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08:58:46

语言理论论文

语言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言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要使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必须经过反复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绝不是单纯掌握些知识概念,而全在于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日积月累。对于字词,我们要求学生,不仅一般的生字生词要掌握,常见常用字词更需要牢固掌握。课内的如此,课外的也如此。例如“森然”这个词,真是太熟悉了,但是到底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呢?又如“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熟语)谁都会用,但是“雷池”是什么?不弄清楚含义,就难免误解和误用。语言的实际运用是不分课内课外的,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乃是终生之事,因此,培养学生“务求甚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基础训练是一种启发,是一种示范,也是一种引导。

下面是高三老师利用上课5分钟随堂练习的三个语言基础训练题:

1.分别用“定”或“订”填空。

(1)二人__交(2)__期开会(3)__价合理

(4)__立条约(5)__正错误(6)装__成册

2.判断正误(有歧义画“×”)。

(1)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甲按八折优惠售给乙方1000吨钢材,乙方则须用被优惠的20%来购买××公司股票。

(2)某厂93年改善管理方法,成效显著,产品合格率超过历年平均值的20%。

(3)某校开设五门选修课,高一学生踊跃报名,第一天就超过规定名额的20%。

3.解释加点词语。

(1)故国神游

(2)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唐·张祜《宫词》,写宫女哀怨)

(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唐·刘禹锡《石头城》)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上面第1题涉及普通(常见)字词的运用,第2题涉及到语句的实际运用,第3题涉及到汉语的多义性,延展到对四大“名”(名作家、名作品、名人物、名言名句)的记忆与理解。

语言基础训练要讲求实效,必须提高练习题的质量。像有些题,所给四个选项共16个词,而这16个词里只有一两个是易混(易错)的词,其它词早已掌握,训练作用就不大。

语言基础训练要注重实用,要避免在语法修辞的术语或纯概念性的东西里捉迷藏。例如:破折号的用法有几种?比喻和比较有什么区别?这一段话到底是描写,还是想象?等等。类似问题,有些连出题人自己也不大清楚所以然,怎能“使人昭昭”呢?而下面的训练则比较有意思:

“最好看的是它的西南两面(甲)西面斜对着圣马克方场(乙)南面正在运河上。”甲、乙两处的标点应是什么?(甲:分号;乙:逗号)作者为什么在甲处使用分号呢?

这道题看起来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用法,实际上涉及到对下文的理解,涉及到对作者思路的理解,这样的训练,实用性就比较强。

语言基础训练不能把丰富生动的语言现象简单化,出一些“一厢情愿”的训练题。例如随意把原文中某些词语或语句挖去,让学生来填写,不符合原文的就算错。其实,语言现象不是数学公式,除个别情况外,哪能只有唯一答案呢?这种训练不但难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还可能把学生引入歧途。

语言训练不仅在阅读中要抓,更要通过写作来抓,从某种程度上讲写作的语言训练是一种更便于联系实际应用、综合性更强的语言训练。

请看以下几个写作训练题:

1.有这样一句话(即甲句)——

甲:梦中的一千次笑,不如现实中的一滴眼泪。

(1)如果把这句话写进作文中,你打算用它来论证什么观点(论点)?

(2)请你用甲句的样式(句子结构、字数等,大体上相当)续写出乙句和丙句,用来论证同样的观点(只写乙丙二句,不作其他论证)。

2.写出李老师要说的话:

元旦晚会上,学生们热情邀请李老师出个节目,有几个人说:“学狗叫吧”李老师想,学生们是好心,但学狗叫又实在不雅,于晚会欢乐气氛无益。于是,他解释道:_____。

一听这话,同学们心悦诚服。报以热烈的掌声。

3.请按要求补写下文空白处:

(1)在K1(即空1)处写一段100余字的话阐明“青蛙试验”给人们的启示。

(2)在K2处写一段100余字的例证文字(以李存勖为例,参阅语文课本第四册P318《伶官传序》)。

(3)在K3处写一段200余字的议论性文字,对上文进行总结、引申,使全文成为一篇完整的议论文。

从青蛙试验说起

据说,美国康乃尔大学曾作过这样的试验。他们把一只青蛙,突然扔进滚沸的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奋力一跃,竟跳出油锅,安然逃生。过了一会儿,他们又把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水的锅下加热,待到青蛙觉察出水温的提高危及生命时,它却再也没有了那奋力一跃的力量,而只能葬身锅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K1)_____。

类似青蛙试验的故事,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很多的。北宋欧阳修在他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介绍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就是一例。

李存勖(K2)_____。

一个动物的实验,一个历史的真实,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K3)_____。

第1题既涉及语言形式又涉及语言内容。第2题涉及特定语言环境(语境),是应变语言,也是一种放慢了速度的口语训练。第3题综合性最强,是训练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的综合训练题。

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是可以较有效地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水平的。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老师都在努力探索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我校特级教师顾德希先生一直致力于文章阅读的知识体系的构筑,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教学中,顾老师提出用设题、解题的办法模拟学生阅读过程,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这一做法在我们语文组得到推广,是行之有效的。

这一做法主要是依据教学目的和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设计出一套有启发性的、有梯度的、有思维难度的问题。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受到语言和思维训练,学习分析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青年教师科建宇在讲解自读课《左忠毅公逸事》一课时设计的问题和教学步骤:

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

1.文中记叙了左光斗哪些事迹?表现他什么精神?

2.文中记叙了史可法哪些事迹?表现他什么品质?

3.文中写史可法对表现主人公左光斗有什么作用?

4.作者方苞是如何知道文中所叙之事的?

进一步使学生加深理解:

5.左公“呈卷,即面署第一”,这样做是否有些草率?

6.史可法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句话是对左光斗的理解,还是误解,为什么?

教师讲解介绍桐城派“义法”的创作理论,请学生分析写作特色:

7.请你从“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两个角度谈谈对本文内容和章法的理解。

用当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形式落实本课词语难点和其他语言知识点:

8.词语练习(略)

从科老师教学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出:

设题要抓住原文的重点。

设题要精,不要琐细、零散。

设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但又不是张口就来,要“促”学生去读课文,去动脑筋思索,去概括,去考虑怎样才能完整、准确、全面的回答。

设题要有梯度、有难度,使学生感到上课有滋味,有趣味。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要“上几个台阶”,较为平坦的台阶大家都上来了,较高的台阶只有少数人能上来,其他人由大伙儿把他推上来,由老师把他拉上来。上述8个题,3、4题比1、2题难一些,5、6题比前几题又难一些,第7题是为水平高的同学准备的“偏饭”,其他同学听听,能“喝点儿汤”,有所得,也就够了,第8题是“干货”,要落实、要扎实。

语言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选入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宗璞同志的散文《西湖漫笔》,文笔清丽典雅,语言优美凝炼,值得教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咀嚼玩味一番。

1.抓住“绿”字,泼墨如水。文章通过对西子湖畔秀丽山水的描绘,热情讴歌我们祖国的伟大、可爱。作者紧紧抓住了西湖美景的主要特征——“绿”,不惜浓墨重彩、泼墨如水,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青绿山水”画,使读者置身于“绿”的海洋之中。请看,那林海是“绿沉沉”的;在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的古树“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那飞来峰上的层层叠叠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峰下蜿蜓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甚至连那溪水“也是碧澄澄的”。即便是同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那苏堤上的树木,远看时似乎觉得“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近看时才发现“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在花港,“看到了又一种绿”:“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加了好几处绿草坪”。就这样,全文一共用了二十多个“绿”字,可读者一点不觉得重复多余。正是这二十多个“绿”字,淋漓酣畅地揭示出祖国山水的青春与活力,使读者透过那“活泼的绿色”领略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前程似锦,有着茁壮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作者为此着力于写西子湖畔之“绿”,委实可以同朱自清先生的《绿》比美。

2.单双音节,配合得当。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为主、单音节为次。但单、双音节配合得当,就能产生语言节拍的长短,就产生了音乐感、旋律美。如本文劈头一句:“平生最喜游山逛水。”音节搭配是“平生/最/喜/游山/逛水”,即“双—单—单—双—双”。这样,读起来就使人觉得流畅顺口,富有节奏感。如果改成全用双音节:“平生/最最/喜欢/游山/逛水”,读起来就显得单调、呆板,缺乏音乐感了。我国清代古文家刘大kuí@①在《论文偶记》里强调:“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窈渺处。”这个见解是很精辟的。这里所说的“节奏”,就是指“音节”。可见音节乃是构成文章语言音乐美的基本因素。

3.平仄相间,琅琅上口。古人作诗为文非常讲究声律。所谓声律,就是平仄的格律。今人写文章虽无需讲究平仄格律,但平仄的一般规律也应予以注意。因为平仄相间可以形成声调的有规律的高低强弱;而声调的高低强弱有了规律,语言就会有明快的节奏,读起来就琅琅上口。因此写现代文章一般也要注意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各词(字)的搭配上交错地安排平声和仄声,借以创造语言的音乐美。宗璞同志正是这样做的,她在运用排比句式时尤其注意了这一点。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

这个排比句中三个分句的落脚字为:平—仄—平。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此句四个排比分句的后一个词是: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

此句中四个排比分句的末一个字是:平—仄—平—仄。

以上三句中对应位置上的字词的平仄相间,形成了声调的时高时低,音响的时强时弱,读起来十分顺口,听起来非常舒适。如果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或平仄杂乱,则不但不好听,而且也拗口难读。(按:第三个例子摘自作者的原文。中学课本的编者将此句改为“……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这样,落脚的字就变成:平—仄—仄,就破坏了这一句的韵律美了。因此我认为还是不改为好。)

4.长短句式,交相互用。长短句式交替使用、合理搭配,诵读起来就抑扬顿挫、富有变化,时而如涓涓流水,时而如急风骤雨,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如:“亭旁溪水铮cōng@②,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这段话一共有八个小句(分句),这八句的字数分别是"6-4-12-9-4-4-7-15",这是一个地道的“散句”,它由八个格式不同、结构各异、长短不一的句子错综地排列在一起,具有此起彼伏,灵活多变的特点,能避免单调、死板,取得明快、生动、活泼、和谐的修辞效果。

5.排比、对称,气势有力。排比、对称句式都属于“整句”。整句的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有力,语意鲜明。本文中的排比、对称句式比比皆是,这里略举数例: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

作者抓住了西湖风景的总特点——“绿”,一口气把三处地方不同的“绿”勾勒在读者的面前,真是观察精细,感受入微。

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

这段话前四句是排比,后两句是对称(只有两项,类似对偶,但不是对偶),集中地描绘了祖国山川的壮丽多姿和雄伟气势,倾注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炽烈感情,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自豪感。

还有如“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等等,排列匀称,气势贯通,节奏明朗,音律激昂,给人一种强烈的音乐美感。

6.比喻、比拟,熨贴传神。这篇散文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比拟手法。先看比喻:

亭旁溪水铮cōng@②……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把水花飞溅的情景比作“飞珠滚玉”,多么熨贴自然,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流水的速度之快,又写出了溪水的光彩色泽,给人以动态的美感。“珠”和“玉”都是人们心目中“美”的象征,用它们作比,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就顿时溢于言表!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如果说前一例是一般的明喻,那么,这一例是特殊的明喻——博喻+明喻的连用。此例以分号为界,可分为两层:先是用四个喻体从不同角度来比喻一个本体,即“博喻”;然后又用另一个喻体来比喻另一个本体,这是暗喻的连用。这种接二连三的反复设喻,加强了语意,增添了气势,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青苔的形象、色彩之优美、有趣,使人读了仿佛置身于美不胜收的画廊之中,流连忘返。(按:此例中的最后一个分句有语病。“山水”显然是不能用数量“一幅”来限制的。作者的意图是要把有关西湖的美景比作一幅青绿山水画,可是掉了一个“画”字,“青绿山水”不但跟“一幅”搭配不拢,而且也不成其为“喻体”了。)

再看比拟例:

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了好几处绿草坪……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那在新鲜的活水中游来游去的金鱼,一定会知道得更清楚罢。

这里是写“花港”之变。作者在上文说过:“和全国任何地方一样,隔些时候去,总会看到变化,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有趣的是,作者让“金鱼”做见证人,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真是神来之笔!

