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范文

时间:2023-03-16 04:30:07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范文第1篇

一、当前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存在的问题

在信贷调查、审查审批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许多信贷管理人员常有一些习惯性思维方法和做法,而这些方法和做法中存在的观念误区已经构成了商业银行不良信贷文化的主要方面。

(一)信贷审查审批方面的观念误区

信贷审查审批是银行信贷管理最为关键的环节。正确的审查审批方法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从银行利益出发,在立足于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准确判断的前提下审查信贷业务,分析其主要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依据该笔信贷业务预计给银行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决定是否批准该笔信贷业务。在信贷审查审批的实践中,却常常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

1、过分强调担保的作用,认为有担保的就是好贷款。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发放贷款时关注抵押、担保更甚于对借款人本身偿还能力的关注。担保只是保证贷款偿还的一种手段,取得了抵押品或保证并不能保证贷款如期偿还,它不能取代贷款协议的基本安排。在日常信贷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时,许多信贷管理人员首先考虑的不是借款人在贷款到期主营业务能否产生充足的现金,而是有无抵押物,只要有合适的抵押物,即使贷款到期借款人没有充足的现金,贷款也是可以放的。在这样的现象中信贷人员的逻辑是:如果贷款到期不能还,就用抵押物变现偿还。当然,强调贷款的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应大力提倡,但是,抵押担保在信贷决策中充其量只能是必要条件,而不能也不应成为充分条件。作为一种健康的信贷文化,不论担保企业是否真正具备足够的担保能力和担保意愿,即使手续齐全、合法也不能替代对借款人本身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的分析。信贷资金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增值,进而还本付息,如果审批阶段把关不严使资金遭受损失,再追索第二还款来源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实践中对第二还款来源的追索经常会受到政府干预,存在变现难、执行难等诸多问题,加大了银行经营成本。而且追索担保人还往往会恶化银企关系,培育不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伙伴,尤其在信贷买方市场中,更不利于商业银行在当地的长远发展。

2、向投资收益高的项目发放贷款风险小。这种思维方式要着重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自由流动与竞争性配置必然使各行业利润趋向于平均化,高收益一般伴随着项目的高风险,银行不能只看到项目的收益而看不到项目内在的风险;二是除了按总行项目贷款的规定受理审批外,还要考虑贷款收益与风险是否相匹配。借款人往往是投资人,是项目成功的主要受益人,理应在根本上承担项目经营风险,银行不应承担过多的应由投资人承担的风险,而仅取得债权人的收益。因此好的投资项目若风险实际上要由银行承担的就不一定是好的贷款项目。

3、利润高的企业还款没问题。这种思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利润高是否真实,是否提足折旧,费用是否全部列支,收入有无虚构;二是高利润相伴的现金流量是否也较高,利润实际形成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资产,企业还款用的是现金资产,即使高利润是真实的,但由于应收账款存货的增加,部分应付款的优先支付都会使企业现金流不能随利润增加而增加,出现高利润企业不能按时还款的现象。

4、用转贷的方法掩盖贷款风险。当一笔贷款即将到期或逾期时,选择依法收贷还是转贷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决策,因为最初的贷款合同一般均已约定信贷资金用途和还款来源,转贷意味着依原定用途使用贷款在计划时间内达不到预定效果,致使原有还款来源不能落实。这时要特别注意分析企业难以还款的内在原因以及识别贷款风险,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且在拟转贷款期限内无化解可能则应坚决收贷。否则,一味转贷只会丧失收贷时机,掩盖资产质量风险,使企业怀有侥幸心理,弱化其还款积极性,待银行下定决心依法收贷时,企业净资产已所剩无几,失误的转贷决策实际上导致了贷款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5、为争办按揭业务而办理房地产开发贷款。这是目前各级行很普遍的一种做法。实际上,伴随按揭业务发展的是房地产开发贷款高居不下的不良率。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希望通过办理按揭贷款来化解,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判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一是开发商在贷款到位后不一定能将楼盘顺利建设到预售程度;二是商品房积压、销售不畅,无足够客户申办按揭贷款;三是开发商在取得按揭贷款后不用于归还开发贷款,而挪用于滚动开发新项目。因此,发放按揭贷款并不能必然化解开发贷款风险,为争办按揭业务而贷款就像当年为争存款而贷款一样不宜提倡。

(二)贷后管理方面的观念误区

贷后管理历来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较薄弱的环节,除了体制、政策等原因外,信贷人员的素质及其对贷后管理的观念误区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1、能还息就是好贷款。这是贷后管理中较流行的思维方式,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绝对正确。一方面,还息来源很重要,还息是来自正常业务收入还是不固定的投资收益,是企业经营利润还是他行借款,有些项目贷款还息甚至来源于银行自己的贷款本金等,这都是银行贷后管理应关注的;另一方面,能还息不代表能按期还本,也不代表第二还款来源落实。还息可增加银行当期收益,但若不能还本,银行仍得不偿失。这种观点的危害性在于相当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因企业能还利息而作出企业运作正常的判断,进而放松贷后管理或盲目办理转贷、续贷,忽视了企业在保证按期还息的承诺下,挪用贷款于高风险项目,经营状况渐趋恶化的可能。

2、贷款发放后资金调度是企业内部的事,银行不必干预。每笔贷款的发放都有其指定的用途,企业有权调度、使用,但应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按用途使用,这也是保证还款的一个前提。倘若任由企业将做贸易的流动资金挪用于固定资产项目,一个楼盘的开发贷款用于另一楼盘的开发,而这些固定资产项目或新的楼盘并没有经过银行组织的可行性评估,这种资金调度必然加大贷款风险。更多情况下,贷款被借款人转移到关联企业、母子

公司,使借款企业逐渐空壳化,导致债权悬空,这种资金调度行为银行必须依法干预。3、别人欠了企业的钱,企业才欠银行的贷款。这种观点在目前的贷后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应收账款过大是当前企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企业的应收账款中有正常的,有不正常的;有些企业努力清收,有些企业则不然,尤其债务人涉及到其关联企业时更无清收积极性。对此,银行不应坐等,而应加大催收力度,对借款人怠于行使的债权可依法行使代位执行权,直接向债务人的债务人收款,而不能任其相互拖欠。

4、企业要避税才做假报表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说法常见于贷款审批及贷后管理阶段,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避税而缓结销售收入,甚至隐匿收入,虚构成本,常常造成账面亏损的假象。在这种情况下,信贷人员即使对企业避税行为无法干涉,出于银行利益亦需要弄清企业真正的经营成果,不能任由企业提供假报表而不加制止。企业当期的销售收入、成本利润、资产状况等主要财务数据一定要准确,必要时,信贷人员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直接调整企业报表,为各级信贷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二、加强信贷文化建设,培育健康信贷文化

