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4 09:01:11

中学教师履职总结

中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1篇

这学年,我担任35班语文教学和八年级三个班190余名学生的地理教学。通过努力,我完成了“课标”要求,按预期教学计划实现了教学目的。

这学年,我的语文教学目的:按新课标要求,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根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整合;逐步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化生活语文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将抽象理念或意境形象化,唤起学生联想和想像力,用自己的阅历和情感来感受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唤起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认真抓好听、读、说、写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每周记日记三则,每天练字50个以上,作好语文笔记,美文摘录。

3倡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后劲。

经过学生的努力,我不定期的检查跟踪,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丰富。

对于地理教学,这学年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取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了解世界地理中的“海洋与陆地”分布与变迁,“气候”,“居民”,“地区发展差异”和区域认识角度;掌握中国地理中的“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状况,掌握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为了达到此目的,我采取了下面措施:

1、平时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上的开放式地理课程和教法,从内容的选择到教法的使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实行平时学习、提问、中期、期末四级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注重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

4、让学生作好各章节地理基础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

基于采取以上措施,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互动性强,参与兴趣浓,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所学内容。

中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2篇

首先指导思想,以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激励机制为核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开发、利用和优化教育人力资源为根本任务,推进职评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在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下,赋予基层单位更大的人才评价自,充分体现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的转变,提高人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使职评工作切实成为推动区本、校本两级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杠杆。 其次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原则;坚持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竞争激励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

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

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能和同事友好相处,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积极向每一位老师学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帮助同事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他们好的教学理念,力求做到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我始终相信,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什么论资排辈,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中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3篇

中学精神文明工作总结 **镇初级中学始建于1985年,至今已教毕业87个教学班4350名学生,占全镇总人口的25%。全校现有教职工44人,在校学生943人,建筑面积为4505m2,占地面积19亩,位于县城东南方老滇缅公路边上的河西村。校园布局合理、风景秀丽,是学生读书的理想场所,为全县11个乡镇中学中最大的一所。 经过认真创建,河西中学2000年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2001年被命名为“州级文明单位”。之后,我校再接再厉,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荣誉。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把学校办成有特色的学校,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管理是关键。 1、以党支部为中心抓好教师的思想作风建设。为了端正教师的思想作风,在行为举止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学校党支部在对教师的思想教育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河西中学的《教师管理条例》中师德的考评在整个履职考核中占20%,要求每位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必须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奋进、抓师德、树师风、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办学主人翁思想。并用教师在从教工作中的“十不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育人中大力提倡对学生倍加关心、不辱骂、不歧视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的理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素养,经过这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学校培养了一批思想作风过硬、业务工作扎实的教师。从1993年到现在,全校教师从未出现过违法行为,也没有出现受法律机关传讯或处理的教师,真正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也为我校成为县级文明单位和创建州级文明单位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截止2008年底党员教师由原先的8人上升到13人。 2、抓教学行政共奋进。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教学工作,为了全面提高全校的教学质量,学校行政班子端正思想、明确目的,自始至终齐抓共管、团结协作。为了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学校在2001年制定了《河西中学教师常规工作管理条例》、《河西中学教师聘任制方案》、《河西中学教师履职考核方案》,使学校教师的教学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对教师实行两级聘任制,先由学校聘任班主任,再由班主任聘任教师,实现了教师的优化组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迈出了良好的一步。另外,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教师的教案编写,作业批改,每周都有检查记录,对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业务档案,同时吸收了上海支教老师先进的经验,使学校的教师常规工作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教研工作方面学校设有学科教研组,每周每组进行三个小时的教研活动,教研工作有计划和总结。校长于2008年到鹤庆考察,教师先后到漾濞一中、上街镇中学、平坡中学听课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今年3月学校非毕业班全体教师到下关一中初中部听课并学到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听课教师耳目一新。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全校教学常规管理正朝着健康、稳定的方面发展。 3、再教育观念更新。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可塑性人才、发展型人才,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为了使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力军和永远不被时展所抛弃,教师必须成为终身的受教育者。从1999年到现在学校全体教师利用寒暑两假的时间参加由州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全体教师每年至少培训一次,有的青年教师培训二次,使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得到了应有的提高。许多专科教师都参加了本科学历的培训,通过函授、三沟通、自考等不同形式,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到2008年已全部取得本科学历。通过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得到更新,新知识得到吸收巩固,为今年9月进入课改教学,走进新课程创造了必备条件。 4、抓实验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特别重视实验教学,特别是从“普九”开始,学校抓住契机,建成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并按工类实验室进行配备。学生实验开出率均达到95%,2001年州县实验抽查,全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被州、县多次评为“先进实验室”。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实验课能按质按量开展,在中考和会考中理、化、生成绩已稳步提高,特别是理、化成绩居全县前列。 (二)加大学生的管理力度,让学生全面提高和发展 1、思想管理。每学期学生入学,学校都要进行“爱国、守纪、团结、奋进”,“严谨、求实、励志、创新”的校风教育。每周一校领导都进行升旗后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爱乡爱校的教育,先后请上街公安分局的指导员上法制教育课,请县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讲食品卫生课。请交警大队的领导上交通安全教育课、播放交通安全录像等,使学生学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使学生思想有一个新的提高。 从2008年开始,学校与漾濞森林武警中队结成警民共建单位,他们为我校学生每年进行一个周的军训,并开展国防安全教育。 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逐渐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品行端正、卫生习惯良好的一代新人。 2、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首先以人为本,在学习上首先让学生树立“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不仅要学,而且要学会”的教书育人思想,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在教学中各位老师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同时尊重学生的人格,从来不准歧视差生,教师也不会歧视差生。对学生除知识教学外,还应用情感教育对学生循循善诱、倍加爱护。教学中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学生通过对先人的思想、人格、人品的了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的,坚定信念,树立自信心。 学校每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就举行全体学生家长会,使家长对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认识,经常与学校联系共同管理好学生,使学生身心健康、更好的搞好自己的学习。 3、生活管理。学生的生活是关系到学生身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的生活由总务处和政教处共同管理,学校首先制订了《河西中学学生管理条例》、《卫生管理》等制度,要求住校学生周日入校后不准擅自出校,为了杜绝校外影响和避免不安全因素,学生在校必须全体穿校服、戴校徽,设有专职的生活老师和保卫人员,每天对学生的宿舍卫生、安全隐患进行四次检查,并形成汇报制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生养成了讲文明、讲卫生、讲团结、守纪律的新的校园生活方式。 二、取得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在办学等方面取得如下成绩: 1999年被评为“漾濞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在“普九”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省级“普九”先进单位。 2001年被州委、州人民政府认定为育人环境“优级学校”,同年经过县教育局督导室评估、验收为“县级优秀工作单位”。 2008年学校成功的举办了漾濞县初级中学教师示范课,得到了县教研室和各乡镇、漾濞一中教师的认可。 从2008年底到2008年3月我校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全能竞赛活动,受到了县教研室和一中的教学专家的好评。 我校学生在2002、2008、2008年参加云南省化工学院举行的化学竞赛中均获得三等奖。在2008年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中初三一人获得二等奖、二人获得三等奖,初二一人获得三等奖。在学生获奖的同时,辅导教师也获得了相应的表彰。此外在2008年全县举行的作文竞赛中我校的成绩居全县之首。 近两年中考成绩稳步上升,特别是2008年取得了历史性突破,91名考生中有8人考入省、州重点中学,43人考入漾濞一中高中部,有18人升入县职中。我校在全州200多所初级中学中排名第17位。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吸引了外乡镇和外县的学生到我校就读,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树立了教师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使学校以教学为核心的各项事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中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4篇

*

二、*年来教育科研情况总结及所取得的主要影响,重大的教育科研成果情况总结

县教研室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教学研究机构,县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本县各类教育的发展,侧重于研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指导检查本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教法,指导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培训本县教育科研人员,并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一)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实验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县教研室在87年至*年期间,把*县保和镇完小作为实验小学,开始在一年级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改移植实验。保和镇完小办了一个五年制的教改实验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突破了小学低年级不能进行阅读和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到19*年保和镇完小教改实验班已发展到7个班(毕业一个班),并取得一定成绩,7个实验班的成绩在同年级的成绩中一直名列前茅,“注提”教学实验几年中都按即定目标顺利开展。1992年开始结合义务教育新教材实施,教研室在保和镇完小组织开展了“愉快教学法”实验,通过此项实验转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该校重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新局面。

*年8月至*年8月,*县教研室人员发生了变动,这两年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下乡深入学校听课总结教学经验,搜集和掌握内地的教研和教改信息外,积极筹办刊物《教育简报》,《教育简报》设有以下专栏:素质教育大家谈、校长风采、教学案例、科研信息、师生园地。《教育简报》一直到二00二年由于经费紧缺而停办。

*年9月—*年5月,*县教研室人员又增加了三人,工作又走入了正轨。97年联合国幼教基金会小学生学习情况抽样调查项目在*县实施,由县教研室组织实施,主要目的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学生学习情况的抽样调查方法,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项目在*实施取得首届科技成果三等奖。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也属于教研室的份内工作,为了让*县各中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早日步入科学化、正轨化的管理。97年3月,*县教研室决定选取塔城乡校区作为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试点校,全体教研员分几个组到塔城校区一个学期,住进学校,深入到村完小、一师一校教学点听课、上课、评课、组织学校分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从教学五环节抓起,积极配合学校领导班子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年塔城校区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97年组织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28人参加迪庆州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前往昆明市教育学院培训学习半个月,98年配合县教师进修学校抓好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并组织人员参加全县各校区五项基本功训练的评估验收工作。98年教研室抽调人员参加*县普及六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工作。99年由文化局、新华书店、教研室的相关人员组成成员成立*县教材审定小组,这年开始教研室每年对*县中小学教材进行审定,审定好方能交新华书店征订。99年至*年,根据迪庆州教研室《关于在全州中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的通知》,*县教研室拟定了《*县教研工作总体规划》,旨在建立县、乡、村三级教研网络为基础,以开展课题研究为途径,以“拿出一批成果,带出一批骨干”为目标。使我县的教研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正规化轨道,并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为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我室还聘请各乡中心校教导主任和各中学教导主任、部份骨干教师共二十九人作为我室的兼职教研员。结合《总体规划》,我室拟定了《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一阶段的实施意见》,开展“三个一”活动是我县小学教师苦练内功、提高职业技能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年配合教育局做好减负工作:抽调人员参加减负检查小组到各校区进行检查。

*年5月,经教育局领导研究决定,为了加强我县师训教研工作,把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育局教研室合并办公,成立县教育教学中心。通过几年合并办公,*县师训教研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开创了师训教研工作的新局面,并理清了师训教研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教研工作目标和步骤。2001年,在拟定《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二阶段的实施意见》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在中学积极开展教师“四项基本功”训练。“四项基本功”也是我县中学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有效途径。组织各校区制定乡级的教研工作总体规划,及乡村教研机构的建立,组织调研组到各校区检查乡级教研总体规划的制定,乡村级教研机构的建立情况以及“三个一”活动的开展情况。

2002年—2003年教研室与进修学校合暑办公后,人员发生了变动,由原来的8人增至14人,教研员队伍得到加强,这两年,除了进一步落实《*县教研总体规划》外,积极开展好第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选取了两个专题《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与《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素质》进行培训自修学习,积极组织参与继续教育的培训考试工作,结合继续教育教材《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的培训,对我县2003年中小学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做好“战前”准备工作,全县近1000名小学教师参加《走进新课程》的培训学习,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及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至2003年,先后选派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约70人参加省级新教材培训班培训,新课标解读培训班培训,组织全县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200多人参加县级新课程课标解读培训,9月各乡校对所有科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四项基本功训练评估验收小组对全县13所中学进行四项基本功评估验收。为了解广大教师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了解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提供帮助,及时编制了《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分组深入到全县各乡校进行调研。为本县顺利进入课改实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2年*县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迪庆州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现场会到*召开,三县各中小学校长近90人参加会议。2004年至*年,为培养一批懂科学、会管理、勤思考、勇于开拓和创新的校长,培训一批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促进小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普九”工作的顺利进行,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培训班”和“小学教导主任培训班”。通过培训,使我县各校的常规管理与教学管理更趋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教学竞赛和经验交流

