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信贷范文

时间:2023-03-01 03:23:40

阳光信贷

阳光信贷范文第1篇

张铁良说,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省联社成立以来,牢牢把握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不断改进和加强信贷工作,把解决农民贷款难作为工作重点,提出了“小额、流资、分散”的贷款原则,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扬。但是,在信贷工作中还存在着贷款品种单一,管理手段落后,服务方式死板等问题。张铁良认为,这些问题虽然不是主流,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大局。

省联社党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全省推行“阳光信贷,承诺服务”。这是省农村信用社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阳光信贷,承诺服务”的推广与落实方面,张铁良强调首先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推行“阳光信贷、承诺服务”的重要性。农村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必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要求,改进信贷支农工作,提高支农水平,在“三农”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是全省7000万农民的期盼。更要从提高贷款管理水平,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实需要,充分认识推行“阳光信贷、承诺服务”的必要性。要从转变经营理念,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推行“阳光信贷、承诺服务”的紧迫性。

其次是真抓实干:一是领导重视;二是有诺必践,自我约束;三是集中办公,因地制宜。

张铁良把推行“阳光信贷、承诺服务”看作是“阳光工程”。他强调要注意做到几个结合:一是与信用工程建设相结合,二是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三是与业务创新相结合。做好这三大结合就要求各市办、各联社一定要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增强和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增加服务手段,围绕支农工作的重点难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全面推进信贷方式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阳光信贷范文第2篇

3月中旬,群山环抱的永建镇已山花吐芽,春意盎然。坐落在当地的滇西大牲畜批发中心颇有名气的老板马国贤忙着到全国各地选买肉牛去了,记者只见到老板娘马红梅。30岁的她已经是两个女儿的母亲。她领着我们来到家里的牛栏前,记者见到100多头油光水滑、高大肥壮的肉牛,它们站的站、躺的躺,十分悠闲自在。马红梅介绍说,她家以前就一直得到巍山农信社信贷资金的支持,2010年,又通过阳光富民信贷工程向巍山农信社贷了15万元,以前家里只有七八十头牛,贷款后增加到一百多头,还请了三四个小工。

主人把记者引进客厅,只见正面墙上贴满了她女儿的各种奖状,紧挨着的是“先进贩运户”、“先进个体私营企业”等奖状。马红梅指着女儿的奖状自豪地说:“以前我们这里大家都只忙农活、做生意,不太注重教育,现在生活好过了,总想让小孩多读点书。”

在永建镇,像马红梅一样享受阳光富民信贷工程的农户很普遍。马增敏家2012年底贷款200多万元,用于修建黑山羊窝棚、买山放羊,进行规模化养殖,羊群从以前的几十只增加到现在的290只,请了2个牧羊工,黑山羊养殖场办得很红火。回族妇女马某丈夫因贩毒现在还在服刑中,两个女儿都在上学,生活压力较大,她学习刺绣,获得了信用社5万元贷款支持,通过几年的发展,生产的刺绣产品远销海外,加工作坊现有工人4人。她感慨说:“要不是信用社在资金上支持我,不是政府和乡亲们的帮助,单靠我一人苦,怎么支撑得下这个家。真是感恩不尽啊!”

据介绍,巍山县永建镇地处红河发源地,是滇西回族聚居区。上世纪80年代,巍山县大仓镇、永建镇出现了一些犯罪案件,省、州、县多次开展了禁毒综合治理工作。巍山农信社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一手抓集中整治,一手抓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结合永建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时推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永建整治地区信贷扶持畜牧养殖贴息项目贷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贷免扶补创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阳光富民信贷工程,帮助当地群众远离,走上合法致富坦途。现在,永建地区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社会信用环境日益优化,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环境日益稳定。2012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试点。

巍山县农信社理事长陈家文告诉记者,该社按照“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评定农户信用等级、确定最高用信额度、核发农户贷款证”的操作流程和“一次核定、余额限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原则,首先对农户进行评级授信。通过评级授信取得贷款证的农户,在需要资金时确保做到随用随贷,并同“金碧惠农卡”绑定,农户可以在云南省内任何一个农信营业网点办理贷款业务,真正实现了高效、便捷服务。截至去年末,大仓、永建地区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7073户,评定“信用户”14609户,核发“信用贷款证”13984本,授信金额达18018万元;阳光富民贷款余额达6975万元,受益农户4654户,有效地解决了大仓、永建重点整治地区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碰到的资金困难。

人行大理州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科科长杨永忠介绍说,巍山县在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农业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集聚。1994年,在永建镇建成总投资100多万元的“滇西大牲畜交易市场”,每街上市交易1000多头大牲畜,成为滇西大牲畜交易集散中心;1997年成立永建镇清真牛干巴厂,翌年产品荣获全国第十届新技术博览会金奖,现已畅销全国各地。为进一步巩固禁毒整治成果,结合大仓、永建地区群众畜牧业养殖的传统和发展养殖生产的迫切愿望,人行大理中支引导巍山县农信社运用“贷免扶补”政策,发放专项贴息贷款,发展能繁母牛、母羊、母猪。对养牛户贷款奶牛不超过3000元,水牛不超过8000元;对养羊农户给予每户1000元贷款,购买适繁母羊;对养猪农户给予每户扶持资金2000元,鼓励饲养母猪。这些贷款农户仅承担月息2.4‰,其余利息由政府承担,且农户承担利息部分不执行按季度结息,到期还款时利随本清,财政贴息部分每半年记收一次。巍山县农信社按照有关规定,对该项贷款逐笔、逐户进行审检、审核,符合贷款条件农户给予扶持,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予以排除,并按照贷款科目单独建立台账,进行认真管理。

