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数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4:48:27

中等数学论文

中等数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数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215-01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生源不断扩大,在校人数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都已经面向全国。生源来源渠道多,入学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通过对入校新生高考数学成绩摸底调查,笔者发现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加上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课时一再减少、相邻两次上课时间间隔长, 学生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较弱, 学习方法不科学,往往容易遗忘前面学习的知识,导致后期学习衔接不上,学习吃力,学起来毫无兴趣,甚至有少数学生放弃了数学知识的学习。本文采用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学生为样本,进行研究。

二、因材施教策略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学生家庭和社会背景差别的扩大而日益显著。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专业不同”、“习惯不同”、“喜好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率不同”、“学习效果不同”等方面。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即使是同一专业的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也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方面都必须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因材施教策略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个性化教学理念的树立

五个手指各有长短,缺一不可。高职学生是各不相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爱好、习惯和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师应具有“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理解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力所能及的发展”这样的理念。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学习。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域,不同的学生其发展区域也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就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的发展。

2.进行专业调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笔者通过对学院会计一系、会计二系、商贸旅游系、财税金融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六个系的专业教师进行走访和交流,采取按专业需求、就业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分为四个模块,即基础通用模块:一元微积分、专业应用模块一:线性分析基础、专业应用模块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实验拓展模块:数学实验一:matlab软件入门及其在微积分中的应用;数学实验二:线性代数、线性规划问题的matlab求解;数学实验三:利用matlab求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和进行统计推断。其中基础通用模块和数学实验一针对除外语专业外的所有大一学生开设,专业应用模块一和数学实验二面向商贸旅游系、经济管理系和信息工程系大一学生开设,专业应用模块二和数学实验三的授课对象为会计一系、会计二系和财税金融系大一学生。

3.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3.1学习要求因人而异

根据对学生的调研,教师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①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弱,学习兴趣低,成绩差;②基础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③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当然,学生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关注学生层次的变化,及时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目标。优秀学生提醒他们不能满足于课堂学到的知识,推荐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挑战难题、拓宽知识面,参加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中等学生鼓励他们保持现有的数学水平,争取更大进步;基础薄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做练习,掌握基本知识点和方法,争取达到平均水平;鼓励好学生帮助后进学生,给予奖励机制。

3.2教师授课精讲多练

高职数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练习实践,才会发现问题,才能真正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运用和深化,十分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授中要做到多练、勤练。当然,要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教师讲课一定要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对于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要深入浅出,讲得通俗易懂。对于次要、简单的地方可以略讲甚至不讲,留给学生自学。课堂上只有精讲,才能给学生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练习,教师才能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通过教学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3作业布置体现因材施教

设计课堂和课外作业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习题、提高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①组学生的任务是完成基础练习;②组学生在做完基础练习的基础上,要求选做部分提高练习和拓展练习;③组学生全做,要求将提高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的解题过程详细写出。通过作业分层设计,要求各组学生做相应的练习,在完成本组练习后,再做下一组练习。对完成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加以表扬和鼓励,尤其是①组学生,即使做对一题,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

3.4课堂提问讲究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策略的实施,除注意科学性及艺术性外,还必须使所提问题与被问对象相匹配。①组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足,教师要予以特别关注,鼓励他们主动提问;③组学生的悟性好,解题能力强,可多提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问题,必要时教师还需给予适当提示。给出问题时,一般应先易后难,逐步提高,①组排在前,②组次之,③组排在最后。对基础题目设问,应提问①组学生;对提高性题目的设问,可以问②组学生,也可问①组较好的学生,若回答得对,应给予表扬鼓励;对于综合性强的拓展题,同样可以提问②组中较好的学生,如果回答不上来,再由③组学生来回答。通过提问,应使②、③组学生的答问对①组学生有所启发帮助,③组学生的答问使教学内容得以深化和拓展。

3.5考核评价多元化,考核要求因人而异

为了全面考核和客观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状况,笔者在高职数学教学中采取了多元考核方案:注重学习过程考核,增加平时考核的密度和权重。平时成绩占40%,包括考勤、课堂纪律情况、课堂讨论、回答问题、课堂测验、期中测验、作业成绩和数学论文等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60%,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其中,在考勤、纪律方面对三组学生考核要求一样,但在答题、测验和作业等方面的考核则因人而异。以考核作业完成质量为例,教师每次布置适量作业,要求学生保证质量,独立按时完成。在质、量、时三方面进行考核。要求①组学生完成基本题,②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和中等题,③组学生全部完成,重点完成难度较大的课外题和数学论文,论文内容为所学的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身体会,要求学生走出课堂,经过调查得出自己的结论。对于学生在作业中的新颖想法和独特思路在考核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及时订正做错的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多元考核方案注重知识能力和应用能力,兼顾学习过程考核,学期总评成绩按公式“学期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计算。

四、结语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关爱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便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爱屋及乌,就会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此外,高职学生在中学很少受到数学老师的青睐,因此教师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让他们重新恢复对数学的信心,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德然,骈俊生,程向阳,马敏.素质教育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朱莉莉.浅谈中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2011(11).

作者简介:吕扬(1981-)女,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数学教学研究;

中等数学论文范文第2篇

文章来源自文秘站

一、案例回顾

有一天我批改了这样一道数学题:淘气从7月2日开始正式放暑假,8月30日返校报到.淘气的暑假一共有多少天?此题为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中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的几种较合理的解题方法摘录如下(其他明显错误的方法没有摘录):

生1:7月份有1天没放假,共放假30天,8月份30日、31日没放假,共放假29天,30+29=59(天).

生2:7月2日~8月1日刚好一个月,共31天;8月2日~30日(30日已返校)放假30-2=28(天).31+28=59(天).

生3:7月2日~8月2日刚好一个月,共31天;8月3日~30日(30日已返校不算放假)放假30-3=27(天).31+27=58(天).

生4:列举法,放假的日子按月历表列表如下(表略),通过数一数可以知道放假59天.

学生作业的整体情况是:全班54名学生,有22名学生的答案是59天,其中有20名学生用了生1或生2的方法,2名学生用了生4的方法.12名学生的答案是58天,20名学生是其他答案.正确率为40.7%.

二、对题目难易程度的分析

初看这道题好像挺容易的,但学生要正确解答,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首先,他必须知道7月、8月是大月,每个月都是31天;其次,还要掌握数数的方法,如2日~10日应该是放了9天假,算式为10-2+1=9(天);最后,要明白30日返校,30日这天不能算为放假的日子.因此,8月份实际的放假天数是29天,算式为29-1+1=29(天),或者30-1=29(天).有了这些知识和方法的储备,解决这道题就会很容易,反之就会有困难.

这道题综合性较强,难易程度中等,学生容易出错.

三、对学生解题方法的分析

我们用一个表格来概括分析这些方法的特点.

四、透过学生的解题方法反思我们的教学

(一)正确理解“差异”与“同化”

像这样一道题,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这表现了他们思维的差异性.从多种解题方法中,优化出一种或几种最佳的解题方法,这是一个“同化”的过程.“同化”要以“差异”为基础来实施,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差异都能被同化.

那20名学生能够用生1或生2的方法来解题,说明他们的思维水平可能达到了这个高点.但对于没有做出正确答案的那32名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认知水平还达不到这个高度,如果硬逼着他们用这样的方法解题,结果可能适得其反.那么,为什么他们不会退一步思考,采用生4的方法呢?通过访谈,我得知他们认为生4的方法太麻烦了,[ ]想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结果却陷入了思维的误区.

想一想,这和我们老师平时课堂中的教学方法、策略有关吗?试问一下自己,教学中,面对生1、生2和生4的方法,你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哪里?你会向学生推荐什么方法?我想,我们老师肯定会不遗余力地介绍像生1、生2这样的好方法,生4的方法最多是为引出这两种方法的垫脚石.所以,我们教师眼中的所谓“好方法”,会在不知不觉中禁锢学生的正常思维.