1992年4月,*县教研室组织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年至2001年,为了进一步开展好“三个一”活动,教研室下发了《关于举行*县第二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要求各乡校先在本乡校组织预赛,选出优胜者参加县级教学竞赛。全县九乡一镇及县级两所学校纷纷举行预赛活动----实际上是认真开展了一次全县范围内的小语教研活动。参加预赛者达140人,最后选出15位优胜者参加县级语文教学大赛,有80余名教师参加观摩,有7位教师获得一、二、三等奖。尔后又组织了两天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活动,6月份又组织获一、二等奖的教师组成“巡回教学团”赴九乡一镇开展巡回讲学,有力地推动了乡级教研活动。2001年9月又下发了《关于举行*县首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全县九乡一镇以及县级两所学校都组织了预赛活动,选出13位优胜者于10月份参加县级组织的数学教学竞赛。利用两天的时间组织参赛选手与观摩的的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两次教学大赛后各教学研讨会期间分别提出研究课题进行讨论,最后,数学确定了四个课题;语文确定了8个研究课题并组成成员作为以后的主攻目标。11月,把获奖教师组成“数学巡回讲学团”,又赴九乡一镇进行巡回讲学。组织的两次巡回讲学参加听课的达1700多人次,两次巡回讲学都是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性的教研活动,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赞扬。几年来教研室一直积极探索教研工作新途径,在教研课题选定,教研面向课堂等方面研究新方法,教研室立足基层,着眼于基层教师的实际,举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各类教研和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我县教学水平。2002年我们在小学又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中学开展“说课”竞赛,由中小学自己根据实际准备预赛,教研室抽调部分教研员奔赴各乡校参加乡级“复式教学竞赛”和中学“说课”竞赛活动。

由于我县属边远贫困山区,交通不便、经费欠缺、教师数量不足,办学条件差,因而复式教学在我县比较实用,加之复式教学一般在一师一校,学生少、年级多,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平时教师任务重,工作繁忙,互相间听课、学习、交流的机会少,根据以上情况,我室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在活动中,我室派专职教研员深入各校区参加复式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和研讨,教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兄弟学校的水平,激发了他们的信心,推动了我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说课”是大面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新途径,为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快地使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一新形式的教研活动中来,我室便组织了全县各中学的“说课”活动,通过说课活动,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得到增强。

三、各种培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县的教育教学水平,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研员担负着的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的责任。

(一)*年--1997年8月,我室主要把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如:深入乡校听课、评课;学年末的水平测查、出题、制卷;办教育简报、全县各中小学书刊的征订、发行等。在此期间,我室还举办了一些培训班:“小学校长培训班”4个班,133人;“山区复式教学培训班4个班,270人;农村小学1—4年级教学培训班1个班,40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培训班1个班,25人。

(二)1997年8月至*年5月,我室在搞好自己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协助进修学校办培训班,在88、89、90年连续三年的非师类岗前短期(半年)培训中,教研室教研员承担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语文教学法》、《小学自然教学法》等课程;还承担了《小学教学常规》等讲座。三年总计培训4个班175人。通过培训、见习提高了学员爱岗敬业思想,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获得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

(三)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发展要求人民教师具备全能的综合素质,因此,国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提高教师素质。从1998年开展继续教育开展到*年,教育教学中心每年都认真按照州下达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科目,根据全县报名的情况,结合我县实际,有计划的安排全县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工作,为确保培训质量,减轻广大教师的经济负担,我们“送教下乡“,深入各乡进行分片培训,个别科目乡校报考人数较少的就集中到县城培训。1999年—*年继续教育培训科目、人数情况如下:

*

(四)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质量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及我县关于《中小学教师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训实施方案》,从2001年—2004年,开办了27期,共培训810人。

(五)公务员普通话等级培训测评工作

实现国家通用的规范话、标准话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3年—*年,开办6期,教师资格认定共培训了3期,公务员普通话辅导员培训班1期,共300多人参加培训,三年中共测评1150人。

(六)校长、教导主任培训工作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年教育教学中心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两班共培训63人。

(七)积极选取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

为尽快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根据省州下达的各种培训通知,教育教学中心积极选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选送90名中学教师,102名小学教师参加省、州骨干教师培训,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八)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属国家贫困地区第二期“义务教育工程”项目,是根据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和教育实际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是以“自修、反思、实践”为核心的校本培训模式和继续教育体系。为搞好两个专题的学习,我们做到宣传到位、认识到位、培训到位,使用广大教师对该项目的培训引起了关注和重视,采取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培训、辅导。此次项目培训两个专题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专题《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的培训时间为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2003年1月进行第一专题的评审、总结。此专题的培训学习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并于2002年10月8日至10日在我县召开了全州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综合素质经验交流现场会。第二专题《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培训学习时间为2003年3月至2003年10月,2003年至2004年1月进行第二专题的评审总结工作。为保证我县两专题培训的顺利进行,教育教学中心分别举办了两个专题的培训班,培训对象由各乡校校长、专家组长(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农职中学)参加,两个专题各培训了87人,总计174人。目前,《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正在实施。

中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5篇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构,明确任务

参加完县委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后,我校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县委动员大会精神,决定在全校迅速开展活动。首先是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其次是科学制定《景东教师进修学校深入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创先争优活动是以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做到“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二是党员队伍好。三是工作机制好。四是工作业绩好。五是师生反映好。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做到“五个模范”:一是自觉学习的模范。二是师德修养的模范。三是服务教职工和学员的模范。四是遵纪守法的模范。五是履行义务的模范。

(二)动员部署,提高认识

制定好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后,立即召开党员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搞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1)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提高教职工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举措;(2)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需要;(3)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是转变师德师风、教风和学风的迫切需要;(4)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加快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5)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明确整个活动历时两年半,分广泛发动,认真部署(年5月底前);全面争创,扎实推进(年6月-年6月底);典型示范,提升水平(年7月-2012年6月底);系统总结,完善机制(2012年7月-党的十召开前)四个阶段进行。

(三)全面争创,扎实推进

1、公开进行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按照各级党委要求,向群众公布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公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内容,接受群众监督。为了解决党员的言行举止不规范的问题,每个党员书面公开承诺。承诺书要求结合自己的职责任务和岗位实际,注重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用校务公开栏的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和领导点评。力争确保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子”,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是群众的榜样。也让党员明白,公开承诺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责任。

2、强化学习风气,建设学习型组织

(1)如果干部不注重学习,也不带领全体党员和干部学习,那么就会理论落伍,实践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合当前形势,学校党支部认真抓好形势教育、宗旨教育、法纪教育作为占领思想阵地,增强党性观念的重要手段和内容,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通读文件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系列要求以及指示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学校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好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单位学习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个人学习有记录,有心得体会。使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领会和把握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励全体党员在业余时间多看书、多读报、多了解、多讨论,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学好一些,在自学中点出难点、疑点和热点,领会精神,把握要领,必要时在拿出来学习和讨论,与大家一起分享。

(2)组织教职工和党员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学习了刀会祥、郑垧靖、普发兴等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全体党员认识到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对党忠诚、牢记宗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要体现人民教师为人民的本色,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根本要求。(3)积极参与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学习和考试。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我校教师本不需要参加教育技术能力考试。但是,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适应这个培训、考试平台,熟悉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为今后教师培训打好坚实的基础。要求教师党员要率先垂范,认真学习,努力掌握现代教育必备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包括书记在内的11位教师和党员参加了培训学习和考试,为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组织广大教职工到上海普陀区教育学院进行为期10天的培训学习,要求每一个教职工,特别是党员要写出心得体会、学结,并进行教学研讨,积极为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开展爱心帮扶活动

为了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学校开展以“帮扶贫困大学生”为主题的爱心行动,为贫困大学生捐款1900.00元;为了帮助农村贫困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学校党支部开展以“帮扶农村贫困党员”为主题的关爱行动,为农村贫困党员捐款590.00元。尽管捐资有限,但也表达了全校9个党员的一份爱心。

4、坚持送教下乡,提高培训质量

教师进修学校的任务就是要为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要为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及思想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一年来,党员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争取政策、项目和经费,广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创造性的开展了教师培训工作。分别到各个乡镇进行《小学语文教例剖析和教案研制》和《小学数学教例剖析和教案研制》培训,参训教师达1400多人,得到了基层学校的赞同和肯定;完成了230名英特尔未来教育学科教师培训任务,参训教师合格率100%;继续做好骨干教师后期培训工作,到骨干教师所在学校或乡镇进行107位县级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考核,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集中完成骨干教师“九个一”作品交流活动;按质、按量、按时完成700多位中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网上作业的批改,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初步成效

1、提高了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自觉性。在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紧紧围绕以“铸师魂、树师德、正师风、强技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进一步认清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到在全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同时,也是推进教师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思想保证。大家一致表示一定积极投入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2、找准了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学习理论和党员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每一个党员对照“五个好”、“五带头”的要求,进一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对存在的制约实现创先争优目标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形成了共识,特别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践行承诺,努力实现岗位奉献,积极创建“党员示范窗口”和“党员示范岗”,为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打下了基础。

3、强化了“两个意识”,转变了思想观念,积极推动教师教育工作。一是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要为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要为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及思想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二是增强质量意识,努力提高业务能力。要学习新理念,把握新课改方向;要把教育教学理论精髓吃透,讲清,为教师们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提供引领及指导;课前要有教案、课件,进行说课,课后由受训教师评价“2+2”;不任课的教师随堂听课。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把“一切为了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作为工作指南,想教师之所想,努力减轻教师经济负担,坚持送课上门、送教下乡,赢得了教师们的好评,教师满意率较高。

4、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焕发了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积极奉献的激情,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完成。今年完成了230名小学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学科教师培训,1400多名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培训,完成了107名县级骨干教师和36名省级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考核与培训,完成了700多位中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网上作业的批改任务,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5、“七一”期间受教育局党委表彰了1名优秀党员,学校党支部表彰1名优秀共产党员;教师节受市教育局表彰了1名先进教师,受县人民政府表彰1名先进教师和1名先进教育工作者。

三、存在的问题

我校创先争优活动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党员干部对深入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深刻,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二是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创先争优活动缺乏创新,形式不够丰富,特色不够鲜明,工作力度、工作落实程度上存在一些差距。三是查找问题的力度、深度还有待加强,学习调研有待进一步深化。四是个别党员对自己要求不严,先进性发挥的不好。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局党委的要求,抓紧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加大宣传,明确责任,分类指导,进一步深化广大党员对创先争优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创先争优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活动搞得更实更细,让群众能感觉得到,触摸得到,使活动的成果惠及到广大党员和其他教职员工。

2、加强公开承诺的践诺工作,做好领导点评,强化督察考评,指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实践承诺,为教育改革发展、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奉献,建功立业。

3、进一步强化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的督导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工作流程,为基层教师办实事好事,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

5、加强创先争优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有机结合,做到两项活动一起推进,共同提高,使创先争优活动更具特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中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6篇

以落实干部工作常规评价为抓手促质量提升

1 常规工作有形化。为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教学中心工作服好务,学校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指导思想,出台了干部工作每日常规、每周常规、每月常规、每期常规,拟定了干部常规工作的刚性量化指标,对领导值班、干部值日的频次,干部检查教案频次,检查作业批改情况频次,与教师、学生座谈频次均提出了明确的刚性要求,同时为每名干部配发了工作常规记录本,要求每名干部对常规工作做到每天一记录,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清理,每期一总结,使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职责,深入了群众,融洽了干群关系;形成了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使各项常规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 多措并举,强化监督。一是依托上级主管部门,每学期召开干部民主测评会,由全校教职工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全体干部进行量化打分,并将结果反馈到干部个人,对履职情况不好的干部及时进行诫勉。二是要求干部定期在行政会上述职,并对干部的工作常规记录本进行交流,进一步强化干部的互相监督和学习。三是定期就干部的常规落实情况召开服务对象(教师、学生)的座谈会,杜绝弄虚作假。四是将干部的常规落实情况与干部的绩效考核和职务晋升挂钩,为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干部提供机遇和舞台。

