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访谈范文

时间:2023-03-13 04:59:11

心理访谈

心理访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访谈》 社会转型 心理疗治 功能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人们传统的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等发生巨大变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使人们常常处于一种高度失衡状态,负面情绪不断积累,产生了诸多的心理困惑。

2004年底,出于服务大众心理健康的目的,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倾心打造了一档大型日播心理栏目《心理访谈》。栏目每期约20分钟,以现场个案访谈为表现形式,有时会插播一些外拍镜头或场景模拟等背景短片。栏目现场一般由当事人、主持人和心理专家组成。其中,当事人讲述其心理困惑和矛盾,心理学专家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帮助人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以预防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的积累爆发。如今,该栏目已走过7年征程,在疗治现代社会心理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

一、提供倾诉空间,满足情感宣泄需求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困惑和情感问题不断积聚,需要有一个宣泄和疏导的渠道。而事实上,由于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尚不健全,且求助的对象数量又十分庞大,人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这样就很容易聚集成为危及社会的巨大能量。针对这种现状,《心理访谈》充分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扉、打开心结的平台。

在栏目的演播室里,当事人、主持人和专家构成了一个人际交流场。通过电视短片叙述和当事人个人表达,专家、主持人参与意见共同完成宣泄过程。其中,电视短片用镜头和解说还原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的情感状态;当事人主动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讲述矛盾事件的来龙去脉。当然,当事人并非个个都善于表达情感,都愿意在追光灯下呈现自己记忆中伤痛的部分。这时,《心理访谈》的主持人和心理专家就会利用他们的意见参与,营造一种温馨、平和、亲切的交流氛围,恰如其分的引导宣泄的过程。

如节目《杜奕衡:告慰天堂的父母》中,正是在主持人和专家的关切下,当事人才娓娓讲述了从事演员替身工作的艰辛苦闷,并表达了对离世双亲的愧疚之情。接着,心理咨询师雷明运用心理学的“空椅对话”理论,让当事人将椅子上的花比作父母,倾吐思念之情。宣泄过程中,当事人掩饰不住激动的情绪、悔恨的心态和真实的泪水。再如节目《拿什么爱你,我的父亲》中,鉴于当事人与父亲平时交流太少,积压在心底的情感太多,以致在得知父亲患有晚期肺癌后,编导电影《我的父亲》来纪念的热情和冲动过于强烈。心理专家杨凤池就让当事人将其作为靶子,痛痛快快地把对父亲所有的爱、所有想说的话放开说出来,并鼓励当事人在现场大声地对父亲说出了“我爱你”。正是通过这样的诉说,当事人面临突变时错综复杂的心理痛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为调整情绪、解决问题提供了契机。

二、加强心理疏导,进行心理创伤治疗

从栏目的理念角度来说,《心理访谈》定位于心灵服务,展现的除了情感的宣泄,还有心理专家理性的分析与指导。这也是电视栏目所营造的宣泄平台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流相比的优势所在。在栏目心理疗治过程中,心理专家尤其关注人的心理创伤方面。

心理创伤通常指日常生活中的与精神状态相关的负性影响,常由躯体伤害或精神事件所导致,它可以以事件的当事人为载体,但也可能因目睹事件而诱发。走进《心理访谈》的当事人大多是较长时间受心理问题困扰的,而且很大一部分与成长过程中伴随的心理创伤有关,还有的当事人是遭受突如其来的变故或心理创伤,超越了心理承受底线。对此,心理专家往往借助于心理测试、行为观察实验、角色扮演、心理游戏等手段,切中肯綮地剖析当事人心理因素的深入性和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并给予指导和建议,对当事人郁结已久的心理创伤进行疏导、化解。

如节目《请别抛弃我》中,杨女士17岁的女儿海燕从三年前开始,只要一提上学,就会出现呕吐等奇怪的症状。心理专家杨凤池通过与海燕的现场交流,分析当事人行为背后的动机、目的以及心理感受,了解她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发现海燕有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这与其在学校常受同学欺负的创伤性事件,以及母女之间的交往模式有很大关系。于是,专家在现场为母女做了进一步的沟通练习,直观地告诉了母亲合适的沟通模式。再如《我是“丑女”》节目,讲述了当事人因容貌问题导致婚姻、工作不愉快,进而想卖肾整容的故事。心理专家施钢就利用看图说话作为辅助手段,分析了当事人是因为从小与姐姐的“对比效应”,使“丑”在心里扎了根。再通过形体表演和“理性情绪疗法”,引导当事人自己作出判断:如果自己不去负面放大主观判断,就不会导致愁苦情绪。最后通过解析心理学研究中的微表情,建议当事人多微笑,利用心理整容。

三、解读典型个案,提供公共心理咨询

从栏目形态来看,《心理访谈》是以个案故事为导入线索的。而任何个案都具有共性和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心理访谈》注重个案所体现出的某种共性,即典型性特征。栏目针对人们普遍遇到的各种心理困境来选材,力图体现公众普遍关心、带有共性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观众能通过栏目实现对一些问题的认同,从别人的经验里确认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同,并借此求得自身情感的平衡。

此外,心理专家注重深度解析个案的社会背景,向社会心理的纵深层次挖掘。这样,整个节目就不只是在讲个人的经历,而是通过专家的权威分析,让很多与当事人有类似经历或困惑的人能够从中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访谈》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公共心理咨询,普及了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

如节目《弟弟,姐姐好想你》,通过讲述父母离异后姐弟分离的个案故事,分析了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专家建议父母一定要用合适的方式告诉孩子离婚原因,如果传递信息不当,就会造成孩子对父亲或母亲的怨恨,不利于孩子成长。再如《双面逆子》中,通过一个啃老族的命运,专家建议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一方面要放手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让他们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要进行挫折教育,不能溺爱孩子。通过这些家常的心理话题和观众的现身说法,栏目以点对点的服务达到了点对面的效果,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个案分析的价值和意义。

四、关注家庭问题,倡导健康家庭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维系婚姻家庭的纽带,已由外在的经济与舆论等方面的制约变为内在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上的吸引。可以说,当今的家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来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包括夫妻之间对爱情的忠贞,对子女的养育,对父母的赡养等道德责任。然而,责任感归根究底是一种源于个体自身的约束力,并没有确切的评判标准。这也就导致了现代家庭危机频出。

《心理访淡》栏目致力于倡导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涉及的话题很多都是关于婚恋家庭的内容。如节目《遭遇家暴丈夫》,讲述了一对在婚姻十字路口徘徊的夫妻,丈夫讨厌妻子自作主张时表现出的自信情绪,妻子忍受不了丈夫过分的施暴行为。专家在现场进行分析后,得知双方是网恋认识,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用语言正确地表达自己,因此矛盾不断。最后建议他们继续网络交流,尝试恢复感情,不要匆忙决定婚姻的走向。再如《亲母后妈》中,10岁小女孩因养母遭遇车祸,无力供其继续上学,她却宁愿辍学,也不愿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表现出对生母的惊慌、恐惧。节目通过细致的采访后,帮助小女孩找到了一所免费接收其就读的小学,并就收养家庭如何告诉孩子身世问题提出了建议。

可以说,当事人在参加节目的过程中,不良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并在专家的指导下理性地思考家庭问题。而收看节目的观众也能在情感共鸣中获得启迪,学会多与家庭成员沟通,建立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

五、解读社会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个体或群体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他人或群体进行比较,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和心理失衡,最终引发仇富、社会对抗、暴力事件等。如果没有及时对危机事件当事人进行干预,将会长期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给社会和谐埋下隐患。

《心理访谈》栏目就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今社会问题,帮助公众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如针对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心理访谈》从5月22日开始,连续制作播出了6期节目《关注地震之后的心理救援》。5月28日开始,又推出特别节目《重建心灵家园》系列,关注有关系丧失、肢体丧失的灾区幸存者等,运用心理学的方式帮助他们恢复自我认知和行为能力。还有关注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等系列节目,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心理压力进行了心理矫正和引导。正如该栏目主编周凌所说,这档栏目开办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心理上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当中的困难和难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告诉观众如何去缓解工作当中的压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当中的矛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自《心理访谈》开播后,其始终定位于心灵服务,抓住“心理疗治”这一社会稀缺资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宣泄的平台,而且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指导解决心理健康的深层次问题,充分体现了栏目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①吴国平,《提供心灵服务 关注入生幸福――央视〈心理访谈〉栏目的创作理念》,《当代电视》,2005(2)

②施琪嘉:《创伤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③柳中权,《重构中国现代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刍议》,《城市问题》,1998(5)

④心理访谈官网,省略/lm/xinlifangtan/

(作者:湖北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2010级研究生)

心理访谈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访谈在输卵管结扎术前后对受术者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400例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在术前、术中分别进行心理访谈,乙组不进行心理访谈。将两组心理状态、术中配合、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术后康复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心理访谈的甲组情绪稳定,术中配合好,不良反应少,手术时间短,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心理访谈;输卵管;结扎术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ith tubal lig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scuss the effect of on patients with tubal ligation before or after the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Methods :Four hundred patients with tubal ligation were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during year 2009 and 2010,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psychological therapy before and during the surgery, whil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in ordinary way. Result:Compared the two groups by state of mental, adverse reactions, the time of operation, rehabilit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more stable in emotion, less adverse reactions,less time due to surgery (P

[KEY WORD]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 tubal , ligation

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常用的绝育手术,其安全性好、可靠性大,持续时间长。尽管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但在手术前后,受术者经常产生一系列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疼痛耐受性差等现象,从而导致手术不配合。而受术者心理状态常影响她们术中的配合及术后的康复。因此,了解受术者的心理反应与接受程度;了解个人、家庭、集体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因素,再针对受术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沟通、心理安慰、心理激励,是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行绝育术者4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心理访谈组,乙组为常规手术护理组,两组均由指定的2名主治医师施术,采用同一种结扎方式,术前、术中、术后填表登记受术者心理状态及手术情况。

1.2 方法

1.2.1 心理访谈实施法 从入院开始就和受术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同时了解受术者焦虑的原因,认真倾听受术者诉说,尊重受术者人格,做好疏导解释工作,消除各种顾虑和抵触情绪,说明手术是安全、可靠和可逆的,与“”有根本区别,不会影响以后的健康、工作和性生活。对于受术者的提问,给予具体解答,言语明确,结论科学,不模棱两可。在此基础上给受术者讲解术前仔细检查,手术需要时间,手术的可逆性,同时给予安全承诺;结合图片讲解输卵管结扎的方法,使受术者认识到结扎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了解输卵管在盆腔为游离的管状器官,配合越好,提取越易,痛苦越小,消除对手术的误解、担忧及恐惧,使受术者正确对待疼痛,认识到积极主动配合对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性;指导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方法讲解配合要领,如保持身心放松,在提取腹膜和输卵管时会感牵拉痛,届时行深呼吸,有效收腹保持自然呼吸的方法要领,并让她们反复练习;术中采取专人守护手术床头与受术者随意交谈的方式来分散注意力,根据手术进展和受术者的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积极的情感支持,用行动如擦汗、抚摸头部、按摩肩部等使其心理得到安慰;术后心理疏导至关重要。首先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关心体贴患者,用真挚的言词,发挥效应。其次让其得到家人和社会应有的尊重和关心,让她们面对现实,振作精神,早日康复。

1.2.2 手术配合的判定标准 配合好:术中情绪稳定,全身放松,保持自然深呼吸,提管时能听从医生指令放松收腹;配合较好:术中身心较为紧张,配合意识强,但配合方法欠佳,提管时憋气收腹,腹腔较为紧张;配合差:术中身心高度紧张,对手术操作非常敏感,医生反复强调配合要领,仍不能使身体放松,提管时憋气、挺身鼓腹、腹腔紧张。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配合情况手术间进行观察比较 见表1。

