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00:44:53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4】邢东,《中美文化差异管窥》,《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上卷,1997年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4】邢东,《中美文化差异管窥》,《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上卷,1997年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他 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 u do!”“nice 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 ”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 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see you later!””see you next time !””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 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4】邢东,《中美文化差异管窥》,《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上卷,1997年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模式;英语议论文;写作构思;文化差异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的交流也日益增多。除了口语间的交流,书面表达也成为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英文写作,又是我国教学中的一个弱项。对中国学生而言,对英文议论文的写作常常感觉无从下笔。中国的论文构思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学生也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在写作英语议论文的时候也常用汉语的习惯来对整篇文章进行构思,相当于将汉语的议论文翻译成中国的议论文。虽然在语法方面没有很大的错误,但是却和西方文化相差较大,使西方对论文的内容感到匪夷所思,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了解双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有益于思维模式的转变,以西方思维模式来进行英文议论文的写作构思,达到中西方不同思维模式的灵活运用。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上的表现

(一)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地域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西方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在彼此地域中生活的民族不同,对同一个事物和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同。中国气候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中夏天是最为炎热难熬的季节。而西方的英国夏天却是温和舒适的季节。所以,面对“夏天”一词,中国人马上会想象到酷暑难耐的样子。而西方面对“夏天”一词,就反应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虽然这仅仅是地域差异中一个小小的例子,却折射出两种地域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带动思维模式的差异,就如同样是“夏天”,对其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因此在英文的写作构思时,要充分考虑到双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风俗习惯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相差较远的风俗习惯。就如同“春节”和“圣诞节”,一个是属于中国的最重要的节日,一个是源于西方的重要节日。中国饮食习惯用匙和筷,西方则是刀和叉。中国崇尚礼仪,认为“左尊右次”,这一点对西方而言,是难以理解的。对各国而言,风俗习惯都是复杂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影响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英文写作时,要尊重西方独有的风俗习惯。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宗教文化方面的表现

人类文化博大精深,宗教文化是其总重要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不同的。崇尚的、忌讳的文化也不同。中国的以佛教和道教为主。而这并不存在于西方文化。西方崇尚的多以基督教为主。信奉上帝是最高的神。在文章写作中,对词汇的理解从方面来讲也不相同。龙是中国崇尚的图腾,象征着“高贵,吉祥和神圣”。而西方英语词汇中“龙(dragon)”仅仅是一种低等的爬行动物。由此看来,在英文议论文写作中,思维模式同样要注意西方的信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在英语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表现

(一)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上有着不同的偏重。也因此,汉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应用较多,而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用名词多于动词,比较静态化。所以我们在写作中,要想接近西方风格,就尽量用名词来表达汉语里用动词要表达的意思。汉语追求一种语言的韵律,内容结构间的协调。又包含很多修辞方法,一些意义重复的词语被多长使用。而英语强调的是简洁,流畅,具有逻辑性。西方国家的用词要求简明扼要,避免复杂冗长。这点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有足够的重视。

(二)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英语的句子中必须使用连接词,以体现句子的完整性。而汉语则着重于句子本身的意义。汉语句子本身不以主语为中心,而是以句子表达的意义为主题。而英语则是要求突出主语,不能将其省略。汉语中多采用主体的思维方式,常用人称来作为主语,运用主动语态。英语则对主体和客体有严格的区分,常用物称来表达事情,被动语态使用较多。因此,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差别,避免汉语主题的思维模式对英语的句子完整性造成影响。

(三)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文章篇幅章节上的差异

汉语的写作思维方式常采用引言慢慢引出主题,很少直接进入主题。中间内容逐点述说,最后结尾呼应引出结论。受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文章也常用辩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来叙述主题。而西方文化则更习惯于直奔主题,表明态度,突出论点。内容呈直线型展开,与中心思想紧扣,讲究因果思维。在章节段落中,汉语习惯含蓄的连接,没有主题句。而英语则习惯在每个段首都有一句提纲类的语言,其余语言都为之服务。所以在写作中要注意思维模式合乎英语国家的逻辑方式,阐明观点。

四、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减少中式思维模式的方法。

如何减少中式思维模式对英语议论文写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国西方语言写作中长期探索的问题。针对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性,提出以下减少负面影响的方法。