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为引擎促质量提升

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变革因素,教师本身的发展,不仅是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文化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以评价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成为我们推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1 专业发展制度化。学校坚持教学“三五”常规,狠抓教学六认真,形成科学而又独具特色的“三评、三查、三记、三课、三总结”教学常规管理体系(三评即学生民主评教、教学业绩评教、教育科研评教;三查即查上课、查辅导、查备课和作业批改;三记即教学日记、教学周记、教学随记;三课即新教师的合格课,骨干教师的优质课,名教师的示范课;三总结即总结备课情况、总结课堂教学得失、总结课堂创新手段),先后出台了《白塔中学集体备课制度》《白塔中学“问题即课题”校本研究制度》《白塔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白塔中学教师“输入,输出”制度》《班主任工作常规》,使广大教师时时处处自觉用制度来约束自己,同时也时时处处感受到遵循制度实施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减少了走弯路的劳神费力,享受到依法执教的成就和快乐。

2 评价对象捆绑化。所谓“捆绑化”评价,即是以团队(年级、备课组)为评价对象,把团队中个体的成绩与不足,纳入到团队的考评项目之中,最终以团队的考评结果来反映教师个体的考评成绩的评价。目前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进行,一是将年级与班级进行捆绑评价,每年新生进校后,学校即根据入口成绩将三年后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年级和班级,并以此为依据对年级工作和班级工作进行捆绑评价,即使某个班级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但整个年级没有完成目标任务,对该班级的成绩奖励依然降格处理。二是将备课组与备课组成员进行捆绑评价,如有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拖了后腿,不仅对其本人降格处理,对整个备课组的年终考核也一票否决。三是将班级与任课教师进行捆绑评价,如果班级目标未能完成,即使某一科有突出表现,也无法作为奖励依据。“捆绑式”评价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过去有个别老师在班级管理上有特长,在教学方法上有专长,在资料使用上有秘方,但他藏得很紧,生怕别人共享了他的优质资源,自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现在一个老师如果有了好方法,会赶紧告诉其他老师,以实现大家的共同提高。

3 评价主体多元化。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期组织学生进行民主评教,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5个大项11个小项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测评,对测评分数先后的教师指定专人进行帮扶,经帮扶两次仍无法达到要求的教师则予以转岗处理。二是充分发挥同行之间的互评作用,建立了“导师・学员制度”,从省、市骨干教师,区名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中遴选导师若干人与青年教师进行青蓝结对,共享教学资源,交叉观摩教学,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提高。三是发挥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督导作用。学校组织退下来的老领导和退休教师组成教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进行随机听课,检查作业批改情况,重点听取学生评教中反映效果不佳教师的有关课程,为教师的发展助力加压。

4 激励机制多样化。目前,随着绩效工资的推行,激励机制由以前的“以效益为主,兼顾公平”转化为“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益”,在教职工中吃大锅饭的思想有所抬头。我们对教师的激励也由以前的主要靠物质转变为现在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一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奖励性绩效分配方案,充分发挥30%的杠杆作用,努力做到效益先行。二是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为教师的终身发展提供保障。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开放教师健身房,举办教师卡拉OK大赛,职工运动会等方式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四是充分发挥干部、党员、骨干教师三支队伍的示范带头作用。五是以“导师制”的实施为依托,逐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荣誉体系,使教师获得持续不断的工作动力。

以实施学生差异评价为突破促质量提升

世界因差异而精彩。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我们只有承认他们之间的差异,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 坚持分层次评价。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一是备课分层、上课分层、资料使用分层、作业布置分层,但效果并不好,很多老师还是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结果基础好的吃不饱,基础差的吃不了,就没有能够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从2009年开始,我们强力推行了考核评价分层,不管是平时的单元测试,还是期中考试,市上统考,学校都要求老师根据题的深难度选用,适用的就用,不适用的就自己出题。基础好的同学使用难度高的A卷,基础差一点的同学使用难度低的B卷,这样基础好的同学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基础差的同学也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信心,也就为高考的大面积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坚持多维度评价。一是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知识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网页制作比赛、语文书法、英语书法等竞赛活动,为学生的学科能力提供展示舞台。二是努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为丰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载体。三是成立了青志协、动漫社、文学社、舞蹈社、书画社、英语俱乐部等多个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学生社团,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平台,使每一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做到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3 坚持分类别帮扶。一是通过牵线搭桥,动员教职工和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广泛开展“1+1、结对子”助学活动和模拟家庭建设,重点关注留守学生的习惯养成。二是多方争取,为学优特困生搭建了田家炳基金会(香港)奖学金、冯树(台湾)奖学金、香港小平基金会助学金、福利基金助学金、上海华蓉集团助学金、阳光助学金等多个助学平台。三是为单亲家庭学生在教职工中选任了一批爱心妈妈,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室,及时为学生解开心中的“疙瘩”,建立家访制度,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情况,分析学生表现状况,与家长沟通教育策略。四是组织离退休教师和班主任成立了义务家教服务队,及时解决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教育发展永无止境,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手段也是花样翻新,教育教学质量将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探索新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中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7篇

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实施教育工作目标管理是落实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几年来教育工作目标管理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为全面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我县的教育工作,增强教育管理能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我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州教育局对县教育局目标考核指标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我局与州教育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后,教育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立即进行了专题研究,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认真讨论了目标管理考核的各项指标要求,并根据州对县《考核指标》块32项考核项目,结合我县和各校实际,修订完善教育局对学校的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将各项具体指标任务分解到各股室和各学校加以落实。

几年来,我们实行局领导分片负责和股室工作人员挂点联系制度,责任到人,定期不定期到各学校督促指导工作,并把目标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列为督促指导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名誉下发了《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5年度“两基”复查年审相关工作的通知》(双政办发[2005]47号),对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全县教育的整体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10月24日——28日分五个组分别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目标管理考评。经过分组考评,集中复评,对照《2005年度双柏县教育工作主要考核指标》要求,逐项对照进行自评,自评96分。现对我县的教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德育工作

加强德育工作。目前,我县各学校都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在德育制度建设和德育队伍建设方面较之过去都已得到加强,在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落实相关工作。为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2004]8号文件精神有具体实施,我县教育局党委认真推广使用《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修订)》,合计全县共征订《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修订)》734份(中学181份,小学553份)。

双柏县辖4镇5乡,85个村(居民)委会,县内居住着汉、彝、哈尼、白、回等18种民族,总人口15.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3万人。根据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几年来双柏县教育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把搞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列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几项专题教育的有关要求》,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课时安排和教材征订等有关要求做统一的安排,规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的课时安排在课程表中进行;二至六年级每学年8课时,初中每学年8课时;并要求各学校在学年初、学年结束时将专项教育工作年度教学计划、工作总结上报教育局。

各学校党政领导充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把它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是抓教材征订,共征订《民族常识》1056册,《中华大家庭》704册,《民族政策常识》996册。做到城区学校人手一册;乡镇中学、中心校每班一册;完小、村小每校一册,并可反复使用。其次是抓计划、抓实施,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校党政领导亲自领导、安排、参与,亲自督促落实每项活动,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章有序。(1)严格按照要求开设开足课程。(2)坚持每年各中小学校出民族团结专题板报1共。(3)每年9月自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情况。(4)在办好双柏一中高中、双柏二中民族班的同时,加大对安龙堡、大麦地、雨龙三个民族乡民族学生的“两免一补”和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5)通过课堂教学,老师们向学生正确宣传我国的历史及民族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而正确把握对民族团结理论和实践的认识问题。(6)部分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7)在各科的教学中教师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五观”教育渗透在文化知识当中。(8)各学校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并充分利用板报、课堂、主题团队会等手段,坚持正确导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及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活动。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进一步增强民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为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营造气氛,形成合力,为我县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一步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召开全县学校德育工作会,专题研究学校德育工作问题。中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对于保证人才的培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系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

为保证我县中小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此,双柏县教育局于2005年8月15日至17日组织召开2005年德育工作会。会议以领导讲话、汇报交流、专题讨论的形式进行。全体参会人员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心态,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很有必要,通过交流,受益匪浅。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出台了《双柏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对学校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教育局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查、督察,经常深入学校,督促、指导学校抓德育工作,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和文明学校创建及管理成效明显,育人环境洁净优美,校风教风学风良好,无重特大违法案件发生,妥甸小学等两所学校积极申报州级文明单位,双柏一中等四所学校积极申报州级文明学校。

(三)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会上,教育局杨勇局长语重心长地说:“学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古人言:‘育人必先自育,成人必先自成,责人必先自责,正人必先正已。’要在全县在广大教职工中掀起‘铸师魂、正师德、练师功、树师表’的教育活动,各学校要结合教育改革,制定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教职工行为规范,使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文明礼貌、昂扬向上、仪表端庄的形象,教师要塑造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每一位教职工都必须真正做到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每一次批评和表扬都充满了爱,因为,在关爱中成长的学生才会有一颗充满爱的心,要不折不扣执行《双柏县中小学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杜绝无视学生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的教职工。”在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县各校(园)通过各种形式普遍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为重点的师德师风建设,到目前为止,无违反师德规范的恶性案件发生。

(四)开展依法治校活动。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的第一年,颁布《实施纲要》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式基础上作出的搞好新形式下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根据州教育纪委和县纪委的有关要求,教育局党委集中1个月的时间,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纲要》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在学校党员管理人员中开展“廉洁从教,勤俭办学”专题教育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全体教职工依法执教的意识得到了增强,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廉洁从教。

为了不断地普及法律知识,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积极购买和认真学习《四五普法》读本,参加相关考试,同时,全县各校(园)还继续组织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各中心学校与当地派出所、交警中队联系,邀请他们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进行必要的法律教育,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

一年中,我县从局机关到各学校,都组织干部、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了十六大、十六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各中学根据要求通过政治课课堂教学、办专题讲座、出板报、办宣传栏、播放广播录像、举办演讲或征文活动等形式对十六大精神在中学生中作了宣传教育。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全县小学开展了“争做合格小公民”演讲征文活动;全县小学四、五年级,初中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参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全县各学校根据教育局制定的《双柏县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努力营造“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氛围。各学校(园)都以广播、黑板报、专栏、主题班会、校会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城区各学校(园)开展未成年人“远离不良文化”的签名宣誓活动和校外道德教育实践。其中,双柏二中还在9月6日,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了《如何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的专题教育,在9月27日,在各班举行“远离黑网吧”的签名宣誓仪式活动。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县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双柏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三项教育活动”的意见》(双教党字[2005]28号)。今年9月,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9月“民族精神教育月”宣传教育活动。一年来,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积极开展文明学校创建工作,一年中,对2所省级文明学校、5所州级文明学、18所县级文明学校进行了复查,抽查率达95%。

(五)加强教职工管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全县各学校都坚持校内结构工资制,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以量计酬以质计奖分配方案日益完善,教师评价日趋科学,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进一步落实,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三全”“三爱”“三让”教育活动,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精神不断得以提高;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师德考核力度,学校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教师依法执教,以德行教的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

二、教育经费投入

在本年度内,省、州下达我县的危房改造项目2所:大麦地乡河口小学和法裱双坝小学,大麦地乡河口小学计划投资27万元,法裱双坝小学计划投资26.8万元。双柏一中信用合作贷款500万元,双柏一中信用合作贷款项目综合楼和学生宿舍现已到位资金40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进行室内装修。我县已按项目计划完成了项目建设。

我县未出现挪用和挤占教育专款的现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省定标准为:中学60元/生/年,小学40元/生/年,我县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的标准为:中学50元/生/年,小学30元/生/年。按月足额拨付。今年我县偿还“两基”欠债286.88万元,其中:州级补助87.19万元,县级配套156.69万元,单位自筹43万元,已按计划完成“两基”欠债的偿还任务。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维护、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区经费11.5万元,由双柏一中配套2万元,各乡镇中小学、双柏二中各配套0.5万元,我县已按时足额配套到位。

