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14:37:26

中学生文化论文

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文化意识

语言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文道结合。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语言与文化的渗透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多去阅读、浏览一些文学作品、报刊时文,鼓励他们留心和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资料来补充文化营养。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文化知识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社会和文化差异的对比

从一种语言我们可以看出该语言社会和文化背景,看到该社会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英语国家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区别。然而,中国学生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从本民族的文化视角来看待英语国家的文化,这种文化负迁移必然导致理解和交际中的障碍。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社会和文化差异的对比,以帮助学生消除交际失误。如在英语阅读中我们遇到了BabyShower,有的学生可能理解为中国的“满月”,而实际上则完全不一样。BabyShower当属美国各式各样的派对最温馨可爱的一种。名为BabyShower,却不是给婴儿沐浴,而是给准妈妈的一场“物浴”和“灵浴”:在婴儿预产期的前一两个月内,准妈妈的女性好友将准妈妈的女同事们、女亲戚们召集起来,共同把祝福、忠告、礼物连同幽默洒向准妈妈,为的是帮助她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准备。

二、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大量的介绍东西方风土人情、文化风俗存在很大差异的文章,有时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匮乏是制约学生对文章整体理解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交际因素,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利于语言有效传递的背景知识,对保证语言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很有益的。例如:《21stCenturyTeensSeniorEdition》(IssueNo.256)上有一篇这样的文章:“Whatdoesadragonmeantoyou?”在这篇文章中,东西方文化意识领域的差异有了碰撞的机会。东方文化里‘睿智威严’的龙变成了西方文化中的‘凶恶残暴’的怪兽。趁这个机会给学生介绍东西方文化中在不同的动物、数字、等诸多方面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他们的文化意识。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扩大文化接触面

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合知识更新和随时在教学中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尤其在英语教学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教授Disneyland,Charliechaplin,ATaleofTwoCities,Australia等等的课文,我们可以选择相关文化的VCD让学生观看。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穿插使用如FamilyAlbumU.S.A.(走遍美国)、FollowMe(跟我学)等原版教材,让学生听到地道的英语,观察说话人的bodylanguage等非语言交际文化以及周围的环境,体验和感受异国的文化氛围,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教材的学习,加之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可以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让学生进行交际实践活动。因此,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尤为重要。如我们在校园开设Englishcorner,Englishbroadcasting,举办Englishparty,组织英语表演等,学生学过的如theNecklace,theMerchantofVenice便是很好的现成剧本。聘请外教教授口语,让学生同外国人直接接触,直接对话,这对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因素,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育在外语教育的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对跨文化交际教学在当前教学中的地位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全面反映出来。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葛爽,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第4期,第4卷:37。

[2]邹欣欣,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91。

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在平时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自感其议论文的习作是比较棘手的。学生虽然在叙事性文体的写作中已经具备着一定的议论和抒情的能力,但到了比较正规的议论文写作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写来写去还是十足意义上的记叙文,只不过是里面带有点滴议论罢了。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感到为学生夯实基础尤其重要。

一、需让学生掌握议论的笔调

论文包含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从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议论文看,多半或者完全就是立论型的论文。那么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论文的笔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还不知晓论文与其他叙事性文体的笔调的异同,那是很难写出像模像样的论文来的。论文的笔调有着怎样的特征?需要和学生去讲明?从语文的高度实践性看,议论文笔调的认识能力还应当多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譬如,教材文本中也有许多论文的出现,学生在阅读感悟论文时,我们就必须多长个心眼儿,从议论文的笔调特色上去教学生学习议论文。让学生去多读那些充满议论特色的语言,让学生能够从诸多的议论文中抽象概括出相关的语言特色。如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就是议论文笔调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色,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中,就让学生从文中感受这样的特色。如学习了鲁迅的《雪》后,随着课文的安排,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涉猎得到的是四位作者对《雪》的评论性文章,像王蒙就以《读〈雪〉需要联想》告诉人们具体的解读方法,提出“需要联想的读《雪》”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学习这样的四篇评论性论文,我们必须让学生领悟议论文所使用的语言,虽然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样,但用语都相当的准确和严密。所以,应当让学生多读,学生在多读中才可能产生语言准确和严密的感受。

二、需让学生掌握论据的特征

议论文的写作不是说大话、说空话,作为初中学生而言,对于议论文的观点需要进行事实论证。这里面就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是不大可能会从逻辑事理的角度阐明自己观点的,一般多是以事实进行论证。平时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往往多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进行事实论证时,学生将所运用的事实比较完整地记叙下来,失去了议论文的写作意义,让人们看了会感到就是一种“四不像”文体。怎么办?需要让学生能够知晓并且掌握议论文的论据特征。首先需要告诉学生的是议论文的事实论据是具有充分说服力和论证能力的社会现象,如我们要阐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论点,那就需要足够的实例来进行论证,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说近现代的。但需要学生能够比较具体地通过相关的论文知晓这样的道理:议论文的事实论据,与叙事性文体中的实例有相同点,但叙述时议论文都是概括性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具有优秀文化特色的叙事性作品,多让学生简洁地加以概括。学生平时多概括,则可从相关意义上形成较强的概括能力,那习作议论文需要运用事实进行论证时,便不至于漫无边际地叙述实例进行论证。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也显得比过去有力得多。当然,论据也不仅仅就是事实论据,还有其他之多种论证途径,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增进了解。

