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5:56:00

英语文学硕士论文

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钦努阿・阿契贝,研究成果综述,非洲英语文学

非洲英语文学又称“黑非洲英语文学”,为避免种族歧视便称“非洲英语文学”。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和各殖民地不断开展的反殖民运动,非洲英语文学便开始飞速发展。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非洲国家都取得了一定的独立,这些被压迫已久的殖民地弱势群体,强烈渴望早日摆脱西方世界文化霸权对其进行的长久操控,各国文学家关于该主题的笔触也日益尖锐。在非洲各国成就最为显著的当属西非的尼日利亚。尼日利亚的著名作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钦努阿・阿契贝、沃尔・索因卡等是主要代表人物。而东非英语文学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才逐步兴起,杰出代表包括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梅佳・姆旺吉等人。南非白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曾获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也是第一位两度获得布克奖的作家。这些非洲作家多用英语进行创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非洲本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较之英美文学的各类作品,国内对于非洲英语文学作品的关注与研究明显不足。因此,本文选取了钦努阿・阿契贝这位在非洲国家声誉最高的且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到非洲文学的经典存在。

一、钦努阿・阿契贝及其作品

钦努阿・阿契贝是当代国际文坛备受瞩目的尼日利亚著名作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写出了“发自非洲人内心世界的英语小说”,还被誉为是“现代非洲文学之父”。他共著有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以及评论文集等20多部作品。他还被美国、英国、加拿大、尼日利亚等多所大学授予了20多个荣誉博士学位。他的作品内容全部以展现尼日利亚的社会变迁为主题,是作品拥有最多语言版本的非洲作家。他的文笔恳切深沉,反映了非洲社会与殖民地政治的种种现实,因此,在非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还著有长篇小说《荒原蚁丘》、《希望与困境》、《家园和流放》、诗集《当心啊, 我的心灵的兄弟》、短篇小说集《战地姑娘》、儿童故事《契克过河》以及评论文集《创世日的黎明》、《尼日利亚的不幸》等。其中,《瓦解》与《神箭》用英语谴责了殖民者的侵略行为,同时也向世人讲述了非洲本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阿契贝发表于1975年的论文《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康拉德中的种族主义》,开启了后殖民理论的先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非洲作家,钦努阿・阿契贝一直努力纠正西方世界对非洲地区以及非洲文学的偏见与不屑,他提倡用英语创作,强调非洲和西方的文化的平等地位。他希望通过“非洲人自己书写非洲人的故事”,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重塑非洲形象,让更多人了解非洲,了解非洲文化与文学发展,进行东西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这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巨大积极意义。

二、国内研究成果分析

在后殖民文学以及理论创作领域颇有建树的阿契贝,国内外对其一直都有关注,但研究程度却相差甚远。国外有关阿契贝的研究早在世纪60年代便已有文献可循。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有关阿契贝研究的学位论文有二十余篇,期刊文章二百余篇,研究专著十几本。而国内的研究近年来才逐步开始。台湾地区对于阿契贝的研究早于大陆,最早是对阿契贝的一些小说进行了翻译,接着,学术界也开始关注这位作家及其作品,并发表了一批学位论文,其中包括吕静雯的《追寻非洲:齐努・阿契比之〈四分五裂〉与〈不再安逸〉中的再现与认同》,林璇的《阿契比〈人民之首〉与〈草原上的蚂蚁丘〉中之新殖民主义》,以及林耀荣的《无法保持的中心:齐努亚・阿奇贝小说〈分崩离析〉中的众声喧哗现象》等。大陆地区对于阿契贝的研究相对落后,仅在1963年《世界文学》杂志刊登了高宗禹译的阿契贝代表作《瓦解》的节选内容,之后,《外国文学动态》与《世界文学》杂志便对阿契贝的每部新作进行报道介绍,《外国文学动态》杂志在1977年第五期用《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及其主要作品》一文详细介绍了阿契贝的创作,但其原著却鲜有人读。他于1987年出版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荒原蚁丘》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阿契贝荣获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国内各大报纸杂志纷纷报道,随即掀起了一股阿契贝热潮。2009年,重庆出版集团在做“重现经典”系列图书时,全面引进翻译了《瓦解》《动荡》《神箭》《人民公仆》和《荒原蚁丘》五部阿契贝的著作,至此,阿契贝长篇小说的中文版著作才出现在大陆读者目前。

根据中国知网CNKI可搜集到的资料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8月,研究阿契贝及其作品的学位论文共6篇,均为硕士论文,最早为2008年中南大学李元平的《抵抗与妥协_析齐诺瓦・阿切比在〈崩溃〉中的写作立场》;期刊论文30多篇。近几年来文章数量明显增加,但相对于英美文学作家作品研究而言依旧不足,研究程度也相对较浅。目前,国内还未出现关于阿契贝的研究专著。就现有研究成果而言,研究的重点普遍集中在阿契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瓦解》以及后殖民研究方面,《神箭》这部重要作品更是无人涉及。国外已经出版了大量阿契贝的研究专著,国内研究还没有广泛开展,发表的期刊论文多在2010年之后,说明我国学界对阿契贝的文学地位及其作品在近年才开始受到重视。

就研究时间而言,笔者所持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内最早关于阿契贝的研究成果,如下图所示:

上述图示数据清楚显示,在阿契贝获得布克奖以及国内大规模翻译其作品之前,也就是2007年之前,有关于他的学术研究屈指可数,学位论文数量为零,从2008年才出现第一篇硕士论文分析阿契贝在《崩溃》中的写作立场,之后又出现长达三年的研究空白,直到2011年才又开始出现研究成果。期刊文章方面,1995-2006年间共5篇,并且1996-2002期间出现空白,无人研究或无成果发表,2007年开始数量明显增多且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以2010年数量最多。

就研究内容来看,国内阿契贝的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问题有:一是对阿契贝代表作《瓦解》的分析与解读。作为阿契贝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自1958年发表开始,《瓦解》一直是读者最多、研究者最多的非洲英语文学作品。在笔者所搜集到的6篇硕士论文中,华侨大学的徐雅欣于2013年完成的《〈瓦解〉:一种生态批评的解读》便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了《瓦解》这部作品。而在30多篇期刊文章中,有9篇文章以《瓦解》或《瓦解》中的主人公作为研究对象,如:庄宇琪于2008年3月发表在《前沿》的《论〈瓦解〉的内部文化冲突》,陈榕于2008年3月发表在《外国文学研究》的《欧洲中心主义社会文化进步观的反话――评阿切比〈崩溃〉中的文化相对主义》,陶湘鹤于2009年12月发表在《安徽文学》的《〈瓦解〉:一出英雄的悲歌――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奥康科》等。二是有关于后殖民方面的研究。阿契贝在非洲本土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并曾长期在非洲从事创作、教学等工作,相比那些移居西方并接受西方教育体系而进行文学创作的后殖民者,他开阔的文学视野以及强烈的批判精神更能从殖民地本身出发,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另外,学者普遍关心的还有阿契贝作品中有关非洲民俗、文化冲突以及语言改写等课题,但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只有个别文章涉及。