今年我县的国家免费教科书71.05万元只下达计划,由政府采购后发放教材,我县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的中小学生有7868人。省教厅下达寄宿制和半寄宿营制经费50.4万元,独生子女“三免费”从2005年9月起改为独生子女奖学金,“三免费”、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教育经费和国家免费教科书,都真正落实到学生头上。

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

三、基础教育及成人、职业教育

(一)努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一年来,我县继续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我县通过采取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两基”工作的认识;全面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多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对全县“两基”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公证、客观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对农村综合初中班的规范管理与指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严格执行“两免”政策,实施“三个一”工程等措施。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两基”成果得到巩固。

2005—2006学年初,全县有3—6岁儿童5577人,在园(班)幼儿1674人,幼儿园(班)入园率达30.02%;有7—12周岁适龄儿童11903人,入学11886人,小学入学率达99.9%;有13—15周岁适龄少年6384人,初中阶段在校生6321人,初中毛入学率达99%;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25%、1.52%;普通高中招生536人,比2004年的474人增加62人,增长13.08%。

(二)全县有初级中学10所,其中农村综合初中4所(州级2所,县级2所);初中教育质量较2004年有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县共有43个初中毕业班,参加中考1465人,参考率73.95%,比2004年的69.89%提高4.06个百分点,全科合格率为15.9%,比2004年的14.36%提高1.45%。初一、初二年级统测优秀率、全科合格率均稳步提高,今年我考取楚一中17人,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加大县内对口支援工作力度,我县有城镇学校4所(高中、职业高中、初级中学、小学各1所)乡镇一级学校2所。6所学校各对口支援1所薄弱学校,坚持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开展对受援学校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二次、举行捐资、捐物活动一次。

(四)多年以来,我县十分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自2003年起,我县积极选送培训骨干教师参加省、州培训,教育局先后下发了5个文件对开展工作的要求、教材、课时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定期对各学校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通报检查结果。城镇中小学、初级中学及以上学校已按要求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2004—2005学年全县在校中小学生19925人,参加检测学生数为9088人,检测率为45.6%;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课率为100%;初中以上学校预防艾滋病、性健康教育开课率为100%;完小及以上学校艺术教育开课率为100%;民族教育开展面100%。

(五)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区建设项目”。到2005年1月底,全县所有的村小建成(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所有的村完小建成(模式二)教学收视点;所有的农村初级中学建成(模式三)计算机教室。全县所有的中学、县属小学按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

(六)按照省、州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计划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在原有课题(省级、州级课题各一个)的基础上,各学校(园)共申报43个县级课题,经过县级教育科学规划办进行初评和复评,最终评出县级课题23个,其中重点13个,规划10个,其余20个为校级课题,同时推荐14个课题参加省、州级课题评审,其中,获省级立项课题2个,州级重点课题1个,州级规划课题5个。为进一步加大课题管理和宣传工作力度,2004年4月拟定《关于公布双柏县“十五”期间第一批教育科研课题的通知》(双教通字[2004]6号)、《双柏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双教通[2004]13号)及《双柏县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双教通[2004]14号)等教育科研文件,并下发到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县、乡、校教育科研工作网,按照要求制定《双柏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和《双柏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指南》。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一是听课、评课建设性地利用“2+2”模式听课评课,累计听、评课600节次/学年。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专业化成长。二是开展专题讲座。进行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累计举办讲座56场次/学年。把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转化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三是开展优质课竞赛组织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平台。成功举办了初中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和小学数学讲赛,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州级课赛。

加强教学用书管理工作。每学期都组织召开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工作会议,坚持“一费制”的前提下,本着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原则,召开一年春秋两季两次全县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工作会议,制定双柏县中小学教学用书、教辅资料征订原则,规范教学用书征订渠道,保证教学用书征订使用规范有序,杜绝非法出版物进入校园。

(七)双柏县“普实”工作于1999年通过省教育厅验收,验收后我们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教学研究。2001年至2004年通过省、州复查合格。农村勤工俭学开展面为95%;总收入56万元,生均收入比上年增长6元;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肉菜自给率为65%以上。

(八)制定了《双柏县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业高中招生180人,完成计划数的90%;有骨干专业2个、学科带头人2名。中等职业学校参加职高高考上线及就业率为90%。开展职业培训383人。形成了以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龙头,乡镇、村成人技术学校为主要阵地的较为完整的职成教育体系网络。

(九)年内扫除文盲45人;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1622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63人次,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189人。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一)建立以县为单位的中小学教师数据库。自2000年以来,我县各学校中小学教师基本情况已实行用数据库进行管理,每个教职工的年龄、族别、工作时间、学历、职称等都已作了录入,凡人员有变动或个人的基本情况有变动,就及时进行修改。数据库的建立,可随时掌握学校教职工的基本情况,和各学校人员分配情况,为领导做决策、材料的上报、分析提供祥实、可靠的依据。

(二)完成中小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2004年,双柏县编办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核定全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楚政办通〔2004〕17号)文件规定的编制标准,以各学校基本情况为依据,对全县24个核算单位进行了核编,并下发了《关于核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双编发〔2004〕17号)文件,共核定我县教职工编制总数1595名,其中中学核定编制670名,小学核定编制925名。2005年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数进行管理,凡超编的学校,一是辞退代课教师;二是不再分配新教师;三是教职工只能调出,不能调入。

(三)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需要补充合格教师。教师资格认定。认真宣传和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资格认定条例》和省、州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做好面向社会宣传工作在县城和乡(镇)主要街道粘贴有关宣传材料。切实把握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对象、标准、条件、程序、方法等要求,依法认定教师资格。目前有98%的教师已持教师资格证上岗。教师补充。一是为加快高中发展步伐,确保我县教育重点,2005年经双柏县人民政府批准,双柏一中在省内师范类高等院校考核、引进本科毕业生12人。整个引进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二是根据双柏县人民政府2005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文件精神,乡(镇)初级中学接收本科生8人。把好教师“入口关”,2005年新补充的20位教师均学历合格,且具有教师资格证。

(四)坚决清退不合格教师,没有无证上岗现象。2004年,经双柏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双柏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招考录用了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有54人分配到教育系统就业,虽然都对他们进行了岗前培训,但在这些人员中有少数非师范类毕业生,这部分非师范类毕业生暂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还不能达到持证上岗。2005年,新教师补充后,我县对代课教师进行清理,经考核,对不合格的代课教师给予辞退,现补充到教学岗位的代课教师都具有中师以上学历和教师资格证。

(五)促进城镇、坝区与山区教师流动,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聘任制有新的突破。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加快高中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确保我县教育重点,促进和加快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县城学校补充教师乡镇中学公开招考,2005年通过公开招考,调入教师17人,整个招考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乡(镇)中心学校教师流动。严格编制管理,在有编制的条件下,一是乡(镇)之间的教师调动,个人写出申请,调出调入乡(镇)中心学校签署意见,报教育党委会议决定;二是乡(镇)内从小学调入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教师根据教学实绩各学校班子会议讨论后上报教育局审批。乡(镇)内通过考核,工作不认真,连续两年教育教学成绩较差的教师(中青年教师)从工作条件好的学校调到工作条件差的学校任教。

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聘任。中心学校校长实行推选制,首先教育局和组织部门到学校召开教职工大会,由教职工公开推荐,将得票最高的2位进行考察,并将考察情况提交教育局党委会议研究讨论后行文任命。中心学校副校长根据乡(镇)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推选制和校长自行聘任的形式进行聘任。中层管理干部是通过竞争上岗后由校长聘任。教职工的聘任根据年度履职情况,各学校采取不同形式的聘任方式:一是竞争上岗;二是由校长聘任中层领导,中层领导聘任年级组长,年级组长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教师的方式进行双向选择或优化组合。

(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严格实行评聘分开。2005年,全县各学校(园)凡符合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且教学质量符合评审原则的教师,在评审时,不受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限制,但各学校在聘任时,严格按照核定的专业技术结构比例岗位数聘任。全县共有30人具有高级职务,491人具中级职务,各学校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考核后,高级职务聘任30人,中级职务聘任451人,中级职务低聘40人。

(七)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的考核。一是年度履职考核。全县各学校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履职考核方案》和《评分量化标准》,对受聘人员认真进行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并把年终履职考核结果作为续聘、低聘、解聘、晋级、增资和奖惩的依据。二是年终计质工资发放的考核。为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模式,把职工的工资和教学质量挂钩,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责重多得、优教优酬的激励分配方式,从2004年9月份起全县教职员工100%的活工资提留到学年终,以合格率、优秀率、巩固率三项指标进行考核发放。

(八)开展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科研工作。通过新课程理念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在培训中学到的课堂评价理论与实践等新理念、新策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大胆进行新课程教学实践。

2005学年中小学教师共有228篇论文分别参加省级、州级论文评比获奖;有县级课题23个、州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2个,现部分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举办了初中政治、化学、英语、物理、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由于组织工作到位,效果较好,得到了师生的好评,通过层层选拔,政治学科一等奖获得者代表我县参加全州第四届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竞赛获三等奖。

组织中学生1258人参加第十五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29人。小学生895人参加第二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38人。

组织了有122人参加的起始年级教师新教材教法培训;130人的中学数学、英语、历史科目县级教法培训;中学语文、政治、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科目省级培训者260人。

组织了中小学教师256人参加省教科院组织的“新课程适用知识竞赛、有146人获奖。

加大教育教学科研力度,县教研员深入学校教学一线,与广大教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好教材运用管理和课题研究工作,已立项省级课题2个,州级课题6个,县级课题23个。我县“403”项目正健康有序地实施过程之中。

(九)我们根据“楚教通[2005]17号”《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培训的通知》有关要求,制定了我县校本培训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一是二中计算机运用技能培训,二是法脿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手培训,三是妥甸中心校“2+2”评价模式培训。各学校根据教师教育教学需求,制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校本培训方案,并按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2005学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6%、95.6%、95.2%、83.6%,分别比上学年提高16%、10.6%、13.2%、8.2%。认真组织我县中小学教师参加履职晋级培训,人均培训达50学时。775名小学教师,参加履职晋级培训745名,参加率达96.1%,参加省继教中心考试合格率100%;456名中学教师,参加履职晋级培训449名,参加率达98.7%。参加省继教中心考试合格率99.8%。

(十)启动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县骨干教师培训。选派中心教研员和学校骨干教育参加了省民教处在大理民族师范学校举办的“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班”。结合我县实际,在对此项培训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基础上,制订了培训方案,征订了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等教材一到就按培训方案对县级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便各校按时开展校本培训。

五、公共管理

(一)成立教育督导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办公室人员,按计划开展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现已完成城区学校和五个乡镇的中小学校督导评估,今年内将完成第一轮全部中小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加强对“两基”的督导,一是切实加强过程督导,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实施,我们特别重视加强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转变与更新。二是加强对新学期开始的开学督导,督促各学校切实做好学生的入学、复学动员工作,在过程中就注重加强普及程度的提高工作。三是积极争取县几大班子的领导和支持,组成由几大班子领导带队的“两基”年审复查小组,认真对各乡镇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行年审复查。

(二)根据县法制办的有关要求,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及时更换《行政执法证》,同时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对社会和群众较为关注的教育收费问题,认真按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一费制”、“三限制”和收费公示制,在每学期开学时,由“治理教育收费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组成检查组认真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严格执行教育内部审计制度,有计划地对各学校校长的任期审计和校长的离任审计,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到我单位进行审计。

(三)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教育局机关和学校管理干部严格遵守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无教师分配、教师调动、招生考试、教材教辅、设备采购、工程建设、乱收费、知摊派等违法违纪行为。

(四)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一是健全基层工会组织,二是正常开展活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深化政务、校务公开工作,每月公开一次,做到城区学校(包括局机关)月报制,乡镇学校季报制。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公开568次,1100多项。

