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时间:2023-07-25 11:03:47

中等职业教学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1篇

一是会计教学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不一致。有的学校注重培养“会计师”,有的是培养“管理者”。对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人才缺乏科学的研究。二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专业课程设置陈旧、死板,结构有失合理,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宽而深度不够的局面。三是教学方法上,大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注,人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四是教学手段落后。黑板和粉笔仍是主要的教学工具,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手段仍无法在会计教学中全面展开。五是实践环节薄弱。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的会计模拟实训室软、硬件滞后,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

改进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措施

1 设立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目标。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所需求的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良好职业道德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并掌握学习技能的合格会计人才。我们不仅要为学生打开已有的知识大门,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寻找打开未来新知识大门钥匙的方法和教会他们开门的技巧。

2 优化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为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合理化,必须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为了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教学应增设诸如网络会计等新兴课程,扩展学生的基础知识范围,以适应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材内容上,增加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比例,便于学生从源头上理解会计学,使他们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还应当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增加案例和实务模拟内容的比例,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3 改进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实现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

4 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借助先进教学设备,不但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的认知水平。在会计教学中,借助先进教学设备,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较好克服教学中出现的矛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专注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 强化会计实践。建立模拟实践教学系统。将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如通过学生在会计实验室中模拟企业的会计部门,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循环扮演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按会计工作程序进行综合模拟练习,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未来工作的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单位对就业者有工作经验的要求。

6 深入社会实际,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主动去适应社会。适应会计工作。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郎兴洪

摘要:语文是高中教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为了顺应高中课改的潮流,高中语文教师要冷静思考、把握形势、研究对策,让处于课改条件下的语文教学有更高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堂效率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动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课堂效率较低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课堂效率直接影响了教学目的的实现,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知识,成绩自然不理想。面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语文教师在忧心的同时,应该结合新课改实际寻求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全面理解新课改精神

教师首先要真正地体会到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才能实施具体的解决方案。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落实新课改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想法,如课堂提问过多、课堂上的资料补充过多、不注重文本的学习、忽视语文的学科特点等。这些问题都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要正确把握新课改精神,将新课改理念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教学要将继承传统与吐故纳新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率。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要求教师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事实表明,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更容易放松心情,更容易记忆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充分保证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要注重互动环境的创造,为学生搭建互动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科本身的特点与规律,不可只教授课本上的内容,要充分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大量的资料,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样。教师在督促学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在尊重学生个人爱好的前提下,开展对他们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改变课堂封闭的现状,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学习,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生活化、具体化、开放化,降低对习题的依赖,最终提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没有必要讲解的面面俱到,应对讲解的内容有所筛选和删减,抓住教学的精华与要点来开展教学,为学生留出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所以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加强对知识量的控制,筛选知识中的精华与要点,着重讲解重点与难点,注重对学生思维和能力训练和培养,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努力优化教学结构

优化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要注意以下三点:(1)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最终目的;(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3)及时发现问题并在课内解决。教学结构的安排还要具有层次性,层层深入,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有所收获。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对策

一、“实践教学”的概念与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38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中职教育实践教学水平与市场经济下的人才需求不相符合。为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进行观念的更新、做好组织结构优化,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新形势下建设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的需要,更是落实党的十明确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实践教学概念可概括为以培养适应企业岗位的技能人才为目标,按照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凭借一定的教学形式或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掌握本专业相应的岗位技能,同时获得一定的职业素质形成较高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一种教育活动。包括日常实验、校内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中职教育实践教学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基础性、渐进性、复杂性等特征。国外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最早可追溯手工业时代,20世纪70年代,发达工业经济时代进一步繁荣普及,在90年代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我国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在最近二十年,大体经历了恢复起步、迅速发展、完善繁荣三个阶段。

就目前阶段而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特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大,专项资金投入多,中职实训基地比例逐年增加;实训基地覆盖面广,与地区经济发展,紧缺型人才培养相适应;激发了各地建设实训基地的积极性;中职学校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实训条件显著改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政府统筹力度不够,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中职学校布局和R瞪柚貌缓侠硐窒笠廊淮嬖冢实践教学条件仍较差,实践教学演变成社会打工,对实践教学的认知不足,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广泛存在,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制约提高质量的瓶颈,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监督激励机制,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等。