(二)解题方法的“简便性”要以学生能理解为基础

如前面提到的“求暑假一共有多少天”这道题,类似的题目应该在三年级学了“年、月、日”的知识后就有.老师如果在讲解类似的题目时,不假思索地进行解题方法的“优化”,推广了所谓的“好方法”,即使当时学生从作业表现上几乎全部掌握了,我认为这也只是表象,是被“同化”了.

因此,教学中应允许学生由自己对问题的自然想法麻烦时,聪明的学生就会去寻找、总结出好的方法,再让学生相互介绍推广自己的好方法.经历了困顿、窘迫、历练,得到了新方法,那是一种顿悟,他们会记忆深刻.

由于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最原始的方法往往首先被学生发现掌握.因此它是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底线.“笨办法”有时也很管用,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或创新思维方面和“好方法”具有同等的作用.所以,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切实掌握,逐步进行方法的“优化”,这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

(三)简便方法是对一般方法的归纳、总结和提升,它具有优越性,也有风险

事实证明,越是高度概括的方法策略,越容易出错.前面提到的题目,学生如果都采用生4的方法,正确率肯定是比较高的.因为“简便方法”体现了学生解题策略、方法的灵活性,思维的优越性,同时它出错的概率也就更大.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巧妙的方法去解题,同时也要筑牢“根基”(一般的方法策略),提醒学生学会选择有效的解题方法,这样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有益处的

中等数学论文范文第3篇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最新|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计算机|公文|

论文搜索:[热门]素质教育写作总结说课计划心得体会教案操行评语

首页>>数学论文>>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

【加入收藏夹】【搜索相关的文章】【关闭窗口】

四川省夹江县第一小学校/余惠如

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迫切任务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由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立足课堂,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营造氛围,享受话语权。叶澜教授提出应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也就是教师不能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压制学生,使学生始终拘谨于教师的眼皮底下,牵着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极大地压抑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在教学中,教师要甘愿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以一种愉悦、积极、兴奋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个性在活动中张扬。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享有话语权。首先训练学生大胆发言,特别是声音宏亮,有精神!数学课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互动,充分思考、交流,对他们的见解给予积极评价,真正体现教学相长。表扬树立榜样,使学生明确要求后,每节课都结合检查复习,基本训练等教学环节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大声回答问题,每个人都要通过“发言声音合格”的达标验收。

二、陈述思路,养成好习惯。所谓陈述思路,就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思路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六人小组互相说,在全班说等等。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长此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陈述思路。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表述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按运算意义口述列式根据、解题程序和解题方法。如教学分数应用题"苍海号捕鱼船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六月份捕鱼多少吨?"时,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有序地说出解题思路:由关键句“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可知道是把五月份捕鱼量当作“1”,六月份捕鱼的吨数就相当于五月份的(1+1/4),要求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就是求2400吨的(1+1/4)是多少,可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400×(1+1/4)。又如教学复合应用题时,要学生说出解题程序,说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通过口述解题思路和解题程序,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审题和理解题意的能力,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

三、精炼语言,提高条理性。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地回答问题。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18个正方体木块(各表示1立方厘米)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边操作边说出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教师分别板书出来后,引导学生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并比较算式和相应的形体,发现长方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并让学生精炼地、完整地叙述出来。当学生语言有错误或冗长时要及时纠正。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就得到了操练。

四、学会反思,增强学习力。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也就是反思智慧,反思是指人们对于自身的行为思想等进行思考的过程,是一种对认识活动的再认知。反思性学习是对学习过程始终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具有一种执著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新的课程标准从全面育人的角度,提出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和反思意识”的目标。如何结合实验教材的内容,采取怎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把这种新的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改革中。

课上加强反思性教学活动,一旦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了错题,不仅让他把错题改正过来,而要认真反思自己错题的原因,在班上讲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对自己错题负责的好习惯,自主进行错题积累、自主分析错题原因。如“多边形面积”教学后,我让五年级学生写“我与面积”的反思性数学小论文,一个学生在文中写到:你知道我11月12日的作业是怎样错的吗?说出来笑死你,梯形面积我全都没除以2,5道题全错,现在我已改了,请你别犯我这样的错。在反思中提高学力。

五、分层要求,促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回答问题的习惯,对于学困生也不例外。学困生上课一般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思考、不发言。因此对学困生更要设法使他学会动脑子,学会开口讲话,这就要给他们发言权。难的问题请优生回答,估计学困生能答对的问题只请他们回答。如果学困生上课时敢于举手发言,回答时也声音宏亮。稍有进步,就抓住时机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了甜头,有了自信心,说的积极性就高了。再逐渐加大难度。学困生能积极动脑回答问题,也可促进中等生,优等生的发展。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说”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中等数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兴趣、意志、自信心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中基础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中有些学生数学学不好并非智力水平低,大部分由于非智力因素影响所致。非智力因素它属于人的非认知性心理系统,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他们求知欲低,学习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课后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对考试缺乏竞争意识,马虎应付,考场上“临场发挥”。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动力性作用,能使学生形成坚定意志,顽强毅力,培养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乃至情感,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首位,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促进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动力

兴趣是人们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项活动的心理特征。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人就兴趣对学习的影响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初中生),结果表明,在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中,学习兴趣与成绩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数学学习受兴趣影响最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以数学学科的价值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学中可将社会就业对学生提出的学习数学要求,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结合具体形象事例介绍,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对自己今后就业的直接联系,从而产生就业危机感和学习责任感,获得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内动力。其次,老师有意识将现实中数学素材渗透于教学之中,如分期付款、体育,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和浓厚兴趣,从而体会到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逻辑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感受就能使学生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锻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数学严谨的逻辑结构,形式化的抽象内容,精确、简洁、通用的数学语言。这些基本特点既是对人的智力训练,也是对人意志力的考验。数学学习道路上必然会碰到许多困难,而良好的意志对学生的智能发展有强化和推动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应不断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中专生处于智、情、意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都具有可塑性大、上进心强、精力充沛等特点,但他们的思想情感容易波动,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经常表现为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但没多久又被各种欲望代替,无法集中学习。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介绍一些数学史和数学轶事,用榜样言行产生的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意志,提高自我控制力。如:欧拉时常抱着孩子写数学论文,双目失明后坚持用记忆和心算研究数学达十七年之久。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将自己计划和誓言写在醒目处,确定一个个小目标,从听懂一节课,会解一道题开始。指导学生学会严守计划,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的习惯。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积极启发诱导,经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意志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在课堂内及课后多给予关注和监督。逐步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坚持性、自制性。

三培植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学生的顺利成长非常重要,自信心能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发掘学生的潜能,也能支撑意志的锤炼。数学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心理特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让学生认识到人的智能可通过培养和训练得到提高。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对学生作具体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而不是让学生越学越感到玄乎,甚至于对智力产生怀疑。如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预习、听课、复习,读、思、记。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提高学习效率,逐渐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其次,在辅导学生时教师不能提示过多,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能力缺乏信任;不能轻视学生,更不能用否定性语言怀疑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努力发掘学生的点滴进步,在语言和行为上对学生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怀疑,精心保护和培植每一个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逐渐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中等数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负数 起源 矛盾 运算法则 负负得正

中图分类号:O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1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Negative Numbers

XU Xingguo

(Normal School of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Jiangsu 22560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gative number i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pointed out in the west, in the time span of negative definition, method of defining the way there is big difference, and the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time span, the definition of style differences. Then it introduce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sign notation, "-" symbol meaning: minus, minus, opposite number reflects the unity of opposites, mathematics,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is a great invention,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cise express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day after deformation.

