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3-02 19:33:04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范文第1篇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共同点是以物质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及相关活动为主要对象,因而被称之为物质的经济学。[1]在传统经济学中,信息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充分的,有用而不需要经济成本。同样,厂商、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等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信息”,且具有完善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所以经济行为者的选择是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经济学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行为者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这与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信息经济学正是在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理论,提出了信息搜寻的概念。斯蒂格勒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要做出最优决策,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而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把信息与成本、产出联系起来,提出搜寻概念及其理论方法,是斯蒂格勒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继斯蒂格勒之后,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K·Arrow)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在他看来,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所以,可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阿罗十分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信息经济的作用。M·勒姆特(M.Nermuth)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数学描述,用“信息结构”一词来描述经济决策利用信息的复杂分布及其与决策的对应关系,等等。搜寻理论后来经过萨洛普(S·Sulop)、截维德和马肯南等人的研究得到系统地发展,成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众多著名经济学家在不完全信息经济分析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诸如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决策、对策理论、非对称信息概念以及价格分散理论等,使得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有巨大影响的经济学领域。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information)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同。

其次,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经济学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现象,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面临着消费者的大量的、复杂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生产者转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助于其作出各自相应的选择与对策。

再次,信息经济学中关于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努力创造信息资源合理流动的外部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协调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功能,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最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王则可:《对付欺诈的学问——信息经济学平话》,中信出版社,2001年。

[3]谢康:《西方信息经济学述评》,《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3期。

信息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理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财务丑闻,尤其是会计账目造假事件的不断曝光,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信任度几乎降至冰点。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将运用信息经济学的不对称信息原理,从会计信息失真所产生的更深层面进行分析,为其建立更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依据。

一、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信息经济学思考

关于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研究,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最富有生气和魅力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亦是当代经济学研究中较为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不对称信息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活动主体对有关信息的了解度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较不利的地位。其存在的根源不仅与市场参与者一方所拥有的商品信息有关,还与其获利能力息息相关。在市场交易中,当参与者一方无法观测到对方的行为或观测成本较高时,交易双方就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而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和使用者正是如此。下面,就结合具体的信息经济学原理来分析。

1.“委托理论”与“契约理论”

“委托理论”产生于上世纪的30年代。从法律上看,人总是因为代表着委托人的利益而受雇于后者,这是其最初发展。而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在代表委托人的利益同时,也追寻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和目标差异的主观意图,为人的行为背离委托人的利益提供了客观可能。委托理论的核心任务就是研究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这就涉及到“契约理论”。

“契约”实质上是一种协议或合同,通常会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为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二是人履行合同后,所获收益大于或等于某个预定收益额;三是合同被人执行后,委托人的收益应实现最大化。这个过程正是契约双方不断地进行博弈的过程。可见,如何利用“契约理论”来减少委托关系产生的利益冲突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资本市场中,公司或企业的会计信息制造者,理所当然地成为资本市场上众多投资者关于本公司会计信息的默认人,而投资者,恰处于委托人的地位。这种没有经过正式合同的签约——即自然形成的委托关系,尤其在资本市场信用体系机制建立不完善的状态下,必然为上述提到的会计造假行为和可能导致的错误决策,埋下深深的隐患。当一方(委托方)的权利十足,而义务不确定时,其必然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一面。即使双方是自愿找寻并签订契约的,一方在不违约的前提下,依旧会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或决策。可见,这种存在的委托关系使得会计造假行为存在客观可能。

2.“逆向选择理论”与“道德风险理论”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不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研究这种事前不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研究事后不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前者是指市场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对方受损时,信息劣势的一方便难以顺利地做出买卖决策,进而导致市场效率低下。后者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这两种结果在财务领域中将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决策者有可能做出错误判断。

尤其在会计信息批漏的环节上,会计信息造假者将“逆向选择”和 “道德风险”体现的淋漓尽致。下述的“仕途发展”和“经济利益”可窥见一斑。

第一,仕途发展。用非正常的手段,获得个人仕途快速发展是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会计从业人员等相关造假者的一个重要诱因。同时当前的行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即“数字说话”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仕途发展”。这种充满急功近利又简便易行的短期行为常常利用会计报告做文章:通过粉饰经营业绩,虚增会计利润,调整会计支出等方式,以获取个人仕途发展和谋求经济利益。尤其在监管不到位、惩处没力度的情况下,这些行为还将会愈演愈烈。

第二,经济利益。在许多机构投资者来看,股票的发行类似于“圈钱”行为。然而, 发行股票是要受到我国诸多法律法规的约束。根据我国经济法的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必须至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保持赢利。对于经济效益不好的有些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便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会计盈利操作,虚假财务信息随之产生并呈泛滥之势。

可见,“仕途发展”和“经济利益”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会计信息造假存在主观可能。

二、对会计信息失真所倡导的激励机制

对于委托人来说,只有使人行动效用最大化,才有可能获得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收益。要使人采取效用最大化行为,必须对人进行有效的刺激:如果做真实账目与虚假账目的成本相当,基于信用的考虑,多数人会选择做真账;若做假账成本大于做真账成本时,基于收益的考虑,多数人会选择做真账。基于此,提出下面几点激励机制:

1.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块重要基石。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经济也是契约经济,而契约经济的基础和前提就是信用问题。因此,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信用经济。经济学家阿罗曾强调,一个成功的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是委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信赖关系足以强烈到这样的地步,以至于即使进行欺骗是“理性的经济行为”,人也不会实行欺诈。

对此,我们建议在Internet上建立一个信用系统数据库。它包括全国的企业及公司从成立至今的信用情况,任何人可以随时上网进行查询。从而,使得企业为了自身声誉及社会形象,综合各方面的利益考虑,更容易做出正确的行动。最终,使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得以健全和完善。

2.加强企业内部信用体系的建设

加强企业内部信用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求:企业家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国内外企业的成败荣辱都证明了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凡是企业主要负责人有理想、有道德、情操高尚、重视信誉、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风气就正,企业必定兴旺;相反,必然是歪风盛行,诚信缺失,人心涣散,企业的前途令人堪忧。

其次是建立现代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企业只有迅速建立和完善一套现代化的信用管理制度,才能在较快的时间内改善企业信用管理状况,解决目前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个完善的现代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信用管理政策,客户信用管理制度,信用额度审批原则及程序,建立信用管理部门等。

再次是应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和方法。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如客户信息管理技术,信用分析技术,应收账款管理技术等。企业遵守信用,可能会造成短期利益的流失,但却可以换来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和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3.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统一管理和持续培训

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会计管理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管理、培训、协作与监督等。每个公司有权聘任不同的会计人员,但每个会计人员的归属、后续管理、持续培训等都由全国统一的会计部门负责。每个会计人员可以彼此监督举报,对于违规者,应终身取消其会计从业资格。对于其评价管理应实行业绩奖励和相应的惩罚。此外,在设计激励机制时,据信息经济学原理,应注意两个约束条件:一是委托人必须使人得到总效用;二是委托人必须使人劳动的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事实上,激励机制不可能完全解决非对称信息产生的各种市场失灵问题,但却有可能使得社会资源配置达到现实生活中的最优状态。

综上,我们应明确市场中的委托关系,运用激励机制,减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同时,使社会成员为了长远利益,传播真实的会计信息,最终,使得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3]埃瑞克·G·非吕博顿,鲁道夫·瑞切将.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4]妥艳贞.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观点述评.兰州学刊,2004.