更何况西湖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

如果说前一例是比拟中的拟人,那么,这一例既有拟人,又有拟物。此例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游览西湖的活泼热闹的景象。在我们社会主义的祖国,人们在工余之暇,来调养身心,享受祖国的山水之美,这种活泼热闹的场面,确是意味深长的,作者看了,怎能抑制得住内心的激动呢!这种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与成功地运用比拟手法是分不开的。

还有如“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象满池的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翩起舞了”,“远水如烟”,“远山……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等等,都是极形象传神的比拟和比喻,把叙述的对象说得十分鲜明生动,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7.对比、引用,深化主题。文章中两处用了对比手法:

都锦生织锦厂在我印象中,是一个窄狭的旧式厂。这次去,走进一个花木葱笼的大院子,我还以为找错了地方。

最初到花港时,印象中只是个小巧曲折的园子,四周是一片荒芜。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了好几处绿草坪,种了许多叫不上名来的花和树,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

以上两例写西湖风景的另一个特色——变。这个“变”字点染了时代的特色:50年代的西湖,如同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发展着。作者虽然只写了“都锦生织锦厂”和“花港”的发展变化,却能使人窥一斑而知全貌,看到了整个祖国飞跃前进的身影。这样就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文章中的引用,也有两处。一处是写六月雨天,没有春光,不是观赏西湖的好时光。但不要灰心,有坡的诗句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告诉我们:水光之好,山色之奇,须仔细观赏、领略才是,千万不能性急,因为苏公是最解西湖的人。读了这两句诗,我们就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中充满了信心,并初步了解到了西湖景色之奇特奥妙。

另一处是在描写人们游览西湖的活跃热闹的场面时引用了坡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词所写,是形容他任密州太守时出猎的景象,那时的所谓“倾城随太守”,实是夸张之词。城里的劳动者哪有闲情逸致去看达官显宦们射猎取乐呢?跟随的无非是一些游手好闲者而已。然而,今天人们游西湖却不同,那是劳动人民为调节生活节奏,消除工作疲劳来领略山水之美,以便用更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日的劳动建设中去。时代不同了,这种“热闹”的意义也迥然不同。这样,对深化作品的主题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8.量词变换,表意确切。文章中“数词+量词+名词(或带定语)”的语言结构很多,光是用数词“一”跟量词、名词组成的结构就有十多处。如“一种奇怪的力量”、“一句好话”、“一片迷蒙”、“一片绿色”、“一层银灰的颜色”、“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一幅青绿山”、“一种蓬勃的生机”、“一段云霞”、“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一个窄狭的旧式的厂”、“一个花木葱茏的大院子”、“一处观赏地”、“一首《江城子》”、“一个鞋匠”等等。这十多个量词分别用于十六处,除少数相同外,其余都各尽各责,互不重复,表意十分确切,不好随便调换。这也同样表明作家运用语言技巧之娴熟,值得我们学习。

9.重词迭字,铿锵悦耳。我们把间隔出现的词称为“重词”,接连出现的字称为“迭字”。本文中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上面例句中已出现了一部分,这里不妨再举出一些(加“。”的为重词,加“.”的为迭字):

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

层层叠叠的树木……

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

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

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白茫茫的湖水……

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

这些重词迭字遍布于整篇文章之中,不仅使行文从容不迫,舒缓流畅,而且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丁当有声、铿锵悦耳,使语言产生了“玲玲如振玉,累累似贯珠”的音响效果,读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木加魁

语言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选入180例患儿,其均是在2012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断,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协议书。在180例患儿中,共有98例男性患儿,82例女性患儿。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1岁至14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6±1.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90例患儿,对这两组的患儿进行比较后发现二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

患儿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根据医生的嘱咐对患儿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如打针、换药等。观察组患儿中除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还要利用肢体语言,主要表现在医护人员在对患儿开展护理工作时,要注重面部表情,面带微笑,对其充满关切之情;要充分利用肢体语言与其沟通,做出善意的举动,注意患儿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安慰工作;要定期为患儿进行检查,在打针或是换药的时候,可以抚摸患儿的额头、脸庞,以消除其心中的畏惧,利用一些肢体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1.3疗效判断标准

在对患儿进行接受度调查的时候,可以利用4级标准来评分。根据患儿的配合程度,可将护理效果的评判标准分为完全接受、部分接受、完全抵触和部分抵触。完全接受:患儿十分愿意接受医护人员的诊断和鼓励,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按时打针吃药;部分接受:患儿基本能听取医护人员的嘱咐,可接受部分的护理和治疗,较为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但对某些护理内容具有抵触情绪。不过在护理人员的心理安慰和鼓励下最终仍能接受;完全抵触: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反映强大,十分反感,对其具有害怕之情,完全无法接受和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部分抵触:患儿难以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其内心十分不愿接受治疗,具有抵触情绪,但又被强迫的必须接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述数据,利2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X分析计数数据。若P<0.05则视为具有显著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所选入的180例患儿进行分组比较,可得出:观察组中的患儿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总接受率为94.45%,而对照组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总接受率则为71.11%。据此,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听从医生嘱咐的状况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3讨论

小儿护理工作并不简单,其服务的对象是缺乏自我约束力、表达能力不强的儿童,因而护理人员在与其交流时具有一定的难度,难以全面地、准确地掌握患儿的病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此,在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是重要的沟通手段,具有有效的作用。研究表明,肢体语言可有效地运用身体各部位来进行变化动作,以向对方呈现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这种沟通方式,能让患儿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让其消除抗拒心理,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和信任,使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而提高小儿护理工作效率,加强对患儿护理的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仅仅只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中,患儿的总接受率为71.11%,而基于常规护理方法,采用肢体语言的观察组的患儿总接受率则为94.45%,其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这充分证实了以上结论。总的来说,基于本文的分析和讨论,能够证实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重要性,具有推广价值,是保障我国小儿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语言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正文】

影片《罗拉快跑》讲述了罗拉为救男友曼尼而不停奔波的故事,是一部借鉴电脑游戏运行方式和操作规则且具有娱乐色彩与叙事智慧的德国电影。在镜头和段落剪辑上,它也具有电脑游戏的节奏感、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交叉,以及多种电影手法的新尝试。在主题表现上,表面上消解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否定爱情和死亡的价值,而在深层次上却歌颂人的奋力拼搏、永不放弃和“有所作为”。是一部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都具有创新和深度,并将二者完美结合的影片。

一、镜头与段落

1.镜头: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融合

在电脑游戏中,玩家同时具备两种身份:首先,是游戏发展方向的选择者。玩家可以在游戏告一段落时,从若干选项中决定游戏未来的情节,从而模拟角色遭遇不同的情景。同时,玩家可以俯瞰角色所处的地理位置、敌友状态和出入路线等——这时的玩家自然如同“全知的上帝”控制着整场游戏。其次,是参与游戏并发展情节的“主人公”。玩家在游戏中处于角色模拟状态,行走跑跳、砍杀围歼都由玩家“身临其境”来完成。甚至玩家在某些规定性情节里会和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体验情感波澜和生死存亡的命运。玩家和角色合二为一,从而“进入”游戏,具有面对、经历、体验与思索的主观感受和主观视点。

同样,在《罗拉快跑》中也存在着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融合。片头处,罗拉紧张而力求冷静地在脑海里搜索可以求助的对象。镜头围绕着罗拉进行360度旋拍和俯拍。同时快速切入她或迫使自己冷静、或几近崩溃、或沮丧绝望的若干表情的近景,既满足了观众对罗拉全方位的观察兴趣,又烘托出紧张得令人晕眩的气氛。有“全面报道”又有“焦点访问”,使得节奏有缓有急,生动、活泼、丰富。

接下来是罗拉的面部特写与她脑海中所想到的亲朋好友的近景互切。在此处存在着三个层面的节奏感。首先,罗拉与亲朋好友之间:罗拉处于固定镜头前,每隔四秒左右会出现在画面上,而亲朋好友的近景如流水般在画面上快速切换一次性闪过,呈现出罗拉意识的运动感。这个“固定”感觉和“流动”感觉互相交叉,形成第一个层面的节奏。其次,亲朋好友与罗拉父亲之间:在如快速翻动的书页一样闪过的亲朋好友中,有一张脸会不时跳出来并稍有停顿,那就是罗拉的父亲。这种“反复出现”和“停顿”与其他亲朋好友的“转瞬即逝”形成对比,成为罗拉意识思维的节奏感,也就是第二个层面的节奏感。第三,罗拉和父亲之间:两人相对于那些一闪而过的面容而言,都属于情节发展与主观思想流动中的某一节拍,从而使这段有了某种整体的稳定的节奏和旋律,使整体节奏得以实现。

另一个例子:当罗拉准备跑过建筑拐角处时,镜头处于她的右前方,并一直把罗拉锁定在画面中心,直至她转过拐角向远处继续跑动。开始时机位是固定的,只让镜头摇拍。而当她转弯时,机位缓慢上升至俯拍。这是一个全知视点,犹如上帝在观看自己所制造的游戏中被迫不停奔跑的女孩。而紧接着的一个镜头是向两列迎面走来的修女急推,并在与修女们擦肩而过的时候回转,拍摄了其中一个修女的近景。这无疑是罗拉的主观视点:焦虑地急速从修女们身边穿行时好奇地回头望了一眼。这一段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交切是把节奏较为舒缓的俯拍和节奏快速的跟拍结合在一起,使观众从客观观察和亲身感受两个方面融入故事情节中。这也是本片能紧紧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原因之一。

对于主人公的主要行为、也是整个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快跑”,导演运用了很多手法来突出和丰富这个本身相对单调的动作。如罗拉在某建筑的两列石柱间奔跑,或从一条街转到另一条街,或跑过有方格子的广场,或穿越人群。借助于这些“道具”和设置的“障碍”,在视觉上表明罗拉到达和越过一个又一个目标物,从而形成罗拉奔跑之快速、之坚韧的感觉。同时导演在第三个段落(即罗拉第三次快跑)中,运用慢镜头、全中近特景的切换,从客观环境和主观心理结合的角度,立体地、多层次地表现出罗拉快跑的复杂心理和深刻内涵。这一段情节节奏舒缓,音乐悠扬,沟通了罗拉表面动作和内心感受之间的矛盾、困惑和无奈,也促进了观众对“罗拉快跑”的理解和同情——而不仅仅是用一种游戏、娱乐的心态对待这个“罗拉快跑”的游戏。观众的视点和罗拉的视点又一次达成融合。

