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5:14:39

英语散文

英语散文范文第1篇

【摘要】英语散文作为英语发展中的一朵奇葩,在英语文化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英语散文的来源和发展,以及从用词美,音韵美,修辞美和意境美等四个方面浅析英语散文之美。

【关键词】英语散文 用词美 音韵美 修辞美 意境美

一、英语散文的来源和发展

英语中的“essay”(散文)来自于法语词汇“essayer”,意思是“试”。16世纪,法国作家蒙田的作品《尝试集》开散文之先河,他借用自己的作品,以较为随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所见所思所想。后来培根也仿效蒙田,进行散文的写作。17世纪,艾迪生和斯蒂尔在其举办的报纸中,以优美灵活的散文体裁针砭时弊,将散文发扬光大。18世纪末,浪漫主义作家为散文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艾默生,兰姆等人借助散文直抒胸襟,张扬自我,推动了散文的普遍化和风格的多样化发展。而到了19世纪末,现实主义兴起以后,作家们采用了更多的描段和技法,反映了现实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代表作有狄更斯的《伦敦城教堂》等。辗转进入20世纪后半叶,散文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笔谈,杂感,书信等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著名学者姚宗立作品中提及,散文有文学的共性,但是又有其自身特点而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蒙田认为,散文的秘诀是求真,是感情的真实流露。不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散文成为了时代变迁的缩影,成为了作家们的心灵寄托。

二、英语散文之美

1.用词美。He raised his mournful eyes towards the deep blue sky,where the stars were floating like white lilies on the surface of a calm lake.―John Ruskin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mournful来修饰eyes,表现出眼睛灵动的哀婉之感;deep,blue两个紧紧衔接的词语形容天空,突出了天空的特点,即深蓝色。后面又把星星比作百合花,星星在天上比喻成百合花静静地躺在平静的湖面。这里就是采用了华美和准确的词语来描绘美丽的场景,画面十分绚丽唯美,美轮美奂,引人遐想。

2.音韵美。The fair breeze blew,the white foam flew

The furrow followed free,

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在这个句子中,重复出现了字母f和b,错落有致,使句子变得抑扬顿挫的同时,更加的富于动态美感,最后一行没有出现字母f和b,使得整个句子节奏放缓,而两个s的连续使用,不至于让整个句子变得完全死板和重复。

3.修辞美。Impressions slip vaguely into your consciousness and as vaguely out again.Sometimes they stand stark and naked for your inspection;sometimes they lose themselves in the mist of half-sleep.―Stewart Edward White

在这里,作者把impression比作有生命的东西,可以在人的意识中时隐时现,使得句子看起来活泼生动且富有感染力,vaguely,stark等词的使用,更是锦上添花,极大地加深了作者对于impression拟人化的感染力。

In youth,we require something of the tardiness and frigidity of age;and in age we must labour.

To recall the fire and impetuosity of youth;in youth,we must learn to expect,and in age to enjoy. ――Samuel Johnson

这句话指出了年长者和年少者各自迥然不同的特点,通过排比句来增强对比性,年长者和年少者的不同跃然纸上。

4.意境美。Good love makes you see the whole world from one person,while bad love makes you abandon the whole world for one person.

美妙的爱情让你从一个人那里看见整个世界,糟糕的爱情让你从一个人那里抛弃整个世界。这里作者就是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结合对比手法,作者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可以产生情感共鸣。

三、Y语

费孝通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了解英美散文之文化,既是体会美,也是学习美,定会对个人修养和文化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赵伐.英语散文鉴赏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蒙田.马振聘译.蒙田随笔[M].中华书局出版社.

[4]姚宗立.英国散文文学发展道路之纵观[J].学术问题研究, 2005(01).

作者简介:

焦尧杰(1995-),男,山西晋城泽州人,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本科生。

英语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论读书 语言 结构特征 语言的表情功能 信息功能 美感功能 祈使功能

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选材范围广泛,结构自由灵活,表现手法多样,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在文体特征上,散文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但却往往又以其结构上潜在的层次感和语言的生动简洁来打动读者的心扉;在语言功能上,散文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

基于散文的以上特点,将英语散文译成汉语时,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结构特点,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功能,使译文的意义完整,语言流畅,地道。下文中,笔者将以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对英国哲学家培根的“of studies”的译文《论读书》为例,简要论述英语散文汉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英语散文汉译时语言及结构特征的归化

总体而言,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与原文是句句对应,有的句子根据汉语语法特点汉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另一些句子则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而相应调整了语序,从而使译文流畅自然。例如: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上述译文中,三个介词被译成了三个动词,三个并列的介词短语因此也成了三个动词短语。这样译文符合汉语的层层推进的叙事方法及多用动词的语言特征。又如:

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is affection:to make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scholar.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原文前部分“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sloth”是用不定式做主语。译文照顾到汉语语言习惯,用“读书”作主语。这既忠实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又符合散文的朴素风格和中文简练明快的特点,原文的后部分“is the humor ofa scholar”巧妙地运用“学究故态”将英语的静态特点转化成汉语的动态特点。

下面一句译文也十分精彩:

they pre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pru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do give forth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gept they be bounded inby experience.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原文中的冒号被译文中的逗号代替,原文中的总分结构也被汉语的连动结构代替。这样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的特点。译文又巧妙地将原文中的“except they be hounded in byexperience”译为主动语态,突出体现了汉语的语言特点。这里,我们不得不赞叹王佐良先生驾驭英汉两种语言的能力。

二、英语散文汉译时对原文语言功能的传达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及祈使功能等语言功能。因此,在英语散文汉译时,我们不仅要尽最大的努力保留原作所具有的语言特征,而且要尽力传达原作的各种语言功能。

1.译文对原文表情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表情功能体现在它能够改变接受者的情绪状态,能够激发人内心深处的各种情感。散文的表情功能就在于它往往能够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在翻译中,语言的表情功能的传达致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译文的成败。培根的“ofstudies”是公认的劝学名篇,因此译文也应具有同样的功能,在这一点上,王佐良先生很好地完成了他作为译者的任务,使《论读书》成了中国所独特的劝学名篇。

2.译文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信息功能即运用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读者,使读者可以更

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散文翻译中,对于原文中晦涩或较难理解的句子,译文应在保持语言顺畅前提下,给予适当解释或说明,从而保证其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如下面“of studies”中的句子:

abeut studia in mores.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原文比较难以理解,王佐良先生将其翻译成汉语推崇的四字结构,既保留了原文古雅的风格,同时也道明了句子潜在的意义,达到了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

3.译文对原文美感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语言,给读者以美好的享受。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注定为读者而创作的。因此,经过再创作的译文也是为读者服务的,应该将读者的接纳、欣赏和评判作为其生存的依据和标准。散文的特殊性决定其翻译是目标取向策略(target-oriented strategy)。也就是说,译者在忠实地传达原作意图的基础上,应侧重译文的读者效应,除了考虑其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要注重其语用功能,即语言应能提示给予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翻译散文时,除应忠实传达原文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应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如《论读书》中,以下句子的翻译,就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美感功能。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4.译文对原文祈使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祈使功能是指其对接受者行为的影响功能。这一功能可由命令或劝告来达成,但是通常更有效的途径是恰当的解释,有启发的玩笑,或者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它的使用常常暗示某种权威。在翻译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原文的这种语气,也即语言的祈使功能的保留。如在培根的“of studies”中,有如下句子: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nor to findaik and discourse;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原文的语气,由此可见,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功底是十分深厚的,其《论读书》也是“一名之立、旬月踟躇”的结果。

综上所述,王佐良先生的译文《论读书》以保持原作朴素风格为要,遣词造句通俗简洁,朴素无华,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先后非常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信息功能,美感动能、表情功能和祈使功能,很好地传达了原文完整的意义。译文语言流畅地道,通俗简洁,堪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范例之作。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郭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5]王佐良,《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英语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安德烈・勒弗维尔 文化操纵翻译观 译者主体性 张培基勒弗维尔是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翻译界常被誉为翻译研究学派的一大旗手。上世纪末期,他与巴斯内同呼吁在翻译研究领域进行“文化转向”研究,他们认为除了语言方面的研究,翻译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文化方面,比如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对翻译带来的影响。

张培基教授是一代翻译大家,尤其擅长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英译工作。《英译现代中国散文选》是张培基先生众多翻译杰作之一,其中囊括了几乎所有现代优秀散文,这些优秀散文的英译版本给世界人民带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一、安德烈・勒弗维尔与文化操纵翻译