信贷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它的形成要经历“管理层倡导——制度强化——经营管理多方面的潜移默化——全体信贷人员由衷的信服并自觉地在日常信贷行为中体现出来”这样一个过程。因此,构建良好的信贷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银行经营管理者长期地、持之以恒地倡导和培育。

(一)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管理理念和实际运作方式,尽快形成商业银行健康的信贷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在培育健康的信贷文化过程中,必须积极吸取和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善于结合我国国情和本行实际从其理论与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真正能够反映和满足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需求的精髓,通过制定本行规章制度的形式,使之成为该行信贷管理理念的一部分,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形成该行健康的信贷文化,不遗余力地把先进的信贷理念传递、推广到每一个信贷从业人员,从理论上根除各种不良信贷文化现象。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最需要借鉴和引进的就是风险管理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市场营销的理念。比如在风险管理理念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习惯于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则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风险定量分析工具;我国商业银行一般是风险发生后才去化解,而国外先进商业银行更注重事前防范、事中控制;我国商业银行容易把风险防范和业务发展对立起来,习惯于在风险和发展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国外先进的商业银行认为银行经营的所有业务都是有风险的,从而主动承担和管理风险。

(二)推进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健康信贷文化的形成

在商业银行这样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中,如果事事都由信贷人员应用其知识和经验进行现场处置是不可能的,制度建设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是促进形成健康信贷文化的重要保证。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本身就是信贷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引导和激励信贷人员建立正确信贷观念的重要措施。严密科学的规章制度体系及与之相应的严格执行、严惩必究等是建立商业银行健康信贷文化的“法治”基础。商业银行在积极推进信贷管理体制等宏观层面的改革的同时,必须扎实有效地搞好涉及具体信贷操作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建设,要及时清理现有规章制度,及时废止那些过时的、与现行信贷理念不相符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对现有的信贷管理体制、管理流程、分析工具进行细化,建立新的制度体系。现阶段尤其应全面推行信贷责任认定与追究制度,在贷款的营销、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等各环节明确责任,加强核查,严格追究,从制度上铲除滋生各种不良信贷文化产生的土壤。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信贷人员职业忠诚度

信贷风险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贷风险防范

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十分重视银行风险的评价,因为商业银行经营对象特殊,社会联系广泛,影响力巨大,是风险聚集的焦点。而在商业银行的资产中,贷款所占比例最大,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就非常重要。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1.产权关系不明确,大量不良资产产生。四大国有银行产权关系模糊、资本非人格化、所有权与经营权难以分离,由此导致责权利不明、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经营效率和效益低下等。

2.政府职能尚未转变。

3.贷款风险分散的观念不强.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

4.呆账准备金计提的比例偏低,呆账准备金严重不足,抗风险能力低。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对策

1.资产置换,“改存为股”。

2.提高资本充足率。一可以增加商行的资本;二可以减小风险资产。

3.分类计提呆账准备金。央行应要求各银行在统一的分类指导原则下,按照五级分类结果,对各类不良贷款提取适度水平的专项呆账准备金。

4.调整信贷投资方向,发展银团贷款业务。严格控制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及向过度投资的行业和地区发放贷款。

5.适度运用破产方式。

6.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建议

1.努力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风险的处理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风险的处理首先体现在将贷款从商业银行的报表上隔离出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发行贷款的机构不再吸收由基础信贷所产生的全部风险。贷款不再仅仅集中在发行贷款金融机构的报表上,而是通常被组合为同质的资产组合,然后出售给信托或其他特殊目的机构。这种资产的集中首先方便了保险公司等担保机构分析他们的风险,方便了评估机构和信用增级机构等的第三方来审查和加强担保决定;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使贷款变得更加透明,并且降低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风险。

信贷资产证券化通常将信贷风险分为三个或者更多的部分,并将它们分配给能最好吸收各部分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

信贷风险的第一部分覆盖了与正常或期望的信贷组合损失比率相联系的合理部分。所有在此上限下的损失应当由发起人承担。但发行者不适合对贷款组合的非正常风险承担责任。这种风险来源于发起人试图在一个特定的行业或者地区进行最好的操作而缺乏多样化组合。通过将发起人的风险限制在一个上限的第一损失,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减少多样化带来的风险。

第二部分风险覆盖了超过合理损失上限部分的风险。这一波段所描绘的风险通常是资产池预期损失的7~8倍。这部分由一个高级别、资本实力雄厚的贷款增级者来承担。

第三部分是超过第二部分的风险,这些风险由购买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自己来吸收。

2.加强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是指在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信贷资产的检查、回收、展期及不良资产管理等一系列内容,是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体现,随着入世及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客户情况的瞬息万变,贷后管理的极端重要性越加突出。然而,实际工作中,贷后管理却成了信贷管理“链条”中薄弱的环节。

(1)目前信贷经营管理中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①贷后检查不到位。在近年来的各种内审外查中,贷后管理薄弱是反映最多最普遍的问题。②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贷后信息采集不力。③贷后管理的观念滞后,存在着种种不良的信贷习惯。一是认为能还息就是好贷款,进而放松贷后管理或盲目办理转贷,忽视了企业的实际情况。

(2)加强贷后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采取的对策。贷后管理既是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环节,又是维护客户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的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贷后管理工作。①加强观念创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贷后管理要在与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前提下,对信贷经营人员进行素质及职业道德的培训与控制,树立贷后动态管理观念,人才资源战略观念,贷后管理的效益观念。②规范贷后管理程序和内容。从信用发生到收回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程序,明确各环节管理内容和要求,建立考核制度,确保贷后管理程序明确,内容规范,要求具体。③做好贷款风险分类工作,强化贷后管理。做好贷款风险分类工作,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克服因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对信贷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使贷后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加强贷款档案管理,建立信贷管理台账与会计系统挂接网络,启动贷款到期预警系统,确保贷后管理的及时高效。④切实将贷后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责任化、精细化。建立和完善一套具体、详细的贷后检查考核管理办法。把客户检查过程、信息分析过程、预警预报过程、客户退出过程等纳入信贷工作整体考核范畴,针对每个管理环节和要素制定考核标准和依据,促使贷后管理人员自觉深入地进行贷后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3.监管机构实行审慎监管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监管机构在调控信贷运行中需实行审慎监管措施。虽然银行审慎监管监管制度不是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而专门设计的,但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银行体系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更是如此。审慎银行监管措施控制银行信贷过快增长的原理是:通过加强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贷款集中度等方面的审慎监管,促使银行信贷扩张的速度与抵御风险的能力相适应,并通过及时的风险提示,督促商业银行有效管理风险,推动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合理扩张。

信贷风险范文第3篇

(一)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是消费信贷中最主要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个人消费信贷违约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其次,银行自身管理薄弱致使潜在风险增大。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费贷款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贷后的监督检查往往又跟不上,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消费贷款的潜在风险增大。

最后,抵押物难以变现,贷款担保形同虚设。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交易费用偏高,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