2.三个段落:衔接与区别

电影的三个段落之间,存在两个衔接,都是运用“抛起落下”这个相似的动作,即通过前一个段落末尾钱袋被抛上天空后缓慢落下和下一个段落起始电话的抛起到半空又落下这两个相似的动作,将两个段落衔接起来。同时前两个段落末尾处,两个主人公临死时相似的拍摄景别,相似的表情(不可思议的、不敢相信的、反抗拒绝的),回忆中相似的场景、色调与对话,使得三个段落在巨大的感伤情绪和情感力量中顺利过渡转换。

三个段落除了运用绿、红、金三种颜色的钱袋来划分不同的段落以及不同的结局,整体风格上也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前两段罗拉所遇见的人物都具有另类色彩的人生背景,如人贩子、小偷、植物人,或者中一夜暴富、吸毒潦倒终生、喜好S-M变态游戏等。而第三段则是较为平和、朴实的叙事,并且男女主人公成功地获取金钱、爱情,符合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经历(如信仰天主教等)和普遍审美心理,即“期待光明和团圆结局”。

每一段结尾处的音乐处理各有特点。如第一段罗拉和曼尼抢劫了商店后仓皇逃离时,运用了高速摄影,同时音乐空灵、柔和、舒缓,既表现了他们的纯真、幼稚与无助,又表现出导演对他们的同情与怜爱,如同上帝悲悯地俯视人类,此时天使似乎将要悄然降临。但音乐随后慢慢消失,罗拉和曼尼手拉手像两个束手无策的孩子被围困着,等待不祥的结局。在第二段,罗拉拿到十万马克,面带轻松、喜悦、骄傲并带点顽皮的笑容,拎着钱袋走向心爱的人时,音乐显得轻松、快乐、温柔、甜蜜。但紧跟着曼尼被突然撞死,音乐戛然而止。第三段,曼尼获得老大信任,拉着赢得十万马克的罗拉回家,此时的他们拥有健康的生命、充足的金钱、圆满的爱情,拥有了人生最想得到的三种东西,音乐则是铿锵明媚、激昂有力的,完成了对圆满结局的烘托。

二、否定与肯定

1.否定时间和空间,怀疑爱情与死亡

电影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时空观念的表达。在文本中,时空的绝对性可以被怀疑、被“偶然性”的力量所改变,因此具有被重复、被调整和被颠覆的假定性和可能性。正如影片中出现的多米诺骨牌,一旦被某一点意外力量所触发,就会导致一系列反应,并且推波助澜,无法阻止,无法挽回。除非多米诺骨牌重新摆放,游戏从头开始,罗拉再次起跑。

人的一生本身就充满了变数,有无数偶然和多种可能。如片中第一段落:罗拉“偶然”地撞见父亲与情人的伤感会面,导致了父亲对求助的拒绝和另一个残酷真相(即罗拉并非他的亲生女儿)的揭露;一个警察新手的枪“意外”走火导致罗拉“意外”死亡。第二段落:路上的两次回头延迟了罗拉到达父亲公司的时间,使得她“意外”撞见了父亲与情人的争吵,正在火头上的父亲扬手扇了罗拉一个耳光,绝望的罗拉持枪挟持了父亲;一辆疾驰而过的急救车“意外”撞死了本可逃脱老大惩罚的曼尼。第三段:与梅耶叔叔的简短对话“意外”地使罗拉不幸失去了与兴致勃勃、喜气洋洋的父亲见面的机会;曼尼“偶然”发现当初拎走钱袋的乞丐,奋力追赶中造成交通混乱,罗拉父亲“意外”被撞死……偶然的遭遇,偶然的擦肩而过(罗拉与乞丐),意外的失去和获得,意外的死亡……人的命运就是如此复杂交织、神秘莫测。在“偶然”和“意外”中,人所经历和感受的时间被改变,于是相同的空间里却上演了不同的情境和结局。

影片大胆怀疑时间和空间的权威性,戏谑地表达出“偶然性”对现实时空的绝对影响力。时间和空间不再具有决定权和杀伤力,相反却被偶然性所牵制。

而身处时空之中、被“偶然”所颠覆和玩弄的人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自我和世界的怀疑和质询。正如片头画外音所说,每个人都在和高更一起思考“一个充满奥秘的疑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确定自以为知道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相信事物?”我们已经意识到人生如一场游戏,并在潜意识里削平人生的价值感,失落了对生命的期望值。

一如曼尼的评价,罗拉总相信“万事有爱情支撑”。为了证明爱情,为了挽救曼尼的性命,罗拉开始快跑。但她临死时,却在红色血光的朦胧回忆中怀疑着爱情。她回忆起自己反复问曼尼“你爱我吗?”,“为什么?”,甚至质疑“我俩没碰上会是什么样子?”,曼尼不耐烦的敷衍的回答和罗拉背转身之后的面无表情,表明罗拉的“绝对爱情观”已经开始在死亡面前显出脆弱的本质。而曼尼在临死前也同样在焦躁不安地怀疑罗拉:“如果我死了,你怎么办?”

在死亡前面,爱情、信任、价值等一切意义都在被消解,出现了裂缝。死亡意味着结束,意味着不再有开始、过程和结局,意味着失去一切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以及被一切时间和空间所遗弃。而“死亡”本身,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却是由于某些不确定因素而发生的。三个段落中,罗拉、曼尼、罗拉父亲的死亡都是充满戏剧性和偶然性的。无法预测和掌握“死亡”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怀疑“生存”和“爱情”等所谓的“重大”命题。

因此,人生如一场电脑游戏,时间、空间、死亡、爱情、开端、结局都失去了意义。那什么才有意义,才重要呢?

2.肯定努力,褒扬反抗

有意义的和重要的就是过程。

在电子游戏中,时常会出现按秒倒计时,会有一个电脑合成声音催促:“GO!GO!”而在电影中则不时出现挂在墙上的巨大表盘,显示离规定时间还有二十分钟或者三分钟,摇滚式的音乐节奏似乎也在提示罗拉:“RUN!RUN!”输赢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把游戏玩到最后,是游戏过程中所必需的人的坚强意志和竭尽全力。时间紧迫,全力以搏!正如片头所说:“球是圆的。游戏只有九十分钟。其他纯属理论。”

尽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正如那个刻薄的老太太可能会道貌岸然地去偷窃婴儿,或者会中从此衣食奢华;骑自行车的青年可能被暴打一顿后结识心爱的女孩携手走入婚姻殿堂,也可能道德沦丧堕落成社会寄生虫;长相古板的女秘书可能会被车撞成残废最终自杀身亡,也可能会与公司出纳员相恋结婚暴露出其变态的爱好但依旧过着美满的家庭生活……也许有很多事情是命中注定要遭遇和经受的,正如罗拉的父亲在片头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已经摇头,暗示着罗拉求助失败的必然命运,无论罗拉反复奔跑多少回都无法改变的命运;正如梅耶叔叔的白色轿车或早或晚、但无可避免地要撞上那辆轿车;正如无论在哪一段落中必定有人在某个时刻某个地方死亡……但是,在众多人物群像和多种人物命运的穿插和展示中,在不可捉摸的“意外”、“偶然”和无法抗拒、无法躲避的命运中,罗拉与我们要做的就是“RUN!RUN!”。

影片在游戏化的叙事风格和荒诞、怪异的情节段落拼贴中,所要传递的依旧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和褒扬。个人在绝境里不停地挣扎、反抗、奋斗、拼搏,不屈服不认输,靠自己的坚强毅力、巨大勇气和无尽智慧坚持到游戏的最后一刻。而坚持到游戏出现“END”的时候,无疑也是角色和玩家共同“胜利”的时刻。

而电影也用了比较夸张的手法来强调在游戏过程中,个人的信念和努力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如罗拉的尖叫声可以将玻璃震碎,罗拉在急救车上握住梅耶叔叔的手奇迹般地拯救了他的生命。最突出的是在中心的一幕,完全是“精神无敌”的精彩表现。赌盘象征着不可知的莫测命运,而罗拉则凭借其发自内心的最虔诚最热烈的祈祷和从全身爆发出的巨大意念力,使无法控制的滚珠顺应她的期望两次稳稳落在她押下的数字上。自此,生命和爱情获得新生,人的价值得到证实和体现,命运被人所掌握,结局由人来决定。

在影片的结尾,罗拉才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是因为看到生命无忧的男友被老大赞赏和“肯定”;她第二次露出笑容,是因为她手中的十万马克也在“肯定”着她所有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一切辛苦都值得付出。罗拉满意这样的结局,观众也希望如此。真正的“圆满”在银幕内外同时实现了。

语言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为了吸取历史经验,适应当前社会生活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实际需要,语文课应当按照如下一些原则,加强课文的语言练习。

第一,从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加强课文在读写听说方面的语言练习。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在教学过程中,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语言教学是它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教学是它的必要任务。对课文练习来说,必须体现这些方面的任务,它的基本要求就是进行语言练习,同时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还要从练习中学习思想、文学和知识。明确了课文练习的基本要求以及与其他方面要求的关系,整套课本的练习就应当牢牢掌握住这个基本要求,切实加强语言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决定练习质量和效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第二,以语言练习为主要线索,组成整套课本在课文方面的练习体系。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带动其他方面教学的核心。整个语文教学需要建立一个以语言教学为主要线索的教学体系,才能保证有效地完成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课文的练习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它也必须以语言练习为主要线索,并带动其他方面的练习,组成一个比较科学而且切合实际的练习体系,才能从练习方面有效地完成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

怎样组成课文的练习体系,是个复杂的研究课题,需要对整套课本的语言练习内容作全面而细致的安排。为了便于讨论,试以初中阶段的语言练习为例,大致设想为三个层次,从语言的基础到语言的应用再进展到语言的提高。第一个层次是语言的基础,主要学习系统的基础语言,从写字、用词、造句、组段到成篇,并学习简单的实用语法。这个层次特别要学会语言的通顺,从用词准确,句子完整,句意明确,句子与句子在结构、语意和语气上连贯,段落层次清楚,最后归结到思路清晰。第二个层次是语言的应用,主要是学习文章的各种表达方式语言,从记叙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抒情性语言到议论性语言,并学习比较复杂的实用语法和简易的实用逻辑。这个层次继续要求学会语言的通顺,并在通顺的基础上逐步求得简洁。第三个层次是语言的提高,主要学习文学语言,从散文语言、小说语言、戏剧语言到诗歌语言,并学习实用修辞。这个层次进一步要求学会语言的流畅生动。综合这三个层次的语言练习,就为组成比较科学而且切合实际的语言练习体系提供了一个可供考虑的线索。

第三,语言练习的要求和内容,必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紧密联系。前边列举的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的几种练习题,无论要求和内容涉及课文的思想意义、艺术形象或者科学知识,总的说来都是架空的,都不能完成语言练习的基本要求,也难以真正完成其他方面的要求。所谓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提出练习的要求和内容;另一方面是从思想意义、艺术形象或者科学知识的角度,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提出练习的要求和内容。二者共同的基本点是,都要落实到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上,都必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意义不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就成为单纯的思想题;艺术形象不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就成为单纯的内容分析题;科学知识不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就成为单纯的知识题。这些架空的练习题,都不符合语言练习体系的要求。

下边举几个例子。

[例一]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物?作者对这个人物持什么态度?(《孔乙己》)

[例二]地下印刷所是怎样修建的?怎样被敌人查出来破坏?革命胜利后又怎样重建?(《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例三]揣摩一下对雪地捕鸟的描述。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个句子总共不到70个字,连用几个动词,把雪地捕鸟的系列活动生动而有序地表现出来。每个分句都写得实实在在,没有可有可无的字。试写一个游戏,表现系列动作,注意动词用得准确,不超过100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例一是单纯的思想题,例二是单纯的内容分析题,例三能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加以扼要分析,并提出写作要求,是很好的语言练习题。

