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17:51:33

心理卫生论文

心理卫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被引分析;文献计量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图分类号: G353.1,R395.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7-0523-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7.019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心理(精神)卫生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心理卫生科学领域新进展和新成果。该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来源期刊。

引文分析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及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与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1]。本文通过对该刊载文及被引情况分析,考察在心理卫生学研究中,作者对该刊载文的借鉴和吸收情况,了解该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和当前学术热点问题的反映程度,了解核心作者及文献传播利用情况。

1 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简称CMCI)作为检索工具(检索CMCI数据库2007年4月第4期)。该数据库收录1995年以来的1500余种中国生物医学来源期刊,含有300万条来源期刊文献和330余万条中文期刊引文数据,比较全面反映了我国10多年来的中文医学期刊文献的引用和被引用情况,在医学领域,具有其他引文数据库无法比拟的优势,查全查准率高,已被许多医学院校、医院、科研机构使用,是医学查新单位查询医学引文的首选数据库。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被引载文基本情况、被引论文作者群分析、关联期刊、论文平均被引次数、单篇论文被引情况、高被引论文及主要引用期刊和自引率等方面,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2005年刊载论文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利用Excel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归纳、整合并作统计分析(在统计作者时,只限论文的第一作者)。

2 结 果

2.1 2000-2005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载文被引基本情况

该刊2000-2005 年被CMCI收录载文分别180篇、206篇、343篇、320篇、332篇、288篇,共载文1669篇,被CMCI来源刊引用了1057篇,占发表文章总数的63.3%;共被引用4649次,自引条数454次,自引率9.8%,自被引率43%(见表1),单篇平均被引4.39次;单篇被引最高76次,单篇被引5次以上的共有3904篇,其中被引用10~19 次有79 篇(占7.5% ),被引用5~9次有216篇(占20.5% ),被引用4次有95篇(占9.0% ),被引用3次有141篇(占13.4% ),被引用2次有208篇(占19.7% ),被引用1次有297篇(占28.1% )。其中单篇被引用≥21次以上的有20篇(见表2),占被引篇数的1.9%。

2.2发文作者被引情况分析

作者发表文章被引次数分布。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被引的1057 篇论文中,共有国外作者3名,国内作者(包括台湾)828名。其中72 名作者的论文,被引5次(6.9% );95 名作者文献,被引4次(9.0%); 141名作者文献,被引3次(13.4%);204名作者文献,被引2次(19.3% ); 301名作者论文被引1次(28.5% );195名作者论文被引次数6~14次(18.4%)。发表文章被引次数(≥15次)分布:共有64名作者的143篇(13.6% )文章被引1674次,占总被引次数的36.0%。文章被引30次以上的著者,共计17人(见表3)。

2.3发文被引作者地区和机构分布

被引用的1057篇文献的作者分布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30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被引200次以上、发表高影响力文献最多的机构共来自8个地区,共被引3659 次(见表4);被引50~100 次的作者来自河南、四川、湖北、天津、云南,共被引416次,占9.0%,其余省市作者发文共被引547次,占12.4%。1057篇被引论文中共涉及465所机构。其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71篇文献被引377次,单篇被引平均 5.3次,居首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88篇文献被引383次,单篇平均被引 4.3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篇文献被引74次,单篇被引 3.9次,居第2、3位。

2.4引用期刊分布

2000-2005年有503种期刊引用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发表的论文,其中有163种只引用1次,106种引用2次,53种引用3次,112种引用4~10次, 37种引用11~29次;引用30次以上的有32种,共被引2821次,占总被引频次的60.6%(见表5)。

2.5 2000-2005年4种精神/心理卫生相关期刊被CMCI引用频次比较

CMCI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载文的引用峰值出现在2000年和2002年,分别为1220次和1117次,占全部被引文献的50.2%。与“科学文献被引用的最佳年限,中文文献大致为出版后的2~5年”的结论[2]相一致(见表6)。由表6可看出2000-2005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在4种精神/心理卫生相关期刊中被CMCI来源刊引用频次最高,且被引频次和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3种期刊。

3 讨 论

对引文数量的分析,是揭示科学文献引用规律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不同质量论文对期刊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文献被引频次表明期刊在科学研究中被使用的程度,客观反映期刊学术质量。该刊是研究心理/精神病学的学术性期刊,通过对被引文献的分析,大致看出该刊载文所涉及的学科范围、读者群及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

本文结果显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载论文有63.3%被引用,单篇平均被引4.39次,表明该刊论文被引用比例相对较高,说明该刊不仅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高水平作者群,同时拥有稳定的读者群。被引用的1057篇文献的作者涉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但北京、湖南、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区的作者所占比例较高,尤以北京最为突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是排在前列的机构,说明这些地区和机构在精神卫生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在单篇被引21次以上的论文中,心理卫生基础研究是精神/心理研究论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卫生状况流行学研究,如大/中/小学生/幼儿心理卫生状况(行为问题,人格障碍,网络成瘾,早期干预)调查与研究也是当前研究热点;而殷大奎文章有较高的被引次数,显示精神卫生政策已成为对精神卫生工作研究发展方向产生影响的重要方面,提示我国应更加重视宏观精神卫生政策的制定,以全面推动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该刊论文及其被引用情况还说明,青少年心理/精神卫生仍然是未来的重点研究对象。

期刊的自引率和自被引率是评价期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自引率为9.8%,自被引率42.95%。自引率远远低于2001年中华医学系列期刊平均自引率(18% )[2]。自引率相对较低,说明该刊选材范围、组稿及稿件内容不稳定,且连续性低。自被引率高,显示该刊发表的论文在科学上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利用效率和传播程度密切相关。该刊载文被引用的主要期刊全部为核心期刊,包括心理学、行为医学、临床心理、精神医学、护理学和临床康复类。引用该刊涉及哲学、误诊、药物依赖/滥用、预防医学等领域;涉及儿科、妇产科、老年、性科学、眼科、中医中药/针灸等多种学科。这说明该刊在医学/心理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与《中国临床康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研究内容密切相关;读者对象与医学,特别是精神病学研究密切相关。但是,受专业面较窄限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被“中华”、“中国”牌等临床医学核心期刊引用比例较低,说明该刊仍需注重吸收有影响力的临床研究成果文献,吸纳有创新思想,包括新概念、新方法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科研文章。提示编辑人员应随时检索被SCI收录的心理卫生期刊的文献,特别是影响因子极高的期刊,研究当前所发表文献的主题趋势,及时向有关专家和学者约稿,以期使本刊具备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之,通过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统计分析表明,该刊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占较高比例,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都有较大提高,有一定数量的读者群和较为稳定的关联期刊。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文献信息引证规律和引文分析法[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24(3):236-240.

[2]叶协杰,蔡丽珠,邸铭. 中华医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与评价[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343-346.