安德烈・勒弗维尔从事教师工作二十余载,其间,他边工作边潜心研究翻译,取得硕果累累,发表了大量译著和论著,成为文化翻译研究学派的核心人物,主要理论著作有《诗歌翻译:七项策略和一个蓝图》,《翻译 历史 文化 读本》。勒弗维尔认为:除了转换语言外,翻译更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文化互动的研究应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勒弗维尔提出翻译的三大制约因素为: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化万象即社会文化。

二、张培基与中国现代散文

与西方散文不同,中国散文语言质朴,表现形式自由,融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十分注重保持“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因此,中国散文的英译过程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张培基先生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以通俗易懂的词汇、短小精悍的句子、恰当的翻译策略,妥帖地处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精准地传播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三、文化操纵翻译观下的译者主体性

勒弗维尔认为:翻译换了原文的语言,受到了一定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翻译原作时会进行文化方面的改写,因此,翻译是不可能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的,在翻译活动进行之前,译者心中已经有一定的目的,面对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译者要进行选择,所以译者不可能中立、客观地翻译原作。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是译者根据原作品进行的再创作,译者“折射”,“改写”或“重写”了原作。在此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彰显。

四、案例分析

中国现代散文主要依靠意境表达中心思想,意境是以虚幻的景象表达客观事物,因此,中国现代散文总是如天边浮云一般,让人捉摸不透。与此同时,英语散文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张培基先生在翻译现代散文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英语社会的意识形态,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以便大多数读者都能体会到中国现代散文的魅力。笔者将从意识形态、诗学、社会文化三方面,具体分析这三方面因素对张培基先生翻译策略的影响。

1.意识形态。勒弗维尔认为,在译本的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受众的意识形态对译者的翻译具有重大的影响。张培基先生在翻译中国现代散文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在叶圣陶先生的散文《我坐了木船》中,“假如遇见了,把铺盖或者身上衣服带下去,也是异常难处得事儿”被译为“I will be a real fix if they rob me of,say,my bedding or clothing.”。“in a fix”是英语中的固定短语,意为“陷入困境”或 “尴尬”;张培基先生将“异常难处得事”替换为成语“in a fix”,传神的同时照顾到了英语受众的意识形态。

2.诗学。诗学,即目标语文化的文化观。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巨大,中文和英语之间不能进行对等翻译的词汇很多,为了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要选择意译的翻译技巧。

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朱自清的《背影》时,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技巧处理文化的差异。“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有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译为“I am all right except for a severe pain in my aim. I even have trouble using chopsticks or writing brushes. Perhaps it won’t be long now before I depart this life.”“大去”是文言文的表达,意为“辞世”,译者将其译为“depart this life”符合英语受众的文化观。

3.文化万象。文化万象即社会文化。中西文化之间差异巨大,很多中国文化的常识,在西方文化中根本不存在。

张培基先生把《为奴隶的母亲》中的片段“但有时也兼做点农作,芒种的时节,便帮人家插秧,他能将每行插得非常直,假如有五人在一个水田内,他们一定叫他站在第一个做标准。”译为“Sometimes he also worked in the fields; early each summer,he turned farm-hand,transplanting rice for other people.As he had learned to transplant the seedlings in wonderfully straight rows,the peasants always asked him to help them.”。芒种是中国的 24 节气之一,英语社会文化中根本没有这一概念,张培基先生翻译时注意了这个问题,采用了意译,简洁地传达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综上所述,翻译过程中,面对由意识形态、诗学和社会文化的不同而引发的翻译难题,译者应发挥主动性解决翻译难题。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给广大译者树立了典范,值得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Andre Lefevere Translating Literature:Practical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严丽.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张培基散文英译[J].琼州学院学报,2012.

英语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英语文学;贝奥武甫;中国;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081-06

一、引言

相比于文艺复兴之后和中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学研究,古英语文学研究在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算是冷门。但是,国人对于古英语文学的兴趣却可以追溯到新文学时期。周作人在其1918年出版的《欧洲文学史》中分析了古英语诗歌《贝奥武甫》(Beowulf)中“委心任命(wyrd)”的异教思想。另外根据冯象的介绍,周作人在《知堂随想录》中提及他在日本时曾试图翻译《贝奥武甫》,后因兴趣转向古希腊悲剧,未能坚持。自周作人以来,国人对于古英语文学的兴趣有增无减,这一点仅从古英语诗歌《贝奥武甫》(Beowulf)的中译本就可见一斑。据笔者现有的资料,目前国内《贝奥武甫》的翻译和编译版本有四个:《裴欧沃夫》(1959年,陈国桦译),《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1992年,冯象译),《贝奥武甫:英格兰史诗》(1999年,陈才宇译),嘲《贝奥武甫降妖记》(2003年,史雄存编译)。除此之外,梁实秋,李赋宁坯节译了《贝奥武甫》。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者的翻译和研究还没有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和重视,依据是国际上最重要的两个古英语文献检索工具“盎格鲁·撒克逊研究目录”(Anglo-SaxonEngland Bibliography)和“古英语研究通讯目录”(0ldEnglish Newsletter Bibliography),均未收录国内学者的文章。但国内学者在古英语文学研究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这应该是国际古英语文学研究的一部分。本文拟从文学史中的古英语文学评介、古英语诗歌与散文研究、古英语文学译介三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引起国际同行对国内学者研究的关注和重视。国内最早的古英语文学评介现于国内学者编写的文学史著作,这种评介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针对具体古英语文学作品的评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是《贝奥武甫》,对于其它古英语诗歌和散文则关注较少;相比于前两个方面,国内的古英语文学译介是最活跃的,几乎所有的古英语诗歌和主要的古英语散文都有中译本。

二、文学史中的古英语文学评介

国内学者对于古英语文学的介绍和论述最早现于国内学者编写的文学史著作之中。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有编写文学史的传统。谈及古英语文学的文学史分为三类:一是欧洲或西洋文学史;二是英国文学史;三是欧洲中世纪文学史和中世纪英国文学史。在古英语文本翻译为中文之前,国内读者主要是通过这些文学史认识和了解古英语文学的,因而文学史在国内的古英语文学研究中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欧洲或西洋文学史中对古英语文学的论述一般比较少,一般只提到《贝奥武甫》,把它作为欧洲中世纪早期文学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来加以论述。如周作人把《贝奥武甫》放到“异教诗歌”一章下论述;杨周翰等人编写的《欧洲文学史》则把《贝奥武甫》归入“英雄史诗”一类,与《罗兰之歌》等放在一起加以论述;李赋宁主编的《欧洲文学史》第一卷也把《贝奥武甫》归入“中世纪英雄史诗”的范畴。在欧洲文学或西洋文学这样大的图景之下,古英语文学的发展自然未能得到完全地介绍与论述。

英语散文范文第5篇

摘要:张培基教授在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面颇有建树,他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我国翻译界的一部佳作,为翻译学习者及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借鉴。有鉴于此,笔者主要拟用冯庆华教授的词法翻译理论与王琼实用翻译理论对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辑)进行批评与赏析。从题目翻译,词法翻译及英文原著借鉴等方面对张译本的散文进行全面评析,体会其译文的精妙之处。

关键词:批评与赏析;散文翻译;张培基

1.简介

1.1散文简介

1.1.1散文的基本特点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的一种体裁形式。散文短小精悍,多取材自真人真事,描述人的内心真实感受,反映积极向上的主题,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形散”指的是它可以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角度选材,形式自由灵活,不拘泥于固有形式。作者可以不必局限于他自己的生活,用笔触写下任何可以触及内心的事物。“神不散”指的是散文的主题必须清晰明确。

1.1.2散文中的“信”、“情”、“雅”

关于“信”,我们可以在散文的字里行间读到一种贴切的表述。也就是说,作者应当说实话,通过对事件的表述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因此,散文不像诗那样简洁明了,也不像戏剧那般刻意追求语言技巧。在散文中,“情”指的是作者通过文字来表述自己的感受。不管文章是为了抒情,为了评论,还是为了赞扬或者进行相关论证,作者都会写出他内心的想法。如果专注于表达情感,可以在文中找到有关“情感”的生动表述。散文中的“雅”指的是文字表达的自然、流畅以及简单美。

1.1.3翻译散文时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

既然“信”、“情”、“雅”是散文的三大特点,那么译者应当尽最大努力来使译作达到真实、富于感情和雅致的程度。确切说来,在意义、形式、特点及风格上,译作应当和原文保持一致。第二,作者应当确切地表达出原作中所蕴含的感情。第三,作者应当尽量使译作达到“雅”的境界。因此,作者应当把上述因素考虑在内,尽最大努力赋予译作一种美感。总之,散文旨在进行一种真实的表达。

