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07:27:22

认知心理论文

认知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总体趋势

综观近13年间翻译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可以发现其总成果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从总体上看,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1年-2004间,翻译心理学研究增长缓慢且不稳定,13年期间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6篇;2004年后则进入了活跃的发展期,研究成果量趋于稳定。由此可见,国内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翻译心理学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

我国的翻译主题研究近十年来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尽管这些成果尚无法与翻译客体(即译品研究)媲美,但是它们却预示了未来翻译研究的新趋向。结合笔者在CNKI中检索到的近十几年的学术成果来看,可以将这些研究成果归纳为两个方面:(1)翻译心理学理论模式研究;(2)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活动研究。1.翻译心理学理论模式研究肖辉指出翻译过程不是线性的过程,译者可从下一个阶段向前一个阶段推进。Nida的翻译模式没有涉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Bell则更进一步把翻译模式理论涉及到了思维方面的探索。而王军在对Bell的翻译模式理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Bell视图从认知思维的角度描述翻译的思维过程,但缺少操作性,没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许钧更进一步提出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不仅涉及语言转换层面的具体过程,而且涉及到人类理解行为的基本倾向和伦理原则。宋德生突破性地提出一贯讲究从认知看待翻译,也会忽略了认知可能会限制翻译。他们的研究无疑从宏观的角度对翻译心理学作出一定的规范和引导。同时,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也被引入,其中包括认知心理学,心理学视觉误差,格式塔意象模式,心理空间理论等,这就使研究的理论依据得到了加强。2.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活动研究谭业升在传统翻译教学的基础上,探讨了译者双语表征的认知特征及视觉化翻译等,强调了学生在翻译教学中的主体认知建构。这也表明了培养译者的主体意识开始引起了关注。金明在承认前人对翻译主体认知建构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还建设性地提出了译学研究应当把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倡导了译学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些研究无疑从对译者的理念、修养上做了宏观定位。而从译者具体的思维层面上,肖坤学否定了传统翻译理论把词汇层面的翻译看成一个语言符号的转换问题,从译者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词语的翻译问题,有助于纠正译者的传统符号思维。张晓雪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将心理学和语言学认知相结合,尝试对翻译过程及其间译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发展作出全新的阐释。邓志辉取翻译过程的认知心理研究视角,将TAPs定性研究与量化问卷的定量研究相结合,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更清晰地认识译者进行单字翻译的过程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实证研究资料,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王湘玲基于口译过程模式和翻译能力理论,通过刺激回忆、问卷、笔记和访谈四种方法,针对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认知心理因素对其口译策略选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影响译员的认知心理因素。

(三)研究方法

在整个翻译心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架构中,刘绍龙提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实验研究和其他研究。根据对收集的这36篇论文的统计,国内的翻译心理学研究中基于统计数据的描写性和实证性研究的文章共有2篇,只占论文总量的5%,非实证研究方法占主流地位,其研究量占95%,而且主要集中在最近两年内。这也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了实证研究的重要性。

(四)未来翻译心理学的前瞻

翻译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国内外对翻译的心理研究还没有十分系统的论述,对译者的再创造过程中的心理还没有形成体系,对译者的个性气质与翻译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加强翻译学与心理学学科间交流与合作,加强实证性研究,以史为鉴,对历史进行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定会带动翻译心理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及翻译事业的繁荣。

认知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偏误研究;认知心理;认知语言学

自1984年鲁健骥先生引进中介语理论起,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研究就受到普遍重视,发展速度快,研究视角比较多样。其中以认知为视角来研究偏误包括两个方面:基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基于语言学的研究。认知心理是人在认知世界时的高级心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注重语言的感知、理解、记忆、注意力、推理等方面的问题。认知语言学的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基于语言学的研究比较注重语言的形式类、语言符号的意义、意义――概念与外部世界的练习等方面的问题;其重要理论方法有原型范畴理论、相似性原则、概念隐喻理论、意象图式分析等。

1 偏误研究内容

从认知角度来研究偏误,深入分析汉语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针对不同母语背景和不同认知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等都是十分有益的。最早的以认知为视角研究偏误的论文是李大忠在1999年发表的。自此以后,特别是2001年在北京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基于认知的偏误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纵观近年的成果,可从内容上分为两大类:

(一)宏观研究

这是指从认知角度综合研究偏误现象(主要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而不是以某一具体的偏误为研究对象。

李大忠[1]结合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从理论上推测了外国人学汉语偏误产生过程中学习者大脑中发生的思维过程和心理过程。这可以看作是从认知角度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进行研究的开山之作。

徐子亮从认知心理理论出发,对中介语重新加以认识,提出了导致中介语产生的七种认知心理原因,对以后从认知角度研究偏误提供了借鉴[2]。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的出版。该著作引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从教和学两方面来阐述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和心理规律。对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心理基础、感知和理解、记忆;对汉语听力教学、口语教学的心理分析;对汉语教师心理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探讨[3]。

(二)从认知角度针对某一语言要素的偏误所做的研究

此类研究中基于语言学的研究有所增多,但基于心理学的研究依然占优势。其中针对词汇的偏误研究最多,其次为汉字、语法(包括关于篇章的研究)。

1.词汇偏误研究

在对词汇的偏误研究中,对实词的研究多于对虚词的研究,另外还有关于词汇识别与加工的研究。对实词、虚词的研究视角都主要基于认知语言学,在研究内容上实词主要集中在趋向动词和能愿动词上,虚词主要集中在对介词的研究上。究其原因,可能是趋向动词、能愿动词和介词的习得和运用与汉民族认知特点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处在发展初期的基于认知的偏误研究,从这些具有突出认知特点的语言现象入手更能找出隐藏在偏误背后的深层原因。词汇的识别与加工则都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这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冯丽萍2011年的著作《现代汉语词汇认知研究》,其中第三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汇认知规律》从词汇加工、词汇识别、词素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和词素加工、心理词典的表征等方面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词汇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分析学习者词汇加工的心理过程、预测其发展趋势、确定词汇教学的原则提供了参考[4]。

雍琳娜[5]利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机制、意象图示理论及主观化机制分析“起来”和“下去”用在动词后作补语时的情况,并根据这些观点对HSK语料库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归类和讨论,对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认知相关规律进行对外汉语教学,通过建立正确的意象图示,完善留学生的认知心理提供了参考。

李遐[6]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及其隐喻范畴出发,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介词习得的表现为切入点,分析了学生在使用汉语介词时出现偏误的深层认知原因,有助于新疆少数民族汉语的介词教学。

2.汉字偏误研究

基于认知的汉字偏误研究均是从认知心理学出发来研究的,体现出了与基于其他视角的汉字偏误研究所不同的特点,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镜像错位”是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书写最典型的偏误之一。原新梅[7]将“镜像错位”的常见类型分为整字型、部件型、笔画型以及综合型,并运用认知心理学、视觉语言学的原理对“镜像错位”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人类共同的认知生理机制制约下的认知规律是造成汉字“镜像错位”的根本原因。另外还提出了除了人类认知深层原因之外影响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容形成“镜像错位”的因素:方位定域民族性、认知汉字的方法以及文字书写规则与习惯等的不同。最后提出纠正“镜像错位”的对策,其中加强初始阶段汉字的细部认知训练,强化对学生汉字基本笔画及其走向、基本部件的位置特征等的指导这一建议值得借鉴。

