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

时间:2023-03-09 09:14:23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1篇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半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CN刊号为:61-1034/G4,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与时俱进、勇立潮头、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潮流而享誉全国中学教育界,以能够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而深得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厚爱。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学生发展

中学化学是培养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科基本观念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树立学生最基本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中学化学教学应该着力于未来,从知识的培养向观念建构为本的培养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这不仅仅是化学课程改革的目标,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中学化学基础观念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够对中学化学的概念、用途、化学实验的器材以及实用性等有比较清醒的认知,能够科学辩证地看待实验现象,从实验现象中了解化学的本质;能够发现问题,并用化学的观念去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内容构成,也是学生了解化学世界、了解并打开中学化学之门的关键。

其次,要从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学习价值入手。化学基本观念是中学生在系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化学的看法和认知。主要是指能够在总体上认识和概括性认识化学课程的作用,能够用化学知识、化学思想和方法论考察周围的事物,能够发现问题并有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化学的基本观念分为元素观、微粒观、微粒作用观、物质结构观和变化观、物质分类观等,这些基本观念对中学生的后续发展以及未来工作、生活等都具有长期的规范和导向作用,也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再次,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是理论联系实践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中学化学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的化学知识,还是中学生未来升学、生活以及就业的基础技能培养教学之一。因此,基本观念的培养是从根本上让学生了解化学。

总之,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贯穿整个中学化学教学阶段的主线,只有基本观念培养好,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科学发展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国琼,吴平.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09).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 实验室改革 教学探索

前言: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学习与实验不分家,从当前中学化学课程的教育现状中,化学实验中的各个环节都没有落到实处,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

1.化学实验教学无法落到实处的客观因素

1.1 新课程的设置与课程的安排

从当前高中的化学课安排现状来看,课程安排时间过短,一旦遇到军训、节假日等情况,必然会延长新课程的教育时间,一学期的课程几乎全部用来讲授新的知识,缺少充分的复习时间,赶进度的情况非常常见,导致实验课程被削减,实验研究无法估计,实验教学任务多是填表了事。

1.2 实验室的条件差

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实验所采用的设备也在不断创新,但是受到学校自身的情况影响,很多中学都采用传统的仪器进行实验,设备落后,药品更新不及时,导致一些实验无法进行,影响教学效果。

1.3 实验员过少且素质差

很大一部分学校仅安排一名实验员,导致实验无法及时进行,而且一些实验员的综合素质不过关,导致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不足。

2.导致化学实验教学无法落到实处的主观因素

2.1 校领导重视不够

实行新课程改革,提高升学率,二者之间无形中存在着矛盾,很多高校为了追求高分,对学生的素质不够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课程无法引起领导的重视,解决难度大。

2.2 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从当前中学化学课程的开展现状来看,很多中学的教师对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着倦怠心理,怕麻烦,怕危险,担心危害,因此很多演示实验能不做就不做,很多实验无法开展;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在实验中过于重视现场及结果,忽略了学生在实验中的成长过程;受到教学制度的限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参与机会少,学生操作能力无法得到实践,进步速度慢;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对于实验的各个环节搞不清楚,无法准确的分析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在回答问题时会出现各类错误,无法及时纠正问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得到提高。

3.中学化学实验改革的建议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各类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贯彻中学实验教学,就必须要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的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消除当前化学实验存在的不足,推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3.1 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一种良好途径,学生可以利用实验的现象提高自己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进而掌握有关的知识。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准确的掌握化学实验的各个步骤,要注重讲与做的结合,适当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得到结论,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心理。

3.2 增加协同实验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实践能力

中学化学实验以教师演示为主,由于目前中学人数过多,很多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现象掌握不够清楚,影响教学效果,长期下期,这些模糊不清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失去了兴趣。对此,中学化学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必要的情况下教师从旁辅助,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

3.3 加强探究实验的比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以验证性为主,最重要的步骤是模仿,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法发现问题,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相符,中学化学课程应该以探究实验为主,发挥学生采用科学的态度解决问题。在中学的化学教学中有一个实验,制取乙烯并分析其性质,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一实验以模仿为主,但是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则应将其转为探索性实验,在开始实验前,向学生介绍实验中所需的设备及药品,并分析反应原理,让学生自己去开展实验,观察实验的过程,得到所需的结论,依靠自我去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实验后可以开展讨论,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提高了学生自我动手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4 提高学生实验的管理严格性

