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08:50:47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德国有33所独立音乐学院(24所公立性质、9所教会性质),5所附属于综合性大学的音乐学院(如明斯特大学音乐学院)、2所附属于高等艺术大学的音乐学院(如主校区位于埃森的福克旺艺术大学)。附属于大学的音乐学院采取学术理论与音乐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此外,德国部分综合性大学的哲学院或人文社会科学院也设有音乐学或音乐教育学等系,如科隆大学哲学院的音乐学系。与独立音乐学院相比,此类音乐学或教育学系的教学目标及科研方向偏重于理论研究,学生必修课程较多。学生需完成学术报告,撰写论文,参加毕业考试,方可获得相应学位。

独立音乐学院则是培养音乐家的学府,师徒制气息浓厚,理论课与史学课不多,取而代之是每天数小时的专业技能练习,包括读谱、分析、排练等,定期音乐会的展演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公立音乐学院招生条件

德国音乐教育以体系严谨、质量优良而闻名。其公立音乐学院学费几乎全免,但招生人数有名额限制,报考难度也随之提升。对于表演类专业的考生来说,公立音乐学院的录取条件首先是基于考官对考生专业演奏技能的认可。考生需要参加“才能测试”(Eignungsprüfung),完成报考学校所要求的演奏曲目,经过至少两轮筛选,才能被择优录取。目前对于报考的学生来说,如果艺术才能得到了充分认可,则无高中毕业证也可破格入学。因此,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并不是报考的必要条件。但是,想考取综合性大学音乐学系的学生则需要高中文凭。报考音乐学院或综合性大学音乐学系的硕士研究生,需具备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博士研究生则需具备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录取本科生的常规考试科目有听力测试、乐理和主修专业科目,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学校还会增加视唱、视奏等面试科目;非钢琴专业的表演类考生需考核钢琴演奏水平;初级音乐教育专业还有课堂教学实践等考试项目。

表演类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只需通过本专业的“才能测试”,即只考核表演技能;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入学条件则不同,譬如申请音乐学和音乐教育专业的考生,需要在申请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本科阶段成绩、个人简历、申请信、一篇个人独立撰写的音乐学(教育学)的论文习作(至少15页)等,本校该专业教授评委会基于考生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筛选,个别情况下评委会会邀请考生进行面试以决定是否录取。

由于德国高校科研教学高度自治,不同的公立音乐学院有各自不同的规定与要求。

二、专业设置

音乐学院的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音乐领域相关的所有学科,如声乐、器乐、作曲、指挥、爵士乐、教堂音乐、艺术指导(艺术歌曲伴奏)、音乐教育、音乐学、音乐科技、音乐治疗、媒体传播等。下文分别以科隆音乐与舞蹈学院、科隆大学哲学院音乐学系和科隆大学人文科学院音乐教育系为例,加以说明。

(一)科隆音乐与舞蹈学院

科隆音乐与舞蹈学院成立于1850年,当时名为科隆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der Musik in Coeln),2009年正式更名。该学院不仅是德国顶尖音乐院校,同时也属欧洲规模最大的音乐学院之一。除科隆主教学区之外,该学院还在亚琛和乌珀塔尔两座城市建有分校。

该学院专业设置较为全面。其中,本科阶段开设专业有管弦乐队乐器、键盘乐器、其他乐器、声乐专业、指挥、作曲、教堂音乐、爵士音乐(流行音乐),以上专业毕业生可获得音乐学士学位(Bachelor of Music)。此外,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方向可获得器乐音乐教育学士(Bachelor of Music IP)或声乐音乐教育学士(Bachelor of Music GP)或初级音乐教育学士(Bachelor of Music EMP)学位;舞蹈专业毕业生则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Arts)。

该学院硕士阶段专业有声乐、古乐演奏和演唱、新音乐表演(包括乐器演奏、声乐和指挥)、爵士音乐(流行音乐)、室内乐、编曲、电子作曲、器乐作曲、声乐指导(针对钢琴专业)、钢琴新音乐表演、乐队演奏、音乐工程、乐器独奏。上述专业的学生通过4个学期的学习可获得音乐硕士学位(Master of Music)。硕士阶段的舞蹈学、音乐学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后可获得文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还有专门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该专业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理论知识要求很高。

该学院博士阶段专业有音乐教育、音乐学、舞蹈学、音乐诊疗。这4个方向的博士生在完成论文的写作和答辩后,可获得哲学博士学位(Dr. Phil.)。

(二)科隆大学哲学院音乐学系和人文科学院音乐教育系

科隆大学哲学院音乐学系和人文科学院音乐教育系的音乐学专业方向主要有历史音乐学、民族音乐学(Musi-kethnologie)和体系音乐学(Systematische Musikwissenschaft)3个部分。其中,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包括(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美学教育等。课程有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音乐史和音乐文化理论、音乐教学法等,旨在培养具有实践与理论结合综合能力的音乐教师或科研工作者,同时为特殊音乐教育培养人才。音乐教育系还与艺术理论、音乐学、医疗教育等专业开展了交叉学科教育。两系均设本科、硕士和博士3个学习阶段,所获学位分别为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

三、专业授课及考核方式

(一)独立音乐学院

与综合性大学下属音乐学或教育学专业相比,音乐学院的表演实践类课程占总体课程比例较大,表演类专业更强调艺术实践和技巧的精进。表演专业通常有以下3种常见的授课类型:一对一专业课、小组授课和排练课。

表演类和理论类专业共有的授课形式有5种,分别为研讨课、集中型研讨课、宣讲课、系列讲座、交流研讨会。教育专业及与教学法相关专业,则通常设有教学实践类课程。

(二)综合性大学哲学院、人文科学院下属的音乐理论专业

综合性大学哲学院或人文科学院下属的音乐理论专业的授课方式主要有宣讲课、系列讲座、研讨课、集中型研讨课、学术讨论课等。学生除了按时上课和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之外,还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结课考试,如课堂报告、书面家庭作业、笔试和口试。

不论独立音乐学院还是附属大学的音乐学系,学生在修完并通过全部课程后,需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毕业考试。表演类专业的学生通常以个人音乐会作为毕业考试;作曲专业的学生可以开个人作品音乐会,也可上交作品录音资料作为毕业考试;理论专业的学生一般以论文形式结业,通常综合性大学本科论文为30~50页,硕士论文为50~70页,博士论文为200~250页。

四、“最高演奏家文凭”的认证

除音乐学士和硕士、哲学博士学位之外,德国还有一种名为“最高演奏家文凭”(Konzertexamen/Soloklasse,KE)的特殊文凭。其学制为两年,学生致力于精研和提升表演艺术方面的能力。其特殊性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美国的音乐博士学位(Doctor of Musical Arts,DMA)是针对音乐表演类学生在硕士毕业之后继续深造所提供的音乐博士学位,学制通常为2年。与其不同的是,德国表演(包括作曲)类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够继续深造的只有“最高演奏家文凭”。可以说,其是欧洲大陆表演类专业的最高文凭。

第二,“最高演奏家文凭”在德国的考位非常少。本来德国音乐学院的考位和人数就一直受到严格的控制,而“最高演奏家文凭”入学考试的门槛设置更高。

第三,近年来,“最高演奏家文凭”入学考试越来越看重考生的专业履历,如考生以往的专业成绩、师从关系、从业历程、推荐信、业内获奖情况等都是录取的衡量标准。因此,考取的学生往往已经具备诸多获奖经历和相当高的专业水准。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范文第2篇

音乐时空:据了解,您是从作曲专业转向少数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这是出于个人兴趣吗?

杨民康教授:这里面有个人兴趣的原因,但也有必然的因素在起作用。我来自云南,本身又是白族人,因此原先作曲主要也是集中在少数民族音乐创作领域,采风时接触到很多民间音乐。当然,起初采风主要是以作曲为目的。我1986年撰写和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涉及了布朗族的民歌研究,所采用基本材料就是1983年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采风4个月的部分成果。后来,随着采风活动和手中掌握的民间音乐资料越来越多,很自然地就逐渐转向民族音乐学研究。事实上,在当时不少国内民族音乐学者都有从表演、作曲实践升华至理论研究的过程和经历。从我的老师田联韬先生到我们这一代都是这样,这是一种符合文化和艺术实践规律的,必然的发展过程。它和今天大学里盛行的学生转学生,课堂到书本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很不一样,当然我个人的主观兴趣也是十分关键的。

音乐时空:同时也请您谈谈当时国内的民族音乐研究生的培养状况。以及您是怎样由此踏上民族音乐学研究道路的呢?

杨民康教授:在我对民族音乐研究开始感兴趣之后,便有了考研的愿望。1986年,我顺利通过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为田先生第一位硕士研究生。说到报考这个研究方向的动机,不能不提一下当时整个音乐学研究生的培养状况。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建立起来,但几所主要音乐院校培养研究生,要晚于作为综合艺术院校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南京艺术学院。而且,后者一开始注重培养的,主要是民族音乐或中国音乐史研究方向,所以就有了沈洽、杜亚雄、乔建中等几位当时民族音乐研究方向的优秀中青年学者才俊,也是今天的学界领军人物。对于我们有志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都是自己向这个方向努力的标杆。比较而言,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研究生培养制度不仅起步较晚,而且一开始是以西方音乐史为起点的。我们入校时,整个音乐学专业只有两位西方音乐史方向的硕士,即现在仍在我校任教的刘经树与余志刚两位教授,另外还有几位表演专业的研究生。我和同届的陶亚兵、巩学群(巩小强)三位音乐学学子,便有幸分别作为民族音乐(后来改为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史和音乐美学的首届研究生,得到众多老师的集中指导和精心栽培。由于当时还没有博士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已经是最高学历,研究生数量也比较少,平均年龄偏大,都有一定的音乐实践经验。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的比例,平均下来,几乎是一比一。记得在学校里,我上过少数民族音乐和民族器乐等研究生课程,便是由田联韬、袁静芳等老师为我单独授课。同时,学校还要求我们到在京的著名的综合大学选修课程。我本人就在中央民族大学随金天明、邵献书、胡启望、徐仁瑶等著名教授选修了民族学、语言学的研究生课程,也都是采用一对一授课方式。无论老师和同学,对于这些课程,在教学上要求都比较高,我随民族学理论家金天明选修的《中国民族学史》,随邵献书教授选修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两门课,完成了两篇结业论文,都将民族学与中国少数民族的情况同中国民族音乐的情况做了比较分析,后来便分别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和《中国音乐》(1989)两个音乐学刊物。当时在北京音乐高校毕业的硕士里,这种精心培养和严格要求并非是个别现象,仅就其中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来说,像赵塔里木、何晓兵(均为中国音乐学院硕士)和我本人的几篇硕士学位论文,都是老师们呕心沥血培育的结果,就是拿到今天的某些博士论文里比较,我敢说也不会逊色。所以,说这些硕士研究生差不多就是按后来的博士学位的同等规格来培养,也不为过。后来,也是在田联韬、汪毓和等老师的努力下,得到了吴祖强、于润洋两位老院长的关心和支持,我终于如愿留在中央音乐学院,专职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和教学。为此,我既要感谢老师们为我们付出的艰辛和劳动,也要感谢中央音乐学院给了我们那样好的学习条件。我先后在音乐研究所、学报和音乐学系工作,如今已混到了退休年龄。但是,我们是否真正继承了当年的优秀学统?是否完成了老师、老院长们那沉甸甸的希望和嘱托?至今一直是个让我心中思索不已的事情。

音乐时空:在您转向民族音乐学研究后,第一位导师应该就是著名的民族音乐学家田联韬先生,田先生对您的学术生涯一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民康教授:我做作曲学生时,田联韬先生是我的老师之一。我后来报考了研究生,田先生当时已经具有了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方向硕士导师的资格,于是便成为我报考的最佳选择。田老师在作曲方面对我的教诲已无须多言,对于民族音乐学研究来说,从田老师领我入门,直到今天,我作为他的音乐学学生,可以说首先是继承、分享了先生在这一领域的丰富的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和学术事业,同时也收获了先生优良的学术品格、为人风尚对我的影响。这些,我在以前的几篇回忆文章里谈了很多,这里想重点说说他以自己宽广的学术视野和胸襟,在他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和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田老师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任教,主要从事作曲和作品分析教学,也进行民族音乐的田野考察和研究工作。在学术研究中,他不仅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研究特长,也非常注重吸取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与众多杰出的民族学、语言学专家教授有密切的学术交往。前面说到过,我硕士研究生期间,到中央民族大学选修了多门民族学、语言学课程,那都是田老师极力主张和督促的结果。后来,当我在为立足本校还是赴香港中文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而感到犹豫时,田老师又鼓励我选择了后者。要知道,由于诸多的复杂原因,当时我做出这样的决定,在学校里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不被看好的。但在事后,当我利用在港所学的民族音乐学理论知识,在教学和科研上做出了某些成绩时,田老师又在不同的场合给予了赞许和肯定,说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这里所透露的一点信息是,田老师对于像民族音乐学这样的外来的学术思想,包括与之相随出现的,与国内固有俗见不尽相同的人和事,能够持有一种客观、豁达的是非标准和处理态度,既不简单地全盘接受,又能够对其中合理之处做出应有的选择和取舍。同样的见识、为人和处事态度,在前面所提及的许多老一辈学者身上都能够见到,但在后来更为年轻的中青年学者中,这样宽广的视野和胸襟似乎变得有些少见了。

音乐时空:您的博士学位是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的,它与我们的中央音乐学院在民族音乐学的教学和研究方面有哪些不同?