心理卫生论文范文第2篇

1、在新生入园前,教师就要和每个幼儿建立最初的情感。许多新生初入园时,总是长时间地哭闹,这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幼儿园里没有其可依恋的对象。如果在新生入园前,教师就和每个幼儿建立了最初的情感,那么幼儿初进入相对陌生的幼儿园环境时,心里也就不会那么紧张和不知所措。而教师在新生入园前,适当地带上一两件幼儿喜欢的玩具去家访,并在家访时和幼儿投入地玩上一段,这将会大大地增强家访的情感效应,取得意想不到效果。

2、教师要记住每个幼儿的姓名。在新生入园前,教师就应努力通过相片记住每个幼儿的相貌和名字;当幼儿来园时,对小班幼儿可用他在家用的小名称呼他,同时今后幼儿每天来园时,教师都要大声而亲切地称呼他,这样可以大大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处于心理困境的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与揣摩幼儿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摸他、温暖他、激励他:

当幼儿受挫折时,教师不妨说几句话解围;

当幼儿沮丧时,教师要适时说几句热情的话予以鼓励;

当幼儿疑惑时,教师要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个醒;

当幼儿自卑时,教师不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

当幼儿痛苦时,教师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

当某一幼儿几经努力仍不被小伙伴们认可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将其优点公布于众……

4、要允许幼儿犯错误。由于经验、能力的限制,幼儿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幼儿心理发展所必需经过的,同时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标准去苛求幼儿,那么幼儿将被置于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中,这当然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他们创造力的发展。

5、教师要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幼儿。不管幼儿的出身如何、性别如何、性格如何、长相如何、聪明与否、听话与否、缺点多少,教师都要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幼儿,包括接纳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这种接纳的态度,会使得我们能心平气和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这也是我们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前提。

6、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与幼儿平等相待。与交谈时,应尽量蹲下或弯下腰,注意倾听幼儿说话,并与幼儿保持经常性的目光交流——这是一种平等的交往态度,也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不要用命令、警告、威胁、讽刺、指责、贬低、心不在焉等武断的或者高压式的口气或姿态与幼儿谈话,应该多用商量的口气和幼儿谈话。教师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揭幼儿的短处,要处处注意为幼儿保住面子。

7、教师每天都要与每个幼儿有肯定性的接触。这方面的接触包括身体、表情、目光和语言。坚持每天和每个幼儿说说话或者进行目光交流,或者经常对幼儿微笑,或者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身体接触(如抚摸、拥抱、拉拉手等),尽可能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让我们在与幼儿的交往中,鼓励、微笑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8、教师要对每个幼儿都充满信心。教师要经常用肯定的语气、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幼儿身上的每一点微小的值得赞赏的地方,幼儿将会从我们的眼神中得到支持和鼓舞,使本来很细小的优点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样,在发扬光大其各自优点的同时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9、教师不要对幼儿发火。有些老师喜欢在幼儿“不听话”时,或者在自己心情不好时对幼儿发火,这种发火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在发火的状态下,我们会失去理智,而做出许多有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事情来;同时,我们的“发火相”将会深深地留在幼儿的脑海里,使幼儿觉得“某某老师真可怕”,这对幼儿心理的安全,对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都是十分不利的,并且这种消极影响也将会是十分持久的。所以我们不要在幼儿面前发火,发火是我们教育无能的表现,同时又会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不利。另外,我们也不能因少数幼儿不听话而责怪全班幼儿,因为这对所有幼儿来说都是一种伤害。不过,我们老师也不是什么圣人,总会有生气的时候,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我们“有气”时,要注意发泄的策略,比如,在我实在忍耐不住时,可先暂时停下“教育活动”,待到心平气和时再重新开始进行活动等等,尽量避免“气”伤幼儿。

10、教师在幼儿面前应时刻保持抖擞的精神和愉快的心情。因为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心情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全班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努力以积极健康的情绪去带动幼儿的情绪,尽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以免对幼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可以这样说,幼儿教师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同时还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因为这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11、让每个幼儿都有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不断地积累成功的经验对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要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为不同的幼儿制订不同学习计划,让他们每一步都能学会,然后在成功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学习,这样,让每个幼儿都不断地看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获得进步,进而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心理卫生论文范文第3篇

1.1调查工具

1.1.1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采用卫生部办公厅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制定的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问卷进行测量[7]。此问卷为知识问卷,共20个条目,主要来源于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8]。根据正确的参考答案评分,答对一题计1分,答错不计分,最后计算总分,则为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得分。得分越高,表示对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1.1.2病例测验采用卫生部办公厅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制定的病例测验问卷进行测量[7]。共有5个病例问卷,本研究只对抑郁症、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2个核心问卷进行测验。共有9道题,其中第1、2题是知识问题,第3题至第9题不是知识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反应对特定精神疾病的观点及态度。1.1.3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采用卫生部办公厅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制定的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进行测量[7]。此问卷为1至5级评分,部分条目为反向计分,最后计算总分,则为精神疾病相关态度问卷得分。得分越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越正面。

1.2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自填方式完成。调查对象当场作答,当场回收问卷。对于因视力及文化程度较低等填表有困难的调查对象,可以由调查员向调查对象念出问卷,记录答案。调查员对整个知识问卷不作任何解释。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调查资料录入EpiData3.0,数据转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根据朱紫青[9]等制定的知晓率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知晓率的计算方法为:将问卷中的可统计项作为分母,正确率=回答正确的项目/总的统计项目×100%。得分≥60%为知晓合格。然后计算知晓率=知晓合格人数/抽样人数×100%。在病例测验问卷调查中,知晓率=正确回答该条目的样本数/抽样人数×100%。

2、结果

2.1城市与农村普通人群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

比较城市人群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80.0%;农村人群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知晓率64.6%。两组比较(χ2=27.0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城市与农村精神疾病有关态度调查的比较

城市与农村对精神疾病有关态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93±6.54)vs.(32.83±7.76),t=4.82,P<0.001]。同时从各个条目的比较来看,条目1、2、3、4、5、8、10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城市与农村抑郁症及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知晓率及有关态度的比较