二、国外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有益启示

国外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做法和国内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给了我们诸多启示。英国政府对传统学徒制加以改革,建立“现代学徒制”,用来培养青少年的技能,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帮助他们为未来的人生做好准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徒制实践教学模式。美国于1994年颁发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学校――工作多途径”实践教学体系。日本政府为了适应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办学层次,举办中职职业补习教育满足公民对职业教育的多种需求,突出“合作教育”特色,高中与产业界的合作,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解决了学生实践教学问题,也解决了企业技术型人才短缺的问题。TAFE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特色。它由澳大利亚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提供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它相当于中国的职业学校、技校、中专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综合体。德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学生一方面以徒工身份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又以学生的身份在非全日制职业学校中接受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和文化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工读交替的学习培训制度。新加坡采用“教学工厂”实践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学校按工厂模式办,工厂按学校模式建,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加拿大采用学校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搞Co-op教育,也称为“带薪实习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学习交替进行的学习方式。

国外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做法给了我们诸多启示。目前我国在提升中职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方面,也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半工半读”、“订单培养”、“教学工厂”、“厂内基地”、“学年分段”等实践教学模式。

三、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的策略

1.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提升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改善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环境,它是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前提。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环境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二是内部环境,包括营造倡导实践教学环境,创建实践教学文化等。

首先在外部环境上,政府要发挥引导功能和推动作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动力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多渠道形成合力的转变,建政校企多元联动机制,营造中职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提升的良好氛围。政府层面要推动配套制度改革,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激励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为教师实践“自觉化”提供原动力,依托合作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建立奖惩激励,为实践“常态化”提供保障。

其次在内部环境上,中职教育要凝聚共识,构建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促进教研互动,提供保障科学评价,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水平从显性增长转向内在提升,积极行动,形成创新中职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的巨大合力,推进中职实践教学水平在提升动力、提升模式、提升状态等方面实现全新的跨越。

2.我国中职教育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要立足于服务经济的理念,解放思想,摒弃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教学方法,开拓实践教学的新思路。继续推广实行“订单式”实践教学模式,解决用人单位与中职学校学校育人“两张皮”现象。积极主动推进中职实践教学激励机制,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认同感。坚持立德树人,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

3.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应遵从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接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

4.要支持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引导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中职学校等,围绕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牵头组建各类“职业教育集团”,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多元投资共建改革,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

我国中职教育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还受到诸如科技水平、社会环境、突发事件等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这需要进一步去深入研究。中职教育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不仅将解决中职教育教学转型升级支撑问题,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科学发展问题,而且也有利于探讨中职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问题。

【参考文献】

[1]袁华,郑晓鸿.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黄景容.技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3]张云华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5(02).

[4]户艳辉.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构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72~73.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数学教学;改革;问题;措施

一、中等职业数学教学的情况以及问题

1.生源方面

最近几年,普通高中一直在扩招,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成绩不能满足普通高中的分数要求,所以大都文化基础较差,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其学习文化课程缺乏信息。只要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会失去信心,尤其是在数学学习方面更是存在着问题。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是抽象的,也不会影响自己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这样不仅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教学困难,而且学生的学习也有困难。

2.教学内容方面

中等职业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少学生进入学校就是为了学到一技之长,所以不重视文化基础课。可是数学是学校文化基础课的必修课,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主要是因为中等职业数学教学的教材设置依据是高中数学教材,教学内容重视完整和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轻视数学的实际应用,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数学教学的内容没有因为专业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设置,所以数学一般无法和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到一起,所以也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

3.教学手段方面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授课方式没有发生变化,仍然重视传授知识,教学主体是教师,一般是教师讲课,学生笔记,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很少沟通,相互之间没有了解,无法激发学生内心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数学课对学生来说更没有吸引力了。同时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和思维的拓展,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中等职业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1.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

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课就比较差,所以他们是缺乏信息的,特别是在数学方面。教师一定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理解、爱护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亲切的话语,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和学生保持平等;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大力表扬,增加学生的自信;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在讲解抽象的概念时,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在列举例子的时候,要选择简单的例子,然后逐步深化;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对问题的梯度进行调整,使问题适应学生的水平,使学生在逐步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2.提高中等职业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

人们认识事物都是由熟悉到不熟悉的。所以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要对各种实例进行充分的运用,区别和联系新旧知识,重视知识的迁移,融合趣味性以及实践性,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中等职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关注,如果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首先要做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引起这些学生的注意,并用眼神等肢体语言向学生传达“我已经注意到你了”的信息,可以借助游戏、智力测验、知识竞答等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果学生还是不改变行为,教师就要通过课下的教育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就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当前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所以可以从教学内容上做出改变,促使教材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水平,更加简单易懂,教材中的例子也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当前教材中都会有想、读、试、看等事例,这样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在学生充分了解实例后,对实例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挖掘和讲解,这样学生就会更加集中精神听课。

3.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

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抽象难懂的,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所以一定要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首先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无论在学习任何知识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就算科学家这样的天才也会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是只有不断地坚持和练习,一定可以克服挫折。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自身不具备这种能力,无论学生坚持多久都不会有成效的。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的差别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学习能力、自信心等,这些都是可以培养的。而中等职业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不仅要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对学生的自信心、学习能力等进行培养,促使他们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中等职业数学改革,首先要改革的是教学理念,其次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这样逐步推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杰明.数学思维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J].长治学院学报,2011(02).