三、国内研究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

中国作家网2006年5月13日所刊登的颜治强的《阿契贝,他走在世界文学队伍的前列》文章中说到:“……除了引言和序,我国外国文学评论界对它(《瓦解》)没有作过任何研究,在我国的商业价值很低。治黑非洲文学不读《瓦解》就相当于治中国近现代文学不读《呐喊》”。从现有研究成果而言,对于阿契贝的研究问题已经反映出我国对于非洲文化以及文学研究的不足。在世界文学的巨大领域,我们只是将英美文学最为主流进行最为系统的研究,澳大利亚文学、加拿大文学以及印度文学等也是近年来才逐渐发展繁荣。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非洲国家的发展普遍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且认为那些国家的人们常常食不果腹,灾病缠身。然而,事实却并不如此。每个国家都积极进行着自己的文化发展以及文学创作活动,这些非洲国家地区的人们有着由几代人组成的作家群体,持续不断地产生着伟大的作家和作品,为世界文学宝库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血液。在我们忽略非洲本土发展以及文化的同时,非洲文学便失去了与其他流行文学相抗衡的机会,原本较为延后且信息传播不及时的弊端使非洲文学的呼吁之声始终较为微弱。其次,虽然阿契贝已受到学者注意,中译本仍只局限于其几部著名的小说作品,而他其他几部长篇小说、多篇小说、评论文集以及诗集、儿童故事等还未被翻译成中文带到读者面前,目前外文原版书价格普遍较高同时也不普及,大家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也难以接触到,因此,造成了对于非洲文学的研究的空缺与不足。国内研究总是被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牵着鼻子走,总是沿着前人的脚步才缓慢进行着,基本没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现在的实力比当初苏联强多了,然而他们写得出非洲文学史,我们写不出。英国的‘海涅曼教育图书公司’可以斥巨资扶持非洲文学,尽管最初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巩固其在非洲传统的教育图书市场,这些行为都是立志要领导世界潮流的国家在国际文化战略上的大手笔。”而我们却还未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以及文学作品投入应有的关注度。不仅如此,国内现有的阿契贝研究成果多集中关注他的第一部代表作《瓦解》,研究作品过于集中,多篇文章就其作品主题与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缺乏对作品的深度挖掘。其他多部作品只有个别文章有所涉及,他的文论集和诗歌成就至今无人问津,缺乏对阿契贝作品的整体关照。对于阿契贝的译介、个人写作风格等重要课题研究还未展开。

四、结语

国内关于非洲文学的研究如今还多停留在著名作家代表作品的译介和评论上,因为缺少对非洲文学史的认知及熟练掌握,阐释和分析非洲文学现象的论文较少,专著尚未出现,缺乏对非洲文学整体上的把握。因此,对非洲文学的研究还很薄弱,可以说还处于起步状况。阿契贝曾说过:“非洲人民并不是从欧洲人那里第一次听说有‘文化’这种东西的,非洲的社会并不是没有思想的,它经常具有一种深奥的、价值丰富而又优美的哲学。”他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让非洲文化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同时也获得世界的尊重。非洲英语文学中所表达的多是其本土民族文化及其传统,是非洲人民思想与情感的结晶。近年,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等国际重要奖项不断花落非洲,使非洲英语文学日益吸引学术界的目光。通过对阿契贝及其作品研究的归纳与梳理,有助于国内学者更好的进行研究,也能够为各界读者认识并了解非洲文化与文学提供一些便利。不同国家的文明和发展模式也应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同时也要坚守自己本族的绚烂文化,以独立自尊的姿态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促进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东楠. 非洲英语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以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为视角[J].新闻爱好者,2012(9).

[2]夏艳. 非洲文学研究与中非交流与合作[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颜治强. 阿契贝,他走在世界文学队伍的前列[N].文艺报,2006(5).

[4]丁琼. 钦努阿阿契贝和非洲传统文化的延续[D].苏州大学,2011(5).

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一 元话语理论

1 元话语的定义以及影响

元话语(Metadiscourse)是最近这些年在话语分析学以及语言教学上经常被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至少被定义出了两个,第一个主要是针对“和话语有关的话语”定义的,即discourse about discourse。这个定义主要阐述的内容是,通过某个语句或者是由此形成的篇章而对某种理论进行针对性的阐述;第二个概念则主要是针对整个语篇当中除了表达其基本概念以外的其他意义成分,机元话语是指作者用来进行组织语言、吸引阅读者进行继续阅读、对于文章中所显示的内容以及读者态度进行明显标示的一种显性语言方式。针对英语文学评论的这个命题,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概念定义。

近年来,元话语这个概念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广大语言学家的广泛注意。人们在研究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充分意识到一种可能性,即作者在对某一种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于当前所表达的命题提出了自己的态度,同时这种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读者的态度进行了一种表达,用一种比较浅显的话语解释,就是“读者以作者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这种态度在进行英语文学评论的时候表现尤其强烈。因此,在当下研究元话语理论的主流的时候,学者们的普遍观点就是作者在自己所展开的文字当中充分定位了读者和自己的连接方式。着名语言学家哈尔兰迪把写作看成了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种交流以及互动,在这种交流下,作者通过读者愿意进行交流的方式,通过对作者身份所进行的恰当的传递,使得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下面,本文将从元话语的特性以及手段功能等方面详细解释元话语的本质。

2 元话语在英语文学评论方面的的特征

元话语这个概念最早提出的学者是丹尼尔·哈里斯,提出的时间是1959年。概念提出的初衷是对语言本身的概念进行阐述,对作者引导阅读者分析整篇文字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后来一大批学者,如威廉姆斯、克里斯摩尔、库尔波尔或者是哈尔兰迪等人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充分地发展以及改善,把元话语的概念范围大大扩展了。在这些学者的定义下,元话语所覆盖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了由作者或者是说话的人提出的,能够通过对语篇的介入而对读者的思想造成一定形式影响的语言形式,比如说各种类型的模糊语、连接词语或者是各种能够含有评论语篇以及带有评论性质的语言形式。但是,正如哈尔兰迪在2005年的一篇着作中说过的一样,相对于其他已经发展成熟的语言学样本,元话语在理论模型构架方面仍然显得十分不成熟,在实际应用当中所出现的应用性质很模糊。

在过去对于语言学当中信息量传递和情感传递的研究方向上,学者们一般是把信息的传递以及情感的传递进行详细的区分,把关注的重点内容主要都放到了对于命题意义的理解以及表达自我思想的方式之上。但是,这种思想方式对于参与交流的其他参加者来说,在其创造语篇的功能上是一种很强的漠视。寇特斯认为,如果我们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语言的所指功能之上,那么这种趋势将逐步朝着危险的深渊滑动。因此,元话语这种概念的出现就是指对于语言命题的一种有力回应。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作者把想要传达的信息直接传达给读者。在这个信息传达的过程当中,被传递出去的不仅仅是信息,其中读者对于这个信息所产生的归属感、对于这条信息和自身的经历的切合度,对信息所提出的期望以及读者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在整个过程当中起到了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人及因素充分反映出了整个信息活动当中参加者本身对信息的诠释、各类反应以及通过信息和作者产生的互动。这一点,在通过元话语对英语文学的评论这种媒介进行得十分透彻。相对于其他的文体,评论要求作者直接产生一种直观的个人主观色彩,因此在元话语的使用深度上要远远大于其他的文体。

元话语的理论核心和英语文学评论的本质核心是一样的,即都要在交换信息的前提之下还要对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思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交换。正是这种交换,使得作为读者的一方能够深切地理解并且选择一个立场,并和相应立场的人进行结盟。由于元话语本身所携带信息量和情感的重要性,不仅涉及到了现实世界当中的人和相应的地点以及活动,而且还对社会关系进行了构成以及促进,因此在书面语言的理论当中,元话语已经被许多专家和学者当成其重要特征,并把这种理论大量运用到各种书刊杂志以及论文期刊当中。