(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操作风险

首先是内部欺诈风险。(1)利用职务之便虚假贷款。主要表现为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发放虚假的个人贷款。(2)超权限放贷。银行一般都对基层处所授予了一定额度的低风险业务审批权,但有的基层处所负责人自行审批超审批权限的贷款。(3)质押物虚假或无效。主要表现为经办人员由于道德方面的原因,未对质押物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而形成的风险。(4)受贿发放贷款。主要表现为银行内部工作人员,贿赂发放不合规定的个人贷款,而给银行造成的损失。

其次是外部欺诈风险。以个人住房贷款假按揭为例,假按揭行为具有以下共性特征:没有特殊原因,滞销楼盘忽然热销,楼盘售价与周围楼盘相比明显偏高;开发企业员工或其关联方集中购买同一楼盘,或一人购买多套;借款人收入证明与年龄、职业不相称;借款人对所购房屋位置、朝向、楼层、户型、交房时间等与所购房屋密切相关的信息不甚了解;借款人首付款非自己缴付或实际没有缴付;多名借款人还款账户内存款很少,还款日前由同一人或同一单位进行转账来还款;借款人集体中断还款。

最后是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风险。(1)制度操作失误。(2)管理失误。(3)缺乏法律文件。(4)任务执行错误。

(三)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比较分散,均是消费者个人,并且贷款金额小、笔数多,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又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发展消费信贷,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是重要基础,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等尚未建立。在实际司法过程中,保护借款人或保证人正常生活,而忽视银行债权法律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风险防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制度

消费者的信用评价可采用等级制或得分法,应当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系统。该系统应包括下列因素:消费者的职业状况、收入状况、银行账户的大致数额和地点、赊账或其他债务、付账习惯、婚姻状况、诉讼、交易记录及品质、习惯、道德等因素。还应当确定这些因素彼此间关系及在评价系统中的权重等。要建立完善的公民和法人的个人诚信体系,除了银行的相关信息外,其他方面的信息,如社保信息、税收信息同样是商业银行评价客户、防范风险的重要指标,因此应当早日实现这些非银行数据的收集。

(二)建立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机构,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职权和责任,防范信贷风险。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监控,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要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

(三)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

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不同,借款人是一个个的消费者,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即期收入限度并较长时间才能归还贷款的财产或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发放消费贷款时,用抵押、担保作还款保证显得十分重要。具体应注意几方面:首先应完善担保法,增加有关个人消费信贷的详细条款;其次,应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种贷款抵押物能够迅速变现;第三,可考虑由政府出面组建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长期消费信贷提供担保,这也是一些西方国家发展消费信贷的成功经验。

(四)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和提前偿还罚息

信贷风险范文第4篇

春节刚过,银监会在2月13日公布了2007年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状况。令市场高度关注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量和不良率双双反弹。这是自2003年启动国有银行股改以来罕见的状况。

数据显示,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比例双降,但国有商业银行去年四季度的不良贷款余额比三季度增加了351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也从三季度的7.83%上升到8.05%,受此影响银行业全年损失类贷款增加了1191.8亿元。

经《财经》记者从多方印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出在中国农业银行。在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的这两项指标是上升的,而其他银行均保持了双降。农行则是因为股改进程需要,在去年底新增了约840亿元不良贷款,属于历史未清理不良贷款的集中暴露。

然而,银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目前日益复杂冷峻的宏观形势下,银行业的新一轮信贷风险正在酝酿之中。

农行因素

农行不良贷款的真实规模一直是谜。

2005年8月,农行于网站上第一次全文刊发了2004年年报,称农行的股东权益一次性减少599亿元,用于“调减以前年度政策性亏损和其他财务损失”。

2005年年报显示,农行又增加了历史沉淀的521亿元不良资产。该行称,鉴于该行在摸底清查的基础上,调整进账历史沉淀的521亿元不良资产,因此年末不良贷款率仅比年初下降0.51个百分点。

对此,农行财务部负责人曾对《财经》记者表示,农行不良贷款的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多年并存,2004年银监会取消了四级分类,2005年下半年农行才开始对不良贷款重新进行清查,新发现了1000多亿元不良贷款。“我们向财政部打报告,表示不能一次性计提,而是在2005年和2006年逐步计提。”

显然,这两次还没有把农行内部的潜亏计提干净。

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农行必须在股改前进行彻底审计,理清家底。2005年7月,农行聘请普华永道对浙江、贵州、吉林和宁波四家分行进行外部审计。2006年8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受聘对农行从2005年到2007年的账目进行全面审计。同时,审计署亦进场审计。

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外部审计机构已经完成了对农行2005年度和2006年度的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有关资产、土地和物业的预评估结果已经初具。目前德勤正在对农行2007年度财务状况进行补充审计,预计将于2月25日结束。

根据农行对外披露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农行的不良资产余额约为732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56%。近日,《财经》记者获悉,2007年度农行全年各项存款增加5497亿元,各项贷款增加3304亿元,清收不良信贷资产574亿元;截至2007年底,农行的不良资产余额约816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64%,比年初上升0.08%。

这意味着,农行2007年底的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增加了800多亿元。农行有关人士介绍,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反映了以前年度与农贷有关的农林牧副渔行业的不良贷款。

农行计财部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为了股改,农行已重新清理认定以前年度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贷款集中反映在(2007年)四季度的财务数据中。”

这也印证了海通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邱志承的分析,“农行在2007年中报的不良贷款余额为7272亿元,占当期银行业12661.5亿元不良贷款的57%,占国有银行10875.1亿元不良贷款的67%。农行不良贷款的波动对于全行业的不良余额影响,远远大于上市银行影响力的总和。”

据《财经》记者了解,上述农行内部审计认定的不良资产数据,已比较接近经德勤审计认定的数据,但还不完全一致。德勤是根据《新会计准则》审计认定的数据,而农行内部认定审计的仍然是按照过去的方法,所以农行真实的不良贷款情况还有待股改前的最终认定。

结构信号

从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来看,即便扣除农行不良贷款急速增加的因素,中国银行业目前的不良贷款结构也值得关注。因为在不良贷款总量微增的情况下,三类不良贷款的结构出现了比较重大的调整。

在2007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体增加135亿元的情况下,次级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的绝对数额分别下降了491.3亿元和565.5亿元,但损失类贷款直接增加1191.8亿元。即使农行新增的800亿元贷款全部为损失类,扣除这一因素,损失类贷款也增加了300亿元。而2005年和2006年这一数据都是下降的。这一不良贷款迁徙的动向,是否意味着商业银行受当前宏观环境影响,贷款结构已经出现了恶化的倾向?

