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范文

时间:2023-03-22 20:33:56

中学化学

中学化学范文第1篇

《中学化学》(CN:23-1187/O6)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学化学》自创刊以来,不断更新栏目,增大信息量,现已成为全国中等学校的化学教师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性期刊。所登文章的内容可被全国广大教师直接用于教学。许多教学方法、实验方法、教具制作具有普遍推广价值。因此,对提高我国在岗的中等学校的化学教师的素质,实施教师岗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学化学范文第2篇

一、什么是化学,怎样学好化学?

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我们学化学,学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化学首先是一门实验学科,然后才是一门理论学科。可是在现今的环境下,我们中学化学就是为了考试能有一个好成绩!所以我们学化学很大程度是为了应付考试。虽然我们学化学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是如果连考试都应付不了的话,那也未免有点太低档次了。 要学好化学毫无疑问应该要首先注意实验和生活中的化学。书本上的东西永远是书本上的,不经过实践你永远学不到真正的化学,或者说你和化学这东西没有真正的感情。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知道碘遇淀粉会变蓝!可是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蓝色?它是什么样的蓝色?和我们用的纯蓝墨水有何不同?其实实验并不是那么简单。你以为书是什么!它说蓝色就是蓝色吗?有时我们会发现绿色或更深的颜色!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对实验来说也是一样的。碘和淀粉反应会变蓝,这个蓝很特殊。我想做过这个实验的同学会深有体会的。因为有很多同学都有一个毛病,反正这些药品不是我的,为了保证我的实验效果明显,多多益善,结果一旦加的碘过量就会出现绿色或其它颜色。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玩意儿的标准。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是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化学实验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原始的化学实验其实大多数都是炼丹,是人们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药而从事的一种活动。只是到了近代它才变为一门真正的学科。现在有同学们做实验的时候老是把它当成“耍杂技”或“玩魔术”。做实验时“玩魔术”也是同学的一大爱好,大家喜欢一到实验台就乱兑药品。其实我也很喜欢兑药品,不过我不喜欢这个乱字。没有一个对实验的认真的态度是无法做好实验的,而做不好实验则会影响你对化学的学习。要做好实验可分为三个阶段:实验的准备阶段;实验的实施阶段;实验结果的处理阶段。老师可以定量的评价学生的表现只是在第三阶段。目前学校里做实验只要求预习实验内容,即只要求学生确定化学实验问题,而不要求学生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在第二阶段也就是做实验的时候,控制实验条件是实验的灵魂;全面、准确的观察是实验的关键;测定是对实验对象量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第三阶段也就是写实验报告了,这有一个准则就是严格遵守原始数据,千万不能“瞎掰”。 化学理论的学习其实就是一句话:专心一点,多问、多想。

二、化学与生活

如果把化学只定位在学习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化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方法论。当你真正喜欢化学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多么的有趣。如果你真正的陷进化学中去了,你会情不自禁地运用化学思维。什么是化学思维呢?就是你看待世界的角度是用化学的情绪去观察。比如在某地发现了一种矿泉水,商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来赚钱;学地理的首先想到的是矿泉水是来自哪个岩层;生物学家想到的是矿泉水里面有哪种细菌;而化学家想的是里面有哪些元素。以镜子为例,学英语的会想到mirror这个单词;学物理的想到它成的是一个等大正立的虚像;学化学的则想到镜子是由银镜反应制得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化学的思维也是一个发展的和联系的过程。化学更关心的是物质的内部组成和结构,以及组成和性质的关系。用化学的角度去看待物质世界,主要是从分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在化学的引导下你会深入到眼睛看不到,手模不到的微观世界,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去认识自然的奥秘。要达到这个层次,你需要一个扩大了的感觉,需要一些感觉的延伸,需要应用各种仪器和方法。其实原子结构本身就是通过仪器和推论得出来的。

化学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的下意识里面。我们穿的衣服,我们用的物品都是经过一个化学过程,都是离不开化学的。倒开水是一个常见的事情,如果你有一个化学的潜意识,你在倒开水时会把瓶塞倒放。你如果有很强的化学意识,当电视坏了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应该用某种溶剂来清洗一下电路板。当你晚上和一位朋友聊天的时候,看到一束光射向远处的天空。浪漫的你也许会诗性大发,一个名言将流传下来。如果你缺少浪漫,你就会冷冷地丢下一句:丁达尔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而已!