1.2 张培基教授及其散文译作简介

张培基教授于1921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他于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文学专业。1946年受雇于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心怀爱国之心,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他便毅然回到了祖国。1955年起他便在中国人民外国语学校(今洛阳外国语学院)执教,一干就是25年。1980年张先生转业到地方,开始在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1991年退休。他曾任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外文出版社英文翻译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者特殊津贴。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2.散文题目的英译

2.1八种不同结构的散文题目

散文题目的翻译需要特殊性与多样化的综合运用。译者应当十分清楚英语文章中会出现何种结构的题目,知道何种结构能用于构成散文的题目。

根据王琼教授的说法,英语的题目主要有八种结构。分别是:常在报纸及杂志中出现的句子;常用于代表将来的“名词+动词”结构;常用于表述过去发生事件的“过去分词+名词”及名词短语结构;介词短语+名词及名词结构;用于引人注意的动词短语结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构等。

2.2英文与中文题目之间的差异

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而中国人恰好相反。因此,在英译中国散文时,译者应当注意到英汉表达法词序之间的差别。在英语文章的题目当中,即使想要表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或者题目中出现了表达过去时间的副词,也不能使用动词来表达过去的意思。同时,散文题目的翻译还应当力求简洁。也就是说,译者并不需要翻译出所有的词语。例如,我们在翻译诸如“谈谈”、“浅析”之类的词语时,完全可以省些力气去译。有时,当题目过于复杂时,我们可以使用汉语拼音作为题目。

3.词语的翻译

3.1逐字翻译

在翻译的过程中,逐字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中,译者总能在目标文本中找到具有相意义的对应文本。以下是《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几个例子。在《菩提树下》一文中,郭沫若先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母亲诚挚的爱。

例:那不得势的一只,真是孤苦得可怜.

张培基教授把这句话译为:“the other got the worst of it and looked crestfallen”。在逐字翻译中,译者应当兼顾到三个方面,分别为:比喻义、比喻形式以及感彩。在三者中间,最重要的是比喻义,其次是比喻形式,感彩排在最后的位置。

3.2 详述及精炼

在对抽象词语、短语及句子进行解释说明的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信息,而详述正是为了减少或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然而,有时为了使译文更为忠实、通顺,我们需要把一些具体的词语、短语及句子变得更为简明一些。

在冰心所写的散文《萨镇冰》一文中,作者怀着对主人公诚挚的喜爱为我们讲述了关于萨镇冰的事迹。

例:你们没有受过海上训练,不能占海军人员的位置

张培基教授把这句话译为:“to hold down a post in the navy without naval training,you would be a real dog in the manger”。在原文中,这里讲述的是萨镇冰历任要职数十年,如海军副大臣,海军总长,福建省长等,也不曾用过一个亲戚。这句话是说,“某人在其位却没有能力谋其政”,这让我们想到了俗语“占着茅坑不拉屎”。通过这一惯用语的使用,一个正直、刚毅的海军军官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4.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典故

4.1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的必要性

在将中文作品译介到西方世界的过程中,中式英语是非常常见的。举个例子,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凡女性都是”。实际上对于这句话的翻译要达到中英文完全对等是非常困难的。那么,首先我们应当向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求助。他曾在自己的一部作品中写道 “a womans vows I write upon the wave”。其次,罗马诗人卡图卢斯也曾创作过这样的诗句——“but what a woman says to her lusting lover it is best to write in wind and swift- flowing water”。因此,后来翻译界规定把“女性都是”一句统一翻译为“woman writes their vows on the wave”。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4.2 张培基教授翻译中的西方文学典故

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张培基教授同样引用了许多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张培基教授在翻译这句话时,借用了华兹华斯的诗句,把它翻译为了“art is long,life is short ”。在翻译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的“今”一字时,张教授同样也借用了华兹华斯的诗句,把它翻译成了“the living present ”。这种翻译方法是非常贴切的,不仅丝毫无中式英语之嫌,而且能够使人在阅读译作的过程中有品诗的美感。

5.总结

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了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一些译例,以及动态翻译过程中张教授的角色,从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张教授能够将广泛接受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主要的理论基础之上,本论文的作者分别从散文题目的翻译、词汇翻译以及涉及英语文学典故的翻译等角度,对《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书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信”、“情”、“雅”是散文的三大特征,译者应当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使译文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译者应当充分理解源文,传达源文的真实意旨。(作者单位: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程永生.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王琼.英汉互译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4]曾凯民.汉译英 求疵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5]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英语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英语儿歌 翻译 减词法 增词法 换行法 重复法 散文化法

随着学前英语教学热潮的兴起,英语儿歌也被大量介绍到了我国。由于教学和欣赏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英语儿歌被翻译了过来。然而由于缺少理论指导,也由于译者的认识水平和翻译技巧所限,英语儿歌的翻译整体不如人意,劣译误译泛滥,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英语儿歌的欣赏,降低了英语儿歌的美学教育功能。有人认为英语儿歌的翻译是件十分容易的事,可以信手拈来,其实不然,将一首英语儿歌翻译成汉语儿歌,既要保持英语儿歌的内容形式不变,又要使中国儿童能够接受,中国读者能够接受,也就是说汉语译文要“像首儿歌”,看似容易,翻译起来却十分困难,而要把一首英语儿歌翻译的形神皆备更是难上加难。英语儿歌本身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通俗易懂、富有儿童趣味的特点,再加上英语和汉语的思维形式和表达形式都差异巨大,用汉语来传达英语儿歌的神韵,欲做到译文“信、达、雅”,不但需要译者高度的责任心,也需要翻译者的“真工夫”。尤其是一些对翻译英语儿歌不熟悉的译者,更需要了解一些英语儿歌的翻译技巧。本文拟谈谈翻译英语儿歌时常见的技巧,以求教于方家。

一、减词法

翻译时为了压韵合辙,在不损害原意的情况下,省去一些词不翻译出来。例如:

英语原文:Go To Bed

Go to bed late,

Stay very small;

Go to bed early,

Grow very tall.

汉语译文:睡觉

睡觉晚,

长得小;

起床早,

长得高。

采用了三字句的翻译,舍去了very的翻译,译文保持了儿歌的形式美,精炼,句式匀称,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此外这首儿歌还保留住了英语、汉语的音韵统一,很难得。Stay very small; 长得小;Grow very tall. 长得高。其中小与英语的small; 高与英语中的tall,同为圆唇长音,听上去非常近似。这样的音韵翻译,是儿歌翻译的高境界,但这种情况的翻译,可遇而不可求,绝大多数儿歌的翻译都需要转韵。

再如:

英语原文:Christmas

Christmas comes but once a year;

And when it comes, it brings good cheer,

a pocketful odd money, and a cellar of beer

And a good fat pit to last you all the year.

汉语译文:圣诞

一年一次圣诞,

圣诞人人喜欢,

又有酒又有钱,

猪肉够吃一年。

把较长句式的原文,采用减词法,译成短小的汉语六字句,简洁明快,而又传达出了原文儿歌的快乐的基调,达情达意。

二、增词法

为了通顺忠实地传达出原文儿歌的内容和音韵,翻译时按需要增加一些词。比如:

英语原文:The Time

The sun glows,

The wind blows,

The river flows,

And the time goes.

汉语译文:时光

太阳照,

风儿跑,

河水流,

时光眨眼就溜掉。

为了传达出时间消失之快,也为保持儿歌内在的韵律起伏,在时间溜掉前加上了“眨眼”二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也具有儿童的趣味。

再如:

英语原文:Rain, Rain, Go Away,

Rain, rain, go aw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Little children want to play

Rain, rain, go away.

汉语译文:雨儿,雨儿,请离开

雨儿,雨儿,请离开,

过些时候你再来;

小朋友们要去玩,

雨儿,雨儿,请离开。

翻译时用“雨儿”,不单用一个“雨”字,更有孩子的口吻和情调,更加亲切自然。

再如:

英语原文:Donkey

Donkey, donkey, old and gray,

Open your mouth and gently bray;

Lift your ears and blow your horn,

To wake the world this sleepy morn.