共有1205名被试完成抑郁症病例的测验,抑郁症知晓率为32.4%(390/1205),城市知晓率高于农村(37.8%vs.29.5%,χ2=13.73,P<0.001),在给出建议及是否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方面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317名被试完成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例测验,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知晓率为35.8%(472/1317),城市和农村知晓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6%vs.37.2%,χ2=3.18,P=0.080),在给出建议及判断有无伤害性方面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人群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农村。这与国内类似[10,11]的报道一致。通过对精神疾病有关态度的调查看出,不同人群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有不同的看法,城市人群更愿意和患过精神病的人交朋友,认为他们值得信任,可以担任教师,认为他们和普通人智力水平差不多,会像对待他人一样对待他们,能接受他们到精神病院就医。同时认为单位会聘任一个完全康复的精神病人的机会高于农村。总的来看,城市人群更容易接纳精神疾病患者。孙霞[12]等报道显示农村居民对常见精神疾病的知晓情况不如城市居民,且歧视重于城市居民。这和本调查结果相似,说明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农村地区。本次调查显示,普通人群对抑郁症的知晓率为32.4%,城市高于农村。从求医方式上看,城市以建议找人做心理咨询、聊天为主,而看精神科医生只占7.1%。农村以聊天、找人做心理咨询为主,看精神科医生占15.1%。这和马蕴宜[13]等的研究结果类似,说明普通人群对抑郁症的认识不足,就医导向性仍不高,认为通过聊天及做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而看精神科医生的比率很低。在判断是非的能力方面,城市认为有判断是非能力的比率高于农村,这也反应出城市人群对抑郁症的态度不同于农村人群。本次调查显示,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知晓率为35.8%,城市与农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求医方式上看,城市建议找人做心理咨询最常见、看精神科医生占36.4%。农村以看精神科医生最常见(占38.1%)、其次为找人做心理咨询。说明普通人群在城乡间对精神分裂症的就医导向性不同,农村以到专科医院就诊为主,而城市则以做心理咨询为主。但总体看建议到精神专科医院就医的比例只占1/3。在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性方面,城市认为会伤害别人的比率高于农村。这和本病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因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病情影响会出现肇事肇祸行为,城市人群更关注媒体,尤其是接受关于精神病方面的负性信息,可能增加恐惧感有关。综上所述,保定市城乡间普通人群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不同,同时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精神疾病知晓率偏低。非常有必要加大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尤其以农村地区为主。本次调查不足之处在于对城乡间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相关态度产生差异的原因没有深入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探讨。

心理卫生论文范文第4篇

近年来有关并存疾病(comorbidity)的报道在国外各种精神病学期刊中层出不穷,而有关它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国内却很少有人提及,因而对此进行评述。

一、并存疾病的概念

并存疾病的概念首先由Feinstein提出,是指一个正在探究中的索引病例在其治疗过程中出现另外一种不同的疾病[1]。以后逐渐演变为既包括同时(simultaneously)发病,所谓横向联系(cross-sectional),也包括先后发病(insuccession),所谓纵向联系(longitudinal)。目前并存疾病有代表性的定义有4种摘要:(1)Campbell[2]精神病学词典摘要:在同一病人同时存在或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2)Burker摘要:同一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内患一种以上的特定的障碍[1]。(3)美国精神病学词汇摘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患同时存在,例如,精神分裂症和物质滥用,或酒依靠和抑郁症同时发生。这种联系可能反映一种障碍和另一种障碍之间的偶然联系,或者对两种障碍都有潜在的易感性,也可能这些疾患的临床表现和任何常见的病因或易感性无关[3]。(4)医学术语、俚语和专用语词典摘要:在同一病人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状况或疾病,这种情况可能使住院治疗复杂化,在美国卫生保健工作中,在作出相关的一组诊断后,在合理地决定住院期限的长短时,并存疾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4]。

以上有关并存疾病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却反映了对并存疾病的熟悉摘要:狭义概念强调两种疾病的同时存在,适用于临床工作;而广义概念强调并存疾病的前后联系,适用于流行病学探究。和并存疾病含义相近并经常使用的英文词还有coexistence和concurrent,这两个词都强调并存疾病必须是同时存在或同时发生。

二、探究并存疾病的意义

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DSM-III)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制定过程中,人们对并存疾病的探究产生了喜好。尽管使用了排除性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但在现场测试中却发现同一个患者存在一种以上的疾病。正因为如此,并存疾病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探究并存疾病有以下几点意义摘要:(1)假如并存疾病普遍存在,那么排除性的诊断标准的正确性将受到挑战,可能引起诊断标准的改变;(2)几种相互独立的疾病假如能够经常同时存在,可能有其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对探究发病机制有指导意义;(3)某些疾病治疗困难,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其原因可能是有并存疾病存在;(4)并存疾病的概念引起了治疗原则的改变,即多种疾病需同时治疗;(5)并存疾病的探究,对判定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功能;(6)由于并存疾病的存在,可能是某些探究尽管方法相同而结果却不同的合理解释。

下面我们从并存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发病机制

并存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新问题。因为并存疾病种类繁多,原因也并非一致。目前认为并存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有4种摘要:(1)一个人可因甲病引起乙病,接着又引起丙病,例如长期的焦虑引起抑郁,而后又产生物质依靠;(2)两种疾病可互为因果,如焦虑可引起抑郁,抑郁反过来也可引起焦虑;(3)一种关键的先决因素对不同的疾病有其非凡性,如某种人格障碍对形成多种精神障碍有一定的促进功能;(4)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关键先决因素都起功能。我们以惊恐障碍为例阐述并存疾病的发生模式摘要:产生惊恐发作的先决条件有生物学的易感性、认知的易感性、分离性焦虑障碍、目前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境遇性的危险因素;并存疾病的产生过程可分为6个期摘要:第1期产生惊恐发作;第2期产生生物学和认知行为的改变;第3期产生惊恐障碍;第4期由回避行为导致群聚恐怖;第5期情绪低落达到抑郁程度;第6期由于不适当的寻求帮助方式而导致物质滥用或依靠[1]。以上是从理论上对并存疾病假设的病因机制,也是今后探究的要点。

二、诊断

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同,并存疾病的概念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这些探究方法在诊断概念、诊断范围、时间跨度、评价方法和设计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单独的诊断概念至少有5种摘要:(1)认为并存疾病是特定时间内不同的描述性诊断间的联系;(2)强调并发(concurrence)即不同症状或综合征之间的横向联系;(3)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样本;(4)选用不符合诊断标准的亚临床或阈下症状为病例样本;(5)选用ICD-10和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中提供的不同等级的诊断。在诊断范围方面也不尽一致,有的包括各种精神障碍和特定障碍内的亚型,也有的包括人格障碍或躯体障碍,还有的包括以上各种障碍所致的社会心理伤害和残疾程度。在时间选择上更是差别显著,以横向联系为主的探究,其时间多为2周、4周、6个月,而以纵向为主的探究,时间多选择1年、2年、3年,甚至终生。诊断工具的选择,也关系到并存疾病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经常使用的诊断工具有5种摘要:(1)非定式的诊断标准;(2)松散的定式诊断标准;(3)定式的诊断会谈方法,如神经精神病学评定表(SCAN),用于DSM-III修订本的定式临床检查(SCID);(4)标准化的诊断会谈方法,诊断会谈量表(DIS),复合式国际诊断会谈(CIDI);(5)非凡并存疾病的调查工具。