3 元话语在英语文学评论中涉及到的功能及手段

在当前的元话语研究中,一般的学者大多数是通过传统的功能语言学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根据学者克里斯摩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元话语本身并没有增加命题本身的信息量,但是元话语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对于自己的理论和观念进行组织以及整理,使得读者的思想受到作者的思想影响。哈利迪尔根据上述研究得到的成果发现,人们可以根据给定的命题材料表现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其中包括如带有正面情绪的赞成、高兴、心花怒放等情绪,还包括带有负面影响的感情,如怀疑或者是后悔,等等。在1989年的时候,克里斯摩尔对元话语分类时,则把信息化标注到了元话语的属性当中,这种功能也和哈利迪尔的概念功能相同。这条论述在2005年的时候也被哈尔兰迪引用。

但是,相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学者们对于元话语的研究中心更多的是放在了显性语篇手段当中。1993年,克里斯摩尔等学者在1985年库尔波尔所进行的分类基础上,把元话语的标记一共分成了两个大的分类,第一个分类是语篇元话语,第二类是人际的元话语。其中,交际元话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过渡语,是原话语中具有的框架标记,对元话语的思维引导提供出一个最基本的架构;其次是内指标记以及逻辑连接标记,这一部分的标记是通过对逻辑连接语的使用来达到全篇标记的目的;第三是序列标记词语,通过对于元话语的整体或者是一个单一的部分进行序列先后上的标记来进行框架整体逻辑的确定;第四部分是提醒元话语,这部分一般来说是通过对于某个语言信息点进行强化以及提示,来使得语言的信息量通过这些提示语不断放大;最后一点是主题语。通过元话语主题语的转移以及侧重,使得信息量发生偏移,对信息的主题进行额外的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人际元话语的性质来说,其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人际元话语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模糊语,这一类元话语通过增加大量不确定的词语,来对当前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模糊以及否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缓冲的话语概念,避免出现各种“非A即B”的情况。其次就是和模糊语在概念上存在冲突关系的确认标记,这种标记表示对于一个事实所进行的明确态度的承认或者是否认,能够表达出强烈的主观动机。第三点是属性语,这种话语是通过施动者对于某件事物进行性质上的确认来产生对某件事物的判断。最后两点的性质有一些接近,分别是态度标记以及评论语,它们的含义中都有一种类似“结论”的成分在内,不过评论语一般更多用在事件的结束期。正是由于这些理论基础的奠定,才使得用元话语理论分析英语文学评论成为了一种可能。

二 用元话语理论分析英语文学评论

1 元话语理论的研究过程

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首先选取相应数量的样本。由于英语现在已经逐步成为了一种世界性质的语言,使用英语写文学评论的作者并不一定是把英语当成母语的研究者。全面地说,在进行样本选择的时候,研究人员是选择了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和不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加在一起各10篇。同时,为了使研究检验结果更加具有权威性,我 们对于采用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进行严格挑选,其文章来源都是本国的权威性质的文学评论期刊;而对不是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则一般采用该报告人员的语言学硕士论文作为样本,论文的主题一般来说也是有关于英语文学的评论。

在开始评论的时候,进行文字参数定量的工具就是由哈尔兰迪提出的最新的元话语分类模式。在整个元话语的标注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遵守由哈尔兰迪所提出并加以详尽完善的元话语所具有的概念和功能,同时也根据我们前面所涉及到的元话语的原则进行补充。开始进行研究和统计的时候,首先要对整个语料库当中的20篇论文进行统计,对所出现的各种性质的元话语的频率进行统计,同时对各种包括语言形式的原话语和非语言形式的元话语总和在文章当中的频率进行统计。除了以上的这些计算,我们还要计算元话语在文章当中出现的密度问题,并综合以上的数据进行研究工作。

2 研究结果

根据对20篇各种形式的论文进行研究和统计,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在进行元话语理论分析英语文学评论的时候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在这一类的文体当中,作者对于元话语当中的过渡标记以及模糊语的使用量非常大,而对于其他形式的元话语来说则被使用的几率很低。经过分析,这种结果是由于英文文学评论的独特写作方式所决定。同时,由于文学评论所带有的主观性以及如同前文所说的作者和读者之间互动的要求性质,在评论的写作当中,作者大量使用了引导性质的元话语以及互动性质的元话语。这两种元话语在论文中的数量和地位是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同时,不以英语作为母语的研究者所写的论文在使用模糊语的数量上要远远大于英语母语的研究员所使用的数量。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非英语母语国家的研究员在使用增强语气和模糊语的数量上要远远大于英语母语国家的人。这就直接导致了英语文学评论在区域性质上的差异。

三 结语

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

1.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于2012年颁布。且新《课标》强调“文化意识”和“人文性”,而文学作品作为语言艺术的典范,内容和表达形式对学生有极大吸引力,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它的人文内涵能给学生个性发展及跨文化意识提供了有利凭借,并强调了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由于教师自身素质差别较大,定位也有所不同,再加上选修课的难度和深度有较大的弹性等,所以很难正确有效地进行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教学。因此,对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程进行文学选修课的分析与研究能帮助高中英语教师准确理解新《课标》的理念、正确把握其精神实质。

2. 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开设现状

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大致分为三类:英语文学作品阅读(主要是英文小说);英语影视欣赏(主要是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和英语戏剧表演。已开设的英语文学欣赏类课程还比较丰富,涉及到了小说、影视和戏剧,但遗憾的是,相应的教材却十分稀少,目前已经出版的高中英语文学欣赏类教材只有三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欣赏入门》,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文学欣赏》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影视欣赏》,多数教师采取根据课程内容印发讲义的形式。

3. 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开设的启示

3.1 工具性以及人文性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自我实现的人”。而且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也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既要落实工具性,又要体现人文性。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语言能力上的发展,也要着眼培养学生完整人格和创造能力。而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性特点在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更易达到新《课标》所说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上的双丰收。

3.2 大量而高质的输入

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的开设符合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克拉申(1981)认为,外语学习者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接触大量的、可理解的、有趣的且相关的输入。且新《课标》中对阅读量做了一定的要求,如在五级读的技能上的要求为“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就我国外语教学现状而言,语言输人量的不足已经成了妨碍英语综合技能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一局面,创造良好的外语输入环境,开设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此外,材料的可读性、趣味性也是值得关注的,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对来说,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等有人物,有情节,故事性强,与其他题材的语料比,更能吸引学生。”

3.3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学习一种语言也是对该语言文化的学习。当明白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才算真正地了解了这个语言。新《课标》同样提及了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并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文化意识的培养上,英语文学作品有着很大的优势。相对于更多地出于针对语言知识和规范而编写的教材来说,文学作品更多地反应了社会和文化背景,能学习隐藏着语言背后的文化信息,如民俗和国外的价值规律。

4. 高中开设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的意义`

4.1 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学的熏陶。学生的语言技能需要通过适量而优质的阅读来实现。学生的语感、审美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也会逐渐积累,使英语文学作品变得有吸引力,提高学生上课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作家通过文字来传递思想,反应社会文化。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国外文化知识,拓宽视野,促进跨文化交际,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发展。另外,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中不仅有极强的艺术效果,也有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学生在阅读的中进行批评性思考,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4.2 我国优良的文学教学传统的传承和发扬

