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20:01:05

中学教师论文

中学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一、 选题的来源

有不少中学教师认为:大学教师论文选题来源广泛,中学教师比较狭窄。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广大中学教师处在教学一线,有着非常广泛的选题来源,笔者总结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10种。

(一) 从教材研究中获得选题

教材研究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上课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也是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教材分析,即分析教材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等;二是教材处理,即根据上课的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取舍、顺序进行调整、呈现方式有所变化等;三是教材指瑕,即指出教材编写的错误和不足;四是教材建设,即对教材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 从教法钻研中获得选题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钻研教学方法,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专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学教师钻研的既可以是宏观上的策略和方法,如采用什么教学模式、遵循哪些教学原则,也可以是微观上的具体操作和处理,如课堂如何导入、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探究如何进行、活动如何组织、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何处理等,微观方面往往更容易深入研究。

(三) 从教学反思中获得选题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为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教学反思可以反思成功之举、反思失败和不足之处、反思教学机制、反思“教学再设计”。

(四) 从学法指导中获得选题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加强学法指导的研究。学法指导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如何预习、如何看书、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自主学习、如何探究、如何作业、如何梳理知识等。笔者曾写过《政治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细节性问题及其处理》一文,发表于《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1年第4期,对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五) 从解题探讨中获得选题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试题有多种类型,像政治学科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包括推理计算类、漫画类、古诗文类等,非选择题包括启示类、意义类、措施类、原因类、评析类、探究类等。每一种题型都值得研究,这也是中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的重要来源。

(六) 从考试研究中获得选题

作为中学教师,一定要研究中考或高考,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和复习。中考、高考的研究主要包括复习研究、试题研究和预测研究。

(七) 从课堂观察中获得选题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对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课堂观察的内容很多,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在新课程实施伊始,笔者就“课堂探究”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课堂观察,并将其进行总结,撰写了1篇论文《关于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探究”的几点思考》,并获2007年宁波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八) 从理论学习中获得选题

“活到老,学到老。”中学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许多地方的中学教师会定期、不定期参加一些培训和理论学习,听专家名师的讲座,专家、名师的观点往往能够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这也是选题的重要来源。本文就是笔者在参加了一次宁波大学组织的、关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听了陈正良、郭宝宏、于成文、李包庚四位专家讲座后的思考所得。

(九) 从学科借鉴中获得选题

不同学科之间有差异,也有共同处。别的学科存在的问题,本学科可能也有,所以别的学科研究对本学科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前不久,笔者看到陈炳飞老师写的《地理选修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觉得写得很好,对笔者所教的政治学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接下来打算写一篇关于政治选修课教学的文章,题目暂定为《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十) 从其他工作中获得选题

除了教学工作,很多教师还从事班主任、学校管理等其他工作,对这些工作进行思考总结,也是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笔者曾经从事过班主任工作,写过一些相关文章,如《优秀班主任的五方面素质》(发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第2期)、《新时期班主任必须具备的素质》(发表于《当代班主任》2012年第4期)等。

二、 选题的原则

虽然中学教师论文写作有着广泛的选题来源,但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写、都应该写的,而要遵循一定的选题原则。笔者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 价值性原则

中学教师的论文写作选题一定要有价值。如果没有任何价值,那就没有研究和写作的必要了。判断一个论题是否具有价值可以参考四个标准:一是能否提出教育教学理论的新见解、新观点;二是能否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否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个问题;四、在方法论上是否有所创新。凡是能够有助于解决上述四个方面中任何一方面问题的选题都是有价值的选题。当然,要作出准确判断必须借助于权威的参照系,即要以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参照系,以免重复劳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当前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和先进方法有深刻了解和科学把握。因此,建议广大中学教师订阅本学科、本领域的权威杂志,阅读这些杂志,对把握政治学科的前沿研究、得到有价值的论文选题、写出有价值的论文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 创新性原则

有价值的选题往往也需要创新。创新是文章的灵魂。中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念新,即文章写作的指导思想要新,要符合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新课改后,中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就要注意用新课改的理念来指导。二是方法新,即采用新颖的方法来进行选题。这有助于选题的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笔者所有的论文都试图这么做,本文就是一篇对具体选题方法介绍的文章,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新颖的选题方法。三是角度新,即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选题。换个角度往往会有新的收获。

(三)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指论文选题要有研究、解决的可能,具有可操作性。它主要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主观条件就是研究者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是否具有完成选题研究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毅力,是否适合自己的兴趣,是否具有研究的基础等。如果既无基础,又无兴趣,那就不要做这样的选题。客观条件是指研究者自身之外的条件,主要包括选题的难度、领域、人力、时间、政策保障等。论文选题主客观方面的条件都要具备,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再具有价值、有创新性的选题也不能完全实施。中学教师要使选题具有可行性,必须注意两点。一是选题宜小不宜大。中学教师理论基础、视野范围、时间精力等比较受限制,大的选题难以开展有效研究,而小的选题则更好做一些。二是从自己的优势、成功之处、关注点去选题。因为这些方面自己有特长、有成功经验和有思考,往往能写出比较深刻的东西。笔者的所有论文选题都遵循可行性原则。像本文就是如此。对于论文写作笔者有较长时间的关注和思考,也写过不少的论文,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自己的特长。在本文具体写作之前,笔者确定的题目是《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打算讲六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意义、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选题、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条件、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方法、中学教师论文写作后的修改和完善、中学教师论文成果的运用。后来觉得题目太大了,涉及内容过多,决定分开写,本文只是其中的一篇。

中学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有两种明显的取向,即对自身教育生活的关照或是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演绎,相对而言,中小学教师则偏重于前者,选取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方式,对自身的教育实践不断反思而形成的作品则是其论文写作的主流选项。

所谓教育生活是指教师基于自身专业发展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利于教师个体兴趣、需要的满足和自身价值实现的个性经验以及教师对自身成长方式的生命体验。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学习活动和教育研究,教育生活是其个性化专业成长的教育烙印,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石。

一、教师论文写作对教育生活理解存在的问题

论文写作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现实中有不少教师觉得教育生活中没什么东西好写,受困于“怎么写”、“写什么”,这主要是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存在偏差、不知道如何选题的问题。

1.在认知层面上,形成“教育生活=教育活动”的误解。不少的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感性的认知上,误认为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教育生活,这主要是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的认知上,缺乏对教育生活的深刻理解;注重操作层面的方法,忽视了教育生活的内涵。首先,教育活动仅是教育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通过大量的教育活动呈现自己的教育诉求,上课、教育学生、参与管理等等是教师论文写作中采用的大量素材和生动的教育资源,这些是教师教育实践过程,有利于教师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对教育活动的驾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但这些都是实践层面的素材,而论文写作过程中对这些素材不能简单呈现,要深刻挖掘其所赋予的教育意义。其次,教育生活是一种基于又高于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凝炼。教育活动是教育生活的实践,不少教师在选题时出现只有表象无内核的倾向,这些文章借用几个时髦的名词术语来串联一些并不新鲜的观点,貌似有理论深度,实则牵强附会。[1]使得文章的立意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对活动内涵的挖掘过于浅显,缺乏应有的教育提炼,形成简单的活动流程式的记叙,对活动的价值、内涵、特质不进行深层次的探析,使得文章出现流水账式的记叙。第三,对教育活动的解读仅仅停留在表面。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的关节点,实际上就是我们认识和解决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突破点[2]。教育生活中有很多的教育事件会产生一定的教育影响,但仔细研究过后就会发现其并不是本质性问题。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即使进行选题,也只是解决一些局部的问题,形不成系统的教育观点,而不能解决全局问题,对教育生活的指导价值会被弱化。

2.在例证策略上,形成“观点+例子”的误证。有的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既呈现自己的教育观点,又有鲜活的教育案例,形成了观点+例子的文本结构:引出一些观点(有的甚至是盲目引用或自以为是),然后找几个自我教育教学实践的事例加以佐证,通篇用3-5个同样的格式串成一篇论文,形成八股式的文本结构,利用自认为很经典的例子以证明陈述的观点,选题出现了以点带面的倾向,这是不正确的。首先,例证缺乏代表性。教育世界是复杂的,但由于阅历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写作过程中常呈现单一直线型思维解读案例,不少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的例子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与教育观点的匹配性不高,逻辑关系不强,表达不凝炼,缺乏说服力。其次,例证过于强调主观性。有的老师通篇文章都充满了“我以为”、“我认为”、“我觉得”等主观性很强的字眼,但这些主观化表述的背后往往都是对别人观点和主张的大量重复,或者只是根据自己的个体狭隘经验甚至主观偏好,无根据地“纵论天下”。对“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对不对?”却说不清,说不明白。第三,例证缺乏科学性。不少老师一直用“存在就是合理”的思维进行例证,呈现自己的教育主张,列举的例子往往本身就有争议性,缺乏普适性,例证无论有多少, 只要不能穷尽,只要还有反例的存在, 这种例证单向论证方式就是不全面的论证,是不科学的归纳思维。

3.在文本结构上,形成“别出心裁”的误区。教师的教育生活是丰富的,有不少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为了凸显自己教育思考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总是挖空心思,寻求生活元素,导致教育论文“剑走偏锋”的倾向。首先,偏激的教育生活片段是教师论文中常有的选择。不少的教师为了使得自己的文章写出新意、写出个性,总是选择教育生活中的极端现象进行阐释,使得文章有一定的震撼和视角冲击力。实际上,往往会事与愿违,缺乏应有的教育信度,缺乏教育研究的普遍性。其次,出现“灯下黑”的现象。科研论文中观点与思想的阐发主要来源于丰富的实例,但不少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论文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教育观照“照人不照己”,不少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生活熟视无睹,缺乏应有的教育实证,使得不少的论文要么是他人的案例堆积,要么就是胡编乱造的故事无序呈现,对教育生活缺乏应有导向,缺少教育意义。第三,研究不深入,仅停留于经验总结。由于中小学教师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撑,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多停留在自己的认识水平上,只谈体会,不能触及规律,缺乏理论依据。不少论文不过是阐述了一些人们已知的或熟悉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管理方法等程序和规则层面的东西,并未提出新的方法和见解,纯粹是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停留在对教育现象描述、教学工作体会的感性层面上,未能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教师论文写作观照教育生活的应然取向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必须立足教育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教育生活是论文写作的重要源泉。立足自身教育资源实际,挖掘教育生活的元素和内核,提升对教育生活的研究力则是中小学教师写好教育论文的基础。

