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7:27:30

中医理论论文

中医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依靠采摘植物和渔猎生活,神农氏便生活在这一时期。通过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过程。在人们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就常出现有误食有害的“食物”产生呕吐、腹泻等反应甚至中毒,人们也偶然间因为吃了某些“食物”而使本有的腹痛、便秘等病痛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经验与实践的积累,人们逐渐对一些植物的治疗功效有了一定的了解,便能在觅食时有意识地进行辨别、选择,便开始在出现一些病症时尝试着用某些植物来帮助解除这些病证,这便是药物的萌芽。古人通过积累,从最初的无意识的体验,到有意识的尝试及观察,逐步形成了后来治病的药物的认识和理解。中药都是来自于自然界的自然之物,中医的理论便是来自于对自然的认识;中医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之物来纠正人体与自然不和谐之病的,人们在通过对自然之物的了解,探索沟通身体与自然药物之“和”的过程。

二、中医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和”的状态

古人发现了“天人相应”的时空观,表现在《灵枢•岁露论》中:“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一理论地揭示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生理变化及疾病的发生的相互影响。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体各部分是共同合作的,构成一个整体。中医学理论充分体现对人与人的生命尊重,同时,“天人合一”的理念显示敬重人就是尊重大自然的规律,这是中医学的出发点。博大的中国古代文化为中医药文化的蕴育提供了温床,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中医的基本思想整体论。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四季与昼夜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物钟是相对应的。中医认为人的作息及行为必须与自然节律相协调一致。中华民族自古推崇生活规律,勤劳又有节制。平民百姓对中医养生之道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崇尚饮食劳作皆有度。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手段也是中医在诊断疾病的时候也非常重视的,它能通过最大限度地从病人身上收集“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机体的特殊状况及机体与环境的相关信息。比如,生活在较潮湿、寒冷的南方,易得痹证、湿证容易表现为消化系统的病症如腰腿疼、腹泻、恶心等;生活环境干燥的北方易上火出现口腔溃疡、痤疮、便秘等病症,这是从人与环境着眼看中医的“和谐观”。总之,中医以其独特的人与自然的“和”美学观,在疾病治疗、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大众健康做出了贡献。

三、治疗原则——阴平阳秘之阴阳调“和”美

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治疗原则是以“阴阳”的相互关系为指南,同时讲究寒热、虚实和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它将疾病看作是身体各个部位机能失衡的结果。阴阳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辩证关系。“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盛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这一句话则概况了中医理论的根本原则是以阴阳的关系为基础的调和之法。从阴阳的关系入手,使阴阳调和,机体恢复常态。同时强调人与外界的自然环境也是一个阴阳调和的整体,因此中医治疗需考虑除人体自身之外的地域、时间、季节等等关系的阴阳关系,最终使阴阳达到“和谐”。《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个“平”就是阴平阳秘,就是“和谐”,就是机体内部的和谐。机体出现病态就是人体内部“不和谐”造成的结果。阴阳之和还体现在中药的升降、散收、寒热、攻补关系中。在方剂配伍中,常常注重药物的升降配伍,如四逆散,方中用柴胡疏肝透热,只是泄热行气,以此一升一降调畅气机,透解郁热。又如升中有降的补中益气汤、升降通用的清胃散、降中有升的参苓白术散等。寒热通用一般用于治疗寒热错杂之症,如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定喘汤、九味羌活汤等都是寒热并用的方。攻补兼施也是中医治疗法则中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药物的布艺与祛邪配伍,从而达到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的目的。如参苏饮、人参败毒散、乌梅丸等都是攻补兼施的代表方。

四、组方法则——“君、臣、佐、使”之“和”谐美

中药组方配伍讲究“君、臣、佐、使”,通过君臣佐使的关系来控制各药在整个方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形成特定的整体关系与效用。以中医理论之“整体观念”为指导。中药组方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各种功效的药物的对其,而是充分的发挥药物在整个方中的协同、制约作用,以期达到使药物通过个体的身体吸收达到最终的身体阴阳“和谐”的目的。以麻黄汤为例,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及甘草组成。方中,麻黄发汗解表散风寒,且还可以宣理肺气以平喘,此为君药;桂枝重在助麻黄发汗解表之用,亦可解除四肢的疼痛,为臣药;杏仁降利肺气助麻黄以平喘,为佐药;甘草则祈祷调和药性,同时缓桂枝之辛这种燥之气,为使药。由此可见,中药方剂中的组方无不体现“和”的美学观。中医组方法则其实就是“调和”,即把身体中“不和谐”状态通过解表祛寒、泻热渗湿、活血化瘀、化痰祛邪、理气散结、养血益气、滋阴温阳、扶助正气等方法调整为“和谐”状态。

中医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由于受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人们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的祖国医学,如今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地位,已经逐渐被西方医学所代替。学生在学习中医理论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误解、怀疑,甚至排斥中医理论的现象。下面,笔者根据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多年中医理论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

面对中医和西医两套不同的医学理论,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西医的理论,因为它更贴近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而面对于中医理论时,学生多是感到困惑,很难理解,无所适从,认为中医“太玄”了,从而在学习中很容易对其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态度。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中医理论是在大量的“以人为本”的临床实践中形成、发展、成熟起来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还没有西医理论出现的情况下,为人类的健康、种族的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在20世纪初叶,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的谬论,但是,中医仍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以大量独特、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向人类证明了它存在的道理,展现出极大的魅力。因此,要学中医,首先就必须相信中医的理论。因为只有相信,才有可能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才会有所作为。