甲组术中配合满意,与乙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与乙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手术可以引起病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几乎所有的受术者在术前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不安、食欲不振、失眠心悸、紧张恐惧等,是个体对所面临的潜在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应激反应,能引起个体的痛苦体验,并借一定的生物学机制影响个体的生理平衡。术前患者的心理反应最常见的有手术焦虑、恐惧和睡眠障碍。针对引起焦虑的原因,我们着重采取了以下心理治疗[13]:(1)首先建立良好的治疗基础,尊重人格,取得受术者的信任,给予关心、安慰和鼓励,贯穿整个治疗的始终。(2)与受术者进行充分的心理交流,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地评估,确定需要治疗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治疗引起心理障碍的重点问题。(3)向受术者及家人介绍有关手术方法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争取家人对受术者的理解和支持。(4)绝大多数受术者对输卵管结扎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是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术前应纠正其错误认识,强调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逆性,以消除各种顾虑和抵触情绪,是减轻焦虑的关键。(5)术中医护人员与受术者倾心交谈,分散注意力,指导其缓解紧张情绪。通过方式多样的心理治疗,缓解了不良心理反应,降低了受术者的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因为人为的情绪状态在痛知觉中起重要的作用,焦虑常引起痛阈降低[4],从而致不良反应出现增多,术中配合差,术后康复慢。所以,心理访谈即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受术者的心理活动、个体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其心理应激状态调控在最佳状态,对女性绝育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从表1、表2结果显示:甲组在术中配合满意,与乙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与乙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还看出配合差,不良反应较多,是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全身肌张力增强,加上恐惧、焦虑可致使痛阈降低,对手术操作敏感、腹肌紧张、牵拉痛加重,形成“焦虑--肌肉紧张--进一步焦虑”的恶性循环,使手术不良反应增加,手术时间延长,影响术后康复。结果表明:心理访谈可有效消除受术者不良情绪,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希望受到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由过去支配服从模式,改善为共同参与模式,促进了受术者在手术中的主动配合,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实践证明:心理访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有巨大的意义,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戴展男,季健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及出院教育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5):1920.

[2] 孙奇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5):6768.

[3] 吴秀芳.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1):57.

[4]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17.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向塘中心医院妇产科 江西 南昌330201

心理访谈范文第3篇

策略之一:紧紧抓住转型期中国人对心理知识的强烈需求这个核心,并以此作为制作节目的根本,围绕巨大的精神需求进行节目制作和市场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权威政治、人治国家、单一文化、封闭社会向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的转化。在这场变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过去人们长期被压抑的利益意识在觉醒之后,对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在精神上和人性上都得到了解放。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社会文化形成了多元发展的局面,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大为提高。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变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如自由主义的倾向、拜金主义的泛滥、享乐主义的追求、低俗文化的流行。有些人在很大程度上迷失了信仰和做人的准则,从而导致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伴随着这种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生活节奏在加快。工作变动、人口流动、竞争加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人际关系紧张,也使不少人急功近利、盲目发展,一旦失败,极易产生失望、焦虑、压抑、抑郁等心理失衡现象。这些消极因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和谐也产生着不利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人,急需专业而权威的心理知识的普及。而同心理学普及程度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的心理学界和心理学还不够成熟、不够健全,而需要求助的对象数量却相当庞大,这就为此类节目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当前,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和谐社会建设不仅是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重视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我认为,心理访谈类节目的最基本策略,就是紧紧抓住当前我们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抓住转型期中国人对心理知识的强烈需求这个核心,以此作为节目的制作根本,满足人们不断变化和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

策略之二:将传播内容的学术性、精英性与传播手段的通俗化、大众化有机结合起来

随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转变,人们在物质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精神生活的质量。面对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请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也逐渐为国人所接受。由于中国的心理学和心理学界还不够成熟,而受众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心理访谈类节目的开办,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扉、解开心结的平台”。“不仅让当事人能够得到心理专家积极有效的指导,更让大众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电视台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①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台开办心理访谈节目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不在于仅仅为了解决某些个案当事人的心理问题,而在于通过电视这种影响力巨大的大众传媒,对大量的、隐匿在屏幕背后的、具有相似心理问题的人们进行一次集中的、广泛的心理辅导。我认为,这既是此类节目广受关注的根本原因,也是节目存在和发展的优势所在。

但是,好的目的还需要有恰当的手段才能实现。说到心理学,人们通常的印象是远离大众,甚至有些神秘感,其高度的专业化使一般民众难以接近。电视作为视听兼备的大众媒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心理学在人们心中的神秘感和生涩感,但是,心理学家在电视上和在医院的咨询室给人做咨询和分析毕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这类节目必须将内容的学术性、精英性与传播手段的大众化、通俗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电视这个影响广泛的大众传媒,利用其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以通俗化、大众化、形象化的手段向观众教授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融学术性、知识性、科普性、指导性和画面的视听性于一体,通过对个案当事人的心理学分析,不仅为当事人解开心结,找出导致其心理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为那些有相似心理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不愿走进医院和演播室的人们提供一个参考,使他们能够从别人的案例中以及专家的指导中得到有益的启发。而对于本身没有相似心理问题的观众来说,也使人与人之间得到了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知识的机会。从别人的案例中得到借鉴,从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获得专业指导,检阅自身心理健康程度,做到及时防范,避免相似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观众心目中产生共鸣,从而引起更多观众的关注,也才能使节目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正如央视《心理访谈》节目的专家杨凤池所说:“心理访谈必须含有技术含量,否则就失去了心理访谈概念的内涵。同时,这种技术含量又必须用通俗化的语言,公众能听懂、能看懂的方式呈现,所以要求其通俗化。通俗化不排斥学术性和技术含量,强调学术性和技术含量又不能脱离通俗化,好的节目恰恰是这两者之间的平衡。”②

策略之三:利用专业、时尚、健康的专家形象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

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家走上电视屏幕,并不是自今日始。只不过以前心理学家并不是作为节目的主角参与到节目中来。这些年,随着电视谈话节目对私人情感及心理生活内容的格外关注,心理学家在节目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心理学家在节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家从过去散见于个别节目中的边缘化角色到今天成为统领节目的核心,是中国谈话类电视节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心理学及心理学家也以此为契机完成了其影响力的拓展。

在大众固有的观念中,心理学和心理学家往往同严肃、刻板、高高在上甚至神秘莫测联系在一起。因此,此类节目应当尽可能利用现代电视手段对其进行包装,利用专业、时尚、健康的专家形象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使屏幕上的心理学家一改过去人们的固有印象,以更加生活化、时尚化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用时尚靓丽代替严肃刻板,用平易近人的娓娓道来和充满趣味的心理测试代替枯燥的专业术语。当然,一个节目要被受众广泛认可并喜爱,只有时尚是不够的。敏锐的眼光、独到的见解、专业的解答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尤其是心理访谈这类专业性较强的节目,要想在观众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归根结底要靠节目的专业权威性取胜。根据传播学理论,一个信息的被接受程度首先取决于传播者本身或者说信源的可信性。可信性(Credibility)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Expertness),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心理访谈》、《心灵花园》等节目的成功之处正是由于抓住了这两点。如《心灵花园》的嘉宾主持、心理学博士张怡筠,每次上镜,不仅衣着得体,装扮时尚,而且以女性特有的温柔气质,用充满人文关怀兼具专业水准的分析,去帮助每一位走进节目中的当事人,使人倍感亲切,令人折服。而央视《心理访谈》所请的两位专家,一位是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一位是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李子勋。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科背景,而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以高度的专业化和责任感赢得了受众的信赖和支持。

总之,为了吸引观众的目光,充分利用专业、时尚、诚恳、可信的嘉宾主持不失为一种策略,这也是此类节目提高收视率的一大法宝。

以上,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传播策略,其中,围绕巨大的精神需求做文章是基础,将内容的学术性、精英性与传播手段的通俗化、大众化结合起来是核心,利用专业、时尚的嘉宾主持是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

心理访谈类节目作为一种学术性较强的节目,与新闻、娱乐等节目相比,似乎并不占什么优势,但是,只要找准节目的定位,再加上恰当的传播策略,此类节目应该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此类节目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问题;如何在告知事实和保护受众隐私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索研究,使这类节目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注释:

①徐舫州、周敏:《天时地利人和――浅论〈心理访谈〉栏目的特色》,《中国电视》,2006(3)。

②杨凤池:《我做〈心理访谈〉》,央视国际www.cctv.com.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博士生)

心理访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肢体残疾;就业心理;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11-02

[作者简介]杨烨(1986―),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肢体残疾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比,除了面临一般的就业压力,他们还要面临由于身体方面的缺陷带来的额外的压力。本文从就业心理角度出发,研究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他们所学专业、当前的就业政策是否相关。本研究对象都来自目前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访谈方案,研究者选择17位即将毕业的肢体残疾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他们一方面存在着紧张焦虑、自卑怯懦等消极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也有着对就业的积极、乐观,主动进取的良好心理状态。访谈表明,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如下特点。

一、紧张、焦虑

面对就业,大多数普通大学生也会有紧张焦虑的心理,而在肢体残疾大学生中,这种心理更加突出。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4位师范专业的肢体残疾大学生由于身体残疾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这加剧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紧张、焦虑心理。这4位学生最理想的就业方向就是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但是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而根据《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及操作规程》的规定,“两上肢或两下肢不能运动者,四肢残缺变形,行路步态跛行,上肢(特别是右手)残缺影响板书书写者;身体畸形,如明显鸡胸、驼背、脊柱侧弯外曲超过3厘米”等均属于体检不合格。根据上述规定,这4位师范专业的肢体残疾大学生是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他们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希望很渺茫。因此,他们感到紧张和焦虑,对今后的就业方向也感到迷茫。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7位非师范专业肢体残疾大学生也存在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特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采取普遍撒网的方式,一方面准备着事业单位的考试,另一方面又奔走于各大康复中心等机构。

二、自卑、怯懦:担心受到歧视

肢体残疾大学生因其生理上的缺陷会存在自卑的心理,表现得比较怯懦。在访谈中,有11位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自卑心理,这个比例占64.71%。访谈中,小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学历都感到自卑,她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事业单位工作,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在求职过程中肯定会遭到拒绝。她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她先查阅网上的招聘要求,再对照自身情况,觉得自己不符合要求肯定不会被录取。因此,她一直都没有勇气向用人单位提交自己的简历。

三、被动、不积极:对于家庭过分依赖

肢体残疾大学生的被动依赖心理主要体现在求职过程中,不愿主动追求理想的职业,缺乏主见,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就业意向,依赖学校或家庭帮自己找工作。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8位学生(均是女生)表达了希望毕业后回家乡工作的愿望,希望留在父母身边,其中2位学生则明显表现出对家庭的依赖,完全依靠父母帮自己找工作。

小程很依赖父母,没有自己主动找工作的意识。对小程的访谈是在11月底进行的,这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找工作,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实习单位。但是在问及小程是否开始找工作时,她说:“之前,我父母帮我联系过家乡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但是需要考试,我自己还没有去咨询。”

小张同样也比较依赖父母,她的实习和就业单位都是父母给联系和安排的,不需要她自己担心,而她没有考虑过自己联系工作单位。她希望在家乡工作,没有考虑家乡以外的地方。小张说,暑期她妈妈给她安排了医院里康复理疗的工作,对于这份工作,她本人并不是很喜欢,但是依旧选择听从母亲的安排,没有想过自己独立找工作。