1.学生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他人”。随着现代师生关系的变化,更多时候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推着”教师走,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学生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他人”。首先,学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发展是以学生素质得以提高为特征,以学生学习个性得以发展为方向,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积极向上的热情和态度面对困难和要求。面对新的发现、新的知识增长点,老师也不是万能钥匙,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受到冲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一起合作,积极探求知识的真谛,获取有效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其次,学生是教师论文写作选题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一个丰富的世界,面对每一个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可立足学生的发展实际,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行系统的教育建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视角解读。学生的学习生活,为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源;同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个性、习得性认知、个性化的德性等方面,为教师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讯息,为教师寻求生活化的教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2.专业理解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领域”。教育生活是教师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源,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资源,如何进行系统梳理,为自己的教育科研进行科学建构?教师必须从专业的视角加强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形成科学的、专业的教育认知。首先,专业知识是论文写作的基础。专业知识会影响教师文章对教育生活理解的深度、广度及说服力。随着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产生了根本的变革,除了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外,更关注教师的教学知识,这既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更有教师传授知识的技术和教学管理的基本策略,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有价值。其次,逻辑层次使得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更加缜密。黑格尔认为,逻辑是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统一。教师的论文写作充分反映了教师的整体性教育生活,不仅是教师自己对教育生活的感悟,更是对教育生活的反思,使得教育生活的层次更为清晰,结构更为有序,使得教师对教育生活的解读更富有层次,确保教师想表达的和教育生活之间的一致性。

3.文化自觉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保障”。文化自觉是个体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对人类最基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尊重和认可,并在自己的言行中显现出来的一种人文气息。教育生活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为一个人某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是作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渗透在人的学识、气度、信仰、品格和气质中。教师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这种特质化的文化自觉指引自己对教育生活的解读,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教师论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体的文化自觉程度的高低,这一种文化自觉不仅影响教师对教育生活形式的理解,更会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并反作用于自己的教育生活。因此,倡导教师的文化自觉,会让论文有更广阔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

4.经验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渊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教育生活,经验是撰写论文最为宝贵的财富,没有经验,论文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关注经验要求教师的论文写作必须以教育生活为切入点,并能形成相关的数理分析,完善论文佐证的信度,深化论文阐释的效度,拓展论文辐射的广度,提升论文的研究价值。其次,关注经验要求教师必须基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小学教师面临的许多选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具有共性的, 但由于学校的情景不同、传统各异,由于每一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千差万别,因此别人对同一选题的研究常常不能很好地解决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对同样的选题做不同的各具个性的研究,有时也许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三、教师论文写作观照教育生活的基本原则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论文写作是一个创作过程,也是对自身教育实践的一种教育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育生活的推动,更有利于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

1.价值性原则。所谓价值性是指论文中选择的教育生活资源必须为确立论文立意,完善论文结构和佐证研究结论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论文是教育实践的一种反映,要能阐释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教育论文应根据教育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一定价值的教育生活题材,最终使论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启发价值。

2.实践性原则。所谓实践性,是指论文中的教育生活素材不是空穴来风或者凭空杜撰,而是基于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对教育问题的感悟和教育经验的积累。教育论文写作对教育生活的关照是一种立足于教师教育实践、关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改进、关注教师专业行为、根据论文的立意有效选择教育实践、改进教育实践的一种教育阐释。

3.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是指教师论文对教育生活的观照不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反思,更是基于教育生活的观照,面向未来,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以积极向上的热情和态度面对教育生活中的困难和要求,要以发展的眼光解读教育生活中的事件,探求教育的真谛,获取有效讯息,提升论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力。

4.创新性原则。所谓创新性,是指教师的论文对生活的关照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对教育生活的再创造,进行有益的教育设计,形成独特的研究视角。创新是论文的灵魂,论文写作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就是写别人未写过的。论文写作对教育生活的观照主要关注还没有解决或对自己的教育思想产生冲击的问题,克服人云亦云的选题倾向,可以选择具有开拓性的成功教育经验,填补教育领域的空白;可以写别人已写但不够深刻的题材,进一步挖掘内核,达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可以写一些具有争鸣性的问题。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实,人实我精”的创作要求,完善论文关注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四、教师论文写作观照教育生活的有效策略

教育生活是教师对自身的教育实践的一种理性概括,是对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反映教师的基本人文价值取向,更显现了教师的一种专业情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教育生活的观照不仅是教育生活的呈现,更要关注教育生活对论点的佐证价值。

1.教育生活中的成功经验是论文选题的基点。教师在教育生活中,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教学活动,总有成功的经验和值得推介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则是教师教育生活的精彩之处。因此,教师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可以对成功经验进行系统建构,形成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又有生活气息的教育论文。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是作者自己教育实践的总结。笔者曾撰文《从“管”到“理”:班级工作的两种范式》(《班主任之友》2006.12)是基于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改革,从制度化的“管”转向人性化的“理”,以“理”服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力,文本显得真实、活泼,也很有指导意义。因此,教师在选题过程中,基于自身的教育成功经验并形成理性的教育思考是论文写作常用的选题策略,这不仅会引发读者的共鸣,更为广大教师提供教育成功的另一个路径或方式。其次,对教育成功经验的选择还可以直接借鉴,可以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成功经验,也可以引用他人的观点作为论据。把专家、学者的结论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把“好学校”、“好教师”的成功经验直接作为论文的佐证材料,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第三,拿自己的实践来证明他人理论的正误。用自己的教育实践来验证别人的思想和观点,可以借助外部的新思想激活和唤醒积淀于自己头脑内部的素材,并形成个性化的成功实践经验或者不适合教育实践的原因探析,提高论文的实效性。

2.教育生活中不寻常的经历是论文选题的亮点。不寻常经历主要是指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对其专业情感和发展方向产生关键影响的个别化教育事件,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和影响性。有人把教育教学论文写作中的不寻常经历比做一根竹子的节,只要这个节破开了,其他节就会“势如破竹。”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不寻常的教育经历,实际上就是我们认识和解决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突破点。笔者曾撰文《校长要讲究批评的艺术》(《人民教育》1998.10),其缘由是一次工作过程中,校长以家长式批评对员工进行教育,使得笔者认识到校长在批评下属的过程中也必须讲究技巧,这是尊重下属工作的基点,也是保护下属自尊的根本底线。文本从批评的策略、批评的标准、批评的价值几个维度来进一步探析校长批评的艺术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敏锐性和洞察力,从自己经历的一些刻骨铭心的事件中去摄取有效的论文材料,有什么好的想法,妙的做法,新的体会,及时定位,对不寻常的教育经历进行有效的教育资源挖掘,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思索、研究、分析,抓住实质,提升考据的有效性。

3.教育生活中的关注事件是论文选题的重点。在教师的教育生涯发展历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事件,这些事件既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脚步,紧随教育改革的步伐,凸显当前改革的焦点,又有新意,不是老生常谈,不是人云亦云。首先,形成系统建构的理念和主张。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必须对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予以关注,提炼教育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件作为重要选项,系统研究,不能就一个事件进行孤零的阐释而使得选题过于单薄。在实际的论文选题过程中,围绕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可以逐步形成有理念、有内涵、多视角的论文选题。其次,深化教育生活中的教育事件背后的本质。对教育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件不能就事件谈事件,必须通过一系列表象分析,探究事件背后的缘由、事件产生的教育影响及其反映的教育规律和事件产生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完善事件阐释的整体性。

4.教育生活中感兴趣的事件是论文选题的支点。兴趣是写论文的动力,而且是内在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没有兴趣的写作,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形如枯槁。首先,进一步遴选有价值的兴趣点作为论文选题的题眼。教育教学活动的内涵非常丰富,每一位教师都会有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师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教育生活事件作为论文写作的本真取向,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更有利于教师升华教育生活,提升教育生活的品位,指导教育生活。其次,凸显自己的研究专长。可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考虑当今热点话题,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程度,以专业为主并兼顾教改方面。[3]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关注不仅仅是停留在感性的认知上,还要立足自己的教育研究专长系统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项事件,为自己的教育研究寻求一个个性化的教育研究取向,发挥自己的研究特色,彰显自己的写作风格。第三,立足教育实践中的主要矛盾。抓住教育生活中的主要矛盾, 也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这些主要矛盾所折射出来的教育规律和教育原理进行科学表达,这样的文字自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有帮助、有启迪。

5.教育生活中被冷漠的事件是论文选题的要点。有些话题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眼里司空见惯,认为对教育生活改进和指导意义不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不高,使得一些话题被教育工作者闲置甚至嫌弃。实际上,从论文写作的选题角度来看,这些被冷漠的教育话题则使论文写作选题更有意义。首先,要反思当前一些时髦话题。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高度,为后继行为产生影响。[4]当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每一次的改革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理论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不少教师在教育论文的选题随大流,人云亦云,这是不可取的。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可以对当前的一些主流话语进行积极反思,要有不安于现状的改革意识,对于现成结论和权威定论,要敢于怀疑,多加反思,创造性地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一线教师冷静思考当前教育的时髦追求,为教育理念寻求一个根基,帮助教师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论题。其次,重释传统教育话题。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的教育观点或事件总是一味接受和吸纳,也有人认为其是过时的历史产物,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无需沿袭,这些认识是片面的。传统的教育事物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特质,赋予新的历史定位和教育价值,提高传统教育话题的生命力。第三,研究前瞻性教育话题。有些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愿景总是当作憧憬,在论文写作选题过程中总认为自己对其认识不到位,自己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愿景不匹配,可望而不可及。其实,教育论文是一种教育创作的过程,而且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基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展望美好的未来,建构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生活,提高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感,也是论文写作选题的重要选项。

中小学教师自始自终都是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之中的, 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就是教育论文选题的重要渊源。只有进行理性的梳理,优化教育理论的关注,才能提高教育论文写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肇丰.写论文可以没有理论吗[J].江苏教育研究.2009(7A)

[2]丁步洲.抓住问题: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关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7)

[3]王志斌.浅谈教师科研与论文写作[J].广西教育.2011(8)