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现行教材中文学教学传统的流失,例如1982年版的英语教材高中三册课本中选自浅显的英语原著或其他语言著作英译的课文约占80%,体裁包括故事、短篇小说或小说节选、短剧、诗歌、传记等,而在偏重工具论的全球化时代,现行a人教版的高中英语教材,文学作品所占比例明显减少,而代之以大量的日常生活题材,不仅较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并且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马隽,2006)而且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种理念正是对我国英语文学教学传统的传承,向老一辈的英语学者的学习他们大量且广泛的阅读习惯。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新课程标准分别对一般高中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提出了相应的有关“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是对我国中断了的英语文学教学传统的传承,也是对应试教育下异化了的文学教学的一种拨乱反正。

5. 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1 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文学教学严重缺失,尝试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开课数量较少、开课质量差,开设中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全国范围来讲,很多学校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了顺序选修,却忽视了系列Ⅱ任意选修,其原因主要归结于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拨款不到位,课程开发缺乏专业指导。同时,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英语选修课的开设作为必修课的延伸,内容仅围绕高考要求,设计安排以语言知识与技能类为主,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不能根据兴趣自愿选修,而是被强制性要求全部修习。例如语言应用类与欣赏类因其涉及的内容不在高考范围之内以及师资的限制而不被多数学校重视。另外,学校开设的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应涉及小说、影视以及戏剧等形式。其中,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因其娱乐性而备受学校和学生的喜爱,然而小说阅读和诗歌却未能得到青睐,只有少数学校尝试了开发,并很少开设诗歌欣赏课程来满足部分学生的兴趣需要。

第二,由于教师个人评价基本是以学生考试分数为准,教师经常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效果不佳。其次,尽管教师认为课外阅读十分重要,但在实践中还是以“题海战术”为主,并没有真正扩大学生阅读量,特别是英语文学的阅读。目前,教师本身文学积累稍显薄弱,文学素养较为低下,并认为文学选修课是比较耗时耗力的。

第三,对于学生而言,学生为了应试,只有当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对高考分数有所提高时才会产生较大的兴趣。可见,学生的功利心理较为严重,且在应试教育下不能全面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5.2 相应的解决措施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本文相应的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来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第一,在学校层面,应出台相关政策,呼吁学校开设选修课,以此引起学校重视;改革过分强调甄别淘汰功能的评价手段,更新评价体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保障;开发课程资源,如实用的选修课教材,完善课程设置,开设深受学生喜爱的经典小说赏析、诗歌、散文、戏剧等课程。

第二,在教师层面,应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转换教师角色:要从课程的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和组织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肖川,2004:291),新课标中也提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的理念,而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能满足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马隽,2006:291);同时,教师应参加师资培训,提高文学素养,为开设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打下基础。

第三,在学生层面,应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如良好的阅读、背诵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不仅可以培养语感,也可以锻炼思维方式、扩大词汇量,丰富文化积淀和拓展知识背景,提高审美品位,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部门应科学建立选修课评价机制,有效提升学习热情和效果。

8. 结语

本论文研究了目前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教学的现状,它不仅有很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英语文学选修课开设不够具有规范性,课程也没有达到多样化,而且学生缺乏选修课学习的指导,学生对选修课与高考关系的认识不正确,选修课教学也有待提高。而对2011版新《课标》的正确解读并掌握好其理念,能有效地帮助学校在高中进行英语文学选修课,并且本文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对策,这些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与要求。■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tephen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New York: Pergamon, 1981.

[2] 马隽. 新课程标准下普通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的开发和实施[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 肖川. 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也开始关注后殖民理论。后殖民理论和文学的研究源于西方社会内部,其属性为西方学术内部的自发反省和批判。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发展,葛兰西、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把后殖民的政治性批判更多地转向文化反思。跨文化传播使得后殖民理论成功吸引了曾经作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注意力,而且也使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跳出了同质文化内部的传播互动,将其扩展到异质文化之间,同时赋予了后殖民理论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文化霸权极高的关注。所以说将传播学放置到后殖民语境下研究,就是把跨文化传播学放入文化发展与交流的大背景下去研究,对研究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基调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近些年来前殖民地国家创作的反殖民题材的文学作品,极大地吸引了后殖民理论家的注意。碍于非洲语言的复杂,“口头叙述”传播的特殊,非洲作家的作品传入甚少。语言是传播的媒介,英语在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中充当了中坚力量,研究非洲英语文学在中国的转播,更能从一个巧妙的视角,揭开殖民伪善的面纱。

非洲英语文学,又叫“黑非洲英语文学”,但是为了不增加其称谓的殖民色彩,这里去掉“黑”字。最早的非洲英语文学作品是加纳的约·凯瑟利-海福德的《解放的埃塞俄比亚》(1911),但是其译本没有传入国内。伴随着殖民侵略和民族反抗运动的开展,非洲英语文学取得了快速发展。西非的加纳和尼日利亚英语文学成就显着,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埃克温西、阿卢科、图图奥拉、沃尔·索因卡以及加纳作家阿尔马等是其代表人物。东非英语文学出现较晚,20世纪60年代后才兴起,肯尼亚恩古吉、格·奥戈特、梅佳·姆旺吉是杰出代表。南非的英语文学也人才辈出,纳丁·戈迪默、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M库切)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南非英语文学奠定了基础。非洲的民族传统、民族意识的觉醒,对祖国的热爱、对殖民主义罪行的揭露,构成了非洲英语文学的核心内涵。英语语言的运用,使得非洲文学得以走向世界,促进了非洲文化的传播。碍于非洲地方语言的众多、国内研究资料的不足,本文选取了阿契贝、索因卡、戈迪默、库切四位非洲国家声誉最高的用英语进行创作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在宋国诚着的《后殖民文学:从边缘到中心》中,把阿契贝、索因卡、戈迪默等列为后殖民作家[2],而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库切也是公认的后殖民作家。

阿契贝(1930—)首次被介绍到中国,是1963年第2期的《世界文学》中高宗禹译的《瓦解》的片段,接着《外国文学动态》杂志1977年第五期用《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及其主要作品》一文详细介绍了阿契贝的创作。2007年,阿契贝获得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国际奖,国内各大报纸杂志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阿契贝热潮。在小说的翻译方面,1988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发行了尧雨译的《人民公仆》,2009年重庆出版社的重现经典系列全面引进了阿契贝全部的五部长篇小说——《瓦解》、《动荡》、《神箭》、《人民公仆》和《荒原蚁丘》。阿契贝还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诗歌和童话故事。在后殖民研究方面,姚峰的《阿契贝的后殖民思想和非洲文学身份的重构》(《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三期)见解颇为深刻,但总体来说还有大量研究空白。

