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3:22:55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为了能为应用性高等院校输送优质的生源,为了让职业教育实现一条龙的服务,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技工院校,无论是普教和职教,都可以随时进行调转,打破禁忌和藩篱,实现华丽的转身,从源头上厘清,自下而上建立通畅的双轨制教育体制,进行教育类别的变革,就成为不二之选。从中国职业院校的领导体制来看,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分属两个不同的序列,中职和高职属于教育部门管理,技工院校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培养目标、学制、专业名称和代码等均有差异,学籍号的编排也迥然不同。技师学院的数量、规模也较普通高等院校稍逊一筹,这样的管理体制需要改善。如果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籍能够统一,如以身份证号码作为学籍唯一的识别代码,允许有能力的技工院校的学生也可以参加应用技术型本科的统一招生考试,纳入招生计划,实现学分互认,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殊途同归,不能说不是一项利于当代,功在千秋的创举。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差异也很大,可谓泾渭分明。高考独木桥长期为普通高中所垄断,职业教育一出生就仿佛是个低能儿,成为学生和家长无奈的选择。

现如今,在学术型和技术型人才选拔方式面前,普通高中教育不再一枝独秀,春季高考在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面前,呈现出摧枯拉朽的生命力,为平时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提供了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如何做好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在普通高中中纳入职业教育的因素,从而打破两种教学类别之间的藩篱,让那些不适合走学术性路线的学生有机会尽快转型,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在法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就会实施分流,分别进入普通高中、技术高中和职业高中进行学习,经验成熟、成功。前两类以升学为基本目标,三年后升入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型高校;后者则以就业为目标,但学生在两年学习时间后,可以自己选择是就业还是回普通高中或技术高中继续就读升学。而在高中毕业时,法国也会有普通会考、技术会考和职业会考来对应三种不同的高中学业轨道。各会考下面分为许多专业种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来选择。国内开创的综合高中办学形式,在前两年采用普通高中课程,第三年再进行分流,这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选择会更公平,发展也会更好。国外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引入高考,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新设计和部署,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自主招生延迟到高考后、逐渐取消录取批次等变化备受关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赋予了职业教育更为繁重的时代使命,就是把原来的高中和专科阶段的职业教育扩展到包括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在北京等省市高职招生采用的“高会统招”方案基础上,沿着“学术型”、“技术型”高考改革思路,再做进一步修改,或许将是不错的选择。

二、培养模式的变革

在招考变革的转型期,中等职业学校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把握本质,突出特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联手,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或职教联盟,开展“订单培养”,签订培养协议,制定合作章程,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引进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生发展方向明确,学习内容实用,激发了学习动力,做到了“适销对路”。

2.工学结合模式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将培养目标与职业活动内容,环境和过程有机结合,引进企业加工项目,以企业生产项目为教学载体,让学生直接参与产品制造和工件加工,有效实施产教结合、教学做合一,把学生学习过程与产品加工过程有机融合,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如在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从第二学期开始,实行1带5,即1名教师带5名学生;1名企业师傅带5名学生,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参与周实践活动,企业派师傅全程指导,通过每学期2—4周不同阶段的工学结合,形成校企共同参与的机制和模式。

3.顶岗实习模式按照教学需要,学生在校完成教学任务后,到企业带薪顶岗实习,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实习工种、时间、报酬、劳动保险、职业健康保障。学校安排专业教师进驻企业,参与指导,跟踪管理,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完成对相关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内容的修订完善,把教学活动延伸到企业。这种模式促进了师生对顶岗实习企业的了解,对岗位的熟悉,对职业的把握,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稳定性。

4.基地培养模式建立以基地为平台、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基地教学模式。如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监理等专业教学中,把企业施工和监理现场作为技术教育基地,利用基地的场地、设备和技术等资源优势,开展实践教学。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交流讨论、总结点评”,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了教育资源校企共享、互惠互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为了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及高端技能型人才,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可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试行“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培养模式。如“3+2”“3+4”模式的创立,让更多的学生能受益于高等职业教育,提高生存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了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有力结合,学生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应用性本科高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承接和延续,首先要从体制和理念上转型。转型不是降格,而是一种新型的面向社会、贴近市场、务实有效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广大学子架设了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三、教学模式的变革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确定后,各职业学校应“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快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以满足技能实训教学的需求,着力探索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训教学变革。

1.创新教育环境,建设一体化实训室创新教育环境是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首要内容,职业学校要借助全国中职改革示范校建设、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或示范性专业建设等不同项目建设之机,实现教学设备购置或实训基地建设的换代升级,力求超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适配需求,重点建设校内实训车间,确保车间工位足,改变“教室学理论,企业去实践“的传统模式,将教室搬到车间,建成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加工生产一体化的实训室。

2.创新教学方式,推进专业课改革按照职业教育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在不同的专业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是开展“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教学。根据专业方向和岗位特点做如下改革:一是确定教学安排。每个专业分成不同的模块,根据模块安排专业教师,确定教学时间和实训工位。二是联系项目加工。根据教学模块进度,联系企业来料加工,以加工工件为项目,开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教学。三是开展模拟训练。通过信息化系统模拟加工训练,直到技术熟练。四是投入实物训练。将模拟练习数据输入工件加工系统模板,开展工件加工实物训练。改变传统的依据理论,被动教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在“做中教,做中学”。二是开展“岗位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如在建筑工程施工和烹饪专业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第一二学期到企业和工作现场岗位观摩,情境体验1个月。根据校内一体化实训室的学习进度和模块需求,到企业或工地开展实战演练,亲临岗位。第三学期开始将岗位教学的时间提高到2个月。改变实训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弊端,提高岗位的针对性。