[4]转引王锐鹏.浅析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选题[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6)

中学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师徒帮带;英语学科组 教师培养

师徒帮带工程在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英语学科教研组业已扎实有效地实施三年有余了,经过三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年轻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同我们学校提出的年轻教师“一年站稳脚跟,两年迈步有成,三年小荷露尖,四年红杏出墙,五年桃李芬芳”遥相呼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此,我愿把我们的具体做法和诸位同仁一起分享。

一、实施师徒帮带工程的起因

我们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目前是郑州市仅存的一所农村重点高中,地处郑州市区边缘,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比郑州市区相差甚远,做为英语教师、相对思想解放、勇于接受挑战,更渴望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展示平台,再加上高中规模急剧扩张,从而导致我们英语教研组的教师在这两年内需求量激增╟╟两年内我们英语组就被迫吸收七位大学毕业生。当前,我们英语学课教研组中青年教师断层,这都会直接影响思想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关乎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关乎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加快推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早日成为业务骨干,是摆在我们英语学科教研组的当务之急。为了早日有效解决这个课题,决定从我们学科组的实际出发,在学校领导班子、教研室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并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以及同市教研室赵振敏教研员的多次探讨,最终形成共识:实施师徒帮带工程,促进年轻教师早日成为业务骨干。

二、三年期师徒帮带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师徒帮带是我组青年教师培养的传统模式,近年来,我组在原有基础上开始实行三年期师徒帮带,帮带期内的“师傅”和“徒弟”要签订师徒帮带协议书。并且师傅和徒弟公开做出承诺。师傅的带徒承诺:1、我会按照学校统一要求,针对徒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措施,认真履行辅导职责。2、我会建立好培养档案,做好培养过程记录和有关材料搜集整理,随时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重过程的实效性。要认真做好总结,并及时写出评价材料。3、我会对徒弟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全面指导。备、讲、批、辅、考;质量分析、教学反思、命题、竞赛辅导、教研论文、课题研究等全方位手把手把关指导。每周听一节徒弟课,听后做具体指导;每月一次书面指导意见,每学期进行一次指导意见。4、我力争三年时间内,使徒弟成为教学业务骨干。徒弟的拜师承诺:1、尊重师傅,认真学习。学习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技能,学习治学态度,学习职业道德修养。2、我会养成虚心好学的习惯,多听、多问、多实践;要注重思想总结、吸收内化和实践创新。3、我每周至少要听知道教师二节课,并写出听后感;每周至少和指导教师主动交流一次;每节课后写教学反思,每学期学习命题一次;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学期做一次备课组以上公开课;每学期结束要书写学结。4、通过三年学习,不断提高,最终能够独立完成本学科各学段教育教学工作,并力争成为学科教学业务骨干。在整个帮带周期中,第一、第二年实行“一对一”结对,青年教师主要在教学方面拜师学艺,学年结束时对结对青年教师的学期教学评估、各类竞赛评比、组内校本教研、教学基本功、教案及作业检查、师徒结对手册、“四个一”(一堂公开课、一篇优秀教案或教学设计、一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心得体会或有关读书笔记、一份有一定质量的试卷)等项目进行综合评估,给出帮带成绩。第三年,则实行“二对一”结对帮带,每位青年教师有一位教学方面的指导师,还有一位教科研方面的指导师,学年评估时相应增加学科专业知识测试、教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学论文/案例等三项考核内容。帮带成绩不仅是对青年教师成长的考核,也是对指导教师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的检验。三年期师徒帮带充分利用了本组优质师资资源,也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全面发展的平台。

三、师徒帮带 硕果累累

我们英语学科组在我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同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师徒帮带协议书,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师德修养、班级管理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帮带”指导。师徒之间可相互学习,共同反思;另外,师徒也可以采用自愿组合,又可以采用“点鸳鸯”组合的方式,开展相互听课、评课,相互讨论研究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转眼间,经过三年期师徒帮带实践,师徒帮带工程已成为我组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常规模式,学习、研讨、合作、共享已成为我组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并且硕果累累。其中2010年10月我组承担郑州市高中英语“校本教研”专题探讨会任务,我组校本教学案在新密市全面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研讨会上进行书面交流。近三年,我组教师在省、市级教师论文、教学案例评比中共获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4项、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教学课件评比获市三等奖2项,我组教师承担省级课题并结题4项,其中荣获省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面对刚刚在我们河南省推进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开拓进取,有所作为。

总而言之,我们英语学科教研组通过给新上岗教师、较为年轻的教师搭建的“师徒帮带”这个平台,既有专家引领指导,又有年轻教师爱岗敬业、踏实勤奋、刻苦钻研、不耻下问;再加上通过学期结束进行考核,通过综合评价对进步突出的年轻教师和帮带成效显著的师傅,学校将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并在评优、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同时优先为师徒提供校外的各种学习、交流、展示机会。这都极大地调动了师傅和徒弟的积极性。因此新上岗教师、较为年轻的英语教师都很快、很及时的成长起来了,为我们新密二高的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元素。我们英语学科组也将深入持久的把师徒帮带工程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王志编.《华芳春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89页.

中学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一、耐人寻味的公开课

这里的公开课,也包含展示课、汇报课。毫无疑问,只要公开,就会受到高度关注,这对上课者来说,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因此,为了追求完美,上课者就会采取一些措施,如选择好的班级和好的学生、提前布置问题并安排回答问题的学生、提前进行上课演练等。这些现象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社会人士的关注。如《光明日报》就曾报道过类似的事情:一个学生放学后回家,父亲问道:“今天公开课上谁表现最好呀?”没想到女儿的回答却是:“老师表现最好!”这位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的家长很诧异:“为什么?”女儿回答:“老师今天对我们可好了。”他再追问:“那平时呢?”女儿说:“她好凶,经常批评表现不好的学生。”作家叶开在听孩子乔乔所在班级的公开课后,也被告知这种公开课事先已经演练好,一旦有提问机会,班里大多数学生都要举手,但老师只找举左手的人回答问题……

当然,并不是每一位上公开课的老师都是如此,只是,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以至于我们的学生对此都已司空见惯了!

二、形同虚设的检查

各个学校都会接受来自各方的检查或是访问,而每到这个时候,学生就不得不紧张地忙碌起来。一是忙打扫卫生。事实上,每天各班都会有值日生负责打扫卫生,但一旦学校要接受检查或是访问,学校就会在检查或访问前一天大张旗鼓地组织全体学生打扫卫生,更有甚者还会占用学生正常的上课时间。二是忙准备材料。每每有检查时,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要焦头烂额地准备材料,而很多材料是平时压根就没有的或是需要造假的,有时候老师们忙不过来,就会叫上几个信得过的学生帮忙。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很多学校会瞒报学生人数,有的甚至还会劝学生放弃考试。另外,为了在素质教育的旗号之下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学校通常会有两套课表,一套是内部的,课程安排是主课多而副课少,老师和学生实际使用的就是这套,另一套张贴在教室里,用来应付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应该说,学校这样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却一直挥之不去,各学校既要响应国家号召,又要顺应家长及社会提高学生成绩的需要,两者很难兼顾,于是只能作假。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样的作假伴随学生在校学习的十几年,即便他们想诚信也没有诚信的环境,到最后不得不被环境同化。

三、名不副实的先进

在评学生先进的原则方面,每个学校都会毫无例外地要求被选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显性的规定。但在评选时,估计很少有学校能够真正坚持这个原则,成绩依然是最主要的评判标准。因此,我们时常会听到老师对学生先进评选结果的不满,而不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不认可学生的品德。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对符合评优条件的学生做一个班级测评,让同学们共同参与评选活动,以发现候选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当然,这并是说先进学生不能犯错误,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错误。没有全体学生的民主测评和积极监督,自然很难评选出名副其实的先进。本是用来鼓励学生进步的先进评选都变得不再真实,那类似的先进评比当然就很难实现其预期目的,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对诚信的质疑和抵触。

四、急功近利的参赛

在网上搜索“中学生比赛造假”,会发现原来这样的事件是如此之多。如在2009年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中,代表中国参赛的重庆大坪中学女足本来身份竟是中国女足少年队。《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把虚伪造假种进孩子的心灵》的文章,文章质问:对这些国少队和重庆大坪中学女子足球队队员来说,这样的弄虚作假的经历,对于她们幼小的心灵而言,意味着什么?神圣的体育比赛,还会继续有光辉吗?连国际大赛都可以作假,她们今后对待所有的事情,还会有真诚吗?带着孩子作假,把虚伪作假种进每个孩子的心灵,难道我们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为的就是名次?

鲁迅在五四时期就呼吁要救救孩子,90年过去了,我们居然还得再次呼吁!

难道比赛结果比诚信更重要?

五、饱受争议的有偿家教

现在对有偿家教的基本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有偿家教是教师滥用职业身份为个人谋私利,会影响教学精力,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另一种认为,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补课纯属个人行为,是获取报酬的一种合理方式,无可厚非。

姑且不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评论。事实上,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出台了禁止有偿家教的文件,而且很多学校也会在开学之初让教师签署一份师德承诺书,承诺“不进行有偿家教”,有的学校还会给家长发一封抵制有偿家教的信。问题在于,很多教师一边承诺不进行有偿家教,一边又在暗地里进行有偿家教。很多学生一方面不得不参加自己老师组织的家教,另一方面又对这样的老师嗤之以鼻。这样,不仅损害老师的形象,也对诚信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其实,在我们的校园里,丧失诚信的现象远不止这些:教师论文东拼西凑;交钱;请人论文;论文评比走关系;课题作假;职称评定作假;评优跑关系;加分作假;备课作假。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面对这些怪象,我们迫切地需要自我反思。

曾几何时,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被喻为人类最圣洁的地方。欧阳修在《议学状》中说:“夫建学校以养贤,论材德而取士,此皆有国之本务。”只有学校和老师自身诚信,才能为学生营造诚信的氛围,使诚信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中学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制度到位

