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教育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07:45:11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教学方式转变的促进

1.完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

信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传统的教育思想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以前以单一的书本和知识为媒介的互动教学模式,转变为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教师课前备课、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教材内容资源,如更加详尽全面的课本知识文字信息,声情并茂、直观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对于课本中的同一个知识点,我们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讲授,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氛围,实现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新知识教授和讲解,也照顾到不同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学生。而声音、模拟演示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也更能使整个课堂教学营造更加生动有趣,特别是一些特技效果的使用以及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互,更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和空间,这种信息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事半功倍,有利于激发初中阶段学生的探索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以及课程教学效果。

2.充分借助信息化教育技术资源进行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实现教学与学习效果和效率的双提高

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以及教师备课提供更多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渠道以及资源和素材,使得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更加丰富有趣,但教师在资源和素材的选取上还应加以甄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符合初中生心理、兴趣和学习思维特点的,利于不同学习能力和程度的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对知识进行理解掌握,体现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一面,实现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最大化,实现两者效率的双提高,实现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3.多媒体电教等技术的应用,更便于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

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对学生施行针对性辅导。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以及备课资源的统筹总结,可以从中对不同程度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从教学中有所学,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信心。对于某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以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也可以根据课堂知识点讲授的情况,有效控制课程进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教师可以运用教学资源中的试题、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为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满足他们的个别学习需要。

二、信息化教育技术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转变

1.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单一的“书本加黑板”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书本加课堂笔记”的被动学习模式,这种方式不仅减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散发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也不符合和体现我国一直要求的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往往难以得到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因此,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和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和知识获取的多样化、多元化,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2.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相关知识信息,有利于学生和学生间探究式学习的开展

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多渠道和动态性特征,给学生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和配合,让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更加的富有成效,学生间更加学会合作。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之应用于探究式学习,其选题广,实用性强启发性大。网络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生在浩瀚的“资源海”中探究、发现。

3.有助于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

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技巧、能力、责任心等素质的培养。信息技术为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竞争、协同等模式进行合作交流。例如,在做商务实训的服装买卖活动中,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负责产品介绍、机场接机、酒店入住及合同的签订,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最后环环相扣,完成实训题目,这种相互协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为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促进师生改变学习方式,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效果。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质教育;能力;工具;创新;教师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向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举措。陈至立同志说过,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的教育手段,尤其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这里的“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运用,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素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及其基本特征

1.1素质教育

素质是以人的身体、心理的实际为基础,在社会生活形成发展起来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作用的综合适应能力。实际上,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与其价值取向有着密切关系,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素质体现。

素质教育就是在承认个体间存在素质差异的基础上,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素质既是教育的条件,也是教育的结果。素质教育的内涵,应用李岚清同志的话来概括,即“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是一个口号、一个方向性的期望,而应该是一个行动计划,是可操作、可检测的具体的改革教育的实践活动。重视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表现。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包括两个要点: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需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全面性主要包括: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到教学活动而言,既要重“认知过程”的教育,又要重“情感过程”的熏陶和冶炼;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人生打基础或做准备的教育”,所以,受教育者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和整体性必须受到特别重视。

3)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运作精神,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包括的要点有三方面: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发展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潜能、创新、实践能力和个性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生的发展潜力、弹性和可塑性都很大,不要用偏狭僵硬的标准看待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领域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5)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包括两方面要点:由于素质教育涉及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素质教育内容要宽,应有相应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要求教育突破校内、课堂内和书本内的局限,要求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要求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教育内容、教育空间、教育渠道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刻分析其特征,根据素质教育的特征来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2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以数字化为新动力,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呈现、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

当前教育变革的大方向,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重在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这场变革,涉及到教育机制、教育方向、教育发展目标的变革,具体体现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使用情况,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看法。

2.1工具作用

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起到工具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是课堂中反馈测评的工具,而且是学生用来学习的工具。

1)演示工具

就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来看,大多是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的。以计算机为支撑的多媒体技术,不仅有了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能力,并能够用人类习惯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发送信息,与学生交流。教师利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手段主要是以讲授为主,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课件来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这样以来,教师制作课件时,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制作出符合学生特征的课件。就拿小学生来说,年龄小,见识少,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课件中动画、色彩、声音的运用将会多一些,充分调动学生各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将抽象的知识通过一定的形式转变为学生可以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得到、体味得到的具体形象内容。例如:小学自然课中,在给学生讲日食、月食、地震、火山喷发、食物的消化、血液循环等时,只凭教师口述、板书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感悟的。那么,教师将具体的天文学科资料照片通过幻灯投影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一目了然,或者,还可以用媒体软件工具制作成相关动画,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另一方面,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实现的实验操作,可以通过计算机虚拟实验环境来实现,实验过程既直观又安全。

2)个别辅导工具

在素质教育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这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的要求,在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同样有此要求,这样,信息技术就被用作个别辅导的工具。目前,软件公司开发的用于学生学习的软件很好,操作简单,易掌握。例如:《轻松背英语单词》学习软件,它提供了边玩边记、分类记忆、复习、自主设置等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有选择的学习,自定步调,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还有,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中,教师都可以在网上多套难易不同的测试题,由学生来选做,并及时地给予反馈。有时为了强化学习过程,还可以设置关口(学生若答对了,继续做下一道题,若答错了,将返回原题目重复做,还可以给出相应的提示,直到答对为止。)或给予奖励(玩游戏、欣赏动画、表扬的话语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恒定性,且提高了学习质量。

3)资源获取工具

人类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最重要的直接资源,信息已作为极其重要的竞争要素。既包含基础设施又蕴含着人类的高级智慧的信息技术,是人类充分开发、结合和利用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的有利工具,极大地托展了教育学习的时空界限,突破了传统学习时间、空间的限制。众所周知,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和资源是按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些电子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电子版报刊、各类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直接登陆教育网站,来获取学习资源。例如:通常使用“雅虎”、“搜狐”等门户网站来搜索所需资源的网站、网页来找相关的信息,还可以直接登陆“中国教育网”、“中小学电化教育网”、“中国教育技术网”等网站来获取信息。使教育摆脱学校中心、课本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束缚,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海洋里,拥有一片自由邀游的学习空间,弥补课本、课堂教学的不足。

4)进行信息加工、交流工具

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取得的信息都是别人处理的结果或是未加工的数据,学习者要对它们加以利用,必须对它们进行处理,化为己用。面对大量的信息,学习者必须学会如何评价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应用工具软件(如wps、word等)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从错综复杂的信息群中筛选出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细致的分类,并以恰当的形式进行排序,以备当时或以后学习时使用,这便是信息的加工。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完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作用”。这是余胜泉博士的观点,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除以上交流方式之外,还可用于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专家学者之间的探讨与交流。实现交流的途径很多,其中互联网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资源环境,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通过BBS、聊天室等来进行交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人的言论都会被所有的人关注,这样其他人就可以对某人的言论进行讨论,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大家的协作学习的能力。此外,网上非面对面的交流讨论,避免了一些人因害羞而不敢发言或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尴尬局面,使学生大胆地、放松地谈论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这时候教师只要组织和指导活动就可以了。

5)发现探究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研究的工具和信息搜集与传播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和科学分析,培养探索精神。例如:在中学化学稀释浓硫酸的实验中,最迷惑学生的就是,将浓硫酸倒进相应得水里还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呢?若老师只是大声的强调次序的重要性,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记不住,因而导致实验失败。而学生在电脑上做就不同了,即便是做错了,至多是出现模拟的爆炸现象,而学生本人并不会受到伤害,又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习惯。

2.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信息技术用于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既强调学习活动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强调学生智力、思想品德、技能技巧全面均衡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并不在于他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其道德品质的高低。可见,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素质是多么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主导的决定作用。

以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学生展示内容生动、准确、具体的事例情景,有效地提高德育效率。例如:在深入开展反“”的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练习者自虐的电视节目,通过宣传板宣传“”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其反科学、反道德的言论,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它包括了:①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②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③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④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信息检索;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组织及处理并做出决策等诸多内容。由此可见,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层面(知识层面)、信息层面(意识层面)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

信息素养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是人的必备素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人的信息素养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信息获取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电视等)来收集信息,比传统的翻阅书籍资料、报纸、杂志等要高效、快捷的多。

信息处理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word、wps等软件工具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分类,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整理、存储,并能传递给别人(通过Emaii、BBS、聊天室等方式传递信息),以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通过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例如: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协作。

信息创新的能力: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形式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重号或者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得出创新的信息。

3)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的最基本素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而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自主学习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能跨越时空,能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知识的支持,为学生发挥自主性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信息技术将单一的表现手法转变为多种表现手法。传统的教育手段的单一性(口授、板书)大大限制了它的表现力,而信息技术手段则不然,它不仅可以再现事物的形状、大小、色彩等外部特征,而且可以使它们的内部特征被揭示出来,更能有效地展示事物或事件的发展过程,改善了人们认知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其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带动了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充分开发了人类的右脑潜能,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主观能动性,利用这一技术,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地完成学习过程。

4)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提高其劳动技术素质,以便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

5)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利用音乐的声音和图片剌激学生的感官,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美或人类创造的美及人们内心世界的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产生理想的艺术教育效果,其完美的造型,科学生动的动画画面及悦耳的声音等,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感受和启迪,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激情与灵感,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及陶冶学生审美观的同时,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6)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今天的教育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的强弱,关键看教育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竞争力的多种人才。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进取心、特长和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的。在中小学教育中,可以将某些学生的优秀作文、小小制作(网页、Flas等)、科技小发明,到网上,供其他学生欣赏,使学生受到鼓舞。也可以举行计算机绘画、打字、排版等竞赛,通过竞赛培养,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7)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产生于各种能力之上的,是各种能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信息技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可无限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宫、拓宽感受的时空领域,从而向他们提供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促进其丰富的想象力,形成自觉启动多种器官协同工作的好习惯,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3提高教师素质的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任务和目标,其实施过程关键在教师,因为素质教育的所有内容和目标,都必须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来实施,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这也是由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来决定的。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抓好教师素质的提高工作,而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模式、新的课程体系对教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教育中的良好的政治道德素养、熟练的业务能力外,教师还应有创新精神、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和高尚的信息素养。

教师将不再是课堂上的灌输者、垄断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汲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养分,指导学生通过各种电子教课书、教育电视节目、计算机网络等途径获取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懂得信息技术,具有创造精神,才能创造性的教书育人,才能使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3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前面已论述了有关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但只是促进作用和进取性价值,而没有提及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接下来,针对其弊端我们来讨论信息技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对策。

就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而言,在只有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如何呢?可能刚开始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不满足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了,他们的注意力就不再集中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教师一味的追求使用多媒体工具,而忽视了教学效果。例如:中小学劳技课中,教师在讲到果树的修剪时,如果放一段技术人员修剪果树的电视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电视来掌握技术要领,恐怕就不如带学生到果园里,亲眼看着教师或技术人员剪树,这样,学生的印象也会深刻一些,而且学生还可以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请教老师,其教学效果就好多了。另外,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分析学生的特征,在制做课件时使用一些不相关的声音(如Powemoint中使用的铃声、玻璃打碎的声音等与讲课内容不相配的声音),不但没有起到烘托环境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情绪,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背离。

对于在计算机房上课的学生来说,教师不可能监视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以来,学生用于玩游戏或干其他事的可能性就增加了,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自然就被忽略了。对于家里有计算机、因特网的学生来说,如果缺乏正确的导向,当孩子在电脑或网络面前时,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娱乐而不是学习,学校不能寄希望与家长来系统地提供这种导向,在信息环境日益大众化的情况下,大部分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是具备信息知识、技能、素养方面的优势的,从而难以具备正确的意识与干预的权威性。

除这些外,还有一些不良的因素(如计算机病毒、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网络黑客等)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干扰,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分析、判断能力不强,自律抗诱能力较弱,受其危害也就在所难免了。还有,网吧不规范的管理、聊天室甚至于BBS上无聊的话题、电子邮箱里时而出现的色情、反科学的垃圾邮件等,都让老师和家长防不胜防。

鉴于上述的各种弊端,使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有所异化,产生了“负效应”——在各种条件影响下全部或部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育结果和教育者预定的教学目标相背离,即产生了负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恰如其分的发挥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呢?