第四,语言练习题力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创造性和趣味性。课文的语言文字是丰富多采的,练习的方式方法也应当活泼多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好的练习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启发性是指练习题引而不发,能引起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积极的思维,或深入理解,或细心体会,或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性是指练习题活而不死,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求得新的领悟和好的发挥,也就是能进一步作创造性的思维。趣味性是指练习题学而不厌,能使学生在复杂的思维中感到有意思、有兴趣、有收获,乐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这三者往往联系在一起,有启发性的练习题,就容易产生创造性或趣味性。练习题具备这些条件,就算是有好的质量,并且会有好的效果,也就是能真正起到练习语言的作用。

试比较下边的两个练习题。

[例一]认真阅读课文,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词。

⒈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⒉—⒊(略)(《苏州园林》)

[例二]填写下边的空白,看谁填得准确、生动。先自己独立思考,填好了,参考一下课文。看看哪些填对了,哪些填错了;哪些虽然与课文不同,但也是对的。

⒈小虫触在蛛网上,正在挣扎,蜘蛛____赶到,把它捉住,咬在嘴里,____我们咬一片面包或饼干____,不费力气。

⒉—⒋(略)(《蜘蛛》)

例一引用了课文的句子,学生读了课文,就可不费思索地填写空白,因此起不了促进思维的作用,而且会感到枯燥乏味。例二也引用课文的句子,同样是填空题,但对填空的要求明显不同。开头以“看谁填得准确、生动”相激发;接着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按照句子的需要和自己的理解填写;然后要求学生参考课文,看填得合适不合适。值得指出的是,要求参考课文而不是完全按照课文,如果与课文不同,只要填得合适,也算是对的,这个要求提得好。整个练习题,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创造性和趣味性。

第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适当加强语言练习的实用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由它带动的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语文课在课文的语言练习方面,应当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适当加强练习的实用性。

一般的语言练习题,凡是可以结合实际应用的,都应当尽量结合。此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写各种实用文。就前边讲过的语言练习三个层次来说,结合基础语言的练习,可以学习写一些生活上常用的实用文如书信、日记等;结合文章的各种表达方式语言的练习,可以学习写各种表达方式语言的实用文,记叙性实用文如新闻、通讯等,说明性实用文如广告、说明书等,抒情性实用文如祝词等,议论性实用文如总结、答辩状等;结合文学语言的练习,可以学习写一些讲究表现手法的导游词、影评、剧评等。练习中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写访问记、调查报告之类的实用文。

第六,语言练习应当保持适当分量,讲求实际效果。课文的语言练习,原则上应当多练。所谓多练,主要指练习的次数需要多一些,特别是重要的读写听说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语言文字,更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次数多了,练习的方式方法容易多样化,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每篇课文的练习题也不宜太多,根据以往编辑课本和实际教学的经验,一般以保持五题左右较为合适。切不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在课本里已有练习题之外,增加很多补充题;或者采用课外的各种练习册。这样做反会影响练习效果,徒然增加学生负担。总之,语言练习应当保持适当分量,讲求实效,但不宜盲目追求分量越多越好。

上述几个原则,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努力体现在教学中,这样才能真正加强课文的语言练习,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下边再谈谈指导语言练习的一些具体方法。

⒈语文课的备课,不但要备课文,还要备练习。备课文应当着重备语言,备练习也要着重备语言练习。备练习主要研究课文的练习题怎样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怎样表明了语言练习的基本要求,怎样安排了语言练习的重点。如果要求不够明确,安排尚欠妥当,那就应当作必要的补充和调整。其次研究这些练习题是否紧密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如果缺少联系,那就应当把练习题引向课文的语言文字,加强应有的联系。还要研究这些练习题如何在学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同时也能学好思想、文学或者知识。还要考虑为了帮助学生做好这些练习题,有什么重点需要引导,有什么难点需要提示,也应当有所准备。备好了上述这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⒉每篇课文都应当有语言练习重点,每节课也都应当有语言练习环节。从整个语言练习体系出发,具体到每册课本和每篇课文都应当各有重点。每篇课文的练习题往往就体现了课文的练习重点。这些练习题可以在教完课文以后要求学生完成,也可以分散到各节课里结合课文教学来完成。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每节课都必须有语言练习环节。教师应当围绕着这些练习重点,对每节课的练习环节作出恰当安排,使整个语言练习体系得以具体落实。应当强调的是,如果整节课教师只讲思想意义、艺术形象或者科学知识,而不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也不归结到语言文字的学习,这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如果教师讲了课文的语言文字,而不要求学生进行语言练习,这也不是完整的语文课。

⒊语言练习必须引导学生研究课文的语言文字,并要求他们紧密结合课文的语言文字答题。所谓研究,主要就是根据练习题提出的问题,具体分析课文的语言文字,并从语言文字的理解中求得问题的确切答案。如果不研究课文的语言文字甚至不看课文就能答题,这只能说明练习题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不明确,或者学生对语言练习题的基本要求认识不清。学生答题,不能架空讲一些思想意义、艺术形象或者科学知识,必须讲清这些思想意义、艺术形象或者科学知识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才能算是完整的答案。

⒋加强段的读写练习,对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和练习写文章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读的方面,课文是进行语言教学的主要材料,选在课本里的文章,一般都在语言文字方面有特色,有些篇还具有一定的典范性。但每篇课文的语言文字特色,往往突出表现在某一段或者几个段里。这些段能用精练的语言文字表达深邃的含义,富有感人的表现力,成为全篇的精华段,可以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范例。因此,选取这些精华段作为语言练习的重点,容易收到学习语言文字的较好效果。在写的方面,联系课文的写作练习,一般称为小作文,也可以采用段的方式进行。段包含词和句,一段写通了,往往也能进一步写通全篇;一段写好了,往往也能进一步写好全篇。因此,加强段的写作练习,也是学习写文章的切实可行而且易于见效的好办法。

⒌在语言练习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推敲语言的能力。在读和听中,一个词、一句话,有的人看了或者听了,很快就能领会它的含义,识别它的优劣,并能引起各种思考、联想和想象;有的人即使看了或者听了几遍,仍然一知半解,甚至茫无所知。在写和说中,需要表达一个概念、一层意思,有的人很快就想到恰当的词句,而且能充分发挥这些词句的表达作用;有的人即使想了又想,仍然想不妥当,表达不好。读写听说对语言的这些不同反应,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人表现的语感有所不同。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领悟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基本功。因此,在语言练习中应当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语感相联系的是推敲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读和听中,一个词、一句话,什么含义,什么作用,特别是佳句名言,有什么新意,有什么特色,都要经常加以揣摩,从中吸取有益的知识。在写和说中,用一个词,造一个句子,也要一字不苟,反复斟酌,选用表达最恰当的词句。这种推敲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同语感一样,应当在语言练习中经常培养。

⒍无论书面练习或者口头练习,都应当严格要求学生用通顺的语言文字答题。学生在练习中学习课文里通顺而优美的语言文字,答题的语言文字就应当力求能顺而简洁,这也属于语言练习的基本要求。如果学生答题,口头上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表达不清,书面上写字潦草,词句不通,含义不明,教师必须随时指出,予以纠正,使学生在语言练习中逐渐养成用通顺的语言答题的良好习惯。

语言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提要本文主要观点是:法律语言建设是法制(治)建设的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法律语言文明是法律(治)文明的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法律首先要进行语言规范,然后才能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法治建设时代呼唤法律语言规范研究;规范研究也是语言学学科和法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基于此,作者论述了法律语言规范的内容、理论和方法。

1为什么要研究法律语言规范?

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项宏伟目标。法律语言建设是法治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语言文明是法治文明的重要体现,而法律语言规范是法律语言建设和法律语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比法律本身还要重要,因为语言不规范的法律无法实现立法的宗旨。我们的法律语言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因为形势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司法的改革而产生的——即表达的内容或者表达方式不适应新的变化和改革的需要;有的是法学或者法律工作者的语言或语言学素养问题造成的。只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要法律存在,法律语言的规范就不会停止。

法律语言规范化也是相关学科建设的需要。法律语言规范涉及两个学科,或者说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分别是:法学和语言学。

对法学学科来说,法律语言规范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纠正法律语言的语法毛病或者措辞不妥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个一时、一地、一下的问题,更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是“法学语言转向”在当代中国“复兴”,或“振兴”,或“继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法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法学语言转向”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国外的相关研究的介绍上,不仅仅只是重复哈特等人的研究,也不仅仅是那些形而上的、把语言哲学的成果应用于法学的研究,所有系统地借鉴语言哲学、语言学理论模式或者方法来研究法律或者法学问题的努力都是“法学语言转向”的努力,都是汇合成“法学语言转向”之大河的涓涓细流。这样,“法学语言转向”这一法学研究范式才有更大的生命力。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就是继承“法学语言转向”的传统,高举“法学语言转向”的旗帜,弘扬“法学语言转向”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法学语言转向”在当代中国的进步,形成中国的“法学语言转向”研究的特色,帮助解决中国的法律和法学问题。其次,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是法学研究,尤其是法理学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法学界仍有人轻视法律语言规范,认为那不过是文字毛病问题。这大概是法律语言规范(当然包括法律语言学本身在内)始终没有成为法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的根本原因。法律语言规范有理论上的渊源和支持,法律语言的规范有方法论上要求,法律语言规范有很多很重要的内容,法律语言的规范牵涉到很多学科,等等这些足可以成为一门分支学科。

法律语言学在中国的真正兴起和兴旺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中国的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多半以研究外语为主导,这种研究又多以引进和介绍为特色。中国传统的汉语言语言学主要经营的是汉语本体:文字学和语法,上限极少越过句子这道樊篱。法律语言研究,尤其是中国的本民族的法律语言的研究,对中国的语言学研究——无论是外国语言的研究,还是中国语言的研究——和整个语言学学科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开拓中国语言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路,丰富新时代的中国语言学研究。对外国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引进,应该是为了中国自己的语言研究,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中国语言,或者作为我们自己创新的引子,而不是为引进而引进。法律语言及其规范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好的结合点。

2法律语言规范研究的内容

总的说来,法律语言的规范研究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规范理论研究,(2)立法语言规范研究,(3)司法语言规范研究,(4)执法语言规范研究。限于篇幅,在这四个方面,我们着重谈谈前三个内容。

2.1规范理论研究

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但它本身首先要受语言的规范,然后才能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语言的使用具有法律的后果,牵涉到权利、义务、公正、公平、正义这些重大问题。法律语言的规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或者单纯的文字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理论问题。它包括:为什么要研究法律语言的规范?根据什么原则和理论来规范法律语言?我们知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传统哲学,特别是康德和黑格尔哲学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混乱不清的问题,因此,西方语言哲学家大声喊出了治疗传统哲学的语言病这样的口号。弗雷格、罗素等致力于数理逻辑语言的建构,建立理想的语言,以完成哲学语言转向的任务,而奥斯丁、塞尔、维特根斯坦(后期)则强调日常语言。对法律语言规范研究来说,一个重大的、首先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是:我们的法律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或者说,什么样的语言有助于法律追求和弘扬的正义,实现正义、权利、权力、责任?