首先,应该加强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学习,融入西方各方面文化的认知。除学习英语语言本身之外,对西方的自然地理,风俗习惯,人文风情加以了解。熟悉英语本身的语言背景。尤其重视英语的思维方式的锻炼,明确英汉两种思维的差异性,在写作中摒弃汉语的思维模式。其次,在写作中重视英文论文的结构和风格,做到论点鲜明,论证有力。不冗长,不繁杂,注重结构的紧凑。再次,充分利用范本来进行模仿写作,研究英语论文范本的结构,句型和词汇的运用,培养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拓宽写作思路,锻炼英文的思维模式。同时多阅读英文资料,强化英文的思维模式,发现和学会英语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平时注重英语思维的模仿练习,培养英语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对汉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也可以为论文的写作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满足对写作在实践中的需要。

五、结语

写作对语言方面涉及很广泛,不仅包括语言的表达,还有思维方式等多种方面的能力。英汉之间的各种文化差异,决定了中心思维模式的差异,极大影响了英语议论文的构思。在今后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要增强文化间跨越的意识,减少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写出让西方人民理解和认可的英语议论文。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关永平.思维与语言[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4):66-70.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英语 翻译 创造性

我国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成为我国朝阳产业,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旅游英语翻译是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促进语言沟通和文化传播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加强旅游英语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将对旅游英语翻译的创造性展开论述,以促进旅游业的更好发展。

一、旅游英语翻译中创造性必要分析

1.读者需求

中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差异,既包括文化背景,同时也包括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要以服务读者为主要原则,目的在于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旅游英语翻译中要对文本的意义进行全面的理解和阐释,这种翻译是译者在自身的理解后进行的综合整合,使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效消除,促进读者的认知和理解。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在内化原作的基础上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差异,达到基本的需求和满足。

2.文化差异需求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进行创造性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化差异需求。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沟通的桥梁,既有交流功能,同时又富有创造。旅游英语翻译并非单一的语言转换,换言之,是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转换,即跨文化交流。而文化交流的表现是文化之间的转译,这个过程中,信息必然会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译者本身在翻译过程中重新创造的文本内容。相对原文,翻译文本属于创造性文本。

旅游英语翻译属于跨文本意味的翻译内容,原文本当中产生的文化意味与译文当中的文化意味之间也存在差异。同时,读者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原因,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形成主观性意境理解。因此,译者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关照读者。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内化以及阐释,以此消除读者与译者之间固有的文化差异性。旅游英语自身的文化属性对旅游英语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创造性对策

1.从语言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创造性

首先,旅游英语翻译工作想要得到有效开展,需要从语言层面加以创造。换句话说,就是需要翻译者关照读者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并基于此进行翻译。其次,译者在对文本内容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在文本当中倾注自身情感要素,译文文本句式、结构等都应当是作者真实情感的充分表现,更是作者逻辑思维的表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读者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自身知识体系的影响,完成阅读。译者与读者之间就会在情感活动方面存在不一样的地方。译者需要在进行文字翻译的过程中兼顾双方的情感,消除文化差异的鸿沟。

2.从读者主观意识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创造性

读者对译文形成的理解是基于个体惊经验与社会经验的结合。所谓个体经验,就是指读者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个人知识储备。基于这种个体经验,读者在对译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创造性理解。社会经验这主要是指社会环境为读者带来的一种宏观感受。读者在进行译文理解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社会当中的诸多方面因素,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因此,译者需要对读者心理特征加以理解,并在读者主观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翻译工作。

3.翻译策略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创造性

受到中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影响,旅游英语翻译工作在文化取向以及相关层面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造成了许多风俗礼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无法得到充分的理解。外国人无法认知和理解我国的文化风俗习惯,就不利于我国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特色文化的传播。这就需要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身的跨文化知识体系,在差异与得失之间平衡两者的关系,以此达到旅游英语翻译工作的最佳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提升。基于此,我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英语翻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性,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与水平不够,这就需要加大我国旅游文化的宣传力度。旅游英语翻译工作至关重要,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理解与翻译工作,是充分发展中国旅游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裘禾敏 晚清翻译小说的误读、误译与创造性误译考辩[J].外国语,2010,(4),72。