3.创新参与方式,推行活动课改革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学校改变活动课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的活动方式,加大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一是组建技能提升班。将“分层次教学法”落实在活动课中,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更好的专业发展,比如在珠宝玉石加工专业开展“店长助理班”课程培训,鼓励学生扩展专业领域,提升专业能力。二是组织家长参与技能评比。改变传统的家长会方式,将技能大赛与家长会结合,邀请家长与专家一起参与大赛评比,加大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力度,共同促进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

四、课程体系的变革

有了恰当的培养模式,有了契合的教学方式,接下来,顺理成章就可以进行课程的改革了。遵循“适应企业生产需求,符合学生基础实际,满足专业能力需要”的课程改革思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和构建以模块化和项目化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就成为首选。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开发和编写符合学生技能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校本教材,突出“能力本位”,重视职业素养。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学科课程结构,确保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为3:7,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时间比例为1:3,将会相对合理,从而实现课程的模块化、综合化。毕业生均参加所学工种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毕业时不仅有“毕业证”,还有“职业资格证”,持双证上岗,有备无患。

1.建设“项目化”的公共专业课程体系职业学校在公共专业课程教学中可实行项目教学法,“以够用为度”,推行课程体系建设。一是公共基础课选择不同。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公共基础课和不同的学时。比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学课的课程难度和开课时间要远远高于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二是专业基础课重难点不同。不同生产项目突出不同的专业主攻方向。如根据矿山机械高自动化特点,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中增设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操作及设备维修,在焊接技术应用中增加了二保焊的基础课程。三是专业实践课教学方式不同。打破一年级学理论,二年级学操作,三年级顶岗实习的传统课程体系,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实行以加工项目为主线,围绕项目“学理论—模拟操作—工件操作—学理论”的模块练习。四是专业方向课职业要求不同。在专业方向课上,选择不同的选修教材,设置不同的选修课分值比例。比如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对学生的外在礼仪要求高,职业方向课选修分值就高,而在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对外在礼仪的要求相对低一些,职业方向课选修分值随之降低。

2.建设“就业导向”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以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就业能力为切入点,让企业和学生家长参与到教学评价体系中来,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加大校本教材开发力度,删减、淘汰滞后的知识,增补企业和职业资格考试等需要的内容,调整教学难度,实行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让学生会学、易学、乐学。

3.建设学分制和双证制课程评价体系结合课程改革,制定相应的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科成绩、选修学分均纳入毕业考核中,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增强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实行“双证”制度,加强技能培养与技能鉴定工作,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要获得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相应专业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师资培训的变革

在课程改革完成后,职业院校如何适应新的课程体系,就提升了工作日程。目前,职业院校大部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实训活动,无法适应与应用型本科高考选拔方式匹配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技能教学的需要,更好地处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关系,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迅速行动起来,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把调整教师知识结构、增强教师创新意识、提高教师应用能力纳入到教师培训中去,改革教师和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行为的引导者,由教学过程的领导者转化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设计能力,烘托和谐的教学氛围,打造“师生互动,有趣高效”的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加快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骨干培训,选拔和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发挥他们在专业教学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加快专业建设。鼓励教师参加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考试,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实践实训能力,有助于高屋建瓴地对学生开展技能培养。

二是让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了解企业运作模式,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在企业接受“接地气”的锻炼,近距离地提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技能;三是聘请高校专家、教授到校集中进行短期专题培训;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过硬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到教育教学一线,当师傅带徒弟,提高实战指导能力。四是改革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招聘方式,打破地域限制,扩大招聘范围,将有潜力的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吸纳到专业专任教师队伍中来,纳入财政拨款,切实将一定数额的编制用于专用教师招聘,解决专业师资短缺的问题,解除专业教师的后顾之忧,确保专业教师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五是安排专业教师到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或春季高考工作做得相对不错的学校参观学习,汲取经验,弥补差距,来指导和引领学校的技能实训教学,提高实训实习教学的水平。通过校本培训、外派进修、产学结合、研讨交流等多种途径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打造出一支与教育转型要求相适应、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学识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总之,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为了顺应“应用性”和“学术性”本科选拔人才方式的需要,实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双轨制,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打破固有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和师资培训,就显得时不我待。职业教育历经30余年的发展,承载过期盼,经历过波折,能否完成嬗变,能否水到渠成,与普通教育携手走向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教育经费投入较低,与学生规模不适应

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仅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发展水平。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其投入力度与学生规模日益扩大的速度是不相适应的。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在逐渐扩大,然而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比重却在逐年下降,这不仅满足不了学生规模的日益扩大,给学校增加了负担,也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发展。

2.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直接导致了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如今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技能型人才却严重紧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就是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然而,虽然中央政府以及各个省级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对于中职教育的发展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3.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综合素质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学教学质量水平。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在办学条件、教学环境、自身管理,还是师资力量和学生素质培养方面都存在欠缺,整体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环境和教育管理体制都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其办学体制改革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有效改变现状,提高职业教育综合素质水平。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转型