三、需让学生掌握论证的途径

应当说,初中生还不能认识到,习作议论文实际上就是和人就某问题进行讨论,告诉别人相关的道理,让别人能够接纳自己。也许有人会错误地以为,议论文的写作就是去告诉别人道理,只要能够咄咄逼人,那别人就可以接受,这应当说是对议论文写作的曲解。因此对于初中生议论文写作,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掌握一般性议论文的论证途径。譬如,为了阐明自己的道理,需要让对方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是完全可以采用修辞手段的,如果能够在阐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修辞,就可以使自己所阐明观点鲜明、生动,且具有着强烈的感彩。如鲁迅先生在对进步青年阐明自己要多读书之观点时,举出蜜蜂要多酿蜜就必须去多采花的生动比喻,促使对方比较愉悦地接受所要说明的道理。应当说,鲁迅先生在当时的背景下,让进步青年去读书,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一定的艺术。

初中生习作议论文,应当不是初中写作教学的重头戏,但并非就可以放弃。即使初中没有相关论文写作的要求,我们也应当充分思考学生习作议论文的基础问题,让学生能够比较简单地阐述对相关问题的见解。因此,对初中议论文写作有其思考的必要,更有其思考和实践的必需。

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杂文的定义很广泛。我在此所说的杂文特指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内容上以关注社会普遍现象或社会热点问题为主的小品文。这样的文章以其具备的深刻的思想性、犀利的战斗性、幽默诙谐的语言而深受大众欢迎。好的杂文让人拍案叫绝,爱不释手,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良好的教育价值。写好这样的文章,对中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作文分数有很大的帮助。

杂文式议论文的写作,应有具备时代感的论据。高考写作杂文式议论文时首先应强调审题。只有审准题目,才能找准论据。近几年的高考,各地纷纷在作文题目上降低审题的难度,以最大程度地让考生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然而,在议论文写作中,审题仍然是重要的前提。只有审准题目,才能选择最合适的论据来论证观点。在根据审题结果选择具有时代感的论据时,学生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社会普遍的现象或习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或儒学基本经义、社会心理或人性等等。这些材料在论证时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论证,可以透过现象寻找本质。选择这样的材料做论据,给人以生命的张力,鲜活的生命气息迎面而来。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中,有一篇文章叫《说面子》。这篇文章选择的材料就是存在在中华民族传统里的爱面子问题,通过对爱面子现象的辛辣讽刺,让人深思、警醒。

杂文式议论文的写作,应能透视现象提升思维深度。思想深刻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之一。而在哲学中,体现思想深刻的方法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发展眼光看事情、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看事情。杂文式议论文,主要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去分析材料。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中学生眼界狭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成熟,很难写出具有深刻思想性的文章。杂文式议论文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材料,如何言之有物。我们以社会现象或社会热点为材料,在论证中就可以透过这些现象去分析隐藏其后的深层次的问题。每一个社会现象,我们都可以从社会心理、人性、文化心理、民族性格等角度去分析。通过剖析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心理、文化的因素,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进而写出思想深刻的杂文式议论文。台湾作家柏杨在其作品《丑陋的中国人》中,入木三分地批判了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民族劣根性。柏杨先生正是通过剖析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社会现象或习惯,来揭示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的。

杂文式议论文的写作,应以材料的导向确定论证的结构。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有批驳式、层进式、并列式等。杂文的结构主要是针对反面材料的批驳式和针对正面材料的层进式。如果选用反映社会不良习惯或现象的材料,应当选用批驳式。写作时,应当首先概述某种社会不良习惯或现象,然后透过现象分析蕴藏在内里的心理、人性等方面的内涵,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发出新的号召。艾思奇在《再谈面子》中,首先列举了中国人好面子与丢脸的问题,然后提出了辨别英雄美人的方法,最后告诉大家清除猴性的重要。如果选用正面的材料,应当选用层进式的结构。写作时,先正面概述某种社会现象,然后剖析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最后发出号召,引导人们积极跟随这种社会现象的指引。

杂文式议论文的写作,应用修辞来装点文章的语言。杂文,不仅仅因其深刻的思想性、犀利的战斗力而吸引人,更因其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而超出一般的议论文。杂文的语言在一般议论文具备的准确的基础上,因其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而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在写作杂文式议论文时,要善于应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论证手法来强化此类议论文的文采。可以通过比喻的修辞来让语言生动形象,可以通过引用古典诗词来增强文章的文采与文化底蕴,可以通过反语来增加文章的诙谐幽默;还可以通过喻证法来增强说理的形象,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来增强论据的说服力,可以通过概述荒谬的故事来增强文章的讽刺效果。鲁迅先生在《说面子》中,一连举了几个反面例子:穷人、富人捉虱子,袁世凯称帝送万民伞,小瘪三跟四大人说话。同时,文章又引用长川谷闲说盗泉的话揭示“面子”的秘密。整个文章显得生动活泼、一针见血。