(五)积极实践“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局机关等13个单位接入英特网,能通过网络收发电子公文,教研师训信息中心、双柏一中建有自己的网页,其他单位要求在年度内接入英特网。教师个人上宽带的近250台。

(六)学校安全工作:我局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云南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学校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充分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严密防范,充实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检查活动,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从而促进学校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遏制、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年来,未出现由于学校或教师管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无迟报、谎报、瞒报、漏报安全信息现象。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切实加强学校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保障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维护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结合开展创建“平安单位”活动,全县各学校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组成的护校队,积极配合公安、工商、食品卫生监督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饮食摊点、游戏室、网吧、交通、治安环境进行了重点巡查,各学校不断完善治安保卫制度,建立了门卫、值班、巡查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内部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内部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规章制度,切实加强了学生常规管理,有效的保障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法制日益健全,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现,工作形势更加严峻。我局及时掌握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动态,对有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作出预警报告,协调处理好发生的上访问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局长接待日制度,同时成立了教育局重点案件工作组,负责全县教育系统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排查工作,通过排查,把我县教育系统“两基”项目拖欠工程款问题和代课教师要求转正问题列为重点案件处理,通过协调处理,认定拖欠工程款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还款计划,我县共拖欠“两基”工程款1300多万元,截止2005年10月底,已还款499.15万元,其余部分将积极争取省州的支持逐年内偿还。代课教师要求转正问题,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代课时间达20年以上的7位教师,于今年9月招收为合同制工人。我县教育系统2005年的工作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措施到位,责任明确,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案件比上年有所下降,确保了学校稳定、师生平安,为我县教育改革、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六、开创性工作

(一)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模式,引入激励竞争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责重多得、优教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职工的工资与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和质量挂起钩来,适当拉开收入档次。进一步扩大学校内部分配自,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骨干岗位倾斜、形式式样、自主灵活的内部分配机制。具体措施是:

1、年终计质工资。实行津贴(活工资)统一核算。各学校必须按国家政策规定计算的津贴100%实行搞活内部分配,津贴由各学校统一专户管理,不拨付到职工个人帐户。年终根据各学校《年终计质工资考核分配方案》进行再次分配,适当拉开分配档次。

2、过程管理工资。从2005年9月起,每月从教职工工资中扣留300—500元,根据当月的工作量、出勤情况考核发放,体现多劳多得,责重多得,鼓励优秀教师多上课。具体办法,根据各中小学校的工作实际,把教职工工作量折合成标准课时,每个标准课时折合多少钱,上月考核,次月发放。

(三)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校长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地对校长的学年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奖励,充分调动校长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双柏县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将校长津贴部分100%投入计质工资。一中将学校按月扣取后于每年6月30日前交教育局(每年按10个月计),二是各学校从预算外收入中每年投入1000元,三是教育局按每位校长每年1000元筹措投入。年终按考核办法兑现奖惩。

(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在评审时适度放开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全县各学校(园)凡符合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且教学质量符合评审原则的教师,在申报时,按放开的比例数进行申报推荐,但各学校在聘任时,严格按照核定的专业技术结构比例岗位数聘任。实行“高职低聘,失职缓聘,不称职解聘”,通过竞争上岗后,按实际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兑现工资。各学校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考核后,2005年全系统中级职务低聘40人,占具有中级职务任职资格总人数的8.2%。

(四)调入县城学校教师实行公开招开。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加快高中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确保我县教育重点,促进和加快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县城学校补充教师乡镇中学公开招考,2005年通过公开招考,调入教师17人,整个招考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

(五)为了整合各项目设备资源,加强管理使用,充分发挥效益,电教仪器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双柏县现代远程项目设备建设、管理、应用、评估办法(试行)》,以双教通[2005]1号文件下发各校,同时,印制了“双柏县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管理应用评估表”,对全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设备建、配、管、用先进考核评估。

(六)公正公平选择施工单位从源头杜绝和防止不正之风。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重视,教育系统每年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基建项目在开工、在建设、在竣工。源源不断的校舍建设在不断的改变着学校的面貌和改善着中小学办学条件。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建设领域一些潜在的“游戏规则”,不能从源头上堵住行业不正之风,不能公平公正选择施工队伍,将会有许多好干部在基本建设环节中吃亏上当,葬送前程。只有无腐败掺入的建设工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才能保证建设速度和投资效益。因此,我县在校舍建设中选择施工单位的做法是:

1、县人民政府限额规定造价在30万元以上的校舍,委托有关招投标机构按照现行招投标规则进行选择施工队伍。教育局一概不插手。

2、造价在30万元以下的校舍建设工程,甚至包括几万元的修缮工程,由教育局组织议标(也叫邀请招标),邀请范围主要是过去承包“两基”建设工程而拖欠款比较多的施工单位,过去教育系统不差欠工程款的施工单位原则上不邀请参加议标。而且所选择的施工单位是信得过的、有施工能力、讲信誉的单位。这样,使得被拖欠的单位有一定的工程继续建设,维持运转,不同程度地缓和了一些社会矛盾。

3、在定标上做到绝对公平公正,使中标单位没有便宜可占,不中标单位没有怨言可说。主要做法是:由参加议标的施工单位事先密封报价投标,由教育、财政、计划、乡镇政府、中心学校、县纪委、监察等单位的参加人员(一般10人左右)根据工程所在地的造价情况每人确定一个平方单价,再当场当众计算所有参加人的平均单价,以平均单价作为工程的标底,以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最接近的为中标单位。在议标过程中,不打信誉分,只实行投标报价一锤定音。这样,完全避开了人为因素和暗箱操作。

我局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好评,特别是受到了各施工单位的拥护,参加教育系统工程议标,他们不必请客送礼、不必找人说情。目前,我局的这种做法和经验已经被许多单位推广和借鉴。

(七)教育局师训教研信息中心与各学校设立了教师教育资源中心,整合教务处、教科处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构成了研训一体的研训网络。

(八)全县各中小学各学科成绩与教研室对应教研员年终考核的经贴挂钩进行奖惩,进一步激励教研员抓好学科成绩的积极性。

(九)教育局党委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加强了对工会工作的领导,首次把工会工作列入党建目标管理考评,让工会组织在改革中真正发挥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七、存在困难与问题

1、由于我县财政十分困难,虽然县、乡政府已尽最大努力努力投入,但教育点多面广,历年欠帐较大,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困难很大。

2、极少数教师的教育观念依然落后,教育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新课程的启动实施后,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3、大部分学校由于资金短缺,音、体、美教学器材匮乏,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4、初中学生入学、巩固困难仍然十分突出。

5、教育督导队伍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还未完成县级督学的聘任工作。

总之,实行目标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我县将继续认真组织实施,力求使之科学化、规范化,更好地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中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8篇

实施教育工作目标管理是落实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几年来教育工作目标管理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为全面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我县的教育工作,增强教育管理能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我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州教育局对县教育局目标考核指标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我局与州教育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后,教育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立即进行了专题研究,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认真讨论了目标管理考核的各项指标要求,并根据州对县《考核指标》块32项考核项目,结合我县和各校实际,修订完善教育局对学校的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将各项具体指标任务分解到各股室和各学校加以落实。

几年来,我们实行局领导分片负责和股室工作人员挂点联系制度,责任到人,定期不定期到各学校督促指导工作,并把目标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列为督促指导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名誉下发了《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6年度“两基”复查年审相关工作的通知》(双政办发[2006]47号),对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全县教育的整体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10月24日——28日分五个组分别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目标管理考评。经过分组考评,集中复评,对照《2006年度双柏县教育工作主要考核指标》要求,逐项对照进行自评,自评96分。现对我县的教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德育工作

加强德育工作。目前,我县各学校都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在德育制度建设和德育队伍建设方面较之过去都已得到加强,在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落实相关工作。为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2005]8号文件精神有具体实施,我县教育局党委认真推广使用《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修订)》,合计全县共征订《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修订)》734份(中学181份,小学553份)。

双柏县辖4镇5乡,85个村(居民)委会,县内居住着汉、彝、哈尼、白、回等18种民族,总人口15.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3万人。根据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几年来双柏县教育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把搞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列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几项专题教育的有关要求》,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课时安排和教材征订等有关要求做统一的安排,规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的课时安排在课程表中进行;二至六年级每学年8课时,初中每学年8课时;并要求各学校在学年初、学年结束时将专项教育工作年度教学计划、工作总结上报教育局。

各学校党政领导充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把它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是抓教材征订,共征订《民族常识》1056册,《中华大家庭》704册,《民族政策常识》996册。做到城区学校人手一册;乡镇中学、中心校每班一册;完小、村小每校一册,并可反复使用。其次是抓计划、抓实施,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校党政领导亲自领导、安排、参与,亲自督促落实每项活动,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章有序。(1)严格按照要求开设开足课程。(2)坚持每年各中小学校出民族团结专题板报1共。(3)每年9月自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情况。(4)在办好双柏一中高中、双柏二中民族班的同时,加大对安龙堡、大麦地、雨龙三个民族乡民族学生的“两免一补”和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5)通过课堂教学,老师们向学生正确宣传我国的历史及民族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而正确把握对民族团结理论和实践的认识问题。(6)部分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7)在各科的教学中教师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五观”教育渗透在文化知识当中。(8)各学校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并充分利用板报、课堂、主题团队会等手段,坚持正确导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及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活动。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进一步增强民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为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营造气氛,形成合力,为我县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一步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召开全县学校德育工作会,专题研究学校德育工作问题。中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对于保证人才的培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系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

为保证我县中小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此,双柏县教育局于2006年8月15日至17日组织召开2006年德育工作会。会议以领导讲话、汇报交流、专题讨论的形式进行。全体参会人员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心态,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很有必要,通过交流,受益匪浅。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出台了《双柏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对学校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教育局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查、督察,经常深入学校,督促、指导学校抓德育工作,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和文明学校创建及管理成效明显,育人环境洁净优美,校风教风学风良好,无重特大违法案件发生,妥甸小学等两所学校积极申报州级文明单位,双柏一中等四所学校积极申报州级文明学校。

(三)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会上,教育局杨勇局长语重心长地说:“学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古人言:‘育人必先自育,成人必先自成,责人必先自责,正人必先正已。’要在全县在广大教职工中掀起‘铸师魂、正师德、练师功、树师表’的教育活动,各学校要结合教育改革,制定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教职工行为规范,使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文明礼貌、昂扬向上、仪表端庄的形象,教师要塑造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每一位教职工都必须真正做到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每一次批评和表扬都充满了爱,因为,在关爱中成长的学生才会有一颗充满爱的心,要不折不扣执行《双柏县中小学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杜绝无视学生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的教职工。”在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县各校(园)通过各种形式普遍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为重点的师德师风建设,到目前为止,无违反师德规范的恶性案件发生。

(四)开展依法治校活动。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的第一年,颁布《实施纲要》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式基础上作出的搞好新形式下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根据州教育纪委和县纪委的有关要求,教育局党委集中1个月的时间,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纲要》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在学校党员管理人员中开展“廉洁从教,勤俭办学”专题教育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全体教职工依法执教的意识得到了增强,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廉洁从教。

为了不断地普及法律知识,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积极购买和认真学习《四五普法》读本,参加相关考试,同时,全县各校(园)还继续组织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各中心学校与当地派出所、交警中队联系,邀请他们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进行必要的法律教育,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

一年中,我县从局机关到各学校,都组织干部、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了十六大、十六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各中学根据要求通过政治课课堂教学、办专题讲座、出板报、办宣传栏、播放广播录像、举办演讲或征文活动等形式对十六大精神在中学生中作了宣传教育。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全县小学开展了“争做合格小公民”演讲征文活动;全县小学四、五年级,初中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参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全县各学校根据教育局制定的《双柏县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努力营造“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氛围。各学校(园)都以广播、黑板报、专栏、主题班会、校会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城区各学校(园)开展未成年人“远离不良文化”的签名宣誓活动和校外道德教育实践。其中,双柏二中还在9月6日,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了《如何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的专题教育,在9月27日,在各班举行“远离黑网吧”的签名宣誓仪式活动。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县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双柏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三项教育活动”的意见》(双教党字[2006]28号)。今年9月,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9月“民族精神教育月”宣传教育活动。一年来,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积极开展文明学校创建工作,一年中,对2所省级文明学校、5所州级文明学、18所县级文明学校进行了复查,抽查率达95%。