二、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学生之所以容易对中医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的现象,是由于他们从小培养出来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与中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学生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是以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现代自然科学为主的教育,而这些知识,恰恰是西方文化的主流。对于在东方文化环境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医理论,则很难被当今的学生完全理解和接受。加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西医与中医课程是同时开设,这又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中医的思维。因此,在中医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不急于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更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中医与西医理论最大的差别,在于中医理论是在长期对“活人”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进行观察,以及中药直接作用于人体后所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西医则是应用现代的生物、化学等理论,对实验室里所观察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到的微观现象以及动物模型的药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而形成的。因而在思维上,中医是宏观的、整体的,而西医则是微观的、还原的。比如在中医理论中,心有藏神的功能,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如果按照西医的认知思维,就会提出:“为什么心会有藏神的功能?”其研究的方法就是对人体进行解剖,利用现有的设备对心脏分解、测验……最终得出结论“心脏没有藏神的功能”,而认为真正“藏神”的是人的大脑。但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对“心藏神”的功能却很好理解,因为人的神志变化,可以通过心的活动表现出来;而心的问题,又可以通过神志来反映:当人受到惊吓或感到紧张时,就会不自主的感到心跳加速;当“心气”不足时,人也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神志的改变。这些病症如果运用中医的镇惊、养心安神等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可以看出,同样是研究“心”,中医是把“心”放在“活人”这个整体上,从“活人”的外在表现这个宏观的角度来研究;而西医则是把“心”从人体标本或动物中分离出来,再将“心”分解成细胞、分子甚至更细微的成分,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在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上,中医跟西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中医的这种思维,或者用西医的思维来理解中医,是学不好中医的。

三、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生活”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其中的很多术语,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过数(下转第81页)(上接第77页) 千年的传承,如今还有很多在我们的口语中流行,只是人们往往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但如果懂得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当我们在讲自己的想法时,总是会说“心想” “我心里想……”等等。如果依照西医的研究结果来认识这个问题,就会感到很难理解。但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则是无可非议,因为我们前面讲到,心有“藏神”的功能。

又如,在形容很生气的时候,人们总会讲“被气得吐血”,因为生气则怒,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肝“主疏泄”,有主升、主散、主动的特性。过度生气,则会使肝气升发太过,血随气涌,上逆而致吐血。再如,我们在形容惊恐过度的情形时会说“被吓得屁滚尿流”,因为吓则是恐,中医认为“恐伤肾、恐则气下、肾开窍于前后二阴”,因此,受恐吓过度,会使人的“肾气”下陷而致大小便失禁。像这些例子,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加以留意、收集,以加深他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他们对中医理论的兴趣。

四、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从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结构来看,现在的学生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知识是非常薄弱的。而中医的理论,与祖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却十分密切。因此,在中医教学中,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提高他们对中医理论的正确理解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秀才学医,笼中抓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古代秀才所接受的教育,正是祖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熟读四书五经,熟悉阴阳五行,熟知天干地支……所以他们学起中医,就象在鸡笼中抓鸡一样容易。虽然这种说法在有些人看来有点夸大其词,但确实是反映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性。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对学医者的文化素养,也有过以下要求:“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至于五行休壬,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可见,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是很难学好的。

中医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名老中医赵宇川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出血性中风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32-01

赵宇川,1955年出生,四川合江人,中医主任医师,合江县中医医院新门诊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科专业委员,泸州市名中医,本科学历,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擅长内、儿、妇科疾病诊治,尤精于多种疑难病症之辨治。以中西医结合救治内儿科常见病及危急重症效果突出,抢救成功率高。采用纯中药制剂治疗中风病、糖尿病、高血压病、肾病综合症、慢性浅表胃炎、颈椎病、泌尿系结石、美尼尔氏病、恶性肿瘤等疑难病症,疗效卓著,患者遍及省内外,在当地享有较高声誉。其治疗高血压病疗法被录入《中国名医名诊丛书》和《中国疑难病慢性病特效疗法信息库》。在专业理论上有较深造诣,已在《中医杂志》、《中国中医急症》、《浙江中医杂志》、《四川中医》、《贵阳中医学院学报》等10余家全国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有4篇评为全国优秀学术论文,1篇论文获国际学术大会三等奖,3篇论文被《中国药学文摘》摘引收藏,有10篇学术论著被《中国中医药最新研创大全》等部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所收藏。业绩已载入《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1994年被授予“卫生十佳”的称号。赵老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之上,对中医脑病提出过诸多的、具有严谨的、科学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在出血性中风一症上所提出的理论思想以及授予我们的临证经验,更令我辈受益匪浅。

1赵老出血性中风的学术思想

赵老从中医理论角度提出:出血性中风病患在肝肾不足以及内伤积损形成的基础之上引发毒邪,此毒邪为内毒,具依附性、秽浊性、从化性以及酷烈性;如在劳倦、七情等因素的诱引下,则将出血性中风引发。其核心病机在于:瘀痰内结与水毒滞留。

1.1痰瘀内结。赵老对瘀痰内结的提出理论在于:脑脉络破损,其血未循常规而行,溢于脉络外,即脑中蓄血;当脉外之瘀进一步由外向内而必挤阻脑脉,引发原本脉内涩滞不畅之血瘀滞更甚,其气机倍滞、血运倍阻,导致瘀痰内结倍盛,转而化为毒邪。

而当瘀痰内结而发时,其阳亢奋以驱邪,而致发热。这也是赵老从中医理论辨证分析去解释为何出血性中风病患并发发热症状的依据。赵老认为,中风病本身并不是发热性疾病,出现发热症状主要是由病患本身瘀痰内结所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作用引起。这也恰恰符合了现代研究结果,即病患的病灶区白细胞积聚过多,而引发机体释放致热物质而引起发热[1]。

1.2水毒滞留。赵老在出血性中风的核心病机上再度提出的“水毒滞留”则清晰地指明:水为血之侣,气乃血之帅,而气行则血行水布;当病患出现瘀痰内结时,其津液则会失布,渗泄于脉外为水;当此水与之脉外因瘀痰内结积久所化之水,遇而盛汇,则形成水毒。当病患的颅内水毒积而滞留之后,则会挤浸脑髓使之肿胀。当此肿胀达到一定程度时,病患则会出现脑窍壅塞、清阳不展,进而则会神失用而危殆。这也就是临床上,病患出现的呕吐、神昏、头痛,甚至是厥脱等症状[2]。此中医理论也完全符合了现代研究结果,即脑出血后所形成的血管源性以及机体细胞毒性脑水肿,也表明出血性中风致死的主因是由于病患脑细胞水肿后,由毒性物质释放所引发的毒性反应―水毒滞留。

