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22:38:01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历史学科的教学,作为人文学科教育,是以认识和叙述历史为特征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认识和社会认识为目的的教育。

1.历史学科就其性质来讲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了解和认识

历史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具体的历史史实,而且也包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还包括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些都具有借鉴的作用和教化的功能,从而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2.历史教育有鲜明的价值观念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概括地说包括两类:一类是指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类是指那些普遍性的能力,如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

3.学习历史是提高人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在平时阅读书籍、观看影视作品、游览名胜古迹时,都会处于历史的体验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是一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学问”。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能缺少、不能轻视、不能替代的重要内容。

二、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应遵循的几个方向

1.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品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更重要。”在历史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激励,使他们以史为鉴,升华思想。

如充分发挥优秀历史任务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像“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等等。

2.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

开拓进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衰败、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都江堰和大运河的修凿,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四大发明,这些都是民族进取的体现。

中华民族智慧之果,如繁星满天,璀璨夺目,数不胜数。它将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感情的陶冶,促使他们形成“龙的传人”所持有的自强不息的气概。

特别是近代民族进取精神更为炽烈,林则徐的“师夷”、康有为的“上书”、孙中山的“开创”、的“探索”、邓小平的“开拓”,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本国落后面貌勇于开拓的典型事例。历史教学要恰当运用这些丰富的养料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3.结合历史教学,强化学生的现代意识,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当代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实惠,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及时代使命感的“现代人才”十分重要。

鉴古而知今,在讲述清朝前期的历史时与唐朝做比较,中国在唐朝时经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出现了“大唐盛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导致统治者对外国的事物几乎一无所知,中国在世界竞争中逐渐落后。

世界当代史表明,和平与发展虽然是世界的主流,但国际舞台上仍存在着许多不安定因素。中学生应从现在就培养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准备为世界和平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在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既要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留下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不受历史的约束,而敢于另辟蹊径,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那么,如何去实践呢?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

(1)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即创造意境,制造悬念。

问题的设计,一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例如,在讲四大文明古国时,随即提出了:既然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亚非,那么为什么现在最发达的地区却在欧美?

在分析中国的没有取得成功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获得成功时,可问:“假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也同日本一样进行改革,会不会成功?假如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清朝官员,你将会怎样做?”

问题不仅使学生能思考多种答案,又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2)积极设疑问难,鼓励独立思考。

“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是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只有对现有的资料的观点、结论敢于质疑,才能有创新。

宋代的教育心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历史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合理引进课外知识,扩大信息,对现有的观点提出质疑。

(3)让学生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历史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要注意启发。例如,根据中国近代史上的问题提出假设问题:“落后一定挨打吗?”教师可以启发:①落后一定挨打。因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的情况。②落后不一定挨打。如我国古代辽夏金元进占中原。让学生讨论、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三、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

1.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是学生素质最基础最集中的体现。历史教学以其独特的内容构成了培养学生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广阔空间,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在向学生传授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的同时,阐明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给学生以启迪。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其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认识的主体,是进行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启发性原则,让学生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大胆发言、及时反馈,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体差异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是选拔教育、淘汰教育。教师关心的是少数尖子学生,而后进生往往受到忽视。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树立起面向全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历史知识具有直观性很强的特点,如何生动、形象地将知识展现给学生,是历史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电教的使用、投影片的播放不容忽视,历史教师必须树立起教学观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四、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改革的途径

1.转变教育思想,正确认识历史课程的功能,真正发挥其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起的作用。

2.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因此教师应积极拓宽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

3.改善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的设置,要从强调内容向强调过程转变,从以教科书为中心,向多媒体组成复合的教学媒体转变。真正树立教材是为教学服务,而不是教学为教材服务的观点。教学的内容要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与世界相结合。

4.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历史教师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又要积极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在历史教学中。

总之,信息时代的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既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又要具备人文精神的素质、科学的实践精神、高尚的人生观,切实提高学生素质,达到以史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建良.试论高中历史学导式课堂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6(8).

[2]刘金生.高中历史教学的困境和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5(2).

Abstract:Teachingpracticeinnewcurriculumreformprovesthatnewhistorycurriculumisgraduallyimprovingteachers''''cognitivelevelwithnewteachingideaandhelpingstudentsexpandhorizonsothatstudentscanunderstandandrecognizelawofsocialdevelopmentwhilelearninghistoryknowledge,soastocultivatestudents''''excellentquality,pioneeringspirit,senseofhistoricalresponsibilityandinnovativeability.

Keywords:qualityeducation;innovation;reform

摘要:新课改下的教学实践表明,历史新课程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以培养他们的优秀品格、开拓进取的精神、历史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品德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诸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历

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

其次,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以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在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品德特点的研究成果表明,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内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其中少年期(初中)处在内部矛盾的状态,虽已初步具备伦理道德的特征,但又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程度的动荡性。青年初期(高中),品德趋向成熟,进入以自律为形式、奠定道德准则、运用信念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期。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中学历史教学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二、中学历史教学品德教育的特点和任务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因此,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认识道德的批判与继承问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的道德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因此都带有鲜明的个性。例如封建社会的道德是为了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其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男尊女卑等封建的伦理关系;资本主义的道德是极端利己主义,其道德行为表现为金钱万能、唯利是图、享乐主义等等。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但是,这仅是作为品德内容的社会性的一个方面。“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并不能和阶级性、历史性划等号。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应该是历史性、阶级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品德内

容的社会性,既体现了人类社会道德的共同点,又包含了品德的历史、阶级、职业、民族等一系列的差异。这种品德社会性的共同点和差异性的存在,反映出品德……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继承性和批判性的统一。”人类道德历史发展的共性、普遍性和继承性为中学历史教学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内容。从中国道德发展的历史看,古往今来,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在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熔铸成的中华五千年美德,正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夏的基石。无产阶级的道德也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一切优秀的道德遗产以后,才使自己达到了一个新的从未有过的高度。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继承中外历史上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情操,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相统一,培养“四有”、“五爱”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品质教育是一个艰难和曲折的教育过程。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道德占主体的前提下,尚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道德观念和行为存在,人们的道德境界亦五花八门。由于多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决定了社会道德关系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商品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对外开放环境下西方资本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都与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形成了矛盾和冲突。帮助学生批判和克服现实生活中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中学历史教学的道德教育要面对这种困难和挑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中学历史教学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途径