[2]李明姬.浅谈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3]张亚.素质教育与中职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

[4]郭丽佳.浅谈中专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5]张建勇,张斌武.数模思想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讨[J].台州学院学报,2010(06).

[6]李晓宁,石红溶,徐梅.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02).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4篇

职业学校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块空白。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能之地,这就成为了学生的另一种明智选择。笔者认为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自觉地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去。通过在职业学校中的教学经验与感悟,笔者感悟到了课程在职业学校举足轻重的地位,也看到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学校要善于运用显隐性课程培养学生宽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知识、高尚的人格和综合的素质。笔者试着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角度谈谈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感悟。

一、职业学校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闪光点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都提到教育日程上,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知识,还要有社会价值观、责任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的教学来完成。因此,怎样构建完整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不但需要有计划的显性课程,还要有多样化的隐性课程。

1 显性课程的魅力

在信息化的社会,科技发达带来了多样化的课程,课程是学校之灵魂,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两大支柱,有各具特色。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笔者感受到书法、音乐和上机操作等课程明显受到学生的青睐。我亲自教授书法课程,书法的学习可以修身养性,延年益寿。课堂上学生是教学的灵感源泉,笔者体验到学生从一无所知到孜孜不倦的热情,从基本的书法常识:买毛笔、墨水、纸张等,到横、竖、撇、捺、字、词的学习,最后形成整幅作品,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常常能看到学生大显身手的情景。通过一个学期一笔一画的书写,学生不但掌握了书法的基本常识,也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摒弃了粗枝大叶、马虎等毛病。

另外,在计算机上机课前15分钟,每次都可望见密密麻麻的人堵在门口,拥挤现象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有时下课铃响许久,学生也不忍离去,宁可不休息,也愿意花些时间学习他们喜爱的课程。另外音乐、体育等艺术类课程,也深受学生欢迎。

2 隐性课程的精彩

隐性课程内涵与外延如此广大,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很精彩。首先,要通过教学手段、教学行为、教学内容和师生关系等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学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教授学习知识;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教学生做人。而职业学校隐性课程的精彩还集中表现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上。

其次,开设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一是学术性的活动,如看新闻联播、读报、辩论、演讲、写作等。二是娱乐性的活动,如教唱、校园歌手大赛、春游、秋游等。三是体育性的活动,如篮球赛、拔河比赛、运动会等。每晚收看新闻联播活动,学生可以从新闻联播中了解最新的新闻,得知最新的社会发展动态;每周二、四、六的读报活动,把最新的娱乐、生活、科技等知识传递给同学,对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十分有益。每周一、三、五的唱歌时间交给了学生,学生可以自由报名,充当音乐教师,教授最流行、经典和古老的歌曲。这些活动,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学生也容易形成积极、乐观、活泼的性格,带着舒畅的心情投入学习,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最后,学校通过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通过人性化的环境设置来改善硬件和软件设施,构筑有感染力的校园物质文化;通过学校的校训、校歌、校风、优秀教师等来整合精神文化;通过校纪校规、校园制度来约束和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

这些活动像清新的空气,弥漫在整个校园中,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像烂漫的鲜花,开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陶冶每个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职业学校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职业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看似有组织,有计划,实际上存在一些问题。

1 显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如英语、语文、数学等纳入教学计划内的显性课程,学生很排斥。为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老师费尽心思调动课堂气氛,学生的热情也只在短短的瞬间,望穿秋水般地等待铃声而心神不定、不断瞌睡寻找周公、身在曹营心在汉神游室外等情形屡见不鲜。如果说兴趣是影响学习的因素,那难道所有同学会同时喜欢书法、音乐等课程?事实并非如此,今日课堂,显性课程占有很大份量,而实践课程的学习确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轻松自由的课程,并非爱好。

