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18:43:42

心理成长论文

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科教师;教师心理;心理健康

中小学教师职业存在较大的压力,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也不在少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将从学科(主要以语文为主)的角度,论述学科教师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以本学科的教学名师为引导

(一)名师的经历是最好的参照

个人的经历是最好的教材,能够让我们寻找到生命的认同感。这里说的经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生活的经历,一方面是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历。相比而言,教学案例、论文更多的是教学的技巧,它属于浅层面,而且方法因人而异;在人生历练中所拥有的精神和品质,才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1名师的经历激发我们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

人需要有理想和一丝浪漫的气息才会永葆激情与追求的动力。著名教师李镇西到目前还是校长兼班主任的身份,可见他对班主任工作的激情和执著。

李镇西一直是充满激情的。他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的“诗歌”,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但是,当时他没有想到,“师范”才会是他未来人生的归宿。只有在大三到中学实习时,学生们对他们的依依不舍,才使教育的魅力在他心中泛起了那么一点涟漪。大学毕业前夕,他偶然读到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描绘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个班集体的生活。书中洋溢的青春气息深深地感染了他,特别是郑波、杨嫱云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至今,小说扉页的诗序他仍然能背诵下来,他甚至想一定要把自己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1982年春天,离开四川师范大学前去四川乐山第一中学报到时,他的背包里就有一本王蒙的《青春万岁》。

2名师的经历引发我们对教学的情感共鸣

王栋生冷峻的文笔和火热的内心构成了他独特的亲和力。他常常说出许多老师的苦闷、彷徨、心声,但最终以一个殉道者的执著感染着我们。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他说:“必须承认,我们今天所处的教育环境并不好: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理念混乱,教师待遇低,社会评价不高……但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幸运与不幸也全在这里了。现今的教育将往何处去?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些是对知识分子智慧的考验,也是对教师良知的考验……我们不能坐等谁来开恩,应当把所能做的事先做起来:指责课标不合理,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同行课上得不好,下次请你开课就不要推辞;说高考命题愚蠢,自己不妨设计几个好题;批评高考阅卷者水平低,明年阅卷报名希望你自告奋勇……这样,你的批评将会更有价值。”“我珍视教育工作。所以才会有那些痛苦而沉重的思考。教师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执著的精神……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些肺腑之言使我们在心理上寻找到了一位发言者,在精神上有了一位同道人。

3名师的经历给予我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

于漪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张志公曾对此感叹:“于漪教书简直着了魔!”于漪在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她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天都有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一位年轻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听了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学无止尽,教无止尽。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是教师精神最好的诠释。这就是一个名师的成长。

(二)名师的箴言是最好的营养

人常常是用一种精神之光激励着自己前进的。一些箴言便闪烁着这样动人的光彩。前辈们寻着一些箴言,追求了一生,今天我们作为后来者,也能够从他们的语录中汲取生活的力量。

1一些话语指明方向,让我们抓住教学的本质

李镇西说:“语文教学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真情实感。”“教育不是人和物的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心灵和心灵的关系。”“没有比倾听心脏的声音更幸福的了。”于漪说:“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的老师不大讲究教学方法,但是他们人品好,有学问,我们做学生的佩服他们。我们的老师一人一个样,有的语言精炼,逻辑性极强,有的声情并茂,进入角色,达到忘我境地,有的严肃,不苟言笑,有的温和,春风春雨,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学生,兢兢业业,我们尊敬他们。当然,也有滥竽充数,不负责任的,对这样的人我们心灵深处从不把他们作为老师看待。”

回忆我们自身的经历,也同样印证了这些话。在教学中最本质的是态度、责任心、人品。学生是允许教师失误的,他们也有能力分辨出教师的失误和失职。

2一些话语给予动力,让我们实现平凡中的超越

窦桂梅说:“梦想在心中,创造在手中。教师要想成功,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成,但全新做好一件事可以成;一下子成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

教学的平凡是不言而喻的。琐碎是教学的基本特点;质朴是教学的常态。如何超越这种平凡是教师的价值所在。这需要教师心中装着梦想,手中不停地创造,带着思考去工作。

3一些话语警醒心灵,让我们超越自我的狭隘

于漪说:“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够使我们驾驭课本,往往也限制我们的视野、思维,不愿意多去阅读,从新的角度认识事物。很多教师生活循环在固定的轨迹上,以不变应万变。事实上,没有能应万变的不变。这样的教师必定会离学生越来越远。只有不断阅读、接受新事物、培养更多的爱好,教师才能走出原有的轨道,与学生共同成长。

4一些话语给予我们精神力量,让我们承担起时代的责任

王栋生说:“作为知识分子主体部分的教师理当是中国的精神脊梁……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年下跪的历史,想到‘’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语。”

我们不能因为平凡而平庸,作为教师,更应该看重自己。从名师的言语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精神,让我们勇于承担更大的责任。时代造成了许多的平庸,但也彰显了真正的伟大。教师应该活出不一样的自我。二、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

(一)职业发展重“变异”忌“固守”

职业规划是职业长期计划,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程度与其文化观念的开放程度以及寻求变化的需求密切相关。一个固步自封的人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职业生涯缺少变异就是平庸化的过程,它常常表现为固守一种模式、固守旧的思想、固守单一角色、固守过去成果、固守过去经验等。教师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就是教师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能力的自我发展过程。

(二)语文教师的职业规划

目前的教师评价包括职称的评定(初级、中级、高级)、荣誉的评定(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一种教师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循着这样的轨迹不断发展、创新、超越。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本人,更重要的是对自我教学风格的追求,从熟悉教学、理解教学、精通教学到形成风格。

以笔者自己的经历为例,作为青年教师,尚处在教学风格的摸索中。

2000-2003年,笔者进行第一轮初级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按部就班,但比较注重课外文学的拓展(这一点带有大学刚毕业的“学院派”风格,但受学生的欢迎);课前演讲要求、内容安排比较随意。课前演讲是学校(苏州中学、立达学校)传统,但没有具体要求。

2003-2006年,笔者改变课前研究话题的随意性,将课前演讲与单元教学主题相结合,局部实现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重视作文技巧的指导,开始关注作文的分阶段训练;阶段尝试引进自由阅读课(课外阅读),固定在自己课表的安排上。

2006-2007年(初一)、2007-2008年(初三)、2008-2009年(初二),由于学校的安排,教学整体延续性没有得到保证。但在近阶段,笔者比较注意强化预习的方法指导、预习的过程检查,强化课堂讨论,并且开始注重在作文教学中强化生活体验。

虽然笔者还没有形成较稳定、鲜明的风格,但在不断变化中寻求创新维持了学科教学的新鲜感,这种创新也带来发展动力。

三、教师应持续不断地学习

于漪说:“教学中要有时代的活水,靠的是两把利刀:一要学而不厌,二要努力实践。以前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一桶水,但这种观点在今天已经过时了,因为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如何去发现活水的源头,在课堂上要有新鲜的气息。”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更是一个学习化社会。知识和能力是人们谋事立身的主要依据,快节奏的变化使人们始终置身于因已有的知识很快老化过时而需要不断学习的挑战环境之中。终身学习化强调的不仅是终身学习,更强调要使学习成为人的生存、生活乃至生命的第一需要,要把学习有机地融入我们的工作、思想、生活直至人生的各个方面,做到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全时空学习”者。从根本上讲,教师作为社会人的本质是知识人,知识是教师的从业资本。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为知识的需求者提供学习指导,以自己的知识才智作基础进行创造性的知识传授工作。所以教师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四、教师自我的心理调节

(一)正视心理状态,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

每个人都存在心理压力和不适应,教师应该正视它,并且适当了解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热爱教育事业。心理健康的教师总是热爱自己的教育岗位,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并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

磨砺意志,塑造性格。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过程复杂而艰巨。教师若没有坚韧的意志和优良的性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善于控制情绪。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稳定的情绪和自控能力。

(二)正确对待荣誉

教师压力主要来自对教师的评价分为硬性评价和软性评价。硬性评价如前文提及的职称评定、荣誉奖励;软性评价来自学校领导、同行、学生、社会给教师的各种要求。在这些评价中,笔者认为正确对待“荣誉”最为关键。

“荣誉”代表上级对教师工作的肯定,这与职称、待遇是紧密相连的。但现实中对教师的考核标准有时不能正确反映出教师的付出、水平。“荣誉”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教师的真正付出和水平,一些教师就会产生心理失衡。工作时间较长的中青年教师尤其需要正确看待荣誉,因为这类教师更容易有进取心理与挫折心理的碰撞、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冲突。

于漪之所以赢得尊敬,正是因为她淡泊名利,拒绝名人之累。“中学语文教师”是她认同的唯一终身头衔。她不愿谈自己的业绩、荣誉,远离繁文缛节,但她是知识富有者,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她带着一颗年轻的心,终日关注和思考着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前沿课题,用无私奉献赢得精神上的无限欢乐。