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道德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这三部分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道德知识的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知识的教育,主要是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

价等道德知识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

中学历史教科书写进的大量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是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以死殉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舍身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劳节俭、崇俭反奢;诚实正直、行己有耻,等等。如果进一步从个体涉及的社会关系分析和规范这些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其一,是个人与国家、民族、阶级、集体之间的关系;其二,是个人与他人(包括师长、父母、同志、朋友等)之间的关系;其三,个人对自己(即自我道德修养)的关系。任何个体在面对这三种关系时,必然会产生各种道德标准和行为抉择。尽管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标准不尽相同,但在处理上述三种社会关系时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却是一致的。这种道德的共性和普遍性,是历史教学帮助学生建立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基础。除此之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在判断历史人物道德行为的是与非、善与恶时,还应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道德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道德文明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归纳历史人物道德行为所涉及到的三类社会关系,是道德知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特点,应主要抓住爱国主义这条主线,使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关系的道德观。

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经常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着道德评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评价,首先要选择、提供典型的道德形象及其丰富的评价材料,既要注意选取正面的历史人物,也要注意选取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对爱国者和卖国贼的对比评

价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其次,借用后人和权威的评价,也可以强化已做出的道德评价。有一位历史教师在组织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价的活动中,经常选取历史人物的纪念楹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纪念楹联,大多出自名人之手,且语言凝重,属盖棺定论的评价之笔,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例如,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照风雨,负死不死终自由/通过这幅名联,概括了秋瑾烈士救国保民的业绩和道德品质,又阐发了“求仁得仁”、“终自由”的人生价值观。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伴随发生的内心体验。按照道德规范的社会关系,道德情感有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人道主义情感、正义感、自尊感等等。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是借助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历史教师加工创设的道德情境中道德形象的行为、情感及道德知识进行,具有间接的、想象的、伦理认知的特点。

道德情感的培养对个人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道德情感在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信念并产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说,道德知识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就成了一堆无用的废料,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情感体验在道德价值内化的过程中起着催化和强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一切道德榜样,都富有强烈的道德情感,成为其道德信念和行为的强大支柱。列宁说过,如果没有情感,就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道德情感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主要借助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进行。历史上的道德形象虽然远离

现实,是间接的,但他们是作为社会道德标准的榜样而存在,并且生动、具体、鲜明;虽然是以文字和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但仍具有一定的感染作用,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自发的独立形成的对历史人物的道德情感,往往因受其道德认识、判断能力及教科书表达形式的局限,其情感体验也可能是片面或肤浅的。因此,就要求历史教师高度重视和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精心组织、加工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道德情境,艺术地锤炼、组织教学语言,潜心酝酿情感,使教学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以情育情,引发学生对道德形象形成强烈的情感体验,使教学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

此外,历史教科书以醒目的方式写进的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名句、句联,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但丁的“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等等,既是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

再有,与历史知识有关的电影、电视、小说等文艺作品对培养道德情感具有重要作用。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塑造的道德形象可以强烈地震撼人的心灵,唤醒人的良知,陶冶人的情操,有可能成为一个人终生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在观看电影《焦裕禄》时,不知多少人流下激动的泪水。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文学作品如《青春之歌》、《可爱的中国》、《高玉宝的故事》;苏联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诗》、《青春》等对中国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成长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优秀文艺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或组织学生阅读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提高学生的道

德修养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道德行为的训练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面对道德情境、在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个体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是品德评定的依据。道德行为主要包括道德的行为方式和道德习惯两部分。由于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一般也纳入道德行为的范围内。

历史教学是以历史知识为主的学科教育,其道德行为的教育主要不是指向当前社会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而是以认知为主要特点,以模仿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处在临界状态的预备式教育。因此,历史教学中的道德行为训练,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训练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识别,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道德情境是道德行为发生的环境,是个体面对三种社会道德关系的具体呈现。一个适龄青年面对国家征兵就构成了一个道德情境,需要他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时作出判断与选择。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人坐在公共汽车上,面对身边站立的老人或妇孺没有对这种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那他就不会经历产生道德行为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就会无动于衷地继续坐在那里。对道德情境的敏感与自觉程度,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主要是分析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环境。如史学家司马迁惨受腐刑而矢志史书撰述的场景,谭嗣同在变法失败面对捕杀以血酬国的抉择,邓世昌在军舰中弹沉没后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等典型范例,都是极好的教育材料。

第二,要准确揭示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道德动机。

道德动机是道德需要引起的行动倾向,是个人面临道德情境作出行为抉择的调节机制,决定着道德行为的选择。道德动机是道德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明了杰出历史人物高尚行为的道德动机,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情境时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仍以谭嗣同为例,他在失败后谢绝朋友帮助外逃,决心以血酬国的动机集中体现在他的豪言壮语中:“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

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说明了道德动机的关键作用。

第三,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和自我教育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例如:在讲授“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时,课文对秦的建立、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疆域等都一一作了介绍,涉及的子目有秦灭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焚书坑儒、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秦朝的疆域等。从教材内容看,涉及面较广,似乎庞杂而松散。其实这众多的教学内容都在体现一个主题: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已确立的主题编成下列讲课提纲:一、秦的建立。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3.焚书坑儒;4.北筑长城、南凿灵渠。三、秦的疆域。主题的确立,使这节课的繁杂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叙述开来。教师要从更高的角度对这一中心进行深化和拓展,有的放矢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而使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以突破。课堂教学主题的确立,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通过机械记忆向意义识记发展而进行的,且越来越偏重于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有效的意义识记再配以积极的思维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充分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为此,教师在讲授时不仅要讲历史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事物的特点,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行意义识记,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其内在联系,提高教学质量。在确立主题时,一般以一节课一个主题为宜,这样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每讲授一课主题,在学生大脑中就会形成一个兴奋点。如果一节课出现了两个或多个平行主题,则学生大脑中两个或多个兴奋点之间会互相抑制而影响教学效果。在确定主题时往往有两种情形:一是由现存教材归纳出主题;二是根据确定的主题重新组编教材。第一种情形即通过对一堂课中教材内容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的结合点,即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教学。