学生排斥显性课程,是教师、学生、还是课程的问题呢?可以说,是三者问题的交织,是原本设计显性课程时就存在问题,没有跟上社会变化和科技发展。这种课程设计原本就不符合学生的兴趣与要求;所以显性课程的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兴趣是最大的导师,像金庸写的《雪山飞狐》进入高中课本,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也是课程改革的过程,不应该遭遇学者批判,我们要换个角度试着接受这种改变。职业学校,不要施加文化课程的压力,以免学生产生畏惧,而应开设更多有选择、学生感兴趣、对实际生活有意义的课程。教师也要提高课程意识,自觉加入课程改革队伍,使课程能赶上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2 隐性课程申存在的问题

隐性课程是潜在课程,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赋予隐性课程更广博的外延与内涵,职业学校教师忽视教学,学生厌恶学习等现象是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校园文化和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外,学校通过融入社会的隐性知识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却出现了一个潜在的问题。

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企业需要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校给学生提供实践工作的机会,通过实习,学生更懂得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学校也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进市场、下工厂,支持学生与企业主动联系、主动交流。中等职业学校重视动手能力,培养的技术人才很受企业欢迎。但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打起职

业教学的幌子,利用学生做劳工,送去工厂卖苦力,也美其名曰学习,同时,还打出优惠政策,学生上学不收学费,其实,不过是将学生送往工厂打工获得的廉价工资来抵作学费,更可恶的学校还从中捞取中介费。这样的学校是一块毒草,也是恶魔,既延误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吞噬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没习得应得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让学生对本有的正确的世界观产生了怀疑。

这种隐性知识,学生不但毫无收获,还深受其害,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要明确办学方针与理念,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为了声誉做昧心事,为利益毒害学生。

三、对解决职业学校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问题的对策

1 加强文化知识学习,规划显性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重视学生技能学习,轻视文化知识学习,学生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水平明显低于高等院校。但职业学校终归是一所学校,文化知识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也是一所学校应当要培养的。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上,中等职业学校远没达到职业学校的要求,学生对文化知识不感兴趣,厌学情况十分严重。中等职业学校要规划显性课程,强调文化知识的重要。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教授学生知识的习得方法,这样,文化知识的传递才能绵绵不断。另外,对于学生的人品、社会责任感、世界观、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也是教师所不能忽视的。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保证文化知识的获得。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才可能加速知识的整合。

2 完善隐性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隐性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丰富多彩,中等职业学校不能把隐性课程局限在校园文化与课外活动上。教师是引导学生攀登成功的巅峰的第一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言行举止、人格信仰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能更健康、全面地成长。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良好隐性课程的一条途径,学校可以让广大教师投入教学研究中,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样化的隐性课程建设。

另外,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灵魂的塑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细致入微,不断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显性课程之力来完善隐性课程。在显性课程中间接地传授隐性知识,通过显性课程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学校也可以树立全体教职员工是教育者的思想并优化学校组织管理方面开发隐性课程,给师生创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氛围,使师生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潜能。也可以通过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环境等隐性课程,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3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互相促进,完善课程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全新经济形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思想已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指导理念。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互相结合,才能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显性课程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稳固的文化知识,然后将知识运用到隐性课程中,这样才会完成更高水准、更高水平的任务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都起到最大作用。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改革;探索

语文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用各种手段,比如,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则笑话,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语文具有工具性,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有文化、有素养、有技术的青年,特别是对快要步入社会的技术人才,能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参加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同时,语文思想内涵丰富,学习语文,可了解和接受中外思想文化的熏陶。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从中汲取多方面的营养,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中等职业教育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由于其教育层面和定位具有一定局限性,已显得步履维艰。面对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现状,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找准定位、把握方向、讲求方法,在众多教育形式中另辟蹊径,走出自己的特色。本人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特色,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充分发挥语文在德育方面的功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素质

中职生在经济高速发展,信息迅速膨胀的当下,由于接受的各方资讯鱼龙混杂,容易产生是非观念淡薄、价值理念摇摆等问题,尤其是在备受呵护中长大的一些孩子缺乏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爱和宽容,这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正确引导。特别对于素质普遍不高、升学压力不大的中职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用恰当的方式将所学之长报效于祖国和人民更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虽不同于思想品德课程对于思想意识的系统影响,但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比如中职课本中选取了鲁迅先生的多个篇目,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篇目的同时深刻体会鲁迅先生为何弃医从文,用文字去唤醒人民,用文章来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很多古代诗篇都具有浪漫主义情怀,为学生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扇窗户,开阔他们的胸襟,让他们人生的高级趣味。语文教育是一种思维启蒙,是情感教育,一个职业中专的学生如果离开了这种情感熏陶,就不会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也就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准职业者。