四、固执:不切合实际的就业方向

固执的就业心理一般表现在肢体残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某一自己心仪单位或者职位的偏执,即使自己条件不足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一意孤行。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11位学生(占访谈对象总数的64.71%)表示出对事业单位的偏爱,认为事业单位工作稳定、福利好、待遇高,更适合自己。例如小陈说,她想去事业单位,或到特殊教育学校当教师,或回家乡的残联工作,暂不考虑其他工作单位。

可是,该校就业办近三年的统计表明:2013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662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7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79%;2012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736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3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3.77%;2011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638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7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9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进入事业单位的比例在15%左右,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与该校就业办负责人沟通得知,进入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大多数是健全的学生,几乎没有残疾学生进入事业单位。可见,肢体残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事业单位固执偏爱,不想进入其他单位工作的想法缺乏实际考虑。

五、积极、乐观、自信:职业目标合理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6位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工作。他们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自卑、不自负,面对就业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自己充满自信。

小刘是所有访谈对象中最有自信的一位学生,他的职业规划也最具体、可行。小刘是先天残疾,家庭贫困。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母亲随后改嫁,他由爷爷、叔叔、婶婶抚养长大,对爷爷、叔叔、婶婶充满感激。小刘独立能力很强,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通过学生会(老师介绍),我参加了江苏省残联的一些手语翻译项目。同时,我在校外积极为自己创造机会,到江苏省伤残人康复中心做学业辅导老师、做家教,尽可能在多方面锻炼自己。在校内,我将自己的手语学以致用,帮助聋生做翻译,做手语老师等。”对于今后的就业方向,小刘希望从事残疾人服务工作。他说:“我还是喜欢自己现在的培智专业方向,但是我更希望今后能够从事针对聋人手语的工作。”访谈之初,研究者以为小刘在谈就业问题时会表现得比较自卑,因为身体残疾,小刘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小刘表现得很坦然。在就业方向上,小刘更多的是考虑为残疾人服务,希望能够从事聋人翻译工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加上他自己也是残疾人,能够很好地把握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基于此,小刘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张建.关于促进残疾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55-56.

[2]颜农秋.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疏导[J].学校理论战线,2004(7):47-48.

[3]谭震洋.中国残疾人就业政策分析[D].沈阳:东北大学文法学院,2009:24.

心理访谈范文第5篇

本文试图解读一些优秀的记者和主持人在不同的电视访谈节目中与作为受挫者的嘉宾进行良好交流的经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他们采访受挫者的成功经验。如本文的副标题所示,笔者在解读他们的采访经历,总结他们的采访经验时借助了一些心理学原理,特别是其中的心理会谈技巧的原理。笔者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次对受挫者的成功采访都是一个记者或主持人以有效的心理暗示帮助受挫者成功地克服自身心理障碍的过程,因而心理学进路理所当然地被笔者视为探讨这一问题的最佳策略。本文的主体可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也就是笔者从“共情”、“自我暴露”和“角色性指导”这三个视角审视优秀的记者和主持人采访受挫者的成功经验而自然形成的。笔者希望,本文能为提高记者和主持人应用心理会谈技巧及其原理的自觉意识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受挫者心理学心理会谈技巧

所谓受挫者自然是指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在某一(或某些)方面遭受了挫折的人。那么,何谓挫折呢?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达到目标的行动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1]根据心理学家的描述,受挫者往往会怀有紧张、沮丧、痛苦或焦虑等消极心理因素,并因此在与人的交往中产生较强的防御心理,不愿袒露心声,尤其不愿重提相关往事。如果由此稍作推理,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面对新闻界的采访请求,一个受挫者完全有可能加以拒绝,即使勉强应约而来,也完全有可能在访谈过程中缺乏说话的欲望,表现出敷衍的态度。其实,这也是能够为中外新闻史实所证明的。

然而,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或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并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受挫者就轻易放弃采访你的机会,如果他认定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有着巨大的新闻价值。他不仅要获得采访你的机会,而且更要充分地利用这样的机会,也即要通过采访尽可能多地获取有新闻价值却不为人所知的信息。一种博弈态势由此显现:一方倾向于三缄其口甚至干脆拒绝了事;另一方却要获取并进而充分地利用好采访机会。对于后者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一个优秀的记者或主持人之所以是优秀的,就在于他能克服采访策划阶段和采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于是,我们也确乎看到了中外一些优秀的记者和主持人一次又一次把受挫者请进了采访现场,一次又一次在电视访谈过程中以自己的智慧调动起这一类嘉宾的谈话积极性,从而制作出堪称范本的电视访谈节目。

本文试图解读一些优秀的记者和主持人在不同的电视访谈节目中与作为受挫者的嘉宾进行良好交流的经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他们采访受挫者的成功经验。如本文的副标题所示,笔者在解读他们的采访经历,总结他们的采访经验时借助了一些心理学原理,特别是其中的心理会谈技巧的原理。笔者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次对受挫者的成功采访都是一个记者或主持人以有效的心理暗示帮助受挫者成功地克服自身心理障碍的过程,因而心理学进路理所当然地被笔者视为探讨这一问题的最佳策略。

如何采访受挫者?本文将从以下三个心理学视角来回答作为本文主旨的这一关键问题。

一.“共情”(empathy)

毛阿敏在歌唱事业处于巅峰时,先后遭遇了二次税务风波,这给她的事业、爱情、家庭及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尤其是第二次,她被税务机关判定为“逃避法律责任,重罚81万元”,原因是她在税务调查期间擅自离境。在之后的4年中,毛阿敏辗转多个国家,身心倍受煎熬。由于思乡心切,1999年毛阿敏终于返回国内,并承担起一切法律责任。下面是陈鲁豫在《鲁豫有约》中采访她的片段——

陈鲁豫:4年没有见过父母,他们也不能去看你,你也不能回去看他们,这对你来说太难了,我觉得。

毛阿敏:当时我想我可能一辈子都在国外,然后我就觉得有一天我的父母亲不在了,我可能都不能回来送葬,这是最难过的!然后我就天天问自己,我怎么了?我怎么今天会是这样的?[2]

陈鲁豫的提问没有任何对于毛阿敏漏税行为的批评色彩,也没有对她擅自离境提出任何异议,而是暂且去掉了客观的法律评判和个人的是非标准,完全站在毛阿敏的角度,感同身受地体会了一个作女儿的她在背井离乡时的痛苦。细细品味陈鲁豫的提问,可以看出它有着三层涵义:第一层是“4年没有见过父母”,这从整体上概括了毛阿敏独自漂泊的状况;第二层是“他们也不能去看你,你也不能回去看他们”,反复强调了毛阿敏与父母虽然日夜思念却无法相见的痛苦;第三层是“这对你来说太难了,我觉得”,如果说陈鲁豫在一二层中对客观情况的描述是想告诉毛阿敏:我认真地体会了你当时的处境,那么,通过第三层陈鲁豫要传达的意思则是:我完全理解你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我也很明白在那种情况下为人子女的苦衷。试想一下,作为一个遭受挫折后孤独、失落的人,毛阿敏最需要的不就是这种像来自知己一样的理解和关怀吗?所以陈鲁豫“将心比心”地体谅她,设身处地从她的角度考虑问题,必然会赢得她的信赖,使她觉得面对如此善解人意的朋友,根本没有掩饰情感的必要。实际上也正是毛阿敏的这一份信赖奠定了这次访谈成功的基础。

其实,这种向对方表达理解、体谅的交流方式,在心理学上是有据可依的。在心理治疗工作中人们很重视心理会谈技巧,“心理会谈是指为了达到预定目标的两个人或更多的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是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形式进行的,会谈最初都是由来访者前来寻求治疗者的帮助开始的。”[3]心理会谈有很多技巧,其中一种叫做“共情”,它对于来访者和治疗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共情是指治疗者不以外界客观的或个人主观的参照标准,而是设身处地从来访者的参照标准去体会其内心感受,领悟其思想、观念、态度和情感,从而达到对来访者境况的准确的理解。”[4]其实,通俗地说,“共情”也就是治疗者设身处地地体会来访者的情感世界,让来访者觉得自己被对方所理解,甚至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为什么“共情”如此重要呢?研究表明,来访者去咨询治疗时,对于治疗者会抱有某些特定的期望,他们对于治疗者对自己的态度非常敏感。如果治疗者是友善的、可信的,像知己故交一样理解自己的处境和情感的,他们会很愿意向其倾诉;但如果治疗者是严厉的、冷漠的,对于他人的痛苦是毫无感受的,那么来访者自然不愿吐露心声。

相应的,在电视访谈节目中,有着挫折心理的嘉宾同样也很留意主持人对自己的态度,因此主持人要想使嘉宾敞开心扉,就必须与其“共情”,而且还要把这种善意充分表达出来,让嘉宾当场就感受得到。只有这样嘉宾才能把主持人当成知心朋友,并回馈以坦诚。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男子游泳选手蒋丞稷一破再破亚洲纪录,“中国泳坛之梦也许即将实现”的希望被点燃了。在人们的喝彩声与期待的目光中,蒋丞稷却在两个优势项目的决赛中,仅获得了被人戏称为“铁牌”的第四名。这两块“铁牌”给蒋丞稷也给中国游泳队带来了巨大的遗憾。蒋丞稷回国后,白岩松在《东方之子》中采访了他——

白岩松:你现在仅把游泳,或者说体育,仅仅把它当成一种竞赛吗?

蒋丞稷:我认为不是。它是一个民族、它是一种气魄、也是一个人的较量。它不光是肌肉,不光是体能而是一个人,它是整个人的体现。当你在综合指标上超过它的时候,超过别人的时候,你才有可能赢。好比以前说的一句话,“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认为不是一个运动员,因为体育是人的竞争。

白岩松:以我的感受来看,在你运动训练之外,你一直非常希望做到一件事,是能让自己的头脑、或让自己的人生变得非常不简单?

蒋丞稷:对,我希望在我的能力范围里面,我做到最好,不管做任何事情。虽然说经过一个一个的台阶走,走到今天,每个台阶都给我信心,所以说每个台阶都预示着我有这个能力和世界强手抗衡。[5]

在蒋丞稷说出自己对于体育的理解后,白岩松的追问非常精彩,“以我的感受来看”这句话很明显地向蒋丞稷传达了一种信息:我一直在像朋友那样努力体验你的内心。整个追问都在暗示蒋丞稷:虽然你今天的努力失败了,但我明白你是一个有着崇高感的运动员,并且一直在为人生崇高的目标努力着。这样的理解必然会拉近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使蒋丞稷的受挫情绪逐渐淡化,积极地投入到交谈中来。而蒋丞稷的反应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他很快地甩掉了受挫后的失落心理,像面对一位老朋友似的,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对于这次失败的不服,以及“和世界强手抗衡”的“信心”。

再如,在中国女足夺得第三届世界杯亚军回国后,白岩松采访了守门员高红,当他提到在与美国队点球大战中高红五个球一个也没扑到的伤心往事时,白岩松说——

“按照我对你的了解,这件事情会在你的心里痛苦很长一段时间,是不是?”