目前,并存疾病最权威的探究是美国并存疾病的调查,他们对14种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和一年患病率的并存疾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2%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罹患过任何一种精神障碍,21%患有1种精神障碍,13%患有2种,14%患有3种以上。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只有21%的患者终生只有1种精神障碍,而且始终没有并存疾病发生,79%的患者有并存疾病[5]。这项探究使得Burker有关并存疾病的定义被广泛接受,表明并存疾病的探究既要包括横向联系也要包括纵向联系。例如探究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就是横向联系,而探究焦虑和抑郁导致自杀的发生率就是纵向联系。横向探究的时间跨度在12个月以内,而纵向探究则从3年到终生。根据探究目的诊断标准可以不同,最宽的范围应包括各种阈下症状和亚临床的诊断,以及社会功能障碍。检查工具越规范化越好,尽量使用SCAN、CIDI、DIS和SCID等,对探究各种障碍间的联系,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寻找病因和预后评估,以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三、治疗

并存疾病的概念已经带来了治疗的变革。临床医生不再以单一的诊断指导治疗,而是针对存在的多种症状进行诊断治疗,即以并存疾病指导治疗。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功能性精神药理学,要求对一个患者同时使用不同的精神药物。医生将开始实践一种多元的精神病理学的治疗方法,即针对具体目标及功能障碍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当碰到任何难治性病例,首先要考虑有没有并存疾病存在。例如对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首先要考虑是否因为同时患有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及人格障碍而使治疗复杂化。假如存在并存疾病,联合用药的策略将事在必行。氯硝安宁、抗精神病药、丁螺环酮、曲拉唑酮、锂盐、L-色氨酸和可乐宁等,在和抗强迫药物的联合应用中,均取得令人可喜的疗效,说明在并存疾病存在的情况下,针对多种症状的治疗是明智的选择[6]。

对并存疾病的探究可能导致诊断概念的变化,比如临床医生在同时治疗焦虑和抑郁时,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再分清二者的概念,即焦虑和抑郁还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这就不能不对诊断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使治疗发生明显的改变。

四、预后

探究证实具有并存疾病的患者,其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明显高于只患一种疾病的患者;而患同类并存疾病的患者,其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则是相同的。因而,可以通过探究并存疾病的预后,猜测某类并存疾病所致的社会功能损害程度。这对决定住院时间的长短、提供多少医疗费用,以及再就业的可能性有重要的参考意义。Fawcett调查200个诊断为心境障碍的患者,发现至少42%~72%有中度的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29%的患者有惊恐发作。焦虑评分高的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使用多种药物(包括锂盐)的机会增加,在患病第1年自杀的机会也增加,且有频繁发作的抑郁病史。焦虑症状不仅和抑郁有关,而且,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焦虑是抑郁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7]。Dinwiddie等[8]做了一项静脉药物滥用者的并存疾病和自杀关系的探究,结果表明无论静脉滥用何种药物,和人格、酒中毒及单相抑郁的并存疾病率均增加,且自杀未遂的发生率高于无静脉药物滥用者8.27倍。Nutt[9]认为至少5%的美国人患心境障碍,其中大多数是重症抑郁和心境恶劣;焦虑障碍就更加普遍,大约累及9%的人口;约95%的抑郁患者至少有一种焦虑症状,20%~65%的焦虑患者变成了抑郁患者;焦虑和抑郁并存的患者需要更多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对医疗保健系统增加了负担,不仅增加了30%~60%的医疗费用,同时自杀率也明显增加,最后他得出结论摘要:在抑郁患者,焦虑的存在是病情严重、预后不良、治疗反应差和自杀危险性升高的标志。上述探究表明,某些精神障碍导致另一种精神障碍是有一定规律的,为猜测精神疾病的预后提供了线索,亦为如何进一步采取预防办法指出了方向。

心理卫生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需要适应新形势,面对许多新挑战,心理压力增加,各种心理卫生问题随之而来。如果说二十年前多数人对心理卫生漠不关心、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那么,今天情况大不相同。人们已认识到心理卫生的重要性,渴望了解心理卫生知识,解决心理卫生问题。社会的需要推动了学科发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正是在这背景下成长起来。它为广大心理卫生工作者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广大读者开辟了了解心理卫生知识的渠道。因此它备受大家关注、欢迎和爱护,参与者日益增多,越办越红火。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有幸接任第一届编委许淑莲教授,参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委工作,从此与它结缘。我为它被评为医学和心理学双核心刊物而骄傲,为它从季刊一步步发展为双月刊直至月刊而振奋,也为它的影响因子分逐步提高而欣慰。

下面仅就本人审阅文稿所见,谈几点想法:

第一,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不均。儿童、青少年、尤其中学生、大学生的相关论文最为多见,而老年的论文甚少,比重相距悬殊,显然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不相称。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2005年底超过1.47亿,占总人口的11.2%。未来几十年,老年人口仍将高速增长。人口老龄化既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也使社会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创刊二十年之际,再次领会《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名誉主编彭瑞聪教授当年所确立的办刊方针,“从婴幼儿到老年人,无一不会遇到各年龄组特有的心理卫生问题,特别是在社会深入变革时期,不断受到许多新的心理卫生问题挑战,需要各方通力合作研究解决”,深感其正确和重要。然而,过去老年人往往不受重视,甚至受到歧视,对这弱势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研究较少。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特有的心理卫生问题同样突出,必须予以重视。

2002年在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提出了“积极老龄化”,其框架为“健康、参与、保障”,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措施。老年人不但健康,而且还能参与社会,老有所为,这无论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十分有利。老年人不再是社会的负担,相反成为社会资源,他们从中也获得了自我实现的机会,其意义深远。当然这一切需要得到社会保障,这是实现积极老龄化最根本的条件。心理卫生工作应为此服务,关注老年人心理,其中大有我们施展才能的空间,需要去挖掘、去研究。

第二,论文变化趋势。过去仅用单个量表测查某一群体的心理状况,结果简单,内容多为描述性的,研究无法深入。如今使用多个量表,数据处理难度加大,统计分析很多变量,结果丰富。但遗憾的是讨论并未深入,往往是结果的重复,文章冗长,复杂难懂。有的作者根据很多相关分析,推论出因果关系,得出的结论欠科学,致使论文水平仍难提高。

第三,近年来自编的量表增多。过去使用的量表多为国外引进,研究者自己编制符合国情的量表是满足目前国内需求的好事,但有的人对自编测量工具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往往认识不足,考虑过于简单。要知道,合格量表的编制者必须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和心理测量学方面的功底,还要有一定的实力(人力、物力),尤其建立常模投入更大。否则量表编制往往不合要求,如:取样缺乏代表性、标准化过程不规范、信效度检验不合格或勉强通过等等。这些“硬伤”将影响测量结果,使研究缺乏科学性。量表编制中有时还出现“夸大化”,取样范围仅局限在某地区,但量表却标上“中国……量表”的头衔,这万万要不得!

第四,干预研究的内容较少。心理干预投入多、周期长、收效慢,并有一定风险,是费时费力、有时不一定显效的工作。鉴于此,目前开展的干预研究较少或有的水平不高。实际上干预是真正推动心理卫生工作和提高大众心理卫生水平的重要途径,建议《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考虑如何对这类研究予以倾斜和支持。

以上仅为个人拙见,供诸位参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正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进一步规范化,尽快与国际接轨。愿更多作者、读者参与,它也将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未来,这平台一定会越来越扎实、宽广!