三、现代化学的高速发展

化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它的边缘学科或者说是它的分支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化学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就眼下炒得过热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以及共轭电场论等,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最近,美国国家实验室成功地在高压下将 CO2 转化为具有类似 SiO2 结构的原子晶体。在过去,CO2 已经发现有 4 种晶体,都是分子晶体。他们发现,在 -40℃ 的温度下将液态 CO2 装入一个高压容器中用 Nd 激光器加热到 1800K,在 40GPa 高压下, CO2 在微米级的红宝石芯片上或者在铂薄膜上形成类似 SiO2 的原子晶体。由于这种晶体特殊的性质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晶体在光电子学方面应用的浓厚兴趣。

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应用14C断代法,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有些成果甚至改变了旧的观点。如河套人、资阳人和山顶洞人等,原来认为其活动年代为5万年或5万年以上,但应用14C断代法证明其均在4万年以内,甚至山顶洞人可晚到1万多年,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旧石器晚期文化变迁和进展速度比考古工作者原先想象的要快。再如,在汉代冶铁遗址中曾发现有煤的使用,这一发现使一些考古工作者认为在汉代时就已把煤用于冶铁,但后来从铁器中l4C的鉴定结果推断,我国在宋代才开始把煤炭用于冶铁,尽管汉代冶铁遗址中发现有煤,但并末用于炼铁。

截止1998年 底,在全球最大的化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上登记的化合物总数为18.8百万种,1998年是连续第三年化合物登记数超过100万的年头,到1999年底,人类已知的化合物总数超过了 2000 万种。

四、化学与环境污染

当今社会对化学的重视程度、应用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然而,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额的社会财富的同时,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克劳斯·托普弗撰文指出威胁人类十大环境祸患有:

1、土壤遭到破坏;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

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

4、森林面积减少;

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6、 化 学 工 业 污 染 存在 于 空 气 、土 壤 、水 、植 物 、动 物 和 人 体 中 ;

7、人 口 爆 炸 、土 地 退 化 、贫 穷 等 因 素 促 使 第 三 世 界 数 以 百 万 计 的 农 民 离 开 农 村 聚 集 于 大 城 市 的 贫 民 窟 里 ;

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9、 空 气 污 染 严重 ;

10、极 地 臭 氧 层 空 洞 。

以上这些大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有关。此外,还有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天气异常;酸雨的危害;汽车产生的废气造成大城市光化学烟雾事件;二恶英、赤潮、白色污染等。所以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威胁人类的环境祸患。

“九五”期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部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中国环境报>>呼吁,你能为环保作的十件大事是:1、尽量乘坐公交车辆2、请用布袋购物3、拒绝一次性用品4、简单装修房屋5、反对笼养鸟6、分类回收垃圾7、优先购买绿色产品8、及时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9、使用无氟冰箱10、 多用肥皂,少用或不用洗涤剂。

五、流芳百世的化学家

化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到了今天,我们很难得知世界上有多少热衷于化学的科学家们历尽的艰辛、付出的代价。如: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创立分子学说的阿佛加德罗;电离学说的创立者阿累尼乌斯;提出科学原子论的道尔顿;电磁学和电化学的奠基人法拉弟;有机结构理论的奠基人凯库勒;发现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侯氏制碱法的创造者侯德榜。