Keywords negative number; origin; contradiction; operation rule; two negatives make a positive

氖学史中数系的发展历程来看,人们比较关注的是自然数,无理数等数集的产生过程。其中负数并没有作为一类特殊的数集单独去研究。然而从负数的产生,到负数运算律的成熟,再到负数被大众接受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仅如此,在负数的产生时间,产生方式上,东、西方的认识差异也很大。

1 负数在中国的起源

在中国,负数起源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李悝的《法经》:“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计算最后出现了“不足数”,为负数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原始的雏形。

到了汉代,从居延出土的汉简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例子:“万岁侯长充,受管钱它课负四,勿自言堂煌者第一得七,相除它得三。”这里同时出现“负”和“得”意义正好相反的两个动词,得七与负四相比较,结果得三。这个例子为负数的形成做好了更加充足的准备。

以上记载都不是出自于专业的数学典籍,更加详实、专业的记载来自于《九章算术》:今有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四秉,实皆不满斗。上取中,中取下,下取上各一秉而实满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答曰:上禾一秉实二十五分斗之九,中禾一秉是二十五分斗之七,下禾一秉实二十五斗分之四。

术曰:如方程。各置所需。以正负术入之。

上面是《九章算术》的原文记载,翻译成我们现在的白话文:现有上等稻2捆,中等稻3捆,下等稻4捆。各自出谷都不足1斗。如果三种稻分别依次借取中等稻、下等稻、上等稻各一捆,那么出谷都恰好1斗,问三种稻每捆出谷各有多少?

答:上等稻每捆出谷斗,中等稻每捆出谷斗,下等稻每捆出谷斗。

解法:按方程法则求解:分别列出所借取之数,再按正负法则运算。

分析作者解方程的具体步骤,抓住核心。那就是:在运用《九章算术》方程术中消元法解这个问题时,遇到了一个较小正数减去一个较大正数的情况,产生了一类新的数:负数。此外,东汉末年刘烘(206年)、唐代王孝通(626年)、宋代扬辉(1261年)也论及了正负数加减法,都与《九章算术》所说的完全一致。

此时,我们对负数运算的认识仅停留在加减法上,负数的乘除问题尚无文字记载。所以我们至少可以说中国数学在九章算术的时代里对负数乘除法的理解还不成熟,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有待后来人。可是这个问题一直被人们搁浅,一直到秦汉时代包括刘微在内的数学家都是小心谨慎,避免出现负数乘除问题。到了唐宋,出现了不定方程、同余方程、高次方程的讨论,其中《辑古算经》提出了三次和四次方程正根的一般解法,但对负根只字未提。刘益著《议古根源》提出了正负开方术,仍回避了负数乘除运算。到了元代时,著名数学家朱世杰在《算学启蒙》(1299)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有关负数乘法的运算律:同名相乘为正,异名相乘为负。但这距离负数加减运算律的首次文字记载的东汉已有一千多年。

在数学家朱世杰《算学启蒙》出版后的四百多年后,李悦(1768-1817)明确提出方程的根可以是负数,并进一步论断:“凡平方(二次方程)皆可开二数,立方(三次方程)皆可开三数或一数,三乘方(四次方程)皆可开四数或二数。”这是中国数学史上第一次指出方程有负根的文字记载,是将负数乘法运算律熟练运用的佐证。

2 负数在西方的起源

古希腊是孕育西方数学的摇篮, 就是希腊文字中负数的意思。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公元前300年)共十三卷,虽然主要是几何方面的专著,但也有论述算术的内容,其中第七卷到第十卷就是有关数论和无理数方面的内容,但没有涉及负数的任何线索,从中可以断定,那时西方的主流数学还没有涉足负数领域。

有“代数之父”之称的丢番图(公元275年左右)是古希腊另一位杰出数学家,在其著作《算术》中把方程的负数解说成是“荒谬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记载,因为从目前发现的早期西方文献中我们很难再找到提及负数的记载,书中提及的“荒谬的东西”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负数。因为早起西方数学不认为“零”是数,更不用说负数了,虽然还没有被接受,但至少“荒谬的东西”说明负数已经引起某些数学家的关注。另外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丢番图是在方程的解这个情境中提及“荒谬的东西”,这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因为负数解在实际的问题中常常要舍去,但是从方程的运算规律出发,它又是符合的,这说明丢番图时代已经对负数的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思考,但计算的结果又让人匪夷所思,所以给负数扣上了“荒谬的东西”的帽子。不过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总是要经过一番比较、权衡和实践的考验,对负数的引入和进一步的研究只是时间问题,回避已是不可能。可是谁可曾想到,这一等竟等了一千多年。在西方第一个提出负数概念的是德国数学家米哈依尔.史提非(1486-1567),他在发表数学论文《整数算术》中,把负数定义为“比零小的数”,这个概念被数学界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然而事情并非到此结束,负数在西方数学界还是长期格格不入,争议达几个世纪之久,其中不乏几位知名数学家。例如:德国数学家M.Stifel(约1487-1567)认为负数是无稽之谈,虚无的零下。法国数学家韦达(F.Vieta,1540-1603)完全排斥负数概念,法国数学家施蒂费尔(B.Pascal,1623-1662) 则认为从0减去4,纯属胡言乱语。法国数学家阿尔诺德(A.Arnauld,1612-1694)接受不了1U1=1U1的说法:“既然1小于1,较小数与较大数之比,怎么可能等于较大数与较小数之比?”1637年,法国的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开创了解析几何,创建了坐标观念,负数得到了具体和直观的解释。尽管如此,到18世纪、19世纪怀疑或否定负数者仍有不少。英国数家马塞雷(B.F.Maseres,1731-1824)是剑桥大学数理学院研究员和皇家学会会员,在1759年发表《专论在代数中的负号》,他力主舍去方程的负根。他认为:负根只会把方程的整个理论搞得模糊,因此希望代数里绝不容许有负根。可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若不正视负数和复数,就不可能有代数基本定理的诞生,这个定理在代数乃至整个数学中都起着基础作用,其意义重大而深远。1831年伦敦大学数学系教授德・摩根(A.De Morgan,1806-1871)在他的《论数学的研究和困难》中说:虚数和负数,有相似之处,只要一涉及到实际的含义,二者都是同样的虚构,因为和同样是不可思议的。德・摩根还举了一个问题来说明其论点:“父亲56岁,他的儿子29岁,问什么时候父亲的岁数是儿子的两倍?”他列出方程56+x=2(29+x),得x=2。这个解在实际问题中虽然没有意义,但是并不能否定2是方程56+x=2(29+x)的解,只是需要我们对得出的解考虑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若不符合则要舍去。当然,到此时像德・摩根那样排斥负数的人已经不多了,同r随着19世纪整数理论基础的建立,负数在数理逻辑上的合理性已经建立。

从反对负数的声音中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负数的引入颠覆了一些原有自然数运算的性质:如比例的大小关系、运算律等,然而不破不立,只有打破原有的框框条条才会有更有生命力的事物产生,这些例子在数学史上不胜枚举,不管反对的声音有多大,负数作为一类很重要的数集在随后的时间里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另一方面是负数作为方程的解是否有意义,正如德・摩根例举的问题,在具体的实例中,负数解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境进行取舍,而不该全盘否定,现在的中学生都能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人类理性文明前进的印记。

3 中、西方的比较

3.1 定义负数概念时间跨度大的原因

在中国,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在给《九章算术》中“正负术”作注时,第一次给正数和负数下了定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在西方第一次给负数下定义是在15世纪,德国数学家米哈依尔.史提非(1486-1567)在数学论文《整数算术》中把负数定义为“比零小的数”。从文字记载来看,中国对负数的定义要比西方早一千多年,这是为何?这与中西方的思想文化内涵有着必然联系。

先秦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爆炸的时期,各种思想竞相涌现、百家争鸣。学者们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大家来讨论,自然会有争辩,针尖对麦芒的情况,更多的是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秦始皇“焚书坑儒”,推崇法家思想,但其法家思想并没有称为华夏文明后来的主导思想,经历秦朝,到了西汉,汉武帝出于政治统治的目的采纳了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策略,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主流思想。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这种不左不右,不偏不倚的折中思想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能够容忍与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思想。