“按照我对你的了解”这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交谈时用的语言。白岩松通过这样的一种知己认同方式,把自己与嘉宾“共情”的立场表现地很明显,对于这样一位了解她的朋友,高红怎么能不袒露心声。她说世界杯后朋友们都在她面前避免提点球的事,但他自己不能轻易原谅自己。本来想打完世界杯就退役的,可现在觉得就这么退了太窝囊等等。而且在白岩松的带动下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倾诉欲望也越来越强了。

二.“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

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事件曝光后,美国的新闻界掀起了巨浪。为了争取到采访莱温斯基的机会,有人甚至要出资300万美元作为她的酬劳,并允诺为她出书,让书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等等。从菲尔?多纳休到沃尔特?克朗凯特,莱温斯基选择著名电视主持人的范围很大,但是最后她还是选择了没有承诺给予她任何“好处”的美国电视新闻界第一夫人——芭芭拉?沃尔特斯。为什么呢?来看看芭芭拉为了获得专访机会对莱温斯基说的话——

“如果你是我的女儿,我不知该跟你说什么,我也许会告诉你挣些钱吧……不过,倘若你按我这样做,大多数人会尊重你,可我不能为你做出那样的决定。”[6]

在那次新闻大战中,莱温斯基的不少亲朋好友都对她说:“看看你,什么钱也没得到。”他们让她去争取能得到的钱。其实在这起丑闻中,莱温斯基除了名誉扫地之外什么都没得到,她的爱情遭到了众人的指责,就连克林顿在法庭上也一直用“服务”来形容莱温斯基与他的关系,这极大地伤害了莱温斯基的感情和尊严,所以作为亲友站在她的立场劝她在这个时候为自己拿回点补偿也是有情可原的。芭芭拉的话是以母亲的口吻开始的,表达了如果自己的女儿遇到这样的事,她也会出于母亲对女儿的心疼而劝女儿“挣些钱吧”。这种真实想法的表白会让莱温斯基觉得芭芭拉是一个通情达理、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故作高姿态、一味地批评指责她。试想,在四面楚歌时一个陌生人向自己投来了亲人般的关怀,并且毫无顾忌地表达了母亲一样的焦急,这种设身处地为自己考虑的真情,对一个年轻的受伤女子来说是多么具有感染力啊!而芭芭拉正是通过把这份真情坦率地表白出来,才初步敲开了莱温斯基的心门。紧接着芭芭拉话锋一转,又站在客观的角度,很认真地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观点,“倘若你按我这样做”即把澄清事实视作比获取金钱重要,那么“大多数人会尊重你”。相信这一句是分量最重、最奏效的话,因为当时莱温斯基正深陷于“美女”“去白宫就是为了勾引总统”等等恶劣的评价中痛苦万分,她最渴望得到的就是人们的理解和尊重。而芭芭拉恰恰在这个时候为她“雪中送炭”——这份尊重来自于希望有机会跟她平等地交流、听她诉说真相,而不是与她进行金钱的交易。最后的一句话“可我不能为你做出那样的决定”是告诉莱温斯基:无论是你的父母还是亲友都没有权利替你做决定,你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是选择“挣些钱”还是“大多数人的尊重”?面对这样的选择,相信任何珍惜荣誉的人都会倾向于后者。芭芭拉的这两句话堪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把自己两方面的想法全都开诚布公地说了出来,这种坦荡表白自己方式迫使莱温斯基也不得不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从而做出明智的抉择。最终芭芭拉就是以这种“开(心)门迎客”的心理战术,赢得了这场新闻大战的胜利。

可为什么率先敞开心扉的做法会对莱温斯基有那么大影响,甚至超过了丰厚利益的诱惑呢?在第一部分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了“共情”的魅力,如果说感同身受地从受挫嘉宾的角度思考问题,非常有可能使嘉宾把主持人视作知己的话,那么,心理会谈中还有一种更为有效的技巧,它可以在“共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拉近受挫嘉宾与主持人的距离,使其觉得主持人与自己是一样的人,因此,面对今天的失败自己没必要羞于启齿,而是应该毫无顾忌地、诚恳自如地倾诉出来。这种技巧叫做“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是指治疗者通过坦率地表达个人感受或个人过去的经验和经历的方式,诱导并引起来访者心理的自我开放,进一步表露带有隐私性质的信息。”[7]研究发现,在心理会谈中治疗者的“自我暴露”行为可以增加对来访者的吸引力,使来访者更愿意向其袒露心声。因为通过暴露自己,治疗者赢得了来访者更多的信任,使来访者觉得治疗者很愿意投入到他的情况中、很能体会他的心情,并且有着和他相似甚者一致的感受或经历,而不是看他热闹的人。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消除来访者防御和抵触的心理。

虽然芭芭拉对莱温斯基说的话仅仅是采访前的约请,但这种“自我暴露”技巧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同样是适用的,而且事实上很多主持人都已经把它视作使敏感的嘉宾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敞开心扉的金钥匙了。比如,陈鲁豫与毛阿敏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

陈鲁豫:其实到昨天晚上我还挺担心的,因为我不知道你做了多大的心理准备,不知道你准备对我讲多少。但我想,如果你来做我的节目,你心里面应该会想到我可能会问得很坦率。

毛阿敏:我知道你应该问一些比较尖锐或者比较坦率的问题。[8]

相信每个主持人在采访一个比较难采访的嘉宾之前,都会有陈鲁豫的这种担忧,但不是每个主持人都愿意像陈鲁豫这样将这种担忧“自我暴露”出来,因为他们希望在观众面前树立一个能够自如掌控局面的强者形象。这种定位对于一般的嘉宾而言,也许不会引起太大反应,可当面对的是一个由于受挫而情绪低落,甚至由于觉得事情不光彩而感到自卑的嘉宾时,主持人越是突出自己的强势地位就越有可能被嘉宾拒之千里。所以像陈鲁豫这样,在节目一开始,就通过暴露自己对访谈不是很有把握来向毛阿敏“示弱”,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这可以让毛阿敏觉得主持人是认真的、坦诚的,她们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同时还能让毛阿敏感觉到主持人也渴望得到她的真诚对待。这种实在、平和的交谈关系,很容易使一个焦虑、警觉的受伤女子产生信任和好感。而毛阿敏的回答实际上就是在说“我知道你会问得比较坦率,我做好心理准备了,你问吧。”嘉宾能在一开始就表现出这样的配合,这无疑为整个访谈的顺利进行开了个好头。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自我暴露”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从性质的角度来分,这种信息大致可以分为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当主持人暴露的是自己的负面信息时,嘉宾将会更快地进入到没有任何顾虑和防范、完全敞开胸怀的境地。比如脱口秀女皇——奥普拉,很乐意在她的节目中坦荡表白自己的灰色经历——小时候曾经抽过可卡因、曾被自己的亲戚、曾经在很年幼时就怀孕但孩子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等等,这些不符合公共道德评判标准、不光彩的经历虽然是一名主持人不应具备也不被欣赏的品格,但是,恰恰是因为奥普拉敢于把这些经历坦诚地“自我暴露”出来,对观众做到了真诚,才使得她的嘉宾能轻松地放下心理包袱,从而像面对知音一样倾诉自己的情感。

三.“角色性指导”(roledirection)

作为一名运动员,国旗为他而升、国歌为他而奏,还有奖牌、鲜花、掌声……这些是他多年辛苦训练的回报,是他一生最大的期待和幸福,所以领奖台在运动员心目中是一个蕴含着太多情感的地方。正是出于对这一点的熟谙,白岩松向蒋丞稷接连抛出了两个围绕着领奖台的问题——

白岩松:我不知道一个运动员,当他离领奖台、离世界大赛的领奖台如此之近的时候,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蒋丞稷:怎么说呢,心情有高兴也有难受的地方。因为我认为确实是太近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白岩松:你是作为第四名来看奖台上的一二三,但这奖台上一二三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一种来自于第四的威胁呢?

蒋丞稷:我相信他们会感觉到,因为这种威胁是来自亚洲,来自于一个黄皮肤的国家。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的。而且我跟他们之间的距离是那么的接近,我曾经在游50米自由泳之前,我说过一句话,“我要让波波夫认识我,我要让他知道,中国有一个蒋丞稷”。[9]

第一问中白岩松问的是“心情”,这个“心情”的发生情境是“离领奖台、离世界大赛的领奖台如此之近”也就是第四名与领奖台之间的近距离,“心情”的感受者是领奖台下的蒋丞稷;而第二问中白岩松问的是“威胁”,这个威胁的发生情境与上一问相同,还是那个第四名与领奖台之间的近距离,但是“威胁”的感受者却是领奖台上的前三名获奖者了。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白岩松的这两问涉及的情境相同,但感受者的位置却正好相反:一个在领奖台下,一个在领奖台上。显然这是事先设计好的两个前后照应的提问角度,它的妙处就在于通过让蒋丞稷对比赛的胜败做换位思考,使观众既感受到了他距离梦想之实现近在咫尺时的遗憾——“确实是太近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也感受到了他向奖牌梦冲锋的信心——“我要让波波夫认识我,我要让他知道,中国有一个蒋丞稷”,并且还由此明白了中国男子游泳在世界上的位置。

这种让嘉宾置身于特定情境,做换位思考的方法,正好与心理会谈中的“角色性指导”很相似。“角色性指导”包括“角色扮演”(roleplaying)、“角色颠倒”(rolereversal)等。“角色扮演在行为治疗中很常见,它是让来访者扮演自己当时的情况,然后治疗者对其给予指导。角色颠倒的情况与角色扮演类似,但来访者不是扮演自己而是扮演另一个与自己有关的人。”[10]通过“角色性指导”治疗者可以了解到来访者在面对问题的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而且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还可以让来访者更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这不仅有助于来访者自我认识的改善,治疗者也能从中收集到更多真实的信息。

但是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一般不会真的付诸行动,去扮演角色、去演一出心理剧,而是将“角色性指导”付诸于想象,在回忆当时的具体情境时,像心理剧表演一样“真听、真看、真感受”地在心里复活那个曾经的自己和真切的感受。其实,通过渲染气氛、描绘环境让嘉宾在想象中先进入特定的情境,然后再用角色性的视角观察问题,是一个很科学的顺序,前者是后者的铺垫。这是因为让任何人立刻说出曾经有过的感受都很困难,更何况是心情很复杂的受挫者。所以主持人只有先引导受挫者“身临其境”,他才有可能作为情境中的角色有感而发、流露真情。比如上引白岩松在采访蒋丞稷时也做了这样的铺垫。他先是运用“离领奖台,离世界大赛的领奖台如此之近的时候”这样的递进式强调,尔后在第二问短短一句话中就两次使用了“第四名”和“台上的一二三”这种敏感性的词语。这样的设计其目的都是为了触动蒋丞稷敏感的神经,使他再次经历那个令人遗憾的领奖台情境,从而引发他深藏的感情。

在税务风波中,毛阿敏曾经因为情感陷入最低谷而一度想要自杀。针对这一经历,陈鲁豫是这样发问的——

陈鲁豫:你当时准备了多少片药?

毛阿敏:整整一瓶,我想至少有100片吧。我这个人是很怕痛的,我要做傻事不会选择最痛的方式的。

陈鲁豫:你以为吃安眠药就会不难受吗?

毛阿敏:我不晓得,没有试过嘛。那天晚上下暴雨,整个街面上都淹了,有半尺深,好像脚都被淹得看不见了。

一片药、一种痛,这些细节问题最能勾起毛阿敏自杀的痛苦回忆,她心里那个刻骨铭心的画面在陈鲁豫的引导下一点点清晰了起来。虽然毛阿敏的回答没有直露地表达出她的主观感情,但她对自杀当晚自然场景的描绘,已经足以反映出她内心的凄凉和绝望了。

陈鲁豫:也就是当你拿着那个药一切都已准备好,就要吃了,然后这个时候……你的父亲在外面敲门,你当时感觉到会是你的父亲吗?

毛阿敏:没有,可这就是父亲的预感……

陈鲁豫:如果那次他不出现的话,很可能你就干了傻事吗?

