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

时间:2023-03-14 01:52:27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第1篇

1.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及效率上都有其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合工作及学习,而夜晚精力不足,适合睡眠,以养精蓄锐。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不能正常地进入睡眠,则说明其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2.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常以注意力是否集中作为客观的判定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那么此人极有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

3.暗示性

容易受到暗示的人,往往极易被周围的环境或事物所影响,从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和思维上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这类人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因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精神活动十分不稳定。

4.心理活动强度

心理活动强度是指一个人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受强烈的精神打击后,心理活动强度较弱的人往往会留下心理阴影,甚至可能会因为某次精神刺激而发生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心理活动强度较强的人虽然也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但不会因此而致病。

5.心理活动耐受力

心理活动耐受力是指一个人对生活中反复出现的精神刺激的耐受能力。这种慢性的精神刺激虽然不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剧烈的冲击,但却久久不易消失,几乎每时每日都缠绕着人们的心灵。在受到慢性精神刺激后,心理活动耐受力较弱的人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喜怒无常等负面情绪,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6.心理康复能力

由于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能力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因此,每个人从一次精神打击中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及恢复程度也有所不同。这种能力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康复能力。一个人的心理康复能力越强,说明他的心理越健康。

7.自控能力

一个人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其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的自控能力较强时,他的心理活动及思维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也恰如其分,神情集中,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而这种表现正说明其心理很健康。

8.自信心

一个人是否具备恰当的自信心是衡量其精神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得到提高。

9.社会交往能力

社交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心理层面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对朋友或亲人表现得十分冷漠,甚至断绝与之来往时,那么,这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构成了心理学中的一种精神病症——接触不良。反之,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于进行社会交往,那他很可能处于一种不健康的躁狂状态。

10.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人们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陌生的环境,而且还能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11.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第2篇

心理健康对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越来越显得重要,不可轻视。中学生不仅要练就一副经得起任何环境考验的身体,而且要养成一个承受得起各种精神压力的健全的心理。惟其如此,中学生才有可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心理健康,是使同学们在德、智、体、美这些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有以下几个好处:身心健康是互相依存、互相关联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健康有助于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心理健康有助于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那么,中学生的心理怎样才能算是健康的呢?

一、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即指人的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智力构成的要素很多。如有: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智力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人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心理保证。

二、情绪健康

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心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是重要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起伏易变,易出现两极性的特点。情绪稳定性的发展,说明理智对情绪的控制与调节正在加强,也反映了中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因此,了解情绪的性质和情绪稳定性水平是判断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方面。

情绪心理发展健康的青少年,他们情绪基调是积极、欢愉、乐观向上的,而少有消极、苦闷、忧郁、暴怒的情绪表现;他们能战胜恶劣的心境,摆脱过度紧张的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困扰,能自我控制。

三、意志健全

意志是一个人能够自觉确定目的,并且根据既定的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种种困难,进而达到目的心理过程,衡量意志健康的主要依据是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一个意志心理不健全的,在事物面前,常常表现为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举棋不定;或者懒于思考,轻举妄动,草率从事;或是见异思迁、虎头蛇尾,遇难半途而废,在做重要决定时,常表现为犹豫和恐惧。

四、思想与行为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表现为思想和言行是协调一致的,常表现为思想逻辑性强,说话有条理,行为按部就班,有始有终。心理不健全的人,则常表现为思维混乱,矛盾百出,言行不一,颠倒事非,支离破碎,有头无尾,毫无秩序。

五、人际关系和谐

人在社会中生活,最重要的是人际交往。以中学生而言,不外乎是父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属关系和集体关系等。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与他们和谐相处,正常交往、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就具有正常的心理适应,使人产生安全感、舒适感与满足感。

六、行为反应适度

行为反应适度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人与人之间行为反应不同,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反应迟缓,但都有一定限度。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超过限度,经常表现为敏感或异常迟钝,产生一种变态表现。