如《清政府的新政和各地武装起义》这一课,讲授了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各地武装起义、保路运动三个独立的事件,怎么来确定这一主题呢?首先要了解这一课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由教材可知这一课的前一课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讲述孙中山创建同盟会和领导革命活动,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逐渐推向高潮。而这一课的后一课是《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讲述了武昌起义胜利后,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被,从而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因此从整课来看,它在辛亥革命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三个历史事件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反映革命形势的成熟。这样我们便找到了这些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合点,因而也就确定了这一节课的主题:革命形势日趋成熟,进而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第二种情形则是要求教师在不影响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教材作适当调整乃至重新组编,以形成新的课堂教学主题,这种调整有时只是个别教学内容的移位。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历史课堂教学主题的确定显得尤其重要。它是教材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并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历史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研究素质教育理论,树立历史教育素质观,努力探索将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和谐统一起来的教学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地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必须把握好教学主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强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多规格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舒佰敏 单位: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普安县第二中学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论文统计与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01

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是专业的教学类期刊。该期刊精选并全文转载全国历史教育专业期刊及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历史教育论文。这些转载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能更好地透视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年度热点。本文将以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不同角度的统计分析,探究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年度热点,并据此展望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新路向。

一、《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度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统计与分析

1.栏目设置情况分析

栏目设置情况可以较全面地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有效地反映学科的研究倾向和研究热点,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和指导作者撰稿的作用。[1]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了25个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栏目,全文转载了98篇中学历史教育论文。从表1可以知道,论文转载数量比较多的栏目是《教学研究》《学科视点》《教学策略》《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等。需要注意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的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多达11个,具体为《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师专业成长》《价值观与历史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教学目标确立》《高三复习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和《历史故事运用》。其中,专为历史学科设置的专题栏目有《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和《历史故事运用》,一共转载了16篇论文,其他专题栏目则是历史与地理两个学科共有。在这些专题栏目中,每年都出现的是《高考试卷评析》栏目。与2014年的专题栏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更加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育价值观以及历史教学方法等研究。

2.源杂志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数量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来自25种不同的期刊(见表2)。《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教学月刊》的论文转载量排名前三,一共被转载了45篇论文,大约是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46%。由此可知,这三大期刊是宣传和促进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刊物。另外,《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等教育类期刊也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历史教育论文。

3.作者情况分析

(1)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统计分析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能直观地认识全国不同单位之间在历史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交流状况。在《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里有16篇合作论文。其中,高等院校、教研部门与普通中学的合作论文有7篇,约占总数的44%。在合作论文中,同单位以及同省不同单位合作的论文有10篇,跨省合作的论文有6篇,占合作论文总数的37.5%,较2014年相比有所增长。历史教育研究应该提倡跨地区、跨单位的交流探讨,利用信息化条件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研讨,通过不同活动与全国各地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

(2)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文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作者来自80家不同的单位。其中,有2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还有16家单位被转载了2篇论文,分别是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江苏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3)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反映出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布局特点。由表3可以知道,《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集中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福建、上海和四川这7个省市,说明这7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热情较高,状态活跃,在2015年发表了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江苏、浙江、北京3省市所发高质量论文数量排名前3,表明这3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水平较高,这可能得益于其教育部门和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视。

(4)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分布

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系统归属能够知道,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生力军分布在哪些单位系统,不同单位系统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活跃状态以及研究能力。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大致可分为高等院校、普通中学、出版社和编辑部、教研部门四大类,本研究中这四类单位系统的第一作者比重分别是32.65%、50%、2.04%和15.31%。据此可知,普通中W是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门的研究者也成为研究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主体力量。

二、2015年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热点

1.历史课程研究

“当学生完成学校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他们能够做些什么? 如果学生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仅仅积累了一些需要记住的历史事实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2]。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而中学历史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承载功能。一节好的中学历史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应该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马维林、黄敏指出: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价值引领。历史价值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求真、扬善、唯美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各国文化和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第6期)*。唐琴、石晓健认为承担公民教育任务的历史课堂忽略了“人”,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把历史学科教育价值概括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历史价值判断能力的孕育”;主张通过构建学术性课堂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学科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发展,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时代观,倡导适应时代需要,符合社会进步和世界潮流的价值立场;认为人性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等构成了21世纪历史新课程基本的“时代性价值取向”(第6期)。倪仲指出历史教学中“一分为二”式的评价过于简单化和公式化,简单套用“一分为二”式的评价导致了历史教育价值缺位;主张历史教师就应该大胆摒弃“一分为二”式的中庸评价方式,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我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历史教学才是真正用价值引领学生(第6期)。历史教育是一种历史认识教育。历史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陈志刚认为历史教师应当在课程实施中进行正确的历史认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富于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的现代公民素养,获得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第6期)。王凤侠也指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健全成长,对其灵魂以价值引领;历史课仅有史实、仅做事实判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价值判断;历史教应抓住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冲突的问题锻炼、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5期)。

历史教育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徐赐成认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是相互作用的系统问题,拟订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育总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情境上的投射。因此,拟订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完整的教育视野,从教育教学的本义出发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地位,以历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为本。他认为历史教育功能一是存续文化传统,二是增进社会理解,三是资佐现实发展。历史教育要以教育目标理论研究为据,把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大致发展线索,了解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第7期)。

2.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步骤、方法、手段或技术的总称”[3]。历史学是一门富有生命力与思想的人文学科,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历史教学总是存在一些困境,例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深刻理解历史现象,不能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要解决这些教学困惑,郭子其认为教师应深思教育情境下的教学策略,通过营造知情交互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位置记忆,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习得迁移能力以及形成批判创造性思维(第3期)。历史教学不可能依靠灌输得到理解和内化,需要师生交流对话与教师的适当点拨。方颖基于对话教学的新型教学形态研究了“心理契约”理论下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策略,认为在对话中建立以“安全感、信任感、责任感和共情心”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师生相互理解,增强交流意愿,实现思维交互和情感共鸣,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第7期)。卢晓华认为点拨法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借助“互动”“情境”和“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在看似浅显处点拨使学生逐渐深化认识,在思维盲点处点拨使学生厘清分析路径,点明历史线索,扫清思维盲点(第6期)。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系统,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陈善松和吴国雄倡导整体性教学策略。他们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从学科系统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整体认知建构,通过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整体梳理历史脉络以及整体认知历史要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历史整体教学(第9期)。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4]。要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郭子其认为历史教学应该重视诠释方法的价值,引导学生将自我的经验与智慧融入历史发展进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以获得丰富而开放的意义,从而达成深度认识,获得明了的历史见解(第11期)。沈素英则认为历史教学应该站在文化视野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形成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第8期)。