汉语译文: 驴儿

驴儿驴儿灰又老,

张开嘴儿轻轻叫,

竖起耳朵吹号角,

唤醒世界别睡觉。

在驴后加了表示儿童语言的“儿”字,比使用单字“驴”更加生动,有儿童的意趣。

三、换行法

为了便于翻译,也为了更加准确地翻译出儿歌的特点,最大效能发挥汉语的优势,翻译时把原文一行的诗句变成两行。这样看似距离原文形式远了,但是儿歌内涵和韵味却更加浓烈,形远而神近了。比如:

英语原文:Boys and Girls

Boys and girls, come out to play,

The moon doth shine as bright as day,

Leave your supper and leave your sleep,

And join your playfellows in the street.

汉语译文:男孩女孩

男孩女孩

快出来玩;

月光明亮,

就像白天;

别吃晚餐,

别忙睡眠;

快来街边,

加入伙伴。

也可以采取混合换行的方式,但要注意保持韵律的连贯。

英语原文:May

In the merry month of May

All the little birds are gay.

They all hop and sing and say:

‘Winter days are far away

Welcome, welcome, merry May!’

汉语译文:五月

五月好,

鸟儿笑,

蹦蹦跳跳唱又叫:

“冬天远远去,

欢迎,欢迎,

快快乐乐五月到!”

再如:

英语原文: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John. Brother John?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Ding,ding,dong! ding,ding,dong!

汉语译文:晨钟响

还不起?

还不起?

约翰弟,

约翰弟。

晨钟急,

晨钟急,

赶快起,

赶快起。

四、重复法

儿歌的翻译强调简洁明快,短小精悍,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生动,符合特定语境中的神态语气,也使用重复的方法。例如:

英语原文:

What Are Little Boys Made Of, Made Of?

What are little boys made of?

“Frogs and snails, and puppy-dogs’ tails;

And that’s what little boys are made of.”

What are little girls made of, made of ?

What are little girls made of?

“Sugar and spice, and all that’s nice;

And that’s what little girls are made of.”

译文:

小小男孩什么造?

小小男孩什么造,

什么造?

小小男孩什么造?

青蛙和蜗牛,

还有玩具狗尾巴。

小小男孩这样造。

小小女孩什么造,

什么造?

小小女孩什么造?

糖果和香料,

还有一切好东西。

小小女孩这样造。

为了语气和诗句节奏的连贯,重复了一次“什么造”。

再如:

英语原文:

Little Monkey Is Looking For Friends

Little monkey is looking for friends

Shake hands while he sees little pig

Shake hands, shake hands.

After little monkey, little pig goes.

Little monkey is looking for friends.

Shake hands while he sees little dog.

shake hands, shake hands.

After little monkey, little dog goes.

Look for friends and stretch out hands.

Stretch out hands and shake hands.

Little monkey, little pig and little dog.

They all become good friends.

汉语译文:小猴找朋友

小猴小猴找朋友,

见到小猪勾勾手;

勾勾手,勾勾手,

小猪跟着小猴走。

小猴小猴找朋友,

见到小狗勾勾手;

勾勾手,勾勾手,

小狗跟着小猴走。

找朋友,伸出手

伸出手,勾勾手;

小猴小猪和小狗,

大家成了好朋友。

(金志强)

重复了“小猴小猴”,握手翻译成“勾勾手”,韵律更加整齐,儿童情趣更加强烈。

五、散文化翻译

一般来说,在儿歌翻译中不提倡散文化的翻译,因为儿歌的生命就在于其和谐的韵律,但是在一些非动大手术才能保持音韵和谐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儿歌做散文化的翻译处理,但这时更要注意语言内在的韵律。例如:

英语原文:Ladybird

Ladybird, ladybird,

Fly away home.

Your house is on fire,

Your children all gone.

汉语译文: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

快快飞回家,

你的房子着火了,

你的孩子逃走了。

英语原文:Baby Bird, Baby Bird

Baby bird, baby bird,

Out comes the head,

Out come the wings,

Out come the feet,

Out comes the tail.

Baby bird, fly, fly, fly,

And down, down, down.

Down...

Boom!

汉语译文:小鸟,小鸟

小鸟,小鸟,

小鸟出来头,

小鸟出翅膀,

小鸟出来脚,

小鸟出尾巴

小鸟飞,

小鸟落,

落...

梆!

这两首儿歌采用了散文化的翻译,语言形象生动,表达准确,虽然没有压尾韵,句式也参差不齐,但仍然可以感觉到语言内在的起伏韵律,不失为佳译。

六、保留汉语的形式美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读音、节奏都不同。一些英语儿歌字面并不一定匀称,句式也有长有短,这时可以调整汉语译文的句式,不一定和英语保持形式上的一致,而突出汉语的特色,保留汉语的形式美。如:

英语原文:My Snowman

My snowman is so big and cold,

His broom is brown, his hat is old.

His nose is red, his eyes are blue,

His arms are short,

His name is Mac.

汉语译文:我的雪人

我的雪人大又凉,

他的扫帚棕色,

他的帽子破旧,

他的鼻子红红,

他的眼睛蓝蓝,

他的手臂短短,

他的美名叫麦克。

虽然音韵不够和谐,但有语言内在的节奏,展现了汉语的形式美。

再如:

英语原文:The Dog

Leg before leg

As the dog went over to Dover;

When he came to a fence,

Jump, he went over.

汉语译文:狗儿

一步复一步

狗儿去多佛;

来到栅栏前,

越过不含糊。

原文句式长短不一,译文翻译成汉语诗常见的五字句,整饬和谐,韵律也好。

儿歌翻译需要的技巧还非常多,以上只是根据个人经验罗列出了常见的技巧。要想翻译出好的英语儿歌,不但需要了解一些儿歌翻译的技巧,也需要较好的中文表达能力,同时也需要长时间的翻译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翻译出形神皆好的英语儿歌,准确传达出英语儿歌的神韵,让广大的中国儿童充分享受到英语儿歌的美妙,在培养英语能力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使儿童在更广阔的美的领域成长。

注:本文采用的英语儿歌汉语译文,除署名外,均为作者翻译。

参考文献:

[1]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英语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翻译美学 散文翻译 《故都的秋》 翻译策略

1.引言

散文文体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活动、话语以非韵的形式做出的文字记录,其区别于韵文、骈文,包含所有不押韵、不排偶的散体文章(胡显耀,2009:171)。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它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具有其自身独具魅力的特点。通常来说,其他文学体裁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因此,中文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突出特点,具有别具一格的美质。这就为散文的英译增加了难度。翻译散文时存在着一个审美理解和再现的过程,翻译家必须兼顾再现原文语义层面内容的同时,准确把握原作的风格,实现美的重现。

郁达夫先生说过,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散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故都的秋》实为中国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而资深翻译专家张培基教授凭借自己扎实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让中外读者得在英语语言环境下欣赏这篇散文。张培基教授不仅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语言自然流畅、准确细致、雅俗得当,而且特别着意语篇美感的再创造,力求既完美地保持原文的信息,原文的功能,又译出原文的风格或味道。其英译本不仅语言自然流畅,而且充分阐释原文中的美质,成功地使原文的美感在译文中得以重现并延伸。

2.翻译美学研究

2.1翻译与美学

朱光潜曾说:“翻译绕不开美学。”要谈翻译,应该先谈一谈美学。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是在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A.G. Baumgarten,1714-1762)《美学》一书的问世为标志。西方美学思想源远流长,经历了久远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并且在各个阶段都出现过占主导地位的美学形态;中国的审美文化也丰富多彩,远古时期图腾的“原始符号美”,《周礼》中渗透的整合性美学思想,儒家的“和合论”与“美感共享论”,以及道家“玄妙论”的模糊美观,等等,数不胜数。

美学不仅神秘,而且关系到每个人,因为它所关注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任何一个有情感的人都可能与美学有关。同理,翻译美学作为一门从美学视角研究翻译的学科,也与处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中的每个人密切相关。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翻译美学”这个术语,并且认为“翻译绕不开美学”是完全符合翻译这一“很可能是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活动”(英国文艺批评家理查兹语)的自身规律的。

2.2翻译美学理论

纵观中西方翻译简史,翻译与语言学、符号学、修辞学、文化研究息息相关,注重探索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翻译步骤、翻译方法等涉及翻译科学性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研究者逐渐用描述性方法来研究理论,并深化了对翻译研究的认识。翻译美学这一理论正是以描述性翻译研究为背景在中国译界开始酝酿的(隋荣谊,2007:54)。

翻译美学就是翻译学的美学模式,是翻译学基本模式中的核心模式。它旨在用审美理论描写翻译学的各项基本原理、操作原则和发展策略(刘宓庆,2011)。美学是研究人的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学科,因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既是思辨的,具有理论性,又是经验的,具有实践性、实用性。翻译美学也一样。翻译美学既关注审美感性在翻译中的关键作用,又重视审美理解在翻译中的引导作用,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毛荣贵,2005)。

3.翻译美学与英译《故都的秋》

翻译是两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的互相转换,翻译美学涉及如何确切地将原文的各种审美品质用译文表达出来的问题,因此它处处离不开分析比较。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从音美、词美、句美和意美(毛荣贵,2005)四个方面分析原文和译文的各种语义,对比翻译过程中美质的再现。

3.1音美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韵律词是构词的产物;从美学角度看,韵律词是平衡的工具。语言正是具有与音乐相似的节律与和谐优美的音色,才别有更多的情趣。然而汉语和英语在音美上有很大的不同:汉语是声调语言,其四种声调构成了发音的抑扬顿挫,产生了一种音乐特征,英语是重音语言,其单词多是多音节,有重音却无四声,所以利用发音特点形成的文字很难英译。但是如若处理得当,译文将会保持原文的美感,下面是张译《故都的秋》的例子。

例一: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译文:It will be most desirable to have them set off by some tall thin grass planted underneath here and there.