七、经得起挫折和失败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在一帆风顺中成长起来的幸运儿,在生活道路上根本没有碰到过荆棘和坎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生活领域的扩大、社会责任的增多,面临的种种问题会多起来,碰到的困难和挫折自然也会多起来。有了挫折需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坚持理想,绕过障碍,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有的要对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奢求,对于天灾人祸的不幸,也不要一蹶不振。

心理健康是人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重要,我们每一人都要积极地行动起来,关爱自己和周围的一切。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第3篇

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据此,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一、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于工作;晚上能正常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那表明其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三、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从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精神活动有不太稳定的特点。

四、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人的心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出现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刺激虽不似一次性的那样强大剧烈,但却久久不易消失,几乎每时每日都缠绕着人的心灵。

六、心理康复能力。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八、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九、社会交往。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理由地与亲友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状态。

十、环境适应能力。环境就是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等。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将这10条标准综合起来考察,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衡量心理健康可以用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和发展标准。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等)。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第4篇

(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能欣赏宁静;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我决定、自我管理,是积极负责的有主见的行动者。在面临遭遇打击、剥夺、挫折时能保持一种相对的安祥冷静。对荣誉、地位、奖赏、威信以及别人所给予的爱并不刻意地追求,荣辱不惊,威武不屈、富贵不淫。

(5)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的理论;喜欢思考人生的意义,既生活在现实中,讲究实际,追求实效,又生活在诗歌、伦理、象征、超越的境界里。

(6)欣赏的时时常新。对于平常的事物,如朝旭夕阳,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能分辨工作的历程与结果,对两者都能欣赏;

(7)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情,并有乐于助人的热心;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情感,具有帮助别人的真诚愿望,把人类都看作彼此是同一个大家庭的成员,

(8)具有真正的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能对任何性格相投的人表示友好,完全无视该人的阶层、文化教育程度、信仰、种族或肤色。具有谦卑的品质,没有地位、年龄的优越感,向一切在某方面比自己有所长的人虚心求教。他们较少受外界的压力和阻力的限制,具有创造性的观念,以新鲜、纯真、率直的眼光看待生活。他们具有幽默感,常有双关语、笑话、妙语、揶谕和开心的巧辩,特别是富有思想性、哲理性的幽默。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第5篇

能够较好地适应老年生活

进入老年,从岗位上退下来,社会身份、生活内容等许多方面也必然随之变化。能否从心理上积极适应新的生活,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有些老年人离开长期工作的岗位后感到无所适从。有一位退休干部,过去对工作兢兢业业,工作就是他的全部生活寄托。他退休后感到生活索然无味。家人曾劝他早晨出去活动一下身体,可他有好多次竟不自觉、习惯地走到了原来的工作单位附近。当他猛然醒悟自己已不需再去上班时,心中出现一阵强烈的失落感。当然,这位老人的例子十分典型。但是,如果类似的种种不适应,持续1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自己仍然调整不过来,那就应当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了。

自我认知能力强,能容纳自己

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个基本的评估,有个基本的了解。但是,有的人过高地评价自己,有的人由于深层的心理原因,具有强烈的自卑情绪,常常自卑、自责。因此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过分高看自己和过分自卑的人自我认知的水平都不高。这种人自律性差,自我约束、自我平衡的能力差。一个人不能容纳自己,哪里还会有平衡、和谐的内心生活?

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面对地位的变化、权力的失去、经济收入的减少、与家人孩子关系的变动(由被依赖者转为依赖者)等情况,必然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健康的老年人,是能正确认识自己、容纳自己的。

对生活充满了兴趣

许多老年人能够在晚年生活中发展新的兴趣、爱好,使退休生活充实有意义,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如对书画、收藏、跳舞、歌咏、旅游、社会公益活动、体育锻炼等活动的参与,既体现了老年人依然充满朝气的生命力,又是他们创造精神和热爱生活的具体表现。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使得“老年人意识”远离了他们。