凌德祥[8]认为,“非汉字语圈”学生认知模式与汉字圈学生的区别使得他们在认知汉字时容易出现偏误。“非汉字语圈”学生习惯于利用位于后脑的威尼克区通道来掌握拼音文字的语言,即“听觉―语音―听说―语言”。而在认知汉字时,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他们则更多地需要跟汉字圈学生一样,通过布洛卡区的通道,即“视觉―图形―阅读―语言”来习得汉字、汉语。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和对照组教学实验对“非汉字语圈”学生的h字认知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分析了学生汉字认知基本特点及汉字书写偏误规律,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对策,如:利用字母字形激发学生建立形似联想与区别意识、主张单独设立汉字课等。

徐彩华[9]分析了在整字速示条件下母语者和外国留学生汉字的形误监控能力的特点,认为在整字识别任务和分解识别任务中留学生汉字心理词典的加工特点不同、不同类型的汉字偏误的认知机制不同,并进一步提出教学中除了强化汉字的整字表征还要重视对汉字的成分进行表象操作,强化表征的细节。

纵观基于认知的汉字偏误研究中,无论研究者采用哪种认知方式来揭示学生的汉字偏误规律,所提出的对策中大都强调部件教学和笔画、笔顺教学的结合,只是在不同教学阶段中有所侧重。针对汉字的独特地位,也有人发出了开设独立的汉字课的呼声。

3.语法偏误研究

虽然从认知角度出发对语法偏误的研究不如对词汇的研究丰富,但是也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特别是跳出了单句的局限,拓展到了语篇平面。在对句式的偏误研究中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数量基本相当,而对篇章的偏误研究则主要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

李遐[10]以认知心理学中的“假设-检验”理论为依据,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把”字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他们在形成假设时由于使用不恰当的类比、不正确的归纳,检验假设、修正假设时使用回避、迁移等策略从而造成的“把”字句使用偏误,从而揭示了偏误形成的内部深层原因, 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对策。

肖奚强[11]用认知语法的可及理论对外国学生的照应偏误进行了解释,并指出汉语学习者高、中年级与低年级学生在照应上各自的偏误表现,这有利于汉语教师在语篇教学抓住重点,预防学生偏误发生。

2 基于认知的偏误研究的方法及特点

以认知为视角进行的偏误研究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演绎法与实证法。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偏误研究多采用演绎法,如熊琳娜[5]在对趋向动词“起来”与“下去”的研究中,先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分析“起来”与“下去”用在动词后作补语的情况,然后再对语料库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和解释。而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偏误研究多采用实证法,如冯丽萍[12]对外国学生汉语词素的形音义加工与心理词典的建构模式的研究,采用启动条件下词汇判断的实验范式,以词素同义、词素同音、词素同形、~素形近、整词语义相关词为实验材料,考察了韩国和非汉字背景的欧美学生的汉语合成词加工中词素的作用及其与时间进程的关系。

基于认知的偏误研究有其独特特点:

1.将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引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研究中,一方面使偏误研究视角更加多样化、偏误研究更具活力,另一方面对于深入解释偏误产生原因,在教学中预防偏误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2.注重偏误生成者的个体差异、尤其是母语背景差异。特别是将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纳入研究范围。

3.对汉字的研究大大加强。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对汉字的偏误研究主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对汉字的部件、汉字形旁意识、声旁规则性效应、汉字形音识别等进行实证性研究,对改变汉字教学的困境提供了有益参考。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纵观近年来基于认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

1.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局限性

对词汇偏误的研究占大多数,对语法偏误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对语音偏误的认知研究基本没有讨论。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侧重对汉字、语法、语音方面的认知偏误研究,基于认知的语法、语音研究对于汉语教学和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2.在研究视角上侧重于认知心理学方面

对词汇识别和认知、汉字偏误的研究都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比较少,集中在实词和虚词的偏误研究中,并且显得比较表面化,没有比较深入、系统的专著。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对认知语言学有一个透彻、全面地了解,加强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进而将其运用在偏误研究中。汉字和语篇由于自身特点多采用认知心理来研究,但是对音义联系、词汇、语法(句式)的研究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来研究也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其次应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吸收、引进心理学、认知语言学专业的人才,鼓励他们从事对外汉语研究,另一方面鼓励部分汉语专业的人才继续接受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跨学科的人才,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3.缺乏对基于认知的偏误的宏观动态研究

应该从历时上探究学生不同语言能力的偏误在初、中、高级阶段的不同演变规律,从而对偏误是否可克服纠正、是否可自行消除(在哪个阶段可以自行消除)、是否是难以克服而贯穿三个阶段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确定各个阶段的教学重难点[13]。

参考文献

[1]李大忠.偏误成因的思维心理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110-119.

[2]徐子亮.外国学生的汉语中介语现象再认识[J].汉语学习.2001(2):63-70.

[3]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冯丽萍.现代汉语词汇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雍琳娜.趋向动词“起来”与“下去”――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与认知语言学的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2):128-132.

[6]李遐.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把”字句习得偏误的认知心理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5(3):58-64.

[7]原新梅.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偏误“镜像错位”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3(6):134-136.

[8]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编辑委员会.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A].凌德祥.“非汉字语圈”学生汉字认知调查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9]徐彩华.整字速示条件下留学生汉字形误监控特点的研究[J].汉语学习.2009(06):71-78.

[10]李遐.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介词习得中的空间认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152-155.

[11]肖奚强.外国学生照应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1(1):50-54.

[12]冯丽萍.外国学生汉语词素的形音义加工与心理词典的建构模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9(1):101-110.

[13]赵春利.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二十年研究回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70-76.

作者简介

认知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R.M. 加涅将教学设计界定为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设计系统中。因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不是单纯指教学活动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分析、设计、设计评价全过程。教学设计技术本身具有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首先,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过程,有系统方法理论;其次,分析教学内容及设计教学活动过程有相应的理论作为指导,包括一定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最后,随着科学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而产生的丰富的教学手段技术也是教学设计理论的补充。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教学技术理论甚至反过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学与教的过程,如现在国内外风靡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信息技术使教学从电化走向信息化。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可以由下图1所示,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共为三大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起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起,行为主义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是反对行为主义的,把思维归结为问题解决。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兴起的建构主义则基于情境、基于社会文化背景。与建构主义有关的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外语界最热的话题之一,几乎涉及外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最多,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中国知网中“多媒体”为关键词的英语教学设计论文与论文总数的比例达2/15,约14%)。

英语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是源于三大学习理论的,图2为英语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构成学,其中语言学习理论在西方研究比较多的是二语习得理论,M.S.Troike在《二语习得导论》分别从语言学、认知心理、社会环境三大角度来解释二语习得过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英语教学设计研究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从最初相对简单的语法-翻译教学,发展到一个整合心理、认知、社会、文化和管理的多维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左右逐渐成熟的二语习得理论使得英语作为二语(second language)和外语(foreign language)的教学设计有了更具体的理论依据。其应用和理论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场国际化的行动,遍及各种级别学校的课堂学习以及专业教育。本文尝试从英语教学设计的三大主线来粗略总结最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1.体现差异化,因材施教---认知心理学为主线。