二、充分发挥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在中职教育中的服务,为就业做好准备

语文是一门应用学科,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它的实用性更加明显。中职生在入学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毕业后又马上面临着步入社会的挑战,这就需要通过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明白如何与人沟通,运用好语言这个桥梁事半功倍地融入社会。大多数中职生较重视专业学习而常常忽略了文化课的重要性,然而,没有良好的沟通方式,就无法将自己和本专业推销出去。没有过硬的写作能力,就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是最简单的请假条、简历都无法顺利完成,必定会影响个人的综合素质体现。另外,语文课也能帮助专业院校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比如一首曲目如果能够明白它的文化历史背景,便可更好地演绎。一出戏要把戏文吃透也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所以,必须要有针对性地提高中专学生的语文水平,从而更好地为进入社会服务。那么,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呢?本人有几点想法:

第一,针对学生入校时语文素质普遍较低的特点,降低难度,明确目标,立足职教和学生实际,突出职业特点,从技术性和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骛远。施行低标准教学,突出基础知识,通过听、说、读、写逐步深入。

第二,职业中专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热情不高,觉得专业才是“主科”。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找寻与专业的相通之处及对专业的帮助,引起学生足够重视。其次,活跃课堂气氛。根据中职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使用快乐教学法,多进行课堂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掘学习语文的乐趣,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学生的可取之处,多激励、少批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对文化课的抵触心理。

第三,联系所学专业,增加实践机会。使语文学习和专业学习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比如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在讲到《雷雨》片段时,安排学生自己改编剧本,分小节各组排练,最后呈现《雷雨》片段的剧目表演,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同时,也锻炼了专业技能。再如讲到《海燕》时可以通过渲染让学生产生生动的画面感,要求美术专业学生每人完成一幅绘画作品,收效颇好。

第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中学生对网络都很感兴趣。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多引入一些与语文课堂有关的图片、信息甚至影音,使课堂生动、鲜活起来,必定能提高课堂效率。

第五,根据课本知识延伸开来,引导学生多涉猎课外读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词汇量,开阔视野,在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填补了相对匮乏的课外知识,为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6篇

把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开展辅助专业的学习。如今,能掌握两种专业及多种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在将来的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就得看你有什么地方更优越,更值得社会将你吸收。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变革,劳动力市场也不断变化,技校生从毕业开始,可能会面临多次转换工作。因此,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为满足就业需求及个人兴趣爱好,逐渐加大选修课的课时,允许学生在选修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并根据社会预测的需求大的专业,增加其选修课的课时。

二、教学的灵活性

为满足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顺应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在教学计划上要更灵活多变。将社会这门学科融入教学中,在课堂上开展知识碰撞训练,互动式学习、主动式学习、个别指导式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言论、演讲、辩论,让形式多样化。课余时间,让学生主动积极去参与社会调查、社会实习,丰富其社会经验,并壮大其胆识。从另一方面着手看,把教学分为三部分,即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从教学大纲上来看,要将基础知识作为重点,实践作为中心点。加大实践类课程,不一味在教室里学习,而是要走出去。从课程设置上来讲,同样的,增加实践类课程,另外辅助专业课程不能少,兼顾德智体美的发展。从教学计划上来看,要将快乐学习、实用学习融入其中。在现在的课堂上,存在不少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讲小话、看小说等现象,这严重违背了教学的理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老师的纵容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教学计划首先要合理规范学习的课程时间,更重要的是内容,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理论人才更是实践人才,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的人才。