能建立起新的交往圈子

人是社会中的人,乐群性是人的天性。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的交往是有选择的。

有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老人心理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在老年退休后,无须看谁的脸色行事,生活更加无拘无束,摒弃了金钱、权力、地位的因素,这样保持和新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才可能是真正的知音。有些担任过领导工作的老人,退下来后,一些常围着转的人开始疏远了,自己感到世态炎凉,其实过去一些人只是看上了你手中的权力,有的充其量不过是业务伙伴。这些人的疏远又有什么奇怪呢?还有些人与你的交往只是一种正常的工作关系,你离开了工作岗位,又有什么理由还要求人家继续围着你转呢?人家不再像过去一样与你交往,并无恶意,本来就很正常。

老年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交朋友,也有个总量对等、交往互补的原则。这个原则指的是,无论你过去的工作、职位、荣誉如何,今天在平等的基础上不自傲、不自卑,只要性格相容,能够从兴趣、爱好、知识、心理等方面相互补充、支持、交流,就都可以建立起新的真正的友谊,至于那些过去多年培育起来的真正的友谊则更应当保持、珍惜。因此,每个老年人只要有颗平常心,能够彼此间平等相待就都会建立起一个新的交往圈子。你会从中感到乐趣。

能与家人和睦相处

在退休之前,人们生活的中心往往在工作岗位上,与家人关系不十分突出。退休之后老夫妻朝夕相处,与子女们也有了更多的接触。如果把本人退休所产生的不适都发泄在家里,就会引起许多过去所没有的矛盾。

有位老先生过去工作时较少管家里的事。他退休后不是主动去替妻子分担家务,而是成了妻子的监工。他看妻子怎么干也不顺眼,提出许多要求,非让妻子按他的意见办。妻子不肯,他就吵闹。这位老先生的表现,实际上也是一种退休后的不适应。

一些老人退休后脾气变坏了,常因生活小节跟老伴、儿女合不到一块。如果不是子女不孝、不尊重老人引起的,很可能就是老年人的心态因退休后的不适应,产生了消极变化,应及时进行心理调整。如果自己调整有困难,就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工作者。

能接受新事物,与社会有效相处

社会是发展、进步的,如果我们总是用老眼光去看新问题,就无法理解今天的一系列变化,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无法与社会有效相处。

有句经常说的话:活到老,学到老。如果老年人乐于认识新事物、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顺应社会发展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人格的完整。老年人的价值应从对社会事物建设性的态度中得到继续体现。人若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价值观念,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保持心理上的永远年轻。

智力健全

智力包括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方面。主要表现为:老年人感觉、知觉尚好,能对事物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能够记住必须要记的事,在正常的休闲娱乐活动中能有创造的欲望和表现等等。

情感反应适度,意志力表现较好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高兴时不要欣喜若狂,因为过度兴奋会造成内分泌的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的压力,不利于健康。悲伤时要能控制自己,而不是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如果悲伤、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作为一种稳定的心境,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都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意志力常常表现为对自己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也常常表现在制定、实施自己各种生活计划的过程中,如办事有始有终,不轻易冲动、急躁,能经受得起各种挫折等等。

心理年龄适当

在人的一生中,心理一直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有儿童的心理特点,青年有青年的心理特点。如果青年人、成年人仍保留着儿童的心理特点,这就是心理年龄的滞后,或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停滞。例如,有一位老年知识妇女,她已做了祖母,但其行为的某些方面由少年至老年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一说话就是:“我们女孩……”,而且动作让人感到她是在模仿纯情少女。其实不然,她并非假装,而是心理的某些方面发育停滞,让人感到不舒服。因此她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水平是可想而知的。这是人格发育的问题,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个例子很典型,像这样的人可能不多见,但由其他表现形式反映出心理的某些方面发育停滞的人也不是个别,这种人往往人际关系都不佳,处理个人感情生活和其他社会事物显得笨拙。还有个别老年人,在年轻时就与自己的孩子抢吃抢喝,与孩子下棋、做游戏,也争强好胜,不是在哄孩子,而是自己表现得也像个孩子。到了老年,竟生怕自己的孩子超过了自己。还有极个别过去曾经有过一定身份、地位的老年人,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落,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反而怪罪他人。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第6篇

如何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呢?张国玺教授给我们提出了10条标准,您不妨逐条来对照!