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近10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密切关注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并为此做了一些研究。学者们的这些研究大致上可以归纳如下:杨萌玺[1]、张翠云[2]、周江愉[3]等以歧义为切入点,主张除歧义,加强对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耿晓红[4]、巫峻[5]、邓元华[6]、康月梅[7]、周鸿[8]、刘海波[9]、陈泽诞[10]、陈希[11]、刘家林[12]、王广利[13]、唐幼明[14]等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就提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等提出了一些意见;也有学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就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王如娟[15]通过问卷调查,找出农村高中跨文化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农村高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若干建议;罗颖德[16]选取上海市268位高中学生作为对象,就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测试,与40位高中英语教师以及参加测试的学生就跨文化教学做了问卷调查;邓兆红[17]对湖北省荆州市288名高中学生及53名高中英语教师,就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制约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因素,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提出提高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有效途径;邵颖[18]通过对辽宁省抚顺市第一职业高中60名学生进行问卷与测试,掌握了职业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调查及测试的结果,提出一些建议;高晓艳[19]对上海市某一高中的学生就跨文化交际能力开展问卷调查,结合调查的结果,提出若干建议。毫无疑问,上述的这些研究,对于提高我国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上述研究也表明,我国极少有学者以中学英语教材为中心,探讨如何培养我国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有鉴于此,本文收集、整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英语》)中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分析如何进一步培养我国中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以期为提高我国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必要的参考、借鉴。

二、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

在分析如何培养我国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之前,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厘清有关规定与要求。关于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已有明确的规定:“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此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也对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20]《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关于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规定表明,培养我国中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呢?

三、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措施

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教材,尤其是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因此,任课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英语教材,才能在英语课堂上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换言之,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将英语教材中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较之于小学生,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看待问题具有一定深度、广度。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如下三点:其一,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内容设计要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使得教学活动更具实效性;其二,教学环节的设计要适合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利于拓宽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其三,课堂设计要结合现实生活实际,使得教学氛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而引领中学生更进一步学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

纵观《英语》这套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这套教材强调教师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学习程序。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必须要让全体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有所作为”。为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任务型教学,设计出的教学方案要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需要。所以,我们认为,中学英语教师在词汇、文化、对话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时,采用任务型教学,就能使学生在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不断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1.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必然要涉及词汇教学。对于中学英语教学而言,词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深挖涉及跨文化内容的词汇,加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例如,在《英语》(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 3就是关于颜色的六个词汇:red,yellow,green,blue,black,white。从已有的研究来看,英汉颜色词的隐含意义不一样,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此,任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一些例子,讨论汉语颜色词的基本含义,以此激发学生对于学习颜色词的兴趣。随后,教师通过比较法,列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汉语中,要表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可以用“眼红、妒忌”来表示,而在英语中,则要用green-eyed来表示;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红茶、绿茶等之分,而英语中却是用black-tea来表示“红茶”。虽然只是一两个简单的例子,却可以让学生明白,英汉颜色词的含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会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使用英语颜色词奠定基础。

2.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必然涉及到文化。关于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本文将结合如下3个具体的例子做进一步的分析。在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有关英语文化知识时,不能过于抽象。如果教师的讲解太抽象,不利于中学生的理解、接受,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必须要考虑到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授有关英语文化知识时,教师的讲解要具体一些、形象一些。

在《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6中的French fries,hamburgers有着较为浓厚的英语文化。因此,如果条件允许,任课教师可以实物来教学。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得French fries,hamburgers具体化、形象化、一目了然,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知道French fries,hamburgers均为食物,即French fries为炸薯条,hamburgers为汉堡包。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再讲解这两个词的由来。French fries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驻守在法国的美国士兵食用当地的炸土豆,他们将这种炸土豆称为French fries。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士兵将法国人食用土豆的方法带回美国。因此,在美国French fries又称为French fried potatoes。

至于hamburger这种食物,与德国西北部的一座城市汉堡(Hamburg)存在一定的关系。据说,早在19世纪中叶,汉堡的居民喜欢将牛排捣碎并排成一定的形状,然后才食用。此后,这种食用牛排的方法被德国的移民带到了美国。另外一个说法是,早在1836年,在美国人的菜单上就已经出现了“汉堡牛排”(Hamburg steak)这道菜名。及至20世纪初,美国人烹饪Hamburg steak的方法,就是将碎牛肉、洋葱、胡椒粉等拌在一起。此后,也就是在20世纪晚期,在美国,Hamburg steak的烹饪方法有了改进,并成为快餐店主要的一道菜。

在《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0有一则广告help wanted。对于广告,现在的中学生并不陌生,毕竟广告是现代社会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help一词,多数中学生认为该词的含义为“帮助”,这就是说,中学生对一些词汇,尤其是一词多义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杨萌玺、张翠云、周江愉等学者已经做了具体分析,本文不再赘述。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固然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与他们的认识水平及知识结构有关,本无可厚非。但对任课教师而言,则要引导中学生正确理解help wanted这则广告。为此,在课前的备课阶段,任课教师就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际上,在这则广告中,help的含义是“佣人、雇工”,而Help wanted(招工)是英语中的固定搭配。(《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813页。)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任课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也只要这样,才能引导、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3.对话

纵观《英语》(七年级上册),这套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例如,在Unit 1 My name’s Gina中的对话,就包括介绍自己、问候他人、介绍他人等。

(1)介绍自己

A:Hello! I’m Mary.