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心理成长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二、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

1.幼儿园教育效能受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

第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幼儿期儿童心理具有明显的无意性、情绪性、易受感染性等感性特征。儿童对学习、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本身的生动趣味性,一是来源于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幼儿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愿意接受她们的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若具有热情和蔼、活泼好动、民主体谅、可亲可敬等性格特征,将会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幼儿教师良好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教工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艰巨性。如何有效地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可能性,并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特点,为幼儿喜闻乐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创造力、生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沟通能力。研究证明,上述教师具备的心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成效。

第三,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倾向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当幼儿教师认为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价值,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成就感等时,才会对幼教工作尽已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幼教工作的成败。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幼儿期儿童具有是非判断力差、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特点,这更加强了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要幼儿好学,教师就应该有孜孜以求的精神;要幼儿赋有爱心,教师就必须关爱幼儿;要幼儿公正,教师就必须民主平等……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教科书。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数也较多。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固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和无所适从,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重视心理健康成长。

3.心理成长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必然不例外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三、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策略

1.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成长。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常的专业成长途径一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后者常采用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优秀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教育活动、反思教学经验、行动研究等。而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中,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观察力、思维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公正民主、热情和蔼、进取上进等健全的人格特征也将会获得有效成长。因此,可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成长。

2.幼儿园构建教师心理健康的平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以及众多理论工作者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形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幼教工作的特点决定。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悉心照料,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另外幼儿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因而工作环境嘈杂。这些都极易造成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幼儿好动好奇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易造成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由竞争压力所造成。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体制的转型,职称的晋升,家长不断提出的高要求都使幼教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稍稍放松自我成长就会带来下岗、失业等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自尊压力。

三是由幼儿园管理体制所决定。对教师管理评价时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或是好教师差教师无法区别,只要带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把教师当作“高级保姆”,教师缺乏成就感,没有上进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或是通过上课评比管理教师,幼儿教师常常处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中,造成身心疲惫不堪。

因此,减轻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教师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情感管理。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心理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以人文关怀等都是有效措施。

二是赏识管理。支持、提升教师,促进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能力,降低心理压力。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发展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培养她们的自信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园内教育和娱乐活动(不仅是上课比赛),激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是评价管理。管理者与教师建立客观、公正、鼓励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并委婉善意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师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改变方法。

3.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心理维护。人们在对挫折、焦虑、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应对既与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关,更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及主动调整、改善的能力有关。心理学家指出,乐观主义人格之所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危机和挑战,主要是由于乐观主义者应对问题的策略是采用了主动解决问题和恰当的情绪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因此,在教师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问题,形成健全人格,加强自我心理维护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幼儿教师的自我心理维护呢?

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3篇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2、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特点

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师;心理品质;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5-0018-03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教师心理品质

所谓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概括而形成和发展的。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的综合。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决定了教师应具备一系列特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人格的特征等。

概括而言,教师优秀的心理品质综合体现在:认知的完整性、情感的丰富性、意志的坚韧性、人格的独立性、思维的缜密性与创新性以及民主与合作的精神。

2.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外部条件(包括教育制度、教师教育制度、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教师文化和社会环境等)的支持下,教师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认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促使其专业知能、专业情意、专业自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此,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指教师的教学技能的不断进步和提高,还包括教师在知识、理念、能力、情意、信仰等多个层面的发展,大致涵盖专业知识、专业知能、专业精神三个层面[1]。教师心理品质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教师的心理品质也应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之一。

二、优化教师心理品质的途径探索

1.开展校本教师心理培训,提升教师心理品质

教师心理品质的优化离不开心理培训。为了改善我校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我校教师心理品质的提升,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师的心理成长并积极举办“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校本心理培训。从2003年1月至今,我校共开办“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校本心理培训班9期,其中初级班7期,中级班2期,有近300位教师参加培训并顺利结业。

根据教师心理品质的优化目标,《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校本心理培训设计了有针对性的主题培训活动,内容见下页表1。

《教师成长工作坊》中级班――“身・心・灵自我探索”校本心理培训主题与活动则在初级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自我作深入了解和探索,内容见下页表2。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校本团体心理辅导,通过专家指导、同伴交流、活动体验的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感应自我和剖析自我,把体验注入分析,由意象发挥感应,从智慧获得创新,进而达到整合自我、重塑自我的目的,极大地优化了教师的个人心理品质。

2.实施教师阳光体育,为教师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健康的心理品质离不开健康的体魄。考虑到学校工作的繁重和教师的身心健康,我校从实际出发,专为教师“量身定做”,开设了羽毛球、乒乓球、瑜伽、太极拳、健身舞、网球、足球、篮球和综合健身等九个项目的“阳光体育课程”,并将每位教师自选的每周两节“体育课”,排入教师课表,纳入工作考核和评优内容。这项“阳光体育课程”,不仅激发了全校教职工投入身心保健的热情,丰富了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为教师心理健康和心理品质的提升优化提供了身体上的保障。

3.构建人文校园文化,提升教师心理幸福感

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保障。科学、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使人产生凝聚力和创造力。七宝中学倡导“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人文见长”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学校风格,构成了独特的学校管理文化。这样的学校管理文化强调的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气息,重视学校内部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爱,用人文精神构建学校内部人员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氛围和机制。每一个教师个体,只有在一个充满爱心和关怀的群体中,在一个多样化和开放化的文化背景中,自身的心理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心理品质才能得以优化。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建设充满人文气息的学校教师文化。

从2006年以来,每年三月末的周五,是学校的“狂欢节”。校长扮作“功夫熊猫”和师生同乐,老师们和学生一起参加年级游园会、K歌会、化妆舞会……整个校园里荡漾着欢声笑语。“狂欢节”不仅让学校老师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而且融洽了领导和教师、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了教师身心和谐。

每年的11月7日,是学校的校庆日,也是学校的“班主任节”。节日当天,校园里悬挂标语摆满鲜花,学校全体师生隆重集会,校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节日祝辞。

此外,学校还制度化地设立了体育节、感恩节、科技节、爱生节、读书节、艺术节等,在这些主题文化活动中,活动的主体不仅仅包括学生,也包含教师。教师们跟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方案的制订,一起参与活动的过程,一道感悟活动后的收获。学校浓郁的人文氛围,让教师们感受到浓浓的爱心关怀。这不仅坚定了他们的职业信念,增强了他们心理上的幸福感、满足感和价值感,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

当然,除了注重优化教师的心理品质外,学校还从专业的角度注重提升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在近5年中投入500万元形成了一个有五个递进层次的校本培训模式。第一项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其中有10项不同类别的基本素质的培训;第二项是教师的专业修养和专业精神的培训;第三项是教育研究能力和课堂创新能力培养;第四项是一专多能,拓展专业发展空间的培训;第五项是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培养专家型教师。这些培训确确实实地提升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管是师德修养还是教学业务能力,不管是课堂驾驭能力还是教科研水平都提高了一个层次。

三、教师心理品质得以优化,教师专业得以发展

1.心理调查反馈,教师心理素质总体良好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校本培训的定位,它既是普及、提高教师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心理辅导方法、技巧,运用班级管理和教学设计的专业学习课堂,也是为教师提供增进同伴交流,释放内心压力,调节自我情绪的场所。“工作坊”的每个培训主题都通过设计大量活动,让教师参与、体验、分享、感悟,达到“轻松体验、深层感悟、真实成长”的目的。

2009年4月份上海闵行区进行了“教师生活、工作状态”心理测试,我校有300多位教师参加。我们随机选取了100位参加“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培训学员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通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自我成就感”三个分问卷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近80%多的教师情绪状态比较好,工作成就感和自信心比较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80%以上的教师心理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

教师心理品质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研究的成果很难用定量的标准给以衡量和呈现,也很难以明确的定性语言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虽然我们无法知道“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心理培训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他们提高了心理素质,但比较肯定的是他们的心理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2.教师个人专业水平显著提升

我们对“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学员作了跟踪调查,发现在专业发展中表现出色的教师,他们都具有开朗乐观、自信豁达的健康心态和执着敬业、刻苦钻研、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心理品质的共同特征。在参加培训后的几年中,许多教师在工作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过程中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敢于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等优秀心理品质。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专业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校青年地理教师柳英华是大家公认的“才子”。平时他除了高中地理课教学,还承担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型课程的指导工作,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和学生科学研究员的工作,再加上承担教材编写、课题研究等项目。繁忙的工作,使他感觉工作压力很大。一段时间下来,觉得筋疲力尽,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出现了专业发展的瓶颈。在学校心理培训中,他学会了面对压力自我调节的方法。一是采取“放松―工作―再放松”的模式,在放松时,听舒缓的音乐,调节心情。继续工作时就可以聚精会神,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坚持每周的体育锻炼,打球、慢跑、散步。三是采取宁缺勿滥的态度,学会取舍,保持一颗平常心,万事尽力不苛求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节,面对大量工作所产生的压力、惧怕和烦躁心情慢慢消失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专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学校课堂教学评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圆满地完成多本教材的编写任务,2009年被评为学校“十佳青年教师”。特级教师刘书田从事高中物理教学近30年,执着的教育信念和坚毅的心理品质,是他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他以“学习、反思、研究”为自己专业成长的基本模式,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完成专著《物理教法与学法》《趣味物理课堂》两本,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他顺利地完成了从业、敬业、到乐业三个事业境界的蜕变,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闵行区物理学科带头人、闵行区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养基地负责人。大量的案例证明: 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工作、生活中逐步形成、发展固化的。它也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得以优化与塑造。