1)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使用信息技术的度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极为重要,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不能只图虚名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在上课时象征性地使用多媒体,而不考虑教学效果,是与我国教育方针政策不符合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与之相反的是,教师在课堂中过多、过乱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结合大纲和课本内容,只凭着自己的想象来使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但不能使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得到发挥,而且会产生“负效应”,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态度。

因此,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定时定量,不应该过量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更不能过分夸大其效能,而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应把握好使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具体使用手段及使用的“量”,且要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来决定使用的方式,力求恰到好处,且莫过犹不及,力争实现讲授、发现与多媒体的自然融合的教学过程优化。

2)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即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是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学习因素来支持学习。信息技术最终需要与具体的学科结合起来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力,教师在鼓励学生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学科的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或信息开发工具来帮助自己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curriculumintergration)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因此,要用信息技术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体的系统,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能使学生完成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变和利用的技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应用信息技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这里应注意的是,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明确“人是技术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度控制技术的应用,趋利避害;另一方面,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利用其中的教育契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激发、引导,提供必要的帮助,进行合理的教学管理。

3)注重学生信息道德教育

要使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减少其对学生的危害,就必须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举行信息技术知识竞赛,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信息技术知识竞赛,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巩固深化,并在比赛中感觉到成功的愉悦;利用校园网建立BBS,由教师进行组织和管理,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交流: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防止学生对信息技术沉溺和依赖,防止不健康地、甚至违法的信息技术使用行为,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形成对信息技术辩证、理性的态度和价值判断,负责地、安全地、健康地应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提高信息道德素养;学校要做好信息技术教育的防御性工作,面对信息大众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加强防御功能,教师不能只告诉学生要这样不要那样,更重要并且更有效的是,布置学习性的、探究性的和其他“正经”任务,让学生在信息环境中(包括家庭信息环境)去完成,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使用,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除了娱乐以外,它还能使自己自主地学习、终身的学习,甚至改善人生的境遇。

4)加快教师角色转变工作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现代信息技术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将他们从封闭的教学空间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个别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从电脑网络中利用各种资源,逐渐成为学生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咨询者、督促者、辅导者。为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但要在思想上、观念上转变,更重要的是行动上要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这一重任,时刻明白自己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为培养现代化的建设人才而努力。

4展望

信息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种先进的(不会过时)教学手段,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活跃,并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为因材施教、实施个别化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供了较理想的技术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教学方法,拓展了人才素质教育的空间,为人才素质的继续教育、终生教育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教育条件,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素质教育手段。

网络教学为素质教育开拓了更为宽广的环境,现阶段网络教学己稳步地渗透,辅助并支持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是指在一定的网络环境下,运用一定的网络技术,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实施的促进人们的身心发展的活动,它以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与共享性,教学过程的超时距性,教学的交互性,有利于个别化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为基本特点。网络教学的实施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模式,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方面的实现有着重大作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试验田。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的全方位的社会性教育改革,现代信息技术能为新型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而,中小学素质教育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最高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以便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鲁梅,周师军.论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EB/OL].通瑞利华(教育信息化,2002-08-07.

[2]钟志贤.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J].中小学电教,2002,(6).

[3]李芳.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中小学电教,2002,(3).

[4]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4).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060―05

一 问题缘起

我国有关教育技术的博士学位论文(专指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较高层次的研究现状,其研究趋势也将对我国未来的教育技术研究产生一定影响。对这些博士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能够发现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预测未来走向,对于教育技术学科乃至整个教育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库为数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论文尚未完全收录于中国知网,故须从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库中获取),对2000到2009这十年的教育技术博士论文进行统计(2000年之前教育技术博士论文数量极少,2010年博士论文至今尚未完全收录,故均不作统计),拟对以下问题进行回答:中国有关教育技术的博士学位论文主要的研究主题有哪些?涉及到哪些其他学科专业?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如何?通过调阅论文并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 样本收集与整理

从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教育技术学”为“学科专业名称”,对2000-2009年的博士学位进行精确检索,得到论文85篇;分别以“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为关键字,进行精确检索,得到论文21篇和9篇;分别以“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为“主题”,共得到论文16篇和79篇。对这些论文进行处理,最后得到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共134篇。同时,从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库中共检索到75篇有关教育技术的博士学位论文。将此209篇论文作为样本,并按学科范围分为全部学科(包括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内的全部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技专业)、其他学科等三部分,数量分布情况见表1。

同时,将这些论文(不含北师大的)按年份进行归类,得到各年份论文数量分布情况(见表2)。

三 研究过程

1 时间分布

根据表1,对全部学科中有关教育技术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134篇以及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82篇(不含北师大),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得到2000年-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数量变化曲线图(图1)

可以看到,国内教育技术的研究主要从2000年开始,无论是全部学科还是专业学科,论文数量均逐年增加,到2004年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开始接近10篇。通过考查这些论文的主要内容发现,从2003年开始,教育技术研究成果日益丰富。虽然2009年的博士学位论有18篇,稍有下降,但并未对十年来论文整体增长的大趋势构成较大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与人的生存密不可分,教育技术开始深入教学、深入生活,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依然会越来越深入,并将呈现一片繁荣的态势。

2 涉及院校

截止到2009年,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点共有9个(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这些学校中除华中师大和浙江大学尚有博士外,其他七所高校占据了140篇论文,约占总数的67%。其他学校(包括上海师大、上海外大、福建师大、哈工程大、河北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农科、中央民族、重庆大学、东北财经等),总数在69篇,约占33%。图2是2000-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点院校博士论文数量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所院校引领着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学术团队越来越壮观。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紧跟其后。其他大学虽不具有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仍对该领域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增添了新鲜血液和坚固力量,为中国教育技术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宽阔的发展空间。

3 学科专业

从表1可以发现,有些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不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所作(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论文仅140篇)。也就是说,有很多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也对教育技术问题感兴趣并做了研究。通过调阅论文所属学科专业,对学科专业进行了统计,结果见图3。

从图3可看出,教育学类专业约占总数的82%。其中,在非教育技术学专业中,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等专业对教育技术的涉及比较多,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如东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专业伍正翔的《批判与超越》、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钱旭升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左明章的《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河北大学外国教育史专业张立新的《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等。

理工类专业研究教育技术问题的论文约占12%,在非教育技术学专业中,仅次于教育学类专业。这些理工科专业主要包括信息工程类专业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如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欧阳杨的《教育语义网中基于本体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建模》、东华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刘晓强的《E-Learning知识共享与适应性应用环境研究》等。

分析表明,对教育技术问题的研究已渗入多个学科领域(约15个专业),很多人在关注教育技术问题,这无疑是教育技术的荣耀和幸运。这些非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对教育技术的关注,不仅在学科基本理论方面,也在具体实践问题层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成为推动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4 选题领域

通过阅读样本论文,发现论文的选题范围广泛。通过查阅和归纳多个学校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的划分,将教育技术相关研究划分为六个主要领域和十二个子领域。各领域论文数量见表3。

表3表明,近十年来教育技术主要集中于教育系统设计与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教育信息化等研究领域,在新技术应用、网络教育、教学设计、教育系统开发、学科基本理论等研究方向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同时在学科哲学思考、远程教育、教育资源建设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以北师、华东、华南、南师四所院校为例,各领域研究论文数量见图4。

图4表明,教育技术的关注点,因院校不同而存在着明显的汇聚和分散。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南京师大和华南师大,

新方法新技术应用、教育信息化等研究主要聚集于北师大和华东师大,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教育系统设计和开发等研究相对比较分散。由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研究教育技术学科基本理论的人越来越多(从图5可以看到,理论研究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面临着理论基础薄弱的现实,人们开始关注教育技术哲学、教育与技术关系问题等教育技术学科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以期为教育技术的学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图5同样可以看到,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研究趋势并不是持续上升的,而是出现了几次低谷,也就是说,理论研究时而成为关注热点,时而被忽略,可以说是近年来教育技术的一个难点问题。

其次,教育系统设计与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将是教育技术领域一个持久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教育技术作为教育中的技术手段,设计和开发的教育系统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普遍化,满足着教育对高新科技的需求,为教育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如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构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语义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系统科学方法、网络工程方法等新技术新方法,使教育技术在注重应用的过程中,不断从其他学科和领域中汲取养分,在改进和创新中前进。

最后,教育信息化和网络/远程教育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被一批学者跟踪研究,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如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台中出现的难题、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阻碍等)。这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四 总结分析

教育技术研究在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一些疑点和难点,并不断地形成新的研究热点、焦点和难点。其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教育技术研究关注点存在着明显的汇聚与转移,并生成新的研究一点和盲点。一种技术、方法,或者理念,能否进入教育技术研究者的视野,不是教育技术学科自然发展的结果,也不是由教育技术领域的一家所专长。研究者自身局限性以及功刹主义和唯技术主义的盛行,是影响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是其学术观念随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是社会观念对教育和技术的选择过程,是在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过程中,使技术与教育构成了一个整体,使教育技术自身演变为一种特有的社会身份的过程。教育技术仍然是个年轻的学科,需要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和成熟。

第二,教育技术研究的眼光有待扩展。教育技术研究,只有认清了前进的方向,才能走向科学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从论文内容中可以感受到,还有很多研究者或者沉浸在技术万能论的狂热中,只顾钻研新技术、开发新系统,将自己迷失在技术的森林里;或者对技术嗤之以鼻,专攻理论思辨。这样的研究虽然会带给教育技术瞬时的激动,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教育技术的发展,长此以往,势必会将教育技术引入一个狭小的角落里,越走越窄。研究教育技术,就要以开阔的眼光,将教育、技术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关注现实,在聚焦与转移、冲突与反省的过程中不断前行。只有厘清教育、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认识教育、社会和技术中,塑造和利用技术来促进、引导教育的发展,才不至于在教育技术发展与社会互动的变迁中出现方向的偏移和问题的遗漏,从而合理地制定教育技术发展战略,促进教育与技术的良性互动。