[2]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规划趋向异化[C].严辰松中国翻译理论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教育文化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就是从多个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更加全备的知识。

一、社会礼仪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人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二、服饰礼仪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滩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中西方教育形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在中国,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性教育方面:在现实中,当电视上出现成人镜头时,家长往往以换台甚至遮住屏幕来回避孩子好奇的目光;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乃至导致的众多悲剧都充分说明这样一种教育的重要性不难看出,家长以及其他成人读者对儿童性教育读物的态度正说明了性教育存在的必要,儿童性教育并非已经完全做到位了,因为成人这种态度部分导致国内儿童性教育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在北京市某重点中学进行的对异性朋友的友情问题的问卷调查中,只有4.3%的家长赞成自己的孩子交异性朋友,反对自己的孩子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家长竟达95.7%。这一调查结果是令人痛心的。因为面对同一问题,可爱的子女则有近50%的人赞同与异性朋友交往。这些祀人忧天的父母们压根就认为青春期的异性友谊必然会导致早恋。一提起异性友谊就想到早恋,一想起早恋,便想起性过错和性犯罪,于是战战兢兢,谈恋色变,恨不得把男女同学们隔离在两个不同门的冰箱中,老死不相往来。一位重点中学高二的女生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大人们总是对这个话题如此敏感,我怀疑他们就是早恋过来的。也说明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7篇

>> 语用交际中的英汉文化差异 论英汉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英汉文化差异 论颜色词在语言运用中的英汉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在翻译教学中的体现 论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动物词汇折射的英汉文化差异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教学应重视英汉文化差异 论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从英汉文化差异角度论析广告语的翻译技巧 英汉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下的英语翻译技巧研究 探讨英汉文化差异在涉外礼仪中的体现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从英汉文化差异探讨习语翻译 引导学生认识英汉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及翻译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英汉文化差异困境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论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英汉文化差异 论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英汉文化差异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提要:英汉这两种语言体现出了鲜明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口语教学要关注这些差异。本文对于英语口语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使英语口语教学的成效得到提高。 关键词:英汉习语 文化差异 英语口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通常人们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可以了解到这个民族内在的文化形态,一个民族的文化会鲜明的体现在它的语言和词汇上面,因为任何民族的文化现象都必须要通过词汇来体现出来。根据人类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对于文化所做的定义来看,“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习惯、制度、信仰、目标以及技术的总体模式。美国的语言学家Sapir就曾指出,语言需要具备一个环境,它无法离开文化而单独存在,也无法离开社会所承续下来的各种传统与信念。就目前来看,虽然很多学生都学习了不少的词汇、语音以及语法的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不过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掌握与理解英语,经常无法使用英语深入和灵活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以雅思的口语口试为例,根据统计结果,在2010年的雅思考试中,中国考生雅思口语的平均分值只为5.39分,可以说是全球的倒数第一。在2011年,中国考生雅思口语的平均分值又降低到了5.36分,而2012年和2013年,中国考生的成绩仍旧没有提高,由此可见,学生在实际运用口语过程中,仍然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于2000年就颁发了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大纲,大纲明确指出要注重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语言表达,而是要注重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也就是要把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与掌握贯穿在口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地道的英语表达,要引导他们自觉的去掌握各种习惯表达法中体现出的文化因素。

一、文化差异在口语教学中的地位

新大纲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以及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英语来自如的交流,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这就是说,新大纲已经不只是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更要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的能力,把听说写译列到同一个层次的要求上是新大纲的一个重要的修改地方。这个修改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使其能够很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市场与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目前全球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这种形势也就需要更多的具有全新英语技能的人才,听说能力是涉外人员的一种最重要的英语技能,然而将近80%的人员认为他们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听说。因此,在当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进行跨文化的交际训练,因为语言背后还涉及到各自民族的不同文化,文化不同,语言的表述也就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在英语的口语表达中尤为明显。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口语中的表现