杨民康教授:在我去香港中文大学读书时,那里的情况同中央音乐学院不完全一样。对于中央音乐学院传统音乐研究和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来说,当时还没有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的理论性公共必修课,我指的并非民族音乐概论之类的通识课,而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方法论课程。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专业必修课里,仍然还没有针对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内容,只是在《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音乐学分析》等整个音乐学系研究生都要上的必修课里,用几节课时间涉及一部分传统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内容。

香港中文大学是采用美国的教育模式,按西方音乐研究与民族音乐学研究两大系列设置所有公共课程,这些课程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课分公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通常包含一些人数较少,开课方式较为灵活的专题讨论(Special Topic)或研讨课(Seminar)。当时该校音乐系民族音乐学方向的研究生,比我院传统音乐研究方向的人数要少,但也开设了几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比如J. Lawrence Witzleben教授开设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Research Methods in Ethnomusicology,上、下)、陈守仁教授的《田野考察方法》(Methods and Fieldwork),还有一门曹本冶教授开设的,涉及音乐记谱与分析的课程。从我2002年离校以来,十几年里这些主干课程一直没变。如今,在该校音乐系的研究生课表上,这些涉及民族音乐学的课程已经被进一步规范为4门主课:《民族音乐学的历史和理论》(History and Theory), 《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方法》(Methods and Fieldwork),《民族音乐学的当代问题》(Current Issues)和《民族音乐学的实践问题》(Practical Issues)。选修课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曹本冶教授开设的《仪式音乐研究》(Seminar in Chinese Music: Ritual Music),由于这一届只招了我一名民族音乐学方向博士研究生,这门课上,从头到尾,只有我与老师一对一上课。

还有一门课程对我帮助很大的公修课,是由Harrison Ryker教授和J. Lawrence Witzleben教授开设的《文献书目与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and Bibliography),教学内容涉及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以著名的《芝加哥手册》(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CMS)为教学蓝本,其中的一学期,围绕对两种涉及不同参考文献和注释格式(其中一种为西方民族音乐学期刊现行著录规范)及相关写作规范的分析和介绍,每位同学要自选题目,分别写作和完成两篇采用不同著录格式的英文论文。我在这门课上完成的一篇有关南传佛教音乐文献综述的论文,当年便作为香港高校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在会上宣读。而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和《仪式音乐研究》两门课上完成的两篇论文,前一篇用英文完成,涉及乐器分类学问题的论文,翻译为中文后,以《中西乐器和音乐分类法的多维关系比较研究》为名,发表于音乐刊物《黄钟》2006年第三期;后一篇中文论文名为《信仰、仪式与仪式音乐――宗教学、仪式学与仪式音乐民族志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发表于艺术人类学刊物《民族艺术》2003年第三期。

研究生第一年密集开课的好处,在于以高强度的训练,让学生尽快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它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与西方,尤其是美式研究生音乐教育方式的区别。同时,这种即使在理论课里也注重实际动手和写作实际能力的上课方式,实在是令人受益无穷。

音乐时空:能否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您开设的几门选修课?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历史;回顾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17

执笔者简介:李幼平(1962~),男,文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学系教授、中国音乐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3-09-20

20世纪80年代,武汉音乐学院提出“艺术与科技联姻 传统与当代结合”的学科建设明确方针。在该方针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与筹备,音乐考古、音响导演、通俗声乐演唱等三个新型专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率先应运而生。笔者有幸耳闻目睹或亲身参与了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活动,尤其是隶属音乐学(理论)专业的音乐考古学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活动。在庆祝武汉音乐学院建校六十周年之际,应学报《黄钟》副主编田可文教授之约,特成此文以简要回顾相关历史,纪念、感谢在该领域做出贡献的逝者与生者。

音乐考古学是以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为研究对象,多领域、全方位开展理论研究、创作表演、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系列工作的综合性学科。武汉音乐学院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音乐与舞蹈学专业院校,地处荆楚南国文化传统氛围,坐拥曾侯乙编钟等人类绝世瑰宝遗存!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独特的学术优势与办学条件,使学院在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并产生了相应的历史影响。

在“艺术与科技联姻、传统与当代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从一开始即体现出浓郁的开放性学科特点。她既有一般意义下的考古学特点,即立足田野考古、多学科交叉进行出土与传世音乐文物研究,以探讨人类音乐历史;同时具有音乐文化非物质形态的艺术学特征,努力将音乐考古资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与文献史料记载应征,探索并呈现历史性音响面貌、服务当今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因此,对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的溯源,需要从纵、横两个方面暨音乐文物本体研究与荆楚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综合研究,以及当时学院、中国乃至国际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中予以探讨。

武汉音乐学院所处的中国中部地区具有丰厚的音乐文物资源。仅1953年学院前身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建立之后,在河南信阳长台关、湖南长沙马王堆以及湖北江陵楚墓就有多次重大音乐考古发现。尤其是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一号墓曾侯乙编钟等百余件乐器、系统性音乐理论文字文献等音乐考古学史料的出土,为考古学、音乐学、历史学以及冶金铸造、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音乐舞蹈学等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现实要求。在其后十余年多学科协作开展的音乐考古研究、音乐文物复制和音乐舞蹈创编与音乐理论探讨过程中,构建音乐考古学学科体系、设置音乐考古学专业、培养音乐考古专门化人才,成为了当时文博考古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文艺团体的共同认识。

1988年11月,“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国际交流?曾侯乙编钟专题”活动在武汉举行①,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不同国家和中国国内各相关领域学者,包括武汉音乐学院童忠良、杨匡民、蒋郞蟾、郑荣达、高鸿翔、许定慧、崔宪等教授②,交流科研成果、开展多领域学术观念碰撞,分析、探讨音乐考古学专门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与学术条件,为次年在武汉音乐学院设置音乐考古学专业并招收本科学生、由各相关单位协作开展专门人才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图1 曾侯乙编钟国际会议

就横向而言,武汉音乐学院数十年立足地方传统音乐开展创作、研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人才的办学方针,也为音乐考古学专业的设置,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学科建设氛围。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校以来,学院长期重视地方传统民间音乐的采集、整理与研究,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十分注重民间民俗音乐“活化石”与考古资料、文献史料之间的“三重证据”关系。自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之后,学院充分发挥在音乐学研究与艺术实践方面的优势,着力开展了立足传统音乐与音乐考古研究成果上的古乐器复制、创编及表演活动,并以晋京开展的“国庆”35周年、接待帕瓦罗蒂访华等重大演出活动受到了肯定与好评,形成了“建立编钟古乐器科研、生产、艺术实践三结合体制”的工作思路③。198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十周年之际,“编钟古乐器新作品比赛”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④,史新民、周振锡、周雪石、胡志平等教授的作品获奖。编钟研究及音乐创作、表演活动,成为了当时武汉音乐学院多个教学单位师生共同参与的重要领域,客观上也为次年音乐考古学专业的设置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综合性人才培养条件。

此外,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的设置,与当时国内外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蓬勃兴起、高校专业设置不断细化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联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武汉音乐学院形成了“艺术与科技联姻、传统与当代结合”的学科建设思路,于1989年设置音乐考古四年制本科专业的同时,还设置了音响导演、通俗声乐演唱等专业方向。

如果以1989年音乐考古学专业首届四年制本科生招生为创立标志的话,那么,迄今为止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大致可以划分为史前、创立、发展、嬗变等四个阶段。其中1989年之前为史前阶段,1989年至1996年以成立音乐考古教研室为标志的创立阶段,1997年至2005年以成立音乐考古研究中心及“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活动成果为代表的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以音乐考古学课程全院本科生选修和湖北音乐博物馆筹建为标志的嬗变阶段。

史前阶段的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学科建设,经历了从科研到教学、从理论研究到创作表演实践的发展过程,它又可以细分为1978年以前的荆楚传统民间音乐“活化石”采集、整理、研究时期,1978年至1984年古乐器复制、古乐曲创编与演奏时期,1985年至1988年理论研究成果集中涌现,运用乐律学、音乐声学、古乐器学、民族音乐学等理论与方法,开展群体性音乐考古学研究的时期⑤。

图2 曾侯乙编钟国际会议

在童忠良、谭维四、杨匡民、蒋郞蟾、郑荣达、卢国元、汪申申、田可文等专家教授的倡导与筹备下,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经湖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武汉音乐学院于1989年正式设立音乐考古专业,招收首届四年制本科生,并在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正式拉开了音乐考古学专门人才培养的帷幕。

进入创立阶段的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在专业图书资料、音乐文物考察与复(仿)制、理论研究领域、艺术实践范围以及教学体系构建与师资培养等方面,开展了有目标的系统建设。

——整理馆藏古籍资料,购置考古学书刊文献,学院图书馆辟建专题学术资料室;

——成功参与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编钟的复制,完成资以作为本阶段音乐考古研究成果之标志的“楚曾百钟”研制;

——研究范围由曾侯乙墓出土音乐文物,向新石器时代的舞阳骨笛、巴蜀吴越及中原地区的乐器、图像等更为广泛的时间与空间领域拓展。《编钟音乐的传统与未来》、《舞阳贾湖骨笛的音孔设计与宫调特点》、《荆楚歌乐舞》等以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为研究对象,开展专题研究或综合探讨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⑥;同时相关成果在童忠良教授访学奥地利、李幼平出席以色列国际音乐考古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接待台湾学者许常惠等交流活动中,受到了海外学界的关注与瞩目。

——《设置音乐考古专业的体会》、《办出成绩 办出特色——音乐考古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论文宣讲暨音乐考古专业学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综述》、《加强学科建设 培养基础人才——音乐考古专业学科建设暨首届本科生专业教学情况之回顾与思考》等关于音乐考古学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的理论成果应运发表⑦;

——学院派出青年教师到武汉大学系统学习考古学课程、参与田野考古实践,同时聘请湖北省博物馆谭维四、冯光生先生为客座教授,从武汉大学、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聘请杨宝成、肖亢达、向绪成、王红星、陈冰白、王然、李天虹等学者或担任相关课程教师、或承担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院内外一流学者构建起跨学科的师资队伍;

——从第二届暨1990级本科生开始,音乐考古专业本科生调整为五年学制,并独立形成专门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发展形势、教学方式方法特点和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院内外教师课堂教学与走出学校开展田野技能训练结合等有效途径,既满足了边缘学科专业学生的交叉型知识结构要求,又形成了馆校合作、院校联合办学的机制。

与上述音乐学音乐考古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相呼应,该阶段武汉音乐学院的编钟古乐艺术实践活动,也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暨编钟音乐厅落成典礼音乐会”、“编钟乐团成立十周年”等大型专业演出活动,和参与策划、指导的荆州博物馆“楚乐宫——楚音乐文物展演”、宜昌三游洞“巴楚乐宫”等普及型古乐器展演活动,展现出该专业服务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追求。

1993年6月,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专业首届毕业生论文宣讲暨音乐考古专业学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圆满举行。来自湖北省教委、文化厅、社会科学院、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荆州博物馆、武汉大学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甘肃博物馆、河南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在高度评价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成绩的同时,对音乐考古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学科发展方向等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光明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新闻媒体,以“武汉音乐学院着力建设考古学特色专业”为题予以专题报道。