毛阿敏:没了。[11]

陈鲁豫这次对那晚情境的描绘简直是“工笔画”,非常具体可感,特别是“就要吃了,然后这个时候……你的父亲在外面敲门”这样的动作性描述,绝对可以让毛阿敏有“昨日重现”的感受。而在这种情境中进行角色性的思考,则有助于毛阿敏这样一个受伤女子在角色扮演中卸掉防御心理,真实地说出情感波折。“没了”(根据上下文,这里的“没了”是“死了”的委婉语)很能体现出她对生命逝去难以言表的情感,以及当那段经历烟消云散后,内心空落落的感受。在采访完毛阿敏之后,陈鲁豫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有一些话她永远都不会说,但是有一点我能够肯定:今天在我面前的毛阿敏最大程度地向我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12]正因为陈鲁豫运用了“角色性指导”的技巧,才使访谈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到了最好。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如果想使有着挫折感的嘉宾克服心理障碍、敞开心扉,借助心理会谈技巧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有效的,而这一点也已经为中外很多著名记者和主持人的成功经历所证实。然而,客观地说,这些记者和主持人在运用这些技巧时并不一定都明白其中的心理学原理——他们也许仅仅凭借着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验,而非出于对心理会谈技巧的了解。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创造出的堪称典范的电视访谈节目却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看到了心理学原理尤其是心理会谈技巧的原理在采访受挫者时的妙用。不失时机地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增强我们自觉运用这些心理学原理的意识。

虽然心理会谈技巧可以为记者和主持人在电视访谈时所借鉴,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电视访谈毕竟不是心理会谈,记者和主持人也不是治疗者。电视访谈和心理会谈有着迥然不同的目的。治疗者与来访者进行心理会谈,目的是为了帮助来访者驱散心理阴影,从而以健康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因此治疗者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有利于来访者心理的恢复。而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记者和主持人并不担负治疗的工作,他们的职责是从嘉宾那里得到观众希望了解的信息,而心理会谈技巧只是他们打开嘉宾话匣子的方法之一。因此在电视采访中,有些问题即使会使嘉宾心里很难过或者很为难,记者和主持人也不能像治疗者那样出于策略性的迁就而放弃,毕竟电视访谈节目是以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为目的的,而这些信息正是观众的兴趣所在和节目的价值所在。

鉴于电视访谈与心理会谈既有相似甚至相同之处又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因此电视记者和主持人在与受挫者对话时,就应该既自觉借鉴心理会谈技巧以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又不能盲目照搬心理会谈技巧以致丢失电视采访的目的。大量的事例证明,这是我们在采访受挫者时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凡是在对受挫者的采访中取得成功的记者和主持人都无一例外地遵循了这一原则,陈鲁豫如此,白岩松如此,芭芭拉?沃尔特斯同样如此。

参考文献

[1]胡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2]刘长乐.《鲁豫有约(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6页

[4]傅安球.《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正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92页

[5]梁建增,孙克文,陈虻.《东方之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6]陆琼.“美国电视新闻第一夫人”.,2006年5月11日

[7]傅安球.《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正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10页

[8]刘长乐.《鲁豫有约(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8页

[9]梁建增,孙克文,陈虻.《东方之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10]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4页[11]刘长乐.《鲁豫有约(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心理访谈范文第6篇

1.学生状况

独立学院的生源大多文化基础较差或存在偏科现象,在我国高考选拔考试中,独立学院学生的录取分数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分数较低,偏科现象较突出;由于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存在地域差异,并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各独立学院学生的知识面宽窄不一、知识结构差别较大,群体同质性较低。基于这种差异性,独立学院在管理方面需要一种更具接纳性的方式。通过对学院招生数据进行汇总,我发现,2011年和2012年城镇和农村往届学生在招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高达61.1%和53%,一半以上学生有过二次高考经历,部分学生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在面对和处理问题时过于自我中心,活动积极性不够。他们思维活跃,却我行我素,表现为厌学、旷课、沉迷网络游戏等。

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部分企业、单位对独立学院学生也存在偏见,使得他们产生“再努力学习也无用”的错误认知,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消极态度。一方面,他们对学校生活充满渴望,但高昂的学费使其对父母、家庭有一种愧疚感;另一方面,他们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缺乏自信而止步不前。虽然在年龄上已是成年人,但是来自社会方面的不良信息、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以及自身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使得他们在思想上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消极对待生活和学习,同时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监督能力不足,加之缺乏引导、激发,很容易误入歧途。种种心理冲突使得他们的心理负担普遍较重。

2.辅导员队伍现状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涉及面广、事无巨细,这是许多在职辅导员的切身感受,由于独立学院起步晚,辅导员队伍也呈现年轻化,加之缺乏相应的职业培训,教师只能在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辅导员工作内容和性质由工作对象决定。城乡差异、贫富差距、家庭和社会生活经历不同等导致学生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群体,在倡导人本主义教育趋势下,学生教育更加需要注重因人而异。但在工作中,随着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管理方式却逐渐变得简单、单一。这是由于学生人数多、工作压力大、工作缺乏灵活变通,师生沟通交流机会减少,师生出现脱节,再加上学生学业、生活、安全等问题较多,导致教师容易出现“职业枯竭”“心身耗竭”。许多辅导员因不能承受压力或感到前途渺茫而把它作为就业跳板,也使得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助推力量。

二、相关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高层次需要。对于现代人来说,人们对获得归属感、爱和尊重的需要更为迫切。

2.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建立在彼此接纳的基础上,要学会开放自己,敢于坦露自己的情绪情感、思想等,学会接纳他人,真诚地分享资源和观念。一个高效的沟通和亲密关系的建立,首先需要让对方体会到安全感、信赖感。

3.人格发展观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这一时期个体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和亲密关系,此阶段发展遇到障碍会出现同一性混乱,表现为片面的自我认知、自我目标缺失、自我与环境适应不良,导致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生涯规划不良等迷失性问题。

三、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异同

从对象和数量上来说,心理教育工作者面对的群体是出现心理困惑的正常学生,与来访者大多是一对一进行咨询,帮助来访者从心理困扰中走出来,来访者作为完全陌生的个体出现;而辅导员工作面对的是以行政班级为主体的每一位学生,是一对多,他们之间相对熟悉。在工作职能和任务上,心理咨询的任务是助人自助,帮助来访者成长,通过咨询能够使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惑,走出人生低谷,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最终达到特定阶段的自我实现,注重保密原则,保持价值中立;辅导员工作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思想,关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文体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其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维护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具有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从本质上说,他们都是助人成长和发展,帮助人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育聚焦教

四、心理访谈技巧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以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这一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帮助许多人发生了改变。不同的身份使得师生心理发生着变化,心理咨询中咨访关系的建立营造着良好的交往氛围,并促进来访者成长,辅导员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困惑解答、学习督促和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等。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将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有序运行,同时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1.柔性管理

由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差异,教师与学生在身份和信息资源占有上差别大,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的不对等性。受改革开放、地域与教育资源、家庭、人口学变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群体异质性明显,但在心理方面呈现出一些共性,诸如缺乏自信、叛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等。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师多采用程式化的“刺激—反应”模式,一旦学生出现错误,教师立即指明正确道路,虽然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辅导员作为学校基层教育管理工作者,通过运用心理访谈技巧与学生交流,让他们体会到更深刻的尊重,缩短师生心理距离;通过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等,使学生感受到被爱并产生认同感。这对促使他们发生改变,减少日常生活中师生情感淡漠、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等情况具有积极作用。柔性管理注重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尊,让学生在共情、理解和积极关注中获得向上的力量,激发和促进学生完善内在的认知调节系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应将柔性管理理念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中进行积极实践。

2.深度辅导

由于教育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天然差别,加之学生日益接受新思想,权利意识逐渐觉醒,教师一味使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越显弊端,因此,教育越来越倾向于人文化模式。研究者将深度辅导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进行尝试,它是指在了解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关注大学生成长与个性发展,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各方面动态,调动课堂教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家长学校等各方面资源进行辅导,通过建立个人认知与行动成长记录档案进行追踪。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由于受社会对三本院校认可度影响,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另外,部分辅导员教育管理方式简单、粗放,造成学生抵触情绪较大,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置若罔闻,致使出现纪律意识淡薄、诚信意识较差、行为自由散漫等现象。这些都影响着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部分学校管理者片面追求交流工具创新,忽视提高自身师德水平、学术魅力以及沟通方式的科学性,导致人际影响力低,师生摩擦增多。在当前社会快节奏的变化中,高效开展学生工作需要深度辅导,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形成心理默契,最终使学生表现出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

良好的态度是进一步沟通的前提条件。在聆听、共情等互动技术指导下,能够全面准确了解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和生活状态等各方面情况,针对学院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积极将心理咨询技巧这种柔性管理和深度辅导方式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并最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心理学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对于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提升、学习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在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学生管理方式方法,注重人文关怀。为适应柔性管理和深度辅导需求,通过开展相应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五、结论

针对独立学院发展时间短、经验积累少的不足,本着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和人本主义关怀的原则,从辅导员工作现状、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将心理访谈技巧应用于辅导员工作中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并为深入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渠道和方式。

心理访谈范文第7篇

电视访谈节目渊源的

心理学分析

1939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开播了广播谈话节目《芝加哥圆桌大学》和《美国城市空中会议》,被认为是西方电视访谈节目的发端。二战结束之初,社会百废待兴,公众需要一个公共谈话空间来沟通信息、交流思想,特别是经受了战争创伤的人们需要宣泄个人情感、相互抚慰心灵伤痛。谈话节目以人们日常交际中最熟悉的交谈方式、开放式的受众参与格局、宽松的话语环境、平等的话语权释放等元素安抚了受众战后紧张、敏感、脆弱的心理,满足了他们的信息需求和精神渴望。

随着谈话节目的发展,访谈节目内容从最初的战争评论演化到包罗社会万象,节目风格也趋于多元。因为节目样态广受欢迎,所以各种风格内容的访谈节目都深得人心。尤其是在西欧,无论是在电台还是电视台,访谈节目都非常盛行,一度占据自办节目时长的一半以上。

在改革开放之后,电视访谈节目样式流传到我国。缘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心理差异,中国的电视访谈节目根据中国受众心理经过本土化改造后,其表现和西方同类节目有显著差异。

首先,从题材选择上看,中西方观众都对轻松愉快的小题材感兴趣,一些无伤大雅又放松身心的趣谈打破了民族的界限,是中西方观众茶余饭后共同的谈资。在严肃话题的选择上,西方观众普遍更关注大视野下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问题,如种族歧视、青少年性教育、战争与和平、全球经济发展战略等;中国电视访谈更倾向于与公众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如住房、教育、就业、医疗保障等,虽然近年涉足全球视野下的国际问题的访谈节目不断增加,但对普通百姓而言,更关注的还是周边生存环境现状。

这种严肃题材选择上的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认知心理。相对而言,西方人生活中的社会组织关系较简单,他们的自我结构具有个体独立性,社会认知更倾向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征服外部世界,属于主动型认知心理态势;中国人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关系造成公众具有群体依赖性,认知过程更倾向于遭遇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适应外部世界,是一种被动型认知心理态势。因此,西方观众更热衷谈论宏观背景下的时政问题,而中国观众更关注与实际生存有关的切身利益问题。

其次,从节目传播意向上看,西方电视访谈节目并不讲求从某一所谓官方角度对访谈主题进行观点评价,而是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发言平台,至于观点的优劣正误则任由观众进行自行取舍和判断。相比之下,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更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坚持党性和政治性,尊重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讲究通过意见交换取得观点共识。

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解释这种传播意向上的差异。中国社会基于农业生产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其中包含复杂的等级制度与群体协作的要求,造成对人际取向非常依赖和重视的社会心理,讲求集体纪律与公共约束;而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基于渔业和狩猎等对个体特征和自由要求更高的生产关系,因此,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在社会心理中更看重个体特征的表达和发展。