早期西方数学的兴起发展与西方哲学和天文学有密不可分的渊源,有大名顶顶的思想学术流派和精神领袖,例如柏拉图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等,在他们看来,数学是一门神圣和纯粹的学科,容不下半点的杂质,所以一旦有与现有思想或知识相左的意见时,大家就群起而攻之,典型的例子就是:希伯索斯(Hippasus)发现无理数后,被视为违反学派章程而被处死,其罪名等同于“渎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渐渐有了言论的自由,学术氛围自然也向着积极健康的道路前行,学者们勇于提出自己的新发现。可是有一点还是没有改变,那就是会引来大批的怀疑,当伽利略站在埃比尔斜塔上,两颗铁球同时落地时,真理才被人们接受。数学被大众接受可没有那么简单,特别是负数的提出,会给以往运算法则带来很多的棘手问题,在有些情况下列式解方程后得到的解又没有意义,所以当负数的观念初步形成后,西方数学界纷纷提出反对的声音。负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非常符合西方的人文特点:大胆的质疑,勇于提出反对意见。正是西方学者对传统数学思想方法和结论的大胆质疑,才有了数学史上三次数学危机的产生和解决,从而推动了西方数学乃至世界数学的迅速发展。

中国思想文化的包容性决定了负数概念早早的被人们接受,同样也正是这种思想文化决定了诸如“三次数学危机”那样的现象不可能在中国出现。与中国截然不同,同样是负数的接受问题,放在西方,就像是炸开了锅,学者们纷纷提出反对意见。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对负数认识和接受的时间跨度如此之大。

3.2 定义角度的不同

中国对负数的定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西方对负数的定义: “比零小的数。”

中国对负数的定义是从得失的两面出发,当一方为正,另一方则称之为负,很显然这种定义直接来自于实际生活,比如粮食的借与还,帐户中钱的进与出等等,这反映了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这种定义方式,有生活化的实例,很具体。“相反意义的量”,是性质对立的一种描述,具体到数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再判断,这也表明当时人们对数的理解还没有从现实的量中抽象出来。

西方对负数的定义是纯粹从数的角度出发,是在对零的充分认识和实数序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负数作出的定义,比较专业。这反映了人们对实数的认知过程,首先是正数,接着是零,再接着是负数,同时也定义了它们的大小关系。用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作为区分它们的本质属性,这种建立在实数域上的大小关系直观体现就是数轴。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汉语词典》中采用了西方的定义方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对负数定义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对数学专业名词回归专业定义的认可。

中国的数学注重的是实际的应用,《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都是以解答实际问题展开的,西方的《几何原本》则是以公理化的逻辑推理展开的。这种思维方式也深深影响了中、西对负数的定义方式,同样也深深的影响了中、西方的数学发展方向,我们无法说明其孰优孰劣,因为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本来就是相辅相成、必不可分的,但从搭建宏伟的数学大厦的角度来说,对理论的研究往往更契合数学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数学会作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是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的集大成者,尽管在数学应用中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就,但他自己本人还是更钟情于数学理论。他是数学公理化体系的发起者和积极倡导者,他的这种数学思想引领了后来世界数学的发展方向。公理化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相容性”,也就是不能有矛盾的地方,当负数提出后,打破了原有的一些运算规则,而这些规则并不是数学运算中的本质属性,只是局部性质。由于眼光局限于局部,而没有着眼于整体,引起众多西方数学家反对,这也是为什么负数迟迟不能被西方数学家接受的原因之一。

3.3 负数记号的演变

数学是一种语言,如何简洁明了的表达负数?各个时期,各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九章算术》中记载: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这种用不同颜色的数表示正负数的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不过现在国际上一般用红色表示负数,报纸上登载某国经济上出现赤字,表明支出大于收入,财政上亏了钱;在印度,婆罗摩笈多(Brahmagupta,589~660)用小c或小圈记在数字上表示负数;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G.Cardano,1501-1576)在他的著作《大术》中把负数负3记为m:3,正数3记为p:3;到1585年荷兰数学家斯蒂文(Stevin,1548-1620)在他的著作《算术》中第一次使用负数记号“-”,将负3记为3,最终成为国际通用的负数符号,并一直沿用至今。

千万不要小看用 “-”表示负号,这在数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当然这种记号比以往的负数记法简洁,更重要的是它将减号与负号的内在联系统一到了一起。具体来讲,3可以看作03的结果。自然的我们可以将2 +(3)看作23。2+(3)中的“”是负号的含义,23中的“”是减号的含义,这就将负号和减号统一起来,实现互相的转换,为日后算式的简洁表达和变形奠定了基础。

用“-”表示负号也将负号与相反数联系起来,例如:3可以看作负3,也可以看作3的相反数,这样由3的相反数是3,就可以得到(3)=3,于是我们就直观的得到“负负得正”,再将(3)= 3改写为(1)祝ī?)=3就可以推广到一般的负数与负数相乘的情况。

负数与负数的乘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对此数学教育名家有关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这其中运用了“”符号含义的转变,即负号,减号,相反数。所以说“”的确定深刻反映了数学运算的对立统一,是人类智慧的高度结晶。

4 小结

众观中西方数学史,我们发现中国最早提出负数的概念,也最先对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做了精确描述,早于西方国家一千多年,负数的引入是中国数学家杰出的贡献,但是对负数乘除的运算法则的提出较晚。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对负数的提出较晚,但是对负数乘除的运算法则的文字记载要早于中国。

江苏省现代教育规划课题(编号2011-R-9631)

参考文献

[1] 张苍著,郭书春注.九章算术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 李文林.数学史概论(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张红.数学简史[M].上海:科学出版社,2007.

[4] (美)瑞德,袁向东,李文林.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M].上海:科学技术出社,2006.

中等数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应用性

一、加强中职数学课教师的专业学习

加强中职数学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学习。如果中职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对于其在专业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有一定的妨碍作用的。因此,中职数学课教师应该扩大自己的业务能力,不应只局限于单纯的数学知识,还应该了解和学习一些所任教的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对于该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及范围更应该有清楚的认识。例如,笔者所任教的学校里对于不同专业里的数学学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都是根据其专业需求不同而设定不同的侧重点。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并把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享受到与专业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有如此才能改变数学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才能使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于专业,体现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中职数学教师学习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采取跨专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数学教师根据学校提供的专业教材自学;(2)学校或者相关单位对数学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3)数学教师可以选择继续教育来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

二、面向全体,区别对待

新课改中提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这里指的就是全体学生,意思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使每一位学生获得相应的成长。所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消除内心的障碍,并且要用自己的耐心和坚持去鼓励学生学习,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数学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表现。这样的方式使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哪怕这种成长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自信心。最终一些学生按量完成,一些学生超额完成,实现了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等生深化的教学目标。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就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要符合现在的教学思维方式、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符合学校的实际环境、符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年龄层的特点,总的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变,富有创意,具有实效。

数学知识本身是很枯燥、很无趣的,加上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书+嘴”的教学方式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的教学也无所适从。从仔细认真地研究来看,数学是一门很有趣味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要大量引进教学实例及教学模型,或者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会提升。因此,教师要结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发一些生动、有趣、契合学习内容的数学课例,再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比如,在讲解立体几何时,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一些多面体和旋转体的实物模型。另外,数学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搜寻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数学案例,在专业背景下实施中职数学的教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平常除了关注数学知识的问题外,还应该多研究和了解一些专业知识,从而弄清楚专业中需要的相关数学知识。于是传统数学教学的乏味无趣被改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从服务于专业的角度出发,积极改革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对职业学校来说具有非常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四、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在中职数学课程考核中应该采用应用性能力的评价方式,这样不但可以引导教学自觉地向应用型转化,还可以推动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评价方式有很多,包括:(1)对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思维能力及课堂练习等表现进行评价。(2)对学生课后的表现进行评价。一是课后作业的评价;二是课后数学活动创新评价,比如,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日记、数学论文等多方面的创新能力。(3)测试。测试的内容是与实际生活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或数学习题,测试方式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试,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在职业学校中,开展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服务专业的应用性数学教学是未来职业教学的重点方向,这个方向需要教师及相关单位共同努力和探索,以求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中等数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数学问题教学 教学情境 新课程

一、创设现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具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好方法。

例 握手问题

某某同学坐得真好,老师和你握握手(走下讲台和学生握手):“谢谢你,给同学们起了个表率的作用。刚才老师和他握了手,他也和我握了手,我们俩这叫握了一次手,你知道吗?握手和我们数学也有关系,那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握手问题。

(一)探究三个人握手次数

演示说明,请三位同学来表演,请你说一说,他们谁和谁握手了?