2006年1月1日,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正式生效。其中,银监会明确提出了以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程度,并明确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

一位大型商业银行研究人员认为,判断不良贷款是否对商业银行的运营产生不良影响,应该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不良贷款总量,其二是新增贷款的不良率。

“目前来看,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不是很多,比率上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还是比较正常的。”但他同时也注意到了不良贷款中损失类不良贷款的增速依然过快,“带动不良贷款的结构呈现金字塔状,这一趋势值得关注”。

“此外,还要考虑到中国银行业的现状。由于不够市场化,商业银行不能及时核销不良贷款,很多商业银行是在年初完成不良资产核销的。因此,需要尤其关注核销完成后不良贷款的结构变化。”该人士认为。

一位国际评级公司的分析师称:“剔除去年四季度的因素,不良贷款余额是微降的,但这是因为近年来有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来支撑,不能说明太多问题。除了不良贷款,我们评级时还会考虑关注类贷款的比例,以及银行不良贷款分类时可能低估的程度。我们关心的是经济放缓或出现拐点时,银行可能出现多少不良贷款,及对不良贷款的消化能力。”

紧缩影响

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2008年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被严格监控,不得超过上年;即新增贷款总量在3.6万亿元左右,全年贷款增幅当在13%-14%之间。监管部门对银行贷款规模按季进行监控。据悉,2008年贷款发放的上下半年为开,并且要求逐季递减。一个可供参照的各季信贷投放比例大致为35%、30%、25%、10%,如果商业银行在季度计划外超额放贷,将面临多重且严厉的处罚措施。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信贷增长强烈反弹,新增人民币贷款8036亿元,同比多增237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且超过全年总量调控计划的20%。交通银行研究部的研究报告认为,信贷增长强烈反弹,“一是因为各银行在2007年末大幅压缩信贷投放,将大量本可以在上年末发放的贷款推迟到2008年初;二是各银行分行习惯在年初抢先进行信贷投放”。

业内人士称, 1月的资金较为宽松,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这种骤紧骤松的信贷形式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如果骤紧压力过大,企业的融资环境将趋于严峻。

另一方面,去年信贷规模增加很快,银行的贷后检查和审贷后评价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监管当局的一位权威人士介绍,根据对几家大型银行的调查,目前许多银行在信贷审批方面的工作量非常大,有的银行总行在一年中召开审贷会近200次。审贷频率如此之高,信贷业务数量增长如此之快,银行相应的贷后管理和审计力量难以同步增加,银行也就难以有效地做好贷后管理和信贷评审的后评价。

“另外,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部分未查实的进入股市的信贷资金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股市逆转,非法挪用信贷资金炒股产生损失的客户,其违约率必然上升,最终风险将转嫁到银行。”他说。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日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当前,中国银行业最大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在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以往快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信贷风险将加快暴露,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也使“两高一剩”行业的不良信贷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也会导致贷款违约风险上升;再加上一些国际国内经济、非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信用风险的压力加大。因此,银行业重中之重的工作是防控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范文第5篇

摘要: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三大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的过程也是这三种风险集中体现的过程,尤其是操作风险,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司信贷操作风险案件频出,给银行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信贷业务中欺诈、违规操作等现象严重,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已成为了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将从加强放款操作环节必要性入手,提出建立并加强放款专职审批机构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其相关职能、岗位设置及防范的主要操作风险。

关键词:放款环节防范公司信贷风险

0引言

商业银行的公司信贷流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分为业务受理、调查评价、贷前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五大阶段。另一种是将业务受理、调查评价、贷前审查统称为贷前,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大阶段。两者的概念和含义基本是一致的。各个阶段面临的风险类型是有区别的,贷前环节由于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行业、市场等分析而决定是否给予授信或给予怎样的授信,面临的主要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贷中环节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操作使企业达到符合取得实际授信的条件,符合相应的授信规定,因而面临的主要是操作风险。贷后管理环节主要是对已授信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行业变化、市场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达到及时规避授信风险的目的。因此贷款发放环节是信贷操作风险主要集中的环节,也是防范公司信贷操作风险的主要环节。

目前商业银行对放款环节越来越重视,并建立了专门负责放款环节的职能部门,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专门设立了放款中心,负责防范在公司信贷操作过程中的操作风险。

1建立放款中心的意义

放款中心的建立主要目的就是防范公司信贷业务中存在的操作风险,作为一个专职防范操作风险的部门,它能够更专业更有效的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操作风险,保障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1.1有效地控制操作风险。该部门作为源头上控制风险的重要举措,可以堵截和避免担保等授信条件不落实、手续不规范、资料不全或不规范即放款的授信行为,有效防范了由此产生的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并可以随时监察现行使用的各式资料文本、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修改业务操作规章制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公司授信业务的操作风险。

1.2充分实现审贷分离。放款中心的成立,是推进授信业务调查、审查、审批、放款“四分离”,实现贷审的充分分离,从而达到有效的相互制约效果。而审贷的分离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权责的分离,更有利于责任的认定和划分。

1.3有利于落实贷前审批条件。审核信贷资料签署的有效性,审核支行自行审批的授信审批权限是否适当,确认总行及支行审批意见中的有关贷前要求是否落实,当所有贷前先决条件完全符合后,放款中心才发放贷款。由于此类工作有方框中心这一非审批单位负责监督,更突出制约效果,有利于贷前审批条件的落实。

1.4放款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的防范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放款中心在审查相关资料过程中较一般人员更注重存在的法律风险,对担保条件、合同文本等的审核更专业更到位,能够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在放款中心可设置法律审查人员,加强防范公司信贷操作过程中的潜在法律风险。

1.5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贷款原始档案由中心统一管理,规范操作,对档案资料定期检查,及时更新,专人专库保管便于随时查阅,这些措施都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1.6放款中心的尽职履职能够减少银行不必要的授信损失。在授信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变化往往不能够准确预期,但是只要放款过程中相应的担保手续、资料等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可能并不会给银行造成实际损失。可见放款操作对公司信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放款中心防范的主要操作风险

放款中心作为防范公司信贷操作风险的重要部门主要从落实必要的担保授信条件,使用适合、正确的法律文本,保管重要的文件档案及防范内外部欺诈等方面出发,防范信贷操作风险。

2.1防范担保条件落实存在的操作风险目前商业银行授信过程中采用抵、质押或保证等担保方式为授信提供有效担保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在办理担保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未严格审查资料、办理相关手续等而使办理的担保无效,给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放款中心则是防范此类风险的重要部门。

2.1.1保证人不具备主体资格,导致担保无效按照《担保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等不得作为保证人;另外,我国《公司法》第六十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在银行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保证人的选择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的,大多数情况下能确保保证担保的合法有效,但是仍有不少贷款的保证人是政府部门、医院、企业的分支机构,该类担保一旦被认定无效就可能会造成担保债权失去三分之二或一半的清偿保证。