第三,研究缺少文化意识。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的二级学科,从属于教育,应该体现着教育的文化特色。纵观十年教育技术的研究,文化对教育技术的影响,一直少有人提及。教育技术发展带来的许多独特的文化结构(如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等),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关注文化对教育技术的影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的良性发展。

第四,教育技术研究缺少伦理学的视角。教育技术之定义,经过多次变革和发展,已普遍被人们接受为“是一种研究和伦理实践,且这种研究和实践是为了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这无疑告诉人们,要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发展,并对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及研究进行适当的道德关切,确保教育技术要符合人和教育的发展规律,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教育的发展。

总之,中国教育技术在健康稳定的发展进程中,充满着无数的尝试和挑战。中国教育技术一直在总结中不断成长、在反思中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美风,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3,(10):9-15

[2]祝智庭,孟琦,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元分析看教育技术研究取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2,(12):47-50

[3]吕巾娇,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看教育技术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f10):27-32

[4]任友群,理论实践方法-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势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0,(9):29-33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一般的读书笔记、心得感想、文章摘录、资料汇编,甚至一般的书评简价和综述都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

总结出一份优秀的教育学术论文,主要的因素有:①作者的知识水平、理论素养,研究的科学化问题;②作者的写作问题。二者缺一不可。

前者需要研究者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提高研究素质。

而后者,即写作方法与技巧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连成果总结的基本格工和基本要求都搞不清楚,绝不可能撰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撰写教育技术论文必须以认真深入分析研究为基础,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性、雄辨的说服力。和其它的学术论文一样,教育技术论文必须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这三大基本要素。

论点:就是一篇教育技术论文所要阐明的观点,也就是论述的中心,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是明确讲什么的问题。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必须用一定量的有说服力的材料为依据,才能使文章具有客观性,论据一般用理论和事例两方面的材料。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有了论点,有了论据,如何安排材料,如何进行说明,如何进行分析,使自己的论点为人所信服,使中心的推导符合严密的逻辑性,这就是论证过程中所应考虑的。

二、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智能形态)两大类。

有形技术:是指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物体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一直到计算机、卫星通讯等各种教育、教学媒体。

无形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技巧、方法和理论等。

美国是教育技术开发应用最早,研究也最为深入的国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并使用“教育技术“这个术语。70年代,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给教育技术所下的定义才逐渐增加了软件的制作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同时,也开始了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来定义这一领域。

用系统方法来定义教育技术,标志着人们对教育技术内涵的理解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也标志着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学科领域的成熟性。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给出了教育技术的新定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这是迄今为止,人们对教育技术这一概念的内涵做出的最科学的解释。

但是我们认为:94定义并不是不会再有变化的凝固了的东西。作为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人们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内涵的探讨还要继续下去,认识上也还将进一步深化。

2、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的定义:

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与前面教育技术的定义相比,我们不难看出:从概念的涵盖范围、研究的层次以及深度与广度等方面都是有所区别的。

因此,我们既不能把电化教育看成是游离教育技术以外的一个学科,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电化教育就是教育技术。

准确地说,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只是教育技术之中的一部分内容。

今天,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范围的实际上看,应该称为教育技术,以较符合实际,亦有利与国际交流。

3、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发展以及新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为了强调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在现时新阶段中要融洽、运用更多的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学写教的基本理论、现代方法论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就冠以“现代教育技术”之称。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教育史上四次革命来分析:

第一次革命:专业教师的出现

第二次革命:文字体系的出现,使书写传授与口头传授并驾齐驱;

第三次革命: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了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学生不仅可以向老师学习,还可以向书本学习;

第四次革命: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系列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的发明,使教育走上了多元化、现代化的道路,学生有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信息的获取方式。

于是,人们也就把第四次教育革命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

主要目的:将其与传统的教育技术区别开来,使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更加明确。

我们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其立意和出发点就在于让我们的学习与探讨更多地着眼于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学习资源和现代学与教的最新科学理论和方法上。

三、教育技术论文的特性

1、科学性(学术性)

教育技术论文的生命是它的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求客观全面,要求作者不带有个人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规律。

教育技术论文的观点要正确,材料要真实可靠,不允许主观臆造,不允许用个人好恶来判断是非,更不允许根据假想去妄下断语。所以认识事物要实事求是,推理要符合逻辑,要经得起他人的检验和论证。

2、理论性

教育技术论文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甚至组成一个比较严密而完整的理论系统。

一篇教育技术论文总是要运用大量的材料或具体的事例,但这些材料或事例在论文中不是一种简单的组合,而是富有逻辑关系的排列,对所征引的事实,都是经过分析和 综合后,再给予理论表述,形成正确结论,使论文具有一定的论证性和说服力。

3、创造性

教育技术论文不论是解答现存的某个问题,还是综合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和自己的见解,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只有这样才会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起到推动作用,才会在教育界引起反响。

创造性是衡量教育技术论文水平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论文的观点要深刻有新意,而不是简单重复模仿他人的东西。

4、可读性

可读性是指教育技术论文的文字要通顺,概念准确,通俗易懂,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具有生动活泼的文风。

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不仅要有创见,也要讲究辞法,达到科学和文学,科学和美学的完美结合。

我们写出的教育技术论文不仅要让同行、专家能看懂,还应让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甚至广大的社会人士能看得懂。

四、教育技术论文的选题

一篇好的论文,先决条件是有好的选题。选题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明确论文的主攻方向。这在论文撰写中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选题的原则:

1、有一定价值

即看论题有无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所谓理论价值是指:是否对己有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充实或提高,是否提出了新的观点,新的见解;是否建立了新的学说和理论。

所谓应用价值是指:是否具有实际意义,指导意义;是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2、有新意

“新”是对于“旧”而言,有新意就是选定的论题有创造性,匠心独具。如果重复、汇集或模仿已知的论题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电化教育发展到今天,以电教媒体对教学是否有用,仅为证明电化教学的效益,电化教学优于常规教学等内容作为论题已不足取了。

所以,“新意”是指:确立的论题有探索性意义——论后的问题、观点过去从未有过;

有发展意义——论证的问题过去虽有过,但未深入;

有争鸣性意义——论证的问题,观点与别人研究不一致,或所持的观点与别人有歧义。

3、扬长避短

论题的选择还应注意选择那些自己有浓厚兴趣,或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有强烈的研究欲望,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恰当发挥的论题。

五、教育技术论文的结构和写法

“文无实法”,不同种类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写法。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一般的共同的结构形式。教育技术科研论文的结构也是如此,有相对稳定的形式。

论文一般是由序论(导言,结论),本论(正文),结论这三个主要部分及题目,摘要,参考资料、文献等次要部分组成。

1、题目(标题)

有人讲,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文章的眼睛就是它的题目,一篇论文,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就是它的题目。

题目是点明题意,托出主题的,它是论文的高度概括。所以必须确切中肯,鲜明简练、醒目。

确切中肯:是指论文的题目应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

鲜明简练:是指要用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组合,以概括全篇内容。

醒目:是指能引人注目,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鲜感。

总之,要使人一看题目就能了解文章论述的中心问题并产生阅读全文的兴趣。

正文中各部分的小标题也应同样认真推敲确定。要注意使之与总题目相呼应,与各部分内容相呼应,有内在的逻辑性。

2、摘要

便于读者迅速了解全文概貌。(较长论文需要摘要。较短的论文不需要摘要)

要求文字简练,概括性强,重点突出。

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论点、主要结构,一目了然。

3、序论(导言、引言、前言)

序论是论文的行文,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问题的提出。阐述这一论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2)提出需要论证的问题(序论的核心部分)有时需要讲明论题的背景、成果、存在的问题,趋势和自己的认识。

(3)说明作者论证这一问题使用的方法。

序论是文章的基调,反映文章的主旋律,应紧扣主题。

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不要拖泥带水,绕圈子;也不要长谈自己的感受,更不要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序论实际是全文的总纲。就一般情况而言,好的题目再加上好的序论,几乎就可以使人对论文的整体有一概括的了解。

4、正文(本论)

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论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部分是要展开论题,阐述作者的研究成果或观点。要求论据要充足可靠,论证要严谨逻辑性强。

根据论文的性质,或正面立论;或批驳不同看法而肯定自己的观点;或针对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解难释难;或阐述课题研究成果。也就是对你自己的思想、观点见解在这一部分进行详尽的阐述和严密的论证。

正文部分如果内容较多,为求眉目清楚,往往要使用不同的序码分章节并冠以大小标题,加以显示。

5、结论

结论可以说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研究成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全篇论文的精髓归宿,也是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

结论就是对正文分析.论证基础上的综合,概括而提出的基本点。

也有的论文的结论不是规律性的概括,也不是科学的解释,而是某种预见或展望,某种建议或措施。通过分析揭示规律,然后根据规律预言发展趋向,提出展望或今后探讨的问题;或对研究结果的应用提出建设性意见,甚至提出促进或抑制的措施等。这类论文很具有指导性。

教育技术还是属于新生事物,文章的结论还是注意留有余地为好,因我们的研究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往往还不是终点。所以,我们的论文措辞要注意分寸,逻辑要严密,表达要中肯,确切。结论部分要注意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6、参考文献

由于论证的需要,常常需要参考一些文献、专著、资料或引用他人著作(论文)中的观点、材料、数据和研究成果等。这是正常的,但应在自己论文中标志出来,以示作者对别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防抄袭之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论文的信度,反映研究的水平,并给别人一些启发。

六、撰写教育技术论文的注意事项

(一)选准题目确定中心

有人说,教育技术论文的选题选得恰当,等于完成论文的一半工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对所要论述的对象,有了比较充分的考虑、理解,才能确定如何来论述它。

怎样才能选择准确的论文题目呢?