从当前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课程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化学实验不够重视,化学实验课中缺席率很高,主要就是由于管理不够严格造成的,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学生在观察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知道学生按照程序进行实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水平。

3.5 提高对家庭小实验的教育

教育无处不在,我们不能局限在课堂中,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有很多趣味的小实验,这些实验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也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深化与补充,但是很多教师都是将其布置下去后不闻不问,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实验,必须要提高对这一教学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创造与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海底花园”、“魔棒点灯”、“鸭子长毛”等趣味实验,“粗盐提纯”、“用碱面发酵面粉做面包”、“自制甜酒”等家庭小实验。这些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可以巩固课本知识,作为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兴趣培养不能忽视,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趣味教学,重视家庭小实验的开展。

3.6 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适度开放实验室

目前,很多中学实验室都是封闭的,对此,各个中学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适度的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自我体验,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创新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资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化学实验教学的任务重,困难多,对此要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提高领导与教师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史定海.化学实验教学的误区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4).

[2]何坚强.利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8).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化学;衔接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78-02

化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与中学相比,由于学生学习素养和化学知识体系的较大差异,使得中学和大学化学教学有一个较大的跨度,对于刚接触大学化学的大一新生来讲,很多学生仍然停留在中学化学的教学模式中,仍在沿用中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应对大学化学的学习,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而影响教学效果。如何降低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学坡度,使中学化学教学和大学化学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化学的学习,度过大学新生学学化学的难关,是摆在大学化学教学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由于化学学科特点使《无机化学》在化学中一直处于基础和母体地位[1],《无机化学》又是药学专业几门必修化学课中学生最先接触的课程,是联系中学化学和大学化学的桥梁,做好《无机化学》与中学化学的衔接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中学化学与无机化学教学的差异

中学化学教学和大学化学教学属于化学教学体系中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都有各自特定的特点和教学目的。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和客观教学特点的影响,两个化学教学阶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教学衔接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1.教学目标的差异。中学化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大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理论,更要求掌握化学思想与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但由于受功利驱动,中学化学教学仍重结论,轻过程;重考试,轻能力培养,造成本该由中学教学完成的培养目标缺失。而升入大学以后,学生需要从为考试学习转变成为应用、为提高能力学习,这样巨大的反差,学生短期内难以适应。

2.教学内容的差异。大学化学教学和中学化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脱节和重叠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化学课程内容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出发,呈现一些事实性的化学知识。其主要特点从内容上来讲,涉及的概念不多,要求较低,注重对概念的宏观理解和运用,但对概念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样”常以事实叙述的形式呈现[2]。总之,中学化学是属于描述性化学,特点是重记忆,轻理解,少计算。大学化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变化,由直观到抽象;由单一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注重反应机理的介绍,由物质的内部结构了解理化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并强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无机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还要重视与后续化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联系,以及相关化学知识点在临床用药上的应用。

3.教学方法的差异。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虽然我国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二十多年,但是受社会普遍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各地方中学化学教学依然执行应试教育,教师“满堂灌”地讲解解题技巧,学生“题海战术”训练提高,基本上是为了高考能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不会顾及与大学化学的联系。大学化学教学是以教师为导向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相比于中学化学,《无机化学》知识容量大,课时量少,教师的授课速度比中学提高很多,不仅如此,大学化学课堂更注重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多数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二、大学化学教学的衔接

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化学教学是大学化学教学的基础,大学化学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深化和发展,是先行与后续的关系[2]。各个阶段的化学教学须有机衔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二者的衔接非常重要。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衔接。中学化学和大学化学教学目标各有侧重点,但总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化学教学,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社会培养专门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不断上升和积累的过程[4]。中学的化学教学基本是让学生学会考试,离应用相距甚远,这就更要求大学教师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衔接教学,始终贯穿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比如学习渗透压知识,教师就要介绍渗透压原理在临床输液和药物选择性吸收应用;化学动力学学习就要渗透专业课程中药代动力学的知识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建立,消除那种基础课程只要能应付考试过关就可以的错误思想。