1、领导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以黄大锚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确定教科室负责校本培训工作,指定邹锡佐老师专门负责校本培训具体工作,黄方仙老师辅助,并吸纳学校务实能干的骨干教师为成员,使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2、领导跟踪听课,深入教学一线,完成听评课任务,并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共同研讨,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对全年的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具体安排,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学校活动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简报、校园博客、校讯通等形式经常汇报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4、校本培训制度和设施完备。针对我校的教师实际,开心初,我们分别制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师则根据个人所需,制定了以课程学习为重点的自训自练计划。同时我们为各学科开辟专门的校本活动室及阅览室、图书馆、电脑室等,为各学科活动正常开展提高了保障。

二、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集中学习、案例分析、交流探究、互相听评课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形式以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活动都做到“四有三保证”:有主题、有目标、有主讲人、有记录;保证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的落实。每组每年至少6次的集体备课,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同伴互助的平台,也为教师营造了一个研究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使广大教师教研能力有所提高,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2、开展以教师个人自主学习为主的自我钻研。具体要求为:

(1)每学年每位教师有一份自培计划和一份总结。

(2)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撰写评课稿2篇。

(3)每学期必读至少2本书(其中一本为教育教学书籍),并做好读书摘记。

(4)每学期写1000字以上的读书心得1篇,并尽量上传至永嘉教师研修网。

(5)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

3、提供专业引领,提升研究高度。校内:充分发挥青年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并通过举行先进教师工作经验交流、集体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校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本学期我校派出了数学组全体组员外出参加浙派名师听课活动。此外,学校在能排出课的情况下尽可能外派教师参加各种新课程培训以及教研活动。对于外出学习的教师,学校有计划的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进行汇报或上示范课。二是请各方面专家为我校教师做专题培训。一学期来,我校共有100余人次参加各级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4、利用两周一次的全体教师会议,以校为单位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学习内容以“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为核心,涉及教育教学、教育法规政策、上级文件精神、教科研、师风师德,安全知识、心理健康、国学和儒学精神等。学习促进教师观念不断地转变和更新,促进教师不断地进步。

5、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和桥头镇中学教师基本技能比赛。我校的教育专题活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我们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实践活动。如开展了《国学与教师素养》、《道德讲坛》、《微课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班主任心理辅导活动培训》等一系列专题讲座,促进了我校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组织开展了各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6、积极参加校外举行的各项竞赛活动,努力促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本学期我校教师积极参加永嘉县2017年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课例、案例评比、县“三坛”评比县教师命题评比、县市骨干教师评比和永嘉县多媒体教育软件和课件评比、“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永嘉县教师学科素养读书征文评比、县教师基本功评比等等。外出参加竞赛活动的老师,都能认真准备,深入思考,在活动中取得好成绩。如我校的丁伟伟、汤承恩老师被评为“永嘉县教坛新秀”,周静、沙海林老师获县论文评比一等奖;陈晓琼获第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一等奖;沙文清、单鸳鸯、周静获县教师命题评比一等奖,麻玉双获县教师命题评比二等奖;徐晓丽、王晓敏分获市精品课例评比一、三等奖,多位教师论文在各类杂志上发表,各类评比获奖达30多人次。

三、抓好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为此,教科室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及时反思,认真总结,不断创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本学年在各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我校2017年各立项课题均顺利开展研究。徐晓丽老师负责、杨乐燕等老师参与的市级课题《初中英语基于单元主题的校本作业编制》,即将结题;丁伟伟老师执笔的市级教科规划课题《“音乐评述”形式的创新及教学实践运用》正在顺利研究中。这些课题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切实推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校本培训的项目意识不强。我们还不能根据本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制定较为切实的校本培训项目,使整个培训工作显得较为盲目,缺乏针对性,对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没有发挥出校本培训应有的作用。

2.校本培训的方式还比较单一。目前,开展校本培训的方式仍然是单一的讲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今后我们将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与时俱进,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为建设一支合格稳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与不懈努力。

中学教师论文范文第6篇

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局领导的直接支持下,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基本完成了期初制订的##市学校体卫艺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我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体育工作 1、积极组织全市中小学实施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本学年起全市所有中小学生全面进行该实施工作,目前已全面进行动员,全市中小学积极准备实施。 2、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 (1)本学期同里中心张美华和鲈乡实小陆建强老师被评为##市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南麻范小平等7人被评为教学能手,谢建荣等15人被评为教坛新秀,目前我市体育教师有3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8名##市学科带头人,27名教学能手,41名教坛新秀。还推荐黎里二中宋耕老师为苏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 (2)举行三年一次的##市中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市级决赛,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1名。通过本次比赛发现了一批教学基本功较扎实的青年教师。 (3)参加苏州市体育教学能手比赛,黎里中心张明老师和市实小吴方明老师分别获小学组一等奖,南麻中学陈轶中和市高中赵芳老师分别获初中组和高中组三等奖。 (4)组织##市首届“A级优质课”评比活动,根据参赛条件和学校推荐共有8位中学教师和12位小学教师参加角逐,最后八名教师入选。 3、继续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实验活动,认真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1)因新华书店没有体育教师用书,为方便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翻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水平二的教师用书,做到小学体育教师人手1本,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方便。 (2)以校级和片级为“课改”研讨主阵地,积极开展体育“课改”研讨活动,本学期共举行了8次活动。 (3)继续改革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积极落实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三结合评价方法,好多体育教师把体育课成绩评价作为课题研究,撰写了论文。 (4)选派教师去苏州和南京观摩省体育教学能手比赛,拓宽了体育教师视野,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5)抓好体育教师业务培训。本学期举行了新教师上岗培训、新课程培训、围棋教练员培训、门球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还组织教师参加苏州市第六期中小学体育科研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苏州乒乓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 4、抓好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工作 (1)鲈乡实验小学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是苏州市县级市第一所学校获得此荣誉。 (2)松陵一中建立苏州市田径投掷项目训练基地,成为##第一所市队校办的学校,今年寒假将投入冬训。松陵一中还接待了苏州少体校女子篮球来校冬训,并举办四城市(上海、南京、宁波、苏州)五校初、高中女篮邀请赛。 (3)继续会同体育局抓好市小学生“三集中”训练工作和训练网络试点学校工作,期末对十四所试点校进行考核,分别评出了奖项,对学校发放了三万多元奖金。 5、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建设。 (1)松陵一中、鲈乡实小、盛泽中心和平望中心通过省级体育传统校检查验收,成为05—08年度的省级体育传统校;市实验初中等十所学校通过##市级体育传统校验收;鲈乡实小、平望中心还分别获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一、二等奖;松陵一中、盛泽中心分别获苏州体育优秀传统校一、三等奖。年底与体育局联合召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办好传统项目学校,快出多出体育优秀苗子的意见。 (2)积极创建苏州市体育特色学校,本年度由七都中学、芦墟中学、七都中心、同里中心和盛泽二中心被评为苏州市第三批体育特色学校。 (3)盛泽中心成为由教育部、中国棋院和世纪华教教育研究院成立的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总课题组的“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基地”学校。 6、举办好##市级体育竞赛,积极参加苏州市比赛 (1)举办##市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来自全市34所中学的26个初中代表队、13个高中代表队共231名运动员参加了四个组别51个单项比赛。经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最后市实验初中获得初中组团体冠军,震泽中学蝉联高中组第一名。本次运动会较上届运动会成绩有所提高,共有22人次打破16项##市中学生运动会记录,2人次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69人次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 (2)与市围棋协会联合举办小学生围棋升段赛,共有11所小学和5所幼儿园152人参赛,最后有六名学生升入业余初段,很受家长欢迎。 (3)与市围棋协会联合举办##市“恒达杯”第二届小学生围棋锦标赛,共有25所小学156名学生参加。最后市实小获团体冠军,获2—6名的是鲈乡实小、同里二中心、盛泽中心、盛泽实小和同里中心。 (4)组队参加苏州市第十一届体育运动会(学生部)暨二四年苏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由盛泽二中、实验初中、南麻中学、松陵三中、震泽一中、松陵一中、横扇中学八校学生组成的##市初中队和由震泽中学,##中学、市高级中学、盛泽中学、松陵一中、黎里中学、市职中、二职中八校学生组成的##市高中队,经过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奋力拼搏最后初中队以6金、4银和5铜的成绩获团体总分第三名;高中队以5金、5银和8铜的成绩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其中毛晓芳同学分别破铅球和铁饼苏州市初中女子纪录,还有震泽中学翁彬涛、吴晓芬,盛泽中学王斌、周家栋,实验初中宋少峰、王良,松陵一中陆顶浩、南麻中学钮娇凤、江中沈亮、二职中何军军十位同学达十一项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最后我市中学生体育代表团在苏州市十一届运动会上获金牌数第一名和总团体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5)发动市实小、鲈乡实小、盛泽二中心三单位组队参加苏州市体育局和教育局举行的2008年苏州市“城市商报.光大阳光理财”杯迎春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鲈乡实小获男子团体第四、第六名和女子第六名;市实小获男子第七名、女子第八名;盛泽二中心获女子第四名。芦墟二中心和平望中心参加苏州市传统校足球比赛,平望中心获第二名,芦墟二中心获第五名。 7、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教科研活动,提高我市体育教育的品位 (1)##市第五届中小学体育论文报告会论文征集和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本次共征集到论文168篇,选送17篇参加苏州市级评选。最后经过评审组认真评审,评出一等奖13篇、二等奖24篇、三等奖43篇。目前正在收集获奖论文,准备召开报告会。 (2)积极参加苏州市第十七届中小学体育论文报告会,本次报告会我市共录用17篇论文,获奖率100%,其中市实小马文英、盛泽二中俞建华、盛泽一中俞春明、市高中张根荣和黎里二中张震伟5位教师的论文获一等奖,还有7位教师的论文获二等奖和5位教师论文获三等奖。盛泽二中俞建华老师的《以校为本,构建课间体育活动新模式》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交流,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3)积极参加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全国重点课题《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简称“218课题”)活动。“218课题”从1997年至今历时八年,完成了第二阶段研究任务,课题组今年11月在苏州举行了“218课题先进单位表彰会暨第七届论文报告会”。在本次大会上我市高级中学被评为“体育科研明星学校”,盛泽二中、鲈乡实小和黎里中心三校被评为“优秀实验学校”,盛泽二中和松陵三中心获得第七届论文报告会“组织奖”。教育局易永华同志荣获“218课题”荣誉奖章。还有二十多位教师获本届论文报告会一、二、三等奖。 8、积极开展冬季三项体锻活动。在各校积极活动并举行竞赛的基础上,将筹备举行##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跳绳、踢毽比赛。发动学校积极参加##市第五届“农行杯”迎新长跑比赛。南邮##学院、##中学、市高级中学、市职业中学、松陵一中、实验初中、南麻中学、盛泽中学、盛泽二中、同里中学、同里初中、菀坪中学等12所学校近1300名大、中学生参加了本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最后南麻中学谈伟国、孙晓芳蝉联男、女组冠军,松陵一中陆顶浩和市职中谢小青分别获男、女组亚军。在男子组获前十名的有八位是学生,女子组获前十名的有六位是学生,获得名次的学校是市职中4人,南麻中学3人,松陵一中、市高中和南邮各2人,江中1人。 9、做好体育优秀苗子的培养和输送工作 各中小学在认真培养体育苗子的基础上积极向上输送优秀体育苗子。经我们学校培养输送后,今年进入国家队有2名(击剑、女柔各1人),进入省队2名(跳水、田径各1人),进入省少体校7名(自行车4人,篮球1人,举重2人),进入苏州少体校18名。 二、学校卫生工作 1、继续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条例》为依据开展好学校卫生工作。 2、积极做好##市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工作,市区各中小学认真做好食堂、环境卫生的同时还加强健康教育资料台帐整理工作,其中实验初中、鲈乡实小在学校健康教育、食堂卫生和环境卫生方面的抽查受到了国家检查组的好评。 3、抓好学校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实效 (1)小学、初中的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同时做到“五个有”。积极开展好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做到校校开展“六个一”活动,为让学校图书馆开辟“预防艾滋病的图书角”,教育局发放预防艾滋病科普读物150本。 (2)重视青春期健康教育,本学期与计生委、市科协联合召开青春期健康教育现场会,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青春健康知识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为了加强青春健康知识宣传,发动学校征订青春健康教育知识展版。还举办了以“生命.青春.阳光”为主题的中小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征文活动。 (3)积极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其中梅堰实小和盛泽中心两校尤为突出,计划、总结齐全,月月有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全部资料上报教育局。在此同时学校踊跃参加省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在省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活动中,我市有九所小学和三所中学参加,有二所小学的三位教师获教师征文二、三等奖;有12所学校的265名学生在知识竞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26人,二等奖80人,三等奖159人。市实初中还获得苏州市健康教育知识竞赛团体三等奖。分发省配送的健康教育宣传画800多套。 3、积极配合市卫生局做好我市“创建全国牙防先进县(市)”的活动,开展好牙防普查和学生问卷调查工作,举行“爱牙日”宣传活动,搞好一年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发送学生口腔卫生用品700多套。 4、重视学生健康监测工作,本学期会同市疾控中心对松陵地区的六所中学初一和高二年级共4190名学生进行了健康监测。 5、开展创建健康学校工作,现有小学19所、中学15所已申报健康学校,占全市学校53%。年终##市建设健康城市接受苏州市评估,实验初中的建设健康学校工作受到检查组的好评。 6、配合市疾控中心对市二高中、松陵三中等学校进行教育卫生监测。 7、开展校医培训活动,并派员参加苏州和省级培训。 8、积极开展防病治病工作,转发了省两厅的《关于切实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 三、学校艺术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8——2010年)》,以《规划》要求开展好我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2、积极实施《苏州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估办法》。在学校自评基础上,对松陵一中、鲈乡实小、震泽实小、平望中心、菀坪中心、松陵三中心、同二中心和铜罗中心等八所学校进行了市级评估。 3、积极开展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松陵一中通过省教育厅的检查评估,成为省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鲈实小等七所小学通过##市级初检,准备创##市级艺术特色学校。 4、举行##市中小学生歌曲独唱比赛,选报九名优秀学生参加苏州市第二届中小学生歌曲独唱比赛,最后市实小程曦获小学组一等奖第一名,这是实小花月瑜老师辅导的学生第二次获此荣誉。另外,震实小陈睿轩、盛二中王乐天和江中马芸芸分别获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一等奖,还有五名学生分别获一个二等奖和四个三等奖。 5、菀坪中心小学的艺术团代表市教育局参加苏州市庆祝二十个教师节校园文艺会演获优秀演出奖。 6、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书画、摄影作品评选和展出。 (1)在中国紫云书院书画研究中心和中原硬笔书学院举办的第二十个教师节全国中小学师生汉字书法邀请赛上,教育局被评为组织奖,同里二小、盛泽中心、金家坝中心、震泽实小、市实小爱德分校、七都中心、金家坝中学、芦墟中心、铜罗中学、同里初中、震泽镇西小学等十一所学校被评为优胜奖单位。还有多名教师学生分别获金、银、铜奖。 (2)推荐鲈乡实小和盛泽实小参加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协办的第四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优秀节目评选活动,最后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还邀请我局领导出席颁奖活动,二所学校的节目均被评为二等奖。 (3)参加省“聚焦江苏文物摄影艺术大赛”活动,有十位学生获奖。 (4)参加苏州市第二届少儿艺术节书画、摄影、手工制品评比,有二名学生获一等奖、四名学校获二等奖,六名学生获入选证书。 (5)与市文广局、##日报联合举办“联通杯”##市庆祝建国55周年书法美术摄影大赛,最后学生获3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46个选入奖。 (6)与教育工会联合举办“诚信教育”师生书画、摄影作品评选活动,最后教师作品评出一等奖12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9名、鼓励奖7名、佳作奖2名和入选奖1名;学生作品评出优秀奖38名、佳作奖30名、入选奖46名、提名奖209名。