1、作者对研究的题目要有浓厚的兴趣,产生了研究的欲望。不感兴趣,强迫研究某一问题,是难以写出有质量的文章的。

2、选择的题目应该与发展教育技术理论,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密切关系。

3、选题还要考虑是否具有学术价值。

总之,要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离开二者的统一,不可能选出好的题目,也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二)广泛收集资料

初步选定题目后,还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还得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要广泛收集、阅读资料。不管是历史的,现实的有关内容的论文,了解自己准备的问题现在已有了哪些文章,研究的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定论的角度、水准、主线。

(三)论据充分、翔实

写教育技术论文没有材料就构不成文章,也不会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来。尤其是占有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必须有自己的观点。用这个观点来统帅材料,既要钻进去研究,又要跳出来想一想。作者应以中心为主线,主动地利用材料来形成观点,说明观点。

(四)推理严密,逻辑性强

作者用论点、论据、论证要符合一般逻辑思维程序。用举证据、说理由、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从自己的证据推演出结论来。

论述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有的先提出主要问题,然后从材料中找依据,进行正面或反面的论述,然后得出结论。

2、有的把论述的问题分几部分,先把它化成几个小问题进行探讨,然后加以综合,最后总结,突出主要问题。

3、有的论题有论辨性质,只要论述某一现象,某一规律,就可以得出结论。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进行论证,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文章就采用了几种方法论证。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绩效技术 信息技术 文献计量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研究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过去十几年来教育技术界在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文章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对相关论文的作者、年代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描述,以期从中发现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规律,并有效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 材料准备与研究过程

1.1 材料来源与准备

本研究以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杂志,开放教育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为主,在中国知网中以“主题 = 绩效技术并含主题=教育技术”进行数据检索,共检索到60篇文献。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1)文献计量分析(B ibliometrcs Analysis,BA)法。文献计量分析(Bibliometrcs Analysis)本是情报学领域的分析方法,目前已经在各个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的文献计量统计主要基于CNKI的数据模型,使用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2)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法 为了清晰的表征我国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方法,作为研究社会关系的一种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已发展成为一种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信息化教育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 研究过程与目的

本文是将研究样本即关于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研究文章,从发表时间、数量、作者等方面进行数据记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试图通过此项研究分析出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以促进本领域的改进和完善,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2 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相关论文文献分析

2.1 发表时间及数量

根据年份以“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为主题进行分析,可了解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1996年开始刊发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方面的论文算起,到2012年底,共60篇。1996-2002年发表的论文有6篇,偏少;2003-2005年发展快速,表明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2006年后基本稳定,但未低于年平均数(4篇),表明在现阶段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仍是一个热点话题。

2.2 作者分布

对研究论文作者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有哪些群体关注“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研究主题。经分析在2篇以上(包含2篇)的作者分布情况,马宁、何克抗分别为3篇,占据首位;马如宇、方圆媛,林君芬等10位作者2篇,上述12位作者大部分是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有将近50位,从研究者单位性质看,相对集中的群体是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人员,而广大中小学教师少。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最终效应取决于中小学一线学科教师,他们研究的积极性或者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与水平,可见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研水平有待整体性提高。

3 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研究论文主题分析

3.1 高频关键词文字云

对于某个研究领域来说,所谓的“热词”实际上描绘的是一种可视化的文档用词频率统计权重表,利(下转第49页)(上接第45页)用ROSTCM中的可视化——标签云功能,描述本研究的文字云: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研究,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培训,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运用领域、发展和教学,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中的相关分析,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系统,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中各方面设计,教师及应用为主要指向。

3.2 高频关键词共现语义网络分析

高频关键词能形象而直观地表述文献的主题,使读者在读文章前就能知道论文论述的大概内容。因此,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关键词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研究发展的热点和趋势。利用UCINET 软件的绘图功能,将二维矩阵的数据转化为一张关键词共现语义网络图,可看出过去十几年来,众多研究者与实践者,紧紧围绕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这一重要主题,对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关于教师方面的研究、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培训方面、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关系模型方面、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研究。

4 结论与思考

4.1 研究薄弱点

据文献计量结果分析,此研究的主要薄弱点:(1)研究主题重复出现,研究范围不广。大多数研究者都集中在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培训、教学分析等方面,整体的研究范围太窄。可在该领域的教学设计创新、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应用上进行研究,不要仅局限在特定的研究范围。(2)研究学生层面薄弱。该研究领域中教师被提到的频次远远大于学生,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不仅是关于教师的问题研究,它也是关于学生的研究,目前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这个研究领域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所以今后该领域的研究要在学生这一方面多下功夫。

4.2 研究趋势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内容分析法;统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13-0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技术能力作为新挑战形势下合格教师的必备专业技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主力军,培养其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已成为首要任务。本文借助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目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与相关研究内容,以此为依据,总结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热点并进行思考与展望。

一、研究设计方法及设计流程

内容分析法,就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的特征表现在明显、客观、系统、量化四个方面。?眼1?演在运用内容分析法时,首先建立研究目标,选取进行内容分析的样本,再确定分析单元,并依据分析单元内的实际内容设计分析维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样本并以数据形式表示,最终对数据进行评判和分析推理。

(一)建立研究目标

本文以2000-2011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数量、来源、关键词及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掌握国内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现状,并由此进行思考与展望。

(二)内容抽样

选取样本时采用“来源抽样”的方式,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在CNKI中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高级检索”选项,在“检索项”中选择“主题”,在“检索词”中分别输入“师范生”和“教育技术能力”,逻辑关系选择“并且”,时间范围“从2000到2011”,“精确”匹配,共检索到237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197篇,优秀硕士论文40篇。在检索到的所有文献中,依据学术性、无重复性及相关性原则对文献进一步筛选,最终确定有效的文献为142篇。

(三)确定分析单元

分析单元是内容分析法中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本次研究以“篇”为分析单元,具体指研究样本中的每篇独立的文章。

(四)设计分析维度

本文通过研究论文数量及年代分布分析维度、文献来源分析维度、关键词分析维度和研究内容分析维度四个类目进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侧重分析样本的研究内容。

(五)量化处理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论文数量及年代分布

文献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和研究程度。将2000-2011年检索到的142篇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文献按照年代分布(由于2003年以前没有检索到文献,故文中统计数据均从2003年开始),不同年份的文献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国内有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期刊论文数量由2003年的1篇快速上升到2010年的32篇,硕士论文数量由2006年的1篇增加到2010年的7篇,虽然2011年论文数量略有减少,但仍能直接反映出我国有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总体发展呈上升趋势。2003年,冯奕 、李艺的《从记忆知识到创新能力的跃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训练研究与实践》,比较早地分析了教育技术能力的内在结构和目标体系,该领域论文整体数量在2004至2007年间小步增长,从2007年开始急剧增加。

(二)文献来源分析

1.刊载期刊分布

根据量化统计,2000-2011年期间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期刊文献刊载量是115篇,刊载论文涉及的期刊有82种,这表明有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果影响越来越广泛。其中,发表一篇的期刊有72种,发表2篇以上的有10种,将发表两篇及两篇以上的期刊归纳总结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以上十种期刊的载文量共43篇,占所有相关期刊文献总量的37.39%,其中,有三种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分别是《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和《继续教育研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价值已经得到国内主流学术期刊的认同。

2.研究单位分析

通过对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某个领域的核心研究单位情况。本文对样本文献中的第一作者的单位进行量化统计,结果显示涉及单位97个,主要阵地集中在高等院校。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单位发文量最高的有10篇,发文量超过5篇的有4个,4篇的有4个,3篇的有3个,2篇的有3个,共计59篇,占总发文量的41.55%,表1中列出了发文量在2篇及2篇以上的研究单位,其中,期刊文献35篇,硕士论文24篇。此外,在作者单位的发文量统计中发现:发文量居前的学校如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基本上都是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点招生单位,这表明在整个教育技术领域内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已经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值得深入研究。

(三)关键词分析

由于关键词可以反映某类学科研究的主题内容和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关键词能了解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子领域。下面将2000-2011年间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反映国内学者研究该领域的热点。通过表2对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发现2006年以前关键词反映出的文章种类单一,仅仅局限于教育技术能力本身的介绍。2007至2008年关于该领域的文献在篇数上较2006年以前有所增加,从表2中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领域也在逐步拓宽,涉及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等方面。从2009年到2011年撰写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文献占总文献的65.49%,从表2中可以看到,除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养模式等还是讨论的重点,2009至2011年的文献还增加了教育技术能力问卷调查、教育信息化、教育实习等方面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分析

根据研究目的及每篇文章的研究重点,对2000-2011年间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部文献建立了研究内容类目分析图(如图3所示)。

通过对142篇文献仔细阅读,将主要研究内容分成4个类目: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和信息化学习模式在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中的作用。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研究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重点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两者分别是56篇、38篇,约占66.20%。下面根据实际情况将这四个研究内容类目划分出不同子类目进行详细分析。

1.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

为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国师范院校逐步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随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颁布及《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际的发展,从不同程度要求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改革。笔者将有关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文献细化为4类:课程现状、《标准》、改革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建设。涉及课程资源建设的文献较少,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此类文献占本研究类目的44.74%。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繁杂,包括基本理论、技术、技能等,而且教学对象的学科背景不同,在具体的改革中要明确课程性质,完善配套的教材体系;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环境,改革教学评价方式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为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针对课程现状,就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有助于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2.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学校对教育技术是否重视,学生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否感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实践,因此,调查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十分有必要。有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可分为现状分析、评价和影响因素3个维度,其中,有关现状分析的文章占81.48%,有3篇文章提到影响因素。目前,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技术能力很重要,但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较低,对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不理想,仅局限于能够使用常用软件和教学资源;随着年级的增长,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逐渐增强;理科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明显优于文科生;学生较少有实践的机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需要加强等。

3.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针对上述现状,如何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成为热门话题。在笔者检索到的142篇文献中,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的文献数目高达56篇,可见这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反思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具体到实践中的策略有:(1)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作为标尺来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以《标准》中的四个维度规范教育技术公共课;(2)矫正培养目标,增加课程中的实验课,加强教育实习中教育技术的应用;(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4)将枯燥的教育技术理论原理通俗化、浅显化,重视学生信息反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反馈新知识等。

4.信息化学习模式在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中的作用

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此类目中研究的主流,此外,基于混合学习模式、基于体验式培训、基于项目式培训等也略有涉及。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工、利用所学知识,在相对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量身制作”授课内容,还可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协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等,这些优势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三、思考与展望

(一)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研究热点,并且持续升温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好教育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论文数量及年代分布维度和文献研究单位维度可以看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不仅是高校领域研究的热点,也受到了中小学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课题急剧增多,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未来展望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79-05

《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是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两份权威期刊。根据布拉德福的文献离散规律,一个学科的绝大部分基础文献常常集中在数量很少的核心期刊中,只要对影响较大的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即可了解该学科的发展情况。[1]所以,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2009―2013年刊载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把握近年来教育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探寻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载文量分析

《电化教育研究》2009―2013年刊载论文1360篇,平均每期载文22.67篇;《中国电化教育》2009―2013年刊载论文1595篇,平均每期载文26.58篇(详见表1)。“两刊”平均每期载文保持在20到28篇之间,对自身载文量的控制,尤其是《电化教育研究》期均载文量逐年稳步递减,有效保证了办刊的质量。

二、作者分析

一大批勇于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教育技术研究者为杂志踊跃投稿,是《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成为代表国内教育技术研究水平、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的重要源泉。[1]

(一)作者合著情况

教育技术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论文的作者合著情况,反映了某一学科或主题的发展程度。合著度指在确定时域内,某种期刊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合著率指在确定时域内,某种期刊的合著论文数与总论文数之比。按照规律,某一学科或主题的发展程度高,合著度与合著率也高。[1]

《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2009―2013年合著度分别为1.89、1.94,合著率分别为57.50%、60.88%(详见下页表2)。“两刊”合著度与合著率之间存在正比关系,近五年均有明显提高。另外,“两刊”平均每篇论文的作者单位数分别由2009年的1.23、1.31个,上升到2013年的1.31、1.51个(详见下页表3),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国内教育技术研究者已经基本形成合作研究的学术氛围。然而在合著论文中,大部分还是局限于同单位之间的合作,跨省市之间的合作比较少。所以,今后在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增强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水平,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1]