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必须从观念入手,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观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转换办学格局,改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散乱的现状;其次,要将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进行有机地结合,并加强教育各部门的组织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途径;再次,是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行校企合作,走产教结合之路;最后,是加大专业设置的调整力度并培养特色专业,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最终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提高认识,加大重视程度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创新办学思路,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我们要明确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身认识;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其发展。

3.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环境

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因此要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努力改善其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如果仅仅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进行多方投资,拓宽教育投资渠道。为此,可以建立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以加大投资力度,使学校有能力配备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教学设施,改善教学环境,有力地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可以建立一些满足学生实习需要的校内与校外实习基地,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进而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率。

4.提高学校师资力量整体水平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一个优秀的师资团队能够带动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良将手下无弱兵,描述的正是这种情况。因此必须重视师资力量整体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人才扩大师资队伍,根据专业特点为学生配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逐渐优化师资队伍,从而确保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则不能疏忽对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多安排一些学习交流活动,加强教师教学技能与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高整体师资力量的教学水平。

5.强化舆论宣传力度

中等职业教育的成功转型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宣传。舆论宣传对社会大众的行为有着导向作用,可以通过转变人们的观念进而使人们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以及教育事业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大力营造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并对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社会对优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以及创业人才的典型事迹等进行大力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

6.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有效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促进职业教育的成功转型有着重要影响。当前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结构课程体系为主,教学内容则以理论教学为主,缺少与实际的结合。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抓住关键,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应用与实际角度出发,由课程专家根据专业工作描述编制具体教学设计方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此外,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步伐,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我们必须创新办学思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投资力度,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促进其成功转型。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营造社会环境,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正确认识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地方社会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在我国,学科型教育模式长期以来都是人才培养的唯一模式,许多人一直把其视为正宗,而很多人对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一直持怀疑的态度。从培养目标来看,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依法履行教育职能,对中职教育从舆论支持、政策扶持、经费倾斜、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关注,才有可能促进地方中职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

2.结合苏北地区区域实际,探索中职教育的资金投入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所在区域资金的投入和支持。由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北地区作为区域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有所发展,第三产业尚未形成相应规模,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而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区域经济对中等职业教育需求不强,相应的对中等职业学校也没有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机制建设。如为切实解决学生的企业实习问题,政府可以出台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中职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企业对中职教育的资金注入。

3.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与苏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接轨

中等职业学校一定要有广阔的视野,坚持以劳动服务为办学目标,使中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并且在适应的前提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上,要与市场接轨,在考虑中职教育供需之间的关系,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用人需要来对专业进行调整,为增强中职教育对市场的迅速应对能力,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专业设置少些限制。教学内容上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注意突出“创业”和“技能”,同时加强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实践环节的成功与否是中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自己特色的关键,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程实践,它的开设具有很高的设备和环境要求。由于资金等各方面条件限制,中等职业学校不可能把所有的实践都放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课程平台原本就来自企业。办学模式以适应市场为目的,对外国“双元制”办学模式进行推广,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使该办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本地化,积极地开展“订单式”的培养。在办学形式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制可长可短的方式。根据受教育者上岗和转岗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灵活的学制,为学生的半工半读和工学交替及分阶段地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组建职教集团,实现校企联合

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层次链接的新途径和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更高层次,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竞争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有效途径。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更多、更好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探索建立一种以重点职业院校或企事业单位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模式。根据苏北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首先组建以下几大类专业市级职业教育集团: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电子信息业职业教育集团、现代农业职教集团。

二、总结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于区域经济为最终目的,如何使中等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课题。作为有第一资源之称的人力资源,它对人才资源的投入是收益的最大投入,对人才资源的浪费则是最大的浪费。要想实现对苏北地区经济全面、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确立中等职业学校在发展本地经济当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以提高本地化的就业率,只有这样,才能使苏北地区经济拥有强劲的竞争力,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才能促进苏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经过中考后的层层选拔而剩下的,基础知识薄弱。表现在概念模糊,基本公式、原理、性质不清,更谈不上理解,加上语文底子差,感知能力差,基本上没有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2学生学习观念上的误区

大部分职校学生主观地认为到职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这才是将来赖以生存的基础。由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侧重于技能训练,而把数学等文化课的学习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再加上职校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数学来说属于“弱势群体”,数学的抽象性和连续性让他们觉得要学好数学简直是“天方夜谭”。错误的认识和学习的困难导致他们“理所当然”的“厌弃”数学。

3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

3.1课堂教学受“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学习方式影响

学生还是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填鸭式教学,缺乏主动的求知欲望,以书本和教师的结论为信条,思维僵化,提不出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2教学过程重教、轻学;教学方法上只顾自己灌输,不顾学生接受;

3.3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过程比较封闭,学生普遍缺乏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不敢大胆设想,即使心有疑惑也不愿意提出问题。学生参与不够深入,能力得不到培养;

3.4教学目的上只考虑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而造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数学的重要性,更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认为学习数学是做“无用功”。虽然,我们平时也常常强调数学是“多么”重要,但并没能“唤醒“”昏睡”的学生。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促进其主动学习,获得全面发展。对此,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设计现实问题,创设意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最活跃的情感因素,是他们的认识兴趣。从身边的现象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从报刊和其它媒体中获取生产生活的信息来提炼出数学问题、从其它学科中寻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这样的实际数学情景,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的本质,反映了数学的特点,而且因为学生们熟悉,容易产生好奇心,就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加深学生的理解。