[5]陈少华,潘琼珍.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

信息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案例教学;信息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30-02

一、案例教学的主要特征

案例教学方法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是其在MBA教学活动中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针对现实问题,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及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对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获得直观的印象,并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有许多优点,案例教学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方面。

1.目的性突出。案例教学主要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案例,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选择与我们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现实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案例的分析中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点。

2.案例的复杂性。案例教学使用的综合案例比一般的课堂举例复杂并且与课程各部分内容联系纵多,所以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因此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样案例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思考、反应和语言表达能力。

3.思维的启发性。案例教学法分析问题时重点过程是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和讨论过程。因此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注重培养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4.案例的真实性。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选择现实的问题,这样综合案例的真实性就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就可以通过案例的讨论和思考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

5.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学生通过课堂上参与综合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可以接触到许多社会实际问题,而这正是在校学生所缺乏的,这样,通过综合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可以多了解一些社会经济问题,获得更多实践经验。

二、《信息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人类对物质资源有限性的认识,信息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信息经济学是信息不对称研究在经济学上的应用,是研究决策各方的行为发生相互影响时存在着的非对称信息问题,将信息看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从而将信息的不完全、信息分布的不均衡纳入经济理论的框架,重新审视经济学的一系列有关问题,从而为经济生活提供更切合实际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政策建议。因此,该课程为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理论大多是较为抽象的理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如果教学中教师仅讲授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活动就会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难调动。因此,教师在《信息经济学》课程中应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综合案例分析,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案例的阅读、思考,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实现共同学习。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运用综合案例这一媒介,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社会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就更愿意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在《信息经济学》教学中的组织步骤

在《信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案例教学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合适的综合案例。《信息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选择适宜的相关案例。案例可通过课件或文字资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案例可以选择国外经典的综合案例,也可以是国内的典型综合案例。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综合案例的性质,课堂中可以选择分组的方式组织讨论,如可以按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几组,在进行分组时应根据以往学生的学习表现,将每组至少分到一位课堂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这样才可以使讨论环节能够顺利进行。这一环节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讨论能够了解现实的问题,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获得新的启发,既增加了学生关注社会经济问题的热情,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应适当地引导学生,使讨论按照预计的方向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讨论时间,按照教学大纲合理安排理论讲解和综合案例时间。

3.各组学生总结。各组学生经过讨论后,教师应安排每小组一位学生进行总结发言,另外的学生补充讨论得出观点或回答教师和其他学生的问题。

4.教师总结。最后,教师对各组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总结时根据各组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音表达能力以及观点创新等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同时,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没有分析或分析不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重点讲解。当然,案例教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案例研究的结果是归纳式,其分析结论不能任意推广;讨论式案例教学一般会占用很多的课时,这会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教学时间产生了挤压,影响到正常教学进度的完成。因此,在信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四、《信息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经济学理论课程,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案例的选取是关键。教师课前对综合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综合案例应该是既能融合课程中一些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的案例。在授课过程中,综合案例的选择应围绕课程的教学目的,尽可能地选择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案例,这样才能通过案例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评价,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选择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收集尽可能多的符合要求的案例。并且案例应根据教学中的不同部分,选择难易适中的案例,这样教师才能把握好教学进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二,由于课时有限,案例教学比重不能太大,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还是主要方面,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用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去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只是辅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因此,对于穿插式案例教学,可以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中,而讨论式案例教学则不宜过多。第三,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案例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案例本身进行讲解和总结,还应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学习方向进行讨论,及时指出学生在综合案例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总之,在《信息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新鲜有趣的综合案例进行理论教学的辅助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课堂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提高学习《信息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信息经济学》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张丽华.管理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冯玉厚.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1,(10).

[3]章辉,赵静,沈赏.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10).

[4]马蕾.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5]闫仁河.论法学案例教学法若干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6]李海明,伍晓.西方经济学中的案例教学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信息经济学范文第4篇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共同点是以物质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及相关活动为主要对象,因而被称之为物质的经济学。[1]在传统经济学中,信息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充分的,有用而不需要经济成本。同样,厂商、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等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信息”,且具有完善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所以经济行为者的选择是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经济学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行为者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这与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信息经济学正是在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理论,提出了信息搜寻的概念。斯蒂格勒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要做出最优决策,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而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把信息与成本、产出联系起来,提出搜寻概念及其理论方法,是斯蒂格勒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继斯蒂格勒之后,着名经济学家K·阿罗(K·Arrow)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在他看来,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所以,可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阿罗十分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信息经济的作用。M·勒姆特(M.Nermuth)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数学描述,用“信息结构”一词来描述经济决策利用信息的复杂分布及其与决策的对应关系,等等。搜寻理论后来经过萨洛普(S·Sulop)、截维德和马肯南等人的研究得到系统地发展,成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众多着名经济学家在不完全信息经济分析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诸如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决策、对策理论、非对称信息概念以及价格分散理论等,使得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有巨大影响的经济学领域。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

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三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同。

其次,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经济学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现象,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面临着消费者的大量的、复杂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生产者转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助于其作出各自相应的选择与对策。

再次,信息经济学中关于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努力创造信息资源合理流动的外部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协调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功能,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信息经济学范文第5篇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共同点是以物质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及相关活动为主要对象,因而被称之为物质的经济学。[1]在传统经济学中,信息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充分的,有用而不需要经济成本。同样,厂商、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等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信息”,且具有完善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所以经济行为者的选择是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经济学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行为者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这与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信息经济学正是在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理论,提出了信息搜寻的概念。斯蒂格勒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要做出最优决策,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而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把信息与成本、产出联系起来,提出搜寻概念及其理论方法,是斯蒂格勒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继斯蒂格勒之后,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K·Arrow)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在他看来,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所以,可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阿罗十分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信息经济的作用。M·勒姆特(M.Nermuth)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数学描述,用“信息结构”一词来描述经济决策利用信息的复杂分布及其与决策的对应关系,等等。搜寻理论后来经过萨洛普(S·Sulop)、截维德和马肯南等人的研究得到系统地发展,成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众多著名经济学家在不完全信息经济分析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诸如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决策、对策理论、非对称信息概念以及价格分散理论等,使得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有巨大影响的经济学领域。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 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同。

其次,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经济学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现象,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面临着消费者的大量的、复杂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生产者转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助于其作出各自相应的选择与对策。

再次,信息经济学中关于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努力创造信息资源合理流动的外部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协调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功能,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最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 王则可:《对付欺诈的学问——信息经济学平话》,中信出版社,2001年。

[3] 谢康:《西方信息经济学述评》,《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3期。

信息经济学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信息经济学,而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经济学,就要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分析。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参考文献