(二)作者单位分布

作者单位分布是对作者所在单位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此项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某种期刊的主要作者群。[2]从下页表4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大学是国内教育技术研究的中坚力量,《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2009―2013年分别有48.39%和43.41%的作者来自师范大学。尽管中小学校(教研室)和电教馆(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站)也是教育技术的主要阵地,但相对《电化教育研究》而言,《中国电化教育》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展示空间,这不仅与“两刊”的主办背景有关,更充分体现了《电化教育研究》侧重理论《中国电化教育》侧重实践的不同风格。

(三)作者地域分布

《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2009―2013年作者的地域分布范围很广,涉及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详见表5)。北京、广东、江苏、甘肃、上海、浙江、吉林、山东的作者所占比例位居前八,共占作者总数的67.85%(详见图1);在1997―2006年的统计中,北京、广东、江苏、甘肃、上海、山东、浙江、河北的作者所占比例位居前八,共占作者总数的68.47%。[3]由此可见,作者的地域分布依然极不均衡。由于这些地区拥有一些学术水平较高的高等院校和电教馆,所以在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起着带头作用。贵州、宁夏、海南、新疆、青海、近五年的作者很少甚至没有,说明这些地区的教育技术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同时,“两刊”应该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香港、澳门、台湾的作者占0.31%),包容并蓄,海纳百川,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甘肃的作者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占13.86%,而在《中国电化教育》中仅占2.62%)。

(四)多产作者情况

2009―2013年在《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上(含合著)达到10篇及以上者,即年均2篇及以上者,共有40位(师范大学34位,综合大学4位,电教馆和杂志社各1位),他们是对教育技术进行持续、深入研究的学者,可谓是多产作者(详见表6)。这些作者多数是国内教育技术界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占多产作者总人数的75%),少数是正在成长的年轻学者。

三、引文分析

引文即参考文献,是作者参阅、借鉴已有科研成果的说明和交代,一方面表明作者研究的依据,另一方面也表明对他人科研成果的尊重。[4]通过引文分析,可以发现作者科研成果的继承性、可靠性和从事研究的严密性,同时可以了解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合程度。[1]

(一)引文量

引文量是表征一篇论文或一种期刊吸收和利用已有科研成果的测度指标,也是反映学术动向和理论来源的基本线索。[4]《电化教育研究》2009―2013年附有引文的载文1321篇,占载文总量的97.13%,引文总量15095条,平均每篇引文11.10条;《中国电化教育》2009―2013年附有引文的载文1490篇,占载文总量的93.42%,引文总量15997条,平均每篇引文10.03条(详见上页表7)。“两刊”篇均引文量逐年稳步增加,说明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吸收和利用已有科研成果的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二)引文语种及自引率

2013年《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的外文引文量相比2009年均有大幅提升(详见上页表8),并且除英文外,还有少数日文、韩文等文献,表明国内教育技术研究者对国外科研成果的关注日益增多。

自引率是指某种期刊在一定时间内刊载论文的引文中引用该刊上的比例,它反映了该刊载文在研究与发展过程中的前后联系,同时表现出该刊的特色以及在本学科所处的地位。[1]《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在创办初期,自引率都很低,说明研究者缺乏自引意识,也说明期刊中可以引用的前期成果较少。[1]随着期刊的发展,自引率有所增加,说明期刊进入良性发展的成熟阶段。不过自引率不断增加,达到较高数值,表明期刊的相关研究比较封闭,没有积极借鉴和吸取其他学术著作的相关成果,闭门造车。[1]所以,“两刊”2009―2013年自引率又下降并趋于平稳,说明研究者已经注意加强与同类或它类期刊的沟通与联系,不再局限于自身的信息供给。

(三)引文类型

从表9可以看出,《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2009―2013年引文类型的分布基本一致,其中期刊、专著和译著、网络电子文献、学位论文、论文集所占比例分别位居前五。期刊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检索方便,因此期刊引文的比例最大,占55.94%。专著和译著的内容系统集中、观点成熟稳定,引用率也比较高,占20.34%。网络电子文献作为一种新兴的引文类型数量不断增长,已经逐渐成为科研人员为开展科学研究而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近五年,“两刊”的网络电子文献占引文总量的12.36%(详见图2)。电子文献以其时效性高、更新频率快、传播范围广等优点,将会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网络资源缺乏规范性、稳定性,以及严格的审查制度,导致网络电子文献的质量良莠不齐,所以研究者在引用网络电子文献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筛选、严格把关、明辨真伪。[1]另外,在统计过程中发现,《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分别有89条和13条没有注明引文类型,反映出作者治学态度的严谨性与编辑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表达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汇。某一学科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可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关键词的变化则可以反映该学科研究发展趋势的变化。《电化教育研究》2009―2013年关键词总量5224个,篇均关键词3.84个;《中国电化教育》2009―2013年关键词总量6069个,篇均关键词3.81个(详见下页表10)。“两刊”平均每篇载文的关键词保持在3到4个之间,说明论文具有良好的学术规范性。

在《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2009―2013年刊载的论文中,出现频率分别大于等于5次,并且“两刊”出现频率之和大于等于20次的关键词,确定为高频关键词(详见下页表11)。其中“信息技术(123次)”、“教育信息化(120次)”、“教育技术(114次)”、“教学设计(90次)”、“远程教育(68次)”、“移动学习(54次)”、“网络课程(52次)”、“策略(51次)”、“教育技术学(42次)”、“教学模式(42次)”位居前十。由此可见,近五年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为: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策略;网络与远程教育等。

五、结束语

通过对《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2009―2013年载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技术领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作者群,研究视野日益宽广,研究热点与时俱进。另外,“两刊”已经成为国内教育技术界传播学术信息、交流学术观点的核心阵地,在学者心目中享有重要的地位。笔者期待“两刊”能在未来的岁月里扬长避短、扶摇直上、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涂涛.从《电化教育研究》载文分析透视近年教育技术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9,(2):37-44.

[2]陈亮,曾婧.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电化教育》(2005-2009年)的载文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4):140-143.

[3]杨会,陈琳.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贡献力量研究――基于《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10年载文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6):38-41.

[4]赫忠慧.《比较教育研究》论文引用文献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3):57-59.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一)研究方法

利用陈超美(ChaomeiChen)教授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机构合作、作者共被引等情况进行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由于目前CiteSpace软件要求输入的文献格式主要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库(ISI)中文献的文本格式,而本文使用的是中文数据库中的文献格式,因此先通过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刘盛博博士编写的CSSCIREC软件将CSSCI数据格式转换为ISI格式后,再运用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统计。相较于传统的内容分析法,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方法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更加客观、直观、形象地反映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演化等情况。所谓知识图谱(MappingKnowledgeDomains)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通过空间表征法,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数学、图形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揭示由科学文献和引文路径的复杂交织所反映出的科学交流及发展趋势。

(二)载文情况

期刊的载文量能够反映出一份期刊的信息占有能力、传递能力和输出能力,因而是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从图1可以看出,《电化教育研究》近几年来所刊载的论文数量较多,说明了《电化教育研究》是一份发展相对成熟、学术影响力较强的学术性期刊。2002—2008年之间该刊载文数量稳定,而2009年与2008、2010年相比出现较大波动,其中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二、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关键词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和概况一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通过对关键词词频高低的统计可以清楚地了解和判断某时段内的学科、机构及期刊的研究热点。在设定阈值和余弦相似系数后,用CiteSpace软件对《电化教育研究》刊载的论文进行了关键词共现统计(见表1、表2),并绘制其知识图谱。经统计,2000—2011年间共有7578个关键词,其中出现5次以上的有84个,出现20次以上的有57个。

(一)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通过近年突现关键词可以揭示研究热点问题。“教育技术”(300)是最大的热点,除此之外,“信息技术”(208)、“教育信息化”(176)、“远程教育”(132)、“教学设计”(116)、“电化教育”(105)、“教育模式”(101)等也是该刊2000—2011年间的研究热点。“教育技术”这一关键词说明了这一刊物所属的学科领域,而其他高频关键词还表明了这一学科领域最近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利用CiteSpace对所有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的结果可以分为四类:网络教育与学习、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课堂与中小学网络教育及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这四类关键词基本代表了2000—2011年间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热点。

1.网络教育与学习

网络教学因其方便、快捷、选择性强、自主性强,且可以突破教学的地理限制或环境限制而被众多学者广为研究。此聚类包括“网络课程”“电化教学”“学习模式”“教学结构”“e-learning”等关键词,包涵了对网络教育与学习的模式、结构、方法等一系列研究的科研论文。众多教育技术领域学者对网络教学的研究,完善了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融合,加速了网络教学内容与传统学习教材的衔接,促进了互动教学方式与师生主导地位的转型。

2.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因而“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自然成为此十余年间的研究热点。该《纲要》从第一条的“课程改革目标”到“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和“教材开发与管理”等,均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教育技术的应用问题。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通常把课程简单地理解为知识;而在新课程概念中,课程不仅仅是知识,同时也是一种体验活动;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一种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简单传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体验。而现代教育技术为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二者的结合可以使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多样化、教材多媒体化、教育资源全球化、教学模式创新化、教学工具人性化,为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提供巨大的支撑,产生重大的影响。

3.课堂与中小学网络教育

课堂与中小学网络教育包括对“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校园网建设”等内容的研究,也是由于上世纪末期作为重要“社会外部因素”的网络的出现,对学术组织模式、学校行政系统、教育评价方法以及中小学课堂教育方式产生的巨大影响,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曾祥翊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深入、系统地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认为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在如下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薄弱、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缺乏支持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公共技术平台、教育投入不足、投资比例失调,并针对这些问题在政策法规、师资培训、财政投入、网络环境与指导思想五个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我国中小学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4.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这一聚类关注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本身的发展方向与建设路径,毋庸置疑是刊物过去及今后长期的研究热点。从“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发展,而教育技术学却越来越衰弱”这一“南国农之问”,到黄荣怀与沙景荣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及与课程整合等三个核心实践领域的系统分析,再到任友群等对美国七所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现状的考察,均强烈地表达了对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回顾与关切、展望与忧思。

(二)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突现度即某一关键词突然出现的程度,突现度越高则说明该关键词越来越受到关注,地位越来越突出。根据表2可以得出,目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趋势为:对南国农等学术大家的研究、网络与移动教学的研究、教学策略与对策的研究以及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研究。

1.南国农教育技术思想研究

2010年恰逢中国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学科奠基人———南国农先生的90寿辰,一些学者通过对南国农先生毕生教育思想、学术理论的研究和回顾,重温了我国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学的诞生、建设与发展历程。南先生著作等身且质量极高、影响力极大,对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的建设、基础理论的论证、学科发展道路的选择等若干重大问题均有建设性贡献。基于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近年学者对南国农先生研究的重视。

2.网络与移动教学研究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MobileComputing)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愈趋智能、存储空间的不断扩大,近几年移动学习悄然兴起,在改变人们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理念。网络学习与移动学习因其优良的交互性、灵活的传输方式、高质量的媒体、小模块的课程结构等优势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信息社会数字化学习的普遍形式[15]。