国内:主要是在班级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不少尝试,如小班教学、作业分层、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英语项目化教学等。其中基于多元智能的英语项目化教学研究从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了这一认知心理学理论在项目教学法中的现实化。研究认为不能单凭某种标准测试的分数或几门书而考试的成绩衡量学生,而应重点培养并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初步创造的能力。在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形势下,多元智能理论和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会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良好思路,从而推动我国英语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国外: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认知心理学,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皮亚杰在1970年发表了《发生认识论原理》,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维果斯基强调学习者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维果斯基提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的符号中介、最近发展说、内化学说都在二语习得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主要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二语教学设计作为主要方向,如David Numan在《The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一书中阐述了如何以学习者为中心,分析学习者的需要、兴趣等一系列方法技术。国外许多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尝试用多种辅助方法从母语对外语的正迁移作用来编排教学程序和内容,促进学生高效地习得英语这门外语,如TOMAK·N·Ercan在土耳其两所小学英语教学中将英语和土耳其语有意义地混合在一起,类似我国香港等地,一句话中中英文夹杂,结果表明土耳其的小学用这种方法取得了成功,特别在人称代词和be动词的学习上。

2.关注情境,基于问题解决---建构主义为主线。

国内:中国知网以“英语教学设计”为标题的学位和期刊论文,关键词含“任务学习”、“情境”、“互动”、“交际法教学”等与建构主义相关的词语的论文数量占4/15(约26%)。

“基于任务”的教学设计研究是这类研究的主力,因为其更具实践性,许多一线英语教师倾向于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英语教学期刊中任务型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数量占13%(不完全

统计)。“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交际法教学”更是今年来流行于中国英语教学界的话题,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张伊娜曾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做过一个调查,了解交际法在中学的使用情况以及教师对交际法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82%的老师认为交际法是目前最先进的教学法,超过半数的老师自认为是在使用交际法。国外:“系统功能语言学”自诞生之日起迄今已有四十多年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80年代中期趋于成熟,其标志是韩礼德《功能语法导论》的出版。在基本理论趋于稳定和完整的前提下,近二十年发展迅猛,在世界语言学发展潮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英语教学设计方面则表现为主流的教学设计方法---交际法教学,如John Munby的《交际法教学大纲设计》,交际法强调语言是通过交际获得的,同时也强调向学习者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的重要性。近年来,在国外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非常盛行,特别是将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掀起又一潮改革大浪,全面刷新人们的师生观、教室观(教室不再拘泥于学校,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网络)。在下文的第三点将具体介绍最新动向。 3.网络技术用于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带来新活力。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教学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发展,突出表现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国内外的教学设计研究近年来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教学技术运用及研究。2013年国际英语教学会议的主题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用于英语教学游戏设计”。2014年在阿拉伯国家召开的第四次国际英语教学会议则将语料库作为E学习的内容,网络应用于英语语料库的研究。近来风靡教学界的“翻转课堂”,重新转换课堂内外时间的安排。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后完成自主学,教师则采用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共同研究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身经验建构知识体系。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而“魔灯”(MOODLE)则更进一步,它是依据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而设计的课程管理系统软件平台,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翻转课堂又催生了“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最初是国外大学开始尝试制作由知名教授讲课的视频开放课程,以后发展迅猛,以至于现在由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成立的EDX所提供的免费开放课程,已经吸引了大约6000名大陆学生。我国也积极致力于抓住国内教学阵地,清华近期将开发30门新一代在线课程。2013年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约“MOOC”平台Coursera。

三、未来研究趋势

随着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学理论研究重心的不断下移,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特别是一线教学工作者着手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研究。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设计的研究热点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在宏观层面上,探索课程领域的理论发展走向;同时对学科教学设计统整评价、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能力对教学的影响等课题进行探究。(2)微观层面上,基于新课标,从目标倒推教学内容的设计改革;细分英语学科部门如普通和专门英语等。(3)对国际经验的反思与借鉴,探讨前沿课程理论与课题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英语教学课堂将会变得更加高效、更加丰富,借助现代技术的帮助,积极参与并赶超国际上关于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发展,在实践领域进行实证研究。

认知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心理学; 应用认知心理学

一、 引 言

无论是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前或是之后,对人类认知、心智或思维本质及其活动的探讨,始终是哲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是生理学家的一个中心话题[1]。然而,由于难以解决研究的可观察性问题,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以后的很长时间内,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行为主义都难以跨越心身之间的“莱布尼兹鸿沟”,在科学层面上对人类的认知进行有效研究。以“人与计算机功能类比”为基本研究假设、采用实验法对人类认知进行研究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似乎解决了科学心理学研究的这种尴尬状况。“把心智看成是运行在大脑中的功能性的特殊的计算过程的观念从功能主义角度在‘莱布尼兹鸿沟’上架设了一座桥梁,为具有确定的特殊性质的心理机制(也即任何能运行的程序)及思维能存在于非生理性的计算机的可能提供了支持。由此,我们可以在计算机实验室和心理学实验室对其进行探讨”[2]。

借助于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人与计算机功能类比”的基本假设,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现代认知心理学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迅速改变了人类认知领域的研究面貌,并对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拉赫曼等人在《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加工》一书中声称:“我们的(认知)革命现在已经完成,并呈现出一种常规科学的气氛。”[3]然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这种乐观情绪并不代表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心身之间的“莱布尼兹鸿沟”问题,其“人与计算机功能类比”的思想不仅备受学派外部其他人类认知问题研究者的指责,即使其学派内部的研究者也一再对其合理性进行质疑。早在1967年,奈瑟就于《认知心理学》一书中写道:“和人不同,‘人工智能’程序倾向于解决单心智的、不受干扰的、非情绪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程序)没有一个能对人类心智过程的复杂性做到完全公正。”[4]

二、 认知与现实:对信息加工理论实验室研究的质疑与应用认知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奈瑟因写出第一本《认知心理学》而在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代言人,[5]但与拉赫曼等人的乐观情绪不同,奈瑟在刚完成该书时就对信息加工理论尤其是融入其中的人工智能观点心存疑虑。这种疑虑最终在他1968年到康奈尔大学工作,并与倡导知觉的生态学研究取向的吉布森有着密切交流后达到顶峰,直接促使其于1976年出版《认知与现实》一书,对早期信息加工理论实验室研究取向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修正。

在该书中,奈瑟在考察了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精神分析理论、吉布森知觉理论的利弊得失之后指出,基于“人与计算机功能类比”研究假设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实验室研究取向,由于缺乏“生态效度”,对文化差异采取漠视态度,不考虑知觉和记忆研究的现实特性,必然走向狭隘的、难以引起公众兴趣的所谓的专业领地,现代认知心理学应该实现“现实的”转向,成为“有意义的认知心理学”。在奈瑟看来,这种转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1) 必须花大力气理解存在于一般环境和自然的、目的性的行动背景下的认知;(2) 必须高度注意知觉者和思维者居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细微之处,及现实世界所赋予他们信息的细致结构;(3) 必须以某种方式了解人们真实使用的认知技能,以及这些认知技能所实际经历的系统发展状况;(4) 必须理解对人类本性的假设区别于行为主义者和心理分析者的重要性,并着重对其进行考查。[6]7-8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奈瑟借鉴吉布森的直接知觉理论,首先从知觉与现实世界交互作用的角度对人类知觉的发生和性质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图式、注意、想象和记忆等基本认知加工过程进行了全新讨论。在书的最后,奈瑟进一步强调了认知研究中生态学研究视角的选择,及研究中考虑自然场景、文化、情绪、个体差异、自我意识等对认知影响的重要性。并由此指出:“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单独遭遇的结果虽然不可预知,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单独遭遇的研究必然会使我们更迫近事实的真相。”[6]194

