:XX卫生中心[ 8个月]

所属行业: 医疗/护理/卫生

培训部 中医养生专家

1、 负责公司新近员工的医学常识和产品知识的培训;

2、 负责组织和开展中医养身讲座和交流会;

3、 负责中医资料的整理汇总;

4、 负责向客户和患者提供中医养身方面的建议;

5、 研究各种针灸减肥、推拿理疗。

教育经历

2004/9 --2008 /7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本科

证 书

2007/6 执业医师证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 /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中医学常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医学;辨证论治;唯物主义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历代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但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本来的诊治疾病病种及就诊人群逐渐被“蚕食”,中医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那么中医学如何应对目前既成事实的局面?中医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都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从中医学现在所处的境遇分析,发展要重于继承,在发展中求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亟待发展的几个领域谈谈笔者的一点点薄见,以飧同仁。

1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

尽管中医诊与断的科学性毋容质疑,但其局限性也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而日益凸显。首先中医诊断学诊断手段的落后性。中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的漫长岁月里,诊断手段几乎无任何革命性变化,即望、闻、问、切。在科学发展仍处于落后、萌芽时期的古代,用望、闻、问、切尚可理解,且在当时应该说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在科学已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病情资料的采集手段还墨守陈规、对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仍无动于衷,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与科学同步,势必被科学所淘汰;可作对比的现在医学主流――西医,在其发展之初,医生耳朵贴近患者皮肤来了解患者体内的声音的变化,接着改良为听筒、听诊器,乃至发展为X线透视、CT、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可见西医的诊断技术紧紧跟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一切能利用的技术手段来延伸医生的“眼睛”、“耳朵”,因而西医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而革新。直至目前,西医诊疗手段与其产生发展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的中医,仿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自保一方“净土”,因此其诊断手段自其始至今无突破性进展,那么其相对于西医的落后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中医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的“诊”法,以中医辨证思维为逻辑方式的“断”法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就是“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表明中医诊断的方法就是捕捉疾病的外在临床表现而揣摩机体内部病变的本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其实质就是通过医生的感官系统去体会疾病的外在表现,那么感觉器官对疾病外在表现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医生的心态、临床经验、身体健康状况、感觉的偏差、环境变化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均可影响,因此在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下采集的病情资料很难确保是基于客观、疾病本质的检查所得。而且,中医学的“断”就是在中医逻辑思维的指导下的“辨证”,寓于其中的主导因素仍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羁绊,也就是说中医学整个诊断过程过多地依赖人的主观思维活动,而客观因素的制约度很少,其结果势必导致主观臆断的可能性增加。

给疾病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反映疾病本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往往也过于表面化、肤浅化。因为其诊断的病名基本是疾病某个临床症状或病位,如水肿、内伤发热、癃闭、眩晕、黄疸、泄泻、不寐、肺痈、心悸、腹痛、胃痛、头痛等等,故此这些诊断很难反映疾病的本质,因而对制定治疗方案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医学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念。值得思索的是如果同一个疾病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或不同的疾病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案,那么这样的诊断还有多大的价值?

3中医治疗措施的保守性

中医学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之上,其治法涵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而且此八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对于具体方药讲究“君、臣、佐、使”,既可针对主证进行治疗,同时又兼顾次要表现或兼证,并且在同一方剂中可以运用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达到“佐制”作用,这是西医治疗难以想象的,正是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医药有时产生不可思议的疗效,治愈了许多西医界颇感棘手的疾病,这也是中医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佐证。而且,中医药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就是中药(除少数外)基本都是天然药物,副作用少,这也是中医药为许多患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中药不是一点毒性都没有,这个观点慢慢为医患双方所共识,但比起化学药物,其毒副作用相对要小得多(少数剧毒中药除外),因而中药比西药要更安全,除了中医药可靠的疗效外,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是许多患者就诊的重要选择。但中药汤剂入口太苦,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年轻患者,虽然中药剂型还包括片剂、针剂等等,可目前中药主要给药途径仍就是汤剂,这也是中医药就诊人群逐渐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药方剂剂型改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上能购得的中药丸剂、片剂、膏剂、散剂、丹剂、针剂等也不少,但仍没有形成中药给药的主流,而且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丸、片、针剂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影响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众所周知,与西医比较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疾病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可选择针剂太少,因为水针剂在体内作用时间要比口服药要快,口服药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作用,达到血液循环至少需要20min的时间,而且中药的煎煮又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急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争分夺秒,20min或更多时间的耗费往往为病情不能容许;另一方面,中药方剂所含成分复杂,因而作用效果较为广泛,所以又被称为中药的“散弹效应”,但“散弹效应”带来负面代价就是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不强,中医药理论中本来就有“力专则效洪”的说法,作用面广泛就无异于“无的放矢”了。因此,如何提高中药方剂作用“靶点”的准确性和缩短单次用药的起效时间,是中医药治疗方面突破的重要指针。