3.教学策略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事业迅猛发展、信息化教育不断成熟,随之出现的网络教学问题逐渐得到解决,而这就涉及对教学策略及对策的研究。例如马丽与戴心来认为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对其学习过程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作者分析了教学策略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而从认知风格理论的视角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策略[16]。

4.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

中国电化教育发展能够成为突现热点,一方面由于2010年为南国农先生的90寿辰,而2011年又为中国影音教育的先行者———孙明经先生的百年诞辰,致使一些学者发表相关论文纪念两位先生对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也借此回顾了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另一方面则由于2010及2011年“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讨会”“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与“南国农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等若干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直接相关的学术年会或研讨会的集中开幕,使得一批学者发表了较多数量的有关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论文。通过突现关键词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在实际生活、实际问题或相关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在近年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这些研究无一例外紧密结合近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体现了《电化教育研究》的适切性与前瞻性。综合而言,《电化教育研究》所刊载的研究热点主要在“网络教育与学习”“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课堂与中小学网络教育”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这四个方面。研究趋势主要在“对学术大家的研究”“网络与移动教学的研究”“教学策略与对策的研究”以及“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研究”这几方面,偏向与时代结合的应用性研究。

三、发文作者与机构知识图谱

(一)发文作者知识图谱

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2000—2011年间出现了一批教育技术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他们发文量较高,可谓是教育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根据2000—2011年这12年间的数据,《电化教育研究》共收录了2949位学者发表的3039篇论文。在这2949位作者中,发表过1篇论文的有2200人,占总人数的74.6%;发表过2篇论文的有368人,占总人数的12.5%;发表过5篇及以上的有154人,占总人数的5.22%,由这154名作者发表的1192篇论文占论文总数的39.2%。因此,《电化教育研究》的发文作者比较集中,说明该领域存在论文产出比较高的学术精英。表3列出了年均发文1篇以上的作者,这些作者也是教育技术领域内的高产出学术精英。这12年中,发文量最多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其次是何克抗、王陆、张际平、李艺、徐福荫、张舒予、李克东等。在这些高产作者中有若干中青年学者,说明该学科后继有人。

(二)发文机构知识图谱

根据学术规范及期刊要求,多数期刊署名单位都具体到了院、系、所等二级单位,但也有部分文章署名单位为“某某大学”。在12年中,论文署名单位有1576个(包括一级单位及二级单位),但不同机构之间产出效率存在很大差异:仅产出1篇文章的机构有1178个,产出2~9篇的机构有352个,产出10篇及以上的机构有44个,共发表1008篇论文,占发文总量的33.2%。如表4及图2,产出最多、节点最大的两个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分别发表159篇及126篇,远远高出其他机构,并且作为中介联系其他众多科研机构,说明此二单位不仅为《电化教育研究》提供了大量稿源,同时也在教育技术学界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为学科建设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其他机构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等单位也在教育技术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排名前十的机构均为师范大学,说明我国师范大学在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四、文献共被引及知识基础

如果把研究热点定义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那么研究热点的引文就构成了相应的知识基础。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进而发现高被引文献,就可以找出某一研究主题或领域的知识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2年间刊载的3039篇论文共有15429篇有效参考文献,经统计,被引次数≥6次的参考文献有97篇,≥10次的有35篇,≥20次的有12篇(如表5)。这些文献是2000—2011年间《电化教育研究》研究热点最为关注的文献群,尤其是其中涉及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文章或著作。由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图3)可知,南国农的专著《电化教育学》(1998)与《信息化教育概论》(2004)、西尔斯·巴巴拉著,乌美娜译的《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与《教学设计》以及何克抗的专著《教育技术学》(2002)、《教学系统设计》(2002)在图中节点最大,被引频次也最高,说明这六本著作是中国教育技术领域共同的知识基础、堪称极为重要的经典文献。南国农先生作为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的奠基者,其所著的《电化教育学》及《信息化教育概论》这两本专著全面、系统地建构并完善了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的专业理论体系,被学界称为“引领我国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发展方向的著作”,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乌美娜所翻译的《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作为唯一一本高被引译作,在内容上阐述了教育技术的“94定义”和五大范畴,同时也论述了对教育技术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价值观念、实践活动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和开发教育技术定义的现实意义,贴切、准确、完善地阐明了教育技术的概念界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范畴等问题。而乌教授的另一本著作《教学设计》则针对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对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何克抗教授在长期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创造性思维理论”“儿童思维发展理论”“语觉论”“教学结构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等自成一家的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技术、教学设计等学科领域的发展均有重大贡献及长远影响,其所著的《教育技术学》与《教学系统设计》也自然是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权威之作。被引处于前十名的文献中有8部为著作,仅有2部成果形式为“论文”,可见这2篇论文的重要影响。桑新民的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从学科历史的视角,“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学科的演变发展及历史、专业发展的规范与创新、理论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理论体系的主要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理论研究的突破口与生长点、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创新等学科建设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和审视”;而南国农的论文《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则以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视角,“立足本国实际,追踪现实问题;既要借鉴,更要超越”,确立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的两个基本特征。图3也表明,南国农的著作《电化教育学》(1985)与《教育传播学》(1995)、尹俊华的《教育技术学导论》(1996)也是《电化教育研究》研究热点重要的知识基础。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者对这些经典文献的引用也反映出他们对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重视。

五、结论

2000—2011年这12年间,《电化教育研究》紧密围绕我国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与改革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刊发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广泛影响学科发展的同时,自身的学术影响也不断提高,并在“网络教育与学习”“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课堂与中小学网络教育”及“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四个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热点。无论个人作者还是署名机构,《电化教育研究》均稿源广泛、基数众多,但也形成了对该刊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少数精英群体。南国农、何克抗、乌美娜等人的若干学术著作及论文是《电化教育研究》重要的知识基础,对该学科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电化教育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初步揭示了该刊2000—2011年间的研究热点与知识基础,但限于选取的数据、计量指标和研究水平,本文只能窥探《电化教育研究》的部分特征,不能完全反映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范围和全部特征。如何在数据处理、计量方法、分析视角方面进一步完善,以更科学、准确的方式全面、清晰地分析与研究期刊,还望专家学者给予指导与勘正。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10 年间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评选得到了“1998 至 2007 年段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 学领域最具科研绩效的前 30 位研究人员”,并对 h 指数与其他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 h 指数来评价 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总被引频次”、“论文数量”、“篇均被引频次”三项指标的评价结果,h 指数可以 说是一项更为综合的评价指标。

【关键字】h 指数;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科研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05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1―0021―07

一 问题的提出

h 指数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物理学家 J.E.Hirsch 教授在 2005 年提出的一项旨在评价科学家个人绩效的指标。h 指数的定义是:一个科学家的分值为 h,当且仅当在他(她) 发表的 Np 篇论文中有 h 篇论文每篇获得了不少于 h 次的引文 数,科学家剩下的(Np-h)篇论文中每篇论文的引文数都小于h 次。[1]根据 h 指数的定义,假如一个研究人员的 h 指数为 9,则意味着他发表了至少 9 篇论文,并且仅有 9 篇论文的被引次 数不少于 9 次。在计算某位研究人员的 h 指数时,可以将这位 研究人员的论文按照其引文数降序排列,然后从排序最高的论 文开始向下逐条计数,一直到某篇论文的排序号大于该篇论文 的引文数,则该篇论文的序号数减 1 就是该位研究人员的 h 指 数数值。Hirsch 讨论了 h 指数在评价研究人员个人绩效中的应 用,并且提出了他们晋升应达到的门槛。例如,他认为研究型 大学教师晋升为正教授的指数的典型值应约为 18。[2]

在 h 指数的基础上,中国科技大学的吴强提出一种新的科学家个人绩效的评价指标――w 指数。[3]w 指数与 h 指数类似, 但做了些巧妙的修改。举例来说,假如一个研究人员的 w 指数 为 9,意味着研究者发表了至少 9 篇论文,并且仅有 9 篇论文 的被引次数不少于 90 次。吴强指出,w 指数是对 h 指数的重要 改进,因为它“更准确的反映了一个科学家的高质量论文的影 响”,并且他也承认这一指数“可以被称为 10h 指数”。根据 吴强的研究,研究人员的 w 指数为 1-2 意味着他“已经具备了 某一领域的基础”。w 指数为 3-4 意味着这位研究人员已经掌 握了“科学活动的艺术”,而“杰出的研究者”属于那些 w 指数为 10 以上的人。吴强把“顶尖科学家”留给了通过 20 年工作 w 指数达到 15 或者通过 30 年工作达到 20 的科学家。

在 h 指数提出之前我们通常是采用信息计量学的方法来 评价研究人员,从信息计量的角度定量地对研究人员进行评 价,其结果比较客观、比较准确。在信息计量学中,研究人 员的学术成就和对学科贡献主要体现在发表的文献数量和文 献被引次数两个方面,其中文献数量说明作者生产的文献产 量或科研能力,而文献被引频次则更能说明作者生产的文献 的质量,交流程度和学术水平。因此,一般从论文数量和被 引频次两个方面考察作者的影响力。路秋丽、田雨等人(2008) 曾从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三个方面考察中 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并评选出了 16 位教 育技术学领域的关键学者。[4]然而,正如 J.E.Hirsch 教授 所指出的,应用“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 引频次”等单项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缺陷。他认为“论文数 量”的缺点是不能测度论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总被引频 次”的缺点是作者的影响力会被少数重要的合作论文夸大; “篇均被引频次”缺点是数据不容易获得,容易造成奖少惩 多。[1]J.E.Hirsch 教授认为 h 指数能够测度科学家个人工作 的主要影响力,并能够避免上述指标的一系列缺点。 J.E.Hirsch教授进一步指出,即使两个科学家的论文数或 引文数量有很大差别,但假如他们具有相似 h 指数,那么仍 然可以认为他们的整体科学影响力是可比的。反之,科学生 涯相同的两个科学家,即使具有相近的论文或引文数量,假 如他们的 h 指数有很大差别,同样可以认为具有较高指数的科学家是一位更加“优秀”的科学家。因此,本研究将采用 h 指数作为主要指标来对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 人员进行科研绩效评价(这里“中国大陆地区”用于限定研 究人员的学术活动范围,而不是限定研究人员的所在研究机 构),并辅之以 w 指数的计算,同时与“论文数量”、“总被 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等三项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比 较,以发现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差异。

二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 人员,我们可以从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重要的学术期 刊中获得该领域研究人员的信息以及论文被引用的 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研究人员科研绩效的评价。笔者参 考《CSSCI 来源期刊(2006-2007)》[6],选取该引文索引来源期 刊中属于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包括《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上)》、《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等六个期刊(后文简称 为“六大学术期刊”),并获得这六大学术期 1998 年至 2007 年 所刊发的论文及其引文信息以作为分析数据(尽管在《CSSCI 来源期刊(2008-2009)》[5]中,《现代远距离教育》已经不在其中, 但这并不影响对该期刊 2007 年以前的论文的分析)。本研究所 选择的期刊范围较路秋丽、田雨等人(2008)选取的期刊范围 更广,可以对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人员科研绩 效做出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研究的具体过程包括利用中国知 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完成“六大学术期刊”论 文基本信息下载与整理、利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数 据库 0完成“六大学术期刊”被引用信息下载与整理、研究人 员所的数量、总被引频次与平均被引频次计算、研究 人员的 h 指数和 w 指数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比较等环节。