可以看出,奈瑟在倡导生态学取向的认知研究方面是不遗余力的。在此之后,奈瑟继续循着这种研究途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83年当奈瑟以生态认知心理学家的身份到艾默瑞大学工作时,已经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关于闪光灯记忆的研究成果任职后他还在该大学启动了“艾默瑞认知研究计划”,进一步对认知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领域进行了生态学研究取向的探讨。[7]正是在奈瑟等人的大力提倡下,现代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应用认知研究的转向,一些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专著纷纷涌现,专门的国际会议相继召开,专门期刊《应用认知心理学》也于1986年创刊。

时至今日,应用认知研究取向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已经在认识现实生活场景下人类认知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不仅对传统认知领域进行了基于现实生活场景下的全新诠释,发现了二者存在的认知机制的差异,如相对于传统记忆模型的闪光灯记忆、相对于传统物体识别模型的面孔识别等,而且还积极探讨了在传统认知领域不被重视而又与人类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认知现象,如药物和认知行为、生物钟和认知行为等。不仅如此,应用认知心理学还借用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和手段对人类认知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积极研究,并逐渐把对人类认知行为的研究从个体认知扩展到群体认知,以致力于在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群体中个体不同认知系统之间的协调及群体认知系统与认知任务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把应用认知研究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现实生活空间。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哈钦斯1995年出版的《野外认知》一书。正是基于对哈钦斯表述的深刻理解,盖兰等人认为,“尽管有些人可能会对哈钦斯分析的细节问题表示异议,但我们仍然认为哈钦斯所表达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即在现实生活情境下对认知的观察能揭露许多其可能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情境下所忽略的重要特点。”[8]

三、 实验室研究还是生态学研究: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与选择

然而,由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依然是实验室研究,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转向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其对现实生活场景中的认知现象进行生态学研究的有效性和价值也一再受到质疑。正如格若密在《应用认知心理学导论》一书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应用认知心理学只是在最近20至30年内才真正开始的,即使到现在,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还是相对稀少的,其价值也时时会被怀疑。”[9]而从事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研究人员也始终没有被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所接纳,他们提出的理论也被肆意歪曲。如作为生态学研究取向的重要倡导人吉布森的知觉理论就曾被人认为是一种“基于刺激”(stimulus-based)或“数据驱动”(data-driven)的知觉理论。[10]

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是在奈瑟等人质疑实验室研究对认知研究的适宜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并没有在构建强烈的、无可置疑的理论假设后再着手进行人类认知的研究,研究手段的使用和研究领域的选取也颇具有随意性。在有着强烈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并把信息加工理论,或随后一脉相承的联结主义理论视为研究范式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这种生态学的研究取向常为一些处于主流研究地位的研究人员所不容。1989年百纳吉等人的观点可以看作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主流研究领域对应用认知研究中所谓“生态学取向”的态度的一个集中反映。在考察了之前的日常记忆研究以后,百纳吉等人认为,对学习与测验的条件不进行实验控制就不会得出与记忆有关的任何有力的结论,企图将外部效度凌驾于内部效度之上的做法是错误的,并由此宣称生态或日常的记忆研究破产。[11]百纳吉等人的言论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奈瑟等人的强烈反驳。实际上,这种反对声音并没有给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带来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必要的支持和理解。当1999年若底嘉第三应邀为索拉索主编的《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一书撰写《认知心理学的未来》一章时,其强调了对百纳吉等人的言论的支持,并认为日常记忆运动所宣称的最好的一些研究实际上还是使用了传统的实验室方法、实验控制和一般的实验逻辑,而真正观察方法的成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12]184而艾森克等人2000年所著的《认知心理学》一书虽然也对日常记忆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但同时也对其缺乏实验控制的研究方式表示担忧,并提醒我们日常记忆研究的许多成果其实都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而日常记忆的一些所谓的新的研究主题(如闪光灯记忆等)并没有引起多少新的理论思考。[13]

辨别双方对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生态学取向的观点,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种结论:生态学取向虽然在推动应用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现代认知心理学强烈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惯性使然,其在后来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它可能为我们启动了一个新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但自身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又使得它难以继续提供应用认知心理学发展所必须的具有理论解释价值的研究体系。若底嘉第三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这种结论的佐证。“日常记忆研究革新了学习与记忆心理学中惯常的研究领域的课题和内容。这种革新以及强调应用的问题(比如,当前心理学家关注在治疗中所恢复的记忆的准确与不准确性)会对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一些研究者们现在把目光投向实验室以外,就能确定新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研究法描述它们。然而,也不应停留在这种确认与描述阶段(正如这个运动的最初的倡导者们认为的),而应是详细的实验室研究的开端。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澄清实验室研究和日常记忆研究之间产生的问题。”[12]184-185

也许我们更应该表达的观点是:在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实验室研究和生态学研究同等重要,二者只有互相补充共同使用于我们所研究的现实情景中的认知问题,研究的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揭示和理解。而实际上,这种观点已经在应用认知心理学的实际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并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研究之一就是应用认知心理学对认知面谈(cognitive interviews)的研究。[9]53-58在传统的警察对目击者的面谈中,目击者是在没有任何引导和帮助的情况下被简单地要求描述所发生的事情,而当其回答问题时警察往往会过度地提问,这使目击者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效的回忆,导致面谈质量不高。为了帮助警察提高面谈的质量,认知心理学家基于记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询问目击者的面谈策略,即认知面谈。在这种面谈中,目击者通常被要求从四个方面回答问题,也就是认知面谈的四项技术。这四项技术包括情景的重构(context reinstatement, cr)、任何事情的报告(report everything, re)、变换角度的回忆(recall from changed perspective, cp)、不同顺序的回忆(recall in reverse order, ro)。其中,前两项技术重在为目击者构造一个良好的情景性回忆背景,而后两项则致力于提供丰富的记忆信息提取线索以帮助目击者进行有效的回忆。已有的实验室研究发现,认知面谈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目击者做出正确陈述的次数,有着优于传统面谈的效果。但实际上,认知心理学家并不能确定警察在使用这些技术时到底反应如何,这些技术能否有效提高警察在实际办案过程中面谈的准确性,从而帮助他们澄清事实的真相并迅速破案。为此,认知心理学家训练一批警察掌握这些技术,并运用到真实的犯罪面谈中。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目击者回忆信息的数量。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还发现,警察在实际使用这些技术时并不是对每种技术都能够均衡使用的,有些技术显得更有效一些。相比来说,cr和re技术被使用得更多并显得更有效,而cp和ro技术较少被警察使用并显得效果要差一些。为了进一步确认认知面谈技术的实际效用,认知心理学家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设置4个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更细致的实验室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使用完整的认知面谈技术效果最好,单独使用cr或re技术效果次之,而使用传统的面谈效果最差。更进一步的实验室研究发现,cr和re技术的结合使用要远好于任何一项单独技术的使用。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实验室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的结合为应用认知心理学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带来了确定的证据,推动了应用认知心理学的良性发展。