在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用碱。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为此, 1775年法国科学院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1788年,勒布兰提出了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经过4年的努力,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到了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由于这种新方法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它很快取代了勒布兰法。 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使外人对此新技术一无所知。一些技术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秘密,大都以失败告终。不料这一秘密竞被一个中国人运用智慧摸索出来了。这个人就是侯德榜,他 1890年8月生于福建农村。少年时他学习十分刻苦,就是伏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时,仍能捧着书本认真读书。后来在姑母的资助下,他单身来到福州英华书院读书。毕业后曾在津浦铁路符离集车站做过工程练习生。在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1911年考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经过3年的努力,他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1921年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外留学时,他时刻怀念祖国,惦记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苦难同胞。这时候,在纽约他遇到了赴美考察的陈调甫先生。陈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委托,为在中国兴办碱业特地到美国来物色人才。当陈先生介绍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而且利用我国缺碱而卡我国民族工业的脖子的情况时,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侯德榜马上表示,“可以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立即返回祖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1921年10月侯德榜回国后,出任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碱业公司的技师长(即总工程师)。他深刻地体会到创业之艰难。要创业首先需要实干的精神。他脱下了白领西服,换上了蓝布工作服和胶鞋,身先士卒,同工人们一起操作。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在他的带领下,技师、工人们团结一心,为建成中国自己的碱厂而奋战。虽然索尔维制碱法的原理很简单:先把氨气通入食盐水,然后向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再将碳酸氢钠过滤出来,经焙烧得到纯净洁白的碳酸钠。但是具体的生产工艺却为外国公司所垄断,所以侯德榜要掌握此法制碱,得完全靠自己进行摸索,困难是很多的。从工艺设计、材料选择、设备的挑选和安装等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经过紧张而又辛苦的几个寒暑的奋战,侯德榜终于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各项技术要领。1924年8月,日产180吨纯碱的永利碱厂终于矗立在中国大地上。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减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这一袋袋的纯碱是中华民族的骄做,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志气和智慧。摸索到素尔维制碱法的奥秘,本可以高价出售其专利而大发其财,但是侯德榜主张把这一奥秘公布于众,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这一科技成果。为此侯德榜继续努力工作,把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专着《制碱》于1932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就是这样披露了素尔维制碱法的奥秘。1937年。日本侵华的战火伸向上海、南京。位于南京的硫酸铵厂作为亚洲第一流的化 工厂,令日本侵略者垂涎三尺,日本侵略者看到永利公司的军事价值,年产一万吨硝酸,可以制造几万吨烈性炸药。他们派人企图收买范旭东和侯德榜。但他们明确表示:“宁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决不与侵略者合作”。 1938年,侯德榜率全部员工西迁,在四川岷江岸边的五通桥建设永利川西化工厂。在新厂,侯德榜创造性地设计了联合制碱新工艺。这个新工艺是把氨厂和碱厂建在一起,联合生产。在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中,在侯德榜的严格指导下,经过了500多次循环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后,才把具体工艺流程定下来,这个新工艺使食盐利用率从70%一下子提高到96%,也使原来无用的氯化钙转化成化肥氯化铵。这个方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评价。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一致同意将这一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新中国即将成立的1949年初,侯德榜还在印度指导工作,当他得到友人转来的给他的信后,他立即克服了种种阻挠,于1949年7月回到了气象更新的祖国,作为科学家的代表参加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从此他开始投入到恢复、发展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崭新工作。1960年前后,为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侯德榜不顾自己已是70高龄,和技术人员一道共同设计了碳化法制造碳酸氢铵的新工艺,为我国的化肥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侯德榜先生对科学的态度一贯是严肃认真的。在研究联合制碱的过程中,他要求每个试验都得做30多遍才行。开始时有些人不理解,以为这是浪费时间和耗费精力,多此一举。后来的事实证明,多数试验在进行了20多次以后,数据才稳定下来,这样得到的数据资料才是可靠的,人们这才真正认识到侯德榜这种细致周密、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是多么难能可贵。

六、化学家就在你们中间

我们不难看出,在研究材料、能源、环境、以及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化学;在揭开生命奥秘,保证人体健康,控制和预防疾病(像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全力攻克的“非典”)等方面都离不开化学。化学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学化学范文第3篇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源思维能力的构建

基于问题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策略分析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反馈策略的研究

高中化学中的一些教学误区初步探索

数轴和坐标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一道溶液计算题的教学反思和对策

高一化学教学与初中有效衔接的尝试

例析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谈化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体会与思考

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巧用课堂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效率

探析电解质中的“关系”考点

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探究性”

情感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积极作用

对九年级化学几个问题的思考

浅议“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研读教材深挖知识走出误区提升素养

“六小组”式随堂实验教学模式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高中彳匕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

例谈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困惑与反思

关于硫酸性质的三个问题解释

教材单元章节引言设计特点浅析

培养高一新生学科兴趣初探

化学教科书模型呈现形式与使用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材的处理与使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习题特点的分析

“化学与生活”的教材内容与学习目标

浅析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的新突破

浅谈教学中渗透与培养学生的化学守恒思想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不可忽视对比实验

漫谈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开发教材附加资源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课堂“结尾”艺术漫谈

浅谈化学探究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上海世博会,唱响“低碳”主旋律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改中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化学新教材主题图的特点与使用策略

中学有机化学“断键”机理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例析

对新教材(苏教版)的编写与使用的商榷

浅析粤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特点及教学策略

对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材的几点感悟

关于铝箔在浓硝酸溶液中钝化情况的实验研究

中学化学范文第4篇

2总体规划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三阶段实验教学模式总体规划见图1。

3调查概况为了能测试化学专业免费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我们根据我院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要求,尝试按照三阶段实验教学模式安排了第一阶段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具体安排了以下3个实验:①氢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②钠的性质实验;③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技能训练一。其中前两个实验是让学生进行中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训练;第3个实验是通过微格教学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能力。经过这3个实验后,笔者利用做实验助教的机会,用事先编制好的“免费师范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能力问卷”进行调查,测试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调查问卷的编制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按照教育科研方法中关于问卷编制的方法完成的。在此问卷中,根据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能力的结构,从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讲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实验评价能力这5个方面编制了30个题目。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我校2008级化学专业免费师范生,在181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5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129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80%。除此之外,还对本专业的2名实验教师和1名实验员进行了访谈。

4统计结果分析

4.1实验教学能力现状与对策分析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对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这门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参加问卷调查的师范生中,绝大部分人认为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对培养自己成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具有重要性。