二十世纪著名音乐史家、《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主编黄翔鹏先生在《大系·前言》中称:“鉴于古代音乐研究工作的迫切需要,八十年代末,武汉音乐学院设置了音乐考古学专业,并在文物、考古学者的协助下,开设了一系列课程。这是发生在曾侯乙音乐文物出土之地的重大事件。它的实质意义在于:音乐考古工作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理论工作的进展。中国音乐考古学的学科建设,出现了一次飞跃。”⑧

1996年6月,武汉音乐学院设置音乐考古教研室;2002年9月,武汉音乐学院设置音乐考古研究中心;次年,以音乐考古教研室教师为主体的“长江流域音乐文物研究与开发”项目团队,成为湖北省教育厅立项建设的“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⑨,并于2006年通过检查。组织机构的完善,教学与研究团队的形成,群体性科研成果的产出,标志着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以成立音乐考古教研室为契机,组织召开“音乐考古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来自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湖北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湖北计量科学研究所以及701研究所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分析形势、进一步明确目标与任务,有效整合院内外教学与科研力量,形成包括历史学、考古学、乐律学、文献学、文字学、图像学、声学物理学等领域专家的综合叉型学术团队。

——开展音乐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与本科教学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体系,使研究领域向音乐图像学、音乐文献学等方向有效拓展。

——深入推进音乐考古学专题研究,音乐考古教研室教师在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博士课程学习,完成《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两唐书乐志研究》等学位论文⑩,使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群体,成为学历较高、知识构成较为合理、学缘结构较为科学的学术群体。

——2002年9月,学院在整合教学科研力量,尤其是相关学科教师逐步达成共识,相对集中地从不同学科聚焦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协作开展音乐考古学专项研究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顺应时代需要和发展潮流,成立“中国音乐考古中心”,同时召开全国性“音乐考古学科建设研讨会”,推出《音乐考古学概论》、《对音乐考古若干问题的思考》、《对促进音乐考古学科发展的在思考》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使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在坚实的实践与近十余年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理论。

——2003年6月,音乐考古教研室暨“中国音乐考古中心”教师聚焦“长江流域音乐文物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从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乐律学、乐器学、图像学以及音乐创作、表演等角度,申报“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立项之后,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抓手,通过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通过河南舞阳骨笛发掘及研究者张居中、道教文化研究专家熊铁基等相关领域专家及国际音乐图像学会、亚太地区音乐学会负责人的讲学交流与学术互动,有效地拓展学术视野、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与研究能力提高。

——2001年春节,应山东济南考古研究所和中央电视台邀请,学院教师组队参加济南章丘络庄出土音乐文物现场检测、鉴定及演奏直播工作。在连续多日进行的电视直播过程中,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专业通过中央媒体再一次向社会进行了广泛宣传。

——2002年12月,在学院“中国音乐考古中心成立暨学科建设研讨会”刚刚结束之时,湖北省文物局、湖北考古研究所领导及研究人员就发来邀请,希望联合组队开展湖北枣阳九连墩战国楚墓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在院系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由李幼平、王洪军、孙晓辉、邵晓洁等四名教师组成的音乐考古工作小组随即赶赴现场,顶寒风、冒大雪,配合田野考古工作者开展了全部音乐文物的发掘、清取与登记工作。其后,又全面参加了音乐文物的室内整理、测音及初步研究活动。

九连墩楚墓田野考古发掘,是武汉音乐学院暨中国音乐工作者由“走近”出土音乐文物,到“走进”古墓、在第一现场亲手清取音乐文物、全面记录器物共存关系、开展具有田野考古学意义研究工作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考古界转变观念,主动邀请音乐学家深入考古第一现场、亲自参加田野考古工作的标志!至此,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河南考古研究所等考古部门的专家学者,在相关田野考古活动中邀请音乐学家参加现场发掘、研究工作,成为了基本的理念与做法。

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从1996年进入发展阶段之后,武汉音乐学院围绕编钟古乐开展的音乐创作与表演及社会服务活动,更是成绩显著、影响广泛。比如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时,在1998年法国巴黎中国文化周上,在美国肯尼迪国家大剧院中,都曾留下武汉音乐学院教师演奏编钟古乐器的身影!童忠良、蒋郞蟾教授参与研制工作的“中华和钟”,永久性珍藏于北京太庙之中。由童忠良、蒋郞蟾教授等人主持,在河南博物院开展的《华夏古乐》建设项目,成为该省发展至今的文化品牌。而《编钟古乐演奏》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更是为音乐考古专业理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和综合性学术条件。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与之相应,武汉音乐学院在2004年接受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后,也积极应对社会发展给传统精英化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挑战,开始探索保持精英教育功能、培养大众化音乐人才的具体途径与教学模式。音乐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也逐步从本科生阶段的专门化教学模式,以《音乐考古学概论》、《编钟历史与文化》、《荆楚歌乐舞》、《音乐文献学》等系统性选修课的方式,参透到全院所有各专业本科生主动学习、自主选择过程之中。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与时展形势相一致的历史嬗变。虽然此前两个阶段按照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音乐考古专业本科生中,不乏供职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文博考古单位或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人才;虽然前两个阶段培养的音乐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多有继续深造、在音乐考古专业领域攻读博士学位而成为本领域佼佼者的拔尖人物。但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现实对高校人才培养,已经提出了大众化教育的要求,探索与之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教学模式,既会是阵痛、也必须重生。而历经二十余年发展的音乐考古专业,在社会需求发生改变,具体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授课对象出现变化之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必然会相应受到挑战。

2005年11月,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教研室嘎然消失,但中国音乐考古研究中心仍在运行,而且筹备多年的湖北音乐博物馆于2011年正式立项、进入到建设阶段;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音乐考古专门化人才培养方案寿终正寝,但原方案中的各相关课程并未终止,反而以选修课的方式成为了更多学生可以修习的课程,并且其中不乏深受学生欢迎者;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音乐考古学研究方向早已剔除数年,但是,以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屡见不鲜,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正是这样,2008年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三十周年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仍能如期举行、论文集仍能如期出版;⑿在国际音乐考古学会世界性年会先后于天津、苏州举行、东亚音乐考古学会宣告成立、学术年会按期召开之时,武汉音乐学院师生的身影及音乐考古学研究成果,仍然是学术舞台上重要力量。

2011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经过论证与遴选,学院决定在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数十年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联合湖北省文化厅、随州市人民政府、武汉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单位,按照“政、产、研、学、用”协同创新的方针,共同构建“编钟楚乐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平台,申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鉴于“申报单位与特殊需求部门有较稳定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基础”,“编钟楚乐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人才培养项目的不可替代性和可行性”,以及所申报项目“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文化部组织的行业申报项目评审工作中,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并以名列前茅的位次得到了国家行业管理部门的推荐。

“艺术与科技联姻,传统与当代结合。”这种联姻及结合,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学科、理论、知识、技术与手段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观念、理念,尤其是与时俱进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上。

音乐考古学专业建设从史前到创立、发展,再进入嬗变阶段,客观反映了武汉音乐学院注重学科交缘、紧跟学科发展走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性、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

客观而言,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在一定时期甚至较长时期仍然会不断发现;关于人类古代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的音乐考古学研究,一定会长期开展,并且一定会是以“艺术与科技联姻、传统与当代结合”的方式长期开展。那么,音乐考古学专业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发展呢?!

2013年9月22日

完稿于武汉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前夕

注释:

① 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请参见湖北省博物馆、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和湖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编辑、由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的《曾侯乙编钟研究》。

②武汉音乐学院教师的研究成果集中发表在《黄钟》1988年第4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国际编钟会议论文专号。

③在完成北京的演出之后,湖北艺术学院在1984年11月向湖北省教育厅并转省人民政府专项报告:《关于建立编钟古乐器科研、生产、艺术实践三结合体制及有关问题的报告》。

④相关信息请参见赵德义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的《湖北音协六十年(1950~2010)》,第73页。

⑤李幼平在《加强学科建设 培养基础人才——音乐考古专业学科建设暨首届本科生专业教学情况之回顾与思考》一文中曾有专门论述,文章发表在《黄钟》1993年第3期,第4~11页。

⑥《编钟音乐的传统与未来》、《舞阳贾湖骨笛的音孔设计与宫调特点》均为童忠良教授的研究成果,前者系英文稿、发表在《黄钟》英文版第一期上,后者发表在《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3期;《荆楚歌乐舞》由杨匡民、李幼平合著,1995年交稿,1997年5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⑦具体文章请参见汪申申与田可文(执笔)署名,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的《设置音乐考古专业的体会》;发表在《黄钟》1993年第3期,署名本刊记者的《办出成绩 办出特色——音乐考古专业首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宣讲暨音乐考古专业学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综述》;以及发表在同期《黄钟》上,由李幼平撰写的文章《加强学科建设 培养基础人才——音乐考古专业学科建设暨首届本科生专业教学情况之回顾与思考》。

⑧黄翔鹏先生的序言刊发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编辑、河南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第一辑各分卷的卷首。

⑨相关文件参见武汉音乐学院人事处文件,武音人字[1996]10号;中共武汉音乐学院委员会文件,武音党字[2002]23号;2003年填写、上报的《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任务书》。

⑩《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李幼平著,2004年7月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两唐书乐志研究》,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孙晓辉著,2005年8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请参见李幼平撰写的《音乐考古学概论》,该文收录于王耀华、乔建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音乐学概论》;王洪军撰写的《对音乐考古若干问题的思考》、《对促进音乐考古学科发展的在思考》,前文发表在《中国音乐》2001年第4期,后文发表在《人民音乐》2003年第6期。

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纪念活动,由随州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化厅和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主办,《钟鸣寰宇——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文集》于2008年12月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关文件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学位[2011]13号)、《关于开展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2011〕55号)等。

武汉音乐学院《关于报请文化部推荐开展授予博士学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工作的请示》。

湖北省文化厅《关于推荐武汉音乐学院参加文化部开展授予博士学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请示》(鄂文化文[2011]28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武汉音乐学院“授予博士学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推荐申报意见》。

Art Combined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raditional Combined with

Contemporary-Major in Music Archaeology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LI You-ping

Abstract: The major in music archaeology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servatory’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olicy in 1980s. The major in music archaeology set up in 1989 and since then enrollment student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such as prehistoric (~1988), founded (1989~1996), developing (1996~2005), and evolution (2006~), formed a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of a museum-conservatory cooperation, and a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struction with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servatory. After undergraduate, graduate special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process, today’s music archaeology cours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he courses both of cultur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 as well as research areas for the Conservatory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majors.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一、基本概况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众多,比较知名的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音乐学院、悉尼大学音乐学院、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音乐学院、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蒙纳士大学(又译莫纳什大学)音乐学院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音乐院校进行了一些调整,一些原本独立的音乐学院与综合大学合并,成为半独立的音乐教育院校,如悉尼大学音乐学院。下面笔者简要介绍几所知名的澳大利亚音乐院校。

悉尼音乐学院始建于1915年,1990年并入悉尼大学,定名为悉尼大学音乐学院。学院靠近大海,与悉尼歌剧院相邻,校园环境优美。学院师资来源国际化、教学模式多元化、文化艺术交流常态化,且设施完善、管理科学、人才培养水平一流,是澳大利亚乃至世界顶尖的音乐院校之一[1]。学院教师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本土和西欧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一些杰出音乐家也移民到澳大利亚并受聘于悉尼音乐学院。学院还聘请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作为客座教授,兼职讲授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拥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能够有力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墨尔本大学成立于1853年,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于1891年。1994年,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合并了教育学院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正式将培养音乐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保留部分音乐表演专业的同时,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将公共音乐教育作为教学重点,注重音乐教育的创造性和职业化。

昆士兰音乐学院成立于1957年,位于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本市区。20世纪80年代,昆士兰音乐学院与格里菲斯大学合并为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音乐学院。自创办以来,昆士兰音乐学院见证了澳大利亚音乐教育的变迁,培养了诸多优秀的音乐家。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音乐院校之一,昆士兰音乐学院各类学生总计超过800人。[2]

二、教学体系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继承了欧美尤其是英国的教学体系,同时吸取了各国音乐教育的精髓,并与本土音乐和人才培养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一)学制和专业设置