2赵老的临证经验

近年来,以消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报道也有许多,通常都侧重于以瘀毒的清除为基本方法,却对“水毒滞留”这个派生出的因素往往被学者们所忽视。赵老从瘀痰内结、水毒滞留着手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并以自拟的中药方剂愈风汤并在临床上加以应用后屡见奇效。该方以水蛭、凌霄花、桃仁、土鳖虫、川芎、地龙、远志、菖蒲、泽兰、猪苓、酒大黄、泽泻各10g进行辨证组方,以水蛭、凌霄花、桃仁、土鳖虫为君,以达破血逐瘀、消坚散结,从而达到破血不伤正的目的;地龙、川芎也具有活血之功,在助君药以助破瘀之余,地龙一味又可辅以将脑脉中因血瘀而积滞的气机加以疏通,起到窜行脑脉、引导君药达至脑窍而逐瘀之功;远志、菖蒲化痰开窍;共为臣药;而酒大黄则主破血行瘀,兼荡涤积滞,清痰热,以防疾症向纵深发展;泽兰具活血通络,更兼消肿利水之效,与大黄一起共为佐药,可清血瘀积而化生的痰热,又可渗利因血积而生的水邪;泽泻、猪苓则淡渗利水,共泽兰则更具利水功效,为本方之使药。愈风汤各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最终达到瘀散痰化水利毒解,而令病患神机复使的作用。

通过赵老多年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其出血性中风病患的致病机理加以全面的、客观辨证的分析,并结合自身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从肝肾不足、内伤积损形成为基础,总结出出血性中风的核心病机:痰瘀内结与水毒滞留;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从上述对赵老的出血性中风中医学术思想以及临证经验的回顾及浅显分析,不难看出赵老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娴熟驾驭以及其对博采众长、严谨治学的态度,使我们后辈获益甚丰,其对学术的精专更值我们所倍加学习,以期可为我国的中医事业的发扬光大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子辉,王志高,何旭明等.逐瘀安脑丸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4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2):39-40

中医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中医脉学理论潜在着统一的思维模型及数学模型;其模型性承载于太极模型、三才模型、五行模型;这种模型概念的迁变反映着中医脉学理论的逐渐形成与完善;模型中医学认为,中医理论特点是“以模塑理”、“按模索病”。先有一套完整的模型理论,然后再严格按照模型建立其脉学理论。

模型中医学是从思维模型、数学模型研究中医理论形成、发展和演进的一门边缘性学科[1]。中医诊断学是以统一的思维模型、数学模型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医学诊断,例如:舌、脉、眼、耳等,它们都是诊断疾病的窗口,是用来观察人体内在变化的,即中医所谓的“司外揣内”[2]。同理,中医以诊脉为主要诊断特点的脉学理论,亦产生于一种模型思维,如太极、三才、五行等三大模型思维。脉学理论恰恰是嫁接了这种思维模型,并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脉学理论体系。今论述如下,以期斧正。

1.脉学的太极模型

太极模型,反映的是表达整体意义上的“基元”演化思维。它的基元性,决定了从每个基元部位均可反映着相似的全身或其他基元源的演化发生的模型表达。一节脉,就是一个基元部位,所以,它相似的反映着全身或每个其他基元部位潜在的脉象模型表达。

中医脉学定位,腕部的“寸口”,就是一段潜含着全身任何相对独立生命单元均有的演化“基元”部位,它与太极思维相吻合。所谓太极,极端也,唯一也,基元也。在“极”端处,阴阳混元一体,阴阳高度统一,阴阳属性在此“极点”并且显示不出来。这正是太极思维模型的原初意义。每一段相对独立的一股脉,均对应着“太极”思维模型。它反映着人体生命信息完整意义上的泛指代。

2.脉学的三才模型

所谓三才模型,是生命奇数演生律中高于基元太极模型演化的第二个模型,就是“一源三歧”的模型。它反映着一个表达“基元”整体意义上的太极脉位,再以三才模型(即一分为三)演化出与该模型对应的三大脉位表达。三才模型,使中医脉学太极模型的“基元”脉位,递演出“寸、关、尺”三部拭脉法。这为将人体或器官按模型论从上到下进行“三位”机械定位,打下了基础。反映了脉学理论从太极模型,向三才模型演进轨迹。

3.脉学的五行模型

五行模型,也是生命奇数演生律中的一个解值,一个比三才还要完备、细化的解值,即“一源五歧”的五值演化模型。反映着三才模型再进一步的演替和细化,成为与五行思维模型相匹配的所谓“金、木、水、火、土”五部拭脉法。五行,在传统中医学里机械地代表五脏。其实,只是代表五大类脉势功能态。而两手的“寸、关、尺”合二为一,就构成了更高级的五行模型脉学定位法。中医用五脏,来代表人体五大功能态的生命意义。如“寸位”表达上焦肺心,“关位”表达中焦肝胆、脾胃,“尺位”表达下焦肾。其实,“寸、关、尺”只是腕部“基元”脉按三才模型演化出的三段子代“基元”脉位,与太极模型相对应。只是两手的子代“寸、关、尺”合和为五行模型的“五位”定脉法。太极、三才、五行,反映着中医脉学理论“按模塑理”的演变。反映着中医理论本质上就是模型中医。

4.结论

中医的脉学理论博大而精深,她根据模型思维的“太极、三才、五行”演变而来。并将生命学上,完整意义上的人体,机械地与这些模型思维对应,产生了脉演诊断。先有模型思维在先,然后再是按模型创造中医脉学理论。反映出了中医脉学演化模型高度统一。这正是中医模型诊断学的奥意,将有另文发表。