B:Hi,Mary!I’m Jim.

A:My name’s Jenny.

B:I’m Gina.Nice to meet you!

(2)问候他人

A:Hello! What’s your name?

B:My name’s…

A:I’m…

B:Nice to meet you!

(3)介绍他人

A:This is his sister.

B:These are his brothers.

对于上述对话,任课教师该如何实施教学呢?对此,本文认为,一方面,教师要就对话中涉及的文化知识做简单的解释;另一方面,教师不能仅仅是带领学生朗读对话,或者是让学生跟着录音机朗读,而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具体而言,教师要依据任务型教学的要求,结合对话涉及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分小组讨论、对话等形式,要求学生结合上述关于介绍自己、问候他人、介绍他人的语境进行口头、双边、多边的交际活动,特别要鼓励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大胆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句子进行交流的能力。事实上,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积极参与课题活动,学生就能熟能生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充分利用对话这种文体,对于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尤为重要。

四、结语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的培养、提高,并非一蹴而就,而必须要尽早抓。对于我国中学生而言,从初中一年级开始,英语教师就必须要结合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发挥任务型教学的优势,在词汇、文化、对话等教学环节上,强化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萌玺.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成功(教育),2007(6).

[2] 张翠云.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考试周刊,2009(45).

[3] 周江愉.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学生之友(初中版),2012(4).

[4] 耿晓红.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5).

[5] 巫峻.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入跨文化交际知识.龙岩师专学报,2003(2).

[6] 邓元华.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5(4).

[7] 康月梅.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8] 周鸿.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3).

[9] 刘海波.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初探.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1).

[10] 陈泽诞.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8(12).

[11] 陈希.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的策略.教育教学论坛,2009(2).

[12] 刘家林.中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分析.才智,2010(35).

[13] 王广利.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科技信息,2010(18).

[14] 唐幼明.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中学教学参考,2010(22).

[15] 王如娟.农村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6] 罗颖德.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7] 邓兆红.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视野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8] 邵颖.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9] 高晓艳.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本人敬业爱岗,热爱学生,在__学校不计报酬,任劳任怨,默默辛勤耕耘十余载,培养学生无数,深受__学生敬重。本人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制度,认真备课,博采众长,精益求精,注重教学过程的行为改进,努力尝试新教法,开拓教学新思路,教学效果好,任教班级成绩突出,2014年1月期末统测中,所任教的801、802班语文平均分、优秀率超过了个别公办学校,2015年6月中考中,所任教的901、902班语文成绩各项指标大幅度超过同类学校。任教班级,先后有多名学生在__和2014年嘉兴市“新视野杯”中学生语文阅读竞赛中获得市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从2006年起本人就担任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在工作中,我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在我的积极策划和认真组织下,__学校学生首次参加了当年嘉兴市中学生阅读竞赛和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并且一直延续下来。我校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我带领组内老师致力于教育教学科研,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积极申报课题,组内老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每年都有老师在南湖区基础教育论文评比中获奖。本人积极寻求将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并及时总结,努力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和论文,论文《小学诗词教学激趣研究》、《小学高段语文探究式教学探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植入艺术探究》先后获得__、__、2014年南湖区基础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我校的诗词特色教育名闻遐迩。本人在学校诗词特色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连续两年兼任诗词教研组组长,在领导的组织下,我编纂了七至九年级学生适用的学校校本教材——《诗词读本》,负责策划和编写了第一至三届学校诗词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并负责多项具体活动。同时,还受命起草了《诗词文化育人实践与研究》区级课题申报方案。目前,这一课题已顺利结题。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文无诀窍,只有多读多写。本人别无嗜好,只爱读书、写作。我于2008年就在新浪网开设博客,至今已写作教育教学随笔750多篇,已有多篇文章在《嘉兴日报》和《南湖晚报》发表。深厚的写作功底,我连续辅导几届学生参加“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先后有多位学生获得省级特等奖和一等奖,我本人两次获得“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指导一等奖。

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广大中学生的作文现状告诉我们,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散文是他们最钟情的文体之一。作文教学漠视散文写作教学的行为,已严重背离了学生作文现状与作文实践,违背了新课程精神,必须给以矫正。作文教学应该重新给散文定位。

一 社会生活养育散文、需要散文

社会生活养育了散文。可以这么说,生活有多广阔,散文写作的空间就有多广阔。宏观微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生活艺术、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均可作为散文的题材。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社会生活是散文的源头活水。

社会生活更需要散文。散文具有艺术上的隽永性、思想上的启悟性、效果上的潜在性、应用上的普遍性;散文可以不拘形式,信手拈来,直抒胸臆,酣畅淋漓,我心写我口,只要内心有话要说,几乎每个人都能写作。如此灵动、朴素的写作形式,符合文学作品生活化的要求,可以满足当前社会生活中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