4.1.1主要问题排序问题:您在第3次实验课(即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技能训练一)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______;其次是______;再次是______。1教案编写有困难2实验操作不熟练3实验讲解不清晰4结果与原理分析不透彻5教学时间把握不当6演示程序混乱7教态不自然8化学用语不规范对这道题的调查结果见表1。从对选项加权之后的百分比进行排序可知,免费师范生职前最薄弱的环节体现在实验讲解、实验教学设计及实验操作这3个方面。很多学生自己会做实验,但是边实验边讲解的能力相对不足。由于就业后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以实验视频来代替演示实验,这就使得化学教师的实验讲解能力提高较慢,因此在师范生的职前培养阶段注重实验讲解能力的培养就更加重要。笔者建议在免费师范生的实验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其边实验边讲解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化学用语使用的规范性,或者对照实验视频多进行模仿练习。

4.1.2制约因素分析问题:您认为制约您学习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这门课程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其次是______;再次是______。1实验室条件2实验师资3教师教学方法4自身能力5该课程内容体系6课时分配7多媒体技术8其他对制约因素的调查结果见表2。通过加权分析发现,最主要的3个制约因素分别是该课程内容体系、实验室条件、自身能力。由于这门课之前没有要求材,是由教师提前将实验讲义发给学生,因此学生对课程的内容体系不了解。鉴于这一结果,实验教师补充了对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体系的详细介绍。另外本校实验室条件还有待改善;由于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自身能力也是制约其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议学生做好预习、实验、课后反思3个环节,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

4.1.3学习效果评价通过对师范生学习效果的调查发现,每个学生提高的方面存在差异,具体情况见表3。通过对一些学生的访谈发现,有一些学生认为实验教学能力需要在走上教师岗位后通过实际演练才能获得提高,而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无法使其受益。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讲解能力是师范生的薄弱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的学习在这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方面也是如此。这说明当前的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有必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4.2具体实验教学能力现状与对策分析为了解师范生各项具体实验教学能力的现状,通过一道判断题的一系列描述,让被调查的学生判断自己与描述的符合程度,根据5个维度进行表述(5表示很符合;4表示符合;3表示说不准;2表示不符合;1表示很不符合),最后求平均分。平均分越高,表示师范生该项相应的能力越强。调查的具体排序如表3所示。得分最低的3项分别是:Q13:每次实验都有改进实验方案的想法;Q19:能描述实验操作,但是操作起来有困难;Q28:能将生活中的趣味实验引用到教学中。得分最高的3项分别是:Q26:对于实验后的废液,都会妥善处理;Q11:在H2还原CuO的实验中,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进行;Q27:熟悉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这3项是师范生乃至化学教师都必备的实验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重视。

4.3科学探究能力现状分析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这里将科学探究的两道题目拿出来进行单独分析。对师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现状分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师范生本身的科学探究能力,第二是师范生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科学探究来组织教学的能力。通过Q5(Q5内容为:在实验过程中,您一般是______。①照方抓药,完成实验任务;②在完成实验任务后进行一定的探究性实验;③有时候连实验任务都无法完成;④其他)的结果分析可得,42.5%的学生在实验 完成后进行一定的探究性实验;但是在后续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技能训练二(氢氧化亚铁制备的探究性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有一些学生并不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将科学探究准确地应用到教学中。笔者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教师在讲解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强调让学生尝试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进行,因此学生有了这种意识,但是在“氢氧化亚铁的制备”这个专题的实验微格训练中,由于教师没有提前要求,所以师范生在训练中采用科学探究方法的就很少。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5实施实验-教学相结合三阶段实验教学模式的建议

(1)加强课程联系,着眼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专业免费师范生在学习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之前,已经修读了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等,但是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这些实验课的修读并没有对现在的实验教学产生很大的帮助。笔者建议,师范院校应加强实验教学与化学基础实验课程的联系,让学生在化学基础实验课程中明确自身的角色,规范实验操作,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打下坚实基础。(2)渗透新课程理念,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通过访谈发现,实验教师虽熟知新课程理念,但对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实验教学改革中,仍是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教师面临的困惑。笔者建议可以吸收优秀中学化学教师加入到实验教学中来,将大学教师的理论基础和中学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共同努力深化师范院校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3)注重及时评价,确保评价方式多元化。通过对实验指导教师的访谈及自身的助教经历,笔者发现,在理论教学中,我院实验教师能及时对学生在实验报告和教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体性评价或个别评价,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能将前一学期所学习的化学教学论和中学化学教材分析这两门课的知识应用到实验中来。在实践环节,每个实验室至少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或助教,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在评价方式上,既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在两次实验微格训练中,都是采取学生互评给每位组员打分,最后由实验教师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评价的方式来确定学生的最终得分。在实验微格训练中,学生通过互评也使自己的教学评价能力得到了提高。