[1]娄策群,桂学文.信息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信息经济学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信息经济学,而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经济学,就要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分析。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参考文献

[1]娄策群,桂学文.信息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信息经济学范文第8篇

“信息不对称”是对以往经济学的重大进步,但是当前的信息经济学确有一些应予改进。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

1996年和20__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因信息经济学而颁。1996年授于英国学者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国学者威廉姆·维克瑞,20__年授予3位美国学者,分别是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是信息不对称。就是在交易的双方中,常会有“一方所掌握的相关信息不如另一方多”的情形。

“信息不对称”是对以往经济学的重大进步。以往的经济学都是假定交易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这显然和许多现实生活不相符。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较多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获取信息较少一方的额外收益。而当前信息经济学更强调的,是违反道德的额外收益,就是“道德风险”,例如假冒伪劣商品、夸大其词、合同欺诈。反过来说,信息较少的一方由于怀疑对方的道德风险,从而选择谨慎,宁可选“品低价廉”者以降风险,于是反而使优品落选,就是“趋劣选择”(学者称为“逆向选择”)。

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引发的道德风险和趋劣选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例如建立商业诚信、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都是。

但是我认为,当前的信息经济学,确有一些应予改进。

首先,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不够好:1、既然有信息不对称,就应该有信息对称;2、信息也是资源;3、“信息不对称”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因此更一般地说,应该依次是这样的过程:资源对称与不对称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经济资源对称和不对称经济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但是当前信息经济学既未讲一般资源,也未讲非经济领域,就直接跳到经济信息。

而且应该指出,研究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首先必须说清“什么是信息”?然而这个最“前提”的问题,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并未解决。其次,“道德风险”其实不属经济。当前信息经济学研究道德风险,就是将信息经济学非经济化。此外,“信息的对称性(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既不通俗、也不准确,如果改成“信息的充足性”也许更好。

但是更重要的是,当前信息经济学,对社会许多经济现象尚无法解释,更谈不上怎样改进。例如我国西部农民的农产品怎样进入国际市场,这就是农民的信息不对称。但至少从两个方面,当前的信息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国农民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既不是道德风险,也不是趋劣选择,和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都不相干。其次,研究中国农民和国际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目的是使农民的信息由不对称变为对称。但是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却没有研究信息的对称性转化,所以无法研究农民对国际市场的信息怎样转化为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改进,我认为,首先要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

对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我认为可以这样:

依“能否转化、怎样转化、转化条件”3个问题,研究信息的对称性。

交易双方中,任何一方已有的信息和所需求的信息,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为“信息差距”。不妨将信息不足看作“正差距”。以下所说的信息差距,也都是指正差距。那么所谓“信息转化”,实际就是缩短乃至消除信息差距。

交易双方中的任一方,只可能有如下4种情形之一:1、没有信息差距,甚至是负差距,就是信息过剩;2、虽然有信息差距,但是这一差距自己能够消除(自力消除);3、虽然不能自力消除信息差距,但如果在自己和交易对方之间引入若干第三方,就可以消除这一差距;4、即使引入第三方,也不能消除信息差距。

上述4种情形中,前两种情形是信息对称,后两种情形是信息不对称。其中第3种情形是信息相对不对称,第4种情形是信息绝对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范文第9篇

本文先定义信息,再区别信息和知识。知识存量和需求量的距离,是信息差距。信息需求人的信息能力“不小于”或“小于”信息差距,是信息对称或不对称。从而改变当前国内外的信息经济学实际均以 “信息能力不小于信息差距”为前提,致使实际没有研究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就需要在信息需求人的信息能力之外添加第三方。第三方能力“不小于”或“小于”信息需求人能力之外的信息差距,是信息相对或绝对不对称。

当前信息经济学以“道德风险”为主,就和该学科“信息不足”前提矛盾。信息对称性是资源对称性特例。改变当前信息经济学仅限“契约与机制”的较为狭窄范围,而普遍适用整个经济乃至人类生活。

本文认为“对称性”是信息经济学的中心。信息经济学可能消失,演化为更广泛的资源经济学或“不对称经济学”。

关键词:信息差距 信息能力 第三方 普适性 不对称经济学

当前国内外对信息经济学的讨论非常热烈,得出很多优秀成果,不同观点也很多。但是尽管如此,却感到它们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比如,所谓“信息经济学”,那么,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经济学?各种说法虽然不少,但真正令人信服的似乎还没有发现。

当前信息经济学理论基础不足,在学科的内部和外部均有体现。从学科内部看,当前信息经济学基本概念的定义和逻辑关系不够好。例如信息、信息经济学、信息的对称性,以及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前流行的各种说明都难承受严格的逻辑诘难。而从学科的外部看,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不够好,没有形成和相关学科的学术渊源。

一、信息及其对称性

研究信息经济学,那么首先就是,什么是信息?。

某人为实现某欲望,就需要一定量的某知识。然而知识只能来自客观事物。客观事物的现象,经过思维的过程,变成知识。

但是同一客观事物,通常有若干种各不相同的现象。例如水,既有“滋养生物”的现象,又有“浮力”现象。而不同的知识需求人,只关心和他所需知识相关的那些现象。例如农民关心水“滋养生物”现象,而不关心它的浮力。船夫正好相反。他只关心水的浮力,而不关心它的“滋养生物”的能力。

事物中可能被特定的人关心的那些现象,是信息。提供信息的客观事物,是信息的供体。

例如对“水”这一客观事物来说,“浮力”现象是船夫的信息,对农民来说就不是信息;“滋养生物”的现象是农民的信息,对船夫来说却不是信息。而无论对农民或船夫,“水”都是他们的信息供体。

这里所说的“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

这样定义信息,就把“信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信息不是唯心主义,更不是“既非唯物主义,又非唯心主义”。“信息”不过是事物的现象。它虽然不是一般的现象,而是被特定的人关心的现象。但是无论如何,总是事物的现象。换句话说,“信息”具有明确的物质性(注1)。

其次,这样定义信息,就把“信息”和“知识”区别了(注2)。信息不是知识,只是形成知识的原料,由信息供体供应给信息需求人。经过思维的加工,变成了知识。信息和知识分别处于思维过程的两端。思维的过程,就是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

如此定义信息和知识的关系,换句话说,信息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知识需求人所需要的信息,是以已经有若干相关知识为前提的。一个文盲想设计航天飞机,这虽然是异想天开,但却绝非毫无知识。至少,他有“某些物体能在天上飞”的知识,这可是“设计航天飞机”所需要的重要知识。

知识需求人已有的知识,是他的知识存量。知识存量和所需知识,两者差距,是知识差距。知识差距≤0 ,是知识存量不少于所需知识,也就是知识过剩或均衡;知识差距>0,则是知识存量少于所需知识,也就是知识不足。

知识需求人为消除补知识差距,就要增加新的知识。新增的知识,是他的知识增量。但是由于我们前面说过,信息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为弥补知识差距所需的每一份知识增量,都只能来源于相关的信息。因此知识差距就成为“信息差距”(信息存量和所需信息之间的差距)。信息过剩或均衡,是信息差距≤0;信息不足,是信息差距>0。