(二)画图说明

三个人握手我们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能不能更直观的用图来说明刚才握手的情况呢?如果让你来画图,你打算怎样画?数字、字母既简洁又通用,他可以表示任何三个人。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图。

追问:三个人中,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呀?

(三)探究四个人握手情况

如果参加生日聚会的共有四个人呢?猜一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会握几次呢?小组合作亲自握手试一试验证你的猜想。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图来说明握手的情况吗?学生自己画图,教师巡视,指名二人板演。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其它同学认真观察:你会发现什么?

第一种:定点发射法

第二种:基本线段法

如果参加聚会的有五个人呢?学生感悟出4+3+2+1=10次。说一说4、3、2、1分别指什么?如果参加聚会的有n个人呢?

(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小熊要过生日,它邀请它的好朋友一起来庆祝――吃沙拉。它从苹果、香蕉、草莓、菠萝四种水果中选出2种做沙拉。它可以做多少盘沙拉和小朋友一起来庆祝?

学校运动队举行一场乒乓球比赛,15人参加。如果每两个人都要打一场,一共要打多少场比赛?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把握手问题化归为我们熟知的线段条数问题,到高中等学生学习了排列组合之后,就会更深切的理解握手问题,也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好了基础,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创新教育理论认为,不要简单地把结论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去探索、研究,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二、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

回归实际:由于数学模型的解答并不一定完全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所以要针对应用问题的实际,对模型的解答进行分析、反思,得出实际问题的正确解答。

例 在讲授一次函数时,我引导学生开展了桌椅合适高度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每天坐在学校给我们设计好的课桌椅上,不知你有否注意到,这桌子的高度与椅子的高度是存在一定关系的。比如说,你坐在编号相同的课桌椅上,觉得比较舒服,可当你坐在另外一个同学的课桌椅上做作业时,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就觉得眼睛疲劳,因为她的课桌椅并不配套。她的椅子与我的椅子一般高,可桌子比我的高几个厘米,。因为我们的眼睛与课桌的距离要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倘若不如此,眼睛就易疲劳,因此患上近视眼也是不得而知的。

二、那么,配套的桌子、椅子之间的高度有否一定的比例关系呢?这是一个人体工程学问题,为揭开这个奥秘,学生们测量了二套不同的课桌椅。对象一:课桌高:75.0cm 对象二:课桌高:70.2cm椅子高:40.5cm 椅子高:37.5cm假设课桌高ycm,椅子高xcm, 根据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粗略地算出两者关系: y =1.57x+11.35 (单位:cm)

三、以上这个关系是从教室中的桌子、椅子高度粗略地得到的,那么,是否所有用于书写或办公的桌子与椅子都存在这一关系呢?学生又测量了一套办公桌椅,其中椅子高44cm(不考虑靠背的高度),办公桌高80.5cm,将x=44代入y=1.57x+11.35可得y =80.43cm,与实际高度基本符合,所以,一般用于书写或办公的桌子、椅子也大致存在这一关系。

四、利用此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桌子或椅子的高度,粗略地推算出与其配套使用的椅子或桌子的高度。比如对于一张高68cm的小桌子,与其配套使用的椅子就得要36cm左右;如果拿一条过高或过低的椅子来坐,对我们的视力就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桌椅必须配套使用,这一道理对我们平时保护眼睛是有益的。通过这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学生对一次函数的运用印象特别深刻,真正体现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中等数学论文范文第8篇

最近几年,以Internet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网络风靡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一直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呈爆炸式增长。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也吸引了多学科的研究兴趣。(1)对科学和技术社会学来说,电子网络的兴起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作为人类交流技术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它为技术社会学家考察技变迁与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案例;另一方面,由于科学家群体从一开始就是使用网络最多的用户,以及交流在科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电子网络被科学家采纳和使用的状况及其对科学家工作方式和科学交流体制的影响程度,也开始引起科学社会学家的重视。许多人已经注意到,科技界日益增加的上网人数和用网频率正在引起科学活动方式(特别是交流方式)的重大变化,但迄今为止,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科学家群体对网络技术的采用仍很不平衡。我们认为,注意到这两方面情况是十分有益的,它将使我们在考察和估价一项技术创新的社会作用时,避免单向性的思维和简单化的结论。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评述技术社会学和职业社会学的关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就电子网络对科学活动方式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1职业组织中的技术变迁

关于技术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关系,目前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典型立场和观点:

一是技术决定论,二是社会决定论。按照技术决定论,技术的后果与影响是内在于技

术之中的,因而一种机器(技术)一旦被发明出来,它对社会关系的改变就只是个时

间问题。正如埃吕尔(J.Ellul)指出的,“在技术与它的使用之间不存在什么差

别。(在技术面前)个体面临着一种唯一的选择,或者按照技术规则所要求的去使用

技术,或者根本就不使用技术。”(2)因为一旦技术(系统)被使用,它们就需要高

度的一致性,而不管使用者的意图如何。社会决定论则认为,社会的运行有其内在的

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受现有的常规秩序及其意识形态基础的支配。按照这种观点,所

有的技术变迁都会被置于常规秩序中加以权衡,因此,新技术要么不被采纳,要么经

过改造以适应现有的社会结构。(3)

极端的技术决定论和极端的社会决定论由于各自的理论缺陷而受到来自各方面的

批评,以致于它们常常不得不汲取对方的某些观点而使自己的立场更加“温和”。许

多人已认识到,技术和社会结构从性质上看既有“柔性”的一面又有“刚性”的一面

:柔性或可塑性意味着允许技术与社会结构互相决定(支持或约束)对方的发展,刚

性则规定了这种相互决定的限度。从目前有关研究的文献看,两种决定论的分歧尽管

依然存在,但争论已主要不是诉诸思辩推理,而是将问题转变为可以经验地加以检验

的具体假说。如果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在技术变迁中是重要的决定因素,那就应看到

,相同的技术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使用情况是不同的(或者,相同技术被采用的形式

是不同的);相反,如果技术自主地发挥作用,则可预期该技术将以相同的方式被用

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近年来的经验研究表明,技术革新尽管无疑是推动社会变迁的

重要力量,但其起作用的方式和程度要受到新技术植根其中的社会因素的制约。

比如,诺伯(D.Noble)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美国自动化工具机的开发深受少数

大的用户(特别是空军)的实践和利益以及管理人员试图控制其功能的兴趣的影响。

他还发现,在食品零售业中,超市系统内部的关系,零售商、供货商、消费者和政府

之间的关系,共同影响了美国肉类加工的中心化和结帐扫描的电脑化。(4)托马斯(R

.Thomas)在其近作《机器不能做什么》一书中则认为,如果既有的社会关系体系抵

制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就很可能被改造以适应这些社会关系。他十分强调工程技术人

员的价值体系对技术采纳过程的社会选择作用,认为尽管这种价值体系是由经济理性

加以引导的,但这种理性本身却深受决策者的社会背景的影响。(5)在对电脑技术的社

会研究中,人们尤其看到了技术发展的社会选择性。由于电脑技术具有更大的弹性,

社会因素有可能在它与各种工作体系结合的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卡劳恩(C.J.Calh

oun)在“微机革命”一文中考察了办公电脑化由于妨碍既有的地位体系而受到的抵制

,发现高级管理人员会抵制那些影响他们的地位或其秘书部门地位的技术变迁。(6)在

探讨电脑对组织的影响时,科林(R.Kling)也认为社会环境能极大地影响到一项技术

的哪些方面被开发、如何使用该技术以及使用该技术会带来什么后果。比如,电脑技

术在一种情况下可降低资源利用的不平等,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则会提高组织的精英控

制水平。(7)

上述研究结果推动了职业社会学(thesociologyofworkandprofessions)