散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二 文化传播、传承有赖于散文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总术》篇中写道:“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所谓笔,就是指韵文以外的一切记叙性和议论性的文体。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从而产生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了。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散文的文化传播、传承作用功不可没。从先秦的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到现代诸如朱自清、冰心、梁实秋等采撷生活服务社会,更有张爱玲、柏杨、余秋雨等的文化散文、生活散文。可以这么说,散文是贯穿中华民族文化史的一条主线。缺少散文的文化必然是残缺的、病态的文化。

三 学生作文钟情于散文

学生作文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散文都占有半壁江山。学生钟情于散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他们正经历着青春期的萌动,比如在感情上想得到异性的爱恋,尽管他们明白可能不会有任何结果,但他们只是凭一种感觉,曾经走过,曾经拥有,足矣!再如,他们对未来充满幻想与渴望,虽然有些希望是无根的、不切合实际的,但在他们看来,结什么果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开出漂亮的花。诸种情结反映在他们的文章中,就是纯洁、自然、唯美、浪漫、充满情调。而这种文章也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这就是中学生的散文。

第二,正是中学生思维的不成熟、不定型,才赋予他们更多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他们不会被窠臼所绊。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充满叛逆性,不怕别人的议论。中学生的创作,由于其特定的经验与阅历,注定他们的写作内容很随意。散文无疑是他们的首选文体。

第三,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快速传播,现在的中学生阅读量是任何以往同年龄段的孩子所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然不一定只是纸质阅读。这为他们的散文写作创造了无比丰厚的条件。

让我们再回问一下,中学阶段,我们到底要培养学生怎样的作文能力?我们正在培养的学生的作文素养又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具有何种现实意义?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如果说我们千辛万苦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只是为了高考,只是为了考场中的那一道作文题,那五十分钟,那我们无话可说。如果说是为了学生的将来,为了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那就应该重视散文,重新给散文定位。

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高中学生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议论文教学指导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在高中阶段的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对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的关注程度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笔者基于高中阶段议论文思维训练的实际情况,分析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的相关对策,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一、高中阶段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的现状

纵观当前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的实际情况,问题突出表现在重视应试教育理念忽视素质教育意义,重视结构技巧讲解忽视思维方法训练等方面。

1.重视应试教育理念,忽视素质教育意义

我国由于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文化课程知识较为重视。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课程教学方式,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不利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育的本质目的,即为教育者向接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当前高中阶段很多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的传输和内容的背诵,但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注程度则相对不足,素质教育开展相对比较匮乏。很多学生对经典文章、优美散文缺乏阅读兴趣,自身语文素养没有得到快速提升,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2.重视结构技巧讲解,忽视思维方法训练

在当前的高中阶段议论文教学指导活动中,很多教师比较注重各项知识、结构以及技巧的指导,组织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告知学生各种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法宝”。但是有关于学生思维训练的指导却相对不足,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议论文写作的方式,写作思路受限。

二、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在高中阶段的应用方式分析

高中阶段的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可以通过注重素材积累、思维训练、点石成金等方式展开。

1.注重素材积累,拓展学生视野

基于当前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素材积累情况来看,学生的阅读量不足,对社会中、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类现象关注程度不够,自身判断较少,针对于历史文化、经济活动以及哲学思想等相关内容的重视程度更是比较匮乏。学生知识的学习多停留于课本之上,不利于学生议论文思维能力的训练。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指导。基于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更多的有益x物。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全球通史》等图书,使学生感悟一位美国史学家是如果通过丰富的知识储备完成一部著作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追风筝的人》等优秀读物,感受作者优秀的文笔能力,在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为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记录日常阅读的心得,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所得等。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组织“读者交流会”活动,使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针对于存在不同观点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思维辩论,使学生能够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具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反驳,通过这种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2.实施思维训练,发散学生思维

议论文中的分析论证,其目的在于证实论证能够支撑观点。在实际的论证中,可以具体通过演绎推理、总结归纳等方式展开论证。在实际的论证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分析,挖掘事件的普遍联系,得出明确的结论。在高中阶段议论文思维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训练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发现矛盾所在,揭示矛盾根源,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比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我有一个梦想》这篇的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教师可以问“金的梦想究竟是什么?”“金为什么不先讲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再展开论述原因和实现的方式?现在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优点?”等相关问题,学生可以踊跃发言,基于课文内容进行思维论证。比如黑人长时间处于贫苦与受歧视的状态下,会引发黑人产生伤感和愤怒的情绪状态。而马丁路德金告诉了他们前进与改变的方向,使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信心,摆脱自身压抑与痛苦的情绪,坚持梦想,将情绪引入高潮。

教师也可以将生活中更多的事件融入到学生思维训练的活动中,比如针对“复旦大学投毒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社会案例、生活案例以及经济案例等融入到学生思维训练的活动中,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营造互动型、生成性的高中议论文教学模式。

3.巧妙点石成金,提升学生能力

点石成金能够为学生议论文写作增添更多的色彩,对学生议论文思维的发散也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学会写作,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提升学生的议论文整体写作能力。