根据对2003年至2009年参加“工作坊”初级与中级班共计9期的学员情况统计来看,他们在自身专业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人,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3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3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上海市、区级优秀园丁11人,闵行区首届学科带头人7人,闵行区“希望之星”21人,闵行区“智慧型教师”14人, 全国、市、区级论文获奖116人次,全国、市级教学课比赛一等奖5人。在近三年中有150多篇文章和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有60多人的职称得以晋升。当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不仅包括教师的职称发展、教学获奖、专业等方面,也包括教师的教学效果、教育成果、科研能力、科学素质、社会认同等。虽然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仅仅局限于教师的专业获奖或、职称评定等方面,总体上看,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成效是非常明显的。

总之,学校实施的“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校本培训,对改善教师心理品质有明显的成效;学校倡导的人文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管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品质提升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当然,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目标。从个体发展来看,教师达到较高的专业化水平,需要通过教师个体长期的、不断的努力达成。但教师的专业化又是深受教育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除了需要提高和优化教师的心理品质外,还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制;提高社会对教师专业的认同;大力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教师评价体系和制度;提倡教师终身专业学习和团队互助专业学习等多方面的艰苦努力。(稿件编号:100203003)

注释: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J].山西教育,2004(20):1.

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它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职业心理发展,更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效能的高低及下一代的身心健康。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心理成长;构建心理成长平台;加强自身心理维护等措施来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二、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

1.幼儿园教育效能受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第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幼儿期儿童心理具有明显的无意性、情绪性、易受感染性等感性特征。儿童对学习、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本身的生动趣味性,一是来源于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幼儿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愿意接受她们的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若具有热情和蔼、活泼好动、民主体谅、可亲可敬等性格特征,将会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幼儿教师良好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教工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艰巨性。如何有效地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可能性,并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特点,为幼儿喜闻乐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创造力、生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沟通能力。研究证明,上述教师具备的心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成效。

第三,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倾向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当幼儿教师认为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价值,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成就感等时,才会对幼教工作尽已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幼教工作的成败。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幼儿期儿童具有是非判断力差、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特点,这更加强了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要幼儿好学,教师就应该有孜孜以求的精神;要幼儿赋有爱心,教师就必须关爱幼儿;要幼儿公正,教师就必须民主平等……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教科书。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数也较多。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固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和无所适从,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重视心理健康成长。

3.心理成长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必然不例外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三、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策略

1.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成长。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常的专业成长途径一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后者常采用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优秀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教育活动、反思教学经验、行动研究等。而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中,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观察力、思维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公正民主、热情和蔼、进取上进等健全的人格特征也将会获得有效成长。因此,可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成长。

2.幼儿园构建教师心理健康的平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以及众多理论工作者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形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幼教工作的特点决定。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悉心照料,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另外幼儿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因而工作环境嘈杂。这些都极易造成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幼儿好动好奇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易造成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由竞争压力所造成。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体制的转型,职称的晋升,家长不断提出的高要求都使幼教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稍稍放松自我成长就会带来下岗、失业等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自尊压力。

三是由幼儿园管理体制所决定。对教师管理评价时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或是好教师差教师无法区别,只要带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把教师当作“高级保姆”,教师缺乏成就感,没有上进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或是通过上课评比管理教师,幼儿教师常常处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中,造成身心疲惫不堪。

因此,减轻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教师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情感管理。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心理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以人文关怀等都是有效措施。

二是赏识管理。支持、提升教师,促进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能力,降低心理压力。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发展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培养她们的自信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园内教育和娱乐活动(不仅是上课比赛),激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是评价管理。管理者与教师建立客观、公正、鼓励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并委婉善意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师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改变方法。

3.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心理维护。人们在对挫折、焦虑、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应对既与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关,更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及主动调整、改善的能力有关。心理学家指出,乐观主义人格之所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危机和挑战,主要是由于乐观主义者应对问题的策略是采用了主动解决问题和恰当的情绪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因此,在教师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问题,形成健全人格,加强自我心理维护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幼儿教师的自我心理维护呢?

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区域;研修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19-03

一、区域研修是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的选择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与需求

近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人才竞争的加剧,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职业成为一种压力程度颇高的职业。一项对我市教师的压力调查表明:教师总体工作压力感处于中等略高水平。教师的工作压力源主要包括考试压力、教育教学改革、社会、职业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特点、家庭和身心特征等方面。这些压力,造成教师生理、心理、行为的改变,使教师出现各种心理不适和情绪问题,主要有:焦虑、紧张、抑郁、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如以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效能,对学校心理环境的营造具有直接影响,是学校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征,因为教师的人格表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有助教师心理成长

着眼于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教师心理成长,能够较好地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针对教师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需求,采取团体辅导的方法、技巧开展短期心理培训,从而改变教师的工作理念,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提升教师合作竞争与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参加“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的培训,能潜移默化地雕琢教师的心灵,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促进教师之间人际交往,协调合作关系的发展,为教师提供调节情绪、释放自我的机会,从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我国不少地方都开展了工作坊研究,如上海七宝中学的杨敏毅老师等经过多年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这些经验与实例,为我们的工作坊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三)开展区域性合作研究,能有效推进工作坊建设

目前我区专职心理教师配备还不足,有的学校尚未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许多心理教师在本校中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心理教师群体年轻,不少教师刚刚走出院校,平均教龄不足三年,经验较为欠缺。工作坊涉及的主题多,要让教师独立地承担各主题的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辅导任务,有一定的困难。而区域协作的方式,既可以使每位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两个主题工作坊,又能充分发挥工作坊的协作效能。根据我区心理教师群体这一特殊情况,我们成立了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协作组,选择采用区域研修方式,以推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工作的开展。

二、区域研修的实施策略

我们充分挖掘本区资源,成立了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协作小组,协作组成员由我区中、小学十四位心理教师组成。其中六位教师为工作坊主持人,其他教师分别作为某个工作坊的助训师。协作组还聘请了省、市专家为顾问,指导工作坊工作。在工作坊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工作坊涉及的主题有教师心理减压、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新教师成长及潜能开发、色彩漫步――校园心理漫画、行为表达等。这些主题,涉及到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最易于碰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需求,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为使协作组工作有制可依,我们制定了《思明区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协作组工作规程》,对活动开展有关事项进行了规定。以六位教师的工作坊方案为蓝本,定期开展研讨。在工作坊主持人与助训师的带领下,对每个工作坊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仔细斟酌,同时通过一些具体的游戏活动,如相互倾诉、解决问题、戏剧表演等丰富的形式,让参与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分享共同的体验。研修的过程,也是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应对能力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过程。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区域研修秉承“你需要大家,大家也需要你”的宗旨,活动中,教师深深感受到:参与者彼此是臂膀,彼此是眼睛,也彼此是镜子。大家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给予真诚的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对工作坊涉及的主题,我们采取逐步丰富、不断推进的策略。工作坊主持人可以就一个主题设计多种活动,也可开发其他主题的工作坊;其他参与的教师也可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发工作坊内容。

三、有效研修,促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

(一)区域研修,互助中完善工作坊活动设计

由于工作坊活动的设计是每位教师独立思考的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囿于自身的经验所限,往往找不到解决症结的方法。而区域研讨,协作组的教师集思广益,往往使设计者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如在“行动表达”工作坊中,设计者感到“表演游戏的分组方式”方法不够简洁,这时另外一位教师建议可以用“塔罗牌”来解决这一问题,并现场展示随身携带的“塔罗牌”。不少教师在这之前还没有见过“塔罗牌”,大家围绕“塔罗牌”还可以运用于哪些活动展开热烈的讨论,结果发现,塔罗牌除了可以运用于分组,还可以在确定表演内容等方面使用。一个小小的道具,可以解决不少的问题。在《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工作坊中,主持人设计了多元排队、人体拷贝、我说你画、最佳配图、找“领袖”、寻找变化等六个活动。经过研讨与实际演练,协作组成员提出可将找“领袖”改成热身活动;我说你画活动方式还可以改成“命题造型”,引导受训者讨论感受“经验的作用”;而寻找变化作为最后一个环节,结尾不够有力等。经过大家集思广益,《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工作坊更加完善了。协作组成员敞开心扉,资源共享,协作中提高工作坊的设计、组织水平。