澳大利亚的音乐教育体制与英国的音乐教育体制相似。本科阶段的音乐专业有两种学制:一种是学士学位教育,学生需要进行四年的学习并通过考核方可获得音乐专业学士学位;另一种是大学文凭教育,类似国内的专科教育,学生通过三年的课程学习获得毕业文凭,没有学位,如钢琴专业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可获得钢琴演奏文凭。研究生阶段的音乐专业教育分为硕士教育、博士教育两个阶段。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类:一类为课程型硕士教育,学生只需完成一年的全日制学习,获得一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另一类为研究型硕士教育,学生需要完成两年的全日制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毕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需要完成两年至四年的全日制学习,学生需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以获得博士学位。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专业设置多样。例如,悉尼大学音乐学院设置有表演、指挥、作曲、音乐学、计算机音乐等专业,其中,表演专业又包括声乐、弦乐、管乐、钢琴、吉它、爵士乐表演等。昆士兰音乐学院的专业也非常丰富,包括现代流行音乐、爵士乐、西方古典音乐、音乐技术、音乐理论等学科,可授予音乐学、音乐技术、现代音乐、音乐研究等学位。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设有音乐教育、表演、作曲、音乐学、音乐治疗等专业[3]。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一般都设有辅修专业。在昆士兰音乐学院,二胡、古琴、琵琶等中国乐器的演奏也被列为辅修专业。

(二)教学理念与培养目标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人本化的特点,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连。

悉尼音乐学院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通过多元化教学全方位发展学生能力,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悉尼音乐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一批音乐家而不是少数独奏家。学院推崇快乐学习法,认为学习音乐是一个享受音乐、享受生活和享受工作的过程[4]。这样的教学理念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平和从容。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比赛,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发现教和学的不足之处,而不是刻意追求获奖或衡量教师教学能力。

昆士兰音乐学院提出学以致用、将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相融合的教学理念。昆士兰音乐学院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院将创新实践与艺术转化融入教学,与昆士兰艺术学院、昆士兰电影学院开展合作,促进音乐艺术与电影艺术、设计艺术等交叉融合,鼓励学生整合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与音乐产业广泛合作,并引入团队协同创新模式,开设大量艺术实践课程,培养复合型音乐技能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澳大利亚的音乐学院与社会联系密切,注重为学生艺术实践及职业发展提供机会。一些文化机构、知名公司经常资助音乐院校举办各类音乐会,设立各种社会奖学金,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资助和艺术实践舞台。澳大利亚音乐院校经常举办校园“开放日”(open day)活动。在开放日,学院会举办大量的师生演奏会、音乐会,并热情接待社会各界来访者。参观者可以免费欣赏音乐,所有学生都有演奏或演唱的机会,拉近了学校和社会的距离。

(三)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教学形式多样,有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表演课、实践课等不同类型的授课模式。

同一音乐院校中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都不尽相同。悉尼音乐学院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根据多元社会的多种需求来设置课程,“悉尼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学生主科可学习四种不同风格的乐队音乐(交响乐队、室内乐队、古典乐队、现代乐队)”[5]。小提琴专业的学生除了主修的专业科目之外,还可以自主选择大量的选修课。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主要有教学法、室内乐、交响乐、爵士乐、即兴演奏、理论文献、教学实习等。

昆士兰音乐学院钢琴专业课程设置简约且连贯,“形散而神不散”。必修课程系统性较强,主要课程有钢琴教学法、键盘基础能力、键盘乐、表演、音乐理论、听觉训练等,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主要培养学生扎实的音乐功底与个性化创作的能力。选修课注重因材施教,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主要分为作曲系列、指挥系列、爵士乐系列、键盘伴奏系列、音乐英语系列、音乐行业研究系列、音乐文学系列、音乐学系列、音乐技术系列、歌剧和音乐剧系列、音乐理论与听觉训练系列、教学法系列、音乐实践项目系列等十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又由若干门相关课程组成。

三、人才培养特点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注重吸收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并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整合,其音乐教育体现了以生为本、注重实践、宽口径、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

(一)注重音乐教育的“人本化”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都强调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并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学习程度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上,许多课程以研讨会、演讲、表演、即兴创作的形式展开,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严格的监督与评估制度。澳大利亚音乐院校将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操作、就业前景相结合,教学过程层层推进、有序展开,不仅使学生拥有扎实的音乐功底,还为其日后从事艺术实践工作提供长期的理论指导,进而使其对音乐艺术有更广泛和深入的领悟。

(二)注重音乐教育的“宽口径”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为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宽口径”地引入多种音乐文化。此类院校的师生的国际化程度高,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国际化程度也非常高,各国音乐都可以成为学生选修或辅修的课程。澳大利亚音乐院校高度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各种音乐会、学术报告、音乐节等交流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与此同时,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也非常注重学科交叉。在教学内容上,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实践相结合,音乐专业课与音乐通识课相结合,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学校限定教学内容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相结合,音乐艺术与电影、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课程设置充分融入人文历史、现代音乐、电影及其他艺术形式等课程,既能让学生领会音乐的真谛,感受人文的气息,也能使其对人生有所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宽口径培养学生的音乐及文化素养。

(三)注重音乐教育的“实践性”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注重实践教学,突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提升其职业竞争力,体现了其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在课程设置上,澳大利亚音乐院校设置了即兴创作、室内乐、教学法、音乐管理等实践课程;在教学环节上,明确规定学生须背谱上课、参加音乐会(交流会)、公开演出,参与音乐行业实习、音乐艺术管理实习;在学习形式上,鼓励以小组团队的形式跨学科展开学习活动;在考试考核上,不仅对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考核,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的学习日志、活动经验、准备工作、排练彩排等。在澳大利亚,专业的音乐团体或各类学校对音乐人才提供的全职岗位非常少,音乐专业毕业生面临激烈的工作竞争。澳大利亚音乐院校注重职业教育,引导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以“音乐会表演者和歌剧演员、指挥、教师、音乐机构行政管理者、交响乐团经理、音响导演和音响工程师、电影音乐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等为职业。总之,澳大利亚音乐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都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值得国内音乐院校借鉴。

参考文献:

[1]悉尼大学音乐学院简介[EB/OL] .http://music.sydney.edu.au/about/history,2013-12-18.

[2]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音乐学院简介[EB/OL].http://www.griffith.edu.au/music/queensland-conservatorium,2014-01-25.

[3]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简介[EB/OL]. http://vca-mcm.unimelb.edu.au/,2014-01-25.

[4]喻辉.澳大利亚音乐教育见闻[J].人民音乐,1994(10):36-38.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范文第5篇

一、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

我国的独立音乐学院数量相对较少,九大音乐学院主要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这些学院所在地域几乎代表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根据他们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办法,独立音乐学院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采用学院教务处和教学系二级管理模式。独立音乐学院在对待教务处和教学系分工时,责任非常明确:前者(教务处)“负责制订全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规定,统筹协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各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情况并进行质量评价”;后者(各教学系系)“根据培养方案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制定本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细则》,并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工作”。也就是说,教务处主要负责在于监督和协调,教学系则享有相对独立的实施和操作权限。

(二)学院教务处直接规定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有效地类型。独立音乐学院由于专精于本专业,因此采用由学院直接规定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毕业论文类型。例如,中国音乐学院明确规定:“(一)音乐学专业包括论文等;(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包括作品和论文等;(三)音乐表演专业包括毕业音乐会及其设计报告。”

(三)工作程序明确具体。独立音乐学院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上非常严格,在时间安排上它们一般都精确到周,对每周应该完成的工作进行了细化,还指定了主要责任人和负责单位(科室)。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论文的开题工作是作为本科论文写作的最重要环节进行。

(四)注意学院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四川音乐学院等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办法都明文规定:“毕业论文(设计)和知识产权归学院所有,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将论文(设计)涉及的技术内容向外扩散,也不得将论文(设计)寄出发表。毕业论文(设计)结束后,所有的论文(设计)资料,应交回系(院)作为教学资料保存,学生不得自行带走”。

二、独立艺术学院中音乐院(系)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

在我国独立的艺术学院中一般都设有音乐院(系),它们相较于纯专业院校(独立音乐学院)在本科毕业管理上有注意兼顾艺术学科的总体特点。

(一)二级管理和三级管理并存。这些艺术学院里的音乐院系在各方面努力向独立音乐学院学习和靠拢,但模仿独立音乐学院的管理模式同时又有创新,表现为以二级管理模式为主有意识延伸第三级管理机构。例如南京艺术学院在管理上采用二级管理模式,但是《南京艺术学院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创作(设计、演出)的若干规定》中指出学院教务处和教学单位的职责的同时还明确规定了本科论文管理过程中“教学秘书日常教务工作”。而《吉林艺术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撰写及评审管理细则》和《吉林艺术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补充管理规定》则规定该学院执行三级管理模式,在学院和分院之下,指定系(实验室)作为最基础的管理和负责单位。

(二)二级院系决定对论文(设计)类型。由于艺术学院的相对综合性,下设二级学院的艺术特色区别较大,艺术学院的教务处往往不指定各专业的论文(设计)类型,而是由二级学院作为本科论文(设计)的主要制定单位。这是与独立音乐学院在二级管理模式上的最大区别。也就是说,在艺术学院的管理模式中,后者(二级学院)工作的具体性上更加拥有自主性,而前者(学院教务处)的监督和协调作用相对边缘化。

(三)工作程序相对明确。艺术学院中的音乐院系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上相对严格,在时间安排上参考时限相对宽松,但对每阶段应该完成的工作任然有明确的分工和进度要求,也指定了主要责任人和负责单位(科室)。但是本科论文的开题工作有的学院没有象独立音乐学院那样重视并专门安排,而是有二级学院自行安排处理。

(四)在知识产权方面,要求相对宽松并且非常注意学生论文(设计)的宣传。可能是艺术学院中音乐院系办学的目标更注重音乐表演,它们对学生作品的知识版权问题并没有过多明确的要求,也更注重这些作品的宣传和推介。吉林艺术学院规定:学生必须上交毕业论文复印件,毕业创作(设计、演出)文字说明材料两份,一份送教务处,一份由所在教学单位存档,其中被选为“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创作”、“优秀毕业演出者”还需另交一份给校档案室归档。对于特别优秀的毕业论文,各部门要积极向有关专业刊物推荐发表;特别优秀的创作(设计、演出)作品也要积极向外界宣传、推广。

三、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

自21世纪初本科扩招以来,各种综合类高校纷纷建立了音乐院系,由于这类音乐院系办学时间短,教学、教辅和管理都不到位,因此在制定音乐专业本科毕业管理体系和制度时表现为两个极端的特点。

(一)特点一——盲目模仿,死搬硬套。这类综合性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有的大兴拿来主义,把独立音乐学院或者独立艺术学院的管理模式照搬或者简单删减之后使用,这种现象在刚升格为本科的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最为普遍。笔者走访了西南部分高校,了解了他们音乐院系本科毕业管理办法和规定的来源,发现它们大部分都抄袭、模仿或借鉴周边独立音乐学院或者独立艺术学院中的音乐院系的成熟做法。例如,四川部分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的毕业管理办法和规定都以四川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为范本;云南的则以云南艺术学院的为基础。这些模仿专业音乐院校的现象,在有的高校是经过了再加工已逐渐显示出本学院的某些特色;有的高校则几乎没有什么改进,照搬痕迹极为明显。笔者收集到某新办高校的本科论文管理文件的电子版,点击它的属性,在该文档的属性摘要里赫然显示着东南某高校教务处的信息。由此可见,综合类高校特别是新办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的本科毕业管理的盲目和缺乏思考。

(二)特点二——沿袭旧制,不加变通。在综合类高校中,有一些学校具有相对悠久的大学办学经历,积累了很好的本科论文管理传统,但是这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或者其艺术学院中的音乐系尚处于刚起步阶段,于是就出现了该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沿袭该校既有的本科论文管理体系的现象。由于这类高校原来可能是致力于理科、农业、科技等专业领域,在音乐学科并没能积累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而这些高校又不屑抄袭照搬其他学校的本科毕业管理模式,因此,此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执行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并不完全适用的体系。笔者在此类高校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这类高校的音乐院系自建院以来从没有专门进行过本专业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的探究,完全依照该高校原有的毕业管理办法和制度进行管理。