以下所说的信息差距,都是指信息的正差距。即:信息差距>0。

信息差距必须被消除。而消除信息差距,就要获得和处理信息。消除信息差距的能力,是信息能力。信息能力≥0。而只有信息能力≥信息差距时,信息差距才能够被消除。

信息能力是否大于信息差距(即:能力的可获得性。进一步说,资源的可获得性),要从“技术、财务成本、机会成本”3方面观察。

我们所说的信息能力,未必仅仅是信息需求人自己所具有的能力(自力)。信息需求人自己的信息能力当然是必须的。但是除此之外,还可能有信息需求人“自力”之外的、其它方面所提供的信息能力。这些“其它方面”,称为“第三方”。

信息需求人的信息能力≥信息差距,是信息需求人的信息对称;信息需求人的信息能力<信息差距,则是信息需求人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时,就要添加第三方,以求使得信息对称。

信息需求人添加第三方信息能力,这时第三方实际就成为第二方(即:变成信息供体),从而缩短(直至消除)信息差距。

应该指出,这里所说的“第三方”,是指“人”形成的信息供体。某人如果靠地图寻找目的地,地图不算第三方。而如果问路,“答者”就是第三方。

添加第三方,是“以求”消除信息差距。但是添加第三方“能否”实际消除信息差距,却是另一个问题。有些差距添加第三方可以消除,也有些差距即使添加第三方也不能消除。前者是信息的相对不对称,后者是信息的绝对不对称。

同样地,添加第三方能否消除信息差距,要从“技术、财务成本、机会成本”3个方面观察。

总结地说:信息需求人的信息能力、以及他所面临的信息差距,两者之间的差距关系,就是信息的对称性。信息需求人的信息能力,如果不小于信息差距,就是他的信息对称;如果小于信息差距,就是他的信息不对称。

如果信息需求人的信息能力小于信息差距,就需要添加第三方,以求消除这一差距。但是即使添加第三方,也未必能够消除信息差距。添加第三方就能消除的信息差距,是信息需求人的信息相对不对称。添加第三方也不能消除信息差距,是信息需求人的信息绝对不对称。

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信息的对称性”。

从“信息对称性”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外的信息经济学,虽然都说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可是实际他们说的都是信息对称。这是因他们都只研究信息的供求双方,而不是研究第三方(注4)。而且这样研究,就只可能有下述两种结果之一:1、信息需求人可以“自力”消除信息差距。依我们的说明,这其实就是他的信息对称;或2、信息需求人不能自力消除信息差距。这虽然属于信息不对称,但对这种信息不对称却没有解决办法,终于使当前的信息经济学成为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黑板经济学”。

二、什么是信息经济学

什么是信息经济学?目前国内好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派。狭义论者认为,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信息的对称性。广义论者则认为,除去以信息对称性研究为主以外,信息经济学还研究其它许多(注5)。

但是我认为,信息经济学对“广”、“狭”两种研究范围的区分,虽说重要,但却非首要。首要的是说清这种范围区分的依据何在。

信息经济学属于产业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产业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过程。就像例如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过程一样。

因此,信息对称性的广狭认识,就来源于对信息产业的广狭认识。

我国当前多数理解的信息产业,其实是计算设备制造、软件开发、系统建设、通信产业等等。总之,多数是当前“信息产业部”管的事。

本文认为,这些产业其实不是信息产业,而是信息工具制造业。就像拖拉机、化肥等制造不是农业,而是农业工具制造业一样。我想,信息产业部如果改名为“信息装备部”,好像更准确。

本文认为,所谓“信息产业”,是使用信息工具生产信息产品,从而实现信息对称性转化的产业,“信息对称性”是信息产业的核心。

应该指出,信息工具的含义很广。不论古代的结绳记事、烽火台、抗日战争时的鸡毛信,还是现代高度发达的计算、通信、演示等设备。而信息产品的含义很明确,是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传播、使用。

“信息对称性”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因此也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而信息工具只是支持信息产业的硬件,却不是信息产业本身的产品。信息产业的产品是思维产品,是比软件更“软”的“超软件”。

或者退一步说,信息产业不应该只是信息工具制造业,它应该是“软硬皆备、分工明确”:有“信息工具”和“信息产品”两项制造,还有两大制造业各自的流通业。前者如电脑销售商,后者如出版商。

信息工具和信息产品“两大制造”,可以先用政治信息举例说明。

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父亲乔治·布什曾任美国中央情报局长。他说:“科学和技术可以向我们准确地提供某一具体国家有多少战舰、这些战舰停泊在什么地方。但是那个国家的领导人是否打算使用这些战舰,则只有靠人类的判断才能得出结论”(注6)。

同书里的同页还这样介绍中情局:这里的“情报官员并不是……专搞阴谋活动的‘间谍’的形象,他们专对某些具体的领域进行分析、研究,比方说国外的政治、经济、军事、农业等。”这些专家讨论时,“更像大学讨论会。”

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互为最大的情报对手。可是双方都说:“我们获得的对方情报,绝大多数来自对方的图书馆、公开发行的报刊以及其它公开物”(引自作者年轻时见的一份材料)。“抄袭一遍是抄袭,抄袭十遍是综合研究。”情报箴言,信哉信哉。

经济生活也是这样。例如在当前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调查、技术调查、市场分析、项目设计、新闻、展览等,才应该算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和信息装备产业相区分,国内外许多学者有类似观点: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把信息经济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第一信息部门是指以信息的处理、传输、使用为主的行业和生产信息设备的行业;第二信息部门是指非第一信息部门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中主要从事信息工作的部门。”(注7)同文还说:“知识经济更着重于软件性(创造力、创新性)……;信息经济则着重于硬件性(数据、图表、信号、设备),注重信息高速公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国家信息化的建设。”

国内学者也有同样观点:“以信息为主题的中央某部的一个代表团到美国访问,请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给他们讲信息经济学。(该大学)教授跟他们聊了一会儿,才知道他们关心的不是真正的信息经济学,而是信息高速公路之类的产业经济问题”(注8)。

有学者提出“宏观”和“微观”来区分信息经济学的“信息工具”和“信息对称性”:(国外信息经济学认为)“微观信息经济学领域,即以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为核心的领域,宏观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如信息经济的测度,信息系统经济学,企业的信息组织理论,信息的产业组织理论,网络经济学,国际信息经济学等8个领域”(注9)。

不记得什么时候和场合见过一首(作者亦忘记)小诗,一些话是:“钱可以买来美食,却买不来香甜;可以买来补品,却买不来健康;可以买来书,却买不来知识;可以买来性,却买不来爱情;可以买来享受,却买不来幸福。”用它来分析信息工具和信息产品,十分贴切。信息工具是可以用钱买来的,“贵贱”而已。即使所谓“信息高速路”,说到底,也不过就是大笔的人民币或美元。但是信息产品可不是这样。信息品虽然“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但却真是“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能堆起中国版的MBA,却堆不起优秀的企业经营和管理高级人才;能堆起经济学的博士和“海归”,却堆不起产业经济的设计和运营者,都是类于“信息工具”和“信息产品”(即:思维产品)之间的关系。