(二)经验共享,探索工作坊组织策略

工作坊主持人将自己平时所积累的主持工作坊活动经验及注意事项毫无保留地与协作组成员分享。如彭波老师认为一个工作坊活动成功与否,热身活动的设计十分重要。“多元排队”经常作为工作坊的一个热身活动,但选择排队的方式,要考虑到受训团体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如陌生群体可用身高进行排队,熟悉群体可用体重进行排队。杨思佳老师将自己收集的放松音乐推荐给大家,建议大家食欲不佳时,可听听《花好月圆》《欢乐舞曲》;疲劳时,可听听《假日的海滩》《矫健的步伐》;心里感到空虚时,可听听《命运》;心绪不安时,可听听《塞上曲》《春江花月夜》《圆舞曲》;忧郁时,可听听《喜洋洋》《春天来了》《啊,莫愁》;睡眠时,可听听《二泉映月》《平湖秋月》《仲夏夜之梦》……

经过不断探索,我们总结出了工作坊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把握的一些策略:

1.作为指导者在设计不同主题工作坊的时候,必须对该主题的内涵、定位有一定的把握和内化,设计的活动必须围绕主题进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减压为主题的工作坊,是定位通过活动减压还是学会减压方法需要明确,指导者本身对于减压的技巧方法需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并能够内化到自己的认知、行为模式中,才能在活动中给予有效的引导。

2.要注重工作坊活动氛围的创设。应该根据工作坊的主题,确定工作坊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以活动体验为主,还是以思考感悟为主。在工作坊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设置兴奋点,让工作坊的进行富有节奏感。

3.合理设置工作坊的第一个活动,这是全场最重要的铺垫。许多工作坊是以热身活动导入的,因此对热身活动也应精心设计。

4.工作坊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时间的安排。什么样的活动是重点活动,应该给予时间上的重点保证;对一些次要活动,不能有效达到工作坊目的的,纵使它能非常好地调动场面,依然不能消耗太多的时间。

5.工作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在各种情况下的变通方案。比如,人数的多少,参与者能力与知识程度,参与者的年龄,参与者的固有人际关系,参与者的音乐绘画水平,以及道具的适当选择等。关于活动中是否需要制定规则,是否需要建立团队契约,视情况而定。如:围绕某一主题而设计了两天的活动,则可在活动开始根据需要建立团队契约;若一个主题只进行半天活动,则可略去此环节。

(三)提供平台,让心理教师在实践中成长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活动的组织,对指导者个人具有较高的要求,也需要有多次的锻炼机会。协作组在研讨中,以讨论、模拟演练的方式进行。协作组成员对主持人的语言组织、体态及活动环节中讨论的问题、如何进行心理引导等提出许多具体建议,给主持人一个演练、思考的机会。同时,我们还通过各种途径,让学校、教师了解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这一新兴事物。如在骨干班主任、骨干教师培训中,把参与工作坊活动作为培训内容之一,使教师们认识到“心理成长工作坊”是一种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它将主题思想贯穿在精心设计的大量趣味性团体活动中,让每个参与者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并进而将学习到的方法、技巧及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在主题班队活动的设计中,巧妙融入工作坊活动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有的学校结合心理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工作坊活动。“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摆脱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让教师参与精心设计的、有较强针对性的游戏活动,由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效果显著,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四)思维碰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水平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是一种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它将主题思想贯穿在精心设计的大量趣味性团体活动中,让每个参与者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并进而将学习到的方法、技巧及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在工作坊研讨过程中,参与研讨的教师时常会有灵感的火花闪现,如在色彩漫步工作坊的“各色各样”环节中,协作组成员认为主持人的引导要求过于抽象(用画笔调出自己心里喜爱的那种具体的颜色,并涂抹在纸上;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喜爱该色的原因?是否有所象征?用肢体语言表达这种颜色;团体分享将之所含的生命的意义具体化),且用水彩画颜料调色时不易操作。一位教师提到,可以改进这个环节并用于教学中,让学生画水果等,再用动作表情表示,让其他学生猜。当学生猜不出时,再引导学生讨论体验“如何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无形中,丰富了教师的活动内容设计,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参加工作坊协作组研讨的教师深有感受:“工作坊的协作研修形式和宽松的氛围,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在不明白的时候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在和别人交换意见的时候可以激发出更深入的思维。进行研讨的同时我们也在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挖掘。工作坊里的体验活动,使我更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处事方法,同时也让我更了解我们这个团队的队友。”“工作坊区域研修,让我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改变工作理念、体验成长,吸取别人的工作经验,不断在活动中悄悄地进行自我完善。”

开展区域研修的目的是为了互助共进、不断完善、更好推广工作坊这一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我们积极向各学校推介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这一活动形式,一些学校也组织教师进行活动体验。教师在心理成长工作坊中,看到别人也有和自己一样的问题和困扰,能够减轻自身的焦虑,获得心理平衡;看到别人获得了改善,能够点燃自己的信心,产生出积极的期待;认真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重新开始认识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成长。只有使更多教师认识、认可工作坊,并积极参与活动,才能使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不断焕发生命力。(稿件编号:090821001)

参考文献:

[1]陈虹.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6.

[2]陈虹,李益倩,于洪.加强政府行为,完善评估机制,确立学科地位,以“真做”促实效――访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负责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2009,(9):4~7.

[3](美)莱希(Robert L.Leahy)著,张黎黎等译.认知治疗技术从业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268.

[4]王华.城乡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比较研究.硕士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5]杨亚玲.城乡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7(3):49~52

[6]李喜宁.澳门地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硕士论文.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7]张海芹.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155~156

[8]田荷梅,秦启文.中学教师幸福感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1(17):3270~3272

[9]曹凤莲,桑生华.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刊),2008,(10)

[10]冯建军.教师的幸福与幸福的教师 [J].中国德育,2008,3(11).

[11]卢苓霞,王彦勋.幸福人假设及在管理领域的意义 [J] .经济管理,2007,(13).

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积极心理学

一、研究目标

(一)认识性目标

1.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学生仁爱品质的养成需要仁爱动力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实效性目标

1.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仁爱品质和能力。

2.有效构建了学生的仁爱动力系统。

二、研究内容

(一)进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仁爱能力的研究。

(二)开展构建学生仁爱动力系统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随机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图表法、文献法。

四、研究措施和活动

我校把该课题工作列为学校的特色工作,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培养学生仁爱品质的大量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题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组建课题团队、制度建设。课题成功立项后,研究措施和活动按普及―实践―提炼的指导思路划分,主要有三大类。即学习提升、实践提炼和总结梳理。具体介绍如下:

(一)课题主研团队建设。

(二)制度建设。

(三)学习提升。

近两年来,为了提升课题主研成员和参研人员的心理援助专业能力和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同时也为了提升大众对心理援助的常态接纳度。学校多次以“请进来,走出去”和购买专业书籍的方式进行师资培训。

1.市教科所吕安所长、彭晓明主任莅临学校调研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2.聘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李萍教授对全校师生、家长作关于学习效能和家长效能的心理讲座。

3.课题组购买书籍供全体老师传阅。

4.课题负责人、执笔主研、主研、班主任先后外出培训、考察,返回后在课题推进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四)实践提炼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构建仁爱动力系统,培养学生的仁爱品质。为此,课题组开展了丰富的以心理援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1.优化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成员主要为同学、教职员工和家长。在本课题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成员也是学生的仁爱动力系统成员。学生接受仁爱,拥有仁爱能力后自然会传递仁爱,传递仁爱的积极体验形成积极情绪条件反射后,自然会回报仁爱。介于此,课题组全面推进了拟发的提升仁爱能力的措施:主题讲座、宣传栏宣传、 “心理暗示语”、“自制心灵鸡汤”、“心理游戏”等。

2.提炼后策略的试点推广。

课题拟发的措施经过实践检验,有效性得到了有力证明,为了扩大课题的辐射范围,更广泛地优化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课题组试点推进了实践提炼后的课题策略:QQ群设“今日分享”栏目、举办以“普及、推广心理援助策略”为主题的讲座。

3.建立援助网络,提升仁爱的意识。

课题研发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让县域内的学生能更身心健康地成长,我县教学研究室于2016年3月设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岗位,于县域内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我县的心育网络诠释为心育互联网和心育师生网。

(五)总结梳理

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都是开放的。我们对部分拟发策略进行了必要的修正。课题组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后,形成了3本课题校刊,参加了十多次项目申报和成果展评活动。

五、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认识性成果。

1.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 学生仁爱品质的养成需要仁爱动力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操作性成果。

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针对我校实际情况,从提高学生的仁爱能力和构建仁爱动力系统两个方面入手,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自助和助人的仁爱实践活动,形成了具体的分项实施措施。