2.1.2重复抵押致使抵押形同虚设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在办理抵押过程中允许对房地产等固定资产进行重复抵押。实践中,由于抵押前不对抵押物现有抵押情况进行调查,而实际该抵押物已抵押给多方致使抵押权利得不到真正落实。2.1.3担保资料无效或不完善致使担保无效新的《公司法》出台后,公司章程的效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担保过程中由于担保的范围、担保的内容或担保事项未按照公司要求经有效的审批机构审批而造成担保无效。如:出具的董事会/股东会决议是否有效,提供的担保是否在企业允许的范围内等等。

2.1.4对抵押物状况审查不到位造成脱保在实际放款前未对抵质押物状况进行核实,而抵押物已出现查封、冻结等状况,致使在之后发生的借贷行为失去有效担保,而造成脱保。

2.1.5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过程中担保条件的落实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是否符合担保的条件,保证人前后是否一致等情况进行审核。

2.2防范由于合同文本错误出现的风险

2.2.1合同文本使用错误或使用的合同文本中存在对银行不利的条款在实际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合同文本不正确或没有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有效审查,合同文本中存在不利于银行提条款致使银行遭受授信损失。

2.2.2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随意涂改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对要素进行涂改,尤其是诸如利率、金额、期限、借款人、担保人等主要要素,致使在诉诸法律过程中不能提供有效的资料致使银行权利得不到落实。

2.2.3保证合同与借款合同无编号、不衔接保证类贷款的主从合同必须一一对应,合同编号衔接。现实贷款档案中有大量的保证合同没有编号,有的保证合同保证金额与借款合同不一致(不含最高额担保),更有甚者,用已经还清的保证合同继续为新的借款合同担保。

2.3防范授信档案资料不完善或遗失导致的风险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企业提供的贷款资料不完善或授信档案遗失,造成贷款出现问题时,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证明文件而使得银行权利无法落实。

2.4防范骗贷、骗保等情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骗贷、骗保的案件时有发生,放款中心在放款前对客户及资料的审核过程中,对印章、有权人等的资料审核;前往担保人、借款人实际办公地点的实地核保;前往抵质押登记部门实地办理相关抵质押手续等,能够有效防范骗贷、骗保情况的发生。

2.5其他放款中心还通过对整个授信资料的审核,审核该笔公司授信业务期限、利率、金额、IT系统等是否符合信贷管理要求。

3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和岗位设置

3.1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是主要负责对审批机构授信条件落实情况以及授信材料完整性、一致性的审核,档案管理,法律审查,利用审核岗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复核和监督作用,以进一步防范授信业务操作风险。

3.2放款中心基本岗位设置及职责放款中心下设:①放款审核岗;②放款复核岗;③核保岗;④法律审查;⑤档案管理岗;⑥负责人。

3.2.1负责人职责。负责放款中心的全面工作。放款中心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负责审批权限内的放款审批工作;定期检查放款中心各岗位的履职情况,督促指导各岗位工作,并对各岗位履职情况做出评价;努力提升信贷业务规范化操作水平,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3.2.2放款审核岗。审核授信条件的落实情况,审核上报材料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合规性;对授信额度和授信期限进行控制和管理;审验业务相关合同填制的要素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授信要求;完成审核、实施放款操作并归档;对一级档案的验收、封存、入库手续;审核担保的解除和释放手续等工作。

3.2.3复审岗审查职责。负责对放款审核岗的工作进行复核。重点对每笔业务的金额、期限、利率、担保落实情况进行复核;对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相关协议的衔接情况进行复核。对合同的其他特殊约定进行重点复核;对每笔业务的其它资料进行复核;明确签属意见并提交到放款中心负责人等工作。

3.2.4法律审查岗。法律审查岗人员一般为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员。负责对在落实授信条件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审查把关;负责对合同文本的法律效力进行审查,制定符合条件的法律文本;其他的一些法律咨询等工作。该岗位可由法律部门的人员兼任。

3.2.5档案管理岗职责。负责职责内档案交接工作;对档案进行统一编号、装订和入库;定期整理并核对授信档案;负责档案的调、借阅手续,严防信贷资料遗失等工作。

3.2.6核保岗职责。参与核保任务,负责授信业务担保条件落实真实性、有效性的核实工作;负责收集、核实核保过程中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授权书、签字样本等等工作。

4加强对放款中心的内控管理

4.1建立和完善放款操作管理制度放款中心要有一套完善的放款操作管理制度,明确的放款操作流程,对不同类型的公司业务品种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风险防范。

4.2加强信息与沟通,真正发挥放款中心的风险防范作用建立持续有效的操作风险报告程序,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实现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并进行信息分类。此外,还要建立案件查处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改变瞒报或不愿暴露的思想,通过对案件查处的信息披露达到良好的监督、警示作用,有效地避免同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4.3建立长期的、常态的风险排查机制建立长期的、常态的风险排查机制,确保检查的制度性和独立性的实现,提高放款中心的职能执行力度。

4.3.1建立定期的排查机制,要定期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排查。

4.3.2建立应急排查机制。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新的、突发性、特殊的问题立即进行登记备案,可根据事件的性质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并通过信息沟通机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3.3建立完善的排查登记制度。做到排查过的内容要求保留工作底稿,排查发现的问题要逐一登记备案。

4.3.4建立较为完善的整改检查制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定期进行复查。

4.4加强合规审计对放款操作管理执行力度加强合规审计对放款中心的审计力度,使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明确合规审计的目的。合规审计应做到并不是只是停留在发现问题的简单环节,还要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执行起到引导作用,并通过审计工作,对现行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从而使制度得到更好的执行。

4.5加强放款中心人员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对公司薪酬制度的完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放款中心工作考评办法,将操作风险管理纳入员工绩效管理中,提高风险操作管理的自发性。

4.6建立健全操作风险后续处理机制

4.6.1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对可能造成损失的操作风险种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便能够及时有效的减少或补偿因此带来的实际损失。应急预案库的更新应考虑业务发展重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市场环境导向等诸多因素。

4.6.2切实强化风险责任追究机制一是通过补充、修改完善有关问责制度,加大对管理层人员管理责任的追究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由于失职造成风险损失的管理层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二是通过强化内控、规范管理以及细化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追究的重点和要求。三是加大对责任认定人员的行为约束和责任追究,确保责任认定工作得到落实;四是通过对处理程序的调整、完善,明确处理程序中应贯彻的原则、责任认定部门、责任认定的监察部门、责任认定程序与处理程序的对接等。

4.6.3建立完备的操作风险整改措施机制通过建立完备的操作风险整改措施机制,对已发现并造成损失的或已发现未造成损失的操作风险及时归纳整改,杜绝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并将出现的操作风险归纳总结,为今后操作风险量化储备数据。

信贷风险范文第6篇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呈现了较快的发展趋势,并且随着个人消费信贷意识的不断提高,个人信贷业务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是,与公司信贷相比,个人信贷仍然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面对个人信贷风险没有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来利用,因此,需要对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对策进行探究,从而提出与现行的商业银行的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与对策。