2.确切理清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化学素养进行有效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主要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培养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使两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连贯统一,循序渐进[5]。大学化学知识是在中学化学基础上的提高,由于中学教师化学教学仅仅围绕高考内容,不会主动考虑与大学化学内容的衔接,因此,大学教师在进行《无机化学》教学时,应该理清中学教材内容,查缺补漏完善《无机化学》教学所需要的基础化学知识,以便学生能由中学化学顺利过渡到大学化学知识的学习。开课初始阶段,可以先复习中学化学知识,然后指出中学所学的描述性化学的局限性,从而引入新知识,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学研究的是反应产物是什么,反应伴随什么样的反应现象,利用某已知量计算某一成分消耗量或生成量,以及反应的有益用处和危害之处。内容直观易懂,但不涉及反应现象的原因。大学则是研究反应方向、反应速率和反应过程以及反应过程伴随的热量变化。这样就可以由中学化学知识比较顺利地过渡到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学习。学习化学的目的是用现有理论来指导生产实践或者预测未知的领域,显然,中学化学离化学科学还有不小的差距,只有进一步学好《无机化学》,才能获得系统的化学知识,为以后药物临床应用或科研开发打下坚实的化学科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准确、适度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既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先进性,又开阔学生的视野[6],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合理改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化学思维能力进行有效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主要是指,根据大学与中学不同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逐步适应两个阶段不同教学方法的转换,为学生适应大学化学教学提供一个缓冲期。大学教师无法选择学生,只能了解并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就比较容易掌握。大学化学毕竟不是特色技能,而是一门高等学科,教师很难也没有时间真正能培养出大多数学生对大学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强调大学课程的学习不能只凭兴趣而学,学习好计划内的课程是一种责任,学习《无机化学》就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大一新生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不够擅长,面对完全不同于中学化学的《无机化学》,往往有畏难情绪影响学习。针对学生的特点,大学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7]。在教学过程中,多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环境、营养、食品和化妆品等的问题和与专业关联的化学问题,采用“提出问题、学习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要灌输学生辩证性思维,存在既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比如,中学化学中反应完全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深刻,但《无机化学》强调的是反应的可逆性,除了爆炸和核反应之外,其他反应几乎都具有可逆性。通过多角度、多视野的例子冲击,达到提高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教学是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再好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有合适学习方法的配合,而大学教育的本质也正是在学校完成个人学习方法的积累。但是,大一新生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往往有懈怠和依赖教师的思想,因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自学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基本不同类型的课后学习参考书目,并要求学生紧跟教学进度完成参考教材的阅读和习题册的作业,个别相对容易章节安排学生自学内容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在课时量减少,社会需要多元化人才的大背景下,大学化学和中学化学的教学衔接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这就更需要教师开拓思维,积极借鉴前人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发挥本身优势,大胆尝试改革化学教学,培养出更多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璐,牛丽红,刘淑红.药学专业化学课程结构的相关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64-65.

[2]刘林,朱斌.试论高师院校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J].时代教育,2016,(1):3-5.

[3]阳洁.谈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J].教学方法,2015,(11):25.

[4]吕成云.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衔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11.

[5]曹琼方.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5.

[6]李存,宋宣玉,谌启斌,等.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与学的有效衔接探讨[J].物理通报,2015,(8):10-14.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 新课程教学 探索与思考 措施与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175

1 我国当前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化学在我国中学学生的学习课程中所占的地位尤为重要,但是中国化学教育现今最普遍的现状就是“应试化”教学,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学习,对中学化学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反思亟需进行。

2 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2.1 一味进行教学与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我国的中学化学课程由化学前辈们编写及修正,先进程度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目的是为了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们投入到终身的化学事业中,但是因为社会影响的原因,原本的目标被应试教育混淆,中学化学教育的作用变得单一。中学化学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灌输知识,而未对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思想做出影响,部分化学教学课程枯燥无味,教程单调反复,导致学生对中学化学的兴趣斐然,所以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加入对化学的理解与独立思考才是重中之重。