自助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未出现心理问题的正常学生;助人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经历了重大负性事件的心理问题易感型学生和已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学专业援助的学生群体;自助助人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所有的学生。课题研发的三类策略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融合。自助产生的仁爱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助人,助人获得的仁爱幸福感让学生更好地自助,助人自助的条件性积极情绪反射让学生付出与获得的仁爱能量得到了守恒,让学生仁爱品质的动力系统得到了良性的循环。下面就本课题研发策略作具体阐述。

1.自助的策略。

此策略存在的价值:农村初中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既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又缺乏多子女家庭孩子间的互助意识。这些特殊性导致了,农村初中生对支持系统中同W的依赖虽高,但却没能得到需要的帮助,因此提升学生的自助意识和能力就尤为重要了。自助的策略实施以来,学生通过多渠道的自助,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开发,仁爱能力得到提升。自助的策略具体分类如下:

(1)提升心理素质,增强仁爱能力。

①培养学生正面解读消极事件的能力和习惯。我们每个人都有把事情想到自己可以接受的权力和能力。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做情绪的主人,课题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文、工作坊等方式引导学生做正面解读。

②编辑课题组校刊《心灵港湾》、《主研文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③优化心灵谈话法。优化学生心灵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学生的精神庇佑所,在学生的精神庇佑所里,仁爱了会宽容,宽容了会感恩,感恩了会奋进,奋进了又会更好地仁爱……在仁爱的循环里,仁爱、宽容、感恩、奋进四种积极心理品质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

(2)潜能开发。

①举办心灵港湾工作坊。工作坊的理论建构是:阿德勒团辅;中科院刘善循教授的6S超级学习策略;社科院许金声教授的全人心理学理论;辽宁金洪源的元认识理论。三年多来,课题组在校内对学生提供的工作坊主题有“提升逆商AQ”、“元认知学习法”、“优化亲子关系”、“遇见未知的自己”、“发散思维训练”等。团辅后,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仁爱能力得到了提高。

②构建心灵花园。此策略的主要研发理论:冥想放松、自我催眠、刘善循学习理论(高效学习状态:一份好心情;身心放松;头脑宁静而清醒)。研发此策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身心疲倦时,有退避的心灵空间。

③积极心理暗示。我校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措施形式多样。学校的笑脸墙是图片暗示;班级文化栏“心灵港湾”中的心理暗示语是自我语言暗示;班级文化牌中的班级口号是集体语言暗示;班主任寄语是他人语言暗示。

2.助人的策略。

该策略存在的价值:农村县城、乡镇缺少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就是县级医院也很少有由专职医生坐诊的心理咨询科,农村初中生求助心理学专业帮助至少得到市里,路途远,诸有不便;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所收咨询费用高,一般农村家庭较难接受,导致陷入心理问题的学生讳疾忌医,不能及时得到心理学的专业帮助。在助人策略中,付出爱、接受爱、传递爱、回报爱的循环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仁爱能量。助人策略具体如下:

(1)关注心理问题易感群体,助其恢复身心状态。

①运用心理测评专业软件筛查、预防。定期对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心理状态测评,可以及时准确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

②房树人测试。房树人测试能透过被试的房树人作品投射出个人的心理状态,可以作为测试学生心理状态的普查筛选工具。被试只需用铅笔在一张A4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人物在内的画就可以了。

③举办以调适考试状态、管理情绪等为主题的讲座。课题组常规提供的主题讲座有《中考,我来了》、《快乐地做情绪的主人》、《正面解读,快乐成长》、《实现心中的梦想》等。

④编导演心理剧。心理剧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增强学生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

(2)专业心理学干预,助其体验被助的幸福。

①筛查报送。心理问题像身理疾病一样,发现得越早越容易高效干预,筛查报送主要是由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完成的。

②预后支持。在学生接受心理干预后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同学需要为学生提供轻松的成长环境。

③心理咨询室提供个案咨询。三年多来,来访学生发给咨询室老师的感恩短信达几百条。

3.自助助人的策略。

此策略的存在价值。农村初中生中,绝大部分人没看过一本心理类书籍,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家里没有用利用网络查资料的条件,他们的上网率平均达不到1周1次。自助助人的策略实施以恚各类信息的相互分享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运用类心理学知识、心灵成长故事、成长中的心灵感悟、修心格言等精神食粮。精神食粮的补给使学生的仁爱品质和仁爱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自助助人的策略具体分类如下:

(1)校园广播站设心灵成长故事栏目。该措施的研发理论为,宽容、仁爱、感恩、奋进是人类精神的庇佑所。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核心力量是爱!感受到爱的人会真正去爱,爱了会有宽容,爱了会有感恩,爱了会有奋进。爱会传递,恨会感染,充满爱的心灵,恨无处藏身;充满恨的心灵,爱无处藏身。

(2)学生自制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笔记本是学生用以记录能给自己心灵滋养的正能量信息的笔记本。

(3)心灵的港湾。设计该文化栏目的目的有:一是让同学们在暗示语的帮助下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完善自己;二是让同学们拥有美好的天使般的心灵,拥有发现真、善、美的天使般的眼睛。心灵的港湾很好地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六、研究取得的效益

(一)我校学生行为习惯得到很好的改善。

学校实施培养学生仁爱品质的策略以来,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德育处违规违纪的学生人数逐年降低。

(二)各级各类奖项。

1. 2015年李琴老师独著论文《考试焦虑学生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获本课题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2. 李琴、黄光兵合著论文《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的策略》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3. 李琴老师获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和部级总课题组颁发的“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称号。

4. 邱凯霞老师独著论文《农村中学师生仁爱关系与英语课堂教育效果》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5. 陈四新老师独著论文《德育工作中仁爱品质的培养》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6. 罗雪梅老师独著论文《让仁爱之光照耀语文课堂》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7. 黄辉老师独著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仁爱教育》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8. 2016年李琴、周玲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积极心理学引领 课题策略实施―优化学生心灵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在2016年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9. 2016年心育课题《对农村初中生实施心理援助的策略研究》的课题阶段成果荣获2016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研究阶段成果二等奖。(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很好地弥补了省级课题研究中关于优化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薄弱环节)

(三)各级部门、单位肯定。

2015年团县委部署课题组承担仁爱类讲座:《正面解读,快乐成长》、《关注孩子,传递爱心》。

2015年我校心育课题组为公安局设计心理咨询室并在需要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015年我县迎教育均衡发展的国检时,丹棱县教育局领导让本课题执笔主研参加座谈会并向教育部领导介绍我校的课题工作。

2015年丹棱县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以《丹棱二中部级子课题“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获奖》为颂夥⒉嘉倚?翁獾难芯啃Ч。

2016年课题组提交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材料《秉承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升学生精神核心素养》被选送参加眉山市教育局组织的素质教育座谈会。

2016年我校的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课题策略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模式形成的论文《心系全体 关注个体》被县委宣传部作为德育典型案例报送至眉山市委组织部评奖。2016年县教研室设心理教研员岗位,课题执笔主研李琴老师为我县兼职心理教研员。2016年团县委部署课题组撰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文章《实施心理指导策略 ,提升积极心理品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工作介绍及总结。

2016年课题执笔主研李琴老师被丹棱县妇联选派至眉山参加 “幸福使者,母亲课堂”骨干讲师培训班的培训。主办单位是市妇联和市教育体育局。

2016年县精神文明办、县教育体育局决定把全县唯一的“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建于我校。建成后的指导中心功能室完备,设备齐全,建设方案的资金预算为45万,全部由政府出资。

七、参考文献

《爱的五种语言》 (美)(Dr・Gary Chapman)盖瑞?查普曼著,王云良译;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60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文件印发单位 教育部;颁布时间 2012年。

《积极心理学》(爱尔兰)Alan Carr著,丁丹等译;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1】万.美国中小学校园欺侮现象之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4.

【2】张海燕,刘丽.学校欺侮行为干预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3】张文新,纪林芹.关注学校中的欺负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5,(1).

【4】徐本华,李新旺.关于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的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2,(24).

【5】武建芬.中小学生的欺负行为及其心理分析[J].山教育学院学报,1999,(1).

【6】郑希付.中学欺侮现状研究[J].心理科学,2000,(1).