三、加强与企业间联系,做好产学合作制

为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就联系相关企业做好实习培训工作。职业教育是与生产劳动最直接的关系,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处具有创新能力、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实践类课程安排得很少,为适应社会发展,我国职业学校要在今后的课程中适量地加入实践课程。从就业角度来看,要加强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紧密联系,不断为企业输出其所需的人才。学生在校期间,根据企业所需人才,以及企业提供的一些教学内容,做相应的教学设计,完善学习理论知识的空白。当然,其他的辅助课程亦不可抛弃,这样即使该企业你不愿意去你还有其他发展空间。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好专业知识,也能通过企业的需求了解更多的社会需求,提早一步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专业的职业技能,也有利于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另外在开设课程的时候,以往都是教育专家参与组织,极少有社会企业人事参与。因此,常常会出现课程偏离实用这一需要,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所以,职业教育应邀请教育专家以及企业人士共同参与,完善课程安排,编制出适应社会企业的有用书籍,这样能够充分体现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特色。如某公路技师学院在2013年10月份在对山东省公路行业的“金蓝领”技师培训中,邀请被培训的学员参加教学改革座谈会,会上各地市公路一线人员对当前所需什么样的人员进行了深度讨论,这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到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程度。职业教育师资要通过专业技能考核以及是否具有实践能力、是否能把自身的知识以最好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采取教师到企业或事业单位实习的措施,使理论教师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以及更加丰富其专业领域的知识。另外,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进修,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训,使理论教师通过培训能够顺应社会需求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完善教育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学到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同时要吸收企业具有熟练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或者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和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来校授课兼职教师,即实习导师。还要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定期考核、定期培训。加强教师的素质的建设,不忘党的科学理论做指导思想。总而言之,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辛工作。像某市技工学校从2006年开始进行数学改革,在四年的改革中,该学校取得了多方面成就。首先,满足了学校“合作办学”的需要,也就是为更高平台的院校输送了优质的生源。其次,加强了文化课的教育,让学生更具社会竞争力。再者,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最终达到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六、结束语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的时代早已登上历史舞台,人才是当今社会最强劲的竞争力。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模式要因社会需要而因地制宜,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从教学的实用性、教学的灵活性、做好产学合作制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为适应社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要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训的质量,掀起另一股改革热潮,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添砖添瓦。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7篇

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学生感知事物,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非智力个性心理因素的过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就工业化进程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 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完全转到依靠人力资源素质和科技 进步的轨道上来,资本经济增长的影响往往大于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造成企业注重劳动力价格而忽视劳动力素质,甚至企业在减员增效过程中,为了减少支出,出现减技术工用普通工,减高工资用低工资现象。“先培训后就业”和“持证上岗”喊了多年却难以真正执行、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

就当前社会用工情况而言,部分企业用工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得大学本、专科生干一些中专生也能干的工作。这种“高才低就”现象不仅给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而且对整个劳动力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现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实际上就是学生花费了较大成本,难以获得较大收益的原因。教师应以健康的人格、渊博的学识、亲切的教态和新颖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让他们信其道。

古人说的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使学生乐学,首先就要使学生亲师。即建立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向学生倾注满腔的情和爱,乐于并善于做学生学习的良师、生活的挚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心灵中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还应了解其内心世界,寻找共同的语言,培养共同的情感,多途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自尊心一旦激发,积极进取精神也油然而生,语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教师要善于表现自己。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会学,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如教给他们记忆知识的学习方法、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口语交际的方法、写作的方法等等。未来的社会“文盲”不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明天,科学技术会突飞猛进,这就意味着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学习新技术、接受新事物将贯穿每个人的一生。因此,从小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中经常性、稳定性的学习方法。习惯是人们心理内部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并对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受益终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动脑,培养学生钻牛角尖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支配时间,培养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探求知识,锻炼学生在快乐节奏中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加强教师教学指导方法的研究,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习的综合素质所必需的,所以教师要努力学习探索新的指导方法,做到学指导、善指导、会指导。

从经济结构上来说,我国是典型的先进工业部门与落后的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供给相对于劳动需求具有无限倾向。无限劳动力供给是由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引起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结果。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影响,很多家庭往往把读书当做子女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并不是把教育当做一种就业的手段。中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有一技或数技之长的技术型劳动者、无法满足这种读书出人头地的心理需求,这就是很多学生即使上不了高中也不愿上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原因。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8篇

(一)中职学生滋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学习

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就不理想,文化基础知识水平也相对偏低,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由于小学和初中的学校教育不到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一步一步地沦为“学困生”或“问题生”。因为中考的“落榜”,他们“被逼无奈”,不得已来到中职学校学习,这些学生往往会情绪低落,自暴自弃,性格孤僻,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他们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文化课基础薄弱,对许多事物都缺乏应有的兴趣,尤其是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从不主动学习,更谈不上刻苦努力。这给中职学校的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二)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课堂中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交际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职业学校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

1.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极不平衡,使教学不能协调发展,教学结果事倍功半。

2.英语教学基础设施薄弱,设备简陋、落后,资料缺乏,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开展,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3.教学模式陈旧落后,很多中职学校的英语课还处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4.英语教师对练习的讲解过于死板、琐碎,缺乏概括性,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改变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的探讨

在新型职业技术人才急需的状况下,加强中职学校的英语学科的教学,为社会培养英语素质合格的职业人才,是职校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职教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解决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改革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模式