这里笔者没有采用 CSSCI 数据库,因为从 CSSCI 数据 库中下载相关数据效率较低。当然,CSSCI 的引文数据库更 具权威性,其引文来源仅限于 CSSCI 为数不多的来源期刊。 而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来源则更为广 泛,其来源包括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 据库、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相比于 CSSCI 引文数据库,更能反映论文的影响范围。两个引文数据库各 具特色,在本研究中笔者选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 数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采用 CSSCI 的引文数据库来分析。

1期刊论文基本信息下载与整理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专业检索界面,可编写检索语句,于是笔者编写了如下检索语句,如图 1 所示。

经检索(检索时间为 2008 年 9 月 2 日),返回 14102 条 记录,其片段如图 2 所示。

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初级检索系统中不能进行每个作者所发论文数量的分类汇总计算,我们需要将这些结果逐页复制到 Microsoft Excel 软件的表格中, 并清除所有格式,可得到如图 3 所示的 Excel 表格。

在这个表格的基础上我们便可以进行分类汇总计算了。由于具有 10000 行以上记录的 Excel 表格操作起来非常缓慢, 于是笔者将 Excel 表格中的数据导入到 SQL SERVER 2000 数 据库中,得到“论文数据表”,其片段如表 1 所示。

通过 T-SQL 语言对论文数据表进行查询分析,可对“六大学术期刊”的所有作者及发表文章情况进行统计。经对“论 文数据表”以“第一作者”作为分类字段(这里忽略同名作者 的干扰),以论文计数作为汇总方式进行分类汇总,得到“作 者-论文分类汇总表”,共有 6462 名作者(这里指第一作者, 下同)以及每位作者的数量,其片段如表 2 所示。

然而,仅仅依据“论文数量”进行排名,大量来自“六 大学术期刊”的编辑将进入前列(如表 2,论文数量位居前 5 位的就有 4 位期刊编辑),这就会大大影响研究人员在“论文 数量”上的排名。这里,笔者将借助下文提到的“引文数据 表”(因为通讯稿或评论等文章的被引频次往往很低),先查 询“引文数据表”得到“总被引频次”居于前 100 位的作者 列表,再查询“论文数据表”得到“论文数量”排名居于前100 位的作者列表,然后取这两个列表的交集,发现“论文数 量”排名居于前 100 位的作者列表中有 34 位作者不在交集 中。通过查询这 34 位作者的单位信息,发现有 16 位是期刊编辑。这 16 位编辑的文章需要从“论文数据表”中剔除出去。 另外,笔者发现,编辑所撰写的文章在论文记录的“单位”信 息上均有“本刊记者”的字样,于是笔者先查询论文记录的 “单位”字段包含“本刊记者”的记录,并对这些记录中的作 者字段进行分类汇总,发现共有 40 位作者。将前后两次得到 的编辑名单加以合并,并将这些编辑发表的论文从“论文数据 表”中剔除。然后对“论文数据表”以“第一作者”作为分类 字段,以论文计数作为汇总方式再次进行分类汇总,并以“论 文数量”逆序排列,得到新的“作者-论文分类汇总表”,其 中数量居前 50 位的研究人员列表如表 3 所示。

2期刊被引用信息下载与整理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的专业检 索界面,编写如图 4 所示检索语句。经检索(检索时间是 2008 年 9 月 2 日下午 3 时),共得到 7927 条记录,结果如图 5 所示。

同样,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中无法进 行每位研究者的被引频次求和计算,也需要将这些结果逐页 复制到 Excel 表格中,在去除标记并对一些列如“被引文献作 者”、“被引文献来源”进行分列操作后,如图 6 所示。

为方便计算,笔者将这个 Excel 表格导入到 SQL SERVER 2000 的数据库中,得到“引文数据表”,其片段如表 4 所示。

然后通过 T-SQL 语言对引文数据表进行查询分析。通过SQL SERVER 的查询分析器,可以对每位作者的“总被引频 次”、“平均被引频次”、“被引文献数”等三项指标进行 计算。经对“引文数据表”以“第一作者”作为分类字段, 以“被引频次”求和作为汇总方式进行分类汇总,接着再以 论文计数作为汇总方式进行分类汇总,并计算每位作者的“篇均被引频次”,最后以“总被引频次”逆序排列,得到“作者-引文分类汇总表”(这里忽略同名作者的干扰),该 表共有 4211 名作者(这里的作者指的是第一作者,下同)以 及每位作者的“被引文献数”、“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 引频次”。其中,“总被引频次”居前 50 位的研究人员列表 如表 5 所示。

3研究人员的 h 指数和 w 指数计算

按照 h 指数和 w 指数的定义,笔者利用 SQL SERVER的查询分析器编写相关算法对“引文数据表”中所有作者进行两个指数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按 h 指数逆序排列,得到“作者-h 指数-w 指数数据表”,其中 h 指数不小于 7 的作者 共有 36 位,如表 6 所示。

笔者认为,导致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员 h 指数偏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本研究选取的文献数据持续时间不长,只有 10 年,相对于一个研究人员的科研生涯还是比较短暂的;二是国 内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普遍偏低,根据张伟远(1999)的一项 比较研究[9],中国大陆地区有参考文献的文章中,60%的文章只有 1 到 4 份参考文献,在英美两国的期刊中,60%的论文有9 份以上的参考文献,45%的论文有 20 份以上的参考文献。

前文已经提到,w 指数为 3-4 意味着这个研究者已经掌握了“科学活动的艺术”。表 6 是依据 h 指数排名得来,可能会 将一些发文量较少、然而“篇均被引用频次”却很高的作者排除在外。下面笔者再以 w 指数为条件,选取 w 指数不小于 3 的作者名单,仍然按 h 指数逆序排列,得到如表 7 所示结果。

表 7 中灰色区域部分的作者是表 1 中未曾出现的作者, 这些作者虽然较少,但论文的被引频次却很高,如 李克东教授 1998 至 2007 年间在“六大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名义 8 篇,有 5 篇论文的被引频次在 50 次以上。

4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比较

为了比较研究人员科研绩效评价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差异,下面笔者把按照三项不同的评价指标即“论文数量”、 “总被引频次”、h指数分别得到的“作者-论文分类汇总 表”(取前 50 条记录,记为数据表 T1,其内容即文中的表 3)、 “作者-引文分类汇总表”(取前 50 条记录,记为数据表 T2, 其内容即文中的表 5)、“作者-h 指数-w 指数数据表”(取 h 指数不小于 7 的记录,记为数据表 T3,其内容即文中的表 6) 进行整合,把这三个表中所包含的所有作者的三项指标计算 出来,并对作者是否在 T1、T2、T3 等三个数据表出现加以标 识(1 表示出现,0 表示未出现),并按 h 指数为主关键字, “总被引频次”为次关键字,“论文数量”为第三关键字, 三个关键字均为逆序排列,得到“作者-三项指标综合数据 表”。笔者将在 T1、T2、T3 等三个数据表均出现的作者选择 出来,形成如表 8 所示的研究人员列表,共 30 位作者。笔者 将这 30 位作者界定为“1998 至 2007 年段中国大陆地区教育 技术学领域最具科研绩效的前 30 位研究人员”。

关于表 8,这里需要做一些说明:

(1) 列“T1”用于表示该作者是否在数据表 T1 出现,

1 表示出现,0 表示未出现;列“T2”用于表示该作者是否在 数据表 T2 出现,1 表示出现,0 表示未出现;列“T3”用于表 示该作者是否在数据表 T3 出现,1 表示出现,0 表示未出现。

(2)每位作者在“作者-论文分类汇总数据表”中的排 名在列“论文数量排名”中给出,在“作者-引文分类汇总数 据表”中的排名在列“被引总频次排名”中给出。读者可以 比较表 8 中的三个不同排名以了解不同评价指标的差异。

(3) “作者单位”根据每位作者最新发表的论文的署 名单位得来。

(4) 表 8 中,有两位作者是例外,即张倩苇和胡小勇, 这两位作者由于论文数量的关系未能在 T1 中出现,但是由于 这两位作者的 h 指数较高,因此笔者仍然将这两位作者纳入 到“1998 至 2007 年段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科研 绩效的前 30 位研究人员”行列。

以表 8 为基础,笔者对不同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以进一步了解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 SPSS 15.0 For Windows 的 Pearson Correlation 相关性计算方法对四项评 价指标即 h 指数、“总被引频次”、“论文数量”、“篇均 被引频次”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其结果如表 9 所示。

从表 9 中我们可以看出,h 指数与其他三项指标均呈显 著的正相关,且与“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系数非常高,达 到了 0.906;论文数量与篇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系数为 0.038, 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利用 h 指数来评价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总被引频次”、“论文数量”、“篇均被引频次”三项指标的评价结果,h 指 数可以说是一项更为综合的评价指标。当然,在使用 h 指数作 为评价指标时,仍然需要结合其他评价指标来对具有相同 h 指 数的作者进行内部排名。

为进一步了解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科研机构的科研绩 效情况,笔者对表 8 以“作者单位”作为分类字段,以“第一 作者”计数作为汇总方式进行分类汇总,得到如表 10 所示结果:

如表 10 所示,上述 30 位作者中,有 7 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4 位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占总人数的 36.7%,说明这两 所学校在教育技术学领域有着较强的学术实力。

三 研究结论

本研究采用 h 指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辅之以 w 指数,对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 1998 年至 2007 年 10 年间研 究人员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评价得出了“1998 至 2007 年 段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科研绩效的前 30 位研究 人员”,这是对路秋丽、田雨等人(2008)评价得出的“中 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关键学者”的一次较大调整,有助于对 当前阶段中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人员状况有一个更为客 观的认识;并与其他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 表明利用 h 指数来评价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一定程度上可 以反映“总被引频次”、“论文数量”、“篇均被引频次” 三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可以说是一项更为综合的评价指标, 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路秋丽、田雨等人(2008)采用的科研绩 效评价方法。当然,本研究所作出的科研绩效评价结果并不 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当前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 员科研绩效,究竟此次得出的“1998 至 2007 年段中国大陆地 区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科研绩效的前 30 位研究人员”是否客 观还需交由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广大研究人员一起来评议。

本研究所采用的论文和引文数据的持续时间只有 10 年, 这对于一个研究人员的科研生崖和研究人员 h 指数的计算都 显得过于短暂,这可以说是本研究的主要缺陷。由于国内的 期刊数据库起步较晚,许多期刊虽然创刊较早,但是期刊数 据库中的数据却只存储了近十几年的数据,而不是全部的数 据。以《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为例,两个杂 志创刊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 中所收录的这两个期刊的论文却是从 1994 年开始的。因此, 要利用 h 指数对中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某一代研究人员作出 更为全面的评价,还需等待 15 到 20 年时间。

参考文献

[1] J.E. Hirsch.衡量科学家个人成就的一个量化指标[J].科学观 察,2006,(1):2-7.