参考文献

[1]王全年,李秀美.模型中医学[M].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2

中医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一、当前PBL在中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许多中医院校已陆续将PBL教学方法引入基础理论教学中。刘晓亭等在《内经》教学,刘迎辉等在《针灸学》教学,吴晓青等在《方剂学》教学,张卫等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均引入PBL教学模式。这些院校的探索及研究均表明,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其应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PBL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问题。

1.问题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

问题设计是PBL教学的关键,中医理论的抽象性、思维方法的异质性以及临床病例的复杂性,为问题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中医基础理论》课时短,内容多,PBL教学的教学目标应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一致,即让学生能充分掌握中医基本概念及知识。因此,问题设计应突出教学重点,并注重中医知识的系统性。如在中医“气”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掌握“气”的概念、对机体的意义。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以“气”对人体的意义作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中医中的“气”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的区别,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理解“气”,加深印象。同时结合临床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病例分析,增强学生对“气”认识的科学性。

2.增强教师PBL教学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首先,教师在PBL教学中发挥着指导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对教师对中医理论的知识结构、组织及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熟悉中医教学大纲;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了解,以便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在讲授阴寒凝滞型心痛病例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可将“心痛的发病机理”、“为何在夜间发作”、“为何以辛、温、行、散之品治疗该病”等作为问题。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如将学习能力强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将善于表达与内向的学生分为一组,实现学习能力及性格的互补,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发言,以调动学生学习及讨论的积极性。最后,教师旁听学生的讨论并负责记录,控制课堂的节奏,对于问题偏差太大的可以加以引导。对于未弄懂的问题,留给学生作为作业,课下自行查阅书籍寻找答案。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PBL教学的成功实施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资料准备、结合教学提纲及病历查阅文献、小组讨论及得出结论,学生花在前期准备的时间及精力大于传统学习模式。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还应增加学生自学、研讨的时间。首先,应减少教师课堂教授的时间,如对于基础知识比重较大的大可讲授,可系统讲授该章节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留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查阅书籍、资料。其次,可通过鼓励、竞赛、讨论及学生课堂总结等方式来增强学生自学积极性。最后,改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方式,如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60%,平时课堂表现、课堂参与积极性及竞赛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

二、《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

以“藏象”这一章的教学为例,该章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医脏腑名称,中医治疗的方法等。如讲授该章时,应让学生认识到虽然中医与西医脏器名称相同,但含义存在一定差异,可将问题设计为“中医称脾胃后天之本,缺之不可,但为何在治疗脾脏疾病时可将其摘除呢?”以此引导学生讨论,并告知学生可查血相关参考书目寻找答案。

具体实施步骤为:第一步:课时结束前10分钟,教师将下节课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并引出设计好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性格及学习能力分组,每组5~10人。第二步:课下学生查阅相关参考书目,由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初步讨论结果。第三步:在各小组充分学习及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课堂讨论。由各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并提出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分歧及未解决的问题,本组成员可随时补充,其他小组也可主动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只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控制课堂节奏,对于问题偏差太大的可以加以引导。第四步: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点评,总结的重点为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于未弄懂的问题,留给学生作为作业,课下自行查阅书籍寻找答案。第五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如小组讨论发言10分,查阅资料能力及态度5分,论文撰写质量3分,团队合作精神2分,多媒体制作2分,小组代表表述1分,共计25分,按照成绩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

三、小结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的兴趣,强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深度,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思维能力,对中医临床各科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亭,白增华.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类课程课堂教学应用的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5):250-251.

[2]刘迎辉,刘忠文,杜红卫.浅谈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25):272-273.

[3]吴晓青,储真真.PBL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7):70-71.

[4]张卫,陈少玫,万文蓉,等.PBL教学法及其在中医教学应用的思考[J].中医药通报,2013,(03):42-44.

中医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1自控系统理论与医学理论的对接

对于一个自控系统,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无人直接参与下可使系统或其中某一部分按期望规律或预定程序进行有序的运动。而包括人在内的生命运动规律就是生物体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做的有序运动。因而,运用自控系统原理来研究人的生命运动规律,对于人类解决自身疾病问题(医学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控系统基本的构成是:硬件、软件及供软硬件运动提供支持的能量,对于重要或独立运动的自控系统(如卫星)还有相关的能量调节(如蓄电池)四部分。

按照《黄帝内经》对人体论述,将人体分为形、精、气、神。把人体的构成与自控系统的基本构成进行相类比:形为人体系统的硬件,神为人体系统的软件,气为人体系统能量,精为人体系统气的调节物质。

形为形体,就是人的身体。

气为能量,这可以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说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质量可能转化为能量,那么也可以认为质量是由能量组成的,中医理论认为气组成万物世界的本原,气就是能量,是组成质量物质的能量。

精是气的调节物质,源于中医理论的“精化气,气化精”,“五藏藏精”。

神是生命活动的控制程序、软件、信息。人体的肢体运动、内脏的功能及运动、各种生理指标的控制、体内的信息传递、对外部信息处理与判断等都是在神的控制下完成的。神是人体系统内软件及信息总称。气是专为人体系统软件(神)运行提供能量。

该观点是将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医学理论领域,暂称这个观点为自然医学理论。

2自然医学理论的关键

1.2.1成电路来运行,其运行的方式是二进制的形式。那么人体系统的软件(神)是由什么来运行?DNA,也就是通常据说的基因。科学家已经在DNA结构下进行程序运算,称为“DNA计算机”,已经证明了DNA结构具备软件运行的功能。细胞具有DNA结构,它应该像电脑一样能够运行程序。相同的细胞组合在一起,可以运行更高级的软件,这就是组织或器官。小脑细胞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运行控制整个人体的程序,大脑细胞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运行诸如人的思想、直觉等软件。