实际上,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实验室研究和生态学研究谁优谁劣的问题的争论正在减少,应用认知心理学家真正关心的问题是研究的有效性[14]。更有人认为,应用认知心理学所谓的“生态效度”应该分离出两个部分,即代表性和普遍性。前者是指实验情景、刺激和任务的自然性,后者则是指研究的发现适用于现实世界的程度。[13]216而一个研究如果代表性很好而缺乏普遍性的话,那么这个研究也是不足取的。需要说明的一个事实是,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同意研究的普遍性要比代表性更重要一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应用认知心理学毕竟还是一门致力于对人类认知问题做出普遍说明的学科,虽然有些学者把应用认知心理学中的生态学研究取向看作是可以对心理学研究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研究取向对立局面进行调和的一种途径,[15]但其在本质上还是有别于一些人文主义研究取向的心理学科,它也难以融入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潮流之中。[16]

认知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 认知心理学 实验教学

认知心理学是高师院校心理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认知心理学科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工作。作为认知心理学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实践运用,提高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是提升心理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核心所在。高师院校应当积极进行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问题反思

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教学特别是对一些极具代表性实验的操作,可促使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使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是认知心理学科理论知识实际应用与演练操作的重要平台,是认知心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科实验教学既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科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心理实验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独立从事心理实验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此,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科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及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科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社会对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综观当前许多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现实状况,由于缺乏足够的认知心理学科相关的专业实验仪器和配套设施及囿于其他各种教学条件的限制,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尚存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小组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不多,不太会设计综合性和操作性的实验。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升格的本科师范院校,整体而言师资力量较弱,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设备经费投入不足,大多购置一些传统的常规心理实验设备,学科前沿和高端设备极少,难以满足心理学科专业常规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更不要说对学校科研工作的助推作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先进行理论讲授,然后由学生具体操作,再由教师加以总结。常常是教师先拟定或安排好实验教学内容,直接向学生介绍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学生被动地按照相关要求去复制实验,实验内容多为学科内容相关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研究型设计实验极少,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最终导致学生缺乏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应当重视改革传统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适量增加学科综合性和研究型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二、全面提升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改革路径与实践探索

针对传统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对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成为必然,这对于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效果与促进认知心理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结合我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际,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系列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科学把握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从心理学专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在确定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时,首先应当认真考虑如何将认知心理学学科实验设计的相关理论、实验操作能力与培养心理科学研究能力有机结合,全面实现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的目标。随着当前心理学各领域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新的实验方法、技术和手段被广泛使用,研究内容也逐渐向各领域的纵深方向发展。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必须突出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的核心引领作用,科学把握学科实验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培养,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并进行综合心理实验研究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特别是要顺应当前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以生理学为突破口,适当增加脑与认知方面的实验项目,因为传统的心理学科实验对这一内容的研究相对薄弱,而脑与认知的研究又是当前认知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为此,我们在传统的认知心理学科实验基础之上,增加了系列认知心理学新实验,主要借助心理测试仪、生物反馈仪、眼动仪、事件相关电位分析系统等设备开设学科新实验项目。实践证明,重视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学科的基本实验设计方法,深刻领会认知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和应用领域,熟悉认知心理学科的常用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初步形成从事心理实验研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观察现实、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促进学生成长为高水平的心理学应用型人才。

(二)优化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完善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方法

较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在认知心理学科教学工中重理论知识教学而轻视实验实践活动,或只注重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对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关照不足。特别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科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学科相关实验设备不断推出,如生物反馈系统、事件相关电位分析系统、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要打破常规的实验教学形式,实践中应当认真筛选验证性实验,保留学科较为经典的实验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功及实验素养,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科研素质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安排认知心理学实验内容时应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的高度统一,将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拓展,增加学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拓展部分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完善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相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而言,改革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应当特别注重认知心理实验教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如当前广泛应用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研究技术,其核心就是将心理实验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学生可通过知觉刺激记录和分析个体的脑电活动以研究或预测其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充分满足心理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需求[5]。认知心理学的教学理论多来源于实验研究,又能在实践教学中得以验证,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建构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三)加强认知心理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认知心理学教学团队

要全面提升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水平,必须重视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建立高水平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团队,倡导合作与创新精神,这是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提基础。当前,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结构需求模式发生转变,这必然促成对心理学科教学模式的积极转变,对高师院校心理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认知心理学科教师必须加强对认知心理学科新理论、新成果的吸收和应用,及时追踪本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并广泛涉猎交叉学科的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特别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科极为关注脑与神经认知研究,教师要更好地进行复杂的认知科学研究,这必然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验研究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研究工作。我院现有三名博士专业从事认知学科相关研究,并成功申请到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教师也将研究的视角转向认知领域。同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过的心理学科相关原理,自行设计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启发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教师的科研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心理学专门人才。

(四)改革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突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改革认知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打破认知心理学科过分倚重理论考试这种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仅凭理论考试卷面分数来简单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有些学校虽然有了实验考核板块,但仅仅是流于形式。综观现有的认知心理学科实验成绩评定方式,一般是通过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认知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学科的考核分成理论考核、实验考核和面试能力考核三大板块,按六三一分值计分。实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学过的知识对教师给定的实验内容进行独立操作,考核内容可包括认知心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原理与设计、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等方面;面试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如要求学生采用专业知识回答驾车使用手机的危害等问题,并将考核工作贯穿日常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我们还尝试让学生结合学科实验报告进行学科小论文写作,部分优秀学生甚至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之中,这些都是认知心理学科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在实践中可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傅亚强.实验心理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02):151-155.

[2]朱俊卿.论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评论,2010,(02):44-46.

[3]张学民,舒华,张亚旭.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1,(06):33-38.

[4]张梅.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0,(10):91-93.

[5]周桂花,刘新民.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28-30.

认知心理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和灵魂,词汇学习一直贯穿于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词汇记忆更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却苦于找不到词汇记忆之良策。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入手,探讨不同记忆策略在词汇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

?

??

一、词汇记忆的认知心理学初探

?记忆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人脑中的重现,记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涵盖了三个环节,即:信息的编码(识记)、储存(保持)和提取(回忆或再认)。人类的记忆过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信息传递同时都伴随着大量的信息丢失。在我们全部的感觉信息中,能够进入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在短时记忆中经过处理和编码了的信息才能进入长时记忆。一旦信息进入了长时记忆就能被我们记住。没有经过编码转换的信息是不能够进入长时记忆的,而是很快被遗忘。桂诗春认为,人们在编码的过程中用各种方法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以便使新信息融合入长时记忆。

?

二、词汇记忆的过程

?心理词汇的储存和提取与记忆范畴中的词汇处理过程是一致的,包括了三个过程。

?1.词汇进入短时记忆。我们感知到的所有无意识和有意识的信息都会被感觉记录器接受,但很快就会消失。只有选择性感知的信息,也就是注意到的信息才能进入短时记忆进行加工。外语学习者在用视觉、听觉、视听觉、乃至触觉学习到词汇不一定都会进入短时记忆。如果接触新信息时缺乏目的性,进行语言操练时盲目地记忆或没有针对性地记忆,或者把操练和记忆分割开来,都会使被记信息得不到注意,以致记录器接收了的信息不能进入短时记忆。

?2.词汇从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词汇经编码处理后便会进入到记忆系统的长时记忆。这一过程是对词汇进行进一步的编码和组织,使之进入长时记忆并储存起来,因此我们的认知能力,即形成思想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心理词汇的提取。我们的亲身经历可以感觉到词汇的提取和储存的通道是一致的,当我们的感觉器官通过各种途径感知到一个词汇,比如视觉、听觉、视听觉、触觉(相应的词汇称为视觉心理词汇、听觉心理词汇、视听觉心理词汇和触觉心理词汇),人脑记忆系统就会以相应的通道去激活、提取相应的心理词汇。forster于1976年提出了串行搜索模型。串行搜索是指按次序挨个搜索某个目标词汇的过程。检索到了该词以后,再去提取关于这个词的相关信息(如发音、拼写、含义、词性、句法、语用等)。激活的单词再经过搜索可以被提取,接着单词的信息也被提取,学习者就可以顺利对这个单词进行理解和使用。以上两个模型各有特色,我们在提取不同类型的词汇时也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如下将对各种策略进一步的论述。

?