(五)加强教职工管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全县各学校都坚持校内结构工资制,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以量计酬以质计奖分配方案日益完善,教师评价日趋科学,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进一步落实,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三全”“三爱”“三让”教育活动,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精神不断得以提高;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师德考核力度,学校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教师依法执教,以德行教的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

二、教育经费投入

在本年度内,省、州下达我县的危房改造项目2所:大麦地乡河口小学和法裱双坝小学,大麦地乡河口小学计划投资27万元,法裱双坝小学计划投资26.8万元。双柏一中信用合作贷款500万元,双柏一中信用合作贷款项目综合楼和学生宿舍现已到位资金40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进行室内装修。我县已按项目计划完成了项目建设。

我县未出现挪用和挤占教育专款的现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省定标准为:中学60元/生/年,小学40元/生/年,我县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的标准为:中学50元/生/年,小学30元/生/年。按月足额拨付。今年我县偿还“两基”欠债286.88万元,其中:州级补助87.19万元,县级配套156.69万元,单位自筹43万元,已按计划完成“两基”欠债的偿还任务。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维护、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区经费11.5万元,由双柏一中配套2万元,各乡镇中小学、双柏二中各配套0.5万元,我县已按时足额配套到位。

今年我县的国家免费教科书71.05万元只下达计划,由政府采购后发放教材,我县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的中小学生有7868人。省教厅下达寄宿制和半寄宿营制经费50.4万元,独生子女“三免费”从2006年9月起改为独生子女奖学金,“三免费”、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教育经费和国家免费教科书,都真正落实到学生头上。

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

三、基础教育及成人、职业教育

(一)努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一年来,我县继续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我县通过采取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两基”工作的认识;全面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多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对全县“两基”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公证、客观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对农村综合初中班的规范管理与指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严格执行“两免”政策,实施“三个一”工程等措施。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两基”成果得到巩固。

2006—2007学年初,全县有3—6岁儿童5577人,在园(班)幼儿1674人,幼儿园(班)入园率达30.02%;有7—12周岁适龄儿童11903人,入学11886人,小学入学率达99.9%;有13—15周岁适龄少年6384人,初中阶段在校生6321人,初中毛入学率达99%;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25%、1.52%;普通高中招生536人,比2005年的474人增加62人,增长13.08%。

(二)全县有初级中学10所,其中农村综合初中4所(州级2所,县级2所);初中教育质量较2005年有大幅度提高。2006年全县共有43个初中毕业班,参加中考1465人,参考率73.95%,比2005年的69.89%提高4.06个百分点,全科合格率为15.9%,比2005年的14.36%提高1.45%。初一、初二年级统测优秀率、全科合格率均稳步提高,今年我考取楚一中17人,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加大县内对口支援工作力度,我县有城镇学校4所(高中、职业高中、初级中学、小学各1所)乡镇一级学校2所。6所学校各对口支援1所薄弱学校,坚持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开展对受援学校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二次、举行捐资、捐物活动一次。

(四)多年以来,我县十分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自2004年起,我县积极选送培训骨干教师参加省、州培训,教育局先后下发了5个文件对开展工作的要求、教材、课时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定期对各学校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通报检查结果。城镇中小学、初级中学及以上学校已按要求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2005—2006学年全县在校中小学生19925人,参加检测学生数为9088人,检测率为45.6%;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课率为100%;初中以上学校预防艾滋病、性健康教育开课率为100%;完小及以上学校艺术教育开课率为100%;民族教育开展面100%。

五)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区建设项目”。到2006年1月底,全县所有的村小建成(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所有的村完小建成(模式二)教学收视点;所有的农村初级中学建成(模式三)计算机教室。全县所有的中学、县属小学按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

(六)按照省、州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计划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在原有课题(省级、州级课题各一个)的基础上,各学校(园)共申报43个县级课题,经过县级教育科学规划办进行初评和复评,最终评出县级课题23个,其中重点13个,规划10个,其余20个为校级课题,同时推荐14个课题参加省、州级课题评审,其中,获省级立项课题2个,州级重点课题1个,州级规划课题5个。为进一步加大课题管理和宣传工作力度,2005年4月拟定《关于公布双柏县“十五”期间第一批教育科研课题的通知》(双教通字[2005]6号)、《双柏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双教通[2005]13号)及《双柏县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双教通[2005]14号)等教育科研文件,并下发到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县、乡、校教育科研工作网,按照要求制定《双柏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和《双柏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指南》。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一是听课、评课建设性地利用“2+2”模式听课评课,累计听、评课600节次/学年。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专业化成长。二是开展专题讲座。进行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累计举办讲座56场次/学年。把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转化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三是开展优质课竞赛组织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平台。成功举办了初中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和小学数学讲赛,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州级课赛。

加强教学用书管理工作。每学期都组织召开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工作会议,坚持“一费制”的前提下,本着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原则,召开一年春秋两季两次全县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工作会议,制定双柏县中小学教学用书、教辅资料征订原则,规范教学用书征订渠道,保证教学用书征订使用规范有序,杜绝非法出版物进入校园。

(七)双柏县“普实”工作于1999年通过省教育厅验收,验收后我们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教学研究。2002年至2005年通过省、州复查合格。农村勤工俭学开展面为95%;总收入56万元,生均收入比上年增长6元;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肉菜自给率为65%以上。

(八)制定了《双柏县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业高中招生180人,完成计划数的90%;有骨干专业2个、学科带头人2名。中等职业学校参加职高高考上线及就业率为90%。开展职业培训383人。形成了以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龙头,乡镇、村成人技术学校为主要阵地的较为完整的职成教育体系网络。

(九)年内扫除文盲45人;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1622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63人次,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189人。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一)建立以县为单位的中小学教师数据库。自2000年以来,我县各学校中小学教师基本情况已实行用数据库进行管理,每个教职工的年龄、族别、工作时间、学历、职称等都已作了录入,凡人员有变动或个人的基本情况有变动,就及时进行修改。数据库的建立,可随时掌握学校教职工的基本情况,和各学校人员分配情况,为领导做决策、材料的上报、分析提供祥实、可靠的依据。

(二)完成中小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2005年,双柏县编办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核定全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楚政办通〔2005〕17号)文件规定的编制标准,以各学校基本情况为依据,对全县24个核算单位进行了核编,并下发了《关于核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双编发〔2005〕17号)文件,共核定我县教职工编制总数1595名,其中中学核定编制670名,小学核定编制925名。2006年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数进行管理,凡超编的学校,一是辞退代课教师;二是不再分配新教师;三是教职工只能调出,不能调入。

(三)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需要补充合格教师。教师资格认定。认真宣传和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资格认定条例》和省、州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做好面向社会宣传工作在县城和乡(镇)主要街道粘贴有关宣传材料。切实把握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对象、标准、条件、程序、方法等要求,依法认定教师资格。目前有98%的教师已持教师资格证上岗。教师补充。一是为加快高中发展步伐,确保我县教育重点,2006年经双柏县人民政府批准,双柏一中在省内师范类高等院校考核、引进本科毕业生12人。整个引进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二是根据双柏县人民政府2006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文件精神,乡(镇)初级中学接收本科生8人。把好教师“入口关”,2006年新补充的20位教师均学历合格,且具有教师资格证。

(四)坚决清退不合格教师,没有无证上岗现象。2005年,经双柏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双柏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招考录用了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有54人分配到教育系统就业,虽然都对他们进行了岗前培训,但在这些人员中有少数非师范类毕业生,这部分非师范类毕业生暂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还不能达到持证上岗。2006年,新教师补充后,我县对代课教师进行清理,经考核,对不合格的代课教师给予辞退,现补充到教学岗位的代课教师都具有中师以上学历和教师资格证。

(五)促进城镇、坝区与山区教师流动,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聘任制有新的突破。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加快高中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确保我县教育重点,促进和加快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县城学校补充教师乡镇中学公开招考,2006年通过公开招考,调入教师17人,整个招考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乡(镇)中心学校教师流动。严格编制管理,在有编制的条件下,一是乡(镇)之间的教师调动,个人写出申请,调出调入乡(镇)中心学校签署意见,报教育党委会议决定;二是乡(镇)内从小学调入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教师根据教学实绩各学校班子会议讨论后上报教育局审批。乡(镇)内通过考核,工作不认真,连续两年教育教学成绩较差的教师(中青年教师)从工作条件好的学校调到工作条件差的学校任教。

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聘任。中心学校校长实行推选制,首先教育局和组织部门到学校召开教职工大会,由教职工公开推荐,将得票最高的2位进行考察,并将考察情况提交教育局党委会议研究讨论后行文任命。中心学校副校长根据乡(镇)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推选制和校长自行聘任的形式进行聘任。中层管理干部是通过竞争上岗后由校长聘任。教职工的聘任根据年度履职情况,各学校采取不同形式的聘任方式:一是竞争上岗;二是由校长聘任中层领导,中层领导聘任年级组长,年级组长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教师的方式进行双向选择或优化组合。

(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严格实行评聘分开。2006年,全县各学校(园)凡符合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且教学质量符合评审原则的教师,在评审时,不受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限制,但各学校在聘任时,严格按照核定的专业技术结构比例岗位数聘任。全县共有30人具有高级职务,491人具中级职务,各学校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考核后,高级职务聘任30人,中级职务聘任451人,中级职务低聘40人。

(七)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的考核。一是年度履职考核。全县各学校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履职考核方案》和《评分量化标准》,对受聘人员认真进行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并把年终履职考核结果作为续聘、低聘、解聘、晋级、增资和奖惩的依据。二是年终计质工资发放的考核。为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模式,把职工的工资和教学质量挂钩,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责重多得、优教优酬的激励分配方式,从2005年9月份起全县教职员工100%的活工资提留到学年终,以合格率、优秀率、巩固率三项指标进行考核发放。

(八)开展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科研工作。通过新课程理念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在培训中学到的课堂评价理论与实践等新理念、新策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大胆进行新课程教学实践。

2006学年中小学教师共有228篇论文分别参加省级、州级论文评比获奖;有县级课题23个、州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2个,现部分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举办了初中政治、化学、英语、物理、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由于组织工作到位,效果较好,得到了师生的好评,通过层层选拔,政治学科一等奖获得者代表我县参加全州第四届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竞赛获三等奖。

组织中学生1258人参加第十五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29人。小学生895人参加第二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38人。

组织了有122人参加的起始年级教师新教材教法培训;130人的中学数学、英语、历史科目县级教法培训;中学语文、政治、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科目省级培训者260人。

组织了中小学教师256人参加省教科院组织的“新课程适用知识竞赛、有146人获奖。

加大教育教学科研力度,县教研员深入学校教学一线,与广大教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好教材运用管理和课题研究工作,已立项省级课题2个,州级课题6个,县级课题23个。我县“403”项目正健康有序地实施过程之中。

(九) 我们根据“楚教通[2006]17号”《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培训的通知》有关要求,制定了我县校本培训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一是二中计算机运用技能培训,二是法脿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手培训,三是妥甸中心校“2+2”评价模式培训。各学校根据教师教育教学需求,制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校本培训方案,并按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2006学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6%、95.6%、95.2%、83.6%,分别比上学年提高16%、10.6%、13.2%、8.2%。认真组织我县中小学教师参加履职晋级培训,人均培训达50学时。775名小学教师,参加履职晋级培训745名,参加率达96.1%,参加省继教中心考试合格率100%;456名中学教师,参加履职晋级培训449名,参加率达98.7%。参加省继教中心考试合格率99.8%。

(十)启动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县骨干教师培训。选派中心教研员和学校骨干教育参加了省民教处在大理民族师范学校举办的“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班”。结合我县实际,在对此项培训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基础上,制订了培训方案,征订了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等教材一到就按培训方案对县级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便各校按时开展校本培训。