我们慨叹汉语的叠词之美,但是很难将其译成英文而不损其美。张培基教授此处联想到英语中的音美—押尾韵,将“疏疏落落”译成“here and there”。将汉语的叠词之美恰到好处地转移到了英语的尾韵上,使译文达到视觉美与听觉美的统一。

例二: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译文:A sudden gust of cool wind under the slaty sky,and raindrops will start pitter-pattering.

同样,张培基教授将“灰沉沉的天”这个叠词译成“slaty sky”。此处选词新颖而又贴切,用英语“slaty”和“sky”押头韵的音之美形之美来翻译中文的叠词之美,用slaty这个意为“石板色”的词来表示灰沉沉,一举两得,堪称杰作。而将下雨译成了带有头韵的“pitter-pattering”,很好地将原文的“息列索落”之意表达出来而不失美感。

3.2词美

词是篇章的基本要素。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在汉英翻译中,词与词之间的翻译并不一定是对等的。有时候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原文的美感,译者会转换译文中词的词性或结构。

例三: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译文:Autumn,whenever it is,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如果按照原文翻译的话,“总是好的”应该译为“is always nice”,表示各个地方的秋天都一样好,这显然与主题倾向“北平的秋更特别,更让人眷恋”不相符。其实在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其他地方的秋天虽然不及北平的秋天好,但总是有可取之处的。作者选取了“recommend”一词不仅把北平之秋人格化了,更能衬托出对其的热爱。

例四: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译文:To enjoy its atmosphere to the full in the onetime capital, I have,therefore,made light of traveling a long distance from Hangzhou to Qingdao,and thence to Peiping.

例四中张培基教授把“饱尝”译为“to enjoy to the full”,“full”一词的选用既体现出“尽情”、“饱”的意思,又完全符合英文表达习惯。译者用“made light of traveling a long distance”来翻译“不远千里”,其中,词组“made light of”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文作者不在乎距离而来欣赏北国的秋的感情。

3.3句美

句子是一个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人们写文章,都离不开遣词造句。遣词虽涉及语言的形式美,但更多的是同语言的内容美相关联;造句则主要同语言的形式有关。下面看看张培基是如何在译文中还原原文的句美的。

例五: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译文:Southern autumn is to Northern autumn what yellow rice wine is to kaoliang wine,congee to steamed buns,perches to crabs,yellow dogs to camels.

原文采用排比句来比较南方和北方的秋,抒发对北国的秋的热爱。此处作者用排比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张培基教授在处理这句中也用了英语中的平行结构“…is to …is…to…”。用这种译法,译文富有表现力。结构相同、义气并重、语气一致的词组排列成串,增强了译文的语势和表达效果。

3.4意美

在汉英翻译中,由于文化的差异,想要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境并不容易,其中的意境之美难免会有流失。但是如果对原文理解分析深刻、措辞恰当的话,意美就会保存在译文中。张培基在《故都的秋》英译本中就如此处理,比如:

例六: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译文:As to morning glories,I like their blue or white flowers best,dark purple ones second best,and pink ones third best.

在写牵牛花的颜色时,因为蓝、白属于冷色调,最适合表现悲凉之情。张培基先生为了不破坏这种直接的隐喻,采取直译,美感依旧保存。

又如,描写落蕊“又觉得清闲”时,仅仅简练地用了“quiet and smell-less”突出落寞悲凉之情,以表达原文“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再如“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的秋雨”则用“being more appearing,more temperate”。看似简单,却是作者悲凉、孤寂心迹的流露,把作者处于特殊年代,郁闷无奈而又不甘消沉的心态表露无遗。这种情感始终贯穿全文。张培基先生在翻译中对译出的处理,使得这种情感在译文中得以体现,意美没有流失。

4.结语

张培基先生的《故都的秋》英译本,语言自然流畅又保存了散文原有的风格。本文以其为语料,从翻译美学角度探究汉语散文英译的问题,从音美、词美、句美和意美四个方面分析张培基先生如何处理原文,使原文的美质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得到再现和展示。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想成功地再造原文的美质,首先必须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分析原文的感情,然后用另外一种语言来再现原文的美。

参考文献:

[1]A.Goldman.Aesthetic Value[M].Boulder Co:Westview Press,1995.

[2]Albert C.Baugh.et al.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M].Routledge,1993.

[3]Richard.A.L.Analyzing Prose(second edition)[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4]高树勋,张志宏.从翻译美学角度浅析张培基教授《巷》的英译本[J].海外英语,2011(7):163-168.

[5]李梅.从“韵味”说来看汉语散文英译——以张培基译《故都的秋》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22-123.

[6]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7]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8]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9]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1]隋荣谊,李锋平.翻译美学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54-57.

[12]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13]王力.汉语音韵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谢健.张培基教授散文英译风格研究.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15]杨亚敏.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风格再现——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11-113.

英语散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名篇阅读 写作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有的学生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往往是在进行“套用”,套用现成的课文原句,或者对平日里熟悉的一些作文反复使用,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导致英语作文分数不高。其实,英语作文与语文作文一样,写作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要善于将自己的灵感、领悟通过作文呈现出来。从一定程度上说,英语作文也是学生个体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在写作时出现困难,主要原因还是平日阅读积累的匮乏。笔者认为,英语名篇其实是学生的优质资源,通过扩大对名篇的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高考英语写作能力。

一、“灵”,在名篇阅读中激发写作灵感

写作是一项综合的创作,是灵感的体现。所谓灵感,是指个体在进行艺术或者技术等活动中突然产生的极富有创造性的思路,这种创造性可以为艺术或者技术添彩。写作更是如此,作为一项极富有生命力的创作,需要一定的艺术文化修养,这种艺术文化修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产生的。高中学生可以通过业余的艺术实践,积累一定的素材,在关键时刻迸发出灵感。所以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可以通过扩大对课外名篇的阅读来激发写作灵感。

笔者曾经向学生推荐了一本英语名篇阅读书,书名是《英语散文名篇赏析》(李绍明著),学生们在阅读中得到了一定的灵感,比如“The Living City”(活力城市)、“A Sense of Place”(乡土的概念)、“Spring Rain”(春雨)……学生们在阅读这些名篇的时候从中获得了许多养分。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文题:由于世界粮食的短缺,物价飞涨,请以“World Food Crisis”为题目进行写作,写出造成粮食减产、物价飞涨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措施。我发现交上来的作业中,有不少学生就联系到了“The Living City”(活力城市)、“A Sense of Place”(乡土的概念)这两篇名篇的内容,可见名篇阅读确实给学生带来了写作的灵感。

二、“趣”,在名篇阅读中感受写作趣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由此可见,写作过程需要源源不断的灵感,更需要趣味的激发。个体只有在趣味的激发和引导之下,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自身的积极性。英语写作同样如此,在课外名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兴趣和趣味,无形之中,学生会循着这份趣味去进行写作实践,并最终在趣味的激发下产生灵感。