2.2物质“精”的确定。精这种物质并不是人体所独有,是在所有生命体如植物、动物身上同时存在。人在摄取食物中物质营养的同时,也摄取精为人体做能量的补充,这也是人类至今也做不到合成食物的原因,合成的食物中只含有相应的物质而不能含有精。现在有人把存在植物内的精,称为植物因子。

对中医“精”的研究对人类健康的发展将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3自然医学理论的应用

3.1中医理论的客观性。

⑴经络是气的通道,是能量的通道,经与络共同构成一个供应能量的网络,使得人体内每一个细胞的DNA都得到气的供应。穴位是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节点。⑵中草药治病的机理。精是一种物质,是人体内能量(气)贮存的一种方式。中医理论的“气化精,精化气”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当体内的气足时,气就会转化为精贮存在体内,当气不足时,精化气供神的运行所用。精这种物质的特性溶于水,常存在于我们的唾液之中。在煎熬中草药过程中就是利用精溶于水的特性,将相关植物“精”溶入水中,在人服用这些汤剂后,这些精为人体吸收,为体内程序运行提供能量支持,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当然这种方法对气虚的人更有效。越是自然生长及生长时间长的植物或动物,精含有量越充足。以人参为例,生长时间越长的山参,其药用价值越大。⑶肺朝百脉百脉就是神经,也指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物质基础是钙。人体中的生物电就是因钙等金属离子在神经内的流动而形成的。人体系统软件运行时,其信息通过神经进行传递,因而在神经形成生物电流,通过测量这些生物电流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思维状态,这就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在中医的五行理论中,肺属金。肺主管着一切金属微量元素的代谢,肺朝百脉,也意味着肺主管着神经系统的新陈代谢。一个人肺的状态决定人的神经系统状态,而神经系统同时决定人的生命状态。⑷心主神明,心为神明主,神明主心。心脏的跳动是由大脑或小脑的软件来决定的,大脑或小脑的软件根据体内的器官微循环的状态来决定心脏跳动的频率(详见附件)。大小脑发出的心跳信号,是人体内所有器官生命活动的同步信号。

3.2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细胞是体内的一种特殊细胞,特殊在其所携带的基因识别软件。当发现与自己基因不同的细胞时,立即发起攻击,分解该细胞。

3.3条件反射就是在一定条件重复刺激下,大脑中生成的一段软件。长时间不用,软件也就消失或不起作用了。

3.4化工合成的物质对人体的DNA有抑制或破坏的作用。例如环境污染及药物滥用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巨大。

3.5部分疾病的机理:因篇幅的原因,现仅以帕金森、运动神经单元受损及老年痴呆为例来阐述病因。这个病因是大脑或小脑的软件出现了障碍。帕金森是大脑或小脑的软件乱发指令,所以肢体乱动;运动神经单元受损是大脑或小脑的软件不发指令,相应的器官与组织不工作。老年痴呆是某些软件不再运行,病因有大脑或小脑组织的损坏或软件本身的原因。

中医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若要问华夏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具实用性,影响最深远的内容,无疑是中医学。它以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历史传承福及国人数千年。在捍卫人类健康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充分证明了自己存在的科学价值。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中医学基础》全面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1],是中医学理论的入门学科。但是,对学科基础本就不佳的中职生来说,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内容显得深奥且枯燥,极易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兴趣。在国家大力提倡“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当下,中职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必须要走革新教法之路。在此,笔者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彰显中医理论特色,不断扩展其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夯实理论基础和强化操作技能。

拓宽思维,调整内容

西医快,中医慢?西医副作用大,中医副作用小?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类似的言论。作为两大医学体系,西医学与中医学的激烈碰撞从未停止。关于二者孰优孰劣,至今未有定论。学生对此也极为关注、兴趣颇浓。而这恰恰正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兴趣支点。所以,教师可拓宽授课思维,在传授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适时把中、西医学在基础理论、病症诊断、临床治疗中的差异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但能满足其好奇心理,更能让学生科学辨证地看待两者在疾病诊疗中异同。

根据重要性和实用性,结合大纲要求,将教材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类。仅需了解的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学;要求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让学生熟知其中的医学原理,不作深挖、不加难度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要系统地全方位讲解,力求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过手。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指导思想不可或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为优先。另外,针对《中医护理学》、《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三门课程内容之间知识交叉、内容重复的现状,有必要优化整合这三门中医基础课程,使其知识内容上的联系及分工更加合理化,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

创新教法,多元施教

“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告诉我们: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变化,学生定然会有单调刻板、兴趣日减之感,最终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活跃课堂、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将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分组讨论法、、趣味记忆法、寓教于乐法、中西合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中医素质,提高学习水平有明显效果。比如用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印证“思为脾之志、思伤脾”,用典故“范进中举”来说明“喜为心之志、喜伤心 ”,这种寓教于乐自然能让学生一点就通且过目不忘;比如在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时,向学生说明“木火土金水”五者相邻即是相生,相隔即是相克,学生很容易记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识记麻黄汤的四味主药: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时,依其谐音,把它翻译成“干妈贵姓”,这样的趣味记忆相信学生想忘记都难。

善用资源,形成合力

由于中医学基础是一门纯理论学科,基本没有实验课程的相关安排。这是导致学生兴趣流失、信心缺乏的根本原因[2]。在实际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独立分析、创思维新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可用课外兴趣小组、图书室开放阅读等载体向学生开设《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食疗学》《中药学》等多门选修课程,让学生能较全面了解中医学知识。