综合类高校中音乐院系本科毕业管理体系在制定方面具有以上两个共性特点之外,它们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有一个相对显著的特色——管理权和责任下放。例如《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第三章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第三条规定:“学院(系)是毕业论文工作组织和实施的主体,提倡各学院(系)分专业成立由系主任牵头的毕业论文课程组,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毕业论文课程组主要负责提出本专业毕业论文课程的基本要求,落实毕业论文课程计划,指导教师的配备,毕业论文题目筛选,毕业论文指导,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质量分析,推荐优秀论文等具体工作。”

综合分析了以上四类不同类型音乐院(系)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可以发现这些类型的本科管理体系实际上可以根据高校性质归结为两大类,一是以独立音乐学院或者独立艺术学院为代表的高校中的音乐院系中实施的体系,二是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执行的模式。这两种体系,前者更注重在音乐专业方面的指导和监控,对音乐院系的论文类型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后者则更加注重专业的独立性,强调其音乐院系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两种模式虽然各有侧重,但是,相比较而言综合类高校尤其是新建综合类高校中音乐院系本身建设不健全,在学校本科毕业管理权力下放过程中可能会使其本科论文管理陷入盲目模仿、生硬照搬等不良状况中。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范文第6篇

回顾2013年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笔者以为可以从学术活动、理论建设和教学成果三个方面着眼。

一、学术活动:学术会议向务实方向迈进

2013年,音乐教育的学术活动多以会议的形式呈现,且大都集中在由教育部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以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主持下召开的。据笔者统计,近3年音乐学科以全国(或国际)名义举办的学术会议在数量上呈递增趋势:2011年13次,2012年16次,2013年17次。各高校愈来愈认识到,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的举办,是一个学科、一所高校、一个专业及其团队学术活力及学术影响的标志性体现。因此,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有了快速提升,所取得的学术成绩,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以突出学科与学位建设为主题的会议有:

4月2日,教育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艺术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编写工作会。根据学位办【2013】7号文件要求,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接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的委托,开始启动编写《艺术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工作。

5月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发起,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参加的“音乐与舞蹈学”博士点单位的“6+1”学位建设会议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就学位点建设以及在大行政区发挥作用和高层次课程资源共享等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

5月13日,“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北川论坛”在北川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首都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市教科所、北川中学联合举办。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刘培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和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及6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此次论坛为期两天,围绕“在操作中学习、在表现中体验、在实践中审美”的理念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展示,通过专题演讲、专家与中小学一线音乐教师和学生亲密接触、恳谈互动,探讨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5月17日,由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香港教育学院音乐系、澳门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和台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澳门理工学院举办。论坛主题是“媒体时代的学校音乐教育”。

9月26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共同协办的“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类、戏剧与影视类、艺术学类、设计学类和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此次会议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层次看,是近年来堪称在规格上最高的一次盛会。

10月23日,在西南大学召开了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音乐与舞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会议就音乐表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会议还听取了各办学单位的经验汇报与交流。

——以加强学术组织建设为主题的会议有:

6月8日,由中国歌剧研究会、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中国歌剧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本届歌剧论坛主题为“攻坚克难,开创中国歌剧创作新局面”。这是自“2008中国歌剧论坛”及“2011福州首届中国歌剧节暨歌剧节研讨会”以后,我国歌剧界的又一盛事。

6月25日,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六届全体代表大会”。大会选举杨瑞敏任名誉理事长、吴斌任理事长、尹爱青等10人任副理事长、莫蕴慧副理事长兼任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共有理事104人,常务理事37人。

9月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研究生论文评比”活动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活动收到近千篇论文。经过21名来自全国各有代表性院校的教授、专家审阅,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的优秀研究生论文。

11月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教师教育)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主办,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会议邀请指挥家严良堃主持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院合唱与指挥研究生专业展示交流活动。此外,还分别邀请指挥家杨鸿年教授、吴灵芬教授及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副院长、指挥家詹德洛夫就合唱指挥中的合唱排练的技术和音乐风格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参会者还就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经验进行交流。

11月13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与中国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区域音乐文化研讨会”在广州大学音乐学院举办,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与会代表就跨学科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各抒己见。将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方法论引入传统音乐的学术研究,是此次会议继2012年5月在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召开的“区域音乐文化”研讨会的一次深入和推进。

11月16日,在六朝古都南京,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音乐美学笔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近36所高校的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和音乐哲学界的学者就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等问题展开讨论。

——以突出学术研究为主题的专题会议有:

5月2日,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组的开题。来自全国六大行政区的17位相关专家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开题仪式。项目主持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主持了会议,国家社科基金委教育学规划办负责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要负责人莅临开题现场,并作辅导。此举意味着国家社科基金委对音乐学人主持教育学类重点项目寄予希望。

6月12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了“第三届音乐分析国际研讨会”。来自全国各专业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作曲系的30余位高端作曲界人士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美国和德国作曲家莅临会议,并做主旨演讲。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以国际视野,面向未来”。

11月4日,在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的子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开题会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课题组专家、相关领导和四川省23所承担子课题研究学校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举办,必将进一步推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的传承和保护。

12月19日,在北国冰城哈尔滨,由国家民委民族教育司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主持召开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传承”学术会议在黑龙江民族艺术职业学院召开。国家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国35所民族学院100余位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学者参加会议并做学术交流。

12月21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召开“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来自全国近40所高校音乐教育学专家齐聚京城,就基础教育新音乐课程标准修订以来,高等音乐教育的应对策略等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充分而广泛的研讨。

上述学术会议与学术活动的举办,从多个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一是会议的主办和承办方多是国内较有影响且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二是会议主题多是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三是各学会在会议前的策划与会议中的意见实施起着主导作用;四是参加会议的专家不再是单一的院校教师,而在不少的大型会议中,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政策起草人、专业新闻媒体人都频现会议;五是所有会议均以论文遴选形式作为参会资格。因此,有了会议内容制定上的指向性强、会议的发展走向上的实效性强、会议诉求上的期待性强、会议承接上的针对性强的四个特点。

二、理论建设(一):学术论文由趋同化向个性化、热点化转移

音乐教育论文代表着音乐教育学术研究的成果。盘点学术研究的前沿信息,学报是不可以忽略的。为此,笔者将视角集中在全国有代表性的9所音乐学院和7所艺术学院的学报以及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教育、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艺术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共计20本学术期刊的统计(不含各地方音乐类或艺术类期刊)。2013年,关于艺术学的学术论文共有2113篇文章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刊载,其中包括音乐学类(教育教学类、表演与音乐分析类、音乐学理论类)、歌剧与戏曲类、文化传承类、电影类、舞蹈类、艺术评论类。在所有的艺术类论文中,关于音乐教育类的文章为211余篇,约占整个艺术学论文总数的10%。从数量上看,虽然较为乐观,但与全国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数量比较起来,仅从数量上看也还是落后于音乐学(理论)论文数量的。这一点是值得从事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深省的。

在音乐教育类论文中,关于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代表性论文有:《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文化经济时代深圳高等职业音乐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圣玛利亚女校与‘女基督徒’音乐教育——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音乐教育研究》《试评埃利奥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知识论的新视角》《俄罗斯音乐学院声乐课程体系研究》《传承·变革·创新——沈阳音乐学院琵琶教学体系形成过程的探究》《美国高校声乐教学体系现状研究——以柯蒂斯音乐学院和乔治梅森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艺术学上升为门类后高等艺术院校发展建设思考》《关于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思考》《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中的声乐艺术教育改革》《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反思》等。关于音乐教育学科技能技巧提高的代表性论文有:《视唱训练新方法——读谱预备训练》《钢琴技巧训练中手部的技能损伤的避免》《合唱指挥的素质要求及教学技巧初探》《高师钢琴教学中非‘童子功’学生有效的训练方法——落臂与放松》《构唱训练在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拓展》《灵活多变的启发式声乐教学》《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等。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有:《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的实验报告》《论音乐治疗的基本方法及其操作》《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运用》《基于人体肌肉记忆到神经条件反射的声乐训练》等。这些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多数来自各专业艺术院校的学报,其作者也大都是一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撰稿人。从署名上看,一方面,他们已经取得学位或在读学位;另一方面,这些作者多为副高级职称。这就不难看出一些实质性的需求所在。不论其目的与功利取向如何,这类文章是很具有可读性、学术性和批判性的。

诚然,音乐教育类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着2013年音乐教育的成长与进步,通过以上论文的综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聚焦点多集中在建立有中国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思考、探索、引进、批评。因此,回顾、借鉴、创新、发展成为2013音乐教育的主题。但在音乐教育学科技能技巧的提高,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受教者快速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以及音乐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性文章始终少见于诸学术期刊。但与之近3年的音乐教育类论文选题比较,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以往较少见的教育理念、课程评价、培养规格等探讨性的选题明显增多,而趋同性的教学法和作品分析类文章则明显减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方面,各学刊采选论题导向在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科研的学术视野正趋于个性化和热点化研究。

三、理论建设(二):科研选题在不同层次项目申报中中标率大幅提升

2013年的音乐教育类科研选题中标率,比之近5年以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首先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在仅有的艺术学分类基础上,又增设了教育学类的选题;其次是在艺术学类分组中,第一次出现了教育传承类的项目获准通过;再次是教育学类分组中,音乐教育的项目有了一席位置。还有在教育部的人文与社科研究项目中也吸纳了音乐教育类项目的申报。这一改变,不仅大大增强了高校教师科研的兴趣与积极性,也极大地引导了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教学和科研取向,提升了研究层次,促进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在过去的一年里,2013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的申报,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类这一最高级别项目申报中,音乐教育类项目的申报与2012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在教育学类申报中是持平的。具体情况如下:

如果我们稍加分析,与2012年做一下比较,就不难看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12年度获准立项的总数为117项,其中音乐教育类选题仅有13项,仅占总数的11.1%;2013年在145项中音乐教育项目有23项,占总数的15.86%,同比增长了10.10%。在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项目中,2012年立项为173项,其中音乐教育类有23项,占总数的13.3% ;2013年在198项中,音乐教育类项目有39项,占总数的19.69%,同比增加6.39%。由此,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项目管理部门和专家们对音乐教育已经给予一定的重视;另一方面,从事音乐教育的执业者在申报能力方面也有了较大提高。

通过上述数据统计也不难看出,无论是在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还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中,音乐教育类课题数占总课题数的比重还是偏低,教育学项目中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申报方的选题不当;另一方面,可能是申报方对选题论证未达到立项标准。是否其他因素笔者不敢妄加分析,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申报单位和项目承担人绝大多数是高校和高校教师,所以在教育学的两个(国家基金和教育部项目)层面上,音乐教育工作者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四、教学成果(一):坚持讲台与舞台实践的双重评价标准

2013年,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关于音乐教育的各种比赛也在常态化进行中。举办各种比赛的目的就是要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研究,重视实践能力,同时为广大师生搭建一个展示演唱、演奏水平、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以引导学生在注重讲台的同时,也同样不能忽略舞台实践。

7月14日—19日,由香港童声合唱协会主办,国际合唱联盟、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协办的“2013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比赛”在香港举行。活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好评,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40多支合唱团云集香江进行音乐文化交流,同时为中国内地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参与国际高水平的合唱节的机会。

9月15日—22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宜昌市政府主办,中国音协大型活动办公室、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柏斯音乐集团承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长江钢琴第一届全国钢琴比赛”在湖北宜昌开赛。

10月20日—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珠江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共同协办的“珠江凯撒堡钢琴”第三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在云南昆明大学开赛。此次比赛有来自全国两百余所高校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717名声乐选手参赛,仅担任伴奏人员就有164人,观摩人数580人,总计参加此次活动人员达1461人。可谓盛况空前。

10月25日—2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师范大学协办的“海伦钢琴”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演奏比赛在上海师范大学开赛。此次比赛有来自全国近200所高校音乐院系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和学生参赛。

11月19—2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广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广州拉开帷幕。本届金钟奖共有367名选手参加声乐(美声、民族)、钢琴、钢琴与弦乐重奏四项比赛。6位选手获得金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金奖组合3位成员)、12位获银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两队获银奖组合共6位成员)、19位获铜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三队获铜奖组合共10位成员)。同时,本届金钟奖还评出了胡松华、于润洋、冯文慈、何占豪、李重光、谭冰若6位音乐家的“终身成就奖”。