阳光信贷范文第3篇

阳光信贷毕竟是一项金融创新,虽然从理论上讲,或从监管角度上讲,阳光信贷中的授信是一种承诺,但它的核心内容仍然是通过直接服务来强化信贷产品的营销,其中必然会发生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各种关系,阳光信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由此而生。

阳光信贷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客户的安全权问题。客户的安全权主要体现在阳光信贷调查过程中。阳光信贷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金融机构组成各乡村的阳光信贷民主评议小组开展全面调查和到户调查,其中包括各乡村干部、有名望的长者、金融机构内部人士,一般达到5人以上,甚至由于调查需要,会有更多人深入到客户家中、公司中。法律有“私人住宅神圣不可侵犯”等规定,因此,造访客户必须事先征得户主的同意,否则客户的人身、财产等安全权容易受到侵害,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客户的隐私权问题。阳光信贷中,客户信息被金融机构获取之后,经过金融机构内部分析、测算,进行授信结果的公示,这个过程如果不加以防范,容易造成客户的一些不愿被公众知悉的信息被公之于众,被他人获知或被不法之人利用。特别是一部分客户出于谨慎考虑,不愿意自己的私人财产数量、生产经营情况、家庭成员信息、信用评价结果、贷款授信金额、个人生活习惯等被银行以外的人知晓,金融机构对此须格外注意,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就失去客户的信任,最终会失去客户的支持。

客户的知情权问题。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阳光信贷产品或接受阳光信贷服务时,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对于客户来说,阳光信贷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熟悉的是中小金融机构已将阳光信贷作为一项实事工程推行多年,不熟悉的是阳光信贷中包含的金融知识、服务流程、产品使用风险点、信用评价标准等。这主要是银行在推进阳光信贷的过程中宣传不深、不透造成的。换句话说,客户金融知识的更新远远赶不上金融创新的速度,信息不对称造成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还未达到各方的期望值,这既不利于银行的信贷营销,更不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

客户的选择权问题。众所周知,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特别是同业竞争加剧、经济形势下行,处于地方中小银行地位的农商行竭力强化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但在推进阳光信贷过程中,客户经理不可避免地以个人业绩为出发点强化营销,从而将一系列复杂的信贷产品推介于客户面前。虽然阳光信贷机制较为严格,促使客户经理的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但随意捆绑搭售、累加成本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客户作为服务需求方,在金融销售与消费的契约中必然处于弱势地位,对部分客户经理的捆绑式营销等行为,心中虽不悦但也被动接受。

客户的公平交易权问题。客户的公平交易权涉及到利率定价、担保方式、授信额度、身份对待、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公平。随着农商行业务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和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客户经理队伍中难免会出现抓大放小、嫌贫爱富、重商轻农的现象,部分客户经理出于防范风险和恐贷心理,一直以大力拓展抵押、质押贷款为重点,某种程度上使一部分客户,尤其是农户因无可供抵押的房产,或找不到有实力的担保而被部分客户经理拒之门外,有时甚至因各种因素遭遇不公平的利率定价。

客户的投诉权问题。客户投诉是客户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农商行出于优化服务、提升形象的目的,加强并完善了客户投诉及投诉处理机制,特别是针对阳光信贷制作了大量的服务监督公示牌,将农商行的服务承诺、举报电话、省联社客服热线电话公布到每个乡村;监管部门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加强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监管。但是,客户投诉流程过于复杂、投诉处理过于缓慢、处理结果过于含糊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处理投诉的工作仍由被投诉营业网点或被投诉人员自行负责,上级部门较少实地处理投诉问题等,给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造成障碍。

加强阳光信贷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力度

近年来,各地农信社、农商行从自身发展需求和金融监管要求出发,大力推进阳光信贷工程,客观上有效增加了实体贷款投放,较好地推进了小微企业、农业经济组织的经营与发展,有效支持了农民等自然人的生产、经营与生活消费,同时也为自身赢得了市场、声誉和效益。监管部门和地方党政正是基于阳光信贷的这种可贵之处,对其实行积极有效的鼓励、支持政策,使其不断完善和深化。

但是,阳光信贷中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必须得到监管部门和地方党政的同等重视,强化监督和推进,这是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近年来,监管部门和地方党政正持续不断地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相关法规、要求不断出台,监管和整治的力度不断加强,相关措施和机制也不断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加强,阳光信贷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健康成长的。

阳光信贷范文第4篇

对象:镇辖区内所有农户。

条件:年满十八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从事种植、养殖、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的自然人。

二、实施办法

一是先行开展试点。拟定贡安村、新华村、中闸村、海丰村、永平村为首批试点村。

二是开展全面授信。在上述村试点的基础之上,各行政村(居)由辖区信用社牵头组织落实,成立农户授信评议小组,由镇蹲点干部任组长,评议小组以问卷的形式对辖区内农户开展普查,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分批组织授信,最后将授信农户的名单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以确保整项活动公开、公平、公正进行。