1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不同

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体价值,以彰显自身的成就为荣,然而中国文化却是提倡一种谦虚谨慎。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例子,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在西方人看来,这种谦虚不只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否定,还是对赞扬者鉴赏能力的一种否定。在语言的交流中,中国人喜欢用委婉含蓄的言辞,避免直截了当的表述,不希望令对方难堪没面子。尽管英语中也有不少的委婉语,不过西方人在交际中通常更加注重自我的彰显,他们认为人们的交际多是一种思想交流以及对于信息的传递,往往并不会像中国人那样考虑太多的“面子”问题,他们希望对方在回答时可以直接明白。例如,在交谈过程中,西方人已经多次表达出了否定的看法,然而中国人经常把对方的“No”看成是一种托辞或者谦虚,这就是中国人不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所造成的。

2社会礼仪的不同

中国人彼此见面经常会互相问一声“你吃过饭了吗?”问话的人并不是要知道对方是不是吃了饭,这句话只是见面时的一种问候方式,这样能够体现出人们之间的一种亲切感。然而对于西方人来讲,这样的打招呼方式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尴尬,在西方国家的人们彼此之间没有这样的问候方式。西方人会认为这是对方在向他们询问自己的私生活。对于“Hello,have you eaten your meal?”这样打招呼的方式,西方人通常都不知道要如何来作答,有的会不高兴,会误以为那些和他们打招呼的人认为他们没有钱吃饭,因而他们往往都回答“我有钱吃饭”。在西方国家,人们日常见面打招呼只说一句“Hello”,“Morning! ”或者“Good Afternoon”, “A nice day,isn’t it?”就行了。

再比如,汉语中的“谢谢”其英语的对等词为“Thank you”,然而怎样正确的使用并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回答也是很有讲究的。西方人在受到他人的赞扬或者祝贺时,会使用“Thank you”来回答,这也是他们最为恰当自然的回答,然而我们中国人通常是以谦虚为美德,别人对自己祝贺和赞美时往往都会回答“哪里?哪里?”“惭愧,惭愧”等,如果把汉语直译为英语就成了“Where? Where?”或“I feel ashamed”,这样的回答会让西方人感觉到迷惑不解,最终也会导致交际的失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在问候、聊天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与表达方式,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些差异,才能避免交际出现失败的现象。

3交谈话题的不同

通常情况下,在交谈中西方人一般不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题,因此,如果询问他们有关家庭、婚姻、年龄、薪水等问题都会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他们往往非常不喜欢听到这样的问题,更加不想回答。然而在某些特殊的场合这个规则也是可以被打破的。比如,有一对英国夫妇到中国来旅游参观,才谈话中太太告诉中国的朋友她的孙子已经有6岁了,朋友认为她很年轻,就笑着说到,“Oh, really! I think you look very young for one with one six year old grandson.”(你一点都不像有那么大孙子的奶奶啊)。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实际上是:请告诉我您的年龄,由于这句话的措辞非常委婉,因而英国的游客对此也并不是非常反感,就会很乐意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年龄,这样双方的交谈就会继续融洽的进行下去。我们从这个例子中能够看到,这位中国朋友不但了解英语与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之处,而且对于外国游客的文化背景也非常熟悉。因此,我们只有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才会和西方人实现和谐融洽的交谈。

4“预约”的差异

在中国,一般来说拜访他人并不需要提前进行预约,直接登门拜访就可以,然而在西方国家却是完全相反的,西方人如果要去拜访他人一定要提前进行预约。如果弄不清其中的文化差异,就会导致他人的反感。有人认为只需要提前打一个电话告诉对方一声就可以了,不必去征求对方是否同意拜访,是否有时间,这样就会导致一种不愉快的后果。例如,如果你想去看望一个美国朋友,你说到,“I am coming to see you tomorrow morning.”(明天早上我去看你。)这样是根据我们汉语的表达习惯直接翻译为英语的,其实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Can I come to see you tomorrow morning?”(明天早上我去看看你好吗?),但是我们的表达在英文中的意思是,“You must stay at home tomorrow morning (because I’m coming to see you)”。 也就是,“你明天早上必须在要家等候,因为我要去看你。”毋庸置疑,这样肯定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从而影响两人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些文化错误的产生,必须要意识到语言和文化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努力多创造一些情景来进行练习,以便能够熟练掌握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以及文化差异,从而和外国人实现流畅的交流。