要想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果,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机制、师资建设等各方面转变观念,转变方法,构建学以致用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教学的主体,强调对语言规则的解释、理解和反复操练,而忽视让学生自己到语言实践中接触、运用和归纳语言规则。要想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教师必须改变旧的传统教学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课堂内外多采用启发式,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教师要在教学中营造学生自主参与、互动交流的课堂气氛,切实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带进课堂,努力采用新颖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适当鼓励,适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改革中职学校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

中职英语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如何在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差的情况下,既给学生传授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能力,对所有中职英语教师来说无疑是极其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法,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英语课程的特点,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增加课程的信息量和趣味性;要注意到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天赋不同、基础不同、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决定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差异。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相关专业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有所收获,有所成功,并进一步推动其他方面的学习,以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要适应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配合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落实。

(三)改革中职英语教学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应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学校所设立的专业,选用或者编制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与今后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效性。英语的教学内容要尊重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有利于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总之,我们要积极探索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从而提高中职学校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锦上添花,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实用技能的新型人才。(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困惑;对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41-01

现在正值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也在国家的支持下驶入了快车道,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因此学生所学、教师所教应紧密联系实际,要有用而实用。要达到这个目标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问题分析

(一)教学环境

中等职业学校对于英语缺乏认识上的重视。在大部分的中等职校,英语属于基础学科。为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学生就业是重中之重,专业课往往凌驾于其他基础学科之上,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课时安排以及教学资源的投入上都享有优先权,这样给英语等基础学科的教学带来了困惑。

(二)教师原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欠妥当,英语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把英语教学变成了英语知识讲授课,语法分析课。有些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习没有与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生般硬套书本知识,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及技巧使学生获取高分。有的教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中随意性大,不能围绕教学目标,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这种生硬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让学生完全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对英语课产生抵触心理,便没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学生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并且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少数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学习效果也不明显。从学生就读于中等职校的目的来看,学生主要是为了获得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因此从主观意识上就对英语等基础学科不予重视,在学生内心就没有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他们认为只要专业知识学得好,其它基础学科不重要。

二、对策分析

(一)改革英语教学内容

应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选择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一个在工作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到底要学什么内容的英语,只有到有代表性的职业岗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英语教学的目标,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英语教学和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不会因“教非所用,学非所用”而做大量的无用功,只有目标明确,才会有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二) 改革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是一门语言技能,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创新理念,把语言运用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训练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不怕出错,实践出真知。同时还要注重“寓教于乐”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仿真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既可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又展现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还可利用e-mail与学生进行交流,解答学生课堂内外所遇到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从网络或其他途径查找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补充教学内容的不足。多种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课后学习的自主性。还可以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如开设英语角,组织学生办英语板报,英语手抄报,举行英语演讲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剧表演,开办校园英语广播等,还可以把学生拉到社会上进行实践锻炼,比如到景区,到宾馆,到生产第一线,只有身临其境,学生才能意识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紧迫性,才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改革英语考试形式。

中等职校英语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多数是一张试卷定乾坤,这样就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查。考试的题型也很单调,就是填空、选择、翻译等。没有注重听力和口语的测试。这样,学生无形之中就认为听说不重要,只要笔试成绩好就行了。我们可根据所学的内容和需要,阶段式地对词汇、听力、口语、阅读等进行考核,使学生巩固和掌握好所学的知识。也可通过开展分组讨论、辩论、演讲、竞赛等活动,把活动成绩及平时表现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依据并计入总分,经过多方面测试,从而检验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真实的英语水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而不是投机取巧地获取考试分数。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学生讨厌权威型的教师,他们追求的是平等的师生关系。现代的教育观念认为人都具有积极向上,积极向善的良好愿望,具有积极进取的潜能,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去我们采取的是填鸭式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走近他们的世界,倾听他们的愿望和心声,成为学生亦师亦友的贴心人。

(五)创造英语学环境

学校应配备英语教学所需资源,比如语音室、电脑机房,购置英语有声读物、英语教辅资料、英语图书等,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加大英语教学资源投入,以方便教师开展多种形式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应动员全校师生都来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比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都可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久而久之便可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在校园里,各个标语也可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标识,校园广播播送英语歌曲、英语诗歌、英语散文。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劲头就更足了。

(六)多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

从中等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同时用人单位在学校又无法找到适合岗位的人才。因此学校需要和各用人单位做好充分的沟通,各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英语能力,学校就根据他们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以实用为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我们相信只要找到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症结所在,逐步探索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职教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参考文献】