3.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学科概念、观点和原理,如果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并能在各种测试中准确地予以复述,就被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然而,这样的“掌握”是受到质疑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触及理解过程及学生内在洞察力的培养。所以,陈新民认为应该重视历史教学设计和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跨学科、多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第4期)。为使历史探究性学习更有效,更好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作为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在学习主题、课程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开发和重新建构(李南亮,第4期)。历史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事实性问题入手,设计解释性问题,进而推进评价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逐步思考,形成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中,事实性问题是基础,解释性问题是深化,评价性问题是升华。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怎样看待”“你有什么想法”等问题时才不会出现哑口无言、信口开河、语无伦次、生拉硬拽等现象(吴波,第5期)。

4.历史教育测评研究

表现性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正逐渐成为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表现性评价的标准称为表现性评价量规。马晓丽认为一个完整的表现性评价量规应该包括活动主题、评价内容、权重设置、程度描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法和评语建议,在创制表现性评价量规时应注意把握好适切性、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总结,她提炼出的表现性评价量规程序为解读课程标准、确定评价内容、明晰要素特征、选择量规类型、描述评价等级、拟定评价量规以及修正完善标准(第2期)。

每年高考过后的全国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对高考试题的评析。中学一线历史教师通过研究解读并借鉴文章对高考试题的评析,可以深刻认识高考试题的总体面貌及其命题趋势,把握不同题型并总结其答题方法,从而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往后的日常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指导。冯一下认为2014年方法类试题数量急剧增加,这将导致史学方法类试题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试题出现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推动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方法渗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化对方法目标的认识,更多地了解史学方法,科学地制定史学方法教学策略。(第1期)郭子其J为高考历史试题品质的优劣在于是否立足于人的历史思想与价值来考查历史思维,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卷Ⅱ第40题强调历史人物的活动与人的历史思考,强调时代特点与思想内涵的历史性思维,强调思想价值的渗透与思维能力培养,富有历史的时代气息,考查了多样多层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关注考生的鲜明个性,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12期)。

四、结语

根据《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数据统计发现,一线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主体,教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也是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合著率未见明显的变化规律,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的合著情况增多;标注参考文献的意识较弱,但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与此同时,被转载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和引文比例,说明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还处在主观总结为主的“经验型”阶段,而非“学术型”阶段。

据此,笔者对历史教育刊物、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群体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是背负重任的开拓者。从现有的情况看,一线历史教师仍将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群体,而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门的历史教育研究者仍将肩负着将历史教育研究引向更高处的任务。研究者还应关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加强对历史教育主体的研究。二是历史教育期刊为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杂志需要关注理论又重视实践,亦要呼吁关注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历史教育现状,引起中西部研究者的重视,也可以以杂志为媒介,加强东、中、西部研究者之间的交流。

[ 注 释 ]

[1]张家辉,哈斯塔娜,乔丽娜.2005-2009年《地理教育》文献计量学分析[J].地理教育,2010(12):45.

[2]Peter Seixas, BENCHMARKS OF HISTORICAL THINKING:A REMEORK FOR ASSESSMENT IN CANADA[P/ON]. [2016-09-23]http://historicalthinking.ca/sites/default/files/files/docs/Framework_EN.pdf.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5.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议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 谈中学历史学科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浅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浅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使人们的拓展视野,陶冶情操,鉴往知来,丰富思想,增添人们以古揽今,认知现实的能力和智慧。所以,可以说历史教育在当今学校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中学教育必修的基础课程。本文通过对中学历史的教学,提出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关键词】历史教学素质教育中学历史人的素质是指人在工作、生活及一切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即个人的内外品质的总和,包括人的思想状况、知识结构、能力特点、心理因素、身体特征、外在行为等。目前中学所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有培养学生素质的责任,但就历史学科来讲,却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立足现实,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起着特殊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性格、气质、思想品德等基本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做以下探析。

一、教学时要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首先,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对待的标谁,在学生有困难时,总不希望听到谴责、数落或者是埋怨,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理解、鼓励和帮助。当学生的困难一旦被化解点拨之后,学生就会更加开心的充满自信的投人到学习当中来。当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回答问题题不正确时,老师应加以鼓励和点拨,而不是马上指出其错误,打消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样的,老师要知道如何去赞赏学生,老师的赞赏是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之所在。与此同时,老师还要学会微笑的面对自己的学生,因为学生都需要人文的关怀,只有同学的友爱,教师的关爱,学生才会对周围的集体和同学产生安全感,信赖感,他们的个性以及潜能才能发挥到最大化。相反的,如果老师要是始终保持着看低差学生的心态,会导致学生感到压抑,望而生畏,或者是不知所措。

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用真心来触动学生。同样的,提升自身素质也是必要的,以教师本身的渊博的才能知识来获得学生的爱戴和钦佩,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与学生间形成心灵相通,这是促成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二、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历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一定的历史知识只是教学的一个方面,而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之后,掌握一定的判断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让学生获得这种方法。让学生回归自然,发散思维,走进历史,融于生活,畅想未来,亲身感受,让激情涌动。历史的课堂教学,需要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三维目标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走向误区发现了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对其进行点拨讲解,但是不要打乱学生参与课堂历史教学的积极性,防止打消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的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当中。故事对历史教学能起到增添说理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说明历史道理的作用。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课前“小故事”演讲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课前,同学们可以按照现有资料和教师根据课程所推荐的资粮选出的一些历史故事,然后安排大家按照之前安排好的顺序每节课一个小故事的形式进行演讲。刚开始可能有学生因为害羞胆小而出现声音含糊怯场的现象,但是通过老师的鼓励,以及长期的演讲会发现学生越来越善于演讲。这种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能力,也可以是学生间更容易相处,丰富了课程教学的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更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潜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句话,这些年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这几乎成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话题了。但如何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这方面的成功似乎并不多见。一方面,从历史教师来看,由于长期受到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其教育观念很难一下子从本质上转变过来,因此,使教师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本身也存在着困惑。另一方面,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则由于长期受生活环境和家长、家庭教育及外界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对教育的理解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教育体制上的某些弊端、束缚,也使得学生不得不“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得不“为了考试而考试”,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人为的抑制。所以,就目前情况而言,要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素质为前提。