中学教师论文范文第7篇

彭局长:自2006年1月我市成立“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克拉玛依项目组”以来,全市26所学校,257个教学班,10311名学生,416名学校主管语文教学的领导和教师参加了该项课题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与课改,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三年来,学生习作共投稿8133篇,被《作文个性化平台》等全国性刊物刊发的有183篇;教师论文共516篇,被《作文个性化课题通讯》等全国性刊物刊发的有26篇;另有几十篇论文、课例、教学设计被总课题组分别评为一、二、三等奖。课题评价组对我市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市的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项目组被授予2007~2008年度“科研先进集体奖”,我个人也被授予“教育科研管理特别荣誉奖”。

克拉玛依市教育教学的基础条件很好。在拥有高水平教育硬件装备的条件下,如何提高软件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是下一阶段我市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这次克拉玛依市的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与课改成果在全国同类地区名列前茅。我希望子课题项目在第一阶段科研和课改成果的基础上,将下阶段的“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发展到全市的初中、高中,形成一条龙的科研体系和课程改革,在扎根中华民族语文教育沃土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论,认真转变我们的教育观、教师观、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为探索和创造出适合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新范式而不懈努力!

记者:克拉玛依市自1997年通过自治区“两基”验收以来,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巩固提高“两基”方面,克拉玛依市将进行怎样的安排和部署呢?

彭局长:2009年下半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将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这是对自治区“两基”工作的一次整体验收和全面评估,也是对全疆各地教育工作的一次考验,更是我们加大教育工作力度,关注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重大契机。

首先,明确“两基”巩固提高迎国检动员大会的目的。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的意见》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做好“两基”巩固提高迎国检的各项准备工作,增强积极推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和国家教育督导团对我市“两基”工作的检查、验收。

其次,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我市“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两基”业务档案建设、经费统计的梳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各区、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加强协作,精心安排部署,明确职责、目标、任务和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记者:和谐家庭是教育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8年,您们启动了“克拉玛依市中小学和谐家庭教育工程”,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该工程的实施情况?

彭局长: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克拉玛依市中小学和谐家庭教育工程”主要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方面,关注民生,提高认识。市教育局特邀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终身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家庭教育网和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网首席专家顾晓鸣为近千名教师、家长作了题为《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的讲座。引导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家庭教育现代化纳入教育现代化整体布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加快构建家庭教育体系,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的浓厚氛围,为全面实现我市教育优质、均衡、高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全面推进区域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来自各区教育局的主管领导,各中小学的校长书记、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心理教师,各幼儿园园长,试点社区及学校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师共300余人分别接受了不同层次的家庭教育培训。

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成立后,各区教育部门将成立家庭教育研究指导办公室,各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将成立研究指导站,配备多名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指导师。通过讲座、家长理论知识培训、团体训练、个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处理家庭教育矛盾的能力,解决学生、家长在实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在各学校、社区的家庭教育研究指导站内,将成立“家长俱乐部”、“学生俱乐部”,并通过网络建立家长群、学生群等,方便家长、指导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探讨。我市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记者: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今天,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不是很乐观,您觉得如何才能促进克拉玛依市教育的公平?

彭局长:克拉玛依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并且积极组织带领各族教职工开展了大量工作。

第一,关注弱势群体,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制定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办法。各级各类学校努力挖掘教育资源,最终将近1万名农民工子女全部安排入学,而且使农民工子女与克拉玛依市市民子女享受同等教育。

第二,把隶属克拉玛依市农牧区的学生安排到市区学校就读,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和加强少数民族儿童学前教育,市政府于2008年初出台了对贫困家庭的儿童实行入园费用全免或减半的优惠政策。从2004年起,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作出决定:把该区的中学生全部安排到市区和白碱滩区有关学校寄宿就读。2007年9月10日,又把距市区70公里的小拐乡的61名农牧民子女安排到市第二小学寄宿就读。并划拨专款给予补贴。

第三,开办区内初中班。2004年8月,克拉玛依市开办了区内初中班。到2008年8月底,先后在和田、博州等边远农牧区招录了5批小学毕业生,并安排在市三中和十中就读。为此,市政府先后投入了1亿多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区内初中班的学生将达到2250名。

第四,坚持实施扶贫助学工程,为贫困生铺平求学之路。2008年,克拉玛依市首次对考入国家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学生进行学费全额救助。各中小学校还经常组织教职工开展为贫困学生“献爱心,送

温暖”的活动。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市教育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1470名教职工,两次捐款总额达13.31万元。市慈善总会从2000年起就开展了“慈善助学”工作,仅2007年就发放助学金152万元,救助贫困生706人次。

第五。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2008年6月17日下午,新西兰Rotorura国际语言学校校长克里斯・莱克女士一行来我市交流、参观与考察。双方就今后互派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交流和学习以及组织克拉玛依市优秀中学生赴新西兰参加寒暑期夏令营活动等教育合作达成多个意向。克拉玛依市的教育开始走向国际化。

记者: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请问您们如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的?