三、口语教学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

语言作为人类表达自身思想以及传递情感的一种交际工具,其中包涵着很多丰富的成语和习语,这些成语与习语在口语表达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英语的成语和习语通常都是由几个单词构成一个词条,词条的意义会完全不同于一个单词的意思,学习英语的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好几个都很熟悉的普通词,将它们放在了一起却不懂它们的意义。人们经常将“地道的英语”称作是“idiomatic English”,这就可以看出,如果要想把英语说得很地道,就应该能够正确的使用英语的成语和习语。英语的成语与习语往往都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或者是源自于民间,或者是源自于各种宗教典籍,或者源自于文学作品,它是大众智慧的结晶,在经过了长期的累积后,不断的丰富,逐渐用一种高度凝练的形式来体现出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要多加运用这些习语,它会使口语表达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1利用学生对习语的兴趣多加引导与补充

习语的历史往往都比较悠久,其中浓缩着各种文化的积淀与历史知识,学生通常都会对习语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使用这些习语,并补充相类似的表达法。比如,在英语口语中,天气是一个很常见的话题,在讲到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把他们熟悉的有关天气的习语都罗列出来,然后再为他们补充一些能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达法。英语中有成语,“raining cats and dogs”,它的意义是雨下得很大,因为人们听到雷雨声感觉它就好像是猫狗在打架时所发出令人可怕的声音。汉语中有一句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英语中也有一种相类似的说法,“A red sun in the morning,the sailors take warning; a red sky at night,the sailors delight.”这句英语的谚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太阳出得早,水手的警告;傍晚天上红,水手乐融融。还有其他的一些引申而来的谚语,The trade looks cloudy recently.(最近生意看起来不容乐观。)He gave us a snow job.(他欺骗了我们。)All his money has gone with the wind.他的钱都花光了。)通过对这些习语的引导,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习语知识,从而使他们的口语表达更加自如流畅。

2课后复习,课前检测

现代的教育观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于教学过程的组织、指导以及引导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都参与到教学中,进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口语课的话题,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自主意识转变为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多收集整理一些相关的英汉习语的表达法,让给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在课后进行及时的复习,还要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要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去自主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在课前通过抢答或者听写等形式来对学生掌握习语的方式进行检测。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将自己学过的习语运用到实践中,比如,教师先列出一些谚语,让学生把这些谚语准确恰当的运用到一个故事里,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会得到提高,他们运用口语交流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结语

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语言中凝聚着人类的历史与文化结晶,同时也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承袭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多种特征。中西方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各自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多给学生讲解这些文化差异的现象,要加强对语言文化导入的介绍,只有如此,才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中去自如的运用语言来交际。

参考文献:

[1]郭冰.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口语产生的影响及对策[J].神州,2012(24).

[2]金雪丹; 陶岳炼.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大家,2011(11).

[3]刘芳雪.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研究[J].林区教学,2013(12).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8篇