中学化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改进;仪器材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形象、直观、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然而,许多农村中学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无法开展,且现行的中学课本中的某些实验,由于装置材料的搭配欠佳等原因而导致药品用量较大且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安全性不高,不够严密等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对课堂教学起副作用。为了能顺利的开展实验教学,我常针对实际情况对一些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便于实验能顺利的开展,经过几年的实践有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就实验的改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实验改进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总结以往的经验,实验改进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1.科学性原则。即做到实验原理准确无误,实验方案设计科学,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实验操作要符合要求。该原则是首要的,是改进实验成功的主要标准。

2.直观性原则。即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高,实验结论的得出要呈直接性,它是改进实验成功的标志。

3.实用性原则。实验的改进应考虑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4.简易性原则。取材容易,装置简单,实验时间短是改进实验具有生命力的保证。实验现象应在药品节约的前提下,越明显越好。仪器装置简化是为了突出重点,便于观察。

5.短时成功性原则。化学实验是为配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时间过长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为保证实验在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师应探究实验原理,寻找最佳反应条件,研究反应物的数量关系和形态,考虑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提高实验成功率,使实验准确及时完成,这是实验改进的重要原则。

6.安全性原则。即要求实验过程确保师生安全,不允许有事故发生,并贯穿“安全第一”的思想。中学化学涉及一些易燃、易爆、腐蚀性强及有有毒气体逸出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确保学生安全、防止中毒及污染也是实验设计与改进的重要内容。这可从改进仪器装置,增加防护措施,提高实验技巧等多方面加以研究。我们可以将制备物质的发生器、该种物质多种性质实验的反应装置以及尾气吸收和转化装置,根据每个化学实验的具体特点进行组合,装置成一套可控的完全封闭的系统。实验过程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副产物以及尾气等物质均控制在此系统之中,凡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物质都在封闭系统里完成吸收、转化。从系统中释放出来的是无毒无害的物质,并可消除易燃、易爆的隐患。

二、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实验的改进

二氧化硫的性质检验及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的实验,由于涉及有毒有害气体且实验麻烦,有的老师就不做。我通过多次试验比较,对该实验提出改进意见,目的在于使其操作简单,快捷,现象更加明显,且节约药品力争零污染。现介绍如下:

实验目的:

②阻塞式注射器3中吸入2ml稀硫酸,阻塞式注射器2中吸入2ml25%的盐酸

③先将阻塞式注射器1中的稀硫酸小心加入在小药瓶4中,立即有气体产生,过一会可依次观察到湿润的PH试纸变色,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品红试纸和滴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褪色。

②该实验在全封闭环境中进行,又有尾气处理装置,几乎无污染。

③该装置取材简单,对废物进行了再次利用,便于农村中学开展实验。

④该装置也可以多用,可用于NH3和HCl反应的实验等。

⑤该装置唯一的缺点就是酸会对穿刺针有一定的腐蚀,所以完成实验后应该及时清洗仪器。

总之,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是指为了提高现行中学化学课本中所规定的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察性,使之效果更好。化学实验的改进必须从实际出发,体现以人为本和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节约试剂,取材简单,对环境污染小,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参考文献:

中学化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 理论教学 方法

一、要强化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给学生以感性、直观表象知识能帮助学生建立理性分析的基础,从而得出规律。如在讲述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课本选用了FeCl,溶液和KSCN溶液的反应。也要先弄清楚FeCI,、KSCN、Fe(SCN),、KC1等物质在溶液中的颜色和溶液颜色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才可进一步认识改变物质浓度对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为了说明降低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转动,常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还原铁粉以降低FeCI,的浓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这种变化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混合溶液的血红色变淡而观察到。但是,Fe“可以氧化Fe而转变为Fe“;Fe“在水溶液中呈淡绿色等,学生尚未学习,因此,只有在补充了上述知识后,才可加以应用。即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才能通过观察、思维,形成理论认识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利用多种教学媒体,给学生丰富的联想空间,进而理解理论的内涵。

隐喻联想思维,是指个人可以将截然不同的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美国创造学专家戈尔顿对隐喻联想思维提出一个形象的口号“将生疏的事物看得熟悉,将熟悉的事物看得生疏。”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判定对于初学有机化学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难点在于对平面结构式建立起立体空间观念,学习伊始即应打好基础。如一氯甲烷不存在异构体,但结构式可有四种形式,若展示一氯甲烷的球棍模型,与四种结构式写法比较,学生会立即否定一氯甲烷有四种异构体的想法,并为今后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奠定了以三维立体空间为思考出发点的思路。