[1]梁 悦,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4。

[2]罗晓杰,英语教学与研究[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一、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理论,轻实践,受对口高考影响非常大。重视会计知识的灌输,强调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的开设都是以高考大纲为准,考什么学什么,虽然近几年加强了专业技能测试,但各校摸清了考试的局限性,基础训练多,分块练习多;而对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系统性训练、整体性提高还有很大欠缺,尤其是对学生敬业精神等的综合素质提高上更是不够重视。

第二:课程设置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近几年,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所用的教材不能及时与之配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学校教学与会计工作岗位实务严重脱节。同时,现有专业主要课程在内容上还存在着相互割据、又过多重复等问题。

第三: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目前会计专业从课程设置看,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个结构庞大的学科体系,强调学科的完整与系统,导致在课程编排上出现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倾向,使职教课程失去特色。会计实践过程中“珠算、点钞、计算器操作、电算化操作”等都是作为一名会计必备的基本技能,这些课程开始学生感觉还比较新鲜,但技能的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我们的学生本身就不具备这种学习的素质,时间一长,学校再没有严格的约束和制约,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练习就会变得流于形式,可有可无,有的学校这些课程就会形同虚设,有的学校干脆就不开设这些课程。

二、改进中等职业教育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首先: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大多数中职生文化基础课知识不扎实,学习自信心不足,当学习中遇到困难,如果教师不及时采取措施帮助,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逐步放弃该课程的学习,这就必须改革当前的课程模式,设立以学科课程模式和实训实践活动模式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首要工作是明确实践课程,保证实践课时,这必然引发课程改革。

财会专业的学生实践课程一般采用校内模拟实作和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现有的校内模拟实训是在学完《基础会计》以后,学习《财务会计》的过程中开设。我认为开设实践课程不仅要考虑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系统性、逻辑性,更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的培养。如在开设基础会计课时,由于初中毕业生缺乏有关经济,会计方面的感性知识,学习上有难度,针对这种现状,应组织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现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生产过程。在基础会计中可插入分段模拟实习,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这样,也便于将模拟实训与理论进行合理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通过学习有关会计知识,再进行会计模拟实习,学生通过动手将会计知识转化为自身处理经济业务的技能,既巩固了会计理论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企业对会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通过对我校财会专业学生的调查,有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少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知识仅仅停留在聊QQ,听音乐等等这些内容之上,因此,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要加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安排。近年来,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不断升高,在发达城市达到了70%以上,大中型企业更是高达90%以上,所以加强中职财会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知识,迫在眉捷,对于中职财会专业学生专业课程设置时,这应该作为一个重点。一些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珠算、点钞、收银等会计实务等课程不能弱化,应加强学生对这些学科的练习,

其次: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在进行具体课程设置时,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作为中职会计专业,首先要进行会计职业分类,在对会计职业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然后结合国家对会计职业的鉴定、考核体系实施培训、考核,使学生在毕业时取得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电算化证书、珠算证书等)。有些专家曾对某城市会计就业市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几的单位对招收会计人才提出需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岗。并且会计法也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此持证上岗成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某种情况下,意味着会计工作的开始,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及时考取从业资格证书,为以后会计执业和其他考试奠定基础。

再次:以财政部门为依托,制定技能鉴定实施计划,强化技能培养。

珠算、点钞、电算化、计算器操作、汉字录入等都是作为一名会计必备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课程必须开设,课堂教学严格要求,教师督促指导学生完成训练;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调动学生技能练习积极性;同时要以财政部门为依托,开展技能鉴定工作。每学期末组织一次技能鉴定,各项技能分次记入档案,全部合格后,颁发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择优推荐工作,为学生就业拓宽了门路,适应了社会需求。

最后:加强职业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也应是每个教师向往追求的目标。学不高则教不好书,德不高则育不好人。仅仅具有丰富的财会专业知识,未必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教师。财会专业要发展,就必须具备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会计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是集理论与实践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教师,是教师和技师的双重角色,即“双师型”教师。学校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工厂企业去做兼职或脱产会计,以保证老师所教给学生的知识是以与企业直接接轨的,同时也会极大地丰富老师的授课内容,使老师的讲课生动有趣,学生易于接受。

总之,实践教学是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决定了会计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会计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应逐渐完善会计实践教学,提高会计教学质量,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扩大学生就业渠道,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虹.一个会计教师二十年的苦与乐[J].财务与会计,2005,(7)

[2]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财会通讯2005年12月;

[3]杜怡萍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8期

[4]许长华.会计专业综合课程设置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上一篇:煤矿档案管理范文 下一篇:商业街区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