(2)开放课堂,让学生探索中发现问题,讨论中解决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自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用实验、观察、分析、类比、猜想等方法去探索、去发现,尝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着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

(3)注重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数学需要应用,应用需要数学。数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信息感、数据感。能把相关学科、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它们。例如在讲椭圆的第一节时结合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及其返航。在讲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时课尾我引入两个生产实际的例子:a.双曲线齿轮。b.发电厂的冷却塔,这两个生产实例典型、接近专业课、接近生活,并且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使数学知识真正的应用到实际中去。

(4)加强学法指导,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不少学生不会学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在适当的条件下,95%的学生能够高水平的掌握所学的内容。许多学生所以未取得最优良的成绩,问题不在于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在于他们没有得到适合各自特点所需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寻求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手段,给学生以帮助,使其树立信心,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5)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教者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这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自行车的车轮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你能想象一下骑这样的车会是怎样的情景吗?“”如果自行车的车轮是椭圆呢?”学生立即展开想象,一边想一边说,那会颠簸的很厉害,有的学生甚至做起动作表演来了。学生回答后,我又投影出示制作的课件动画:一个骑着车轮是椭圆的自行车的人,在马路上被颠簸得狼狈不堪的滑稽情景。通过这一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

4总结

总而言之,要使中职学生学好数学,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让他们从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转变到真正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究上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加强教

>> 试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下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管理体系研究 论教学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医疗设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基于网络技术的毕业设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医院输血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大型实验室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浅谈铁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 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浅谈内部审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构建内部审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初探 煤炭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施障碍的思考与探讨 供电公司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设计与实施探讨 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商品煤检测中的应用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与内部控制整合的探讨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论中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论中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热古丽.吾加")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已是当务之急。笔者在解读现有中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全面质量,进而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新理念,并对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构建。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人本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从管理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的管理原则和方法,都是从人出发、以人为核心,要研究人。中等职业学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教学中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是强化以人本理念来进行管理。从内部看,全员管理,从而充分调动每位教职员工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以便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从外部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树立教育是服务的观点,要明晰谁是自己的顾客,要调查顾客的需求,要研究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新理念 1.中职教学全面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在中等职业学校将质量问题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层面,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和家长等外部顾客和广大教职工持续受益和满足而开展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和督导、审核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从内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的质量概念。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增量,满足顾客明确或隐含需求的程度,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整个教学系统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必须要树立以下观念:①以顾客为中心观念。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也是一种服务,学校在确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和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顾客的需要,把“一切为了顾客”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才能真正把教学质量搞上去。②质量最佳效益观念。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实现“持续的质量提高”。③全面的质量标准。在中等职业学校里,能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方位的就业,是衡量我们的教学质量的一个最重要标准。④全始全终的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坚持质量管理的全程性。 2.中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为: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学校工作管理体系,是建立学校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使其实现所必需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将影响质量的技术、管理、人员和资源等因素都综合在一起,使之在质量方针的指引下,为达到教学质量目标而相互配合。 3.中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首先是顾客满意原则。将学生放在第一位,认真地研究和考虑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不断地满足这些要求和期望。其次是以人为本原则,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学校应当是形成一个学风浓厚的社会,在学校工作的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而且能够为实现整个学校共同的目标而发挥其全部的才能。第三是预防原则。第四不断改进原则,全面质量管理战略要求学校的每一个成员经常考虑哪些工作是能够改进的,并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去实现这些改进。最后是决策科学化原则,传统管理往往依靠直觉和经验来进行决策。 二、中职教学全面质量的监控 1.学校整体教学全面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程序是先确定教学全面质量的评价指标要素,再进行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到最后给予具体的指标说明。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学活动能否起到成效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理论知识的够用和实践技能的熟练掌握上,以便实现学生顺利就业。其次,教学保障情况。一般包括师资结构、教师素质、实践教学设施与场所、信息资源、经费保障等。第三,教学运行情况。包括教学组织与管理、课程设置与标准、教学方法、手段与考核、产教结合、教学研究与督导。最后,学生质量情况。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基础知识与能力、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通用能力、身心健康审美能力、毕业生就业。 2.教师教学全面质量监控体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抓好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3.教学全面质量指数TTQI TTQI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教学全面质量指数,它是衡量服务性企业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校的教学及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绩效,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全面教学质量指数,对学校进行长期的跟踪监督,并根据教学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彩云.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6) [2]施菊华.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教育思想下,开展了大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项目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等等应运而生。其中,情境教学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情境教学重在一个“情”字,主要是以学生的“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真实的或虚拟的教学情境来进行教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文性”。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还可以促进学生将所构建的知识于真实情境中运用、拓展,而生成新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情境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的生成和体验精神的成长。

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初中后的职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全称是“中等职业教育”。实施这一教育的学校有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主要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从业人员。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为引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导致普高升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严峻。特别是2000年以来生源的整体文化素质、综合素质下降,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没有具备初中毕业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行为习惯,个体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道德品质的低下令人堪忧。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无论专业实力,还是个人素质都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人文素质严重缺失,不能满足社会要求。迫于形势,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只能急功近利,奉行“实用主义”教育观、人才观,对人的培养从属于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强调准职业人才的工具性、效用性,缺乏对人本主义的追求,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情感教学有助于促进人的认知发展,近年来心理科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可以调节认知的加工过程和人的行为。因此,如何通过良好的情感教学对中职学生进行教学就成为了当前中职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而数学对一个学生的思维、情感的开发具有良好的效用,如何能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结合情感教学的情景体检,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情感教学方式、模式就成为了本研究之目的所在。