一、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主要有两大类,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

(一)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指由某些全局性的因素所引起的银行信贷收益的变动,这些因素是通过相同的方式对银行的信贷业务产生影响。系统性风险无处不在,个人信贷风险中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策性风险

政策性风险是国家的金融法律法规或是政策的出台引起的金融市场的波动,给商业银行引发的风险。金融业的兴衰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会对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进行一系列的政策性的指导,而国家政策或是法律法规的调整,有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未来信贷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的利率变动引起资金流向与投资的变动而引发的风险,对此,政府会适时地调整银行利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当前,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是利用存贷款之间的利率差异,因此,利率对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产生直接的影响。

3、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导致实际收益水平下降而引发的风险。市场一旦出现通货膨胀预期,物价会大幅上涨,这时社会购买力下降,居民还贷压力加大,在此情形下,客户的违约风险会增加,银行将会承受着风险威胁。

(二)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通常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来规避此类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贷人在贷款到期时违反合同规定不归还贷款本息而引发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应对个人信贷风险的关键。当前由于商业银行对个人的信用状况缺乏完整有效地监督与约束,加之客户自身存在的非理,使得商业银行在进行个人信贷业务时往往会产生因客户信用风险而引发的个人信贷风险。

2、经营性风险

经营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通常是由于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办理个人信贷业务的操作上出现失误,或是银行的信贷业务流程、政策制度上存在漏洞,或是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决策出现失误而引发的风险,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的利益受损。

二、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个人信贷风险贯穿于商业银行个人信贷管理的整个过程,因此,只有及时的对信贷风险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化解风险。下面就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提出几点对策。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的内部,因此,完善内部管理系统是防范个人信贷风险的关键措施,直接影响着风险防范的结果。建立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要从源头上进行建立与完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个人信贷管理的需要,完善个人借贷的流程,建立严格的审批责任制,实行个人信贷的逐级审批,对个人借贷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除此之外,各个信贷岗位之间既要独立又要相互制约,通过健全个人信贷管理机制,对个人信贷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

(二)建立个人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要想防范个人信贷风险,还要建立有效的个人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往往更加重视个人信贷之前的风险调查,而对贷款发放之后的风险缺乏有效地预警,试想如果这时发生风险,商业银行很有可能会因为来不及采取应对措施而遭受利益的损失,因此,要从信息的收集、预警信息的分析以及预警风险决策方面建立个人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

(三)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是商业银行进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前提与保障,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在银行内部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根据数据库建立个人的信用档案。其次,各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的企业或是机构之间实现客户信息的共享,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个人信用与等级评价制度,这样,将有利于对个人借贷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

(四)完善个人信贷的担保制度

信贷风险范文第7篇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金融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从生产到消费,从积累到流通,货币、银行、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和金融中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近些年,科技发展迅速,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渐形成,金融交易途径逐渐增多,交易资金增大,但是金融管理松懈,金融体制落后,阻碍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入21世纪,我国着力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诸多问题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国有金融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切都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迈上了前所未有的新台阶。自世界金融危机以后,金融信贷风险不断增加,信贷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研究人员面临的主要课题。从金融的主要业务——银行业务来看,国际银行和各国银行的管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金融结构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的管理。20世纪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方法的革命性变革。近些年,各国相继出台了各种金融类协议,建立多种金融发展模型,例如“两层法”,即在要求大多数金融机构服从其协议规定的简单的标准法的同时,允许一些特定的具备高级研究能力的国际性商业银行使用自己开发的内部模型。就我国银行行业来说,信贷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要低于国外的信贷资产比重,降低了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增加了我国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紧迫性。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条令,但存在的问题仍然相当严重,这些都需要我们增加投入,加大研究力度。

二、我国金融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信贷行业和领域集中

我国的金融信贷行业主要集中在银行产业。当下房地产、生产制造业及基础建设等的资金投入增多,吸引了大部分来自银行的信贷资金,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价格高企的预期并没有在严格的宏观调控下回归到合理水平。根据获得的数据来看,我国信贷风险暴露周期与信贷业务运作周期相当,金融信贷风险危机处于爆发前期,若房地产市场出现商业转机,容易激发银行的个人信贷风险增加。由于金融行业比较集中,使得其在风险管理上出现不平衡现象,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二)不能正确估计信贷风险概率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虽然银行对客户的评判级别很多,但是银行对信贷客户的信用级别评判方法不严格,造成银行对客户违约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缺乏精确的计算。一旦出现问题,风险爆发,不但会使银行遭受重大损失,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整个经济体制运行,金融环境波动扩大,经济损失增加。

(三)质押贷款中对于质押物的估值相对较高

目前在中国金融信贷中,质押贷款是较常见的风险抵押形式。由于抵押物价值的估价时间短,并且它的价值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抵押价值具有不确定性,会影响信贷的准确性。2007年上半年我国股权证券市场处在高位运行,很多贷款企业以股票股权等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由于股票市场时刻在波动着,在后期,股票价格出现回落,陷入低谷,使得在金融信贷行业中以股票作抵押的组织产生了很大风险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金融信贷风险管理中,质押物评估环节薄弱,使信贷行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四)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流程等不完善

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下,金融信贷风险管理分割现象严重,整个信贷风险管理的环节、流程得不到有效衔接和梳理,信贷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流程不完善,造成信贷机构对风险无法作出系统的估量。特别是缺乏独立且完善的风险报告系统,造成信贷机构的管理者无法把握信贷风险状况,难以掌握准确的信贷数据,不能有效地面对信贷市场环境的变化。另外,我国信贷机构信息化管理出现相对较晚,没有完善的智能分析数据库,成熟的专家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也比较缺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信贷业的发展。

三、改善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有力措施

不断加大的金融信贷风险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大的隐患,阻碍了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怎样解决金融信贷风险问题,将信贷机构的损失降到最低是目前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内部积累能力

为了提高我国金融信贷行业的利益水平,我国的金融信贷机构应提供具有特色的金融服务,增加资金来源渠道,扩大盈利空间,走资本自我积累道路,提高资金储存量。具体来讲,信贷机构风险管理者首先要调整金融资金结构,降低风险资金投入量,改变现在信贷风险管理中资金利用的单一性,改变信贷集中现象;其次,在管理中要大力开设中间业务,减少信贷风险资金的投入量,在一定情况下,减小信贷资金规模,使资本充足率回升到合理水平。

(二)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

在社会经济逐渐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积极吸引国外资金,增加国家资金储备量,在我国可以考虑开设多个股票源,建立开放的多元股权结构,为外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提供通道。在我国,民间资本规模占据全国资金比例较大,由于投融资体制不顺畅,绝大部分沉淀在银行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合理利用这些资金,或将一部分资金转为金融行业的股票,可以大大增加金融行业的资金利用率。