三、词汇记忆策略

?依据bahrick的实验结果证实影响词汇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如何呈现词汇。他指出了认知词汇的三个层次:最浅层的认知是仅重复词的读音,记忆效果差;第二层次是分析词在句中的语法结构,认知效果较好;最深层次的认知是把词汇放在整个句子中去观察,在语境中分析其搭配和作用,记忆效果最佳。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运用是语言习得的最高层次,其习得效率最高。因此,在词汇学习中,一定要通过实际运用来记忆和理解词汇,只有在语言性语境中习得词汇才能取得好的记忆效果。以下列举了几种具体的记忆策略:

?1.情景记忆

?“情节性记忆”这一术语源于1879年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著作。本世纪六十年代后,心理学家发现意义在长时记忆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逐渐向语义记忆研究转移。心理学实验表明:与被试亲身经历过的情节、场景相联系的知识比较容易进人长时记忆中,得以保存。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语境对人的认知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吕叔湘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情景记忆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单词记忆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字根环境、派生环境和语用环境)中学习,使学生通过语境将生词与已掌握的词汇或其他知识相联系,提高对生词的回忆能力。这一策略建议学习者应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把英语词汇放到特定的语境之中记忆,在听、说、读、写的练习中来理解、记忆、复习巩固英语词汇。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高效学习英语词汇,更益于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达到英语词汇活学活用的目的。

?2.联想记忆

?联想记忆指对单词的各个意思之间的联系进行联想,从而掌握单词各义项之间的联系。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联想对本来各自孤立的词汇进行加工,尽可能的将新旧知识相结合,如通过对比记忆同音异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派生词及词汇的上下义关系等可以举一反三、增强记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联想是对信息进行积极的加工和整理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了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大多是通过联想完成的。学习外语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词语出现的语境常常能促进我们更有效的理解和记忆词汇,这就是认知心理学所说的“编码作用”。认知心理学实验还证实,语境能扩大记忆单位的容量。(王阳明,1990:p.141)复杂的词,尤其是多义词,更应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理解和记忆。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如能把联想记忆与形象记忆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然而并非所有的联想记忆都会有较高的记忆效率,因此联想记忆要遵循“认知经济性”的原则。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字符少、常见、或已熟知的事物作为联想对象。

?3.利用原型范畴理论记忆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短时记忆有一个固定的容量。这个容量称为记忆广度。人的短时记忆广度约为“八个不相关的字,或七个不相关的字母,或六个不相关的单词”(桂诗春,1985:p.128)。因此在词汇记忆中应当从基本词汇的基本义入手,逐渐向其他词汇和词义扩展。认知语言学认为,知识是以网络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在这个网络中,有些知识位于中心(如鸟类中的麻雀),有些知识处在边缘位置(如鸟类中的天鹅)。位于中心的知识就是网络的原型,它们更易于被提取和记忆。英语学习中,每个单词也都有其基本意义和引伸意义,掌握了基本义后,再向词义范畴的边缘发展,这便是原型记忆模式在习得词义范畴上的运用。

?4.理解记忆而非机械记忆

?我们以往记忆词汇都采取机械记忆(也叫强记)的方法,它不需要理解事物或单词的意义而单纯进行简单的重复,是一种典型的有意记忆,它要求我们不断地复习强化,这样才能巩固所记单词,英语单词很多需要采用这种记忆法。然而随着我们学习新知识难度的加深和容量的加大,我们更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记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是很好地尝试。此外,实物、图片、动作演示也能提高我们对英语词汇的直观性、立体性的感受,对单词的音、形、义全面理解。理解了意义,就容易记住,理解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习者要做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活动,从而提高词汇记忆效率。同时词汇记忆要多归纳比较,从中悟出规律,对一些概念抽象、结构复杂的词语,应将其形象化,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

四、结语

?以上都是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英语词汇记忆方法,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其中学习动机是重要一项。因此,如能在积极的英语学习动机的驱使下配以科学的记忆方法,学好英语不再是梦。?

?

参考书目:

?[1]卜元.影响英语单词记忆效果的三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认知心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话语心理学 语言转向

受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近十几年在心理学中围绕着“话语”与“话语分析”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群。话语心理学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已引起具有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家的日益关注,它甚至已被当作一种新的范式,以取代主流心理学的范式。

一、话语心理学的哲学溯源

“语言转向”最早是在哲学领域完成的,20世纪60年代由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家古斯塔夫提出,主要描述了20世纪分析运动的发展。哲学领域实现了由近代哲学认识论研究向语言哲学研究的转向。哲学领域中由最早的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核心论,每次变革都使相关学科产生重要变化。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哲学休戚相关,哲学的每次发展都对心理学产生深刻影响。

话语心理学受到当代人本主义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思想影响很深。人本主义不仅批判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主义与心理学的现代性思维,而且反对自然科学主义取向,而主张诠释性的理解、整体性的研究。话语心理学不止于现代性的范畴,它从后现代哲学中获取建构现代心理学的利器。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运用的解释与结构的分析方法,不仅消解了两极因素、二元形式的对立,而且突出了语言在认知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无论是我们的感觉过程还是我们的理解过程,语言的影响无处不在。

此外,解释学对心理学语言转向也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解释学批评心理学中使用实证研究方法;二是话语心理学直接吸收了伽达默尔的本体论解释学的立场和观点。伽达默尔认为解释并不是获得真理的方法,而且不存在所谓“真理”。解释是解释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而文本的意义则是在对话中生成或建构出来的。现代的哲学解释学认为,人类运用语言来理解世界和表达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反过来看,语言又是对人的理解方式和理解程度的表达。因此,对于语言的分析,不仅仅是分析人所理解的世界,而且首先是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这后一种分析,就是对理解的理解。

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史来看,将“语言”问题带入到心理学的尝试则要归功于现象学心理学。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中,科学和哲学必须“返回生活世界”,只有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深入分析,才能从实证理性的偏见中解放。现象学心理学关注主体间性,强调理解他人行动之时要强调言说者的姿态、声音、字面意义和意图。

总的来说,心理学的语言转向是上述哲学领域的语言转向这一知识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这一知识运动的拓展。但心理学理论的语言转向则直接为洞察日常生活世界提供了具体视角。

二、现代心理学中语言的缺失

在心理学诞生时冯特就认为,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都属于经验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外在的间接经验,即抽取了知觉主体后的经验对象。而心理学研究的则是内在的、非派生的经验对象。