第一,巧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巧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能够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充满生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成熟”“孤单”等词汇为例,组织学生写出一段具有哲理性色彩的文字。比如,“时光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一张张逐渐变老的面孔,同时也让人们更加理解孤单,学会独立与成长,学会理解与忘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现学生的思维想法。学生之间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习他人优点,丰富自身的写作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

第二,巧用具有冲击力的动词,加深阅读印象。在诗歌的鉴赏教学中,往往会讲到这样一道炼字题,“诗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答案通常会是动词。动词的使用通常能够发挥增色的效果,故而在学生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中,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积极借助动词,为议论文写作内容增色。比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也运用了对比写作的手法,通过“静看”“明察”“细观”几个动词,增强说理的味道。又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这一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查找其中具有冲击力的动词,如“难”“上”等。学生在课文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学习《蜀道难》的写作手法,开展议论文思维训练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借助冲击力动词描写你对‘家’的看法”等相关任务,规定数字在200字左右,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这种方式对学生议论文思维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更能够加深阅读印象。

第三,巧用名言名句,增强论述效果。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其含义在于总结性的只言片语能够达到画龙点睛之价值,概括全文内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巧用名言名句,达到增强议论文论述效果的目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搜集各类名言名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记录,明确其内涵,并且讨论能够应用的主题等。

高中阶段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设良好的条件,真正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够“言之有物”。

参考文献:

[1]高文华.牵住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牛鼻子――运用教材文本进行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之浅见[J].高考,2016,(15).

[2]唐琼华.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谈高中议论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

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中第四单元为议论文单元,众所周知议论文是比较高级的文体,因此,此单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同时。它既是对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议论性文章的归纳和总结,又为学生今后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议论文夯实了基础。

其实,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一定数量的议论文、散文,包括随笔,因此,当老师在讲授这一类文章时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认清文体,尤其是要彻底弄明白抒情和议论的区别,并要求学生在具体的作文中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在本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是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本文虽为说词,但同时又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议论文,因此,教师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应向学生具体全面地介绍“议论文的三要素,”一定要让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有清楚的概念,并对引论、本论、结论的议论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本册第四单元的五篇文章分别为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培根的《谈读书》,马南邶的《不求甚解》和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五篇文章由于历史年代、文化氛围、作者修养以及作品所面对的受众等原因所致,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即便是有着较为丰富阅读经历的成人在初读之时也要仔细琢磨一番,因此,本人个人认为本单元的五篇文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难度过大,且不利于学生对议论文的综合系统的学习,建议另选规范而浅显的议论文为好。

但是,在现行教材内容尚未改变的情况下教师该怎么办呢?本人建议――降低难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一篇漫谈式的文章,读完文章才明白,作者是在议论怎样才能具有创造力,或者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通过文本让学生明白,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往往不是文题。它需要提炼和归纳,同时,本文的引论也别具一格,值得思考和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从文题到引论部分都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同样应在阅读全文以后帮学生提炼出,科学需要实践或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另外,教师在讲课中还需向学生讲清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区别和联系。这样,文章的内容学生便会感觉容易理解和接受。《谈读书》是精美的随笔,可谓字字珠玑,要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学习议论文的语言,同时,学会区分议论性的散文和议论文,《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两篇文章为驳论文,由于作者的修养和理论高度的局限,会让学生感觉到语言艰涩,难以把握,尤其是文中的有些语句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因此,在实际讲授中就应切实做到“不求甚解”,也就是说文中的有些句子在具体的讲课中不必展开,更不用深讲,而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即可。首先,在讲授新课伊始不把这两篇文章当作驳论文,而是撇开“敌论”和“批驳的靶子”当作议论文在讲,在学生把握了文章的要旨之后再提驳论,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掌握一些。

在学习完第四单元的文章后,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此时,建议把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拿出来再让学生分析,在深入浅出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及思辨能力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此外,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可找一些离学生生活较近,较熟悉的题材来练笔。例如《中学生应该注意穿着打扮吗》、《雷锋精神过时了吗》、《知足与不知足》等这样争议性较强的。选择性较大的话题来把所学的东西加以运用,整篇也行,片段亦可。

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一、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

[3] 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77-78

[4] 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5] 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第4期

[6] 丁文武。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网博雅刊第二期

[7] 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19):107-108

[8] 浅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21学校体育网(理论研究)

[9] 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77-78

[10] 王天惠。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济宁师专学报。1999,6(20):52

[11] 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12] 卫洪斌。体育课激趣体会[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97-98

[13] 杨国红。体育兴趣与培养[j].理论观察。2004,5

[14] 叶钢。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12

[15] 尚立文。鼓励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2.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需重点研究的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

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1.查阅相关文献,要求图书馆对我们开放。

2.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校机房对我们开放,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期限为五个月左右,20**年1月开题,20**年5月结题。研究进度分为查阅指导教师指定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资料整理、最后成文四个阶段。

20XX年1月 查阅文献资料阶段。

20XX年2月 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阶段。

20XX年3月—4月 资料整理阶段。

20XX年5月 最后成文阶段。

体育论文开题报告(二)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

学院专业:

班级社会:

体育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论文题目:高唐县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研究现状: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但是乒乓球运动普及的并不是很好。目前,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迅速,但是在一些地方其发展还不是很好。这些地方有着共同的特点:乒乓球运动参与者少、乒乓球器材短缺、乒乓球运动不规范、在其运动上显现出很多的弱点及错误。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认为社区型体育健身应成为我国体育运动的主体,体育健身中乒乓球运动有时我们不可或缺的一个运动项目。后奥运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花钱买健康”理念的建立,高唐县的乒乓球运动也在迅速发展。

研究意义:

虽然国内外基于乒乓球运动展开了多层次性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学者或是站在全国的角度,或是重点考察大城市的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很少关注小城市乒乓球运动开展状况,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城市的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状况做深入的了解,既可以为当地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又可以丰富我国乒乓球研究的内容。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梳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明鉴后继研究的方向,对高唐县乒乓球运动参加居民的年龄、性别、动机、运动场所、消费及运动损伤等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和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重点和难点:

问卷的发放、回收及以后的数理统计和分析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

研究步骤:

1、查阅文献资料 2、选题、开题 3、设计调查问卷 4、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 5、进行访谈 6、对问卷进行数理统计 7、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8、得出结论与建议

预期结果:

1、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群众基础良好2、参加乒乓球运动居民的性别比例不均衡、年龄层次差异大3、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居民动机不同4、比较较大城市的发展,高唐县乒乓球运动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5、居民对乒乓球运动的看法不同。

论文主要内容(提纲):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唐县乒乓球运动普及程度

3.2 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居民的特征分析

3.3 居民参加乒乓球运动的行为特征分析

3.4 居民对乒乓球运动的看法

3.5与济南、青岛较大城市的比较

4.结论与建议

进度安排:

1、20**年11下旬至12月 收集文献资料,完成选题开题报告。

2、20**年1月 查阅文献资料,整理问卷。

3、20**年2月 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并做整理。

4、20**年3月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完成初稿。

5、20**年4月 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完成终稿。

6、20**年5月 初准备答辩

参考资料:

[1] 徐寅生。关于如何打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5. 1~34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乒乓球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0~81

[3] 于军。山东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 100~102.

[4] 李友林。从体育市场探析乒乓球市场的构造[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

[5] 杜芳。浅析全民健身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关系[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6] 郑淑梅。我国部分省市高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状况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 宋绍兴。我国乒乓球运动理论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05

[8] 李卫平,归明,任保国。山东省群众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1.01

[9] 孟宪君。大众流行健身理论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0] 韩广义。黑龙江省群众性乒乓球俱乐部的现状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

[11] 张军,陈绍艳,章建波。我国中西南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0

[12] 阮朝霞。发展社区体育 构建和谐社会[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2

[13] 杨江。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管理体制与运动机制的分析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

[14] 李铁。对哈尔滨地区乒乓球健身俱乐部情况的调查[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3):17~181

[15] 池立新。影响乒乓球普及的三个障碍[J].乒乓世界,2000(10):36~37

[16] 刘欣华。乒乓球运动是全民健身的优势项目[J].体育函授-体育科学,1995(3):47~49

[17] 绽小霞,虞荣娟。对苏州市大众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8(24):4

[18] 仇军等。我国体育人动项目参与及其变动趋势[J].体育科学,2000(7):10~14

指导教师意见:

(签章)

**年**月**日

体育论文开题报告(三)

1:目的:提高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经济收入,安定团结,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引导人们能正确认识休闲体育活动意识,利用湘西得天独厚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民族体育,地理环境结合现当前体育产业化的兴起,来带动湘西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

2:意义:各种休闲文化的传入,给湘西地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提高湘西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为前提,倡导各种文化的积极发展,给社会治安,加强人民团结,促进休闲文化的健康发展,提高全民健身,为湘西地区的发展,从精神上提供依据,从而来提高湘西地区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3:国际动态:就国际形式来看,全球一体化,体育参谒立体化,现在大多数都对健康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觉悟,就世界卫生组织,旅游事业,节假日的活动方式来看,世界各国都是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进行引导,都对休闲体育这一块有了较高的认识。

4:国内动态:国内形式来看,wto和兴办奥运,运动产业,当前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全国每年就用于休闲的费用也相对增多,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大幅度增多;旅游产业话的蓬勃发展,产业化开始起步。人口健康意识的转变。

关键技术和预期水平效益

1:关键技术: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进行并调查,取证,探研湘西地区休闲体育的发展,开展情况程度,把农村和城镇之间的休闲体育的发展状况,休闲的方式,对休闲文化的传播从积极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运用现当前的经济状况,运用对比对经济条件的发展和现在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休闲运动,课题主要运用调查法,查找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分析法等进行研究,能从中得出适应湘西地区积极方向发展的休闲体育运动对策

2:预期水平:预期水平能达向个湘西地区的休闲文化起到带动作用,向健康方向发展;达到的预期效益在调动积极文化方向的同时,能积极调动全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湘西人人都能进一步认识休闲活动在生活中带来更多乐趣,能从身心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促进休闲文化的积极发展,打造安稳的社会经济环境,达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全地区全民健身活动能有一个活跃的氛围,引导休闲活动向健康的发展方向,人口综合素质等得到提高提供依据。

研究基础及主要措施

(一):我是体育系大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做事踏实,有较强的体育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运动知识的积累,生活中就对休闲体育进行过多次的调查和访谈,给自己打下了坚强且牢固的理论性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文献资料基础:

[1] 廖文科。贯沏“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做好学生卫生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1(3):卷首

[2] 孙葆丽。我过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2000.20(1):13—16.