[2] Henk F. Moed,刘俊婉,金碧辉. h 指数构建有创意 用于评价 要慎重[J].科学观察,2006,(1):15.

[3] Qiang Wu. The w-index: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h-index[DB/OL].省略/ftp/arxiv/papers/0805/0805.4650.pdf, 2008-9-3.>

[4]路秋丽,田雨,魏顺平.教育技术领域关键学者研究[J].电化教 育研究,2008,(8):26-31.

[5]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 来源期刊(2008-2009)学科分类[DB/OL]. [6]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 来源期刊(2006-2007)学科分类[DB/OL].

[7] 中 国知网 (CNKI). 中 国期刊 全文 数据库 [DB/OL].省略/login/autonavi.aspx?id=1, 2008-9-3.>

[8]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 [DB/OL].省略/grid20/Navigator.aspx?id=6, 2008-9-3.>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开源软件;MediaWiki;教育技术;维基站

Wiki是Web2.0中的重要应用软件之一,它是一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还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协作的辅助工具。与BBS、Blog等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更具开放性和协作性,任何人都可以对Wiki中的内容进行编辑和管理,还可以在社群成员的共同协作下进行新知识的创造,因而,基于Wiki的这些特点,为学者提供一个教育技术专业协同知识建构平台和知识库。

一、网络教育技术专业知识内容现状和专业知识库开发需求分析

当我们在教育技术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参考一些基础知识和专业论文,或者我们需要基于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来完善我们的研究结论,基于互联网络的海量数据资源和便捷的信息检索引擎为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应有的技术保障。但针对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的检索和专业问题讨论还存在一些问题:

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百科全书方便的检索教育技术的一些相关词条和知识。但是,这种知识库定位于百科知识,对教育技术这一单独领域的涉及不够深入,很难形成关于这一领域系统的知识结构和适合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

人肉搜索引擎[1](百度知道、猫扑大杂烩)及专业论坛、贴吧:我们可以通过悬赏或发帖求助我们关于教育技术某一方面的问题,通过其他关注这个领域的人为你搜索资料,提供回答。但人肉搜索很难有精确到这一专业领域,很少能得到比较符合你问题的专业解答。

专业术语和论文库:支持检索,但一般不支持知识的完善和动态扩充,很多专业论文是收费的,不支持开放和免费使用。

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检索来自个人博客和其他网站的一些零琐信息:多为一家之言或相互转载的内容,可以参考。但鉴别对比得出更完善的结论需要付出较大代价。

专业论坛、贴吧及博客进行讨论:方便提出问题,和其他人通过回帖和评论进行讨论,发表一些零碎的意见,提供参考,却难以形成统一完善的认识和结论。

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及相关电子图书:教育技术专业方面比较系统、完善并且开放的网络课程比较少及相关电子书籍比较少,而且多数不支持对知识点的检索。

因此我们需要架构一个教育技术相关知识,问题及论文资料的协同知识建构平台和知识,并且通过Wiki平台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二、Wiki简介及MediaWiki的功能和特色

(一)什么是Wiki?

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平台,是一种基于超文本系统的知识网络系统[2],又是一种基于某一主题的知识共享社区。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Wiki中可以方便快捷的创建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其它知识点的链接。Wiki中通过这种相互的链接和扩展,很容易架构起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并通过开放分类和知识线索[3],完成对知识网络的系统化和浏览控制。

Wiki站点一般都有着一个严格的共同关注,Wiki的主题一般是明确和坚定的。Wiki站点的内容要求高度相关性。其确定的主旨,任何写作者和参与者都应当严肃地遵从。Wiki的协作是针对同一主题作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展,将同一个问题谈得很充分很深入。Wiki非常适合于做一种“All about something”的站点。个性化在这里不是最重要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充分性以及权威性才是真正的目标。Wiki由于其技术实现和含义的交织和复杂性,如果你漫无主题地去发挥,最终连建立者自己都会很快的迷失。

(二)Wiki程序MediaWiki的功能和特色

在建立Wiki站点方面有很多Wiki程序可以选择,其中MediaWiki是全球最著

名的Wiki程序,运行于PHP+MySQL环境。MediaWiki作为维基百科及其姊妹

计划的系统软件,其开发得到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支持。而且其功能比较完善,插件丰富,架构简单,支持多语言版本,允许每个用户自行选择系统外观(皮肤)。

MediaWiki中可以方便的使用标记语言"[[","]]",自动生成链接,快速地链接不同的页面。MediaWiki中有自己的标记语言,支持Tex数学公式⑤,支持部分html代码,支持元搜索,可以快捷的检索相关页面,支持开放分类,根据分类在不同的页面之间产生关联;支持模板的使用,可以方便对相同内容的重复使用和更新,而且中文支持良好。

三、基于MediaWiki的专业维基站开发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分析

(一)从软件功能的角度来看

MediaWiki支持搜索,内容组织简单,条目扩展方便。很适合基于条目的教育技术术语和相关知识的信息库的实现。而且条目标题字数限制比较宽,既可以是词条,也可以是一个问题,或文章标题,支持开放分类,支持树形目录结构,因此也适合基于问题、专题研究或系统知识的协同写作平台的搭建及相关信息库的建立。由于MediaWiki不提供私有页面和普通用户对个人页面的保护功能,因此不适合个人日志和论文的发表。MediaWiki支持功能扩展,可通过插件扩展页面评级,思维导图,音频、动画、视频等其他媒体,及所见即所得的功能。

(二)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看

MediaWiki对运行环境要求较低,PHP+ MySQL环境比较容易搭建。其配置简单,管理方便(通过页面便也可以完成大部分系统参数的设置和管理),软件升级、数据备份和数据迁移也比较方便。有大量的相关技术文档可供参考。

(三)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来看

MediaWiki的超链接结构与人的思维和对知识建构的方式很相似,用户在编辑时可以对页面中的任何名词,问题加上Wiki标记,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点连接,并对该知识点进行扩充。用户可以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的雏形,并通过不断的修改,逐步完善对该知识点的建构。

四、基于MediaWiki的专业维基站的设计

(一)设计目标

1.建立一个教育技术专业术语理论、相关人物机构、开放论文等相关知识和资料的知识框架,并不断完善和扩展知识内容,形成一个支持检索的教育技术专业知识库。

2.搭建一个个人和共享关于自己教育技术领域相关知识,对知识进行完善和自我建构,问题,建立讨论,、分享开放论文的平台。

3.搭建一个由教育技术专业人士组成的开放的多人协作的写作平台,并形成一个教育技术相关知识的知识共享社区。用户可以发展新用户,并组成协作小组,对某一专题进行讨论和完善知识结论。用户可以编辑自己的页面,对别的用户进行讨论,在知识社区中进行交流。

4.逐步建立和完善关于教育技术专业培养、教育技术各个领域的系统知识、相关专题知识、网络课程、专业书目及其他参考资料的信息。并提供良好的知识线索,方便浏览者系统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教育技术领域某一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内容知识结构设计

1.知识结构设计

利用开放分类组织和区分知识条目,提供一个知识框架,并可不断地进行扩充和完善。

基础分类:

①按类型:专业术语;相关人物;相关机构;专业英语;专业论文;专题探究;问题讨论;专业培养;系统课程;专业书目;集合文档。

②按研究领域:教学设计;远程教育;教学媒体;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教育应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相关学科。

2.社区页面模块设计

社区公告。

新手入门:编辑入门、内容标准、样式标准推荐、沙盒测试等。

意见交流。

专题活动。

Wii.etec维客:相关用户信息和介绍等。

3.首页、导航栏及知识线索设计

通过首页、导航栏和一些页面提供知识导航。一种知识线索(如图1所示)。

(1)首页模块,包括:关于网站;知识分类;人物图片。

(2)导航栏模块,包括:首页;社区;专题;领域;分类;帮助;专业;培养;系统课程;知识线索;随机页面。

4.命名空间的使用

通过命名空间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页面。专业术语,相关人物、机构、英语词条,等采用默认命名空间。新增自定义的命名空间:Subject: :专题研究;Thesis: :专业论文;Question: :问题讨论;Course: :系统课程;Reference Book: :参考书目。

5.内容标准及模板的设计

根据不同类型的条目,提供并逐渐完善内容标准。如专业术语主要提供术语定义或概念,专业论文的标准格式,系统课程的设计标准等。利用模板可以提供一些标准或参考样式,方便页面样式的统一。专业术语内容参考标准如下:名称;其它名称;英文形式;定义/概念;其它定义;其它补充;(一些相似对比,相关链接,补充内容等)。

6.帮助、关于及声明文档

为浏览者或参与编辑者提供网站介绍、编辑帮助、行为规范、网站事件、免责声明、隐私策略等系统辅助页面。

五、基于MediaWiki的专业维基站的实现

(一)环境准备

MediaWiki版本选择:Wiki1.13.0多国语言版(环境要求PHP5.0以上,SQL4.0以上)。

本地调试环境:Apache+PHP+MySQL

调试环境软件:APMServ5.2.6 for Windows 2000/20003/XP,解压后便可使用,运行APMServ.exe

其它选项采取默认设置,注意在“Use superuser account”上要打上勾,密码为空。然后点击“Install MediaWiki!”

将www\htdocs\config下的LocalSettings.php移动到上级文件夹下,然后点击页面上的连接进入网站首页。网站就安装好了(如图1所示)。

(二)本地化设置

修改LocalSettings.php文件并以UTF-8格式保持。

开放图片上传:修改$wgEnableUploads =false;false改为true。

本地时区设置:

在文件末尾加入以下代码:

$wgDefaultUserOptions=array('date'=>'ISO 8601', 'timecorrection'=>'08:00');

用户权限设置

在文件末尾加入以下代码:

$wgGroupPermissions=array();

$wgGroupPermissions['*' ]['edit'] =false;

$wgGroupPermissions['*' ]['createpage'] =false;

$wgGroupPermissions['*' ]['createtalk'] =false;

(三)系统页面设置

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编辑MediaWiki: Sitesubtitle(网站副标题)、MediaWiki: Sidebar(导航栏)、首页、社区、关于、声明、帮助等页面内容。

六、结语

由于MediaWiki的简单易用,也不免有一些弱点,如社区交互功能比较弱,用户权限层次不够细,元搜索功能不够强,树形目录形式单调,思维导图插件扩展麻烦。MediaWiki的在默认皮肤Monobook下运行速度较慢,(使用Cloneblue皮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速度)。MediaWiki的一些扩展和美化(自己制作皮肤)编辑繁琐,需要一定的技术背景。然而MediaWiki版本一直在更新之中,在功能、性能、安全方面将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翟修树.基于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2006.

[2]在思与行中一路走来―李克东教授与一线教师谈教育信息化[J].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06(3).

[3]王一青.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PBL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2006.

[4]宁光芳,张世禄.基于Wiki的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策略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4).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民委科研项目《藏族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2QHZ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武怀生(1977―),男,山西忻州人,青海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理论、现代远程教育。

上一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全国教育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