在现代主流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未能体现出科学的多重向度特征,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坚持以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60年代初,由乔姆斯基引发的“ 认知革命”使认知现象在心理科学主题内容中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恢复。在这一范式下, 心理学被定义为对不可观察的心理过程进行假设、推论, 并对之进行检验的科学。结果, 脑被当作头颅中的计算机,思维成了计算机程序的运作。认知心理学秉承了行为主义的"客观"研究取向,而且在方法上进一步深化了行为主义。机械主义科学观导致心理学的“被动人”理论。主流心理学将自身定位于自然科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悲的错位。为摆脱困境,哲学转向语言学。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心理学的“第二次认知革命”是心理学中话语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努力使心理学回归于它的传统常识性观念:心理学研究私人或公共语境中的主动人;这些人按照地方性正确标准、运用物质的和象征的工具去合作完成各种任务。认知过程在其根本意义上是公开的、社会性的,其次才是私有的和个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认知并不存在于个体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人际之间。话语心理学表明心理是植根于历史、政治、文化、社会和人际过程这样一个复杂语境中的动态过程。

三、话语心理学的诞生与研究现状

话语心理学的思想最早出现在1987年波特和韦瑟瑞尔的《Discourse and social Psychology》一书中,该书系统介绍了话语研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运用。1992年英国心理学家埃德沃兹和波特出版的另一部专著《Discourse Psychology》第一次正式的提出了“话语心理学”一词。该著作提出了全新的动态语言观:语言是一种人类活动,是交际中的话语。话语心理学的方法是通过对言谈的录音和转录资料严格分析。

相对于国外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我国心理学界对社会认知心理学的介绍和研究比较分散、薄弱。邵迎生的博士论文“心灵真相在日常话语中的呈现”对话语心理学进行了阐释,但更多的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心理学发生的这一取向进行探讨。杨莉萍在其编写的《社会建构心理学》的第五章阐述了话语理论的有关内容,但只是将其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陈玉娟的硕士论文“心理学中的话语分析研究”对话语分析这一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总的来说,国内对话语心理学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将话语心理学应用于实践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Edwards.D,Potter.J.Discursive Psychology[M].London:SAGE,1992.

认知心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投资者行为理论情感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群体心理学

一、对于投资者行为理论发展的回顾

投资者行为理论不属于传统金融学的范畴,而是一个新研究领域,试图从人类的心理、行为角度了解并解释投资者的决策过程。

早在20世纪初,约翰.凯恩斯基于心理预期最早提出股市“选美竞赛”理论和基于投资者“动物精神”而产生的股市“乐车队效应”。在1951年Burrel 发表《投资研究实验方法的可能性》和1969年Bauman 发表《科学还是幻想》两篇论文中,作者就明确提出把心理学和金融学研究结合起来,开拓了应用实验方法将投资模型和人的心理行为特征相结合的金融新领域。1972年,Slovie又发表了一篇启发性的论文《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这三篇论文可视为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开端。

20世纪60年代,一些学者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金融领域。Tversky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模型基本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风险态度、心理会计和过度自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为“认识偏差”。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 提出了对行为金融影响最大的展望理论,成为行为金融研究的代表学说。

20世纪80年代开始,市场不断发生的异象引起了金融学界的关注,大量证据表明许多金融理论还不完美,再加上展望理论得到广泛认可和经验求证,行为金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5年,De Bondt & Thaler 发表《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从而引发行为金融研究的复兴,Thaler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心理会计等问题;Shiller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投机价格和流行心态的关系等。

20世纪90 年代,关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Orden(1998年)对于趋向性效应的研究,Ritter(1999年)对于IPO异常现象的研究,Kahneman等(1998年)对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切换机制的研究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个时期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是从投资策略上加以完善,注重把心理学研究和投资决策结合起来。

投资者行为理论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中的完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把人的行为真实化、复杂化,使金融学变得更有人性的色彩。引入新的分析方法,在金融市场行为分析中增加了一些定性的解释和模型,不仅没有影响金融学科的严谨性,而且使其更具有理论的力量。投资者行为理论拓展了金融分析的视野,使金融学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支撑,但投资者行为理论作为一个新的学派还不够成熟,迄今为止还没有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投资者行为理论的许多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对于我们分析我国金融市场,对于监管部门研究金融市场运行规律,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二、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心理特征

投资者行为理论最重要的特征是把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金融学的研究中,因此心理学被认为是投资者行为理论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Barberis和Thaler认为,为了做出清晰的预测,行为模型需要指定投资者的非理性形式。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学者们通过大量对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观察和实验,开创了投资者行为理论。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心理特征包括与投资者信念、偏好以及投资决策相关的情感、认知和社会群体心理。

1.情感心理学。情感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情感的学术分支,一般来说,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力和记忆力,会导致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反应出现非理性偏差,产生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反应过度是人们对于一些消息权衡过重,因而出现过激行为。反应不足则是一种保守主义的形式,源自于思想上的惯性,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信念,当新的消息到来时,人们往往对于原有信念的修改不足。

在决策过程中,人们对于自己的判断力过度自信或过度乐观,也会产生非理性偏差。人们经常夸大自己对于事物的真实了解程度,认为自己将会成功,而别人取得成功的概率肯定会远远低于自己取得成功的概率;在遇到风险时,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不会受到伤害,别人更有可能成为风险的受害者。人们的这种信念不仅反映出他们对于前景的乐观,同时也是他们判断上产生偏差的结果。信息量的增加、决策问题难度的增加,都会强化人们过度自信的倾向。这种强化使人们常常将坏的结果归罪到外部的环境,将好的结果归因到自身的努力或者能力。

趋利避害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主要情感之一。在金融活动中,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规避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这就是所谓的损失厌恶。研究表明,在决策过程中,损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等值的收益带来的愉快。丹尼尔.卡耐曼与阿莫斯.特韦尔斯基(1991年)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损失和收益影响的效用比值大约为2∶1。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

按照人们认知发展的过程,投资者行为理论把决策者对于一个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分两步进行考虑。首先,他对决策问题进行编辑;其次,他对经过编辑后的决策问题进行评估,并选择展望值最高的选项。展望值是价值的函数,在投资者行为理论中,人们用价值函数表示效用的概念。价值函数刻画了人们四个心理方面的特征:一是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加看重的是财富的变化量;二是人们面临损失前景时倾向于风险偏好,而面临赢利前景时倾向于风险规避;三是财富减少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四是前期决策的实际结果影响后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前期赢利可以使人的风险偏好增强,还可以平滑后期的损失,而前期的损失加剧了以后亏损的痛苦,风险厌恶程度也相应提高。

人们有两种重要的认知方式,代表性启发和可得性启发。代表性启发是人们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会抓住问题的某个特征直接推断结果,而不考虑这种特征出现的真实概率以及与特征有关的其他原因。它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迅速抓住问题本质进而推断出结果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有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偏差。在使用启发法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会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并认定这些容易知觉或回想起的事件更容易发生,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简单根据他们对事件已有的信息包括记忆的难易程度或记忆中的多寡,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去寻找其他相关的信息。

认知过程中,也要不断调整与锚定。人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选择一个初始参考点,然后根据获得的附加信息逐步修正正确答案的特性。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利用某个参照点作为锚定来降低模糊性,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调整得出最后的结论。然而这种调整常常是不充分的,因而也是非理性的。