在提倡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包含各种因素的综合性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最基本的素质。不可否认,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说到底,只不过是流于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应该承认,素质教育与现行的应试教育有许多矛盾,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因为素质教育是“不可数”的,是“软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可以说明只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就可以说素质高或素质低。素质教育的结果是无法用“定量”的方式来衡量的。这倒并不是说,因为素质教育结果的不定量性而可以放弃素质教育。相反,我们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因为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不断要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这一角度来说,历史学科的教学对推动素质教育可起到特殊的作用。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上古史研究成就斐然

王仲孚,1936年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1949年抵台,先后毕业于台中师范、台湾师大史地系,获台湾师大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曾任小学、中学教师,台湾师大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40余年来,在大学教学与研究岗位上,筚路蓝缕,辛勤耕耘,成就斐然。

1965年台湾师大历史系毕业后,他于1969年回母系担任助教。第二年系主任朱云影先生创办历史研究所,他又顺利考取并继续担任助教,从此受到先生的悉心指导与提携。朱先生一开始即希望他从事中国上古史方向的研究,还为他提供了一个立意很巧的论文题目《从传说史料看中国远古社会》。

因为当时台湾正处于时期,祖国大陆的出版物,即使是考古报告之类的学术资料,也一律视为“匪伪书刊”不得流传。许多祖国大陆著名学者如郭沫若、周谷城、顾頡刚等人的名字也很敏感,不论是写作或教学都不方便提到。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下,如何研究中国上古史呢?朱先生指出,史学研究不能离开史料,考古材料虽然受到环境的限制,但传说史料都在经典文献之中,不会受到限制,所以朱先生教他从这里切入,得以进入上古史研究殿堂。20多年后,他学有所成,才真正领会到恩师当初引领他走进上古史研究领域的高明。

在中国上古史研究方面,由于民国初年“疑古派”否定古史、古书的影响,以及两岸的隔绝,使得岛内上古史研究园地呈现一片荒凉景象。王仲孚却一直坚守上古史研究阵地,他对“疑古派”观点作出修正,并以人类学、考古学加以对比研究,不断探求古史真相。正是这种独创性研究,使中国古史因新的诠释而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其所著《中国上古史专题研究》亦荣获1997年中山学术著作奖。直至两岸开放学术交流后,该论著仍经得起考古新材料的检验,获祖国大陆学者普遍肯定。

2004年,王仲孚教授出版了第二本《中国上古史论文集》,这是其上古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在这部论著中,他在研究方法上做了许多“科际整合”,提出了一些具有新视野的观点与见解,受到学界的好评。

鉴于岛内中国上古史研究的日渐衰微,他还致力于创办《中国上古史研究专刊》(年刊)。尽管困难重重,没有丰富的资源和充裕的经费,仍本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态度,经与同仁多年商讨、筹划,终于得以正式印行出版,受到海内外史学界的重视。《中国上古史研究专刊》(年刊)的出版,对于岛内上古史研究与学科建设,可谓功不可没。

作育英才不遗余力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历史教育是王仲孚又一重要学术研究领域,他作育英才,可谓乐在其中。

多年来,他执教于台湾师大历史系、历史研究所,对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经验。1983年,他获聘教育主管部门课程标准修订委员、人文及社会学科指导委员会研究委员及高中历史科编审委员,主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又获空中大学聘请,主持“中国文明发展史”电视教学,参与“历史人物分析”广播讲座,对推广历史教育可谓不遗余力,培养大学、中学教师更是数以千计,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指导从事中国上古史与历史教育的研究生之中,获得博士学位者十余人,至大学服务,皆表现优良,普获好评,为大学历史系中国上古史教师队伍注入了活力。

1987年,他到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所兼课,讲授中国上古史专题、历史教育专题。2002年改聘专任,在大学部加开“历史教育”课,在师培班开“历史教材教法”等课,鼓励学生努力向学,建立自信,以作华冈(文大)人为荣。教科书开放出版后,他以文化大学教授名义,主编《高中历史》课本获全部高中使用率达60%,在校师生、毕业校友,皆与有荣焉。王仲孚好学不厌,研究教学数十年如一日,从无怠惰,作育英才,奖掖后进,不遗余力。他的团体荣誉感很强,在台师大任教时,努力争取台师大的荣誉,到文大服务则时时不忘为华冈(文大)争光。2005学年获文大学术著作优良奖,2011年退休,获颁“功在华冈”匾额,可谓实至名归。

王仲孚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做到了既适合高中学生学习,也适合高中教师教学的目标,是难能可贵的。他撰写的数十篇有关历史教育的文章,涉及历史课程、历史教科书编辑、教材教法、教学评估、历史教育论文诸多方面,曾汇编成《历史教育论集》《台湾历史教育的大变动》二书,内容极为丰富,更因其密切联系教学实践,具有实际应用性,在教育界的口碑极好。

在历史知识普及方面,他也做了大量工作。他出版的《如斯集》是当年为青年报写的专栏,有的是典故,有的是异闻,有的是令人感慨值得思考回味的历史故事。在刊出期间,看到这个专栏的朋友,都认为具有新鲜感和可读性,给予了颇多的称赞和鼓励。有感于时光荏苒,岁月不居,想到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以“如斯集”作专栏和结集的名称,可说是他在教学科研之余的另类收获。

专长中国上古史的王仲孚,多才多艺,极富幽默感。《王仲孚书法文字画册》,以古文字中的象形字,凑成吉祥语,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去年5月,笔者访台期间,获赠条幅“大鱼一尾”,其左上方印鉴“乾隆未览之宝”,阅者无不称妙,莞尔一笑。

为历史留下见证

1999年,《〈认识台湾〉教科书参考文件》出版,不到两年即告销售一空,一时洛阳纸贵。由于社会上对此书的重视,想要读此书的人越来越多,殷切期盼能够再版。王仲孚顺应社会需要,主编了《为历史留下见证》(海峡学术出版社2001年出版),在社会上再次引起巨大反响。