对不同工作体系中技术变化情况的研究。在这个领域,传统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技

术因素对职业群体的影响方面,认为一个组织所做工作的类型、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

的性质以及原材料的具体种类,决定着组织成员之间任务关联的互动被社会地构造的

方式。(8)而新的研究兴趣则表明,工作群体的社会结构可以影响该群体所采纳和使用

的技术形式。这种侧重上的差别也反映在目前对电子网络的社会影响的研究中。许多

人一开始就已注意到,电子网络技术的采用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比如导致了更多

的分散化,降低了一个组织或群体中的地位差别,减少了对共地域的合作生产工人的

需要,提高了组织的整体效率等。但也有人认为,这些人所提供的证据大多只具有相

关性而不具有因果必然性,并且他们很少关注不同工作体系中电子网络技术使用情况

的差别。赖斯(R.Rice)等人在对美国一所大学的教师群体使用电子网络情况的调查

中就发现,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运筹学等学科领域的教师是使用电子网络最多的群

体,而哲学人文学科对网络的使用则明显较少。据他们推测,学科际合作的程度和应

用取向的水平可能是影响不同学科领域使用电子网络的重要因素。(9)

赖斯等人的工作已涉及到电子网络技术在科学中的不同工作群体和学科组织中的

应用问题,提出了把科学作为一种工作活动(workactivity)和置于有组织的

和常规性的背景中的一组任务,并研究它与技术变迁的社会互动的可能性。正如福柯

斯(S.Fuchs)在概括他的研究方法时所说的,“科学被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组织加

以探讨,其技术和社会结构决定着科学家群体做研究的方式。”(10)如此,通过检测

电子网络技术被科学工作群体采纳和使用的差别,人们就可以对两组重要因素加以比

较,即电子网络技术适应科学工作单位现有惯例的程度(或它瓦解科学工作系统整体

各组成成份的多少),以及该技术对科学工作系统中现有交流关系和地位结构的影响

。这显然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分析视角,它可以使技术社会学和职业社会学已有的

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在考察电子网络技术与科学社会结构互动关系的研究中有效地

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我们下面将提到,沃尔什(J.Walsh)等人已提供了一个很好

的研究范例。

2不同学科对CMC的使用情况:一个研究范例

1991年1月至1992年10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社会学家沃尔什和吉尔吉亚大学社

会学研究生贝马(T.Bayma)就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使用电脑媒介交流网络(comput

ermediatedcommunication,CMC)的情况进行了一项社会学调查。(11)调查以他们

所在的两所研究型大学中四个学科的教师名录为抽样框,采取滚雪球抽样(随机开始

)方法抽出67位科学家(其中分别有数学家15人、化学家15人、粒子物理学家18人、

实验生物学家19人)进行开放式访谈。访谈内容不仅包括被访者使用电脑网络的情况

,还包括他们的研究工作、研究群体和所属学科的性质等。然后,两位调查者又用档

案和文献资料核查了个案访谈数据,补充了关于各学科性质的更充分的信息,在此基

础上讨论了科学家采纳和使用CMC的人数、频度、选择偏好、体制化水平及其它相关

问题。

沃尔什和贝马的研究假设是:不同科学工作群体的社会结构和各个学科的不同组

织方式,可能会影响到科学家采用CMC的形式。通过调查,两位研究者发现,科学中

的每个领域都有相对特殊的职业组织和工作方式,它们对CMC与科学工作的结合产生了

显著影响。让我们先概括一下这次调查的结果,然后再看他们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社

会学解释。

沃尔什和贝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科在采用CMC方面存在明显差别。首先,

科学家对采纳和使用CMC的必要性有不同认识,不同学科的上网人数和用网频度存在

差异。在所调查的四个学科中,数学家已开始普遍使用CMC进行一种近似于“面对面的

”讨论、交流和合作,许多人“已简直记不起以前是怎么工作的”。类似地,粒子物

理学家也认为,入网是其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一项成功的研究需要高效率地使

用CMC。在物理学家的工作中,CMC既被广泛用于传递重要的信息(比如“机器出毛病

了”),也被作为不太紧迫的信息(如会议日程)的常规手段。相反,没有一位

化学家认为要使工作有成绩就必须上网。占化学家群体很大比重的工业化学家和有机

化学家大多既不使用电子邮件也不进入BITNET或Internet,他们最典型的回答是,“

事实上,我根本就不与网络打交道”。不过,物理化学家和理论化学家似乎较多地使

用网络,他们的态度也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类似。实验生物学家一般把CMC视为与电

话、传真等一样的交流手段,只是在相对特殊的情况下才使用网络。沃尔什和贝马根

据使用CMC的次数将科学家用户分为两类:一是“中等用户”(moderateusers),

每天用网约两次;二是“高频用户”(heavyusers),每天用网约十次。他们发现,

大部分被调查的物理学家是中等用户;数学家中有一半中等用户和一半高频用户;化

学家约有一半人用网,其中大部分为一天一次或低于一次,小部分为中等用户,只有

一个高频用户;在生物学中,有1/4的人用网,其中约有一半人用网频率为一天一次

或低于一次,其他人则介于中等和频繁之间。

其次,在选择具体网络手段时,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有不同偏好。数学家最普遍使

用的是E-mail,所有被访者都不同程度地使用这一手段发送或接收邮件。此外,也有

人使用mailinglist,newsletters,publicbulletinboards(比如Internet新

闻系统中的Sci.math),寻求帮助或给他人提供帮助。在物理学中,除普遍采用电子

邮件、邮件名录、业务通讯外,预印件也由物理学家通过网络实现了电子化,pre

printsbulletinboards已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圈的一部分。化学家在电脑网络中使用

较多的是CAdatabase,其中存有1967年以来各国化学家的英文摘要。除物

理化学家和理论化学家外,其他人很少使用电子邮件或预印件公告栏。生

物学家使用

较多的网络资源是有关核酸顺序和蛋白质的贮存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从Internet的Ge

nBank获得。此外,他们还使用Medine或类似在线的文献参考数据库,约半数被访者

提及互联网或所在大学图书馆的电子参考服务系统。多数生物学家不使用电子邮件,

对公告栏的使用也很有限,仅限于分发和交换电脑使用的信息,而很少用于交换实质

性信息。

再次,CMC在不同学科中的体制化程度也有所不同。由于网络技术的特殊性能,

各个学科(作为一个共同体而言)一般都倾向于鼓励对网络的使用。一旦某种技术应

用被认为是可行的,体制性的动力就会促使其常规化和标准化。尽管如此,调查仍然

发现在CMC体制化程度上,各学科之间存在不同特点。CMC在数学中的应用已比较规范

,最初遇到的数学符号传送上的困难也已基本解决。目前美国数学会(AMS)采纳一

种叫TeX的文字处理语言作为通用标准,得到数学界的认同。在物理学中,美国物理

学会(APS)为鼓励人们使用网络,已允许向其刊物提交电子稿件,甚至通过免掉排

版费给以鼓励。自1991年,《物理学评论》开始为供稿者提供其电子邮件地址。1991

年的APS会员名录用11页纸的篇幅介绍E-mail的使用方法,而同年为生物学家出版的

FASEB名录却没有这项服务。此外,预印件公告栏也在洛斯阿拉莫斯建立起来,为订

阅者提供所有新撰写论文的摘要或全文。这项服务得到广泛响应,到1992年底已有50

00名订阅者,每月至少收到1000篇新论文,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个替代性刊物。与

数学和物理学不同,许多被访问的化学家抱怨通过Internet传送化学论文(特别是图

片)有版式方面的技术困难,但没有人提到使用TeX。由于化学家普遍使用化学文摘,

美国化学会(ACS)也着手建立了CA数据库。约半数的被访者认为CA库很有用,可使他

们在做课题或写论文时参考更多已有研究文献。但也有一些人宁愿在图书馆查阅CA,

认为上网不如看论文那样有明显效果,且费用也较昂贵。在生物学领域,基因库和蛋

白质数据库也已成为基因表达、确定基因顺序和合成新型基因的重要工具。《遗传学

》、《生物化学杂志》、《分子生物学杂志》目前都要求将基因排序数据和结晶学数

据存入已建立的电子数据库,并许诺作者的资料在论文出版后一两年内不公开。尽管

如此,与化学一样,保密问题仍然困扰着生物学对CMC的体制化努力。《科学》杂志

的一篇报道称,一个为虫类生物学家建立的信息系统WCS(WormCommunitySystem)