五、教学成果(二):坚持高校服务于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办学宗旨

2013年夏冬两季,正值暑、寒两假。根据教育部“十一五”期间制定的“国培计划”任务要求,本年度全国有50余所高师院校的音乐学科承担了“国培计划”的培训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除港、澳、台外的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约有6000余名中小学第一线音乐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30余名“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奔赴全国巡回授课。承担此次培训任务的主要教师一部分是来自经教育部遴选的“国培计划”专家库的首批专家,另一部分,即绝大部分教师是来自承担培训任务所在院校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的专业教师。这项活动的实施,不仅使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更新,也不同程度地充实了学科前沿信息,并享用了来自全国或本地区最为优质的音乐教育资源。此类报道已见诸新闻媒体。

回首2013年,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盛事连连,欣喜中增添了一种强烈的自信。铿锵有力的步伐,展示了坚韧与豪迈,不仅增强了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还将唤起我们创造辉煌的自觉,更让我们对2014年充满了绚丽的期待。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范文第7篇

一、布兰登大学(以下简称BU)的教育体系和大部分北美大学一样,一年有六个学期,其中两个是正常学期(General session),分别是1―4月份和9―12月份,其它四个学期为夏季学期(Summer session)。大部分学生是在正常学期中学习的,他们利用夏季学期的四个月时间去打工,为下一个正常学期筹备学费。夏季学期主要是留学生和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在校选修课程,所以教育学院在夏季学期特别忙。大部分教授也是在正常学期中施教的,夏季学期他们外出旅游、参与或组织社会活动,搞科研或为新学期备课。

这所大学普遍采用学分制,其学位授予分为三个层次,一般学士、荣誉学士和硕士。一般学士学位的学制是三年,修完30门课程,90个学分,荣誉学士修完40门课,120个学分。课程分为主修和附修两种类型,主修48―60学分,附修18―24学分。主修学分不超过72学分。

二、BU音乐学院的学制与多元化的办学方式音乐学院是这所大学的特色专业,其办学思路开阔、方式灵活,它担负着音乐表演和教育等多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在社会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院还担负了许多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学院设有音乐表演、音乐理论与历史、音乐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四个系,学院的学位授予分为硕士研究生和本科两种类型。

1.硕士学位BU的音乐硕士学位教育已有几十年历史了,专业方向是表演与文献(钢琴、弦乐)和音乐教育。这两个专业的明显特征体现在高学历人才培养的灵活性上,即: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个人需要选择所学课程,他们可以在一年或两年内完成学业,对于那些已经从事专业表演或教育职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必要常年脱产学习,其学分可以通过学位论文和举办演出获得。

2.学士学位本科音乐教育中没有三年制的一般学士学位授予。本科的学位类型相对比较丰富,有荣誉学士学位(学制四年)、表演学士学位(学制四年)、学校音乐教育学士学位(学制五年)和教育专家学士学位(学制四年)四种。

A.荣誉学士学位(Honours)这是一个可变的四年制学士学位授予类型,学生可以专攻音乐理论作曲或音乐历史文学专业,同时要在艺术学、科学和教育学中选择一定的附修课程。也可以在音乐教育或表演专业中选择副修课程。这个项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免选一门必修课程,但为了更高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与所免选课程相同水平的音乐训练的经历。

B.表演学士学位(Performance)这一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高或可持续发展的表演技能,学制四年,一般在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之后,由专门的委员会或公众认可通过后方可选择。可选的专业有:键盘、弦乐、声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这一专业的选择是针对那些将来意欲以音乐表演为职业的学生。

C.学校音乐教育学士学位(Major in school music)这是可以获得专业音乐和音乐教育双学位的学位授予方式,学制五年。其教育的目的是为拓宽学生们更加广阔的音乐技能,为他们将来作为一位中、小学老师的职业做准备。学生可以确定两个发展路线:即基础合唱或器乐。获得双学位的学生可以从省教育署获得五年有效的专业教师资格证书。

D. 教育专家学士学位(Specialist in school music)学制四年,学生应该在两年的学习中获得额外的学术成绩(3.OGPA),要求有更广博的音乐背景。意欲获得这个学位的学生,在经过两年额外音乐教育专业的学习并获得资格证明后,可以从省教育署获得六年有效的专业教师资格证书。

3.社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也是BU音乐学院的重要教学活动,主要内容是组织音乐培训和演出,整个音乐学院担负着绝大部分市民的音乐启蒙、音乐技能学习、组织不同层次的演出任务,同时,学院中部分教授和学生也承担音乐家教的工作,收费相当低廉。

A.铃木(SUZUKI)音乐学校是BU下设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音乐培训基地,其培训专业已不仅限于小提琴,他们将这一教学体系延伸到吉他、大提琴、管乐、音乐启蒙等方面,每周定时上课,并以举办阶段性的演出活动来汇报教学成果。

B.弋格音乐学校(Eckhardt-Gramatté Conservatory of Music)这是为纪念加拿大作曲家、小提琴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弋格(Sophie-carmen Eckhardt-Gramatté,1899―1974)而设立的。学校承担着本省主要的社会音乐教育任务,其课程涉及到器乐、声乐、音乐启蒙等,并设有奖学金。

4.音乐比赛与交流BU是布兰登市唯一的大学,市民对音乐非常热中,每年有许多不同层次、类型、规模的演出活动,可以说许多市民的生活都是围绕着音乐演出活动来安排的,他们以欣赏或参与众多的音乐演出而自豪。由于办学特色和地处东西海岸的中部地带,BU音乐学院在加拿大的音乐交流与学术活动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经常承担和组织全国范围的音乐交流与比赛。

A.布兰登爵士节在每年3―4月份举行的每年一届的布兰登爵士音乐节是规模盛大的爵士音乐逢会,是爵士音乐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的成果展示与汇报,也是学习和交流的佳好时机。每届爵士节有来自加拿大或美国不同城市近200个乐队、约七千余人云集布兰登大学音乐学院。整个音乐节的内容包括:乐队展示、专家点评及现场指导、分组讨论与交流、专家讲座、爵士音乐会等。2004年笔者曾经现场观摩了第22届爵士音乐节。

B.弋格音乐比赛这是一个全国性音乐比赛,也是以已故著名音乐家弋格的名字命名的,这一比赛在加拿大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每年一届。其比赛的内容是按照声乐演唱、小提琴演奏、钢琴演奏三届一个循环的形式进行的。2004年举行的是第二十七届,内容是钢琴演奏。每届半决赛和决赛都是在BU音乐学院举行,并由加拿大CBC(Canada BroadcastCompany)广播电台进行现场直播。

三、BU音乐学院多元化的课程设置BU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体现了体系完备、机动灵活、循序渐进等特点,同时学生按照比例选修部分理科课程。另外,学院根据需要经常变动和修改课程计划,学生没有班级和年级的界限,他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选择一定程度的课程,在完成了规定学分后方可毕业。各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具体如下:

3.硕士研究生学位的课程设置必修课程:音乐心理学、科研方法、课堂讨论课;选修课程:在音乐学院、教育学院和人文学院部分课程中选择。完成24个学分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和答辩阶段。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个阶段在音乐学院选修的课程主要是近现代音乐、加拿大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等,主修音乐教育的学生必须学习当前国际上流行的科达伊、奥尔夫、铃木等音乐教学体系。

四、BU音乐学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布兰登音乐教育者们的教育思想很是开阔,他们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积极吸纳国际上优良的音乐教育体系,并努力将这些体系本土化。在具体教学中,教授们将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多元性特点。

比如他们将诞生在日本以小提琴教学为特点的铃木教学法顺利地移植在自己的附属学校,发展了铃木音乐启蒙、铃木吉他教学等并成功地将科达伊、奥尔夫等教学方法融合其中。

五、BU音乐学院成绩考核的多元化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BU音乐学院的教授们总是运用最恰当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果进行考核,其基本特点是:表演类专业以规模不等的音乐会或演奏会等形式进行,由相关专业的教授共同评定结果;理论类课程以笔试为主,将其中考试、平时考试与结业考试紧密集合,强调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研究型课程总是以论文和读书笔记等形式进行考核的,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有绝对的比重。

以上为笔者对加拿大布兰登大学音乐学院的整体教学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意欲探讨其多元化音乐教育体制的特点,为我国专业和师范音乐教育提供微薄参考。

参考文献

1.《加拿大布兰登大学课程表》,2004年1月印制。

2.《加拿大布兰登大学音乐学院课程表》,2004年1月印制。

3.加拿大布兰登大学音乐学院资料室部分文件。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12

作者简介:胡 军(1966~),男,史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研究生部(学位办)主任,学科建设与规划办公室主任(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3-08-24

武汉音乐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实践历经了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进程。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为全国首批硕士授予单位;1998年,学院获批设立法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为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2011年,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院有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点1个。截止2012年,学院招收 “艺术学理论”博士生2届(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招收培养硕士生32届①,已毕业硕士生 1069人,授予硕士学位974人。 现在校博士生导师3人(彭志敏教授、刘永平教授、田可文教授),硕士生导师157人,博士生4人、硕士生470人(含美国留学生1人)。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

三十多年来,学院的学位制度从无到有、研究生培养能力从弱到强、研究生培养规模从小到大,学院在研究生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将其发展历程大致上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起步阶段(1979年至1989年)

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完成了恢复招生和研究生教育制度初步建立两项重要任务,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也由此步入起步阶段,特点是成立学术机构早、培养工作起步早、招收学生相对少、学科布局相对少。这一阶段的研究生教育集中在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和民族器乐专业方向,先后培养硕士生36名,授予硕士学位32名。

1979年,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前身)成为国家首批硕士授权单位,“作曲技术理论”学科成为首批硕士授权点,作曲系招收了4名首届硕士生,分别为高鸿祥(专业方向:配器,导师:王义平教授)、王安国(专业方向:和声,导师:马国华教授)、魏景舒(专业方向:配器,导师:王义平教授)、彭先成(专业方向:指挥,导师:曾理中教授)。为确保首届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学院专门成立了以谢功成教授为组长,由作曲、和声、曲式、复调、指挥等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小组,以“研究生培养指导小组”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由此持续了多年。

图1 1981年学院首批硕士授权点获批文件

1981年,湖北艺术学院成立学术委员会,由院长林路担任主席。当年4月1日,学术委员会举行年度第一次会议上,讨论了学位和成立1979级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工作组等问题。首批硕士生毕业时,学院又组成了以孟文涛教授为主任的答辩委员会,并特邀中央音乐学院江定仙教授和四川音乐学院刘文晋教授审阅论文和参加答辩会议。1982年,湖北艺术学院成立由17人组成的“学位评定委员会”,由谢功成教授担任主席,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学位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其中的音乐学科由童忠良教授担任副主席,史新民、王义平、巫一舟、孟文涛、方炳云、蒋箴予、杨匡民、梁訢担任委员。同年4月14日,我院就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举行了历史上首次音乐学科学位评定工作会议[1]。

图2 1979年学院举办全国“第一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

从首届硕士生培养工作开始,学院就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1979年,全国“第一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在学院举行,研究生导师谢功成、马国华、童忠良等教授提交大会的学术论文在学术界产生出广泛影响。

从1982年起,我院开始申报“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博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该学科研究生导师郑英烈教授率先在全国首开“序列音乐写作”课程。1988年,作曲系又率先在国内音乐艺术院校开办了文、理两科兼容的“音乐音响导演”(录音艺术专业)。这一时期,学院的音乐学和民族器乐学科也开始起步。1986年,湖北省教委下发《关于下达我省高等学校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科、专业通知》(第039号),内容涉及6所院校22个专业,我院音乐学和音乐表演艺术(中国乐器演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可见,在学院研究生教育的起步阶段,处理好研究生教学质量、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的关系,成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理念。这一阶段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虽然不大,学科布局虽然不完整,但为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阶段(1990年至1999年)

1993年,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坚持方向、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基本方针,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特点是办学规模稳步上升、学科建设逐步加强、机构设置不断完善、招生影响不断扩大,先后培养硕士生101名,授予硕士学位96名。

1991年,在湖北全省1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学院以研究生培养为重点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获准立项建设且第一个获得验收。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学位[1993]39号文件,下达第五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和专业点名单,学院音乐表演艺术(声乐)专业被批准为硕士点,同年,经湖北省学位委员会专家评议和审定,学院音乐表演艺术(管弦乐器演奏)被批准为第一批试办硕士点专业。经湖北省学位委员会授权,学院从1994年开始试行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管弦系长笛专业学生徐戈成为首位免试推荐的研究生)。