阿契贝被誉为“非洲文学之父”,他的《瓦解》一经问世就获得了轰动,被译为50多种语言,传播到全世界。他的作品《瓦解》和《神箭》,用英语讲述了非洲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对殖民者的入侵进行了鞭挞。阿契贝1975年《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康拉德〈黑暗的心灵〉中的种族主义》,开了后殖民理论的先河。阿契贝提倡用英语创作,寄予文学对殖民地的“自我界定”和“文化复位”的希望,批判非洲中心心态,强调非洲和西方的文明同样需要尊重,他希望通过“非洲人自己书写非洲人的故事”重塑非洲形象,使得非洲文化浴火重生,倡导东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这在跨文化传播中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索因卡(1934—)是非洲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6)的作家。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名作家传》,首次向国内读者介绍了索因卡。1983年高长荣主编的《非洲戏剧选》收录了李耒和王勋翻译的《路》。索因卡获得诺贝尔奖后,国内对其研究热情高涨,1987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沈静翻译的《痴心与浊水》,1990年,邵殿生等翻译出版了戏剧选《狮子和宝石》,其中还收录了《沼泽地居民》、《裘罗教士的磨难》、《森林舞蹈》、《路》、《疯子与专家》等译作,2001年出版周辉翻译的《阐释者》,2004年出版蔡宜刚翻译的《死亡与国王的侍从》,2008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在阿凯的童年时光》。诗歌的译介,主要有汪剑钊的《非洲现代诗选》、台湾贝岭的《狱中诗抄:索因卡诗选》;还有发表在《外国文艺》、《世界文学》等期刊上的诗歌。对索因卡的后殖民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2002年余嘉的硕士论文《森林之舞:后殖民语境下的索因卡剧作研究》和宋志明的博士论文《沃勒·索因卡:后殖民主义文化与写作》,对索因卡的研究十分深刻。

索因卡是具有强烈的非洲民族精神的后殖民作家,他挖掘和继承非洲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希腊神话和优鲁巴族的神话故事,建立以神话思维为基本特性的、和谐统一的传统文化体系,来对抗理性的、技术的、分裂思维的“欧洲中心主义”。宋志明的论文《“奴隶叙事”与黑非洲的战神奥冈——论沃勒·索因卡诗歌创作的后殖民性》提出索因卡的诗歌创作本质上是一部“奴隶叙事”,充满了殖民地作家的反抗精神,具有显着的后殖民性。[3]索因卡虽然主张一种“超越性的种族复兴主义”,但是也没有忘记对自己民族的愚昧性进行批判,虽然其激进的抵抗方式,是“在反抗的环境中想象过去”,颇具浪漫主义色彩,但这都无法撼动他在非洲后殖民文学中的地位。

戈迪默(1923- )是南非着名的女作家,199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的纸质媒体中,戈迪默最早进入中国读者的视界中是在1983年,《世界图书》第3期发表晓颂的《南非女作家纳丁·戈迪麦尔》一文,接着董鼎山先生1987年在《读 书》第八期上发表的评论文章《正义的南非女作家》。这表明在戈迪默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国内就已开始关注她。1992年漓江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七月的人民》,1993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戈迪默短篇小说集》,译林出版社1997年出版《我儿子的故事》和2006年出版《无人伴随我》,2008年南京出版社出版了《贝多芬是1/16黑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生》。戈迪默在国内报纸杂志中出镜率高,但研究不够深入,在后殖民方面,《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路庆梅的《论纳丁·戈迪默后殖民写作困境的超越之途》和王旭峰的博士论文《解放政治与后殖民文学:V.S.奈保尔、J.M.库切与纳丁·戈迪默研究》(2009)研究较为全面。

戈迪默是混合性文化书写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政治气息,再现了种族社会的病态特征,致力于将西方文化与非洲土着文化融合在一起,追求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实现黑人与白人和谐共处。作品《虚妄年代》讲述了种族隔离下绝望无期的爱情悲剧,《陌生的世界》描述了白人豪华奢靡的生活和黑人穷困潦倒的“黑白世界”,《朱力的子民》预言了未来可能发生的种族对抗事件……王旭峰认为戈迪默持激进主义左翼立场,笔者也认为在上述作家中,戈迪默的反殖民力度最强,一向被誉为“南非的良心”的戈迪默,从人道主义立场述说了黑人革命解放的心理和行动。戈迪默用“介入的文学”对黑白和谐共存的文化身份进行了构想——既要对白人有本土化的认同,又要保持黑人民族主义的独立。

库切(1940— )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是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作家。在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王丽丽的《一曲殖民主义的哀歌》(2000)和张冲、郭整风的《越界的代价——解读库切的布克奖小说〈耻〉》,影响较大。2002年9月,译林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第一本库切小说《耻》。从2004年4月开始,浙江文艺出版社陆续翻译出版了“库切小说文库”,包括《青春》、《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彼得堡的大师》、《等待野蛮人》、《幽暗之地》和《内陆深处》等10部作品。在后殖民研究方面,2010年举办的“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显着,会议论文收录在《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中,以及高文惠的《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库切》,见解颇为深刻。

库切的作品主要描写的是种族隔离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对话隽永,结构精致,思辨深邃。库切虽然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下饱受苦难的黑人和有色人种给予深切同情,但又不时流露出贬抑的情绪。这种温和的抵抗方式,王旭峰称之为“自由主义中间立场”,反殖民力度不够。《等待野蛮人》驾驭了文明冲突,《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对权力的审视和对历史的反思……在对历史结构和文化霸权的挑战中,库切建立了自己的理想国、个体是平等的,野蛮人和文明人是平等的,大家没有肤色、种族与性别的差异,世界是平等、和谐和自然的。

正如阿契贝所说:“非洲人民并不是从欧洲人那里第一次听说有‘文化’这种东西的,非洲的社会并不是没有思想的,它经常具有一种深奥的、价值丰富而又优美的哲学。”[4]四位作家都具有跨文化的写作背景、后殖民的生存困境、用英语语言写作的特点,他们用自己的文学实践让非洲的文化获得了世界的尊重。

从以上的传播途径可以看出,在1990年之前,纸质媒体占主导地位,新世纪左右,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电子媒体成了主力军。数据库的建立,使信息从共享转向分享,这是传播界的一场技术革命。文化帝国主义是媒介帝国主义现象的实质[5],文化霸权更多的是信息霸权。语言作为传播的媒介,充当了文化殖民的工具。殖民者用英语打开了非洲古老文化的碉堡,也让那些说着非洲语言的作家用英语创作出了小说、诗歌和戏剧。据统计,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消息来自只占世界人口七分之一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互联网流通的信息中,使用英语的占90%。[1]葛兰西提出“媒介霸权理论”,殖民者巧用语言工具,瓦解殖民地的文化。同为第三世界的中国,更应该注意英语语言殖民的隐蔽性,以应对文化霸权模式在中国的复制。

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此前的争议将莫言推到风口浪尖上,各种讨论在文学作品和道德伦理中攻讦不休,而很少涉及到对他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因为文学的边缘化,很多人连莫言的作品都没有读过,但仍然可以信口开河,肆意攻击。甚至有人以为莫言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作家,靠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炒作才爆得大名。其实,近年来莫言一直出现在诺贝尔传闻名单之上,各种传闻或风言风语一年一度地满天飞。只是今年传闻依托着新媒体的新力量,传播得更加迅速、更加广泛而已。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中,莫言和他的作品一直处在争议漩涡中心,他的每一部作品出版都带来了几乎决然相反的争议态度,而与他及他作品相关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惊人,在专业数据库里,可以搜索到大量与莫言相关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莫言的文学作品,题材敏感、反思尖锐、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象狂放、叙事磅礴,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中独具个人魅力。他在中国一流作家的位置上保持了二十多年,他的创作成就已经获得过国内外诸多文学奖项的肯定,其中重要的有:1987年全国中篇小说奖、1988年台湾联合文学奖、1996年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2001年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2004年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第十三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6年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2008年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2011年因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从1988年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教授翻译《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起,莫言的作品被广泛地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是中国当代最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作家之一。《纽约时报》书评曾说:莫言是一位世界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文学作品也很推崇,认为他的创作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莫言同时也是中国当代严肃文学作家中屈指可数的、少有的畅销书作家,拥有大量忠实的读者。