第三,从电视访谈节目的具体话语方式看,中国观众表达情绪情感较为含蓄内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从众心理,而西方观众表情达意时更追求自由率性,注重不同意见的交锋。

社会心理学认为,话语方式是“自我表现”的倾向与程度的综合体现,而自我展露受文化心理的影响。西方文化是求异文化,以独特性为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求同文化,追求在集体中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西方观众更乐于“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展示与众不同以及能言善辩的个人能力,而中国观众在“自我表现”时更为谨言慎行,目的则是掩藏与众不同并塑造稳重可靠的形象。

最后,从节目编排逻辑上看,中国人讲究循循善诱、层层递进,在深入主题后往往又转换角度迂回式探寻更多问题的答案,而西方人更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从社会交际心理来分析,中西方电视访谈节目编排逻辑上的差异合情合理。心理学认为,人的社会关系范畴由中心的自我范畴及其的交际范畴组成。中国人的自我范畴开放而交际范畴封闭,在心理上将对不太熟悉的陌生人排斥在自我范畴之外以实现自我保护。而陌生人一旦变成熟人时,就为开放的自我范畴接纳,在交际过程中设防较少甚至不设防。西方人正相反,自我范畴封闭而交际范畴开放,他们在社交范畴中表现得积极踊跃又重视保护个人封闭的自我范畴,因此他们更易于在社交场合融入公共议题中,彼此尊重和保护私人信息。

电视访谈节目的

观众心理机制分析

传播心理学认为,传播效果不是在传播者的心理系统中产生,而是在受传者的心理系统中形成的。 本质上说,传播活动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影响以实现传者的传播意图。只有对受众的心理机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传播策略,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访谈节目观众的心理需求主要是接受个人社会生存所需要的外部信息,并以此作为参照,权衡、认识、调整并发展自我,以便更融洽于现实社会生活。具体来说,人具有自然属性,有衣食住行的需要,但人更重要的属性是社会属性。当人的自然属性需要被满足之后,就会渴望满足更高层次的社会属性需求。而人的社会属性需求就是获取社会信息,使自然人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能够融入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人际关系趋于单一,除了亲情交际,社交更多属于趋于功利的某种利益交际,只交际不交心;在网络媒介时代,更出现了虚拟交际,不知人不知面更不知心。同时社会竞争激烈、变革加剧,人们又更迫切需要持续接收外来信息刺激其认知和发展自我,避免成为社会边缘人。因此,无论从满足我国传统文化所赋予的社会从众心理,还是从实现人的社会属性的现实需要来看,观众都希望电视访谈节目能提供获取多层面的社会参照信息的条件,使观众冲破实际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局限,从不同社会背景的节目参与者身上了解更广阔的社会中更多社会人的现实经历与思想形态,借以作为自我认知的参照 “镜子”。观众据此认知并矫正自我,完成又一次自我发展的心理过程。

此外,观众的心理系统在面对外部信息时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不自由表现在外部信息错综复杂,心理系统无法左右信息刺激的来源、容量和强度;它的自由则表现在它具有选择过滤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接受哪些信息刺激、接受多少,也可以选择将哪些信息刺激拒于“心门”之外。同时,观众还有接受心理上的信息偏向性,如富有趣味的信息刺激、与自身情况有相似性、有可比性、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刺激、满足好奇心的信息刺激能更易于得到正面和强烈反馈。电视访谈节目的内容选择虽然无所不包,但它不像新闻节目那样向非特定观众群进行普遍时事信息的刺激,不像新闻深度报道郑重严肃地进行单向传播,也不像娱乐节目喧闹有余而信息量不足。通常来说,受欢迎的电视访谈节目涉及的具体内容都是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现象,或人物,或事件,或观点。只有本身就具有可议论性而观众又热衷于一探究竟的题材,才能对接目标观众的心理期待,才能顺利通过观众心理系统的自由选择过滤而存留下来。

电视访谈节目创作的

内在心理机制

电视节目的创作大体上由三个部分组成:前期策划、节目录制、后期剪辑。由于电视访谈节目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言语交流,保持语境的完整真实是正确传递信息的必要前提,因此电视访谈节目创作的重心在前期的策划和对节目录制过程中的谈话流程的走向和进度的掌控上,而后期再创作的余地有限,剪辑是根据节目时长的要求,尽可能保留访谈现场的情境。这也正是电视访谈节目总体制作成本相对不高的原因之一。鉴于此,本文也将对创作过程的研究重点放在前期策划和节目录制环节中。

节目策划。节目策划是传播者和观众心理互动的外在体现,观众心理需求是策划的风向标。传播者应重视观众对外界信息刺激的心理认知和反馈机制的分析, 适时调整选题策略, 寻找传受双方的心理共振点,满足目标观众的某种特定的心理需求,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具体来说,电视访谈节目策划首先在话题选择时应注意是否能满足观众的求知心理,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观众心理系统的过滤。也就是说选题无论是从宏观着眼的国家大政方针,还是从微观上把握的社会热点和生活焦点,都必须针对与观众生活密切相关,又在观众心理上存在矛盾、困惑或好奇,并且具有可议论性的选题,或分析评说,或启发引导,或展开讨论,才能激发观众参与关注节目的热情,才能引发观众一吐为快或者先睹为快的心理需求。

在寻找访谈对象时,是否具有事实价值、思想价值,是否为公众所关注,是否善于表达、乐于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因此,访谈对象的选择既要考虑到他(她)与主题的相关程度、对话题的接受程度,又要考虑到他(她)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个人魅力等条件。例如,如果话题政策性较强,可以选择有关部门领导或者决策人作为被采访对象,保证政策阐述的严肃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如果话题的专业性较强,非平常观众所熟悉,可以选择既精通业务又能深入浅出说明问题的专家作为被采访对象;如果话题是普通观众所熟悉和关注的,可以考虑根据话题主旨的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择受教育水平、成长环境、职业背景、社会地位等等条件各不相同的观众共同探讨。

访谈过程控制。在这个阶段,电视访谈节目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能否把握被访谈对象心理,获取符合观众心理需求的信息。电视访谈以人际关系为纽带和桥梁,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心理共振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在电视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和访谈对象能否顺利产生心理共振是访谈过程控制的关键,也是推动采访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

心理共振是社会交往中一方情绪、情感和意念上的变化在另一方心理上得到同步呼应的心理现象。在电视访谈过程中,如果顺应访谈对象的心理变化态势,因势利导地进行心理暗示,就有可能实现心理共振。

通常情况下,采访对象表现消极、冷漠的只是少数,更多的人会积极配合。然而,可能是异于平常的心理反应,有的人不适应电视镜头而产生紧张心理,并由此引发“詹森效应”反应,言行表现有失正常水准;有的人害怕言辞不当受到误解、轻视而产生从众心理,人云亦云。面对此类情况,主持人可以先避开正题,挑选对方最熟悉、最感兴趣、最易回答的事物和问题为话题,待对方放松心情逐渐进入正常心理状态后再转入正题。也就是说,顺应访谈对象的心理变化过程设计提问,由易到难,由柔到刚,循序渐进。对主持人来说,这种交流不但可以让对方配合对话,也能加深对选题及过程信息的正面心理反馈,发现和对方的“共同语言”,进而引起心理共振,推动访谈向纵深发展。

心理暗示是引起心理共振的一个隐形手段。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状态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他人的思维施以影响和引导,使其心理结构产生变化,跟随暗示者的情绪、情感及意念的变化,并最终在行动上实施对方意见。

和其他媒体的访谈相比较,电视访谈的难度更大一些。表现在:一是时间短暂,给予主持人接近访谈对象的“预热期”很短;二是许多访谈对象一看到摄像机就有一种本能的紧张,在短时间内稳定访谈对象的情绪使之进入状态,需要娴熟的心理暗示技巧。一般而言,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心理暗示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接暗示,用直陈式的说明使被访谈对象了解暗示内容和目的;间接暗示,把某一事物的意义借其他事物或行为间接地提供给访谈对象,使采访对象迅速而无意识地接受,自然而然地得出某种观念或某个结论;反暗示,主持人向访谈对象发出暗示刺激,有意引起访谈对象性质相反的反应。例如,在涉及自尊和道德等原则问题时,访谈对象通常会产生抵触心理。主持人应善于利用这种心理,巧妙地运用反暗示技巧,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激将”的正面心理反馈目的。主持人的这三种心理暗示可以运用于电视访谈全过程,在节目中巧妙地使用暗示技巧,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控制访谈对象心理状态,消除访谈对象消极心理因素,诱导访谈对象在心理共振的状态下展开叙述或停止叙述,使访谈活动连贯、自然、和谐地顺利进行。

实践证明,遵循心理学规律组织、调节电视访谈活动,关键在于了解、顺应并适当引导参与者的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机制的作用达到理想的传播目的。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本文责编:邵满春

参考文献:

1.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童腮军:《论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把握》,《新闻界》,2008(4)。

3.汪冬:《把握好观众的收视心理》,《新闻爱好者》,2010(20)。

4.邱丽:《电视新闻受众的大众化心理特性和心理需求》,《大众文艺》,2010(19)。

5.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心理访谈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视心理 访谈类节目 心理咨询 谈话秀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是以电视谈话为形式、以心理咨询为内容、以来访者的心理疑难为主题而展开的谈话,目的是帮助来访者缓解心理压力、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引发观众思考,带来社会反响。该类节目源于或电台夜间谈话节目。存在心理疑难或心情苦闷的听众通过电话与主持人交流,主持人给予指导和建议。目前。随着央视《心理访谈》节目人气的高涨,国内很多电视台都相继推出类似的心理访谈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谁在说》、上海电视台的《心灵花园》、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等。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最初定位与发展中的畸变

《心理访谈》为心理访谈类节目树立品牌。在心理访谈类节目中,央视的《心理访谈》以权威性和服务性著称。首先,从节目主题选择上,该节目有着非常明确的原则:只做有普遍性困惑的当事人。对于占全部人群5%的有着精神疾患的人不碰。要做到用两只眼睛看人。即一只眼睛看当事人。另一只眼睛看他的故事折射出来的大众效应。这样,通过专家的权威分析,个人的故事就像教学案例一样呈现在观众面前。其次,在节目形式上,遵循心理咨询的专业原则。即简单安静的2+2形式,现场除了当事人,只有一位博士出身的主持人和一位心理专家。“在栏目中。心理学专家会运用一些道具或者进行情景测试。这些道具不同于其他谈话类节目中使用的一般生活用具。是具有特定学理意义符号的载体,比如各种选择题、色块画板等。”心理专家的解释与建议使该类节目具有了较强的释疑解惑作用。

应该说,《心理访谈》从选题到表现形式都尽量为来访者和观众构建一个平等、信任、理性的心理沟通空间,这些构成了节目的专业性和服务性,也是赢得专家认可和受众推崇的主要原因。其表现形式最贴近真实的心理咨询,专家权威风范和主持人的准确定位充分体现了对来访者隐私的尊重与保护。对广大观众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心理辅导作用。然而,随着此类节目的日益增多,节目,在定位,主题选择和角色定位等方面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引起不少规众和专家学者的争议。这类节目也开始遭遇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

心理访谈类节目发展的畸变。当前,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在传播理念上开始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初衷,以五花八门的私人故事充斥着电视荧屏。这种隐私公众化泛滥的局面开始引发人们的批评,在众多引发争议的问题中,有两个方面最为突出:

一方面,关于是否对节目嘉宾(来访者)隐私构成侵犯的争议。“婚姻、家庭、亲情、友情等涉及私人情感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人们的隐私。在心理访谈类节目中展现与此相关的内容,即使是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愿,也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对个人隐私的曝光问题。”因此,是否触及隐私问题、是否尊重和保护来访者的自身权利便成为该类节目最容易引发伦理争议的方面。