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喻,化解难点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运用事物间的相似性,通过以甲喻乙,由此及彼,以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4使学生尽快地从具体事物过渡到抽象思维,理解事物本质,建立理论概念是理论教学常用的方法。这里,关键在于突破难点。譬如,有关可逆过程的动态平衡的性质和特征(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等)常用蓄水池进出水流的速度与池内蓄水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比喻化学平衡系统中正、逆反应速度与组分百分含量变化的关系;用蚊虫逐灯、蜜蜂采蜜、氢原子核外电子照片叠印等比喻模拟电子运动,想象电子云的形象;以“头碰头”、“肩并肩”比喻电子云重叠方式等。应当明确,比喻具有“启发入门”、“搭桥过渡”的作用,利于学生接受理论,而不是理论本身。要注意不可滥用比喻。

四、运用归纳、演绎方法形成理论,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从破除学生对事物认识上各种固有功能固有的惰性思维人手。这种惰性突出表现为沿袭固有的处事惯例、权威意识和无批判等现象。化学基本理论与元素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统一的联系。.基本理论的教学,一方面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实际材料,通过归纳演绎的方法建立理论概念和规律;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系统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1.归纳。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重要的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如氯化氢、硫化氢、氨、水、甲烷等;中学教学涉及的某些氢化物如氟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磷化氢、硅化氢、砷化氢、硒化氢、碲化氢等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可从分子构型与主要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进行归纳总结。

2.演绎。演绎是指应用一般规律解答特定问题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应用物质结构理论、反应速度与平衡移动规律、电解质溶液理论、无机物反应规律、有机反应基本类型等理论解答相应具体问题,一般都采用演绎推理方法。通过理论教学应使学生在逻辑思维方法方面受到训练和教育。譬如,化学平衡移动规律中压强对平衡的影响。规律的叙述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将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即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将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即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这里,应用规律的前提有三点:①反应体系中必须有气体,②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数不相等,③改变压强的措施应为增大反应体系的体积或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第③点易被忽略,因为采取其它措施改变体系压强上述规律不一定适用。例如,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已建立平衡:若向密闭容器中增加一定量的SO,,则平衡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符合上述规律适用。若向密闭容器中增加一定量的s0,,则体系压强同样会增大,但由于提高了生成物SO,的浓度,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见,改变压强的措施不同了,失掉了原来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原来的规律不再适用。

总之,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使其主动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化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101―0123―01

中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学科特点,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实验多,而且系统性差等,作为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化学老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1 授课教师和实验员要过好实验关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最有魅力,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的主要形式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要过好实验关,教师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亲自准备实验,提前试做实验,切不可只靠实验员准备好。②不要怕麻烦,对实验现象差,成功率低的实验,要反复做,寻找突破口,力争做到演示实验成功率百分之百。

教师过好实验关方面,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在抓好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严格的实验教学计划,传帮带活动,并建立实验教学考核档案,使青年教师顺利通过实验关。②教研组内积极开展演示实验,探讨与改进,对成功率低,在实践中可观性差的实验设立专题共同研讨,大家动手设计实验,改进方案,使得实验效率明显提高。例如:对甲烷制取采用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中加入适量氧化铁,并用座式喷灯加热的方法,使甲烷气体产生平稳。③积极创造条件,协助实验员搞好学生实验的准备工作,确保学生能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新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使学生易于取得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验学习兴趣要注意以下几点

2.1创设趣味实验。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生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

2.2投影演示实验,借助摄影演示实验,即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如,教学“分子运动”时,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下加点水,滴一滴品红、观察现象,效果更佳。

2.3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中学化学开展的探究性实验是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很好的素材,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动脑思维,动手实验和渴望创新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氢气时,介绍16世纪中叶和17世纪的一些科学家发现了某些金属与酸(无强氧化性)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的方法,在工业上虽无实用价值,但却是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的极为简捷的方法,设计化学实验是个需要技巧和能力的问题。

3 化学实验设计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要求

(1)熟练掌握中学化学常规实验手段,熟悉常见仪器的规格,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设计实验必须在化学实验总体观。

中学化学范文第8篇

一、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有人把国情具体分为下列7个方面: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和国情关系。中学化学教学涉及与化学有关的是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成就以及环境保护等等。

二、把伟大成就跟我国的基本国情联系起来,并全面进行国情教育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今天,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在介绍我国建国以来有关化学方面的伟大成就时,都要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联系起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阶段,在我们面前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必须有进行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所谓全面进行国情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把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各方面的国情结合起来,避免片面性。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水平,要从综合国力这一概念去分析。所谓综合国力,就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其基本要素是生存力、发展力和协同力。具体测算组成这3种力的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教育力、文化力、国防力、外交力和政治力共8种。1949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列为世界第13位,在改革开放以后,到1988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已上升到第6位。