2.2 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对学生才能的发掘与思想的开发

21世纪人才最重要,更重要的是发掘人才与培养人才,中学阶段是学生才能清晰显露的重要时期,老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观察与发现学生的才能,发掘学生心中对化学的敏感度,唤醒他们内心的个性与学习能力。而不是在化学课堂上进行单一知识的灌输,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动手实验,真正了解化学实验的精髓,而不是用头脑去死记硬背那些固有的化学知识。

3 在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措施

3.1 改革老师的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

传统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主体是老师,承担着教导学生知识的任务,甚至是灌输知识给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教育要求这种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实施新型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需要真正践行新课程教育理念。实行中学化学新课程教育思想的前提是老师的观念进行改变,提高自身的文化与道德素养,在课堂上不再是老师灌输知识给学生,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对知识的探究,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对化学实验进行动手与检验,最后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化学技能与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作用,学习新课程化学教育,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3.2 老师建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过去的中学化学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由老师来掌控,进行知识讲解,这是不正确的。应该在化学课堂上让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通常都是从头讲到尾,不会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时间,老师的授课观念需要改变,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时间,组织学生来进行讨论,研究,总结的学习活动,在这过程中老师应发挥督促与推进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发挥学生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3 老师在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

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的兴趣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两点,利用多种多样的化学现象与实验,激发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在化学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讲解知识风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求知度,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素质影响。并且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来实施不同种类的教学方法,把中学化学教材的知识进行重新组织,重视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品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素质与心理健康。

3.4 教育学生用自身行动保护自然界,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

在化学课堂上,免不了化学实验,在化学实验中教育学生不要将废液随意排放到自然,要尊重环保,保护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以实例来进行教学,比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大量的化学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伦敦受到了污染,大气中产生雾化物一直存在到了今天。再比如今年春季北京的雾霾,也是化学气体大量排放,导致pm2.5超值,出现的大量雾霾。通过实际例子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再通过教育学生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的素质,通过讲述生活垃圾对环境的破坏,来进行化学课堂的思想素质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教学,如果大量生活垃圾直接排放,会影响到人类饮用水和和生活用水的酸碱度,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还有其他含有化学物质的垃圾,流入河流会造成河内富氧化,导致河内微生物大量繁殖,这些微生物呼吸氧气,河内的氧气大量缺失,使得水中的生物无法生存,将破坏自然界的规则。通过这类事件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激励起学生对化学的深度认识。

在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教学界的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化学是中学教学的重点科目,对中学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从未停止,将知识技能应用到学科学习中是教师教学的根本目标。在当今社会,最主要的是知识技能的发展与保护,结合当前新课程的教学标准,培养现代化新型社会人才应有的良好品质以及独特个性。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行教育改革与发展在今天已经越来越重要,以塑造素质过硬,对错分明的专业型人才,为中国的未来建设提供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秋生.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中学化学实验教学[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5,21(3):3-4.

[2]马学梅.新课标理念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探索[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6,(6):30-31.

[3]付永利.浅谈中学化学实验室的管理[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5,21(9):41-42

[4]梁吉香.谈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教育科研,2008,(22):81.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 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18

1 前言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由于化学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在学习之初会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中学化学教师应积极分析学生特点,并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将课堂作为主要的教学阵地,从课前预习、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入手,使中学化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满足教学要求。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学化学要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形成师生共同努力,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2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应充分备课和学生预习相结合

备课包括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实验、备多媒体、备学生等。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学生通过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参加课堂师生互动学习,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这样,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取得课堂教学的积极效果,老师就要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应在课前进行积极备课,需涵盖所有知识点。老师在备课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使学生能够通过预习将熟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基于这一考虑,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对备课工作和学生的课前预习予以高度重视,通过重点开展备课工作和课前预习,达到提高课前准备质量,促进课堂教学发展的目的。从教学实践来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应采用备课与预习相结合的方法。

3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应立足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1 温故知新

学生知识的获得,应当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些知识以前出现过,只是未加以深化。新教材的难度比老教材降低了,要充分理解,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盲目拓宽或者加深。考虑到中学化学的实际难度,只有加强复习工作,夯实基础知识,将基础知识的教学作为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重点和难点,做好教学引导工作,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2 重视实验