2.2立法语言规范

立法语言的规范主要指书面的法律法规语言规范。立法语言规范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的法律是成文法,法典法。这种规范涉及三个内容:一是什么东西应该写进法律;二是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述写进法律(2003);三是法律语言表述的技术规范问题,比如现行法律文本语言的规范处理。王人博曾说:“翻开宪法,发现它有很多不是规范的法律语言。这就必须搞清楚,宪法要规定什么内容?用什么语言表达?现在一直在强调宪法司法化,我是持保留意见的。因为,现行的宪法文本没有办法司法化。当务之急,应当有一部规范的宪法,不管是还是普通法院的法官,都可以使用。事实上,宪法就是两部分:国家权力,公民权利。宪法是神圣的,是国家的根本法,哪些内容应该写进去,哪些内容不写,立法者需要认真考虑。其次,宪法首先是法律,应当用法律的语言表达,而不是用意识形态的语言表达,如果不能首先解决这个问题,宪法司法化,都不过是一个口号。比如,宪法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将类似的条款和语言放进宪法,有失根本大法的尊严。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现行的政治制度,成立一个修宪委员会,重新在内容上和语言的表达方法上对宪法进行重新设计”。王人博在这里说的实际上是立法语言规范的两大问题:什么东西该写进法律?该写进的东西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立法语言规范的第三个问题是技术问题。例如: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条:律师,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人的权利义务:“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它诉讼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由于“当事人”不属于“诉讼人”,所以,“其他诉讼人”中的“其他”也就无从谈起(莫智源,2002年)。

2.3司法语言规范

司法是最最重要的法律实践活动,因此,司法语言的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司法语言规范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1)刑事审判口头互动话语的规范研究,特别着重于问答及口头演说的规范研究;(2)刑事判决书的规范研究;(3)公诉意见书(词)的规范研究;(4)刑事辩护词的规范研究。

司法语言的规范应该特别重视口头互动和问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司法改革后,法庭审判加强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而这种对抗性主要体现在问答上。可以说,整个法庭审判程序是建立在问答基础上的。我们曾经在北京、江苏、四川等地旁听四十多场法庭审判,对其中的十三场典型的审判作了全程录音,并按照话语分析学上通行的规则,进行了严格忠实的转写,作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问答相邻对占整个审判相邻对总数的比例平均约为77%,这证明法庭审判过程主要是由问答构成的,问答言语行为在审判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矛盾是通过问答揭示的,事实是通过问答澄清的,证据是通过问答确定的,权力是通过问答表现和行使的,权利是通过问答赋予和实施的,冲突是通过问答解决的,判决是建立在问答之上的”(廖美珍,2003)。司法语言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避免有罪推定的做法。在中国的刑事法庭上,我们经常听到法官要被告人“交待问题”,例如:

审判长:你…你就《书》指控你的事实,啊,围绕这个中心交代问题。

被告人:嗯

“交代问题”预设“你是有问题的”,“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交代”。有没有问题要经过法庭调查才能下结论,如果一上来就让人家“交代问题”,那审判就不是调查确认事实的过程,而是被告“交代问题”的过程,这样又走到了改革前的审判老路上去了(廖美珍,2005)。

在司法文书方面,比如公诉词和判决词,应该符合法律的改革的精神。贺卫方撰文:“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昆明市检察系统不久前推出一项新举措,规定今后对于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应当采取更加客观和中立的态度。在有关法律文书方面,重视对于事实与证据的叙述,对于法律程序环节的准确记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决策者对于法律文书语言风格给予高度关注,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激烈的和情绪化的表达不再使用,例如不得用‘丧心病狂’,‘狗急跳墙’之类语词形容犯罪嫌疑人。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进展,虽然在表面上看,它只是要求检察官们在语词风格上有所改变,但是,法律语词事关刑事被告人的地位,事关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甚至关乎法治的基本准则是否得以遵循。事实上,考察一国法治的程度,法律话语是否足够理性化乃是其中关键指标之一。”

3如何规范法律语言

3.1法律语言规范化的原则

法律语言的规范必须体现符合法律宗旨,体现法律的精髓,适应法律改革的精神。法律语言是围绕公正和正义来规范的,什么样的语言有助于弘扬法律追求的公正和正义,就是规范的语言。什么样的语言和言语行为不利于甚至妨碍正义、公平、公正、秩序等法律的核心价值的实现,则需要加以规范;什么样的语言或者语言行为不利于或者妨碍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平等、自由和权力,也必须加以规范。中国的司法改革的一个核心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依法治国。因此规范必须围绕这个核心来规范。说到底,规范是围绕法来规范。每一个行业都存在语言的规范问题,但是法律语言规范,却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点:法律语言规范要受“法”的制约。

3.2法律语言规范的理论依据

法律依据。法律语言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这个依据首先是法律依据。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第九条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吴俊芳(2002年)对两个基层人民法院的抽样调查,居然有超过60%的法官不知道我国有一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道这部法律的人中,又有超过半数的人不知道该部法律中最基本的内容。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普通话和通用文字的基本含义。依照这部法律,包括人民法院在内的国家机关应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但是实际上,很多地方的法院都不讲普通话,因此,法官带头违法,或者说在司法中犯法。关于法律文本的语言和法庭审判的语言,法律都有规定,我们必须将这些法律规定作为规范的基础。目的原则。法律是有目的的——没有无目的的法律。目的原则是指导法律语言规范的极其重要的原则。目的原则可以表述为:任何理性的人的理性言语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目的是言语行为生成的原因和发展的动力。目的原则是言语行为目的分析的基石。目的原则下的语用研究把目的置于中心地位,以目的为轴心来描述、分析和解释言语行为,尤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话语的策略性和选择性(廖美珍,2005)。目的原则在法律语言规范研究中,可以作为规范性的原则来指导立法语言、司法语言和执法语言的规范,因为立法,司法,执法,乃至整个法律本身就是交际。

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建立在对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还有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等)的批判和继承基础之上,虽然有过于理想化之嫌,但也具有极其重要的规范意义上的价值,可以成为法律语言规范的重要理论基础。普遍语用学是哈贝马斯在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规范的有效性,尤其是社会交往行为的有效性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语用学理论。法律规范和法律行为都存在有效性问题,因此按照普遍语用学的观点,首先,任何一种法律行为都是言语行为;其次,对于法律行为意义的理解与解释,只有在具体的语境(即对话)中才能真正实现,并获得有效性;再次,为了实现有效的交往和沟通,交往者必须就交往规则达成共识,并共同遵守。因此,无论对法律文本抑或法律口头话语的研究,都是对社会交往行为的研究,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都可以作为一种描述、解释、规范或者批判研究的重要工具。

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是格莱斯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威廉姆·詹姆斯系列讲座时提出来的,作者认为,“我们的口头互动通常不是由一系列互不相连的话组成的,否则就不合理性。这种互动的典型特征——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合作的努力,每一个会话参与者——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意识到一个共同的目的,或者一组共同的目的,或者至少是一个互相接受的方向。”根据这一点,格莱斯提出会话的合作原则:“要按照需要做出你的会话贡献,在需要做出贡献的时候做出这种贡献,根据你所参加的会话的共同目的或者方向做出这种贡献。”这一原则下面,有四个准则,(1)量的准则;(2)质的准则;(3)关系准则;(4)方式准则。每条准则下又各有子准则。虽然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主要是用于解决会话含义问题的——即它首先不用用于规范人们的会话行为的——但是它同样具有规范的意义和作用,因为它是基于人的理性之上的原则。我们在这里把它作为理论依据之一,取的是它的规范意义或者规范价值。这一原则无论对于立法语言的规范,还是对于司法语言的规范,都具有重要意义。

礼貌原则。法律和法律实践实质上是一种交际活动,礼貌也是调节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法律和礼貌不是互相排斥的,水火不兼容的。礼貌原则不仅仅适合日常的社会交际,也适合法律交际,特别是司法交际。但是,由于日常交际与法庭交际有很多的不同,因此我们应有批判地适用礼貌原则(Leech,1983)。

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法律语言的规范是言语行为的规范。法律是言语行为。法律实践是言语行为的实践。法律交际是言语行为的交际。言语行为是法律交际的最基本的单位。因此言语行为理论是我们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日常)语言哲学家奥斯丁1955年在哈佛大学做威廉姆·詹姆士系列讲座时提出来的。这种理论认为:所有的话语都是行为,研究这些话语的意义,就是研究成功实施这些行为的条件。一个言语行为可以抽象成三个行为:(1)言内行为;(2)言外行为;(3)以言取效行为,分别进行研究。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学上的一场革命,它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语言的看法,促动了语用学这门学科的产生。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辩护律师,还是证人或者被告人,他们在法庭所说的一切话语都是言语行为,都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有特定的生成和理解条件,具有特定的语力,具有与日常言语行为不同的特征和研究价值。由于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尤其是日常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言语行为语言哲学也是我们法律语言规范的理论基础。

规范法学理论。本研究也属于规范法学的一部分。因此规范法学理论也适合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规范法学理论主要是从理论角度研究法律。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面向法学读者的刊物上再详细论述。

3.3法律语言规范的方法

规范法律语言,应借鉴西方成功的做法,继承中国的优良传统,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是多元的,文明是有差异的,各国国情是不一样的,因此制定的法律是不一样的,法律的实施方式是不一样的,法治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充分借鉴西方或者那些法制建设比较成熟的国家法律语言方面好的或者成功的做法,此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借鉴西方的经验,不意味着盲目全部照抄他人的东西,绝不是用他人的法律语言来规范我们的法律语言。同样,我们研究语言规范要借鉴其他法系语言的优点,也不能完全抄袭西方法律的所有表述。汉语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意语言,普通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使用的是形式语言,因此,我们也无法完全用其他的法系的语言来规范我们的法律语言。

规范法律语言应遵循法律角色的要求。规范因角色而异,而角色又受制于目的。目的有机构目的,有个别具体行为的目的。人民法院、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的设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这些职业的设立,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在同一个法律领域,在总的目的上,从宏观上说,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正义;但是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在局部上,在微观方面,在具体案件上,在参与具体的诉讼活动时,他们的目的又各不相同。比方刑事审判中的公诉人和辩护律师,他们的总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案件上,公诉人的目的是“控”,而律师的目的是“辩”。目的不同决定这些人的出庭角色不同,而角色不同必然导致语言和采取的语言策略的不同。因此,我们把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语言分而论之。但是,他们毕竟使用的是同样的语言——汉语,目的都是说服,因此,有些语言问题和语言规范是具有共性意义的。

规范法律语言应基于实际调查。规范不能想当然,要立足于现实,要做广泛调查。我们应对现有的立法语言、司法语言和执法语言进行大规模调查,建立完备的立法语言、司法语言和执法语言的语料库。然后作出全面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总结规律,发现问题,继承优秀的东西,摒弃不好或不合适的成分。这种调查和研究既是历时的,也是共时的,以共时为主。

规范法律语言应注重可操作性,强调务实性、实用性、平实性。既然是规范,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能光谈空话和大话。尤其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特别是那些不为人重视的“小”问题——的分析,着手于小处,着眼于大处,制定相对稳定的规范条例。即是说,我们要给立法者和立法部门提供立法语言的规范,供立法者在立法时遵守和参考,也要给司法者和执法者提供一些具体的规范,供他们在司法和执法实践时遵守和参考。