没有得到有效使用,只有1/4的目标实验室鉴约,大多数使用者不提供自己的非正式

资料,研究共同体也没有做出相应努力使其成为相关非正式知识的存储机构。

沃尔什和贝马认为,四个学科在使用CMC上的上述差别可简单表述为:数学和物

理学倾向于使用CMC的非正式交流功能,而化学和生物学则大多局限于使用其正式信

息(已刊登出来或已申请专利)。他们将这种差别归因于各个学科的不同组织环境和

社会结构,认为如果一个研究群体规模庞大且高度相关,或者规模虽小但地域分散,

那么CMC就会被采用以满足其结构要求;在中等规模且相关性不大的研究群体中,传

统的交流方式(如面对面交流、普通邮件、电话、传真等)会与CMC一样发挥作用。

此外,各学科与社会的关联程度特别是市场化程度,会影响到对CMC的技术选择:那些

较少受市场化干扰的学科将欢迎CMC的信息社会化方式,而那些与商业和市场关系密切

的学科则会选择能保持其对信息的所有权的交流方式。具体说,以下几种社会因素将

对CMC的使用产生影响:

第一,研究领域的规模相对而言,数学和粒子物理学是较为独立的小领域,而

化学和实验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却十分广泛。比如AMS有会员27000名,而ACS则拥有会

员140000名。由于非正式交流更适合在小群体中进行,因而数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比

化学家和实验生物学家更多地使用网络(尤其是E-mail)进行非正式交流。

第二,重要信息源和各研究单位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数学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学

科,且每个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很少。在数学中,研究共同体通常由一些地域上分

离的个人或小合作者群体组成,重要信息源(有类似思想的同行)十分分散。据沃尔

什和贝马给出的统计数据,数学论文的平均作者数比其它学科要少,但机构/作者比

却最高;合作论文中当地合作者很少,而跨国合作者居多。(12)因此对数学家来说,

“交往就是我们的实验室”,只有依靠频繁的交往(如参加学术会议、安排访问性职

位)才能改善知识传递。在一定程度上,CMC受到数学家欢迎正是由于它可以帮助那

些远离数学中心的人,使那些没有交谈对象的数学家摆脱孤立。

物理学,尤其是粒子实验物理学,需要耗资巨大、建造周期很长的大型精密设备

,以及大量研究人员、组织人员的分工合作。其研究典型地属于哈格斯特龙(W.Hag

strom)所说的teamwork,即一种有劳动分工和等级制度的大规模合作研究结构。并

且,这种合作具有“交互性的互赖性”(reciprocalinterdependence),即研究项

目参加者所分担的工作具有高度相关性,研究结果需要随时反馈,个别合作者的行为

会直接、迅速地影响到该群体中的其他人。交互性互赖的组织要求有方便、直接、价

格便宜的交流环节加以协调,因而CMC一经采纳便很快成为合作实验协调系统的核心

部分。

化学和实验生物学都是高度异质性的学科,有许多分支领域和大量研究机构(小

组),研究工作分散进行,研究群体之间不大需要分享数据信息和紧密协作,重要信

息源基本上限于实验室之内,远距离合作较为少见。与物理学不同,这两个学科中的

研究合作只具有“接续性的互赖性”(sequenticalinterdependence),即一个小

组的工作结果是下一个小组的工作起点;或“合伙性的互赖性”(pool

edinterdependence),即每个小组分头完成项目的不同部分,它们各自的工作进度

将对最终工作汇总产生影响。这种低度相关减轻了组织协调的压力,组织者只需通过

“标准化”或“时间表”就可满足互赖性需求。换言之,CMC并不是不可缺少的交流和

协调手段,研究者可能在没有其他人信息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他们也可能去查寻外部

信息,但大多是出于文献调研的需要。

第三,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化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商品化程度要远高于数学和物

理学,其投入(如实验设备和材料)和产出(科研成果及其转化的产品)都更倾向市

场化。各种商业性广告以及原料或仪器生产厂家已进入研究活动圈,专利权、信息所

有权及其中巨大的金钱回报,导致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在信息共享和网络使用上与数学

家和物理学家产生不同认识。许多被调查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担心他们的成果被剽窃

或被无偿占有,工业科学家在保密问题上由于体制性迫力而更加谨慎。商业性因素使

预印件文件(preprintsculture)和其他非正式交流方式一直未在这两个学科中占

据主要地位,科学家对CMC提供的非正式手段的电子等价物也不大接受,而是更希望

与CA库或基因库那样的正式信息系统建立联系。

沃尔什和贝马的讨论还涉及论文出版周期和稿件采用率对科学家寻求替代交流途

径的影响。他们发现,出版物滞后程度最严重的数学(论文出版平均间隔为20个月左

右),以及稿件采用率最高的物理学,是各种替代交流(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的需求

者,因而也是CMC的积极实践者。

3电子网络对现代科学交流系统的作用

电子网络应用于科学工作的意义在于,它为科学家的研究实践开辟了一条通往新

信息源和潜在合作者的通道。事实上,网络技术的巨大社会影响正是来自它所引发的

一场真正的交流革命。从互联网产生和发展的短暂历史看,它最初虽带有较强的军事

目的,但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为人类的交流服务的。作为一种广泛的、公开的和对大多

数人有效的交流方式,电子网络可以比任何已有的交流技术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

和更准确地把一个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前述沃尔什和贝马的研究工作尽管突出了各

学科应用CMC的特殊性,但它也表明,这种新兴的交流媒介已经对科学家的交流方式

产生了普遍影响。

科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共知识,科学交流是科学活动的核心部分之一。科学交

流系统通过种种方式(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把分散的发明、发现、研究成果等汇集

到一起,实现科学家之间的信息交换,使个别科学家的贡献转化成为公众所有的知识

财富。可以说,没有科学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就不会有科学中的专业一致和科学共同

体的出现。为了实现有效交流,现代科学成功地发展出了自己的正式媒介系统(学术

会议、定期出版物、图书馆等),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种非正式渠道(私人

通信、访问讲学、暑期研讨班、论文预印本等)。齐曼(J.Ziman)曾经用实验室代

表个别科学发现,以图书馆代表科学交流,认为实验室若是没有图书馆,就好象是一

只剥去了大脑皮层的猫,以此比喻交流在科学事业中的重要地位。(13)。今天看来,

齐曼的比喻无疑仍然生动,不过多少有些过时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知识和

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现代科学精心建立的交流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图书馆

的扩容压力,以及浩瀚繁杂的文献海洋给人们查找所需信息带来的困难,已引起了大

大小小的创新努力。从科学实践看,目前人们解决信息危机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建

立专业化的科学信息服务系统以提高原有正式交流媒介的容量和效率,以及寻找更加

多样化的非正式交流方式。显然,电子网络的出现为这两种努力提供了新的动力,使

多年来人们期望的科学交流系统的重建有了新的可能。

的确,电子网络作为一种新型交流媒介尽管仍不尽成熟,但已表现出传统媒介无

法比拟的优势。它的信息容量几乎是无限的,它对信息的传播既迅速又准确,通过它

和接收信息完全不受时空限制。更为重要的是,电子网络潜在着对正式的和非正

式的两种科学交流方式的兼容,既可为保存科学成果提供一种世界性档案,又可作为

私人联系和非正式讨论的更经济和更有效的替代途径。随着更先进的技术的出现,曾

经局限电子网络应用的技术障碍也逐步得到克服。比如前述图片和文本传送中的技术

问题,由于像BITNET那样的以传播文本信息为基础的网络,以及像Mosaic那样的图像

分辨技术的出现而得以解决。如果仅仅从技术上看,我们似乎可以乐观地预测,电子

网络最终将取代现有的科学交流系统,并完全改变科学家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

强调新兴交流技术的革命性质,并预言某种交流手段的出现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

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前述更广泛的技术决定论的一个变种。60年代广泛流行的“麦