彭局长:2008年以来,市教育局将“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列入“关注民生年”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邀请内地专家、名师前来现场讲学、授课和外派教师进行培训、研修等方式,持续开展了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同时,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拓宽培训渠道,拓展培训内容,强化培训管理,全方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截至7月中旬,各级各类培训共计3695人次,包括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挂职培训、少数民族中小学各类“双语”教师培训、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远程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等多项内容。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在前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使得培训井然有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第一,骨干教师培训。4~6月,组织38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去上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挂职培训;7月10~19日,聘请全国知名专家6人,在市教育局报告厅开展了近100人参加的为期10天的首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结业培训。

第二,骨干班主任培训。1月21~25日,选派2名教师参加了自治区哈语言骨干班主任的培训;5月19~30日,组织我市中小学教师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2008年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7月6~10日,外聘南京5名专家在我市第六中学报告厅完成了374人参加的为期5天的中小学德育干部及骨干班主任培训。

第三,第三期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挂职培训。3~4月,组织第三期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34人去南京挂职培训,其中中学校长15人,小学校长19人(其中少数民族8人)。

第四,少数民族中小学各类“双语”教师培训。2月份,选派6名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参加了2008年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春季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班:3~6月,组织101名少数民族中学教师参加了“双语”教师教材教法培训,组织11名少数民族中学教师参加了第三期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专业知能提高培训;7月10~14日,聘请自治区教科所三位专家,在我市第二中学举办了近100人参加的为期5天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师、双语教师和学校领导参加的汉文化知识拓展培训。

第五,教育信息技术培训。4~6月,组织举办了200人参加的为期2个月的首期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远程培训,并完成了一期25人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

第六,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6月24日~7月29日,组织全市普通高中民汉教师800余名进行了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同步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各学科为期3天的高中新课程远程集中培训f汉、维、哈三种语言同步授课1和教育部为期10天的汉语言网络互动式培训。

第七,新分教师培训。7月7~11日,聘请南京5位专家在第六小学开展了近300人参加的为期5天的2007年、2008年新分教师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班主任工作培训、教育教学常规、心理学教育、新课改培训等。另外,还进行了军训、素质拓展训练、油城乡土教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学科实习培训等。为新分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适应教学岗位奠定了基础。

中学教师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科研;专业发展;教学论文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1–003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幸福一般是指人们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由于人们理想和追求的不同,对幸福涵义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为教师的幸福,从不同的视角也有不同的涵义。如,“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1]”,“如果说幸福是主客体相统一时的体验,那么,教师的幸福就表现在他与教材、与学生、与自己的融合之中[2]”。教师的幸福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3]。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你(指校长)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4]”。回忆30年来的教师生活,最感到幸福的是自己一直走在教科研的道路上,是研究促进了笔者专业发展层次的不断提升,同时也保障了个人教师职业理想的不断实现。

1 质疑起步

质疑就是利用证据,提出疑问。一般认为,科学研究是从学习前人知识或从观察和实验开始的。但是,“如果不从所接受的前人知识中引出问题,那么这仅仅是在已有知识的体系中吸吮知识,并不会引导你去探索‘未知’”;“如果观察到了事实并不引起问题,那么,这种事实,甚至是人们以往所不曾观察到过的‘新事实’,决不会引起你的任何触动,更不会引导你进入研究”。为此,中山大学林定夷教授认为“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从怀疑产生”[5]。笔者研究工作的起点恰是林教授观点的一个例证。

1982年秋学期末,即将进入毕业季的我们就从老师提供的选题中确定了自己毕业论文的课题,笔者选择的是“无机物性质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的无机含氧酸方向。1983年春学期开学不久,笔者就开始筹备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搜集前人工作的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包括鲍林(Panling,L.)和徐光宪等在内的10多位中外著名学者针对无机含氧酸强度所提出的经验公式,比较中发现,形式简单的误差甚大,误差小的参数很多而且形式复杂。为此,笔者抱着对已有文献质疑的态度,期望自己能够建立一个形式简单而误差又小的经验公式,在征得指导老师同意之后,便将课题中的“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调整成了“与结构的关系”。经过3个多月的研究,终于如愿以偿,笔者的经验公式的平均偏差只有0.25,小于徐光宪院士的1.68。结果笔者的毕业论文“关于无机含氧酸和氢酸强度变化规律的探讨”在获得优秀等级的同时,发表在了母校《扬州师院自然科学学报》1983年第2期上,1986年还被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联合编写的《无机化学》教科书列为参考文献[6]。

初次质疑的成功,使笔者有了不畏权威、不迷信课本的批判精神。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初,笔者在适应教学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同时,多次对教科书或化学教学中某些沿袭多年的结论或行为习惯的合理性做否定的判断,并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等多重途径寻求正确或更科学的表达,这类文章在中学化学教学和研究领域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如发表在《中学化学》1990年第2期的“苯酚水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吗”一文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苯酚溶液不仅能使石蕊试液变色,而且还能使其他许多指示剂变色,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从1992年版开始便删去了“苯酚不能使指示剂变色”的叙述。又如发表在《化学教学》2002年第1期的“关于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一文形成了“产物是碳酸氢钙和次氯酸”而不是教科书中的“碳酸钙和次氯酸”的结论,2004年出版的人教版、苏教版和山东科技版的课程标准化学教科书同时在正文中回避了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再如“过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探讨”在《化学教育》1994年第10期发表后,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凌华光在《化学教育》1995年第9期上撰文认为“值得推荐”。其理由是,“中学教本中指出了Na2 O2 与CO2 反应,于是被读者误以为Na2 O2 就不与NO、NO2 反应了。中学生使用的许多复习书中频频出现以这种错误认识为基础的试题和试题解法,实在不容忽视”。

2 合理迁移

迁移一词的基本含义,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在心理学上,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有学者取迁移在心理学上一种情境对另一种情境的影响之意,建议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思维迁移,具体是“由这个专业想到那个专业,把别的学科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学科上来[7]”。与此对照,笔者也是思维迁移的受益者。

笔者大学毕业后有1983年至2001年在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工作的18年经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国家教委师范司委托《师范教育》编辑部组织了两届全国中师青年教师教学论文评比活动。首届于1989年举行,包括语文、数学和教育学3门学科[8];第二届分1992年的文科和艺体科[9]、1993年的理科和教育学科[10]两次。笔者在准备参赛论文的过程中,从《化学教育》杂志上读到了一位学者有关化学实验能力的论述,笔者在领悟其中关于实验能力构成要素的精辟论述之后,构建了具有师范特色的中师生实验能力结构,并以关系图的形式进行呈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师范生实验能力的相应策略。当时的学科评委、江西九江师范高级讲师潘留芳老师认为,该论文“指出实验思维能力是实验能力的核心,又将中师生化学实验能力分解成与教学程序相适应的六个要素,颇有新意[11]”。结果笔者的论文在获得全国一等奖第一名的同时,还发表在了《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5期上。

思维迁移在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实现迁移的关键是要广泛涉猎并形成多重的学科专业背景,要在领悟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其他学科知识以及他人的思维方式。如“前馈信息与化学教学”(《天津教育》1994年第2期)、“一卤代正烷烃密度变化的回归分析”(《化学世界》1998年第7期)分别迁移了系统科学中前馈信息的概念和数学中回归分析的方法,是对有关教育理论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合理运用。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广洲教授在为笔者的一本小书作序时指出,陆军将“用于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因素的回归方法,用于探讨物质性质与结构的定量关系”,真是“别出心裁”[12],这实际是对笔者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肯定。另外,如果仅从文章的题目看,从他人的“差异性:一节同题异构课的比较”到笔者的“题同构异、精彩纷呈、形异神同——对优秀课评比活动中同课异构的几点认识”可以发现,其中不仅实现了思维的迁移,而且还透过同课异构在“题同构异”等方面的“差异性”,看到了各自针对相同教学内容探索理想教学方法所呈现出的“精彩纷呈、形异神同”的表现,从而实现了表达效果的最优化。

3 自我补白

补白,即填补空白,原意是指填充报纸或期刊上空白的短文。其实,补白也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选题方法,具体是指从与得出原有结论的不同角度或不同层次上来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新认识。而且研究中的补白,要从为他人补白逐渐过渡到为自己补白,使自己的研究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笔者在反思自己研究的过程时,深深地体会到补白特别是自我补白的意义,及其对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

2001年夏,笔者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调到江苏省南通中学工作,此时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轫之时。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看,这一轮课程改革除了主张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以外,还以课程标准替代了教学大纲,并对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理解新课程、实施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过程中,笔者围绕自己主持的省市“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进行了多角度选题,不断进行自我补白。2010年,在准备“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时,将自己近10年的成果归纳为互补的5个方面,具体包括“尝试构建了三维一体的课程知识体系、辩证思考了新课程化学教学的部分内容、探索实施了新课程模块教学的有效策略、实践体验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策略、客观评析了新课程高考的特点和影响”。笔者该成果获得了“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全面总结个人新课程研究成果的“做新课程实践的领航人”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3期发表后,又被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1年第7期全文收录。

补白最讲究的是角度。以“构建三维一体的课程知识体系”为例,笔者在撰写“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7期)和“新课程下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构建”(《化学教育》2007年第12期)之后,逐渐认识到可以将认知领域的化学知识“划分为物质知识、方法知识和观念知识3大类”,其中,“物质知识是整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方法知识和观念知识的载体,方法知识和观念知识既要依靠物质知识的支撑,又能促进物质知识的获取[13]”。于是,又撰写了“新课程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学科观念体系”(《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5期)。在有相互补白的3个角度之后,又进行了上位统整,撰写了“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维度与策略”(《教学月刊》2011年第12期,报刊复印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2年第3期全文收录),这样“以获取化学事实为基础,掌握科学方法为重点,形成学科观念为核心,提升学科素养为宗旨”的化学教育主张就日臻完善了。

4 走向无意

心理学上有一组概念叫“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它们分别是指“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和“一种有自觉的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在研究的起步阶段,如果不是“有意”,没有“自觉的目的”和“意志上的努力”,这条幸福之路是难以通畅的。随着研究技能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和幸福感的强化,研究已经成为笔者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笔者生活的自然状态。