三、信息经济学的普适性和一般性

“信息对称性”的研究,是狭义信息经济学。其实“狭义不狭”,在很多领域普遍适用。举凡宏观经济的产业结构、地区发展、财政、金融,农业、采掘、制造、商业、服务、交通、建筑、旅游等等产业、微观经济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管理、企业教育、招商引资等等操作,一切经济活动均被信息经济学所覆盖,称为信息经济学的“普适”性。

信息的对称性不仅涉及经济问题,甚至也不仅涉及法律、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等学科,“信息对称性”其实涉及一切人类生活。

军事领域如果没有信息的对称性,侦察、分析等等就没有用处。同样,每个政治家或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信息对称性”在政治中的实际意义。

信息的对称性,在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

比如,当小伙子追求某姑娘时,他已经知道姑娘的姓名、年龄,这就是信息对称。通过接触,他可能从姑娘的谈吐中知道她的喜好。由于这是他“自力”获得信息,所以也是信息对称。但(我们假定)若仅靠“自力”,小伙子无法知道姑娘对“未来郎君”的各种期望,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然而他如果能通过表姑(姑娘学校里的数学老师)得到这些信息,就是信息的相对不对称。当然,如果即使有表姑帮助,姑娘也坚不吐口,就是信息的绝对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宽泛的普适性,源于“信息对称性”高度的一般性。信息也是资源,因此信息的对称性,其实是“资源对称性”在信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人们常所说的资源,涉及范围较狭。不但通常只在经济范围中,

而且更仅限煤炭、棉花等自然资源。其实资源涉及社会生活所有方面。张三饿了想吃饭,“大米饭和白菜炒肉丝”就是他的资源。李四知道“雨天外出要张伞”,就是他的知识资源。

那么,什么是资源?

对使用者有用(获得利益或减少损害)的各种事物,就是资源。

“资源”是相对于使用者而言的。《红楼梦》对读者来说是资源,对正在收麦子的农民就不是资源。西施“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唐·王维《西施咏》)。西施美貌在越溪莲女(注10)中不是资源,而在吴王夫差的宫中却是资源。

需要说明,所谓“对使用者有用”,未必是对使用者的私利有用。举起炸药包,为胜利开辟道路,“炸药包”就是他的资源。

只有在特定的领域,比如说,在微观经济领域,“对使用者有用”才仅仅是对使用者的私利有用。

当资源需求人的资源不足时,获得的最终资源,是他的直接资源。为获得直接资源所需要的外部资源,是他的间接资源;间接资源的需求量,称为“资源差距”。

有些资源差距可以被他自力消除,有些差距却不能被自力消除。那些不能被他自力消除的资源差距,就需要添加第三方帮助他消除,这就是他的资源不对称。添加第三方以后,如果能够消除资源差距,就是资源相对不对称;如果仍旧不能消除差距,就是资源绝对不对称。

这样说明资源及其对称性,和对“信息对称性”的说明是一样的。这其实是不奇怪的。信息是资源的一种。因此不是资源对称性“套用”信息对称性,而是相反,由于有了资源对称性及其各项规定,相应地,才有了信息对称性及其相应规定。

具体到信息经济学,就是信息对称性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即是:1、通过经济活动的信息差距,研究经济活动的信息对称还是不对称;2、如果信息不对称,能否通过“添加第三方”办法使之转化为对称(信息的相对不对称和绝对不对称);3、如果处于信息相对不对称,那么信息需求人、信息供体和第三方的各自行为。

其实如果以“第三方”为标志认识信息的对称性和信息经济学,那么在经济活动中就不仅是“信息”经济学,它还含有了更多领域,例如农业产业化中的主体市场开发、社会就业、企业融资和风险投资、企业管理……。在这些领域中,许多不对称已经不仅是信息不对称。例如当前我国企业招商,即使(虽然很少可能)全部熟知项目的市场、竞争、风险、资源、运行等等,绝大多数企业也无法自力设计项目,就连符合投资商要求的项目报告都编不出。这已经不是信息不对称,而是其它的能力(例如项目设计能力、文本编制能力)不对称了。

之所以“信息对称性”可以将信息经济学扩大到经济生活各方面,根本地,是因为如前说,信息经济学不过是资源经济学的形式之一,因此信息的对称性就是资源对称性的形式之一。然而除了信息以外,例如“能力”等等也是资源,因此当然同样也有自己的对称性。

既然如此,信息经济学也许就会消失,演化为更为广泛的经济学(例如资源经济学、对称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和例如“能力经济学”等以研究“对称性”问题为主的学科并列。这不是信息经济学的不幸,而是它的大幸,因为它终于能被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广泛应用了。

四、对当前信息经济学的若干评论

信息经济学出现于二十世纪初。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

它萌芽于早期,成型于中期,发展于七十年代。我国从七十年代末引入信息经济学(注11),多年来主要是叙述国外理论(注12)。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是“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不完全”,这是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

传统的经济学设定了若干个前提,其中一个前提是“信息对称”。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生活完全透明,从而使得每个参加经济事务的人(供应者或消费者,统称“经济人”)都已具有他所需要的一切信息。

但是信息经济学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对称”的情况不多,多数倒是“信息不对称”。就是说,对经济人来说,他拥有的信息和他所需要的信息相比常常不足,因此在市场中容易处于不利的地位。

当然,严格地说,“信息不对称”的思想要比信息经济学早得多。曾被无数学者分析过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就是信息不对称(这已有悖传统经济学“信息对称”前提)。但是信息经济学毕竟把“信息”问题从各种经济现象中专门提出来,应该说是很好的贡献。

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人们实际的经济生活很有指导意义。比如说,所谓“消费者知情权”,就是要使消费者从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对称。公司选择经营者,公司对经营者的实际能力或道德水平可能不了解,候选的经营者却可能对公司的现实经营状况、人际关系等等不了解,双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

当前国内外信息经济学,我认为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信息”定义不够好,另一是实际仅仅研究信息对称,而没有研究信息不对称,第三个问题是狭义信息经济学“过狭”(研究对象过于狭隘),仅仅是“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注13)。

“信息”的定义目前不少,甘仞初在《关于信息属性的再认识》(注14)一文举了3个例子:“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信息是“人的认识结果,是人的大脑关于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再现”、“信息可以指一切有意义的,或说对人类有用表达”。

从第一个定义看:“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定义的作者解释,有A、C两人(原文还有B,但是本文可以不讨论),又有某知识S。假如A所掌握的S多于C,而且多出的部分向C传递(例如教育),这多出来的部分就是“信息”(注15)。