克卢汉主义”,可能是试图将交流手段的决定性作用理论化的第一次认真的努力。在

《认知媒介》一书中,加拿大哲学家麦克卢汉(M.Mcluhan)写道:“当任何一种新

技术手段在社会环境中出现时,它会在这个环境中一直传播下去,直至渗透到每一个

社会机构。”(14)这位“电子时代的预言家”认为,社会生活比之于被传递的信息内

容,要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传递手段的性质和特点。他由此对电影、无线电、电

视、电话、电报等电子手段的社会作用

给予了乐观的估计,认为以它们为核心的大众

交流媒介将取代过去五百年盛行的印刷术及其社会地位。但是,正如米哈依洛夫指出

的,交流方式的变迁史并没有为这种决定论提供支持性的证据。文字的产生并没有消

除口头交流的需要,印刷术革命没有取消私人通信,电子媒介不仅没有完全替代图书

的功能,反而使图书的作用更加有效,使之传播得更为广泛。”“看来,每个科学发

展时期都给科学交流系统带来自己的变化。科学交流系统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往的方

法和手段没有为新方法和新手段所取代,而只是为新方法和新手段所补充。”(15)按

照米氏的观点,科学交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结构对于外界影响的反应异常

稳定,不将整个系统破坏,便无法取缔任何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稳定性和

保守性是现代科学交流系统的基本发展规律。

在一定意义上,前述沃尔什和贝马的研究结果已部分证实了米哈依洛夫的有关假

设。他们的调查显示,电子网络对科学交流系统的作用有以下三种具体的代表形式:

(1)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原有的交流方式。比如在数学中,作为纸和笔的电子等价

物,CMC已经承担了原有交往安排(如旅行)的大部分功能。数学家仍然旅行,但其

作用范围已被窄化且重点发生了转移。基于工具流的考虑,他们更喜欢访问同行

的网址,并向同行提供自己的网址。(2)与原有交流方法和手段并存。化学文摘是化

学界普遍使用的参考工具,一些化学家已主要从网络的CA库获得所需信息,另一些人

却继续去图书馆查阅CA期刊。在生物学领域,电子邮件、传真、数字电话等手段的作

用似乎是并列的,不管它们是否以网络为媒。(3)对原有交流媒介加以改造。在这方

面,物理学界对预印件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沃尔什和贝马所做的研究的意义当然远不限于此,他们的社会学视角使他们有可

能把一项技术变迁与其社会环境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电子公告栏较低的声噪比,未经

专家同行评议的电子预印件并未影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广泛使用这些网络技术,但却

被化学家和生物学家视为重要缺陷;CMC的信息社会化特征对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来说是

真正的问题,而对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来说却是网络合用的基础和最主要的优越性。我

们从中得到的最大启发是,评价一项新技术(比如电子网络)的实际作用,只有与特

定职业组织(比如科学)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对于科学交流系统而言,更

可能的情况是:即使网络技术今后持续改进,并因此而使科学交流实践发生重大变化

,仍不会出现各学科都能充分利用网络各项功能的情况,也不会从根本上瓦解各学科

已建立的科学交流体制。手段的多样性和形式的可变性将是当代科学交流系统的基本

特征。正如交流理论家伽尔维(W.D.Garvey)指出的,“科学交流系统的创新者,尤

其是那些完全按照其它学科的模型设计一个学科的交流系统的人,很可能被大多数学

科中的科学交流过程的总体相似性所误导。这些相似性掩盖了学科之间的重要差别,

为一个学科设计的交流创新可能被证明不适合甚至有害于另一个学科。”(16)

4结语

最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莫过于持续不断的技术革命,以及它们所引起的“

吵吵嚷嚷的”(clamorour)社会反应。甚至,有些技术(比如克隆技术)在其实际

影响尚未表现出来之前就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应接不暇的技术变迁显然加强了奥格

本式的忧郁:人们几乎没有机会仔细体验一项新技术的滋味,更新的技术(或原有技

术的升级)又已经扑面而来。无所适从的感受不仅困扰着普通人,也困扰着那些创造

技术的人。因此,我们的时代尤其需要“学者式的冷静”,以在变化中调整步调和建

构秩序。

电子网络作为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之一,其潜在价值已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

,政府部门的政策多是为了推进网络建设和鼓励人们“科学地”使用网络,对网络如

何与各种工作体系结合,以及网络使用所产生实际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则需要学术界

做具体的调查研究。本文提到了沃尔什和贝马关于网络在科学中运用情况的研究报告

,但应该指出,他们的调查是在美国背景下进行的,且调查范围不大(只限于两所大

学中的四个自然科学学科),所使用的滚雪球抽样方法也有局限性,因而其结论的普

遍性是有待检验的。比如,他们没有强调网络可得性(涉及科学家购置电脑和使用网

络的费用,国家或地区网络设施的总体状况和建设进程,政府对网络运行的监控和管

理策略等对科学界实际用网的约束,而这种约束可能是我国许多科技人员尚未用网或

用网效率不高的社会原因之一。鉴于此,我们目前正在设计一项针对中国科技人员用

网状况的社会学调查,试图对更广泛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有关该项调查的情况和

研究结果,我们将另文报道。

【参考文献】

(1)详细分析可参见:L.Sproull&S.Kiesler,Connections.Cambridge,MA:

MITPress,1991.

(2)J.Ellul,TheTechnologicalSociety.NewYork:RandomHouse,1

964,P.68.

(3)J.Ellis,TheSocialHistoryoftheMachineGun.Baltimore,MD:J

ohnsHopkinsUniv.Press,1986.

(4)R.Thomas,WhatMachinesCan''''tDo.Berkeley,CA:Univ.ofCalifornia

Press,1994.

(5)R.Thomas,WhatMachinesCan''''tDo.Berkeley,CA:Univ.ofCalifornia

Press,1994.

(6)R.Thomas,WhatMachinesCan''''tDo.Berkeley,CA:Univ.ofCalifornia

Press,1994.

(7)R.Thomas,WhatMachinesCan''''tDo.Berkeley,CA:Univ.ofCalifornia

Press,1994.

(8)S.Fuchs,TheProfessionalQuestforTruth.Albany,NY:SUNYPress,

1992,P.112,P.7.

(9)R.Rice,"NetworkAnalysisand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Systems",inS.Wasserman&J.Galaskiewicz(eds),AdvancesinSocialNetwo

rkAnalysis.ThousandOaks,CA:Sage,1994,PP.167—203.

(10)S.Fuchs,TheProfessionalQuestforTruth.Albany,NY:SUNYPress

,1992,P.112,P.7.

(11)本节概述的调查结果均引自J.Walsh&T.Bayma,"ComputerNetwor

ksandScientificWork",SocialStudiesofScience,Vol.26(1996),PP.66

1—703.该文所指的“网络”或“CMC网络”不包括那些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Comp

uter-basednetworks),如数字电话系统或传真通讯系统。

(12)本节概述的调查结果均引自J.Walsh&T.Bayma,"ComputerNetwor

ksandScientificWork",SocialStudiesofScience,Vol.26(1996),PP.66

1—703.该文所指的“网络”或“CMC网络”不包括那些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Comp

uter-basednetworks),如数字电话系统或传真通讯系统。表1和表2。

(13)J.Ziman,PublicKnowledge.Cambridge:CambridgeUniv.Press,1967,

P.102.

(14)M.Mcluhan,UnderstandingMedia.NewYork:TheNewAmericanLibr

ary,1964,PP.161—162.

(15)米哈依洛夫等著:《科学交流与情报学》,徐新民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1988年,第64页。

(16)W.Garvey,Communication:TheEssenceofScience.NewYork:Perga

上一篇:模糊数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数学初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