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是对他文学成就的又一次肯定。

莫言通过自己独特的创作,把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隐秘在胶东平原边缘的丘陵和平原过渡地带的微地,扩展为世界性的中心舞台。在这片普通而神奇的土地上,以“我爷爷”余占鳌为代表的高密东北乡子民们上演了一出出慷慨激昂的人生大剧,一如高密地方戏茂腔演唱时的凄凉悲戚,一如电影《红高粱》里“酒神曲”吼诵时的高亢激扬。在文学的世界里,莫言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

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外阅读 教学实践 文化差异

提倡学生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作品的滋润,汲取有意义的营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健康成长。我们不是鼓励学生通过“巧读”、“苦读”来取得较高的分数,而是着重通过读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拓宽学生的视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下方法推行阅读理念。

1. 创造阅读的环境

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的桌子上摆放报刊杂志,如《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Crazy English》、《21 century》、《English Pictorial》、《英语世界》、《英语知识》等等。黑板报上的内容每天由一位学生自己负责,该名学生在需要负责的那一天里,他要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在黑板报上写什么、画什么、张贴什么全由自己决定。总之,那一天黑板报就是他个人表演的场所。一星期结束后,由全体学生评出“黑板报设计之星”,教师把学生爱看的报刊杂志当作奖品奖励给获奖学生。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英文名著(主要是简写本、改写本),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借书,有兴趣的也可以搞手抄书。学生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成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语言学家许国璋大师讲得好,单纯为提高外语而学外语是学不好外语的,而用外语去吸取知识,在吸取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外语,这才是学会外语的最好途径。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笔者经常阅读的是《21 century》。笔者在课余时间,时不时和学生交流对一些英语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的看法和想法。这样也给学生一个示范:教师也是经常阅读英语文章的。我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就告诉学生: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多看英语文章(当然电视、电影也可以)吸取一些你所要的知识,因此阅读报刊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读过之后若再能用英语将其讲出来,效果就会更好,否则读过的英语全变成汉语,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这对学生来说,刚开始是会有难度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会熟练很多,就能流畅地说出所看报刊文章的大概内容。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3年神州十号,学生看到了英文报导,他们都能用自己的英语语言,根据自己的水平向我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多方面的交流

在阅读文章前或阅读文章后,要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活动,这样,一方面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巩固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在学过有关环境保护的课文后,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笔者并未强求学生必须看有关环保的英语文章,只是希望他们能去阅读有关环保的文章或新闻,只要关心环境问题就可以了。结果,学生不但找来了许多报刊杂志,还下载了不少网页资料,其中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懂得了环保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生活中做起。比如说不随意向水体中乱丢垃圾、少用或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不使用那些对环境保护不利的化工产品等等。

3. 英语阅读教学与语文阅读教学相联系

3.1把汉语学习的优势迁移到英语阅读理解上

学生在多读中发现中文、英文都有相同的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学生在多年的汉语学习中已逐步形成了思维习惯,如果英语阅读能借助这些思维习惯,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比如,笔者要求学生运用“即时阅读”与“两遍阅读”相结合的策略,正是把汉语学习的优势迁移到英语阅读理解上。学生在阅读时,利用语文学习的习惯可以很轻松确定文章的主题句,继而明白文章的主题。当第二遍再阅读时,就能依据问题,在文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句子或信息,找出关键词,从而确定了推理所要依据的文本范围后,再仔细研读文本透彻理解意思,最后推测和判断得出答案。

3.2注意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

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这是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英语学习的干扰因素。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不了解西方人的风俗习惯、价值标准,自然会造成交际用语失误,形成交际障碍。例如,中国人重感情,英美人重隐私,于是,英美人见面常谈天气,因为这不会涉及隐私,而中国人见面常谈生活细节以增进情感。

在阅读文章时,笔者在补充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或要求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查找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果文章属于文学作品,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

总之,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英语高考分数而教学生一些阅读得分技巧。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特点,才能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72-02

新课改主要是为了改变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质疑。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1.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一味地讲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被灌输知识。有时候,学生对一些问题只是一知半解,但是教师为了赶课程进度没有顾虑到学生理解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上课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应试教育在我国已经"流行"了很多年。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应付高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的更多的是应试技巧,而非语文真正的内涵。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语文这门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沦落"为分数的奴隶。另外学生们不能真正地感受到语文的内涵,更是因为考试使得他们仅仅从功利的角度来对待这门课程。

2.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即是探究式科学教育,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获得知识,激发兴趣,掌握程序与方法。

高中语文的探究性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仅作为一个引导人,将学生带向正确的方向。因此,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切忌盲目跟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一定要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

3.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是"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被迫接受知识。加之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注重对语文书本知识的深入解读,不联系实际,更是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乌申斯基曾说过,强制一个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的学生去学习将会扼杀他对探究真理的欲望。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然而,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仅仅教授知识,硕士论文而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当枯燥的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时,学生享受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

3.2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这些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实践的检验。新课改条件下的语文课堂,无疑是他们实践的最佳场所。探究性学习并非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口号,它需要切身的实践。探究性学习是围绕文本而进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被拓展,眼界不断被拓宽。为了能够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学生们会寻求各种途径获得知识,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国内到国外。

3.3 减轻教师的负担。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为了可以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教师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工作压力特别大,因为他们不但要深入了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要知道相关的知识。然而,探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的负担。因为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很多工作都会被学生分担。

4.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4.1 把握高中语文学科特点。我们从上小学开始,就一直学习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它自然要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高中语文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各学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它是一门语言学科。就像英语这种语言学科一样,多读多看自然有利于成绩的提高。不要说"我是中国人,学习语文就是多余"这样的话。因为无论我们学习了多长时间,都不可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真正地将语言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次,它是一门文化学科。就像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一样,我们只有经过深入的探究与广泛的实践才能对其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最后,它是一门思维学科。就像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一样,语文并不是我们以为的纯文学,它也需要缜密的思维作为基础。

4.2 营造师生共同参与参与的学习氛围。在探究性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学习不再是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听讲,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提高,并且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5.结语

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出来。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不但能够体现当代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交流,对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工作非常有利。最关键的是,他们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锻炼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应对各种考验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应素芬.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J].课外语文,2015,24:59.

[2] 洪小江.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实践[J].文学教育(上),2010,04:28-30.