三、既要讲伟大成就,也要讲有关战线存在的问题、弱点和缺点(略)

四、讲产量、资源要论人均

我国不少矿产资源居世界前茅,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被11亿多人口这个巨大的分母“平均”,人均水平就较低。

五、讲国情要综合运用纵横对比法

首先要用我国自身的历史跟今天的发展变化作对比,揭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发展、壮大的客观事实。

其次要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对比,显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六、国情教育要跟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等结合起来

中学化学范文第9篇

催化剂在中学化学中经常出现,而且种类较多,涉及的化学反应也很多,很多同学在解决有关催化剂问题是往往表现出概念不清,分类不清,使用混淆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学化学中的催化剂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1.催化剂的概念

所谓催化剂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催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催化剂从催化作用上可分为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

正催化剂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剂,负催化剂指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剂。

负催化剂的研究意义远不及正催化剂,中学化学中也不涉及。

因此,如没有特别说明,一般说的催化剂都指的是正催化剂。

2.催化剂的催化原理

由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因此有的同学认为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实际上,催化剂正式由于参加了化学反应才改变了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这可从其 催化原理上看出:

设催化剂M可加速反应:

⑴A﹢BAB其速率K1较小

其催化的过程为:

⑵A﹢MAM

其速率K2较大

⑶AM﹢BAB﹢M

其速率K3较大

反应⑵﹢⑶得

⑷A﹢B﹢MAB﹢M

即得:A﹢BAB

其速率K4比K1要大的多。

所以,催化剂实际上参加了化学反应,虽然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但常有物理状态上的改变。

如实验室制O2用MnO2来催化KClO3的分解,反应后MnO2会由原来的颗粒状变为粉末状。工业上NH3的催化氧化用的是铂网,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就会变得很粗糙。

3.催化剂的特点

3.1 能够强烈的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某些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能够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例如,HI在500K分解时,加入某种Au的化合物作催化剂时,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大约一千万倍。

3.2 参加化学反应,但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仅仅有物理状态上的变化。

3.3 对可逆反应而言,若某物质对正反应是催化剂,则对逆反应也是催化剂,且催化效果相同,即该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所以催化剂可加快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时间,却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3.4 催化剂有特殊的选择性。某一类的反应只能用某些催化剂。如催化KClO3 和H2O2分解用的MnO2,对NH3和SO2的催化氧化却不起任何作用。又如C2H5OH在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时会得到不同的产品。

在473~523K时用金属Cu或Ag做催化剂时得到CH3CHO和H2,H2再被O2氧化得到H2O,在623~633K时用Al2O3做催化剂时得到CH2=CH2和H2O;在673~723K时,使用ZnO或Cr2CO3做催化剂时得到1,3-丁二烯等。

3.5 被催化的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催化剂的浓度成正比,对固体催化剂而言,单独增加其用量远不及设法增加其与反应物的接触面所起的效果好。

如实验室制O2应尽可能将KClO3 和MnO2研成细粉,并充分混合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又如工业上催化氧化NH3时要把金属铂制成铂网以增加和NH3、O2的接触面积。

3.6 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温度有关,同一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果相差是很大的。工业生产中涉及到有催化剂的可逆反应时,温度的选择首先考虑的就是催化剂活性最大时的温度。如工业合成氨的温度选700K就是因为该温度时催化剂铁触媒的活性最大。

3.7 某些杂质,即使少量也可强烈的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使其失去催化作用,这称为催化剂中毒。如工业制H2SO4过程中,SO2在接触氧化之前一定要经过净化,除去其中的砷、硒化合物及矿尘等,它们都会使催化剂V2O5中毒。

4.中学化学中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

4.1 无机反应

2KClO32KCl+3O2

(试验中如无MnO2可用CuO代替)

2H2O22H2O+O2

N2+3H22NH3

4NH3+5O24NO+6H2O

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氟利昂CCl2F2收太阳紫外线照射分解出的卤素原子催化了O3的分解:

2O33O2

3I2 +2Al2AlI3

该反应在通常情况很难进行,滴加1~2滴水后迅速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会使未反应的I2升华成紫色的蒸气,通常称该反应为"滴水生烟",此外将Al粉换成Mg、Zn、Fe、Cu,亦可进行。

4.2 有机反应。有机反应往往进行的较慢,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因此常要加热,加催化剂等外界条件,而催化剂使用较多的有酸类(浓H2SO4、稀H2SO4等)和金属类。

(1)浓H2SO4作催化剂

主要是包括醇类的脱水、酯化反应、硝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等。

CH3CH2OHCH2=CH2 + H2O

2CH3CH2OHCH3CH2OCH2CH3 + H2O

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

+ 3HNO3+ 3H2O

(C6H10O5)n (纤维素) + nH2O n C6H12O6(葡萄糖)