五、公共管理

(一)成立教育督导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办公室人员,按计划开展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现已完成城区学校和五个乡镇的中小学校督导评估,今年内将完成第一轮全部中小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加强对“两基”的督导,一是切实加强过程督导,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实施,我们特别重视加强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转变与更新。二是加强对新学期开始的开学督导,督促各学校切实做好学生的入学、复学动员工作,在过程中就注重加强普及程度的提高工作。三是积极争取县几大班子的领导和支持,组成由几大班子领导带队的“两基”年审复查小组,认真对各乡镇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行年审复查。

(二)根据县法制办的有关要求,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及时更换《行政执法证》,同时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对社会和群众较为关注的教育收费问题,认真按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一费制”、“三限制”和收费公示制,在每学期开学时,由“治理教育收费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组成检查组认真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严格执行教育内部审计制度,有计划地对各学校校长的任期审计和校长的离任审计,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到我单位进行审计。

(三)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教育局机关和学校管理干部严格遵守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无教师分配、教师调动、招生考试、教材教辅、设备采购、工程建设、乱收费、知摊派等违法违纪行为。

(四)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一是健全基层工会组织,二是正常开展活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深化政务、校务公开工作,每月公开一次,做到城区学校(包括局机关)月报制,乡镇学校季报制。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公开568次,1100多项。

(五)积极实践“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局机关等13个单位接入英特网,能通过网络收发电子公文,教研师训信息中心、双柏一中建有自己的网页,其他单位要求在年度内接入英特网。教师个人上宽带的近250台。

(六)学校安全工作:我局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云南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学校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充分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严密防范,充实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检查活动,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从而促进学校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遏制、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年来,未出现由于学校或教师管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无迟报、谎报、瞒报、漏报安全信息现象。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切实加强学校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保障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维护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结合开展创建“平安单位”活动,全县各学校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组成的护校队,积极配合公安、工商、食品卫生监督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饮食摊点、游戏室、网吧、交通、治安环境进行了重点巡查,各学校不断完善治安保卫制度,建立了门卫、值班、巡查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内部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内部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规章制度,切实加强了学生常规管理,有效的保障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法制日益健全,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现,工作形势更加严峻。我局及时掌握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动态,对有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作出预警报告,协调处理好发生的上访问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局长接待日制度,同时成立了教育局重点案件工作组,负责全县教育系统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排查工作,通过排查,把我县教育系统“两基”项目拖欠工程款问题和代课教师要求转正问题列为重点案件处理,通过协调处理,认定拖欠工程款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还款计划,我县共拖欠“两基”工程款1300多万元,截止2006年10月底,已还款499.15万元,其余部分将积极争取省州的支持逐年内偿还。代课教师要求转正问题,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代课时间达20年以上的7位教师,于今年9月招收为合同制工人。我县教育系统2006年的工作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措施到位,责任明确,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案件比上年有所下降,确保了学校稳定、师生平安,为我县教育改革、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六、开创性工作

(一)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模式,引入激励竞争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责重多得、优教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职工的工资与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和质量挂起钩来,适当拉开收入档次。进一步扩大学校内部分配自,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骨干岗位倾斜、形式式样、自主灵活的内部分配机制。具体措施是:

1、年终计质工资。实行津贴(活工资)统一核算。各学校必须按国家政策规定计算的津贴100%实行搞活内部分配,津贴由各学校统一专户管理,不拨付到职工个人帐户。年终根据各学校《年终计质工资考核分配方案》进行再次分配,适当拉开分配档次。

2、过程管理工资。从2006年9月起,每月从教职工工资中扣留300—500元,根据当月的工作量、出勤情况考核发放,体现多劳多得,责重多得,鼓励优秀教师多上课。具体办法,根据各中小学校的工作实际,把教职工工作量折合成标准课时,每个标准课时折合多少钱,上月考核,次月发放。

(二)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校长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地对校长的学年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奖励,充分调动校长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双柏县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将校长津贴部分100%投入计质工资。一中将学校按月扣取后于每年6月30日前交教育局(每年按10个月计),二是各学校从预算外收入中每年投入1000元,三是教育局按每位校长每年1000元筹措投入。年终按考核办法兑现奖惩。

(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在评审时适度放开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全县各学校(园)凡符合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且教学质量符合评审原则的教师,在申报时,按放开的比例数进行申报推荐,但各学校在聘任时,严格按照核定的专业技术结构比例岗位数聘任。实行“高职低聘,失职缓聘,不称职解聘”,通过竞争上岗后,按实际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兑现工资。各学校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考核后,2006年全系统中级职务低聘40人,占具有中级职务任职资格总人数的8.2%。

(四)调入县城学校教师实行公开招开。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加快高中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确保我县教育重点,促进和加快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县城学校补充教师乡镇中学公开招考,2006年通过公开招考,调入教师17人,整个招考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

(五)为了整合各项目设备资源,加强管理使用,充分发挥效益,电教仪器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双柏县现代远程项目设备建设、管理、应用、评估办法(试行)》,以双教通[2006]1号文件下发各校,同时,印制了“双柏县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管理应用评估表”,对全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设备建、配、管、用先进考核评估。

(六)公正公平选择施工单位从源头杜绝和防止不正之风。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重视,教育系统每年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基建项目在开工、在建设、在竣工。源源不断的校舍建设在不断的改变着学校的面貌和改善着中小学办学条件。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建设领域一些潜在的“游戏规则”,不能从源头上堵住行业不正之风,不能公平公正选择施工队伍,将会有许多好干部在基本建设环节中吃亏上当,葬送前程。只有无腐败掺入的建设工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才能保证建设速度和投资效益。因此,我县在校舍建设中选择施工单位的做法是:

1、县人民政府限额规定造价在30万元以上的校舍,委托有关招投标机构按照现行招投标规则进行选择施工队伍。教育局一概不插手。

2、造价在30万元以下的校舍建设工程,甚至包括几万元的修缮工程,由教育局组织议标(也叫邀请招标),邀请范围主要是过去承包“两基”建设工程而拖欠款比较多的施工单位,过去教育系统不差欠工程款的施工单位原则上不邀请参加议标。而且所选择的施工单位是信得过的、有施工能力、讲信誉的单位。这样,使得被拖欠的单位有一定的工程继续建设,维持运转,不同程度地缓和了一些社会矛盾。

3、在定标上做到绝对公平公正,使中标单位没有便宜可占,不中标单位没有怨言可说。主要做法是:由参加议标的施工单位事先密封报价投标,由教育、财政、计划、乡镇政府、中心学校、县纪委、监察等单位的参加人员(一般10人左右)根据工程所在地的造价情况每人确定一个平方单价,再当场当众计算所有参加人的平均单价,以平均单价作为工程的标底,以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最接近的为中标单位。在议标过程中,不打信誉分,只实行投标报价一锤定音。这样,完全避开了人为因素和暗箱操作。

我局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好评,特别是受到了各施工单位的拥护,参加教育系统工程议标,他们不必请客送礼、不必找人说情。目前,我局的这种做法和经验已经被许多单位推广和借鉴。

(七) 教育局师训教研信息中心与各学校设立了教师教育资源中心,整合教务处、教科处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构成了研训一体的研训网络。

(八)全县各中小学各学科成绩与教研室对应教研员年终考核的经贴挂钩进行奖惩,进一步激励教研员抓好学科成绩的积极性。

(九)教育局党委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加强了对工会工作的领导,首次把工会工作列入党建目标管理考评,让工会组织在改革中真正发挥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七、存在困难与问题

1、由于我县财政十分困难,虽然县、乡政府已尽最大努力努力投入,但教育点多面广,历年欠帐较大,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困难很大。

2、极少数教师的教育观念依然落后,教育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新课程的启动实施后,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3、大部分学校由于资金短缺,音、体、美教学器材匮乏,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4、初中学生入学、巩固困难仍然十分突出。

5、教育督导队伍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还未完成县级督学的聘任工作。

中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字:教师;职业认同;差异;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97-01

1.绪论

1.1 研究缘起。教师是个体认识世界的引路人,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在个体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师是否热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是否认同教师这一职业,不仅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教师身心的健康,以及他们自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对本职业的认同越是强烈,他们就越是以主动、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化解工作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压力,并从内心喜欢上教师这一职业,甚至把这一职业当作崇高的事业。但是,如果教师对这一职业本身、对个体的自我,对自身需要和动机等缺乏认同和了解,那么他们是不可能真正热爱教学这一职业的。所以本研究试图探究边远教师职业认同,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了解教师职业认同的状况,对边远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教师职业认同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丰富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内容。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一是探讨边远地区教师职业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二是对改善边远地区教师职业认同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完善边远地区教育事业。

2.2 研究意义。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是她们获得长足发展的前提,对稳定教师队伍也有重要意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教师职业有一个良好的认同,是做好中学教师的心理基础。只有教师有了较高的职业认同,在她的心目中才会有一种从事教师事业的伟大使命感,对于自己的职业才会有着一种坚守的态度,从而使其将教育看作是实现其生命价值的职业。职业认同还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当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坚定的认同,她才能想法设法地去主动挖掘自身的潜力和身边的资源,主动获得自身的成长,达到一种专业上的自主性,并且能真正地热爱这份工作,并将它作为自己的一项长期的事业。如果教师只是迫于"功利"的目的而从事这项工作,且工作状态一直处于"厌教"的话,那么这份职业仅是其谋生的手段,从事这份职业是源于外部的动机,一旦外在应有的奖励和荣誉失去的话,那将对教师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边远地区的教师职业认同的程度,并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建议,稳定和发展边远地区教育。

3.教师职业认同差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3.1 教师的职业认同在年龄差异分析。在年龄上教师职业认同没有差异,教师职业认同在职业意志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职业意志上36-40岁教师职业认同最高,其次就是25岁以下的教师,在31-35之间教师职业认同达到最低值,这就表明教师职业认同在刚工作的教师中还是很高的,他们刚工作没多久,对工作充满了期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一定的收获,于是这些老师会加强学习,提高自我职业认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老师工作的热情随着环境的不变使不少老师开始厌倦这份工作,人总有一个过渡区,度过了这段低谷,老师们开始改变,由于工作时间之久,老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处理事情的能力都很强,这使得他们在工作中要优于年轻教师,这部分老师在孩子家长和其他教师的眼里都有了一定的地位,所以职业认同感不自觉的就升高了,这其实也就应了那就老话,人都是熬出来的。

3.2 教师职业认同在教龄上的差异分析。在教龄上教师职业认同在职业意志和职业意义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技能上有差异,在35岁到40职业认同值最大,这就表明,教师在长时间的工作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技能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是有所增加的,年轻的教师就要以老教师为榜样,向其学习请教,自然而然生出的自豪感,让老教师的职业意志不断增加,再加上年龄也比较大了,比较安于现状的一个年龄,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

4.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的建议

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一方面可以减少边远教师的流失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更有激情的工作,从而提高边远地区教育质量。因此本研究从教师自身、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建议:

4.1 要健全校园管理体制,给边远地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初入职教师的实践经验是相对缺乏的,管理者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技巧的学习,尽快使她们的工作走上正轨。针对刚入职的新教师,应该由一些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总结他们的成长经历,寻找规律,经常性地组织教师们交流经验,不仅可以提高初入职教师的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教师的疲劳感。在校内建立"学习共同",不仅对新教师而且对老教师都能从不同程度上有效提高自身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可以提高教师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增进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增进成员之间的协作,提高群体努力的满意度,使个体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中获益并且培养自己与他人的有效协作能力。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以团队形式,不断地反思和质询及合作工作。当教育者们共同交流和学习时,他们能发现解决教学问题的新方法。"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做最大的努力让教师在快乐,温馨的环境下不断的发展。

4.2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坚定献身边远地区教育的信念。教师自身应当正视教师这一行业。作为教师,应当具有一颗爱心,一颗童心,一颗上进心,就如陶行知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正的喜欢这份教师的工作,喜欢、接纳孩子。教师是职业认同的主体,虽然自己不能改变职业环境,但自己有自主意识,发挥能动性去应对、互动,就能在职业认知和履职行动上获得好的态势,并不断提高认同程度。