1 充分的安全感

何谓安全感?是指没有危险或受到威胁的感觉。安全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因为,安全感所需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个小天地就是家。家就是遮风避雨的小屋,家就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当然社会环境的安定,自然环境的优美,工作环境的舒适都有利于安全感的体验,都会有利于心身健康。

2 充分地了解自己

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像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都不利于心身健康。

3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是指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如果制定的生活目标超出所能承受的范围,超出越多精神负担就会越重,所体验的挫折感就越强烈。“知足常乐”就是要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及环境有满足感,这样心情才能愉快。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无忧”和“知足”即是自我内心世界的自我体验和感觉,是情感世界的自我调节的结果。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无忧无愁、知足常乐,就会有一个好心情,就会感到人生的道路上充满着阳光和欢乐,这样的人自然会健康长寿。

4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对老人的心身健康有较大影响。老年人应该“走出小天地,融入大自然”,也就是说,不要总把自己关在家里,要走出家门,或与大自然接触,与社会接触,与各个年龄(特别是老年)的朋友接触,并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这对预防老年抑郁症及老年痴呆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等,为老年人提供思想交流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在大中城市中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老年大学,也有助于老年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5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何谓个性?个性,就是个体的独特性,也就是说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个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等。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那么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6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过七十还学巧”,对于学习新知识来讲,没有年龄界限,所以,老年人应该注意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各种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网上聊天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都有益。

7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何谓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之间的直接交往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徒关系等。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认知因素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情感因素指交往双方相互间在感情上的好感程度和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行为因素则是指具体的人际交往行为。情感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建立起着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及稳定程度。因此,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 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与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体验;而不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体验。发生于外界的客观事物引起人体内心的相应情绪反应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所以,人们应该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但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同样对心身健康无益。

9 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本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超出社会道德范围,不妨碍他人的利益,不能损害社会团体的利益。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增添不必要的烦恼,反而无益于心身健康。

10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第7篇

一、儒家视角下的生存标准

“生存标准立足于个人生命存在,目标是最有利于保存与延长生物学寿命,故强调无条件适应环境,绝对顺从社会世态(主流文化)”。由此可知,生存标准认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保存和延续生命,并将其视为首要的目标,而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无条件适应环境,以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很显然,生存标准是将人视为普通生物中的一员,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其心理机能应该是最有利于满足生物学需要的,而这种健康追求无疑主要是源于生物本能。

孔子肯定人的生物需要的合理性,《礼记・礼运篇》记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男女是人生的基本需求,是人的生命的起始,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类似的论述还有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贫而无怨难”(《论语・宪问》)。孔子同时提出对于民众“既富之”,则“教之”,这是指满足人们的生物需要是人的发展需要产生的重要前提。宋明儒家则似乎否认人的生物需要的合理性,提出“存天理,去人欲”,被后世解读为“天理”与“人欲”是相对立的,要求每个人都超脱于个人欲望而追求成为无私寡欲的“圣人”,这是否定了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

孔子有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句话通常被解读为要因材施教。笔者认为,关于中人上下的划分也可以解读为:世界是多样化的,对于人们的评价也应该是差异化的。由于个人先天条件的限制,每个人可资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是不同的;同时“社会是人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人与人的关系及结果,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存息、发展的空间,体现人的意义与价值、丰富性与创造性的舞台。没有社会就没有人。”而在大多数历史时期,由于现实社会状况的限制,很多人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都很困难,更无从去奢想发展。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依据“众数原则” ,确立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是合理的与必要的。