(2)稀H2SO4作催化剂。主要是一些水解反应,如酯类水解、糖类水解,实际上脂类和糖类的水解,只需无机酸即可,但一般不选用易挥发的HCl,及易挥发、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

CH3COOCH2CH3 + H2O CH3COOH + CH3CH2OH

C12H22O11(蔗糖) + H2OC6H12O6(葡萄糖) + C6H12O6(果糖)

C12H22O11(麦芽糖) + H2O2C6H12O6(葡萄糖)

(C6H10O5)n (淀粉) + nH2On C6H12O6(葡萄糖)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同学认为酯类水解加碱也可起催化作用,实际上碱不是催化剂,加入碱会中和水解产生的酸,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并趋于完全。

(3)金属催化剂

主要包括不饱和结构与H2的加成,醇的催化氧化,苯的卤代反应。

CH2=CH2 +H2 CH3CH3

CHCH +H2CH3CH3

(4)酶

酶作为催化剂主要在动物体内新陈代谢中起作用,其主要特点有三个: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具有高度专一性,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C6H12O62CH3CH2OH +2CO2

(5)其他催化剂

CHCH +HClH2C=CHCl

CH2=CH2+ H2OCH3CH2OH

CHCH+H2OCH3CHO

2CH3CHO+O22CH3COOH

中学化学范文第10篇

1中学化学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依据,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较为稳定的典型、简约的教学结构和程序。教育教学实践表明,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于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探究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其实质和特征都基本相同,只是在形式上有小的差异。在中学化学的探究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等因素的不同进行选择。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动手实践探究和问题探究。

1.1动手实践探究模式

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情况下,教师对其指导,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设计自己的方案,通过动手实践探究分析思考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

1.2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提出问题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以问题为中心,能够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构建知识的网路。

2化学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

化学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①提出科学问题;

②提出假说或猜想;

③收集证据;

④验证;

⑤得出结论;

⑥交流探讨。

2.1提出科学问题

提出问题是构成科学探究能力的基础要素因此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提出有新意、有价值的问题。[8]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的观察,用自己语言提出问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是我们走向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的时候,以这个物质加热时产生的物质来引入,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学生总结出实验现象:玻璃壁有水珠,同时在盛有澄清石灰水中的烧杯中溶液变浑浊。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是什么呢?玻璃壁有水珠说明还有什么物质生成呢?这个实验说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是怎样呢?

2.2提出假设

在提出假设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了解,牢牢掌握问题的目标情境与问题的主要特征,将精力集中在问题目标情境上。学生可以是自己提出假设,也可以是合作提出假设。提出假设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整合已有知识的过程,又是超越已有知识,更新理解的过程。[9]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猜测如何解决问题。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知识和原材料的情形下,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采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探究假设,即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客观事实,对探讨的问题设想出来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就其结构而言,包含已知事实和推测性假定两种基本成分。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每位学生有自身水平相适应的假设,支持和鼓励对假设合理性的探讨,使学生能够拥有自信。

2.3搜集资料和事实

在提出假设之后,探究者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教学活动探究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与之相符的教学策略,通过多种问题情景,向学生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消息。收集与整理信息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探究的可行性、有效性。学生如果不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就不能完成切实可行的方案设计,也不可能在实验过程中获取更多的资料信息。[10]在新旧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其中包括实验、文字、网络、教师的交流、参考文献等。在自由探究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自觉主动搜集资料,处理有用的信息。

2.4检验

搜集资料之后要检验假设,用实践和实验去支持或否定假设,是探究教学对学生知识建构的关键点。建构性学习认为学习者要达到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或其他人的介绍和讲解。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假设与验证,通过实验观察,控制变量,记录结果,做各种调查等实证性研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情感体验教师要适时引导协作与交流、反思,增强情感体验,调控探究进程,强化成功欲望。要避免在假设检验过程中把设想等同于规律的偏向,假设有时需要反复验证,没有充分的事实,不要轻易接受或原假设,以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

2.5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资料和实验观察,对所获得的资料和事实进行选择、判断、解释和运用,用化学用语、线图和表格等形式加以系统化、简明化、概念化,是探索者思维方法的学习与思维水平的提高的表现,也是学习者对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关键。“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是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思维,包括表征性抽象和原理性抽象的活动过程。表征是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时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呈现的形式。在平常获取知识、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整合迁移环节是不可少的。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反思探究过程和方法;变换问题角度与方式,将结论迁移运用于不同的场合,增强思维的发散与集中,以达到知识完全的意义建构

2.6交流探讨

上一篇:农业经济学范文 下一篇:信息经济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