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蒂姆・温顿;国内;述评

一、引言

蒂姆・温顿是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在澳大利亚文坛被誉为目前最多产、最负盛名的年轻作家,享有“神童”作家之称。蒂姆・温顿迄今已出版了二十一部作品,包括8部长篇小说、4个短篇小说集、6部儿童小说,以及多部非小说著作。其中一部分作品被译成二十五种文字,另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话剧电视剧等。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文学大奖,其中他的小说《浅滩》(Shallows,1984)《烟云缭绕的街道))(Cloud Street,1991)《土乐》(Dirt Music,2001)和《呼吸》(Breath,2008)曾获四次澳大利亚最大的文学奖项“迈尔斯・富兰克林奖”,这也使他成为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项最多的澳大利亚作家,此外,《骑手们》(The Riders,1994)和《土乐》(Dirt Music,2001)两次获得英语文学大奖“布克奖”的题名。蒂姆・温顿不仅在文学界声名鹊起,在整个澳大利亚也是名声赫赫,1998年,他被评选为澳大利亚“国民信任”代表,并获得“澳大利亚成就奖”,此后在2006年,他又入选“一百位最有影响力的澳大利亚人”。中国对于这位澳大利亚当代年轻作家投射了一定的目光,自2000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开始关注这位作家,对其研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黄源深教授认为蒂姆・温顿是目前澳大利亚最多产、最负盛名的年轻作家,几乎每部作品一问世便引起批评界的注意,他的作品蕴含丰富的深层含义,所以备受读者的喜爱和批评家的青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之后的研究道路上要继续努力。

二、国内研究成果分析

在很长时间内,我国学者对蒂姆・温顿的前期作品关注不多,但随着中国与澳大利亚文坛之间交流的深入,与此同时蒂姆・温顿的创作声誉越来越大,作品屡获澳大利亚文学大奖,我国学术界自2000年以来也开始关注这位作家。2002年他的作品《土乐》(Dirt Music,2001)被列入布克奖提名作品名单,我国学者胡朗在2003年《外国文学动态》第一期就及时对这一情况做一介绍,使国内读者对蒂姆・温顿有更多的了解。

笔者对2000年至2014年在我国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蒂姆・温顿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统计,展现出国内对蒂姆・温顿研究的基本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知网和万方期刊全文库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14年有关蒂姆・温顿的研究文章有24篇之余,其中硕士论文只有2篇,相关期刊22篇。2003年1篇,2005年1篇,2007年2篇,2008年1篇,2009年1篇,2010年2篇,2012年1篇,2013年9篇,2014年6篇。由上述数据可以初步显示一个结论,虽然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很少,中间许多年也有空缺情况,但是期刊方面从2003年开始增长缓慢,但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期刊论文在2013年出现了高峰,由此可见,相对于澳大利亚其他作家,国内对蒂姆・温顿的研究还是相对集中综合一点。对国内学术界对蒂姆・温顿以及他的作品的主题、写作风格等予以分析解读和比较研究成果分类并加以综述,试图了解蒂姆・温顿在新世纪的中国受到哪方面的关注。

国内学者最初对蒂姆・温顿的研究是对其作品的翻译和介绍。2005年,于建华,李慧敏在《当代外国文学》翻译并介绍《冬日的黑暗》这部作品。2007年,韦建华在《当代外国文学》翻译了《瑕疵玉女》。2007年,韦建华,莫云春在《译林》翻译了《跪者的尊严》。随着蒂姆・温顿在国内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我国学者对他的研究也逐步从各方面展开。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的资料显示可以看到,国内学者有对其某一作品的微观分析,也有宏观分析其作品中的主题意识,比如从女性意识、生态意识、文化融合意识等方面。徐在中,《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4期《追求超常生活的代价――论《呼吸》对反文化运动的反思》一文中指出这部作品为他赢得了第四个迈尔斯・弗兰克林奖。这部作品为当下的年轻人提供思想和行动借鉴,也体现了当初的嬉皮士们在回归主流社会之后对过去超常生活的严肃反思。詹春娟在2012年《当代外国文学》第3期发表《颠覆背后的含混――论温顿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一文,该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以《云街》和《骑手们》为例,对小说的女性表现进行深入解读。李佳,华燕于2013年在《文学教育》第4期发表《蒂姆・温顿《邻居们》中的文化融合》一文,该文指出短篇小说<邻居们>以一对新婚夫妇搬入新居为线索,捕捉了一些多元文化背景中发生的日常琐碎小事,邻里间逐渐理解和相互沟通,最终实现文化融合。

三、结语

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角色;换位教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4

一、前言

在当今的教学改革上,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辅助,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是一个组织者、帮助者的形象。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思想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依然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让学生大量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思想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掘。要想真正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就要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引导、鼓励、激励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角色换位教学法”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潮流和呼声。

二、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在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我们总能发现许多孩子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学习课堂上,他们干什么的都有,比如吃东西的,比如偷偷说话的,比如发呆的,比如睡觉的等。总而言之,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很难高度集中,爱玩的心灵总是难以真正的对枯燥的学习感兴趣。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老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也没有带动起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课堂的氛围。只一味的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单一、呆板的教学对于学生没有任何的帮助,这样死气沉沉的教学,并没有把学生当作主体,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热情,这样如何能获得小学语文教学的好效果。故此,改革是必要的措施,角色换位教学是首选的方法。

三、角色换位教学的目的

为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也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角色换位法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远离居高临下的教师,远离严肃板书的教师,让学生彻底过把“老师”瘾,让学生“翻身做主人”。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站在讲台上,为自己,为同学,甚至是为教师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这样的换位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新鲜感以及吸引力,也能让同学们全神贯注的关注讲台上的“学生老师”讲课,进而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课堂。与此同时,教师走下讲台,坐在孩子们的座位上,与学生近距离的交流,也有利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让学生当老师,讲台就是一个很好的舞台,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勇气,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也可以此鼓励其它的同学积极尝试,勇敢走上讲台,对讲台这个舞台产生强烈的占有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在角色换位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的学生为了能站在讲台上展现自我风采,而在课余时间里超前预习,积极的向教师和家长请教有关语文学习上的疑难问题。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底下的同学讲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这不仅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自学能力。在角色换位教学的实践中,不仅让学生们参与了教学实践的活动,也能让他们体会当教师的感受,而且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有了更全面的掌握。从而培养了他们重视学习,乃至终生学习的能力,也能同步提高自身的心里素质。

四、角色换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探讨

第一、师生换位,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当着底下教师和同学的面进行语文的教学,这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锻炼,虽然自己的座位离讲台并不远,或许仅一步之遥,或许几步之隔,但是一旦走上了这个讲台,就让他们找到了自信,不在害羞,不再害怕,不再胆怯,一次过后,他们就更明白学习和教学的一些特定方法了。克服恐惧的情绪,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学习中,如果带着恐惧的情绪,理解力和记忆力都会大打折扣。而走上讲台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胆识,能帮助孩子们克服学习中的恐惧心理,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可以帮助学生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师生换位,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优势的发展。在教学改革上,不是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吗?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做一回老师,从各方面来说,都有利于学生寻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有助于激励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发现自己的优势。

第三、师生互换角色,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如此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比如说:他们为了准备上好课,那么就会事先做很多的准备工作,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针对不懂的问题提前通过多种途径自己解决掉。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具备自学的能力和自学的习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诉,角色换位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一改以往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改善教学质量。适量的进行换位教学,让学生来当老师,老师作为同学的同伴,一方面可以和学生更好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生上课之后指出不足的地方,帮助学生改进。并且对于课堂上的遗留问题,也可以作为一个引导者来帮助学生掌握,并攻克难题。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不教而教的目的。况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刺激下面的学生勇敢尝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克服弱点,增强信心,挖掘潜力,多能力得到发展。使课堂焕发生机,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2]蒋蓉.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7(8)

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亚、非、欧、美等各洲 60 个国家中,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 国家就占 76.7%,20 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只会更高。由此看出,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已 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外国母语选修课比中国课程改革时间早,创新性强,实施状况 良好,选修课分类明晰,有条不紊,代表国家有美、英、日,