二、儒家视角下的发展标准

“发展标准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冀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通过开掘个人最大身心潜力求得身心的满足,成为崇高、尊严、自康的人。”发展标准源于人本主义的阐发,其中马斯洛的理论影响最广泛。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充分发展的人,而自我实现的人才是心理真正健康的人,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依据自我实现者的共同心理特点来确定。

儒家倡导君子之道,据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在《孟子》中82次,《易传》中84次。君子作为理想人格为古代儒士不懈追求,君子可以被视作最健康的人,因此君子具备的特征便可以视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标准。依据这一标准,一个健康的个体不仅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而且更善于将个人的需要与大的群体的需要结合起来,即承担起社会责任,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民族而世界,其个人价值的实现端在于促进了整个大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升了人类的精神境界。由此可知,君子这一标准更强调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益,相对而言,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如马斯洛强调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君子首先要求能够“行仁”。《中庸》云:“仁者人也”,即修己以实现仁乃是完善自我之道。仁的起点是每个人自身,然后由己及人,逐步向外推,父母、兄弟、朋友,再及至国家、天下和世间万物。这是将源于满足生存需要的动力扩充而至发展需要,将二者联结起来,认为顺序发展的状况是合理的。这一点不同于源于基督教传统的近代西方文化,将灵与肉对立起来,充满不可调和的紧张感。《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可以理解为本性的流露,而“文”可以理解为后天教化的结果,人的本性中生存动机占主导地位,而后天的教化使人们生出发展动机,二者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比例合理,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都得到恰当的满足,方是心理健康的人。

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君子,这一点与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具备自我完善的潜质的观点类似。但不同的是,儒家认为成仁需要持续的修炼,既离不开本性,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需要“克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而马斯洛则将自我实现视为充分地发挥本性和潜能,“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等”, “自我实现者是一些已经走到,或者正在走到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 。

另外,与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观相对照,仁的实现并不要求特定的客观标准,“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泰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一个人只要有主观意愿,只要肯努力,就可以实现仁。并不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取得显赫的成就或修养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便不可称之为“仁”。根据马斯洛的观点,现实中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只有在为数很少的人那里才是相对完成的‘事态’。在大多数人那里,自我实现只是希望、向往和追求。”【7】这两种发展标准显然有很大区别。

不论如何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哪一类标准,其实都离不开一些内在的假定,即:人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同解释。因此心理健康标准的确定绝不是心理学一个学科的事情,并且需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大众心理健康的维护还与有赖于健康的社会,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能充分满足大众的生存需要,并为满足大众的发展需要提供较多的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对人的相关问题有独特的理解,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自有其特点,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儒道释等不同思想传统的认识也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作为对国人影响至为深入的儒家,我们需要去分析其作为底色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心理模版的勾勒,并探讨这一底色如何在当今社会帮助人类构建更美丽的心理模版。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 心理健康 标准 提升策略

21世纪,我们步入全球化竞争时代,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加重,企业管理者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在我国,管理者及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尚未引起企业组织的普遍关注。作为现代企业,必须创新理念,把管理者与员工的心理健康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重视。

一、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与组织健康

21世纪,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急剧变迁,诸如全球化竞争、知识经济、企业并购等新趋势,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Matthew Miles在 1965年曾指出,组织如同个体一样,也有健康好坏之分。 “健康型组织”成为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一个话题,日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企业管理者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处在既需要关注组织绩效又需要关注组织任务目标达成与员工健康,满意度的平衡中,工作环境始终是被动和主动相互交织,思想和行为自觉不自觉的经常发生碰撞。企业管理者时常绞尽脑汁思考,千方百计适应,日积月累,造成心理负担加重。从长远看,如不及时加以解决,会给管理者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全体员工的心理健康,全体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代表组织健康水平,因此,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组织健康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二、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的标准