4中医人要迫切加强创新思维

纵观中医药两千来的发展历程,中医药一直没有摆脱《内经》的思维模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代科学知识更是以加速度的形势发展,人们形容为“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而中医药的发展似乎永远处于“量变”之中,而且这种量变的步伐过于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人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封闭性、排他性。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摆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中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导致中医的灭亡;但没有创新的继承中医学就会固步自封、泥古复古,知识渐老,最后为时代所淘汰,渐渐消亡。因此,中医学的发展之路在于继承和创新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中医的发展来看,是创新不足,继承有余。其实中医学自古就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太注重经典及考证,如《内经》《伤寒论》等的注者达数百家,考身世、考故里、考学术渊源、考流派、考字句文法等等。汉代医学宗师张仲景有一句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今为许多中医人视为座右铭,因而绝大多数历代中医人对于“古训”,敬若天命而不敢轻易“篡改”,现在依然。目前,在中医论文或理论探讨文章中,动辄“《内经》云……”或“仲景云……”等,从古代医家古籍中寻章择句,断章取义,寻求理论依据,仿佛《内经》就是终极真理,与《内经》不同“政见者”,就值得怀疑或否定。“中医治病往后看,查查古人怎么办;西医治病向前看,看看有何新进展”[1],这句话是目前中西医思维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西医逐渐“蚕食”中医就诊人群和治疗病种的重要原因。

现在又有人倡议加强中医学人文因素的研究。诚然,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是在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研究中医学的人文因素对于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把中医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无异议的话,那么其发展就应该遵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单从中医学文化层面去咀嚼、挖掘,很难想象能揣摩出什么中医学的“突破”来;另一方面,中医人文因素的研究不是什么新课题、新思路,自古有之,从某个角度说中医学发展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多少年来不是研究太少了,而是研究的够透彻、够详尽了,还能研究出什么“新大陆”?

以上是笔者对中医发展存在问题的一点点拙见,但不意味着否定中医,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局限性,提出中医的不足,目的是希望中医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之,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渐近完善,西医亦然,中医亦然。

【参考文献】

中医学常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医学;辨证论治;唯物主义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历代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但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本来的诊治疾病病种及就诊人群逐渐被“蚕食”,中医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那么中医学如何应对目前既成事实的局面?中医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都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从中医学现在所处的境遇分析,发展要重于继承,在发展中求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亟待发展的几个领域谈谈笔者的一点点薄见,以飧同仁。

1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

尽管中医诊与断的科学性毋容质疑,但其局限性也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而日益凸显。首先中医诊断学诊断手段的落后性。中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的漫长岁月里,诊断手段几乎无任何革命性变化,即望、闻、问、切。在科学发展仍处于落后、萌芽时期的古代,用望、闻、问、切尚可理解,且在当时应该说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在科学已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病情资料的采集手段还墨守陈规、对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仍无动于衷,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与科学同步,势必被科学所淘汰;可作对比的现在医学主流――西医,在其发展之初,医生耳朵贴近患者皮肤来了解患者体内的声音的变化,接着改良为听筒、听诊器,乃至发展为X线透视、CT、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可见西医的诊断技术紧紧跟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一切能利用的技术手段来延伸医生的“眼睛”、“耳朵”,因而西医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而革新。直至目前,西医诊疗手段与其产生发展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的中医,仿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自保一方“净土”,因此其诊断手段自其始至今无突破性进展,那么其相对于西医的落后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中医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的“诊”法,以中医辨证思维为逻辑方式的“断”法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就是“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表明中医诊断的方法就是捕捉疾病的外在临床表现而揣摩机体内部病变的本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其实质就是通过医生的感官系统去体会疾病的外在表现,那么感觉器官对疾病外在表现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医生的心态、临床经验、身体健康状况、感觉的偏差、环境变化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均可影响,因此在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下采集的病情资料很难确保是基于客观、疾病本质的检查所得。而且,中医学的“断”就是在中医逻辑思维的指导下的“辨证”,寓于其中的主导因素仍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羁绊,也就是说中医学整个诊断过程过多地依赖人的主观思维活动,而客观因素的制约度很少,其结果势必导致主观臆断的可能性增加。

给疾病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反映疾病本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往往也过于表面化、肤浅化。因为其诊断的病名基本是疾病某个临床症状或病位,如水肿、内伤发热、癃闭、眩晕、黄疸、泄泻、不寐、肺痈、心悸、腹痛、胃痛、头痛等等,故此这些诊断很难反映疾病的本质,因而对制定治疗方案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医学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念。值得思索的是如果同一个疾病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或不同的疾病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案,那么这样的诊断还有多大的价值?