吴振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副主编

心理卫生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创刊于1987年。我也正是在这一年与杂志结缘。我当时作为访问学者正在荷兰莱顿大学学习,我读研究生时的导师陈仲庚先生写信告诉我,可以把在学习期间写的文章投稿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我于是将在荷兰期间所写的介绍理性情绪疗法等两篇文章投到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并因此与当时杂志的编辑部主任周老师有几次通信和电话交流。这些交流最终促成了我和荷兰的导师Methost G的文章在1988年第3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上发表。

这20年间,我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一个读者、作者,到1990年成为杂志的一名编委,2000年成为杂志的副主编之一,我一直工作在与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密切相关的临床心理学领域,也因此非常关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上关于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方面文章的发表情况。

这20年,恰恰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20年;也是我国心理治疗和咨询事业飞速发展的20年。这20年,民众由对心理治疗和咨询疑惑不解,到需求剧增;专业门诊由寥若晨星,到如雨后春笋;专业人员由屈指可数,到数以万计;政府部门对此方面的工作由任其发展,到大力支持。而我们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在反映我国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情况方面,在文章数量和质量方面均与时俱进,紧贴着时代的脉搏,反映着专业的动态,引领着专业的方向。

杂志创刊之初的1987年,仅有赵耕源教授从第二期开始以每期2个简短案例的形式报告对强迫症、恐怖症等病人进行心理咨询的情况;另有鲁龙光教授写了一篇关于对患者进行疏导心理治疗的文章和一位国外学者对弗洛伊德的回忆,这些就是杂志全年与心理治疗和咨询相关的全部内容了。而从1988年开始,不仅当时的老专家如钟友彬、许又新、陈仲庚教授等的文章不断出现在杂志上,而且此后一批中青年专家也开始在杂志上崭露头角。

杂志所发表的文章的主题与内容也在不断深化。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有对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同异及其性质的讨论,进入9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对心理治疗中影响疗效和治疗改变的因素等讨论的论文。2001年则出现了专门对心理治疗和咨询的议题进行探讨的讨论园地,其讨论的议题涉及心理治疗师、咨询师的专业素养、治疗关系、治疗的设置、治疗伦理、医学的治疗与心理治疗的关系等内容;在2003年非典猖獗的时期,该园地还对建立心理干预系统的意义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讨论。这些内容反映了专业人员对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思考和探索,也反映了专业领域向纵深发展的状况,对专业发展方向的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望未来 一副重担 一份责任

文献计量学对科技文献的增长有一个四阶段布赖斯科技文献增长理论(见能昌华等,《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第一阶段学科刚刚诞生,论文的绝对数量少;第二阶段,学科进入大发展时期,理论迅速发展,论文数量进入指数增长;第三阶段理论日趋成熟,论文数量增长减缓,变为线性增长;第四阶段,随着理论的完备,文献日趋减少。赵山明、能昌华等(《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按照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的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81至2000年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国内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文献量均呈现一致的指数增长的态势,作者认为,这表明心理治疗在国内总体处于大发展的时期。因此,从专业发展的阶段来看,处于第二阶段的我国的心理治疗与咨询事业还有很大的发展和上升的空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在做好相关领域的工作方面也将大有可为。

写下这段文字时,在杂志社编辑部的支持下,我正带领我的学生将2001年以来心理治疗和咨询讨论园地的文章集结成册,同时也搜集了2001至2006年部分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上发表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相关的论文。看着这些经过作者精心写下的文字,想到那些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作者和读者对促进中国心理治疗和咨询事业的发展的一片赤子之心,我不免为之感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20年,是见证中国改革发展历史的20年,也是见证中国的心理治疗和咨询事业飞速发展的20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工作正是这段历史的反映。处在这样变革和发展的时代,中国的心理治疗和咨询事业必定会快速发展,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在推动和促进专业发展的方面可以做的、能够做的事情非常之多。如何完成好这样的任务,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展望未来,要办好杂志,又是一副重担、一份责任。

任重而道远。一个新的20年,又将是一段新的历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也将续写历史的新篇章。愿《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在编辑部、编委、作者、读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越办越好,能够继续紧贴时代脉搏,起到引领专业方向的作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心理卫生论文范文第7篇

1.精神卫生政策(Mental Health Policy):对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精神卫生立法等宏观问题,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伦理学原则和制度建设,以及对广泛影响人类健康的自杀、酒烟药物滥用和依赖等问题的社会影响、社会经济学评估和有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措施等,进行研究和讨论的论文。

2.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对临床各种躯体疾病共病精神疾病或伴发的心理问题,对以躯体症状为表象的精神障碍,就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评估方法、操作性临床诊断标准、治疗干预措施、干预效果评价等进行研究的论文。另外,也欢迎以医疗服务模式、医患沟通技术与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等为主题的论文。

3.应激与心理健康(Stress and Mental Health):对严重生活事件、特别是各种灾难引起的个体或群体应激反应,就评估的方法学、应激反应的机制、应对群体应激反应的干预方法、制度建设、效果评价等进行的探索。

4.临床精神病学(Clinical Psychiatry):精神疾病患者病理心理特征的客观和主观评估,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讨论,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设计较严谨的多中心临床药理试验,探索新治疗方法的开放性研究等。

5.社会精神病学(Social Psychiatry):各种精神障碍及相关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特别关注精神障碍的社会文化分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精神障碍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问题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精神障碍患者遭受的社会歧视、他们对精神障碍的解释模式、求助行为等。

6.社区精神卫生(Community Mental Health):各种精神障碍或心理问题的社区诊断、社区治疗、社区康复和社区管理;社区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和常见精神障碍与行为问题的社区预防;社区精神卫生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及应用,尤其欢迎社区精神卫生模式、项目或行动的评估(包括卫生经济学评估)性研究等。

7.儿童少年心理卫生(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对18岁以下儿童少年人群各层次心理卫生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8.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文化心理特点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方法、模式等,进行的各种层次的研究,如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案例报告等。

9.心理健康促进(Mental Health Promotion):为促进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的内容,以及可操作性方法、步骤,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10.心理卫生评估(Mental Health Assessment):心理卫生评估的方法学研究,心理卫生测量工具的研制,各种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评估。

11.神经心理生物学研究(Neuropsychobiology Studies):用神经生物学方法,以人为研究对象,对正常和病理心理过程进行研究的论文。

心理卫生论文范文第8篇

主办单位:

北师大心理咨询与测量研究室

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

北京讲心堂心理咨询中心

课程设置:

培训特色:名师荟萃、实操课程、针对性强、典型示范观摩与交流

培训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时间:2008年6月9日报到,6月10~ 12日参加培训

培训费:98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证书费,食宿费用自理,会务组协助安排)

证书:由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联系方式:010-58806777

E-mail:

网站:

报名方式:参训者可通过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方式报名,报名回执请在上下载。为了保证课堂与交流质量,限额50名,接受提前预约报名,额满为止。