名篇阅读可以给学生带来乐趣,比如一些或幽默或文辞精彩的片段,学生阅读的时候朗朗上口,不自觉中就背诵下来,为写作埋下了伏笔,做了坚强的后盾。笔者曾经印发了一些名篇散文的片段,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乐在其中。比如阅读散文“The Year of Wandering”(徘徊的岁月),从这篇文章中,学生就读到了不少乐趣。这一篇散文的结尾提到:“The year of wandering is not a manifestation of aimlessness, but of aspiration, and that in its ferment and uncertainty youth is often guided to and finally prepared for its task.”在散文“The Price of Perfection”(尽善尽美的代价)、“Redefine Yourself”(重新为自己定义)等篇目中,学生也感受到了语篇阅读的乐趣。在这种阅读乐趣的刺激之下,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那么畏难和惧怕了,有的学生甚至自觉地在阅读之后做了一个小笔记本,把一些好的语段摘抄下来,这些都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三、“法”,在名篇阅读中掌握写作方法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通过名篇阅读,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对于一些不熟悉的语法展开探究,对于一些已经学过的语法,可以进行巩固和灵活运用,名篇阅读的价值在无形之中就呈现出来了。

写作的方法有很多种,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方法,而通过学生自己在名篇阅读中的收获,学生可以自己在无形之中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比如:“Book and life”(书与人生)这篇散文中的句子“Books are to mankind what memory is to the individual.”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到这个句型是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与另外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相类似。又比如:“Precious and priceless are the blessings which books scatter around our daily paths. ”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倒装句型,学生经过思维的迁移,可以学习到在具体的写作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倒装句型,这种句型不仅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还能使得句子的主干结构完整、严密。

四、“情”,在名篇阅读中感悟情感教益

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是高中英语作为人文学科的本质特色,但也是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忽视的部分。其实阅读最深远的意义是不止于写作又能最终通过写作呈现出来的。前文也提及了,写作是一项综合的艺术活动,写作的过程呈现出的是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世界观。所以,名篇阅读的过程,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而这个渗透正是写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灵魂”。所以,扩大课外名篇阅读有助于学生从中感悟情感教益。

比如阅读名篇“On the Feeling of Immortality in Youth ”(有感于青春常在)、“Three Days to See”(假如给我三天光明)、“It’s Never Too Late to Change”(改变自我无时限)……类似这样的名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强化自身的意志力,从中得到情感上的教益,这种教益将引导他们勇于克服学习中的障碍,攻克写作难题,学好英语。

总之,扩大课外名篇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作为教师,在深悟名篇的价值的同时,更要积极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名篇,这个适合体现在难度、篇幅、趣味、思想等多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代俊艳.阅读英语名篇 感受语言无穷魅力[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英语散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体学颜元叔散文风格

一、引言

颜元叔作为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先后出版过十七本散文集,以其独特的慵懒、诙谐、平实、深情的文风在台湾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在大陆不甚有名。针对颜元叔的研究都主要着眼于其文艺理论,如古继堂的《台湾文学中坚持进步的民族主义文学理论的两大柱石――论尉天骢与颜元叔》等,针对其散文作品的相关研究却比较少,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其散文特点的更是寥寥无几。本文试用文体学的方法对颜元叔散文风格进行分析,并探究风格形成的原因。

二、颜元叔散文的文体分析

(一)语音

1.音韵美

《走入那一片蓊郁》通过押韵的形式,增强了散文语言的音乐性,如:

(1)厚茅的墙,蹲在相思林深处的空地上……

(2)钟振的细密声浪,当使他的袍裾飞扬作彻彻响……

其中的“墙”、“上”、“浪”、“响”等均上下押韵,带有传统诗歌的韵律特色。同时,本文也运用了大量的双声、叠韵、叠声词,如“追逐”、“矫健”、“葡萄”、“徘徊”等双声词,“晶莹”、“明净”、“吐露”、“前面”等叠韵词,“单单”、“片片”、“潺潺”、“冉冉”、“薄薄”、“密密”、“嘎嘎”、“阵阵”、“层层”等叠声词。这些双声、叠韵、叠声词错落有致的融入,使得整篇散文音韵婉转清朗,表现了散文轻灵跳脱的唯美意境。

2.语调美

本文在语调上多采用谈话式,将所感、所想、所叹缓缓道来,给人以亲和自然之感。在《走入那一片蓊郁》中,开篇第一句话便是“这怎么行,换成球鞋吧,是要爬山的”,起笔以一种犹如正在交谈的方式让人有真切自然之感,同时也为整个文章定下了语言平实自然的和缓语调。

本文在谈话式语调中又加入了平仄律,使语调富有疏密、长短、扬抑、轻重的节奏美和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进而为思想内容的表达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1]。如:

(3)一条不长的巷道,两侧立着龙柏,龙柏后蓬着扁豆的藤萝,紫红的晚花如张鸣的鸟嘴,挂着更子的豆荚。

句子中相关的音节“巷道”与“藤萝”、“龙柏”与“豆荚”平仄相对立,体现出整个句子在平仄变化中的语调美,也有效地刻画出“巷道”之美。

3.节奏美

散文语言音乐美的主要手段便是自然和谐的节奏,清代刘大曾说:“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窈渺处。”[2]本文节奏分明,通过语言形式本身的变化统一带来的节奏感与创造的唯美意境相结合,使散文节奏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即语言节奏与生理、心理节奏的和谐[3]。如:

(4)将要下山的太阳把橘汁的光从背后,越过肩,拂过发,顺着眼,将身影修长地投到淡橙色的路上,从路上跃起,扩散开去,拂染了一切……

看似是长短不一的散句,但长短交错、整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真情实感的表达,自然地形成了语言节奏的和谐。

(二)语汇

1.颜色词的使用

此处讨论的颜色词主要指基本颜色词、含有颜色的词汇及广义上描绘颜色的词语。本文中颜色词的使用十分精准巧妙,以下面两句为例:

(5)太阳光落在那座高山的背后,从高山的背后再落入海里。将要下山的太阳把橘汁的光从背后,越过肩,拂过发,顺着眼,将身影修长地投到淡橙色的路上,从路上跃起,扩散开去,拂染了一切,望野尽在橙汁里。

(6)为什么?这只矫健的白鸟,徘徊在淡墨的暮里?

在(5)句中接连出现了“橘汁的”、“淡橙色”等十分相近的颜色词,用橘汁的浓烈颜色比喻落日的耀眼,将道路的灰色与光芒的金色结合后的颜色描绘为“淡橙色”,又与后文的“橙汁”有所不同,三种颜色层次分明,错落有致;(6)句中的“白鸟”与“淡墨”近乎一黑一白,对比强烈。颜色词的使用使得本文画面感强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用词的口语化倾向

整篇散文具有口语化特点,淡然平和,从词汇上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文中涉及的形容词基本上控制在3个字以内,用语朴实,简洁不繁琐。形容词仅出现过如“意兴飞扬”、“重复千遍”、“幽僻荫覆”等为数不多的四字词语,并未选取成语、俗语等。其二,散文中出现的名词大多为单纯词及偏正结构合成词,意象选取较为常见。单纯词有“太阳”、“山”、“海”、“鸟”、“路”等,偏正结构合成词有“黄土”、“细沙”、“晚花”等。这些词汇都为身边随处可见之物,加强了本文的亲和感。

(三)句式与修辞

1.整散结合、长短交错

本文句式整散结合的特点表现得相当突出。每一自然段都含有大量整句,仅第一段的十句话中就有四句为整散结合句。如:

(7)将要下山的太阳把橘汁的光从背后,越过肩,拂过发,顺着眼,将身影修长地投到淡橙色的路上。

其中“越过肩,拂过发,顺着眼”三个三字节分句为整句,以“V过N”为格式替换谓语、宾语,与中国传统骈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具有韵味;整句夹杂在前后两个散句中,整散结合,增添了灵动气息。整句使得句子尽显铺排之势,渲染气氛[4];散句则使句子自然流畅,亲切生动。

从句子长短来说,文中长短句交错的情况也较多。如:

(8)薄底的球鞋底,轻快的腿胫,跳着,跃着,跃着,跳着,顺着西下阳光的指向,走向那山,走向那山后的山。

其中“跳着,跃着,跃着,跳着”都为短句,“顺着西下阳光的指向”相对较长,“走向那山”又较短,其后再接长句,长短句错落有致,快慢结合,节奏感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

2.大量问句的使用

全文中共出现29次问句,从是否有疑而问来说,询问、反问和设问均有涉及。从疑问句的结构形式特点和语义情况分类,疑问句中的特指问、选择问在文中都有所表现,有时也有混合使用的情况。大量问句的使用体现了作者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极为诗化的写作风格颇有《天问》的遗风。其例如下:

(9)做皱的双眉,欣喜的眼,岂非站立在地灵的中央?(反问句)

(10)为什么必须爬上那个山?不为什么,却也为了什么。(设问句)

(11)……这相思林间的茅棚,里面究竟是什么?(特指问)