多媒体教学集文本、声音、视频、图像为一体,表现力丰富。这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容易把复杂、抽象的中医学内容形象化,便于学生更直观加以理解。尤其是在望色、舌诊、经络等内容枯燥的章节使用多媒体手段,学生对形象生动的演示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可以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也克服了规定课时不足的短板。另外,充分利用针灸用针、火罐、脉诊仪、红外线照射仪、数字针灸模型仪等常用的中医器具设备,也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中医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中医研究生没有利用有限的时间精研中医理论、四大经典,也没有潜心跟师临床实践,而是把有限的时间耗在实验室里。原因是目前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要把研究生培养成掌握现代西医技术的高级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尽早与西医接轨、与国际接轨,有名老中医戏称这种重视实验科研,忽视文献及临床经验积累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在的中医研究生培养不是造就名医,而是培养兽医”。

除了参加科研时能用上苦练几年的实验技能外,在课堂上、诊室里,就很难有机会把辛苦训练的实验技能及动物实验方法搬进教室和诊室里去发挥作用。可见,目前的中医研究生教育实际上成了快速西化的一种培训,更有甚者为了迎合西医,连正宗的中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也必考西医综合或西医课程。试想,如果连四大经典都不熟悉、毕业后又不能运用中医理论去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中医研究生,又怎能去继承中医、发展中医呢?与此同时,如果让只知道如何使中医西化,而不是借助西医及现代科技来发展中医的研究生来管理中医,岂不是自己培养自己的掘墓人?因此,在这样的培养思路指导下,中医研究生教育盲目扩招、导师鱼目混珠、培养过程重西轻中及重实验轻临床的观念一日不改,中医研究生教育将处于更加被动的境地。

正确理解中医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真正涵义

中医现代化,这是时代的要求,科技发展的必然。中医现代化,绝不等于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化。追溯中医发展的历史,张仲景的六经辨证、陈无择的三因学说、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以及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等等,这些就是当时的中医现代化。今天探讨中医现代化,应该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科技包括西医在内的所有自然社会科学取得的一切先进成果来研究中医、发展中医,洋为中用、西为中用、它为中用。众所周知,X光、CT、核磁共振、光纤、分子生物、基因工程、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先进科技成果都不是西医发明的,为什么却成了西医必不可少的检测及治疗手段,而中医为什么不及时借助这些现代自然社会科技成果,通过仪器把四诊即望、闻、问、切应用到未知的领域,甚至是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然后再用中医理论对微观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发展和创新中医理论、丰富中医治疗手段。可见,中医现代化研究是多角度、多领域的全方位研究,现代中医学便是这些研究成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重新整合,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与中医现代化息息相关的中医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既不是在教育时注重中西医结合,也不是使中医研究生教育西医化,应该是把现代一切科技成果运用到中医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来,促进中医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中医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中医研究生的创新教育,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培养目标就是要把研究生培养成为掌握坚实的中医专业基础知识、现代化医学知识和与中医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并具有创造思维和科研攻关能力的高素质中医专门人才[3]。为此,笔者特对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目前,中医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专业方向不断增多,但研究生培养课程所体现的系统性、前沿性与应用性不强,培养目标也很不明确[4]。众所周知,中医研究生教育关系到中医事业的兴衰成败,万万不可小视!而中医要自强,教育需先行。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中医特色,首先必须合理分配中西医课程比例,并严格按国家政策和中医自身规律开展中医研究生教育。如果偏离了教育方向,中医研究生教育将会名存实亡。

中医研究生导师中医研究生教育离不开导师,而导师的带教能力则是严重影响研究生培养水平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5]。要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因为仅懂中医的研究生导师,若不了解中医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即使把教材背得滚瓜乱熟,口才不错,也未必能讲好中医课程,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中医是中国古代哲学、数学、地理、天文、心理等多学科与医学紧密结合的一门实践科学。因此,不仅临床中医师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中医研究生导师也应如此。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生长的沃土[6],中医研究生导师也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可见,只有通晓中国传统文化、又善于精研教学内容和艺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研究生导师,才可能成为学生喜爱的优秀专业导师。因此,加强中医研究生导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加紧名老中医教学临床经验的整理及继承、开办名副其实的全国中医研究生导师高级培训班等已迫在眉睫!

中医研究生教育,应特别重视中医经典的教育。因此,笔者认为,中医经典不宜合并,而应纳入必修课程并且还要增加教学学时,条件许可时应安排研究生去“经典”病房实习,研究生毕业后应加强继续教育,可以在评定副高职称前回到高等中医药院校进修四大经典,温故而知新,理论进修后还应去能运用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的门诊或病房进修,以便切实掌握中医临床精髓,增强临床处理疾病的后劲和应变能力。

中医研究生教育,除中药专业外,仅有少部分人能专门从事中医科研工作,绝大部分研究生都充实到了中医教学和临床单位,因此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着重于培养一批切实能够运用中医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高明中医医生,当然也应适当了解一些现代医学技术,但绝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就难以塑造21世纪的“扁鹊”“张仲景”和“华佗”。

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中医研究生为应付毕业,往往都得从事动物实验研究。由于中医的特殊性,中医研究生应从科研态度、思维、能力、创新等方面加强培养,从而提高独立科研的素质,为日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7],即中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应重点放在科研基本功的训练上[8]。一个学科的发展实质上是学科思想的演变,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离不开创新[9],但是中医药科研无论如何创新,都应突出中医特色,不能为了发表所谓的“高水平”论文盲目追求检测“最先进”的指标,而关键在于所检测的指标能否说明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命题,这才是中医研究生所应研究的实验范畴。

中医理论论文范文第9篇

知而信为信,不知而信为迷,在自己深入思考,或亲自验明事实之前,不要随便轻信某些所谓“真理”。所以,批判性思维的另一个重要倾向是,当他人试图让你相信某些观点时,你要懂得提出疑问和寻找证据,不要轻信一些未经证实的非正常现象。需要指出的是,批判性思维不是否定性思维,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不仅仅是提出疑问,质疑、批判是为了寻求理由,并确保其正当性,为我们的信念和行为进行理性奠基。所以,批判性思维也是建设性的。培养自我校准的习惯与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个人自治的基础,一个自主的人应该坚持自我管理(控制),自治使一个人较少依赖周围的人或环境,并因此较少受他人的不良影响,自觉反思自己的认知活动、校准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特别是将分析和评估技能应用于自己的推论性判断,质疑、证实、并不断校正自己的推理或研究结论。自觉审查自己的推理和结论,对自己的见解和坚持它们的理由做出客观、合乎逻辑的评价。判断自己的见解有无受到知识不足、偏见、利益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反省自己的研究动机,最大限度地避免偏见,尽量做到理性客观、崇尚真理和合乎逻辑,谨慎地从证据中得出结论,并注意对研究证据的选择性解释。自我校准提示了对待研究结论时谨慎的必要性。