论文评奖:

参加会议的老师可以提交800字以上的论文、心理辅导个案或心理健康课摘要,大会将编制论文集。论文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31日。

本次会议期间,优秀论文颁发证书,名单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公布,并推荐在该刊上发表。参评人需要在5月31日前将电子稿发至,同时邮寄评审费50元。

专家介绍:

吴武典 教授

美国肯塔基大学哲学博士(学校心理学),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名誉教授及校务顾问。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等五种国际学术期刊编辑顾问或副主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团体辅导的研究,相继出版了《团体辅导手册》、《团体辅导》、《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等多部著作,并从事多年心理辅导的教育普及工作,已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进行过数百场讲座和互动式培训,是团体辅导培训方面的一流专家。

郑日昌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测评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积极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促进了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制度的建立。代表作有《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唐燕 老师

心理卫生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期刊;文献计量;内容分析;心理咨询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055,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1)004-0254-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4.005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254-258.)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rticles o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researches

(2000-2009) in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MAO Zheng-Hong,ZHAO Xu-Do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Psychology,Shanghai East Hospital,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12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AO Xu-Dong,zhaoxd@mail.tongji.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review the researches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fields published in ChineseMental Health Journal (CMHJ) during the year of 2000 to 2009.Methods: Articles were searched via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Using methods of bibliometrics and content analysis,a total of 381 articles o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were mainly classified into 4 outcome measures,including 17 substantive content categories.Results:(1) The proportion of the objective articles in all journal papers remained steadily at about 14.2%.The proportion of cases studies (6.9%) decreased over a decade ago (1987-1999),while the theory researches (38.6%)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57.9%) increased more than before.(2) There were less client-related studies (5.24%),process researches (2.09%) and more outcome researches (84.3%) in empirical researches.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32.9%),the form of individual therapy (51.6%),eclectic orientation (72.7%),control group design (78.3%),and toward clinical patients (61.5%),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intervention model in outcome researches.(3) The most frequently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in theoretical literature was followed by psychoanalytic theory,Taoist cognitive therapy,and systemic family therapy.Conclusion: There has been great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in publications o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in CMHJ.However,deficits and weakness in this field are also exposed.

【Key words】 periodicals; bibliometrics; content analysis;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Chin Ment Health J,2011,25(4):254-258.)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 年创刊,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心理卫生专业性学术刊物。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直是该刊的重要和特色内容之一。2001年还增设了专门对心理治疗和咨询议题进行探讨的讨论园地。尹可丽、付艳芬等对国内十余份主流心理学杂志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刊载心理治疗实践方法的文章数量还是获得基金支持的相关文章比例(40.28%),《中国心理卫生杂志》都是所选期刊中最高的[1-2]。作为创刊较早的部级核心期刊,其所发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文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水平。

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是咨询心理学领域中被较多运用的研究手段,通过对一个学科文献数量变化和内容的分析,可以从文献学角度对该学科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了解。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3-8]。1997年,曾文星先生就曾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自创刊以来所发表的有关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论文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9]。随后,马慧霞对该刊“心理咨询和治疗”栏目1987-1999年发表的文章进行了回顾分析[10]。本文承前启后,选取2000-2009年刊发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类文章进行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并与既往的以及同期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拟从此角度了解该领域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1月-2009年12月所刊载的论文作为数据源。纳入标准:所有涉及心理咨询治疗的理论、实践研究以及与职业化发展建设相关的学术性文章。涵盖心理咨询和治疗栏目、包括心理园地及其他栏目。排除标准:①非专业栏目如书评、消息、会议纪要、编辑寄语等。②文题有心理治疗或综合干预,文中为纯心理健康教育或家庭教育干预。③以药物治疗为主,未对心理治疗的具体方法、程序等进行说明的。按照上述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381篇文章进入分析。

1.2文献取样

以发表时间、文献出版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为检索项,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逐年检索收集目标文献,并下载全文。由3名心理卫生专业研究生分别先利用年度总目录完成每一年刊载文章入组筛选,对意见不一致的文章全文通读,集体讨论后决定,一致性信度为0.963。

1.3分析内容及分析单元

结合文献计量学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以下4点内容(共17个分析单元)进行统计:(1)年度目标文献量及占期刊总载文量的比重。(2)目标文献的分类比较及变化趋势。主要参考Timothy等的分类方法[8-10],将目标文献分为实证研究,即有研究方法设计,有数据统计,且与心理咨询治疗实践相关的文章;理论研究,相对于实证研究,与心理咨询治疗相关的论述、介绍、讨论、综述类文章;案例研究,比个案报道范围稍宽泛,可以是1个以上,10以内的案例报道,也可以是非临床的一般性咨询案例的报道;其他,如心理咨询治疗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等不在上述类别的文章,共4个分析单元。(3)理论研究的内容分析。将理论文献分为探讨类、介绍类、发展状况综述3类,并统计理论研究中最多涉及的心理治疗理论,共4个分析单元。(4)实证研究的内容分析。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文献类型,将实证研分为疗效研究、从业人员相关研究、来访者相关研究、过程研究4个分析单元[4];疗效研究的文章再分为治疗方法、治疗方式(个人、团体、混合)、治疗性质(单一、折中)、干预对象(精神障碍患者、躯体疾病患者、非临床人群)、研究设计(对照组设计、自身前后测设计、病例观察)共5个分析单元[1]。

1.4 统计方法

对每篇文章各自所对应的分析单元逐一加以归类统计。1篇文章中即使多次出现某个单元,只计1次;讨论园地的多篇文章按同一主题只计为1篇,并归入理论研究。全部资料均由SPSS 1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χ2检验,P

2 结 果

2.1目标文献数量及占期刊总载文量的比重

由表1可以看出,除2002年期刊载文量(331篇)和咨询治疗类文章量(58篇)出现了最高值,2006年出现最低比重8.7%。近十年间,心理治疗类文章的比重相对稳定,平均为14.2%。

2.2目标文献的分类比重及变化趋势

由表2可以看出,总计381篇目标文献中,理论研究平均占38.6%,2005年出现24篇最高值后,呈下降趋势;实证研究平均占50.1%,2005年之前在50%~58.3%间波动,2005-2008年则在40.5%~48%间波动;案例报告2000年比重最高为20.7%,平均占8.1%,总体呈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理论类文章比重降至25.0%,而实证类文章达66.7%。由表3可知,案例研究比重较10年前明显减少,而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较前增多,经χ2检验,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2.3理论研究的内容分析

理论文献中,探讨类文章49.0%,介绍类文章21.1%,发展状况综述30.0%。最多涉及的治疗理论依次是精神分析、道家认知疗法、系统家庭治疗。

2.4实证研究的内容分析

心理咨询治疗的疗效研究占实证研究的84.3%,在总计161篇文章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治疗方法依次是认知行为疗法、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个体治疗比例最高,折中性心理疗法最多。干预对象方面,属于临床的患者占61.5%,非临床人群约38.5%。研究设计方面,有对照组设计达78.3%。从业人员相关变量研究占所有实证研究的8.38%,来访者相关变量占5.24%,而治疗过程相关的研究仅占2.09%(表4)。