3.社会群体心理学。群体心理学是研究结成一定群体关系的人们的心理现象。人不能离群索居,总是要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别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现象是由于相互之间的模仿,经常相互交流的人群的思维非常地相似,个体一旦加入到一个群体之中,就会受到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羊群行为”。学者们对于这种理论的解释有三种:一是信息阶段式传播理论,人们在决策时,不是依据他个人拥有的信息来选择自己的行动,而是依据他对别人的观察作出选择,结果模仿别人的行动。二是社会压力理论,社会非强制性压力经常迫使个人服从社会整体规范,导致羊群行为。三是对权威的服从理论。人们常常盲目服从权威,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权威的影响。人们一旦不自觉的服从权威的力量,就会产生非理性偏差。

三、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心理学特征对于金融学的影响

认知心理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 阅读理解 语用推理能力 意义推导

论文摘要: 在讲授阅读理解课的过程中,针对学生们普遍存在对某些词组或段的不理解,不能通过意义推导建立起合理的语篇联系的典型问题,本文从语用学的语用推理角度出发,阐明了语用推理能力对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对现时的外语教学及培养学生语用推理能力的思考。

1.概述

英语阅读课是获得知识和发展思维的重要一环,而阅读理解过程也是读者把自己对世界已有的知识与阅读材料提供的新信息重新融合统一起来的过程。国内外语用推理的研究者如美国哲学家格莱斯(grice,1981)提出了合作理论(cooperative principle)和会话含义(implicature)。wilson和sperber也提出语用推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提出了“语境效果”这一重要概念。这些语用推理理论的研究大大丰富了语用学理论,对外语教学也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2.学生阅读语用推理能力差的原因

2.1语篇知识结构的欠缺

在阅读理解中,读者需要运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在阅读中不断修正、扩充或证实原先的猜测,然后才能找出文章中的隐含信息。例如:“few americans attribute this solely to such obvious causes as a devalued dollar or the turning of the business cycle.”要理解这句话有点困难,但如果学生经常阅读外文报刊杂志财经类文章的话,就能很快地抓住其核心意思:“只有极少数的美国人能将(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仅仅归因为如此明显的原因,即美元的贬值和经济周期的正常转换。”其实这些句子的结构及其含义只是西方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经常采用的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其目的就是使读者在不觉得被冒犯的情况下接受说话人的观点。

2.2读者与作者的认知心理差距大

构建语用推理机制时,认知心理状态十分重要,即说话人与听话人没有认知心理的趋同,话语就无法得到理解,交际就不可能得到实现。就阅读理解而言,读者接受到阅读材料时,即启动认知心理系统,对所接受到的有限词语信息作出相关理解,认知心理状态与作者趋同,就有可能做出进一步的推理,从而做出正确的语用理解。

例如,先看下面的短文:

“...it was a nothing that he knew too well.it was all a nothing and a man was nothing too.it was only that and light was all it needed and a certain cleanness and order.some lived in it and never felt it but he knew it all was nada y pues y pues nada.our nada who art in nada,nada be thy name thy kingdom nada thy will be nada in nada as it is in nada.give us this nada our daily nada and nada us our nada as we nada our nada and nada us not into nada but deliver us from nada;pues nada.hail nothing full of nothing,nothing is with thee....”

这段文字摘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片小说“a clean well-lighted palace”,如果读者一开始对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如iceberg principle,free direct speech等不了解,对他所代表的“lost generation”不了解的话,理解这段文字是不容易的。影响人的认知心理状态的因素很多,诸如背景知识水平、生活经历、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积淀等。这些心理因素需要读者长期积累和训练,教学中也要反复强调认知心理的培养。

2.3缺乏对语境的动态理解

wilson和sperber认为,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由听话人的一系列假设构成的认知语境,因为听话人需要用语境假设来处理说话者的话语所建立的新假设,并从新旧假设的动态关系中得出新假设的语境效果,从而推导出话语的含义。就阅读理解而言,读者百科记忆的结构及所从事的心智活动制约着读者对语境假设的选择。例如:

“business had been slow since the oil crisis.nobody seemed to want anything really elegant anymore.suddenly the door opened and a well-dressed man entered the showroom floor.john put on his friendliest and most sincere expression and walked toward the man.”

刚开始学生会猜想这个故事可能讲的是石油危机对生意的影响。多数人会认为是销售汽车或石油的故事或是讲“经济的大气候”。但是第二个句子是新出现的信息“精致讲究的东西”与现有假设卖汽油相互排斥,使学生对卖汽油的推测产生疑虑。“精致考究”跟汽油或汽油站都不沾边。而“精致讲究这一新信息却加强现有假设:或是“卖精致讲究的汽车”或“卖精致讲究的物品”。第三个句子以陈列室这一新信息进一步加强现有假设“卖精致讲究的汽车”。因此可以看出,话语理解时所进行的推理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进行的。所以在阅读理解中,新旧假设的动态交替,加上读者已有的知识构成了对语境的正确把握。

3.对阅读理解教学的启示

加强对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结构的了解。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不同宏观语篇知识结构。语篇结构知识越丰富,在阅读和处理不同的语篇结构时也就越容易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转变阅读观念,提高阅读理解技巧。阅读不能局限在字面层面理解,还需要学会推断性理解、评价性理解和欣赏性理解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心理活动。学生不仅要广泛地阅读,而且要对所读的文章反复咀嚼,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语境的作用,向学生讲解语篇的语调、言外之意等,以对语篇达到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灵活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van dijk,t.a.text and context:exploration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m].london:longman,1977.

[2]sperber,d &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摘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认知心理论文范文第10篇

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

论文题目

论文完成日期  2012年03月  论文字数

申请答辩时间  2011年05月  申请答辩理由:

本文在比较广泛地搜索、整理并系统地归纳总结出英语动词主被动语态之间不对称现象的大量翔实、可靠的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语言学理论展开严谨的科学分析和理论探索。

本文主要研究发现:首先,对英语主被动语态之间的不同选择根源于英语动词的行为本身包含的行为特征,对英语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及内涵的深入认识在英语主被动语态认知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其次,英语主动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时会导致部分句子成分的位置移动,这也有可能引起句子语义的变化;再次,英语中存在一些词类,比如,限定词,数量词和代词等肯能影响英语主被动语态的选择;最后,英语语态的选择与转换不仅仅涉及到句法结构,主要信息的变化,而且关系到语用、语义和人类认知心理诸多个方面。

此外,对英语主被动语态之间不对称现象的切入点在于英语动词这一词类本身,所以,以英语词类为切入点或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研究、认识英语语言乃至普遍语言的规律性的东西。

最后如何将英语主被动语态不对称现象的深层原因,比如动词的行为特征,英语句法,英汉思维差距等因素体现在英语动词语法习得和使用过程中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本人保证:所提交论文完全为个人工作成果,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及计算数。

(通过查阅文献和阅读相关资料,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和要求,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经过指导教师审核检查、评阅教师审核,所写论文已经达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特申请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经过长时间的充分准备,所有设计资料已经准备齐全,在第一草、二草、三草、征稿等阶段的不断推敲上,已全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内容。现已向答辩组提交的内容有: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毕业论文,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记录表,5、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中期检查表,7、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请表。综上所述,本人已具备参加答辩能力,现向答辩组提出正式申请,望批准!(根据学校要求自己改一下)  指导教师意见:该生认真系统的学习了时间序列的理论和方法,查阅大量文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论文内容充实,层次结构合理科学,格式规范,语言表达清楚、流畅。达到本科生毕业论文水平。同意参加答辩。

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意见:

签名:

上一篇:本科心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心理成长论文范文