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对于其个人来讲,乃是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成功之本,对于企业组织来讲,是达成组织绩效和组织健康发展之本。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是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没有心理疾病或者病态,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1、智力状况正常;2、情绪、情感稳定乐观;3、意志坚定,能够自制;4、具有适度的反应力;5、心理悦纳;6、人际关系协调,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人生态度积极;9、行为表现规范;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我们认为依据企业管理者的角色特点,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

1. 管理者角色正确认知

管理者能认同自己的管理角色,热爱管理工作,积极、正确履行管理者的职责。企业管理者只有真正理解管理角色在企业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将自己的才能在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来,才能形成正确的管理角色认知,获得真正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社会认同感,才能对企业组织中的管理工作有良好的适应。

2. 管理者的高情商

一个心理健康的企业管理者一定是拥有高情商的管理者。情商(EQ)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对于企业管理者,要实现高情商,第一要能正确认知自我的情绪,成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主宰。第二,要能够有效调节不良情绪;第三要善于自我激励,即使陷入低谷,也能够快速的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快速走出低谷;第四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管理者,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心理健康,合格的管理者,才真正拥有影响他人的领导力。

3. 管理者高自我效能感

管理者即使具有了相应的管理能力,如果对自己完成具体的管理任务缺乏自信,即管理自我效能感低,也无法使潜在的管理能力达到充分的发挥,导致管理的失败。因此,心理健康的管理者自我效能感高,能正确看待自己,努力寻求自己的最佳发展,从而形成完善、健全的人格。

三、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的提升策略

1. 企业组织要进一步关心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

企业组织要为企业管理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企业组织可引入EAP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2. 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普及

企业组织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管理者。在企业组织中,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必须以提高管理者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为前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帮助人们去面对和疏导,是组织需要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当承担起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普及,加强对于各级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的EAP知识及服务的普及培训,多维度的内部沟通系统与企业管理者进行心理健康方面话题的沟通。

3. 完善企业管理者自我心理调节机制的构建

心理能动反映论认为,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实现的。“人贵自知之明”,事实上,许多人并没有很好的认知自己。他们常常对自己高估或者低估,从而丧失自我发展和成功的机会。企业管理者应该学会进行心理调适,尽量改善、改变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应用有效的管理工作方式,避免脑力过过度疲劳,学会调适自己的不良情绪,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与他人,完善自己,培养优秀的人格与品质。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心理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组织要支持和关心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企业管理者要有提高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习正确调适心理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兴琼 陈维政,组织健康:概念、特征及维度,《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2期

[2]宣学柱 蓝荣茂,浅析社会转型期工作压力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与对策,《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1002-6908(2008)0710141-02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心理健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133-03

西方发达国家对网络引发的网络心理障碍诸如网络成瘾等十分关注,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网络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但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由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及早进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便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克服和规避网络的负面效应。因此,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必须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的内涵

人们的网络心理是伴随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随着网络对人类生活、学习、工作领域渗透程度而发生变化,从而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兴趣以及个性会悄然改变,进而产生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生活习惯。网络社会与人的心理的互动将日趋频繁,网络心理也在这种互动中不断繁衍、发展。网络心理现象就是在网络这一特定情境作用下产生的。我们试图把网络心理概括为:网络心理是在网络环境里人的心理过程及其由此而形成的人的个性特征的总和。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网络心理健康除了应具有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标准。网络心理健康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心理健康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网络心理健康则指在网络环境下,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我们试图将狭义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概括如下:

第一,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观念。智力正常并具有基本符合客观的认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网络环境下就表现为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观念。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遇到更多的困惑,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因此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观念,成为保持网络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或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对网络既不依赖,也不谈“网”色变。二是具有正确的上网目的,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上网的安全,具有健康、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三是对网络信息有辨认真伪的能力,并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网络世界中,信息像汹涌波浪迎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真伪难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能运用现有的知识,理智地辨认真假信息,并能够有勇气及时改正自己不正确的认知和行为。四是了解各种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判断标准、产生的原因、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增强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五是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观念,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第二,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经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代表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气质、性格和代表个性倾向性的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完整统一,内在协调,并有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网络环境的身份虚拟性、想象性、多样性、随意性等特点,容易影响个性的整体性、独特性和稳定性,导致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困扰,影响心理健康。网络双重人格指个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分别具有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的,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是心理不健康的典型表现。因此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有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同时,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能够做到以现实性为主。