一下论文涉及到文学、文化、翻译、语言学、广告、法律、教育、教学法、经贸、商务等方向,内容绝对原创论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别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IdiomsDIY运动的兴起及其对西方青少年的影响TheRiseandInfluenceofDIYinWesternYouth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TheStudyontheManagementofOlympicVolunteers从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ACulturalInsightintotheTranslationofIdioms从服饰文化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ReflectionsonDifferencesofSino-USCultureinthePerspectiveofCostume中外人名的对比研究TheComparativeStudybetweenChineseandEnglishPeople''''sName中英姓名文化对比CulturalComparisonbetweenEnglishandChineseNames中美青年价值观对比分析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andAmericanYoungGenerations’Values在华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TheEnterpriseCulturesofUs-basedMNCsInvestinginChina-TheCombinationofChineseandWesternElements浅谈非语言交际中身体语言的特点及其在交际中的运用APreliminaryApproachtoBodyLanguageonNonverbalCommunication浅谈中西方非语言交际中身体语言的特点对比及其在交际中的运用AContrastiveStudyofBodyLanguageinChineseandWesternCountriesonNonverbalCommunication西方思想意识对中国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TheNegativeInfluenceofWesternEthosuponChineseYouthanditsCountermeasures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习语中的体现CulturalConnotationsofColorWordsandTheirReflectionsinEnglishIdioms从不同文化角度对身势语的应用对比研究AContrastiveStudyofBodyLanguageCommunicationfromDifferentCulturalPerspectives笑话何以产生幽默WhatMakesaJokeFunny?论动物在英汉词语中的文化差异OntheCulturalDifferenceof“Animal”inEnglishandChineseExpression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CulturalDifferencesinEnglish-ChineseCommunication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的应用HowtoAchieveEffectiveDevelopmentofHumanResourceOutsourcing&LeaseinChina论美语词汇中的民族中心主义AmericanEthnocentrismandEnglish浅谈中英委婉语的文化差异CulturalDifferencesinChineseandEnglishEuphemisms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aandAmericainFoodCulture从中西习俗看文化差异CulturalDifferencesSeenfromtheChineseandWesternCustoms浅谈文化与广告翻译AnalysisontheCultureandAdvertisementTranslation论网络交际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AStudyofInternetCommunicationEnglishFeaturesandTranslation中式英文在中国流行的分析TheAnalysisofChiEnglishbeingPopularinChina浅谈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ThesisontheDifferencesandMergenceofWendingCustomsbetweenChinaandtheWesternCountries浅谈文化与语言的关系ThesisonCultureandLanguage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ThesisontheCulturalConnotationofEnglishandChineseNamesandItsTranslationMethods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StudyonInfluenceofCulturalContextonTranslation浅谈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TentativeReflectionsonBusiness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ndEtiquette透过春节与圣诞节的比较来看中西文化差异ABriefComparisonofSpringFestival&ChristmasDay体态语在对外商务谈判中的作用OnBodyLanguageinForeignBusinessNegotiation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Games浅谈中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性OntheChineseandWesternCulturesinTermsofSymbolicColors论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OnCultureTeachinginEnglishLanguageTeaching中国香港和法国学生对接受自愿安乐死立法观点的比较AComparisonofHongKongChineseStudents’andFrenchStudents’AttitudestoandAcceptanceofVoluntaryEuthanasiaLegislation浅谈美国快餐文化TheAmericanstyle-Fastfood文化差异及其对习语形成的影响CulturalDifferencesandItsInfluencesontheFormationofIdioms1,中国香港和法国学生对接受自愿安乐死立法观点的比较AComparisonofHongKongChineseStudents’andFrenchStudents’AttitudestoandAcceptanceofVoluntaryEuthanasiaLegislation2,论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保护StudyontheProtectionoftheCreditorofOne-ManCompany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中国死刑存废4,论我国居住权立法的必要性5,试谈中国法官的独立浅析英语双关ReflectiononEnglishPun浅析英语委婉语AnalysisofEnglishEuphemism英语称谓词的性别含义TheSexConnotationinEnglishAddresses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StudyontheImportanceofContextinTranslation中英文常用修辞格对比研究AContrastiveStudybetweenSomeFrequentlyUsedFiguresofSpeechinEnglishandChinese浅谈二语习得中的社会因素ThesisontheSocialFactor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论英语写作中的措辞用语OntheDictionoftheEnglishWriting浅谈中西委婉语对比AComparisonbetweenChineseandWesternEuphemisms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TheLinguisticCharacteristicsofAdvertisingEnglish谈商务英语及其翻译中的委婉表达方式EuphemisticExpressionsinBusinessEnglishandTheirTranslation浅谈中英委婉语的文化差异CulturalDifferencesinChineseandEnglishEuphemisms笑话何以产生幽默WhatMakesaJokeFunny?