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讲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实验是吸引学生的有效手段,利用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反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3.3 教法灵活

对于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的,难度较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分散难点,化复杂为简单,以帮助学生能够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中学化学的内容相对较深,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满足实际教学要求。

例如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学生在背诵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困难,老师应教会学生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将元素周期表进行分割,让学生分块记忆,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习难度。

4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学习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难度,如果不及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一部分学生容易产生掉队或者厌学现象,最终导致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水平。基于这一考虑,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学习,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1 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和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满足实际课堂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计划的可行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2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老师和学生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便于老师和学生无障碍交流,提高交流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4.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化学学习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使用多种手段,例如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使学生能够乐于化学学习,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从课前备课和预习,立足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促进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开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欧阳炎中.提高化学教学课堂效率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9).

[2]曾仁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7).

[3]吴金祥.新课程下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1).

[4]朱文波,贾秋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硅谷,2008,(11).

[5]李东.东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6]关乔红.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7篇

 一、引导学生参与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依据

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双重主体,教学过程实际上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参与的交往活动。失去一方主体的参与,教学必然形成“孤掌难鸣”、“一条腿跳舞”的残缺局面。

学生参与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主体性发挥和创新能力培养,只有引导学生参与到化学教学过程中来,才可能实现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以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理论认为:人的知识、能力都是在活动中由活动主体主动建构的。

参与是主体建构个体一切内部规定性(知识、能力、兴趣、个性等)的基础。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没有学生的参与,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各个方面都无法实现,创新能力根本就无法建构。学生的参与是其自身各方面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忽略引导学生参与是传统中学化学教学的突出问题

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笼罩下的灌输式教学,高考高分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在高考指挥棒的统一指挥下,学生用统一的课程教材、统一的进度进行统一的学习,要求达到统一的标准;作为教学重要方面,课程教材的编写完全按照知识内容的逻辑顺序,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可接受性、所学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作为教学一方主体——学生被排斥在中学化学教学之外,根本谈不上学生参与,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就像是盛装化学知识的容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人为地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无从培养,甚至于创新能力丧失。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几乎走向了实现其教学目的的相反的方向。

忽略引导学生参与是传统中学化学教学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学化学教学应从学生的要求和认知发展规律出发,考虑教材知识体系,组织呈现学习材料,更多考虑学习原则和学生参与;教学模式更多选择学生参与模式。

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起始学习状态为依据,以学生参与中学化学教学及参与中的表现作为依据,检查学习的进步情况,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情况。学生远离中学化学教学、对化学缺乏兴趣、不做实验,懒得观察、思考,没有讨论和探究是不可想像的。一句话,没有学生积极的参与,中学化学教学就不可能实现其教学目的,就失去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依据。

三、引导学生参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参与呢?以下是作者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利用化学现象的直观性,化学与生活的贴近,化学反应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化学反应的趣味性也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如“滴水生烟”实验——锌粉和碘粉混合后滴水会产生紫色烟雾;“毛刷实验”——铝条用砂纸去掉表层氧化膜,插入硝酸汞溶液片刻,取出,放置于空气中一会儿,就发现铝条上象“发了霉、生了毛”,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亲自动手的欲望。

化学与生活是贴近的,正确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牙糖的反应,布置给学生吃饭时把饭粒和馒头在口中多嚼几分钟,感受生成麦芽糖的甜味,同学很有兴趣而且愿意做。还有食盐加碘、烧羽毛感受蛋白质燃烧的气味等。

2.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从直观到抽象及教学的探究性原则,减少学生参与障碍

中学按我国的实际情况直到初三年级才开化学课,是各门课程中开课最晚的,这个事实反映化学课的抽象程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才易于理解,所以中学化学教学更应该遵循从直观到抽象的规律。例如,Al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滴加顺序不同,化学反应情况就不同。

探究性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第一步。把中学化学课程设计成探究性的课程必将有助于减少学生积极参与的障碍,在探究中一个一个拦路虎将被逐渐解决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必然的,但遇到的问题总具有单个性和当前性的特点。

3.由易到难,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现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表现为学生动手去做,用眼观察,用脑思考,解决问题,动手去做是其最直接的表现。鼓励学生与化学亲密接触,要注意由易到难,反之只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产生挫折感、疏远感。