详细情况如下: 美国实行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根据课程的内容,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有的称为 英语 ,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课程;文学类包括当代文 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对选修课设置不作统一规定,由各州和学校自行 安排,学校对此没有强行选课的规定;英国则是将组合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与语文有 关的有英语、古典语文、戏剧研究、艺术史、拉丁语、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英国文 学、希腊语、汉语、意大利语等,绝大多数学校都把选修科目分成 5~6 组,供学生选择; 日本于 20__ 年制订并于 20__ 全面实施的高中课程,实行普通教育的学科有 10 科,国语 科列在首位,包含 6 个科目:国语表达ⅰ(2 学分) 、国语表达ⅱ(4 学分) 、国语综合(4 学分) 、现代文(4 学分)、古典(4 学分)和古典讲读(2 学分) 。其中只有 国语表达ⅰ 为必修科目,其他均为选修。

(二)我国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我国高中选修课程设置及实施的时间较短,对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实际教学已有的研究有:

1. 关于新课标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 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设置了 诗歌与散文 、 小说与戏剧 、 新闻与 传记 、 语言文字应用 、 文化论著研读 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可开设若干模块,这些 选修课与大学开设的课程紧密联系,模块设置各具特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 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__ 年第 8 期上的《把握好高中选修课的 特点》,对高中选修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但新课标对选修课的一些概念阐述不清, 如 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 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 获得8学分 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 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 。进一步学习和进一 步深造的标准是什么_课标对此没有提出更详细的说明,造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开设选修 课的学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修满7个模块,没有因学生学习兴趣与想报考学校 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模块。 山东师范大学的杨旭东在硕士论文《高中选修课的历史比较与现实思考》中将现行选 修制度分为三类:限定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定向选修课。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这块也引起了国内学者、高中教师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体现 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选取以及教学评价反思几个方面,具体阐释如下: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相关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20__ 年第 6 期上的《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有效推进高中选修课实验》提出了 信息共享在选修课中的重要性。 山东省XX市第八中学的教师孙晋诺发表在《语文建设》20__ 年第 2 期上的《高中选 修课教学的"三多"与"三少"》一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三点意见:多整合归纳 少逐篇讲析、多训练语言少依靠活动、多具体指导少空口说教。 江苏省XX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韩旭东发表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__ 年第 10 期上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对语文选修课授课方式进行了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徐才根和XX市乍浦中学的曹跃平、 孙晓峰在 《教学月刊 (中 学版)》20__ 年第 10 期上发表的《关于高中选修课中校长角色的思考》提出了校长角色 的转换问题。 江苏XX市季市中学的刘晓红发表在《考试周刊》20__ 年第 26 期上的《精准高考目 标,体悟审美愉悦 例证现代散文选修课的一种教法》将选修课与高考进行了联系,并 对散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看法。

(2)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

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学者针对部分学校选修课走过场,形同虚设的问题进行了 相关讨论: 安徽省XX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刘志胜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时间的思考》对必修课 与选修课开设时间进行了讨论。 广东XX市玉兰中学

的李园香发表在《中学语文(上旬 教学大参考)》20__ 年第 9 期上的《高中话文选修课"同质化"现象及对其的反思》对学校将选修课当作必修课上的问 题进行了分析。 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3)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王文娟在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实施选修课(人教 版)的思考》中针对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评价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比 较高的评价方式: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学生成长记录袋、问卷法等。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潘洪建、吕玉、邹双武发表在《调查与分析》上的《高中选 修课学习的成绩、问题与对策》中对选修课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通 过调查发现现行考核制度无法体现选修课价值。

二、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一)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通过 把握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的相关规定,参考国内外学者对选修课的设置及教学研究,在有 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到XX市重点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观察并记录一线语文教师 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实况,采访一线语文教师、学校高层领导,了解这些基层教育者对人教 版语文选修教材的看法,听取他们对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问卷调 查的形式,了解目前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状况,从中揭示出选修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整理访谈资料,总结一线教师对选修课的教学的经 验教训,学校领导对选修课设置与教学的期望和预期,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修课 教学理论,为立志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师范生在选修课教学方面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 议。具体而言,关于XX市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 实践学校选修课的课程选择和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2.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学表现记录和分析;

3. 教师、学生对选修课教材、教学等的看法;

4. 相对于必修课,学生在学习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

5. 实践学校教师、领导对于选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XX市部分高中选修课的教学状况上。昆明实施选修课是最 近两年的事,起步比其他省市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揭示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另外,从一线教师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思考,开拓创新,试着结合教育学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理论,从而 为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教师选修课教学指明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教学问题原因分析、选修课理论与一线教师实施的内在联系总 结等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而是 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想要试图解决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本质的、固有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另外,通过新课标选修课设置和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 之间的联系、差距,反观理论可能具有的缺陷或,在实际教学中对理论的灵活掌握,这些都是本次研究的难点。需要在实践学校认真观察,客观有效的记录,认真归纳总结所得的一手材料,从资料中得出理论,用事实说话。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采取非结构式观察法对教师教学进行观察,对一线语文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 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进行轶事记录,如新颖的导入、有创意的提 问等等,与必修课教学进行对比,总结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特点、问题等。

2.采取实况详录法,观察记录教师在选修课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从中总结教师选修 课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

3.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的反应进行时间抽样,每十分钟记录 一次,看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积极听讲,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反观教师的选修课教学。

(二)问卷调查法:

1.对实践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选修课教学 的重视程度,对选修课教材的熟悉程度,对选修课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等等。

2.对实践学校高二下学期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 对选修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目前所选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等等。

(三)访谈法:

1.对实践学校高层领导进行访谈; 结合该校现实情况,向相关领导了解该校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过程,选修课实施过程中 遇到过哪些问题,现在该校选修课的实施状况等相关问题。并让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的设置 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访谈; 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后,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对教师进行访谈。

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该课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该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出彩的地方,要询问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询问教师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对现行选修课教材 分析与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选修课的集体备课方式等等。

四、学术价值

(一)弥补相关课题研究的不足;

1.XX市高中选修课政策实行时间较短,相关课题研究较少。本课题的研究能起到 一个补充作用。

2.其他省市相关课题研究过于理论化、理想化。本课题深入一线教育,收集一手文 献资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理论,避免了主观推断造成的理想化。

(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题的研究;

1.进一步完善新课标的实施理论;

2.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和结论,为其撰写相关论文提供条件, 有利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科研调查。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于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着眼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拓荒、原创价值。它所开发出的持续的、系列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教材和在实 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实施的有效机制,从而形成一线教学、在校免费 师范生的双赢局面。 首先,对于在职语文教师而言,可以监督其对新课标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完成自身 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在校师范生是最大收益者。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准教师们了解一线教师选 修课的教学概况,从中吸取经验教学,为将来的选修课教学奠定基础,争取在就业后能够 很快适应新课改,上好选修课,防止刚毕业生就培训的尴尬局面。 最后,对参与实践的学生来说,本次实践培养了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整理、分析能力,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

六、预期效益

(一)研究论文:

整理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分析调查问卷,针对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不同问题,选 取侧重点,写一至两篇研究论文,要求真实可信,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引起学术界、 教育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在校师范生未来选 修课教学起到指引作用。

(二)预期成果推广:

1.召开成果交流会,向更多的人介绍我们的课题研究。

2.请优秀一线语文教师来到师范院校进行选修课教学培训,构建在校师范生与一线 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

3.把一线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校教育部,为其研究提供依据。

上一篇:古代文学硕士论文范文 下一篇:西方文学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