图3 1991年学院成立“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文件

图4 1993年度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1994年9月,学院成立了研究生部,由周振锡副院长兼任首任部长。研究生部将原来由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工作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的研究生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籍管理、生活管理工作集中,统一由研究生部管理。研究生部与院学位办公室合署办公,同时还承担着学院学位管理工作职能,并兼有学科建设职能[2]。到1997年,学院党委批准成立研究生党支部,后升格成为学院党委的直属支部,此后又成立了研究生部党总支。2013年,根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学院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学院党委又适时成立学科建设与规划办公室,与研究生部(学位办)合署办公。

1995年,在国家和湖北省新一轮硕士点增列和调整中,学院又增设了音乐表演艺术(钢琴、管弦乐器)和音乐学(音乐教育)硕士点。1996年,经湖北省教委批准,学院开始首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招生和培养工作,首期招收学员12人。1997年,国家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的学科、专业目录》下达后,学院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艺术学科中的六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对应调整为“文学”门类所属“艺术学·音乐学”学科硕士点。1998年,学院申报的法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获批并开始招生。

这一历史阶段,是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学院现今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办学规模、学科结构和办学特色基本上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

(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加速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 制定了“积极发展”的研究生教育战略,学院党委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确定了“办大众化音乐艺术教育、保持精英教育功能”的办学指导思想,研究生教育作为学院“保持精英教育功能”的主阵地,在此阶段得以快速发展,特点是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这一阶段培养硕士生932名,授予硕士学位846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由此进入到以高质量、高水平、高起点为目标的新阶段。

2000年起,学院开始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生。2004年,研究生教育中的音乐学专业(涵盖本科全部音乐专业方向)入选第三批“湖北省级重点学科”,并在当年度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学院被授予“湖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图5 1995年湖北省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名单

进入“十一五”以后,学院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进入良性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学院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MFA) ”和“全日制艺术硕士”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省级研究生级教育创新项目——“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产生出积极的社会影响,“音乐与舞蹈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实现了首届音乐专业博士生和首届舞蹈专业硕士生的招生和培养。

图6 2000年学院研究生教育暨学科建设汇报音乐会

图7 2001年学院关于遴选重点学科的通知

三十多年来,学院十分重视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在各个历史时期,学院在充分发挥老一代导师示范作用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青年教师。历代的研究生导师,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教授以及学术成就突出的副教授和骨干教师,都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其中有的研究生导师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省级政府学位委员会音乐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有的先后被授予国家音乐最高奖项“金钟奖·终身成就奖”、“湖北省金编钟奖·终身成就奖”;有的成为“全国优秀教师”;有的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政府的专项津贴;有的荣获“20世纪华人音乐作品经典”殊荣;有的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表彰;有的被评为“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荣获省“文艺鄂军百人工程·十佳优秀青年文艺人才奖”等等,学院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不仅保证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使学院优良学术传统弦音不辍,薪火相传。

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学院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表演创作科研并重、协调推进学科建设,全面改善育人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地凝练了办学特色和突显了学科优势,顺利完成学院“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也取得了相应的工作成绩。

(一)“十一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绩

1.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学院在校生人数从2005年底的4853人增加到2010年底的576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由2005年底的261人增加到2010年底的371人,增长率为7%左右。五年间,学院累计毕业各类学生6256人,其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489人,五年累计授予硕士学位(含同等学力者)536人(研究生五年平均首次就业率为95.6%),授予学士学位3267人,授予成人教育学士学位595人。

图8 2010届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

2.学科建设不断加强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批准学院为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2006年,“音乐学”(050402)被湖北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列为全省第四轮拟增博士点建设项目,“舞蹈学”(050408)和“艺术学”(050401)也被同时列为拟增硕士点建设项目,当年度学院申报的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被湖北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立项建设。学院的音乐学学科继“十五”期间的“省级重点学科”之后,又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6-2010)”, “湖北省优势学科(2008)”。

2007年,“全国第二次艺术硕士试点院校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分别在汉举行,学院先后承担了“全国艺术硕士试点院校教育工作会议音乐舞蹈晚会”和“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音乐舞蹈晚会”演出任务,展示了学院研究生教育成果。

上述从1982年起,学院开始“申博”历程,多年来学院始终不懈地坚持开展“申博”工作,以提高研究生教育层次和加强学科建设。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和积累,学院凝练出“作曲技术理论”、“民族音乐学”和“中国音乐史学”三个主要“申博”方向。多年来,我院部分研究生导师以其学术影响力多次受聘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答辩工作,院长彭志敏教授还于2008年被上海音乐学院遴选为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博士生导师。

图9 “音乐学学科”在“九五”、“十五”、 “十一五”期间连续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2010年1月18日,学院召开了研究生教育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院性的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这是学院关于本科教学改革之后,一次有步骤启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会议。院长彭志敏教授致开幕词,他在对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历史作简略回顾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提出希望和要求,副院长刘永平教授代表学院作《转变观点 深化改革 为提高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而努力》的主题报告,党委书记杨锋教授致闭幕词,他指出本次会议将在我院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动我院研究生教育上新台阶。本次会议了进一步明确了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和办法,提出了配套促进研究生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的激励措施,协调了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之间的各种关系,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力推动了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

图10 2008年学院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规划建设汇报会

图11 2008年学院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评估音乐会

图12 2010年学院首次全院性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

2010年,学院“舞蹈学”被遴选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012年,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在国家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工作中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后被评定为湖北省“艺术学”门类中唯一的“十二五”重点(特色)学科。

3、研究生培养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学院于2005年开始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作为国家一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制度,艺术硕士(MFA)试点工作的实施,极大地优化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结构,开创了学院在音乐专业高端人才培养上的新途径,拓展了学院在音乐创造性人才培养上的新视野,五年中,研究生部通过“出台一份文件、制定一套方案、成立一个中心、创办一本学刊、召开一次全会”,有效完成了艺术硕士(MFA)试点工作,为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积累了经验。“十一五”期间累计招生培养177名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

表1:武汉音乐学院2005年-2010年艺术硕士(MFA)招生情况统计表

2010年,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学院开始开展艺术硕士全日制学历、学位“双证”教育,通过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以适应国家实现分类培养和合理调控学术型、应用型研究生比例的新要求。

3.研究生教育成果显现提高

“十一五”期间,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正式立项建设。自创建以来,在教学、实践、管理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至2010年底,研究生部共举办“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系列艺术实践音乐会44场。在“十一五”期间,两名艺术硕士(MFA)入选“全国首届优秀艺术专业硕士音乐会”并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两名艺术硕士(MFA)在国际性专业赛事中荣获专业赛事第一名;一名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一名荣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一名艺术硕士(MFA)赴意大利参加“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荣获金奖,一名文学硕士研究生的艺术歌曲作品荣获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奖,一名文学硕士研究生(钢琴专业方向)在美国旧金山奥克兰举行的“第十六届美国音乐公开赛”中,荣获青年组第一名。一名文学硕士研究生参加“毕兹卡《土家土》”组合,代表我省赴京参加第13届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组单项决赛并获铜奖。此外,部分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还在“十一五”期间,分别参加各类重大的艺术实践和学术活动,如教育部“高雅艺术进高校”专项演出70余场, 周末音乐会重点演出43场,重点专业赛事20余次创作或改编音乐、舞蹈作品148部,出版著作9部、专业文集14部,462篇,以上的这些成果中,许多都是研究生导师或研究生所完成,此外,10余篇硕士研究生的学论文还先后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图13 “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演出节目单

(二)“十二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努力方向

“十二五”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期,也是学院向全国同类音乐院校前沿地位奋力迈进的关键时期,学院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扎实推进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在全国同类音乐院校前沿地位的高水平音乐学院”的战略任务,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以此为目标,紧密围绕“出人才、出作品、出成果”的工作方针开展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

1.在学位点建设上

进一步加强博士点建设。2012年起,学院按照湖北省教育厅和省政府学位办主持的“武汉城市圈一级学科艺术学博士点”工作要求,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开展“艺术学理论”(音乐)博士点建设。2012年刘永平教授、田可文教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同年招收2名首届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博士生(首届博士生为王球、王茜);2013年又招收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音乐史学专业方向博士生2名。学院将在进一步做好“作曲技术理论”和“中国音乐史学”专业方向博士生联合培养的同时,努力推动“民族音乐学”方向的博士生联合招生培养工作,以此促进湖北省艺术学科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本轮重点学科建设周期内,学院还将力争实现“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

图14 2010年联合培养培养博士研究生协议书

进一步加强舞蹈学硕士点建设。2012年,学院开始首次招收舞蹈专业方向硕士生(首批舞蹈硕士生为熊妍、苏忠、黄静裴、陈琪),与此同时,学院还将同步加强音乐和舞蹈专业建设,为舞蹈专业研究生教育积累经验和教学成果,并积极争取舞蹈艺术硕士(MFA)获准招生。

进一步加强“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建设。巩固提升“音乐与舞蹈学”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成效,稳步扩大音乐专业艺术硕士(MFA)规模和招生方向,加强音乐学(理论)、录音艺术、音乐表演品牌与特色和舞蹈编创专业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开展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理论有效、实践有效、育人有效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努力培养技术过硬、艺术过硬、学术过硬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图15 2011年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

进一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建设。努力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音乐艺术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联系,建设具有音乐院校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和音乐理论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课程与艺术学科的特色课程相结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艺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点的学科方向,并力争将此学科建设成为湖北省级重点学科。

在新增学位点建设上力争扩充“艺术学理论”硕士点。坚持立足荆楚大地,以楚文化研究为学术背景,围绕艺术学原理、艺术史、艺术考古、宗教艺术和艺术管理等方向,大力推进“艺术学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形成完善的艺术学人才培养体系。

表2: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位授予点一览表

2.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上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总量和水平均有较大提高,导师的整体结构(职务、年龄、学历和学缘)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我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7人。在157名硕士生导师中,从年龄结构看,在职人员112人,占导师队伍的71%,离退休人员45人(其中部分人员仍承担着研究生教学工作任务),占导师队伍的29%;35岁以下人员5人,占导师队伍的3.2%,45岁以下人员49人,占导师队伍的31.2%;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演奏家文凭人员10人,占导师队伍的6.4%,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高级演奏家文凭人员65人,占导师队伍的41.4%;从专业结构看,音乐表演与舞蹈专业方向109人,占导师队伍的69.4%,理论类专业方向48人,占导师队伍的30.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7人,占导师队伍的4.5%。

学院在导师队伍建设上,将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导师选聘、考评和分配机制。还将通过积极申报湖北省“楚天学者”、“楚天学子”、“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和设立“武音学者”项目,聘请海内外高水平音乐专家来院任教或讲学;通过大力度引进和培养学科(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与此同时,通过“青年教师成长工程”,进一步加强青年导师队伍基础建设。“十二五”期间,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上,力争每年引进或培养高层次音乐人才3-5名,使各个学科都有高水平学科(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导师。

3.在研究生学术平台建设上

在继续建设好“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的同时,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等重要文件精神,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湖北省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生工作站”的有利条件,为研究生的艺术创作和实践拓展空间和平台。鼓励支持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东方系列艺术团体(“东方交响乐团”、“东方中乐团”、“东方合唱团”、“东方舞蹈团”、“东方室内乐团”)的艺术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研究生参加武汉琴台音乐厅“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实训实习活动。加强学报《黄钟》“研究生专号”建设和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学刊建设,继续建设好作曲系“读书品乐会”和音乐学系“音乐学研究生学术沙龙”等研究生学术平台。

图16 研究生学刊

4.在研究生教育与对外交流上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营造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由研究生新生进一步拓展到全体研究生、新上岗的研究生导师和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构建良好的学术风气,共同防治学术不端行为。

加大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的力度,进一步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与优化课程结构、精品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结合起来,与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质量监控结合起来,注重教学内容的育人实效、知识更新、技术含量和能力培养作用。

加大研究生教学研究的改革力度,鼓励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参加科研、艺术实践和创作活动,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将自身的研究课题和艺术实践成果,努力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能力,为社会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制定研究生创作和艺术实践和科研管理办法,在创作、研究环境、条件提供、经费投入等多方面给予保障,从体制上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音乐评论,关注和引领现实的音乐生活。拓宽研究生参加艺术实践的渠道,把研究生创作作品、艺术实践成果纳入对研究生的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丰富研究生社会实践载体,鼓励研究生走进社区、农村、部队,在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中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图17 2010年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加大研究生教育的对外交流力度。在继续做好与台南艺术大学进行音乐学研究生“交换生”培养项目的同时,拓展与台湾合作院校的数量和合作内容,并推进与国外音乐院校的交流合作。“十二五”期间将努力新建校际合作关系院校3-5所,以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交流。鼓励、支持优秀研究生参加海内外一流的专业音乐比赛,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和专业水平,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积极扩大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招收,重点加强对亚洲各国公派中国的研究生层次留学生吸纳接收。

综上所述,三十多年来,武汉音乐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历经了不平凡的历程,秉承“立德、自强、崇文、精艺”的武音精神和优良学术传统,我院的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学位授予到多种学位授予、从个别方向培养到音乐学所有方向的全覆盖”② ,可谓三十余载奋进跨越,三十余载春华秋实。为了我院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历代的研究生导师以教育者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奋斗不息。回顾过去,我院的研究生教育艰辛而辉煌;面对现实,研究生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展望未来,研究生教育充满无限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将我院建设成为全国同类音乐院校中前沿地位的高水平音乐学院,要求我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必须在不断改革和科学建设中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勇于作为,也理当更有作为。

图18 2012学院与台南艺大研究生交换培养协议书

注释:

①从1979年至2013年学院共招收硕士硕士研究生32届,其中1980年、和1982年未招生。

②参引彭志敏院长在“2010年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开幕词。

[参 考 文 献]

[1]汪义晓.卓然有立三十年(上·六五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考(1978-2008)[J].黄钟,2009(1).