回忆《〈认识台湾〉教科书参考文件》的编印,是为《认识台湾》课程的争议,保留历史记录。而主编《为历史留下见证》,更在全部收录该书各篇之后,增加数篇论文,从而提升了“见证”的理论深度。其中王仲孚撰写的《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同》、《对于〈认识台湾〉教科书之应有的认识》等文,对于争议问题的揭露与批评,更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有人对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提出所谓“新构想”:高一上学期为“台湾及其周边”(亚洲史),高二上为“中国及其周边”(亚洲史),高二下“世界史”。而台湾的“周边”居然没有福建和广东,台湾的史前文化接着的是“东南亚文化圈”,明郑以后看不到清朝在台湾,也看不到“中华民国”在台湾,王仲孚认为,这样的架构,其基本精神和用意,就是要把台湾历史从中国历史中分离出去。

针对所谓“新构想”提出的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应“由近及远”,先读台湾史,后读中国史,再读世界史,即所谓“同心圆”式的课程设计。王仲孚认为,姑不论这种“同心圆”名词的误用,与教育学上的“同心圆”概念混淆,这种课程如付之实施,势必使青少年的“历史认同”发生改变,他们会以为“台湾史”是“我们的”历史,“中国史”不是我们的历史。这无疑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认识台湾》分历史篇、地理篇与社会篇,除地理篇外,编者把强烈的意识形态灌输到教科书中,完全扭曲了新课程设立的宗旨。王仲孚尖锐地指出其《社会篇》的“三不符合”:就不符合学术的原则而言,该书把台湾住民强分为所谓“四大族群”说,在学术上是讲不通的;就不符合教育的原则而言,该书在内容上充满了政治语言和灰暗素材,基本上是反教育的;就不符合编辑专业的原则而言,该书本应由公民教育学者、社会学专家来执笔,结果却由那些充满分离意识、对公民教育外行的“历史学者”来执笔,由于别居用心,以致错误百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仲孚说得好,原来增设《认识台湾》新课程,是为了增加青少年对台湾乡土史的了解,爱乡更爱国,这本来是一件人人乐观其成的好事。但是,有人藉此想把中国历史和台湾历史切开,误导青少年“我们都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那便是心术不正,想入非非,不但背离了新课程的精神,也危害了纯洁的青少年,这种鱼目混珠、违反教育原则的事,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台湾青少年的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同。根据台湾媒体发表的“民调”,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百分比,逐年大幅上升。王仲孚坦率指出: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统一的大障碍,是历史教育出了问题。他的话语重心长,发人深思。

“”课纲像癌细胞

去年5月笔者与王仲孚教授在台北聚会时,他不无忧虑地谈到,充满“”意识的课纲就像癌细胞,往往在发觉时已经来不及挽救了。执政的当然要负起这个“拨乱反正”的历史责任,因为现在的教材背离一个中国,完全没有反应,好像只知选举、只求当选就好。

王仲孚坦言,教科书的编辑必须顾及两大原则,一是叙述的主体性,一是教材的选择性。以前者而言,中国人、台湾人当然是叙述的主体,课文行文时自然要用“台湾光复”而不是“终战”;以后者来说,自然不应舍台湾人尊敬的孔庙不提,而选择日本人在台留下的神社介绍给学生。所以,面对最近十多年来岛内中学历史课程发生的重大偏差,他一直力主课纲的目标不可背离“宪法精神”,历史教学必须有国家民族的立场,坚信“史不可亡”之古训,勇往直前,秉笔直书。

他曾在南京大屠杀60周年时,发表《南京大屠杀与历史教学——中国不该遗忘的历史记忆》一文,比较中学历史教科书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课文,以台湾的最为简略。至于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专书与论文,台湾更是少之又少。10年后他又发现,有媒体报道日本右翼团体将推出影片,宣传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祖国大陆和香港则针锋相对地推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二、三部,而台湾方面却传出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于南京大屠杀仅有两三行的叙述,有一家版本甚至只字未提。对于近年历史课程的教学课时大量删减,几乎将从中学教育中消失,他认为这简直是日据“皇民化”的翻版,连英国统治香港150多年的殖民地时期都不如,岂不悲哀?!

2012年7月1日出版的《海峡评论》社论郑重指出,在准备秋天开学启用的第一册台湾史的送审课本草案之中,赫然发现其荒唐、谬误不但不亚于李、扁时期,而且还有过之,因而严肃呼吁“切莫作历史的罪人”。11日,中常会有人建议应该删除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皇民化”、“”化等不宜内容,台湾史与中国史应合并称为本国史,获认同,认为这符合宪法的既定国策。媒体称这是对争议多时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最明确的宣示。但是并没有落实在《课纲》的制订及教科书的编辑上,王仲孚深不以为然。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 新课程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备课策略初探 中学历史教学新策略 中学历史备课的新思考 浅谈中学历史教师备课前的准备 中学历史深度备课的二三事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培养 论中学历史的开放课教学 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做人教育 论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 中学历史教学分层备课的思考与实践 从教案到教学设计:中学历史备课的趋向探析 中学历史教学的想法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点 论“中国梦”与中学历史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论中学历史教学的备课策略 论中学历史教学的备课策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温廷利")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备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就备课而言,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特殊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备课内容和要求是十分宽泛的,这里就资料收集、宏观把握和课件开发三方面给初中历史教学一线的老师提出一些建议:收集资料注重“三个不惟”,即不惟教材、教参和网络;宏观把握要抓住三个关键,即思路、框架和衔接;课件开发要做到“三不”,即不照搬他人课件,不追求课件华丽,不让课件束缚学生思维。 【关键词】中学历史 教学 备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094-02

备课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是讲好一节课的基础。艺术界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法,上课也是这样,只有课前精心准备,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广泛占有资料资源,巧妙构建框架结构,充分预设各种突发事件,才能使一节课上得精彩,学生听得舒服,教学效果良好。就备课环节而言,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既有相同的普遍规律,也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属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中学历史教学备课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收集资料,注重“三个不惟”

历史学科对史学资料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对历史资料的占有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在备课中广泛查阅、收集、整合资料是备好课的第一步。这一过程中,一些中青年教师往往图省事,走捷径,没有做到对资料的广泛收集和有机整合,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出现不该有的缺憾甚至错误。