其次新教师应当多学多问,积累经验,不气馁不放弃,敢于积极的接受各种磨砺和挑战。老教师则应当学会自我缓解,尽量避免工作中的倦怠情绪。新老教师还应该共同制定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之职业奋斗目标,目标确立以后就制定相对应的学习和工作行动计划,并且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计划和目标稳步前进。在行动中还要经常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状况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是一个教师不断超越走向更高境界的重要平台。"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实施调控和改进。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向比自己有经验的专家或教师请教和沟通交流。

中学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第10篇

教师评价,在我市还比较薄弱,或者说尚未建立独立的评价体系,它往往以受教育者在应试过程中的表现,来衡量教师教育成果的好坏。一个时期以来,对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也曾进行过一番轰轰烈烈的讨论,常用“重结果、轻过程”、“重表象、轻合作”的评价往往导致教师评价误区。

因此,在评价教师时要尊重个体差异,少横向比较,多纵向发展性的综合评价。评价者不能完全用同一标准去定论,应用多把尺子度量,就应以多元化的角度评价教师,以评价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1、教师评价要评出水平,就是评价教师时要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由于评价是一种主体性认识活动,受评价主体的价值观、认知角度及情感影响,难免带有主观性的成份。科学的教师评价力求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方案规定的价值准则为参照,尽量排除或缩小因个体认知偏差、价值观不同或感情因素造成的判断误差,力求客观公正。

2、教师评价要评出干劲,就是在评价教师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突出激励功能是现代人员评价的和个突出特点,它要求我们不要把教师评价仅仅看作是对教师工作优劣作出判断的过程,而是将其视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这就要求在教师评价中充分肯定成绩和进步,激发成就动机。同时也不回避教师存在的不足,但在表现为合理运用评价机制,鼓励教师之间公平竞争,促成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教师评价要评出方向,就是评价教师时要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评价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一是面向全体教师。二是面向个体全面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方面全面发展,而且驽驭新教材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应得到协调发展。

2、差异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尊重个体差异和阶段差异。多从个体纵向发展评价,少从群体横向比较。注重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地突出主体性,相信个体都有发展潜力的发展性,都有个性的差异性,都有创新的创造性。

3、系统性原则:评价的内容多元化,注重从整体角度协调各评价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的形式多样化,以促进评价内容、方式更完善、更系统。

4、开放性原则:在广泛征求评价对象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评价方案等。评价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评价者心悦诚服,知道自己阶段发展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树立自信心。

5、实践性原则:一是评价方案的制定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二是在实践中收集合理化建议,虚心接受评价对象的意见。坚持评价实事求是,实践的原则,杜绝暗箱操作,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评价现象发生。

三、评价的内容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确定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一是《教师法》第22条关于教师考核评定的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二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三是教师工作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因此,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也十分丰富,可以从多种视角加以审视。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基本上可划分为教师基本素质、教师履职行为和教师工作绩效三个要素群。

1、基本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素质的好坏决定着教师工作成效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根据《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中关于任职条件的规定和新时期对教师质量观的探讨,教师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个性心理品质。

(1)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教师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

方向。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栋梁之材。

其二,教师要具备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师德中的核心问题,是教师价值观最根本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教师爱和教育爱上。“经师易做,人师难当”,职业理想具体表现在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性三个方面。

(2)业务素质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根据《教师法》第8条对教师义务的规定,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

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教师的业务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教师的业务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所谓“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要交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教师还应该是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根据教师职业知识的功能分为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特定的学科知识。二是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即个体成为教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三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施自己有目的的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决难题的知识。包括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和课堂情境知识和解决难题的知识。总之,扎实的职业知识是良好教师的必备条件。

其二,教师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合理的能力结构是教师在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实施教育职能的保证。合理的能力结构指胜任现实工作及未来发展的各种能力,包含:一是理解他人和他人交往的能力。这是教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所必须的,也是教师群体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社会各界合作搞好学校教育以及积极投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的。二是组织管理能力。教师的教育工作是在班组群体中开展的,如果没有组织管理能力,就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群体生活中施展才华,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三是教育研究能力。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现代教师工作富有创***造精神和活力的必然要求。四是教育机智。教育工作不是机械性地、按部就班地简单重复劳动,而是富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教育

机智。具体表现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情境中,具有感受、判断处于生成和变动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状态、新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和转化教育矛盾、冲突的机智;迅速作出教育决策、改变教育行为的魄力。五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能力(如组织教学、教学评价、教学实验以及信操作现代教学媒体和研制教具等各种具体能力)。六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的指导能力,以及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自我修养与素质的信息摄取能力。(3)个性心理品质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也是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素质。要培养出个性品质健全的学生,教师本人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如果教师个性品质不健全,不但个人烦恼无穷,而且也会贻害学生。教师要做到个性心理品质健全,首先要拥有较大的心理容量。教师要克服心理偏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容忍学生的“挑衅”。其次,教师要保持稳定的情绪。教师要经得起挫折磨难,决不允许将个人的不幸转嫁给学生,将自己的私怨发泄给学生,将莫名其妙的火气迁怒于学生。始终要将思考的欢乐和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第三,永远保持乐观的心境。每天都高高兴兴地上班,高高兴兴地生活在少年儿童中间,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以“教不出超过自己的学生,不是好教师”自勉。

2、履职行为

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按照评价学的原理,教师的履职行为可以归纳为专业行为和组织行为。教师的专业行为强调的是教师的群体

1)教师的专业行为

教师的专业行为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又可分为“教书”和“育人”两部分。这是教师工作行为中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其内涵的不同侧面。“教书”是以知识授受为载体、以认识为主体的师生互动过程;而“育人”则指以学生人格塑造、品德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行为。当然在很多情况下,这两种专业行为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本,而教书则是育人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内容。

我教育能力。(3)教师是否严于律已、为人师表,在日常交往中通过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4)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能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全面管理,发展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做好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师的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就是在学校组织系统中的行为和表现。教师唯有将个体的育人行为纳入到集体的组织目标中,遵守组织行为规范,与上级、同事精诚合作,在此基础上的专业行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工作绩效

教师的工作绩效是教师工作行为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工作对象学生的行为变化上。但是由于教师劳动具有特殊性,其劳动方式具有集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特点,其劳动成果具有长期性与滞后性特点。更为复杂的是,学生的行为变化又是学校、家庭、社会综合影响的结果,因此,很难找到足以反映个体教师在学生变化中发生影响力的指标。但是教师工作评价对绩效又是十分注重的,面临这样的两难问题,目前各类评价方案较多地选择如下要素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绩效的主要内容。

(1)课堂教学即时效果

通常一个课堂教学即时效果好的教师,其总体教学效果总是比较好的,或者至少说明该教师具有较大的工作潜能。当然,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决不能一锤定音,以一次听课的评价结论为准,而应在听了多种类型的课后得到的综合结论为准,这样的结论才有较高的信度。教师中长期教学效果,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业成就角度来考查任课教师的工作绩效。时间跨度往往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度为单位。常用的指标有:所任教班级学科考试的平均分、标准差、优秀率和进步率。平均分说明学生成绩的集中趋势,标准差反映成绩分

布的离散程度,优秀率和及格率是以教学目标为参照的绝对比较特征值,进步率可以对群体作动态的纵向比较,这些指标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教学的成效。

(2)教育教学科研成果

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这是能比较明确表现地教师个体工作绩效的一个侧面。它可以包含教师独立承担或参与的课堂教学研究,公开发表的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教材、著作,从目前实际角度考虑,还可包括教师撰写的业经公开交流的经验、报告以及教学研究课。

(3)学生的思想品德面貌与学风

学生的思想品德面貌与学风,无论是对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还是任课教师都是说明其育人绩效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目前尚未找到足以反映这方面绩效的典型价值事实作为指标,只能结合工作过程作分析性描述。四、评价的方法

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应突破以定性为主、固定单一的传统方式,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层次、评价内容的侧重,注重并提倡过程的、发展的、多角度和多视野的评价手段。主要可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1、自我评价

多年来,教师素质的测评一般都是被测评者接受领导、专家、同行、学生等他人单方面的测评打分,教师总是处在被动的状态。目前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是“反思论”范式:主张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反思”意识,要求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素质提高和学术成就。教师素质的培养是学校和教师共同的任务,但首先取决于教师自身,因此教师素质的评价也应该是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自觉地经常对自己的学术工作进行自我评估、反思,随时调整修正不足之处,并不断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使自己始终处于良好向上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中,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反之,如总是处在等待他人评价结果的滞后状态中,那么其素质的提高和个人成长也总是处在缓慢的、效率低下的被动状态。如前所述的“学科带头人素质”与“学术骨干素质”的自我评价参照标准,正是从考虑作为高校高层次的教师应该注重素质的自我评估、自我对照、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角度才设置的。教师素

质自我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相信通过教师素质自我评估和其它评估方式的有效结合,会真正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可将《教师自评的项目和评价要点》表发放给教师,教师了解自评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或评价项目和评价要点),以便他能从多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些自评的内容和标准甚至可以按提纲式的、粗线条的形式(没有权重和分数),打印成文,上课前就提交给教师,以便被评教师做好素材和自评的准备。

2、同事评价

这种方法在教师素质的绩效评价中用得较多,即在一定数量的相应或较高层次的同行范围内,教师本人就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所要求的内容一一述职,中间也可穿插同事的提问。这一过程可使同事们充分了解该教师在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诸方面的工作业绩,反映综合水平、教学潜力和创新能力。同事们根据述职教师的教学绩效,结合每项指标的队教师的教学工作题出意见。这种评价方式可行性的基础是教师本人对绩效的充分阐述,评价的公正性是同行评价而非外行评价,述职的公开性和提问的直接性显示出评价与被评价双方的坦诚与信任,因此这种群体性的、有组织的测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3、专家评价

专家评价一般多用于评价教师某一方面的能力素质。通过对某一课程的多次听课,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态度,对教材的理解、创新和改善等作出评价记录,并将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新要求反馈给教师。特别是针对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后的教学工作向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如在教师角色转变上,要求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在教学工作方式上,要求教师间更紧密合作,改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在教学技能上,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要求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和探索性方向,创设丰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学专家督导组根据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还适时调整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通过教学评价,引导提高教师

素质,保证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能适应高校建设的要求。

4、学生和家长评价

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最有权利也最能客观地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授课)质量。学校要将学生评价结果和教学督导组的评价结果结合起来作为评判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依据。

家长通过学生的各方面变化以及与教师的沟通中教师反映出的综合素质,对教师进行评价,有利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5、学校评价

学校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师的任务,制定相应的指标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信息,对教师个体的工作量进行各方面评价,使教师不断改进工作,为学校提供更科学的管理手段。

五、评价结果的处理与反馈

1、学生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结果折合成十分制评分,按学期以课程(分不同专业及层次)为单位对任课教师教学总体效果满意度或满意评分进行汇总。

2、每学期评价工作结束后,由学校召开教学质量评价总结会议,并向有关教师通报评价结果、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意见与建议和在本课程中的排序情况。

3、学校要组织专家对满意度评价不合格的教师进行诊断性听课,帮助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具有创新性且富有特色的授课,将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观摩。

六、注意的事项

1、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水平性评价或奖惩性评价相比,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对同一位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次数不适宜搞得太多、太密。

2、任何一位教师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或若干个周期的努力和奋斗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综合素质评价都必须首先给每个教师确定一个发展和评价的周期。这个周期可以是几个月、半年,甚至是一年或二年。周期的长短要根据学校的教师实际、教师的教学实际以及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需求而定。

3、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是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其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评价的关键在于对评价结论的认同程度,而不在于评价等级的高低。因为评价采用的是纵向比较而不是横向比较的方法,也不是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因此,对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结论采用量化评价或等级评价的方式都

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

上一篇:高级教师履职总结范文 下一篇:医生个人履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