这个定义是说:如果S的数量是K,而C有知识存量T(T≤K),K-T=R。R就是A比C多的S。如果R由A向C传递,R就是信息。

这个定义其实是这样:信息是“知识增量”。即:C有知识存量T,而需要A的知识增量R。如果R能从A获得,R就是C的信息。

这个定义首先就有一个弱点,就是信息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换句话说,信息的供体只能是“人”,而不可能是“非人”的事物。例如作者紧接着就举例说:“如果C从某种途径如阅读报纸获得S,那么……S对C来讲就不属于信息。”这种把通过读书、观察自然等“非人”获信渠道排除在信息之外(注16),是使人费解的(注17)。

有人也许说,可以把这个定义扩展开。例如读报,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只不过这里的A不是直接的人,而是编辑和记者。可是这样扩展也难服人。因为对那些完全通过自然现象而形成的信息(例如乌云显示的“可能要下雨”的信息),这个定义无论怎样扩展也无法容纳。

除去这个弱点外,这个定义还有一个弱点:把“信息”和“知识”相混同。信息和知识是思维过程的两端,三者是“信息思维知识”。定义所说“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所谓“传递中”,就是在“思维”环节。然而此时它既不是信息,也不是知识,而只是半成品。

这样分析定义中的“信息”和“知识”的关系,并不是吹毛求疵。如前说,当前国内外信息经济学常把信息业和信息工具制造业相混。本文把信息和知识通过思维过程严格分开,就是表明了不同的意见。

目前国内外信息经济学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没有“第三方”认识(注19),因此当前国内外信息经济学其实都仅仅研究信息对称,而没有研究信息不对称。他们所说的信息不对称,其实只是“能够自力获得”的信息不足,因此仍然属于“信息对称”的范围。

五、过于狭隘的当前信息经济学

除去信息定义和没有“第三方”、从而实际没有信息不对称以外,当前国内外的信息经济学,还有一个“研究的范围过于狭窄”的问题。狭义信息经济学研究信息的对称性。可是目前国内外的信息经济学,实际却把一般的信息不对称,缩小为仅仅是道德信息不对称(注20)。

当前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课题(注21)。逆向选择,就是“选劣不选优”。即:选择者因信息不足,为降低风险,因此只愿出较低的价格购买,致使较优的被选者退选。例如雇主不知各应聘人员能力,怕承担“错选”风险,因而降低工资,进而使得较优者拒聘(注22)。至于道德风险,则已被社会公知了。

阿克洛夫因信息经济学,而成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他举的旧汽车市场例子,就是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其实也是道德风险,就是候选人的“自荐道德”风险。因此本文不专说逆向选择,而是将其归到“道德风险”(道德不对称)。

然而把信息经济学缩小为仅仅是道德对称性,就有如下不理想:

首先,不全符合信息经济学前提——不完全信息(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是以不完全信息、换言之,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的。而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般的信息不对称。它既有道德不对称,也有非道德的、其它经济因素的不对称,例如能力不对称。举例说,中国大多数农民无法自力把产品送进美国市场,就含有能力不对称。

但是当前国内外信息经济学,把一般不对称缩小为道德不对称,实际就是说,如果从整个社会经济来看,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的前提错了。全社会仅仅在某一领域、具体地说,仅仅在道德领域,才有信息不对称。除道德以外,社会其它任何领域,信息都是对称的。

其次,不符合我国和国外大多数国家的现实:

理论可以证明,各种非道德因素不对称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常态。但是我们无须说理论,只消看到各种微观经济的大量事实,就可以了。操作能力及其它许许多多资源不对称(例如原料不足、环境恶化、政府低效),不但在我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微观经济面临的大问题。

第三、“道德”不是信息经济学的理想环境和理想因素:

和任何其它科学一样,经济科学也有自己的理想环境。然而所谓“理想环境”,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虽说可能影响(甚至严重影响)本学科、但毕竟本身不属于本学科的各种“非学科因素”先行排除。至于非学科因素的逐次添加,那是另一个问题。

完全信息(理性人)是经济学的理想环境之一。“信息不对称”不是经济学的理想环境,而是理想环境之上的添加。但“信息不对称”却是信息经济学的理想环境。

但是无论什么学科(例如经济学),只要将某因素设为理想环境,那么该因素也会被设为理想因素。例如无论一般经济学还是其子学科——信息经济学,如果将“信息”设为理想环境(无论对称或不对称),那么学科所理解的信息,就只能是理想信息。

所谓“理想因素”,我认为,就是本学科的某个(或某些)因素,经过不断的“内涵/外延”变换,直到外延能够涵盖整个学科的时候。以此内涵所定义的概念,就是学科的理想因素。

具体到信息,那么,无论一般经济学还是信息经济学,所要求的“理想信息”,我想,应该是经济信息,而不是道德等等非经济信息。例如信息经济学的“理想信息”不对称,是指即使所有的经济参与人(经济人)都如天使般纯洁高尚(排除“不德”因素);甚至再加之:所有经济人都是本项业务的专家(排除“不知”因素),仍然会发生(而且实际确实大量发生)信息不对称。

恩格斯有一段史实性论述,依据当时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不同,以东欧、德国、英国3个地区为例,非常精彩地说明:经济越发达,道德风险越低(注23)。

道德因素当然会严重影响经济,但是“道德”毕竟不是经济因素。因此信息经济学的理想环境,只能把道德当作非学科因素先行排除,随着研究的进展而渐次添加。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如目前信息经济学,用道德解释经济现象,就一定没有前途。

注1:信息的哲学性质曾经被广泛争论,吴定求、梅岱2人所写《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中,介绍了这些争论情况(该书第36页)。

注2:一些文献对“信息”的定义,似乎直接或间接地与“知识”混同。例如《信息经济学教程》(陈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页)、张远,《信息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注3、有署名guojianguang的网友说:“上海交通大学王浣尘教授定义了信息距离的概念”(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新疆经济理论》),但我尚未见王教授相关论述。

注4、注19: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钱颖一所写《信息经济学的奠基人/记2001年的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介绍了该三位诺奖得主阿克洛夫、史宾斯、斯蒂格利茨。该文指出:“他们三人的贡献,是提出了当买方和卖方具有非对称信息时,市场运作的理论”。钱教授之所以能精当地介绍三位著名学者。除钱本人的学识外,恐怕也得益于他和该三位学者的个人关系较熟悉(均见该文)。

国内的研究,从网上所见的一些文章看,似乎没有超出国外思路。包括“第三方”和信息不对称之间关系,国内信息经济学亦未见提出。

注5:中山大学王则柯是狭义派,对凡非直接说明“信息不对称”的内容都从信息经济学中剔出(见所著《混乱的信息经济学著述》)。与王同在中山大学的谢康是广义派(见所著《从信息经济学研究重点的转变看什么是信息经济学/答王则柯教授之三》)。

谢康另文(也称《从信息经济学研究重点的转变看什么是信息经济学》,但没有“答王则柯教授之三”),虽未提及信息经济学的广狭范围,但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外信息经济学关于学科建设方面的情况。

《信息经济学体系探索》(王芳、赖茂生)虽也未提及信息经济学广狭范围,但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信息经济学关于学科建设方面的情况,最后认为:“信息经济学……研究范畴不应该以是不是出自‘不对称信息’作为唯一的界定标准。”