[2]周振锡.增强质量意识 强化质量手段——武汉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J].研究生教育科学论丛[M].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其他参考文献 ]

[1]汪义晓.卓然有立三十年 (中·七五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考(1978-2008) [J].黄钟,2009(3).责任编辑:田可文

Development both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Academic

Degree Affairs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HU Jun

Abstract: That the academic degree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began in 1979. This paper discussed on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both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academic degree affairs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The writer divided it in three stages of starting one from 1979 to 1989, developing one from 1990 to 1999, and expedited one from 2000 to nowadays, it also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academic degree affairs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际化培养;研究生教育;音乐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244-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全球教育的发展重心[1]。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国际化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作为未来社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化需求,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当尤其注重开拓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推进研究生的多元文化交流、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增强研究生的国际交流能力[2]。作为新兴的音乐学院,苏州大学音乐学院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工作,学院积极吸取国内外有关学位与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诸多研究成果,大胆吸收、借鉴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不断规范和优化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以实现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目标。本文将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方式、论文审核与答辩、国际化交流以及招收留学生六个方面对音乐学院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面所进行的初步尝试进行阐述。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占有主体地位,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国际化也是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中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学院重点加强了海外人才引进的力度,引进的高水平国际教员充实了学院的教师资源,初步建立了一支国际化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使之成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骨干力量。目前,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中68%的导师来自境外或国外,均毕业或曾任教于国际顶尖大学和音乐学院,如美国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德国科隆音乐学院、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等。在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中,64%的导师具有博士学位,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和演奏经验、并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为学院营造了多样化和国际化的学术氛围。

二、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院秉承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原则,同时参照国内外先进的课程体系,重新制定了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从原来按照一级学科改变成按照研究方向设置课程,使研究生培养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国际化将为提升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方案的设置注重研究生课程的层次,课程的知识内容一般不与本科的知识相重复,并且在课程知识内容的设置方面将知识深度和广度有机结合。根据研究生教学与学习的特点,改革已有的课堂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方案修订的内容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各研究方向的特点,比如音乐教育、音乐理论、作曲等,每个研究方向具有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发挥研究生在专业研究方向上的个人才艺和专业特长,突出研究生音乐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其个人培养计划的设置留有回旋余地,使研究生的培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既满足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又能根据音乐教育、音乐理论、作曲等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对课程、音乐会等进行不同的安排,科学地设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手段,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具有音乐学院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而提高学院研究生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三、课程教学方式逐步国际化

外籍教师的加入,为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在课堂上,双语教学已成为学院的特色,《钢琴教学与实践》、《室内乐表演》等课程已完全实现全英文教学。由于刚入学的研究生英语水平难以接受全英文教学,因此双语教学在低年级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过渡作用。由于原版的英文教材具有更好的语义表达环境和良好的理论前瞻性,因此双语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和英文参考资料。这有利于学生了解音乐专业的一些前沿理论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同时选择原版英文教材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全面接触英语的环境,包括准确使用音乐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准确表达音乐专业内容,有利于熟悉国外的教学思路,真正使课堂教学从形式和内容上能够与世界主流艺术和专业思想接轨,也为逐步实现全英文教学奠定基础[3]。此外,针对研究生在今后科研和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学院为一年级的研究生设置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音乐理论与分析》的共同课程,任课教师采用高水平英文原版教材,课堂教学使研究生获得了一定的科研意识和规范的音乐学术训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吸收先进的音乐专业知识,还能使其英文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在课程教学师资配备上,根据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案的要求,学院选择具有海外留学经验或海外工作经历、并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作为共同课的课程负责人。由这部分教师担任主讲教师,通过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将学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课程教学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四、规范论文审核与答辩制度

根据国外高校研究生指导的经验,学院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集体指导制。除主导师外,学生将选择本系和外系各一位导师来进行论文指导,以保证论文的质量。知识时代的学科交叉性要求研究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而单一导师的知识局限性易导致研究生学习范围过窄、知识结构不宽,难以适应当前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实施导师负责制,辅以导师集体指导制,将不同学术背景、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的导师组成一个导师组来共同指导研究生,可相互补充,弥补导师个人知识水平上的欠缺,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知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其音乐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够培养具备宽广学术视野和深厚音乐功底的研究生。实行导师集体指导制,充分发挥各位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对研究生进行综合指导,提高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论文通过评阅以后进入答辩程序。以往的研究生由于参加答辩的人数较多,一个答辩小组一天要完成多个研究生的答辩工作,每个研究生介绍论文、答辩委员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因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对论文进行详细评审和探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常流于形式。学院针对这一问题,2014届毕业研究生首次采用一人一场的答辩形式,每人答辩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答辩委员会对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提问,同时也给研究生足够的时间来阐释论文的思路以及创新点等。

五、鼓励研究生科研与国际化交流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学院成立以来,大力支持和鼓励研究生科研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学院研究生论文的发表数量稳中有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的人数也逐步增加。2014年我院有4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人获得了学校的国际会议资助,其中有同学赴日本奈良教育大学参加第四届“东亚音乐研究”会议(Music of East Asia,MEA),并在会上全英文发表学术论文。另有学生参加“2014年民族音乐学研究生论坛”并。部分导师也根据自身的科研方向,通过模拟国际会议等方式积极参与指导和训练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高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水平,培养其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能力。

拓宽研究生国际交流的渠道不仅要体现在“走出去”,学院内部也积极为学生营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开展多形式的学科前沿讲座。学院有众多外籍或国内教师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师资与智力资源,邀请国外高水平音乐表演艺术家、作曲家等来我院开设各种形式的演奏会、前沿讲座、大师课等。学院在2014年由专任教师带头,举办了“古典艺术歌曲节”、“世界音乐演讲”等一系列活动。目前已有来自台湾、美国、法国、加拿大、印度等境外、国外的多名外籍专家来我院举办讲座、音乐会与大师课。学生通过与国外音乐大师的近距离交流和讨论,不仅收获了耳目一新的音乐知识,更能深刻体会到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国际化的学术氛围。

六、招收留学生

留学生是衡量一所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吸引优质国际生源到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对促进学生群体多元化,为学院营造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氛围有积极作用。基于学院拥有大量的外籍教师,很多留学生慕名而来,2014年学院共招收包括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共10名留学生,其中有一名来自哥斯达黎加的留学研究生。这仅是学院招收留学生的第一步,目前学院还在为留学研究生招生和入学后一系列与生活、学习相关的事宜努力,为吸引留学生来学院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招收留学生对丰富学院国际化办学模式、提升学校的影响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也有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之处,音乐学院将继续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并以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为目标,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晓蓉,黄金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2]穆琳琳,李一兵,鲁文晓.研究生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初探――以信息和通信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

音乐学院学位论文范文第10篇

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论文,要求在学术上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为此,作者应从选题、材料、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和认真准备。

选择恰当的课题,是完成博士论文的关键环节。选题应从客观需要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从客观方面来说,所选之课题应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即要考虑是否在学术上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论文完成之后,能否对学科理论与实践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创新”,既可以是原生性的,也可以是继承性的。选择前人没有做过或做得很少的课题,可以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但是否具有创新性,依然要看论文能否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新的理论和方法,其立论能否得到专家学者的赞同,并最终对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起到有益的作用。从主观方面来说,要对所选课题熟悉、有兴趣,对课题有关的学术动向有较充分的了解,研究的难度既富挑战性,又有经过刻苦努力之后可以完成的基本把握;材料上(包括既有成果与研究所需之材料)有准备、有积累,进一步的收集也较为方便等。

王萃在本科阶段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在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留校任教几年之后东渡日本研读硕士学位,在日本的七年间,既进一步学习了各种作曲技法、获得了学位,又创作了许多现代作品,并对日本的作曲家及其作品、对日本的社会与文化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考取上海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之后,又学习了以学位课程为主的各门课程和新的知识,接受了严格而系统的学术训练。因此,当她提出要以日本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为对象,研究其和声技法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课题设想时,我认为她具有做这个课题的基本条件而予以支持。经再三推敲与比对,最后确定以武满彻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并选定了几位同时代的作曲家为参照。选择这个课题,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其一,武满彻是20世纪日本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现代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继承了19世纪末叶以来法国音乐的艺术风格,在20世纪诸多新观念和新技法的影响下,结合东方民族的审美意识,开创了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音乐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武满彻音调”、“武满彻音响”与“武满彻速度”,从观念到技法,课题本身所含有的研究内容丰富而多样;而对武满彻及其相关作曲家的和声研究,不仅可以深入地搞懂、认知武满彻的和声技法,而且还有助于较全面地了解日本现代音乐创作的状况,这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与研究无疑是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其二,武满彻的音乐作品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受到世界音乐界的重视,并从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对武满彻研究的热潮,中国音乐界近年来也陆续有研究著述问世。但从研究的整体状况来看,主要是集中在哲学、观念与创作技法的综合分析,而对其和声技法的研究较少,更未见整体性的研究成果出版。因此,选择这个课题既有很大的难度,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但也有着创新的空间。做好这个课题,无论是对这位音乐家作品的了解与把握、还是拓宽和声理论的研究视野,对20世纪和声技法总结出新的和声语汇,都会做出有益的贡献,从而使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其三,能利用和发挥研究者对日本的社会、文化、音乐和音乐家有较多的了解以及熟练地掌握日语等自身优势,方便于搜集材料、阅读文献和对音乐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

王萃做这篇论文很是努力,无论是收集材料、研读文献,还是分析作品、进行比较和综合,直至提炼观点,总结规律,最后形成结论,都下了很多的功夫。单从收集材料来说,光是去日本就有三次之多,所得材料之丰,很令人称羡,这只要翻看一下本书所附的参考书目即可窥见,占有充分的资料,是写作论文的前提。分析作品更是细致,对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最基本的功夫就是分析,而且首先要做好细节的分析,只有把各个细节分析清楚了,才能从个别到一般,总结其个性化的特有规律。为了全面地把握作品的技术构成特点,作者同时运用了对现代作品不同的分析理论,如序列分析法、音级集合理论、有限移位调式体系、申克分析体系等,并予以相互对照与验证;现代音乐作品中的和声技法,都是与各个音乐要素,如音组织、织体、节奏、音色、结构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里所说的“细节”,也就包含了上述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萃的研究成果不仅得到了答辩委员会教授们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而且业已开始产生社会影响,据我所见,已有不只一篇的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文章予以引用。论文的出版,将有助于进一步的传播,供同道者交流,并以此希望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批评指正,俾能不断修改完善。

是为序。

上一篇:音乐生毕业生论文范文 下一篇:流行音乐欣赏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