试论因特网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辅助作用TheAssistingFunctionofInternet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系统ValueSystem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论动物在英汉词语中的文化差异OntheCulturalDifferenceof“Animal”inEnglishandChineseExpression论美语词汇中的民族中心主义AmericanEthnocentrismandEnglish场依赖性和场独立性对英语学习者听力的影响TheEffectofFieldDependenceandFieldIndependenceonEnglishLearners’ListeningAbility论英汉翻译中汉语方言的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ofChineseDialecton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语言的歧义性:究竟是福还是祸?LanguageAmbiguity:ACurseandaBlessing论英汉影视翻译中不同文化意象的处理OntheDispositionofDifferentCulturalImagesinFilmTranslation商务语境下表述语言的性别差异AnalysisofSexDifferencesinExpressivesinBusinessContext英语商业广告的词法特点分析AnAnalysisofMorphologicalFeaturesofEnglishCommercialAdvertisements英语广告的词法特点分析AnAnalysisofMorphologicalFeaturesofEnglishAdvertisements从句法角度对官方语言的初步探究APreliminaryStudyofOfficialLanguagefromtheSyntaxPerspective中式英文在中国流行的分析TheAnalysisofChiEnglishbeingPopularinChina外贸英语句子的特点对翻译的影响InfluenceofFeaturesofTradeEnglishSentenceonTranslation浅谈文化与语言的关系ThesisonCultureandLanguage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StudyonInfluenceofCulturalContextonTranslation对言语交际中的语境的认识学术论文写作中的简明性表达方法ApproachestoAchieveConcisenessinAcademicPaperWriting浅谈英语修辞的用法TheUsageofEnglishRhetorical双关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TheUseofPuninEnglishAdvertisements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及女性主义SexualDiscriminationinEnglishWords英语报刊标题的特色与文体风格大纲StudyonFeaturesandStylesofEnglishNewspaperNews’Titles从皮尔士的符号学研究符号学的意义AStudyofMeaningsofSignsfromthePerspectiveofPeirce''''sSemiotics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玩偶之家〉AnalysisofADoll’sHousefromtheSystemic-functionalGrammar英汉复合词的对比分析TheContrastbetweenEnglishCompoundsandChineseCompounds从哈姆雷特性格分析看他悲剧的必然性ACharacterAnalysisofShakespeare''''s“Hamlet”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分析TheReasonAnalysisofHamletTragedy论哈姆雷特的悲剧CommentsontheTragedyofHamlet论约翰济慈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美”TheBeautyintheWorksofJohnKeats浅谈阿甘正传中所折射出的女权主义TheFeminismReflectedintheNovelForrestGump圣地亚哥:伟大而非完美的老人-对《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性格分析TheOldManandTheSea-Santiago-AGreatOldManNotPerfect依莎贝尔阿彻的婚姻悲剧-对淑女的画像的主题研究OntheMarriageTragedyofIsabelArcher-AThematicStudyofthePortraitofaLady论淘姆索亚的性格特征ThesisontheCharacteristicsofTomSawyer美国社会文化的缩影-浅谈淘姆索亚历险记中淘姆索亚的人物性格特征TheMirrorofAmericanSocialCulture-RemarksontheCharacteristicsofTomSawyerinTheAdventureofTomSawyer论飘中的人物魅力OntheCharmofCharactersinGonewiththeWind论飘中的女性生存意识ThesisonFemaleSurvivalisminGonewiththeWind分析飘中斯嘉丽的个人魅力AnalyzeScarlett’sPersonalFascinationinGonewiththewind浅谈《乱世佳人》中的创业精神RemarksontheBusinessSpiritinGoneWiththeWind对玛格丽特•米切尔《飘》中四个人物的性格分析CharacterAnalysisontheFourCharactersinMagrettMitcell’sGonewiththeWind斯佳丽的性格分析PersonageAnalysisofScarlett从希斯克里夫的性格演变过程看他的艺术价值AnalysisonHeathcliff''''sArtisticValuethroughtheEvolutionProcessofHisCharacter从白鲸看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ionshipbetweenMankindandNature-fromAnalysisofMobyDick简评夏洛特.勃朗蒂的《简爱》OnCharlotteBrontё’sJaneEyre浅谈美国文化在小说阿甘正传中的反映TentativeReflectionsofAmericanCultureintheNovelForrestGump保尔·莫瑞尔永不消逝的恋母情结—对儿子与情人中男主人公的心理研究TheNon-passingofPaulMorel’sOedipusComplex—AStudyoftheHero’sPsychologyinSonsandLovers浅析玻璃动物园中劳拉的玻璃心AnanalysisonLaura''''sGlasslikeHeartintheGlassMenagerie论《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人物性格特点CharacterAnalysisofDarcyinPrideandPrejudice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列夫人物性格的双重性分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列夫自私自恋性格的分析AnalysisofSelfishnessandNarcissisminHeathcliff’sCharacters-OntheThemeofWutheringHeights浅谈简爱中的女权运动FeminisminJaneEyre回到小屋-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象征意义及其特点BacktotheCabin-analysisofsymbolsandcharactersinUncleTom''''sCabin《双城记》中西德尼伯尔顿的人物性格分析ABriefAnalysisofCharacterSydneyCarton“ATaleofTwoCities”普拉斯诗中的死亡意象TheDeathImageinSylviaPlath’sPoems对永别了武器中男主人公亨利的性格分析OntheCharacterofFredericHenryinAFarewelltoArms心路历程-论雪莱的自由之路TheHeart''''sProgress---AboutShelley''''sFreedomRoad浅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TheSymbolismintheGreatGatsby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TheSymbolisminTheOldManandtheSea双城记中的仁爱主题ThesisontheKind-heartednessthemein“ATaleofTwoCities”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对种族主义的误解OnMisperceptionofRacismin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论《傲慢与偏见》与《德伯家的苔丝》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AnalysisonLoveofProtagonistsinPrideandPrejudiceandTessofthed’Urbervilles简爱中女主角的性格分析AnAnalysisoftheCharacteroftheHeroineinJaneEyre对永别了武器中男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发展的分析AnAnalysisoftheDevelopmentoftheHero’sCharacterinAFarewelltoArms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看《宠儿》中的弑婴母题OntheMotifofInfanticideinBelovedfromaBlackFeministPerspective美国华裔文学作家伍美琴的吃中餐中的母女关系ReflectionsontheMother-DaughterRelationshipintheEatingChineseFoodNaked“神性”与“人性”冲突引发的爱情悲剧德伯家的苔丝悲惨生活的根源TessoftheD’Urbervilles―ACommentontheSourcesofTess’TragicLife海明威,“失落的一代”的代言人ErnestHemingway,theSpokesmanofthe“LostGeneration”试析《还乡》命运驱使下的人物性格OnCharactersundertheInfluenceofFatalisminTheReturnofNative《呼啸山庄》中的爱与恨LoveandHateinWutheringHeights夏洛特和简爱性格对比研究TheComparativeStudyofCharacteristicsbetweenCharlloteBronteandJaneEyre苔丝的悲剧原因分析OnCausesofTess’Tragedy论呼啸山庄中人性的复苏TheRevivingofHumanityin“WutheringHeights”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对待婚姻的态度JaneAusten''''sAttitudetowardMarriageinPrideandPrejudice浅谈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性格特征OntheCharacterofShylockinTheMerchantofVenice浅谈飘中斯嘉丽的人物形象TheFiguralAnalysisofScarlettinGonewiththeWind浅谈艾玛的自知之明Self-KnowledgeofEmma论简爱的独立性格TheIndependenceofJaneEyre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玩偶之家>AnalysisofADoll’sHousefromtheSystemic-functionalGrammar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9篇