2011年秋季,笔者入选“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的行列。笔者所在的第二期中学教师一组有11位培养对象,省教育厅从南京大学、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聘请了5位教授担任我们的导师,在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我们按照培养工程制定的“专家引领、自主研修、集中研修和研修实践等操作策略[14]”开展活动。培养对象都非常珍惜这样的研修机会,积极参加每一项活动,认真完成每一份作业,以促进自身专业的充分发展。2012年下半年在导师们的组织之下,我们对日本学者佐藤学的《课程与教师》一书进行了学习和研讨,笔者的体会文章“教师课程实施中的忠实与创生——以化学教学为例”发表在了《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第5期,并被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8期全文收录;2013年5月,省教育厅以“农村素质教育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为主题组织了培养对象“牵手农村教育”巡回指导活动,笔者的“对江苏农村高中化学教学现状的考察报告”刊登在了《化学教学》2013年第10期。另外,导师们还十分强调思考学科基本问题对促进学科发展及自身专业提升的积极作用,多次组织我们开展学科基本问题的研讨,在研讨的基础上笔者撰写的“关于‘学科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一文已被《现代中小学教育》录用。

早在1999年7月,那时笔者还在师范学校工作,在江西省九江师范学校观摩全国(华东赛区)中师化学教师创意实验评比活动之后,笔者撰写的“对教师创意实验评比的几点认识”一文发表在了《化学教育》2000年第2期,那是笔者参加教研活动的体会文章获得发表的最早记录。这些年笔者还将各类专著的阅读体会及评课发言稿进行了整理投稿,并陆续被录用。

以上从质疑、迁移、补白和无意4个方面描述了自己在教科研这条幸福道路上留下的履痕。表面上看,无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与质疑、迁移和补白等确定课题的技法不在同一个视角,其实笔者的无意也是确定课题的技法,那就是“任务即课题,工作即研究”,也就是用研究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任务。在30教龄之际,用此小文记录自己从蹒跚学步到稳步前行的身影和专业发展的技术路线,以志纪念,同时祈望对后来者有所启示。

[1]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2002,(1):41~45.

[2]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5):22~26.

[3]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07.

[5]林定夷.科学研究方法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28~29.

[6]北京师范大学等编.无机化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599.

[7]朱华贤.教学论文写出新意六法[J].小学教学,1999,(7):20~22.

[8]全国首届中师青年教师论文评比座谈会纪要[J].师范教育,1989,(7):8~10.

[9]小流.推进《教学方案》实施 扶持青年教师成才——第二届全国中师青年教师教学论文(文科和艺体科)评比圆满结束[J].师范教育,1993,(3):12~13.

[10]梁人.实践出真知 改革促成才——第二届全国中师青年教师教学论文(理科、教育学科)评比活动综述[J].师范教育,1994,(3):8~9.

[11]潘留芳.发扬成绩 改进不足[J].师范教育,1994,(4):13.

12]李广洲.序[A]//陆军.新课程化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3.

[13]陆军. 2008年江苏化学高考说明的特点和应考策略[J].化学教育,2008,29(1):44~45,57.

中学教师论文范文第9篇

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林诗老师在福州秀山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近20年,期间她曾担任区工会女工委员,校教务处副主任、工会委员、党支部组织委员等职务。2000年8月因区教研工作的需要调到福州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处,现任中学教研处主任兼物理教研员工作。她在1987年执教的初中物理《功》的课堂教学实录,作为由福建师大物理系主持的“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的“自学问题讨论法”的代表课,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录用并播放,1991年3月获1990年度福建省女标兵光荣称号(首届),1993年3月获福州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首届),1997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4月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二十五届劳动模范,2006年9月荣获福建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4月被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聘为“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物理课程团队核心成员,2007年10月荣获福州市晋安区“第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光荣称号。

一、教改实验名师引领,同伴互助促进成长

1984年林诗老师参加了由福建师大物理系组织的中学物理教学法“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这为她提供了高层次的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的机遇,她像海绵吸水那样抓住一切学习、锻炼的机会,每个学期都要承担1节以上的公开研究课,课题在开学初就定下来,选择的是最难教或一般教师认为没什么好教的课题,而承担课题的她,总是想开课时让听课者有所收获,不浪费老师的时间,这样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有精彩突破,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高。而当时“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的宗旨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不但让学生知道物理概念,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概念”,用今天的课改术语表述,就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研究课对学生各种能力即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这就无意中引导承担研究课的教师,从开学的第一节课的设计开始,对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要达到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作具体安排,并扎扎实实地落实。这样承担一节研究课,提高的是一系列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1.深入研究课堂教学,长期坚持自制教具

林诗老师在参加“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时,福州秀山中学正处于创办的初期,学校还在建设中,教室租用在民房中。据她回忆,1981年参加工作时,学校物理仪器只有一台物理天平,平时教学中需要的实验仪器能自制的就自制,不能自制的就回自己中学就读的母校福州第七中学借。而承担研究课时遇到的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等效果不理想时,首先想到的是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思维特征,改进和增加演示实验,实现无痕迹的引导,或增加分组实验,引导学生体验。而当时的学校经济很困难,常规实验仪器虽然每年也有所添置,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常规实验要求,何况许多实验仪器是自行设计的,教仪站也买不到,只能靠大脑和双手,利用坛坛罐罐,变废为宝,自制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具和学具。随着学校的发展,物理配套仪器也逐渐完善,但这时她通过比较发现,许多自制仪器的实验效果比配套仪器好,这促使她长期坚持自制仪器。直至今日,身为教研员的她,在通过推门听课、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困难时,还经常进行自制仪器或对配套仪器进行改进。多年来因教学需要自制教具和学具有数百件,《自制物理仪器一套》在1987年8月召开的1987年全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会上被评为全国二等奖,省、市一等奖,这意外的收获,让她体验了另一种成就,鞭策她在教学研究上快马加鞭。在秀山中学一线教学的近20年时间里,她先后承担区级以上的大型公开课近30次,曾受到中央人民教育出版社雷树人教授等部级专家、特级教师的高度评价和赞扬,1993年3月她执教的初中物理优质课《机械效率》课堂教学实录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录用并播放。她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在名师引领、同伴互助下,努力探索物理科教学规律,刻苦钻研教材,开展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不但自己进行教改实验,还大力宣传教改思想,介绍教改经验,推动教改活动。在上世纪90年代曾多次被省高师培训中心邀请到厦门、三明、宁德、南平等地举办的教学法培训班讲课,多次被省、市教育学院和省中学物理教学法研究会邀请给第一线的物理教师作教材分析,被邀请到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讲课,多次被福州师专邀请给毕业班学生作“当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体会”的报告,多次被福建师大物理系邀请给学生作教改经验和自制物理教具的技巧等讲座;曾参加《趣味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结构表》和《初二物理解题题典》、《双基优化》物理部分等书与教辅的编写修改工作。她撰写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能力培养》论文,在1997年第2卷第3期《集美大学学报》上发表,还有多篇论文获省级奖,有多篇文章在《中学生物理园地》上发表,还担任过《中学生物理园地》的编委。

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物理竞赛曾获全国二等奖,市、区一等奖。任教的班级学生参加中考的平均成绩均名列区第一、市前茅。她在秀山中学连续10年指导福建师大物理系100位毕业生实习,她对工作一丝不苟、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习教师树立了良好榜样,于1996年被福州市教育学院聘为“物理科中心组成员”。

2.练就一专多能本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物理学科的特色,加上长期的自制教具使林诗老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她充分利用农村中学的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制作了“乡土中草药”标本,植物“花瓣”标本,植物叶贴“动物画”,“叶影”标本等;利用可乐瓶做各种“动物”、“灯笼”、“花篮”等。她指导的作品《水平、竖直检测器》在第十届市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指导和培训学生参加市舰模比赛,其中有2位学生分别获“镇远”号第二、三名,填补了当时郊区此项活动获奖的空白,她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同时自身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曾荣获福州市青少年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3.再苦再累无怨无悔,工作家庭花开并蒂

1995年7月林诗老师的爱人支援山区教育工作调任山区中学任校长,为了全力支持爱人全身心投入山区的教育事业,在五年半时间里,她全部承担了照顾家庭和教育儿子的重担,其间有几年还承担了跨年段教学:初三年级1个班初二年级2个班,或初三年级2个班初二年级1个班,每天早出晚归,晚上还要加班学习、研究、备课、写教案。在每年对学生进行的无记名调查中,她总获得各个教学班学生全满意的评价。她承担年段管理工作中在家长会年段集中时,对家长作的家教指导,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家长们反映希望多召开这样的家长会。她对毕业班学生的中考报名指导,对于对自己特长和兴趣朦胧不清的学生的终身发展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感动终生。在担任教务处副主任时,这种作用就发挥的更大了。在这期间,她儿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又从初中升入福州一中。她常说我们当学生时,遇到好老师深感荣幸,孩子读书总希望能遇到好老师,每个学生家长的心情跟我们是一样的,因此,身为老师必须凭良心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尽最大努力实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同时,家庭也是很重要的,孩子教育更重要,要尽量让孩子享受与学生一样的待遇。独生子女的教育就像中、高考命题和课堂教学一样,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若每个家庭的教育都能把做人放第一位,会使遗憾减少,每个家庭和谐了,社会可能就会更和谐、更安定。所以,她宁可放弃自己业余活动、少休息,也要做到学生、孩子、家庭三兼顾,孩子在妈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孝顺长辈。孩子对妈妈的理解,爱人、家人、长辈的理解支持也是她重要的精神力量和动力之一,用她的话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辛苦心不苦,忙却快乐着,累却幸福着。”她爱人为彻底改变山区学校的面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肯定和称赞,这与她的支持、关心、帮助是分不开的。

4.任教农村中学20年,辛勤耕耘收获不凡

林诗老师在农村中学这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近20年,她以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敬业、乐教,爱生、忘我工作的精神,勇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除前面提到的之外,1991年荣获福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4、1997年均在“佐藤明雄福州教育奖评奖”中,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奖;1995年被评为市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工作者、被评为福州市青少年科普工作先进个人;1997年评为福州市普通中学优秀教研组长;历年来累计荣获各级先进称号40多次。