批判性思维对于中医文献研究的重要性

中医文献研究有其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是中医理论的“活化石”特征,所谓“化石”,就是中医理论从《内经》奠基,延续发展到晚清温病学说形成,其理论模型和框架、学术结构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所谓“活”,就是历朝历代都基于本时代的哲学研究成果、科技水平给予了中医不同的解释而富有时代特征,《周易》和《内经》为整个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然而,时至今日,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术理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在继承环节,学术文章,甚至教科书中存在大量曲解中医的内容,这需要我们利用批判性思维发现其错误,并给予纠正。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没有批判性就没有创新,创新一定是在批判性思维指导下,对原有理论的合理扬弃才能实现。培养和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于提高文献研究质量,在海量阅读中发现问题,辨别真伪,进而对其进行信息处理至关重要。例如当今许多中医理论的立项课题多是实验研究,主要是利用西医生化指标来证明中医理论科学性。虽然促进了中西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但毋庸置疑的是相当一部分立项课题研究层次不高。很多课题是在没有充分理解中医理论特色基础上开展的,课题设计者将中西医理论生搬硬套,得出的结论往往令人啼笑皆非。以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用补肾的左归丸部分实验结果诠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生骨髓,髓生肝”理论,根据骨髓多能干细胞的功能,提出“补肾生髓成肝”的科学假说[4]。该后,有作者明确指出这项课题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和结论完全是对《内经》这一理论望文生义的误用。因为这一实验缺乏对照组,同时也难以说明补肾之后,骨髓多能干细胞生肝的唯一指向性[5]。这可以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对这项部级课题的立项、研究结论提出质疑的经典案例。对于广大读者,甚至评审课题的专家颇有启示意义。文献研究的2个步骤:一是批判性阅读,二是批判性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首先要培养能动地批判性阅读的习惯,要对阅读过的中医文献中的学术观点、论据、结论进行再次确认。批判性写作则是对已经掌握的信息之后的新认知,并进行再次加工的过程,即自己新的论点、论据和结论的产生。在批判性思维指导下,就可以发现当代诸多中医学术著作和教材中违背中医理论特点、曲解原创的中医理论的解释。以使用较广的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7版)为例,仅在“藏象”内容中典型的错误有:将心神解释为广义之神;将“精室”解释为男子等组织;在解释肾主纳气概念时,认为“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6]。在解释膀胱生理功能时,粗浅地认为是“贮尿、排尿”[6]。在处理肾精与肾气的关系时,认为先有肾精,后有肾气,肾气是由肾精转化而来。更有甚者,将三焦视为“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这些组织充填于腹腔脏腑之间,结构比较松散,能通透水液,可为胃肠中水液渗透到膀胱中去的通道”[6]等等。