注6:《白宫:我的目标/乔治·布什自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5。

注7:《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吴江。

注8:《混乱的信息经济学著述》,王则柯。

注9:《国外信息经济学研究进展》,谢康。本文引自王芳/赖茂生《信息经济学体系探索》。当然,从谢文看,所谓“宏观信息经济学”不仅限于信息工具制造。

注10:人们常把西施和在河边洗纱(所谓“浣纱”)相连。但据《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1948年出版,1979年中华书局重印)对本诗的注释,西施“浣纱”相传在浙江省的诸暨县,当地?萝山下现在还留有所谓“浣纱石”。而本句中“越溪”即若耶溪,在浙江省的绍兴市,相传是西施采莲的地方。

注11:参看陈禹主编《信息经济学教程》第一章。

注12:由于我的研究条件不好,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网上文章,因此可能挂一漏万。但仅从网上所见各文,我的观点似乎是不错的。

注13、注21:《西方信息经济学/当代西方流行理论简介》,张国君(网),《詹姆斯·莫里斯教授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网)。

注14、见《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年第6期。所举各定义,依次来自陈禹主编《信息经济学教程》、张远,《信息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刁力力,胡可云,陆玉昌,石纯一,《基于MAS设计现代信息处理系统:思路与探索》,计算机科学,2001第7期。

注15、注16、见陈禹主编《信息经济学教程》第一章,第18页。

注17、当然,有“费解点”的理论未必不能是世所公认的理论。例如当前的宇宙论最有影响的“大爆炸”假说,就有一个非常棘手的“奇点”问题。即是,我们的宇宙最初源于一个仅仅是数学意义上的(半径为0的)点。如果确实如此,那就意味着物理学规律已经失效(吴延涪,“大爆炸宇宙学与宇宙的无限性”第173页,《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

然而应该指出,费解的理论被世所公认,毕竟是罕见的特殊情况,不能由此推向一般。更何况,历史上许多理论所存在的“费解点”,只是因当时技术落后而发生,应该(至少可能)随着技术进步而破解。

注18:《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与学术评论的规范性(续)》,载“深蓝阁/王芳信息经济网站”。

注20:“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如何让人讲真话,如何让人守诺言的学问”(《混乱的信息经济学著述》,王则柯)。王文所说只是比较直白,不少国内学者都有类似观点。

注22:参见谢康对保险销售的解释(《非对称信息理论挑战市场机制万能/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康博士》,马汉青,深蓝阁/王芳信息经济网站)。

注23:逆向选择如果改称“选劣趋向”,不但会更准确,而且会更通俗。

注24:恩格斯说(大意):东欧小商人惯用的狡猾手段,到了德国的柏林或汉堡就行不通;而柏林或汉堡商人若到英国,他们若想尽多获得商业利益,就最好还是放弃那一套低劣的手段,虽然这些手段在他本国被看作智慧的顶峰。

信息经济学范文第10篇

1996年10月8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威廉·维克里(W.Vickrey)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米尔利斯(J.A.Mirrlees)以其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分享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而使信息经济学迅速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我国学术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研揪渴加?8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该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马克卢普—普拉特(Machlup-Porat)的信息经济测算体系和约维兹(M.Yovits)的广义信息系统决策模型理论的系统引入,使情报学界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并由此奠定了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尤其是在对信息产业的分类、评价和测算方面,已取得了相当丰富的应用性成果。相比之下,信息经济学的另一重要分支——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则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迄今为止,国内情报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理论体系还是相当陌生的。笔者认为,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分支,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它解决了许多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在实践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经济研究领域中展开的,但其核心的研究对象是信息及其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因而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同样应当属于情报学研究的范畴。确切地说,微观信息经济是经济学和情报学研究的交叉领域。因此,情报工作者应当拓展视野,抓住时机,迅速投入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情报学发展的契机。

1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进展

1.1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在不确定、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寻求一种契约和制度安排来规范当事者双方的经济行为,又称为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或契约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理性的经济人和“完备信息”。在此前提下,任何经济行为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和唯一的。换句话说,抉择与行为后果一一对应,“帕累托最优”(ParetoPerfect)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是最优化决策问题,即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率最大化。以赫伯特·西蒙(H.A.Simon于1978年以其《对经济组织内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肯尼思·阿罗(K.J.Arrow于197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不确定条件下的经济行为研究)为代表的一批欧美经济学家在60年代率先对“充分信息假定”提出质疑,指出不确定性是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决策都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抉择策略与行为后果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一种抉择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后果,同一个后果也可能由不同的抉择产生。进入70年代以后,乔治·斯蒂格勒(G.J.Stigler于1982年以其在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维克里、詹姆斯·米尔利斯等人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从现实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实践中发现,不仅行为者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而且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即同一经济行为的当事人双方所持有的信息量可能是不等的。这种状况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这一重要发现(此前也许有人发现过这类问题,但并未给予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构成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2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所讨论的议题涵盖很多方面:例如,厂商和消费者常常缺乏对手和交易品的信息而无法预期可能的收益;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具体状况缺乏足够的信息;拍卖商不知道主顾究竟肯出什么样的价格,而欲购者同样也不了解其它竞购者愿意支付多少钱;雇主并不清楚每个雇员的工作能力和努力程度等等。简而言之,经济行为中所有由于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分布所引起的市场不确定和交易障碍都属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对于个别行为者而言,他所掌握的与某一交易行为和交易结果有关的信息都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所有行为者或当事人双方都了解的信息,我们称之为公共信息;另一部分则是只有某个行为者自己知道,其它行为者或对方当事人所不了解的信息,我们称之为私人信息。例如,商品交易行为中的买方知道自己的消费偏好、支付能力和意愿价格等,但不了解商品的质量、性能和成本;而卖方则恰好相反。如果当事人双方各拥有自己的私人信息,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其中,持有较多私人信息的一方具有信息优势,在交易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对方则居于信息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交易的达成显然要比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困难得多,因为信息劣势方试图使交易更加“公平”的努力变得更加困难。不幸的是,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分布的发生概率要比理想状态高得多,因此,需要制定某种交易规范和契约,以确保“可能的”交易顺利达成,从而实现对当事人双方都有利或至少对其中的一方有利,同时又不损害另一方利益的“合作剩余”。这正是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广义上讲,产权经济学,激励经济学和博奕论(GameTheory)都可以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的范畴,而其核心议题则是“反向选择”(AdverseSelecting)和“道德危机”(MoralHazard)以及与此相关的“委托人—人”问题。“反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当事人中的信息优势方可能会故意隐藏私人信息,以求在交易中获取更大收益,而另一方则可能由于缺乏信息而利益受损。这种状况经常妨碍和阻止某些“有效率的”交易的达成。“反向选择”最典型的例子是人寿保险。由于保险公司不可能充分了解每个投保人的实际风险概率,因而高风险者可能有意隐瞒某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使保险公司相信自己属于低风险者,并通过支付相应保险费而获益,这种做法无疑会损害保险公司和低风险投保人的利益,并可能最终导致“市场失灵”。“道德危机”,亦称“道德风险”,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契约签订之前拥有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签约之后,一方因无法对另一方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很可能由于对方不负责任、混水摸鱼的做法而利益受损。换言之,这种信息不对称发生在签订契约之后,是一种人为的道德风险。例如,购买了就业保险的人可能不会急于找工作,购买了火灾保险的人可能会不太注意防火,从而导致失业的人数或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委托人—人理论所要研究的正是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解决这类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于我们研究信息商品交易活动,规范信息市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事实上,信息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对称市场,由于信息商品具有效用滞后的特性,在交易达成之前,买方无法确切地了解和验证其真实效用,只能主要依据卖方所提供的有限资料进行大致的估测和抉择,而卖方则很可能故意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或不真实地夸大信息商品的效用以谋求更高的价格。因此,信息商品交易中的买方常常陷入一种“反向选择”的困境;而且表现得比一般交易活动更为显著,这种状况导致信息商品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十分普遍,并经常使信息市场陷入混乱和无序状态,严重地妨碍了信息市场的有效运行。引入不对称信息经济的理论与方法,并借助这一工具设计和改进某种制度安排,肯定会有助于提高信息市场的运行效率。