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三个不惟”。

一是“不惟教材”。教材即课本,顾名思义就是上课的根本,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最可信、最可依赖的文字材料。但是,教材由于受到篇幅以及学生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容量过大,特别是不同的史学观点,课本不可能详加叙述。同时,不同的版本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表述也各有取舍,而这些恰恰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一位青年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夏商周的建立一课时,遇到这样的情景:有学生质疑说,“我认为夏朝是启建立的,因为尧舜禹部落首领的更换是禅让制,启是第一个没有经过推荐当上首领的人物”。但这位老师对学生可贵的质疑不仅没有鼓励,反而严格按照课本上的陈述简单地否定了学生的观点。如果课前老师对史学界关于“夏朝建立者”学术争论的有关资料比较了解,完全可以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争论的要点,给学生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收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良好效果,同时也达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地渗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的良好效果。一个闪光的亮点就这样变得暗淡无光,而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许还要深远得多。

二是“不惟教参”。《教学参考书》是教师备课最重要、最便捷的资料来源,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并熟记教参提供的资料内容。但是,教参也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做到包罗万象。一些细节问题,一些关联的知识点教参是不能提供的。比如,有的教师在讲到印度婆罗门教的四个等级时,把刹(cha,四声)帝利读作刹(sha,一声)帝利,甚至还对学生进行了强调。其实,只要随手翻开汉语词典就会查到:当“刹”字读sha音时,意为“让运动的物体停止下来”,组词刹车、刹~之风。当“刹”字读cha音时,解释为梵语,无实际意义,组词刹那、古刹。当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教学中不该出现的错误自然就避免了。同样,贞观之治的“观”读四声,也有历史老师不加研究地读作一声,都是在备课时没有广泛收集查阅教学资料并作深入研究造成的错误。

三是“不惟网络”。网络资源极其丰富,为我们备课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服务。但是,网络最大的问题是“不负责任”,所以网络资料的真伪性一定要加以辨别,千万不能不加考究就把“百度”出来的东西当作真实资料教给学生,从而造成不该有的教学错误。作为老师必须对学科负责,对课堂负责,对学生负责。

二 宏观把握,抓住三个关键

从备课的视角来看,既要有微观的细腻,更要有宏观的掌控。课要上得好,备课时首先应该从宏观出发,有思路有高度,重点抓住三个关键:一是捋清思路,二是搭好框架,三是做好衔接。这就好比建一座坚固的大厦,设计要科学,地基要扎实,框架要坚硬。

所谓捋清思路,就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即提纲挈领地理清一节课的主线,抓住并围绕这一主线设计教学进程。这样一节课就能条理清晰,思路不乱,这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一环。有了清晰的思路,才能搭好框架。搭框架就是环节设计,就是骨架支撑。一节课必然由若干环节组成,但环节不能无序排列,不能没有骨架做支撑。因此,必须在吃透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精心构思,巧妙设计,搭建一个一目了然、一针见血破解主题的框架。笔者在讲授老人教版初一蒙古雄踞漠北和满洲的兴起一课时,深有体会。这节课讲的是明朝中后期,明朝中央政权和退居漠北的蒙古残余势力以及正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洲族三者之间和与战复杂的关系,可谓头绪多,思路乱。最终,在反复思考后,我抓住了汉族中央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和与战这一主线,设计了如下的框架。

这一框架结构以板书形式展示出来,理清了思路,抓住了主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节初中历史课一般包含三个左右的知识点,如何将这几块知识有机串联成为一体,这就涉及衔接的问题。前因后果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做好衔接对上好历史课尤为重要。衔接得好,一节课天衣无缝,一气呵成;衔接得不好,磕磕绊绊,上气不接下气,历史的因果规律难以揭示出来。因此,在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每个知识块之间的衔接。做好衔接的关键是吃透教材内涵,理清每个知识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 课件开发,做到三个“不要”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备课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在课件的开发和使用过程中,要尽量扬长避短,要努力做到三个“不要”。

一是不要完全依赖现成的课件。为了给老师提供帮助,《教学参考书》配备了电子资料库,每节课的课件都有。再加上网络资源十分丰富,有的老师图省事,干脆把别人的课件粘贴过来为己所用。在日常教学中,对下载的课件稍加修改可以节省不少备课时间。但如果是公开课、优质课等重要的教学展示活动,其教学效果一定不怎么好。在一次市级优质课评比活动中,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当天讲课的七位老师教学环节十分雷同,如出一辙。后来发现问题出在他们在备课时间仓促的情况下,都采用了同一资料库的课件,一个思路走下来,自然毫无新意,更谈不上亮点了。从长远看,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还是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养成自己开发课件的习惯,提高自己设计课件的能力。

二是不要追求课件的华丽。课件的全称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千万不要忽略了“辅助”两个字。有的老师在备课时,在课件上下了很多功夫,不惜花费大量精力精雕细琢,结果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他们颠倒了主次,违背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切记,再好的技术也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更代替不了教学。

三是不要让课件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课件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但是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甚至漫无边际。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任务。但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往往用课件打出所谓标准答案,并要求学生牢牢记下来,学生的思维一旦超出课件固化了的路线图,教师立即引领学生回归到课件预设的轨道上。这实际上是用现代技术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做法,那就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一、思想品质,职业道德

思想上好学上进,要求进步,忠于教育事业。坚决拥护党改革开放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正直温和,爱岗敬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各项学习与教育,认真达成继续教育目标,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始终不忘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和教育技能;愉快接受学校工作安排,不挑肥拣瘦,不怨天尤人,起早带晚,辛勤耕耘,执著追求,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和集体活动,尊重他人,心怀学校,尽己绵薄,为校争荣;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重师德师风建设,弘扬正气,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具有较强的敬业、务实和奉献精神。