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生;手机成瘾;心理分析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日益稳固,我国手机网民特别是学生群体的数量持续增加。

高职学生是未来经济建设的一线技术人员,相对本科生而言生源结构复杂、录取分数较低、学习动力不足、自制力薄弱、人生目标不清晰等,课堂手机成瘾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高职手机成瘾学生的心理分析研究能更深层次理解手机成瘾异常行为产生的刺激源和心理变化过程,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文献综述

1.同类研究工作现状

据万方数据库统计,手机成瘾的心理学探析论文在国内最早出现于2005年3月,与国际基本同步。三年后在2008年1月出现了一篇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2009年没有相关论文公开发表。2010~2011年每年发表相关论文不到10篇,从2012~2013年每年为11~13篇,2014年至今出现量的跳跃式增长,每年32篇以上。国内外对于课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手机功能研发和无线上网速度快捷便利而日益受到重视。心理学相关的手机成瘾文献主要可划为以下早期2008年前的定义研究、2008年到今测量手机成瘾程度研究和2012年至今的成因研究三大类,近年来的成因分析可分为人格因素、社会支持系统两个方向。

2.同类研究不足

(1)因课题研究时间较短,公开发表的论文无个案追踪研究,心理分析以大量的量表调查为主,寻求数理变量关系,对于量表国际上却无统一的标准,量表设计因子较少。

(2)不良行为的产生有着演变过程,文献心理分析结果相似度高且不够专业,局限于当前表象,基本不涉及行为形成的个人、学校、家庭等历史深度分析。

(3)对策部分较空泛,仅限于就事论事,对不同的手机成瘾学生缺乏个性化解决方案,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不强。

二、手机成瘾的负面影响

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表明,发现课堂上基本不听教师讲课,低头玩手机的学生,都能意识到手机成瘾产生的心理乃至身体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但很难转化为实际行动,对个人带来不利影响主要有:

1.关键职业能力不强

手机成瘾对学生心智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评价为德国关键职业能力(KEY COMPETENCE)偏弱。在个性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个人比较不自信,很难展现毅力、平时不够乐观,各类班级集体活动不积极,在班里处于被边缘化的个体。

2.隐性心理问题普遍存在

手机成瘾学生心理普查结果未必定性为典型的抑郁、焦虑或精神问题。

3.身体素质相对较差

身心健康相互影响,手机成瘾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晨跑和体育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4.法制意识相对淡泊

手机成瘾学生相对法律意识淡泊,严重者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三、手机成瘾的心理分析

为防止大规模普查量表形成过于关注横截面表象的弊端,课题组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于2015年9~12月对随机抽样的20名手机成瘾学生进行深入访谈,预估存在关联度的22个因子:出生时间、性别、电脑成瘾程度、网购情况、健康状况、社团活动、体育活动、恋爱情况、学习成绩、获奖情况、寝室关系、月生活费、教师教学能力、班主任关心程度、生源地普遍教育情况、生源地经济状况、中小学成绩排名、中小学获奖情况、家庭月收入、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关注度、父母婚姻状况等。访谈结果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现状横截面到纵向切入,对因子筛选后分为大学现阶段分析和心理成长史分析两大类。

1.手机成瘾学生的心理分析

(1)与性别有较高相关性,95%为男性,如女生手机成瘾,需特别关注是否存在严重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或自杀倾向。

(2)手机成瘾与是否有关系密切的异性朋友无关。访谈发现,手机成瘾与学生是否有关系密切的异性朋友或谈恋爱不直接相关,换句话说,原来就手机不成瘾的学生谈恋爱后,转变为上课时手机成瘾、情话连绵。

(3)手机成瘾与电脑成瘾密切相关,在学生可以使用电脑的时空,往往自动终止过度使用手机,无论是手机成瘾还是电脑成瘾,成瘾学生均逃避现实社会的挫败感,转而在网络世界寻找慰藉。

(4)从手机成瘾学生课堂上手机的用途来看,纯属消磨时间,以手机为工具与教学内容和师生关系隔离,以此体现自我价值。手机网购成瘾不明显,课堂上手机用途从大到小依次为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QQ聊天、听音乐、找新闻等,无太大的学习或产出功用。

(5)学生上课的座位距教师远近与手机成瘾直接正相关。因大学生上课可以自由选择座位,手机成瘾程度越高的学生,其座位往往距离教师越远。从侧面反映学生主观上意识到上课玩手机是错误的,距离教师越远,越容易逃避心理压力。

(6)手机成瘾直接影响课堂效果,上瘾程度与教师的教学趣味性呈负相关。对于教师采用鼓励为主,学生参与度高,需要声音、图片及动态合作且有一定难度的游戏、表演、竞赛、演示等手机成瘾相对不明显,但是对于难度较高、静态文字较多的案例分析则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控制能力较强,教学组织紧凑,音调起伏较大,上课动静结合,颇具幽默感的教师,学生较少玩手机。

(7)手机成瘾与课程教学考核严格程度呈现负相关。访谈发现,手机成瘾学生对“课程考核游戏规则”相当敏感,具体表现在凡是课程教学考核管理严格,特别是过程考核分数超过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平时课堂表现权重超40%,补考通过率较低的课程,学生相对来说较重视,课堂玩手机程度较低。

(8)手机成瘾学生集体性的社团、体育活动参与度低,普遍综合文体成绩不突出。有个别学生仅单项体育或单项舞蹈特别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身心关爱程度、集体荣誉感不强,团队合作意识较弱。

2.手机成瘾学生的心理成长史分析

高职学生现阶段手机成瘾的表象背后,与心理成长史密切相关。课题组除个人深度访谈外,通过寝室同学、老师、家长及档案资料全方位深入剖析学生幼年―童年―青少年的心理发育过程,总结如下:

(1)与出生时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2)与是否早产儿没有显著相关性。

(3)与是否母乳喂养没有显著相关性。

(4)与家族精神病史相关性不明显。

(5)与家庭是否离异没有显著相关性。

(6)与生源地没有显著相关性。

(7)家长文化程度都在高中及以下。

(8)家庭收入属于当地中上或上等水平,无需为生活费用担心。

(9)手机成瘾学生在有记忆的幼年和童年,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过于关心自身的工作成就,大多数把孩子寄养在他人或长辈家里,即便与子女一起生活,也由长辈照料为主,对子女的关注度严重缺失。

(10)受调查学生认为,中小学班主任的关心、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自己个性的形成关系较大。初中是分水岭,手机成瘾学生从初一或初二开始成绩和各方面表现处于班级后10%,较少得到班级同学、老师的正向鼓励和积极关注。

(11)与其他同学相比,家长在中小学阶段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表现落后的现象缺乏重视,不能自我检讨家长存在的问题,不能与子女深入情感交流、对子女缺少持续关爱。

(12)由于中学课堂及课后管理较严,家长从财力上不支持购买高档手机或带手机进校,手机成瘾现象不普遍。中学时代由于生活社区环境所限沉迷网吧,网络成瘾现象突出,特别是打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着迷于这些游戏或网络聊天短暂、即时正向或打败反向激励产生的成就感,对需要长时间刻苦努力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不感兴趣。

四、研究成果启示

高职学生是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分析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高职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有助于教师深层次理解学生、帮助学生、爱护学生,有助于采用鼓励为主的教学理念,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合理安排教室座位,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通过高职院校建立和完善心理预防机制,通过心理分析排查,及时防止自杀等异常现象的发生;有助于心理治疗,通过分析学生心理成长史,了解到异常行为的形成有着缓慢的发展过程,更好地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提高学习的自主积极性,改掉非理和不良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关键职业能力的均衡发展;有助于家庭、中小学、社会转变观念,特别是家长要增强与子女的沟通和关爱,中小学教师不以成绩作为唯一的价值评价体系,着重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健康业余爱好,逐渐培养学生自信、快乐、爱心、毅力、果敢、无私等良好品德,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余莉,郭诗卉.手机成瘾学生与大五人格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4).

[2]黄乔蓉,范庆瑜,曾延风,等.大学生手机上网依赖与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4).

[3]蔡乐婷,郭晨,吕可心.手机成瘾倾向、人格特质与成就目标取向的相关[J].东方教育,2014(12).

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精神生活质量

分类号 B842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07.008

1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并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重要的储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的期望。大学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是个体心理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不仅事关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受复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与精神生活质量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院校作为具有明确职业定位和鲜明行业色彩的特殊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将在未来肩负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执法工作,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如何,从短期来看,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态,关系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效果,从长期来看则事关公安院校能否培养出心智健全和专业素养优异的警务人员,能否有效处理心理压力对其规范有效地开展执法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205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注重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王宇,2007);二是编制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压力测评工具(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2003);三是部分论文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张林,车文博,黎兵,2007);四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应对措施与缓解策略(周曼,2010);五是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力图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周林,宋海娟,2013)。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精神生活”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17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这些论文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分析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温梅,吴子国,赵艳萍,2007;李燕华,2001);二是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葛操,2000;陈春雷,2012);三是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影响、干预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李继兵,周小宁,2008;刘春兵,2000);四是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评价标准(吴子国,路宝剑,赵艳萍,2008)。

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一是研究对象主要是地方大学的大学生,缺乏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与分析;二是当前研究偏重于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缺乏基于实证调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关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三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多是分散进行的,缺乏对这两个重要心理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四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干预引导策略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有效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缺乏指导价值。因此,以公安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化、可操作化的提升策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涵,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考察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分析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并深入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减少大学生心理压力并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应对策略。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