3.4制定法律语言规范的参与者

法律语言的规范绝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哪一个领域的事情或者专利。除了上面所说的那些作为学科研究的任务外,国家应该慎重考虑成立专门的法律语言规范化委员会,协调和组织法律语言规范化的工作。参与者应该包括下述人士和部门。首先是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前者包括专门从事法学研究的法学家,因为这些人具有相关的法学和法律知识,能够保证法律语言的规范不会离开法律的轨道。后者主要是法官、律师、检察官,这些人工作在法律实践的最前沿,熟悉法律语言在法律实践和交际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他们的经验和意见能够弥补远离法律实践的法学家们的缺憾。其次是语言学家(特别是法律语言学家)。在某种意义上说,法律就是语言,法学就是语言学。因此,我们非常需要语言学家的知识和智慧。在法律语言规范化问题上,语言学家的知识可以弥补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的不足。最后,我们需要三个重要的部门的参与和支持,一是全国人大相关的法律委员会,二是最高人民法院,三是最高人检察院,四是司法部。这些部门是立法和司法的关键部门,没有他们的参与和支持,法律语言的规范化也是一句空话,落不到实处。

4结语

规范是动态的。规范的动态性意味着一是要经常规范法律语言,二是要打破法律语言神圣化的神话。法律之神圣在于:即法律是严肃的,违法必受惩罚。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语言也是神圣:即法律语言没有问题,谁也不能批评或者修改法律语言。打破法律语言神圣的神话是法律语言规范化的前提和一项重要任务。

规范必须注重细节。法律在于细节,权利在于细节,权力在于细节,正义在于细节,公正在于细节,平等在于细节,秩序在于细节。细节追求是法律语言规范和规范研究高扬的旗帜,贯穿法律规范的灵魂。法律,构成法律内涵的权力、权利、公正、正义、秩序等等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日常现实。Conley和O''''Barr在《语言、法律和权力》一书中说:法律的权利与其说是在高等法院的判决和立法公告中体现出来的,倒不如说是通过法律应用的细节表现出来的,即是说,是在遍布全国的律师事务所、警察局和法院的每天发生的法律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权力的实现、行使、滥用以及被挑战都是在这些活动中完成的。总而言之,权力决不是形而上的东西。而法律应用的细节是由语言组成的,在法庭每天上演的成千上万的“戏剧”是由语言这个工具完成的。因此,研究这些“戏剧”的话语和这些细节的语言就可以、也就是揭示法的权力。同样,研究语言的规范,就是研究语言使用细节的规范。我曾听说有学者看了我在《法庭语言技巧》中提到的那些语言规范时,抱怨说,太苛刻,太严格。我的回答是:当我们的话语涉及到当事人的权利、权力、财产、金钱、乃至生命的时候,我们无论怎么苛刻都不为过分。

语言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1.该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语言技能的学习不应该被分割成听、说、读、写,孤立地学习。教学应该从整体出发,使听、说、读、写技能同时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语言需要在整体的背景中进行学习,语言学习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然后再回到整体的学习过程。整体语言环境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整体语言教学重意义、重整体、重综合技能。对于EGAP教学而言,教学可采用语篇教学的方法,通过语篇学习,了解语篇结构和内容,熟悉学术语篇的构成方法。通过语篇的组织,熟悉和掌握学术语篇的宣讲技能。在这样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中,学术语言和技能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同时发展。

2.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为交际目的而存在的社会现象。

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运用。不应人为地将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孤立地培养,而应当通过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有鉴于此,EGAP教学应努力使学生置身于学术交流活动的真实环境,提供学术讲座音频和视频材料,鼓励学生撰写学术报告并进行宣讲,组织学术讨论。通过这样一种模拟的真实的环境,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学术英语交流中的语言知识和交流技能。

3.整体语言教学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考虑和尊重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有意义地、持久地学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团队合作和同学间的交际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EGAP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特长设计教学活动,布置学习任务,及时与学生沟通和协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学习任务的按时完成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学习效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交流能力。

二、整体语言理论的具体应用

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强调语言教学的整体性、语言运用的社会性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观点,为非英语专业硕士生学术讲座听力、学术报告写作以及学术报告宣讲等学术英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术报告宣讲是国际学术会议中主要的交流形式,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熟悉和体验学术宣讲过程,掌握学术宣讲语言和技能,笔者在教学中以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为理据,进行教学实践并取得初步效果。

(一)教学的基本环节

1.理论指导(TheoreticalInstruction)。

开课之初,教师将对分散在教材各个单元的学术宣讲话语、宣讲技巧和方法进行整合,补充和丰富有关内容,按照撰写和宣讲学术报告的流程,完整介绍学术宣讲的语言和策略,强调要点,布置理论自学,为学生撰写和宣讲学术报告提供前期的理论指导。

2.讲前准备(ReportPreparation)。

经过理论学习,学生对于如何撰写和宣讲学术报告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将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兴趣确定报告的主题,收集资料,根据撰写和宣讲学术报告的理论知识,组织和完成学术报告的发言稿和PPT。教学班学生来自学校农学、植物保护、资源与环境管理、园艺、食品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学术报告主题丰富。教师在这一环节将与学生充分协商报告主题,帮助学生完善报告内容,确保教学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

3.学术宣讲(AcademicPresentation)。

学术报告宣讲人将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在课堂上宣讲报告。报告的主题和点评的要点将提前交给学生听众。报告宣讲中,学生听众不仅要听取报告内容而且要留意报告语言和技巧的运用。报告宣讲后,学生听众与宣讲人先就报告的内容进行目的语的口头交流,然后进入讲后点评环节。

4.讲后点评(AudienceEvaluation)。

澳大利亚课程中心主任DavidNunan认为讲后点评不仅包括评价本身(Assessment),还包括了对评价结果的理解和依据该评价结果应该采取的行动。因此,我们采用讲后点评法,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宣讲报告的开场、结尾、结构话语的使用、PPT的辅助效果、图片图表的解释、声音的运用和体势语的使用等进行讨论和评价,直观地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学术宣讲的语言和技能。

(二)教学结果与讨论

收集资料,撰写、宣讲和点评报告的实践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宣讲的技能。在宣讲报告的准备阶段,学生通过报告内容的组织以及宏观表达(Macro-structureSignals)和微观表达(Micro-structureSignals)的实际应用,加强了写作的逻辑性、连贯性和一致性。宏观表达和微观表达的学习和使用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这些表达的不同作用,较好地掌握了学术宣讲语言,而且帮助他们建立了形式图式,使他们在学术讲座中得以更好地把握讲座内容的整体结构。教师在这一阶段针对学生报告中核心内容比例失当以及报告内容一致性不够的问题,运用美国专业演讲者Morgan和Whitener的组稿方法,指导学生从核心问题出发,向外扩展来组织讲稿,删除了报告中不必要的细节,进而突出了报告的要点,完善了报告的内容。点评和讨论宣讲报告让学生明确了理论学习阶段的模糊认识,改进了报告宣讲阶段的不足,真正掌握了学术宣讲话语和基本技能。正如美国应用语言学专家MichaelRost在论及学术讲座研究方法时所指出的那样,让听众来评价学术讲座的效果,尤其是讲座中的不足,是一种有效的学术讲座研究方法。通过点评,学生明白了怎样简化PPT演示文稿、如何确定幻灯片的数量以及演示文稿与宣讲的配合问题。宣讲人对自己的表达速度有了更好的掌控,更加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对图片图表解说的点评和讨论,发现并解决了宣讲人图表解释前不提示、图表中解释部分不明示以及讲解与听众理解不同步等问题,帮助学生熟练了图表解说的基本方法。

三、结语

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理论的硕士生EGAP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完整的实践体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当然,这种教学需要任课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协助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同时学生的积极努力和认真准备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语言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首届全国中学生(初中组)语言文字应用竞赛已经结束。透过这次有益的活动,来探究一下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育工作者、语言文字工作者为提高中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主要开展哪些工作,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从初赛的成绩统计看,全国参赛的13个省、直辖市,大部分学校的平均成绩在60分上下(计算机处理汉语汉字的初步知识部分占10分,未计算在内),如果扣除“有关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初步知识”的得分(这部分占10分,学生得分率达95%),那么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得分率则要低于60%。决赛甲组试题总分为700分,5个队总得分为510分,得分率达72.8%。乙组试题总分为570分,5个队总得分为290分,得分率仅为50.8%。考虑到初赛和决赛都是经过较充分的准备后进行的,所以上述两组数字表明,目前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较多,水平亟待提高。为便于说明问题,我们从省级重点校、城区普通校、乡镇普通校随机抽了131份初赛试卷做了统计分析。

1.字形规范

字形规范涉及错别字、繁体字、笔形、笔画数、笔顺等内容。学生对常写的字掌握较好,如“罐头”的“罐”、“就餐”的“餐”、“副食”的“副”等,但对一些常说而不常写的字则掌握不好,如“荧光屏”的“荧”、“萤火虫”的“萤”、“轻盈”的“盈”、“户枢不蠹”的“蠹”等。对笔画数掌握较好(试卷第14题,得分率为85%),而对笔形、笔顺则掌握得较差。很多学生不了解基本笔形(笔画)为8种,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以”字和“引”字的起笔都属折笔(该题得分率仅为21%)。试卷第13题问各组字最后一笔笔形相同的一组是哪组。正确的选项是D--“戒母卵肃祭”,选对的只有31%,问题出在“肃”字上,多数学生写“肃”时最后写右下的一竖,而不是最后写下边中间的一撇一点。51%的学生选了错项C--“务场身卢必”,问题出在“必”字上,“必”字的一撇应为第四笔,而不是最后一笔。失分率高的还有第10题,50%的同学没看出“一愁莫展”中的“愁”应写作“筹”,12%的同学没看出“变本加利”中的“利”应写作“厉”,8%的同学没看出“知迷不悟”中的“知”应是“执”。单看“愁”和“筹”、“利”和“厉”、“知”和“执”一般是不会混淆的,但在应用过程中,在某个词语环境中,学生就分辨不清了。究其原因,恐怕跟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把字义(语素义)和词语义联系起来理解和记忆很有关系。

2.读音规范

从决赛看,重点学校读音规范的问题解决得较好。读初中教材中的书面语词,甲组5个学校代表队均没有读错的,而乙组5个队中4个队有失误,如把“曲高和(hè)寡”的“和”错读为é,“为(wèi)虎作伥”的“为”错读成wéi。从读错的例子看,一是读字读半边的情况较多,如把“酗(xu)”错读为xiōng,把“吮(shǔn)”错读为yǔn,把“酊(dǐng)”错读为dīng。二是多音字问题多。试卷第19题要求判断带点字读音都不同的词,正确选项为B--着数、着慌、衣着、看着。其中的“着”依次读为zhāo、zháo、zhóo、zhe,答对的为59%。

3.理解字词义

学生理解字词义的能力在这次竞赛中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测试:(1)多义字(语素)在不同词语中表示的意思,(2)多义词在话语中表示的意思,(3)新词语的意思,(4)词语的临时意义。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比对多义字的理解情况要好。试卷第17题要求学生明辨“活”这个词分别做动词、形容词、副词时的意思,得分率为82%。试卷第9题、第16题要求学生分辨多义字字义,19%的学生分不清“筹划”和“划算”中“划”的意思,12%的学生混淆了“洞”的两个主要意思:在“洞察”“洞悉”“洞彻”中“洞”表示深远透彻,在“漏洞”“空洞”“洞穴”中“洞”表示物体中间的穿通或凹入较深的部分。第34题要求判断画线的词语中没有使用比喻义的句子,得分率仅为15%。选项A--“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中起比喻作用的是“像乌鸦盘旋在头顶”这个短语,“乌鸦”在这里没有比喻义。反之,另三句话中的“尾巴”“金马车”“水龙头”在句中有比喻义。这说明学生不善于依据语境来分析判断词语在话语中临时产生的意义。