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丰富,是文章感染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议论丈的丰富就是论据充实。充实的材料可以使文章有血有肉,打动人 说服人。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使议论文论据丰富起来,除了多阅读外,还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要利用课内材料 ;其次,要联系个人实际,写熟悉的内容;第三,要关注社会现实;第四,应选择对比事例。

丰富,是文章感染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文体对丰富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就议论文而言,就是论据要充实。充实的材料可以使文章有血有肉,要打动人、说服人,并避免空洞的分析,避免泛泛而谈。

在中学生的议论文中,内容单薄、材料不充实是一大弊病,那么,怎样使议论文论据丰富起来呢?“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多读书,多读课外书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法,而除此之外,中学生还可 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充实材料:

一、 要利用课内材料

语文课本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他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分析利害关系,最终说退了秦师 ,这可用于智慧的力量方面的论据; 《勾践灭吴 》中的勾践 ,忍辱负重 ,卧薪尝胆,可用于在逆境中奋起方面的论据;《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自认为比徐公美,当认识到不如徐公之美时,立即进行了反思,并获得了启示,这个故事可H{于人要善于自省,贵有自知之明等方面的论据;《触龙说赵太后 》中的触龙,迎难而上,婉谏成功,可用于劝告的语言艺术方面的论据课本中的文章不仅提 供了丰富的事实论据 ,还提供 了丰富的理沦论据 ,如在 《劝学 》中,对学习方法的阐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师说》中择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拿来主义》中对文化遗产继承创新的态度,等等 ,也都能很好地武装学生的思想,并充实写作内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且同样的例子可以重复地灵活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不同的观点。

另外,课内义章的作者也都有着丰富的背景,如徐志摩、海子、川端康成,等等,他们本身就是一本厚厚的书,他们的作品 、人生经历等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二 、要联系个人实际 。写熟悉的内容

中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很难写得精彩,这就是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在写作时应尽量写自己熟悉的内容,这样才能因感而发,有话可谈,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

在《巴尔扎克葬词》中,雨果对巴尔扎克的评价和赞扬来 自他对巴尔扎克其人及作品的熟悉; 《灯下漫笔》是鲁迅对中国人的精神 、民族灵魂进行 了深刻反思的结果;聂绀弩对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才能在《我若为王》一文中进行尖锐地批判。这些作家之所以写得精彩,写 自己所熟悉的内容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中学生也有自己的生活 圈,也有自己熟悉 的文化 、生活内容,只有写 自己熟悉的内容才能有话可说 、有感可发,才能写得 自然 、精彩 、深刻 ;才能去除那种无病、扭捏做作之态。如有的中学生本来对某个历史人物缺乏了解,但写作时却以此人物为例,结果要么事例单薄,不足以证明观点,要么弄混事件,贻笑大方。

三 、要关注社会现实

好的议论文是有现实 意义的 ,是针 对当时社会 中的现实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在2o08年高考全国卷和其他省份的作文题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热点,这更提醒中学生要做到 “家事国事事事关心”。

现笔者以课本中的例子加以实践说明。如《师说》针对的是 自魏晋以来一直影响到唐代的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压 抑庶族寒门,反对从师 学习之风而提 出的从师而学; 《拿来主义》针对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社会上对文化遗产所持的全盘继承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提出了批判的、继承 的观点 ;何满子 的 《剃光头发微》,则写于1983年,讲的是掌权者如何用好手中权力的问题。这些文章之所以写得深刻 ,就是因为作者关注 了他们所处的时代 ,针砭 了当时的社会 弊端。

联系实际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它能使读者由衷地感到从材料内提炼出的观点确实有意义,令人信服。当今是一个信息手段多样化的社会,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报纸、杂志这些传统的媒介 ,也可以通过MP4、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来了解社会。只要有选择性地把这些内容写入文章中,就能使自己的文章有思想,有真知灼见,有现实意义。

四 、选择对比事例

进行对比论证可使论证充分,更有说服力。这样的例子在课本中更是比比皆是。如在《秋水》这篇寓言中,河伯因为 “百川灌河”,就 “欣然 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然而当他看到不见水端的海时,发出了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的感叹。通过河伯前后态度的对比,阐述了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而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要牢记谦受益,满招损的教训。同样以 《师说 》为例 ,在《师说》中,作者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同士大夫之族进行了正反对比,说的是从师的重要性;《六国论 》中“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败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是以双方土地消长为对比,以证明赂秦之害;在《伶官传序 》中,则将庄宗的 “盛”和“衰”进行了对比,从而证明了论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伦理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