3 讨 论

既往研究表明我国心理治疗文献量1994年以前呈不稳定增长,1997年已显示出指数增长,总体处于学科大发展的第二阶段[3]。本研究发现,近十年间心理治疗类文章占期刊总载文量的比重大致稳定,平均为14.2%。2002年、2005年出现较多篇数,2007-2009年文献量保持平稳,并没有出现持续增加的情形。黄希庭等从国内十份主流心理学杂志中统计与心理咨询治疗方法相关的文章,发现2007-2008年,《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由22篇降至15篇;《社会心理科学》由25篇减至5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保持2篇不变;所有杂志合计文章由最高值58篇降至31篇[1]。提示2007-2008年间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类文章数量没有持续增长或是一个普遍的趋势。根据文献增长规律的理论,国内心理治疗学科有可能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不过,由于时间较短,数据有限,尚待进一步观察验证。另外,本研究发现,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较1999年之前显著增多,案例报道则较前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该领域科研水平的提升。

理论文献方面,以前较多治疗方法与模式的介绍;较多涉及的治疗流派是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和森田疗法,而关于心理治疗一般性的或理论性的讨论则只有数篇[9]。最近10年探讨性文章增多(49.0%),而纯心理疗法、技术的介绍类文章相对减少(21.1%),关于海外心理咨询治疗行业设置、培训管理以及伦理守则等主题内容的介绍明显增多。2008年集中出现了6篇,涉及北美、欧洲、澳洲、亚洲各地。反映出期刊由早期多介绍引进国外心理治疗理论、方法向注重实践运用以及职业化发展建设内容的变化趋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领域在我国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进程。理论文献中最多涉及的治疗理论依次是精神分析、道家认知疗法、系统家庭治疗,与十余年前有了明显变化。考虑与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在我国有连续性的培训项目,受众渐多,而道家认知疗法作为本土化理论为大多数国人熟悉接受不无关系。

实证研究的84.3%为心理咨询、治疗的疗效研究。十余年前较多采用的是个人心理治疗里的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和森田治疗,而婚姻治疗、家庭治疗或团体治疗有关的报导极为稀少[9]。本研究显示,近年来家庭、婚姻治疗和团体治疗的研究有显著的增长、电话热线咨询以及网络咨询亦有不同程度的提及;而个人心理治疗形式(51.6%)、行为治疗(16.1%)、认知治疗(8.1%)仍较多采用。学者们最常采用的是针对临床患者(61.5%)、个体治疗形式、折中取向(72.7%)、认知行为的治疗方法(32.9%),且大都有对照组设计(78.3%)的干预研究模式。尽管采取对照组设计的研究居多,但许多并非严格设计性对照,采用综合干预模式居多(72.7%)。对非临床的人群干预报道仍较少(38.5%);在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干预的临床研究中,支持性疗法的比例较高(11.2%)。以上与尹、吴等对国内多份主流心理学杂志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1,11],提示期刊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干预疗效类文章大体反映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一般情况。

实证研究的15.7%是关于咨询师、来访者相关变量及治疗咨询治疗过程等促变因素的研究。较之十年前期刊“几乎还没被人提出来讨论的是心理治疗者的医德,及相关的治疗者品质的审查及管理问题[9]”,不仅理论文章中出现了相应内容的介绍与讨论,有关从业人员伦理、培训督导、胜任特质等变量的实证研究近年来也明显增多(8.38%)。不过,来访者变量的研究与咨询治疗的过程研究相对较少,后者仅见数篇[12-13],这与候志瑾等的同类研究结果近似[4]。国外早期的心理治疗研究比较关注结果研究,随着心理治疗的有效性渐成共识,研究者们对过程变量的研究日益增加[14-17]。同时,国外在心理咨询治疗的研究中也非常注重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15-18]。近年来,更是有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趋势[19-20]。而这些在我们的目标文献中体现较少,因此也是将来可以着力发展的方向。

毋庸置疑,杂志近10年发表的专业文献无论从量上还是内容上,较之创刊之初的10年有了长足进展。同时,也暴露出该研究领域的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这对我们当前及今后的实践工作和科研活动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 未来研究方向

考虑到仅选取一种期刊,信息量有限,本研究在目标文献的选取范围上相对宽泛,如不限于专栏,将其他栏目中相关的文章也纳入分析;目标文献的内容分析主要参考了Timothy等学者的分类法[4,8],不同的研究者也许有不同的筛选方法和分类标准。另外,本研究没有对相关文献的质量以及特定心理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未来有必要扩大研究范围,增加时间跨度,采用更为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如系统综述、Meta分析等,以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心理咨询治疗领域的总体水平和一般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尹可丽,黄希庭,付艳芬,等.从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看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现状[J].心理科学,2009,32(4):783-787.

[2]付艳芬,黄希庭,尹可丽,等.从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看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现状[J].心理科学,2010,33(2):439-442.

[3]赵山明,吴汉荣,能昌华.国内外心理疗法文献增长规律及其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94-795.

[4]侯志瑾,弓建华,余淑君,等.《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咨询与治疗文章(1993-2007)内容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557-560.

[5]Leung SA.A content analysis of Asian journal of counseling:1992-1999[J].Asian J Couns,2000,7(1):85-93.

[6]Pope-Davis DB,Ligiero DP,Liang C,et al.Fifteen years of 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A content analysis [J].J Multicult Couns Devel,2001, 29(4):226-238.

[7]Brahler E,Decker O.Psychosomatic and medical psychology :Shift and drift of thepublication practice of the academic representatives [J].Psychother Psychosom Med Psychol ,2003,53(12):502-507.

[8]Sim T,Hu C.Family therapy in the Forbidden City:a review of Chinese journals from 1978 to 2006 [J].Fam Process,2009,48(4):559-583.

[9]曾文星.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看国内目前心理治疗发展趋势及几点建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6-8.

[10]马惠霞,郭三娟.“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13年回顾分析及其循证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1,22(4):56-57.

[11]吴娜娜,严由伟.中国七种心理卫生相关杂志心理干预研究模式及其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4):314-315.

[12]胡姝蜻,江光荣,朱旭.整体与切割评估法考察咨询会谈深度结果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59-63.

[13]刘亮,赵旭东.4名系统家庭治疗师治疗操作过程的主题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2):852-855,874.

[14] Levitt H,Butler M,Hill T.What clients find helpful in psychotherapy:Developing principles for facilitating moment-to-moment change [J].J Couns Psychol,2006,53(3):314-324.

[15]Dattilio FM.A cognitive-behavioral approach to reconstructing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schemas [J].Contemp Fam Ther,2006,28(2):191-200.

[16] Kazantzis N,Dattilio FM.Beyond basics:Using homework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with challenging patients [J].Cogn Behav Pract,2007,14(3):249-251.