4.使用工具书

使用工具书的水平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成正比的,所以使用工具书就成了检测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一个内容。试卷第7题要求学生将几个省按《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顺序排列,实际上是检查学生能否熟练正确地使用音序检索法。从答卷看,主要问题出在以z、c、s、zh、ch、sh为声母的音节排列顺序上。25%的学生将“四川”排在了“陕西”的前边。决赛时甲乙两组都有查字典的内容,一看学生对部首检索法掌握的情况,二看查阅的速度。10个代表队只有2个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查出了5个字的页码。要使用好工具书,就得了解工具书的体例和使用的符号。决赛中有一道题,是从《现代汉语词典》中选了几个符号看学生是否掌握,结果有一半符号学生不了解。

5.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还涉及对语句内部的结构层次及上下文文意的理解。试卷第33题要学生选择语句中应填入的一组标点,该题得分率为81%,失分主要集中在感叹号和句号的分辨(没有注意说话人的语气)及冒号和逗号的区别上(引出说话人原话时不能用逗号)。文字相同的句段,点上不同的标点,可以构成不同的文句,表示不同的意思,这不仅有语气的问题,还有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问题。“哥哥弟弟在学校打球”点上不同的标点至少可以表示五种意思:第三者陈述--“哥哥、弟弟在学校打球。”第三者向哥哥陈述--“哥哥,弟弟在学校打球。”哥哥向第三者陈述--哥哥:“弟弟在学校打球。”哥哥发出疑问--哥哥:“弟弟在学校打球?”第三者问哥哥--“哥哥,弟弟在学校打球?”这道题决赛时实力较强的队也没有做出来。

6.语句理解

理解语句的意义一要从语句本身的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及层次入手,二要联系语境做具体分析。从答卷看,中学生最不善于联系语境来理解语句义。第21、30题是判断歧义语句,初中生判断语句有无歧义一定要调动语感、联系语境来分析。试题没有提供语境,那么题中的语句可以出现在什么语境中,完全要学生自己来补足。“到学校,我就走了十分钟。”出现在“有急事,我跑着去的”后边,这句话表示时间短,“就”要重读,如果出现在“我扭了脚”的后边,这句话则表示时间长,“就”前边的词语要重读。第21题是判断只有一个意思的语句,“长庚爷爷”可以是复指短语,也可以是偏正短语,做不同的短语意思是不同的,却有47%的学生选它。“踩痛了我的脚”可以是述宾短语,也可以是偏正短语。“人家不知道”中的“人家”可以指自己,也可以指别人。这两个错项分别有15%、10%的学生选。第29题要求学生从四组语句中找一组同义语句,得分率为60%,选项A“书他拿走了”和“他拿书走了”不是同义句,把它们分别造两个更长的语句来比较:(1)书他拿走了,一直没还。(2)他拿书走了,一直没回来。(1)(2)句的后半部分是不能互换的。联系语境就不难看出A是错项,但有27%的学生选了它。如果用术语来描述,那么前者陈述的对象(话题)是“书”,信息焦点在“拿走”上;后者陈述对象(话题)是“他”,信息焦点在“走”上。第21题、31题都要求既要读懂题干中的语段和供选择的词语,又要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这两道题的得分率分别为53%和19%。第35题的得分率更低,只有18%,由于没有懂题干和选项中的语句(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就分辨不出语句中的“巾帼”“须眉”和“国色天香”是借代,“骆驼”“群芳”“鸟枪换炮”是比喻。

7.语言表达

词汇丰富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必要条件,所以竞赛设计了相应的试题来检测学生的词汇量。决赛表明,普通校学生的词汇量大大低于重点校学生的词汇量。在B组竞赛中,用指定的后缀举例词时,出现了“降低率”“骄傲感”等生造词;做成语配对题,有的代表队填不出“偏听则暗”“败絮其中”等并不生僻的成语。从初赛答卷看,中学生虚词的使用问题要大于实词。试卷22题要求选一个可以在同一处填入“的”或“得”的句子,得分率为59%;而选用实词的第24题得分率则为66%。

语言表达的标准,一般定为准确、连贯、得体、简明。通过竞赛可以看出,中学生离这个要求有较大的距离。试卷第26、28题是从病句的角度来检测表达是否准确的,这两题的平均得分率为52%。32题是从选句入位的角度来检测表达是否连贯的,得分率为37%,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从下文夫人的话:“也曾想从地下钻个洞到中国来呢!”来推知说话的双方所处的地点是在中国。表达得体,这个要求体现在决赛题中,该题要求给影剧院拟一句宣传文明礼貌的标语口号,限定为14字。有一个队拟的是:“文明礼貌花常在,遵守公德果满园。”这个口号形式较工整,但却欠得体,也较空泛。表达简明,是通过拟写电报来测试的。决赛时给甲组各代表队提供了4条信息,要求提取必要的内容拟写15字以内的电报正文。5个队中有3个队不符合简明的要求,在电报的正文中出现冗余信息,如叔、侄之类不必要的称谓。

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低,根本原因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没有占据语文教学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说语文课的本质属性--工具性没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那么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1.破除传统的读解理论,走出讲解分析的误区

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讲读课文的。在绝大多数教师心目中,不管是采用讲授式,还是启发式,最终就是要达到让学生理解并归纳出课文中心这个目的,而每篇课文的中心都见于教学参考书,几十年不变。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千方百计让学生的思维符合既定的设计,最后归拢到一个中心上来。一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了中心思想,似乎就是读懂了文章,受到了教育。出于这种模式,生字生词属“扫清障碍”之列,教师处理字词是为了便于讲解文章,而不是利用语境(课文)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字词,并有选择地延伸到语言应用中去。对于语句,则是和理解中心有关的才作讲解分析,而这种讲解分析也只是为归纳中心服务的,并没有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结合语境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理解学习。语文课不去引导学生感受、学习那变幻无穷,多彩多姿的语言,而是一味以图解文章中心为己任,这是传统的带有封建印记的读解理论在作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并不排斥品德情操的教育,但这种教育只能是渗透在语言文字之中,是潜移默化式的。传统的读解理论认为文章的意义是作者赋予的,是早已确定在文章之中的,它追求绝对唯一的解释,执着于“至上至善”的向往,所以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每讲一篇课文都要挖出一个既定的意义并塞给学生。现代的读解理论赋予读者以再创造的权利,认为文章的解释随时代而产生,又随时展而变化。文章的解释实际上是读者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理解置入文章之中而产生的一种创造,它带着鲜明的时代性。语文教学必须走出传统的讲解分析的误区,就每篇课文的“语言窗口”调动学生去比较、体味,承认每个学生有权利自主地读解文章,展开创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才能使语文课从“解经”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而使语言教学成为语文课的主角。

2.打破文选模式,编写单项训练教材

我们认为文选式的教材模式必须破除。文选式教材的弊端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文选占去了教材的绝大部分篇幅,分析课文自然成了语文课的主要内容,传统陈旧的读解便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语言文字教学的内容自然成了点缀和附庸,语言文字应用的训练也因此被架空了。其次,文选式教材无法使教学成为有序的活动,每篇课文给学生讲什么,训练什么,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往往是该讲该练的没讲没练,该多讲多练的没多讲多练,反之,不该多讲多练的却在做无效的重复。过多的重复和程式化的教学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了许多人学和不学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上没有差别的可悲现象。最后,文选式的教材几乎取消了听和说的训练,这和现代社会对语言能力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大家都认为“听说读写”不可偏废,为什么一教起书来,就走了样,毛病就出在教材上。一篇篇的文章需要教完学完,教师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连指导学生如何听课(属“听”的能力,学生最现实的问题)也无暇顾及。

任何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整合和离析两个角度来进行。“整合--离析--再整合--再离析”是随人们的认识变化而发展的。有人用“整合”来为文选式教材辩解,认为文选式教材可以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具有整体效应。我们承认“整合”是“离析”后的高级阶段,但这种“整合”必须是在“离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对语文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提高的要素还搞不清,各要素之间的序列关系还找不到,那么这种“整合”只能是原始的、混沌一片的。在我们没把语文教学的内部结构序列搞清楚前,不妨先按“听说读写”来编写单项训练教材。建议如下:听,可以有言语义(理性意义、联想意义、言外之义等)、非言语义(体态语)的理解和有用信息的提取等内容。说,可以有语音规范,停顿、语气、重音、语速和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等内容。读,可以有阅读方法和不同文体的阅读等内容。写,可以有用字规范,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内容。在没有编写出单项训练教材以前,不妨先组织人就目前使用的基本篇目,编写一套以语言训练为主的教学参考书,要把每篇课文语言文字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都挖掘出来。

3.引进语言学理论成果,提高语文教师的语言素质

教育要培养未来的建设者,但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却总有后滞性,这种后滞性在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我们把汉语母语教学(语文)和对外汉语教学做一比较,或许能说明些问题。熙先生曾说:“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依靠汉语研究,否则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根本。”对外汉语教学从50年代的起步阶段就和语言研究、语言理论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它不断从汉语语法研究、语义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中汲取营养。语文教学本应和语言学的各分支有密切的联系,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一条无形的隔离带。以80年代推行的《教学语法提要》为例,《提要》从汉语实际出发,吸取了结构主义的析句法。但何为结构主义的析句法,这在整个80年代,不仅一般语文教师不知道,就是专门从事教学研究或教师培养工作的同志也知之甚少。正因为如此,《提要》至今仍不为许多教师理解。再看师资,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学历整齐(本科以上),掌握一门外语,学过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常参加国际交流,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做带头人。语文教学的师资状况显然就相形见绌了。

要改变语文教学的“超后滞”局面,必须打开闸门,引进语言学的股股清泉,重新审视思考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在培训中要把提高语言素质放在突出的地位。(北京地区开展了全员性继续教育,教学大纲所设的有关语言的课程只占全部课程的20%,初、中级教师学习与语言有关的课程课时只占总课时的18%-25%。)笔者做过一次测试,把高考试卷中的病句题汇集起来,让初中教师做,结果大多数教师的成绩在60分上下,改正率低于重点校的高三学生。教师的语言素质低直接制约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下大力气提高教师的语言素质,除了靠培训学习外,还要建立一套激发内驱力的机制。就语文教师的语言校正能力而言,完全可以制定一套较科学的测试标准。这样可以把教师的聘任、工资、晋级和其语言能力挂上钩。

语言理论论文范文第9篇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言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要使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必须经过反复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绝不是单纯掌握些知识概念,而全在于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日积月累。对于字词,我们要求学生,不仅一般的生字生词要掌握,常见常用字词更需要牢固掌握。课内的如此,课外的也如此。例如“森然”这个词,真是太熟悉了,但是到底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呢?又如“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熟语)谁都会用,但是“雷池”是什么?不弄清楚含义,就难免误解和误用。语言的实际运用是不分课内课外的,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乃是终生之事,因此,培养学生“务求甚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基础训练是一种启发,是一种示范,也是一种引导。

下面是高三老师利用上课5分钟随堂练习的三个语言基础训练题:

1.分别用“定”或“订”填空。

(1)二人__交(2)__期开会(3)__价合理

(4)__立条约(5)__正错误(6)装__成册

2.判断正误(有歧义画“×”)。

(1)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甲按八折优惠售给乙方1000吨钢材,乙方则须用被优惠的20%来购买××公司股票。

(2)某厂93年改善管理方法,成效显著,产品合格率超过历年平均值的20%。

(3)某校开设五门选修课,高一学生踊跃报名,第一天就超过规定名额的20%。

3.解释加点词语。

(1)故国神游

(2)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唐·张祜《宫词》,写宫女哀怨)

(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唐·刘禹锡《石头城》)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上面第1题涉及普通(常见)字词的运用,第2题涉及到语句的实际运用,第3题涉及到汉语的多义性,延展到对四大“名”(名作家、名作品、名人物、名言名句)的记忆与理解。

语言基础训练要讲求实效,必须提高练习题的质量。像有些题,所给四个选项共16个词,而这16个词里只有一两个是易混(易错)的词,其它词早已掌握,训练作用就不大。

语言基础训练要注重实用,要避免在语法修辞的术语或纯概念性的东西里捉迷藏。例如:破折号的用法有几种?比喻和比较有什么区别?这一段话到底是描写,还是想象?等等。类似问题,有些连出题人自己也不大清楚所以然,怎能“使人昭昭”呢?而下面的训练则比较有意思:

“最好看的是它的西南两面(甲)西面斜对着圣马克方场(乙)南面正在运河上。”甲、乙两处的标点应是什么?(甲:分号;乙:逗号)作者为什么在甲处使用分号呢?