三是推行“阳光信贷”。在公开授信的基础上,按照阳光信贷服务的要求,全面推行贷款种类、对象、条件、额度、期限、利率、程序和评议结果“八公开”。农户需要贷款时,可选择有信誉和一定经济基础的自然人作为担保、自发组成3-5户的联保小组、存单质押、房产抵押等方式,现场签订合同。在合同期限和授权额度内可循环使用贷款,用款时只需现场审查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不再重复履行贷前调查及申请、审查、签订合同等多项手续,真正实现“农民贷款像存取款一样方便”。

总之,信用合作联社将在我镇全面推行“惠民卡”阳光信贷工程,该工程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无论是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是促进信用合作联社加快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富民强镇的举措。各村(居)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开展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辖区信用社要加大对“惠民卡”阳光信贷工程授信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利用会议、标语、横幅、广播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开展授信工作的目的、意义,要将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使授信工作深入民心,人人皆知。信用合作联社承诺“贷款优先、手续简便、额度放宽”的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户贷款规模。在贷款投放上,要加强对农民创办的民营个私企业和农产品供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服务,要优先保证符合放贷条件的农户一般性农业生产费用的资金需求,真正做到实惠于民,使信用合作联社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阳光信贷范文第5篇

一、强化阳光信贷组织领导

今年以来,为了扎实做好“阳光信贷”工程,该行专门成立了由领导班子成员、零售部及各支行信贷业务骨干组成的 “阳光信贷”工程推广工作小组,负责“阳光信贷”工程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工作。要求班子成员必须深入片区,带头参与;同时要求各包片负责人必须深入乡镇,检查督导;要求各网点、支行行长要切实认真履行职责,明确任务,做到时间上统一,组织上严密,方式上灵活,反馈上及时。

二、强化阳光信贷宣传手段

东方农商银行通过对接政府、召开银企座谈会、开展服务小微企业宣传月、张贴宣传海报、滚动播放LED标语、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真正让该行“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理念深入千家万户。切实有效的增加小微企业对东方农商银行融资手段的了解程度。为进一步扩大“阳光信贷”宣传效应,该行与朝阳镇政府合作,在朝阳镇开展“阳光信贷工作推进会”我行集中对“阳光信贷”的评议标准、操作流程、快捷优势等内容进行宣传,使参会人员正确、全面、深刻理解了“阳光贷款”内涵,提高认识。签订承诺,接受监督。签订了《阳光贷款承诺书》,对外公布监督电话和投诉邮箱,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有效监督。

三、强化阳光信贷工作质量

加强风险防范。把握问卷调查、小组评议、实地调查的关键环节。调查问卷、小组评议的农户代表选择在当地有一定威望,思想正派、品行端正、办事公正、能够在调查评议授信中秉公办事,反映情况真实可靠的农户。实地调查由信贷人员到村到户进行实地调查,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所有农户的家庭资产、负债、经营项目、年收入、信用状况进行贷前调查,并提交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确定授信额度。

提高服务效率。通过“阳光操作”,采取标准化、透明化、规范化的方式,对守信农户一次性确定授信额度,2年内有效,在有效期和授信额度内,农户因生产经营需要资金时,可以随时到当地农商行如同提取存款一样借取贷款的一种信贷管理模式。同时积极改进信贷服务方式,设立信贷服务专门窗口,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操作流程,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四项制度”,实行“一站式”服务。

四、强化阳光信贷软设施保障

阳光信贷范文第6篇

一、在学习上:作为一名部门经理,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积极学习信贷业务及相关知识,较熟悉地掌握了业内知识,但仍不够努力,总是沿袭一些以往的经验办事,不能够满足个人和工作对知识的需要,没有深层次的去钻研开创一些新的业务处理方法,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仍应更加努力学习各类相关知识。

二、在思想上;对于此次”阳光信贷”活动的开展,我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在思想上绐终高度重视,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我深刻认识到”阳光信贷”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提升了我社的社会声誉,进一步拉近了与农民的关系,缩短办贷时间,提高了办贷的效率,而且实施“阳光操作”,把信贷工作置于社会和客户的监督之下,从源头上防范了贷款道德风险的产生。

三、在信贷管理上;自我被任命为部门经理以来,我能够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调查及审查贷款手续时,力求完善,不出差错,确保手续真实合法。但在贷后的检查上,存在一定的惰性,小部分的档案信息没有完善,对一些几千元额度的小额贷款,总是片面的认为手续办理的合规,片面的相信担保人,而没有更为细致的调查。此一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做为重点予以改进,杜绝违规行为,降低贷款风险。

四、内控制度的执行上;多年来始终坚持按章办事,努力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但仍在一些细节的问题上出现漏洞,无截留贷款本息行为、擅自挂息等经营违规行为;无虚报费用,私设小金库待为;无擅自罚款,乱收手续费行为。

五、工作作风上;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没有利用职权索要、接受他人财物的行为,也不曾经商、入股办企业,更无侵占集体财产的行为,无涉及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一个信合职工的光辉形象。工作日的中午不允许外出就餐,是为了杜绝信贷人员中午喝酒后,下午不能正常办公,以及禁止吃拿卡要行为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在我身上仍然存在少数几次中午与朋友饮酒影响下午>!