先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没有危险的实验,如切割金属钠,并把它投入水中,燃烧完后,滴加酚酞试剂。所有的学生都做对了,现象明显,不会失败,对学生继续动手增强信心。象制气体装置的选取、装配和溶液配制、滴定等定量实验应安排在学生有相应的动手操作机会、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后,才放手让学生做,效果更好。

4.分析观察现象,引起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改进实验,引导深层参与。学生观察实验往往只“看看热闹”,教师适当的分析、提出问题,则可以引发主动思考,启动深层参与。

中学化学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要做好这一步,还有许多方面的思路可以展开。如从师爱引导学生参与,以合作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以潜课程因素引导学生参与等,这些也都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应予以参考的。总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事关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步骤。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库;中学化学教学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逐渐被应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中学现有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到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中来,以较高的热情开发出了大量的文本素材、图片(图像)素材、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素材、网络精品课程等,建成了各式各样的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网络课程库。这些电子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信息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面,但是笔者在参加化学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资源大多是素材、教案、试题、课堂录像等的简单堆积,是课本知识的搬家,它们大多重数量轻质量,重建构轻应用,较少从受教者和施教者使用的角度考虑资源的结构编排,缺乏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教学性设计,特别是了湮没了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与成果的实用性特点,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并且这些资源库经常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资源分类标准和建库规范,使得建成的资源库之间兼容、交流性差,从而造成了各种资源库鱼龙混杂的场面。所以,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具备科学性、结构性、动态性、标准性、共享性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势在必行。

(一)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是时代的需要

把丰富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是科技发展和现阶段教学要求的必然结果。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划》的颁布,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进行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实施现代化教学的热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而中学化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有着其独特的地位。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而中学化学教育是是现代技术和生活的基石,所以在中学化学的基础教育中引入新概念、科学化的网络信息资源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的技能,还能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可见,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符合时代的潮流

(二)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趋势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化学教育应该以培养人为主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运用教学工具和方法上要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可以扩大化学教育的涵盖内容,加强化学教育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多种学习方法。而且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使用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的网络信息资源库亦方便了在课程中实施STS教育,是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趋势。

(三)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符合“资源性学习”的理念

最早由美国学者萨其曼提出“资源型学习”的概念。资源型教学要求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不再是单一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通过协作、会话和情景来主动获取知识。如果能将中学化学教学的研究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相结合,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并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就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使所有的学生学会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库为学习服务,促进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四)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有有据可依

2005年“部级教育资源库建设标准与应用研讨会”在烟台举行,会议围绕着“部级教育资源库建设标准与应用”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这标志着我国教育界开始对网络信息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重视。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编著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为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库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参考标准。通过统一各学校开发资源的行为、对资源属性标注标准,资源库技术的功能要求、资源质量的评价体系、资源制作的技术要求的规定,很大程度上扭转当前中学化学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混乱局面,为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提供一致的标准,从而实现了资源库的兼容性和共享性。

由以上分析可见,基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具有深远意义,是可行且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蒋文斌,高职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化学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206-02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Opened New World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WEN Long-ying1, ZHONG Yan-hua2

(1.Wuhua High School, Meizhou 514471, China; 2.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angmen Polytechnic, Jiangmen 529020, China)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develop rapidly. In the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can fully us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o be desired.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level of various ways, us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effect is protean. Us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solve secondary chemistry teaching routine teaching difficult to solve or insoluble problem, conduce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and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hav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Us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udent-centred chemist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opening new world.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emistry; chemistry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学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克服了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同时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1 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中学化学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方式。化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所用教具一般是粉笔和黑板。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讲清楚,学生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听清楚。这就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传授中学化学知识、学生接受中学化学知识并运用好中学化学知识。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传统中学化学教学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因此中学化学教师有必要根据中学化学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中学化学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来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2 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优点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一些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的内容,教师仅仅用口头描述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往往变得枯燥乏味。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优化中学化学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中学化学教学解决了传统教学难以解决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将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化学教材不再只是一本书,而是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融合在中学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将实现那些用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目标。