[17] Ma JLC.Patients' perspective on family therapy for anorexia nervosa:A qualitative inquiry in a Chinese context [J].Aust New Zealand J Fam Ther,2008,29(1):10-16.

[18]Ponterotto JG.Qualitative research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A primer on research paradigm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J].J Couns Psychol,2005,52(2):126-136.

[19]Van De Mheen H,Coumans M,Barendregt C,et al.A drug monitoring system:Keeping a finger on the pulse by triangul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J].Addict Res Theory,2006,14(5):461-473.

[20]Macdonald J,Cartwright A,Brown G.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client-therapist interaction and engagement in treatment in an alcohol service [J].Psychol Psychother,2007,80(2):247-268.

心理卫生论文范文第10篇

时展的潮流已经驶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此时此刻,我国正在努力构建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社会应该是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流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状态.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最终都要反映到人与自我身心的矛盾关系中来.因此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包括心理和谐在内的自我和谐最为重要,它是提高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激发创造热情与创造潜能,实现和达到社会和谐最根本的基础与前提.实现人的心理和谐,需要具备的条件和因素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开展一种专门的、理念全新的、针对人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进行培养、教育和开发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把人的各种潜能和积极心理因素这些“富矿”源源不断地予以开发,那么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增进人类幸福,完成心理学的根本使命的理想就一定会尽早实现.这就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课题之一———积极心理教育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2积极心理教育的历史背景

积极心理教育的产生决非偶然,它与当代心理学的发展状况及其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怀抱挣脱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科学.一百多年以来,在世界众多学科里,心理学发展速度最快,研究成果颇丰,学科地位突出,研究队伍壮大,心理学研究与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关系日益密切.可以说心理学在今天已经真正走进并开始指导人类的社会生活.但从产生时起,心理学就因其门派林立而著称于世.各个学派因其观点不同而百家争鸣,这对学术研究本是件好事,但有时也因此产生冲突与分化以及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容易走进“象牙塔”而忘记了心理学的根本使命.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心理学最初产生时面临的治疗心理疾病、开发人的潜能和增进人的幸福这三大历史性课题并未得到清晰地强化,因为此时心理学虽然已经正式产生了,但它还没有像其它规范科学那样具有一个学科共同体都接受的理论基础,在随后的发展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及格式塔等心理学流派纷纷产生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心理学主张.此时心理学尚处在幼年时代,突如其来的“一战”和“二战”使其虽然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但其研究视角却因此放在了注重心理治疗方面而极大地忽视了开发潜能和增进人类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重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话题始于名不见经传的美国青年克里福德?比尔斯,他的开篇之作《一颗失而复得的心》的出版一举奠定了他在心理卫生运动中的始祖地位.他在1908年以后的有关心理卫生运动的思想受到空前重视后,心理学的后两项任务基本上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从此,心理学成为了“矫治学”和“类医学”的代名词,这就是当时的主流心理学.经过上百年的努力,心理学也确实能治疗十多种心理疾病,但与此同时,面对强大的快节奏的物质文明潮水般的冲击,人们的心理防线受到严峻挑战,心理疾病的种类及相关人数飞速上涨.此时此刻,有识之士这才发现,心理学把着眼点都放在了部分有心理问题的人身上,而且研究方法几乎等同于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心理学大大偏离了主题,而且大有归属到自然科学的不良倾向.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亚伯拉罕•马斯洛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倡导并兴起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这场运动确实起到了为传统心理学纠偏和提醒的作用,他们认为心理学应该“以人为本”地开展工作来服务整个人类,并以同样理念去研究和奔走呼吁,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高峰神秘体验”以及“人的自我实现”等著名理论,为心理学及时回归到正确轨道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也为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增进人类幸福的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舆论基础.正是在这种条件下,199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率先发起了一场足以影响心理学发展方向,使心理学能够在今后真正为人类谋幸福的积极心理学活动.因此,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时展的必然.它在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的核心主张基础上,提出了“重视并挖掘人性中的积极因素”这样的核心理论,这与心理学产生时的后两项任务正好不谋而合.以此为鲜明旗帜,积极心理学开展了对传统心理学的纠偏,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有效地“扬弃”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理念及方法和技术.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心理学的研究价值取向得以重新回归,注重研究人的心理的积极方面和人所具有的全部积极品质,同时试图对个体和社会所具有的问题要做出更多积极的解释.因此,称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实不为过.而在我们看来,就在积极心理学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着重对人类所具有的种种积极品质和潜能不断加以挖掘并使之为全人类服务的积极心理教育是真正能完成好心理学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主要担当者.

3积极心理教育的产生阶段及相关研究

积极心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重要发展阶段.首先是心理卫生运动阶段.自1908年比尔斯倡导并创立心理卫生运动以来,重视人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成为近半个多世纪心理学的主要活动,特别是受“一战”和“二战”医治战争创伤的影响,许多人似乎更加关注这一点.比尔斯确实对心理学有过巨大贡献,心理卫生运动也确实实现了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但同时也制约了心理学其它任务的实现.其次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阶段.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亚伯拉罕?马斯洛为代表的心理学家,针对当时心理学过于重视心理疾病及其诊治、却极大忽视了人的心理潜能开发和增进人类的幸福这一现状而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中就有应重视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的培养、教育和开发以及心理学要以人为本地开展工作等论述.第三是当代社会心理健康潮流阶段.该阶段的产生和发展也为积极心理教育的产生提供了丰富土壤.自上世纪初到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之前,心理卫生运动及其保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后来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心理健康潮流在不断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也为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教育以至于当代最新词汇“积极心理力量”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心理土壤.截止目前,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著作、教材、报告、论文国外已多达上百种.第四是积极心理学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以赛里格曼为代表的心理学家首先倡导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这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扬弃”.积极心理学立足于心理学的三大历史性课题,特别注重研究和开发人的潜能和增进人的主观幸福感,它把着眼点置于了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增进和提高上.因此自产生以来积极心理学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有关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日俱增,有关著作国外已达十几种,研究论文及报告多达上百篇之多.与此同时,相关研究课题也相伴而生,如积极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已成为雨后春笋之势蓬勃发展.国内相关心理学研究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层次:一是心理卫生的理论与实践.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主要受西方心理治疗理论影响,同时面对当时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所产生的种种心理困惑,该理论试图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偿试从根本上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办法.二是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在此潮流中,心理学家们感到“心理卫生”容易使人消极,因为它好像与医院联系密切,而心理健康则更容易面对大多数人,使人更容易积极乐观向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就形成了以增进心理保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的心理健康潮流.此时的研究成果多以心理健康为核心内容,既有专业书籍、报告和研究论文,又有如“心灵鸡汤”等大众读物.三是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国内有关心理教育方面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较早提出这一研究课题的是陈中永教授,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心理教育学”这一概念,并出版了这方面的专著.

上一篇:初中英语作文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职生英语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