二、研究意义:

情感教育是一个崭新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未来的情感教育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情感教育目标体系,形成完整的情感教育链条,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为我所用,才能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本研究从提高职校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情境创设其实质就是推动情境教学更好地走入课堂,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手段,适应新课改.改变数学难教,数学难学的现状。使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职校职业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文献综述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愫影响对信息的选择,监视信息的流动,促进或组织工作以及,干涉决策、推理和问题的解决。同时认知加工对信息的评价、神经激活而诱导的产生。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在任职过程中起到协调、组织作用,工作效率高;而消极的情绪起到蒲怀、瓦解或是阻断的作用,工作效率低。愉悦的情绪体验能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融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并能积极引导他们以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学习。

西方学者有关的情感教学的一些论文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的,而且有的概念还是直接来源于宗教生活,如“精神关怀”等。这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情感教学理论在科学性及实践价值。

情感教育的理念近年来颇受各国教育界的重视。不少国家、地区都进行过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实践,其中较为成功的有英国的“夏山快乐教育”、“体谅教育”、美国的教师临床服务、荷兰的激励学校。而国内成功的情感教育实验有李吉林老师所创的“情境教学”实验、上海市“成功教育”的教育探索实验以及无锡师范附小等学校的“愉快教育”实验等。

我国的研究学者认为情感教学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中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这里、体制、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们认为情感教学的倾向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的获得或是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情感教育是一个与其他教育概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国内研究情感教学的论文选题基本围绕“怎样利用情感手段搞好学科教学或借助学科教学进行情感教育”展开,从以下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论文题目即可窥见一斑:“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情感教育对高考教学的催化作用”;“地理教学情感教育初探”;“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影响因素及意义”;“论中学历史课的情感教育”;“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等等。

硕博论文数据库收录的学位论文中,硕士学位论文占据了情感教育论文的主体,而且大部分论文侧重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将情感作为一种手段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曹涛涛在其毕业的硕士论文中,就结合其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数学学习情感目标;提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及以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策略;认为高中数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用满腔的热情、真诚的爱心去激励、感染学生,要充分挖掘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情感因素、激活课堂教学、改善评价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绝大多数文章的作者缺乏对情感及情感教育理论的基本把握和重视,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和检验。报纸文章多为对当前情感匮乏状态的揭示和加强情感教育的呼吁,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唤醒人们对情感及情感教育问题注意的作用,而对情感及情感教育本身的问题涉及甚少。总体而言,当前的情感教育研究中,关于情感及情感教育本身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所展开的探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显得相当不足。对于情感和情感教育的含义、本质,当代中国情感教育的目标、功能、内容、过程、方法与规律,以及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等问题,都需要从不同的视阈、角度,用不同的提问和言说方式,不同的研究方法做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系统回答。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情感教育这一刚刚开拓的研究领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探讨。”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研究的目标:本次论文详细阐述发挥教师情感作用,让数学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成为一种新型教学策略。该策略在职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施途径将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益处分析

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有助于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间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1)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价值所在

由于职中生学习基础多数较差,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因此在职校数学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就显得非常有价值。

(2)不实行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弊端。

其一在于没有情感教学,数学的本身具有枯燥性、乏味性,这使得学生听听不喜欢听了,新旧知识的连接不好,学生不懂新的知识,就不乐于、不易于接受新知识信息。相当于丧失了学习内部的驱动力,表现为学习消极、缺乏信心,虽经补课,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失败心态的发展,致使教师束手无策。其二,在情感教学中,实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尤其是差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有无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情感。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是建立教学情感的重要因素。

2、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

(1)教学应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给予特别关注.首先探讨了情感与态度对教学学习的意义,进而从教师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研究的价值和必备的品质以及数学与科学精神、世界观的形成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途径。

(2)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体验创设学习数学的情景,通过实验操作创设学习数学的情景;教师可揭示数学本身的内在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通过增强数学探究意识,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用风趣、幽默、富有情趣的言语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数学课堂应提示数学知识背后隐藏着的人物轶事,将数学知识与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会使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亲切感。

(3)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获取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要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和运用,一切都要易而渐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对知识始终处于可望、可及、有收获、想进取的积极学习状态。

论文的框架结构:

提出研究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意义,查阅文献,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方法,提出中职数学情感教学构思,通过举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统计分析数据,得出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的益处分析及实施方案。

论文的提纲:

一情感教学的提出

1.1情感教学的历史渊源

1.2情感教学的价值

二职校数学情感教学的理论探讨

2.1情感教学的内涵

2.2数学情感教学的内涵

2.3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三运用情感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及措施

3.1、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二)尊重的原则

(三)激励的原则

(四)个性化原则

(五)爱的原则

3.2、措施

(一)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人格魅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三)改进教学行为艺术,引导学生知情协调发展

(四)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情感教育载体,数学课教育教学效果

四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施

4.1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目标

4.2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4.3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教学案例分析

研究地点、年度计划及经费预算:

论文完成的时间安排:

1、4周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存在的不足。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2、2周明确本研究命题的初步框架结构,

3、1周完成开题报告撰写

4、4周研究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得出的研究结论

论文新意预测或论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测及成果应用设想:

当前的情感教学研究主要是针对高中教学,对职业教育的情感教学研究较少,而职业学校因其教学的特殊性,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采取的策略应当与高中、大学的教学不一致,本研究希望能通过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情感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提供相关部门,特别是职业教育学校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卢文学姜红娟罗尔曼《学生个性心理健康教育新概念》153页

2.胡淑飞情感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地理学习主动性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3.彭杰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情感策略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4.乔丽芳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2月

5.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6.周志远数学情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及实践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1月

7.郝文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学情感教育探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科研 科研能力 职业教师 教育教学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提出,对职业教育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的角色较之以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师成为研究者”正是对教师角色转变的一种回应。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均已表明,教师致力于教育研究对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职业教育科研则是指职业教育工作者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职业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教育科研是对教育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其目的是要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科学研究不仅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应是全面、综合、创新型的,不仅要有较深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也必须要有从事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研究能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教师跟上改革发展形势,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提高科研素养。

本人经过接触和学习,对职业教育科研有了一定的感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教育研究,促使人们自觉地钻研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提示和掌握教育规律。通过解决各种教育矛盾和问题,促使和提高教育效益与教育质量。在教育工作中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素质。如何提升职业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自觉养成这一行为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职业教育研究的参与,提高职业教育研究的意识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教育研究,教师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调整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要积极参加教改立项研究活动,以高水平、有影响、有经验的教师为导师,跟随听课,虚心求教,并把自己的学习,成功与困惑及时汇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刚开始接触立项,满头雾水不知东,感觉职业教育研究对于老师来说是不着边际的事,费时间、费精力,让教师搞科研,成为科研工作者,太不靠谱了。我在2009年参加了校商贸科的教改立项《以提升中职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主持项目的科主任简单扼要地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教育研究,教改立项方面的内容。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参与到课题申报、设计、实施过程。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大家的科学创造性,把教改立项工作做好,获2009年广西区教育厅二级立项。立项促教师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研究方案,做出准确判断。教师有意识的参加讲课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撰写教改论文、教学设计,参加课件比赛,及时发现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二、参加培训学习和自主学习,提升职业教育研究能力

参加培训,与外界联系。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形势。2011年7月,我参加了广西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训班”的培训学习,认识到教育研究不是高深莫测的神秘领域,是有法可循的。教师开展教育研究需要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及执着的奉献精神,也需要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本次“教育科研能力培训班”学习,使我的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教学需要反思。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之处,之后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实践、创新。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习惯。通过反思,我们才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一个专家学者型教师。理论性是教育科研深度的标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多读教育理论的著作,运用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管理学和教育专家对教育的论述等,去分析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和研究。

2012年5月全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教学能力建设远程培训。通过这个平台,结识了一些优秀教师,与他们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接触到了最新的教育科研理念,提高自己教育理念。网上研修,不仅给予了教师知识发展的便利,也极大地满足了教师发展的需求。教师更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去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原动力。要不断学习,接受继续教育,努力去接收各方面的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实践,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并凭借优良的素质和很强的能力,推动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要勤学善教,创新进取,才能不断充实自己。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不断地反思与积累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深化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才能为人师表,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和享受到教育者的快乐!

三、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

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是时代对我们的新要求,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我们体会到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必须多读书:勤动笔、多思考、勤实践。打破传统模式,开创更好更快更新的教育天地,使教育回归本真。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可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研究具有获得快乐的精神体验,使教学实践充满激情又理性,增强自我效能感,消除职业倦怠感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性,就没有创造性,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也就没有对教育工作的兴趣。”

学校教育科研的基本指向是:立足于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教育科研的目的与功能正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揭示教育的特征与本质,以利于我们科学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是极富创造性和学术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实践中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去探索,去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教育科研是相通的,之间有着必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科研课题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参与教育课题研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可行的,只要我们扎实研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一样,只要我们投入最大的热情,付出刻苦的努力,我们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要真正确立符合学校实际,对自己和学生发展有利的课题,并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实践——反思——实践——总结,勤交流,挤时间读教育理论文章,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教育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坚持经常写教学后记,写教育论文写作,坚持经常回顾、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那么我们就会从中得到许多的有益启示,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论文写作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必然选择。

在教学中反思,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是一条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最理想的途径,不断地修正,教学行为因此会不断地调整。只有这样,教师工作才会具有创造性,才会不断地超越自我,在超越中提升自己,我们会获得成就感,专业化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才会真正地体会到一个教师的职业愉悦,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参考文献】

[1]王屹. 职业教育研究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张观阳(1966.09-),男,土家族,中共党员,生于贵州德江,大学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85年开始教育教学工作,现贵州省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部主任,高级中学物理教师。

张强文(1974.08-),男,土家族,生于贵州德江,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毕业,1998年开始教育教学工作,现贵州省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中学一级英语教师,县级骨干教师,从事商务英语和语言沟通特色专业教学工作。

尚应力(1983.04-),男,土家族,生于贵州德江,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2005年开始教育教学工作,从事教研工作9年,现贵州省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和信息技术教师。

(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贵州德江565200)