二、教育教学能力

1、历史教学工作

历史在初中并非主课,但它在传承文明、启迪人生中却有着突出的效用。为此,作为任课教师,我重学:向书本学,经常阅读有关历史教学的书籍杂志,做好摘录;向他人学,广泛听课,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实践学,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觉有不善者及时改之。其次重新,教学上积极贯彻新课改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先,钻研新教材,挖掘新思路,利用新手段,充分运用自己善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将丰富的课材,广泛的知识充实入日常教学,能合理运用游戏、知识竞答、小组对抗赛等形式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与激情,在快乐的氛围中传授知识、迁移知识、内化知识。再次是重德,“学史做人”,历史教育是历史史实的传授,更是人文道德的传授,在讲述丰富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的同时,我还十分注意发掘历史学科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公民道德教育。任职五年来,教学效果受到领导和同仁的肯定,完成过一届毕业班教学,学生的结业成绩令人满意,合格率有明显提高。我积极参加教学交流,多次代表学科组对校内校外开课,获得好评,并多次获奖。在20*年西片赛课中战胜大桥、光华等对手,出线入围参加市级课件比赛,并荣获市级二等奖。结合自身教学还撰写了《让学生在“感知”中学习历史》、《浅谈历史活动课》、《论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随风润物——论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格建构》等多篇教学论文。

2、班主任工作

20*年至20*年共担任过三年班主任。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也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舞台。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学生的指导者,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投入工作,不仅关心学生的文化学习进步,更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导学生怎样做人。积极整合以往的经验与教训,注意自身师德师严的树立,扎扎实实开展班级工作,紧抓日常行为规范,严格班级常规管理,树立“讲正气、讲学习”的良好班风。重视班委建设,以点带面,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实行值日班长制,让每一个学生了解并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面对全体,重理论教育,防微杜渐,充分发挥自身历史专业“以史为鉴”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辨是非、明荣辱的能力;面对个体,重心理疏导,发掘闪光点,指出不足处,引导学生从善弃“恶”。能以一个母亲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能从为人父母的角度感念每一位学生家长的立场和期盼,时时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交流,或在家校联系本上笔谈,或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交谈面谈,相通有无,互换信息,发挥好家庭--学校教育的沿袭性、一致性、互补性。率领班级积极参加校级集体项目,并多次获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期间撰写了《德育需要齐抓共管》、《初中时期家庭矛盾的成因与解决之道》等教育论文。20*年圆满完成了实习班主任的指导工作。20*年获校优秀中队辅导员称号。

三、工作实绩

20*年公开课《昌盛的秦汉文化——领先世界的科学成就》获校级“优秀公开课”和“多媒体课件设计优胜奖”。

20*年公开课《甲午战争》获校级公开课优胜奖。

20*年公开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获校级优秀公开课和“多媒体课件设计优胜奖”。

《论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获“崇宁杯”新课改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送审合格。

《随风润物——论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格建构》获“崇宁杯”新课改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送审合格。

20*年获校级“优秀中队辅导员”。

20*年课件《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获无锡市历史学科初中新课程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学习方法浅议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刍议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探究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创新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提高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学案教学法 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中学历史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情境学习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探微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研组建设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困境及出路研究 新课改条件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谈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 谈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历史新课改要求学生会主动学习,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钻研问题然后提高自己的能力,历史“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历史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历史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历史课本,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才是传授给学生自己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学生也只有自己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历史课堂学习方法历史新课改要求学生会主动学习,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钻研问题然后提高自己的能力,历史“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历史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历史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历史课本,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才是传授给学生自己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学生也只有自己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让学生自己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上述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学会模仿教师编写提纲,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编提纲的练习机会。学习新课时,多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试编。学完一个单元后,可让学生编写单元知识结构,抽象出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从而把新闻记者引向新的高度。例如,在讲完世界历史第一册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1789──1814年的法国》时,要求学生列图表分析英、美、法革命进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历激烈、曲折、反复的斗争这一历史规律。

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这是因为:首先,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学生在掌握了编写方法后,可以依照这种方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归纳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同时由于具体现象又具有特殊性,这又迫使学生注意区分同类现象的不同点,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能力有积极意义。第四,学生在复习、整理编写历史结构时,能帮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做好几点:第一、要科学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疑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具体史实入手,去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如讲华盛顿会议,先让学生概括背景、时间、地点、内容结果,然后进一步设疑: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是否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从而揭示出帝国主义的矛盾,为这一体系的崩溃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伏笔,使学生了解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第二,要把握好度,难易适中。太容易会流于平淡,学生不屑于回答,更无助于启发思维,太难会使学生如坠迷雾中,所以设疑要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第三,要激发思维兴趣。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通过设疑,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讲《美国内战》前,教师首先设疑:八十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开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那位伟大的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较好。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开始讲世界史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然后教师概述世界史的分期、每个社会阶段的特征、基本内容等。在讲世界近代史时,要让学生明确必须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战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重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中学历史教师自身的水平亟待提高。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对于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尽管如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知难而上,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而努力。

(二)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应该体现在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结论进行重新审视,创设全新情境,从而把握历史真正的内涵,使之变得鲜活。

(三)中学历史教师要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相反,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能力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

二、在历史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秘密,自己的一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趣味的小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倾注着自己的热情和精力。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校牢笼。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自己的个性被抹平了,创造力就不易被激发出来。缺少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也就不可能有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没有人才,在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就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有一种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教育氛围。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这是教学的永恒追求。创造性只能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培养出来,近期历史教材的改编和中考、会考的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考试仍在进行,但难度大大降低,题型的变化也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单纯凭记忆的模式,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在历史教学中就一改过去的那种以讲为主、以记为辅的教学方法,代之以讨论为主、并辅之以辩论、归纳的教学方法,同时大胆删去一部分内容,每课进行一、两个重点标题的讨论。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辩论,教师作适当引导,或帮助学生查找一部分资料。最初的几节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并帮助他们寻找疑点,并制定相应的鼓励和轻微“惩罚”措施(如,唱歌、讲故事、朗诵诗歌等)。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较特别的问题进行探究,时间一长,学生就慢慢形成一种寻找疑点和进行答疑的基本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创新意识,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奠定基础。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疑乃学之始”。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本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这样说了以后,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学生发现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1.用人多疑,不会招贤;2.事无大小,亲自过问;3.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会到会学”的飞跃等创新教育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创新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更完善。

四、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教育论文,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我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进行表达,甚至用手工制作、排练的短剧或小品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讲春秋、战国的历史时,为让学生对史实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课后我安排了一次精彩的讲成语故事的比赛。在讲商鞅变法时,为让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过程有所了解,我安排学生课后排练了一段商鞅与公子虔、公孙贾辩论的历史短剧。从学生参与的情况和热情程度我知道了这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是成功的。

上一篇:中学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西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