阳光信贷范文第7篇

《小康》:从地下金融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对它褒贬不一。有的人把它视为洗钱的温床,扰乱金融秩序的罪魁祸首;有的人则认为它激活了民间经济发展。地下金融并没有因为其非法性质而消失,反而规模越来越大。他们之所以能够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李建军:民间借贷实际上是由于我国整个信贷市场结构不合理导致的长期存在。从储蓄、存款角度看,正规吸收储蓄的机构中70%到80%都被国有银行占据,份额很大;而中小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吸收存款所占的比重很低,所以在供给中小企业、农户等的贷款方面总的资金面是有限的。而从贷款需求角度来说,中小企业的数量目前占到全国企业的99.6%,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数量只占到不到1%,大企业需求额度比较大,小企业数额小、周期短、临时周转性需求旺盛。而我国的信贷比较偏向于大型企业。因为若正规金融部门扩展其原有的服务内容,需要支付的网点建设、信用评估、贷款使用监督等成本会很高,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正规金融部门所付出的成本可能超过所能得到的收益,因此大量中小企业乃至更小的经济个体往往被隔离在正规的信贷服务体系之外。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应措施,从目前的最新数据显示来看中小企业贷款已经占到50%左右,但是对应他们的需求还是少,也就是说金融配置和市场需求不对称。而民间金融正好填补了这一空间。而此前,国家一直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也是地下金融膨胀的主要原因,正规金融部门存在很强的垄断性,当中小企业或更小的经济个体无法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处融资后,只好寻求别的途径,给了地下金融发展的空间。

《小康》:此前对于地下金融报告中所指出的,地下金融已经影响到宏观调控,您认为影响在哪些方面?

李建军:针对目前地下金融的规模,2008年上半年我们测算了一下,就算那些大型企业也不全都能依靠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除了正规贷款,也存在一部分民间借贷,目前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开,而中小企业几乎都是靠民间借贷的。按照我们的调查,除了正规金融机构外,我们发现民间借贷(相对合理的机构)、地下金融、非法金融(专门来自于正规金融但进行非法交易的)三种借贷形态平均都占三分之一左右,民间借贷最高,地下金融第二,非法金融第三。如果推算到2008年9月份,民间借贷和地下金融总额应该有七八万亿左右,占到正规贷款比重的20%多。

也就是说整个中国信贷市场有20%到30%是被民间借贷、地下金融所支撑的。虽然不能说目前存在的金融泡沫是由于地下金融兴盛造成的,但它确实影响宏观调控。最明显的是抵消了调控的效果,紧缩银行信贷,民间信贷就异常活跃,企业还是会找到贷款渠道,实际上可用的投资资金没有减少。所以说地下金融资金规模扩大,不利于货币当局对经济运行与货币运行之间真实状况的判断。民间借贷、地下金融如果不加以监管,会造成结构性的风险,依托非公有制金融信贷不稳定,对经济不利,如果能稳定对可持续性是有利的。

《小康》:在我国,银行这类正规金融机构一直在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这种正规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改革变化过程存在哪些问题?这次央行起草《放贷人条例》,有的专家认为意味着这次改革将彻底打破银行的垄断地位,您认为是这样吗?

李建军:正规金融机构主要的问题在于服务的对象尤其是其资产业务这块面太窄,现在都是商业化,应该对所有的人和企业提供全方面服务,减少这种过去把资金投向大型企业的情况。国有银行的这种深化改革应该转变观念。国有银行的网点很多,在基层的镇、县等储蓄所其实是完全可以对农户等发放小额贷款的,但现在来看这是很难的。因为他们也在考虑成本问题。应该说是整个银行系统的缺失,是需要被改进的。大银行还是过去的那种各自为政,银行之间的跨行存取款和支付还是受到限制,人为设置的障碍太多。不同银行之间各自封闭,在现在这样经济运转很快,资金清算需求也要快的格局下,这种限制是影响银行业发展的,如果能整合的话,银行市场的投入是会有很大拓展空间的。

《放贷人案例》彻底打破垄断地位不见得,放贷人条例主要针对民间金融放贷,有个约束是不能吸收存款,这对于银行的影响是有限的。中国老百姓从资金供给来说是最大的人群,选择金融机构目前还是偏重于国有大银行,因此想改变整个金融格局不太可能,不可能会一下子就把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占了。但是要指出的是,信贷市场供给多了以后,原有主体市场份额自然会减少,想要守住自己的市场就要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借贷成本和门槛,这种竞争机制的出现对促进正规银行的改变是有利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金融体系由过去的垄断过度到垄断、竞争并存,再达到以竞争为主,垄断为辅的状态。

一旦《放贷人条例》出台,地下金融中应该会有一半资金进入到正规的层面。这就提供了持续的金融动力,也有利于构建政府一直想要倡导的多层信贷市场,将地下金融通过合法化体制转化为公开的,弥补小型借贷的缺失,这样做效率也会比较高,发展速度会更快。

《小康》:地下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对此也都很担心,大家都在观望未来的发展变革,在将地下金融阳光化的过程中,会有哪些问题是该注意的?

李建军:地下金融机构合法化以后受到约束就多一些,也不见得动力很足,不过合法化以后对他们来说也有好处,可以降低成本,以后有法律保障,从成本角度来说是好的。毕竟长期处于地下状态并不好,我也和很多民间借贷的负责人聊过,他们还是想未来逐步走向公开化,最终的目标是转为银行。此外,对于规范整个民间借贷市场是非常有好处的。可是现在对他们来说问题在于,能不能符合标准。这里面会存在一个行业整合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一个地区几家地下金融机构整合在一起,以合股的方式加以整合达到阳光化的门槛,但是这其中也可能出现纠纷,这种合作模式是否可持续发展还有待观察。对于地下金融机构来说,他们还应该逐步符合放款人的要求,尽快调整内部的一些结构,发展相对稳定的客户群。

《小康》:这次变革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会有哪些影响?是否会出现一些比较重大的变局?