批判性思维运用举例

对“肾主纳气”的质疑与反质疑1988年有人因教科书对肾所纳之气是肺吸入的清气的错误解释而对肾主纳气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肾纳气’是一定历史环境下不正确认识的产物,在人类认识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应该纠正这一历史错误”[7]。显然,该文作者利用批判性思维对“肾主纳气”理论提出质疑,并给予了否定性的结论。遗憾的是对于自己的结论没有进行自我校准,没有进一步检验证据的有效性,而且脱离临床实际。众所周知,肾虚哮喘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和中年以后的成年人,前者肾气未充,后者肾气渐虚,而且前者随着肾气逐渐充盛可以不药而愈。笔者认为由于“气”概念的多指性,使各家按照自己的理解而取舍。若以肾纳清气理解,无疑可以得出质疑结论,但是古贤所论及肾主纳气相关理论时,对肾所纳之气都是以元气为立论依据的,强调肾中元气对肺气的激发、推断与摄纳作用。当代诸多教材把肾主纳气之“气”理解为肺吸入之清气,是根据肺呼吸生理、病理的表象,混用“气”的不同概念所致[8]。关于反治反治理论来自《内经》,解放后纳入《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治则体系,但是《中医内科学》等临床学科少有提及,不仅临床指导意义有限,而且理论阐述不够严谨。笔者曾于2002年撰文给予评述,提出“反治”属于治病求本的范畴,完全可以纳入正治理论之中。而且仔细斟酌辨义,“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不属于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范围。在临床实践中,只要辨别出假象,就可以逆证侯性质(寒热虚实)而治。所以顺从疾病假象而治并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精神[9]。关于“心神”为狭义之神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5版)以及诸多专著,如王琦教授主编的《中医藏象学》都认为“心神”为狭义之神,但6版之后的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却把“心神”释义为广义之神。笔者撰文认为,细细考察《内经》医学意义的神,有大、小概念之分。精神活动乃大概念之神,《内经》又将其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神,五神之中的“神”属小概念,即专指心神。无论大概念的精神活动,还是小概念的心神均为狭义之神。心神是五神之一,虽与其它四神并列,但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其作用极其重要,与其它四神相比,心神的实质是一种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意识,所以为其它四神之首而统率诸神,是人区别和高于其它动物的显著标志[10]。其它动物没有自觉意识,仅凭本能生存,一生大致只做3件事,即寻找食物、避险和延续后代。而作为人类,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还有每天的生活计划,这就是心神自觉意识的体现。关于膀胱(经)的功能正确理解膀胱(经)的功能对于学习中医藏象学以及《伤寒论》的精髓至关重要。诸多教材以西医学为依据,解释膀胱的生理功能为贮尿、排尿。实际上膀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生理病理理论的特色是“气化”,笔者以《内经》、《伤寒论》等中医文献为依据,结合临床实际辨析膀胱(经)的生理功能、临床意义,认为在十二藏腑中,膀胱(经)阳气最盛,具有总统营卫,卫外抗邪、调节睡眠、气化行水、气化排浊等生理功能[11]。膀胱内藏的津液在膀胱阳气的气化作用之下,化为卫气、汗液、尿液等物质,所以仲景调和营卫、发汗均取之太阳。然而遗憾的是,当今诸多中医从业者只用仲景之方,注重其方证的应用研究,对中医膀胱(经)宣发卫气、气化津液等原创理论却视而不见,良可叹也。对精室论的商榷针对诸多教材将男子精室解释为等组织的错误认识,笔者撰文给予商榷。首先,精室如同三焦是一个“有名无形”的概念,精室与女子胞的位置相对应,位于男子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其功能接受肾藏所化生的生殖之精。第二,精室论分割中医经络理论,根据古人对精室的认识,男子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脐下小腹正中的精室(丹田、气海),如果将精室理解为等器官之后,那么对于男子而言如何解释这三条经脉的起源?第三,精室隶属于肾(命门),精室所藏之精乃肾藏所化生,肾与命门的功能决定了藏于精室中的生殖之精的充盈、贮藏和施泄。第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把精室作为中医藏象学的组成部分,就应该具有藏象学的特点,即精室如同肝、心、脾、肺、肾等藏象一样,并不是西医形态学的组织器官,而是一个赋有中医特色的生理、病理学的概念而已。第五,精室理论对于构建中医男科理论,指导男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2]。对《告别中医中药》的商榷2006年,在网络以及某些媒体中流传着以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为代表的取消中医中药的言论,这些言论不仅是针对中医中药而发,而且还有明显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意图。诸多中医人士撰文对其批评,但是从政治角度批评为多,从学术角度批评较少。笔者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结合文化科学常识和中医药理论,从纯学术的角度,指出其对孙中山、鲁迅、章太炎等历史人物对中医药关系的误解、对甲骨文医学资料以及巫在历史文明进步中作用的误解、对“污物”入药的误解、对药物“副作用”常识的误解等方面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评[13]。总之,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直接目标是利用批判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即能够整合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加以有效运用,并增强在其它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一思维的自信心、自觉性,做一个具备良好判断力的人。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也不断进行自我校正,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质量。另外,批判性思维的运用还取决于对问题的深入把握,犹如生活中的质疑与求证是基于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中医文献中的某些观点的质疑与求证,就必须建立在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文献资料的充分掌握之基础上,否则运用批判性思维就是一句空话。

中医理论论文范文第10篇

1.问题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问题设计是PBL教学的关键,中医理论的抽象性、思维方法的异质性以及临床病例的复杂性,为问题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中医基础理论》课时短,内容多,PBL教学的教学目标应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一致,即让学生能充分掌握中医基本概念及知识。因此,问题设计应突出教学重点,并注重中医知识的系统性。如在中医“气”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掌握“气”的概念、对机体的意义。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以“气”对人体的意义作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中医中的“气”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的区别,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理解“气”,加深印象。同时结合临床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病例分析,增强学生对“气”认识的科学性。2.增强教师PBL教学的组织及管理能力首先,教师在PBL教学中发挥着指导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对教师对中医理论的知识结构、组织及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熟悉中医教学大纲;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了解,以便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在讲授阴寒凝滞型心痛病例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可将“心痛的发病机理”、“为何在夜间发作”、“为何以辛、温、行、散之品治疗该病”等作为问题。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如将学习能力强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将善于表达与内向的学生分为一组,实现学习能力及性格的互补,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发言,以调动学生学习及讨论的积极性。最后,教师旁听学生的讨论并负责记录,控制课堂的节奏,对于问题偏差太大的可以加以引导。对于未弄懂的问题,留给学生作为作业,课下自行查阅书籍寻找答案。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PBL教学的成功实施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资料准备、结合教学提纲及病历查阅文献、小组讨论及得出结论,学生花在前期准备的时间及精力大于传统学习模式。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还应增加学生自学、研讨的时间。首先,应减少教师课堂教授的时间,如对于基础知识比重较大的大可讲授,可系统讲授该章节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留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查阅书籍、资料。其次,可通过鼓励、竞赛、讨论及学生课堂总结等方式来增强学生自学积极性。最后,改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方式,如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60%,平时课堂表现、课堂参与积极性及竞赛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

二、《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

以“藏象”这一章的教学为例,该章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医脏腑名称,中医治疗的方法等。如讲授该章时,应让学生认识到虽然中医与西医脏器名称相同,但含义存在一定差异,可将问题设计为“中医称脾胃后天之本,缺之不可,但为何在治疗脾脏疾病时可将其摘除呢?”以此引导学生讨论,并告知学生可查血相关参考书目寻找答案。具体实施步骤为:第一步:课时结束前10分钟,教师将下节课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并引出设计好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性格及学习能力分组,每组5~10人。第二步:课下学生查阅相关参考书目,由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初步讨论结果。第三步:在各小组充分学习及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课堂讨论。由各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并提出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分歧及未解决的问题,本组成员可随时补充,其他小组也可主动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只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控制课堂节奏,对于问题偏差太大的可以加以引导。第四步: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点评,总结的重点为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于未弄懂的问题,留给学生作为作业,课下自行查阅书籍寻找答案。第五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如小组讨论发言10分,查阅资料能力及态度5分,论文撰写质量3分,团队合作精神2分,多媒体制作2分,小组代表表述1分,共计25分,按照成绩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

三、小结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的兴趣,强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深度,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思维能力,对中医临床各科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技术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汉语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