二、及时把握课改机遇,研究创新促进成长

因工作需要,林诗老师于2000年8月调到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物理教研员,赶上了课程改革的浪潮。因为她有“五年跟踪”教改实验的体验与收获,在这一轮的课改过程中,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具有前瞻性,她在使用课改教材之前,就对物理课改进行先期的“穿旧鞋,走新路”和“试穿新鞋走新路”研究,2003年6月将研究成果分成《案例汇编》《论文汇编》,为一线教师真正使用课改教材时提供参考,使老师们少走许多弯路。

1.努力研究教学过程,精心指导教学设计

担任教研员工作10年多以来,林诗老师深信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效果有时无声胜有声,通过推门听课发现问题,找准提高物理教师综合素质的切入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执教能力。2001年以来听推门课、研究课累计1500多节,指导区级以上公开课、参赛课累计168节,录制课堂教学、教学比赛、专家报告等学习研究资料100多片光盘。

林诗老师常说:“提高老师执教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让老师体验,设计和执教一节成功课之后的喜悦、成就感以及过程的思路与方法,而这种精神享受会转化为老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内动力,思路与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日常教学设计与执教中”、“课堂教学设计与执教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永远没有最好,但有更好,而每一次的研究与修改总是向更好的目标提升”。因此她非常重视参与承担公开课、参赛课的一线老师教学设计、执教过程的研究,其流程如下图:

一线教师每承担一次公开课任务,综合素质就提升一次,公开课后与课前比较,老师的自信心、气质、魅力、亲和力、语言的简洁度、问题的指向性、引导的恰当度、组织能力等均会有较大的提高。因而她视每一次的指导研究过程为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公开课、参赛课才有机会与一线老师一起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这个过程是一线老师为她提供了研究学习的平台。同时她还认为推门听课是另一种很好的学习提高方式,在这一形式的听课过程可以发现许多研究课中所无法发现的真问题,而有效的教学研究源于真问题的发现。所以她总是真诚地感谢老师们为她提供发现问题、学习、研究的机会。听课、交流、研究使她受益匪浅,并与一线老师共成长。

2.立足教研工作本职,尽心尽力培养教师

林诗老师指导过的一线老师参加教学比赛累计获:部级二等奖1人、优秀奖1人,省级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1人,市级特等奖6人次、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课堂教学设计部级一等奖1人次,省级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教案部级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人次。课堂教学实录部级二等奖1人次。课堂教学实录参加市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2人次。在晋安区首届“骨干教师”认定中,被认定的7位中学教师中有2位是物理教师;晋安区首届“教学名师“评选中,被评上的5位中学教师中有2位是物理学科教师。她还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聘为2007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物理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参加2007、2008年“高中物理新课程远程研修”中“如何理解和落实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讲课、素材收集和小视频拍摄、批改培训作业等。利用多次参加中考命题的体验,进行评价研究,借助本区质检命题和市级质检命题机会,为晋安区物理学科培训了3位市质检、12位区质检命题人员。参加“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设计大赛”获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3.脚踏实地教研创新,不懈努力成绩显著

林诗老师长期坚持参加福建师大物理系主持的“导控探索式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五年跟踪”实验10周年时将研究课题命名为“导控探索式教学法”),身为教研员的她,曾承担福州市立项的重点课题“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研究”、福建省中学物理“科学探究教与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提高科学探究实效性的教学案例研究”,并带领晋安区的物理教师共同研究。她还曾是市立项的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部级研修班”学习,在指导晋安区实验校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深入学校培训老师,亲自承担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课题,起到了示范性指导作用,案例和部分培训内容收入中期总结交流会的汇编中,并被评为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课题组先进个人。2003年3月被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聘为《福建省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员。2008年10月被邀参加为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科学探究指南的制作与实施》的编写,负责整理编写《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科学探究学习资源的开发》部分的初稿,组织部分省级子课题“提高科学探究实效性的教学案例研究”的课题组教师整理了13节案例,提供给相应的编写组。2009年12月被福建省中学物理教学法研究会聘为“中学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专家评审组成员、子课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组长。她在课题研究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晋安区的物理老师共同研究,而研究成效由教学效果体现。研究源于问题、创新源于解决,本着虽没最好却有更好的宗旨,沿着有效高效目标努力,实施具体的研究――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及时反馈、课后配套作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自制实验仪器、配套实验仪器的改进等等,如自制了无需暗室即可操作的“光学系列仪器”等许多简易而效果好的仪器。

林诗老师于1995、2001、2004、2005、2006、2009年累计6次被邀请参加福州地区物理科中考试卷的命题工作。她不但善于进行实践研究,还重视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升。担任教研员以来她撰写的论文《初中物理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导学”初探》被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一等奖,并发表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试教通讯》2005/24-25合刊(总第194-195期)上;论文《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导”的感悟》收入福建省特级教师论文集《名师论教》;论文《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刊登在《福建教育督导与德育》2008年第3期;论文《浅谈提升教师素质的策略》刊登在《福建教育督导与德育》2009年第1期;论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巧用实验提高教学有效性》刊登在《福建教育研究》中等教育理科(3)2010年8月号,2009年11月论文《提升教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在华东六省一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担任教研员以来累计撰写论文26篇。她还参加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师教学用书》、《综合实践活动》,“中考总复习丛书《新考点指导》物理”、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初中物理同步训练》等书与教辅的编写工作。她还善于将研究成果的资源共享给物理界同仁,2000年9月以来承担的省、市、区级讲座累计77场、63个专题,由于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好,很好地体现了真实和实用,深受与会、参训老师欢迎和高度评价。2008年11 月荣获福建省中学物理优秀教研员称号,2009年3 月被评为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三、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林诗老师在学生管理方面颇具特色,她善于换位思考理解学生,在福州秀山中学工作期间,她是学生的知心朋友,非她教学班的学生遇到困难、困惑时,也常找她沟通交流,获得良好的解决问题方法或启发。她善于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会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优生更优、更加全面发展,学困生增强信心,对学生心理健康度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担任教研工作后还曾被福州秀山中学邀请,为学校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针对现在学生的复杂心理状况,进行疏导。学生还经常与她电话交流,许多学生在她引导之下走出心理误区、正确处理青春期生理变化引起心理变化而萌芽的问题、平稳度过青春期的不稳定期。她重视教书育人,寓德于教,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女的实际行动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严师、慈母,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中学教师论文范文第10篇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代表:

我受****县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五年来,****县教育学会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双百”方针,本着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科学研究,注重科学普及的精神,在加强学会组织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任务,密切联系我县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际,有计划地开展了教育科研、教育科普和学术交流活动。经过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在组织建设、教育科普、教育科研、学术交流、学会管理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党团结联系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纽带、桥梁作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为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科学的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进一步加强学会组织、队伍和制度建设

县教育局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学会的组织建设。根据县教育局和县民政局的统一部署,第五届教育学会理事会产生至今,根据《****县教育学会章程》和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基本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民政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学会关于加强教育学会建设,进一步发挥教育学会作用的意见》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2008年我们组织召开了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制定了《****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县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办法》,印发了《****县教育科研工作章程》和《****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修订了《****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评估标准》等教育科研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措施,规范了科研管理,加强了制度建设、组织保证和中小学校长、教师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学会的组织建设。各基层学校都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处(室),配备专(兼)职主任,充实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力量。

**教育学会现有基层学会26个,专业委员会11个。学会会员876人,其中省教育学会人,市教育学会会员299人。我县教育学会已成为全县社会科学领域最大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之一。

(二)、深入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

教育学会始终把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做为学会工作的主要方面。在全县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将2008年确定为教育科研年,积极动员各基层学会和广大会员参与到教育科研工作中来,将教育科研工作重心下移,使教育科研工作“校本化”。各基层学会和专业委员会积极申报各级课题。全县各基层学会和专业委员会申报的“十一五”课题,部级6项,省级12项,市级21项,县级25项。各基层学会和专业委员会按照各自确立的课题,结合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如实验中学的《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第一实验小学的《教师自主性专业化成长与发展行动研究》、朝鲜族中学的《民族学校德育特色化研究》、向阳小学的《“新课程新教师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化教育馆的《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广泛应用》等课题研究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些课题的确立和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县基础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促进革新课程改革和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尝试。许多学校的校长已真正尝到教育科研给办学带来的实际成果,已真正认识到科研兴校。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学术交流活动

为了活跃会员的学术思想,检阅科研成果,我们还十分重视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召开教育学会年会,总结一年的工作,评选科研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工作者、评选优秀论文。五年来,县教育学会先后召开了5届学术年会、2次专题研讨会(教育论坛);先后编辑了《教育教学研究》四册,《和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册、《我的教育主张》一册,收集教师论文480多篇。这些论文集的编辑出版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得到了很好地收集整理,促进了教育经验与信息的交流。期间还组织编辑出版了《**县“十五”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汇编》一书和《教育科研手册》。同时,教育学会还不定期地组织专兼职科研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2006年我们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到江苏洋思中学、启东中学考察学习;2008年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导主任到山东杜郎口等名校考察学习;组织全县中学教师参加了在长春市召开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吉林省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研讨会”等。同时,我们每年都组织参加省、市召开的“十一五”科研课题经验交流会和课题现场结题会。此外,各基层学会还自发组织教师到省内外一些著名学校考察学习。这些考察学习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各种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也使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在我县得到推广。2007年在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研讨会上,我县代表*市做了《完善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四)、积极主动地推广科研成果

五年来,我们在积极探索群众性教育科研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改变过去课题过大、不易操作以及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不紧密的状况,将教育科研工作“校本化”。要求各校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围绕本校、本学科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学研究。

为了全面促进我县新课程改革,我们积极推广了已取得成果的典型经验:2005年在龙岗中学召开了全县朝鲜族创新教育与新课改研讨会、在宝泉山镇中小学召开了全县创新教育与新课改研讨会,2006年在**一中、实验中学、朝鲜族中学和向阳小学召开了创新教育与新课改研讨会;2008年在向阳小学召开了《“新课程?新教师?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成果现场展示会。同时,还于2005年承办了《*市科研带动工程现场研讨会》。

上一篇:新教师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职教师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