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相反,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西方社会盛行的是个体主义,强调个人自由、不受约束。而中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已”的话语随处可见。

2.餐饮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

3.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来打招呼,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Morning!”或“Good Afternoon”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A nice day,isn't it?”

4.社会习俗的差异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明显区别。中国人听后会说一些谦虚之词,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又如发表学术文献或论文,汉语文章的标题往往有表示谦虚的字眼。如“浅谈…”、“试论…”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常常直截了当,不加修饰,如“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与技术》)。

5.服饰礼仪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

二、英语教学目标

初中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

在学习、使用外语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文化意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蕴含。教师应适当拓展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以解释这种差异的现象的由来。

(一)从英语词汇中探究文化涵义

英语词汇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防止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评价。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

(二)教师鼓励学生自发寻找和积累英语国家的文化素材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和渠道,如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电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强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总之,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教师应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

本文为课题《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西方文化素养培养研究》(编号:JJWYZD2012044)部分研究成果。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中西方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概述美国语言学家

grice(1967)提出了著名的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合作原则(c00pemtive nciple)。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谈话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其内容体现为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英国语言学家ijeech于l983年在g 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1.actma)【im)、慷慨准则(geneios h蜘m)、赞扬准则(appmhtionma)【im)、谦虚准则(哆ma】【ill1)、一致准则(a脒intma】【iri1)和同情准则(lhymad【ilti)。尽管ij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种文化,但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文化对各个准则的选取侧重会有所不同。顾日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在leech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于l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

二、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若将leech的礼貌原则与顾日国的产生在

三、中西礼貌差异的渊源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价值差异

上一篇:文化馆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西方文化比较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