李建军:2008年5、6月份,浙江倒闭了很多企业,每个地方都倒闭一两家龙头企业,原因就是靠银行贷款这块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从2003年到2008年6月,央行频繁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导致商业银行只能收缩信贷。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加大,转向民间非正规借贷。并且由于早期对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在今年6月进入高强度区间,银行信贷紧缩的力度将部分企业推向融资绝境,导致经济下行加速。而浙江等地的这些民营企业甚至利用民间高利贷解决资金周转,一般来说月息都要达到5%到8%,利率很高,企业资金链很容易断掉,扛不住就倒下了。但是目前来看,中小企业、农户等还都依赖民间借贷,而这种灰色、黑色地带的逐渐扩大,会给金融机构会造成结构性的风险。目前国家出台的政策意图改变整个信贷市场的结构,构建多层次信贷市场。《放贷人条例》对放贷人多加设限,降低了贷款利率,这对中小企业来说还款压力降低了,对保持资金链肯定是更好的。这也有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小康》:阳光化后如何做才能够更好地监管?未来的发展会是怎样的?

李建军:目前金融监管机构人员都太少,面对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监管起来力量不足。目前来看解决办法是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成立存款保险公司,可以履行对中小型银行等机构进行监管和限制,也可以完成银监会所达不到的监管工作。这一制度目前在探讨中,其实也探讨了很久,但一直没有出来,原因是过去金融业大部分存款都在国有银行,由国家信用作保障,不需要存款保险,但现在小银行越来越多,吸收存款存在风险,小银行破产概率也存在风险。存款保险公司为了降低赔付会监督金融机构,这是市场化行为,相比政府监管来说会更有效率。这次变革会加快这个制度的出台,现在已经提出争取在明年或后年建立这样的机构。

阳光信贷范文第8篇

“阳光信贷”:让致富之路更畅通

“多亏了海安农商行的‘阳光信贷’,让我这笔豆粕生意赚大了。”说这话的是海安县南莫镇的曹金虹。他是当地的蛋鸡养殖大户,同时也经营着豆粕生意。去年豆粕价格最便宜的时候,曹金虹凭“阳光信贷”授信证书向海安农商行贷款15万元,连同自有资金购进了500吨豆粕,后来在价格上涨时抛出,一下子净赚了10多万元。

“阳光信贷”现已成为海安农商行的一张支农服务名片。“阳光信贷”通过阳光操作,对守信用的农户家庭一次性评定授信额度,被授信农户可以在2年有效期限内随时贷款,贷款过程就像提取存款一样方便、快捷。它不仅让广大农户享受到便利,许多中小企业也通过它解决了经营中的资金“瓶颈”,使其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更加充足。

将“阳光信贷”覆盖范围由农户扩展至广大小微企业,已成为江苏农信系统创新支农服务、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新途径。在此基础上,江苏农信系统以小微企业阳光授信为契机,在营销贷款的同时,实行多种业务1+N综合营销,将农商行与广大小微企业的合作推向纵深,并有效前移风险关口,促进信贷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为配合“阳光信贷”工作的顺利推进,江苏省联社出台了“阳光信贷”工作指导意见,组织开发了集存贷款功能为一体的“易贷通”卡,并采取“一次核定、余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管理模式,客户可以在授信额度和有效期内直接到柜面提取贷款。截至目前,全行业共建立农户信息档案924万户,建档面达75%,通过“阳光信贷”对395万户农户授信1683亿元,与670万户农民发生信贷关系,向中小企业授信1427亿元,与18万家中小企业发生信贷关系。

江苏省联社理事长王晨曦表示,目前江苏省联社正在进一步提升“阳光信贷”服务功能,放大“阳光信贷”品牌效应,在做实农村市场的基础上,让“阳光信贷”延伸到所有的中小企业、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和个体工商大户中,惠及更多的客户,不断加强和改进信贷支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渠道。

“村村通”工程:让城乡金融消费一体化

来到徐州市铜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三堡镇潘楼村,在一家被列为“金融便民服务点”的超市中,当地村民正在用新安装的“快付通”消费。面对记者的采访,村民不停地夸赞:“真好,真好!这个新鲜玩意儿确实方便,而且取钱不要排长队了,也不要跑远路了。”商户更是喜笑颜开:“这东西又快捷又方便,只要一刷就能直接买东西,还不用找零,不但省了我不少时间,而且生意比以前更好做了!”

从2012年初开始,江苏省联社将在全省推进“金融便民服务进村入社工程”作为践行“三农”服务理念、改善地区结算金融环境的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来做。江苏农信社将服务半径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在金融服务资源相对缺乏地区布放转账POS机具,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小银行”。据统计,依托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全省农信系统发展金融便民服务特约商户已达2.3万个,行政村覆盖面达100%,布放各类自助设备7万多台,让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了现代金融服务。

何止是“快付通”如此受追捧,来到江苏省海安县大公山羊市场,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海安农商行新版手机银行给交易商户和养殖户带来的诸多惊喜。

“真想不到,我这小小手机里还装着一个存取方便、转账快捷的‘大银行’呢!”海安县大公山羊交易市场商户王中华高兴地说,“以前,我总要等羊市交易结束后,到银行取现,再到外地采购。收购量大时,经常要跑几家银行,带现金外出也不安全。现在好了,有了手机银行,外出采购我只需带少量现金,当面给对方电子转账,交易完毕还有短信提醒。这手机银行真能派上大用场!”