(三)建立合理的质押物评估机构

当前信贷机构对质押物的评估偏高,并且有较大部分是以股票的形式进行抵押,这些物质存在不确定性,受到股票市场的影响很大,信贷机构不能精确对风险进行估量,造成金融性信贷机构不可挽回的损失。建立合理的质押物质评估机构,能有效判断抵押物质的价值,评定信贷风险等级,为领导层做出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世界经济逐渐实现一体化,社会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较多企业在没有充足资金的情况下会选择信贷这条路,信贷风险也会不断增多。我国金融信贷风险在管理上还存在缺陷,这些缺陷会阻碍信贷机构发展,影响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信贷风险范文第8篇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一般的概括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来源主要是靠信贷风险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信用业务和经营货币的是商业银行的方法,也就是由于各种不利的因素来引出来起的货币资金不能够在按时的回流,也不会能有保值情况还有增值的情况出现,也就是具体的有这两方意思:是指借款人能不能按期将贷款和本息以及付息是不确定的,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是信贷业务,信贷资产在我占有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很大分量。正因为此原因具有很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从其来源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及经营风险三类,所谓自然风险就是指受到不确定的自然因素影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借款人与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的使用,受到不同决策及主观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的风险就是经营风险,这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其直接表现操作、支付及信用风险;社会风险是指在当前的经济政治背景下,我国的政策变化及一些不法份子的个人行为及其不确定事故因素带来的一些风险。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存在着支付风险,在加上金融资产特有的风险感染性,引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会引发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金融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来在中央人民银行的管理和引导下,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上付出可巨大努力,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总的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还是很低的,还是与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比还存在更大的差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很多种问题,具体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我国信贷文化不是很健全的。在一定的领域中信贷文化的总和就是信贷环境因素。银行绩效和银行经营成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信贷文化主要是以管理沟通还有银行的信贷以及价值取向等等。在当前的信贷文化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信贷流程停留在表面的,以及形式主义泛滥。二是很多人存在重贷轻管的思想,贷后管理的薄弱。在一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里许多工作人员在信贷业务的办理中有违规的现象应给予以严厉的处罚。

2.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制度还是不全面的,要想让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下去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进项改革,应该改由商业银行的高级经理的直接管理以及董事会的监管,是与信贷的每一个部门都有的密切联系也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最有效的保障体系以及自身要求的具体表现。

3.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的承担不是很精确地。每种风险管理制度的确定都是为了应对风险,我国现行的银行体制中,没有明确的规定风险承担的界限,最后由于金融风险承担的不明确后果无非是有国家承担了。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的商业银行是不同一般商业性企业的不一样的企业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基本状态,其中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商业银行最是重要的是经营性活动,面临的风险有社会环境风险和人员的管理风险以及交付风险,等等。

1.银行应该有很高的负债经营要求加强信贷的管理风险。

2.银行外部负则效应较大的特点决定了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力度。

3.信贷风险是经济风险的集中的体现。

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办法

为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能够良好的发展下去,就应把所有的业务单位都加入到风险管理体制的建设中来,还必须加强各部门的长期合作。确保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中立于不败之地。

1.形成风险管理文化,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还要建立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转变思想;二是在风险管理全部过程中,更应把相关信息第一时间更精准做到“全面公开化”。

2.加快建立信贷风险制度。

3.需要调整信贷结构,分散信贷的风险。

五、加强信贷风险的监测与监督。

信贷风险范文第9篇

1.产权关系不明确,大量不良资产产生。四大国有银行产权关系模糊、资本非人格化、所有权与经营权难以分离,由此导致责权利不明、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经营效率和效益低下等。

2.政府职能尚未转变。

3.贷款风险分散的观念不强.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

4.呆账准备金计提的比例偏低,呆账准备金严重不足,抗风险能力低。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对策

1.资产置换,“改存为股”。

2.提高资本充足率。一可以增加商行的资本;二可以减小风险资产。

3.分类计提呆账准备金。央行应要求各银行在统一的分类指导原则下,按照五级分类结果,对各类不良贷款提取适度水平的专项呆账准备金。

4.调整信贷投资方向,发展银团贷款业务。严格控制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及向过度投资的行业和地区发放贷款。

5.适度运用破产方式。

6.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建议

1.努力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风险的处理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风险的处理首先体现在将贷款从商业银行的报表上隔离出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发行贷款的机构不再吸收由基础信贷所产生的全部风险。贷款不再仅仅集中在发行贷款金融机构的报表上,而是通常被组合为同质的资产组合,然后出售给信托或其他特殊目的机构。这种资产的集中首先方便了保险公司等担保机构分析他们的风险,方便了评估机构和信用增级机构等的第三方来审查和加强担保决定;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使贷款变得更加透明,并且降低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风险。

信贷资产证券化通常将信贷风险分为三个或者更多的部分,并将它们分配给能最好吸收各部分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

信贷风险的第一部分覆盖了与正常或期望的信贷组合损失比率相联系的合理部分。所有在此上限下的损失应当由发起人承担。但发行者不适合对贷款组合的非正常风险承担责任。这种风险来源于发起人试图在一个特定的行业或者地区进行最好的操作而缺乏多样化组合。通过将发起人的风险限制在一个上限的第一损失,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减少多样化带来的风险。

第二部分风险覆盖了超过合理损失上限部分的风险。这一波段所描绘的风险通常是资产池预期损失的7~8倍。这部分由一个高级别、资本实力雄厚的贷款增级者来承担。

第三部分是超过第二部分的风险,这些风险由购买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自己来吸收。

2.加强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是指在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信贷资产的检查、回收、展期及不良资产管理等一系列内容,是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体现,随着入世及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客户情况的瞬息万变,贷后管理的极端重要性越加突出。然而,实际工作中,贷后管理却成了信贷管理“链条”中薄弱的环节。

(1)目前信贷经营管理中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①贷后检查不到位。在近年来的各种内审外查中,贷后管理薄弱是反映最多最普遍的问题。②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贷后信息采集不力。③贷后管理的观念滞后,存在着种种不良的信贷习惯。一是认为能还息就是好贷款,进而放松贷后管理或盲目办理转贷,忽视了企业的实际情况。