另一方面,关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很多心理访谈类节目对于主持人的定位存在模糊的问题。这就致使一些主持人利用自己在节目中相对强势的地位,肆意地越权。在节目中充当道德审判者。不仅大谈当事人的情感故事而无任何顾及,而且言辞刻薄、主观臆断、故意刺激当事人、制造冲突。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当事人原本脆弱的心理再次受到伤害和打击。

造成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发展畸变的原因

传播主体定位的模糊性和非专业性。从节目传播的角度来看,主持人、专家和来访者都可视作节目内容的传播主体。正是传播主体在定位上存在模糊性和非专业性造成节目的发展偏离方向。

首先。主持人定位的模糊性造成节目不够专业。作为以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为形式的特殊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应当定位于倾听者和引导者上,要避免非专业的干涉和充满主观情绪的刺激,以倾听为主。倾听会使倾诉者“先是感觉到他终于被人理解,内心有一种欣慰之感,进而使孤独感得到消除,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心理上似乎感到一种解脱”。然而。正是因为主持人习惯了在谈话类节目中充当主角或者是强势的一方,因此。对于谈话内容的过多干预成为造成节目不够专业、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专家的专业性是首要问题。节目中的专家除了遵循一般的心理咨询原则之外。还要适应电视化的心理咨询所提出的要求,比如专家要在一期节目的时间内准确把握主要心理问题,而且在话题的进行中也要考虑其社会教化作用。因此,专家的专业素质是首要问题。再次,节目嘉宾的故事缺少甄别。节目对于来宾及来访者的选择缺乏一种长远的考虑,需要针对节目风格来选择。同时。虽然来参加心理访谈节目的嘉宾大多数是需要倾吐心声的,但也有动机不良的人想利用媒体制造名人效应或者报复他人等,这就需要节目组做一个判断。因此,需要对节目的整体定位和遵循原则进行规划并严格实施。

收视率刺激下节目价值取向的媚俗化。从积极的层面来看,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确实满足了“情绪负重年代”现代人的需求。“从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里有相似经历或能产生共鸣的故事中。可以帮助受众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能够给予适当的方法和建议,受众便可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获得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现在一些电视心理访谈节目为了吸引受众,更倾向于以暴露隐私作为诱饵,刺激和满足观众的偷窥心理。

涉及隐私本是心理访谈类节目的必然内容,但当前节目更多地强调扭曲的人际关系和现场的情感冲突。以此作为娱乐资本吸引受众。将节目打造成再现人间悲剧与人性弱点的舞台和角斗场,甚至为了取悦观众不惜对来访者进行丢失尊严的情感控诉。观众过多地关注当事人心路历程的曲折、离奇,而忽视心理专家的论点和观点,甚至心理专家成为摆设或只是节目宣传的噱头,无法发挥促进心理健康应有的社会作用。

虽然节目过度地追求所谓的“眼球效应”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但是节目如果一味地向受众的低俗趣味妥协,那么就很容易形成价值观上的媚俗化。使其忽视甚至彻底放弃所应背负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一些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无视当事人的权利。堂而皇之地剥夺其隐私权,并诱导大众享受这种偷窥隐私带来的。这样不仅不会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还有可能给当事人甚至相关当事人带来二次心理伤害,留下心理阴影。同时,对于媒体伦理建设和社会道德建设也具有双重破坏性。给社会带来不正之风。

电视文化潜在的娱乐性――心理咨询还是谈话秀?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实质就是披着访谈外衣的心理咨询。是将私人空间的公共化。二者特性上的天然排斥是难以忽视的,正是这种先天不足的因素注定了该类节目必然遭遇的尴尬现状。在心理访谈类节目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某些节目和观众似乎已经厌倦了具有社会教化意义的心理访谈,电视节目需要更为离奇、冲突、曲折、悲剧的故事,需要将人性深入挖掘以迎合某些现代人窥视的低级趣味,同时用刺激性作为娱乐资本获得发展空间。于是,最初的提倡专业化、人性化和社会教化的心理咨询逐渐被冷淡,电视台和观众选择了更为轻松和享受的心理咨询秀。这可谓是电视文化潜在的娱乐性所导致的。

心理访谈范文第9篇

(音乐响起,3人一次上台,略显紧张状)

主持人:你们是第一次登台吧?(三人点头)没关系放松些,咱们聊着聊着就好了。下面请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你们谁先来?

(三人面面相觑,最后女士优先)

瞌睡:我先来吧……怎么介绍啊?(哈欠)

支持人:大家还不知道你们弄的是什么评比呢,先说一下比赛情况吧

瞌睡:哦,这个啊(略显生气)。他们暗箱操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说要我来做嘉宾啊,我还挺高兴,来了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反面教材,怪不好意思的(脸红,略显尴尬)

主持人:什么教材啊?

瞌睡:我其实什么都好啊,就是……就是……老大瞌睡,开小差

宅男:可不是么,我们系顶顶大名啊,我们系学生会主席都没她名气大,你要问我们系学生或主席是谁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你要问我们系那个成天梦游的是谁,一准知道

(瞌睡难为情,抬手欲打)

情圣:在她那深邃的眼神里永远深藏着无尽的困意,她只要看你一眼你得连打10个哈欠,比美杜莎还厉害呢

主持人:哇,果然是个人才!都快得到成仙了!

瞌睡:(很恼火状)不就是老瞌睡么?至于么,至于么?再说我这样可是有很大原因的!

主持人:你们看我就说嘛,肯定有难言之隐吧?

瞌睡:(情绪平静)就是么,平时上课吧,第一节精神不佳小睡片刻,第二节本来睡醒了看到老师(顿一下)被催眠了,(开始迷糊了)第三节,睡的太累了(语速慢)再睡会……

主持人:果然神人也,这都给她睡着了

宅男:(一拍瞌睡脑门)没救了,他都分不清什么是梦什么是现实了

瞌睡:(一下惊醒,打了个机灵,怒了)我怎么了!我梦故我在!(开始陶醉)梦里自有黄金屋,梦里自有……(害羞状)

所有人:有什么呀?(很好奇)

瞌睡:梦中情人!你管得着么?(又怒了,对着宅男)你个原始低等笨蛋又丑又粗鲁的……(惊讶),呀,今天怎么有人样了?

宅男:(尴尬ing)今天不是当嘉宾么(想找个缝钻进去)

主持人:这位同学为什么这么说你呀?

宅男:这个……这个……(显示自己的绅士风度)我不和她计较!我不就是玩玩游戏么!

情圣:那叫玩游戏?我小时候吃奶都没你那么上心的!自打见了你,我才知道什么叫骨灰级……

主持人:说到骨灰级,那只是传说中的吧……

情圣:你见过每天从早上来电到晚上熄灯都保持一个动作的人么?

主持人:没有

情圣:你见过一个月都不洗脸不刷牙不洗澡的么?(随后补充到)的大学生么?

主持人:这个……

瞌睡:我见过,我见过!比这还厉害呢,眼窝往里扣,鼻子往下娄,嘴巴像个臭水沟,说话能臭死一头牛!

(瞌睡,情圣同时看着宅男)咋看咋像个骷髅!

宅男:(无辜的样子)说谁呢说谁呢?

主持人,真想见识见识

(瞌睡,情圣眼睛看着宅男努嘴):哝

主持人:闻名不如见面,我算见着活的了,你们这么一说,我再这么一看还真是呢

宅男: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结巴),我以为你们说谁呢……那是我嘛?(惊讶状)

另外:你以为呢?

(宅男受到打击狂汗中,情绪低落……阴沉,抱着脑袋不说话)

情圣:(看此情景有点过意不去,对着宅男)跟哥学吧,你看我多潇洒!

主持人:这位同学?

情圣:没错,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帅气,可爱又迷人的超级大帅哥~~ 情圣是也!

瞌睡:你不刚失恋么?怎么?痊愈啦?(随口一说)

(情绪在瞬间低落到极点……和宅男一样,抱头狂汗中)(宅男仍然消极中……)

主持人:这这这……情圣同学你?

瞌睡:我不是…………故意的(后悔)

情圣:哎,哎,哎,也罢也罢!

主持人:你要说什么?

情圣:做人难啊!做人难!做男人更难,做理工大的男人就难上加难!

主持人:何出此言?

瞌睡:(和主持人小声说)失恋ing

主持人(点头,很隐蔽那种)

情圣: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自古多情空余恨,除却巫山不是云……

宅男:(不知道什么时候缓过劲来了)切,装吧你就

情圣:你每天吃饭是不是我给你买的?

宅男:昂

情圣:你上厕所没代纸是不是我给你送的

宅男:这个……

情圣:还哥们呢我都这样了!你还……(生气,不想说),都说失恋的男人是脆弱的,你还在我伤口上撒盐!

宅男:你说你要找个差不多的我都不说你什么了,你说你找个什么样的啊!

主持人:什么样?

瞌睡:那长的,太有创意了

宅男:可以说是惊险!

瞌睡:见过丑的,没见过这么丑的。

宅男:乍一看挺丑,仔细一看更丑!她光着身子追我两公里 我回一次头都算我是流氓!

情圣:你说什么?你说什么?(情绪有点失控了)

主持人:别生气,别生气,慢慢说嘛

情圣:我早就感觉他要离开了……

宅男:有比他还2的男生呢……我见过他那女朋友和别的男生一起呢,我也没告诉他,我想啊,只要生活过的去,哪怕头上有点绿。

情圣:可是我付出了那么多她却偏偏离开了我!我想不通啊,我想不通,扑通!

主持人:怎么了?别想不开啊!

情圣:我毅然决然的跳下去了~!

瞌睡:得了吧你,你不就逃课的时候跳了个窗户吗?

主持人:吓我一跳

情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主持人:喝酒伤身体!

宅男:你知道你那天喝酒睡着了说的什么梦话么?

情圣:什么?我有说么?

宅男:你叫了59遍小红……

情圣:看我多专一,梦话都叫的她

宅男:(声音比较沉)你叫了146遍小兰

情圣:这个……(汗)

宅男:叫了258遍小丽

情圣:………………(表情僵硬,无语)

瞌睡: 怎么还有我啊……*&%¥#@

宅男:我就纳闷了,整天跟mm出去瞎混有什么意思!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趟到床上装死人,要不就飘来当去的瞎吟诗……跟团怨气似的整的我都没心情玩了

情圣:你两就好了?你睡的跟头猪似的(对着瞌睡),就那么点iq早晚都得睡进去!你呢?(对着宅男)我都想把你卖到医科大学当标本去,跟个干尸似的,那游戏就那么好玩?

(宅男瞌睡异口同声):我们是心里需要!

情圣:我这还心里需要呢!不在无聊中恋爱就在无聊中变态!

瞌睡:不在无聊中睡过去,就在无聊中郁闷过去!

宅男:不再无聊中游戏就在无聊中没戏!

主持人:看出来了,你们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无聊!

三人:无聊啊(语音要不一样!)

主持人:很多人都说大学生活无聊,但是,我们身边不是还有很多好的例子吗?别的不说就拿那些拿奖学金的同学来说,拿勤工俭学的同学来说,你们觉得他们是无聊的吗?人要有所追求,要有自己的目标,你们不能再这样迷茫下去了!

瞌睡:其实说真的我也不是那么想睡觉,睡了只是为了逃避显示,什么也不用去想也不用去思考,我也想学校我也想上进啊!但是总觉得好累……

宅男:说真的,我觉得游戏的确很没意义,只是学习好累啊,成绩也很差劲,很失落,但在游戏中我很强我是斗士!虽然这给了我暂时的快乐,但之后,真的很空虚……

情圣:我对爱情也确实有许多的憧憬!很想体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但,当我得到的时候,我发现这不是我想的那样,我很迷茫!