2威廉·维克里的主要成就评价

威廉·维克里教授堪称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不仅以其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而享有盛誉,而且其著作之丰,研究领域之广也罕有人及。维克里一生发表了140余篇学术论文,广泛地涉足了公共经济学的几乎所有分支,其中主要集中在社会选择理论、税收理论、边际成本定价、城市经济学等领域。直接促成维克里教授获奖的理论成就是他所提出的最佳所得税系统模式(40年代中后期)和选择学说(60年代初),而维氏最有影响的贡献则是他所发明的“维克里拍卖法”(VickeryAuction)。

从表面上,我们似乎看不出维克里的这些研究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如果深入地考察他所进行的具体的研究工作,就会发现实际上他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点展开的,导出的理论方法也是围绕如何设计和构造一种更有效的契约和制度安排,以规避信息不对称对效率的负面影响。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维克里是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将其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而这些方法也正是在针对某些具体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形成并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由于维氏的不对称信息经济理论贯穿于他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活动之中,因此很难对其加以简单的概括和总结,我们只能深入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其理论的内核,才能一窥端倪。维氏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理论。1946年,维克里建立了以所得税来平衡效率和公平的模式。这一模式后来由米尔利斯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并将其推延到其他领域。这一理论成果是维克里和米尔利斯荣获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原因。维克里在其博士论文《累进税制的议事日程》(AgendaforProgressiveTaxation)中对这一模式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他认为累进税影响了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建议。他的另一项发明是“累积平均化”(CumulativeAveraging),指出所得税对于日期而言应是中性的,从而消除了纳税人为避税而改变交易日期的动机。此外,维克里在遗产税、消费税、公司税等方面也多有建树。

(2)选择学说。维克里在《效用、策略和社会决策规则》(Utility,StrategyandSocialDecisionRules196011)一文中修正了肯尼思·阿罗的社会选择理论,提出由基数效用定义社会福利函数,并讨论了社会决策中的策略性因素。

(3)“维克里拍卖法”又称为“第二价格拍卖法”。维克里在《反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投标》(Counterspeculation,AuctionsandCompetitiveSealedTenders19613)一文中指出拍卖中竞买者的个人估价为私人信息,并创造性地发明了第二价格拍卖法,以抑制投标者的投机行为。采用这种拍卖法,投标者在决定其出价时只需要确定自己的个人估价,而不需要搜集和估测其他竞买者的出价,因而大大减少了投标者的信息搜寻费用。

该理论的重要意义并不仅限于拍卖和投标方面,它实际上解决的是在信息不充分、不对称条件下如何更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问题,因而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

(4)边际效用测度。维克里对将某一商品的效用独立于其他商品效用的测度方法提出异议,建议对风险的反应测度边际效用,认为这将有助于优化收入分配。在《效用服务的反应性计价》(ResponsivePricingofUtilityServices.1971.2)一文中,维克里系统地发展了这一理论,研究了公平与激励之间的冲突问题,探讨了当个人生产率是私人信息时的最优化问题。这一理论后来被米尔利斯发展为一种更为精确化的模型。

3詹姆斯·米尔利斯的主要成就评价

米尔利斯教授并不是一位多产的经济学家,其公开发表的论文屈指可数。但他所进行的开创性的研究成就,尤其是在方法论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光芒。米尔利斯在学术界的崇高声望决不仅仅是因为他获得1996年度的经济学奖,相反,早在被提名为候选人之前,他就已经是夺标呼声最高的几位学术泰斗之一。对此,我们可能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米氏的著述的确是字字珠玑。事实上,他的一些重要成就至今仍未公开发表。米尔利斯在不对称信息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他不仅发展和完善了维克里等人的理论,而且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理论应用和模型化方面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尽管米尔利斯的研究也涉及财政与税收、福利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等诸多领域,但总的说来,从米氏的研究工作和学术成就中,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微观信息经济学的框架和基本理论。米尔利斯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委托人—人理论。米尔利斯创立了委托人—人的模型化方法,并奠定了其基本的模型框架。70年代中期,他深入地研究了激励与风险的关系,并推导出委托人—人理论的一个基本结论——个人努力程度与风险高度相关,从而解释了风险分担的必要性。

(2)税收理论。在《最优所得税理论的探讨》(AnExplorationintheTheoryofOptimunIncomeTaxation.1971)一文中,米尔利斯探讨了政府在不充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设计最优化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他发现,如果政府充分了解纳税人的能力差别,那么根据个人能力征收所得税是公平而有效率的,但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这种税制则会影响高能力者的努力程度,降低税率,因而最高收入的边际税率应该为零。这一结论后来发展成为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定理:必须让拥有私人信息者享有信息租金,否则就会导致反向选择,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

(3)福利经济学。在《福利经济学、信息和不确定性注释》(NotesonWelfareEconomics,InformationandUncertainty.1974)一文中,米尔利斯通过对社会福利函数的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由于政府缺乏企业和家庭的充分信息,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是不现实的。由此,米尔利斯后来将这一理论推及众多的经济领域。

4小结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理论方面,而是在于它在实践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事实上,几年前美国政府就已开始运用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制订经济政策,一些政府机构和企业也已采用这一理论方法进行招标、拍卖等经济活动,了解这一点,对我们开展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田国强激励、信息及经济机制设计理论见: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杨小凯微观经济学新发展见: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马费成,等情报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4李纲市场信息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5马克·布劳格等主编,汪熙曾等译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辞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6黄亚钧,等微观经济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7赫伯特·西蒙著,李注流等译管理决策新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8VarianHR.MicroeconomicAnalysis.London:W·W·Norton&Company,1984

9GalatinM.EconomicsofInformation.MartinusNijhoffPublishing,1981

上一篇:中学化学范文 下一篇:绿色化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