第三,网上网下均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显著标志。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积极的情绪远多于消极的情绪,主导心境是愉悦、乐观和平静的,且能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并能珍惜友谊,探索和追求真理,欣赏并向往美好事物,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创造美。一个网络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方面表现为能遵守网络道德,恰当运用网络调节情绪、宣泄情绪,因为网络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不论是在网上(虚拟社会)还是在网下(现实社会),积极的情绪总是远多于消极的情绪,主导心境是愉悦、乐观和平静的,且能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

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一般标准

现代社会中,人们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关于健康观念的逐步更新,绝大多数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现代的健康概念早已超越了传统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概念和现代人类健康观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身心和谐”已成为人类现代健康观的主要核心内容。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

世界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从社会适应能力角度,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含义:

心理健康一方面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各项功能正常良好,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心理健康二是指能长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地完善个人生活,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发生。

对心理健康狭义的认识是指预防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广义认识是指促进心理调节,发展心理效能。对中小学生来讲,心理健康应是指广义的心理健康。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由于个体在不同生活环境与生活阶段,也在不同的生活,工作活动中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心理体验。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学校特定情境中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自我认识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本文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应从以下方面来分别进行评测:

1.学习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正常的智力使中小学生能正确对待周围的各种事物,使他们在认识环境、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时保持客观的态度,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智力的正常从测量学角度来讲是指与同阶段同性别学生智商的测定值保持较小差别。智商测定值大幅高于同样本测定值也可视为正常。大幅偏低时需认真观察被评测者其它方面的表现。

(2)体脑协调。中小学生的体脑协调性表现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在学校班级教学情境下,能自觉将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注意体脑活动和睡眠的关系,善于利用记忆的规律来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

(3)自我满足。中小学生应该有适度的成就动机,从学习中获得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并促使其继续开展学习活动。

(4)学习情绪调适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问题顺利解决时可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积极情绪,问题无法自行解决时,会产生不愉快的负面情绪体验。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能够明智地接受事实,并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如求助他人,来摆脱这些消极负面情绪对自身的影响。

2.人际交往方面

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父母形成的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朋友形成的同伴关系。

(1)尊重。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对待父母,师长,同学应具有敬畏之心,礼待他人。

(2)乐群。心理健康的学生的乐群性体现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与同学交往,与同伴合作,乐于与家长,教师沟通。对于和别人交流的活动保持一定兴趣。

(3)交际技巧。学生的交际技巧处于较低阶段,但应表现为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活动。

(4)独立人格。能在人际交往方面初步体现出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对于低阶段的小学生不做要求,但应表现为对独自活动有较好的适应。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应逐渐开始建立独立的人格,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3.自我方面

中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程度较低,在自我认识方面较为初步。但从程度来讲,中小学生应随年龄阶段逐渐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1)自知:中小学生应具有自知力,表现为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低阶段应能够正常使用物主称谓。高阶段开始应逐渐对自身及自我意识有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能够在与别人比较后进行反省,除了通过与别人比较来了解自己以外,还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比较。(2)悦已:中小学生应悦纳自己,对自身的优点与缺定有一定了解,并能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

4.社会适应方面

(1)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面对现实,他们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做出客观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2)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其行为总是与环境相协调、相一致。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都愿意努力实现一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中小学校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师生良好、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校园环境创建的活的灵魂。在中小学校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利用心理健康标准正确、准确地评价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对于我们校园心理健康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只有找到全面,可具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才能使学生心理评价工作落到实处,使评测结果具有可使用的意义。本文仅作初探。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上一篇:心理访谈范文 下一篇:心理咨询中心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