心理访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访谈节目主持人心理学首因效应同理心南风效应倾听

广播电视节目因其传播手段和传播状态,决定了访谈节目是其必不可少甚至是很重要的一种传播方式。目前广泛存在于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多是新闻访谈、文艺访谈和一些夜话节目。如何在直播过程的短时间内完成一个令人满意的访谈,考验着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而节目主持人的这种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和运用所决定的。本文就是从实践出发,探讨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和运用。

一、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心理学要求

主持人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一座物化的“桥梁”,它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发挥自身的传播作用,有效地传达节目思想和内容,以影响受众的心理和行为。访谈节目主持人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嘉宾与受众,其传播作用的发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何与嘉宾和受众进行有效交流,从而达到有思想、有内容、有情感的传播效果,考验着每一位主持人。访谈节目对主持人在心理学方面的要求,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储备丰富

储备丰富应该是对每一位主持人的要求,但对于访谈节目主持人显得更为突出。访谈节目主持人面对的嘉宾来自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经历,如何能在访谈中找到节目所需要的内容,需要主持人走进嘉宾的内心并与其形成良性互动,这包括有效的沟通、思想的碰撞,也包括更深层次人格特质的认可和情感的共鸣。因此,一名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知识的储备、经历的储备和情感的储备,而经历和情感的储备与个人的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灵活机变

如果说储备是对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基本要求,那么灵活机变就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灵活机变的显性特征是一种应变,即在节目中与嘉宾语言交流你来我往、应对自如、妙语连珠。而其隐性特征则表现为嘉宾所要表达的主持人都知道,即使不知道也能理解,即使不能理解但可以感受到嘉宾的情感方向,可以做到或诙谐、或感性、或理性地应对。理解、感受、应对更多地体现在心理学知识的运用上。

(三)把控能力突出

如果说灵活机变更多的倾向于节目风格的艺术性,那么把控能力则更凸显节目的思想性。一名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脑中永远谨记的是“我需要的是什么”、如何能在访谈过程中行云流水地表达节目所要表达的主题,而不被嘉宾所左右、不被话题所误导,这是对节目主持人把控能力的一种考验。把控能力是一名主持人的智商和情商的综合体现,更是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

二、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心理学储备

广播访谈节目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成熟,形态通常为主持人与嘉宾或受众的交流过程,人们在对话中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思想的碰撞。好的访谈节目会使受众感到谈话双方在采访中相遇,以语言为桥梁,进入双方深层思维空间,认知性格迥异的人,享受他人来解读新闻、分享人生的独特魅力。“从节目传播意义上看,西方电视访谈节目并不讲求从某一所谓官方角度对访谈主题进行观点评价,而是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发言平台,至于观点的优劣、正误任由观众自行取舍和判断。相比之下,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更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坚持党性和政治性,尊重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讲究通过意见交换取得观点共识。”①恰恰是这一要求,对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引导和把控能力的要求更高。优秀的主持人往往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地启发引导受众,这要求主持人在心理学方面要有很多研究,甚至是此方面的专家。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原节目主持人青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不仅是中国拥有最多听众的谈话节目主持人,而且也是在主持人和心理咨询师两个行业跨界深耕的一个代表。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访谈节目主持人往往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心理学常识:

(一)“首因效应”的正反向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多时候会提到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在访谈节目中因主持人和嘉宾往往是素未谋面,这种“第一印象”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Rochins)首次提出“首因效应”(SuperiorityEffect),“首因效应”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它主要是获得了对方的性别、年龄、长相、表情、姿态、身材、衣着打扮等方面的印象,判断对方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在访谈节目中,由于访谈时间有限,这种初次见面的效应尤为重要,将成为接下来访谈成败的关键,因为它很可能会决定嘉宾对主持人的心理开放程度,以及采取何种应对模式。比较一下国内目前比较热门的两个访谈节目,一个是从嬉笑怒骂中针砭时弊的《金星脱口秀》,另一个是以感性剖析人生的《鲁豫有约》。在《金星脱口秀》中,主持人一般是坐在大班台后面和嘉宾交流,而且目光也往往有种逼视感,仅从外部的情境就会暗示嘉宾,这是一档主持人强势的节目,需要小心应对。反观《鲁豫有约》,主持人和嘉宾坐在同一个长沙发上侧身交流,节目现场整体的色彩和搭配比较柔和协调,主持人鲁豫的造型也是邻家女孩型,还常带微笑,这会让人感觉到亲切可信而且无害。两个节目,因为给人造成的“首因效应”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她们的访谈风格必然大相径庭。如果主持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同,那么,嘉宾在和主持人接触的时候,应对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作为一名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运用“首因效应”的同时,其实自身也受其影响。采访前,主持人会查阅嘉宾的资料,会有大概的提纲和方向,而这往往会形成主持人对嘉宾的“首因效应”,但这种“首因效应”可能存在片面,并不完全正确,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一定要善于克服“首因效应”带来的固化思维,在不断地与嘉宾交流中修正自己的认识,这即是“首因效应”的反向运用。

(二)“同理心”:以真诚为起点的倾听

访谈节目的实质是进入嘉宾和主持人的深层思维空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营造思想的共鸣,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同的,主持人是主动方和发起方,嘉宾是接受方和应对方。因此,主持人的高度和能力往往决定了嘉宾思维空间开放的程度和广度。无论是西方的脱口秀访谈节目还是国内的访谈节目,都要求访谈节目主持人自身具有知识储备和思想深度,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嘉宾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嘉宾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嘉宾的角度思考和提出问题,而这也涉及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同理心”(Empathy)。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一对夫妇坐车去游山,半途中下车。后来听说车上其余乘客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了小山崩塌,全部丧命。女人说:“咱们真幸运,下车及时。”男人说:“不,是由于咱们的下车,使车子停滞,耽误了他们的行程。不然,就不会在那个时刻恰巧经过山崩的地点。”其实,这种情形在访谈节目中也经常遇到,嘉宾正泪流满面地讲述自身的悲惨遭遇,而主持人却在满脸焦急地看着导播,想着下个问题怎样能及时提出。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其中需要有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也要有对他人的理解和思考。只有真诚热忱地对他人感兴趣、对他人的喜怒哀乐有同理心的人,才能真正感知对方的感受,也才能准确地表达节目情绪,正确地起到访谈主持人应该起到的引导作用。那种对任何事情麻木不仁、只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人,是不会有同理心的,当然更谈不上能成为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心理学认为,一个具有同理心的人能够运用对于他人处境的认识,给自己对于这些处境的情感反应提供信息,并依据这些受到启发的情感来行事。比如:当我们知道了某个人为什么无家可归(失去工作、无法交房租而被赶出公寓、没有住址以致无法找另一份工作,等等),会对无家可归的人产生悲痛并提供信息,也会激励他、帮助他处理面对的问题”。②同样,一个具有同理心的访谈节目主持人会很容易对嘉宾的话题感兴趣,对嘉宾的情感和感受产生共鸣,并因此而给出恰当的回应和应对,同时根据节目自身的需要做出合理的引导,因为他们有同理心,能理解和感受到此刻和即将发生的一切,具有对局面的正确把控能力。反之,一个不具有同理心的主持人,往往面对嘉宾侃侃而谈,貌似主持了局面,实则和节目主旨相去甚远,因为他们关心和在意的是自己如何在节目中得到展示。很多人常说,倾听是一个优秀主持人必备的素质,从这个层面来说,真正的倾听本身就包含了同理心所要求的要点,我对你感兴趣、你说的我理解、你表达的我有共鸣。

(三)南风效应: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法国作家拉封丹(JeandelaFontaine)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了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南风效应”(SouthWindLaw)。访谈节目的核心是进入嘉宾和主持人的深层思维空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那么,一个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该如何找到答案和共鸣呢?人之所以和机器不同是因为有情感,访谈节目之所以能够至今风靡不减,不仅是因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相互交谈中看到了情感的流动和思想的碰撞。“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在访谈节目中我们运用“南风效应”的关键就是以情动人。某原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在其自传性作品中曾描述2006年在央视《新闻调查》节目中对“高跟鞋女子虐猫”事件的采访,女子拒绝了多家媒体的采访,最终接受了央视主持人的访问,其在书中写道“没有逼迫她也没有质问她,而是陪着她,倾听王某倾诉其在婚姻和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当王某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后,终于在第三天时接受了采访。这位主持人感叹说,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这位主持人在采访中没有逼迫、没有道德的审判,只是展示人道的关怀和亲和的姿态。在播出的节目中受众也确实看到了和很多访谈节目不同的内容,除了我们要知道的答案,我们更看到了这名女子内心的情感轨迹,而这,正是打动受众和让人深思的地方。“南风效应”在访谈节目中的应用,除了提醒我们情感是访谈中最重要的出发点之外,南风和北风本身也给访谈节目主持人带来启示:南风温暖,北风寒冷。现如今,很多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现常常比北风还让人不寒而栗。画面背后常常隐含着潜台词:我对你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兴趣,你赶快交出我想要的答案。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是非常要不得的。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你真正对对方感兴趣,你就会强烈地渴望去了解他的思想、喜好,有了这种欲望或兴趣,你才会把心灵的天线打开,静下心来准备接收对方的信息,而这种态度就温暖如南风,必然会带来“南风效应”。

三、访谈中主持人心理学知识运用的误区

(一)避免同理心的滥用

在访谈节目尤其是夜话节目中常见的两个错误现象:一个是主持人与嘉宾情感相通,表现出或悲泣或愤怒等;另一个是主持人对嘉宾的各种人生导师般评价和指点。就心理学的观点来说,这两种现象往往都是同理心的曲解。貌似与嘉宾站在了感情的同频,但实际上往往是主持人在运用自己个人的评价系统和感觉系统进行沟通,反映的是个人的主观世界,而忘了他主持人的社会身份。“这可以说是一种同情心的不同表现方式,透过自己的经历、经验、观念、态度与嘉宾进行交流,所有的语言是基于自己的角度和立场。”这样的结果常常并不能达到真正的同理心,即客观地了解嘉宾的来意、感受和情绪,所以也没有办法做到有效交流。

(二)南风效应中的温暖

在访谈节目中,很多时候人们往往被节目表面所迷惑,比如有些主持人言辞犀利可能会被贴上有锋芒、一针见血的印记,而有些主持人娓娓道来可能会有知性的标签。但南风效应在主持中的运用却往往要求一个主持人抛开问题的本身看到实质,即你是否真的如南风般温暖!而类似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如在遇到重大灾难时,主持人面对采访对象能够很“理智”而“机敏”地问出:“您现在什么心情?”面对残疾人时能够很“直接”地询问对方的伤病,面对犯罪嫌疑人家属时能将镜头长时间对准泪流满面的脸……这些貌似很职业的“主持”恰恰让人们看到了背后的冷漠和人性的缺失,而这时候也常常让我们想起中央电视台原主持人赵普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播报死亡人数时的哽咽和泪水,其中的温暖与寒冷不言自明。因此,一名访谈主持人的优劣,其实“功夫在诗外”,就如文如其人,访谈本身也能展现出一个主持人自身是否具有人文关怀、是否有一颗温暖而诚恳的内心。而心理学的学习和储备能让一名主持人很好地做到“自我觉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更客观地与他人交流,从而达到更完美的交流效果。

注释

①王庆《电视访谈节目的心理学分析》,《声屏世界》,2011年第6期。

②《同理心是怎样养成的?》,韦耀阳《自我觉察在心理咨询师成长中的作用》,《大众心理学》,2012年第11期。

上一篇:心理暗示范文 下一篇:心理健康的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