摘要:当今时代,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既有教育理论水平,又有教育实践能力的队伍;既有较高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又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本文阐述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作用及培养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师资;双师型

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大力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对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特别是区别于普通中学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当今时展的要求。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繁荣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当今时代更需要技术集成创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取决于人们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即取决于培养人们这方面能力的教育者。这就要求作为职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2、当今时代科技进步的要求。科学技术进步一般都会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当今时代,社会职业从总体上看越来越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岗位变得越来越模糊,从事某些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距愈来愈难以区分。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和一定相关专业岗位群的实践能力,如机械专业的教学,除了具有传统机械知识和普通机械加工实践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数控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

3、当今时代职校发展的要求

在20世纪末,国家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由于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急需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极快的发展。近几年,由于就业的市场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提高和普通高校的扩招,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但是,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质量和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给职校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职校必须及时转变观念,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设置合理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如电子电工方面专业,减少普通机械加工专业,增加新知识、新技能专业;另一方面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强调宽基础,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打下基础,根据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的毕业质量。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既有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教育技能,既有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关专业的新技能。

3、当今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部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课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

二、“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和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和训练职业岗位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它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强,理论基础性宽、教学媒体多样、多变的显著特点。职业岗位的专业性、多样性、发展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性,决定了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双师awsu茶茶茶茶型”专业教师的内涵和作用。

1、“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具有教师职称和工程技术系列职称(或职业资格)是“双师型”专业教师的重要特征,当今时代“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表现为:

首先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双师型”专业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除了必须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素质(即能掌握教学规律,有处理教材的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协调能力和对学生管理的能力等)外,还应具备不仅能胜任相关专业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能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知识,教学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具有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等)。

其次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知识。“双师型”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了解本学科或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成果,积极参与相关专业的理论研讨工作,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是处于学科领域前沿的领头人。

最后、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特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熟悉生产实践,有较强的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能倾注相当的精力抓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工作或能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具有与学生获取的多种岗位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相关的证书,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并能及时掌握本专业群的最新操作技能。

2、“双师型”专业教师的作用。社会实践是教育的最好例证。对教师来说,实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应是将实践所得应用于教学,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提供可靠的保障。

首先、有助于学校的专业设置。“双师型”专业教师掌握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最新动态,了解相关专业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建议学校开设合适的专业课程,使学校在竞争中抢得先机,保证毕业的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增加学生的就业率和生存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

其次、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效地结合,内容丰富,概念清晰,方法灵活。他们不仅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通过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然后、有助于科研的开发及论文质量的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利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从事学术的开发,其成果会更具有社会的公认性和先进性,其产品会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由此撰写的科研教育论文更具有创新性、开拓性。

最后、有助于促进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要想在实践竞争中取胜,就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接受相关专业实践培训,实现自我的终身教育,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的措施和途径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仅注重校内活动的参与性和教学工作,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分析活动的关注度较低、专业实践能力不够,师资队伍仍需提高。专业课教师应当首先通过培训,成为“双师型”教师。

1、“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训措施。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必须充分重视、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高认识,制订好规划。学校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将“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纳入职业教育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2)改变专业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学校应有意识地安排好教学计划,建立岗位轮换制,加强校内外培训基地建设,使专业教师能有时间和机会与生产工程紧密联系。

2、“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新教师见习期培训。作为刚走出校门,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见习教师,由于他们在大学中学习的主要是专业理论知识、文化知识,接触实践较少,故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这期间的培训要由职业教育部门直接组织安排的,只有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真正的专业教师。

(2)在职教师的继续培训。当今时代处于科学的迅速发展时期,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工具、手段日新月异,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更替和应用,加强在职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和实践联系的能力,学校可以每学期安排教学轮空,要求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实践锻炼,也可以带着专业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到企业中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在职业学校教育中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采用要求专业理论教师必须深入实践第一线进行指导的方法,促使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园文化; 精神建设

众所周知,在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每个学校都要力求突出独特的文化氛围,所以中职学校的竞争就体现在校园文化的竞争之中。那么中等职业学校就应该将学校的整体活动,都渗透进浓郁的文化氛围,这样教育成果也会显著提高。校园思想文化是在学校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载体,以校内师生为主要对象,以校园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风校貌为主要特征,同时向社会延伸的一种文化。美好的校园文化是让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所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新的形势,从前单一刻板的校园文化面临着巨大挑战,下面就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一、分析一下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较低

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学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大部分是中考没有被普通高中录取的,所以分数相对较低,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这部分学生大多数知识基础较差。而且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以农村生源为主,学生家庭环境较差,见识比较狭隘,学生自卑心理严重,个人修养和生活习惯有待于提高,这就造成了校园内各种价值观的碰撞。这跟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差很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主动、不积极。

(二)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

相对其他层次的各类学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时间现对较短,而且近年来发展过于迅速,很多学校是各种学校整合在一起的,良莠不齐,校园文化建设很难在短期内形成统一,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并且应遵循“实际、实用、实干”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尤其要注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中,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差异,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的区别,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三)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跟社会发展形势脱轨

当前,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很少有可以借鉴的东西,,没有固定的模式,很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是把校园作为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载体,缺乏把把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到和社会发展和进步相结合的高度。校园文化缺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个性特征,它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相脱节,缺乏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的意识。