采用崔丽娜(2009)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该问卷共包括突发性压力(7个题目)、经济压力(6个题目)、就业压力(7个题目)、学业压力(6个题目)和人际关系压力(10个题目)5个维度,共36个题目,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3,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分为5个维度,且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介于0.80到0.94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突发性压力”是指一些重大与突发的事件或对大学生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压力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面临退学、违纪处分、亲友死亡等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是指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没有足够的学习与生活费用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担心产生的心理压力;“学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学习负担沉重导致的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是指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或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2.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

采用焦岚博士(2012)编制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该问卷共包括价值判断(16个题目)、心理健康(11个题目)、生命质量(6个题目)、幸福体验(4个题目)和心理成长(3个题目)5个维度,共40个题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5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介于0.83~0.90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x2/df为2.04,IFI、GFI、NFI和RMSEA分别为0.92、0.90、0.86和0.04,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价值判断”是指大学生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协调发展方面的认知水平、情绪反应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生命质量”是指大学生涉及生存质量方面的身体健康、生命活力及劳动质量方面的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幸福体验”是指大学生主观体验方面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客观体验方面的幸福指数、幸福比较;“心理成长”是指大学生心理成熟方面的认知统一、人格完善及心理创造方面的内心生活、心理环境。

2.3 调查程序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某公安院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29名,剔除无效问卷22名,获得有效问卷207名,问卷有效率为90.4%。所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下文的具体研究。

2.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具体的数据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得分的均分为2.00,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心理压力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1.85~2.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为2.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为1.93。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得分的均分为3.89,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精神生活质量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3.65~4.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为4.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为3.65。

3.2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水平越高,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会越低。

3.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

为了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明晰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我们以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价值判断”、“心理健康”、“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成长”得分和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可以解释“价值判断”3.6%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健康”12.2%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生命质量”12.0%的变异;“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可以解释“幸福体验”9.6%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成长”5.5%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精神生活质量”9.2%的变异。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能够显著预测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改善和缓解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心理压力的总体水平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压力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毕业时需要参加竞争性的公务员考试才能参加公安工作,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从警的业务能力,达到公安院校的毕业标准,而且还需要通过“门槛性”的公务员考试,这就给其顺利就业增加了双重的压力。因此,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面临最大的心理压力为就业压力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研究结果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的启示是:一方面要看到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得分较高的心理压力维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特别要注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课程设置与教育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公务员考试能力。

4.2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尤其是在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公安院校对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教育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最低,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心理健康在整个精神生活质量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人,会有着较高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可以从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入手,以“心理健康”等得分较低的维度为切入点,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来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

4.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生活质量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越低,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越高。因此在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进行引导与干预时,应从关联性与互动性的角度采取相关措施,即对二者的引导与干预并不是相互分离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同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而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水平。

4.4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效果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对“价值判断”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有预测效果;“学业压力”对“生命质量”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对“幸福体验”有预测效果;“学业压力”对“心理成长”有预测效果;“就业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总分有预测效果。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对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产生预测效果,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要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固然要结合精神生活质量的内涵、特点和表现形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公安院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对其精神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发挥着更为明显的影响效果,根据上述压力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不仅有助于直接缓解相关的心理压力,而且还间接对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车文博, 张林, 黄冬梅, 张旭东(2003).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应用心理学,9(3), 3-9.

陈春雷(2012). 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分析. 中国统计, (8), 57-58.

崔丽娜(2009).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葛操(2000). 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 河南社会科学, (3), 114-117.

焦岚(2012). 心理生活质量――基于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博士学位论文, 吉林大学.

李继兵, 周小宁(2008). 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精神生活. 思想教育研究, 10, 29-31.

李燕华(2001). 当前河南省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1), 52-56.

刘春兵(2000). 大学生精神生活: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2), 45-47.

王宇(2007). 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社科纵横, 2, 250-252.

温梅, 吴子国, 赵艳萍(2007). 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中国成人教育, (5), 73-74.

吴子国, 路宝剑, 赵艳萍(2008). 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定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的探讨. 科教文汇, 14, 6-7.

张林, 车文博, 黎兵(2003).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编制理论及其信效度研究. 心理学探新, (4), 46-51.

周林, 宋海娟(2013). 大学生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犯罪研究, (2), 61-65.

周曼(2010).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对策研究.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 123-125.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their spiritual life quality, 207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cale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quality scale.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was below medium level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quality was above medium level; the most of dimensions of the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ed. 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he academic pressure, employment pressure, interpersonal pressure and economic pressure were effective prediction variables to spiritual life quality, and the academic pressure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were more effective prediction variables to spiritual life quality.

心理成长论文范文第10篇

1.1几个核心问题的研究频度对比分析

截止2012年10月29日,通过中国知网对期刊、硕博论文、会议、报纸、外文文献、年鉴、百科、统计年鉴、词典、专利、标准进行检索,以“题名”为检索项,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几个相关问题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见表1。检索词在题名中出现的频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被社会各界的研究与关注频度,从而反映出其问题的时代性与迫切性。由以上检索结果可以得出,社会对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的关注频度都很高。相比之下,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较高,社区体育次之。其中,从检索到的文献总量上看,留守儿童相关文献中,留守儿童体育相关文献占2.1%左右,留守儿童心理文献占5.5%;在社区体育相关文献中,农村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6.1%,城市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17.2%。可见,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度高于对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关注度,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在留守儿童研究中处于弱势;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关注度高于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关注度,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在社区体育研究中处于弱势。另一方面,在留守儿童体育相关的128条文献中有28篇硕博士论文,占21.8%,高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5.1%的比例;在农村社区体育234条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24条,占10.3%,高于社区体育总文献中硕博论文5%的总体比例,说明留守儿童体育及农村社区体育相关研究虽总体不多,却有了一定深度,这些细分领域的研究不乏慧眼。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问题虽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以致于检索不到相关文献。

1.2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当前研究基础

1.2.1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基础留守儿童统计学研究方面,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18%-22%。盖正(2011)在《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危机的实验研究》中对山东省滨州市的滨城区、阳信县、惠民县、沾化县、博兴县、无棣县、邹平县六县一区的十一所初级中学(12-15岁)568名学生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研究得出:父母双亲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总数的48.2%;生活上,有42.8%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单亲住一起,47.1%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外祖父母住一起,与其他亲戚居住或自己居住的较少。留守儿童体育方面,陈绍艳等(2011)的《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李华禄(2012)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高建磊(2009)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等立足于地方调查,对留守儿童的体育与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以下问题:(1)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对其体育认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2)农村留守儿童可用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活动内容贫乏,离阳光体育的要求甚远;(3)留守儿童有一定的体育兴趣,但尚未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相关机构缺少专门的引导;(4)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缺少必要的家庭经济支持,体育消费较少。(5)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对老龄监护人的“逆向监护”,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与时间负担。留守儿童心理方面,曾瑾(2004)的《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及干预研究》对四川眉山东坡区白马镇和南充嘉陵区大通镇的839个留守儿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检出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除自责倾向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干预研究得出,运用以学校为中心,社区为辅助的参与性干预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干预后,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各分量表检出率均下降,除自责倾向外,下降比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心理的体育干预方面,盖正对体育干预作出界定:指有目的地运用体育的某些方法和活动对留守儿童在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方面上出现的不良行为和表现进行影响,促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和习惯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一种手段。并进一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低于非留守儿童,通过体育干预能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和心理能量。龚风华(2010)的《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对启东市志良镇二效初级中学八年级和九年级3个行政班级共计99名留守儿童心理进行体育干预实验得出,体育锻炼干预对男、女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多个因子及总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张娟(2011)的《身体锻炼干预对民办学校留守儿童体质及体育兴趣培养研究》研究发现,身体锻炼干预前后,实验班留守组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得出,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身体锻炼干预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兴趣。

1.2.2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基础基础理论研究中,钟霖等(2008)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探析》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论述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特点、建设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马新民等(2007)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思考》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模式以及和谐社区体育的保障措施。现状研究中,牛永刚(2008)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龙(2009)的《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等立足整体,从宏观与基础理论及宏观方面对农村社区体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张清江等(2006)的《苏北农村社区体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探讨》、彭永群等(2009)的《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等立足区域调查,使农村社区体育研究进入中观与微观世界。从研究结果看,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存在问题多于成就,问题可总结以下几点:(1)农民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落后,体育积极性不高;(2)农村传统体育出现危机;(3)农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低;(4)农村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5)体育场地设施比较匮乏。针对农村社区体育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张龙提出:强化政府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职能;多方筹资,改善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发挥学校体育在农村社区体育中的作用;对农民进行体育宣传与教育;加强立法,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的评估与管理体制。