统计显示,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江苏农信系统电子银行业务迅猛发展,在方便客户群众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业务的发展。至2013年6月末,全省累计发行借记卡3371.97万张,卡内存款余额985.29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9.27%和11.56%。累计发行贷记卡17.22万张,授信总额59.58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7.93%和16.82%。网上银行客户签约存量108.53万户,手机银行签约客户量为49.62万户。ATM设备投放量6040台,银联POS终端投放5.04万台。上半年,全省电子银行替代率为45.79%。

金融创新:让服务更接地气

2013年7月8日,江苏赛鑫树脂有限公司以“方鑫FANGXIN”商标专用权为质押物,向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成功申请到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成为常州市武进区第二笔通过“商标专用权”获取该行信贷资金的成功案例。

作为常州市第一家存款突破1000亿元的金融机构,江南农商行一直在探索产品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各项融资业务的开展,形成了以“融意贷”、“微易贷”品牌为核心的系列产品,涵盖了从短期周转性贷款到项目融资、本币贷款和贸易融资、贷款支持、敞口商票配套、发票池融资、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全方位的产品覆盖。在推动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方面,该行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近年来,江苏省联社各家法人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了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如射阳农商行先后推出了“鱼满仓”渔轮抵押贷款、“欢乐农场”土地流转贷款、“康居宝”农户住房按揭贷款,如皋农商行成功推出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业务,海安农商行推出“百强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定期开展“银政企携手攀新高”、“金融超市”走进乡镇系列活动,有效满足了农村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的融资以及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创新不仅仅停留在金融产品上。江苏省联社指导各家法人机构以农商行组建为契机,规范统一行业标识,统一网点形象,进行专业的标杆网点服务礼仪培训,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形象,提高客户业务办理的舒适度。近年来,江苏省各农商行、农信社在服务环境、员工形象、服务理念、服务技巧、现场管理、客户满意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服务面貌焕然一新,现代化商业银行气息扑面而来。

阳光信贷范文第9篇

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

1976年8月,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经济学教授尤里斯(Yuns)用自己的财产做担保,说服当地一家农业银行按照市场利率给穷人提供一笔贷款,效果很好。在成功经验的鼓舞下,孟加拉国中央银行和政府有关机构于1983年出资成立了“乡村银行”(GrameenBank)。孟加拉国的扶贫小额信贷对世界小额信贷产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迄今为止,也是举世公认的规模最大、运作最成功的国家。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1)贷款对象:以穷人为主,专为贫困群体主要是农村贫困妇女,提供存、贷款、保险等综合服务。

(2)贷款资金来源:成立初期资金由创办人自行注入,1984年至1996年,主要由国际社会和国际农业发展银行和基金组织提供资金。1996年开始,GB完全依靠自身市场化运作获得资金,并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期。

(3)层级组织结构:乡村银行的组织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身组织机构,分为四级,即总行――分行――支行――营业所;另一部分是借款人组织机构,分为三级,即会员中心――会员小组――会员。根据GB最新的报告,乡村银行自助组织机构目前有15个分行,122个地区行(支行),1173个营业所(每个地区行管理8~10个营业所);借款人组织机构有中心6.8万个,小组50万个,成员250万个。目前,乡村银行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64个县中的60个。与乡村银行1994年的数据比较,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惊讶。

(4)保持业务过程的透明度。乡村中心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集中放款和还贷,集体进行培训,便于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保证业务在公正、公平、公开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并营造团队精神。

目前,乡村银行92%的份额属于成员拥有,8%为政府所有。乡村银行的目标始终是为农村穷人提供贷款、存款和一些非金融的社会项目,改善他们的状况。该行现在每年发放贷款的规模已经超过8亿美元,平均每笔贷款额130美元,还款率达到99%。至今,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成功模式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数百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BRI-UD)模式

印尼人民银行(BRI)的小额信贷部(BRI-UD)是印尼唯一的一家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自1984年BRI成功地开发出适宜的小额信贷产品且达到机构自负盈亏的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商业银行在小额信贷领域的先驱和典范。该模式的组织结构有四层。第一层,是位于首都雅加达的总部;第二层为15个地区分行;第三层为325个支行;第四层为3902个位于乡村地区的信贷部。BRI目前提供的四种信贷服务,分别是小额信贷、小企业信贷、中等企业信贷和公司信贷。其中小额信贷提供5~5000美元不等的金融服务,小企业及零售信贷则提供5000~60000美元之间不等的金融服务。BRI-UD的主要业务目前集中在小企业贷款和小额信贷上,这两项业务分别占其全部业务的51%和31%,而小额信贷的利润占该银行全部利润的40%。BRI-UD的小额信贷对象,选择在贫困线以上、信用状况合格、有潜力的个人或家庭小作坊作为目标客户,提供期限最长为2年或3年的贷款,而贷款只允许用作流动资金或购买固定资产。贷款在300美元以下的,不需要任何抵押;而300美元以上的贷款,则可以用汽车、土地等物品作为抵押物。BRI的小额信贷的总的原则是:满足顾客需求、能够盈利、简单化。同时,BRI还采用了提高员工素质、选择好的客户、严格权限设置、双人经办、设置3%的坏账警戒线等方法来控制和降低风险,使仅占全部信贷业务30%的小额贷款,创造了全银行40%的利润。