这道题看起来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用法,实际上涉及到对下文的理解,涉及到对作者思路的理解,这样的训练,实用性就比较强。

语言基础训练不能把丰富生动的语言现象简单化,出一些“一厢情愿”的训练题。例如随意把原文中某些词语或语句挖去,让学生来填写,不符合原文的就算错。其实,语言现象不是数学公式,除个别情况外,哪能只有唯一答案呢?这种训练不但难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还可能把学生引入歧途。

语言训练不仅在阅读中要抓,更要通过写作来抓,从某种程度上讲写作的语言训练是一种更便于联系实际应用、综合性更强的语言训练。

请看以下几个写作训练题:

1.有这样一句话(即甲句)——

甲:梦中的一千次笑,不如现实中的一滴眼泪。

(1)如果把这句话写进作文中,你打算用它来论证什么观点(论点)?

(2)请你用甲句的样式(句子结构、字数等,大体上相当)续写出乙句和丙句,用来论证同样的观点(只写乙丙二句,不作其他论证)。

2.写出李老师要说的话:

元旦晚会上,学生们热情邀请李老师出个节目,有几个人说:“学狗叫吧”李老师想,学生们是好心,但学狗叫又实在不雅,于晚会欢乐气氛无益。于是,他解释道:_____。

一听这话,同学们心悦诚服。报以热烈的掌声。

3.请按要求补写下文空白处:

(1)在K1(即空1)处写一段100余字的话阐明“青蛙试验”给人们的启示。

(2)在K2处写一段100余字的例证文字(以李存勖为例,参阅语文课本第四册P318《伶官传序》)。

(3)在K3处写一段200余字的议论性文字,对上文进行总结、引申,使全文成为一篇完整的议论文。

从青蛙试验说起

据说,美国康乃尔大学曾作过这样的试验。他们把一只青蛙,突然扔进滚沸的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奋力一跃,竟跳出油锅,安然逃生。过了一会儿,他们又把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水的锅下加热,待到青蛙觉察出水温的提高危及生命时,它却再也没有了那奋力一跃的力量,而只能葬身锅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K1)_____。

类似青蛙试验的故事,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很多的。北宋欧阳修在他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介绍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就是一例。

李存勖(K2)_____。

一个动物的实验,一个历史的真实,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K3)_____。

第1题既涉及语言形式又涉及语言内容。第2题涉及特定语言环境(语境),是应变语言,也是一种放慢了速度的口语训练。第3题综合性最强,是训练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的综合训练题。

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是可以较有效地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水平的。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老师都在努力探索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我校特级教师顾德希先生一直致力于文章阅读的知识体系的构筑,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教学中,顾老师提出用设题、解题的办法模拟学生阅读过程,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这一做法在我们语文组得到推广,是行之有效的。

这一做法主要是依据教学目的和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设计出一套有启发性的、有梯度的、有思维难度的问题。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受到语言和思维训练,学习分析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青年教师科建宇在讲解自读课《左忠毅公逸事》一课时设计的问题和教学步骤:

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

1.文中记叙了左光斗哪些事迹?表现他什么精神?

2.文中记叙了史可法哪些事迹?表现他什么品质?

3.文中写史可法对表现主人公左光斗有什么作用?

4.作者方苞是如何知道文中所叙之事的?

进一步使学生加深理解:

5.左公“呈卷,即面署第一”,这样做是否有些草率?

6.史可法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句话是对左光斗的理解,还是误解,为什么?

教师讲解介绍桐城派“义法”的创作理论,请学生分析写作特色:

7.请你从“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两个角度谈谈对本文内容和章法的理解。

用当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形式落实本课词语难点和其他语言知识点:

8.词语练习(略)

从科老师教学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出:

设题要抓住原文的重点。

设题要精,不要琐细、零散。

设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但又不是张口就来,要“促”学生去读课文,去动脑筋思索,去概括,去考虑怎样才能完整、准确、全面的回答。

设题要有梯度、有难度,使学生感到上课有滋味,有趣味。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要“上几个台阶”,较为平坦的台阶大家都上来了,较高的台阶只有少数人能上来,其他人由大伙儿把他推上来,由老师把他拉上来。上述8个题,3、4题比1、2题难一些,5、6题比前几题又难一些,第7题是为水平高的同学准备的“偏饭”,其他同学听听,能“喝点儿汤”,有所得,也就够了,第8题是“干货”,要落实、要扎实。

语言理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言习得;数学模型;多媒体教学;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传统教学

1语言习得四要素的内涵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语言习得的四要素是指:多媒体教学、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传统教学。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在《课程要求》的指导下,语言习得的模式,特别是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构建是根据语言传播要素的分析,构建四个数学模型:时间模型、内容模型、方式模型和层次模型。时间模型指小时间数模和大时间数模。小时间数模指的是在100分钟的时间内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分配。大时间数模是指某专业、某科目整体教学时间的多元素化时效性配置。内容模型,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指的是语法、语音、写作、翻译、阅读、词汇等的时间分配和使用策略。方式模型指的是针对某教学主题内容进行哪些方式的学习与教学策划和课堂要素诸方面的变量效果的整体效益。层次模型指按某一课程的整体要求、专业层次、学校定位、培养目标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语言习得数学模型注重语言学、教育经济学、数学模型三个学科的优化组合。该模型运用语言学中的语言习得理论、经济学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应用数学中的数学模型理论。语言习得四要素数模理论研究以经济学的投入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理念为理论基础,以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二语习得理论为研究平台,以应用数学的数学模型构建理论为研究载体进行综合理论研究。本模型注重与语言习得尤其是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希冀推出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语言习得课堂教学数模理论与应用数模。本模型尝试对语言习得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进而对语言习得四要素数模进行定性描述。

1.1现代语言习得数学模型四要素的现状

1.1.1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声、电、光、影等多元素的功能,使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它能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也能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1.1.2自主性学习的现状《课程要求》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朝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式发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向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由此,网络自主学习进入了英语教学的平台。

1.1.3研究性学习的现状20世纪初杜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课程改革。其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学校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学校即社会,学生能熟悉和融入社会,而不是脱离社会。于是美国学校摆脱了欧洲的影响,有了核心课程、概论课程和问题课程等的设置。20世纪80年代,这种课程在美国的学校已经非常盛行,大约在90年代传到了欧洲。

1.1.4传统教学的现状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教学中心。教师以知识拥有者、赠与者和传授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以各自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和知识优势进行充分备课,完全控制课堂讲课的模式、授课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与难点,完全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解答深度或层次。

1.2语言习得模式的研究趋势网络教学自由空间大,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解疑答惑为重点。在教学中以研究性方式获取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现代教育的这四大要素,发挥各要素的优势,实行优势互补,以数学模型形式创建新的教育合力是现代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2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意义

2.1更有效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数学模型的构建研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要素的新的教学及学习方式的研究,它着重于以理性的方式合理分配课时、安排授课内容,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决定什么可以自学,哪些内容该讲;它要求采用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策略的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学习信息进行搜索、整理、挖掘,将定性和量化的课堂内容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2.2更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多媒体、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四位一体的结合,可以克服不同情形中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病,取长补短,优化时间和内容配置。

2.3更充分地发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数学模型的指导下,授课时间和内容得到精确地量化,从而更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地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以及过度使用教学课件授课等现代化教学中出现的弊端。

2.4更全面地贯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以多元化与个性化为显著特征的后工业社会里,在工业社会背景中产生的集体教育形式也将作出改变,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要求将会更加强烈,未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将是一种凸显个体化的集体教学。数学模型的建立,探索个性化教学中的共性因素。

2.5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引入相容性数模理论进行新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数学模型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所使用的更具科学性、准确性更好的定量研究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描述性方法的随意性,减少研究成果在应用中的偏差性。

3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研究对象

随着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的课堂教学随意性也随之增大。在100分钟的课堂中,有的教师几乎完全充当点击鼠标的作用。虽然信息输入量增加了,可是学生对知识输出效果的收益性并不明显,甚至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因为多媒体技术使用不熟练等因素,整个课堂教学基本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借助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把传统教学与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条件下,如何进行科目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优化设计。

4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研究旨在解决的问题

通过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我们希冀解决现代教育中所出现的如下几个问题:

4.1多媒体教学的不足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因课件束缚而画地为牢,束缚了教师自身的创造性。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

4.2网络自主学习的问题很多学生还不适应网上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学习的策略、态度和动机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不理想的学习效果。网络自主学习缺乏情感交流。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而且做笔记比较困难,影响学习的效果。网络自主学习的测评体系还不够健全。此外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网上监控和测评具有很大的困难。将自主性学习引入到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时间的主要占有者、支配者。

4.3研究性学习的缺位研究性学习在国外被大规模倡导过三次。第一次对“启蒙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次主要是适应工业化时代和社会民主化的需求,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人。第三次是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欧诸国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国。其主要特征是在理论上系统论证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合理性,推动了课程改革运动——学科结构运动。

目前,我国倡导建立创新型社会,因而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一个大胆突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知识习得新理念。

4.4传统课堂教学的欠缺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表演独幕话剧。教师本人既担任导演,又担任角色演员,对于经过精心准备的教案而言,教师又是编剧。教师个体单调的形象语言、语音、语调,大大地降低了知识的可传播性。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强化了课堂教学技能的多层次性,但仍未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的禁锢。学生学习的课本是文字语言、教师板书的是文字语言、教师讲课用的是口头语言。这种文字+口头的两元语言传播途径,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多媒体声、光、电、影等元素传播的冲击下,显得十分乏味;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元化传统课堂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对现代化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的要求。

4.5用数学模型整合语言习得四要素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自主性学习、研究性这四个语言习得要素各具优势、各有欠缺,我们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旨在整合语言习得四个要素的优势,消除各自的缺陷,形成四要素合力优势,用数学模型定量描述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满足21世纪经济全球人才培养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3]李耕砚.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J].双语学习,2007,6.

[4]李孟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5]陈美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要素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6]顾世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6.

[7]赵艳,朱坚冰.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J].科教文汇,2007,7.

[8]赖俏贞.多媒体网络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双语学习,2007,4.

[9]王尚敏.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理性思考[J].考试周刊,2007,2.

上一篇:可视化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态课堂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