(12)要登上那个山,应该走这条路?还是这条路?还是这条路?(选择问)

(13)是鸥?是鹭?总之,是一只纯白的鸟儿,在盘旋。(混合使用)

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可以加强句子语气;特指问所问指向明确,多次在文中出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探究与求知欲。这两种问句能增强句子感染力,使情感更为鲜明强烈。

设问句因其基本特征是自问自答,答在问后[5],故至少有一个陈述句来解释疑问。本文中的选择问则多用选择问句群[6],由两三个短单句共同组合而成。这两种句子往往不止一个单句,能够形成相应句群,前后照应,增强气势,又仿佛与人分享,大大增加了真实感与互动性。

3.借代

文中多次出现借代手法,如:

(14)轻快的脚步便走入相思林深处了。

(15)薄平的球鞋底,轻快的腿胫,跳着,跃着,跳着,顺着西下阳光的指向,走向那山,走向那山后的山。

(16)晨钟里,神祗下降;晚钟里,神祗上升。

以上例句中,(14)句、(15)句中的“轻快的脚步”和“球鞋底”、“腿胫”都是无法“走”的,在此处是以部分代整体,代指作者本人;(16)句中“晨钟”和“晚钟”则分别借代清晨与黄昏,是以特征代本体。借代手法其一使语言富于变化性,提升了阅读的美感,丰富了表达的意象;其二避免了主语的直接使用,尤其是在前两句中,使读者增强了代入感。

4.反复

反复修辞手法的使用是本文的另一特色。除了基本的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外,作者还对反复的谓词性短语进行了拓展,拓展部分主要为状语或定语。其例如下:

(17)绕着走,绕着走,绕着一座无门的茅棚走。

(18)在黄土与细沙的床上,山涧编织着鱼尾纹,编织编织着鱼尾纹,从两边织入,不断从两边织入,不断编成透明的鱼尾纹。

(17)句中对“绕着走”进行了两次基本反复,第三次时对原本的状语“绕着”后增加拓展成分“一座无门的茅棚”;(18)句中对“编织着鱼尾纹”稍作变化后基本重复两次,并在间隔反复的最后一个分句中增加了拓展成分“透明的”。

反复咏叹并加以变换的手法,能较好地抒感,增添了行文的音乐美。

(四)句法结构

1.主语的省略

全文中没有直接出现人作为主语的句子,采取了省略手法或以特征及部分代替人作为主语的借代手法。借代手法在上文已经讨论过,这里主要讨论主语的省略。例:

(19)停住,弯腰,蹲下,细看那小溪怎样编制它的鱼尾纹;然后……

(20)走过千百条巷道,走入千百条巷道,何曾走入这样的巷道?

(19)句中前一个分句中先连用三个动词,后接动词性短语,四个分句都作为具有先后顺序的谓语存在,但应有的主语(某个人)却被省略。同理,(20)句前两个分句都为动词性短语,第三个问句也只由疑问词与动词性短语组成,都省略了作为主语的人。

省略主语的句法接近于古代汉语和古、现代诗歌,缺乏一般现代汉语句子结构的严密化[7],一方面更具古韵;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实际的人物充当主语,因此主句具有模糊性,读者可以将任何人包括其自身代入,更贴近读者,令读者身临其境。

2.特殊句法结构

本文中有部分句子的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的一般句法结构不同,采取了较为特殊的语序。

①谓语前置

(21)原语序:“都是冉冉的,钟振的细密声浪,当使他的袍裾飞扬作彻彻响,由远而近,在清晨,由近而远,在黄昏。”

调整语序:“当钟振的细密声浪使他的袍裾飞扬作彻彻响,在清晨,由远而近,在黄昏,由近而远,都是冉冉的。”

此句句意实际上为钟振的“细密声浪”与袍裾的“彻彻响”在清晨和黄昏远近交替响起,其声音都是冉冉的,但调整语序前后都缺乏句法上的主语。在这里笔者根据句意择出主语“细密声浪”和“彻彻响”,将谓语“都是冉冉的”放在了两个主语之前,形成了谓语前置。

②状语后置

仍以上句为例。在后四个分句中,“在清晨”和“在黄昏”都为时间状语,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般都放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而英语的状语除表频率的副词之外则往往放在句尾[8]。但此句状语后置,采取了古代汉语与英语中都曾出现的句法结构,起强调作用。

③定语后置

(22)原语序:脚步参差在参差的路面,欲倾欲坠的步履激起阵阵惊笑,像鹑蛋般圆滑,滴溜。

调整语序:脚步参差在参差的路面,欲倾欲坠的步履激起阵阵像鹑蛋般圆滑、滴溜的惊笑。

此句中的“像鹑蛋般圆滑,滴溜”是“惊笑”的定语,但放在了中心词之后,甚至整个句子的最后,同时定语为动词性短语。这种句法结构同样都曾出现在古代汉语与英语中,但古代汉语中定语往往较短,与现代汉语中定语的复杂性也无法相比,此句的定语后置更倾向于英语中的定语从句。

三、颜元叔散文文体风格成因分析

颜元叔的散文文体风格成因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是他深厚的民族文学底蕴。颜元叔1933年出生于南京,幼时又迁往老家湖南茶陵,目睹了艰苦的八年抗战,直到1949年才举家迁台。数十年的祖国文化熏陶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带给他巨大影响,中华传统道德观念及五四以后的新文学理念每每体现为其行文中的中国古典气韵,具体包括散文的音韵协调以及句式的整散结合。前者在运用押韵的同时也加入了平仄,使散文语调富有疏密、长短、扬抑、轻重的节奏美和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后者则给人以中国古典骈文的韵味。

二是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颜元叔接受过深入的西方教育,受到过西方文艺批评的影响,并且从事过英语教育工作,这些经历对其散文创作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体现为其散文中的“欧化”现象。其散文《走入那一片蓊郁》在语音、句式和句法结构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欧化”的特征。在散文的节奏美上,颜元叔有其不同于中国传统散文的独特节奏,其散文长短交错、整散结合,长句不冗长,短句活泼灵动;用词平易朴实,较少出现成语和中国古典的四字词语。这种欧化的现代散文节奏驱除了汉语的诗意,但又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意,让人既体会到作者的性情,又觉得诗意盎然。在散文的句法上,颜式散文中出现了许多特殊的句法,如谓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句法几乎都是受英语句法的影响。在整体风格上,颜式散文有一种异于古典美的亲切自然。他的散文中多处省略了主语“我”,这看似削弱了“我”的思想,但其实是让“我”的思想表达更加自然,在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同时,也让其体会到“我”的个性。此外,文中大量使用的问句,或是“我”的自问自答,或是虚拟与读者的问答,坦率而不直白,自然而不造作,也都是“我”思想感情的外化。以上两点与西方散文表现日常生活经验与人生体验,强调作者思想与个性的主张不谋而合。

三是他个人性格的真诚率直。在《知无不言》中,颜元叔曾感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常常会‘逆火’――就是一开枪,子弹还没有打着敌人,弹壳倒打上自己的右眼。”[9]此感慨是他自己的“直言不讳”。在其散文创作中,他的个性影响表现为其叙述的自然真率,多用商量语气和问句,以达到与读者沟通、把读者从“陌路人”化作“枕边”听众的目的,但这种距离的拉近又是自然的。问句的使用看似直抒胸臆,却更像是一种引导,让读者“循声而去”、自我领悟。

注释:

[1]秦凌燕,梁华:《和谐的节律,现代散文语音形式美建构模式》,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2]刘大:《论文偶记》(第十二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阳海燕:《论散文语言的优美性》,湖南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龚悦耳:《整句的作用》,语文天地,2007年,第23期。

[5]刘俊:《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语文天地,2002年,第20期。

[6]邢福义:《选择问的句群形式》,汉语学习,1993年,第6期。

[7]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42页。

[8]朱一楠:《汉语与英语语序差异比较研究》,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9]颜元叔:《烟火人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冰清剔透的“第二自然”――人化的荷塘妙境――读颜元叔散文《荷塘风起》[J].名作欣赏,1989,(3).

[2]徐学.论台湾作家的散文观[J].华文文学,1993,(01).

[3]周逢琴.论现代散文文体的欧化[J].宜宾学院学报,2007,(4).