BRI-UD的成功模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信誉,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是小额信贷在印度尼西亚取得成功的保障;(2)通过开展有吸引力的储蓄和贷款产品服务,制定适宜的工作激励和奖惩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监控系统,小额信贷是可以达到自负盈亏和可持续发展的;(3)小额信贷机构应该重视贷款的回收工作,并为此制定必要的激励措施;(4)低收入群体有储蓄的潜力,农村金融机构可以用讲求成本效益的方法动员他们的存款。(5)将低收入农户的财产作为贷款抵押,对提高贷款履约率能够有效地发挥保障作用。(6)通过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各类客户,相应提供他们需求的各类存、贷款服务,金融机构完全可能做到不断增加贷款所需的资金规模,降低平均交易成本和提高利率水平。(7)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采用高利率、高抵押率的模式办理小额信贷是能够实现市场化经营和持续发展的。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模式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成立于1992年,其前身是一个以捐款为资金来源的非盈利性组织――PRODEM。该组织成立于1987年,它通过提供信贷服务和培训来扩大就业,并鼓励向小企业投资,其贷款方式采取责任共担的小组贷款,项目运作颇为成功。阳光银行于1992年获玻利维亚银行和金融实体监管处的批准,成为第一家专门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私人商业银行。与此同时,PRODEM作为非政府组织,其职能仍然存在,它将原有的1.43万个客户,和400万美元的贷款业务转移到了阳光银行。为了避免与阳光银行竞争,它的目标市场转向农村,而阳光银行的经营活动则集中在城市。阳光银行由国家银行监管部监管,其资本金和报告制度与传统商业银行相似。但它被批准可以采取十分简单的贷款手续,并无需将其无担保贷款列为高风险业务。阳光银行只持有玻利维亚银行系统1%的资产,但却为这个系统全部借款客户的1/3以上提供服务。

阳光银行的运作机制有以下特征:(1)只注重银行业务的开展,不提供其他社会(如技术培训等);(2)贷款小组由3~7人组成,贷款发放时所有会员可同时获得贷款;(3)利率相对较高,年均贷款利率47.5%~50.5%,之前还须支付佣金2.5%,业绩良好的客户利率稍低,年利率约45%;(4)高利率贷款使银行实现财务自立,不必依赖政府补贴就可获高收益;(5)贷款偿还方式非常灵活,借款者可按周偿还,也可按月归还;(6)贷款期限灵活,1个月到1年不等;(7)每笔借款数额较大,平均额度超过1509美元。因此,阳光银行服务的客户群体主要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上的中低收入阶层,不是赤贫者,目前阳光银行模式已被拉丁美洲其他个国家模仿和借鉴。

国际社区资助基金会村庄银行(FINCA-VB)模式

FINCA于1985年在拉丁美洲成立,这是一种利用村庄银行(VillageBanking)帮助妇女通过自己经营来摆脱贫困的模式。1985~1995年的十年主要在拉丁美洲的14个国家开展项目,最近十年扩展到非洲的一些国家。该模式的核心特征是:20~50名妇女成员组成小组,为她们的创收活动提供小额度的贷款,村庄银行的资金由成员自我管理,借款人互相担保。标准模式包括:由成员项目、贷款额度、利率水平、贷款周期和还贷方式等栏目构成的外部账户;由贷款类型、储蓄、控制机制和放贷原则构成内部账户;要求存款达到贷款额的20%以上,且属于强制性储蓄,存款为村银行内部的资本金,由存款规模决定下轮贷款的规模;借贷者在借款满9轮且贷款额达到300美元后,即从村银行中毕业,成为自我投资,自我管理的经营者。在实际运作中有相当的灵活性。这种模式便于贫困社区成员得到金融服务,以此架起了贫困社区与正规金融相联接的桥梁,它可以克服客户地理上分散和人口密度低的弱点。

金融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紧密联系模式

印度国有开发银行――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NABARD)是将正规金融业务与非正规农户互助组(SHG)结合起来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该模式开始于1991年,NABARD通过其员工和合作伙伴(亦称互助促进机构,指基层商业银行/信用社/农户合作组织/准政府机构)对由15~20名妇女组成的农户互助组进行社会动员和建组培训,农户互助组内部先进行储蓄和贷款活动,NABARD验收后直接或通过基层商业银行间接向农户互助组发放贷款。NABARD对提供社会中介和金融中介服务的合作伙伴提供能力建设和员工培训支持,并对基层商业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提供再贷款支持。

近来NABARD还在试验一种新模式,即在没有非政府组织(NGO)的地区,由银行营业所识别一些合格的个人为自愿者参与进来提供服务,促进自助小组的组成。2001年3月银行和自助小组连接项目的覆盖面是2000年的两倍多,增加到450万家庭,26.4万自助小组,其中90%为妇女成员。每个小组平均贷款为18932卢比,每个家庭为1069卢比,到期还贷率为99%。到2003年3月底,此项目已有2800个非政府组织(NGO)和其他自助推动机构。截至2003年3月,NABARD已累计对国内1160万贫困家庭提供贷款,覆盖全国近20%的贫困家庭。据称,目前印度的此种小额信贷项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项目。

阳光信贷范文第10篇

打造信用工程破解两难为双赢

新野县推行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起步早,起点高,基础好,发展快,对优化信用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文明水平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近两年,新野县农村信用社在持续深入推进“信用工程”创建工作中,应时而变,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发展信用担保中心、信用担保协会、信用示范村和评选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四轮联动”模式,不断提升“信用工程”创建水平。