(四)中等职业学校受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不断扩展,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存在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网上一些不良的内容诱惑着学生,外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使得学生在校接受的道德约束急剧减弱。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突出体现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上,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方式简单化、粗暴、物质化、金钱化,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存在极大影响。

二、新形势下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对策

(一)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展示,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动力。校园文化在建设中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坚持方向性、主体性、职业性、系统性等原则来引领校园文化的方向。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时代主旋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才干。把校园文化建设当做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具有很强的职业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校专业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的有机融合。

(二)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职业特色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要体现职业特色,在培养计划、人才类型和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都显著地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培养目标的。那么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更注重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专业特征、专业要求和专业行为非常突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彰显本校专业特色。体现学生的职业道德特色和行为规范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适当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使之成为代表学校形象的品牌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可。校园文化要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职业意识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使学生具有在岗位上发挥才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基础。离开职业特色,中等职业校园文化就会失去立足点。所以要积极探索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定位学校发展方向,形成具有中职特色校园文化。

(三)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创设良好校园氛围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体系,所以要形成“校园文化建设与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方向相结合、与专业课程改革、师生能力构建和专业发展相结合、与中职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 良好校园氛围 。营造一个环境美好、学风浓郁、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职业教育中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它将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校园氛围至关重要, 校园氛围是素养、专业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展示。要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领域,比如开设校园文化长廊、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等,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把宣传栏目作为拓展素质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各种传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中职学校的校园氛围要突出职业性,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感。中职学校要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及其所包含的丰富文化思想内涵来陶冶和净化学生,实现环境育人。

(四)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跟当代社会接轨

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分了解当今社会的走向,要结合就业趋势和行业需求,努力营造符合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将职业素质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最大化的发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大力组织各种校园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创办,调动中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会求真、求知、求善、求美、求乐、求实、求用的良好品德。积极组织策划主题活泼、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的素质教育活动,让全校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服务活动、上岗实习等机会与社会广泛接触,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充分认识社会,了解人情世故,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服务意识,加强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端正对服务社会的认识,逐步形成优秀的中职学生德育精神文化。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中专学生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需要,是快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规模的必然趋势。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校园空间,搭建学生素质拓展的广阔平台,才能够更好地优化育人环境,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11-14.

[2] 如文 .浅论中职德育的有效性途径-职业教育论文中华励志网 2010-6-21

[3]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 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学的几点感悟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感悟和体会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初探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刍议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改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几点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感悟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几点想法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互动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对应用CBI教学模式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几点感悟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几点感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它的作用日益突出。综合素质、实用技能、英语读和写的能力等一些与现代化生产联系紧密的要素,成为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首选标准。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英语教学越来越表现出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下对英语熟练应用,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新的复合型当代综合型人才是当前职业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在日常教学实践感觉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其职业特点要求直接面向具体工作实用技能教育,所学、所教应紧密联系实际,要有用、实用。而综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英语实践教学领域,要达到这个目标还存在种种问题。

1.教师因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有些教师把应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教学变成了英语语言知识讲授课,语法分析课,应付等级考试做题课,有些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还有些老师把英语实践教学简单地认为是分组朗读,听听磁带,角色扮演等等。有的教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教学中随意性大,想到哪里就教到哪里,不能围绕目标;有的教师在教学时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讲解分析上,如机械讲授、无休止地读字母、拼单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时间长了,学生心理疲劳,对英语课产生抵触心理,没有兴趣,也懒得发言。

2.学生因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一少部分学生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极少数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另外,心理压力也是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的重要因素。

教学措施

1.改革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是一门语言技能,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传统难破、习惯难改的定型论观念,树立标新立异的创新观念;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课堂内外多采用启发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还可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游戏式、小组讨论、演讲、辩论以及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等,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把学生拉到社会上去进行实践锻炼,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课堂互动

调节控制课堂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与课堂教学节奏有着直接关系。一节课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教师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热情洋溢、欢愉喜悦的课堂氛围,将会使学生喜欢上英语,爱上英语课。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时调控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发现学生疲倦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当发现多数学生已掌握教学内容,表现出注意力涣散,漫不经心时,应加快节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两个小游戏或进行表演比赛。这样,歌曲、表演、游戏等教学活动此起彼伏,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要善于消除不良情绪,让学生注意力始终跟着老师转,并积极参与思考。

3.改革英语教学内容

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课程,有针对性培养社会需求人才,改革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一个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如工艺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及现代设备的操作人员等,到底要学什么内容的英语,只有到有代表性的职业岗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生产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意见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

4.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分层次教学

每个学生都想把英语学好,考试取得好成绩,但总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不好,考试不及格,其原因是除了我们的教学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外,我们对学生的评估方式也欠合理。为此,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验时,测验题的设计分A、B卷,A卷为基础知识题,难度小,占100分;B卷为有些难度的题,占50分;要求C层学生只答A卷,按满分100分计算;A、B层学生A、B卷均作答,A卷折合为50分,加上B卷50分,满分也为100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对能够达到所属层面的要求,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个别达不到本层要求的学生,及时采取课外补救措施,进行分类指导。遵循上不封顶,要求A层学生尽可能尽善尽美,要求B、C层学生努力向更高层递进,使他们都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增长知识和技能。

5.多媒体技术教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它要求的情景性是很强的,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限制,使很多知识难以进入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课件中的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训练。多媒体的运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给学生提供的语言实践机会更多了,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特殊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学校特色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