英语散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白杨礼赞》;张培基;译作评析

张培基先生《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问世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为整个学术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这不仅是因为张先生所选的文章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佳作,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中国“五四”以来的思想浪潮,而且因为所译之文可谓偏偏杰作,是翻译界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白杨礼赞》的英译出自其中,通过剖析原文及译文的特点,并且通过进一步对比不同的译文,彰显出张培基先生的翻译特色及功底。

一、《白杨礼赞》原作及译作文化研究

《白杨礼赞》是由现代著名作家茅盾于抗日战争时期完成的。茅盾还是社会活动家、文学评论家,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是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他四处讲学时的所见所闻,使得他认清了重庆及延安两个政党的巨大差异,意识到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紧紧的将普通农民凝聚在一起,是民心之所向,是能够给全国人民给中国带来希望和未来的政党。他由衷的想歌颂共产党的功绩,然而当时言论不自由以及政治迫害的社会现实使得作家们无法直抒胸臆,自由表达心中所想。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这篇明则赞美白杨树实则赞美共产党的传世之作应运而生。通过使用象征的写作手法,赞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团结一心,不畏艰辛,英勇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此文一经发表,便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全文从头至尾未现共产党这个词,但对文学人士却不言而喻,心知肚明,激励了无数的进步人士。

张培基先生是著名的翻译家及教授,一生中佳作无数,更是将自己毕生的研究精华与学生们分享。若说茅盾的散文是受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采用含蓄的手法,那么张先生的译文则是受了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散文在所有题材的文章中应属他的最爱,读散文更是一种享受。在张先生看来,“搞翻译纯粹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是翻译自己喜欢的文章,翻译那些感觉起来‘非翻译不可’的文章”(刘银燕48)。在当代翻译界,西学翻译作品很多,似乎是当今的主流,而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则鲜有人问津,因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译者而言,若想用地道的英语传神的翻译中国文化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其英译散文集的问世丝毫不逊于原作的影响,“它为中国学者深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典型实例”,亦“为外国人研究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鲜活的思想铺了一条近路”(朱曼华61)。其中,《白杨礼赞》的译文脍炙人口,读起来朗朗上口,犹如读英文原作,丝毫看不出是翻译的痕迹,更使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品味中国散文的优美成为一种可能,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白杨礼赞》原作及译作文本研究

《白杨礼赞》原文采用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以物喻志;其语言流畅,择词讲究,通篇布局合理对称,艺术技巧运用巧妙得当。首先,第一段的“我赞美白杨树”和最后一段的“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突出散文的主题,最典型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其次,在词汇使用方面也颇具灵活性,四字词组的使用为整篇散文增色不少,例如“妙手偶得”“无边无垠”“横斜逸出”等,为散文增添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动词的运用为景色增添了动态感,如“扑”“翻”“涌”等。尤其是在描述景色的时候,相对于使用名词而言,使用动词更能化静为动,给读者一种想象的空间,使读者脑海中能够形成相应的画面。文中多处出现古汉语,如“砥”“婆娑”“虬枝”“恹恹欲睡”“逸出”“宛然”等,恰当运用文言词汇能给文章增添文采。除此之外,艺术技巧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文章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带来不同的效果。如,重复的修辞,“不平凡”在本文中至少出现了四次,始终贯穿整篇散文,既凸显了本文的主题,又体现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对比手法也被茅盾多次运用,如“雄壮-单调”“好女子-伟丈夫”“楠木-白杨树”等。其中,“楠木-白杨树”是散文中最主要的对比,分别象征着及共产党,鲜明的对比更能够产生张力,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反差。移情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艺术技巧,作者将主观的思想感情投射到客观景物上,实现思想感情的交流。例如,文中用“坚强不屈”“傲然挺立”“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等词来形容白杨树的品质特性。在读者眼中,这些词或许只是用来形容人或人的一种精神,可能根本不会将这些品质与白杨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看到这篇文章移情用法的地方,读者又会觉得很自然,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白杨树这样的情感,读者与作者亦产生了共鸣。比喻也是文章用的较多的一种,如“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家乡的哨兵”等。短短千字的散文竟用了这么多的技巧,也难怪这可以成为一篇家喻户晓的佳作了。

张培基先生《白杨礼赞》的译文‘Tribute to the White Poplar’与原作同样经典,是学术界尤其是译界的一大典范,因为译文在文化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最大程度的再现原文。依照翻译的标准,张先生的译文忠实通顺,在风格及语言上都完美的再现了原文。通篇读起来通顺地道,像读第一母语为外语的人写的原作一样,丝毫看不出翻译之作。散文用词简单讲究,张先生的译文亦是如此,选词大多都是常用的,但是细细读来却恰如其分的表达出原作的意蕴。分析张先生的英译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首先,保留了原作的首尾呼应,但又如原文一样稍作变通。如,Let me sing its praises及I,for my part,will be loud in my praise of the latter!再者,连接结构的使用使译文更加连贯通顺。由于中西方语言的差异,散文语言特点也有较大的差异,中国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即使没有明显的连接词,读者也能心领神会;然而英语的语言特点决定了其散文的语言若没有明显的连接词连接,则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晦涩难懂。因此,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归化的策略,通过加入一些连接结构,如“however”“on the contrary”等表达,从而使译文更地道,符合英文的语言习惯,能够更好的被译语读者所接受。此外,对于独具中国特色的古汉语及四字词组等词的翻译,张先生尽可能的选择英语中已有的表达或者相近的表达,选择英语中已有的句式,使文章更精炼地道。总体而言,该篇译文保留原文中绝大部分的艺术技巧,英文中亦能看出相应修辞的运用,可谓别具匠心。

三、《白杨礼赞》不同译本比较分析

文人学者对《白杨礼赞》的翻译不在少数。除了张先生的译文外,还有张梦井、杜耀文的英译等。下面笔者就截取原作第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依照泰特勒所提出的三条通用“法则”的应用,分别对相应的两种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这三条通用法则即:译文应该完全摹写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与写作方式应该与原文的风格与写作方式相同;译文应该与原作的行文一样自如。

原文第六段中第四至第六句话是一组反问排比句,也是本文升华部分,反问的语气将白杨树与其象征的精神联系起来,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如:“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在反应原作的思想内容方面,两译本都基本忠实的体现了这一点。就译文风格与写作方式而言,张先生的译文要略胜一筹,在这组反问排比句中,共出现了四次“难道”,张先生译文分别采用了“How could you fail to…”的翻译方式,而张&杜译本中则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表达,如“do you feel…”“Don’t you think of …” “Don’t you think of …”“Still further,don’t you think of …”。相较而言,张先生的译文风格与写作方式更忠实于原文。至于第三条法则,译文应该与原作的行文一样自如,张先生译文在语言功底上更是占据上风,试通过第二段中的以下几例进行论证。为方便起见,现把张培基先生译文标示为TT1,把张梦井及杜耀文译文标示为TT2。首先,在对原文动词的处理上,TT1要更忠实地道。如“扑”:“all you see before you ”(TT1)“meet your eyes ”(TT2);“涌”:“call up inside you ”(TT1)“arise”(TT2)。其次,在翻译成语方面,TT1更加灵活多变,并没有拘泥于原文。如,“妙手偶得”:“the brainwave of a clever scholar ”(TT1)“Obtained by a master’s subtle hands”(TT2);“潜滋暗长”:“coming on”(TT1)“rise”(TT2)。这两个成语的翻译,译本1采用了意译,使用了归化策略,而译本2采用直译的方法,异化策略。第三,句子的翻译处理上两位译者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原文中有句话“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TT1为“Green are the wheat fields signifying man’s triumph over nature.They became a sea of rolling green waves whenever there is a soft breeze.”TT2为“The green color,the wheat;fields,is the result of human labor in their fight and victory against nature.” 其中,译文1采取重组和拆译的翻译技巧,译文流畅自然,而译文2过于直译,僵硬呆板,毫无活力。

总体来说,TT1 在选词上要更加灵活,准确,直译意译相结合,用地道流利的英语反映出原文的内容,较好的传达了原散文的神韵。TT2更趋向于直译,甚至有点硬译,因而显得比较呆板,读起来远远没有TT1那么自然,也无法传达出散文的那种神韵。

四、结语

张培基先生的《白杨礼赞》译文与原散文一样都是经典之作,其译风严谨;语言自然流畅;在归化策略的指导下巧妙使用多种翻译方法,原文的信息和风格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原文的“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句话就被漏译了,致使对比的效果消失。但是,瑕不掩瑜,这篇译文还是被学术界赞叹的一篇佳译。(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银燕.张培基先生和他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1(1):46-49.

[2]朱曼华.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喜读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J].中国翻译,2000(3):61-63.

[3]张梦井&杜耀文.中国名家散文精译[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上一篇:沈从文散文范文 下一篇:贾平凹散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