3中医治疗措施的保守性

中医学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之上,其治法涵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而且此八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对于具体方药讲究“君、臣、佐、使”,既可针对主证进行治疗,同时又兼顾次要表现或兼证,并且在同一方剂中可以运用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达到“佐制”作用,这是西医治疗难以想象的,正是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医药有时产生不可思议的疗效,治愈了许多西医界颇感棘手的疾病,这也是中医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佐证。而且,中医药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就是中药(除少数外)基本都是天然药物,副作用少,这也是中医药为许多患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中药不是一点毒性都没有,这个观点慢慢为医患双方所共识,但比起化学药物,其毒副作用相对要小得多(少数剧毒中药除外),因而中药比西药要更安全,除了中医药可靠的疗效外,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是许多患者就诊的重要选择。但中药汤剂入口太苦,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年轻患者,虽然中药剂型还包括片剂、针剂等等,可目前中药主要给药途径仍就是汤剂,这也是中医药就诊人群逐渐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药方剂剂型改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上能购得的中药丸剂、片剂、膏剂、散剂、丹剂、针剂等也不少,但仍没有形成中药给药的主流,而且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丸、片、针剂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影响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众所周知,与西医比较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疾病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可选择针剂太少,因为水针剂在体内作用时间要比口服药要快,口服药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作用,达到血液循环至少需要20min的时间,而且中药的煎煮又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急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争分夺秒,20min或更多时间的耗费往往为病情不能容许;另一方面,中药方剂所含成分复杂,因而作用效果较为广泛,所以又被称为中药的“散弹效应”,但“散弹效应”带来负面代价就是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不强,中医药理论中本来就有“力专则效洪”的说法,作用面广泛就无异于“无的放矢”了。因此,如何提高中药方剂作用“靶点”的准确性和缩短单次用药的起效时间,是中医药治疗方面突破的重要指针。

4中医人要迫切加强创新思维

纵观中医药两千来的发展历程,中医药一直没有摆脱《内经》的思维模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代科学知识更是以加速度的形势发展,人们形容为“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而中医药的发展似乎永远处于“量变”之中,而且这种量变的步伐过于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人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封闭性、排他性。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摆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中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导致中医的灭亡;但没有创新的继承中医学就会固步自封、泥古复古,知识渐老,最后为时代所淘汰,渐渐消亡。因此,中医学的发展之路在于继承和创新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中医的发展来看,是创新不足,继承有余。其实中医学自古就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太注重经典及考证,如《内经》《伤寒论》等的注者达数百家,考身世、考故里、考学术渊源、考流派、考字句文法等等。汉代医学宗师张仲景有一句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今为许多中医人视为座右铭,因而绝大多数历代中医人对于“古训”,敬若天命而不敢轻易“篡改”,现在依然。目前,在中医论文或理论探讨文章中,动辄“《内经》云……”或“仲景云……”等,从古代医家古籍中寻章择句,断章取义,寻求理论依据,仿佛《内经》就是终极真理,与《内经》不同“政见者”,就值得怀疑或否定。“中医治病往后看,查查古人怎么办;西医治病向前看,看看有何新进展”[1],这句话是目前中西医思维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西医逐渐“蚕食”中医就诊人群和治疗病种的重要原因。

现在又有人倡议加强中医学人文因素的研究。诚然,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是在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研究中医学的人文因素对于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把中医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无异议的话,那么其发展就应该遵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单从中医学文化层面去咀嚼、挖掘,很难想象能揣摩出什么中医学的“突破”来;另一方面,中医人文因素的研究不是什么新课题、新思路,自古有之,从某个角度说中医学发展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多少年来不是研究太少了,而是研究的够透彻、够详尽了,还能研究出什么“新大陆”?

以上是笔者对中医发展存在问题的一点点拙见,但不意味着否定中医,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局限性,提出中医的不足,目的是希望中医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之,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渐近完善,西医亦然,中医亦然。

【参考文献】

上一篇:通信电子范文 下一篇:工程绩效审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