2.1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学化学的学习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氯化钠、氯化铯、金刚石和石墨等的晶体结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可用CAI模拟动画展示物质的微观世界,将比以往只用语言叙述,死记硬背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构建起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认知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幻灯、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2.2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有许多的化学概念的知识内容因为抽象,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点、难点。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将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中学化学教材上静态的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优化的中学化学教学效果。

2.3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可将中学化学的知识表达多样化。对有危险的实验、有污染的实验,可用信息技术展示,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学生也容易理解。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如把水注入浓硫酸错误操作后引起硫酸飞溅的后果,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技术,用声、形的感性知识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获得最佳的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很多现象坐在后面的学生就看不清楚。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实物投影仪可以将实验现象演示在大屏幕上,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2.4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学习中学化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将学习视野从书本拓展到网络,搜集到了许多和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既扩充了知识面,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3 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中学化学教学中传统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效果,但应该注意一些误区,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传统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都不能脱离实验。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应根据中学化学化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化学课堂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教学环境。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况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只要持之以恒,大胆把信息技术当成工具用于教学中,一定能开辟中学化学教学新天地。

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功能,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开辟中学化学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张春芳.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190-190.

[2] 李振顺.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23(3):124-127.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管理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38-01

师生之间的必要互动,对于构建高效课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友好的交流机制,课堂才会显得更加生气勃勃,学生才能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对于中学化学教学而言,微观世界更需要学生的积极探索以及研究的兴趣。只有师生间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开始正视化学这门学科。

1 精心设计课堂,营造良好氛围

经过教师精心设计过的课堂,就为良好的师生教学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中学化学这门学科而言,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很重要,如何在课堂中自然的将化学学习内容引入到课堂中去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想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就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课堂设计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教师要将原本课本上枯燥的化学知识进行重组,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进行更加科学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中学化学这门学科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教学面不够广,生活与学科被剥离,学生无法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就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必要的交流。因此,这种精心的课堂设计,能够增添师生间的共同话题,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尊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能够放下戒备,向教师敞开心扉,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2 保持上课激情,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化学实际上是一门很有意思并且生活气息很重的学科,但是传统的化学课堂将化学与生活剥离开来,教师知识在课堂上讲着与生活无关的微观世界,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的回应就使得化学课堂死气沉沉,教师也没有激情将课堂内容再进行下去。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化学的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师生间的相互感染也是互动交流的一种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激情的目的就是体现了榜样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很享受这个大家一起学习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运用化学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也可以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示化学符号,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这也是教师在中学化学课堂中开展师生互动教学的一种方法途径。

3 开展实验活动,师生互助合作

针对中学化学这门学科而言,实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便会在无意之间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所以,教师要在化学课堂中多开展实验活动,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助交流。首先,化学实验的进行要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实验难度不可过大,以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控制下进行实验。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一些难度稍高的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使然下,很多不甘于现状的学生便会向教师请教问题,这样一来便又为师生间的互动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实验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内向的学生逐渐敞开心扉,开始乐意与他人进行交谈,并且愿意与他人进行互动,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并且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只有这样做,师生间的互动才会变得频繁,教师才能够收获到有关学生学习化学的更多的信息,

4 构建评价机制,促进师生交流

所谓的评价机制的构建,就是学生与教师进行信息反馈的过程,对于中学生的学习而言,向教师的信息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够使教师获取到有关自己的教学成果以及不足,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自然。教师针对化学这门学科进行评价的时候,要以鼓励为主,并且用诙谐直接的语言指出学生的思维漏洞,这种方式是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并且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并且很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给教师听,这就是成功的评价过程。只有教师与学生多多进行良性的互动,学生才会畅所欲言,向教师说明自己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才能够从学生的口中了解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5 结语

中学化学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动作进行实验的能力,还有就是学生逻辑思维的灵活性,有效的师生交流能够使教师及时掌握到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并且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遇到困难时,也乐意向教师寻求帮助。所以在中学化学课堂中合理展开师生互动教学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够促进师生交流使教师能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杨胜武,欧启学.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化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初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1.

[2] 付海平.师生“互动探究”环节构建高效高中化学课堂的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4.06.

上一篇:中学历史范文 下一篇:情绪控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