信用评定创优投资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全县信用社在对以前信用评定实行严格审核的基础上,推行了新的信用评定方案,严格标准,规范操作,坚持从完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操作体系和监督体系入手,实行县联社、信用社和乡镇政府“三线”管理责任制,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公开评选程序,提高评选质量。l~8月份,新评选信用户9186户,信用商户845户,信用企业36家,信用村16个,信用乡镇2个,信用户达到辖区内总户数的30%以上,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争当信用户、争做信用企业、争创信用村镇的“三争”热潮。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贷款投放和招商引资,加速了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化发展。

信用担保协会破解农民“贷款难”。当前,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放款难的“两难”问题一直是制约社农“双赢”的瓶颈因素,新野县农信社在不断探索破解“两难”问题实践中,积极学习外地建立农民担保协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在全辖区大胆推行建立各类农户及经营大户信用担保协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挥区域产业优势,以支持有发展潜力和辐射带动力和特色项目为突破口,坚持“农户自愿,信用社引导,大户牵头,村委协调”的原则,以交纳基金和信用联保为担保方式,组成互信、互助、互保和相互监督、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类信用担保协会22个,加入协会会员达到1272户,累计发放贷款1.15亿元,会员贷款满足率和贷款到期收回率均达到100%,户均增收1.5万元。

信用担保中心加速企业做大做强。新野县农村信用社建立信保中心营销贷款的模式运行两年来,已经走向成熟,取得实效。今年,他们按照动态管理的要求,对入会企业认真做好年度信用等级评审工作,重新定级和授信,分别对82家入会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了年审,对22家拟入会企业进行了信用等级初评,授信额度达到1.5亿元,加上新开办的票据承兑业务,使入会企业综合授信超过2亿元,大大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通过采取“择优限劣、区别授信”机制,对优势企业实行扩大授信,重点支持,使全县民营棉纺企业规模在2万锭以上的达到2家,1万锭以上的达到8家,5000锭以上的达到62家,会员企业由起初的49家增至104家,担保基金由900多万元增至176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6亿元,不仅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而且大大增强了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有力促进了全县棉纺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

信用示范村助推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他们把支持信用示范村发展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大力推进示范村信用建设,要求示范村农户信用评选面达到100%,入选率达到60%以上,村村被评为信用村。各乡镇信用社结合各村产业优势,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行一村一策,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联合体+市场+农户”的发展模式,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信用示范村产业发展、农民富裕、文明程度提高,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典型。

在农村信用社全方位的大力支持下,上港乡的果园村依据民营经济优势,建立村级棉纺织工业园区,入驻棉纺织、棉花加工企业31家,年产值超亿元,带动从事棉花购销大户45户,安排农民800多人在本村务工就业,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人均存款达到1.5万元;农民钱袋鼓了,文明守信意识显著提高,新增到期贷款收回率达到100%;集体积累多了,村容村貌大为改观,高标准建立起运动、健身、游玩场所,组织举办了全县新农村运动会,成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基地和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信用村。

推行阳光信贷农信服务展新姿

阳光信贷是一种公开透明、高效快捷的信贷服务方式,是农村信用社改善金融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倡导行业新风、提升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今年,他们把推行“阳光信贷、承诺服务”工作作为改进信贷服务,解决小额贷款营销难问题的重点工程强力推进。加强对信贷人员进行“零距离接近客户、零距离办理贷款、零距离服务农民”的经营理念教育,创建“从后台到前台、从楼上到楼下、从封闭到开放”的信贷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和“一条龙”作业,为农民提供综合信贷产品服务,真正实行信贷政策公开、制度公开、程序公开、操作公开、限时办结,提高服务效率。在硬件建设上,全辖区规范建立信贷服务大厅6个,做到“三上墙、四必有、五统一”,并实行客户经理轮流值班制和主任定期坐班制。对暂时没有条件的设立信贷服务专柜,完善服务设施,建立值班接待制度,畅通办贷渠道,尽其所能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基本上实现了与客户接触“面对面”,办理业务“零距离”,提供服务“零投诉”,提高了工作效率,树立了农信社良好的社会形象。

全县信用社推行“阳光信贷、承诺服务”以来,对优化信贷服务,促进业务拓展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是方便了农民,解决了客户贷款难问题。例如夏收之际,上港乡种植大户李平顺急于购买收割机,但资金尚有3万元缺口,包村客户经理归同广听说后主动对其经济实力进行了调查,并通知他到信贷服务大厅办理手续,第二天李平顺就从信用社拿到了贷款,解决了应急之需。他高兴地说:“以前请客送礼都难办的事,现在真没想到信贷员主动来找俺,几个小时就拿到了贷款。”二是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设立信贷服务大厅,把贷款推向柜台,实行阳光操作,“一站式”服务,增加了透明度,杜绝了信贷员“吃、拿、卡、要”等暗箱操作行为,有效地解决了信贷员拒贷、惜贷、人情贷款的问题。三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信贷服务大厅设立后,贷款办理时间普遍缩短,平均每笔贷款由原来的一个星期左右,缩短为目前的不到两个工作日,甚至半天就可以办理完毕,同时农民还可以在信贷服务大厅了解到其他致富信息,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有很大改善,树立了农信社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了群众支持信用社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上一篇:信贷风险范文 下一篇:信贷经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