2公共治理视域里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前景分析

2.1可行性

2.1.1以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依据以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依据可以从三方面论述:首先是生理方面,生理是心理的基础,人脑的单位质量的耗氧量远大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对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青少年学生,充足的氧气供应对脑的正常发育及智力活动十分重要。体育锻炼能改变人体脑部的血液循环,使人精力充沛,为人的心理活动提供良好的生理保障。体育运动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量(肾上腺素分泌量与抑郁有关),使人产生“高峰体验”,具有消除焦虑与抑郁的作用。另外,根据脑部的功能定位理论,运动中枢与智力活动中枢在兴奋与抑制上存在交互作用,当运动中枢兴奋时智力活动中枢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而得以休息。其次是心理方面,现代社会心理学有一种理论认为,人与一切动物一样,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是保护自我存在的必要条件。行为学家认为,如果得不到发泄,人的攻击性压力会积累下来,爆发出人们难以预料的恶性事件。体育被人们称为是一种“仪式化的战争”,是一种理性且负责任的替泄途径。因此,体育在释放人们生活压力,缓冲心理负担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体育中的“竞争、失败、成功”的个人感受,有助于使个体的身体认知和自我概念提高,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更为强烈的个人控制感。另一方面,体育不同于简单的运动,体育是由生命本能的运动冲动演变而来的运动艺术,源于本能又高于本能。通过体育运动,人获得来自身体内外的刺激以保持身体内外的联系与平衡,且能体验其中超本能的赋予意义。因此,体育的艺术形式对人的吸引力是无限的,以积极的体育兴趣占领人们的心理,能避免不良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侵袭。再次,从社会学的角度,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已不分身份或地位,体育已不仅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社会普世文化和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社会权利,体育对于人的价值始终是终极的而不是附加的,它更彰显着一种对个体终极意义的人文关怀。“体育社会”中的“场效应”通过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爱,从而增加个体的社会资本总量,使个人能更多地从社会获得心理能量。农村留守儿童因隔代看护或单亲看护,缺少来自家庭最基本的沟通与关爱,造成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孤寂感与封闭感。体育是以生理为基础、心理为中介、以社会为延伸,以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综合的和全面的。从目前的研究看,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是积极的。盖正研究得出,田径、球类及拓展训练对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方面的社会适应性均有显著改善。

2.1.2从公共治理视域看,农村社区体育可以作为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公共治理提倡动员包括治理客体在内的一切力量,开拓多样化途径与手段联合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实现社会“善治”。从公共治理的视域看,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区成员之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国家与政府的责任所在,更是事关农村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社区居民有权利成为其治理主体。鉴于体育对人心理的特殊功能,以农村居民为参与主体的农村社区体育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治理途径,以弥补传统模式上治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政府与市场的“失灵”,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社区)的三边互动互利。

2.1.3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优势农村社区体育在治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方面有着“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首先,农村社区体育正在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共十政府工作报告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在多项工作中把“三农”放在了首位。其中第4条“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第6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第7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许多章节直接对农村体育工作作出了部署。如第7章第3节“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提到,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第16章第4节“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家体总局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和50%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可见,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未来一段时期,农村社区体育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合乎“天时”。其次,从地缘关系上说,农村社区是指县(含县级市区)以下的行政区划分和村民自治的区域性小社会。农村社区体育场地及活动分布一般以行政村为中心向自然村呈辐射状态,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主阵地――农村学校呈相同的分布梯度状态。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社区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和谐发展,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得于“地利”。

再次,从人际上看,社区是居民与政府联系的纽带,它贴近人们的生活,崇尚民主价值。从决策机制上说,社区通常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非专制决策机制,能有效地修正由于政府的专制干预导致信息失灵的问题,具有公共服务管理的高度民主化属性。农村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农村留守人员,他们能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熟人”社会交往圈子,使留守儿童对社区有一种强烈的信任感、依赖感和亲和力而接受社区引导。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缓慢,除了场地设施因素外,农民对体育的积极性不高是另一重要因素。以社区体育运用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让农民有机会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运动,既能加强留守儿童与社区(会)及家庭(监护人)的联系,又能提高农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也能以此为契机把学校体育资源与农村社会体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提高其利用率,并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可见,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顺于“人和”。

2.1.4农村社区体育已初具影响从当前研究看,虽然相对城市社区体育,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存在诸多问题,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村社区体育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已初具影响。彭永群等2009年对湖南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研究得出,社区体育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社区体育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任保国等2006年对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成绩显著;民族社区体育文化,获得很好的发展;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张俊伟等2011年研究,湖北省自2006年启动“两打两晒(赛)”工程,省财政、农业厅增资至100万元,沿国道、省道,逐步为每个村修建一个综合运动场。江苏省2007年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标准“村村有体育场地设施”目标,并快推进农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向较大自然村、农民集中居住点覆盖延伸。藏雪2012年对龙口市南山村村民将来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的调查得出,村民们表现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愿望,有46.2%的人选择了“非常愿意”,42.6%的人选择了“比较愿意”。可见,从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物质条件与文化思想基础上说,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是能取得一定成效的。

2.2必要性

2.2.1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并迫切需要公共治理的问题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产生的留守人员中的一类,留守儿童问题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及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得到解决。由于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社会转型需要时间,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问题在我国将持续存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留守儿童日渐成为一支庞大的社会群体。从当前研究基础看,留守儿童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问题较多。因隔代看护、缺少正确的关爱与引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显并已经引发了一系列恶性事件。刘洁辉2007年研究得出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特点:(1)犯罪类型多,犯罪率居高不下;(2)恶性犯罪日显严重;(3)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所以,留守儿童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又紧迫的综合性问题,需要以新的理念综合治理。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问题是引发许多问题的根源,必须尽快得到解决。从公共治理的视域看,解决当前社会转型而引发的留守儿童问题,既不能仅把它看成是国家与政府的责任,也不能仅把它看成是农民工家庭问题,造成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的一个表征,其本质是社会发展与转型造成的。“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合作型社会管理过程,实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善治”,除了靠国家行政与市场调节及留守儿童家庭自救外,社会(社区)也必须当起自己的责任。换个角度,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区的成员,是社区的下一代,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与治理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农村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问题上占有“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因而作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一条理想途径必须尽快得到合理利用。

2.2.2离开农村的问题环境,当前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无法独行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人口为137053万人,其中居住在乡村人口为6741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0.32%。作为开展农村群众体育主阵地的农村社区体育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村青壮年持续流入城市,农村人口结构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高龄化与女性化,人口结构的非均衡发展使农村社区体育的开展首先受到了参与主体的不利影响。另外,“空心村”的形成,农村经济的滞后发展及农民体育意识不高也都限制了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从当前研究基础看,农村社区体育不仅起点低,而且发展阻力大,甚至已经成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实现体育强国的瓶颈。公共治理要求以整体性视域,把相关问题联系起来综合治理。所以,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必须与农村留守人员(包括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学校体育问题等诸多农村问题联系起来,统筹与和谐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相一致。

3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措施

3.1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利用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

农村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农民,而留守儿童之所以需要心理干预,主要缘于缺乏直接来自家庭的关爱,所以,也只有让农民特别是与留守儿童有较近社会关系的农民参与,农村社区体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值得强调的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还必须让农民成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责任主体与治理主体,赋予其主人公的责任感,而非仅由行政设置意义上的社区管理层领导下被动的参与主体。另外,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关系普遍以宗族关系和婚姻关系为主。除了双亲以外,宗族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网对留守儿童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能对父爱或母爱缺失起到一定补偿作用。所以,农村社区体育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干预应尽量由农民来完成,并考虑利用留守儿童社会关系网的作用。

3.2做好宣传与组织工作

农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常对农民的社会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农民对体育的功能与意义的认识多处于中间状态。如果没有正面的宣传,他们一般不会把体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常因子女的文化学习而忽视其体育,而一旦有权威宣传或暗示,他们对体育的重要性或体育的心理干预功能也会认可。另一方面,农村社区体育经费并不充足,而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如果有私人赞助,常给人以商业活动的嫌疑,使人怀疑活动的真正目的,会影响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做好对农民有宣传与组织工作,一方面社区体育尽量争取官方的支持与认可,争取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姻,使其对留守儿童的体育干预摆脱私益活动的嫌疑。另一方面,做好农民中潜在“意见领袖”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族长、教师与知识分子家庭的带动与社会暗示作用。

3.3整合与利用社区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尚不充足,人员与经费短缺,体育项目不太丰富。所以,要充分整合与利用社区内外的一切可用资源,丰富体育干预的形式与内容。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从体育人力资源与场地器材上相对充足一些,且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具有周期性特点。另一方面,现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也要求学校体育建立开放课堂。所以,农村社区体育可考虑与当地中小学或周边高校联手治理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问题,这样也将有助于延伸与扩大当地中小学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现代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

3.4体育干预与其它形式干预相结合

目前人们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干预研究已有一定深度,体育干预只是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干预的手段之一,它可以也应该被合理利用,但不可被过宽夸大。另一方面,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综合的。所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应考虑与其它形式的干预相结合以形成合力,巩固与扩大其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干预效果。

上一篇:认知心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心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