(2)加强贷后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采取的对策。贷后管理既是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环节,又是维护客户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的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贷后管理工作。①加强观念创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贷后管理要在与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前提下,对信贷经营人员进行素质及职业道德的培训与控制,树立贷后动态管理观念,人才资源战略观念,贷后管理的效益观念。②规范贷后管理程序和内容。从信用发生到收回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程序,明确各环节管理内容和要求,建立考核制度,确保贷后管理程序明确,内容规范,要求具体。③做好贷款风险分类工作,强化贷后管理。做好贷款风险分类工作,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克服因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对信贷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使贷后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加强贷款档案管理,建立信贷管理台账与会计系统挂接网络,启动贷款到期预警系统,确保贷后管理的及时高效。④切实将贷后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责任化、精细化。建立和完善一套具体、详细的贷后检查考核管理办法。把客户检查过程、信息分析过程、预警预报过程、客户退出过程等纳入信贷工作整体考核范畴,针对每个管理环节和要素制定考核标准和依据,促使贷后管理人员自觉深入地进行贷后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3.监管机构实行审慎监管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监管机构在调控信贷运行中需实行审慎监管措施。虽然银行审慎监管监管制度不是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而专门设计的,但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银行体系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更是如此。审慎银行监管措施控制银行信贷过快增长的原理是:通过加强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贷款集中度等方面的审慎监管,促使银行信贷扩张的速度与抵御风险的能力相适应,并通过及时的风险提示,督促商业银行有效管理风险,推动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合理扩张。

我国经济增长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短期内难以改变,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的速度和运行质量关系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局。审慎监管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机制。

[摘要]商业银行是风险聚集的焦点,信贷风险更是重要。本文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并对信贷风险的防范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贷风险防范

信贷风险范文第10篇

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金融机构,其收益情况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作为平衡供需的手段,货币政策也是依据市场经济周期制定的,以往的经济计量分析理论也证实信贷规模的大小、收益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周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所以经济周期的变化必然影响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变化,研究二者关系对于商业银行防范风险有着重要意义。广义上讲,经济周期又表现为经济的波动,长期来看划分为经济的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其中重要衡量指标为GDP的变化,一般认为GDP两个季度连续下降就被视为经济衰退。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以贷款的形式存在,信贷风险可以看做是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关键因素,银行在防范信贷风险时,就必须警惕带来信贷风险的经济周期变动。

(一)经济周期与不良贷款率的关系

商业银行是否能把握经济周期对信贷风险影响的规律性,能否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是其能否提高经营能力和经营水平的关键。其中GDP和不良贷款率又是衡量经济周期波动与信贷质量的指标,从表1中1994—2009年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晰地观察到,GDP的增长与不良贷款率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当GDP减速增长时则银行不良贷款率就会上升,即经济上行期,不良贷款率减少;而经济下行期,不良贷款率增加,呈负相关关系。由图1可知,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存在明显的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完整阶段,1994—2008年我国GDP增长率和不良贷款率的走势呈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二)经济周期与信贷规模的关系

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放低信贷门槛,对企业等相关贷款需求方的信息审核较宽松,容易造成盲目投放贷款,信贷资金往往存在错配的风险;而在经济下行阶段,经济不景气,银行为防范风险会持谨慎态度,提高放贷标准,又因为增加了对不良资产、风险拨备和坏账的资金准备,此时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更趋于保守,导致了银行资本的充足率下降,必将减少放贷,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即使那些有活力、有潜质且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也很难获得贷款,这会间接加剧经济衰退。由图2可知,经济的周期性变动与信贷投放存在相关关系,两者变化趋势和方向都是一致的,信贷投放的规模是经济周期变动的反映,但经济周期并不与信贷规模完全同步,经济上行阶段,银行的呆账坏账增加,其不良贷款率也有明显上升;在经济下行阶段,银行的呆账坏账有所减少,其不良贷款率也明显下降。

二、商业银行信贷所面临的问题

(一)贷款投放过于集中

商业银行贷款相对集中流入到大企业,而一些真正需要资金且生产效率高的中小企业却难以获得贷款,特别是小企业和新农村建设项目融资困难,资金得不到真正高效率运用。政府部门往往得到超额分配,同时更多的资金流向高风险高回报领域,如能源、制造和房地产业等,使得产业结构失衡,加剧了信贷风险。

(二)个人信贷风险日益凸显

随着个人信贷的不断发展,个人信贷风险也日益凸显,据相关数据统计:2009年以来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迅猛增长,随着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量的增加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变,该类不良贷款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信用卡贷款风险,仅2011年第二季度全国累计发卡26.74亿张,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达99.29亿元,同比增长36%,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1.7%,个人贷款和信用卡风险已成我国信贷风险防范的主要对象之一。

(三)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逐渐增大

2011年末,我国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负债规模约达到10万亿元,相对2008年初增加了4.6倍,其中绝大部分资金来自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政府平台将资金主要投放于收益低的民生工程。从偿还方式看,平台贷款采取统贷统还方式,特别是地方政府大部分依赖拍卖土地获得资金来还贷,还债压力大。加上政府在平台贷款上具有强势地位,其信息透明度不高,容易出现政府违规侵占信贷资金、自有资金不足和项目资本金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使得商业银行难以真实全面地评估融资平台的整体负债水平和盈利水平,加大了银行贷款结构性失衡风险。

(四)经济周期和理性预期增加信贷风险

当经济处于上行期时,商业银行的预期过于乐观,疏于对融资企业的信息审核,增加了潜在的风险,容易造成呆账坏账,使不良贷款率和坏账拨备增加。当经济处于下行期时,人们投资信心不足,对未来经济形势报悲观态度,会使银行自有资本减少。同时,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出现非对称降息,将逐步使净息差收窄。资本市场资产价格回落,投资者由于避险意识增强,对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存款的快速增长也给商业银行带来高昂的资金成本,继而影响以存贷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利润,信贷增长受限,利率持续走低,将极大地削弱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三、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政策措施

(一)合理控制行业风险,加强对政府平台融资监管

提高商业银行对行业存在的集中风险的科学识别能力,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违约率大小的预测能力,将违约风险大的行业作为监督防范重点。另一方面要对信贷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不同行业内要进行限额管理。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定额策略,有利于信贷结构的改善,避免集中行业信贷风险的出现。应严格控制房地产放贷,提高其放贷门槛;在投放贷款对象上,应该选取优质、收益高和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例如对中小型的房地产企业应审慎发放贷款,同时要严格监管以避免挪用,确保其贷款的回笼,以及其房地产的销售速度与贷款回笼速度相一致。我国商业银行应严控政府平台贷款总量,提高平台发放贷款的层次,对重点省市平台的贷款给予支持,而适量减少乡镇级贷款。避免地方政府过度负债,项目审核权应归商业银行所有,以利于对项目的分析和监管。

(二)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建立预警机制

对于经济周期波动趋势,银行要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适时预测,以规避经济周期变动所带来的信贷风险。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在保证商业银行一定的资金流动性基础上,商业银行在发放信贷时也要加强监管,合理投放贷款,全面考虑融资企业的收益性、风险性和效能,严格审核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收益情况的全面信息。抬高放贷的条件和门槛,以实体经济作为主要放贷对象,减少对耗能大、产能过剩和发展慢的企业投资,增加有发展潜力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当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阶段,应该采取信贷防范措施,保证资本充足率保持在8%以上,防止挤兑的发生;合理调整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比重,保障资金的流动性;加强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上一篇:信贷公司范文 下一篇:阳光信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